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

《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该资料是通过对对应底本影印本进行字符识别打造的初稿。若有错字,请协助纠正

史记卷五》

秦本纪第五》

1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一〉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二〉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三〉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四〉尔后嗣将大出。」〈五〉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六〉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
2
 〈一〉《正义》:黄帝之孙,号高阳氏。
3
 〈二〉《索隐》:女修,颛顼之裔女,吞鳦子而生大业。其父不著。而秦、赵以母族而祖颛顼,非生人之义也。按:《左传》郯国,少昊之后,而嬴姓盖其族也,则秦、赵宜祖少昊氏。 《正义》:《列女传》云:「陶子生五岁而佐禹。」曹大家注云:「陶子者,皋陶之子伯益也。」按此卽知大业是皋陶。
4
 〈三〉《索隐》:扶味反,一音秘。寻费后以为氏,则扶味反为得。此则秦、赵之祖,嬴姓之先,一名伯翳,《尚书》谓之「伯益」,《系本》、《汉书》谓之「伯益」是也。寻检《史记》上下诸文,伯翳与伯益是一人不疑。而陈杞系家卽叙伯翳与伯益为二,未知太史公疑而未决邪?抑亦谬误尔?
5
 〈四〉《索隐》:游音旒。谓赐以皂色旌旆之旒,色与玄玉色副,言其大功成也。然其事亦当有所出。
6
 〈五〉《索隐》:出犹生也。言尔后嗣繁昌,将大生出子孙也。故《左传》亦云「晋公子姬出也」。
7
 〈六〉《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赐之玄玉,妻以姚姓之女也。」
8
  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一〉其玄孙曰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二〉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于鸣条。大廉玄孙曰孟戏、中衍,〈三〉鸟身人言。〈四〉帝太戊闻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五〉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
9
 〈一〉《索隐》:以仲衍鸟身人言,故为鸟俗氏。俗,一作「浴」。若木以王父字为费氏也。
10
 〈二〉《索隐》:殷纣时费仲,卽昌之后也。
11
 〈三〉《索隐》:旧解以孟戏仲衍是一人,今以孟仲分字,当是二人名也。
12
 〈四〉《正义》:身体是鸟而能人言。又云口及手足似鸟也。
13
 〈五〉《正义》:谓费昌及仲衍。
14
  其玄孙曰中潏,〈一〉在西戎,保西垂。生蜚廉。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二〉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周武王之伐纣,幷杀恶来。是时蜚廉为纣石北方,〈三〉还,无所报,为坛霍太山〈四〉而报,得石棺,〈五〉铭曰「帝令处父〈六〉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死,遂葬于霍太山。〈七〉蜚廉复有子曰季胜。〈八〉季胜生孟增。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九〉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得骥、温骊、〈一0〉骅骝〈一一〉、騄耳之驷,〈一二〉西巡狩,乐而忘归。〈一三〉徐偃王作乱,〈一四〉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一五〉缪王以赵城封造父,〈一六〉造父族由此为赵氏。自蜚廉生季胜已下五世至造父,别居赵。赵衰其后也。恶来革者,蜚廉子也,蚤死。有子曰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以造父之宠,皆蒙赵城,姓赵氏。
15
 〈一〉《集解》:徐广曰:「一作『滑』。」 《正义》:中音仲。潏音决。宋衷注《世本》云仲滑生飞廉。
16
 〈二〉《集解》:晏子《春秋》曰:「手裂虎兕。」
17
 〈三〉《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作石椁于北方。」 《索隐》:「石」下无字,则不成文,意亦无所见,必是《史记》本脱。皇甫谧尚得其说。徐虽引之,而竟不云是脱何字,专质之甚也。 《正义》:为,于伪反。刘伯庄云:「霍太山,纣都之北也。霍太山在晋州霍邑县。」按:在衞州朝歌之西方也。
18
 〈四〉《集解》:〈地理志〉霍太山在河东彘县。
19
 〈五〉《正义》:纣旣崩,无所归报,故为坛就霍太山而祭纣,报云作得石椁。
20
 〈六〉《索隐》:蜚廉别号。
21
 〈七〉《集解》:皇甫谧云:「去彘县十五里有冢,常祠之。」 《索隐》:言处父至忠,国灭君死而不忘臣节,故天赐石棺,以光华其族。事盖非实,谯周深所不信。
22
 〈八〉《正义》:音升。
23
 〈九〉《正义》:〈地理志〉云西河郡皋狼县也。按:孟增居皋狼而生衡父。
24
 〈一0〉《集解》:徐广曰:「温,一作『盗』。」駰案:郭璞云「为马细颈。骊,黑色」。 《索隐》:温音盗。徐广亦作「盗」。邹诞生本作「駣」,音陶。刘氏《音义》云「盗骊,騧骊也。騧,浅黄色」。八骏旣因色为名,騧骊为得之也。
25
 〈一一〉《集解》:郭璞曰:「色如华而赤。今名马骠赤者为枣骝。骝,马赤也。」
26
 〈一二〉《集解》:郭璞曰:「纪年云『北唐之君来见以一骊马,是生騄耳』。八骏皆因其毛色以为名号。」駰案:《穆天子传》穆王有八骏之乘,此纪不具者也。 《索隐》:按:穆王传曰赤骥、盗骊、白义、渠黄、骅骝、𤩺𣾏、騄耳、山子。 《正义》:騄音录。
27
 〈一三〉《集解》:郭璞曰:「纪年云穆王十七年,西征于昆仑丘,见西王母。」 《正义》:《括地志》云:「昆仑山在肃州酒泉县南八十里。《十六国春秋》云前凉张骏酒泉守马岌上言,酒泉南山卽昆仑之丘也,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卽谓此山。有石室王母堂,珠玑镂饰,焕若神宫。」按:肃州在京西北二千九百六十里,卽小昆仑也,非河源出处者。
28
 〈一四〉《集解》:〈地理志〉曰临淮有徐县,云故徐国。《尸子》曰:「徐偃王有筋而无骨。」駰谓号偃由此。 《正义》:《括地志》云:「大徐城在泗州徐城县北三十里,古徐国也。《博物志》云徐君宫人有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于水滨洲。孤独母有犬鹄苍,衔所弃卵以归,覆暖之,乃成小儿。生时正偃,故以为名。宫人闻之,更取养之。及长,袭为徐君。后鹄苍临死,生角而九尾,化为黄龙也。鹄苍或名后苍。」《括地志》又云:「徐城在越州鄮县东南入海二百里。夏侯志云翁洲上有徐偃王城。传云昔周穆王巡狩,诸侯共尊偃王,穆王闻之,令造父御,乘騕褭之马,日行千里,自还讨之。或云命楚王帅师伐之,偃王乃于此处立城以终。」
29
 〈一五〉《正义》:《古史考》云:「徐偃王与楚文王同时,去周穆王远矣。且王者行有周衞,岂得救乱而独长驱日行千里乎?」并言此事非实。按:年表穆王元年去楚文王元年三百一十八年矣。
30
 〈一六〉《集解》:徐广曰:「赵城在河东永安县。」 《正义》:《括地志》云:「赵城,今晋州赵城县是。本彘县地,后改曰永安,卽造父之邑也。」
31
  非子居犬丘,〈一〉好马及畜,〈二〉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闲,〈三〉马大蕃息。孝王欲以为大骆适嗣。申侯之女为大骆妻,生子成为适。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四〉为戎胥轩妻,〈五〉生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今我复与大骆妻,生适子成。申骆重婚,西戎皆服,所以为王。〈六〉王其图之。」于是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七〉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亦不废申侯之女子为骆适者,以和西戎。
32
 〈一〉《集解》:徐广曰:「今槐里也。」 《正义》:《括地志》云:「犬丘故城一名槐里,亦曰废丘,在雍州始平县东南十里。〈地理志〉云扶风槐里县,周曰犬丘,懿王都之,秦更名废丘,高祖三年更名槐里也。」
33
 〈二〉《正义》:好,火到反。畜,许救反。
34
 〈三〉《正义》:汧音牵。言于二水之闲,在陇州以东。
35
 〈四〉《正义》:申侯之先,娶于郦山。
36
 〈五〉《正义》:胥轩,仲衍曾孙也。
37
 〈六〉《正义》:重,直龙反。言申骆重婚,西戎皆从,所以得为王。王卽孝王。
38
 〈七〉《集解》:徐广曰:「今天水陇西县秦亭也。」 《正义》:《括地志》云:「秦州淸水县本名秦,嬴姓邑。十三州志云秦亭,秦谷是也。周太史儋云『始周与秦国合而别』,故天子邑之秦。」
39
  秦嬴生秦侯。秦侯立十年,卒。生公伯。公伯立三年,卒。生秦仲。
40

  秦仲立三年,周厉王无道,诸侯或叛之。西戎反王室,灭犬丘大骆之族。周宣王卽位,〈一〉乃以秦仲为大夫,诛西戎。西戎杀秦仲。秦仲立二十三年,死于戎。〈二〉有子五人,其长者曰庄公。周宣王乃召庄公昆弟五人,与兵七千人,使伐西戎,破之。于是复予秦仲后,及其先大骆地犬丘幷有之,为西垂大夫。〈三〉
41
 〈一〉《集解》:徐广曰:「秦仲之十八年也。」
42
 〈二〉《集解》:《毛诗》序曰:「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也。」
43
 〈三〉《正义》:《注水经》云:「秦庄公伐西戎,破之,周宣王与大骆犬丘之地,为西垂大夫。」《括地志》云:「秦州上邽县西南九十里,汉陇西西县是也。」
44
  庄公居其故西犬丘,生子三人,其长男世父。世父曰:「戎杀我大父仲,我非杀戎王则不敢入邑。」遂将击戎,让其弟襄公。襄公为太子。庄公立四十四年,卒,太子襄公代立。襄公元年,以女弟缪嬴为丰王妻。襄公二年,〈一〉戎围犬丘,(世父)世父击之,为戎人所虏。岁馀,复归世父。七年春,周幽王用褒姒废太子,立褒姒子为适,数欺诸侯,诸侯叛之。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郦山下。而秦襄公将兵救周,战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难,东徙雒邑,〈二〉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卽有其地。」与誓,封爵之。襄公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乃用駵驹、〈三〉黄牛、羝羊各三,祠上帝西畤。〈四〉十二年,伐戎而至岐,卒。生文公。
45
 〈一〉《正义》:《括地志》云:「故汧城在陇州汧源县东南三里。《帝王世纪》云秦襄公二年徙都汧,卽此城。」
46
 〈二〉《正义》:周平王徙居王城,卽雒诰云「我卜涧水东,瀍水西」者也。
47
 〈三〉《集解》:徐广曰:「赤马黑髦曰駵。」
48
 〈四〉《集解》:徐广曰:「年表云立西畤,祠白帝。」 《索隐》:襄公始列为诸侯,自以居西(畤),西(畤),县名,故作西畤,祠白帝。畤,止也,言神灵之所依止也。亦音市,谓为坛以祭天也。
49
  文公元年,居西垂宫。〈一〉三年,文公以兵七百人东猎。四年,至汧渭之会。曰:「昔周邑我先秦嬴于此,后卒获为诸侯。」乃卜居之,占曰吉,〈二〉卽营邑之。十年,初为鄜畤,〈三〉用三牢。十三年,初有史以纪事,民多化者。十六年,文公以兵伐戎,戎败走。于是文公遂收周馀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十九年,得陈宝。〈四〉二十年,法初有三族之罪。〈五〉二十七年,伐南山大梓,丰大特。〈六〉四十八年,文公太子卒,赐谥为竫公。〈七〉竫公之长子为太子,是文公孙也。五十年,文公卒,葬西山。〈八〉竫公子立,是为宁公。〈九〉
50
 〈一〉《正义》:卽上西县是也。
51
 〈二〉《正义》:《括地志》云:「郿县故城在岐州郿县东北十五里。毛苌云郿,地名也。秦文公东猎汧渭之会,卜居之,乃营邑焉,卽此城也。」
52
 〈三〉《集解》:徐广曰:「鄜县属冯翊。」 《索隐》:音敷,亦县名。于鄜地作畤,曰鄜畤。故封禅《书》曰:「秦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鄜衍」,史敦以为神,故立畤也。 《正义》:《括地志》云:「三畤原在岐州雍县南二十里。〈封禅书〉云秦文公作鄜畤,襄公作西畤,灵公作吴阳上畤,并此原上,因名也。」
53
 〈四〉《索隐》:按:《汉书》〈郊祀志〉云「文公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城祠之,其神来,若雄雉,其声殷殷云,野鸡夜鸣,以一牢祠之,号曰陈宝」。又臣瓒云「陈仓县有宝夫人祠,岁与叶君神会,祭于此者也」。苏林云「质如石,似肝」。云,语辞。 《正义》:《括地志》云:「宝鸡(神)〔祠〕在岐州陈仓县东二十里故陈仓城中。晋太康地志云『秦文公时,陈仓人猎得兽,若彘,不知名,牵以献之。逢二童子,童子曰:「此名为媦,常在地中,食死人脑。」卽欲杀之,拍捶其首。媦亦语曰:「二童子名陈宝,得雄者王,得雌者霸。」陈仓人乃逐二童子,化为雉,雌上陈仓北阪,为石,秦祠之』。《搜神记》云其雄者飞至南阳,其后光武起于南阳,皆如其言也。」
54
 〈五〉《集解》:张晏曰:「父母、兄弟、妻子也。」如淳曰:「父族、母族、妻族也。」
55
 〈六〉《集解》:徐广曰:「今武都故道有怒特祠,图大牛,上生树本,有牛从木中出,后见丰水之中。」 《正义》:《括地志》云:「大梓树在岐州陈仓县南十里仓山上。录异传云『秦文公时,雍南山有大梓树,文公伐之,辄有大风雨,树生合不断。时有一人病,夜往山中,闻有鬼语树神曰:「秦若使人被发,以朱丝绕树伐汝,汝得不因耶?」树神无言。明日,病人语闻,公如其言伐树,断,中有一靑牛出,走入丰水中。其后牛出丰水中,使骑击之,不胜。有骑堕地复上,发解,牛畏之,入不出,故置髦头。汉、魏、晋因之。武都郡立怒特祠,是大梓牛神也』。」按:今俗画靑牛障是。
56
 〈七〉《集解》:徐广曰:「文公之四十四年,鲁隐之元年。」
57
 〈八〉《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葬于西山,在今陇西之西县。」
58
 〈九〉《集解》:徐广曰:「一作『曼』。」
59
  宁公二年,公徙居平阳。〈一〉遣兵伐荡社。〈二〉三年,与亳战,亳王奔戎,遂灭荡社。〈三〉四年,鲁公子翬〈四〉弑其君隐公。十二年,伐荡氏,取之。宁公生十岁立,立十二年卒,葬西山〈五〉。生子三人,长男武公为太子。武公弟德公,同母鲁姬子。〈六〉生出子。宁公卒,大庶长弗忌、威垒、〈七〉三父废太子而立出子为君。出子六年,三父等复共令人贼杀出子。出子生五岁立,立六年卒。三父等乃复立故太子武公。
60
 〈一〉《集解》:徐广曰:「郿之平阳亭。」 《正义》:《帝王世纪》云秦宁公都平阳。按:岐山县有阳平鄕,鄕内有平阳聚。《括地志》云:「平阳故城在岐州岐山县西四十六里,秦宁公徙都之处。」
61
 〈二〉《集解》:徐广曰:「荡音汤。社,一作『杜』。」 《索隐》:西戎之君号曰亳王,盖成汤之胤。其邑曰荡社。徐广云一作「汤杜」,言汤邑在杜县之界,故曰汤杜也。 《正义》:《括地志》云:「雍州三原县有汤陵。又有汤台,在始平县西北八里。」按:其国盖在三原始平之界矣。
62
 〈三〉《集解》:皇甫谧云:「亳王号汤,西夷之国也。」
63
 〈四〉《正义》:音晖,卽羽父也。
64
 〈五〉《正义》:《括地志》云:「秦宁公墓在岐州陈仓县西北三十七里秦陵山。《帝王世纪》云秦宁公葬西山大麓,故号秦陵山也。」按:文公亦葬西山,盖秦陵山也。
65
 〈六〉《正义》:德公母号鲁姬子。
66
 〈七〉《正义》:音力追反。
67
  武公元年,伐彭戏氏,〈一〉至于华山下,〈二〉居平阳封宫。〈三〉三年,诛三父等而夷三族,以其杀出子也。郑高渠眯杀其君昭公。〈四〉十年,伐邽、冀戎,初县之。〈五〉十一年,初县杜、郑。〈六〉灭小虢。〈七〉
68
 〈一〉《正义》:戏音许宜反,戎号也。盖同州彭衙故城是也。
69
 〈二〉《正义》:卽华岳之下也。
70
 〈三〉《正义》:宫名,在岐州平阳城内也。
71
 〈四〉《索隐》:《春秋》鲁桓公十七年《左传》作「高渠弥」也。
72
 〈五〉《集解》:〈地理志〉陇西有上邽县。应劭曰:「卽邽戎邑也。」冀县属天水郡。
73
 〈六〉《集解》:〈地理志〉京兆有郑县、杜县也。 《正义》:《括地志》云:「下杜故城在雍州长安县东南九里,古杜伯国。华州郑县也。《毛诗谱》云郑国者,周畿内之地。宣王封其弟于咸林之地,是为郑桓公。」按:秦得皆县之。
74
 〈七〉《集解》:班固曰西虢在雍州。 《正义》:虢音古伯反。《括地志》云:「故虢城在岐州陈仓县东四十里。次西十馀里又有城,亦名虢城。《舆地志》云此虢文王母弟虢叔所封,是曰西虢。」按:此虢灭时,陕州之虢犹谓之小虢。又云,小虢,羌之别种。
75
  十三年,齐人管至父、连称等杀其君襄公而立公孙无知。晋灭霍、魏、耿。〈一〉齐雍廪〈二〉杀无知、管至父等而立齐桓公。齐、晋为强国。
76
 〈一〉《索隐》:《春秋》鲁闵公元年《左传》云「晋灭耿,灭魏,灭霍」此不言魏,史阙文耳。又传曰:「赐毕万魏,赐赵夙耿。」杜预注曰:「平阳皮氏县东南有耿鄕,永安县东北有霍太山。三国皆姬姓。」 《正义》:《括地志》云:「霍,晋州霍邑县,又春秋时霍伯国。韦昭云霍,姬姓也。」《括地志》云:「故耿城今名耿仓城,在绛州龙门县东南十二里,故耿国也。《都城记》云耿,嬴姓国也。」
77
 〈二〉《正义》:雍,于宫反。廪,力甚反。是雍林邑人姓名也。
78
  十九年,晋曲沃始为晋侯。〈一〉齐桓公伯于鄄。〈二〉
79
 〈一〉《索隐》:晋穆侯少子成师居曲沃,号曲沃桓叔,至武公称灭晋侯缗,始为晋君也。
80
 〈二〉《正义》:伯音霸。
81
  二十年,武公卒,葬雍平阳。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有子一人,名曰白,白不立,封平阳。〈一〉立其弟德公。
82
 〈一〉《正义》:卽雍平阳也。平阳时属雍,并在岐州。解在上也。
83
  德公元年,初居雍城〈一〉大郑宫。〈二〉以牺三百牢祠鄜畤。卜居雍。后子孙饮马于河。〈三〉梁伯、芮伯来朝。〈四〉二年,初伏,〈五〉以狗御蛊。〈六〉德公生三十三岁而立,立二年卒。生子三人:长子宣公,中子成公,少子穆公。长子宣公立。
84
 〈一〉《集解》:徐广曰:「今县在扶风。」
85
 〈二〉《正义》:《括地志》云:「岐州雍县南七里故雍城,秦德公大郑宫城也。」
86
 〈三〉《正义》:卜居雍之后,国益广大,后代子孙得东饮马于龙门之河。
87
 〈四〉《索隐》:梁,嬴姓。芮,姬姓。梁国在冯翊夏阳。芮国在冯翊临晋。 《正义》:《括地志》云:「南芮鄕故城在同州朝邑县南三十里,又有北芮城,皆古芮伯国。郑玄云周同姓之国,在畿内,为王卿士者。《左传》云桓公三年,芮伯万之母芮姜恶芮伯之多宠人,故逐之,出居魏。」今按:〔陕〕州芮城县界有芮国城,盖是殷末虞芮争田之芮国是也。
88
 〈五〉《集解》:孟康曰:「六月伏日初也。周时无,至此乃有之。」 《正义》: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历忌释》云:「伏者何?以金气伏藏之日也。四时代谢,皆以相生:立春,木代水,水生木;立夏,火代木,木生火;立冬,水代金,金生水;立秋,以金代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故曰伏也。」
89
 〈六〉《集解》:徐广曰:「年表云初作伏,祠社,磔狗邑四门也。」 《正义》:蛊者,热毒恶气为伤害人,故磔狗以御之。年表云「初作伏,祠社,磔狗邑四门」。按:磔,禳也。狗,阳畜也。以狗张磔于郭四门,禳却热毒气也。《左传》云皿虫为蛊。顾野王云谷久积变为飞蛊也。
90
  宣公元年,衞、燕伐周,〈一〉出惠王,立王子颓。三年,郑伯、虢叔〈二〉杀子颓而入惠王。四年,作密畤。〈三〉与晋战河阳,胜之。十二年,宣公卒。生子九人,莫立,立其弟成公。
91
 〈一〉《正义》:衞惠公都卽今衞州也。燕,南燕也。周,天王也。《括地志》云:「滑州故城古南燕国。应劭云南燕,姞姓之国,黄帝之后。」
92
 〈二〉《正义》:《括地志》云:「洛州泛水县,古东虢国,亦郑之制邑,汉之城皋,卽周穆王虎牢城。《左传》云宫之奇曰『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
93
 〈三〉《正义》:《括地志》云:「汉有五畤,在岐州雍县南,则鄜畤、吴阳上畤、下畤、密畤、北畤。秦文公梦黄蛇自天而下。属地,其口止于鄜衍,作畤,郊祭白帝,曰鄜畤。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靑帝。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祠炎帝。汉高帝曰『天有五帝,今四,何也?待我而具五』。遂立黑帝,曰北畤是也。」
94
  成公元年,梁伯、〈一〉芮伯来朝。齐桓公伐山戎,次于孤竹。〈二〉
95
 〈一〉《正义》:《括地志》云:「同州韩城县南二十二里少梁故城,古少梁国。《都城记》云梁伯国,嬴姓之后,与秦同祖。秦穆公二十二年灭之。」
96
 〈二〉《正义》:《括地志》云:「孤竹故城在平州卢龙县十二里,殷时诸侯竹国也。」
97
  成公立四年卒。子七人,莫立,立其弟缪公。〈一〉
98
 〈一〉《索隐》:秦自宣公已上皆史失其名。今按《系本》、《古史考》,得缪公名任好。
99

  缪公任好元年,自将伐茅津,〈一〉胜之。四年,迎妇于晋,晋太子申生姊也。其岁,齐桓公伐楚,至邵陵。
100
 〈一〉《正义》:刘伯庄云:「戎号也。」《括地志》云:「茅津及茅城在陕州河北县西二十里。《注水经》云茅亭,茅戎号。」
101
  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傒,以璧马赂于虞故也。旣虏百里傒,以为秦缪公夫人媵于秦。百里傒亡秦走宛,〈一〉楚鄙人执之。缪公闻百里傒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傒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遂许与之。当是时,百里傒年已七十馀。缪公释其囚,与语国事。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缪公曰:「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固问,语三日,缪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百里傒让曰:孙守真按:让=嚷,字形结构换部首。又「让、乃」,一声之转?字形结构兼音义。「臣不及臣友蹇叔,蹇叔贤而世莫知。臣常游困于齐而乞食譌人〈二〉,蹇叔收臣。臣因而欲事齐君无知,蹇叔止臣,臣得脱齐难,遂之周。周王子颓好牛,臣以养牛干之。及颓欲用臣,蹇叔止臣,臣去,得不诛。事虞君,蹇叔止臣。臣知虞君不用臣,臣诚私利禄爵,且留。再用其言,得脱,一不用,及虞君难:是以知其贤。」于是缪公使人厚币迎蹇叔,以为上大夫。
102
 〈一〉《集解》:〈地理志〉南阳有宛县。 《正义》:宛,于元反,今邓州县。
103
 〈二〉《集解》:徐广曰:「譌,一作『銍』。」 《正义》:銍音珍栗反。銍,地名,在沛县。
104
  秋,缪公自将伐晋,战于河曲。〈一〉晋骊姬作乱,太子申生死新城,〈二〉重耳、夷吾出犇。〈三〉
105
 〈一〉《集解》:徐广曰:「一作『西』。」駰按:《公羊传》曰「河千里而一曲也」。服虔曰「河曲,晋地」。杜预曰「河曲在蒲阪南」。 《正义》:按:河曲在华阴县界也。
106
 〈二〉《正义》:韦昭云:「曲沃新为太子城。」《括地志》云:「绛州曲沃县有曲沃故城,土人以为晋曲沃新城。」
107
 〈三〉《正义》:重耳奔翟,夷吾奔少梁也。
108
  九年,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一〉
109
 〈一〉《正义》:《括地志》云:「葵丘在曹州考城县东南一里一百五十步郭内,卽桓公会处。又靑州临淄县有葵丘。卽传连称,管至父所戍处。」
110
  晋献公卒。立骊姬子奚齐,其臣里克杀奚齐。荀息立卓子,〈一〉克又杀卓子及荀息。夷吾使人请秦,求入晋。于是缪公许之,使百里傒将兵送夷吾。夷吾谓曰:「诚得立,请割晋之河西八城〈二〉与秦。」及至,已立,而使丕郑谢秦,背约不与河西城,而杀里克。丕郑闻之,恐,因与缪公谋曰:「晋人不欲夷吾,实欲重耳。今背秦约而杀里克,皆吕甥、郤芮之计也。愿君以利急召吕、郤,吕、郤至,则更入重耳便。」缪公许之,使人与丕郑归,召吕、郤。吕、郤等疑丕郑有闲,乃言夷吾杀丕郑。丕郑子丕豹奔秦,说缪公曰:「晋君无道,百姓不亲,可伐也。」缪公曰:「百姓苟不便,何故能诛其大臣?能诛其大臣,此其调也。」〈三〉不听,而阴用豹。
111
 〈一〉《集解》:徐广曰:「一作『倬』。」
112
 〈二〉《正义》:谓同、华等州地。
113
 〈三〉《正义》:调音徒聊反。言能诛大臣丕郑,云是夷吾于百姓调和也。刘伯庄音徒吊反。按:调,选也。邪臣诛,忠臣用,是夷吾能调选两通也。
114
  十二年,齐管仲、隰朋死。
115
  晋旱,来请粟。丕豹说缪公勿与,因其饥而伐之。缪公问公孙支,〈一〉支曰:「饥穰更事耳,不可不与。」问百里傒,傒曰:「夷吾得罪于君,其百姓何罪?」于是用百里傒、公孙支言,卒与之粟。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二〉
116
 〈一〉《集解》:服虔曰:「秦大夫公孙子桑。」
117
 〈二〉《集解》:贾逵曰:「雍,秦国都;绛,晋国都也。」
118
  十四年,秦饥,请粟于晋。晋君谋之羣臣。虢射曰:〈一〉「因其饥伐之,可有大功。」晋君从之。十五年,兴兵将攻秦。缪公发兵,使丕豹将,自往击之。九月壬戌,与晋惠公夷吾合战于韩地。〈二〉晋君弃其军,与秦争利,还而马騺。,〈三〉缪公与麾下驰追之,不能得晋君,反为晋军所围。晋击缪公,缪公伤。于是岐下食善马者三百人驰冒晋军,晋军解围,遂脱缪公而反生得晋君。初,缪公亡善马,岐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馀人,〈四〉吏逐得,欲法之。缪公曰:「君子不以畜产害人。吾闻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乃皆赐酒而赦之。三百人者闻秦击晋,皆求从,从而见缪公窘,亦皆推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于是缪公虏晋君以归,令于国,齐宿,吾将以晋君祠上帝。周天子闻之,曰「晋我同姓」,为请晋君。夷吾姊亦为缪公夫人,夫人闻之,乃衰绖跣,曰:「妾兄弟不能相救,以辱君命。」缪公曰:「我得晋君以为功,今天子为请,夫人是忧。」乃与晋君盟,许归之,更舍上舍,而馈之七牢。〈五〉十一月,归晋君夷吾,夷吾献其河西地,使太子圉为质于秦。秦妻子圉以宗女。是时秦地东至河。〈六〉
119
 〈一〉《正义》:射音石也。
120
 〈二〉《正义》:《左传》云僖公十五年,秦晋战于韩原,秦获晋侯以归。《括地志》云:「韩原在同州韩城县西南十八里。《十六国春秋》云魏颗梦父结草抗秦将杜回,亦在韩原。」
121
 〈三〉《正义》:騺音致,又敕利反。《国语》云:「晋师溃,戎马还,泞而止。」韦昭云:「泞,深泥也。」
122
 〈四〉《正义》:《括地志》云:「野人坞在岐州雍县东北二十里。」按:野人盗马食处,因名焉。
123
 〈五〉《集解》:贾逵曰:「诸侯雍饩七牢。牛一羊一豕一为一牢也。」
124
 〈六〉《正义》:晋河西八城入秦,秦东境至河,卽龙门河也。
125
  十八年,齐桓公卒。二十年,秦灭梁、芮。〈一〉
126
 〈一〉《正义》:梁、芮国皆在同州。秦得其地,故灭二国之君。
127
  二十二年,晋公子圉闻晋君病,曰:「梁,我母家也,〈一〉而秦灭之。我兄弟多,卽君百岁后,秦必留我,而晋轻,亦更立他子。」子圉乃亡归晋。二十三年,晋惠公卒,子圉立为君。秦怨圉亡去,乃迎晋公子重耳于楚,而妻以故子圉妻。重耳初谢,后乃受。缪公益礼厚遇之。二十四年春,秦使人告晋大臣,欲入重耳。晋许之,于是使人送重耳。二月,重耳立为晋君,是为文公。文公使人杀子圉。子圉是为怀公。
128
 〈一〉《正义》:子圉母,梁伯之女也。
129
  其秋,周襄王弟带以翟伐王,王出居郑。〈一〉二十五年,周王使人告难于晋、秦。秦缪公将兵助晋文公入襄王,杀王弟带。二十八年,晋文公败楚于城濮。〈二〉三十年,缪公助晋文公围郑。〈三〉郑使人言缪公曰:「亡郑厚晋,于晋而得矣,而秦未有利。晋之强,秦之忧也。」缪公乃罢兵归。晋亦罢。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
130
 〈一〉《正义》:王居于泛邑也。
131
 〈二〉《正义》:衞地也,今濮州。
132
 〈三〉《正义》:《左传》云僖公三十年,晋侯、秦伯围郑。杜预云:「文公过郑,郑不礼之。」
133
  郑人有卖郑于秦曰:「我主其城门,郑可袭也。」缪公问蹇叔、百里傒,对曰:「径数国千里而袭人,希有得利者。且人卖郑,庸知我国人不有以我情告郑者乎?不可。」缪公曰:「子不知也,吾已决矣。」遂发兵,使百里傒子孟明视,蹇叔子西乞术及白乙丙将兵。行日,百里傒、蹇叔二人哭之。缪公闻,怒曰:「孤发兵而子沮哭吾军,何也?」〈一〉二老曰:「臣非敢沮君军。军行,臣子与往;〈二〉臣老,迟还恐不相见,故哭耳。」二老退,谓其子曰:「汝军卽败,必于淆厄矣。」〈三〉三十三年春,秦兵遂东,更晋地,过周北门。周王孙满曰:「秦师无礼,〈四〉不败何待!」兵至滑,〈五〉郑贩卖贾人〈六〉弦高,〈七〉持十二牛将卖之周,见秦兵,恐死虏,因献其牛,曰:「闻大国将诛郑,郑君谨修守御备,使臣以牛十二劳军士。」秦三将军相谓曰:「将袭郑,郑今已觉之,往无及已。」灭滑。滑,晋之边邑也。
134
 〈一〉《正义》:沮,自吕反。沮,毁也。《左传》云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不见其入也。」
135
 〈二〉《正义》:与音预。
136
 〈三〉《正义》:淆音胡交反。厄音厄。《春秋》云鲁僖公三十三年,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淆。《括地志》云:「三淆山又名嵚岑山,在洛州永宁县西北二十里,卽古之淆道也。」
137
 〈四〉《正义》:《左传》云:「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杜预云:「王城北门也。谓过天子门不卷甲束兵。超乘,示勇也。」
138
 〈五〉《正义》:为八反。《括地志》云:「缑氏故城在洛州缑氏县东二十五里,滑伯国也。韦昭云,姬姓小国也。」
139
 〈六〉《正义》:卖,麦卦反。贾音古。《左传》作「商人」也。
140
 〈七〉《集解》:人姓名。
141
  当是时,晋文公丧尚未葬。太子襄公怒曰:「秦侮我孤,因丧破我滑。」遂墨衰绖,发兵遮秦兵于淆,击之,大破秦军,无一人得脱者。虏秦三将以归。文公夫人,秦女也,〈一〉为秦三囚将请曰:「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愿令此三人归,令我君得自快烹之。」晋君许之,归秦三将。三将至,缪公素服郊迎,向三人哭曰:「孤以不用百里傒、蹇叔言以辱三子,三子何罪乎?子其悉心雪耻,毋怠。」遂复三人官秩如故,愈益厚之。
142
 〈一〉《集解》:服虔曰:「缪公女。」
143
  三十四年,楚太子商臣弑其父成王代立。
144
  缪公于是复使孟明视等将兵伐晋,战于彭衙。〈一〉秦不利,引兵归。
145
 〈一〉《集解》:杜预曰:「冯翊合阳县西北有衙城。」 《正义》:《括地志》云:「彭衙故城在同州白水县东北六十里。」
146
  戎王使由余〈一〉于秦。由余,其先晋人也,亡入戎,能晋言。闻缪公贤,故使由余观秦。秦缪公示以宫室、积聚。由余曰:「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缪公怪之,问曰:「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然尚时乱,今戎夷无此,何以为治,不亦难乎?」由余笑曰:「此乃中国所以乱也。夫自上圣黄帝作为礼乐法度,身以先之,仅以小治。及其后世,日以骄淫。阻法度之威,以责督于下,下罢极〈二〉则以仁义怨望于上,上下交争怨而相篡弑,至于灭宗,皆以此类也。夫戎夷不然。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眞圣人之治也。」于是缪公退而问内史廖曰:〈三〉「孤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由余贤,寡人之害,将奈之何?」内史廖曰:「戎王处辟匿,未闻中国之声。君试遗其女乐,以夺其志;〈四〉为由余请,以疏其闲;留而莫遣,以失其期。戎王怪之,必疑由余。君臣有闲,乃可虏也。且戎王好乐,必怠于政。」缪公曰:「善。」因与由余曲席而坐,〈五〉传器而食,问其地形与其兵势尽𣶏,而后令内史廖以女乐二八遗戎王。戎王受而说之,终年不还。于是秦乃归由余。由余数谏不听,缪公又数使人闲要由余,由余遂去降秦。缪公以客礼礼之,问伐戎之形。
147
 〈一〉《正义》:戎人姓名。
148
 〈二〉《正义》:罢音皮。
149
 〈三〉《集解》:《汉书·百官表》曰:「内史,《周官》也。」
150
 〈四〉《集解》:徐广曰:「夺,一作『徇』。」
151
 〈五〉《正义》:按:床在穆公左右,相连而坐,谓之曲席也。
152
  三十六年,缪公复益厚孟明等,使将兵伐晋,渡河焚船,大败晋人,取王官及鄗,〈一〉以报淆之役。晋人皆城守不敢出。于是缪公乃自茅津〈二〉渡河,〈三〉封淆中尸,〈四〉为发丧,哭之三日。乃誓于军曰:「嗟士卒!听无哗,余誓告汝。古之人谋黄发番番〈五〉,则无所过。」以申思不用蹇叔、百里傒之谋,故作此誓,令后世以记余过。君子闻之,皆为垂涕,曰:「嗟乎!秦缪公之与人周也,〈六〉卒得孟明之庆。」
153
 〈一〉《集解》:徐广曰:「《左传》作『郊』。」駰案:服虔曰「皆晋地,不能有」。 《正义》:鄗音郊。《左传》作「郊」。杜预云:「书取,言易也。」《括地志》云:「王官故城在同州澄城县西北九十里。又云南郊故城在县北十七里。又有北郊故城,又有西郊古城。《左传》云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也。」《括地志》云:「蒲州猗氏县南二里又有王官故城,亦秦伯取者。」上文云「秦地东至河」,盖猗氏王官是也。
154
 〈二〉《集解》:徐广曰:「在大阳。」 《正义》:《括地志》云:「茅津在陕州河北县、大阳县也。」
155
 〈三〉《正义》:自茅津南渡河也。
156
 〈四〉《集解》:贾逵曰:「封识之。」 《正义》:《左传》云:「秦伯伐晋,济河焚舟,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封淆尸而还。」杜预云:「封,埋藏也。」
157
 〈五〉《正义》:音婆。字当作「皤」。皤,白头貌。言发白而更黄,故云黄发番番,(以申思)谓蹇叔、百里奚也。
158
 〈六〉《集解》:服虔曰:「周,备也。」
159
  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一〉遂霸西戎。天子使召公过贺缪公以金鼓。三十九年,缪公卒,葬雍〈二〉。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三〉名曰奄息、仲行、针虎,亦在从死之中。〈四〉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君子曰:「秦缪公广地益国,东服强晋,西霸戎夷,然不为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弃民,收其良臣而从死。且先王崩,尚犹遗德垂法,况夺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复东征也。」缪公子四十人,其太子罃代立,是为康公。
160
 〈一〉《正义》:韩安国云「秦穆公都地方三百里,幷国十四,辟地千里」,陇西、北地郡是也。
161
 〈二〉《集解》:《皇览》曰:「秦缪公冢在橐泉宫祈年观下。」 《正义》:庙记云:「橐泉宫,秦孝公造。祈年观,德公起。盖在雍州城内。」《括地志》云:「秦穆公冢在岐州雍县东南二里。」
162
 〈三〉《正义》:毛苌云:「良,善也,三善臣也。」《左传》云:「子车氏之三子。」杜预云:「子车,秦大夫也。」
163
 〈四〉《正义》:行音胡郎反。针音其廉反。应劭云:「秦穆公与羣臣饮酒酣,公曰『生共此乐,死共此哀』。于是奄息、仲行、针虎许诺。及公薨,皆从死。黄鸟诗所为作也。」杜预云:「以人葬为殉也。」《括地志》云:「三良冢在岐州雍县一里故城内。」
164

  康公元年。往岁缪公之卒,晋襄公亦卒;襄公之弟名雍,秦出也,〈一〉在秦。晋赵盾欲立之,使随会〈二〉来迎雍,秦以兵送至令狐。〈三〉晋立襄公子而反击秦师,秦师败,随会来奔。二年,秦伐晋,取武城,〈四〉报令狐之役。四年,晋伐秦,取少梁。〈五〉六年,秦伐晋,取羁马。〈六〉战于河曲,大败晋军。晋人患随会在秦为乱,乃使魏雠馀〈七〉详反,〈八〉合谋会,诈而得会,会遂归晋。康公立十二年卒,子共公立。〈九〉
165
 〈一〉《正义》:雍母秦女,故言秦出也。
166
 〈二〉《正义》:韦昭云:「晋正卿士蒍之孙,成伯之子季武子也。食采于随范,故曰随会,或曰范会。季,范子字也。」
167
 〈三〉《集解》:杜预曰:「在河东。」 《正义》:令音零。《括地志》云:「令狐故城在蒲州猗氏县界十五里也。」
168
 〈四〉《正义》:《括地志》云:「故武城一名武平城,在华州郑县东北十三里也。」
169
 〈五〉《正义》:前入秦,后归晋,今秦又取之。
170
 〈六〉《集解》:服虔曰:「晋邑也。」
171
 〈七〉《集解》:服虔曰:「晋之魏邑大夫。」 《正义》:雠音受。又作「犨」,音同。
172
 〈八〉《正义》:详音羊。
173
 〈九〉《索隐》:名貑。十代至灵公,又并失名。
174
  共公二年,晋赵穿弑其君灵公。三年,楚庄王强,北兵至雒,问周鼎。共公立五年卒,子桓公立。
175
  桓公三年,晋败我一将。十年,楚庄王服郑,北败晋兵于河上。当是之时,楚霸,为会盟合诸侯。二十四年,晋厉公初立,与秦桓公夹河而盟。归而秦倍盟,与翟合谋击晋。二十六年,晋率诸侯伐秦,秦军败走,追至泾而还。桓公立二十七年卒,子景公立。〈一〉
176
 〈一〉《集解》:徐广曰:「《世本》云景公名后伯车也。」 《索隐》:景公已下,名又错乱,〈始皇本纪〉作(哀)〔僖〕公。
177
  景公四年,晋栾书弑其君厉公。十五年,救郑,败晋兵于栎〈一〉。是时晋悼公为盟主。十八年,晋悼公强,数会诸侯,率以伐秦,败秦军。秦军走,晋兵追之,遂渡泾,至棫林而还。〈二〉二十七年,景公如晋,与平公盟,已而背之。三十六年,楚公子围弑其君而自立,是为灵王。景公母弟后子针〈三〉有宠,景公母弟富,或谮之,恐诛,乃奔晋,车重千乘。晋平公曰:「后子富如此,何以自亡?」对曰:「秦公无道,畏诛,欲待其后世乃归。」三十九年,楚灵王强,会诸侯于申,〈四〉为盟主,杀齐庆封。景公立四十年卒,子哀公立。〈五〉后子复来归秦。
178
 〈一〉《集解》:杜预曰:「晋地也。」 《正义》:栎音历。《括地志》云:「洛州阳翟县,古栎邑也。」
179
 〈二〉《集解》:徐广曰:「棫音域。」駰案:杜预曰「秦地也」。
180
 〈三〉《正义》:音钳。
181
 〈四〉《正义》:在邓州南阳县〔北〕三十里。
182
 〈五〉《索隐》:〈始皇本纪〉作「𡤐公」。
183
  哀公八年,楚公子弃疾弑灵王而自立,是为平王。十一年,楚平王来求秦女为太子建妻。至国,女好而自娶之。十五年,楚平王欲诛建,建亡;〈一〉伍子胥奔吴。晋公室卑而六卿强,欲内相攻,是以久秦晋不相攻。三十一年,吴王阖闾与伍子胥伐楚,楚王亡奔随,吴遂入郢。楚大夫申包胥来告急,〈二〉七日不食,日夜哭泣。〈三〉于是秦乃发五百乘救楚,〈四〉败吴师。吴师归,楚昭王乃得复入郢。哀公立三十六年卒。太子夷公,夷公蚤死,不得立,立夷公子,是为惠公。
184
 〈一〉《正义》:太子建亡之郑,郑杀之。
185
 〈二〉《正义》:包胥姓公孙,封于申,故号申包胥。《左传》云:「申包胥如秦乞师,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曰,夷德无厌,若邻于君,疆埸之患也。逮吴之未定,君其取分焉。若楚之遂亡,君之土也。若以君灵抚之,世以事君。』」
186
 〈三〉《正义》:《左传》云:「申包胥对秦伯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下臣何敢卽安』。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187
 〈四〉《正义》:《左传》鲁定公五年,秦子蒲、子虎帅车五百乘以救楚,败吴师于军祥。
188
  惠公元年,孔子行鲁相事。五年,晋卿中行、范氏反晋,晋使智氏、赵简子攻之,范、中行氏亡奔齐。惠公立十年卒,子悼公立。
189
  悼公二年,齐臣田乞弑其君孺子,立其兄阳生,是为悼公。六年,吴败齐师。齐人弑悼公,立其子简公。九年,晋定公与吴王夫差盟,争长于黄池,卒先吴。〈一〉吴强,陵中国。十二年,齐田常弑简公,立其弟平公,常相之。十三年,楚灭陈。秦悼公立十四年卒,子厉共公立。孔子以悼公十二年卒。
190
 〈一〉《集解》:徐广曰:「外传云吴王先歃。」
191
  厉共公二年,蜀人来赂。十六年,堑河旁。以兵二万伐大荔,取其王城。〈一〉二十一年,初县频阳。〈二〉晋取武成。二十四年,晋乱,杀智伯,分其国与赵、韩、魏。二十五年,智开与邑人来奔。〈三〉三十三年,伐义渠,虏其王。〈四〉三十四年,日食。厉共公卒,子躁公立。
192
 〈一〉《集解》:徐广曰:「今之临晋也。临晋有王城。」 《正义》:荔音戾。《括地志》云:「同州东三十里朝邑县东三十步故王城。大荔近王城邑。」
193
 〈二〉《集解》:〈地理志〉冯翊有频阳县。 《正义》:《括地志》云:「频阳故城在雍州同官县界,古频阳县城也。」
194
 〈三〉《集解》:徐广曰:「一本二十六年城南郑也。」 《正义》:开,智伯子。伯被赵襄子等灭其国,其子与从属来奔秦。
195
 〈四〉《集解》:应劭曰:「义渠,北地也。」 《正义》:《括地志》云:「宁、庆二州,《春秋》及战国时为义渠戎国之地也。」
196
  躁公二年,南郑反。〈一〉十三年,义渠来伐,至渭南。十四年,躁公卒,立其弟怀公。〈二〉
197
 〈一〉《正义》:南郑,今梁州所理县也。《春秋》及战国时,其地属于楚也。
198
 〈二〉《索隐》:厉共公子也。生昭太子,未立而卒。太子之子,是为灵公。
199
  怀公四年,庶长晁〈一〉与大臣围怀公,怀公自杀。怀公太子曰昭子,蚤死,大臣乃立太子昭子之子,是为灵公。〈二〉灵公,怀公孙也。
200
 〈一〉《正义》:长,丁丈反。晁,竹遥反。晁,人名也。刘伯庄音潮。
201
 〈二〉《索隐》:生献公也。
202
  灵公六年,晋城少梁,秦击之。十三年,城籍姑。〈一〉灵公卒,子献公〈二〉不得立,立灵公季父悼子,是为简公。简公,昭子之弟而怀公子也。〈三〉
203
 〈一〉《正义》:《括地志》云:「籍姑故城在同州韩城县北三十五里。」
204
 〈二〉《索隐》:名师隰。
205
 〈三〉《索隐》:简公,昭之弟而怀公子。简公,怀公弟,灵公季父也。〈始皇本纪〉云灵公生简公,误也。又纪年云简公九年卒,次敬公立,十二年卒,乃立惠公。 《正义》:刘伯庄云简公是昭子之弟,怀公之子,厉公之孙。今(史)〔秦〕记谓简公是(厉)〔灵〕公子者抄写之误。
206
  简公六年,令吏初带剑。〈一〉堑洛。城重泉。〈二〉十六年卒,〈三〉子惠公立。
207
 〈一〉《正义》:《春秋》官吏各得带剑。
208
 〈二〉《集解》:〈地理志〉重泉县属冯翊。 《正义》:重,直龙反。《括地志》云:「重泉故城在同州蒲城县东南四十五里也。」
209
 〈三〉《集解》:徐广曰:「表云十五年也。」
210
  惠公十二年,子出子生。十三年,伐蜀,取南郑。惠公卒,出子立。
211
  出子二年,庶长改迎灵公之子献公于河西而立之。〈一〉杀出子及其母,沈之渊旁。秦以往者数易君,君臣乖乱,故晋复强,夺秦河西地。〈二〉
212
 〈一〉《正义》:西者,秦州西县,秦之旧地,时献公在西县,故迎立之。
213
 〈二〉《正义》:夺前所上八城也。
214
  献公元年,〈一〉止从死。二年,城栎阳。〈二〉四年正月庚寅,孝公生。十一年,周太史儋见献公曰:「周故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岁复合,合(七)十七岁而霸王出。」十六年,桃冬花。十八年,雨金栎阳。〈三〉二十一年,与晋战于石门,〈四〉斩首六万,天子贺以𧵓貫。〈五〉二十三年,与魏、晋战少梁,虏其将公孙痤。〈六〉二十四年,献公卒,〈七〉子孝公立,〈八〉年已二十一岁矣。
215
 〈一〉《集解》:徐广曰:「丁酉。」
216
 〈二〉《集解》:徐广曰:「徙都之,今万年是也。」 《正义》:《括地志》云:「栎阳故城一名万年城,在雍州东北百二十里。(栎阳)汉七年,分栎阳城内为万年县,隋文帝开皇三年,迁都于龙首川,今京城也。改万年为大兴县。至唐武德元年,又改曰万年,置在州东七里。」
217
 〈三〉《正义》:言雨金于秦国都,明金瑞见也。
218
 〈四〉《正义》:《括地志》云:「尧门山俗名石门,在雍州三原县西北三十三里。上有路,其状若门。故老云尧凿山为门,因名之。武德年中于此山南置石门县,贞观年中改为云阳县。」
219
 〈五〉《集解》:《周礼》曰:「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靑谓之黻。」
220
 〈六〉《正义》:在戈反。
221
 〈七〉《集解》:徐广曰:「表云二十三年。」
222
 〈八〉《索隐》:名渠梁。
223
  孝公元年,〈一〉河山以东强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赵成侯并。淮泗之闲〈二〉小国十馀。楚、魏与秦接界〈三〉。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孝公于是布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下令国中曰:「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闲,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四〉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卽位,鎭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羣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乃出兵东围陕城,西斩戎之獂王。〈五〉
224
 〈一〉《集解》:徐广曰:「庚申也。」
225
 〈二〉《正义》:并,白浪反。谓淮泗二水。
226
 〈三〉《正义》:楚北及魏西与秦相接,北自梁州汉中郡,南有巴、渝,过江南有黔中、巫郡也。魏西界与秦相接,南自华州郑县,西北过渭水,滨洛水东岸,向北有上郡鄜州之地,皆筑长城以界秦境。洛卽漆沮水也。
227
 〈四〉《正义》:卽龙门河也。
228
 〈五〉《集解》:〈地理志〉天水有獂道县。应劭曰:「獂,戎邑,音桓。」
229
  衞鞅闻是令下,西入秦,因景监〈一〉求见孝公。
230
 〈一〉《正义》:监,甲暂反,阉人也。
231
  二年,天子致胙。
232
  三年,衞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鞅为左庶长。其事在〈商君〉语中。
233
  七年,与魏惠王会杜平。〈一〉八年,与魏战元里,〈二〉有功。十年,衞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三〉十二年,作为咸阳,〈四〉筑冀阙,〈五〉秦徙都之。幷诸小鄕聚,〈六〉集为大县,县一令,〈七〉四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八〉东地渡洛。十四年,初为赋。〈九〉十九年,天子致伯。〈一0〉二十年,诸侯毕贺。秦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侯逢泽,〈一一〉朝天子。
234
 〈一〉《正义》:在同州澄城县界也。
235
 〈二〉《正义》:祁城在同州澄城县界。
236
 〈三〉《集解》:〈地理志〉曰河东有安邑县。 《正义》:《括地志》云:「安邑故城在绛州夏县东北十五里,本夏之都。」
237
 〈四〉《正义》:《括地志》云:「咸阳故城亦名渭城,在雍州咸阳县东十五里,京城北四十五里,卽秦孝公徙都之者。今咸阳县,古之杜邮,白起死处。」
238
 〈五〉《正义》:刘伯庄云:「冀犹记事,阙卽象魏也。」
239
 〈六〉《正义》:万二千五百家为鄕。聚犹村落之类也。
240
 〈七〉《集解》:《汉书·百官表》曰:「县令长皆秦官。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
241
 〈八〉《索隐》:《风俗通》曰:「南北曰阡,东西曰陌。河东以东西为阡,南北为陌。」
242
 〈九〉《集解》:徐广曰:「制贡赋之法也。」 《索隐》:谯周云:「初为军赋也。」
243
 〈一0〉《正义》:伯音霸,又如字。孝公十九年,天子始封爵为霸,卽太史儋云「合(七)十七岁而霸王出」之年,故天子致伯。桓谭《新论》云:「夫上古称三皇、五帝,而次有三王、五伯,此天下君之冠首也。故言三皇以道理,而五帝用德化;三王由仁义,五伯以权智。其说之曰,无制令刑罚谓之皇;有制令而无刑罚谓之帝;赏善诛恶,诸侯朝事谓之王;兴兵约盟,以信义矫世谓之伯。」
244
 〈一一〉《集解》:徐广曰:「开封东北有逢泽。」 《正义》:《括地志》云:「逢泽亦名逢池,在汴州浚仪县东南十四里。」
245
  二十一年,齐败魏马陵。〈一〉
246
 〈一〉《正义》:虞喜《志林》云:「濮州甄城县东北六十馀里有马陵,涧谷深峻,可以置伏。」按:庞涓败卽此也。
247
  二十二年,衞鞅击魏,虏魏公子卬。封鞅为列侯,号商君。〈一〉
248
 〈一〉《正义》:商州商洛县在州东八十九里,鞅所封也。契所封地。
249
  二十四年,与晋战雁门,〈一〉虏其将魏错。〈二〉
250
 〈一〉《索隐》:《纪年》云「与魏战岸门」,此云「雁门」,恐声误也。又下云「败韩岸门」,盖一地也。寻秦与韩、魏战,不当远至雁门也。 《正义》:《括地志》云:「岸门在许州长社县西北二十八里,今名西武亭。」
251
 〈二〉《正义》:七故反。
252
  孝公卒,子惠文君立。〈一〉是岁,诛衞鞅。鞅之初为秦施法,〈二〉法不行,太子犯禁。鞅曰:「法之不行,自于贵戚。君必欲行法,先于太子。太子不可黥,黥其傅师。」于是法大用,秦人治。及孝公卒,太子立,宗室多怨鞅,鞅亡,因以为反,而卒车裂以徇秦国。〈三〉
253
 〈一〉《索隐》:名驷。
254
 〈二〉《正义》:为,于伪反。
255
 〈三〉《集解》:《汉书》曰:「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其爵名:一为公士,二上造,三簪褭,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256

  惠文君元年,楚、韩、赵、蜀人来朝。二年,天子贺。三年,王冠。〈一〉四年,天子致文武胙。齐、魏为王。〈二〉
257
 〈一〉《正义》:冠音馆。《礼记》云年二十行冠礼也。
258
 〈二〉《索隐》:齐威王、魏惠王。
259
  五年,阴晋人犀首〈一〉为大良造。六年,魏纳阴晋,阴晋更名宁秦。〈二〉七年,公子卬与魏战,虏其将龙贾,斩首八万。八年,魏纳河西地。九年,渡河,取汾阴、皮氏。〈三〉与魏王会应。〈四〉围焦,降之。〈五〉十年,张仪相秦。魏纳上郡十五县。〈六〉十一年,县义渠。〈七〉归魏焦、曲沃。〈八〉义渠君为臣。更名少梁曰夏阳。十二年,初腊。〈九〉十三年四月戊午,魏君为王,韩亦为王。〈一0〉使张仪伐取陕,出其人与魏。
260
 〈一〉《集解》:犀首,官名。姓公孙,名衍。 《索隐》:官名,若虎牙之类。姓公孙,名衍,魏人也。 《正义》:犀音西。〈地理志〉云华阴县,故阴晋,秦惠王五年,更名宁秦,高祖八年更名华阴。
261
 〈二〉《集解》:徐广曰:「今之华阴也。」
262
 〈三〉《集解》:〈地理志〉二县属河东。 《正义》:渡河东取之。《括地志》云:「汾阴故城俗名殷汤城,在蒲州汾阴县北也。皮氏在绛州龙门县西一里八十步,卽古皮氏城也。」
263
 〈四〉《正义》:应,乙陵反。《括地志》云:「故应城因应山为名,古之应国,在汝州鲁山县东三十里。《左传》云『邘、晋、应、韩,武之穆也』。」
264
 〈五〉《正义》:《括地志》云:「焦城在陕州城内东北百步,因焦水为名。周同姓所封,《左传》云虞、虢、焦、滑、霍、阳、韩、魏皆姬姓也。」杜预云八国皆为晋所灭。按:武王克商,封神农之后于焦,而后封姬姓也。
265
 〈六〉《正义》:今鄜、绥等州也。魏前纳阴晋,次纳同、丹二州,今纳上郡,而尽河西滨洛之地矣。
266
 〈七〉《正义》:〈地理志〉云北地郡义渠道,秦县也。《括地志》云:「宁、原、庆三州,秦北地郡,战国及《春秋》时为义渠戎国之地,周先公刘、不窋居之,古西戎也。」
267
 〈八〉《正义》:《括地志》云:「曲沃在陕州〔陕〕县西南三十二里,因曲沃水为名。」按:焦、曲沃二城相近,本魏地,适属秦,今还魏,故言归也。
268
 〈九〉《正义》:腊,卢盍反,十二月腊日也。秦惠文王始效中国为之,故云初腊。猎禽兽以岁终祭先祖,因立此日也。《风俗通》云:「《礼传》云『夏曰嘉平,殷曰淸祀,周曰蜡,汉改曰腊』。礼曰『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
269
 〈一0〉《正义》:魏襄王、韩宣惠王也。
270
  十四年,更为元年。二年,张仪与齐、楚大臣会啮桑。三年,韩、魏太子来朝。张仪相魏。五年,王游至北河。〈一〉七年,乐池〈二〉相秦。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秦。秦使庶长疾与战修鱼,虏其将申差,〈三〉败赵公子渴、韩太子奂,斩首八万二千。八年,张仪复相秦。九年,司马错伐蜀,灭之。〈四〉伐取赵中都、西阳〈五〉十年,韩太子苍来质。伐取韩石章。〈六〉伐败赵将泥。〈七〉伐取义渠二十五城。十一年,貛里疾攻魏焦,降之。败韩岸门,斩首万,其将犀首走。公子通封于蜀。〈八〉燕君让其臣子之。十二年,王与梁王会临晋。庶长疾攻赵,虏赵将庄。张仪相楚。十三年,庶长章击楚于丹阳,虏其将屈匄,斩首八万;又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楚围雍氏,秦使庶长疾助韩而东攻齐,到满〈九〉助魏攻燕。十四年,伐楚,取召陵。丹、犂臣,蜀〈一0〉相壮〈一一〉杀蜀侯来降。
271
 〈一〉《集解》:徐广曰:「戎地,在河上。」 《正义》:按:王游观北河,至灵、夏州之黄河也。
272
 〈二〉《正义》:乐音岳。池,徒何反。裴氏音池也。
273
 〈三〉《正义》:修鱼,韩邑也。年表云秦败我修鱼,得韩将军申差。
274
 〈四〉《索隐》:蜀西南夷旧有君长,故昌意娶蜀山氏女也。其后有杜宇,自立为王,号曰望帝。《蜀王本纪》曰:「张仪伐蜀,蜀王开战不胜,为仪所灭也。」
275
 〈五〉《集解》:〈地理志〉太原有中都县。 《正义》:《括地志》云:「中都故县在汾州平遥县西十二里,卽西都也。西阳卽中阳也,在汾州隰城县东十里。〈地理志〉云西都、中阳属西河郡。」此云「伐取赵中都西阳」。〈赵世家〉云「秦卽取我西都及中阳」。年表云「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取赵中都、西阳、安邑。赵武灵王十年,秦取中都安阳」。本纪、世家、年表其县名异,年岁实同,所伐唯一处,故具录之,以示后学。
276
 〈六〉《正义》:韩地名也。
277
 〈七〉《集解》:徐广曰:「将,一作『庄』。」 《正义》:赵将名也。
278
 〈八〉《集解》:徐广曰:「是岁王赧元年。」 《索隐》:《华阳国志》曰:「赧王元年,秦惠王封子通国为蜀侯,以陈庄为相。」徐广所云,亦据《国志》而言之。
279
 〈九〉《正义》:满,或作「蒲」。秦将姓名也。
280
 〈一0〉《正义》:二戎号也,臣伏于蜀。蜀相杀蜀侯,幷丹、犂二国降秦。在蜀西南姚府管内,本西南夷,战国时蜀、滇国,唐初置犂州、丹州也。
281
 〈一一〉《集解》:徐广曰:「一作『状』。」
282
  惠王卒,子武王立。〈一〉韩、魏、齐、楚、越〈二〉皆宾从。
283
 〈一〉《索隐》:名荡。
284
 〈二〉《集解》:徐广曰:「一作『赵』。」
285

  武王元年,与魏惠王会临晋。〈一〉诛蜀相壮。张仪、魏章皆东出之魏。伐义渠、丹、犂。二年,初置丞相,〈二〉㯉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张仪死于魏。三年,与韩襄王会临晋外。〈三〉南公揭卒,㯉里疾相韩。武王谓甘茂曰:「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其秋,使甘茂、庶长封伐宜阳。〈四〉四年,拔宜阳,斩首六万。涉河,城武遂。〈五〉魏太子来朝。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六〉八月,武王死。〈七〉族孟说。武王取魏女为后,无子。立异母弟,是为昭襄王。〈八〉昭襄母楚人,姓芈氏,号宣太后。武王死时,昭襄王为质于燕,燕人送归,得立。
286
 〈一〉《集解》:徐广曰:「表云哀王。」 《正义》:按:魏惠王卒已二十五年矣。
287
 〈二〉《集解》:应劭曰:「丞者,承也。相,助也。」
288
 〈三〉《正义》:外谓临晋城外。「外」字一作「水」。
289
 〈四〉《正义》:在河南府福昌县东十四里,故韩城是也。此韩之大郡,伐取之,三川路乃通也。
290
 〈五〉《集解》:徐广曰:「韩邑也。」 《正义》:按:此邑本属韩,近平阳。〈韩世家〉云「贞子居平阳,九世至哀侯,徙郑」。〈楚世家〉云「而韩犹服事秦者,以先王墓在平阳」。而秦之武遂去之七十里,故知近平阳。
291
 〈六〉《集解》:徐广曰:「一作『挷』。」 《正义》:膑音频忍反。绝,断也。膑,胫骨也。
292
 〈七〉《集解》:《皇览》曰:「秦武王冢在扶风安陵县西北,毕陌中大冢是也。人以为周文王冢,非也。周文王冢在杜中。」 《正义》:《括地志》云:「秦悼武王陵在雍州咸阳县西北十五里也。」
293
 〈八〉《索隐》:名则,一名稷。
294

  昭襄王元年,严君疾为相。〈一〉甘茂出之魏。二年,彗星见。〈二〉庶长壮与大臣、诸侯、公子为逆,皆诛,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三〉悼武王后出归魏。三年,王冠。与楚王会黄棘,〈四〉与楚上庸。〈五〉四年,取蒲阪。〈六〉彗星见。五年,魏王来朝应亭,〈七〉复与魏蒲阪。六年,蜀侯辉反,〈八〉司马错定蜀。庶长奂伐楚,斩首二万。泾阳君〈九〉质于齐。日食,昼晦。七年,拔新城。〈一0〉㯉里子卒。八年,使将军芈戎攻楚,取新市。〈一一〉齐使章子,魏使公孙喜,韩使暴鸢〈一二〉共攻楚方城,取唐眛。赵破中山,其君亡,竟死齐。魏公子劲、韩公子长为诸侯。〈一三〉九年,孟尝君薛文来相秦。奂攻楚,取八城,杀其将景快。十年,楚怀王入朝秦,秦留之。薛文以金受免。〈一四〉楼缓为丞相。十一年,齐、韩、魏、赵、宋、中山五国共攻秦,〈一五〉至盐氏而还。〈一六〉秦与韩、魏河北及封陵以和。〈一七〉彗星见。楚怀王走之赵,赵不受,还之秦,卽死,归葬。十二年,楼缓免,穰侯〈一八〉魏冄为相。予楚粟五万石。
295
 〈一〉《正义》:盖封蜀郡严道县,因号严君。疾,名也。
296
 〈二〉《正义》:彗,似岁反,又先到反。
297
 〈三〉《集解》:徐广曰:「迎妇于楚者。」
298
 〈四〉《正义》:棘,纪力反。盖在房、襄二州也。
299
 〈五〉《集解》:〈地理志〉汉中有上庸县。 《正义》:《括地志》云:「上庸,今房州竹山县及金州是也。」
300
 〈六〉《正义》:《括地志》云:「蒲阪故城在蒲州河东县南二里,卽尧舜所都也。」
301
 〈七〉《集解》:徐广曰:「〈魏世家〉云会临晋。」 《正义》:应音乙陵反。
302
 〈八〉《索隐》:辉音晖。《华阳国志》曰:「秦封王子辉为蜀侯。蜀侯祭,归胙于王,后母疾之,加毒以进,王大怒,使司马错赐辉剑。」此辉不同也。
303
 〈九〉《索隐》:名市。
304
 〈一0〉《正义》:〈楚世家〉云:「怀王二十九年,秦复伐楚,大破楚军,楚军死二万,杀我将军景缺。」年表云:「秦败我襄城,杀景缺。」《括地志》云:「许州襄城县卽古新城县也。」按世家、年表,则「新」字误作「襄」字。
305
 〈一一〉《集解》:晋《地记》曰:「江夏有新市县。」
306
 〈一二〉《索隐》:韩将姓名。
307
 〈一三〉《索隐》:别封之邑,比之诸侯,犹商君、赵长安君然。
308
 〈一四〉《正义》:金受,秦丞相姓名。免,夺其丞相。
309
 〈一五〉《正义》:盖中山此时属赵,故云五国也。
310
 〈一六〉《集解》:徐广曰:「盐,一作『监』。」 《正义》:《括地志》云:「盐故城一名司盐城,在蒲州安邑县。」按:掌盐池之官,因称氏。
311
 〈一七〉《正义》:年表云:「秦与魏封陵,与韩武遂以和。」按:河外陕、虢、曲沃等地。封陵在古蒲阪县西南河曲之中。武遂,近平阳地也。
312
 〈一八〉《正义》:《括地志》云:「穰,邓州所理县,卽古穰侯国。」
313
  十三年,向寿伐韩,取武始。〈一〉左更白起攻新城。〈二〉五大夫礼出亡奔魏。任鄙为汉中守。〈三〉十四年,左更白起攻韩、魏于伊阙,〈四〉斩首二十四万,虏公孙喜,拔五城。十五年,大良造白起攻魏,取垣,〈五〉复予之。攻楚,取宛。十六年,左更错取轵及邓。〈六〉冄免,封公子市宛,公子悝邓,〈七〉魏冄陶,为诸侯。十七年,城阳君〈八〉入朝,及东周君来朝。秦以垣为蒲阪、皮氏。〈九〉王之宜阳。十八年,错攻垣、〈一0〉河雍,决桥取之〈一一〉。十九年,王为西帝,齐为东帝,皆复去之。吕礼来自归。齐破宋,宋王在魏,死温。任鄙卒。二十年,〈一二〉王之汉中,又之上郡、北河。二十一年,〈一三〉错攻魏河内。魏献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东赐爵,赦罪人迁之。泾阳君封宛。二十二年,蒙武伐齐。河东为九县。与楚王会宛。与赵王会中阳。〈一四〉二十三年,尉斯离〈一五〉与三晋、燕伐齐,破之济西。王与魏王会宜阳,与韩王会新城。二十四年,与楚王会鄢,〈一六〉又会穰。秦取魏安城,〈一七〉至大梁,燕、赵救之,秦军去。魏冄免相。二十五年,拔赵二城。与韩王会新城,与魏王会新明邑。二十六年,赦罪人迁之穰。侯冄复相。二十七年,错攻楚。赦罪人迁之南阳。〈一八〉白起攻赵,取代光狼城。〈一九〉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二0〉拔之。二十八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邓,〈二一〉赦罪人迁之。二十九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为南郡,〈二二〉楚王走。周君来。王与楚王会襄陵。〈二三〉白起为武安君。〈二四〉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二五〉及江南为黔中郡。〈二六〉三十一年,白起伐魏,取两城。楚人反我江南。〈二七〉三十二年,相穰侯攻魏,至大梁,破暴鸢,斩首四万,鸢走,魏入三县请和。三十三年,客卿胡(伤)〔阳〕攻魏卷、〈二八〉蔡阳、长社,取之。〈二九〉击芒卯华阳,破之,〈三0〉斩首十五万。魏入南阳以和。〈三一〉三十四年,秦与魏、韩上庸地为一郡,孙守真按:与,百衲、武英殿、会注考证本均同,疑为「以」音讹,或通假。南阳免臣迁居之。三十五年,佐韩、魏、楚伐燕。初置南阳郡。〈三二〉三十六年,客卿灶攻齐,取刚、寿,〈三三〉予穰侯。三十八年,中更胡(伤)〔阳〕攻赵阏与〈三四〉,不能取。四十年,悼太子死魏,归葬芷阳。〈三五〉四十一年夏,攻魏,取郉丘、怀。〈三六〉四十二年,安国君为太子。十月,宣太后薨,〈三七〉葬芷阳郦山。〈三八〉九月,穰侯出之陶。四十三年,武安君白起攻韩,拔九城,斩首五万。四十四年,攻韩南(郡)〔阳〕,取之。四十五年,五大夫贲〈三九〉攻韩,取十城。叶阳君〈四0〉悝出之国,未至而死。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馀万尽杀之。四十八年十月,韩献垣雍。〈四一〉秦军分为三军。武安君归。王齕将伐赵(武安)皮牢,拔之。司马梗北定太原,尽有韩上党。正月,兵罢,复守上党。其十月,五大夫陵攻赵邯郸。四十九年正月,益发卒佐陵。陵战不善,免,王齕代将。其十月,将军张唐攻魏,为蔡尉〈四二〉捐弗守,还斩之。五十年十月,武安君白起有罪,为士伍,迁阴密。〈四三〉张唐攻郑,拔之。十二月,益发卒军汾城旁。〈四四〉武安君白起有罪,死。齕攻邯郸,不拔,去,还奔汾军。二月馀攻晋军,斩首六千,晋楚流死河二万人。〈四五〉攻汾城,卽从唐拔宁〈四六〉新中,〈四七〉宁新中更名安阳〈四八〉。初作河桥。〈四九〉
314
 〈一〉《集解》:〈地理志〉魏郡有武始县。 《正义》:《括地志》云:「武始故城在洛州武始县西南十里。」
315
 〈二〉《正义》:白起传云:「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括地志》云:「洛州伊阙县本是汉新城县,隋文帝改为伊阙,在洛州南七十里。」
316
 〈三〉《集解》:《汉书》〈百官表〉曰:「郡守,秦官。」
317
 〈四〉《正义》:《括地志》云:「伊阙在洛州南十九里。《注水经》云『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闲,故谓之伊阙』。」按:今洛南犹谓之龙门也。
318
 〈五〉《正义》:垣音袁。前秦取蒲阪,复以蒲阪与魏,魏以为垣。今又取魏垣,复与之,后秦以为蒲阪皮氏。
319
 〈六〉《集解》:〈地理志〉河内有轵县,南阳有邓县。 《正义》:《括地志》云:「故轵城在怀州济源县东南十三里,故邓城在怀州河阳县西三十一里,并六国时魏邑也。」按:二城相连,故云及也。
320
 〈七〉《索隐》:悝号高陵君,初封于彭,昭襄王弟也。
321
 〈八〉《正义》:《括地志》云:「濮州雷泽县本汉郕阳县,古郕伯姬姓之国,周武王封弟季载于郕,其后迁城之阳也。」
322
 〈九〉《索隐》:「为」当为「易」,盖字讹也。 《正义》:蒲阪,今河东县也。皮氏故城在绛州龙门县西一里八十步。
323
 〈一0〉《正义》:盖蒲阪、皮氏又归魏,魏复以为垣,今重攻取之也。
324
 〈一一〉《集解》:徐广曰:「《汲冢《纪年》》云魏哀王二十四年,改宜阳曰河雍,改向曰高平。向在轵之西。」
325
 〈一二〉《集解》:徐广曰:「秦地有父马生驹。」
326
 〈一三〉《集解》:徐广曰:「有牡马生牛而死。」
327
 〈一四〉《集解》:〈地理志〉西河有中阳县。
328
 〈一五〉《索隐》:尉,秦官。斯离,其姓名。 《正义》:尉,都尉。斯离,名也。
329
 〈一六〉《正义》:鄢,于建反,又音偃。《括地志》云:「故偃城在襄州安养县北三里,古郾子之国也。」
330
 〈一七〉《集解》:〈地理志〉汝南有安城县。 《正义》:《括地志》云:「安城在豫州汝阳县东南十七里。」
331
 〈一八〉《正义》:南阳及上迁之穰,皆今邓州也。
332
 〈一九〉《正义》:《括地志》云:「光狼故城在今泽州高平县西二十里。」
333
 〈二0〉《正义》:今黔府也。
334
 〈二一〉《正义》:鄢邓二城并在襄州。
335
 〈二二〉《正义》:《括地志》云:「郢城在荆州江陵县东北六里,楚平王筑都之地也。」
336
 〈二三〉《集解》:〈地理志〉河东有襄陵县。 《正义》:《括地志》云:「襄陵在晋州临汾县东南三十五里。阚駰十三州志云襄陵,晋大夫犨邑也。」
337
 〈二四〉《正义》:言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故城在(潞)〔洛〕州武安县西南五十里。七国时赵邑,卽赵奢救阏与处也。
338
 〈二五〉《正义》:《华阳国志》张若为蜀中郡守。《括地志》云:「巫郡在夔州东百里。」
339
 〈二六〉《正义》:《括地志》云:「黔中故城在辰州沅陵县西二十里。江南,今黔府亦其地也。」
340
 〈二七〉《正义》:黔中郡反归楚。
341
 〈二八〉《集解》:〈地理志〉河南有卷县。 《正义》:卷音丘袁反。《括地志》云:「故卷城在郑州原武县西北七里,卽衡雍也。」
342
 〈二九〉《集解》:〈地理志〉颍川有长社县。 《正义》:《括地志》云:「蔡阳,今豫州上蔡水之阳,古城在豫州北七十里。长社故城在许州长社县西一里。皆魏邑也。」
343
 〈三0〉《集解》:司马彪曰:「华阳,亭名,在密县。」 《索隐》:芒卯,魏将。谯周云孟卯也。 《正义》:《括地志》云:「故华城在郑州管城县南三十里。《国语》云史伯对郑桓公,虢、郐十邑,华其一也。华阳卽此城也。」按:是时韩、赵聚兵于华阳攻秦,卽此矣。
344
 〈三一〉《集解》:徐广曰:「河内修武,古曰南阳,秦始皇更名河内,属魏地。荆州之南阳郡,本属韩地。」 《正义》:《括地志》云:「怀获嘉县卽古之南阳。杜预云在晋州山南河北,故曰南阳。秦破芒卯军,斩首十五万,魏入南阳以和。」
345
 〈三二〉《正义》:今邓州也。前已属秦,秦置南阳郡,在汉水之北。〈释名〉云:「在中国之南而居阳地,故以为名焉。」张衡〈南都赋〉云:「陪京之南,居汉之阳。」
346
 〈三三〉《正义》:《括地志》云:「故刚城在兖州龚丘县界。寿,郓州之县。」
347
 〈三四〉《集解》:孟康曰:「音焉与,邑名,在上党涅县西。」 《正义》:阏,于达反。与音预。阏与聚城一名乌苏城,在潞州铜鞮县西北二十里,赵奢破秦军处。又仪州和顺县卽古阏与城,亦云赵奢破秦军处。然仪州与潞州相近,二所未详。又阏与山在洺州武安县西南五十里,赵奢拒秦军于阏与,卽山北也。按:阏与山在武安故城西南,又近武安故城,盖仪州是所封故地。
348
 〈三五〉《集解》:徐广曰:「今霸陵。」 《正义》:《括地志》云:「芷阳在雍州蓝田县西六里。《三秦记》云〔白〕鹿原东有霸川之西阪,故芷阳也。」
349
 〈三六〉《集解》:徐广曰:「郉丘在平皋。」駰案:《韩诗外传》武王伐纣,到于郉丘,勒兵于宁,更名郉丘曰怀,宁曰修武。 《正义》:《括地志》云:「平皋故城本郉丘邑,汉置平皋县,在怀州武德县东南二十里。故怀城,周之怀邑,在怀州武陟县西十一里。」
350
 〈三七〉《集解》:徐广曰:「芈氏。」
351
 〈三八〉《正义》:郦,力知反,在雍州新丰县南十四里也。
352
 〈三九〉《正义》:音奔。五大夫,官。疑贲,名也。
353
 〈四0〉《集解》:一云「华阳」。 《正义》:叶,书涉反。
354
 〈四一〉《集解》:司马彪曰:「河南卷县有垣雍城。」
355
 〈四二〉《正义》:为,于伪反。蔡,姓;尉,名。
356
 〈四三〉《集解》:如淳曰;「尝有爵而以罪夺爵,皆称士伍。」 《正义》:《括地志》云:「阴密故城在泾州鹑觚县西,卽古密须国也。」
357
 〈四四〉《正义》:《括地志》云:「临汾故城在绛州正平县东北二十五里,卽古临汾县城也。」按:汾城卽此城是也。
358
 〈四五〉《集解》:徐广曰:「楚,一作『走』。」 《正义》:按:此时无楚军,「走」字是也。
359
 〈四六〉《集解》:徐广曰:「一作『曼』。此赵邑也。」
360
 〈四七〉《正义》:唐,今晋州平阳,尧都也。《括地志》云:「宁新中,七国时魏邑,秦昭襄王拔魏宁新中,更名安阳城,卽今相州外城是也。」
361
 〈四八〉《集解》:徐广曰:「魏郡有安阳县。」 《正义》:今相州外城古安阳城。
362
 〈四九〉《正义》:此桥在同州临晋县东,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桥也。
363
  五十一年,将军摎攻韩,取阳城、负黍,〈一〉斩首四万。攻赵,取二十馀县,首虏九万。西周君〈二〉背秦,与诸侯约从,将天下锐兵出伊阙攻秦,令秦毋得通阳城。于是秦使将军摎攻西周。西周君走来自归,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城,口三万。秦王受献,归其君于周。五十二年,周民东亡,其器九鼎入秦。〈三〉周初亡。
364
 〈一〉《正义》:今河南府县也。负黍亭在阳城县西南三十五里,本周邑,亦时属韩也。
365
 〈二〉《正义》:武公。
366
 〈三〉《正义》:器谓宝器。〈禹贡〉金九牧,铸鼎于荆山下,各象九州之物,故言九鼎。历殷至周赧王十九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飞入泗水,馀八入于秦中。
367
  五十三年,天下来宾。魏后,秦使摎伐魏,取吴城。〈一〉韩王入朝,魏委国听令。五十四年,王郊见上帝于雍。五十六年秋,昭襄王卒,子孝文王立。〈二〉尊唐八子为唐太后,〈三〉合其葬于先王。〈四〉韩王衰绖入吊祠,诸侯皆使其将相来吊祠,视丧事。
368
 〈一〉《集解》:徐广曰:「在大阳。」 《正义》:《括地志》云:「虞城故城在陕州河北县东北五十里虞山之上,亦名吴山,周武王封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墟吴城,卽此城也。」
369
 〈二〉《索隐》:名柱,五十三而立,立一年卒,葬寿陵。子庄襄王。
370
 〈三〉《集解》:徐广曰:「八子者,妾媵之号,姓唐。」 《正义》:孝文王之母也。先死,故尊之。晋灼云:「除皇后,自昭仪以下,秩至百石,凡十四等。」《汉书》〈外戚传〉云:「八子视千石,比中更。」
371
 〈四〉《正义》:以其母唐太后与昭王合葬。
372

  孝文王元年,赦罪人,修先王功臣,褒厚亲戚,弛苑囿。孝文王除丧,十月己亥卽位,三日辛丑卒,子庄襄王立。〈一〉
373
 〈一〉《索隐》:名子楚。三十二而立,立三年卒,葬阳陵。纪作「四年」。
374
  庄襄王元年,大赦罪人,修先王功臣,施德厚骨肉而布惠于民。东周君与诸侯谋秦,秦使相国吕不韦诛之,尽入其国。秦不绝其祀,以阳人地〈一〉赐周君,奉其祭祀。使蒙骜伐韩,韩献成皋、巩〈二〉。秦界至大梁,初置三川郡。〈三〉二年,使蒙骜攻赵,定太原。三年,蒙骜攻魏高都、汲,〈四〉拔之。攻赵榆次、新城、狼孟〈五〉,取三十七城。〈六〉四月日食。(四年)王齕攻上党。〈七〉初置太原郡。〈八〉魏将无忌率五国兵击秦,〈九〉秦却于河外。〈一0〉蒙骜败,解而去。五月丙午,庄襄王卒,子政立,是为秦始皇帝。
375
 〈一〉《集解》:〈地理志〉河南梁县有阳人聚。
376
 〈二〉《正义》:《括地志》云:「洛州泛水县古(之)〔东〕虢国,亦郑之制邑,又名虎牢,汉之成皋。」巩,恭勇反,今洛州巩县。尔时秦灭东周,韩亦得其地,又献于秦。
377
 〈三〉《集解》:韦昭曰:「有河、洛、伊,故曰三川。」駰案:〈地理志〉汉高祖更名河南郡。
378
 〈四〉《集解》:徐广曰:「一作『波』。波县亦在河内。」 《正义》:汲音急。《括地志》云:「高都故城今泽州是。汲故城在衞州所理汲县西南二十五里。孙守真按:治理,同义复词;唐人为高宗讳也。孟康云汉波县,今郗城是也。」《括地志》云:「故郗城在怀州河内县西三十二里。《左传》云苏忿生十二邑,郗其一也。」
379
 〈五〉《正义》:《括地志》云:「榆次,幷州县,卽古榆次地也。新城一名小平城,在朔州善阳县西南四十七里。狼孟故城在幷州阳曲县东北二十六里。」
380
 〈六〉《正义》:案:取三十七城,幷代、朔三州之地矣。
381
 〈七〉《正义》:上党又反秦,故攻之。
382
 〈八〉《正义》:上党以北皆太原地,卽上三十七城也。
383
 〈九〉《正义》:信陵君也。率燕、赵、韩、楚、魏之兵击秦也。
384
 〈一0〉《正义》:蒙骜被五国兵败,遂解而却至于河外。河外,陕、华二州也。
385

  秦王政立二十六年,初幷天下为三十六郡,号为始皇帝。〈一〉始皇帝五十一年而崩,子胡亥立,是为二世皇帝。〈二〉三年,诸侯并起叛秦,赵高杀二世,立子婴。子婴立月馀,诸侯诛之,遂灭秦。其语在〈始皇本纪〉中。
386
 〈一〉《索隐》:十三而立,立三十七年崩,葬郦山。
387
 〈二〉《索隐》:十二年立。纪云二十一。立三年,葬宜春。秦自襄公至二世,凡六百一十七岁。此实本纪而注别举之,以非本文耳。
388

  太史公曰: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一〉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
389
 〈一〉《集解》:徐广曰:「《世本》作『锺离』。」应劭曰:「氏姓注云有姓终黎者是。」
390
 《索隐》述赞:柏翳佐舜,皂斿是旌。蜚廉事纣,石椁斯营。造父善驭,封之赵城。非子息马,厥号秦嬴。礼乐射御,西垂有声。襄公救周,始命列国。金祠白帝,龙祚水德。祥应陈宝,妖除丰特。里奚致霸,衞鞅任刻。厥后吞幷,卒成凶慝。
URN: ctp:ws448039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