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千頃堂書目·卷四

《千頃堂書目·卷四》[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國史類》

1
太祖高皇帝實錄二百五十七卷建文元年正月敕修太祖實錄,命禮部侍郎董倫王景等纂修,三年十二月書成,靖難後成祖命重修,以李景隆,茹瑺為監修,解縉為總裁永樂元年六月書成進呈,至九年帝以景隆,瑺心術不正,又成於急促,未及精詳,乃命胡廣,胡儼黃淮楊榮總裁楊士奇金幼孜等為纂修,而命姚廣孝,夏原吉監修,十六年五月書成進上,始於元至正辛卯,終於洪武三十一年戊寅
2
太宗文皇帝實錄一百三十卷洪熙元年癸酉命行在禮部翰林院修太宗實錄,以太師英國公張輔少師吏部尚書蹇義少保太子少傅戶部尚書夏原吉監修官少傅兵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楊士奇少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黃淮太子少傅工部尚書兼護身殿大學士楊榮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學士金幼孜太常寺卿翰林學士楊溥總裁官,至宣德五年正月書成進御。
3
仁宗昭皇帝實錄十卷洪熙元年閏七月命纂修,總裁即修太宗實錄諸人,惟監修增太子太保成山侯王通,至宣德五年五月書成進御。
4
宣宗章皇帝實錄一百十五卷宣德十年七月丙子大學士楊士奇楊榮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楊溥總裁,以少詹事王英,王直副之,至正統三年四月乙丑書成進呈,士奇等各進一官,以他官纂修者,俱改翰林院官。
5
英宗睿皇帝實錄三百六十一卷天順八年□月憲宗即位,敕修英宗實錄,以太保會昌侯孫繼宗為監修,禮部尚書翰林院學士陳文兵部尚書翰林學士彭時等為總裁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劉定之,吳節副之,與纂修官柯潛等同纂修,成化三年八月書成進御,起宣德十年正月,迄天順八年正月,首尾三十年,附景泰帝事實於中,稱廢帝郕戾王,附錄凡八十七卷。
6
憲宗純皇帝實錄二百九十三卷弘治元年閏正月敕修,以英國公張懋為監修,大學士劉吉,徐溥,學士劉健為總裁禮部尚書丘浚,少詹事江諧為副總裁,少卿兼侍讀傅瀚等纂修,弘治四年八月書成進御。
7
孝宗敬皇帝實錄二百二十四卷正德元年十二月敕修,命少師劉健,李東陽,少傅總裁吏部侍郎張元楨,詹事楊廷和學士劉忠副之,未幾健,遷去位,再命少傅焦芳,王鏊,少保廷和同東陽總裁,而以尚書梁儲為副,至四年五月書成,時焦芳秉筆,褒貶任情,天下正人,皆肆詆誣,嘉靖二年御史盧瓊請改正不允。
8
武宗毅皇帝實錄一百九十七卷正德十六年六月敕修,先命楊廷和蔣冕毛紀費宏總裁,其後廷和,冕,紀三人去位,申命宏與楊一清,石瑤,賈詠,毛澄,羅欽順為正副總裁,複增以侍郎吳一鵬,至嘉靖四年六月書成。
9
世宗肅皇帝實錄五百六十六卷隆慶元年五月命徐階等總裁,纂修未及成,神宗登極,再命張居正,呂調陽,張四維為總裁,馬自強,萬鏜,申時行,王錫爵副之,五年八月書成進御。
10
穆宗莊皇帝實錄七十卷隆慶六年十月敕修,總裁張居正,呂調陽,副總裁王希烈,丁士美,汪鏜,申時行,王錫爵,纂修官範應期等二十四人,二年七月書成進御。
11
神宗顯皇帝實錄五百九十四卷天啟□年敕修,監修國公張維賢,總裁大學士顧秉謙,丁紹軾,黃立極,馮銓,副總裁尚書孟時芳,侍郎黃儒炳,李思誠,駱從宇,施鳳來,邱士毅,李康先,錢龍錫,韓曰瓚等共九人。
12
光宗真皇帝實錄八卷總裁大學士葉向高等修,天啟三年七月書成,熹宗御製序,後逆閹柄國政,給事中黃承昊題請改修,於是霍維華等大肆塗抹,未及上而熹宗崩,至崇禎元年二月始進呈,閣臣施鳳來請焚向高先所修本,司禮監太監王體乾以前所修,亦系奉旨,事理國朝無焚實錄之例,請並貯皇史宬中,其後詞臣文震孟,許士柔疏請改修,震孟請刊定改錄所筆,士柔則抉摘錄所削帝紀,皇子女誕生事,俱奉不必煩議之旨,照原本,卒以不焚得並行雲。
13
熹宗哲皇帝實錄八十四卷天啟四年□月及七年□月。
14
李長春纂修熹宗七年都察院實錄十四卷崇禎時以纂修熹宗實錄,六部都察院各命官纂修事實,都察院以浙江監察御史李長春董其事,長春乃輯泰昌元年九月以後為一卷,天啟元年六年各上下二卷,七年正月八月為一卷,共十五卷,今缺五年下卷。
15
獻皇帝實錄五十卷嘉靖四年三月甲戌敕修獻皇帝實錄,命藩府內外臣僚將當日嘉言善行輯送翰林院編纂,於是以定國公徐光祚,尚書廖紀,席書監修官大學士費宏,石瑤,賈詠總裁侍郎溫仁和,李時副之,侍講學士董玘等七人纂修,明年六月書成,賞賚升職有差,先是費宏疏言獻皇帝享國長久,嘉言懿行,舊邸承奉長史等官必有成書,宜遣官取付史館,並促張元恕速進長史張景明原撰日錄,詔從之。
16
皇明祖訓一冊洪武二年四月命中書編次,六年五月書成,太祖自為序。(吳補)
17
大明日歷一百卷洪武翰林學士承旨吏部尚書詹同等編,帝起兵渡江以來,征討平定之績,禮樂治道之詳,為此書始於洪武六年九月,迄七年五月,書成,同與侍講學士宋濂等上進,命藏之金匱,留其副於秘書監。
18
大明寶訓五卷日歷既成,宋濂等,又言於帝曰,日歷藏之天府,人欲見不可得,臣請如貞觀政要分類,更輯聖政,為書以傳天下後世,帝從之,於是分為四十類,自敬天至制蠻夷,總四萬五千五百餘言,自是而後,凡有聖政,史官日記錄之,隨類增入。
19
皇明寶訓十五卷亦紀太祖一代事,蓋因濂書而增廣之。
20
太宗文皇帝寶訓十五卷宣德五年修。
21
仁宗皇帝寶訓六卷宣德五年修。
22
宣宗皇帝寶訓十五卷正統三年修。
23
英宗皇帝寶訓十五卷成化三年修。
24
憲宗皇帝寶訓十卷弘治四年修。
25
孝宗皇帝寶訓十卷正德四年修。
26
武宗皇帝寶訓十卷嘉靖四年修。
27
世宗皇帝寶訓二十四卷萬歷五年修。
28
穆宗皇帝寶訓八卷
29
神宗皇帝寶訓□卷
30
光宗皇帝寶訓四卷
31
獻皇帝寶訓十卷以上與實錄同時修。
32
皇明寶訓一百二十二卷洪武隆慶凡十朝,萬歷大學士呂本匯刊,一作三十九卷。
33
洪武聖政記二卷翰林院侍講學士太子賓客宋濂,凡七類。
34
永樂聖政記三卷洪武三年封國,至永樂元年政典。
35
仁宗聖政記二卷
36
永樂年表四卷
37
洪熙年表二卷
38
宣德年表四卷
39
明倫大典二十四卷嘉靖六年正月敕修,以大學士費宏,楊一清,石瑤,賈詠,及禮部尚書席書為總裁,兵部右侍郎張璁,詹事桂萼副之,十一月改命謝遷,張璁,翟鑾,而以桂萼方獻夫為主副,明年七月書成,惟一清,萼,獻夫列名,餘皆去位,其纂修官則熊浹,霍韜,黃綰,席春,孫承恩,廖道南,王用賓,張治八人,始名大禮全書,複更定曰明倫大典,上自製序,仍命一清等五人序於後。
40
萬歷起居注二十卷
41
三朝要典二十四卷天啟五年□月禮科給事中楊所修,請編纂梃擊,紅丸,移宮三案事,成書如明倫大典例,六年正月開館,以閣臣顧秉謙,黃立極,馮銓為總裁侍郎施鳳來,楊景辰,詹事孟紹虞,曾楚卿為副總裁,徐紹吉,謝啟光,餘煌,朱繼祚,張翀、華琪芳,吳孔嘉,吳士元,楊世芳為纂修,六月書成,閣臣請其名曰傳信鴻編,曰三大政紀,中旨定今名,崇禎元年編修倪元璐亟言其書當毀,詔從之,福王南渡,通政使楊維垣疏請重刊,會金陵失守,不果。
42
內直日記二十一冊
43
秘閣元龜政要十六冊所記皆太祖朝事,撰人無考。(吳補)
44
45
△遼
46
耶律儼皇朝實錄七十卷知樞密院事
47
蕭韓家奴耶律庶成同撰遙輦可汗至重熙以來事跡二十卷
48
室昉統和實錄二十卷
49
△金
50
始祖以下十帝實錄三卷金源郡王完顏勖撰。
51
太祖實錄宗弼修,皇統八年進。
52
太宗實錄泰和九年尚書右丞相監修,國史紇石烈良弼進。
53
睿宗實錄大定十一年紇石烈,良弼進。
54
海陵庶人實錄
55
世宗實錄明昌四年守尚書右丞監修,國史完顏匡等進。
56
章宗實錄興定四年九月國史王若虛修進。
57
衛王事跡興定五年進。
58
宣宗實錄正大五年王若虛修進。
59
楊廷秀四朝聖訓章宗承安二年類編太祖,太宗,世宗,熙宗聖訓。
60
△元
61
世祖實錄姚燧修。
62
成宗實錄暢師文修。
63
武宗實錄至順元年蘇天爵修。
64
王惲世祖聖訓六卷
65
元朝秘史十二卷秘史十卷,續二卷,共十二卷,前卷載沙漠之事,續卷紀滅金之事,蓋其國人所紀錄也,其紀年稱鼠兒,羊兒,不以干支。
66
經世大典八百八十卷目錄十二卷公牘一卷纂修通議一卷天歷二年命趙世延,虞集等修。
67
歐陽玄等修太平經國二百十二卷

正史類》

1
危素宋史稿五十卷,又元史稿五十卷
2
宋濂等修元史二百十二卷洪武二年二月丙寅,詔修元史,上謂廷臣曰,近克元都,得元十三朝實錄,元雖亡國,事當紀載,況史記成敗示勸懲,不可廢也,乃詔中書左丞相宣國公李善長為監修,前起居注宋濂漳州府通判王禕總裁,徵山林遺逸之士汪克寬,胡翰,宋禧,陶凱,陳基,趙塤,曾魯,高啟,趙汸,張文海,徐尊生,黃篪,傅恕,王錡,傅著,謝徽十六人同為纂修,開局天界寺,取元經世大典諸書以資參考,至八月癸酉書成,善長表進,凡為紀三十七卷,志五十二卷,表六卷,傳六十三卷,通一百六十九卷,至三年二月乙丑,儒士歐陽和等採摭元統以後事實還朝,仍命翰林學士宋濂,待制王禕總裁,趙塤,朱右,貝瓊,朱世廉,王彞,張孟兼,高巽志,李懋,李汶,張宣,張簡,杜寅,殷弼,俞同十四人續修,七月丁亥朔書成,計五十有三卷,紀十,志五,表二,傳三十六,凡前書未備者,悉補完之,通二百十二卷,學士宋濂表進,詔刊行之,人賜白金二十兩,文綺,帛各二,授儒士張宣等官,惟趙塤,朱右,朱世廉乞還,從之,○洪武實錄四年七月林弼小傳,亦云與修元史,今無其名,不知何官。
3
元史補遺十二卷
4
劉應秋等皇明七朝帝紀四十卷
5
陳懿典正史七太子傳一卷
6
楊繼禮後妃傳一卷,又外戚傳一卷以上俱萬歷二十六年大學士陳於陛題請編纂。
7
鄭曉吾學編六十九卷大政記一卷,遜國記一卷,同姓諸王表二卷,傳三卷,異姓諸侯表一卷,傳二卷,直文淵閣諸臣表一卷,兩京典銓表一卷,名臣記三十卷,遜國臣記八卷,天文述一卷,地理述二卷,三禮述二卷,百官述二卷,四裔考二卷,北鹵考一卷,外吾學編餘一卷,餘無。
8
鄧元錫皇明書四十五卷洪武嘉靖十一朝君臣事跡。
9
陳翼飛史待五十卷字小翮,漳州人,萬歷庚戌進士,宜興知縣。
10
何喬遠名山藏一百卷分三十七類,曰典謨記,曰坤則記,曰開聖記,曰繼體記,曰分藩記,曰勛封記,曰天因記,曰天歐記,曰輿地記,未全,曰典禮記,曰樂舞記,皆缺,曰刑法記,曰河漕記,曰漕運記,曰錢法記,曰兵制記,曰馬政記,曰茶馬記,曰鹽法記,曰臣林記,曰臣林外記,曰關柝記,曰儒林記,曰文苑記,曰俘賢記,曰宦者記,曰列女記,曰臣林雜記,曰高道記,曰本士記,曰本行記,曰藝妙記,曰貨殖記,曰方伎記,曰方外記,曰王享記,始於洪武,終於隆慶。
11
朱國禎皇明史概一百二十卷其目曰大政,曰大訓,曰大因,曰大志,曰大事,大因,大志皆缺列傳,曰開國,曰遜國,曰歷朝,曰類,曰外,亦惟開國遜國二傳,餘並缺。
12
尹守衡皇明史竊一百七卷字用平,東莞舉人,新昌知縣,左遷趙府審理正書,為帝紀八卷,志六卷,世家十卷,列傳八十三卷,高后紀,百官志,田賦志,河漕志四卷,俱缺。
13
吳士奇皇明副書一百卷字無奇,歙縣人,萬歷壬辰進士,由寧化知縣擢南京戶部主事,歷官太常寺卿,卒贈工部右侍郎,書為帝紀十四卷,表四卷,志九卷,列傳七十三卷,起洪武迄隆慶。
14
雷叔聞國史四十卷始洪武迄泰昌,字實先,江陵人,萬歷中舉人,官景東府知府。
15
劉振識大錄字自我,宣城人。
16
廷左平國書三卷不知為何人書,不全,僅存帝紀及天官,輿地,歷,禮,樂五書,餘皆缺,有王化澄序,起太租迄熹宗,莊閔帝有錄無書。
17
柯維祺宋史新編二百卷會宋,遼,金三史為一,以宋為正統,遼,金列於外國傳,瀛國二王升於帝紀,以存宋統,正亡國諸叛臣之名,以明倫升道學於循吏之前,以重道盩複補漏,擊異訂訛,閱二十寒暑始成,其後祥符王惟儉吉水劉同升皆有刪定宋史,咸未行世。
18
謝陛季漢書六十六卷正論五篇問答二十篇字少連,歙人。
19
蔣之翹更定晉書一百三十卷
20
孫愨唐紀七十卷字士先,華容人,選貢生,書成於崇禎中,自序言頗糾新舊書之失,而折衷於通鑒綱目,侄禔瞿表進。(吳補)
21
錢士升南宋書增刪定本六十卷吳補
22
國史考異六卷撰人未詳,考實錄與諸家稗乘之異同者,止洪,永兩朝事跡。(吳補)
23
24
△宋
25
熊方後漢書年表十卷字廣居,豐城人,靖康中鄉舉,澧州參軍,自名其堂曰補史。
26
方岳重修南北史一百十卷
27
△金
28
蕭永祺遼記三十卷志五卷傳四十卷太常丞。
29
陳大任遼史
30
完顏孛迭中興事跡翰林學士
31
蕭貢史記注一百卷京兆咸陽人,戶部尚書
32
蔡圭南北史志三十卷
33
△元
34
脫脫等修宋史四百九十六卷,又遼史一百十六卷,又金史一百三十五卷
35
郝經續後漢書一百三十卷經使宋被羈於真州時作,用朱子綱目義例,以昭烈為正統,魏吳為僭偽,凡為年表二卷,帝紀二卷,列傳七十九卷,錄八卷,共九十卷,別為一百三十卷,號曰續後漢書。
36
瞻思金哀宗紀,又正大諸臣史傳
37
張樞刊定三國志六十三卷樞以陳壽一書沒武侯之豐功偉烈,善譙周之賣降覆國,反道害義,莫大於是,因刊而正之。,又續後漢書七十三卷樞既刊定三國志,又別撰漢本紀,列傳,以魏吳載紀附之為續後漢書,三國之臣,有能致節於其君者,舊史或諱而不書,或書而失實,或僅見於異代之史,皆為更定,經筵檢討危素言其書於朝,詔藏於宣文閣。

通史類》

1
唐順之史纂左編一百四十二卷
2
穆孔暉諸史通編
3
安都十九史節定一百七十卷太原人,憤諸史書法不公,改正為是書,嘉靖十三年上於朝,世宗以諸史已有定論,都妄肆贅疣,命毀而譴之。
4
邵經邦宏簡錄二百五十四卷鄭樵通志之後,起唐五代迄宋遼金合五史為一,正前史之踳駁,刪其繁蕪,分類凡十有四。,又學史會同三百卷起帝星三代以迄於隋,依鄭氏通志別為之紀傳,而加以論斷。
5
吳珫史類六百卷字汝秀,號甘泉,長興人。
6
鄧元錫函史上編九十五卷函史下編二十卷
7
魏國顯史書大全五百十二卷帝紀一百七卷,列傳四百五卷。三才考四十六卷
8
況叔祺二史會編十六卷合史漢。
9
楊寅冬歷代史匯二百四十卷泰興人,楊寅秋弟,有孝行稱。
10
張萱西園匯史□□□卷匯史義例二卷
11
饒伸學海君道部二百三十四卷世系一百四十三卷,創業五十卷,中興五卷,繼統二十五卷,餘氛五卷,全書甚多,行世者僅此一類,續成大禮,大祀,征伐等部,又三百餘卷,未見。
12
鄭郊史統一百四十六卷
13
姚允明史書十卷休寧人。(吳補)

編年類》

1
吳樸龍飛紀略十卷,又洪武大記二十卷字華甫,詔安人,嘉靖中布衣。
2
蔡於穀開國事略十卷莆田人,嘉靖中歲貢,湖廣行都司經歷,在太學時,禮部郎鄭繼之薦其明習理數,請擢用以正司天之謬,不果行。
3
雷禮大政記三十六卷
4
黃光昇昭代典則二十八卷
5
夏浚皇明大紀三十六卷字惟明,玉山人,嘉靖中進士,廣東布政司參議,因朱子綱目為此書。
6
張元忭明大政紀
7
陳建明通紀二十七卷,又續通紀十卷隆慶間給事中李貴利言,建以草莽之臣,越職僭擬,請毀其板,從之,或云,梁儲弟億托名建作。
8
薛應旗憲章錄四十六卷
9
沈越嘉隆聞見紀十二卷字中甫,南京錦衣衛人,嘉靖壬辰進士,由知縣擢監察御史,忤嚴嵩坐監試事,出判開州,稍遷衛輝府推官,德安府同知,罷歸。
10
吳瑞登繩武編三十四卷,又兩朝憲章錄二十卷嘉隆二代。
11
黃鳳翔嘉靖大政編年紀一卷,又嘉靖大政類編二卷
12
範守己肅皇外史四十六卷一名肅皇大謨。
13
支大倫永昭二陵編年信史六卷
14
譚希思皇明大紀纂要六十三卷號岳南,茶陵州人,萬歷甲戌進士,官御史
15
馮琦兩朝大政紀
16
卜世昌皇明通紀述遺十二卷秀水人,起元至正十一年,迄明隆慶六年。
17
塗山明政統宗三十卷字子壽,豫章人,吏部尚書,蜀郡衛承芳為之序,萬歷乙卯編。
18
薛敷教續憲章錄
19
姚文蔚國朝紀要十卷首卷至八卷為洪武至正德編年,末二卷則弇山堂別集鈔也。
20
王大綱皇明朝野紀略一千二百二十卷浙江山陰人,以太學生官兗州府東平州同知,輯列朝實錄,旁及野史稗編成是書,起太租迄於穆宗,別有野史編年未見。
21
周永春皇明政紀纂要二卷,又熙朝政紀纂要二卷
22
張銓國史紀聞十二卷萬歷四十八年巡按江西時輯。
23
楊維休泰昌日錄二卷字叔度,豐城人,錄中直書梃擊,紅丸,選侍事無所避,霍維華疏劾維休,草莽一介,何從記注朝廷起居,稱述舛錯,語意閃爍,非潛授意旨,即暗含譏刺,得旨提問,並毀其書,維休時為保定通判,聞之仰藥死,維休萬歷庚申嘗作黃河清賦及山陵頌以獻,他著作尚多,咸散佚。
24
沈國元明從信錄四十卷,又兩朝從信綠三十五卷,又甲申大事記六卷
25
萬歷編年不知何人作。
26
馮複京明右史略三十卷
27
許重熙憲章外史續編十四卷一名五朝注略,起正德十六年四月,迄天啟七年八月崇禎九年正月誠意伯劉孔昭論其居下訕上,實錄未成書而五朝注略先刊行世,旨令斥革。,又神宗大事紀要二卷,又光宗大事紀要一卷
28
文秉定陵注略,又甲乙事案一卷
29
江旭奇通紀集要六十卷
30
東村老人兩年事略三卷一名甲乙匯編,不知何人。
31
李清南渡錄二卷
32
談遷國榷一百卷字孺木,海鹽人,諸生。
33
明法傳錄二十八卷
34
明傳信四十卷
35
十六朝匯記二十八卷
36
皇明紀略□卷以上皆不知何人撰。
37
續宋元資治通鑒綱目二十七卷成化九年敕修,遵朱熹資治通鑒綱目例,纂宋元二史上續其書,總裁大學士彭時,戶部尚書商輅,獲部尚書萬安。
38
歷代通鑒纂要九十二卷弘治十八年論內閣李東陽等纂輯綱目及續編切於治道者,以備觀覽,正德□年書成。
39
張居正通鑒直解二十五卷萬歷元年十二月講筵所編進,一作二十八卷。
40
王禕大事記續編七十七卷
41
楊維楨補正三史綱目
42
梁寅宋史略四卷,又元史略四卷
43
張九韶元史節要二卷九韶字和美,清江人,洪武三年用薦為縣教諭,入官國子助教,擢編修,致仕。
44
孫蕡通鑒前編綱目
45
胡粹中元史續編七十七卷名由,以字行,山陰人,永樂初楚府右長史,盡心輔導,在王門者二十年。
46
王逢通鑒釋義□卷宣德初,樂平人。
47
謝鐸元史本末
48
丘浚世史正綱三十二卷書始於嬴秦庚申之歲,滅六國,終於元至正戊申之春,彗出於昴,首尾凡一千六百十有一年。
49
劉剡宋元資治通鑒節要三十卷字用章,建陽人。
50
金濂諸史會編一百十二卷字懋光,太倉州人,歲貢,象山訓導。
51
南軒資治通鑒綱目前編二十五卷渭南人,南吏部郎中,起於伏羲,下迄周季。
52
薛應旗宋元資治通鑒一百五十七卷
53
王宗沐宋元資治通鑒六十四卷
54
餘本綱目備忘
55
許誥綱目前編三卷稱涵谷居士,姚林許誥績補春秋綱目,天紀七十餘年事。
56
黃仲昭通鑒綱目六家注錄五十九卷以考異,考証,集覽,正誤,書法,發明六書,各自為書,不便覽,乃分錄於綱目各條之下,而為此書。(盧補)
57
顧應祥人代紀要三十卷,又人代紀略三卷
58
穆孔暉前漢通紀
59
杜思考信編七卷四明人。
60
黃佐通歷三十六卷起庖犧氏,迄於元,以大書分書紀年為正偽,於三代及漢唐宋則詳,餘皆略。
61
謝九成綱目前紀號仁峰,繁昌人,□□進士,克部郎中。
62
趙時濟綱鑒統宗□百卷字子輿,蘭溪人,嘉靖丙辰進士,福建屯田僉事。
63
李沂帝王紀年通錄南安人。
64
蔡伸通鑒綱目集要十卷,又宋元通鑒輯略二卷
65
姜寶稽古編大政紀綱目八卷,又資治上編大政紀綱目四十卷,又資治下編大政紀鋼目三十二卷。
66
劉元卿六鑒舉要
67
許孚遠續麟正史
68
黃洪憲資冶歷朝紀政綱目七十四卷
69
諸變通鑒集要三十八卷字子相,餘姚人,嘉靖乙未進士,授兵部主事,謫州同知,謝歸,再起潮州判,晉邵武同知,持父服歸,過嚴陵灘溺死。
70
李廷機大方綱鑒三十九卷
71
葉向高玉堂綱鑒七十二卷
72
沈堯中冶統紀略五卷
73
馮琦宋史紀事本末二十八卷,又通鑒分解
74
陳邦瞻元史紀事本末六卷
75
朱謀㙔古今通歷
76
餘繼登通鑒進謀錄五十卷
77
楊伯珂綱目訂正字直甫,淮安大河衛人,萬歷丙戌進士,汾州府同知。
78
包瑜通鑒綱目事類一百二十一卷
79
李頻年代紀要李材子,萬歷丙辰舉人,教論。
80
楊維休歷代長秩七十四卷
81
顧錫疇綱鑒正史約三十六卷
82
包萬年編年合錄八十卷
83
張光啟宋元通鑒節要續編三十卷一作張元啟。
84
李盤綱覽世史類編四十五卷
85
沈朝陽通鑒紀事本末前編十二卷江寧人,貢士,池州府學教授。
86
寧獻王權天運紹統二卷(盧補)
87
湯桂禎戰國紀年四十六卷
88
王世貞綱鑒會纂六十九卷(盧補)
89
周定王橚甲子編年十二卷
90
歷代大統易見一卷不知撰人,蓋明初人,宣宗時曾進呈,一稱歷代紀年圖。(盧補)
91
王行宋系統圖二卷
92
袁時億歷代統系五篇浙江新城人,洪武初吳江教論。
93
方孝孺帝王基命錄
94
龔艮歷代甲子編年一卷字熙止,天順時人。
95
歷代世譜十卷不知撰人姓氏,始於三代迄元。
96
周祁世略二卷
97
呂顓世譜增定二卷
98
韋相帝王世系圖記字良弼,湯溪人,章懋弟子。
99
塗觀正統世年表字恆符,豐城人,天順庚辰進士,南京吏部主事,歷文選郎中,出知衢州,寧國二府。
100
汪循帝祖萬年金鏡錄
101
應旗甲子會紀五卷
102
陳士元歷代世歷四卷
103
昊繼安帝王歷祚考八卷休寧人。
104
王漸逵歷年圖
105
徐師曾世統紀年六卷
106
張家玉歷代帝王世統
107
夏洪基歷代帝王統系二卷崇禎時高郵州人。
108
袁袞袠世緯一卷
109
魯藩□□□當㴐紀元考一卷望號洋子,嘉靖元年輯。
110
袁仁歷代紀元匯編二卷
111
鬱紹賢紀元考四卷字閎緒,吳人,一作一卷。,又歷代紀元錄一卷
112
陳懋仁年號韻編一卷字無功,嘉興人,泉州府經歷,書仿史記年表例,依洪武正韻,以歷代正偽紀元類入。
113
韓承祚朝代紀元二卷字德夫,萬歷中人。
114
丘文學紀元錄
115
袁黃歷史綱鑒補三十九卷(盧補)
116
汪明際通鑒箋注六十卷字無際,嘉定人,萬歷戊子舉人,工部員外郎。(盧補)
117
嚴衍資治通鑒補二百七十卷李永思,嘉定人,與其門人談允厚補正溫公缺失,始於萬歷乙卯,成於崇禎戊寅,漏者補之,複者刪之,紊與雜及誣誤者正之,師弟取十七史全文刊校,凡歷二十餘寒暑乃成。(盧補)
118
鄭宣綱目愚管二十卷處州人。(吳補)
119
120
△宋
121
歐陽守道皇朝通鑒紀事本末一百五十卷起建隆,迄靖康。
122
宋史全文續資治通鑒長編三十六卷
123
宋季三朝政要六卷以上二種,不知撰人姓氏。
124
陸唐老集百家音注資治通鑒一百二十卷一作陸狀元增節音注精義資治通鑒,唐老,會稽人,淳熙十六年兩優釋褐進士
125
呂大著增節備注資治通鑒一百二十卷
126
柴望丙丁龜鑒六卷
127
△金
128
楊雲翼等編續資治通鑒大安元年命儒臣等編輯。
129
趙秉文楊雲翼等編龜鏡萬年錄正大二年編。
130
傅慎微興亡金鏡錄一百卷泰州沙溪人,禮部尚書
131
張特立歷年系事記
132
△元
133
楊奐正統書六十卷
134
金履祥通鑒前編十八卷,又前編舉要二卷
135
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鑒二百九十四卷
136
趙居信蜀漢本末三卷字季明,許州人,翰林學士。進封梁國公,謚□□。
137
胡一桂歷代編年,又十七史纂古今通要十七卷
138
呂思誠兩漢通紀
139
劉時舉續宋中興編年十五卷通直郎,戶部架閣,國史實錄院檢討官。
140
陳桱通鑒續編二十四卷,又筆記二百卷洪武初官起居注。
141
朱隱老皇極經世書說十七卷
142
江贄少微通鑒詳節三十卷,又通鑒節要續編三十卷
143
徐詵續通鑒要言二十卷
144
曹仲壄通鑒日纂二十四卷
145
陳櫟歷代通略三卷,又增廣通略
146
倪士毅帝王傳授圖說
147
鄭滁孫直說通略十二卷
148
察罕帝王紀略纂要一卷平章政事,白雲翁明翰林侍講學士黃諫補。
149
吳迂重定綱目
150
陳剛歷代帝王正閏圖說
151
馮翼翁正統五德類要三十四卷
152
陸以道宋鑒提綱無錫人,翰林待制。
153
鄭鎮孫歷代史譜二卷
154
車若水宇宙略記
155
張明卿世運略八卷字子晦,天台人,別字務光。(盧補)
URN: ctp:ws449110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