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序

《序》[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序世本四種
2 1 王謨輯本《世本》
3 1.1《三皇世系》
4 太昊伏羲氏。
5 炎帝神農氏。
6 宋仲子曰:炎帝即神農氏,炎帝、身號,神農、代號也。
7 黃帝有熊氏娶於西陵氏之子,謂之累祖,產青陽及昌意。
8 宋衷曰:(元)〔玄〕囂青陽,即少昊也。
9 1.2《五帝世系》
10 帝少皞金天氏。
11 孫氏曰:少昊、顓頊、高辛、唐、虞為五帝。
12 宋仲子曰:青陽即是少皞,黃帝之子,代黃帝而有天下,號曰金天氏。少皞氏、身號,金天氏、代號也。
13 帝顓頊高陽氏。
14 宋衷曰:顓頊、名,高陽、有天下號也。
15 昌意生高陽,是為帝顓頊。母濁山氏之子,名昌僕。高陽生偁,偁生卷章,卷章生黎。吳回氏生陸終,陸終娶於鬼方氏之妹,謂之女嬇,生子六人,孕而不育。三年,啟其左脅,三人出焉;啟其右脅,三人出焉。
16 宋忠曰:鬼方於漢,則先零戎是也。
17 其一曰樊,是為昆吾。昆吾者、衛是也。
18 宋忠曰:昆吾、國名,己姓所出。
19 二曰惠連,是為參胡。參胡者、韓是也。
20 宋忠曰:參胡、國名,斯姓,無後。
21 三曰籛鏗,是為彭祖。彭祖者、彭城是也。
22 宋忠曰:彭祖姓籛名鏗,在商為守藏史,在周為柱下史。年八百歲。
23 四曰求言,是為會人。會人者、鄭是也。
24 宋忠曰:求言、名也,姬姓所出。鄶、國也。
25 五曰安,是為曹姓。曹姓者、邾是也。
26 宋忠曰:安、名也,曹姓者、諸曹所出也。
27 六曰季連,是為(芊)〔羋〕姓。季連者、楚是也。
28 宋忠曰:季連、名也,(芊)〔羋〕姓諸楚所出,楚之先。
29 季連生附沮。
30 帝嚳高辛氏。
31 宋衷曰:高辛、地名,因以為號。嚳、名也。
32 黃帝生玄囂,玄囂生僑極,僑極生帝嚳。
33 帝嚳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元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原,生后稷;次妃、有娀氏之女,曰簡狄,生契;次妃、陳酆氏之女,曰慶都,生帝堯;次妃、訾陬氏之女,曰常儀,生帝摰。
34 帝堯陶唐氏。
35 帝嚳生堯。
36 堯娶散宜氏之子,謂之女皇。
37 宋忠曰:女皇是生丹朱。
38 帝舜有虞氏。
39 顓頊生窮系,窮系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蟜牛,蟜牛生瞽瞍,瞽瞍生重華,是為帝舜。
40 宋衷曰:一云:窮系、謚也。
41 舜取帝堯之二女,曰娥皇、女瑩。
42 1.3《夏世系》
43 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鯀取有辛氏女,謂之女志,是生高密。
44 宋衷曰:高密、禹所封國。
45 禹取塗山氏女,名女媧,生啟。
46 少康崩,子帝予立。帝予崩,子帝槐立。
47 帝洩崩,子帝不降立。
48 帝皋生發及履癸,履癸一名桀。
49 宋衷曰:帝皋墓在崤南陵。
50 1.4《商世系》
51 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昌若,昌若生遭圉,遭圉生根國,根國生冥,冥卒,子振立。
52 宋衷曰:相土就契封於商。《春秋左氏傳》曰:「閼伯居商丘,相土因之。冥為司空,勤其官事,死於水中,殷人郊之。」
53 湯名天乙。
54 外丙三年崩,仲壬四年崩。
55 太甲崩,子沃丁立。
56 小甲。
57 仲丁、大戊之子,河亶甲、仲丁弟也,祖乙、河亶甲子。
58 祖辛崩,弟沃甲立。
59 盤庚崩,弟小辛立,崩,弟小乙立,崩,子武丁立。
60 1.5《周世系》
61 后稷生不窋為昭,不窋生鞠陶為穆;鞠陶生公劉為昭,公劉生慶節為穆;慶節生皇僕為昭,皇僕生差弗為穆;差弗生毀揄為昭,毀揄生公非為穆;公非生高圉為昭,高圉生亞圉為穆;亞圉生祖紺為昭,祖紺生大王亶父為穆;亶父生季歷為昭,季歷生文王為穆。
62 宋忠曰:高圉、能率稷者也,周人報之。
63 成王生康王,康王生昭王,昭王生穆王,穆王生恭王,恭王生懿王及孝王,孝王生夷王,夷王生厲王。
64 宋衷曰:昭王南伐楚,辛由靡為右,涉漢中流而隕。由靡逐王,遂卒不複。周乃侯其後於西翟。
65 平王生桓王林,林生莊王佗,佗生僖王胡齊,齊生惠王涼,涼生襄王鄭,鄭生頃王巨,巨生匡王班及定王瑜,瑜生簡王夷,夷生靈王洩心,洩心生景王貴,貴生悼王猛及敬王箵。
66 敬王崩,子元王仁立。元王崩,子定王介立。
67 宋仲子曰:《太史公書》云:「元王仁生貞王介。」
68 威烈王。
69 宋衷曰:威烈王葬洛陽城中東北隅也。
70 周君王赧卒。
71 宋忠曰:謚曰西周武公。
72 1.6《春秋列國公侯世系》
73 魯公伯禽卒,子考公酋立。考公卒,弟煬公熙立。煬公卒,子幽公宰立。十四年弟殺幽公而自立,是為魏公。魏公卒,子厲公擢立。厲公卒,弟獻公具立。獻公卒,子真公濞立。真公卒,弟武公敖立。
74 孝公卒,子弗湟立,是為惠公。卒,長庶子息攝,是為隱公。
75 桓公允。
76 閔公開。
77 昭公裯。
78 哀公蔣生悼公寧,寧生元公嘉,嘉生穆公不衍。
79 平公叔。
80 文公賈。
81 齊太公望生丁公伋,伋生乙公得,得生?公慈母,慈母生哀公不臣。
82 宋衷曰:哀公荒淫田游,史作還詩以刺之也。
83 獻公山弒胡公。
84 宋衷曰:其黨馬周繻人將胡公於貝水殺之。而山自立也。
85 武公壽。
86 宋衷曰:武公十年宣王大臣共行政,故號曰共和。十四年宣王即位。
87 成公脫卒,莊公購立。
88 靈公名環,莊公名光,景公名杵臼。
89 田常立簡公弟驁,是為平公。
90 唐叔五代孫厲侯,厲侯子靖侯。
91 宋衷曰:唐叔已下五代無年紀。
92 武侯寧族。
93 厲侯福。
94 獻侯籍。
95 鄂侯Α
96 武公、曲沃莊伯子,韓萬、莊伯弟。
97 昭公生桓公子雍。生忌,忌生懿公驕。
98 幽公柳生烈成公止。
99 宋忠曰:時晉衰,反朝韓、趙、魏之君。
100 孝公頎。
101 靜公俱酒。
102 衛康叔生康伯髡,髡生考伯,考伯生嗣伯,嗣伯生摰伯,摰伯生靖伯,靖伯生箕伯,箕伯生頃伯,頃伯生僖侯,僖侯生武公。
103 宋衷曰:康伯即王孫牟也,事周康王為大夫。
104 戴公名申。
105 悼公卒,子敬公弗立。敬公卒,子昭公糾立。
106 聲公訓。
107 成侯速。
108 蔡平侯者、靈侯般之孫,太子友之子。
109 曹戴伯卒,子惠伯兕立。
110 穆公卒,子桓公終生立。
111 悼伯卒,弟露立,謚靖公。
112 周文王子錯叔繡封於滕。
113 考公糜,元公弘。
114 齊景公亡滕。
115 燕惠侯卒,厘侯立。厘侯卒,頃侯立。頃侯卒,哀侯立。哀侯卒,鄭侯立。鄭侯卒,繆侯立。繆侯卒,宣侯立。
116 襄公卒,桓公立。
117 武公卒,文公立。
118 燕王喜。
119 吳夷昧生光。
120 陳胡公滿。
121 宋忠曰:虞思之後,箕伯直柄中衰,殷湯封遂於陳。以為舜後是也。
122 陳厲公。
123 共公生惠公。惠公立十八年,生成公及桓公。成公立十八年,桓公立十七年。
124 秦祖柏翳。
125 仲滑生飛廉。
126 穆公名任好。景公名後伯車。
127 懷公生昭子。昭子生靈公。
128 簡公名悼子,刺龔公之子,懷公弟也。
129 惠公生出公。
130 元獻公立二十二年。
131 武烈王十九而立,立二年。
132 昭王名側。
133 始皇名政。
134 宋忠曰:以正月旦生。故名正。
135 楚熊渠封其中子之名某者為鄂王。
136 楚武王墓在豫州新息。
137 頃襄王卒,太子熊元立。是為考烈王。
138 秦將王翦滅楚。
139 趙肅侯名語。
140 敬侯名章。成侯名種。
141 孝成王丹生悼襄王偃,偃生今王遷。
142 魏惠王生襄王嗣,襄王生昭王遫。昭王生安僖王圉,安僖王生景愍王午。
143 韓景侯卒,子列侯取立。列侯卒,子文侯立。
144 韓宣王、昭侯之子也。
145 齊宣王名闢疆、威王之子也。
146 宣王卒,子愍王地立。
147 蜀無姓,相承云:黃帝後世子孫也。
148 巴郡南蠻,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鄭氏,皆出於武落鍾離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於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長,俱事鬼神,及共擲劍於石穴,約能中者,奉以為君。巴氏子務相,乃獨中之。眾皆嘆,又令各乘土船,約能浮者,當以為君。餘姓悉沈,唯務相獨浮,因共立之,是為廩君。乃乘土船從夷水至鹽陽,鹽水有神女謂廩君曰:「此地廣大,魚鹽所出,願留共居。」廩君不許,鹽神暮輒來取宿,旦即化為蟲,與諸蟲群飛,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積十餘日。廩君思其便,因射殺之。天乃開明,廩君於是君乎夷城。
149 1.7《春秋列國卿大夫世系》
150 魯孝公生僖伯彄,彄生哀伯達,達生伯氏瓶,瓶生文仲辰,辰生宣叔,叔生賈,賈生會。臧會、臧頃伯也,宣叔許之孫,與昭伯賜為從父昆弟。孝公生惠伯革,其後為厚氏。
151 桓公生慶父,慶父生穆伯敖,敖生文伯穀,穀生獻子蔑,蔑生孝伯,孝伯生惠伯,惠伯生昭伯,昭伯生景伯。
152 仲叔獲生南宮絛。
153 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茲,茲生莊叔得臣,得臣生穆叔豹,豹生昭子婼,婼生成子不敢,敢生武叔州仇。牙生武仲休,休生惠伯彭,彭生皮,為叔仲氏。
154 公子友生齊仲,齊仲生無逸,無逸生行父,行父生武子夙。悼子紇生穆伯靖及平子意如,意如生桓子斯,斯生康子肥。
155 東門述產子家歸父及昭子子嬰。
156 叔肸生聲伯嬰齊,齊生叔老,老生叔弓。叔弓生定伯閱,閱生西巷敬叔,叔生成子還。
157 衛頃公生子夏勝,勝生子石青。
158 孫氏出於衛武公,至林父八世。
159 獻公生成子當,當生文子拔,拔生朱,為公叔氏。
160 公孟彄、靈公之子,字公孟、名彄。
161 靈公生昭子郢,郢生文子木及惠叔蘭,蘭生虎,為司寇氏。文子生簡子瑕,瑕生衛將軍文氏。
162 莊叔達生得閭叔谷,穀生成叔烝鋤,鋤生(項)〔頃〕叔羅,羅生昭叔起,起生文叔圉,圉生悝。
163 懿子兼生昭子舉,舉生趙陽。
164 桓叔生子萬,萬生賕伯,賕伯生定伯簡,簡生輿,輿生獻子厥。
165 平子名頃,宣子子也。簡子名不信,莊子名庚,景子名虔。
166 韓武子名啟,章康子之子。
167 公明生共孟及趙夙,夙生成季衰。衰生宣孟盾。
168 襄子生桓子嘉及代成子起。
169 畢萬生芒,芒生季,季生武仲州,州生莊子降,降生獻子荼,荼生簡子取,取生襄子多,多生桓子駒,駒生文侯斯。
170 範氏、晉大夫隰叔之子,士蒍之後。蒍生成伯缺,缺生武子會,會生文叔?,?生宣叔匄,匄生獻子鞅,鞅生吉射。
171 中行氏、晉大夫逝遨生桓伯林父,林父生宣伯庚〔宿〕,庚〔宿〕生獻伯偃,偃生穆伯吳,吳生寅。本姓荀,自荀偃將中軍,晉改中軍曰中行,因氏焉。元與智氏同祖逝遨,故智氏亦稱荀。
172 智氏、本逝遨生莊子首,首生武子罃,罃生莊子朔,朔生悼子盈,盈生文子櫟,櫟生宣子申,申生智伯瑤。
173 程鄭、荀氏別族。
174 靖侯庶孫欒叔賓父。
175 卻豹生冀芮,芮生缺,缺生克。豹又生義,義生步揚,揚生州。揚又生蒲城鵲居,居生至。
176 羊舌氏、叔向兄弟有季夙。
177 籍黶生司空頡,頡生南里叔子,叔子生叔正官伯,官伯生司徒公,公生曲沃正少襄,襄生司功大伯,大伯生侯季子,季子生籍游,游生談,談生秦。
178 高氏、本敬仲生莊子,莊子生傾子,傾子生宣子,宣子生厚,厚生止。
179 國氏、本懿伯生貞孟,貞孟生成伯高父。
180 管氏、本莊仲山產敬仲夷吾,夷吾產武子鳴,鳴產桓子啟方,啟方產成子孺,孺產莊子盧,盧產悼子其夷,其夷產襄子武,武產景子耐(步)〔涉〕。耐(步)〔涉〕(彥)〔產〕微。田敬仲生朊弦模朊弦納愍孟莊。
181 桓子無宇產子亹,亹產子獻,獻產子鞅。
182 僖子乞產成子常、簡子齒、宣子其夷、穆子安、廩丘子尚醫茲、子芒盈、惠子得,凡七人。
183 成子常生襄子班,班生莊子伯。
184 宋愍公生弗父何,弗父何生宋父,宋父生正考父,正考父生孔父嘉,為宋司馬。華督殺之而絕其世,其子木金父降為士。木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為華氏所逼,奔魯為防大夫,故曰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生仲尼。孔子後數世皆一子。
185 皇父、戴公子。
186 華父督、戴公之孫,好父說之子。督生世子家,家生華孫御事,事生華元右師。家生秀老,老生司徒鄭,鄭生司徒喜。
187 樂氏、本戴公生樂甫術,術生石甫願繹,繹生夷甫傾,傾生東鄉克,克生西鄉士曹,曹生子罕喜。澤又生季甫,甫生子僕伊與樂豫。
188 莊公生右師戊,戊生司城師。
189 莊公孫名固,為大司馬。
190 桓公生向父(盼)〔盻〕,(盼)〔盻〕生司城訾守,守生小司寇鱣及合左師。向戌生東鄰叔子超,超生左師眇。
191 桓公生公子鱗,鱗生東鄉矔,矔生司徒文,文生大司寇子奏,奏生小司寇朱。
192 蕩氏、本公孫壽生大司馬虺,虺生司馬澤。
193 子游、子瑜並公孫夏之子。
194 陳宣公生子夏,夏生御叔,叔生徵舒,舒生惠子晉,晉生禦寇,寇生悼子嚙。
195 針宜咎、陳針子八世孫。
196 蒍艾獵。
197 屈蕩、屈建之祖父。
198 穆王生王子揚,揚生尹,尹生令尹匄。
199 葉公、楚縣公葉公子高。
200 1.8《氏姓篇》
201 炎帝、姜姓。
202 許、州、向、申,姜姓也,炎帝後。
203 有扈、姒姓。
204 彤、姒姓之國。
205 芮伯、姬姓。
206 畢、毛,姬姓,文王庶子。
207 夷、妘姓。
208 莒、紀姓。
209 燕國、姞姓。
210 任姓:謝、章、(薜)〔薛〕、舒、呂、祝、終、泉、畢、過。
211 息國、姬姓。
212 魏、姬姓。
213 州國、姜姓。
214 鄧、曼姓。
215 荀、賈,姬姓。
216 鄅、妘姓。
217 羅、熊姓。
218 偃姓:舒庸、舒蓼、舒鳩、舒龍、舒鮑、舒龔。
219 斟灌、斟鄩,夏同姓國。
220 逼陽、妘姓,祝融之孫,陸終第四子求言之後。
221 昆吾、己姓國,出自少昊。
222 徐奄、嬴姓。
223 姒姓:有南氏、鄩氏、弗氏。
224 子姓:有髦氏、時氏、蕭氏、黎氏。
225 嬴姓:有鍾離氏。
226 莘姓、姒姓,夏禹之後。
227 豕韋、防姓。
228 霍國、真姓。
229 胡、歸姓國,在汝南平輿。
230 沈、姬姓國,亦在汝南。
231 蓼、六,偃姓。
232 江、黃,嬴姓。
233 越、芊姓也,與楚同祖。
234 隨國、姬姓。
235 唐、姬姓之國。
236 寒、妘姓。
237 淮夷、嬴姓。
238 空洞、子姓,商後國。
239 黎、比、髦、朸、(改)〔段〕、瓦、鐵七國、皆子姓。
240 密須、商時姞姓之國。文王滅之。
241 新C。
242 衛康叔孫封恆,後有常氏、恆氏。
243 仇氏、衛後。
244 叔向氏、叔夙氏,姬姓,晉後。
245 封父氏、鄭大夫封父彌真之後。
246 子穆氏、陳僖子子子穆安後。
247 子芒氏、陳僖子子子芒之後。
248 子沮氏、陳烈子之後。
249 楚大夫公朱高出宋公子朱。
250 融氏、古天子祝融之後。
251 公氏有大公叔潁,又有公紀氏。衛有大夫左公子洩,右公子職。
252 魯有大夫公之文。
253 孫氏、齊大夫長孫修食邑於唐,其後事晉,後號唐孫氏。衛有王孫賈,出自周頃王之後;王孫賈之子,自以去王室久,改為賈孫氏。
254 司功氏、晉大夫司功景子士丐弟佗,因官氏焉,及司徒、司寇、司空,並以官為氏。
255 北氏、晉有高人隱於北堂,因以為氏。
256 門氏、晉大夫下門聰,齊臨淄大夫車門遽,陳有門氏。
257 莢氏、晉有大夫莢成僖子。
258 勃氏、宋右師之後。
259 師氏、鄭有子師僕,殷時掌樂有太師摰、少師陽,宋有樂人師延,世掌樂職,後有宋大夫師延宜。
260 成氏、宋有大夫老成方。
261 涉其氏、楚大夫涉其帑。
262 鄫、姒姓,子爵。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於鄫,襄公六年莒滅之。鄫太子巫仕魯,去邑,為曾氏。
263 巴、子國,子孫以國為氏。
264 有熊氏之後,為詹葛氏。
265 囂氏、玄囂之後。
266 參氏、陸終子第二子參胡之後。
267 季隨氏、周八士季隨之後。
268 仲行氏、秦三良仲行之後。
269 乘睢、古賢人。
270 方叔氏、鼓方叔之後。
271 少施氏、魯惠公子施父之後。
272 季桓子生穆叔,其後為子楊氏。
273 述氏、魯大夫仲述之後。
274 強梁氏、衛將軍文子生慎子會,生強梁,因氏焉。
275 將軍氏、衛靈公子昭生子郢,生文子才芳為將軍氏。
276 史晁氏、衛史晁之後。
277 季夙氏、晉靖侯孫季夙之後。
278 季嬰氏、晉樓季嬰之後。
279 狐丘氏、晉大夫狐丘林之後。
280 χ菔稀⒔Ρ孫步楊生χ藎因氏焉。
281 晉大夫大狐伯生突,突生饒,為大狐氏。
282 大戊氏、晉公子大戊之後,大戊教昭為原大夫。
283 伯宗氏、晉孫伯起生伯宗,因氏焉。
284 韓厥生無忌,無忌生襄,襄生子魚,為韓言氏。
285 韓餘氏、韓宣子餘子之後,因氏焉。
286 去疾氏、鄭穆公子去疾之後,去疾字子良,又有良氏。
287 馮氏、歸姓,鄭大夫馮簡子之後。
288 子獻氏、陳桓子孫子獻之後。
289 子占氏、陳桓子生書字子占之後。
290 子尚氏、陳僖子生廩丘子尚意茲,因氏焉。
291 右師氏、宋莊公生公子申,世為右師氏。
292 季老氏、宋華氏有華季老,子孫氏焉。
293 東鄉氏、宋大夫東鄉為人之後。
294 西鄉氏、宋大夫西鄉錯之後。
295 泥氏、宋大夫卑泥之後。
296 干獻氏、宋司徒華定為乾獻氏。
297 子革氏、宋司城子革之後。
298 子泉氏、齊頃公之子公子湫字子泉之後。
299 子工氏、齊頃公之子公子子工之後。
300 子干氏、齊公子都字子乾之後。
301 尹文氏、齊有尹文子,著書五篇。
302 廩丘〔氏〕、齊大夫廩丘子之後。
303 楚季氏、楚若敖生楚季,因氏焉。
304 強氏、若敖生強,因氏焉。
305 班氏、強生班,因氏焉。
306 季融氏、廉生季融,子孫氏焉。
307 伍參氏、楚伍之後。支孫以為氏。
308 慶父〔氏〕、楚大夫慶父之後。
309 墨夷氏、宋襄公子墨夷須為大司馬,後有墨夷皋。
310 淵氏、齊大夫淵湫之後。
311 楚成王孫、有田公它成。
312 承氏、衛大夫承叔成之後。
313 1.9《居篇》
314 黃帝都涿鹿。
315 宋忠曰:涿鹿在彭城南。
316 舜居媯汭。
317 宋忠曰:在漢中西城縣,或言媯墟在西北,舜所居也。或作「媯墟」,故舜所居也。後或姓姚,或姓媯。
318 夏禹都陽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陽,是在安邑,或在晉陽。
319 宋忠曰:陽城本在大梁之南,今陳留浚儀是也。
320 相徙帝丘,於周為衛。
321 契居蕃。
322 昭明居砥石。
323 宋衷曰:相土就契封於商。《春秋左氏傳》曰:「閼伯居商丘。相土因之。」
324 祖乙遷于耿。
325 武王在酆鄗。
326 懿王居犬丘。
327 宋忠曰:懿王自鎬徙都犬丘。一曰廢丘,今槐里是也。
328 平王徙居洛。
329 宋忠曰:《洛誥》所謂新邑也。
330 敬王東居成周。遂徙都。
331 赧王徙居西周。
332 西周桓公揭居河南。
333 東周惠公班居洛陽。
334 周公居少皞之墟。
335 煬公徙魯。
336 宋忠曰:今魯國。
337 叔度居上蔡。
338 胡徙取新蔡。
339 宋忠曰:名其地為「新蔡」,王莽所謂「新遷」者也。
340 平侯徙下蔡。
341 康叔居康。
342 宋忠曰:康叔從畿內之康徙封衛,衛即殷墟定昌之地。畿內之康,不知所在也。
343 成公徙濮陽。
344 宋忠曰:濮陽、帝丘地名。
345 叔振鐸封於曹。
346 宋忠曰:濟陽定陶縣。
347 錯叔繡封於滕。
348 宋忠曰:今沛國公丘,是滕國也。
349 召公居北燕。
350 宋忠曰:有南燕,故云北燕。
351 桓侯徙臨易。
352 宋忠曰:今河間易縣是也。
353 唐叔虞居鄂。
354 宋衷曰:鄂地今在大夏。
355 宣王庶弟友封於鄭。
356 桓公居棫林徙拾。
357 宋忠曰:「棫林」與「拾」,皆舊地名。是封桓公,乃名為鄭。
358 厲公出居櫟。
359 宋衷曰:今潁川陽翟縣。
360 文公徙鄭。
361 宋衷曰:即新鄭也。
362 東樓公封於。
363 宋忠曰:、今陳留雍丘縣。故《地理志》云:雍丘縣、故國,周武王封禹後為東樓公是也。
364 微子國於宋。
365 宋忠曰:睢陽。
366 吳孰哉居藩籬。
367 宋忠曰:孰哉、仲雍字。解者云:雍是孰食,故曰雍字「孰哉」也。藩籬、今吳之餘暨也。
368 孰姑徙句吳。
369 宋衷曰:孰姑、壽夢也,代謂祝夢乘諸也。「壽」、「孰」音相近,「姑」之言「諸」也。《毛詩傳》讀「姑」為「諸」,孰姑壽夢是一人,又名乘也。句吳、太伯始所居地名。
370 諸樊徙吳。
371 楚鬻熊居丹陽,武王徙郢。
372 宋仲子曰:丹陽在南郡枝江縣,今南郡江陵縣北有郢城。
373 邾顏居邾,肥徙郳。
374 宋仲子曰:邾顏別封小子肥於郳,為小邾子。
375 趙成季徙原。
376 宋忠曰:今雁門平原縣也。
377 中山武公居顧,桓公徙靈壽,為趙武靈王所滅。
378 魏武子居魏。
379 悼子徙霍。
380 宋忠曰:霍、地名,今河東彘縣也。
381 昭子徙安邑。
382 韓景子徙平陽。
383 宋忠曰:平陽在山西,今河東平陽縣。
384 1.10《作篇》
385 伏羲制儷皮嫁娶之禮。
386 伏羲作琴。
387 神農作瑟。
388 女媧作笙簧。
389 宋均曰:女媧、黃帝臣也。
390 黃帝作冕。
391 宋仲子曰:冕、冠之有旒者。禮文殘缺,形制難詳。
392 黃帝作旃。
393 蒼頡作書。
394 宋忠曰:黃帝之世,始立史官。蒼頡沮誦,居其職矣。至於夏商,乃分置左右;言則左史書之,動則右史書之。故曰左史記言,右史記事。言經《尚書》,事經《春秋》者也。
395 史皇作圖。
396 宋忠曰:史皇、黃帝臣,圖、謂畫物象。
397 容成造歷。大撓作甲子。
398 宋仲子曰:皆黃帝史官也。
399 隸首作數。
400 宋衷曰:隸首、黃帝史也。
401 羲和占日,常儀占月,臾區占星氣,伶倫造律呂。
402 芒作網。
403 宋衷曰:芒、庖犧之臣。
404 蚩尤作兵。
405 宋衷曰:蚩尤、神農臣也。
406 夙沙氏煮海為鹽。
407 宋衷曰:夙沙氏、炎帝之諸侯,今安邑東南十里有鹽宗廟。
408 隨作笙,長四寸,十二簧,象鳳之身。正月之音也。
409 隨作竽。
410 宋忠曰:女媧氏之臣。
411 胡曹作衣。
412 宋忠曰:黃帝臣也。
413 於則作屝履。
414 揮始作弓。
415 牟夷作矢。
416 宋忠曰:揮、牟夷,黃帝臣。
417 共鼓、貨狄作舟。
418 宋忠曰:黃帝二臣。
419 雍父作舂。
420 宋衷曰:雍父、黃帝臣也。
421 烏曹作博。
422 胲作服牛。
423 宋衷曰:胲、黃帝臣也。又云:少昊時人,始駕牛。
424 祝融作市。
425 宋均曰:顓頊臣,為高辛氏火正。
426 堯修黃帝樂,名《咸池》。
427 舜造簫,其形參差象鳳翼,長二尺。
428 夔作樂。
429 伯夷作刑。
430 後益作占歲之法。
431 化益作井。
432 宋衷曰:化益、伯益也,堯臣。
433 垂作規矩准繩。
434 垂作耒耜。
435 垂作銚耨。
436 宋仲子曰:銚、刈也。
437 垂作鐘。
438 毋句作磬。
439 宋衷曰:毋句、堯臣也。
440 夷作鼓。
441 巫彭作醫。
442 宋衷曰:巫咸、堯臣也,以鴻術為帝堯之醫。
443 巫咸作筮。
444 鯀作城郭。
445 禹作宮室。
446 奚仲作車。
447 儀狄造酒。
448 宋衷曰:儀狄、夏禹之臣。
449 杜康造酒。
450 逢蒙作射。
451 少康作秫酒。
452 少康作箕帚。
453 杼作甲。
454 宋衷曰:少康子、名杼也。
455 杼作矛。
456 宋忠曰:杼、少康子,輿也。
457 昆吾作陶。
458 相土作乘馬。
459 宋衷曰:相土、契孫也,四馬駕車,起於相土,故曰「作」。以其作乘馬之法。
460 韓哀作御。
461 宋忠曰:韓哀、韓文侯也。時已有御,此複言「作」者,加其精巧也。
462 紂為玉床。
463 武王作翣。
464 宋均曰:翣、武飾也。
465 暴辛公作塤。
466 宋均曰:暴辛、〔周〕平王時諸侯,作塤,有三孔。
467 蘇成公作篪。
468 宋均曰:蘇成公、平王時諸侯。
469 秦穆公作沐。
470 魯昭公作弁。
471 宋均曰:制素弁也。
472 公輸般作石磑。
473 衛公叔文子作輗軸。
474 2 孫馮翼集本《世本》
475 2.1《作篇》
476 巫咸作筮,倕作鐘,無句作磬,女媧作笙簧。
477 容成作歷,大撓作甲子。
478 簫、舜所造。
479 逢蒙作射。
480 杼作甲。
481 垂作銚,垂作耨。
482 黃帝作冕旒。
483 蒼頡作書,蒼頡作文字,沮誦、蒼頡作書。
484 帝女儀狄作酒醪變五味,杜康作酒,少康作秫酒。
485 巫彭作醫。
486 隋作笙,宓羲作瑟,神農作琴,隨作竽,夷作鼓。
487 揮作弓,夷牟作矢。
488 堯使禹作宮室,雍父作舂,少康作箕帚,胡曹作衣,黃帝作旃。蚩尤以金作兵器,胲作服牛,共鼓、貨狄作舟,相土作乘馬,烏曹作博,奚仲作車。胡曹作冕,鯀作城郭,隸首作數,公輸作石磑,韓哀侯作御。宋衷曰:韓哀、韓文侯也,時已有御。此複言「作」者,加其精巧也。
489 史皇作圖。宋衷曰:史皇、黃帝臣也。圖、謂畫物象也。伯餘作衣裳。宋衷曰:黃帝臣也。
490 後益作占歲。
491 伯益作井。
492 黃帝作旃冕。宋均曰:通帛為旃。冕、冠之有(旃)〔旒〕。應(邵)〔劭〕曰:「周始垂旒也。」
493 秦穆公作沐。
494 武王作翣。
495 蘇成公造篪。吹孔有嘴如酸棗。蘇成公、平王時諸侯。
496 塤、暴辛公所造,亦不知何人。周畿內有暴國之君,豈其時人也?本作「塤」,圍五寸〔半〕,長三寸半。凡六(寸)〔孔〕。宋均注曰:暴(國公)〔公國〕、平王時諸侯〔也〕。暴辛公燒土為之。於則作履〔屝〕,注:於則、黃帝臣,草曰(屨)〔屝〕,麻曰履也。紂為玉床。
497 咎繇作耒耜。
498 芒作網。宋衷注:芒、庖犧臣。
499 宿沙作煮鹽。宋衷曰:宿沙〔衛〕、齊靈公臣,齊濱海,故(以)〔衛〕為魚鹽之利。
500 逢蒙作射。
501 夔作樂。
502 祝融作市。
503 黃帝之世,始立史官。蒼頡、沮誦(是)〔居〕其職矣。
504 2.2《居篇》
505 契居番。
506 懿王居犬邱。
507 昭明居砥石。
508 楚鬻熊居丹陽,武王徙郢。
509 邾顏居邾,肥徙郳。
510 魏悼子徙霍,昭子徙安邑。
511 魏武子居(犨)〔魏〕,悼子徙霍。宋衷曰:霍、地名,今河東彘縣也。
512 鄭桓公封棫林。
513 齊景公亡滕。
514 涿鹿在彭城。
515 武王在酆鄗。
516 西周桓公名揭,居河南;東周惠公名班,居洛陽。
517 禹都陽城。
518 唐叔虞居鄂。
519 吳孰姑徙勾吳。注云:孰姑、壽夢也,勾吳、太伯始所居地名。
520 曹、衛戴公居。
521 楚子熊渠、封仲子紅〔於〕鄂。
522 懿王居犬邱,厲王淫亂〔出〕於彘,今河東永安是也。平王即位,徙居〔洛〕,《洛誥》所謂新邑也。《國語》曰:「幽王滅,周乃東遷。」本殷之畿內,(有)〔在〕《禹貢》豫州〔外方〕之域,河洛瀍澗之閒。周於南柳七星張之分,鶉火之次也。(乃)〔及〕敬王避子朝之亂,東居成周。故《春秋經》曰:「天王入於成周是也。」後六年,王室定,遂徙〔都〕成周。是後晉又率諸侯之(徙)〔徒〕,修(吾)〔繕〕其城。以成周(成)〔城〕小不受王都,故壞翟泉而廣(為)〔焉〕。翟泉地在成周〔城〕東北,今洛〔陽〕城中有周王塚是也。至赧王又徙居成周而失位。
523 秦非子始封於秦,故《秦本紀》稱周孝王曰:「朕分之土邑。」秦本隴西秦定穀〔亭〕是也。(元)〔玄〕孫莊公徙廢邱,周懿王之所都,今槐里是也。及襄公始受酆之地,列為諸侯,文(王)〔公〕徙汧。故《秦本紀》曰:「公事獵至汧,乃卜居之。」今扶風郿縣是也,寧公又都平陽。故《秦〔本〕紀》曰:「寧公二年,徙居平陽。」今扶風郿縣之平陽亭是也。〔故《秦本紀》曰〕:「〔德公元年、初居雍〕。」〔今扶風雍是也〕。至獻公即位徙治櫟陽,今馮翊萬年是也。孝公自櫟陽徙咸陽,《秦本紀》曰:「作為咸陽,築冀(冀)(聞)〔闕〕,徙之。」及漢元(曰)〔年〕,更名新城,屬扶風,後並於長安。故《太史公傳》曰:「長安、故咸陽也。」元鼎三年,複別(謂)〔為〕渭城,今長安西北渭水陽有故城,故《西京賦》曰:「秦里其朔。」(是)〔寔〕為咸陽是也。
524 漢高帝元年,始為漢王,都南鄭,屬漢中。秦(屬公)〔厲王〕所(署)〔置〕,在《禹貢》梁州之域,北(遠)〔達〕雍,南跨巴(屬)〔蜀〕,與秦同分。(元)〔二〕年北徙櫟陽,故秦獻公之所居,後居萬年,故屬馮翊,今京兆縣也,都長安,秦咸陽之地,今京兆所治縣也,其城狹小。至惠帝元年,始更築廣,五年乃成。光武以武(侯信)〔信侯〕進封蕭王,在《禹貢》徐州之域,於周以封子(信)〔姓〕之別附庸,事在《春秋》,於漢屬豫州,今沛國蕭是也。及即位於鄗,更名高邑。建武元年,始都洛陽,故成周之舊基。〔城〕東西六里一十步,南北九里一百步。是以時人謂洛陽為東京,長安為西京。
525 魏武為魏公,都鄴,今魏郡是〔也〕。後文帝因漢之舊複都洛(隱)〔陽〕,以譙為先人本國,許昌為漢之所居,長安為西京之遺幔鄴為王業之本基,與洛陽凡五處。故號曰五都。
526 2.3《氏姓篇》
527 豕、韋,防姓。
528 芮、姬姓。息、姬姓。魏、姬姓。隨、姬姓。荀、賈皆姬姓。鮮虞、姬姓,白狄也。夷、妘姓。逼陽、妘姓。祝融之孫、陸終第四子求言之後。鄅、妘姓。
529 莒、己姓,己姓、出自少皞。
530 向、姜姓。州、姜姓。齊、姜姓。
531 燕、姞姓。
532 帝舜、姚姓。
533 任姓:謝、章、(薜)〔薛〕、舒、呂、祝、終、泉、畢、過。
534 鄧、曼姓。
535 羅、熊姓。
536 黃、嬴姓。徐、奄皆嬴姓。
537 偃姓:舒庸、舒蓼、舒鳩、舒龍、〔舒鮑〕、舒龔。
538 晉、魯、衛、鄭、曹、滕,姬姓。畢、毛皆姬姓。密、姬姓。
539 邾、小邾,曹姓。
540 宋、子姓,子姓:殷、時、來、宋、空同、黎、比、髦、(自)〔目〕夷、蕭。
541 莒、己姓,自紀公以下為己姓。
542 、姒姓。斟灌、斟尋,夏同姓諸侯。彤、姒姓。有扈與夏同姓。
543 薛、任姓。夏奚仲封薛,周有薛侯,其後為氏。
544 參姓、祝融之後,融姓、古天子祝融之後。
545 鍾離氏、與嬴氏同祖。公紀氏。大公潁叔。西鄉錯。
546 稟君、名務相,姓巴,與樊氏、暉氏、相氏、鄭氏,凡五姓,俱出,皆爭神,以土為船。雕杖畫之,而浮水中;其船浮,因立為君。他船不能浮。獨稟君船浮,因立為君。
547 胡子國、歸姓。
548 莘、姒姓,夏禹之後。
549 陸終娶於鬼方氏之妹,謂之女嬇。生六子,孕而不育。三年,啟其右脅,三人出焉;啟其左脅,三人出焉。
550 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於鄫。襄六年,莒滅之,鄫太子巫仕魯,去邑為曾氏。
551 舒蓼氏:舒蓼、偃姓,皋陶之後,楚東境小國也。
552 舒鮑氏:舒鮑、偃姓國也。
553 密須氏、商時姞姓之國。
554 有熊氏之後為詹葛氏。
555 昆吾、古己姓之國,夏時諸侯伯祝融之後。
556 馮、歸姓,鄭大夫馮簡子之後。
557 鍾離氏、與秦同祖,嬴姓。
558 狐邱氏、晉大夫狐邱林之後。
559 廩邱氏、齊大夫廩邱子之後。
560 東鄉氏、宋大夫東鄉為人之後。
561 空同氏、子姓。
562 χ菔稀⒔Ρ孫生楊,生χ藎因氏焉。
563 少施氏、魯惠公子施父之後。
564 季桓子生穆叔,其後為子楊氏。
565 子革氏、宋司城子革之後。
566 季平子支子,亦為子革氏。
567 子干氏、齊公子都字子乾之後。
568 子工氏、齊頃公之子,公子子〔工〕之後。
569 子泉氏、齊頃公之子,公子湫字子泉之後。
570 子獻氏、陳桓公孫子獻之後。
571 子占氏、陳桓子生書字子占之後。
572 子尚氏、陳僖公生廩邱子尚意茲,因氏焉。
573 老童娶根水氏。
574 囂氏、(元)〔玄〕囂之後。
575 參氏、董姓,陸終第二子參胡〔後〕。
576 季隨氏、周八士季隨之後。
577 述氏、魯大夫伸述之後。
578 季嬰氏、晉樓季嬰之後。
579 季夙(公)〔氏〕、晉靖侯孫,季夙之後。
580 大狐氏、晉大夫狐伯生突生饒,為大狐氏,其後大狐容為晉大夫。
581 大戊氏、晉公子太戊〔之後〕,大戊教昭為原大夫。
582 去疾氏、鄭穆公子去疾之後,去疾、字子良,又有良氏,取以別族。
583 強梁氏、衛將軍文子生慎子會〔生〕強梁,因氏焉。
584 楚季氏、楚若敖生楚季,因氏焉。陳大夫有楚季融。
585 季融氏、楚廉生季融,子孫氏焉。
586 季老氏、宋華氏有華季老,子孫氏焉。
587 泥氏、宋大夫卑泥之後。
588 鼓方氏、鼓方叔之後。
589 韓餘(子)〔氏〕、韓宣餘子之後,因氏焉。
590 干獻氏、宋司徒華定為乾獻氏。
591 右史氏、古者右史記事,周有右史武。
592 司寇氏、衛靈公之子,公子郢之後也。
593 司功氏、晉大夫司功景子士丐弟他,因官氏〔焉〕。
594 將軍氏、衛靈公子昭生子郢,生文子才芳,為將軍氏。
595 右師氏、宋莊公生公子申,世為右師氏。
596 齊季氏、魯有大夫齊季窺。
597 伍參氏、楚伍參之後,支孫以為氏。
598 伯宗氏、晉孫伯起生伯宗,因氏焉。
599 班氏、羋姓,疆生班,因氏焉。
600 疆氏、羋姓,若敖生疆,因氏焉。
601 韓言氏、姬姓,晉韓厥生無忌,無忌生襄,襄生子魚為韓言氏。
602 史晁氏、衛史晁之後。
603 恆氏、楚大夫恆思公之後。
604 甫爽氏、宋大夫甫爽之後。
605 過氏、任姓,夏諸侯,後為氏。
606 舒鮑、偃姓國,又云:舒、任姓。
607 呂、任姓。
608 時、子姓。
609 泉、任姓。
610 賜氏、齊大夫簡子賜之後。
611 黎氏、黎侯,國之後。
612 廩君、姓己氏。
613 融氏、祝融之後,又(複)〔複〕姓。融夷氏、祝融後董父之允,以融夷為氏。男氏、作南。
614 子姓、有蕭氏。
615 (茭)〔莢〕氏、晉大夫(茭)〔莢〕氏僖子。
616 畢、任姓。
617 謝、任姓,黃帝之後。
618 祝、任姓。
619 它氏、楚平王孫有田公它成,豈同族乎?
620 費氏、作弗。
621 墨夷氏、宋襄公子墨夷須為大司馬,其後有墨夷皋。
622 太公叔潁。
623 終氏、任姓。
624 髦氏、子姓。
625 2.4《王侯大夫譜》
626 湯名天乙。
627 伏犧制以儷皮嫁娶之禮。
628 成王生康王,康王生昭王,昭王生穆王,穆王生恭生,恭王生懿王及孝王,懿王崩,弟孝王立;孝王崩,懿王太子?立,是為夷王。夷王生厲王。
629 平王生桓王林,桓王生莊王佗,莊王生僖王胡齊,胡齊生惠王涼,惠王生襄王鄭,襄王生頃王巨,頃王生匡王班及定王瑜,定王生簡王夷,簡王生靈王洩心,靈王生景王貴,景王生悼王猛及敬王匄。敬王崩,貞王介立;貞王崩,元王赤立。
630 帝嚳卜其四妃,四妃之子皆有天下;元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嫄,而生后稷;次妃有娀氏之女曰簡狄,而生契;次妃陳鋒氏之女曰慶都,生帝堯;次妃娵訾氏之女曰常儀,生摯。
631 黃帝生(元)〔玄〕囂,(元)〔玄〕囂生僑極,僑極生帝嚳,帝嚳生堯。
632 顓頊娶於滕?氏,謂之女祿,產老童。老童娶於根水氏,謂之驕福,產重及黎。黃帝娶於西陵氏之子,謂之累祖,產青陽及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顓頊母獨山氏之〔子〕。青陽即少皞,黃帝之子,代黃帝而有天下。號曰金天氏。
633 炎帝、即神農氏,帝堯為陶唐氏。
634 昆吾者、衛是也。
635 太甲、太丁子。太甲崩,子沃丁立。盤康崩,弟小辛立;崩,弟小乙立;崩,子武丁立。
636 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昌若,昌若生曹圉,曹圉生根國,根國生冥。
637 亞圉雲生太公組紺諸盭。
638 以黃帝為五帝。堯是黃帝(元)〔玄〕孫,舜是黃帝八代孫。啟、禹子。
639 陸終娶於鬼方氏之妹,謂之女嬇。是生六子,孕三年。啟其左脅,三人出焉;破其右脅,三人出焉。其四曰求言,是謂之鄶。鄶人者、鄭是也。
640 舜時,西王母獻白環及佩。
641 顓頊生?,?生高密,是為禹。
642 顓頊娶於勝濆氏之子,謂女祿,是生老童。
643 堯取散宜氏之子,〔謂之〕女皇。
644 鯀(聚)〔娶〕〔有〕(華)〔莘〕氏〔曰〕女志,是生高密禹。
645 2.4.1《魯》
646 伯禽生煬公熙,熙生弗,弗生獻公具,具生武公敖。孝公生惠公弗皇,弗皇生隱公。
647 哀公蔣生悼公寧,寧生元公嘉,嘉生穆公〔不〕衍。桓公軌,閔公啟方;隱公之後,仍有六世為君。
648 孝公生僖伯彄,彄生哀伯達,達生伯氏瓶,瓶生文仲辰。臧會、臧頃伯也。
649 季友生仲無佚,無佚生行父。公子友生齊仲,齊仲生無逸,無逸生行父,行父生夙。悼子紇生平子意如,意如生桓子斯,斯生康子肥。悼子紇生穆伯靖。
650 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茲,茲生莊叔得臣,臣生穆叔豹,豹生昭子婼,婼生成子不敢,不敢生武叔州仇。
651 桓公生僖叔牙,叔牙生武仲休,休生惠伯彭,彭生皮,為叔仲氏。
652 孝公生惠伯革,其後為厚氏。
653 慶父生穆伯敖,敖生文伯穀,穀生獻子蔑。獻子蔑生孝伯,孝伯生惠伯,惠伯生昭伯,昭伯生景伯。
654 叔盻生聲伯嬰齊,齊生叔老,老生叔弓。叔弓生定伯閱,閱生西巷敬叔,叔生成子還。
655 仲孫獲生南宮絛。
656 敬叔、桓公七世孫,惠伯、是桓六世孫。
657 仲遂、莊公之子東門襄仲。述產子家歸父。郈昭伯名惡。
658 魯大夫公之文。
659 2.4.2《宋》
660 宋愍公生弗甫何,弗甫何生宋父,宋父生正考甫,正考甫生孔父嘉,為宋司馬。華督殺之而絕其世,其子木金父降為士;木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為華氏所逼,奔魯為防大夫,故曰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生仲尼。
661 華父督、戴公之孫,好父說之子。華督生世子家,世子家生華孫御事,華孫御事生華元右師。世子家生秀老,秀老生司徒鄭,鄭生司徒喜。
662 戴公生樂甫術,術生碩甫澤,澤生季甫,甫生子僕伊與樂豫。碩甫澤生夷父須,須生大司寇呂。戴公生樂甫術,術生石甫願繹,繹生夷甫傾,傾生東鄉克,克生西鄉士曹,曹生子罕喜。樂懼、戴公六世孫。
663 桓公生公子鱗,鱗生東鄉矔。東鄉矔生司徒文,司徒文生大司寇子奏,司寇子奏生小司寇朱。
664 公孫壽生大司馬虺,虺生司馬澤。
665 莊公生右師戊,戊生司城師。
666 桓公生向父盻,盻生司城訾守,訾守生小司寇鱣及合左師。向戍生東鄰叔子超,超生左師眇。
667 皇父充石、戴公子。
668 襄公子墨夷須為大司馬,其後有墨夷皋。宋大夫東鄉為。宋有大夫考成方。
669 2.4.3《晉》
670 武公、莊伯子。
671 畢萬生芒季,芒季生武仲州。畢萬生芒,芒生季,季生武仲州,州生莊子降,降生獻子荼,荼生簡子取,取生襄子多,多生桓子駒,駒生文侯斯。魏錡、讎孫,獻子、名荼。
672 魏襄王、名嗣。範氏、晉大夫隰叔之子,士蒍之後。
673 武仲生莊子絳。
674 惠王生襄王,而無哀王。襄王生昭王,而無哀王。昭王名遫,安僖王名圉,安厘王生景愍王午也。
675 士蒍生城伯?,城伯?生武子士會,武子士會生文叔士?。文叔?生宣叔匄,匄生獻子鞅,鞅生吉射。士匄弟佗為司功,以官為氏。
676 孫伯黶生司空頡,頡生南里叔子,叔子生叔正官伯,伯生司徒公,公生曲沃正少襄,襄生司空大伯,伯生侯季子,季子生籍游,游生談,談生秦。
677 桓叔生子萬,子萬生求伯,求伯生子輿,子輿生獻子厥。
678 卻豹生冀芮,冀芮生缺,缺生克,豹生義。義生步揚,步揚生蒲城鵲居,蒲城鵲居生至。步揚生州。
679 公明生公孟及夙。趙夙為衰祖,穿為夙之曾孫。
680 晉大夫下門聰。
681 叔向兄弟有季夙。
682 晉大夫逝敖生桓伯林父。程鄭、荀氏別族。
683 2.4.4《齊》
684 太公望生丁公伋,伋生乙公得,得生?公慈母,慈母生哀公不臣。
685 莊仲山產敬仲夷吾,夷吾產武子鳴,鳴產莊子啟方,啟方產成子孺,孺產莊子盧,盧產悼子其夷,其夷產襄子武,武產景子耐涉,耐涉產微。凡十代,世譜同。
686 靈公名環,莊公名光,景公名杵臼。
687 頃公生子夏勝,勝生子石青。
688 高敬仲生莊子,莊子生傾子,傾子生宣子,宣子生厚,厚生止。
689 傾子之孫、武子偃。
690 (東)〔陳〕僖子乞產成子常。簡子齒,宣子其夷,穆子安,廩邱子尚醫茲,子芒盈。惠子得。成子當,生襄子班,班生莊子伯。
691 懿伯生貞孟,貞孟生成伯高父。
692 齊大夫長孫修食邑於唐,其孫仕晉,後號唐孫氏。齊大夫淵湫,齊臨淄大夫車遽氏。
693 2.4.5《衛》
694 戴公申。衛康伯名髡。
695 獻公生成子當,當生文子拔,拔生朱,為公叔氏。
696 靈公生昭子郢,郢生文子木及惠叔蘭,蘭生虎,為司寇氏。
697 文子生簡子瑕,瑕生衛將軍文氏。
698 懿子兼生昭子舉,舉生趙陽。
699 孫氏出於〔衛〕武公,至林父八世。
700 公孟彄、靈公之子,字公孟、名彄。
701 孔莊叔達生得閭叔谷,穀生成叔烝鋤,鋤生(項)〔頃〕叔羅,羅生昭叔起,起生文叔圉,圉生悝。
702 召穆公、康公之十六世孫。
703 2.4.6《吳》
704 夷昧及僚,夷昧生光。
705 2.4.7《楚》
706 穆王生王子揚,揚生尹,尹生令尹匄。蒍艾獵〔是〕孫叔敖之兄,蒍子馮〔是〕艾獵之子。屈蕩、屈建之祖父。
707 楚大夫涉其帑。平王孫有田公它成。
708 2.4.8《鄭》
709 子游、子瑕並公孫夏之子。鄭伯費是鄭悼公。
710 鄭有子師僕,殷時掌樂,有大師摯、少師陽。
711 2.4.9《陳》
712 宣公生子夏,夏生御叔,叔生徵舒,舒生惠子晉,晉生禦寇,寇生悼子嚙。厲公躍。針宜咎、陳針子八世孫,陳舜後。
713 2.4.10《》
714 桓公、成公之弟。
715 2.4.11《滕》
716 齊景公亡滕。又云:隱公之後,仍有六世(孫)〔為君〕。
717 錯叔繡、文王子。考公麋、元公(宏)〔弘〕即定公、文公也。
718 2.4.12《燕》
719 幽州郡北燕。宋衷曰:有南燕,故曰「北」。
720 3 雷學淇校輯本《世本》
721 3.1《帝系》
722 少典生軒轅,是為黃帝。
723 黃帝生(元)〔玄〕囂,(元)〔玄〕囂生僑極,僑極生高辛,是為帝嚳,帝嚳生堯。
724 宋忠曰:(元)〔玄〕囂、青陽,是為少昊,繼黃帝立者。高辛、地名,因以為號,嚳、名也。少昊、黃帝之子,名契,字青陽,黃帝歿,契立,王以金德,號曰金天氏,同度量,調律呂,封泰山,作九泉之樂,以鳥紀官。
725 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高陽,是為帝顓頊。
726 宋衷曰:顓頊、名高陽,有天下號也。
727 顓頊生窮蟬,五世而生瞽叟,瞽叟生重華,是為帝舜。
728 顓頊五世而生鯀,鯀生高密,是為禹。
729 宋衷曰:高密、禹所封國。
730 顓頊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黎。
731 黃帝娶於西陵氏之子,謂之累祖,生青陽及昌意,昌意娶於濁山氏之子,謂之昌僕,生顓頊。
732 顓頊娶於滕(?)〔墳〕氏之子,謂之女祿,是生老童。
733 宋衷曰:勝奔、國名。
734 老童娶於根水氏,謂之驕福,生重黎及吳回。
735 陸終娶於鬼方氏之妹,謂之女嬇,是生六子,孕而不育,三年,啟其左脅,三人出焉;破其右脅,三人出焉。
736 其一曰樊,是為昆吾;二曰惠連,是為參胡;三曰籛鏗,是為彭祖。
737 宋忠曰:昆吾、國名,己姓所出。《左傳》曰:「衛侯夢見披發登昆吾之觀。」今濮陽城中〔有〕昆吾台是。參胡、國名,斟姓,無後。彭祖、姓籛名鏗,在商為守藏史,在周為柱下史,年八百歲。
738 四曰求言,是為會人;其五曰安,是為曹姓;六曰季連,是為羋姓。
739 宋忠曰:求言、名也,妘姓所出;安、名也,曹姓者、諸曹所出也;季連、名也,羋姓、諸楚所出,楚之先。
740 昆吾者、衛是也,參胡者、韓是也,彭祖者、彭城是也,會人者、鄶是也,曹姓者、邾是也。
741 宋忠曰:鄶、國也。
742 季連者、楚是也。
743 楚子熊渠封長子庸為句袒王,中子紅為鄂王,少子疵為就章王。
744 帝嚳卜其四妃之子,而皆有天下。元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嫄,是生后稷;次妃、有娀氏之女,曰斕遙是生契;次妃、陳酆氏之女,曰慶都,是生帝堯;次妃、娵訾氏之女,曰常儀,是生帝摰。
745 堯娶於散宜氏之子,謂之女皇。
746 宋衷曰:是生丹朱。
747 舜娶於帝堯,謂之女瑩。
748 鯀娶有辛氏女,謂之女志,是生高密。
749 禹娶塗山氏之子,謂之女媧,是生啟。
750 3.2《王侯》
751 3.2.1《夏世》
752 啟、禹子,帝佇,帝芬,帝降,帝皋生發及履癸,履癸、一名桀。
753 宋衷曰:帝皋墓在崤南陵。
754 3.2.2《商世》
755 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昌若,昌若生曹圉,曹圉生根國,根國生冥。糧圉,核,湯名天乙,外丙,仲壬,太甲、太丁子,太甲崩,子沃丁立。小甲、太庚子,仲丁、太戊子,河亶甲、仲丁弟,祖乙、河亶甲子,開甲,盤庚崩,弟小辛立,崩,〔弟小乙立〕,〔崩〕,子武丁立。祖辛。
756 宋衷曰:冥為司空,勤其官事,死於水中,殷人郊之。記曰:太甲、湯孫。
757 3.2.3《周世》
758 后稷生不窋,不窋生鞠陶,鞠陶生公劉,公劉生慶節,慶節生皇僕,皇僕生差弗,差弗生毀隃,偽榆,公非闢方,高圉侯侔,亞圉雲都,太公組紺諸盩。組紺生太王亶父,亶父生季歷,季歷生文王。
759 宋衷曰:高圉、能率稷者也,周人報之。
760 成王生康王,康王生昭王,昭王生穆王,穆王生恭王伊扈,恭王生懿王堅及孝王,懿王崩,弟孝王立,孝王崩,懿王太子燮立,是為夷王,夷王生厲王。
761 宋衷曰:昭王南伐楚,辛由靡為右,涉漢中流而隕,由靡承王,遂卒不複,周乃侯其後於西翟。
762 平王生桓王林,林生莊王佗,佗生僖王胡齊,胡齊生惠王毋涼,惠王生襄王鄭,鄭生頃王巨,巨生匡王班及定王瑜,瑜生簡王夷,夷生靈王洩心,洩心生景王貴,貴生悼王猛及敬王匄。
763 敬王崩,貞王介立,貞王崩,元王赤立。
764 宋衷曰:太史公書云:「元王仁生(定)〔貞〕王介。」與《世本》不相應,不知誰是。魯哀公十九年周敬王崩,哀公二十年是定王介〔崩〕,子元王赤立。
765 威烈王,王赧。
766 宋衷曰:威烈王葬洛陽城中東北隅,王赧,謚曰西周武公。
767 3.2.4《魯世》
768 伯禽生煬公熙,熙生弗,弗生獻公具,具生武公敖,考公就,幽公圉,徽公弗,厲公翟,慎公摯,孝公生惠公弗皇,弗皇生隱公,隱公息姑,桓公軌,愍公啟方,襄公,昭公稠,哀公蔣生悼公寧,寧生元公嘉,嘉生穆公不衍,平公旅,愍公。
769 襄公十五年,當周頃王。
770 3.2.5《齊世》
771 太公望生丁公伋,伋生乙公得,得生?公慈母,慈母生哀公不臣。
772 宋衷曰:哀公荒淫田游,史作《還》詩以刺之。
773 獻公山。
774 宋衷曰:其黨周馬繻人,將胡公於貝水殺之,而山自立也。
775 武公。
776 宋衷曰:齊武公十年,宣王大臣共行政,故號曰共和,十四年宣王即位。
777 成公說,莊公贖,昭公潘,靈公環,莊公光,景公杵臼,平公敬。
778 3.2.6《燕世》
779 宣侯,桓侯,閔公,燕王喜。
780 3.2.7《蔡世》
781 平侯者、靈侯般之孫,太子友之子。
782 3.2.8《曹世》
783 曹悼伯卒,弟露立,謚靖公。
784 宋忠曰:曹、今濟陽定陶縣。
785 3.2.9《衛世》
786 康叔、周公弟康伯髡。
787 宋忠曰:即王孫牟也,事周康王為大夫。
788 摰伯,箕伯,武公康叔九世孫,戴公申,悼公虔,敬公費生橈公舟,聖公馳,成(公)〔侯〕不逝。
789 3.2.10《滕世》
790 錯叔繡、文王子,封滕。
791 宋衷曰:今沛國公邱是滕國也。
792 齊景公亡滕,隱公,考公麋,元公弘。
793 3.2.11《邾世》
794 定公玃且,宣公朝魯。
795 3.2.12《晉世》
796 武侯曼期,厲侯輻,獻侯蘇,穆侯弗生,欒叔賓父,鄂侯Γ武公、莊伯子,定公午,出公鑿,昭公生桓子雍,雍生忌,忌生懿公驕,幽公生烈成公止,孝公傾欣,靜公俱。
797 宋忠曰:唐叔已下五世,無年紀。又曰:桓子雍戴子。又曰:幽公之時,晉衰,反朝韓、趙、魏之君。
798 3.2.13《許世》
799 桓公鄭。
800 3.2.14《陳世》
801 陳遂、舜後,厲公躍,共公朔。
802 宋忠曰:虞思之後,箕伯直柄中衰,殷湯封遂於陳以為舜後。
803 3.2.15《世》
804 殷湯封夏后於,周又封之,惠公立十八年生成公及桓公,成公立十八年,桓公立七十年。
805 宋忠曰:、今陳留雍邱縣。
806 3.2.16《宋世》
807 馮是宋莊公,穆公之長子。
808 3.2.17《吳世》
809 夷昧及僚,夷昧生光。
810 3.2.18《楚世》
811 康王招,考烈王完。
812 楚武王墓在豫州新息。
813 3.2.19《秦世》
814 伯益,繆公任好,共公稻,景公後伯車,刺龔公,懷公,靈公立十年。旃名悼子、即刺龔公子,懷公弟也,少主,元獻公立二十二年,武烈王十九(年)而立,立三年,昭王側,始皇帝政。
815 宋衷曰:仲滑生飛廉,始皇帝以正月旦生,故名曰正。秦桓公卒於魯成公十四年。
816 3.2.20《鄭世》
817 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庶弟友於鄭。悼公費。
818 3.2.21《魏世》
819 桓子生文侯斯,惠王生襄王,襄王名嗣,襄■生昭王,昭王名埂0操彞趺圉,安厘王生景愍王午。
820 3.2.22《韓世》
821 景子虔,武侯,懿侯,韓宣王、昭侯之子也,桓惠王。
822 3.2.23《趙世》
823 成侯名種,肅侯名語,孝成王丹生悼襄王偃,偃生今王遷。
824 3.2.24《田齊世》
825 齊宣王名闢強、威王之子也,愍王名遂,王建。
826 3.3《卿大夫》
827 3.3.1《周臣世》
828 召穆公、康公之十六世孫。
829 3.3.2《陳臣世》
830 陳針宜咎、陳針子八世孫。宣公生子夏,夏生御叔,叔生徵舒,舒生惠子晉,晉生禦寇,寇生悼子嚙。
831 3.3.3《宋臣世》
832 宋愍公生弗甫何,弗甫何生宋父,宋父生正考甫,正考甫生孔父嘉,為宋司馬,華督殺之而絕其世,其子木金父降為士,木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為華氏所逼,奔魯為防大夫,故曰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生仲尼。孔子後數世皆一子。
833 皇父充石、戴公子,戴公生樂甫術,術生石甫願繹,繹生夷父傾,傾生東鄉克,克生西鄉士曹,曹生子罕喜。術生碩甫澤,澤生季甫,甫生子僕伊與樂豫。碩甫澤生夷甫須,須生大司寇呂,樂懼、戴公六世孫。
834 華父督、戴公之孫,好父說之子。華督生世子家,世子家生華孫御事,華孫御事生華元右師。世子家生(秀)〔季〕老,(秀)〔季〕老生司徒鄭,鄭生司徒喜。
835 莊公生右師戊,戊生司城師。
836 公孫名固,為大司馬。
837 桓公生公子鱗,鱗生東鄉矔。矔生司徒文,文生大司寇子奏,奏生小司寇朱。
838 公孫壽生大司馬虺,虺生司馬澤。
839 桓公生向父盻,盻生司城訾守,守生小司寇鱣及合左師,向(戍)〔戌〕生東鄰叔子超,超生左師眇。
840 3.3.4《魯臣世》
841 孝公生僖伯彄,彄生哀伯達,達生伯氏瓶,瓶生文仲辰。臧會、臧頃伯也,宣叔許之孫,與昭伯賜為從父昆弟。
842 施伯、魯惠公孫。
843 慶父生穆伯敖,敖生文伯穀,穀生獻子蔑。獻子蔑生孝伯,孝伯生惠伯,惠伯生昭伯,昭伯生景伯。
844 仲孫貜生南宮絛。
845 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茲,茲生莊叔得臣,得臣生穆叔豹,豹生昭子婼,婼生成子不敢,不敢生武叔州仇。叔牙生武仲休,休生惠伯彭,彭生皮,為叔仲氏。
846 公子友生齊仲無逸,無逸生行父,行父生夙,悼子紇生平子意如,意如生桓子斯,斯生康子肥。悼子紇生穆伯靖,穆伯生文伯歜,文伯歜生成伯,成伯生頃,頃為公父氏。
847 仲遂、莊公之子東門襄仲,東門述生子家歸父及昭子子嬰。
848 魯文公生惠伯叔粒叔遼聲伯嬰齊,嬰齊生叔老子叔,子叔生叔弓,叔弓生仲南文楚及伯張穆伯定伯,為子叔氏。叔弓生定伯閱,閱生西巷敬叔,叔生成子還。
849 3.3.5《齊臣世》
850 懿伯生貞孟,貞孟生成伯高父。
851 高敬仲生莊子,莊子生傾子,傾子生宣子,宣子生厚,厚生止。傾子之孫武子偃。
852 莊仲山產敬仲夷吾,夷吾產武子鳴,鳴產桓子啟方,啟方產成子孺,孺產莊子盧,盧產悼子其夷,其夷產襄子武,武產景子耐(步)〔涉〕,耐(步)〔涉〕產微。
853 頃公生子夏勝,勝生子石青。
854 閭邱產生嬰,嬰生歐,歐生莖,莖生施。
855 夷孟思。閩孟克。陳桓子無宇產子亹,亹產子獻,獻產鞅。陳僖子乞產成子常、簡子齒、宣子其夷、穆子安、廩邱子尚醫茲、子芒盈、惠子得。昭子、桓子之子,成子之叔父。僖子生昭子莊。成子常生襄子班,班生莊子伯。
856 3.3.6《衛臣世》
857 孫氏出於〔衛〕武公,至林父八世。
858 獻公生成子當,當生文子拔,拔生朱為公叔氏。
859 靈公生昭子郢,郢生文子木及惠叔蘭,蘭生虎,為司寇氏。文子生熳予Γ瑕生衛將軍文氏。
860 公孟彄、靈公之子。
861 孔莊叔達生得閭叔谷,穀生成叔烝鋤,鋤生頃叔羅,羅生昭叔起,起生文叔圉,圉生悝。
862 懿子兼生昭子舉,舉生趙陽。
863 範氏、晉大夫隰叔之子,士蒍之後,士蒍生成伯缺,缺生武子會,會生文叔燮,燮生宣叔匄,匄生獻子鞅,鞅生吉射。漢高祖。
864 畢萬生芒,芒生季,季生武仲州,州生莊子降,降生獻子荼,荼生熳尤。取生襄子多,多生桓子駒,駒生文侯斯。魏錡、讎孫。
865 公明生共孟及趙夙,夙生成季衰,衰生宣孟盾。趙夙為衰祖,穿為夙之曾孫。景叔成。趙桓子名嘉、襄子之子。代成君子起、即襄子之子。
866 韓萬、是曲沃桓叔之子,萬生賕伯,賕伯生定伯歟焐輿,輿生獻子厥。宣子名秦。平子名頃、宣子子也。熳用不信,莊子名庚。武子名啟章、康子之子。景子名虔。
867 晉大夫逝遨生桓伯林父,林父生宣伯庚,庚生獻伯偃,偃生穆伯吳,吳生寅,本姓荀,自荀偃將中軍,晉改中軍曰中行,因氏焉,元與智氏同祖逝遨。逝遨生莊子首,首生武子罃,罃生莊子朔,朔生悼子盈,盈生文子櫟,櫟生宣子申,申生智伯瑤。程鄭、荀氏別族。
868 孫伯黶生司空頡,頡生南里叔子,叔子生叔正官伯,伯生司徒公,公生曲沃正少襄,襄生司(空)〔功〕大伯,伯生侯季子,季子生籍游,游生談,談生秦。
869 卻豹生冀芮,冀芮生缺,缺生克。豹又生義,義生步揚,步揚生州。步揚生蒲城鵲居,鵲居生至。
870 叔向兄弟有季夙。
871 蒍艾獵是叔敖之兄,馮是艾獵之子。
872 屈蕩、屈建之祖父。
873 穆王生王子揚,揚生尹,尹生令尹匄。
874 葉公名諸梁、楚大夫,食邑於葉,字子高。
875 子游、子瑕並公孫夏之子。
876 3.4《氏姓》
877 3.4.1《帝王氏姓》
878 炎帝、姜姓。
879 帝堯為陶唐氏。
880 帝舜、姚姓。
881 3.4.2《侯國氏姓》
882 許州向申、姜姓也。齊、姜姓。
883 黃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二人。任姓: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霍國、真姓後,燕、姞姓。
884 密須氏、商時姞姓之國。
885 己姓、出自少皞。莒、嬴姓,自紀公以下為己姓。江、黃皆嬴姓。徐、奄、皆嬴姓。淮夷、嬴姓。
886 鍾離、嬴姓。與秦同祖。
887 蓼、六皆偃姓。偃姓:舒庸、舒蓼、舒鳩、舒龍、舒鮑、舒龔。
888 鄀、允姓之國。
889 蓼、姬姓。
890 昆吾、古己姓之國,夏時諸侯伯祝融之後。
891 逼陽、妘姓,祝融之孫,陸終第四子求言之後。夷、妘姓。鄅為妘姓。寒、?姓。邾、小邾,曹姓。
892 越為羋姓,與楚同祖,東越、閩君皆其後。羅、熊姓,胡、子國,歸姓。
893 宋衷曰:歸即夔。
894 豕韋、防姓。
895 姒姓:有南氏、斟鄩氏、弗氏、斟灌氏。彤、姒姓。杞、姒姓。有扈與夏同姓。鄫、姒姓,子爵。莘國、姒姓。
896 子姓:殷、時、來、宋、空同、黎、比、髦、目夷、蕭。扐、(瘢〔段〕、瓦、鐵、者,子姓也,髦氏,時氏,蕭氏,黎氏,空同氏,子姓,目夷氏。
897 鄧、曼姓。
898 召、芮、畢、衛、毛,姬姓。息、姬姓,隨、姬姓,荀、賈皆姬姓。晉、魯、衛、鄭、曹、滕,姬姓。鮮虞、姬姓,沈、姬姓,唐、姬姓之國,密、姬姓之國也。霍、姬姓,六、姬姓。
899 巴子國、子孫以國為氏。
900 3.4.3《卿大夫氏姓》
901 融姓、古天子祝融之後。
902 西陵氏、春秋時有大夫西陵羔。
903 詹葛氏、有熊之後,宋景公時有詹葛祈為大夫。
904 囂氏、(元)〔玄〕囂之後。
905 過氏、任姓,夏諸侯,後為氏。
906 夏奚仲封薛,周有薛侯,後為氏。
907 融夷氏、祝融後董父之允,以融夷為氏。
908 參氏、祝融之後,陸終第二子參胡。
909 逼陽、妘姓國,為晉所滅,子孫因氏焉。
910 安是氏、老童娶安是女。
911 媯氏、帝舜之後,舜生媯汭,子孫氏焉。
912 鍾離氏與秦同祖,其後因封為氏。
913 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於鄫,襄六年莒滅之,太子巫仕魯,去邑為曾氏。
914 夏時有武羅國,其後氏焉。
915 黎氏、黎侯國之後。
916 右史氏、古者右史記事,周有右史武。
917 太公叔穎。
918 季隨氏、晉有祁邑大夫季瓜忽,宋有季隨逢,周八士季隨、季騧之後。
919 司城氏、陳哀公子邾勝之後。
920 門氏、陳父之後,楚大夫有門陽。
921 右師氏、宋莊公生公子中,世為右師,因氏焉。
922 宋戴公生東鄉克,孫樂喜為司城氏。
923 子蕩氏、宋威公生子蕩,因氏焉。
924 不夷氏、宋大夫不夷甫須之後。
925 宋襄公子墨夷須為大司馬,其後有墨夷皋。
926 勃氏、宋右師之後。
927 宋有大夫考成方。
928 宋大夫西鋤吾。
929 楚大夫公朱高出宋公子朱。
930 東鄉氏、宋東鄉為人之後。
931 西鄉氏、宋大夫西鄉錯之後。
932 子革氏、宋司城子革之後。
933 季老氏、宋華氏有華季老,子孫氏焉。
934 泥氏、宋大夫卑泥之後。
935 干獻氏、宋司徒華定後為乾獻氏。
936 甫爽氏、宋大夫甫爽之後。
937 孝公生惠伯革,其後為厚氏。
938 昭伯名惡,魯孝公之後稱厚氏。
939 少施氏、魯惠公子施父之後。
940 述氏、魯大夫仲述之後。
941 鼓方氏、鼓方叔之後。
942 季平子支孫為子革氏。
943 季桓子生穆叔,其後為子楊氏。
944 魯大夫公之文。
945 齊公子成之後,有公牽氏。
946 魯大夫齊季窺,昔齊〔公〕子季奔〔於〕楚,楚遂號齊季氏。
947 齊大夫長孫修食(採)〔邑〕於唐,其孫仕晉,後號唐孫氏。
948 賜氏、齊大夫熳喲橢後。
949 尹文氏、齊大夫尹文子著書五篇。
950 車遽氏、齊臨淄大夫車門遽。
951 子工氏、齊頃公之子,公子子工之後。
952 子獻氏、陳桓子孫子獻之後。
953 子尚氏、陳僖子生廩邱子尚意茲,因氏焉。
954 子芒氏、陳僖子生子芒盈,因氏焉。
955 淵氏、齊大夫淵湫之後。
956 子泉氏、齊頃公之子公子湫字子泉之後。
957 子干氏、齊公子都字子乾之後。
958 子占氏、陳桓子生書字子占之後。
959 廩邱氏、齊大夫廩邱子之後。
960 子穆氏、僖子子子穆安後。
961 子沮氏、烈子後。
962 虞邱氏。
963 梁邱氏。
964 承姓、衛大夫成叔承之後。
965 史晁氏、衛史晁之後。衛有史朝朱駒。
966 子強氏、衛公族昭子郢之後。
967 將軍氏、衛靈公之子公子郢,生文子才芳,為將軍氏。
968 司寇氏、衛靈公之子公子郢之後,郢之子孫為衛司寇,以〔官〕為氏。
969 強梁氏、衛將軍文子生慎子會,會生強梁,因氏焉。
970 常氏、老子師常從。
971 仇氏、衛後。
972 晉大夫司功景子,其先士匄弟也,因官氏焉。周有太史司功騎。
973 晉荀逝敖生桓子林父,將中行,為中行氏。
974 季嬰氏、晉樓季嬰之後。
975 伯宗氏、晉孫伯起生伯宗,因氏焉。
976 叔夙氏、羊舌職生叔夙,為叔夙氏。
977 叔向氏、晉羊舌(粒〔肸〕字叔向,因氏焉。
978 莢〔成〕氏、晉大夫莢成僖子。
979 (李)〔季〕夙氏、晉靖侯孫季夙之後。
980 大戊氏、晉公子大戊教昭為原大夫。
981 韓言氏、姬姓,晉韓厥生無忌,無忌生襄,襄生子魚,為韓言氏。
982 韓餘氏、韓宣子餘子之後,因氏焉。
983 大狐氏、晉大夫大狐伯生突生饒,為大狐氏,其後大狐容為晉大夫。狐邱氏、晉大夫狐邱林之後。
984 χ菔稀⒔Ρ孫步揚生〔Α持藎因氏焉。
985 晉有高人隱於北唐,因以為氏。
986 晉蒲邑大夫公佗世卿。
987 晉大夫下門聰。
988 小狐氏。
989 大戎氏。
990 楚季氏、楚若敖生楚季,因氏焉。陳大夫有楚季融。
991 季融氏、楚廉生季融,子孫氏焉。
992 子午氏、楚公子午之後。齊大夫有子午明。
993 它氏、楚平王孫有田公它成。
994 強氏、羋姓,若敖生強,因氏焉。
995 班氏、羋姓,強生班,因氏焉。
996 慶〔父〕氏、楚大夫慶父之後,慶〔父〕籍為楚工正。
997 伍氏、楚伍參之後,支孫以為氏。
998 恆氏、楚大夫恆思公之後。
999 楚大夫涉其帑。
1000 大季氏、鄭穆公生大季子孔志父之後。
1001 馮、姬姓,鄭大夫馮簡子之後。
1002 鄭有子師僕。
1003 去疾氏、鄭穆公子去疾之後,去疾、字子良,又有良氏。
1004 鄭大夫封父彌真。
1005 秦公子金之後,有公金氏。
1006 仲行氏、秦三良仲行之後。
1007 燕惠公族羌子孫憲,為邵皓氏。
1008 魏公族有差師氏。
1009 何氏。
1010 君新C。蟜疵。
1011 3.5《謚法》
1012 昔周公旦、太公望,相嗣王以制謚法。
1013 德象天地稱帝,仁義所生稱王。翼善傳聖曰堯,仁聖盛明曰舜,慈惠愛民曰文,強理勁直曰武。
1014 3.6《居》
1015 舜居饒內。
1016 禹都陽城。
1017 契居蕃,昭明居砥石,相土徙商邱,太甲徙上司馬。
1018 宋衷曰:相土就契封於商。《春秋傳》曰:「閼伯居商邱,相土因之。」宋更曰睢陽,上司馬在鄴西南。
1019 武王在酆鄗。懿王徙犬邱。
1020 宋衷曰:懿王自鎬徙都犬邱,一曰廢邱,今槐里是也。
1021 周公居少昊之虛,煬公徙魯。
1022 宋衷曰:今魯國。
1023 召公居北燕。桓侯徙臨易。
1024 宋衷曰:有南燕,故云北燕。臨易、今河閒易縣是也。
1025 吳孰哉居藩籬,孰姑徙句吳。諸樊徙吳。
1026 宋衷曰:孰哉、仲雍字,藩籬、今吳之餘暨也,孰姑、壽夢也,句吳、太伯始所居地名。
1027 叔度居上蔡。
1028 宋衷曰:胡徙居新蔡,平侯徙下蔡。
1029 戴公居漕。成公徙濮陽。
1030 宋衷曰:康叔從康徙封衛,衛即殷虛定昌之地,畿內之康,不知所在也,濮陽、帝邱地名。
1031 唐叔虞居鄂。
1032 宋衷曰:鄂地、今在大夏。
1033 鄭桓公居棫林,徙拾,文公徙鄭。
1034 宋衷曰:棫林與拾皆舊地名,鄭、即新鄭也,櫟、今潁川陽翟縣。
1035 楚鬻熊居丹陽,武王徙郢。
1036 宋衷曰:丹陽在南郡枝江縣,〔今〕南郡江陵縣北有郢城。
1037 邾顏居邾,肥徙郳。
1038 宋衷曰:邾顏別封小子肥於郳,為小邾子。
1039 畢萬居魏,魏武子居魏,悼子徙霍,昭子徙安邑。
1040 宋衷曰:霍、地名,今河東彘縣也。
1041 景子居平陽。
1042 宋衷曰:今河東平陽縣。
1043 成季徙原。
1044 宋衷曰:今雁門平原縣也。
1045 中山武公居顧,桓公徙靈壽。
1046 西周桓公名揭,居河南。東周惠公名班,居洛陽。
1047 3.7《作》
1048 3.7.1《五帝時制作》
1049 燧人造火。
1050 伏犧制儷皮嫁娶之禮。
1051 伏羲造琴瑟。
1052 芒作網。
1053 芒氏作羅。
1054 宋衷曰:芒、庖犧臣。
1055 女媧作笙簧。
1056 宋均曰:女媧、黃帝臣也。
1057 隨作竽。
1058 隨作笙。
1059 宋衷曰:隨、女媧氏之臣。
1060 神農作琴,神農作瑟。
1061 巫彭作醫。
1062 垂作規矩准繩,垂作耒。垂作耜,垂作耨,垂作銚。
1063 宋衷曰:垂、神農臣,銚、刈也。
1064 蚩尤以金作兵器。
1065 宋衷曰:蚩尤、神農臣也。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黃帝誅之涿鹿之野。涿鹿在彭城南。
1066 宿沙作煮鹽。
1067 宋衷曰:宿沙衛、齊靈公臣,齊濱海,故得為魚鹽之利。
1068 黃帝造火食旃冕。
1069 宋均曰:通帛為旃。
1070 宋衷曰:冕、冠之有旒者。
1071 黃帝作寶鼎三。
1072 黃帝使羲和占日,常儀占月,臾區占星氣,伶倫造律呂,大撓作甲子,隸首作算數,容成綜此六術,著調歷。
1073 宋衷曰:皆黃帝史官也,黃帝世,伶倫作樂說之。
1074 黃帝使伶倫造磬。倕作鍾。
1075 沮誦、蒼頡作書。
1076 宋衷曰:黃帝之世,始立史官,蒼頡、沮誦居其職。為黃帝左右史。
1077 史皇作圖。
1078 宋衷曰:史皇、黃帝臣也,圖、謂畫物象也,史皇、蒼頡同階。
1079 伯餘制衣裳。胡曹作冕。胡曹作衣。
1080 於則作屝履。
1081 宋衷曰:於則、黃帝臣,草屨曰屝,麻皮曰履。
1082 雍父作舂。雍父作杵臼。
1083 宋衷曰:雍父、黃帝臣也。
1084 夷牟作矢,揮作弓。
1085 宋衷曰:夷牟、揮皆黃帝臣也。
1086 胲作服牛。
1087 共鼓、貨狄作舟。
1088 烏曹作博。
1089 祝融作市。
1090 宋衷曰:祝融、顓頊臣,為高辛氏火正。
1091 堯修黃帝樂,名《咸池》。
1092 堯使禹作宮室。
1093 鯀作城郭。
1094 伯夷作刑,皋陶制五刑。
1095 咎繇作耒耜。
1096 後益作占歲之法。
1097 化益作井。
1098 宋衷曰:化益、伯益也,堯臣。
1099 巫咸作筮。巫咸作鼓。巫咸作醫。
1100 宋衷曰:巫咸、堯臣也,以鴻術為帝堯之醫。
1101 夷作鼓。
1102 毋句作磬。
1103 舜造簫。
1104 夔作樂。垂作鐘。
1105 叔造磬。
1106 3.7.2《三王時制作》
1107 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
1108 少康作箕帚。杜康造酒。少康作秫酒。
1109 季杼作甲。杼作矛。
1110 宋衷曰:少康子輿,名杼也。甲、鎧也。
1111 奚仲作車。臘作駕。相土作乘馬。
1112 昆吾作陶。
1113 逢蒙作射。
1114 微作禓五祀。
1115 紂作玉床。
1116 武王作翣。
1117 宋均曰:翣、武飾也。
1118 暴辛公作塤,蘇成公作篪。
1119 宋均曰:暴、圻內國,辛公、周平王時諸侯,作塤,有三孔。為塤久矣,此掌其官也。蘇成公、平王時諸侯,造篪,吹孔有觜如酸棗。篪以竹為之,長尺四寸,有八孔。
1120 秦穆公作沐。
1121 魯昭公作璽。
1122 魯昭公作弁。
1123 宋均曰:制素弁也。
1124 公輸般作磑。
1125 公叔文子作輗軸。
1126 韓哀作御。
1127 宋衷曰:韓哀、韓文侯也,時已有御,此複言「作」者,加其精巧也。
1128 4 茆泮林輯本《世本》
1129 4.1《帝王世本》
1130 4.1.1《黃帝》
1131 黃帝娶於西陵之女,謂之累祖,產青陽及昌意。黃帝娶西陵氏女為妃,名累祖。
1132 4.1.2《少皞》
1133 少皞是黃帝之子,金天氏少皞,青陽即是少皞,黃帝之子,代黃帝而有天下,號曰金天氏。少昊名摯,少昊、黃帝之子,名契,字青陽,黃帝沒,契立,王以金德,號金天氏,同度量,調律呂,封泰山,作九泉之樂,以鳥紀官。
1134 宋衷曰:(元)〔玄〕囂青陽,即少昊也,又曰:(元)〔玄〕囂青陽,是為少昊,繼黃帝而立者,而史不敘,蓋少昊金德王,非五運之次,故敘五帝,不數之也。
1135 4.1.3《顓頊》
1136 顓頊是黃帝之孫。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昌意生高陽,是為帝顓頊,顓者、專也,頊者、正也,言能專正天之道也。
1137 宋衷曰:顓頊名高陽,有天下號也。
1138 顓頊母、濁山氏之子,名昌僕。顓頊娶於滕墳氏之子,謂女祿,是生老童。
1139 宋衷曰:滕墳、國名。
1140 顓頊生偁,偁生卷章。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黎。老童娶於根水氏,謂之驕福,生重及黎。老童生重黎及吳回。
1141 4.1.4《陸終六子》
1142 陸終娶鬼方氏之妹,謂之女隤,是生六子,孕三年,啟其左脅,三人出焉;破其右脅,三人出焉。
1143 其一曰樊,是為昆吾,昆吾者、衛是也。
1144 宋衷曰:昆吾、國名,己姓所出。
1145 二曰惠連,是為參胡,參胡者、韓是也。
1146 宋衷曰:參胡、國名,斯姓,無後。
1147 三曰籛鏗,是為彭祖,彭祖者、彭城是也。姓籛,名鏗,在商為守藏吏,在周為柱下史,壽八百歲。
1148 四曰求言,是為會人,會人者、鄭是也。
1149 宋衷曰:求言、名也,妘姓所出,鄶國也。
1150 其五曰安,是為曹姓,曹姓者、邾是也。
1151 宋衷曰:安、名也,曹姓者、諸曹所出也。
1152 六曰季連,是為羋姓,羋姓者、楚是也。
1153 宋衷曰:季連、名也,羋姓、諸楚所出,楚之先。
1154 4.1.5《帝嚳》
1155 嚳、黃帝之曾孫。
1156 帝嚳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上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嫄,而生后稷;次妃有娀氏之女,曰簡狄,而生契;次妃陳鋒氏之女,曰慶都,生帝堯;下妃娵訾氏之女,曰常儀,生摯。帝嚳上妃有邰之女,曰姜原。
1157 宋衷曰:高辛、地名,因以為號,嚳、名也。
1158 4.1.6《帝堯》
1159 堯是黃帝(曾)〔玄〕孫,黃帝生(元)〔玄〕囂,(元)〔玄〕囂生僑極,僑極生帝嚳,帝嚳生堯。帝堯為陶唐氏。帝堯娶散宜氏之子,謂之女皇,女皇生丹朱。
1160 宋衷曰:是生丹朱。
1161 4.1.7《帝舜》
1162 舜是黃帝八代之孫。舜為高陽五世孫。顓頊生窮系。
1163 宋衷曰:一云窮系、謚也。
1164 帝舜有虞氏,配以盲,婭以罃,盲即娥皇,字娥娙,罃即女英。
1165 舜時西王母獻白環及玦。
1166 4.1.8《夏》
1167 顓頊生鯀,鯀為顓頊子,鯀娶有辛氏〔女〕,謂之女志,是生高密。
1168 宋衷曰:高密、禹所封國。
1169 顓頊生?,?生高密,是為禹也。禹娶塗山氏〔女〕,名女媧。
1170 啟、禹子。
1171 帝杼。
1172 帝芬。
1173 帝降。
1174 帝皋生發及桀。帝皋生發及履癸。履癸、一名桀。
1175 宋衷曰:帝皋墓在淆南陵。
1176 4.1.9《殷》
1177 契是帝嚳子。
1178 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昌若,昌若生曹圉,曹圉生根國,根國生冥。
1179 宋衷曰:冥為司空,勤其官事,死於水中,殷人郊之。
1180 冥子核。
1181 湯名天乙。
1182 太甲、湯孫。太甲、太丁子。
1183 太甲崩,子沃丁立。
1184 小甲、太庚子。
1185 仲丁是太戊之子。
1186 河亶甲、仲丁弟也。
1187 祖乙、河亶甲子。
1188 祖乙崩,子祖辛立;崩,子開甲立;崩,弟祖丁立;崩,開甲之子南庚立;崩,祖丁子陽甲立;崩,弟盤庚立。
1189 盤庚崩,弟子辛立;崩,弟小乙立;崩,子武丁立。
1190 祖辛。
1191 紂伐有蘇,有蘇人以妲己女焉,紂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武王殺之,斬以(元)〔玄〕戈,懸之小白旗。
1192 4.1.10《周》
1193 后稷生不(窟)〔窋〕,不(窟)〔窋〕生鞠陶,鞠陶生公劉,公劉生慶節,慶節生皇僕,皇僕生差弗,差弗生毀揄,毀揄生公非,公非生高圉,高圉生亞圉,亞圉生組紺,組紺生太王亶父,亶父生季歷,季歷生文王。
1194 宋衷曰:高圉、能率稷者也,周人報之。
1195 成王生康王,康王生昭王。康王生昭王。
1196 宋衷云:昭王南伐楚,辛由靡為右,涉漢中流而隕,由靡承王,遂卒不複,周乃侯其後於西翟。
1197 昭王生穆王,穆王生恭王。恭王名伊扈。
1198 恭王生懿王及孝王。恭王生懿王,懿王名堅。
1199 孝王生夷王,夷王生厲王。懿王崩,弟孝王立;孝王崩,懿王太子燮立,是為夷王。
1200 4.1.11《共和》
1201 宋衷曰:齊武公十年,宣王大臣共行政,故號曰共和,十四年,宣王即位。
1202 平王生桓王林,林生莊王佗,佗生僖王胡齊,齊生惠王涼,涼生襄王鄭,鄭生頃王巨。
1203 劉夏逆王後於齊。
1204 巨生匡王班及定王瑜,瑜生簡王夷,夷生靈王洩心,心生景王貴,貴生悼王猛及敬王匄。
1205 敬王崩,貞王介立;貞王崩,元王赤立。
1206 敬王崩,在魯哀公十九年。魯哀公二十七年,定王介崩,子元王赤立。
1207 宋衷注引《太史公書》,元王仁生貞王介,與《世本》不相應,不知誰是。
1208 4.1.12《威烈王》
1209 宋衷曰:威烈王葬洛陽城中東北隅。
1210 4.1.13《赧王》
1211 宋衷曰:赧、謚。
1212 4.1.14《武公》
1213 宋衷曰:謚曰西周武公。
1214 4.2《諸侯世本》
1215 4.2.1《魯》
1216 伯禽生煬公熙、考公就,熙生微公弗、幽公圉,弗生獻公具、厲公翟,具生武公敖、慎公(摰)〔摯〕。
1217 孝公生惠公弗皇,弗皇生隱公,隱公名息姑。
1218 桓公名軌。
1219 愍公名啟方。
1220 昭公名稠。
1221 哀公蔣生悼公寧,寧生元公嘉,嘉生穆公不衍。
1222 平公名旅。
1223 愍公。
1224 4.2.2《齊》
1225 太公望生丁公伋,伋生乙公得,得生?公慈母,慈母生哀公不臣。
1226 宋衷曰:哀公荒淫田游,作《還》詩以刺之也。
1227 胡公。
1228 宋衷曰:其黨周馬繻人,將胡公於貝水殺之,而山自立也。
1229 成公說。
1230 莊公贖。
1231 齊侯潘、齊昭公也。
1232 靈公名環。
1233 莊公名光。
1234 景公名杵臼。
1235 平公敬。
1236 4.2.3《晉》
1237 宋衷曰:唐叔已下五代無年紀。
1238 武侯曼期。
1239 厲侯輻。
1240 獻侯蘇。
1241 穆侯名弗生。
1242 鄂侯Α
1243 武公莊伯子。
1244 定公名午。
1245 出公名鑿。
1246 昭公(名)〔生〕桓子(雝)〔雍〕,(雝)〔雍〕生忌,忌生懿公驕。
1247 幽公生烈成公止。
1248 宋衷曰:太史公書:幽公柳之時,晉衰,反朝韓、趙、魏之君。
1249 孝公傾。
1250 靜公俱。
1251 4.2.4《秦》
1252 伯益之後,附庸。
1253 繆公名任好。
1254 秦伯稻、秦共公也。
1255 秦伯、秦桓公也。
1256 景公名後伯車。
1257 靈公立十年。
1258 簡公名悼子,即刺龔公之子,懷公弟也。
1259 少主。
1260 元獻公立二十二年。
1261 武烈王十九而立,立三年。
1262 昭王名側。
1263 秦始皇政生於趙,故曰趙政。
1264 宋衷曰:以正月旦生,故名正。
1265 4.2.5《楚》
1266 陸終娶於鬼方氏之妹,謂之女嬇,是生六子。
1267 六曰季連,是為羋姓,季連者、楚是也。
1268 宋衷曰:季連、名也,羋姓、諸楚所出。
1269 熊渠〔立其〕長子庸為句袒王。熊渠封其中子紅為鄂王,少子疵為就章王。
1270 楚武王。
1271 楚武王墓在豫章新息。
1272 康王名招。
1273 考烈王熊完。
1274 4.2.6《宋》
1275 宋莊公馮、穆公之長子。
1276 4.2.7《衛》
1277 康叔、周公弟。
1278 康伯名髡。
1279 宋衷曰:即王孫牟也,事周康王為大夫。
1280 摯伯。
1281 箕伯。
1282 武公、康叔九世孫。
1283 公子留。
1284 戴公名申。
1285 悼公虔。
1286 敬公費。
1287 敬公生橈公舟。
1288 公子虔。
1289 聖公馳。
1290 成侯名不逝。
1291 4.2.8《陳》
1292 陳遂、舜後。
1293 宋衷曰:虞思之後,箕伯直柄中衰,殷湯封遂於陳,以為舜後。
1294 陳侯躍、厲公也。
1295 陳侯朔、陳共公也。
1296 4.2.9《蔡》
1297 平侯者、靈侯般之孫,太子友之子。
1298 4.2.10《曹》
1299 曹國、伯爵,振鐸、文王之子,封於曹。
1300 悼伯卒,弟露立,謚靖公。
1301 4.2.11《鄭》
1302 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庶弟友於鄭。
1303 鄭伯費、鄭悼公。
1304 4.2.12《燕》
1305 穆公、康公之十六世孫。
1306 宣侯。
1307 桓侯。
1308 閔公。
1309 燕王喜。
1310 4.2.13《吳》
1311 夷昧及僚,夷昧生光。
1312 夫差、吳子光之子。
1313 4.2.14《》
1314 殷湯封夏后於,周又封之。
1315 惠公。惠公生成公及桓公,惠公立十八年,生成公及桓公;成公立十八年,桓公立十七年,桓公是成公之弟,成公卒而桓公立。
1316 4.2.15《滕》
1317 錯叔繡、文王子,錯叔繡封滕。
1318 隱公之後,仍有六世為君。
1319 考公麇、與文公之父定公相直,其子元公宏,與文公相直。
1320 齊景公亡滕。
1321 4.2.16《韓》
1322 景子名處。
1323 武侯。
1324 懿侯。
1325 韓宣王、昭侯之子也。
1326 桓惠王。
1327 4.2.17《趙》
1328 敬侯名章。
1329 成侯名種。
1330 肅侯名語。
1331 孝成王丹生悼襄王偃,偃生今王遷。
1332 4.2.18《魏》
1333 駒生文侯斯,桓子生文侯斯。
1334 惠王子名嗣,襄王名嗣。
1335 昭王名遫,昭王名遫、襄王之子也。
1336 惠王生襄生,襄王生昭王。
1337 安僖王名圉,安僖王生景愍王午。
1338 4.2.19《田齊》
1339 宣王名闢疆、威王之子也。
1340 愍王名遂。
1341 4.2.20《莒》
1342 周興,封黃帝之後於祁,而置莒後輿期於始都計斤,十一世茲丕歸莒,至紀公複己姓。
1343 4.2.21《邾》
1344 邾子貜且、邾定公也。
1345 4.2.22《隨》
1346 隨、國名。
1347 4.2.23《鄶》
1348 會人、即檜之祖也。
1349 4.2.24《舒鮑》
1350 小國。
1351 4.2.25《空桐》
1352 商後國。
1353 4.2.26《黎》
1354 4.2.27《比》
1355 4.2.28《髦》
1356 4.2.29《朸》
1357 4.2.30《段》
1358 4.2.31《瓦》
1359 4.2.32《鐵》
1360 4.2.33《蜀》
1361 蜀之為國,肇自人皇。蜀無姓,相承雲黃帝後。
1362 4.3《卿大夫世本》
1363 4.3.1《魯》
1364 臧氏。
1365 僖伯名彄、字子臧,孝公之子,孝公生僖伯彄,彄生哀伯達,達生伯氏瓶,瓶生文仲辰。
1366 臧會、臧頃伯也,宣叔許之孫,與昭伯賜為從父昆弟也。
1367 厚氏。
1368 孝公生惠伯革,其後為厚氏。
1369 郈昭伯名惡,魯孝公之後,稱郈氏。
1370 施氏。
1371 施伯、魯惠公孫。
1372 仲孫氏。
1373 慶父生穆伯敖,敖生文伯穀,穀生獻子蔑。獻子蔑生孝伯,孝伯生惠伯,惠伯生昭伯,昭伯生景伯。
1374 仲孫貜生南宮絛。敬叔與懿子皆孟僖子之子。敬叔、桓公七世孫,惠伯是桓六世孫。魯孟僖子生閱,號南宮敬叔,叔生路,路生會,會生虔,為南宮氏。
1375 叔孫氏。
1376 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茲,茲生莊叔得臣,臣生穆叔豹,豹生昭子婼,婼生成子不敢,敢生武仲州仇。州仇、叔牙六世孫,叔孫不敢子也。
1377 桓公生僖叔牙,叔牙生武仲休,休生惠伯彭,彭生皮,為叔仲氏。
1378 季孫氏。
1379 公子友生齊仲,齊仲生無逸,無逸生行父,行父生夙,季友生仲無佚,佚生行父,行父、季友之孫,故以季孫為氏,死謚曰文子。
1380 季悼子紇生平子意如,意如生桓子斯,斯生康子肥。
1381 季悼子之子公甫靖。悼子紇生穆伯靖。季悼子紇生穆伯,穆伯生文伯歜,文伯歜生成伯,成伯生頃,為公父氏。
1382 仲氏。
1383 仲遂、魯莊公之子,東門襄仲。述產子家歸父及昭子子嬰。
1384 子叔氏。
1385 叔肸生聲伯嬰齊,齊生叔老,老生叔弓。叔弓生定伯閱,閱生西巷敬叔,叔生成子還。魯文公生惠伯叔肸,叔肸生聲伯嬰齊,嬰齊生叔老子叔,子叔生叔弓,叔弓生仲南文楚及伯張穆伯定伯,為子叔氏。
1386 4.3.2《齊》
1387 國氏。
1388 懿伯生貞孟,貞孟生成伯高父。
1389 高氏。
1390 敬仲生莊子,莊子生傾子,傾子生宣子,宣子生厚,厚生止,敬仲生莊子,莊子生傾子,傾子之孫武子偃,傾子之孫酀。
1391 管氏。
1392 管莊仲〔山〕產敬仲夷吾,夷吾產武子鳴,鳴產桓子啟方,啟方產成子(豫)〔孺〕,(豫)〔孺〕產莊子盧,盧產悼子其夷,〔其〕夷產襄子武,武產景子(能陟)〔耐涉〕,(陟)〔耐涉〕產(帶)〔微〕,凡(九)〔十〕代。
1393 陳氏。
1394 夷孟思。
1395 閩孟克(芷)。
1396 陳桓子宇產子亹,亹產子獻,獻(生)〔產〕鞅。
1397 僖子生昭子莊、簡子齒、宣子(共)〔其〕夷、穆子安、廩邱子鑿茲、芒子盈、惠子得。陳僖子乞產成子常、簡子齒、宣子(共)〔其〕夷、穆子安、廩邱子尚醫茲、子芒盈,惠子得。
1398 成子常生襄子班,班生莊子伯。
1399 閭邱氏。
1400 齊閭邱產生嬰,嬰生歐,歐生莖,莖生施。
1401 4.3.3《晉》
1402 欒氏。
1403 欒叔賓父。
1404 (卻)〔卻〕氏。
1405 (卻)〔卻〕豹生冀芮,芮生缺,缺生克。豹生義,義生揚,揚生州。豹生義,義生步揚,揚生蒲城鵲居,居生至。
1406 韓氏。
1407 韓萬、曲沃桓叔之子,韓萬、莊伯弟,桓叔生子萬,萬生求伯,求伯生子輿,輿生獻子厥,韓萬生賕伯,賕伯生定伯歟焐輿,輿生獻子厥。
1408 平子名頃、宣子子也。
1409 熳用不信。
1410 莊子名庚。
1411 武子名啟章、康子子。
1412 晉韓厥生無忌,無忌生襄,襄生魯,為韓言氏。
1413 趙氏。
1414 公明生趙夙。公明生共孟及趙夙,夙生成季衰,衰生宣孟盾,趙夙為衰祖,穿為夙之曾孫。
1415 景叔名成。
1416 代成〔君〕子起即襄子之子。
1417 襄子子桓子,桓子名嘉、襄子之子。
1418 魏氏。
1419 畢萬生芒季,芒季生武仲州。萬生芒,芒生季,季生武仲州,州生莊子降,降生獻子荼,荼生熳尤。取生襄子多,多生桓子駒。
1420 孺子?是魏駒之子。
1421 荀氏。
1422 晉大夫逝遨生桓伯林父,林父生宣伯庚,庚生獻伯偃,偃生穆伯吳,吳生寅。本姓荀,自荀偃將中軍,〔晉改中軍〕曰中行,因氏焉。元與智氏同祖逝遨,故智氏亦稱荀。
1423 逝遨生莊子首,首生武子罃,罃生莊子朔,朔生悼子盈,盈生文子櫟,櫟生宣子申,申生智伯瑤。
1424 程鄭、荀氏別族。
1425 士氏。
1426 士蒍生士伯缺,缺生士會,會生士?。晉大夫隰叔之子、士蒍之後,蒍生成伯缺,缺生武子會,會生文叔?,?生宣叔匄,匄生獻子鞅,鞅生吉射。
1427 籍氏。
1428 黶生司空頡,頡生南里叔子,子生叔正官伯,伯生司徒公,公生曲沃正少襄,襄生司功大伯,伯生侯季子,子生籍游,游生談,談生秦。
1429 羊舌氏。
1430 叔向兄弟有季夙。
1431 4.3.4《衛》
1432 孫氏。
1433 孫氏出於衛武公,至林父八世。
1434 公叔氏。
1435 獻公生成子當,當生文子拔,拔生朱。
1436 公孟氏。
1437 靈公之子字公孟、名彄。
1438 司寇氏。
1439 靈公生昭子郢,郢生文子木及惠叔蘭,蘭生虎,為司寇氏。
1440 將軍文氏。
1441 文子生熳予Γ瑕生衛將軍文氏。
1442 趙氏。
1443 趙懿子兼生昭子舉,舉生趙陽。
1444 孔氏。
1445 莊叔達生得閭叔谷,穀生成叔烝鋤,鋤生頃叔羅,羅生昭叔起,起生文叔圉,圉生悝。
1446 4.3.5《宋》
1447 孔氏。
1448 宋愍公生弗甫何,弗甫何生宋父,宋父生正考父,正考父生孔父嘉,為宋司馬,華督殺之而絕其世,其子木金父降為士,木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為華氏所逼,奔魯為防大夫,故曰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生仲尼。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祁父,其子奔魯為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生仲尼。
1449 仲尼圬頂,反首,張面,四十有九表,堤眉,穀竅,參臂,駢脅,腰大十圍,長九尺有六寸,時謂長人,後數世皆一子。
1450 華氏。
1451 宋督是戴公之孫,好父說之子,華父是督之字。華督生世子家,家生秀老,老生司徒鄭,鄭生司徒喜。華督生世子家,家生華孫御事,事生華元右師。
1452 樂氏。
1453 戴公生樂甫術,術生碩甫澤,澤生季甫,甫生〔子〕僕伊與樂豫。戴公生樂甫術,術生碩甫澤,澤生夷甫須,須生大司寇呂。戴公生樂甫術,術生石甫願繹,繹生夷甫傾,傾生東鄉克,克生西鄉士曹,曹生子罕喜。
1454 樂懼、戴公六世孫。
1455 皇氏。
1456 皇父、戴公子。
1457 仲氏。
1458 莊公生右師(戌)〔戊〕,(戌)〔戊〕生司城師。
1459 公孫名固為大司馬。
1460 鱗氏。
1461 桓公生公子鱗,鱗生東鄉矔,矔生司徒文,文生大司寇子奏,奏生小司寇朱。
1462 向氏。
1463 桓公生向父粒遼司城訾守,守生小司寇鱣及合左師。向(戍)〔戌〕生東鄰叔子超,超生左師眇,眇即向巢也,魋是巢之弟。
1464 蕩氏。
1465 公孫壽生大司馬虺,虺生司馬澤。
1466 4.3.6《鄭》
1467 子罕氏。
1468 鄭穆公子喜字子罕,罕生子展舍之,舍之生子皮虎,或作子軒氏。
1469 子駟氏。
1470 子游、子瑕並公孫夏之子。
1471 子國氏。
1472 鄭穆公生子國發,發生子產僑簡成子,僑生子思參,參生子玉珍,珍生子樂卑顯莊子,為子國氏。
1473 4.3.7《陳》
1474 針氏。
1475 針宜咎、陳針子八世孫。
1476 夏氏。
1477 宣公生子夏,夏生御叔,叔生徵舒,舒生惠子晉,晉生禦寇,寇生悼子嚙。
1478 4.3.8《楚》
1479 蒍氏。
1480 艾獵、叔敖之兄,蒍艾獵是叔敖之兄,馮是艾獵之子。
1481 屈氏。
1482 屈蕩、屈建之祖父。
1483 陽氏。
1484 穆王生王子揚,揚生尹,尹生令尹匄。
1485 沈氏。
1486 楚縣〔公〕葉公子高,葉公名諸梁、楚大夫,食採於葉,僭稱公。
1487 4.4《世本氏姓篇》
1488 姜姓。
1489 炎帝、姜姓,炎帝神農氏。
1490 向、姜姓。
1491 州國、姜姓。
1492 齊、姜姓。
1493 許州向申、姜姓也,炎帝後。
1494 姬姓。
1495 召、芮、畢、衛、毛,姬姓。
1496 息國、姬姓。
1497 芮、魏皆姬姓。
1498 隨國、姬姓。
1499 荀、賈皆姬姓。
1500 晉、魯、衛、鄭、曹、滕,姬姓。
1501 鮮虞、姬姓,白狄也。
1502 唐、姬姓之國。
1503 沈、姬姓。
1504 霍國、姬姓。
1505 馮、姬姓,鄭大夫馮熳雍蟆
1506 己姓。
1507 己姓、出自少皞。
1508 莒、己姓,自紀公以下為己姓。
1509 任姓。
1510 任姓: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謝、任姓,黃帝之後。章、任姓之國。薛、任姓,夏奚仲封薛,周有薛侯,其後為氏。舒、任姓,呂、任姓,祝、任姓,終、任姓,泉、任姓,畢、任姓,過、任姓。
1511 姞姓。
1512 燕國、姞姓。
1513 密須、商時姞姓之國。
1514 姚姓。
1515 帝舜、姚姓,舜姓姚氏。
1516 姒姓。
1517 有扈氏、與夏同姓。
1518 彤、姒姓之國。
1519 杞、姒姓。
1520 斟灌氏、斟鄩氏,夏同姓諸侯。
1521 有南氏。
1522 弗氏。
1523 莘國、姒姓,夏禹之後。
1524 子姓。
1525 子姓:殷時來、宋、空同、黎、比、髦、目夷、蕭。宋、子姓,北殷、子姓,空同、子姓,北旄、子姓。
1526 偃姓。
1527 偃姓:舒庸、舒蓼、舒鳩、舒龍、舒鮑、舒龔。舒蓼、偃姓,皋陶之後。舒鮑、偃姓國。
1528 蓼、六皆偃姓。
1529 嬴姓。
1530 黃、嬴姓,江、黃二國並嬴姓。
1531 徐、奄二國皆嬴姓,徐、嬴姓。
1532 終黎、嬴姓之國。
1533 應劭曰:氏姓。注云:有姓終黎者是也。
1534 鍾離、嬴姓,與秦同祖,其後因封為姓。
1535 淮夷、嬴姓。
1536 己姓。
1537 昆吾、古己姓國,夏時諸侯伯祝融氏之後。
1538 董姓。
1539 參氏、董姓,陸終第二子參胡後。
1540 防姓。
1541 豕韋、防姓。
1542 姓籛、名鏗,在商為守藏吏,在周為柱下史,年八百歲。
1543 妘姓。
1544 夷、妘姓。
1545 逼陽、妘姓,是祝融之孫,陸終第四子求言之後。逼陽、妘姓國,為晉所滅,子孫因氏焉。
1546 鄅為妘姓。
1547 寒、妘姓。
1548 曹姓。
1549 邾、小邾,曹姓。
1550 羋姓。
1551 越、羋姓也,與楚同祖者也。
1552 熊姓。
1553 羅、熊姓。
1554 歸姓。
1555 胡、歸姓,胡、子國,歸姓。
1556 允姓。
1557 鄀、允姓國,昌意降居為侯。
1558 允格、允姓國。
1559 曼姓。
1560 鄧為曼姓。
1561 公父氏。
1562 魯季悼子紇生穆伯,穆伯生文伯歜,文伯歜生成伯,成伯生頃,頃為公父氏。
1563 中行氏。
1564 晉荀逝遨生桓子林父,將中行,為中行氏。
1565 媯氏。
1566 帝舜之後,舜生媯汭,子孫氏焉。
1567 差師氏。
1568 魏公族有差師氏。
1569 師子氏。
1570 鄭有師子濮。
1571 司城氏。
1572 宋戴公生東鄉克,孫樂喜為司城氏,陳哀公子邾勝之後,亦為司城氏。
1573 司寇氏。
1574 衛靈公子郢,子孫為司寇亥之後。
1575 司功氏。
1576 晉大夫司功景子,其先士匄也,因官氏焉。
1577 詹葛氏。
1578 有熊氏之後焉,詹葛氏。
1579 齊季氏。
1580 齊襄公子季奔楚,因氏焉,魯有大夫齊季窺。
1581 西陵氏。
1582 春秋時有大夫西陵羔。
1583 韓言氏。
1584 晉韓厥生無忌,無忌生襄,襄生魯,為韓言氏。
1585 安是氏。
1586 老童娶安是女。
1587 強梁氏。
1588 衛將軍文子生慎子會生強梁,因氏焉。
1589 常壽氏。
1590 宋大夫,景公時有常壽邦。
1591 乘氏。
1592 乘睢、古賢人。
1593 曾氏。
1594 夏少康封少子曲烈於鄫,春秋時為莒所滅,鄫太子巫仕魯,去邑為曾氏。
1595 南宮氏。
1596 孟僖子孫閱,號南宮敬叔,叔生路,路生會,會生虔,為南宮氏。
1597 甘士氏。
1598 宋司徒華定甘士氏,周卿士甘平公為王卿士,後氏焉。
1599 子叔氏。
1600 魯文公生惠伯叔肸,叔肸生聲伯嬰齊,嬰齊生叔老子叔,子叔生叔弓,叔弓生仲南文楚及伯張穆伯定伯,為子叔氏。
1601 子革氏。
1602 宋司城子革之後,又曰:季平子支孫為子革氏。
1603 子尚氏。
1604 陳僖子生廩邱子尚意茲,因氏焉。
1605 子郢氏。
1606 衛公族昭子郢之後。
1607 子午氏。
1608 楚公子午之後。
1609 子獻氏。
1610 陳桓公孫子獻之後。
1611 子蕩氏。
1612 宋威公生子蕩,因氏焉。
1613 子工氏。
1614 齊頃公子子(公)〔工〕之後。
1615 子揚氏。
1616 季桓子生穆叔,其後為子揚氏。
1617 子芒氏。
1618 陳僖子生子芒盈,因氏焉。
1619 史晁氏。
1620 衛史晁之後,衛有史朝朱駒。
1621 楚季氏。
1622 楚若敖氏生楚季,因氏焉,陳大夫有楚季融。
1623 楚鳩氏。
1624 馬師氏。
1625 鄭穆公有馬師之官,馬師頡、馬師朔、馬師黥。
1626 右師氏。
1627 宋武公生公子中,代為右師,因氏焉。
1628 右史氏。
1629 古者右史記事,因氏焉,周右史戍。
1630 仲行氏。
1631 宋有仲行寅,晉大夫有仲行氏。
1632 季融氏。
1633 楚廉生季融,子孫氏焉。
1634 季隨氏。
1635 周八士季隨之後。
1636 季嬰氏。
1637 晉樓委嬰之後。
1638 大季氏。
1639 鄭穆公生大季子、孔志父之後。
1640 邵皓氏。
1641 惠公族蛔鈾鏘芪邵皓氏。
1642 門氏。
1643 陳父之後,楚大夫有門楊。
1644 叔向氏。
1645 晉羊〔舌〕肸字叔向,因氏焉。
1646 叔夙氏。
1647 羊舌職生叔夙,為叔夙氏。
1648 不夷氏。
1649 宋不夷甫須之後。
1650 伯宗氏。
1651 晉孫伯起生伯宗,因氏焉。
1652 巴氏。
1653 巴子國、子孫以國為氏。
1654 莢氏。
1655 莢成僖子、晉大夫也。
1656 狐邱氏。
1657 晉大夫狐邱林之後。
1658 閭邱氏。
1659 廩邱氏。
1660 齊大夫廩邱子之後。
1661 東鄉氏。
1662 宋大夫東鄉為人之後。
1663 西鄉氏。
1664 宋大夫西鄉錯之後。
1665 χ菔稀
1666 晉Ρ孫步楊生χ藎因氏焉。
1667 少施氏。
1668 魯惠公子施父之後。
1669 子干氏。
1670 齊公子都字子乾之後。
1671 子泉氏。
1672 齊頃公之子公子湫字子泉之後。齊大夫淵湫。
1673 子占氏。
1674 陳桓公生書字子占之後。
1675 根水氏。
1676 老童娶根水氏。
1677 囂氏。
1678 (元)〔玄〕囂之後。
1679 述氏。
1680 魯大夫仲述之後。
1681 季(嬰)〔夙〕氏。
1682 晉靖侯孫季夙之後。
1683 大狐氏。
1684 晉大夫大狐伯生突生饒為大狐氏,其後大狐容為晉大夫。
1685 大戊氏。
1686 晉公子大戊教昭為原大夫。
1687 去疾氏。
1688 鄭穆公子去疾之後,去疾字子良,又有良氏,(取)〔所〕以別族。
1689 季老氏。
1690 宋華氏有華季老,子孫氏焉。
1691 泥氏。
1692 宋大夫卑泥之後。
1693 方叔氏。
1694 鼓方叔之後。
1695 慶父氏。
1696 楚大夫慶父之後。
1697 韓餘氏。
1698 韓宣子餘子之後,因氏焉。
1699 干獻氏。
1700 宋司徒華定後為乾獻氏。
1701 將軍氏。
1702 衛靈公子昭生子郢生文子才芳為將軍氏。
1703 右師氏。
1704 宋莊公生公子申世為右師氏。
1705 伍參氏。
1706 楚伍參之後,支孫以為氏。
1707 班氏。
1708 羋姓、強生班,因氏焉。
1709 強氏。
1710 羋姓,若敖生強,因氏焉。
1711 尹文氏。
1712 齊有尹文子,著書五篇。
1713 恆氏。
1714 楚大夫恆思公之後。
1715 瞻葛氏。
1716 宋景公時有瞻葛祁為大夫。
1717 甫爽氏。
1718 宋大夫甫爽之後。
1719 公旗氏。
1720 齊威王時有左執法公旗藩。
1721 公他氏。
1722 有蒲邑大夫公他世卿,其先以王父字為氏。
1723 公牽氏。
1724 齊公子牽之後有公牽氏。
1725 公襄氏。
1726 魯大夫公襄昭,魯襄公太子子野之後。
1727 公金氏。
1728 秦公子金之後有公金氏。
1729 公朱氏。
1730 宋公子朱之後。
1731 厘子氏。
1732 出自厘子觀起之後,楚大夫有厘子班。
1733 車遽氏。
1734 齊有臨淄大夫車遽氏。
1735 幌蓯稀
1736 衛公族恢孫憲為幌蓯稀
1737 皇κ稀
1738 衛公族有皇κ稀
1739 唐孫氏。
1740 祁姓唐堯之後,其孫仕晉,自為唐孫氏。
1741 承氏。
1742 衛大夫承之後。
1743 讎子氏。
1744 陳威公生昭子來將,孫卑為讎子氏。
1745 子游氏。
1746 鄭穆公生子偃字子游之後。
1747 子孔氏。
1748 鄭穆公生〔公〕子(喜)〔嘉〕字子孔之後。
1749 子士氏。
1750 魯叔孫成子生齊季為子士氏。
1751 子寤氏。
1752 季平子生昭伯寤,其後為子寤氏。
1753 子石氏。
1754 陳威子生〔子〕石難,自別為子石氏。
1755 子穆氏。
1756 陳僖子生子穆安,因為子穆氏。
1757 子然氏。
1758 鄭穆公子子然之後。
1759 子沮氏。
1760 陳烈子生子沮與,後為子沮氏。
1761 子襄氏。
1762 齊桓公子子襄之後。
1763 子季氏。
1764 楚公族子季氏。
1765 子成氏。
1766 魯季平子生子成叔彭侯之後。
1767 卷子氏。
1768 衛文公後卷子子州氏焉。
1769 雍門氏。
1770 齊頃公生子夏勝,以所居為雍門氏。
1771 (李)〔季〕騧氏。
1772 周八士季騧之後。
1773 大公氏。
1774 大公叔v。
1775 下門氏。
1776 晉有大夫下門聰。
1777 涉其氏。
1778 楚大夫有涉其氏,春秋涉其帑是也。
1779 融氏。
1780 祝融之後,又複姓融夷氏,祝融後董父之(允)〔胤〕,以融夷為氏。
1781 羅氏。
1782 夏有武羅,其後氏焉。
1783 賜氏。
1784 齊大夫熳喲橢後。
1785 墨夷氏。
1786 宋襄公子墨夷須為大司馬,其後有墨夷皋。
1787 它氏。
1788 楚平王孫有田公它成。
1789 老成氏。
1790 宋有大夫老成方。
1791 陽氏。
1792 陽侯。
1793 宋衷曰:陽侯、伏犧之臣,蓋大江之神者。
1794 封父氏。
1795 鄭大夫封父彌真然。
1796 仇氏。
1797 公之氏。
1798 晉大夫公之文。
1799 公紀氏。
1800 衛有大夫左公子洩,右公子職。
1801 唐孫氏。
1802 齊大夫長孫修食邑於唐,其孫仕晉,後號唐孫氏。
1803 巴氏。
1804 樊氏。
1805 曋氏。
1806 相氏。
1807 鄭氏。
1808 廩君之先,故出巫誕。巴郡南郡蠻,本有五姓,巴氏、樊氏、曋氏、相氏、鄭氏,皆出於武落鍾離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於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長,俱事鬼神。廩君名曰務相,姓巴氏,與樊氏、曋氏、相氏、鄭氏凡五姓俱出,皆爭神,乃共擲劍於石,約能中者奉以為君,巴氏子務相乃獨中之,眾皆服,又令各乘土船,雕文畫之而浮水中,約能浮者當以為君,餘姓悉沈,惟務相獨浮,因共立之,是為廩君,乃乘土船從夷水至鹽陽,鹽水有神女,謂廩君曰:「此地廣大,魚鹽所出,願留共居。」廩君不許。鹽神暮輒來取宿,旦即化為飛蟲,與諸蟲群飛,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積十餘日,廩君不知東西所向,七日七夜,使人操青縷以遺鹽神,曰纓此,即相宜,雲與女俱生,〔弗〕宜將去,鹽神受〔縷〕而纓之,廩君即立陽石上,應青縷而射之,中鹽神,鹽神死,天乃大開,廩君於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世尚秦女。
1809 何氏。
1810 應劭曰:《氏姓》注云:以何氏為韓後。
1811 4.5《世本氏姓篇補遺》
1812 北唐氏。
1813 晉有高人隱於北唐,因以為氏。
1814 4.6《世本居篇》
1815 帝都。
1816 黃帝都涿鹿,涿鹿在鼓城南。
1817 舜居媯汭,媯虛在西城西北舜之居。
1818 夏。
1819 禹都咸陽,〔正當亳西也〕,及後乃徙安邑。禹都陽城,在大梁之南。
1820 殷。
1821 契居蕃。
1822 昭明居砥石,複遷商,相徙商邱,本顓頊之虛。
1823 宋衷曰:相土就契封於商。
1824 太甲從上司馬,在鄴西南。
1825 周。
1826 武王在酆鄗。
1827 懿王徙於犬邱。
1828 宋衷曰:懿王自鎬徙都犬邱,一曰廢邱,今槐里是也。
1829 厲王淫亂,出於彘。
1830 平王即位,徙居洛。
1831 敬王東居成周。
1832 赧王又徙居西周。
1833 西周桓公名揭,居河南;東周惠公名班,居洛陽。
1834 吳。
1835 吳孰哉居藩籬。
1836 宋衷曰:孰哉、仲雍字,藩籬、今吳之餘暨也。
1837 孰姑徙句吳。
1838 宋衷曰:句吳、太伯始所居地名。
1839 注:孰姑、壽夢也,句吳、太伯始所居地名。
1840 諸樊徙吳。
1841 魯。
1842 煬公徙魯。
1843 宋衷曰:今魯國。
1844 燕。
1845 召公居北燕。
1846 宋衷曰:有南燕,故云「北燕」。
1847 桓侯徙臨易。
1848 宋衷曰:今河閒易縣是也。
1849 蔡。
1850 蔡叔居上蔡。
1851 上蔡也,九江有下蔡,故稱上。
1852 胡徙居新蔡。
1853 宋衷曰:胡徙居新蔡,以奉叔度祀,故名其地為新蔡。
1854 平侯徙下蔡。
1855 宋衷曰:平侯徙下蔡。
1856 晉。
1857 唐叔虞居鄂。
1858 宋衷曰:鄂地、今在大夏。
1859 衛。
1860 宋衷曰:今定昌也。康叔從康徙封衛,衛即殷虛定昌之地,畿內之康,不知所在也。
1861 成公徙濮陽。
1862 宋衷曰:濮陽、帝邱地名。
1863 鄭。
1864 鄭桓公封棫林,桓公居棫林,徙拾。
1865 宋衷曰:棫林與拾,皆舊地名,封桓公,乃名為鄭。
1866 厲公居櫟。
1867 宋衷曰:櫟、今潁川陽翟縣。
1868 文公徙鄭。
1869 宋衷曰:即新鄭。
1870 曹。
1871 宋衷曰:濟陽定陶縣。
1872 滕。
1873 錯叔繡封滕。
1874 宋衷曰:今沛國公邱,是滕國也。
1875
1876 宋衷曰:、今陳留雍〔丘〕縣故地。
1877 宋。
1878 宋更曰:睢陽。
1879 楚。
1880 楚鬻熊居丹陽。
1881 宋衷曰:丹陽在南郡枝江縣。
1882 武王徙郢。
1883 宋衷曰:今南郡江陵縣北有郢城。
1884 秦。
1885 秦非子始封於秦。
1886 莊公徙廢邱。
1887 文公徙汧。
1888 寧公又都平陽。
1889 獻公徙治(洛)〔櫟〕陽。
1890 孝公自櫟陽徙咸陽。
1891 邾。
1892 邾顏居邾,肥徙郳。
1893 宋衷曰:邾顏別封小子肥於郳,為小邾子。
1894 沈。
1895 沈國在汝南平輿。
1896 胡。
1897 胡在汝南。
1898 霍。
1899 周武王封弟〔叔〕處於霍。
1900 暴。
1901 周圻內國。
1902 武羅。
1903 夏武羅國,冀都之武邑。
1904 莒。
1905 輿期始都計斤,茲丕歸莒。
1906 韓。
1907 景子居平陽,平陽在山西。
1908 宋衷曰:今河東平陽縣。
1909 趙。
1910 成季徙原。
1911 宋衷曰:今雁門平原縣。
1912 魏。
1913 畢萬居魏。
1914 魏武子居魏。
1915 悼子徙霍。
1916 宋衷曰:霍、地名,今河東彘縣也。
1917 昭子徙安邑,文侯亦(如)〔居〕之。
1918 中山。
1919 中山武公居顧。
1920 桓公徙靈壽。
1921 4.7《世本作篇》
1922 燧人。
1923 燧人出火,造火者燧火,因以為名。
1924 庖犧。
1925 伏犧制以儷皮嫁娶之禮。
1926 庖犧氏作瑟。瑟、潔也,使人精潔於心,純一於行也。宓羲作瑟,八尺(二)〔一〕寸,四十五弦,庖犧氏作五十弦,黃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勝,乃破為二十五弦,具二均聲。
1927 伏犧作琴,伏犧作琴瑟。
1928 伏羲臣芒氏作羅。
1929 芒作罔。
1930 宋衷曰:芒、庖犧之臣。
1931 神農。
1932 神農和藥濟人。
1933 神農作琴。神農氏琴長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宮、商、角、征、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宮商。
1934 神農作瑟。
1935 蚩尤作兵。蚩尤以金作兵器,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黃帝誅之涿鹿之野。
1936 宋衷注曰:蚩尤、神農臣也。
1937 黃帝。
1938 黃帝見百物始穿井。
1939 黃帝樂名《咸池》。
1940 黃帝造火食旃冕。黃帝作旃冕。黃帝作旃。黃帝作旃,亦曲柄旃,以招士眾也。黃帝作冕旒。黃帝作冕。
1941 垂旒、目不邪視也,充纊、耳不聽讒言也。
1942 宋均曰:通帛為旃,冕、冠之有旒者。應劭曰:「周始垂旒也。」宋仲子曰:「冕、冠之有旒者。」
1943 羲和占日。
1944 常儀占月,羲和作占月。
1945 後益作占歲。
1946 (更)〔臾〕區占星氣。
1947 大撓作甲子,黃帝令大撓作甲子。
1948 宋衷曰:大撓、黃帝史官。
1949 隸首作算數。隸首作數。
1950 宋衷注曰:隸首、黃帝史也。
1951 伶倫造律呂。
1952 容成造歷。
1953 宋衷注曰:容成、黃帝史官。
1954 蒼頡作書,蒼頡造文字,沮誦、蒼頡作書,並黃帝時史官。
1955 宋衷注曰:蒼頡、沮誦,黃帝史官。黃帝之世,始立史官,蒼頡、沮誦,居其職矣,至於夏商,乃分置左右。
1956 史皇作圖,史皇、蒼頡同階。
1957 宋衷曰:史皇、黃帝臣也,圖謂畫物象也。
1958 伯餘作衣裳。
1959 胡曹作衣。
1960 宋衷注曰:黃帝臣。
1961 胡曹作冕。
1962 宋衷注曰:黃帝臣也。
1963 於則作屝履。
1964 宋衷曰:黃帝臣,草曰屝,麻曰履。
1965 雍父作舂杵臼。雍父作舂。雍父作杵臼。雍父作臼。
1966 宋衷曰:雍〔父〕、黃帝臣也。
1967 胲作服牛。
1968 注曰:胲、黃帝臣也,能駕牛。又云:少昊時人,始駕牛。
1969 相土作乘馬,獲骷蕁
1970 宋衷云:皆黃帝臣。
1971 共鼓貨狄作舟。
1972 注曰:二人、黃帝臣也。共鼓、貨狄,黃帝二臣。
1973 女媧作笙簧,女媧作簧。
1974 宋均注曰:女媧、黃帝臣也。
1975 隨作笙,長四寸,十二簧,像鳳之身。
1976 宋衷注:隨、女媧氏之臣。
1977 隨作竽。
1978 夷作鼓。
1979 以桴擊之曰鼓,以手搖之曰礎
1980 揮作弓。
1981 夷牟作矢。牟夷作矢。?、黃帝臣夷牟作。
1982 宋衷注曰:夷牟、黃帝臣也。
1983 巫彭作醫。
1984 顓頊。
1985 祝融作市。
1986 宋衷云:顓頊臣也。祝融、顓頊臣,為高辛氏火正。
1987 堯。
1988 陶制五刑。
1989 巫咸初作醫。
1990 巫咸、堯臣也,以鴻術為帝堯之醫。
1991 巫咸作筮。
1992 巫咸作鼓。
1993 無句作磬。
1994 注云:無句、堯臣也。
1995 化益作井。
1996 宋衷曰:化益、伯益也,堯臣。
1997 舜。
1998 舜始陶,夏臣昆吾更增加也。
1999 倕作規矩准繩,垂、舜臣。
2000 垂作耒耜,垂作耒耨,垂作銚耨,垂作耜,垂作銚,垂作耨。
2001 宋仲子注曰:銚、刈也。
2002 咎繇作耒耜。
2003 伯夷作五刑。
2004 簫、舜所造,其形參差象鳳翼,十管,長二尺。垂作鐘。
2005 夔作樂。
2006 磬、叔所造。
2007 叔、舜時人。
2008 烏曹作簙。
2009 夏。
2010 鯀作城郭。鯀作城。
2011 鯀作郭。
2012 禹作宮室。禹作宮。
2013 奚仲作車。
2014 夏作贖刑。
2015 儀狄造酒,儀狄始作酒醪,辨五味。
2016 夏禹之臣。
2017 杜康造酒。
2018 少康作秫酒。
2019 少康作箕?,箕?、少康作。
2020 杼作甲。
2021 宋衷云:少康子,杼也,輿、少康子。少康之子,輿也。甲、鎧也。
2022 逢蒙作射。
2023 商。
2024 湯作五祀,戶、井、薄⒅辛鎩⑿校至周而七,曰門、行、厲、戶、薄⑺久、中溜。
2025 微作禓五祀。
2026 注:微者、殷王八世孫也,禓者、強死鬼也,謂時儺索室驅疫逐強死鬼也,五者、謂門、戶及井、薄⒅辛鎩
2027 紂為玉床。
2028 周。
2029 武王作翣。
2030 武王始作箑。
2031 暴辛公作塤。塤、暴辛公所作也,圍五寸半,長三寸半,六孔也。
2032 暴辛為塤。
2033 宋均曰:暴辛、周平王時諸侯,作塤,有三孔。
2034 蘇成公作篪,篪、蘇成公所作,長一尺二寸。蘇成公作篪,管樂十孔,長尺一寸,吹孔有嘴,如酸棗。
2035 秦穆公作沐。
2036 魯昭公作弁。
2037 宋均曰:制素弁也。
2038 魯昭公始作璽。
2039 宿沙作煮鹽。
2040 宋衷曰:宿沙衛、齊靈公臣,齊濱海,故(以)〔衛〕為魚鹽之利。
2041 衛〔公〕叔文子作輗軸。
2042 公輸作石磑。
2043 韓哀作御。
2044 宋衷曰:韓哀、韓文侯也,時已有御,此複雲作者,加其精巧也。
2045 4.8《世本謚法篇》
2046 顓頊生子窮系。
2047 宋衷曰:窮系、謚也。
2048 周赧王。
2049 宋衷曰:赧、謚也。
2050 西周武公。
2051 宋衷曰:謚曰武公。
2052 曹靖公。
2053 悼伯卒,弟露立,謚靖公。
2054 季文子。
2055 行父、季友之孫,故以季孫為氏,死,謚曰文子。
2056 4.9《世本作篇補遺》
2057 空侯、空國侯所造。
2058 堯作圍濉
2059 鯀作城郭。
2060 城、盛也,郭、大也。
2061 杼作矛。
2062 4.10《世本論述補遺》
2063 楊泉《物理論》曰:「楚漢之際,有好事者作《世本》,上錄黃帝,下逮漢末。」
2064 《廣川書跋》云:昔左氏書子皮即位,叔向言罕樂得其國,葉公作《顧命》。楚漢之際,為《世本》者用之。
2065 4.11《世本雜錄》
2066 龐英《文昌雜錄》曰:梁四公子,一人姓?名傑,一人姓?名堋U衙魈子曰:?出《世本》,艸觥妒辣盡貳
2067 夏竦《古文四聲韻》曰:「姬、古《世本》字,?、古《世本》字。」
2068 孫馮翼集本重集世本序
2069 世本者。古史官所記。為十五篇。見藝文志。以為記黃帝以來訖春秋時。蓋周末史氏所為也。顏之推據皇甫謐謂左邱明所書。謐言多不足信。此又誤讀班彪傳之文。按彪傳言左邱明作左氏傳三十篇。又撰異同號曰國語二十篇。下云。又有記錄黃帝已來至春秋時帝王公侯卿大夫號。曰世本。一十五篇。稱又有者。別有人撰此書。不必左氏。若彪以為左氏撰。其子固作藝文志。何云古史官乎。其書十五篇。即太史公所採。故漢書司馬遷傳贊以為遷採世本。班彪以為遷刪世本者也。後漢綏和元年以世本相明。詔封孔子世為殷紹嘉公。見梅福傳。劉向錄中秘書。以十五篇為二卷。故隋經籍志。世本二卷劉向撰。撰之云撰集古書。非如後世之作而不述也。隋志又有世本四卷宋衷撰。衷蓋注而廣之。唐藝文志稱宋衷注世本四卷。詩正義引宋仲子注。即衷字也。又有世本別錄。及宋均注世本七卷。王氏注世本譜二卷。俱見唐志。春秋左氏正義云。今之世本與司馬遷言不同。劉恕通鑒外紀。以為世本經秦歷漢。儒者改易。是此諸本已。晉時杜預採以為春秋世族譜。然預旁引傳記。不盡依世本。其時尚有荀卿撰春秋公子血脈譜。據玉海引中興書目。以為秦譜下及項滅子嬰之際。非荀卿作云云。蓋不及世本之可信。今考杜注。不從世本艾獵為孫叔敖之兄之言。或別有所據。亦無書以是正之矣。世本之亡。當在宋世。崇文總目載氏族類諸書。始自姓苑。宋藝文亦然。俱不載世本。則鄭樵撰氏族略。王應麟撰姓氏急就章。所引世本。皆採獲他
2070 處。不見原書明矣。古書至南宋。亡佚最多。況氏族之書。尤為下品寒門所嫉妒。若今風俗通。獨闕氏族一篇。姓苑姓纂諸書。皆無完本。此其明驗。永樂大典。為姚廣孝諸臣奉撰集。所錄古書。皆金人俘獲北宋內府圖籍。疑尚有世本遺文。曩官翰林。曾見其書。未及採錄。吾友錢征士大昭。嘗據書傳所引。集為作篇。居篇。姓氏篇。王侯大夫譜篇。共四篇。服其勤博。何文學元錫手錄示予。攜歸金陵。適家郎中馮翼。篤嗜古書。亦為此學。既得錢本。複據諸書補其未備。校訂付刊。時歙人洪部曹瑩亦補校元和姓纂。洪太守梧先刊古今姓氏辨証書。三書相輔而行。譜系之學。庶幾墜緒複續。更望來者之補其缺略云爾。嘉慶七年重九後六日陽湖孫星衍撰。
2071 世本考証
2072 周禮。瞽蒙諷誦詩。世奠系。注。故書奠或為帝。杜子春雲。帝讀為定。其字為奠。書亦或為奠。世奠系。謂帝系諸侯卿大夫世本之屬是也。小史。主次序先王之世。昭穆之系。述其德行。瞽蒙主誦詩。誦世系。以戒勸人君也。故國語曰。教之世。而為之昭明德而廢幽昏焉。以怵懼其動。玄謂世之而定其系。謂書於世本也。疏。子春解世系。帝系據王。即經系也。諸侯卿大夫謂之世本。即經世也。云小史主次序先王之世昭穆之系者。小史職云。奠系世。辨昭穆。故知小史次序之。小史。掌邦國之志。奠系世。辨昭穆。鄭司農云。系世。謂帝系世本之屬是也。雲述其德行者。取義於國語。雲為之昭明德是也。子春之意。與先鄭同為諫諍之事。後鄭亦不從也。國語者。按楚語云。莊王使士亹傅太子箴。辭。王卒使傅之。問於申叔時。申叔時曰。教之春秋。而為之聳善而抑惡焉。以戒勸之。教之世。而為之昭明德而廢幽昏焉。以怵懼其動。注云。先王之系世本。使知有德者長。無德者短。子春引之者。証帝系世本之事。後鄭云。世之而定其系。謂書於世本。以世與系為一事解之。又對文言之。王謂之帝系。諸侯卿大夫謂之世本。散則通。故云書於世本。世本即帝王系也。
2073 王應麟漢志考証曰。世本十五篇。 周官。瞽蒙世奠系。注。謂世之而定其系。謂書於世本也。 國語曰。教之世以怵懼其動。小史定系世。辨昭穆。注。謂帝系世本之屬。天子曰帝系。諸侯曰世本。司馬遷傳贊。世本。錄黃帝以來至春秋時帝王公侯卿大夫祖世所出。司馬遷採世本。劉
2074 向曰。世本。古史官明於古事者。所記錄黃帝以來帝王諸侯及卿大夫系謚名號。凡十五篇。隋志。世本王侯大夫譜二卷。又世本二卷。劉向撰。又四卷。宋衷撰。又漢初得世本。黃帝以來祖世所出。春秋正義云。今之世本與司馬遷言不同。世本多誤不依憑。顏之推曰。世本。左邱明所書。此說出皇甫謐帝王世紀。而有燕王喜漢高祖。非本文也。項氏曰。古者立氏。必告於太史。春秋之末。知果別族於太史。為輔氏。後世史職既衰。宗法又亡。鄭氏曰。三代之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婦人稱姓。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為一。
2075 顏氏家訓書証篇云。世本。左邱明所書。自注云。此說出皇甫謐帝王世紀。而有燕王喜漢高祖。
2076 文選趙充國頌注。引世本注云。鬼方於漢。則先零戎是也。
2077 世本
2078 漢 宋   衷注
2079 清 承德孫馮翼集
2080 作篇。明堂位正義曰。世本。書名。有作篇。其篇記諸作事。
2081 巫咸作筮。周禮龜人。初學記二十。 倕作鐘。初學記十六。通志樂略引世本作垂。黃帝工人。三條見風俗通。無作毋。 無句作磬。女媧作笙簧。宋衷曰。女媧。黃帝臣。文選長笛賦。 又御覽五百八十一。 明堂位注。 風俗通。 通志樂略引云。磬。叔所造。不知何代人。又曰。無句作磬。
2082 容成作歷。大撓作甲子。注云。皆黃帝史官。 春秋序正義。 舜典疏。 上句御覽十六。
2083 簫舜所造。通志略。
2084 逢蒙作射。藝文類聚。
2085 杼作甲。注云。少康子。名杼也。甲。鎧也。墨子同。 御覽三百五十三。又三百五十五。 又初學記二十二。
2086 垂作銚。注云。銚、刈也。臣工疏。御覽八百二十三。作倕。 垂作耨。左氏僖三十三年。
2087 黃帝作冕旒。士冠禮。 宋仲子云。冕、冠之有旒者。注見左氏桓二年疏。
2088 蒼頡作書。尚書序正義。蒼頡造文字。注云。蒼頡。黃帝之史。周禮外史疏。沮誦。蒼頡。作書。宋衷注曰。沮誦蒼頡。黃帝之史。廣韻。 又御覽二百二十五。
2089 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注云。夏禹之臣。 御覽八百四十三。又初學記二十六。杜康造酒。並酒誥正義。少康作秫酒。御覽八百四十三。 初學記二十六。
2090 巫彭作醫。山海經注。
2091 隋作笙。藝文類聚四十四。 通志略引作笙條。有未知其何代人也一句。 宓羲作瑟。 神農作琴。風俗通。 通志樂略。又初學記十六。 隨作竽。廣韻。文選法。又御覽五百八十一。
2092 夷作鼓。通典。 通志樂略。作鼓條又見。
2093 揮作弓。夷牟作矢。注云。揮、夷牟。黃帝臣。二句又初學記二十二。 事類賦注十三。 射義疏。上句又見御覽三百四十七。下句見三百四十九。二句見藝文類聚六十。
2094 堯使禹作宮室。又御覽壹百七十三。又初學記二十四。 雍父作舂。 少康作箕帚。此句。又見御覽七百六十五。 胡曹作衣。又路史國名紀卷六。 黃帝作
2095 旃。 蚩尤以金作兵器。此句。又御覽二百七十。注。蚩尤。神農臣也。胲作服牛。注云。黃帝臣。又去。少昊時人始駕牛此句又見御覽八百九十九。又初學記二十九。 共鼓貨狄作舟。注云。二人並黃帝臣。 廣韻。 藝文類聚七十一。又見初學記二十五。事類賦注十六。 相士作乘馬。楊倞旬子注。 烏曹作博。文選博奕論。 奚仲作車。山海經注。 又御覽七百七十三。
2096 胡曹作冕。注云。胡曹。黃帝臣。昭二十五年疏。 鯀作城郭。祭法。 隸首作數。注云隸首。黃帝史也。文選西京賦注。 公輸作石磑。後漢張衡傳注。 韓哀侯作御。文選聖主得賢臣頌。漢書注。無侯字。 宋衷曰。韓哀。韓文侯也。時已有御。此複言作者。加其精巧也。漢書注。
2097 史皇作圖。宋衷曰。史皇。黃帝臣也。圖。謂畫物象也。宣貴誄又御覽七百五十。伯餘作衣裳。宋衷曰。黃帝臣也。
2098 後益作占歲。御覽十七。
2099 伯益作井。又御覽一百八十九。 初學記六。作伯益。又云。亦云黃帝見百物始穿井。
2100 黃帝作旃冕。宋均曰。通帛為旃。冕冠之有旃。應劭曰。周始垂旒也。御覽三百四十。又六百八十六。
2101 秦穆公作沐。御覽三百九十五。
2102 武王作翣。御覽五十二。 事類賦十四。 初學記二十四。
2103 蘇成公造篪。吹孔有觜如酸棗。蘇成公。平王時諸侯。原案下二句。疑是宋仲子注文。 風俗通。聲音卷。 詩。何人斯疏。 御覽五百八十。
2104 塤。暴辛公所造。亦不知何人。通志樂略引此二句。周畿內有暴國。豈其時人乎。本作塤。音許袁切。圍五寸半。長三寸半。凡六孔。宋均注曰。暴公國。平王諸侯。暴辛公燒土為之。風俗通。聲音卷。 詩。何人斯疏。文選長笛賦注。 御覽五百八十一。於則作履屝。注。於則。黃帝臣。草曰屝。麻曰履也。御覽六百九十七。 紂為玉床。又七百單六。
2105 咎繇作耒耜。又八百二十三。
2106 芒作網。宋衷注。芒。庖犧臣。又八百三十四。
2107 為魚鹽之利。。齊靈公臣。齊濱海。故宿沙作鹽。宋衷曰。宿沙又八百六十五。
2108 逢蒙作射。藝文類聚七十四。
2109 夔作樂。初學記十五。
2110 祝融作市。初學記二十四。又引注云。祝融。顓頊臣。為高辛氏火正。
2111 黃帝之世。始立史官。蒼頡、沮誦。居其職矣。初學記二十一。
2112 居篇
2113 契居番。王應麟通鑒地理通釋。
2114 懿王居犬邱。又詩譜正義。引作懿王徙於犬邱。
2115 昭明居砥石。書序。
2116 楚鬻熊居丹陽。武王徙郢。宋仲子云。丹陽在南郡枝江縣。左氏桓二年。
2117 邾顏居邾。肥徙郳。宋仲子云。邾顏別封小子肥為郳。為小邾子。 莊五年。
2118 魏悼子徙霍。 昭子徙安邑。史記索隱。
2119 魏武子居魏。魏悼子徙霍。宋衷曰。霍、地名。今河東彘縣也。魏世家索隱。
2120 鄭桓公封棫林。昭十六年。
2121 齊景公亡滕。隱六年。
2122 涿鹿在彭城。王應麟通鑒地理通釋。
2123 武王在酆鄗。文選西都賦注。
2124 西周桓公名揭。居河南。東周惠公名班。居洛陽。戰國策注。
2125 禹都陽城。地理志潁川郡。
2126 唐叔虞居鄂。朱衷曰。鄂地。今在大夏。惠氏左傳補注。
2127 吳孰姑徙勾吳。注云。孰姑。壽夢也。勾吳。太伯始所居地名。魏都賦注。
2128 戴公居。曹。路史國名紀。
2129 楚子熊渠、封仲子紅於鄂。寰宇記一百十二兩引。
2130 懿王居犬邱。厲王淫亂(出)於彘。今河東永安是也。平王即位。徙居(洛邑。)洛誥所謂新邑也。國語曰。幽王滅。周乃東遷。本殷之畿內。有禹貢豫州(外方)之域。河洛瀍澗之閒。周於南柳七星張之分。鶉火之次也。乃(及)敬王避子朝之亂。東居成周。故春秋經曰。天王入於成周是也。後六年。王室定。遂徙(都)成周。是後晉又率諸侯之徒。修吾(繕)其城。以成周城小不受王都。故壞翟泉而廣為。翟泉地在成周(城)東北。今洛(陽)城中有周王塚是也。至赧王又徙居成周而失位。字。且疑非世本文。=御覽一百五十五。下三段同。疑有
2131 秦非子始封於秦。故秦本紀稱周孝王曰。朕分之土邑。秦本隴西秦定穀(谷亭)是也。玄孫莊公徙廢邱。周懿王之所都。今槐里是也。及襄公始受酆之地。列為諸侯。文公徙。故秦本紀曰。公事(東)獵至。乃卜居之。今扶風郿縣是也。寧公又都平陽。故秦(本)紀曰。寧公二年、徙居平陽。今扶風郿縣之平陽亭是
2132 也。(故秦本紀曰。德公元年初居雍。今扶風雍是也。)至獻公即位。徙治櫟陽。今馮翊萬年是也。孝公自櫟陽徙咸陽。秦本紀曰。作為咸陽築冀。冀聞(闕)徙之。及漢元年。更名新城。屬扶風。後於長安。故太史公傳曰。長安故咸陽也。元鼎三年。複別謂(為)渭城。今長安西北渭水陽。有故城。故西京賦曰。秦里其朔。是(寔)為咸陽是也。同上。漢高帝元年。始為漢王。都南鄭。屬漢中。秦屬(厲)公所署(置)。在禹貢梁州之域。北遠(達)雍。南跨巴蜀。與秦同分。元(二)年北徙櫟陽。故秦獻公之所居。後居萬年。故屬馮翊。今京兆縣也。都長安。秦咸陽之地。今京兆所治縣也。其城狹小。至惠帝元年。始更築廣。五年乃成。光武以武侯信(信侯)進封蕭王。在禹貢徐州之域。於周以封子信(姓)之別附庸。事在春秋。於漢屬豫州。今沛國蕭是也。及即位於鄗。更名高邑。建武元年。始都洛陽。故成周之舊基。(城)東西六里一十步。南北九里一百步。是以時人謂洛陽為東京。長安為西京。同上。
2133 。鄴為王業之本基。與洛陽凡五處。故號曰五都。W魏武為魏公。都鄴。今魏郡是(也。)後文帝因漢之舊複都洛隱(陽)。以譙為先人本國。許昌為漢之所居。長安為西京之遺同上。
2134 氏姓篇
2135 豕韋。防姓。路史國名記卷四。
2136 芮。姬姓。書序。息。姬姓。左氏隱十一年。 魏。姬姓。桓三年。 隨。姬姓桓六年。 又寰宇記一百四十四。 荀。賈。皆姬姓。桓九年。 鮮虞。姬姓。白狄也。穀梁昭十二年。 夷。妘姓。左氏隱元年。 逼陽。妘姓。祝融之孫。陸終第四子求言之後。襄十年。 鄅妘姓。昭十八年。
2137 莒。已姓。左氏隱二年。 已姓。出自少。昭十七年。
2138 向。姜姓。左氏隱二年。 州。姜姓。桓五年。 齊。姜姓。襄十一年。
2139 燕。姞姓。左氏隱五年。
2140 帝舜。姚姓。左氏隱八年。
2141 任姓。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十國。 左氏隱十一年。
2142 鄧。曼姓。七年。µ莊十六年楚文王滅之。 
2143 羅。熊姓。桓十二年。
2144 黃。嬴姓。莊十九年。 徐。奄。皆嬴姓。昭元年。
2145 偃姓。舒庸、舒蓼、舒鳩、舒龍、舒鮑、舒龔。文十二年。
2146 、鄭、曹、滕。姬姓。晉、魯、襄十一年。 畢。毛。皆姬姓。顧命正義。 密。姬姓。漢書地里志。河南密縣注。
2147 邾。小邾。曹姓。又
2148 宋。子姓。又 子姓。殷、時、來、宋、空同、黎、比、髦、目夷、蕭。隱元年。
2149 莒。已姓。又 自紀公以下為已姓。隱二年。
2150 。姒姓。又 斟灌。斟尋。夏同姓諸侯。襄四年。 彤。姒姓。顧命正義。 有扈與夏同姓。甘誓正義。
2151 薛。任姓。又 夏奚仲封薛。周有薛侯。其後為氏。姓氏急就章。
2152 參姓。祝融之後。廣韻。 融姓。古天子祝融之後。又
2153 鍾離氏。與秦同祖。又 公紀氏。又。{ 大公叔又 西鄉錯。又
2154 廩君、名務相、姓巴。與樊氏、暉氏、相氏、鄭氏、凡五姓。俱出。皆爭神。以土為船。雕文畫之。而浮水中。其船浮。因立為君。他船不能浮。獨廩君船浮。因立為君。御覽三十七。
2155 胡子國。歸姓。路史國名紀卷六。
2156 莘。姒姓。夏禹之後。寰宇記二十八。
2157 陸終娶於鬼方氏之妹。謂之女嬇。音蒯。生六子。孕而不育。三年。啟其左脅。三人出焉。啟其右脅。三人出焉。御覽三百七十一。
2158 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於鄫。襄六年莒滅之。鄫太子巫仕魯。去邑為曾氏。通志氏族略。
2159 舒蓼氏。舒蓼。偃姓。陶之後。楚東境小國也。又
2160 舒鮑氏。舒鮑。偃姓國也。又
2161 密須氏。商時姞姓之國。又
2162 有熊氏之後。為瞻葛氏。又
2163 昆吾。古已姓之國。夏時諸侯伯祝融之後。又
2164 馮。歸姓。鄭大夫馮簡子之後。又
2165 鍾離氏。與秦同祖。嬴姓。又
2166 狐邱氏。晉大夫狐邱林之後。又
2167 廩邱氏。齊大夫廩邱子之後。又
2168 東鄉氏。宋大夫東鄉為人之後。又
2169 空同氏。子姓。又
2170 州。因氏焉。]豹孫步楊。生]州氏。晉]又
2171 少施氏。魯惠公子施父之後。又
2172 季桓子生穆叔。其後為子楊氏。又
2173 子革氏。宋司城子革之後。又
2174 季平子支孫。亦為子革氏。又
2175 子干氏。齊公子都字子乾之後。又
2176 子工氏。齊頃公之子。公子子工之後。又
2177 子泉氏。齊頃公之子。公子湫字子泉之後。又
2178 子獻氏。陳桓公孫。子獻之後。又
2179 子占氏。陳桓子生書字子占之後。又
2180 子尚氏。陳僖子生廩邱子尚意茲。因氏焉。又
2181 老童娶根水氏。又
2182 囂氏。玄囂之後。又
2183 參氏。董姓。陸終第二子參胡後。又
2184 季隨氏。周八士季隨之後。又
2185 述氏。魯大夫伸述之後。又
2186 季嬰氏。晉樓季嬰之後。又
2187 季夙氏。晉靖侯孫。季夙之後。又
2188 大狐氏。晉大夫大狐伯生突生饒。為大狐氏。其後大狐容為晉大夫。又
2189 大戊氏。晉公子大戊之後。大戊教昭為原大夫。又
2190 去疾氏。鄭穆公子去疾之後。去疾、字子良。又有良氏。所以別族。
2191 將軍文子生慎子會生強梁。因氏焉。強梁氏。又
2192 楚季氏。楚若敖生楚季。因氏焉。陳大夫有楚季融。又
2193 廉生季融。子孫氏焉。『季融氏。楚又
2194 季老氏。宋華氏有華季老。子孫氏焉。又
2195 泥氏。宋大夫卑泥之後。又
2196 方叔氏。鼓方叔之後。又
2197 韓餘氏。韓宣子餘子之後。因氏焉。又
2198 乾獻氏。宋司徒華定為乾獻氏。又
2199 右史氏。古者右史記事。周有右史武。又
2200 靈公之子。公子郢之後也。司寇氏。又
2201 司功氏。晉大夫司功景子士丐弟他。因官氏焉。又
2202 靈公子昭生子郢。生文子才芳。為將軍氏。將軍氏。又
2203 右師氏。宋莊公生公子申。世為右師氏。又
2204 齊季氏。魯有大夫齊季窺。又
2205 伍參氏。楚伍參之後。支孫以為氏。又
2206 伯宗氏。晉孫伯起生伯宗。因氏焉。又
2207 疆生班。因氏焉。『班氏。芊姓。『又
2208 強。因氏焉。『強氏。芊姓。若敖生『又
2209 韓言氏。姬姓。晉韓厥生無忌。無忌生襄。襄生子魚。為韓言氏。又
2210 史晁氏。衛史晁之後。又
2211 恆氏。楚大夫恆思公之後。又
2212 甫爽氏。宋大夫甫爽之後。又
2213 過氏。任姓。夏諸侯後為氏。姓氏急就章。
2214 舒鮑。偃姓國。又云。舒。任姓。又
2215 呂。任姓。又
2216 時。子姓。又
2217 泉。任姓。又
2218 賜氏。齊大夫簡子賜之後。又
2219 黎氏。子姓。國之後。又
2220 廩君。姓已氏。又
2221 融氏。祝融之後。又複姓。融夷氏。祝融後董父之允。以融夷為氏。 男氏。作南。又
2222 子姓。有蕭氏。又
2223 莢氏。晉大夫莢氏僖子。又
2224 畢。任姓。又
2225 謝。任姓。黃帝之後。又
2226 祝。任姓。又
2227 它氏。楚平王孫有田公它成。豈同族乎。又
2228 費氏。作弗。又
2229 墨夷氏。宋襄公子墨夷須為大司馬。其後有墨夷。又
2230 太公叔潁。又
2231 終氏。任姓。又
2232 髦氏。子姓。又
2233 王侯大夫譜。隋經籍志。世本王侯大夫譜二卷。
2234 湯名天乙。堯典疏。以為王侯世本。
2235 伏犧制以儷皮嫁娶之禮。月令疏。
2236 成王生康王。康王生昭王。昭王生穆王。穆王生恭王。恭王生懿王及孝王。懿王崩。弟孝王立。孝王崩。懿王太子燮立。是為夷王。詩民勞疏。引以為孝王生夷王。夷王生厲王。禮記郊特牲。及詩民勞正義。
2237 平王生桓王林。林生莊王佗。佗生僖王胡齊。齊生惠王。惠王生襄王鄭。鄭生頃王巨。巨生匡王班、及定王瑜。瑜生簡王夷。夷生靈王洩心。心生景王貴。貴生悼王猛及敬王。昭二十六年。 敬王崩。貞王介立。貞王崩。
2238 元王赤立。宋衷注。 引太史公書云。元王仁生貞王介。與世本不相應。不知誰是。 哀十九年。
2239 帝嚳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上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嫄。而生后稷。次妃有娀氏之女曰簡狄。而生而生。御覽
2240 作是產。契。次妃御覽作次妃曰陳妃豐。是生后稷。歐引作陳酆。餘同。陳鋒氏之女曰慶都。生帝堯。下妃娵訾氏之女曰常儀。生摯。詩生民正義引大戴禮云云。又御覽一百三十五。 藝文類聚十五。 以為家語世本。其文亦然。
2241 黃帝生玄囂。玄囂生僑極。僑極生帝嚳。帝嚳生堯。堯典疏。
2242 顓頊娶於滕王賁氏。謂之女祿。產老童。 老童娶於根水氏。謂之驕福。產重及黎。 黃帝娶於西陵氏之子。謂之累祖。產青陽及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 顓頊母濁山氏之子。 青陽即少皞。黃帝之子。代黃帝而有天下。號曰金天氏。昭十七年。
2243 炎帝。即神農氏。又 帝堯為陶唐氏。五子之歌。
2244 是也。昆吾者。又
2245 太甲。太丁子。伊訓。 太甲崩。子沃丁立。書序。 盤庚崩。弟小辛立。崩。弟小乙立。崩。子武丁立。又
2246 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昌若。昌若生曹圉。曹圉生根國。根國生冥。祭法。
2247 亞圉雲生太公組紺諸澀((┉辛))皿病V杏埂
2248 以黃帝為五帝。書序。 堯是黃帝玄孫。舜是黃帝八代孫。堯典。 啟。禹子。益稷。
2249 陸終娶於鬼方氏之妹。謂之女嬇。是生六子。孕三年。啟其左脅。三人出焉。破其右脅。三人出焉。其四曰求
2250 言。是謂之鄶。鄶人者。鄭是也。水經注。洧水。 宋衷曰。求言。名也。妘姓所出。鄶。國也。見詩古義。
2251 舜時。西王母獻白環。及佩。文選景福殿賦注。 藝文類聚六十七。佩、作玦。
2252 顓頊生骨系。骨系生高密。是為禹。玉篇七。案骨系。俗字。
2253 顓頊娶於勝墳氏宋衷注。曰國名。之子。謂女祿。是生老童。帝系雲勝奔氏。餘同。 御覽一百三十五。
2254 堯取散宜氏子謂之女皇。宋衷曰。是生丹朱。帝系漢書同。 見御覽一百三十五。 散字。依大戴記帝系篇增。
2255 鯀娶有莘氏曰女志。是生高密禹。又一百三十五。
2256
2257 伯禽生煬公熙。熙生微公弗。弗生獻公具。具生武公敖。明堂位正義。 孝公生惠公弗皇。弗皇生隱公。曾子問正義。
2258 哀公蔣生悼公寧。寧生元公嘉。嘉生穆公不衍。檀弓上。 桓公軌。桓元年。 閔公啟方。閔元年。 隱公之後。仍有六世為君。隱七年。
2259 孝公生僖伯彄。彄生哀伯達。達生伯氏瓶。瓶生文仲辰。禮器公冶長疏。臧會。臧頃伯也。惠氏左傳補注。
2260 季友生仲無佚。無佚生行父。穀梁文六年。 公子友生齊仲。齊仲生無逸。無逸生行父。行父生夙。檀弓上。 悼子紇生平子意如。意如生桓子斯。斯生康子肥。檀弓下。 悼子紇生穆伯靖。又
2261 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茲。茲生莊叔得臣。臣生穆叔豹。豹生昭子婼。婼生成子不敢。敢生武叔州仇。檀弓上。
2262 桓公生僖叔牙。叔牙生武仲休。休生惠伯彭。彭生皮。為叔仲氏。檀弓下。
2263 孝公生惠伯革。其後為厚氏。檀弓上。正義以為世本云革。此云鞏。世本云厚。此云後。其字異耳。
2264 慶父生穆伯敖。敖生文伯穀。穀生獻子蔑。檀弓下。 獻子蔑生孝伯。孝伯生惠伯。惠伯生昭伯。昭伯生景伯。檀弓上。
2265 叔盻生聲伯嬰齊。齊生叔老。老生叔弓。檀弓下。 叔弓生定伯閱。閱生西巷敬叔。叔生成子還。左氏定十一年。
2266 仲孫獲生南宮絛。檀弓上。
2267 敬叔。桓公七世孫。惠伯。是桓六世孫。檀弓下疏。
2268 仲遂。莊公之子東門襄仲。檀弓下。 述產子家歸父。述與遂。古字通。惠楝左氏補注。 郈昭伯名惡。惠氏左傳補注。
2269 魯大夫公之文。廣韻。
2270
2271 宋愍公生弗甫何。弗甫何生宋父。宋父生正考甫。正考甫生孔父嘉。為宋司馬。華督殺之而絕其世。其子木金父降為士。木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為華氏所逼。奔魯為防大夫。故曰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生仲尼。詩那正義。
2272 華父督。戴公之孫。好父說之子。左氏桓元年。 華督生世子家。家生華孫御事。事生華元右師。文十六年。 世子家生秀老。老生司徒鄭。鄭生司徒喜。成十五年。
2273 戴公生樂甫術。術生碩甫澤。澤生季甫。甫生子僕伊與樂豫。左氏文七年。 碩甫澤生夷父須。須生大司寇呂。文十八年。 戴公生樂甫術。術生石甫願繹。繹生夷甫傾。傾生東鄉克。克生西鄉士曹。曹生子罕喜。檀弓下。 樂懼。戴公六世孫。成十六年。
2274 桓公生公子鱗。鱗生東鄉矔。文七年。 東鄉矔生司徒文。文生大司寇子奏。奏生小司寇朱。
2275 公孫壽生大司馬虺。虺生司馬澤。成十五年。
2276 莊公生右師戊。戊生司城師。成十五年。
2277 桓公生向父日兮。日兮生司城訾守。守生小司寇鱣及合左師。成十五年。 向戍生東鄰叔子超。超生左師眇。眇。即向巢也。檀弓上。
2278 皇父充。石。戴公子。文十一年。
2279 襄公子墨夷須為大司馬。其後有墨夷皋。廣韻。宋大夫東鄉為。又宋有大夫考成方。又
2280
2281 武公。莊伯子。曲沃。桓三年。
2282 畢萬生芒季。芒季生武仲州。州。即讎也。閔元年。又魏世家索隱。 畢萬生芒。芒生季。季生武仲州。州生莊子降。降生獻子荼。
2283 荼生簡子取。取生襄子多。此句又見索隱。下句同。多生桓子駒。駒生文侯斯。樂記疏。 魏錡讎孫。宣十二年。 獻子名荼。魏世家索隱。魏襄王、名嗣。索隱。 範氏。晉大夫隰叔之子。士蒍之後。惠棟左氏補注。
2284 武仲生莊子絳。魏世家。 又記魏世家。魏絳卒。謚為昭子。徐廣曰。世本曰莊子索隱中。又文侯都徐曰。世本云斯也。
2285 惠王生襄王。而無哀王。魏世家集解。 襄王生昭王。而無哀王。索隱。 昭王名薄0操彞趺圉。安厘王生景愍王午也。俱世家索隱。
2286 士蒍生士伯缺。缺生士會。會生士燮。左氏文十三年。 文叔燮生宣叔。生獻子鞅。鞅生吉射。惠氏左傳補注。 士弟佗為司功。以官為氏。廣韻。
2287 孫伯黶生司空頡。頡生南里叔子。子生叔正官伯。伯生司徒公。公生曲沃正少襄。襄生司空大伯。伯生侯季子。子生籍游。游生談。談生秦。昭十五年。
2288 桓叔生子萬。子萬生求伯。求伯生子輿。子輿生獻子厥。宣十二年。
2289 卻豹生冀芮。芮生缺。缺生克。成二年又十一年。 豹生義。義生步揚。揚生蒲城鵲居。居生至。又 步揚生州。成十一年。
2290 公明生公孟及夙。惠棟左氏補注。 成十年。作公明生趙夙。 趙夙為衰祖。穿為夙之曾孫。宣二年。
2291 晉大夫下門聰。廣韻。
2292 叔向兄弟有季夙。昭五年。
2293 晉大夫逝敖生桓伯林父。左氏補注。 程鄭。荀氏別族。成十八年。
2294
2295 太公望生丁公伋。伋生乙公得。得生壩瞎慈母。慈母生哀公不臣。檀弓下。
2296 莊仲山產敬仲夷吾。夷吾產武子鳴。鳴產莊子啟方。啟方產成子孺。孺產莊子盧。盧產悼子其夷。其夷產
2297 襄子武。武產景子耐涉。耐涉產微。凡十代。世譜同。史記管晏列傳索隱。
2298 靈公名環。莊公名光。景公名杵臼。史記。管晏列傳索隱。
2299 頃公生子夏勝。勝生子石青。左氏昭二十年。
2300 高敬仲生莊子。莊子生傾子。傾子生宣子。宣子生厚。厚生止。左氏襄二十九年。
2301 傾子之孫。武子偃。左氏襄二十九年。 又昭十二年。引曰傾子之孫酀。
2302 陳僖子乞產成子常。左氏疏。作僖子生昭子莊。簡子齒。宣子其夷。穆子安。廩邱子尚醫左氏疏。作鑿茲。茲、子芒盈。左氏疏。作芒子盈。惠子得。惠棟。左氏補注。左氏哀十四年。 成子當。疑作常。謂陳恆也。 生襄子班。班生莊子伯。檀弓上。
2303 懿伯生貞孟。貞孟生成伯高父。國氏。檀弓上。
2304 齊大夫長孫修食邑於唐。其孫仕晉。後號唐孫氏。廣韻。 齊大夫淵湫。又 齊臨淄大夫車遽氏。又九麻。 二十三魂引臨
2305 淄大夫車門遽。
2306 戴公申。閔二年。。Œ康伯名 聲相近。Œ宋衷曰。即王孫牟也。事周康王為大夫。司馬貞曰。牟
2307 獻公生成子當。當生文子拔。拔生朱。為公叔氏。檀弓上二見。
2308 靈公生昭子郢。郢生文子木及惠叔蘭。蘭生虎。為司寇氏。檀弓上。
2309 將軍文氏。文子生簡子瑕。瑕生檀弓上。
2310 懿子兼生昭子舉。舉生趙陽。兼、即黶也。定十四年。
2311 武公。至林父八世。孫氏出於成十四年。
2312 公孟彄靈公之子。字公孟、名彄。隱八年。
2313 孔莊叔達生得閭叔穀。穀生成叔烝鋤。鋤生頃叔羅。羅生昭叔起。起生文叔圉。圉生悝。祭統。
2314 召穆公。康公之十六世孫。詩江漢。
2315
2316 夷昧及僚。夷昧生光。昭廿七年。
2317
2318 穆王生王子揚。揚生尹。尹生令尹。昭十七年。 蒍艾獵是叔敖之兄。馮是艾獵之子。襄十五年。 屈蕩。屈建之祖父。襄二十五年杜注。
2319 楚大夫涉其帑。廣韻。 楚平王孫有田公它成。荀子非十二子篇楊倞注。
2320
2321 子游。子瑕。並公孫夏之子。駟氏。昭十九年。 鄭伯費。是鄭悼公。穀梁成六年。
2322 鄭有子師僕。殷時掌樂。有大師摯。少師陽。廣韻。
2323
2324 宣公生子夏。夏生御叔。叔生徵舒。舒生惠子晉。晉生禦寇。寇生悼子嚙。昭廿三年。 厲公躍。桓十二年。 針宜咎。陳針子八世孫。襄二十四年。 陳遂舜後。宋忠曰。虞思之後。箕伯直柄中衰。殷湯封遂於陳以為舜後。 史記陳世家索隱。
2325
2326 桓公。成公之弟。襄六年。
2327
2328 齊景公亡滕。隱七年左正義。又云。隱公之後。仍有六世為君。同上。錯叔繡。文王子。地理志注。 考公麋。元公弘。即定公、文公也。趙注孟子、困學紀聞卷八。
2329
2330 幽州郡北燕。宋衷曰。有南燕。故曰北。御覽一百六十二。
2331 孫馮翼集「世本」校勘記行數指正文。夾注兩行作一行計。
2332 頁數行數原文校注
2333 六一注御覽八百二十三「三」原本誤作「四」據御覽改。
2334 六三注又御覽二百二十五案御覽此卷未引此文。其六一八、七四七、七四九各卷引蒼頡作書。然非引自世本。疑作者誤引。
2335 六四及注儀狄始作酒醪……注云夏禹之臣原本作「帝女儀狄作酒醪」據太平御覽(以下簡稱「御覽」)刪補。又案酒誥正義引世本文。「夏禹之臣」四字非注。
2336 六四少康作秫酒初學記作「少康」御覽作「杜康」。
2337 六倒二注下句見三百四十九「九」原本誤作「八」據御覽改。
2338 六倒一堯使禹作宮室案初學記引世本無「堯使」二字。御覽引世本無「室」字。
2339 六倒一雍父作春案本條見御覽八二九。又見廣韻三鐘。孫氏漏注。
2340 六倒一黃帝作旃案本條見御覽三百四十。孫氏漏注。
2341 七一 
2342 七一蚩尤以金作兵器案此句見廣韻十二庾。御覽作「蚩尤作兵」無「以金」「器」三字。
2343 七三注昭二十五年疏「五」原本誤作「四」脫「疏」字。據左傳增改。
2344 -36-
2345 七五伯餘作衣裳此條失注出處。案見路史後紀五注。又見淮南子汜論訓。「作」作「制」皆無宋衷注。
2346 七倒三伯益作井「益」原本作「夷」作者注稱。初學記作「伯益」案御覽亦作「益」據改。
2347 七倒二黃帝作旃冕……應劭曰周始垂旒也案御覽三四。引世本作「黃帝作旃」無「冕」字。又「應邵曰」以下。似非世本文。
2348 八三暴辛公所造……有暴國豈其時人也……圍五寸半「辛」宋本御覽五八一作「新」而下文引樂書云云。又作「辛」文選長笛賦注亦作「辛」似以作「辛」為是。原本「暴國」下有「之君」兩字。「乎」作「也」「寸」下無「半」字。均據御覽刪改增補。
2349 八四六孔……暴辛國平王諸侯原本「孔」作「寸」「公國」兩字倒置。「王」下有「時」字。均據御覽刪改。
2350 八四暴辛公燒土為之案御覽此語引自樂書。非世本文。
2351 八四於則作履屝原本脫「屝」字。據御覽補。
2352 八五草曰屝……紂為玉。床「屝」原本誤作「履」「玉」誤作「王」均據御覽改。
2353 八倒二魚鹽之利……故為。宿沙為」作「故以為」據御覽增改。」字。「故原本「沙」下脫「
2354 九二注祝融顓瑞臣為高辛氏火正原本誤作「祝融作市」據初學記補正。
2355 九三居其職矣「居」原本作「是」據初學記改。
2356 -37-
2357 一0二魏武子居魏「魏」原作誤作「犨」據史記改。
2358 一一三封仲子紅於鄂原本脫「於」字。據陳其榮本補。
2359 一一四至倒二「懿王居犬邱」至「故號曰五都」衍之字改為小字旁列。校補之字加括號。以別之。=脫‧茲據宋本御覽校正。其=一一至一二頁三段。均引自御覽一五五。而多有
2360 一二  衍之字改為小字旁列。校補之字加括號。以別之。=據宋本御覽校正。其
2361 一三二注左氏隱十一年「一」原本誤作「四」據左傳改。
2362 一四三舒鮑原本脫「舒鮑」兩字。據左傳補。
2363 一五二與秦同祖……大公叔穎「秦」原本作「嬴氏」「叔穎」原本作「潁叔」均據廣韻改。
2364 一五三廩君案御覽三七「廩」作「稟」而同書七六九、九四四皆作「廩」「廩」、「稟」通。故仍之。陳其榮本改作「稟」
2365 一五七至八注御覽三百七十一「御覽」原本作「又」案本條為御覽三七一引世本文。而上條乃引自寰琮記。故改。
2366 一五倒二通志氏族略原注作「又」字。案此條不見御覽。乃通志氏族略引世本文。原注似與下條「舒蓼氏」注顛倒。今改正。
2367 一七三季平子支孫「孫」原本作「子」據氏族略改。
2368 一七五公子子工之後原本脫「工」字氏箷略作「子共」案春秋氏族譜。齊傾公字有「子工」無「子共」據補。
2369 一七九陳僖子「子」原本作「公」據姓纂、春秋氏族譜改。
2370 一七倒一參胡後原本脫「後」字。據氏族略補。
2371 -38-
2372 一八四季夙氏「氏」原本作「公」據氏族略改。
2373 一八五晉大夫大狐伯原本脫「大」字。據氏族略補。
2374 一八六晉公子大戊之後原本脫「大戊之後」四字。據氏族略補。
2375 一八七所以別族「所」原本作「取」據氏族略改。
2376 一八八強梁氏……會生強原本會下脫「生」字「強」均作「疆」據氏族略增改。
2377 一九一方叔氏原本作「鼓方氏」據氏族略改。
2378 一九二韓餘氏韓宣子餘子之後原本「氏」作「子」「宣」下脫「子」字。據氏族略增改。
2379 二0一強『原本此條「強」均作「疆」據氏族略改。
2380 二0倒一子姓原本脫此兩字。據姓氏急就篇補。
2381 二0四莢氏原本此條「莢」均作「菱」據姓氏急就篇改。
2382 二0八豈同族乎案姓氏急就篇。此句非世本文。
2383 二二七、八林生莊王佗。佗生僖王胡齊齊生……鄭生頃王巨巨生……瑜生……夷生……心生……貫生……原本「林」作「桓王」。「佗」作「莊王」。「齊生」上衍「胡」字「鄭」作「襄王」。「巨」作「頃王」「瑜」作「定王」。「夷」作「簡王」。「心」作「靈王」。「貴」作「景王」。均據左傳昭二十六年正義校正。
2384 二二倒一卜其四……上……而生后稷原本「四」下衍「四」兩字。「上」作「元」「而」作「是」據詩生民正義刪改。
2385 二三一注曰陳豐原本「豐」作「」「」下衍「是」字。據御覽改
2386 二三四顓頊……產老童 老童……產重及黎案此兩條引自山海經大荒西經。原本漏注出處。
2387 -39-
2388 二三四、五黃帝娶於西陵氏……累祖……顓頊母濁山氏之子案此兩條引自山海經海內經。原本漏注出處。原本「陵」下脫「氏」字。「累」作「累」「。濁」作「獨」「之」下脫「子」字。均據海內經補正。
2389 二三倒三是也昆吾者又案此語見史記集解。為「陸終六子」之注。獨引此句未知何義。帝注「又」字。亦莫知所指。陳其榮本刪之。是。
2390 二四倒三勝墳氏「墳」原本作「濆」據御覽改。
2391 二四倒二堯取散宜氏子謂之女皇宋衷曰是生丹朱帝系原本「氏」下有「子」字。「子」下無「謂之」兩字。「生」作「本」。「帝」作「堯」。均據御覽校正。
2392 二四倒一鯀娶有莘氏曰女志原本「有莘氏」誤作「華氏」「氏」下脫「曰」字。據御覽增改。
2393 二五二熙生微公弗原本脫「微公」兩字。據禮記明堂位正義補。
2394 二五三穆公不衍原本脫「不」字。據禮記檀弓正義改。
2395 二五三、四隱公之後仍有六世為君隱七年案左傳正義。此滕之隱公。非魯隱公。滕譜亦引此語。又注「七」字。原本誤作「六」。
2396 二八二注成十五年案本條見左傳成十五年正義。原本漏注。今補。
2397 二八倒一州即讎也案左傳、國語、史記。魏武子名「犨」或作「犨」無出「讎」或「拐拐摺
2398 二九三注莊子索隱中「索隱中」三字不可解。疑衍。
2399 二九四而無哀王本條兩引「而無哀王」案史記此系集解、索隱解世本之語。非世本文也。
2400 -40-
2401 二九六士蒍生士伯缺缺生士會會生士燮原本作「士蒍生城伯城伯生武子士會武子士會生文叔士燮」據左傳正義引世本文刪正。
2402 二九六宣叔「」原本誤作「」據左傳改。下同。
2403 二九倒二子生叔正官伯原本「子」上衍「叔」字。據左傳刪。
2404 二九倒一子生籍游原本「子」上衍「季」字。據左傳刪。
2405 三0一注宣十二年原本漏注出處。今補。
2406 三0倒一鳴產莊子啟方案王刻史記作「莊」殿本作「桓」
2407 三一四左氏襄二十九年原本漏注出處。今補。
2408 三一倒四陳僖子乞產成子常案本條見史記齊世家索隱。原本漏注。又「陳」原本誤作「東」據史記改。
2409 三二六注檀弓上原本漏注出處。今補。
2410 三二倒二武公孫氏出於原本作「出子武公」據左傳改。
2411 三三二「召穆公」條案此條應置於燕譜。
2412 三三倒三荀子非十二子篇原本誤作「蒍子非相篇」今改。
2413 三四四陳遂舜後原本無「遂」字。案「陳舜後」三字非世本文。而路史後紀注引世本有「陳遂舜後」一語。據補「遂」字。
2414 三四四注史記陳世家索隱「宋忠曰」以下。為史記索隱引宋忠注文。原本漏注。今補。
2415 三四八仍有六世為君原本作「六世孫」據左傳改。
2416 三四倒一「幽州郡北燕」條案此條宜置居篇。而「幽州郡北燕」一語非世本文。
2417 張澍稡集補注本輯世本序(一)
2418 賜進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知貴州玉屏縣事武威張 澍稡集補注
2419 周禮瞽蒙掌諷誦詩。世奠系。鄭注云。奠或為帝。杜子春雲。帝讀為定。其字為奠。書亦或為奠。世奠系。謂帝系諸侯卿大夫世本之屬。又小史定世系。辨昭穆。注謂帝系世本之屬。天子曰帝系。諸侯曰世本。杜子春謂小史主次序先王之世。昭穆之系。述其德行也。楚語莊王使士亹傅太子葴。申叔時曰。教之世而為之昭明德而廢幽焉。以休懼其動。注。世。先王之世系也。為之陳有德者世顯而暗亂者世廢也。後鄭云。世之而定其系。謂書於世本。以世與系為一事解之。賈公彥云。王謂之帝系。諸侯卿大夫謂之世本。又分言之。其實散則通稱矣。漢太史公司馬遷修史記。因周譜。明世家。多採世本。然春秋正義云。今之世本。與司馬遷言不同。劉向雲。世本。古史官明於古事者所記。錄黃帝以來至春秋時王侯諸國世卿大夫系謚名號。與左氏合也。唐史柳衝傳載柳芳言亦然。顏之推據皇甫謐帝王世紀說。為左丘明所篹。劉知幾史通云。楚漢之際。有好事者。錄自古帝王公侯卿大夫之世。終乎秦末。號曰世本。又曰。世本辯姓。著自周室。劉恕通鑒外紀。以為世本經秦漢儒者改易。孔穎達尚書正義。以世本經暴秦。為儒者所亂。是此諸本已。晉杜預採世本以為春秋世族譜。然亦旁引傳記。不盡依世本也。要之。系秦漢以前書。中壘孟堅以為出古
2420 O史官者近之。班彪以為十五篇。劉向錄中秘書。以十五篇為二卷。索隱亦以為十五篇。隨經籍志因之云。世本王侯大夫譜二卷。劉向篹。篹云者。篹集之。非作也。觀更生自言為古史官所記可知矣。隨志又有世本四卷。宋衷篹。衷蓋注而廣之也。王侯大夫譜云。趙孝成王丹生悼襄王偃。偃生今王遷。是作者猶值趙王遷時。且司馬遷已採用。豈劉宋二人所作乎。然其書自宋時已不傳。鄭樵氏族略。王伯厚姓氏急就篇。所引寥寥。皆採獲他處。不見本書故耳。餘翻閱緗帙。有引用者著錄之。乃集得作篇。居篇。氏姓篇。帝系篇。王侯大夫譜篇。共五篇。聊以管穴。裨益宋注。其有聽瑩。亦從闕如。庶幾存此一。異日博雅之士。因其v蕝。增補缺略。亦古籍之幸也。若顏之推謂此書有燕王喜漢高祖。殆非本文。蓋亦如神農本草。有豫章朱崖趙國常山等郡縣。歸藏黃帝書。而坤啟筮。有堯降二女以妃舜之語。化益山海經。有長沙零陵桂陽諸地名。周公作爾疋。有張仲孝友。孔子作春秋。而曰孔丘卒。李斯作蒼頡篇。有漢兼天下海內。並豨黥韓覆。討畔滅殘。皆為後人所羼云。
2421 世本後序
2422 吾觀天老五姓之對。河圖記姓之篇。中侯賜姓之文。家語本姓之解。咸言氏姓。卓乎有聞。蓋古者聖人律定姓以協五音。司商掌旅協姓以定其名。瞽蒙世奠系。小史複辨其昭穆。宗伯掌禮秩。宗祝複等其親疏。厥事綦重。本原系焉。楚三閭掌王族以厲國士。晉九宗世系以守宗祊。史伯之述祝融以柔生嘉材。申叔之告太子以昭明廢昏。此能言吾祖。郯子見師。不識其先。籍談見笑與。司馬遷為史記。既周譜。實依世本。大戴禮紀帝德。雖次帝系。亦原世本。韋昭注國語。根氐以考其流。士安作世紀。採擇以溯其源。中壘言其記春秋名氏。與左傳相符。孟堅謂其黃帝以來。為古史所錄。蓋得其實矣。漢初得之。仿為劉氏承堯。皇甫著書。出於丘明之手。綏和元年。以世本相發明。封孔子之後。康成駁義。以世本言姓氏。分上下之別。亦複援以為據。信其有徵也。而或指為劉向所篹。何以腐遷先採其言。或又以為宋衷所編。不知仲子實廣其注。故劉昫以為經秦漢儒者改易。斯為確論。傅巽乃謂秦漢好事者所作。未為知言矣。若孫卿血脈。子云家牒。聊謀姓譜。薛綜宗圖。幼安姓氏之歌。潛夫姓氏之志。仲遠姓氏之篇。摯虞族姓之記。杜預世族之書。承天姓苑之撰。賈家之要狀英賢。王儉之百家集譜。皆因襲此書。非同造也。至元魏徒尚門地。是三桓賢於四科矣。李唐競誇閥閱。而冠冕混於皂隸矣。彼林寶篹元和。不知己姓之由來。夾漈以為
2423 #嘆息。義府廣類例。乃以軍功升譜限。薦紳目為勛格。何能如魯之仲。晉之胥臣。鄭之子羽。楚之射父乎。餘既痛錫土之義不著。常補風俗之佚文。念肉譜之說不明。用傳世本之古籍云爾。
URN: ctp:ws456622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