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卷四

《卷四》[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1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七
2
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苔滑者,难治。
3
结胸者,邪结在胸;脏结者,邪结在脏。二者皆下后,邪气乘虚入里所致。下后邪气入里,与阳相结者为结胸,以阳受气于胸中故尔;与阴相结者,为脏结,以阴受之,则入五脏故尔。气与宜通而塞,故痛。邪结阳分,则阴气不得上通;邪结阴分,则阳气不得下通。是二者,皆心下硬痛。寸脉浮,关脉沉,知邪结在阳也;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知邪结在阴也。阴结而阳不结,虽心下结痛,饮食亦自如,故阴气乘肠虚而下,故时时自下利。阴得阳则解,脏结得热证多,则易治。舌上白苔滑者,邪气结胸中亦寒,故云难治。
4
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赵本注:「一云,寒而不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5
脏结于法当下,无阳证,为表无热;不往来寒热,为半表半里无热;其人反静,为里无热。经曰: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医统本有「邪气」二字以表里皆寒,故不可攻。
6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赵本注:「一作汗出」因作痞。赵本有「也」字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7
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而反下之,则表中阳邪入里,结于胸中为结胸;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而反下之,医统本有「则」字表中之阴入里,结于心下为痞。
8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 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方。
9
结胸病项强者,为邪结胸中,胸膈结满,心下紧实,但能仰而不能俯,是项强,亦如柔 之状也。与大陷胸丸,下结泄满。
10
大陷胸丸方:大黄半斤。味苦寒 葶苈赵本有「子」字。半升,熬。味苦寒 芒硝半升。味咸寒 杏人赵本作「仁」,半升,去皮尖,熬黑。味苦,甘温
11
大黄、芒硝之苦咸,所以下热;葶苈、杏人之苦甘,所以泄满;甘遂取其直达,白蜜取其润利,皆以下泄满实物也。
12
上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人、赵本作「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13
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14
结胸为邪结胸中,属上焦之分,得寸脉浮、关脉沉者,为在里,则可下。若脉浮大,心下虽结,是在表者犹多,未全结也,下之重虚,邪气复结,则难可制,故云:下之则死。
15
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16
结胸证悉具,邪结已深也。烦躁者,正气散乱也。邪气胜正,病者必死。
17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赵本注:「一云:头痛即眩」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 ,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馀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也。赵本无「也」字
18
动数皆阳脉也,当责邪在表。睡而汗出者,谓之盗汗。为邪气在半表半里,则不恶寒,此头痛发热,微盗汗出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当发其汗。医反下之,虚其胃气,表邪乘虚则陷。
19
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里则见阴脉,邪气内陷,动数之脉所以变迟,而浮脉独不变者,以邪结胸中,上焦阳结,脉不得而沉也。客气者,外邪乘胃中空虚入里,结于胸膈,膈中拒痛者,客气动膈也。《金匮要略》曰: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短气躁医统本作「躁」烦,心中懊 ,皆邪热为实。阳气内陷,气不得通于膈,壅于心下,为硬满而痛,成结胸也。与大陷胸汤,以下结热。若胃中空虚,阳气内陷,不结于胸膈,下入于胃中者,遍身汗出,则为热越,不能发黄;若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者,热不得越,必发黄也。
20
大陷胸汤方:大黄六两,去皮。苦寒 芒硝一升。咸寒 甘遂一钱,赵本医统本并有「匕」字。苦寒
21
大黄谓之将军,以苦荡涤;芒硝一名硝石,以其咸能软硬,夫间有甘遂以通水也。甘遂若夫间之,遂其气,可以直达透结,陷胸三物为允。
22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23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24
病在表而下之,热入因作结胸。此不云下后,而云伤寒六七日,则是传里之实热也。沉为在里,紧为里实,以心下痛,按之实硬,是以为结胸,与大陷胸汤,以下结热。
25
伤寒十馀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赵本有「大柴胡汤方」详见本书卷三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26
伤寒十馀日,热结在里,是可下之证,复往来寒热,为正邪分争,未全敛结,与大柴胡汤下之。但结胸无大热者,非热结也,是水饮结于胸胁,谓之水结胸。周身汗出者,是水饮外散,则愈;若但头微汗出,馀处无汗,是水饮不得外泄,停蓄而不行也,与大陷胸汤以逐其水。
27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赵本注:「一云:日晡所发心胸大烦」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28
重发汗而复下之,则内外重亡津液,而邪热内结,致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也。日晡潮热者属胃,此日晡小有潮热,非但在胃。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是一腹之中,上下邪气俱甚也,与大陷胸汤以下其邪。
29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30
心下硬痛,手不可近者,结胸也。正在心下,按之则痛,是热气犹浅,谓之小结胸。结胸脉沉紧,或寸浮关沉,今脉浮滑,知热未深结,与小陷胸汤,以除胸膈上结热也。
31
小陷胸汤方:黄连一两。苦寒 半夏半升,洗。辛温 栝蒌实大者一个,赵本作枚。味苦寒
32
苦以泄之,辛以散之;黄连栝蒌实医统本有「之」字苦寒以泄热,半夏之辛以散结。
33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34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35
太阳病,二三日,邪在表也。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者,以心下结满,卧则气壅而愈甚,故不能卧而但欲起也。心下结满,有水分,有寒分,有气分,今脉微弱,知本有寒分。医见心下结,而反下之,则太阳表邪乘虚入里,利止则邪气留结为结胸,利不止,至次日复如前下利不止者,是邪热下攻肠胃,为挟热利也。
36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赵本注:「一作纵」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也;赵本无「也」字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37
此太阳病下之后,邪气传变。其脉促者,为阳盛,下后脉促,为阳胜阴也,故不作结胸,为欲解;下后脉浮,为上焦阳邪结,而为结胸也,经曰:结胸者,寸脉浮,关脉沉。下后脉紧,则太阳之邪,传于少阴,经曰:脉紧者属少阴。《内经》曰:邪客于少阴之络,令人咽医统本作「嗌」痛,不可内食,所以脉紧者,必咽痛。脉弦则太阳之邪传于少阳,经曰: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其脉循胁,络于耳,所以脉弦者,必两胁拘急。下后邪气传里,则头痛未止,脉细数为邪未传里而伤气也,细为气少,数为在表,故头痛未止。脉沉紧,则太阳之邪传于阳明,为里实也,沉为在里,紧为里实,阳明里实,故必欲呕。脉滑则太阳之邪传于肠胃,以滑为阴气有馀,知邪气入里,干于下焦也,沉为血胜气虚,是为协热利、浮为气胜血虚,是知必下血。经曰:不宜下而便攻之,诸变不可胜数,此之谓也。
38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 之,若灌之,其热被却赵本医统本并作「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者,与五苓散。
39
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40
病在阳,为邪在表也,法当汗出而解,反以冷水 之,灌洗,热被寒水,外不得出,则反攻其里。弥更益烦,肉上粟起者,水寒之气客于皮肤也;意欲饮水者,里有热也;反不渴者,寒在表也。与文蛤散以散表中水寒之气。若不瘥,是水热相搏,欲传于里,与五苓散发汗以和之。始热在表,因水寒制之,不得外泄,内攻于里,结于胸膈,心下硬痛,本是医统本作「以」水寒伏热为实,故谓之寒实结胸。无热证者,外无热,而热悉收敛于里也,与小陷胸汤以下逐之。白散下热,故亦可攻。
41
文蛤散方:文蛤五两。味咸寒
42
咸走肾邪,医统本作「则」可以胜水气。
43
上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钱赵本作「方寸」匕服,汤用五合。赵本有「五苓散方」详见本书卷三
44
白散方:桔梗三分。味辛苦,微温赵本作「巴」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平。医统本作「辛」温 贝母三分。味辛苦平
45
辛散而苦泄。桔梗、贝母之苦辛,用以下气;芭豆之辛,用以散实。
46
上件赵本无「件」字三味为末,赵本医统本并作「散」内芭赵本作「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赵本医统本并有「匕」字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赵本无「者」字若水以赵本作「以水」 之、洗之,益令热却赵本作「劫」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47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六赵本无「六」字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48
太阳之脉,络头下项。头项强痛者,太阳表病也。少阳之脉,循胸络胁,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少阳里病也。
49
太阳少阳相并为病,不纯在表,故头项不但强痛而或眩冒,亦未全入里,故时如结胸,心下痞硬,此邪在半表半里之间也。刺大椎第一间,肺俞,以泻太阳之邪;刺肝俞,以泻少阳之邪。邪在表,则可发汗;邪在半表半里,则不可发汗。发汗则亡津液,损动胃气。少阳之邪,因干于胃,土为木刑,必发谵语。脉弦,至五六日传经尽,邪热去而谵语当止;若复不止,为少阳邪热甚也,刺期门,以泻肝胆之气。
50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赵本作「取」之。
51
中风,发热恶寒,表病也。若经水不来,表邪传里,则入腑而不入血室也;因经水适来,血室空虚,至七八日邪气传里之时,更不入腑,乘虚而入于血室。热除脉迟身凉者,邪气内陷而表证罢也。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热入血室而里实。期门者,肝之募,肝主血,刺期门者,泻血室之热。审看何经气实,更随其实而泻之。
52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赵本有「小柴胡汤方」详见本书卷三
53
中风七八日,邪气传里之时,本无寒热,而续得寒热,经水适断者,此为表邪。乘血室虚,入于血室,与血相搏而血结不行,经水所以断也。血气与邪分争,致寒热如疟而发作有时,与小柴胡汤,以解传经之邪。
54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55
伤寒发热者,寒已成热也。经水适来,则血室虚空,医统本作「空虚」邪热乘虚入于血室。若昼日谵语,为邪客于腑,与阳争也;此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是邪不入腑,入于血室,与阴争也。阳盛谵语,则宜下;此热入血室,不可与下药,犯其胃气。热入血室,血结实医统本作「寒」热者,与小柴胡汤,散邪发汗;此虽热入血室,而不留结,不可与发汗药,犯其上焦。热入血室,胸胁满如结胸状者,可刺期门;此虽热入血室而无满结,不可刺期门,犯其中焦。必自愈者,以经行则热随血去,血下也已,则邪热悉除而愈矣。所为发汗为犯上焦者,发汗则动卫气,卫气出上焦故也。刺期门为犯中焦者,刺期门则动荣气,荣气出中焦故也。《脉经》曰: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岂谓药不谓针耶。
56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加赵本无「加」字桂枝汤主之。赵本有「柴胡桂枝汤方」详见本书卷十
57
伤寒六七日,邪当传里之时。支,散也。呕而心下结者,里证也,法当攻里。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为外证未去,不可攻里,与柴胡桂枝汤以和解之。
58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乾姜汤主之。
59
伤寒五六日,已经汗下之后,则邪当解。今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即邪气犹在半表半里之间,为未解也。胸胁满,微结,寒热心烦者,邪在半表半里之间也。小便不利而渴者,汗下后,亡津液内燥也。若热消津液,令小便不利而渴者,其人必呕,今渴而不呕,知非里热也。伤寒汗出则和,今但头汗出而馀处无汗者,津液不足而阳虚于上也。与柴胡桂枝乾姜汤,以解表里之邪,复津液而助阳也。
60
柴胡桂枝乾姜汤方:柴胡半斤。苦平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乾姜三。医统本作二两。味辛热 栝蒌根四两。
61
味苦寒 黄芩三两。苦味寒 牡蛎三,赵本医统本并作二两,熬。味咸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62
《内经》曰:热淫于内,以苦发之。柴胡、黄芩之苦,以解传里之邪;辛甘发散为阳,桂枝、甘草之辛甘,以散在表之邪;咸以软之,牡蛎之咸,以消胸胁之满;辛以润之,乾姜之辛,以固阳虚之汗;津液不足而为渴,苦以坚之,栝蒌之苦,以生津液。
63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64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65
伤寒五六日,邪当传里之时,头汗出,微恶寒者,表仍未解也。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邪结于里也。大便硬为阳结,此邪热虽传于里,然以外带表邪,则热结犹浅,故曰阳微结。脉沉虽为在里,若纯阴结,则更无头汗恶寒之表证。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不上循头,今头汗出,知非少阴也。与小柴胡汤,以除半表半里之邪。服汤已,外证罢,而不了了者,为里热未除,与汤取其微利,则愈,故云得屎而解。
66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67
伤寒五六日,邪在半表半里之时;呕而发热,邪在半表半里之证,是为柴胡证具。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不罢者,不为逆,却与柴胡汤则愈。若下后,邪气传里者,邪在半表半里,则阴阳俱有邪。至于下后,邪气传里,亦有阴阳之异,若下后,阳邪传里者,则结于胸中为结胸,以胸中为阳受气之分,与大陷胸汤以下其结;阴邪传里者,则留于心下为痞,以心下为阴受气之分,与半夏泻心汤以通其痞。经曰: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此之谓也。
68
半夏泻心汤方:半夏半升。赵本注:「一方用半夏一升」,洗。味辛平 黄芩味苦寒 乾姜味辛热 人参以上各三两。味甘温 黄连一两。味苦寒 大枣十二枚,擘。味温甘。医统本作甘温 甘草三两,炙。味甘平
69
辛入肺而散气,半夏之辛,以散结气;苦入心而泄热,黄芩、黄连之苦,以泻医统本作「泄」痞热;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缓之。
70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赵本作「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71
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72
太阳少阳并病,为邪气在半表半里也,而反下之,二经之邪乘虚而入,太阳表邪入里,结于胸中为结胸,心下硬;少阳里邪,乘虚下乾肠胃,遂利不止。若邪结阴分,则饮食如故,而为脏结;此为阳邪内结,故水浆不下而心烦。
73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74
浮而紧,浮为伤阳,紧为伤阴,当发其汗,而反下之。若浮入里,为阳邪入里,则作结胸;浮不入里,而紧入里者,医统本有「为」字阴邪入里,则作痞。
75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乾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76
下利,呕逆,里受邪也。邪在里者,可下,亦须待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发作有时,不恶寒者,表已解也;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乾呕,短气者,邪热内蓄而有伏饮,是里未和也,与十枣汤,下热逐饮。
77
十枣汤方:芫花熬。味辛苦。医统本作「温」 甘遂味苦寒 大戟味苦寒 大枣十枚,擘。味甘温,赵本无大枣一药
78
辛以散之,芫花之辛,以散饮;苦以泄之,甘遂、大戟之苦,以泄水。水者,肾所主也;甘者,脾之味也。大枣之甘者,益土而胜水。
79
右上赵本无「上」字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80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 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81
太阳病,因发汗,遂发热恶寒者,外虚阳气,邪复不除也,因复下之,又虚其里,表中虚,邪内陷,传于心下为痞。发汗表虚为竭阳,下之里虚为竭阴;表证罢为无阳,里有痞为阴独。
82
又加烧针,虚不胜火,火气内攻,致胸烦也。伤寒之病,以阳为主,其人面色青,肤肉 动者,阳气大虚,故云难治;若面色微黄,手足温者,即阳气得复,故云易愈。
83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84
心下硬,按之痛,关脉沉者,实热也。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虚热也,大黄黄连汤,以导其虚热。
85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二两。味苦寒 黄连一两。味苦寒
86
《内经》曰:火热受邪,心病生焉。苦入心,寒除热。大黄、黄连之苦寒,以导泻心下之虚热。但以麻沸汤渍服者,取其气薄而泄虚热。
87
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88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赵本有「附子泻心汤方」详见卷十
89
心下痞者,虚热内伏也;恶寒汗出者,阳气外虚也。与泻心汤攻痞,加附子以固阳。
90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赵本有「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九字
91
本因下后成痞,当与泻心汤除之;若服之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为水饮内蓄,津液不行,非热痞也,与五苓散,发汗散水则愈。一方:忍之,一日乃愈者,不饮水医统本无「水」字者,外水不入,所停之水得行,而痞亦愈也。医统本有「矣」字
92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93
赵本有「生姜泻心汤方」详见卷十
94
胃为津液之主,阳气之根。大汗出后,外亡津液,胃中空虚,客气上逆,心下痞硬。《金匮要略》曰: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令噫。乾噫、食臭者,胃虚而不杀谷也。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土弱不能胜水也。与泻心汤以攻痞,加生姜以益胃。
95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乾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赵本有「甘草泻心汤方」详见卷十
96
伤寒中风,是伤寒或中风也。邪气在表,医反下之,虚其肠胃而气内陷也。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者,下后里虚胃弱也。心下痞硬,乾呕心烦,不得安者,胃中空虚,客气上逆也。与泻心汤以攻表,加甘草以补虚。前以汗后胃虚,是外伤阳气,故加生姜;此以下后胃虚,是内损阴气,故加甘草。
97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馀粮汤主之。复利赵本无「利」字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98
伤寒服汤药下后,利不止,而心下痞硬者,气虚而客气上逆也,与泻心汤攻之则痞已,医复以他药下之,又虚其里,致利不止也。理中丸,脾胃虚寒下利者,服之愈。此以下焦虚,故与之,其利益甚。《圣济经》曰:滑则气脱,欲其收也。如开肠洞泄、便溺遗失,涩剂所以收之。此利由下焦不约,与赤石脂禹馀粮汤以涩洞泄。下焦主厘清浊,下利者,水谷不分也。若服涩剂,而利不止,当利小便,以分其气。
99
赤石脂禹馀粮汤方:赤石脂一斤,碎。味甘温赵本禹上有「太一」二字馀粮一斤,碎。味甘平
100
《本草》云:涩可去脱,石脂之涩以收敛之;重可去怯,馀粮之重以镇固。
101
以上赵本作「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赵本有「分温」二字三服。
102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103
伤寒吐下后发汗,则表里之气俱虚,虚烦,脉甚微,为正气内虚,邪气独在。至七八日,正气当复,邪气当罢,而心下痞,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者,正气内虚而不复,邪气留结而不去。经脉动惕者,经络之气虚极,久则热气还经,必成痿弱。
104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赵本无「石」字汤主之。
105
大邪虽解,以曾发汗吐下,胃气弱而未和,虚气上逆,故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与旋复代赭石汤降虚气而和胃。
106
旋复代赭石赵本无「石」字汤方:旋复花三两。味咸温 人参二两。味甘温 生姜五两,切。味辛温 半夏半升,洗。味辛温 代赭石赵本无「石」字,一两。味苦寒 大枣十二枚,擘。甘温 甘草三两,炙。味甘平
107
硬则气坚,咸味可以软之,旋复之咸,以软痞硬。虚医统本作「怯」则气浮,重剂可以镇之,代赭石之重,以镇虚逆。辛者散也,生姜、半夏之辛,以散虚痞。甘者缓也,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补胃弱。
108
上件赵本无「件」字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09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赵本有「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方」详见卷三
110
前第三卷二十六证云: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为与此证治法同。汗下虽殊,既不当损正气则一,邪气所传既同,遂用一法治之。经所谓若发汗、若下、若吐后医统本有「者」字是矣。
111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112
外证未除而数下之,为重虚其里,邪热乘虚而入,里虚协热,遂利不止而心下痞。若表解而下利,心下痞者,可与泻心汤,若不下利,表不解而心下痞者,可先解表而后攻痞。以表里不解,故与桂枝人参汤和里解表。
113
桂枝人参汤方:桂枝四两。赵本有「别切」二字,去皮。味辛热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白术三两。味甘平
114
人参三两。味甘温 乾姜三两。味辛
115
表未解者,辛以散之;里不足者,甘以缓之。此以里气大虚,表里不解,故加桂枝、甘草于理中汤也。
116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赵本有「去滓」二字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117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118
大下后,复发汗,则表里之邪当悉已。此心下痞而恶寒者,表里之邪俱不解也。因表不解而下之,为心下痞,先与桂枝汤解表,表解,乃与大黄黄连泻心汤攻痞。《内经》曰: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
119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120
伤寒发热,寒已成热也。汗出不解,表和而里病也。吐利,心腹濡软为里虚;呕吐而下利,心下痞硬者,是里实也,与大柴胡汤以下里热。
121
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赵本作「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122
病如桂枝证,为发热、汗出、恶风,言邪在表也。头痛、项强,为桂枝汤证具。若头不痛,项不强,则邪不在表而传里也。浮为在表,沉为在里。今寸脉微浮,则邪不在表,亦不在里,而在胸中也。胸中与表相应,故知邪在胸中者,犹如桂枝证而寸脉微浮也。以胸中痞硬,医统本有「气」字上冲咽喉不得息,知寒邪客于胸中而不在表也。《千金》曰:气浮上部,填塞心胸,医统本作「胸心」胸中满者,吐之则愈。与瓜蒂散,以吐胸中之邪。
123
瓜蒂散方:瓜蒂一分,熬黄。味苦寒 赤小豆一分。味酸温
124
其高者越之,越以瓜蒂、豆医统本作「香」豉之苦;在上者涌之,以赤小豆之酸。《内经》曰:酸苦涌泄为阴。
125
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126
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
127
素有宿昔之积,结于胁下为痞。今因伤寒邪气入里,与宿积相助,医统本作「合」使脏之真医统本作「真之」气,结而不通,致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而死。
128
伤寒病,赵本无「病」字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乾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赵本有「白虎加人参汤方」详见卷十
129
若吐若下后,七八日则当解,复不解,而热结在里。表热者,身热也;里热者,内热也。本因吐下后,邪气乘虚内陷为结热,若无表热而纯为里热,则邪热结而为实;此以表热未罢,时时恶风。若邪气纯在表,则恶风无时;若邪气纯在里,则更不恶风。以时时恶风,知表里俱有热也。邪热结而为实者,则无大渴;邪热散漫则渴。今虽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未为结实,邪气散漫,熏蒸焦膈,故大渴,舌上乾燥而烦,欲饮水数升。与白虎加人参汤,散热生津。
130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31
无大热者,为身无大热也。口燥渴心烦者,当作阳明病;然以背微恶寒,为表未全罢,所以属太阳也。
132
背为阳,背恶寒口中和者,少阴病也,当与附子汤;今口燥而渴,背虽恶寒,此里也,则恶寒亦不至甚,故云微恶寒。与白虎汤和表散热,加人参止渴生津。
133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赵本无「者」字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34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渴者,宜麻黄汤;渴者宜五苓散,非白虎所宜。大渴欲水,无表证者,乃可与白虎加人参汤,以散里热。临病之工,大宜精别。
135
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136
心下痞硬而眩者,少阳也;颈项强者,太阳也。刺大椎、肺俞,以泻太阳之邪,以太阳脉下项挟脊故尔;肝俞以泻少阳之邪,以胆为肝之腑故尔。太阳为在表,少阳为在里,即是半表半里证。前第五医统本作「八」
137
证云: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是发汗攻太阳之邪,少阳之邪益甚干胃,必发谵语。此云慎勿下之,攻少阳之邪,太阳之邪乘虚入里,必作结胸。经曰: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
138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139
太阳阳明合病,自下利为在表,当与葛根汤发汗。阳明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里,可与承气汤下之。此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半表半里,非汗下所宜,故与黄芩汤以和解半表半里之邪。呕者,胃气逆也,故加半夏、生姜,以散逆气。
140
黄芩汤方:黄芩三两。味苦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芍药二两。味酸平 大枣十二枚,擘。味甘温
141
虚而不实者,苦以坚之,酸以收之,黄芩、芍药之苦酸,以坚敛肠胃之气。弱而不足者,甘以补之,甘草、大枣之甘,以补固肠胃之弱。
142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若呕者,加半夏半升,生姜三两。赵本无若呕者以下十二字,有「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详见卷十
143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144
湿家下后,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热,胸中医统本作「上」有寒,是邪气入里,而为下热上寒也;此伤寒邪气传里,而为下寒上热也。胃中有邪气,使阴阳不交,阴不得升,而独治于下,为下寒腹中痛;阳不得降而独治于上,为胸中热,欲呕吐。与黄连汤,升降阴阳之气。
145
黄连汤方:黄连味苦寒 甘草炙。味甘平 乾姜味辛热 桂枝去皮,各三两。味辛热 人参二两。
146
味甘温 半夏半升,洗。味辛。医统本作甘,温 大枣十二枚,擘。味甘温
147
上热者,泄之以苦,黄连之苦以降阳;下寒者,散之以辛,桂、姜、半夏之辛以升阴;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益胃。
148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
149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150
伤寒与中风家,至七八日再经之时,则邪气多在里,身必不苦疼痛,今日数多,复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者,风湿相搏也。烦者风也;身疼不能自转侧者湿也。经曰:风则浮虚。《脉经》曰:脉来涩者,为病寒湿也。不呕不渴,里无邪也;脉得浮虚而涩,身有疼烦,知风湿但在经也,与桂枝附子汤,以散表中风湿。
151
若其人大便硬,赵本注:「一云:脐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赵本无「枝」字加白术汤主之。
152
桂,发汗走津液。此小便利,大便硬为津液不足,去桂加术。
153
桂枝附子汤方: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赵本无「八片」二字。辛热
154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甘草二两,炙。味甘温 大枣十二枚,擘。味甘温
155
风在表者,散以桂枝、甘草之辛甘;湿在经者,逐以附子之辛热;姜、枣辛甘行荣卫,通津液,以和表也。
156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赵本有去桂加白术汤方云: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白术四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157
风湿相搏,骨节烦疼,赵本作「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158
风则伤卫,湿流关节,风湿相搏,两邪乱经,故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也。风胜则卫气不固,汗出,短气,恶风不欲去衣,为风在表;湿胜则水气不行,小便不利,或身微肿,为湿外薄医统本作「搏」也。与甘草附子汤,散湿固卫气。
159
甘草附子汤方: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味辛热 白术二两。味甘温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
160
桂枝、甘草之辛甘,发散风邪而固医统本作「和」卫;附子、白术之辛甘,解湿气而温经。
161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赵本作「止」
162
复烦者,赵本有「将」字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妙。赵本医统本并作「始」
163
伤寒脉浮滑,此赵本有「以」字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164
浮为在表,滑为在里。表有热,外有热也;里有寒:有邪气传里也。以邪未入腑,故止言寒,如瓜蒂散证云:胸上有寒者是矣。与白虎汤,以解内外之邪。
165
白虎汤方:知母六两。味苦寒 石膏一斤,碎。味甘寒 甘草二两,赵本有「炙」字。味甘平 粳米六合。味甘平
166
《内经》曰:热淫所胜,佐以苦甘。知母、石膏之苦甘以散热,热则伤气。甘以缓之,甘草、粳米之甘以益气。
167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168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169
结代之脉,动而中止能自还者,名曰结;不能自还者,名曰代。由血气虚衰,不能相续也。心中悸动,知真气内虚也,与炙甘草汤,益虚补血气而复脉。
170
炙甘草汤方: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人参二两。
171
味甘温 生地黄一斤。味甘寒 阿胶二两。味温甘,医统本作甘温 麦门冬半升,去心。味甘平 麻子人赵本作「仁」,半升。味甘平 大枣十二,赵本医统本并作三十,枚,擘。味甘温
172
补可以去弱,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补不足之气;桂枝、生姜之辛,以益正气。《圣济经》曰:津耗散为枯,五脏痿弱,荣卫涸流,温剂所以润之。麻人、阿胶、麦门冬、地黄之甘,润经益血,复脉通心也。
173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174
脉按之来缓,而赵本无「而」字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赵本有「者」字 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175
结代之脉,一为邪气留结,一为真气虚衰。脉来动而中止,若能自还,更来小数,止是邪气留结,名曰结阴;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其呼吸,阴阳相引复动者,是真气衰极,名曰代阴,为难治之脉。经曰:脉结者生,代者死,此之谓也。
URN: ctp:ws467653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