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醫學衷中參西錄

《醫學衷中參西錄》[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腥鐨∠菪靨潰迫荽ㄒ善淞砦環劍羌蔥∠菪靨饋�
2 然傷寒太陽病實鮮有用水 、水灌之事,愚疑此節非仲景原文也。
3 第二疑:在太陽下編三十二節。其節為:「太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複下之,心下痞,表裏俱虛,陰陽氣並竭,無陽則陰獨,複加燒針,因胸煩,面色青黃,膚 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治。」按此節文義,必有訛遺之字。陰陽氣並竭句,陳氏釋為陰陽氣不交,甚當。至無陽則陰獨句,鄙意以為獨下當有結字。蓋言誤汗誤下,上焦陽氣衰微,不能宣通,故陰氣獨結於心下而為痞也。
4 第三疑:在太陽下編五十四節。其節為傷寒脈浮滑。夫滑則熱入里矣,乃滑而兼浮,是其熱未盡入里,半在陽明之府,半在陽明之經也。在經為表,在府為里,故曰表有熱,里有寒。《內經》謂「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又謂「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此所謂里有寒者,蓋謂傷寒之熱邪已入裡也。陳氏之解原如斯,愚則亦以為然。至他注疏家,有謂此寒熱二字宜上下互易,當作外有寒裏有熱者。然其脈象既現浮滑,其外表斷不至惡寒也。有謂此寒字當系痰之誤,因痰寒二音相近,且脈滑亦為有痰之証也。然在寒溫,其脈有滑象原主陽明之熱已實,且足徵病者氣血素充,治亦易愈。若因其脈滑而以為有痰,則白虎湯豈為治痰之劑乎?第四疑:在陽明篇第七十六節。其節為病患無表裏証,蓋言無頭痛項強惡寒之表証,又無腹滿便硬之里証也。繼謂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此數語殊令人詫異。夫脈浮宜汗,脈數忌下,人人皆知,況其脈浮數並見而竟下之,其病不愈而脈更加數也必矣。故繼言假令已下脈數不解云云。後則因消穀善飢,久不大便而複以抵當湯下之。夫寒溫之証脈數者,必不思飲食,未見有消穀善飢者。且即消穀善飢,不大便,何以見其必有瘀血,而輕投以抵當湯乎?繼則又言若脈數仍不解而下不止云云,是因一下再下而其人已下脫也。
5 夫用藥以解其脈數,其脈數未解,而轉致其下脫,此其用藥誠為節節失宜,而猶可信為仲景之原文乎?試觀陽明篇第三十一節,仲景對於下証如何鄭重。將兩節文對觀,則此節為偽作昭然矣。夫古經之中,猶不免偽作如尚書之今文,至方術之書,其有偽作也原無足深訝。所望注疏家審為辨別而批判之,不至貽誤於醫界,則幸甚矣!
6 四、醫話
7 ○答徐××陽旦湯之商榷
8 陽旦湯即桂枝加桂湯再加附子,蓋此系他醫所治之案,其失處在証原有熱,因腳攣誤認為寒,竟於桂枝中增桂加附,以致汗出亡陽,遂至厥逆,仲景因門人之問,重申之而明其所以厥逆之故,實因汗出亡陽。
9 若欲挽回此証使至夜半可愈,宜先急用甘草乾姜湯以回其陽,雖因汗多損液以致咽乾,且液傷而大便燥結成陽明之譫語,亦不暇顧。迨夜半陽回腳伸,惟脛上微拘急,此非陽之未回,實因液傷不能濡筋也。故繼服芍藥甘草湯以複其津液,則脛上拘急與咽喉作幹皆愈。更用承氣湯以通其大便,則譫語亦遂愈也。所用之藥息息與病機相符,故病雖危險可挽回也。
10 四、醫話
11 ○答王××問《神州醫藥學報》何以用真武湯治其熱日夜無休止立效
12 《傷寒論》真武湯乃仲景救誤治之方。其人本少陰煩躁,醫者誤認為太陽煩躁而投以大青龍湯,清之散之太過,遂至其人真陽欲脫,而急用真武湯以收回其欲脫之元陽,此真武湯之正用也。觀《神州醫藥學報》所述之案,原系外感在半表半里,中無大熱,故寒熱往來,脈象濡緩,而投以濕溫之劑,若清之散之太過,証可變為里寒外熱即真寒假熱,其元陽不固較少陰之煩躁益甚,是以其熱雖日夜無休止,口唇焦而舌苔黃膩,其脈反細數微浮而濡也。若疑脈數為有熱,而數脈與細浮濡三脈並見實為元陽搖搖欲脫之候,猶火之垂垂欲滅也。急用真武湯以迎回元陽,俾複本位,則內不涼而外不熱矣。是投以真武湯原是正治之法,故能立建奇功,此中原無疑義也。特其語氣激昂,務令筆鋒搖曳生姿,於病情之更改,用藥之精義皆未發明,是以閱者未能了然也。
13 四、醫話
14 ○答劉××問七傷
15 大飽傷脾:因脾主運化飲食,飲食太飽,脾之運化力不足以勝之,是以受傷。其作噫者,因脾不運化,氣鬱中焦,其氣鬱極欲通,故噫以通之;其欲臥者,因脾主四肢,脾傷四肢酸懶,是以欲臥;其色黃者,因脾屬土。凡人之五髒,何髒有病,即現何髒所屬之本色。此四診之中,所以望居首也。
16 大怒氣逆傷肝:因肝屬木,木之條上達,木之根下達。為肝氣能上達,故能助心氣之宣通肝系下連氣海,上連心,故能接引氣海中元氣上達於心。為肝氣能下達,故能助腎氣之疏洩腎主閉藏,有肝氣以疏洩之,二便始能通順。大怒,其氣有升無降,甚而至於橫行,其中所藏之相火,亦遂因之暴動相火生於命門,寄於肝膽,游行於三焦,耗其血液,所以傷肝而血即少。肝開竅於目,目得血而能視,肝傷血少,所以其目暗也。
17 形寒飲冷傷肺:因肺為嬌髒,冷熱皆足以傷之也。蓋肺主皮毛,形寒則皮毛閉塞,肺氣不能宣通,遂鬱而生熱,此肺之因熱而傷也。飲冷則胃有寒飲留滯,變為飲邪,上逆於肺而為懸飲,此肺之因冷而傷也。肺主氣,開竅於鼻,有病則咳,肺傷,所以氣少、咳嗽、鼻鳴也。
18 憂愁思慮傷心:因人之神明藏於腦,故腦為精明之府《內經》脈要精微論,而發出在心,故心為君主之官《內經》靈蘭秘典,神明屬陽,陽者主熱。憂愁思慮者,神明常常由心發露,心血必因熱而耗,是以傷心也。心傷,上之不能充量輸血於腦,下之不能充量輸血於肝,腦中之神失其憑借,故苦驚喜忘,肝中之魂,失其護衛,故夜不能寐,且肝中血少,必生燥熱,故又多怒也。
19 強力入房久坐濕地傷腎:因腎有兩枚,皆屬於水,中藏相火,為真陰中之真陽,以統攝下焦真陰真陽之氣。強力入房則傷陰,久坐濕地則傷陽,腎之真陰真陽俱傷,所以傷腎。腎傷則呼吸之時,不能納氣歸根,所以短氣。腰者腎之腑,腎傷所以腰疼。骨者腎所主,腎傷所以腳骨作疼。至於厥逆下冷,亦腎中水火之氣,不能敷布之故也。
20 風雨寒暑傷形:因風雨寒暑,原天地之氣化,雖非若癘疫不正之氣,而當其來時或過於猛烈,即與人身之氣化有不宜。乃有時為時勢所迫,或自不經意,被風雨寒暑之氣侵,其身體氣弱,不能捍禦,則傷形矣。形傷則發落,肌膚枯槁,此猶木傷其本,而害及枝葉也。
21 大恐懼不節傷志:因志者為心之所之,必以中正之官輔之,此志始百折不回。中正之官者,膽也,若過恐懼,則膽失其司,即不能輔心以成志,所以傷志。志傷,則心有所圖而畏首畏尾,所以恍惚不樂也。
22 四、醫話
23 ○答劉××問濕溫治法之理由
24 濕溫病狀,純系濕熱鬱中,致經絡閉塞,故其外雖覺寒涼,而內則小便短澀赤黃也。為小便難,水氣必多歸大腸,所以兼洩瀉也。其肢體酸痛者,濕而兼風也。胸膈痞滿者,濕氣挾飲也。
25 欲治此症,甚屬易易,用滑石兩許煎湯,送服阿斯匹林一片半,汗出即愈。蓋二藥一發汗,一利水,可令內蘊之濕,由汗與小便而解。且二藥之性皆涼,其熱亦可隨之而解。
26 阿斯匹林又善愈關節疼痛也。餘用此方,連治數人,皆一汗而愈。若熱劇者,滑石或多用,或加生石膏數錢與滑石同煎,亦莫不隨手奏效也。
27 四、醫話
28 ○答劉××問肝與脾之關系及肝病善作疼之理
29 附:肝脾雙理丸
30 肝脾者,相助為理之髒也。人多謂肝木過盛可以克傷脾土,即不能消食。不知肝木過弱不能疏通脾土,亦不能消食。蓋肝之系下連氣海,兼有相火寄生其中。為其連氣海也,可代元氣布化,脾胃之健運實資其輔助。為其寄生相火也,可借火以生土,脾胃之飲食更賴之熟腐。故曰肝與脾相助為理之髒也。特是肝為厥陰,中見少陽,其性剛果,其氣條達,故《內經》靈蘭秘典名為將軍之官。有時調攝失宜,拂其條達之性,恆至激發其剛果之性而近於橫恣,於斯脾胃先當其衝,向之得其助者,至斯反受其損。而其橫恣所及,能排擠諸髒腑之氣致失其和,故善作疼也。
31 於斯,欲制肝氣之橫恣,而平肝之議出焉。至平之猶不足制其橫恣,而伐肝之議又出焉。所用之藥,若三棱、莪術、青皮、延胡、鱉甲諸品,放膽雜投,毫無顧忌,獨不思肝木於時應春,為氣化發生之始,若植物之有萌芽,而竟若斯平之伐之,其萌芽有不挫折毀傷者乎?豈除此平肝伐肝之外,別無術以醫肝乎?何以本屬可治之証,而竟以用藥失宜者歸於不治乎?愚近擬得肝脾雙理丸,凡肝脾不和,飲食不消,滿悶脹疼,或呃逆噯氣嘔吐,或洩瀉,或痢疾,或女子月事不調,行經腹疼,關於肝脾種種諸証,服之莫不奏效。爰錄其方於下。
32 肝脾雙理丸甘草十兩細末 生杭芍二兩細末 廣條桂兩半去粗皮細末 川紫樸兩半細末
33 薄荷冰三錢細末 冰片二錢細末 朱砂三兩細末
34 上藥七味。將朱砂一兩與前六味和勺,水泛為丸,桐子大,晾干忌曬,用所餘二兩朱砂為衣,勿令餘剩,上衣時以糯米濃汁代水,且令堅實光滑方不走氣。其用量:常時調養,每服二十粒至三十粒;急用除病時,可服至百粒,或一百二十粒。
35 四、醫話
36 ○答徐××問腹疼治法
37 少年素有 癖,忽然少腹脹疼。屢次服藥,多系開氣行氣之品,或不效,或效而複發。脈象無力。以愚意見度之,不宜再用開氣行氣之藥。近在奉天有治腹疼二案,詳錄於下,以備參考。
38 一為門生張××,少腹素有寒積,因飲食失慎,腸結,大便不下,少腹脹疼,兩日飲食不進。用蓖麻油下之,便行三次而疼脹如故。又投以溫暖下焦之劑,服後亦不覺熱,而疼脹如故。細診其脈,沉而無力。
39 詢之,微覺短氣。疑系胸中大氣下陷,先用柴胡二錢煎湯試服,疼脹少瘥。遂用生箭 一兩,當歸、黨參各三錢,升麻、柴胡、桔梗各錢半,煎服一劑,疼脹全消,氣息亦順,惟覺口中發干。又即原方去升麻、黨參,加知母三錢,連服數劑全愈。
40 一為奉天史姓學生,少腹疼痛頗劇,脈左右皆沉而無力。疑為氣血凝滯,治以當歸、丹參、乳香、沒藥各三錢,萊菔子二錢,煎服後疼益甚,且覺短氣。再診其脈,愈形沉弱。遂改用升陷湯一劑而愈。此亦大氣下陷,迫擠少腹作疼,是以破其氣則疼益甚,升舉其氣則疼自愈也。
41 若疑因有 癖作疼,愚曾經驗一善化 癖之法。憶在籍時,有人問下焦虛寒治法,俾日服鹿角膠三錢,取其溫而且補也。後月餘晤面,言服藥甚效,而兼獲意外之效:少腹素有積聚甚硬,前竟忘言,因連服鹿角膠已盡消。蓋鹿角膠具溫補之性,而又善通血脈,林屋山人陽和湯用之以消硬疽,是以有效也。又嘗閱喻氏《寓意草》,載有袁聚東痞塊危証治驗,亦宜參觀。
42 四、醫話
43 ○答宗弟××問右臂疼治法
44 據來案云云,臂疼當系因熱。而愚再三思之,其原因斷乎非熱。或經絡間因瘀生熱,故乍服辛涼之品似覺輕也。蓋此証純為經絡之病,治之者宜以經絡為重,而兼顧其髒腑,蓋欲藥力由髒腑而達經絡也。西人治急性關節疼痛,恆用阿斯匹林。然用其藥宜用中藥健運脾胃通行經絡之品輔之。又細閱素服之方皆佳,所以不見效者,大抵因少開痺通竊之藥耳。今擬一方於下:於白術此藥藥局中多用麩炒殊非所宜,當購生者自炒熟,其大小片分兩次炒之軋細取淨末一兩,乳香、沒藥二藥須購生者軋成粗渣,隔紙在鍋內烘融化,取出晾乾軋細各取淨末四錢,朱血竭此藥未研時外皮作黑色,若研之色若朱砂者方真研細三錢,當歸身紙裹置爐旁候乾軋細淨末七錢,細辛、香白芷細末各錢半,冰片用樟腦升成者,不必用梅片、薄荷冰細末各三分,諸藥和勻,貯瓶密封。每服一錢半,絡石藤俗名爬山虎,能蔓延磚壁之上,其須自粘於壁上不落者方真煎湯送服,日兩次。方中之義:以白術健脾開痺為主《神農本草經》謂白術逐風寒濕痺,佐以白芷去風,細辛去寒,當歸、乳香、沒藥、血竭以通氣活血,冰片、薄荷冰以透竅即以通絡。且脾主四肢,因其氣化先行於右右關候脾脈是明征,故右臂尤為脾之所主。丁氏《化學本草》謂沒藥善養脾胃,其溫通之性不但能治氣血痺疼,更可佐白術以健補脾胃,故於此証尤宜也。至阿斯匹林,初次宜服半瓦,以得微汗為度,以後每日服兩次,撙節服之,不必令其出汗,宜與自制末藥相間服之,或先或後皆可後接來函按法治愈
45 四、醫話
46 ○答周××為母問疼風証治法
47 詳觀病案,曾患兩膝腫疼,愈而複發,膝踝趾骨皆 熱腫痛,連臀部亦腫,又兼目痛。此誠因心肝皆有鬱熱,而關節經絡之間又有風濕熱相並,陰塞血脈之流通,故作腫疼也。後見有胡××、張××皆有答複,所論病因及治法又皆盡善盡美,似無庸再為擬議。然愚從前治此等証,亦純用中藥,後閱東人醫報見治急性僂麻質斯即熱性歷節風,喜用西藥阿斯匹林,載有歷治諸案可考驗,後乃屢試其藥,更以中藥駕馭之,尤效驗異常。在奉曾治一幼童得此証,已危至極點,奄奄一息,數日未斷,舁至院中亦治愈詳案在石膏解下。由斯知西藥之性近和平,試之果有效驗,且洞悉其原質者,固不妨與中藥並用也。爰擬方於下,以備採擇:阿斯匹林一瓦半,生懷山藥一兩,鮮茅根去淨皮切碎二兩,將山藥茅根煎湯三茶杯,一日之間分三次溫服,每次送服阿斯匹林半瓦。若服一次周身得汗後,二次阿斯匹林可少用。至翌日三次皆宜少用。以一日間三次所服之阿斯匹林有一次微似有汗即可,不可每次皆有汗也。如此服之,大約兩旬即可愈矣。
48 四、醫話
49 ○答××女士問疼經治法
50 詳觀病案,知系血海虛寒,其中氣化不宣通也。夫血海者,衝脈也,居臍之兩旁,微向下,男女皆有。
51 在女子則上承諸經之血,下應一月之信,有任脈以為之擔任,帶脈以為之約束。陽維、陰維、陽蹺、陰蹺,為之擁護,督脈為之督攝,《內經》所謂女子二七,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者此也。有時其中氣化虛損或兼寒涼,其宣通主力微,遂至凝滯而作疼也。而諸脈之擔任擁護、督攝者,亦遂連帶而作疼也。斯當溫補其氣化而宣通之,其疼自止。爰擬方於下:全當歸一兩 生乳香一兩 生沒藥一兩 小茴香一兩炒熟
52 魚鰾膠一兩豬脂炸脆 川芎五錢 甘松五錢,此藥原香鬱,若陳腐者不用亦可
53 共為細末。每服二錢五分,用真鹿角膠錢半,煎湯送下,日服兩次。
54 四、醫話
55 ○答王××問時方生化湯
56 當歸之味甘勝於辛,性溫雖能助熱,而濡潤多液,又實能滋陰退熱,原不可但以助熱論。故《神農本草經》謂可治溫瘧,且謂煮汁飲之尤良,誠以煮汁則其液濃濃,濡潤之功益勝也。其性雖流通活血,而用之得當亦能止血。友人王××曾小便溺血,用黃酒煮當歸一兩飲之而愈。後其症反複,再服原方不效,問治於僕,俾用鴉膽子去皮五十粒,白糖水送服而愈。繼其症又反複,用鴉膽子又不效,仍用酒煎當歸法治愈。
57 又傅青主治老婦血崩,用黃 、當歸各一兩,桑葉十四片,煎湯送服三七細末三錢,甚效。又單用醋炒當歸一兩煎服,治血崩亦恆有效。是當歸可用以活血,亦可用以止血,故其藥原名「文無」,為其能使氣血各有所歸,而又名當歸也。產後血脈淆亂,且兼有瘀血,故可謂產後良藥。至川芎其香竄之性,雖甚於當歸,然善升清陽之氣。凡清陽下陷作寒熱者,用川芎治之甚效,而產後又恆有此証。
58 同邑趙姓之婦,因臨盆用力過甚,產後得寒熱症,其家人為購生化湯二劑服之病頓愈。蓋其臨盆努力之時,致上焦清陽下陷,故產後遂發寒熱,至服生化湯而愈者,全賴川芎升舉清陽之力也。旬餘寒熱又作,其叔父××知醫,往省視之,謂系產後瘀血為恙又兼受寒,於活血化瘀藥中,重加乾姜。數劑後,寒熱益甚,連連飲水,不能解渴。當時仲夏,身熱如炙,又複嚴裹濃被,略以展動即覺冷氣侵膚。後僕診視,左脈沉細欲無,右脈沉緊皆有數象,知其上焦清陽之氣下陷,又為熱藥所傷也。從前服生化湯,借川芎升舉之力而暫愈,然川芎能升舉清陽,實不能補助清陽之氣使之充盛,是以愈而又反複也。為疏方黃 、玄參各六錢,知母八錢時已彌月,故可重用涼藥,柴胡、桔梗各錢半,升麻一錢,一劑而寒熱已,又少為加減,服數劑全愈。由是觀之,川芎亦產後之要藥也。吳鞠通、王士雄之言皆不可奉為定論。惟發熱汗多者,不宜用耳。至包氏所定生化湯,大致亦順適。惟限於四點鐘內服完三劑,未免服藥過多。每次衝入紹酒一兩,其性過熱,又能醉人,必多有不能任受者。僕於婦人產後用生化湯原方,加生懷山藥數錢,其大便難者,加阿膠數錢,俾日服一劑,連服三日停止,亦必不至有產後病也。
59 四、醫話
60 ○答吳××問病
61 所問婦人血淋之症,因日久損其脾胃,飲食不化,大便滑洩,且血淋又兼砂淋,洵為難治之症。今擬一方:生山藥一斤軋細末,每用八錢,加生車前子二錢同煮作粥,送服三七細末、生雞內金細末各五分,每日兩次,當點心用之,日久可愈。
62 方中之意,用山藥、車前煮粥以治洩瀉。而車前又善治淋疼,又送服三七以治血淋,內金以消砂淋,且雞內金又善消食,與山藥並用,又為健補脾胃之妙品也。惟內金生用則力大,而稍有破氣之副作用,若氣分過虛時,宜先用生者軋細,焙熟用之。若服藥數日而血淋不見輕者,可用蓽澄茄細末一分,加西藥哥拜拔油一分同服。又此症大便不止,血淋亦無從愈,若服山藥、車前粥而瀉不止,可將熟雞子黃二三枚捻碎,調在粥中,再煮一兩開服之。
63 四、醫話
64 ○答徐××問其妻蕩漾病治法
65 詳觀所述病案,謂脈象滑動,且得之服六味地黃丸之餘,其為熱痰鬱於中焦,以致胃氣上逆,衝氣上衝,浸成上盛下虛之症無疑。為其上盛下虛,所以時時有蕩漾之病也。法當利痰、清火、降胃、斂衝,處一小劑,久久服之,氣化歸根,蕩漾自愈。擬方於下:清半夏三錢 柏子仁三錢 生赭石三錢軋末 生杭芍三錢 生芡實一兩 生姜三片
66 磨生鐵鏽濃水煎藥。
67 方中之意,用半夏、赭石以利痰、墜痰,即以降胃,安衝。用芡實以固下焦氣化,使藥之降者、墜者,有所底止,且以收斂衝氣,而不使再上衝也。用芍藥以清肝火、利小便,即以開痰之去路。用柏子仁以養肝血、滋腎水,即以調半夏之辛燥。用生姜以透竅絡,通神明,即以為治痰藥之佐使。至用鐵鏽水煎藥者,誠以諸風眩暈,皆屬於肝,蕩漾即眩暈也。此中必有肝風萌動,以助胃氣衝氣之上升不已,律以金能制木之理,可借鐵鏽之金氣以鎮肝木,更推以鐵能重墜,引肝中所寄龍雷之火下降也。況鐵鏽為鐵與養氣化合而成,最善補養人之血分,強健人之精神,即久久服之,於髒腑亦無不宜也。
68 四、醫話
69 ○答郭××問小兒耳聾口啞治法
70 小兒之耳聾口啞,乃連帶相關之証也。蓋小兒必習聞大人之言,而後能言;故小兒當未能言時或甫能言時,驟然耳聾不聞,必至啞不能言。是以治此証者,當專治其耳聾。然耳聾之証有可治者,有不可治者。其不可治者,耳膜破也。其可治者,耳中核絡有窒塞也。用靈磁石一塊口中含之,將細鐵條插耳內,磁鐵之氣相感,如此十二日,耳之窒塞當通。若仍不通,宜口含鐵塊,耳際塞磁石,如此十二日耳中之窒塞當通矣。
71 四、醫話
72 ○答王××質疑
73 犀黃,誠如兄言為西黃之誤。蓋牛黃之好者,出於高麗,因高麗之牛大,故所出之黃亦最美從前高麗清心丸甚佳,以其有牛黃也,特別之曰,東牛黃,而其價亦較昂;青海西藏之地,亦多出牛黃,其成色亞於東牛黃,故又別之曰,西牛黃,而其地原有犀,遂又誤西為犀也。紫石英,弟恆用之,治女子不育甚效。其未經 者,其色紫而透徹,大小皆作五棱者佳。蓋白石英屬陰,紫石英屬陽,陰者宜六棱,陽者宜五梭。至鐘乳石,蛇含石,皆未用過,不敢置論。
74 四、醫話
75 ○答黃××問接骨方並論及接筋方
76 接骨之方甚多,然求其效而速者,獨有一方可以公諸醫界。
77 方用甜瓜子、生菜子各一兩,小榆樹的鮮嫩白皮一兩,再加真芝麻油一兩,同搗如泥,敷患處,以布纏之。不過半點鐘,覺骨接上即去藥,不然恐骨之接處起節。自得此方後,門人李××曾用以治馬甚效,想用以治人亦無不效也。且試驗可在數刻之間,設有不效,再用他方亦未晚也。
78 人之筋骨相著,然骨以剛而易折,筋以韌而難斷,是以方書中治接骨之方甚伙,而接筋之方甚鮮也。
79 諸家本草多言旋複花能續斷筋,《群芳譜》謂 根能續斷筋。 根愚未試過,至旋複花邑中有以之治牛馬斷筋者,甚效。其方初則秘而不傳,當耕地之時,牛馬多有因驚駭奔逸被犁頭鏟斷腿上筋者,敷以所制之藥,過兩旬必愈。後愚為其家治病,始詳言其方。且言此方受之異人,本以治人,而以治物類亦無不效。因將其方詳錄於下。
80 方用旋複花細末五六錢,加白蔗糖兩許,和水半茶杯同熬成膏。候冷加麝香少許無麝香亦可,攤布上,纏傷處。至旬日,將藥揭下,筋之兩端皆長一小疙瘩。再換藥一帖,其兩小疙瘩即連為一,而斷者續矣。若其筋斷在關節之處,又必須設法閉住,勿令其關節屈伸,筋方能續。
81 按:《外台秘要》有急續斷筋方,取旋複花根洗淨搗敷創上。
82 日一,二易,瘥止,是取其鮮根搗爛用之也。因藥局無旋複花根,是以後世用者權用其花,想性亦相近,故能奏效。
83 四、醫話
84 ○答任××問病三則
85 問治蛇咬法《驗方新編》治蛇咬法,用吸煙筒中油子,涼水衝出冷凍飲料之。按此方甚驗,設猶不效,可用其相畏之物治之,蛇之所畏者,蜈蚣、雄黃也。擬方用全蜈蚣三條,雄黃二錢,共為末,分三包。每用一包,甘草、蚤休各二錢,煎湯送下,日服二次,旬日當愈。
86 問治頑癬法及足底癢治法大楓子去皮,將仁搗如泥,加白砒細末少許少少的,和豬脂調膏敷之,此劇方也。又用鮮曼陀羅熬膏梗葉花實皆可用,加鴉膽子細末去皮研細,調和作膏藥貼之,此為和平方。足底癢可用蛇蛻三條,甘草二錢,煎水飲之。再將渣重煎熏洗,半月可愈。
87 問喉症治法初秋時,用大西瓜一個重約七八斤開一口,裝入硼砂、火硝細末各一斤,仍將開下之皮堵上,將西瓜裝於新出窯之瓦罐中瓦罐須未經水濕者,將罐口嚴封,懸於不動煙火不通空氣之靜室中。過旬日,視罐外透出白霜,掃下。每霜一兩,調入薄荷冰二分,瓶貯,勿令洩氣,遇紅腫喉症,點之即消。
88 四、醫話
89 ○答黃××問創傷及跌打損傷外敷內服止疼化瘀方
90 外敷用生赤石脂細末、旱三七細末等分,和勻敷之,立能止血、止疼。內服用旱三七細末二錢、西藥臭剝細末二分,同服下,立能化瘀止疼。
91 孫××按:凡創傷跌打損傷,用白附止痛粉甚佳。今將該方列下:白附子六兩 白芷五錢 羌活五錢 防風五錢 南星五錢均生用共軋末
92 青腫者童便調塗,破則乾撒之,雖腎子破出,可能立止痛、生肌、止血、去瘀,且不忌風,真良方也。
93 四、醫話
94 ○答陳××疑《內經》十二經有名無質
95 天下之妙理寓於跡象之中,實超於跡象之外,彼拘於跡象以索解者,縱於理能窺其妙,實未能窮其極妙也。如九十六號紹興星期報陳××,因研究剖解之學人於十二經之起止莫能尋其跡象,遂言《內經》所言十二經無可考據。非無據也,因其理甚玄妙,超於跡象之外,非常識所能索解也。夫《內經》之靈樞,原名《針經》,故欲究十二經之奧妙,非精針灸者不能得其實際。愚於針灸非敢言精,而嘗與友人盧××遼陽人最精針灸得之祖傳談及此事,盧××謂斯可即餘針愈疔毒之案以徵明之。庚申八月間,族妹左手少陽經關衝穴生疔,至二日疼甚,為刺耳門二穴立愈。關衝為手少陽經之所起,耳門為手少陽經之所止也。又辛酉七月中,族中男孫七歲,在右足太陰經隱白穴生疔,三日腫至膝下,疼甚劇,取右三陰交及公孫二穴刺之,立愈。隱白穴為足太陰經之所起,公孫三陰交為足太陰經之所歷也。設若刺其處仍不愈者,刺太陰經止處之大包穴,亦無不愈矣。又於辛酉八月間,本村田姓婦在手陽明二間穴生疔,腫過手腕,為刺曲池、迎香二穴,當時疼立止,不日即消。二間雖非陽明經起之處,距經起處之商陽穴不過二寸,曲池則經歷之處,迎香則經止之處也。又於九月中,學生吳××在手太陰經太淵穴生疔,紅腫之線已至俠氣戶,木不知疼,惡心嘔吐,診其脈象洪緊,右寸尤甚,知系太陰之毒火所發,為刺本經尺澤、中府及肺俞,患處覺疼,惡心嘔吐立止,紅線亦立回,半日全愈。太淵距本經起處之少商穴不過三寸強,中府則本經之所起也,尺澤則本經之所歷也,肺俞則本經之所注也。由是觀之,疔生於經之起處,刺經之止處;生於經之止處,刺經之起處,皆可隨手奏效。則經之起處與止處非有一氣貫通之妙,何以神效如是哉?
96 四、醫話
97 ○治瘋犬傷方
98 瘋犬傷証甚為危險,古方用斑蝥雖能治愈,然百日之內忌見水,忌聞鑼聲,忌食諸豆,忌行 麻之地及手摩 麻,又須切忌房事百日。犯以上所忌,其証仍反複,如此,保養甚不易也。歙縣友人胡××,深憫患此証者不易挽救,曾登《紹興醫報》徵求良方,繼有江東束××登報相告,謂曾用《金匱》下瘀血湯治愈二人。又繼有江西黃××登報相告,謂系異人傳授一方,用大蜈蚣一條、大黃一兩、甘草一兩,煎湯服,甚驗。如服後病者稍安靜,未幾又發,再根據此方續服,病必愈,乃可止。後附有治驗之案二則,皆瘋已發動服此藥治愈者。
99 按:此方誠為至善良方。胡××謂:俗傳冬令蛇藏土洞,口銜或泥或草,迨至春日出蟄,口吐所銜之物,犬嗅之即成瘋犬,此理可信。蓋犬性善嗅,有殊異之氣味,輒喜嗅之,是以獨中其毒。而瘋後咬人,是蛇之毒遞傳於人也,方中用蜈蚣一條,則蛇毒可解矣。又此証,束氏謂曾用《金匱》下瘀血湯治愈兩人,由斯知此証必有瘀血,下之則可愈。方中用大黃一兩,其瘀血當可盡下,又加甘草一兩,既善解毒,又能緩大黃之峻攻,此所以為良方也。然此方善矣,而未知愈後亦多禁忌否?若仍然有禁忌,是善猶未盡善也。而愚在奉天時,得其地相傳之方,凡用其方者,服後即脫然無累,百無禁忌,真良方也。其方用片灰即槍藥之軋成片者,系硫黃火硝木炭制成三錢、鮮枸杞根三兩,煎湯送下。必自小便下惡濁之物若干而愈。愈後惟禁房事旬日。然藥不可早服,必被傷後或五六日,或七八日,覺內風萌動,騷擾不安,然後服之方效。此乃屢試屢效之方,萬無閃失也。枸杞根即藥中之地骨皮,然地骨但用根上之皮,茲則連皮中之木用之。
100 又:吳縣友人陸××,於丁卯中秋相遇於津門,論及此証。陸××言,凡瘋狗脊骨中皆有毒蟲,若將其脊骨中脂膜刮下,炮作炭服之,可自二便中下惡濁之物,即愈。有族孫患此証,治以此方,果愈。然所慮者,嚙人之瘋犬,未必能獲之也。
101 又:無錫友人周小農,曾登《山西醫學雜志》,論治瘋犬咬傷之方。謂歲己丑,象邑多瘋犬,遭其害者治多無效。適有耕牛亦遭此患而斃。剖其腹,有血塊大如斗,黧紫,攪之蠕蠕然動,一方驚傳異事。有張君者,曉醫理,聞之悟曰:「仲景雲『瘀熱在裏,其人發狂。』又云『其人如狂者,血証諦也,下血狂乃愈。』今犯此証者,大抵如狂如癲,得非瘀血為之乎?不然,牛腹中何以有此怪物耶?吾今得其要矣。」於斯用仲景下瘀血湯治之。不論証之輕重,毒之發與未發,莫不應手而愈。轉以告人,百不失一。其所用之方,將古時分量折為今時分量,而略有變通。方用大黃三錢,桃仁七粒,地鱉蟲去足炒七個,共為細末,加蜂蜜三錢,用酒一茶碗煎至七分,連渣服之。如不能飲酒者,水、酒各半煎服亦可。服後二盒飯下惡濁之物。日進一劑,迨二便如常,又宜再服兩劑,總要大、小便無纖毫惡濁為度。服此藥者,但忌房事數日,其餘則一概不忌。若治小兒,藥劑減半。妊婦亦可放膽服之,切莫忌較。按:服此方果如上所云云,誠為佳方。
102 ××附記:同邑友人張××據周××云:其戚某,得一治瘋犬咬傷秘法。其方系用白雄雞一隻,取其嘴,及腿之下截,連爪,及其膽,肫皮,翅尖翎,尾上翎。加銀朱三錢,鰾須三寸,用綿紙三、四張裹之,縞麻扎緊,用香油四兩浸透,以火燃之,餘油亦澆其上,燒為炭,研末,黃酒送服,通身得汗即愈。愈後除忌房事旬日外,餘無所忌,屢試屢驗。
103 四、醫話
104 ○解砒石毒兼解火柴毒方
105 初受其毒者,在胃上脘,用生石膏一兩,生白礬五錢共軋細,先用雞子清七枚調服一半即當吐出。若猶未吐或吐亦不多,再用生雞子清七枚調服餘一半,必然湧吐。吐後若有餘熱,單用生石膏細末四兩,煮湯兩大碗,將碗置冰水中或新汲井泉水中,俾速冷分數次飲下,以熱消為度。若其毒已至中脘,不必用吐藥,可單用生石膏細末二三兩,如前用雞子清調服,酌熱之輕重或兩次服完,或三次四次服完,毒解不必盡劑。且熱消十之七八即不宜再服石膏末,宜仍如前煮生石膏湯飲之,以消其餘熱。若其毒已至下脘,宜急導之下行自大便出,用生石膏細末二兩,芒硝一兩,如前用雞子清調服,毒甚者一次服完,服後若有餘熱,可如前飲生石膏湯。此方前後雖不同,而總以石膏為主,此乃以石治石,以石之涼者治石之熱者。愚用此方救人多矣,雖在垂危之候,放膽用之,亦可挽救。
106 四、醫話 附錄:崔××來函介紹三方
107 外傷甚重救急方
108 神授普濟五行妙化丹治外傷甚重,其人呼息已停,或因驚嚇而猝然罔覺,甚至氣息已斷,急用此丹一厘,點大眼角,男左女右;再用三分,以開水吞服。其不知服者,開水衝藥灌之,須臾即可蘇醒。並治一切暴病、霍亂、痧証、小兒痙癇、火眼、牙疳、紅白痢疾等証,皆效,爰錄其方於下。
109 火硝八兩 皂礬二兩 明雄黃一兩 辰砂三錢 真梅片二錢
110 共為極細末,瓶貯勿令洩氣。
111 戊辰冬,本鎮有吳姓幼童,年六歲,由牛馬廠經過,一牛以角 入幼童口中,破至耳邊,血流不止,幼童已死。此童無祖無父,其祖母及其母聞之,皆嚇死,急迎為挽救。即取食鹽炒熱熨丹田,用妙化丹點大眼角,幼童即活。再用妙化丹點其祖母及其母大眼角,須臾亦活。再用灰錳氧將幼童傷處內外洗淨,外以膠布貼之,加綁扎。內食牛乳,三日後視之,已生肌矣。又每日用灰錳氧衝水洗之,兩旬全愈,愈後並無疤痕。
112 又:一九一七年四月中旬,潛邑張港一婦人,二十餘歲,因割麥爭界,言語不周,被人舉足一踢,僕地而死。經數醫生,有用吹鼻者,有用鵝換氣者,有用烏梅擦牙者,百方千方,種種無效,求為往視。其身冷如冰,牙關緊閉,一日有餘矣,而其胸猶微溫。急用妙化丹點其大眼角;用食鹽二斤炒熱,作兩包,熨其丹田,輪流更換,得暖氣以助生氣。二炷香之久,牙關已開,遂用紅糖衝開水服之,即活。
113 又:乙丑季夏上旬,曾治劉××,年過四旬,因分家起爭,被其弟用刀傷臍下,其腸流出盈盆,忽然上氣喘急,大汗如雨。經數醫延醫,皆無把握,因迎生速往診視。觀其形狀危險,有將脫之勢,遂急用生黃、淨萸肉、生山藥各一兩,固其氣以防其脫。煎湯服後,喘定汗止。查看其腸已破,流有糞出,遂先用灰錳氧衝水,將糞血洗淨。所破之腸,又急用桑根白皮作線為之縫好,再略上磺碘,將其腸慢慢納進。再用洋白線將肚皮縫好。又用紗布浸灰錳氧水中,候溫,複其上,用白士林少調磺碘作藥棉,複其上,用繃帶扎住,一日一換。內服用《衷中參西錄》內托生肌散,變為湯劑,一日煎渣再服。三星期全愈。
114 按:此証未嘗用妙化丹,因其傷重而且險,竟能救愈,洵堪為治此重傷者之表准,故連類及之。且所用內托生肌散,為愚治瘡毒破後生肌之方,凡瘡破後潰爛、不速生肌者,用之最效。若欲將散劑變為湯劑,宜先將天花粉改為四兩,一劑分作八劑,一日之間煎渣再服,其生肌之力較服散藥尤效。
115 四、醫話 附錄:崔××來函介紹三方
116 服食松脂法
117 《抱樸子》內篇載有上黨趙姓身患癩病,歷年不愈。後遇異人指示,服松脂百日,癩病全愈。初不知松脂為何物,後參閱群書,知松脂即是松香。解毒、除濕、消腫、止痛、生肌、化痰,久服輕身延年,闢穀不飢。《萬國藥方》久咳丸,系松脂、甘草並用。向曾患咳嗽,百藥不效,後每服松脂乾末一錢,用涼茶送服,月餘咳嗽全愈,至今十年,未嘗反複,精神比前更強壯。觀此,松脂實有補髓健骨之力。
118 又,丁卯夏,川鄂戰爭,救一兵士,子彈由背透胸出,由傷處檢出碎骨若干,每日令食牛乳、山藥,數日飲食稍進,口吐臭膿,不能坐立。後每日令服松脂兩次,每次一錢,三日後臭膿已盡,傷口內另長新骨。
119 月餘傷口全平,行步如常。
120 又一兵士李××,過食生冷,身體浮腫,腹大如箕,百藥罔效。令每日服松脂三錢,分三次服下,五日全愈。
121 鄉村一男子,患肝癰,潰破,醫治五年不愈,潰穿二孔,日出臭水碗許,口吐膿血,臭氣異常。戊辰孟夏,迎為延醫,視其形狀,危險萬分,辭而不治。再三懸求,遂每早晚令服松脂一錢,五日臭膿減少,瘡口合平,照前服之,半月全愈。
122 又有患肺癰者,服林屋山人犀黃丸不效,而服松脂輒效者,難以枚舉矣。
123 四、醫話 附錄:崔××來函介紹三方
124 止咳方
125 家母年五十時患咳嗽,百藥不效,嚴冬時,臥不安枕。遇一老醫,傳授一方,系米殼四兩,北五味三錢,杏仁去皮炒熟五錢,枯礬二錢,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白糖開水送下。吞服數日,病若失,永不複發。家母生於甲辰,現年八十有六,貌若童顏。以後用此丸療治咳嗽全愈者,筆難悉述。
126 以上二、三方,皆為尋常藥品,而能愈此難愈之大証,且又屢試屢效,誠佳方也。
127 五、醫案 虛勞喘嗽門
128 ○虛勞証陽亢陰虧
129 天津張媼,年九十二歲,得上焦煩熱病。
130 病因 平素身體康強,所稟元陽獨旺,是以能享高年。至八旬後陰分浸衰,陽分偏盛,胸間恆覺煩熱,延醫服藥多用滋陰之品始愈。迨至年過九旬,陰愈衰而陽愈亢,仲春陽氣發生煩熱,舊病反複甚劇。
131 証候 胸中煩熱異常,劇時若屋中莫能容,恆至堂中,當戶久坐以翕收庭中空氣。有時,覺心為熱迫怔忡不寧。大便乾燥四五日一行,甚或服藥始通。其脈左右皆弦硬,間現結脈,至數如常。
132 診斷 証脈細參,純系陽分偏盛陰分不足之象。然所以享此大年,實賴元陽充足。此時陽雖偏盛,當大滋真陰以潛其陽,實不可以苦寒瀉之。至脈有結象,高年者雖在所不忌,而究系氣分有不足之處,宜以大滋真陰之藥為主,而少加補氣之品以調其脈。
133 處方 生懷山藥一兩 玄參一兩 熟懷地黃一兩 生懷地黃八錢 天冬八錢 甘草二錢 大甘枸杞八錢 生杭芍五錢 野台參三錢 赭石六錢軋細 生雞內金二錢黃色的搗
134 共煎三大盅,為一日之量,徐徐分多次溫飲下。
135 方解 方中之義,重用涼潤之品以滋真陰,少用野台參三錢以調其脈。猶恐參性溫升不宜於上焦之煩熱,又倍用生赭石以引之下行,且此証原艱於大便,赭石又能降胃氣以通大便也。
136 用雞內金者,欲其助胃氣以運化藥力也;用甘草者,以其能緩脈象之弦硬,且以調和諸涼藥之性也。
137 效果 每日服藥一劑至三劑,煩熱大減,脈已不結,且較前柔和。遂將方中玄參、生地黃皆改用六錢,又加龍眼肉五錢,連服五劑,諸病皆愈。
138 五、醫案 虛勞喘嗽門
139 ○虛勞兼勞碌過度
140 天津寧氏婦,年近四旬,素病虛勞,偶因勞碌過甚益增劇。
141 病因 處境不順,家務勞心,飲食減少,浸成虛勞,已病倒臥懶起床矣。又因訟事,強令公堂對質,勞苦半日,歸家病大加劇。
142 証候 臥床閉目,昏昏似睡,呼之眼微開不發言語,有若能言而甚懶於言者。其面色似有浮熱,體溫·℃,問其心中發熱乎?覺怔忡乎?皆頷之。其左脈浮而弦硬,右脈浮而芤,皆不任重按,一息六至。兩日之間,惟少飲米湯,大便數日未行,小便亦甚短少。
143 診斷 即其脈之左弦右芤,且又浮數無根,知系氣血虧極有陰陽不相維系之象。是以陽氣上浮而面熱,陽氣外越而身熱,此乃虛勞中極危險之証也。所幸氣息似稍促而不至於喘,雖有咳嗽亦不甚劇,知尤可治。斯當培養其氣血,更以收斂氣血之藥佐之,俾其陰陽互相維系,即可安然無虞矣。
144 處方 野台參四錢 生懷山藥八錢 淨萸肉八錢 生龍骨八錢搗碎 大甘枸杞六錢 甘草二錢 生懷地黃六錢 玄參五錢 沙參五錢 生赭石五錢軋細 生杭芍四錢
145 共煎湯一大盅,分兩次溫飲下。
146 複診 將藥連服三劑,已能言語,可進飲食,浮越之熱已斂,體溫度下降至.℃,心中已不發熱,有時微覺怔忡,大便通下一次,小便亦利,遂即原方略為加減俾再服之。
147 處方 野台參四錢 生懷山藥一兩 大甘枸杞八錢 淨萸肉六錢
148 生懷地黃五錢 甘草二錢 玄參五錢 沙參五錢 生赭石四錢軋細 生杭芍三錢 生雞內金錢半黃色的搗
149 共煎湯一大盅,溫服。
150 方解 方中加雞內金者,因虛勞之証,脈絡多瘀,《金匱》所謂血痺虛勞也。用雞內金以化其血痺,虛勞可以除根,且與台參並用,又能運化參之補力不使作脹滿也。
151 效果 將藥連服四劑,新得之病全愈,其素日虛勞未能盡愈。俾停服湯藥,日用生懷山藥細末煮粥,少加白糖當點心服之。每服時送服生雞內金細末少許以善其後。
152 五、醫案 虛勞喘嗽門
153 ○肺勞咳嗽由於伏氣化熱所傷証
154 沈陽高××,三十二歲。因伏氣化熱傷肺,致成肺勞咳嗽証。
155 病因 臘底感受寒涼,未即成病,而從此身不見汗。繼則心中漸覺發熱,至仲春其熱加甚,飲食懶進,發生咳嗽,浸成肺勞病。
156 証候 其咳嗽晝輕夜重,時或咳而兼喘,身體羸弱,筋骨酸疼,精神時昏憒,腹中覺飢而飲食恆不欲下咽。從前惟心中發熱,今則日 時身恆覺熱。大便燥,小便短赤,脈左右皆弦長,右部重按有力,一息五至。
157 診斷 此病之原因,實由伏氣化熱久留不去。不但傷肺而兼傷及諸髒腑也。按此証自述,因臘底受寒,若當時即病,則為傷寒矣。乃因所受之寒甚輕,不能即病,惟伏於半表半里三焦脂膜之中,阻塞氣化之升降流通,是以從此身不見汗,而心漸發熱。迨時至仲春,陽氣萌動,原當隨春陽而化熱以成溫病《內經》謂「冬傷於寒,春必病溫」,乃其所化之熱又非如溫病之大熱暴發能自里達表,而惟緣三焦脂膜散漫於諸髒腑,是以胃受其熱而懶於飲食,心受其熱而精神昏憒,腎受其熱而陰虛潮熱,肝受其熱而筋骨酸疼,至肺受其熱而咳嗽吐痰,則又其顯然者也。治此証者,當以清其伏氣之熱為主,而以滋養津液藥輔之。
158 處方 生石膏一兩搗碎 黨參三錢 天花粉八錢 玄參八錢 生杭芍五錢 甘草錢半 連翹三錢 滑石三錢 鮮茅根三錢 射干三錢 生遠志二錢
159 共煎湯一大盅半,分兩次溫服。若無鮮茅根,可以鮮蘆根代之。
160 方解 方中之義,用石膏以清伏氣之熱,而助之以連翹、茅根,其熱可由毛孔透出;更輔之以滑石、杭芍,其熱可由水道瀉出;加花粉、玄參者,因石膏但能清實熱,而花粉、玄參兼能清虛熱也;用射干、遠志者,因石膏能清肺寧嗽,而佐以射干、遠志,更能利痰定喘也;用甘草者,所以緩諸涼藥之下趨,不欲其寒涼侵下焦也;至加黨參者,實仿白虎加人參湯之義,因身體虛弱者,必石膏與人參並用,始能逐久匿之熱邪外出也。
161 複診 將藥連服四劑,熱退三分之二,咳嗽吐痰亦愈強半,飲食加多,脈象亦見緩和。知其伏氣之熱已消,所餘者惟陰虛之熱也,當再投以育陰之方,俾多服數劑自能全愈。
162 處方 生懷山藥一兩 大甘枸杞八錢 玄參五錢 生懷地黃五錢 沙參五錢 生杭芍三錢 生遠志二錢 川貝母二錢 生雞內金錢半黃色的搗 甘草錢半
163 共煎湯一大盅溫服。方中加雞內金者,不但欲其助胃消食,兼欲借之以化諸藥之滯泥也。
164 效果 將藥連服五劑,病遂全愈。而夜間猶偶有咳嗽之時,俾停服湯藥,日用生懷山藥細末煮作粥,調以白糖當點心服之以善其後。
165 五、醫案 虛勞喘嗽門
166 ○虛勞咳嗽兼外感實熱証
167 撫順一童,九歲,因有外感實熱久留不去,變為虛勞咳嗽証。
168 病因 從前曾受外感,熱入陽明。醫者純用甘寒之藥清之,致病愈之後,猶有些些餘熱稽留髒腑,久之陰分虧耗,浸成虛勞咳嗽証。
169 証候 心中常常發熱,有時身亦覺熱,懶於飲食,咳嗽頻吐痰涎,身體瘦弱。屢服清熱寧嗽之藥,即稍效病仍反複,其脈象弦數,右部尤弦而兼硬。
170 診斷 其脈象弦數者,熱久涸陰血液虧損也。其右部弦而兼硬者,從前外感之餘熱,猶留滯於陽明之腑也。至其咳嗽吐痰,亦熱久傷肺之現象也。欲治此証,當以清其陽明餘熱為初步,熱清之後,再用藥滋養其真陰,病根自不難除矣。
171 處方 生石膏兩半搗細 大潞參三錢 玄參五錢 生懷山藥五錢 鮮茅根三錢 甘草二錢
172 共煎湯一盅半,分兩次溫飲下。若無鮮茅根時,可用鮮蘆根代之。
173 方解 此方即白虎加人參湯以玄參代知母,生山藥代粳米,而又加鮮茅根也。蓋陽明久鬱之邪熱,非白虎加人參湯不能清之,為其病久陰虧,故又將原方少為變通,使之兼能滋陰也。加鮮茅根者,取其具有升發透達之性,與石膏並用,能清熱兼能散熱也。
174 複診 將藥煎服兩劑,身心之熱大減,咳嗽吐痰已愈強半,脈象亦較前和平。知外邪之熱已清,宜再用藥專滋其陰分,俾陰分充足自能盡消其餘熱也。
175 處方 生懷山藥一兩 大甘枸杞八錢 生懷地黃五錢 玄參四錢
176 沙參四錢 生杭芍三錢 生遠志二錢 白術二錢 生雞內金二錢黃色的搗 甘草錢半
177 共煎湯一盅溫服。
178 效果 將藥連服三劑,飲食加多,諸病皆愈。
179 方解 陸九芝謂:「凡外感實熱之証,最忌但用甘寒滯泥之藥治之。其病縱治愈,亦恆稽留餘熱;永錮閉於髒腑之中,不能消散,致熱久耗陰,浸成虛勞,不能救藥者多矣。」此誠見道之言也。而愚遇此等証,其虛勞不至過甚,且脈象仍有力者,恆治以白虎加人參湯,複略為變通,使之退實熱兼能退虛熱,約皆可隨手奏效也。
180 五、醫案 虛勞喘嗽門
181 ○勞熱咳嗽
182 鄰村許姓學生,年十八歲,於季春得勞熱咳嗽証。
183 病因 秉性剛強,勞心過度;又當新婚之餘,或年少失保養,迨至春陽發動,漸成勞熱咳嗽証。
184 証候 日晡潮熱,通夜作灼,至黎明得微汗其灼乃退。白晝咳嗽不甚劇,夜則咳嗽不能安枕。
185 飲食減少,身體羸瘦,略有動作即氣息迫促。左右脈皆細弱,重按無根,數逾七至。夫脈一息七至,即難挽回,況複逾七至乎?猶幸食量猶佳,大便乾燥此等証忌滑瀉,知猶可治。擬治以峻補真陰之劑,而佐以收斂氣化之品。
186 處方 生懷山藥一兩 大甘枸杞八錢 玄參六錢 生懷地黃六錢 沙參六錢
187 甘草三錢 生龍骨六錢搗碎 淨萸肉六錢 生杭芍三錢 五味子三錢搗碎 牛蒡子三錢搗碎
188 共煎湯一大盅,溫服。
189 方解 五味入湯劑,藥局照例不搗。然其皮味酸,核味辛,若囫圇入煎則其味過酸,服之恆有滿悶之弊。故徐靈胎謂宜與乾姜之味辛者同服。若搗碎入煎,正可惜其核味之辛以濟皮味之酸,無事伍以乾姜而亦不發滿悶。是以欲重用五味以治嗽者,當注意令其搗碎,或說給病家自檢點。至於甘草多用至三錢者,誠以此方中不但五味酸,萸肉亦味酸,若用甘草之至甘者與之化合,可增加其補益之力如酸能 齒,得甘則不 齒是明征,是以多用至三錢。
190 複診 將藥連服三劑,灼熱似見退,不複出汗,咳嗽亦稍減,而脈仍七至強。因恍悟此脈之數,不但因陰虛,實亦兼因氣虛,猶若力小而強任重者其體發顫也。擬仍峻補其真陰,再輔以補氣之品。
191 處方 生懷山藥一兩 野台參三錢 大甘枸杞六錢 玄參六錢 生懷地黃六錢 甘草三錢 淨萸肉五錢 天花粉五錢 五味子三錢搗碎 生杭芍三錢 射干二錢 生雞內金錢半黃色的搗
192 共煎一大盅溫服。為方中加台參恐服之作悶,是以又加雞內金以運化之。且凡虛勞之甚者,其脈絡間恆多瘀滯,雞內金又善化經絡之瘀滯也。
193 三診 將藥連服四劑,灼熱咳嗽已愈十之七八,脈已緩至六至,此足徵補氣有效也。爰即原方略為加減,多服數劑,病自除根。
194 處方 生懷山藥一兩 野台參三錢 大甘枸杞六錢 玄參五錢 生懷地黃五錢 甘草二錢 天冬五錢 淨萸肉五錢 生杭芍三錢 川貝母三錢
195 生遠志二錢 生雞內金錢半黃色的搗
196 共煎一大盅溫服。
197 效果 將藥連服五劑,灼熱咳嗽全愈,脈已複常,遂停服湯劑。
198 俾日用生懷山藥細末煮作茶湯,兌以鮮梨自然汁,當點心服之,以善其後。
199 五、醫案 虛勞喘嗽門
200 ○肺勞喘嗽遺傳性証
201 天津陳××,年十八歲。自幼得肺勞喘嗽証。
202 病因 因其母素有肺勞病,再上推之,其外祖母亦有斯病。是以自幼時,因有遺傳性亦患此病。
203 証候 其証,初時猶輕,至熱時即可如常人,惟略有感冒即作喘嗽。治之即愈,不治則兩三日亦可自愈。至過十歲則漸加重,熱時亦作喘嗽,冷時則甚於熱時,服藥亦可見輕,旋即反複。至十六七歲時,病又加劇,屢次服藥亦無效,然猶可支持也。迨愚為診視,在一九三○年仲冬,其時病劇已難支持,晝夜伏幾,喘而且嗽,咳吐痰涎,連連不竭,無論服何中藥,皆分毫無效。惟日延西醫注射藥針一次,雖不能止咳喘而可保當日無虞。診其脈左右皆弦細,關前微浮,兩尺重按無根。
204 診斷 此等証原因,肺髒氣化不能通暢,其中諸細管即易為痰涎滯塞,熱時肺胞松緩,故病猶輕,至冷時肺胞緊縮,是以其病加劇。治之者當培養其肺中氣化,使之 闢有力,更疏瀹其肺中諸細管,使之宣通無滯,原為治此病之正則也。而此証兩尺之脈無根,不但其肺中有病,其肝腎實亦有病,且病因又為遺傳性,原非一蹴所能治愈,當分作數步治之。
205 處方 生懷山藥一兩 大甘枸杞一兩 天花粉三錢 天冬三錢 生杭芍三錢
206 細辛一錢 射干三錢 杏仁二錢去皮 五味子二錢搗碎 葶藶子二錢微炒 廣三七二錢搗細
207 藥共十一味,前十味煎湯一大盅,送服三七末一錢,至煎渣再服時仍送服餘一錢。
208 方解 方中用三七者,恐肺中之氣窒塞,肺中之血亦隨之凝滯,三七為止血妄行之聖藥,更為流通瘀血之聖藥,故於初步藥中加之。
209 複診 將藥連服四劑,咳喘皆愈三分之二,能臥睡兩三點鐘。其脈關前不浮,至數少減,而兩尺似無根,擬再治以納氣歸腎之方。
210 處方 生懷山藥一兩 大甘枸杞一兩 野黨參三錢 生赭石六錢軋細 生懷地黃六錢 生雞內金錢半黃色的搗 淨萸肉四錢 天花粉四錢 天冬三錢 牛蒡子三錢搗碎 射干二錢
211 共煎湯一大盅溫服。
212 方解 參之性補而微升,惟與赭石並用,其補益之力直達湧泉。況咳喘之劇者,其衝胃之氣恆因之上逆,赭石實又為降胃鎮衝之要藥也。至方中用雞內金者,因其含有稀鹽酸,原善化肺管中之瘀滯以開其閉塞,又兼能運化人參之補力不使作滿悶也。
213 三診 將藥連服五劑,咳喘皆愈,惟其脈仍逾五至,行動時猶覺氣息微喘,此乃下焦陰分猶未充足,不能與陽分相維系也。此當峻補其真陰,俾陰分充足自能維系其陽分,氣息自不上奔矣。
214 處方 生懷山藥一兩 大甘枸杞一兩 熟懷地黃一兩 淨萸肉四錢
215 玄參四錢 生遠志錢半 北沙參四錢 懷牛膝三錢
216 大雲苓片二錢 蘇子二錢炒搗 牛蒡子二錢搗碎 生雞內金錢半
217 共煎湯一大盅溫服。
218 效果 將藥連服八劑,行走動作皆不作喘,其脈至數已複常。從此停服湯藥,俾日用生懷山藥細末,水調煮作茶湯,少調以生梨自然汁,當點心用之以善其後。
219 五、醫案 虛勞喘嗽門
220 ○肺勞痰喘
221 天津徐××,年三十四歲,得肺勞痰喘証。
222 病因 因弱冠時游戲競走,努力過度傷肺,致有喘病,入冬以來又兼咳嗽。
223 証候 平素雖有喘証,然安養時則不犯,入冬以來,寒風陡至,出外為風所襲,忽發咳嗽。咳嗽不已,喘病亦發,咳喘相助為虐,屢次延醫,服藥不愈,夜不能臥。其脈左部弦細而硬,右部濡而兼沉,至數如常。
224 診斷 此乃氣血兩虧,並有停飲之証,是以其左脈弦細者,氣虛也。弦細兼硬者,肝血虛津液短也。其右脈濡者,濕痰留飲也。濡而兼沉者,中焦氣化亦有所不足也。其所以喘而且嗽者,亦痰飲上溢之所迫致也。擬用小青龍湯,再加滋補之藥治之。
225 處方 生懷山藥一兩 當歸身四錢 天冬四錢 寸麥冬四錢
226 生杭芍三錢 清半夏三錢 桂枝尖二錢五分 五味子二錢搗碎
227 杏仁二錢去皮 乾姜錢半 細辛一錢 甘草錢半 生姜三片
228 共煎一大盅溫飲下。
229 方解 凡用小青龍湯,喘者去麻黃加杏仁,此定例也。若有外感之熱者,更宜加生石膏,此証無外感之熱,故但加二冬以解姜桂諸藥之熱。
230 複診 將藥煎服一劑,其喘即愈,又繼服兩劑,咳嗽亦愈強半,右脈已不沉,似稍有力,左脈仍近弦硬,擬再以健胃養肺滋生血脈之品。
231 處方 生懷山藥一兩 生百合五錢 大枸杞子五錢 天冬五錢 當歸身三錢 蘇子錢半炒搗 川貝母三錢 白術三錢炒 生薏米三錢搗碎 生遠志二錢 生雞內金錢半黃色的搗 甘草錢半
232 共煎湯一大盅溫服。
233 效果 將藥連服四劑,咳嗽全愈,脈亦調和如常矣。
234 五、醫案 虛勞喘嗽門
235 ○肺勞喘咳
236 天津羅××,年三十四歲,得肺勞喘嗽病。
237 病因 數年之前,曾受肺風發咳嗽,治失其宜,病雖暫愈,風邪錮閉肺中未去,致成肺勞喘嗽証。
238 証候 其病在暖燠之時甚輕,偶發喘嗽一半日即愈,至冬令則喘嗽連連,必至天氣暖和時始漸愈。其脈左部弦硬,右部濡滑,兩尺皆重按無根。
239 診斷 此風邪錮閉肺中,久而傷肺,致肺中氣管滯塞,暖時肌肉松緩,氣管亦隨之松緩,其呼吸猶可自如;冷時肌肉緊縮,氣管亦隨之緊縮,遂至吸難呼易而喘作,更因痰涎壅滯而嗽作矣。其脈左部弦硬者,肝腎之陰液不足也。右部濡滑者,肺胃中痰涎充溢也。兩尺不任重按者,下焦氣化虛損,不能固攝,則上焦之喘嗽益甚也。欲治此証,當先宣通其肺,俾氣管之鬱者皆開後,再投以滋陰培氣,肺腎雙補之劑以祓除其病根。
240 處方 麻黃錢半 天冬三錢 天花粉三錢 牛蒡子三錢搗碎 杏仁二錢去皮搗碎 甘草錢半 蘇子二錢炒搗 生遠志二錢去心
241 生麥芽二錢 生杭芍二錢 細辛一錢
242 共煎湯一大盅,溫服。
243 複診 將藥煎服兩劑,喘嗽皆愈,而勞動時仍微喘。其脈左部仍似弦硬,右部仍濡,不若從前之滑,兩尺猶虛,此病已去而正未複也。宜再為謀根本之治法,而投以培養之劑。
244 處方 野台參三錢 生赭石八錢軋細 生懷山藥一兩 熟懷地黃一兩
245 生懷地黃一兩 大雲苓片二錢 大甘枸杞六錢 天冬六錢 淨萸肉五錢
246 蘇子三錢炒搗 牛蒡子三錢搗碎
247 共煎一大盅溫服。
248 方解 人參為補氣主藥,實兼具上升之力。喻嘉言謂。「氣虛欲上脫者專用之轉氣高不返。」是以凡喘逆之証,皆不可輕用人參,惟重用赭石以引之下行,轉能納氣歸腎,而下焦之氣化,遂因之壯旺而固攝。此方中人參、赭石並用,不但欲導引肺氣歸腎,實又因其兩尺脈虛,即借以培補下焦之氣化也。
249 效果 將藥連服十餘劑,雖勞動亦不作喘。再診其脈,左右皆調和無病,兩尺重按不虛,遂將赭石減去二錢,俾多服以善其後。
250 五、醫案 虛勞喘嗽門
251 ○肺勞喘嗽兼不寐証
252 天津於姓媼,年近五旬,咳嗽有痰微喘,且苦不寐。
253 病因 夜間因不能寐,心中常覺發熱,久之,則肺髒受傷,咳嗽多痰,且微作喘。
254 証候 素本夜間不寐,至黎明時始能少睡。後因咳嗽不止,痰涎壅盛,且複作喘,不能安臥,恆至黎明亦不能睡。因之心中發熱益甚,懶於飲食,大便乾燥,四五日一行,兩旬之間大形困頓,屢次服藥無效。其脈左部弦而無力,右部滑而無力,數逾五至。
255 診斷 此真陰虧損,心腎不能相濟,是以不眠。久則心血耗散,心火更易妄動以上鑠肺金,是以咳嗽有痰作喘。治此証者,當以大滋真陰為主,真陰足則心腎自然相交,以水濟火而火不妄動;真陰足則自能納氣歸根,氣息下達,而呼吸自順。且肺腎為子母之髒,原相連屬,子虛有損於母,子實即有益於母,果能使真陰充足,則肺金既不受心火之鑠耗,更可得腎陰之津潤,自能複其清肅下行之常,其痰涎咳嗽不治自愈也。若更輔以清火潤肺化痰寧嗽之品,則奏效當更捷矣。
256 處方 沙參一兩 大枸杞一兩 玄參六錢 天冬六錢
257 生赭石五錢軋細 甘草二錢 生杭芍三錢 川貝母三錢 牛蒡子一錢搗碎
258 生麥芽三錢 棗仁三錢炒搗 射干二錢
259 共煎湯一大盅,溫服。
260 複診 將藥連服六劑,咳喘痰涎愈十分之八,心中已不發熱,食欲已振,夜能睡數時,大便亦不甚燥。診其脈至數複常,惟六部重按仍皆欠實,左脈仍有弦意。擬再峻補其真陰以除病根,所謂上病取諸下也。
261 處方 生懷山藥一兩 大枸杞一兩 遼沙參八錢 生懷地黃六錢
262 熟懷地黃六錢 甘草二錢 生赭石六錢軋細 淨萸肉四錢
263 生杭芍三錢 生麥芽三錢 生雞內金針半黃色的搗
264 共煎湯一大盅,溫服。
265 效果 將藥連服二劑,諸病皆愈,俾用珠玉二寶粥常常當點心服之,以善其後。
266 或問 兩方中所用之藥,若滋陰、潤肺、清火、理痰、止嗽諸品,原為人所共知,而兩方之中皆用赭石、麥芽,且又皆生用者其義何居?答曰:胃居中焦,原以傳送飲食為專職,是以胃中之氣,以息息下行為順,果其氣能息息下行,則衝氣可阻其上衝,膽火可因之下降,大便亦可按時下通,至於痰涎之壅滯,咳嗽喘逆諸証,亦可因之降序,而降胃之藥,固莫赭石若也。至於麥芽,炒用之善於消食,生用之則善於升達肝氣。人身之氣化原左升右降,若但知用赭石降胃,其重墜下行之力或有礙於肝氣之上升,是以方中用赭石降胃,即用麥芽升肝,此所以順氣化之自然,而還其左升右降之常也。
267 五、醫案 虛勞喘嗽門
268 ○肺病咳嗽吐血
269 天津張××,年二十六歲,得肺病咳嗽吐血。
270 病因 經商勞心,又兼新婚,失於調攝,遂患勞嗽。繼延推拿者為推拿兩日,咳嗽分毫未減,轉添吐血之証。
271 証候 連聲咳嗽不已,即繼以吐血。或痰中帶血,或純血無痰,或有咳嗽兼喘。夜不能臥,心中發熱,懶食,大便乾燥,小便赤澀。脈搏五至強,其左部弦而無力,右部浮取似有力,而尺部重按豁然。
272 處方 生懷山藥一兩 大潞參三錢 生赭石六錢軋細 生懷地黃六錢
273 玄參六錢 天冬五錢 淨萸肉五錢 生杭芍四錢 射干二錢 甘草二錢
274 廣三七二錢軋細
275 藥共十一味,將前十味煎湯一大盅,送服三七末一半,至煎渣重服時,再送服其餘一半。
276 複診 此藥服兩劑後,血已不吐,又服兩劑,咳嗽亦大見愈,大小便已順利,脈已有根,不若從前之浮弦。遂即原方略為加減,俾再服之。
277 處方 生懷山藥一兩 大潞參三錢 生赭石六錢軋細 生懷地黃六錢
278 大甘枸杞六錢 甘草二錢 淨萸肉五錢 沙參五錢
279 生杭芍二錢 射干二錢 廣三七錢半軋細
280 藥共十一味,將前十味煎湯一大盅,送服三七末一半,至煎渣重服時,再送其餘一半。
281 效果 將藥連服五劑,諸病皆愈,脈已複常,而尺部重按仍欠實。遂於方中加熟懷地黃五錢,俾再服數劑以善其後。
282 五、醫案 虛勞喘嗽門
283 ○肺病咳吐膿血
284 天津葉××,年三十二歲,得肺病咳吐膿血。
285 病因 其未病之前數月,心中時常發熱,由此浸成肺病。
286 証候 初覺發熱時,屢服涼藥,熱不減退,大便乾燥,小便短赤,後則漸生咳嗽,繼則痰中帶血,繼則痰血相雜,又繼則膿血相雜。診其脈左部弦長,右部洪長,皆重按頗實。
287 疹斷 此乃伏氣化熱,竄入陽明之腑。醫者不知病因,見其心中發熱,而多用甘寒滯膩之品,稽留其熱,俾無出路。久之,上熏肺部,至肺中結核因生咳嗽,潰爛遂吐膿血,斯必先清其胃腑之熱,使不複上升熏肺而後肺病可愈。特是,此熱為伏氣之熱所化,原非輕劑所能消除,當先投以治外感實熱之劑。
288 處方 生石膏兩半搗細 大潞參三錢 生懷山藥六錢 天花粉六錢 金銀花四錢 鮮蘆根四錢 川貝母三錢 連翹二錢 甘草二錢 廣三七二錢軋細
289 藥共十味,將前九味煎湯一大盅,送服三七末一錢,至煎渣再服時,仍送服餘一錢。
290 方解 此方實仿白虎加人參湯之義而為之變通也。方中以天花粉代知母,以生山藥代粳米,仍與白虎加人參湯無異,故用之以清胃腑積久之實熱。而又加金銀花、三七以解毒,蘆根、連翹以引之上行,此肺胃雙理之劑也。
291 複診 將藥連服三劑,膿血已不複吐,咳嗽少愈,大便之乾燥,小便之短赤亦見愈。惟心中仍覺發熱,脈象仍然有力,擬再投以清肺瀉熱之劑。
292 處方 天花粉八錢 北沙參五錢 玄參五錢 鮮蘆根四錢 川貝母三錢 牛蒡子三錢搗碎 五味子二錢搗細 射干三錢 甘草二錢軋細
293 藥共九味,將前八味煎湯一大盅,送服甘草末一錢,至煎渣再服時,仍送服餘一錢。方中五味子,必須搗碎入煎,不然則服之恆多發悶;方中甘草,無論紅者黃者,皆可用至軋之不細時,切忌鍋炮,若炮則其性即變,非此方中用甘草之意矣。用此藥者,宜自監視軋之,或但羅取其頭次所軋之末亦可。
294 效果 將藥連服五劑,諸病皆愈,惟心中猶間有發熱之時,脈象較常脈似仍有力。為善後計,俾用生懷山藥軋細,每用七八錢或兩許,煮作茶湯,送服離中丹錢許或至錢半多少宜自酌,當點心用之。後此方服閱兩月,脈始複常,心中亦不複發熱矣。離中丹為愚自制之方,即益元散方以生石膏代滑石也。蓋滑石宜於濕熱,石膏宜於燥熱,北方多熱而兼燥者,故將其方變通之,凡上焦有實熱者,用之皆有捷效。
295 或問 伏氣化熱,原可成溫,即無新受之外感,而忽然咸溫病者是也。此証伏氣所化之熱,何以不成溫病而成肺病?答曰:伏氣之侵人,伏於三焦脂膜之中,有多有少,多者化熱重,少者化熱輕,化熱重者當時即成溫病,化熱輕者恆循三焦脂膜而竄入各髒腑。愚臨証五十年,細心體驗,知有竄入肝膽病目者,竄入腸中病下痢者,有竄入腎中病虛勞者,竄入肺中病咳嗽久而成肺病者,有竄入胃中病吐衄而其熱上熏亦可成肺病者,如此証是也。是以此証心中初發熱時,醫者不知其有伏氣化熱入胃,而泛以涼藥治之,是以不效,而投以白虎加人參湯即隨手奏效。至於不但用白虎湯而必用白虎加人參湯者,誠以此証已閱數月,病久氣化虛損,非人參與石膏並用,不能托深陷之熱外出也。
296 五、醫案 虛勞喘嗽門
297 ○肺病咳吐痰血
298 天津喬××,年三十餘,得咳吐痰血病。
299 病因 前因偶受肺風,服藥失宜,遂息咳嗽,咳嗽日久,繼患咳血。
300 証候 咳嗽已近一年,服藥轉浸加劇,繼則痰中帶血,又繼則間有嘔血之時,然猶不至於傾吐。
301 其心中時常發熱,大便時常燥結,幸食欲猶佳,身形不至羸弱,其脈左部近和平,右部寸關俱有滑實之象。
302 診斷 証脈合參,知系從前外感之熱久留肺胃,金畏火刑,因熱久而肺金受傷,是以咳嗽;至於胃腑久為熱鑠,致胃壁之膜腐爛連及血管,是以嘔血;至其大便恆燥結者,因其熱下輸腸中,且因胃氣因熱上逆失其傳送之職也。治此証者,當以清肺胃之熱為主,而以養肺降胃之藥輔之。
303 處方 生石膏二兩細末 粉甘草六錢細末 鏡面朱砂二錢細末
304 共和勻每服一錢五分。
305 又方 生懷山藥一兩 生赭石八錢軋細 天冬六錢 玄參五錢 沙參五錢 天花粉五錢 生杭芍四錢 川貝母三錢 射干二錢 兒茶二錢 甘草錢半 廣三七二錢軋細
306 共藥十二味,將前十一味煎湯送服三七一錢,至煎渣再服時再送服一錢。每日午前十點鐘服散藥一次,臨睡時再服一次,湯藥則晚服頭煎,翌晨服次煎。
307 效果 服藥三日,咳血吐血皆愈。仍然咳嗽,遂即原方去沙參加生百合五錢、米殼錢半,又服四劑,咳嗽亦愈,已不發熱,大便已不燥結。俾將散藥惟頭午服一次,又將湯藥中赭石減半,再服數劑以善後。
308 五、醫案 氣病門
309 ○大氣下陷兼小便不禁
310 天津陳××,三十五歲,於孟冬得大氣下陷兼小便不禁証。
311 病因 稟賦素弱,恆覺呼吸之氣不能上達,屢次來社求診,投以拙擬升陷湯,即愈。後以出外勞碌過度,又兼受涼,陡然反複甚劇,不但大氣下陷,且又小便不禁。
312 証候 自覺胸中之氣息息下墜,努力呼之猶難上達,其下墜之氣行至少腹,小便即不能禁,且覺下焦涼甚,肢體無力,其脈左右皆沉濡,而右部寸關之沉濡尤甚。
313 診斷 此胸中大氣下陷之劇者也。此証因大氣虛陷,心血之循環無力,是以脈象沉濡而遲,肺氣之呼吸將停,是以努力呼氣外出而猶難上達。不但此也,大氣雖在膈上,實能斡旋全身統攝三焦,今因下陷而失位無權,是以全身失其斡旋,肢體遂酸軟無力,三焦失其統攝,小便遂洩瀉不禁。
314 其下焦涼甚者,外受之寒涼隨大氣下陷至下焦也。此証之危已至極點,當用重劑升舉其下陷之大氣,使複本位,更兼用溫暖下焦之藥,祛其寒涼庶能治愈。
315 處方 野台參五錢 烏附子四錢 生懷山藥一兩
316 煎湯一盅溫服,此為第一方。
317 又方 生箭 一兩 生懷山藥一兩 白術四錢炒 淨萸肉四錢
318 二錢 升麻錢半 柴胡錢半
319 共煎藥一大盅,溫服。此為第二方。先服第一方,後遲一點半鐘即服第二方。
320 效果 將藥如法各服兩劑,下焦之涼與小便之不禁皆愈,惟呼吸猶覺氣分不足,肢體雖不酸軟,仍覺無力。遂但用第二方,將方中柴胡減去,加桂枝尖錢半,連服數劑,氣息已順。又將方中升麻、桂枝,皆改用一錢,服至五劑,身體健康如常,遂停藥勿服。
321 或問 此二方前後相繼服之,中間原為時無多,何妨將二方並為一方?答曰:凡欲溫暖下焦之藥,宜速其下行,不可用升藥提之。若將二方並為一方,附子與升、柴並用,其上焦必生煩躁,而下焦之寒涼轉不能去。惟先服第一方,附子得人參之助,其熱力之敷布最速,是以為時雖無多,下焦之寒涼已化其強半;且參附與山藥並用,大能保合下焦之氣化,小便之不禁者亦可因之收攝,此時下焦受參附山藥之培養,已有一陽來複,徐徐上升之機。已陷之大氣雖不能因之上升,實已有上升之根基。遂繼服第二方,黃 與升柴並用,升提之力甚大,借之以升提下陷之大氣,如人欲登高山則或推之,或挽之,縱肢體軟弱,亦不難登峰造極也。且此一點餘鐘,附子之熱
URN: ctp:ws471105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