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彰化節孝冊

《彰化節孝冊》[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自序
2 伏以潛德幽光,宜流傳於不朽;而時移世易,恐歷久以就禋。夫以婦人之守節,吃盡辛苦於生前,宜享盛名於身後。乃其間未經採訪、與草木同腐者,不知凡幾。即幸已蒙旌表,而姓氏未泐諸貞氏,滄桑一變,老成凋謝,勢必星散無存。此節孝名冊之刻,所由亟也。
3 彰邑為台中要樞;採訪節孝,北至牛罵頭,東至東勢角、南投及埔里社,南至沙連及北斗,西至西螺及海豐布嶼。其節孝載諸縣志者數十名。同治十二年,山長蔡德芳、拔貢生林淵源所採節婦一百二十名,光緒十二年,德功同山長丁壽泉、訓導劉鳳翔所採節孝婦一百六十名,及陸續由學官請旌者,均蒙天語旌表在案。嗣台灣府程起鶚、陳文騄、邑令李嘉棠,命建祠宇。予同山長蔡德芳倡捐,主事吳鴻藻、職員呂賡虞亦同效力焉。因擇地於邑城隍廟之東偏,鳩工庀材,雕梁刻桷,輪奐巍然。迨至乙未日軍領台,祠中木龕、前後門扇,蕩然一空;猶幸祠宇堅牢,幾經風雨剝蝕,廟貌依然無恙也。明治三十三年(光緒二十六年),請彰化廳長須田綱鑒將縣志節孝及同治、光緒請旌之節孝
4 登諸神牌,春秋二祭,台中廳長賜祭粢金五圓;每祭,女生徒參列;著為成例。然縣志版已遺失,而同治、光緒二案,乙未之役,其節孝冊亦無存。竊恐年禋代遠,木牌剝蛀。爰商之文社傅鶴亭、林子瑾,將節孝名冊有傳者列於前,無傳者列於後,其餘姓氏連須田廳長許可數名付之,逐月令刊文社叢志;俾節孝、貞烈得以傳諸後也,以備輶軒採錄,續登志乘,庶貞魂烈魄,不致湮沒而不彰也。是為序。
5 大正八年己未(民國八年)四月彰化吳德功。
6 節孝名稱及報請理由
7 婦人嫁後,夫死殉死者曰烈婦。未過門聞夫死而守節至六年者〔曰〕節婦;身故始可報請旌表。若現存節孝婦,守至五十歲始可報請旌表。但凡節婦或養公姑育子,使夫祀不絕,故謂之孝。報節孝者,紳士舉報,內中造明節婦履歷書,居何所,何年嫁,夫何人,居何所,夫何年死,節婦幾年死,必有左右鄰及族長出結保証果系守節清白,不敢冒報。
8 昔時報者,每名節婦,必將節婦履歷造冊十三通。每通連左右鄰及族長甘結三通,送入教官用印,留一通在署;再送入知縣用印,亦留一通;然後送到知府及台灣道各用印,留冊一通;再送上省城學台、布司、按司、督、撫各衙門用印;再送上北京禮部,請皇上批准,將冊一通批回,准其建石坊,春秋地方官致祭。
9 吳德功纂輯
10 陳門烈婦節婦合傳
11 貞婦吳石氏傳
12 貞烈婦蔡陳氏傳
13 貞烈婦郭洪氏傳
14 烈婦林施氏傳
15 節烈婦陳張氏傳
16 節婦楊李氏傳
17 節婦楊林氏傳
18 節婦楊林氏傳
19 節孝婦楊林氏傳
20 節孝婦楊曾氏傳
21 節孝婦楊葉氏傳
22 節婦楊黃氏傳
23 節婦楊陳氏傳
24 節婦楊洪氏傳
25 節婦王門二陳氏傳
26 節婦林陳氏林劉氏傳
27 節婦陳氏傳
28 節婦賴廖氏傳
29 節婦楊管氏傳
30 節婦謝李氏傳
31 節婦吳林氏傳
32 節婦郭上官氏傳
33 節婦柯陳氏傳
34 節婦黃梁氏傳
35 節婦陳張氏傳
36 節婦林陳氏傳
37 節婦游林氏傳
38 節婦曾徐氏傳
39 節婦陳楊氏傳
40 節婦黃蔡氏傳
41 節婦蘇許氏傳
42 節婦林吳氏傳
43 節婦王陳氏傳
44 節婦吳曾氏傳
45 節婦蕭張氏傳
46 節婦洪陳氏傳
47 節婦謝張氏傳
48 節婦謝蔡氏傳
49 節婦楊黃氏傳
50 節婦陳王氏傳
51 節婦梁許氏傳
52 節婦許胡氏傳
53 節婦謝林氏傳
54 節婦顧陳氏傳
55 節婦吳陳氏傳
56 節婦王葉氏傳
57 節婦莊李氏傳
58 節婦許賀氏傳
59 節婦楊蔡氏傳
60 節婦蔡陳氏傳
61 節婦馬陳氏傳
62 節婦蔡張氏傳
63 節婦李林氏傳
64 節婦黃許氏傳
65 節婦趙葉氏傳
66 節婦陳林氏傳
67 節婦黃楊氏傳
68 節婦謝吳氏傳
69 節婦楊李氏傳
70 節婦林黃氏傳
71 節婦陳蔡氏傳
72 節婦林楊氏傳
73 節婦林王氏傳
74 節婦林張氏傳
75 節婦楊李氏傳
76 節婦黃陳氏傳
77 節婦吳高氏傳
78 節婦王陳氏傳
79 節婦梁徐氏傳
80 節婦陳林氏傳
81 節婦莊劉氏傳
82 節婦董賴氏傳
83 節婦李劉氏傳
84 節婦林劉氏傳
85 節婦許曾氏傳
86 節婦林蘇氏傳
87 節婦汪謝氏傳
88 節婦蔡葉氏傳
89 節婦曾楊氏傳
90 節婦甘侯氏傳
91 節婦林甘氏傳
92 節婦林陳氏傳
93 節婦楊卓氏傳
94 節婦楊翁氏傳
95 節婦楊吳氏傳
96 節婦林楊氏傳
97 節婦陳程氏傳
98 節婦張蔡氏傳
99 節婦林顏氏傳
100 節婦陳吳氏傳
101 節婦謝張氏傳
102 節婦林王氏傳
103 節婦莊李氏傳
104 節婦陳高氏傳
105 節婦朱劉氏傳
106 節婦朱羅氏傳
107 節婦林何氏傳
108 陳門烈婦節婦合傳
109 彰邑廩生陳江源之長媳,烈婦;三媳,節婦;皆同邑鄭氏也。長子玉花娶鄭崇本之女、生員鄭茂松之胞妹為妻。玉花於咸豐庚申年入泮,夫妻恩愛,忽一旦溘逝。氏哭泣不絕聲,淚滴成血,哀毀骨立,乘夜自經。出殯時有香案載道,紳士衣冠送之,並為之請旌表。未幾而玉花三弟玉盤於同治乙丑年弱冠,冠童子軍,即游泮水。娶生員鄭錦標之女為妻。氏在家受庭訓,素聞列女之高風,有大家氣度。不幸玉盤亦於早年去世,氏又無子女,以兄生員玉昆之子為嗣。矢志柏舟;鉛華不御,靜守深閨,戚族罕見其面。享壽七十有一齡。咸謂一門之中,一烈婦,一節婦,亦世所稀也。烈婦,同治十二年請旌;節婦光緒十二年請旌。(吳德功續訪)
110 貞婦吳石氏傳
111 貞婦吳石氏名錦娘,住沙連林圯埔街,同里吳茂水聘為妻。十四歲即歸夫家。性情和順,孝事翁姑,寡言笑,勤女紅,蓋自少有貞靜之德焉。氏年十六,夫年十九,尚未行合巹之禮,不幸夫殤,氏悲傷數日,痛不欲生。鄰里憫其哀泣,為之墜淚。然以雙親在堂,不敢過哀;人咸稱其孝。氏母念共青年,值歸寧時,欲再卜於飛。氏聞之,大慟,不辭而歸。咸豐十一年戴逆之亂,盜賊蜂起,闖入氏家,有輕薄者挑以戲語,氏峻容拒之。賊中有知其貞節者,喝之退。後輕薄者旋與人交戰,甫開陣,即為銃中斃(俗謂之中頭門銃);人咸謂侮貞婦所致。自是群賊相戒,不敢入其門,一家免受騷擾。天之相貞婦也,不亦厚哉!光緒十二年,沙連紳士陳上治、陳次仁等保舉請獎,蒙准入彰化節孝祠。其後雲林縣謝壽泉亦表其閭。余友陳希元守正不阿,少許可人,獨於節婦恆為稱獎不置,故為之傳云。(吳德功訪)
112 貞烈婦蔡陳氏傳
113 貞烈婦蔡陳氏,大肚堡陳金章之女。年十七,賦性貞正,勤習女紅,言笑不苟;鄰里周知。許字於西堡蔡鴻魁之子蔡懷選為妻。尚未及笄,其夫一旦病故,家人秘不與聞。旋為婦聞知,五內崩裂,一慟而絕,遂誓不欲生。父母及諸姑伯姊百計勸解,烈婦心堅如鐵,百折不回,仰藥而死。鄉紳聯名實具履歷、甘結,為請綽楔以旌表門楣。光緒十二年請旌表。(彰化陳捷華訪)
114 貞烈婦郭洪氏傳
115 貞烈婦郭洪氏名嬌,光緒丁丑年許字於故明經郭經圖之子郭榮水為妻。越明年庚寅,而榮水病故,父母憂之,秘不以告。有家人洩其事,烈女聞之,大慟而絕。又恐貽父母憂,於是日夜在閨房痛哭,哽咽不成聲。三日絕無飲食,家人與以餅餌亦不食。未幾而氣絕矣。街人聞之,咸力隕涕。蓋烈女之父開東源書肆,居恆講古列女傳,女聞之已熟,故未過門,甘心殉夫;洵可風世矣!迨出殯之日,鹿紳父老送諸途,衣冠濟濟,鼓樂喧嘩,極一時之盛也。厥後彰鹿諸紳,或作哀詞,或作古近體詩,集成一帙,刊行於世云。光緒十五年,請旌表,現祀於彰化節孝祠。(鹿紳採訪)
116 烈婦林施氏傳
117 烈婦林施氏名海,諸生林錦裳之妻也。生於小家,父母鐘愛,比長於歸,事舅姑尤盡禮。夫惰讀書,好挾邪游,婦每勸之。懼舅姑知,每夫夜歸,必陰俟於門,蓋數年如一日也。生子五歲,又生一女。夫忽遘沉痾,婦日夜視湯藥不倦。夫既逝,婦痛絕者數。舅姑慰諭百端,婦乃隱忍。然其家綦貧,舅姑意欲使再適人。鄰嫗諷之,婦瞠目曰:「是何言也!將以我為何人也,而置吾夫於何地耶?雖小家不願,況吾家故士族也」!嫗愧不敢言,而婦志已決矣。家中粒食維艱,念己身在日,無補於家,為舅姑累,即令其子與姑宿。既稔,複謀以其女與人。會其女病殤,烈婦曰:「吾志可伸矣」!沐浴更衣,於是吞毒畢命;將二十有八歲,光緒元年癸未也。婦死子幼,以養於姑,不思戀母,人始嘆烈婦之慮深耳。烈婦性情甚淑,終身不見喜怒,風範端凝。既死,而鄰人又樂道之。夫之友廖錫元,諸生也,以婦故曾募金恤其家云。光緒十六年請旌表。(鹿港蔡言芳訪)
118 節烈婦陳張氏傳
119 節烈婦陳張氏,線東堡小西街張茂林之妹,生於咸豐八年戊午。氏年十八歲,於歸同堡牛稠仔莊陳錫同之子陳松風為妻。光緒十二年丙戌,夫故,氏二十九歲。至光緒十五年己丑自經,氏三十二歲。其張家因婦自縊,向李邑主嘉棠告訴人命。李公恐仵作堂堂相驗,洩身露體,守寡之婦甚不便,因勸令息訟,為申上憲請旌表。張家始肯息事。
120 不然,訟事糾纏,了無休日。查氏青年獨守孤闈,又矢志柏舟,生平寡言笑,人見之凜然,是其節烈生性,故守數年而甘心殉夫,洵可風也。李公此舉,民咸歌頌,不愧為民父母也。(彰化吳大鎮續訪)
121 清同治十二年,林淵源、蔡德芳奉憲採訪節孝名冊,經蒙旌表節婦:
122 楊李氏:楊邦重妻;
123 楊林氏:楊舒苗妻;
124 楊林氏:楊舒惴妻;
125 楊林氏:楊景生妻;
126 楊曾氏:楊怡顏妻;
127 楊葉氏:埔尾鄉配彰邑楊審妻;
128 楊黃氏:楊振文妻;
129 楊陳氏:彰邑監生楊清源妻;
130 楊林氏:北斗生員楊景生妻;
131 陳張氏:內灣陳四川妻;
132 王蔡氏:鹿港王廷光妻;
133 林施氏:鹿港生員林鳳翥妻;
134 蔡何氏:鹿港蔡鳳飛妻;
135 林吳氏:鹿港林金鐘妻;
136 林蔡氏:鹿港林贊元妻;
137 林張氏:鹿港生員林世謨妻;
138 沈盧氏:鹿港沈有良妻;
139 施蔡氏:鹿港施閣柱妻;
140 丁郭氏:鹿港丁希長妻;
141 鄭林氏:鹿港鄭天澤妻;
142 林蘇氏:鹿港林安然妻;
143 林王氏:鹿港林文瑞妻;
144 陳林氏:鹿港舉人陳清華妻;
145 蔡林氏:鹿港蔡鳳池妻;
146 陳謝氏:鹿港童生陳允孚妻;
147 黃陳氏:彰化童生黃志亮妻;
148 黃潘氏:彰化黃東來妻;
149 王侯氏:彰化王騰雲妻;
150 汪林氏:彰化汪房妻;
151 汪林氏:彰化汪能聰妻;
152 鄭蔡氏:彰化鄭長春妻;
153 曾馬氏:彰化曾連得妻;
154 叶陳氏:彰化葉國妻;
155 楊王氏:彰化楊育妻;
156 吳王氏:彰化吳宗玉妻;
157 楊陳氏:彰化楊邦光妻;
158 李黃氏:赤塗崎莊李高材妻;
159 李鍾氏:赤塗崎莊李文瑤妻;
160 李陳氏:燕霧堡李清輝妻;
161 白鄭氏:口莊白紅妻;
162 簡謝氏:鎮北莊簡文法妻;
163 林胡氏:大突寮林允田妻;
164 黃賴氏:嘉犁莊庠生黃廷對妻;
165 許葉氏:複興莊許伯輔妻;
166 朱蔡氏:高埔朱滿瀛妻;
167 洪林氏:過溝莊洪元昌妻;
168 洪陳氏:下埤北洪元長妻;
169 蔡魏氏:魚寮莊蔡基妻;
170 陳莊氏:二八水莊陳裕中妻;
171 黃王氏:草港莊黃際雲妻;
172 洪詹氏:下埤北洪元愚妻;
173 楊陳氏:埔心莊楊雙捷妻;
174 楊巫氏:楊峻美妻;
175 陳蔡氏:馬芝堡陳呈騰妻;
176 劉吳氏:浦雅莊劉芋妻;
177 林黃氏:好收莊庠生林振寬妻;
178 黃陳氏:草港莊黃活水妻;
179 林顏氏:山寮莊林阿涼妻;
180 楊柯氏:霞板鄉楊運主妻;
181 楊龔氏:鰲寮莊楊昆妻;
182 李蘇氏:阿罩霧莊李清秀妻;
183 何曾氏:三份埔莊何致雨妻;
184 簡王氏:南投簡祝三妻;
185 張鄭氏:神崗莊張四海妻;
186 洪莊氏:頂茄荖洪秋妻;
187 楊許氏:下阪莊楊咸簡妻;
188 蔡莊氏:鰲頭莊蔡成立妻;
189 洪廖氏:拺東洪車妻;
190 楊洪氏:拺東楊咸健妻;
191 李張氏:沙連街李捷三妻;
192 張沈氏:埔崙莊張廷煥妻;
193 張黃氏:布嶼堡廩生張源忠妻;
194 張陳氏:南投張守仁妻。
195 現存節婦:
196 王餘氏:鹿港王德露妻;
197 林施氏:鹿港林世順妻;
198 王陳氏:鹿港王惟清妻;
199 王陳氏:鹿港監生王葛山妻;
200 黃張氏:鹿港黃珠光妻;
201 林張氏:鹿港舉人林世賢妻;
202 劉林氏:鹿港劉瑞川妻;
203 莊高氏:鹿港莊璉妻;
204 蘇鄭氏:鹿港蘇士爽妻;
205 黃張氏:鹿港黃福海妻;
206 周王氏:彰邑生員周中節妻;
207 袁柯氏:彰邑儒士袁大賓妻;
208 楊林氏:彰邑楊如川妻;
209 楊陳氏:彰邑楊清源妻;
210 許賴氏:彰邑許秬森妻;
211 楊葉氏:彰邑楊審妻;
212 林陳氏:彰邑儒士林棹梧妻;
213 吳張氏:彰邑吳章平妻;
214 吳許氏:彰邑職員吳恭圃妻;
215 楊李氏:燕霧楊大夏妻;
216 柯張氏:燕霧柯孝丁妻;
217 白黃氏:口莊白琅妻;
218 劉魏氏:湳雅莊劉道美妻;
219 陳王氏:頂犁陳廷捷妻;
220 許吳氏:德興莊許阿拈妻;
221 林賴氏:大突寮林中和妻;
222 黃柯氏:三塊厝黃澄清妻;
223 洪宋氏:過溝洪培捷妻;
224 蔡呂氏:牛稠仔蔡乞來妻;
225 楊謝氏:陳厝厝楊家添妻;
226 鄭李氏:庠生鄭紫恆妻;
227 施林氏:馬芝施光好妻;
228 洪陳氏:二林洪忠義妻;
229 洪楊氏:二林洪思正妻;
230 洪劉氏:二林洪蟳妻;
231 吳黃氏:新錦鄉吳嘉培妻;
232 林顏氏:山寮林河涼妻;
233 吳林氏:烏牛欄吳同妻;
234 林李氏:大墩林大節妻;
235 林張氏:五張犁林山出妻;
236 洪蕭氏:頂茄荖洪蟳妻;
237 楊潘氏:下阪楊舒側妻;
238 楊葉氏:下阪楊舒園妻;
239 楊陳氏:下阪楊舒淪妻;
240 吳陳氏:布嶼吳炎山妻;
241 楊管氏:東勢角楊及瑞妻;
242 曾陳氏:麻園庠生曾士騰繼室;
243 陳賴氏:王孟德妻;
244 許李氏:許滄浚妻。
245 節婦楊李氏傳
246 節婦楊李氏,同安下半林鄉林光喜之女。生於乾隆五十九年。於歸於庠生楊盛大之子楊邦重為妻,時年二十歲。嘉慶二十一年,夫故,氏年二十三歲。至同治元年,氏故,享壽六十九齡,計守節四十七載。同治十二年請旌。考氏年少孤苦,女紅度活,事姑孝順,教子尤勤。孀居四十餘年,始終未敢易其志,實可謂盡婦道而兼子職也。(彰化吳上花訪)
247 節婦楊林氏傳
248 節婦楊林氏,同安埔邊鄉林光福之女。生於乾隆五十年。於歸於楊咸壤之子楊舒苗為妻,時年十八歲。嘉慶十年,夫故,氏年二十一歲。守至道光二十八年,計守節四十四載,享壽六十四齡。同治十二年,公請旌表。考氏矢志堅貞,雪霜勵操,勤儉治家,不尚奢侈,尤善教訓兒子,故其子孫至今猶安樂焉。(彰化吳上花訪)
249 節婦楊林氏傳
250 節婦楊林氏,線東堡阿夷莊林光真之女。生於嘉慶十年。於歸於楊咸武之子楊舒惴為妻,時年十八歲。道光十年,夫故,氏年二十八歲。守至咸豐七年,計守節二十八載,享壽五十三齡。同治十二年請旌。查氏守苦節,不逾閨閫,治家勤儉,惟賴女紅,又秉性純孝,代事翁姑,心有義方,善訓子女,誠可謂克盡婦道也。(彰化吳上花訪)
251 節孝婦楊林氏傳
252 節孝婦楊林氏,東螺西堡湳底莊林章之女。生於嘉慶八年。於歸於北斗街楊水之子生員楊景生為妻,時年二十歲。道光八年,其夫赴鄉試,船破而沒,氏年二十八歲。守至同治五年,計守節三十七載。同治十二年請旌表。考氏節勵冰霜,心如鐵石。嗣後其姑手足麻木,輾轉床褥,無論動作起居,奉侍湯藥,不用他人代勞,雖多年有如一日也。同治四年,陳懋烈太守錫以「節孝可風」四字遍額,故其夫、其子俱得榮名,是亦天報應之一左証焉。(彰化吳上花重訪)
253 節孝婦楊曾氏傳
254 節孝婦楊曾氏,大路尾鄉曾光眼之女。生於乾隆二十年。配於彰化街楊元想之子楊怡顏為妻。氏二十歲於歸。乾隆四十五年,夫故,年二十六歲。氏故,年六十五歲。蓋氏孀居苦守,女紅度日,不敢偷安,勤儉持家,立身冰霜,勵志百折不回,歷數十年如一日。自奉淡薄,每有肥甘,不敢染指,以敬老姑。時訓子以義方,故諸子皆能成家,而氏克享大年,精神強健,其儀型洵足楷模閨閣焉。同治十二年經蒙旌表。(彰化施至善重訪)
255 節孝婦楊葉氏傳
256 節孝婦楊葉氏,埔尾鄉葉意之女。生於嘉慶元年。配彰邑楊述之子楊審為妻。嘉慶二十年,氏二十歲,於歸。道光三年,夫故,氏二十八歲。守節五十年,壽至七十九歲。考氏境遇艱難,布衣淡飯,家無長物,在他人處此度日如年,而氏則安之若素。遺下孤子,能如舐犢之愛,是以孤子成立。其子又能體貼母心,安分守己,不墜家聲。氏享高年,鄉里尊敬,皓首龐眉,精神矍鑠。至其竹節松筠,冰霜比潔,其懿範可風焉。同治十二年公請旌表。(彰化施至善重訪)
257 節婦楊黃氏傳
258 節婦楊黃氏霞佃尾莊黃世雄之女。生於嘉慶五年,配彰邑楊咸表之子楊振文為妻。氏十七歲於歸。道光七年,夫故,氏二十八歲。守節四十一年,時年六十八歲。查氏夫死,舅姑在泉州同安縣,氏不殫跋涉,以養翁姑,朝夕供甘旨,克勤克儉,撫養孤子以成人。其在同安,習俗質樸,氏屏去鉛華,荊布自安,矢志柏舟,不計貧寒困苦,一心上養雙親,下育兒子,受天庇佑,子孫繁昌,家道日見小康,人咸謂節婦還渡重洋,孝養二老所致也。同治十二年經公請旌表。(彰化王敏川重訪)
259 節婦楊陳氏傳
260 節婦楊陳氏,葫蘆墩莊陳天成之女。生於嘉慶十三年。配彰邑監生楊安然長子楊清源為妻。氏十八歲於歸。道光八年,夫故,氏二十一歲。守節四十六年,時年六十六歲。考氏二十二年失所天,立心苦守,歷盡寒燈暑雨,而無怨言。又能代夫上養老親,撫育孤子,婦道母儀,皆盡而無愧。氏四十六年孤守,言笑不苟,世間罕見,其清風貞節,與皎月嚴霜而並潔也。其教子承宗祧,有功於夫家,允堪流輝彤管者矣。同治十二年蒙准旌表。(彰化王敏川重訪)
261 清光緒十二年,彰化縣紳士丁壽泉、劉鳳翔、吳德功、吳鴻藻奉憲採訪節孝,經蒙旌表:
262 楊洪氏:半線堡邑內楊舒租妻;
263 王門二陳氏:彰邑王廷昌、王錫祺妻;
264 林陳氏、林劉氏:沙連堡林圯埔生員林克安之妻、妾;
265 陳楊氏:鹿港故廩膳生陳宗華嫡配;
266 賴廖氏:拺東堡三份埔莊賴天在妻;
267 楊管氏:楊及瑞妻;
268 謝李氏:東螺西堡北斗街謝克榮妻;
269 吳林氏:台中吳景春妻;
270 郭上官氏:鹿港邑貢生郭麐圖繼室;
271 柯陳氏:鹿港柯怡軒妻;
272 黃梁氏:馬芝堡監生黃常妻;
273 陳張氏:武東堡內灣莊陳四川妻;
274 林陳氏:林江中妻;
275 游林氏:拺東上堡三角仔莊游鳳翔繼室;
276 曾徐氏:彰邑曾長齡妻;
277 陳楊氏:半線堡大月眉莊陳玉盒妻;
278 黃蔡氏:馬芝堡蘊雅德莊童生黃席珍妻;
279 蘇許氏:彰化東門外菜園莊蘇福能妻;
280 林吳氏:半線堡北門口街林克猷妻;
281 王陳氏:東螺西堡北勢寮莊監生王鳴謙妻;
282 吳曾氏:彰化南門異媽成妻;
283 蕭張氏:武東堡崙雅莊蕭光佐妻;
284 洪陳氏:深耕堡後雅寮莊洪培立妻;
285 謝張氏:北斗街謝資珍妻;
286 謝蔡氏:北斗街謝務滋妻;
287 楊黃氏:彰化楊伯煨妻;
288 陳王氏:東螺西堡北勢寮莊陳輝妻;
289 梁許氏:外中莊梁德謨妻;
290 許胡氏:北斗街許明山妻;
291 謝林氏:燕霧上堡白沙坑謝必亨妻;
292 顧陳氏:彰化城隍廟口儒士顧諟妻;
293 吳陳氏:麥寮街吳錢妻;
294 王葉氏:彰邑北門外王錫藩妻;
295 莊李氏:鹿港街庠生莊樹春妻;
296 許賀氏:鹿港街許廷玉妻;
297 楊蔡氏:燕霧上堡內中莊生員楊際時妻;
298 蔡陳氏:鹿港街廩生蔡鍾英妻;
299 馬陳氏:燕霧上堡橋仔頭莊馬萬山妻;
300 蔡張氏:半線堡大月眉莊蔡昌世妻;
301 李林氏:半線堡打鐵山莊李承祿妻;
302 黃許氏:黃鍾讓妻;
303 趙葉氏:半線堡趙宜帆妻;
304 陳林氏:半線堡陳瑞扶妻;
305 黃楊氏:和美線莊黃鍾瓦妻;
306 謝吳氏:和美線莊謝圍妻;
307 楊李氏:邑內楊景標妻;
308 林黃氏:半線堡儒士林振昆妻;
309 陳蔡氏:彰化街北門外陳上賜妻;
310 林楊氏:苗慄三堡頂大安莊林篤立妻;
311 林王氏:半線堡荷岸莊林友業妻;
312 林張氏:馬芝堡林經義妻;
313 楊李氏:燕霧上堡內中莊楊金煉妻;
314 黃陳氏:半線堡阿夷莊黃喜再妻;
315 吳高氏:邑內吳文捷妻;
316 王陳氏:田尾莊王神助妻;
317 梁徐氏:外中莊梁丕錦妻;
318 陳林氏:北門外陳宣平妻;
319 莊劉氏:彰化口莊莊總妻;
320 董賴氏:董士裕妻;
321 李劉氏:燕霧上堡埤島莊職員李廷佐妻;
322 林劉氏:北門口林承萇妻;
323 許曾氏:邑內南街生員許曜弼妻;
324 林蘇氏:馬芝堡林注來妻;
325 汪謝氏:邑內南街訓導汪濟時妻;
326 蔡葉氏:大月眉莊蔡有路妻;
327 曾楊氏:半線堡溪口厝莊曾光合妻;
328 甘侯氏:彰化東門甘拔山妻;
329 林甘氏:彰化城外車路口林大頭妻;
330 林陳氏:海豐堡麥寮莊林光他妻;
331 楊卓氏:牛罵頭社口莊楊芳乃妻;
332 楊翁氏:牛罵頭西勢莊楊克萑妻;
333 楊吳氏:牛罵頭西勢莊楊克杏妻;
334 林楊氏:拺東上堡頭家厝林篤立妻;
335 陳程氏:沙連堡頂林莊陳潘妻;
336 張蔡氏:拺東南坑莊張存慶妻;
337 林顏氏:麥寮莊林光直妻;
338 陳吳氏:彰化街陳光昌妻;
339 謝張氏:東螺西堡北斗街謝甘妻;
340 林王氏:半線堡薄岸莊林有德妻;
341 陳高氏:半線堡大月眉莊陳獨占妻;
342 朱劉氏:朱有傳妻;
343 朱羅氏:朱衍參妻;
344 林何氏:林二埤妻;
345 莊李氏:彰化街莊鵬程妻;
346 楊陳氏;
347 楊葉氏;
348 郭洪氏:鹿港儒士郭榮水妻;
349 吳石氏:林圯埔吳茂水妻;
350 林施氏:鹿港庠生林錦裳妻;
351 劉鄭氏:彰邑劉聯信妻;
352 謝林氏:彰邑謝龍江妻;
353 林呂氏:彰邑林長盛妻;
354 陳張氏:彰邑陳松風妻;
355 柯廖氏:彰邑柯聘妻;
356 陳王氏:彰邑陳吉妻;
357 顏陳氏:彰邑顏火星妻;
358 吳蔡氏:彰邑守備吳元煜妻;
359 梁黃氏:彰邑梁瓊煙妻;
360 張戴氏:彰邑張照妻;
361 呂洪氏:彰邑呂秦妻;
362 陳張氏:彰邑陳清風妻;
363 陳周氏:彰邑陳廷勛妻;
364 施楊氏:彰邑施修懇妻;
365 許黃氏:彰邑許天為妻;
366 施林氏:彰邑施質鑒妻;
367 施黃氏:彰邑施國迪妻;
368 郭林氏:彰邑儒士郭光鼎妻;
369 莊吳氏:彰邑莊強妻;
370 廖李氏:鹿港廖英妻;
371 蕭張氏:武東蕭大謙妻;
372 林王氏:拺東儒士林連科妻;
373 劉呂氏:武東儒士劉衍鏞妻;
374 林游氏:拺東林振盛妻;
375 林羅氏:林廷𤂌妻;
376 劉鍾氏:拺東劉吉熇妻;
377 洪謝氏:北投儒士洪喜好妻;
378 洪陳氏:拺東職員洪百祿妻;
379 洪李氏:北投洪光喜妻;
380 蔡王氏:西堡庠生蔡翔雲妻;
381 蔡陳氏:北投儒士蔡懷選妻;
382 廖李氏:翁仔社廖細元妻;
383 林何氏:𦲥羅堡林振榮妻;
384 吳林氏:山腳莊吳同妻;
385 林陳氏:五張犁林振榮妻;
386 林劉氏:甘蔗崙儒士林宗英妻;
387 劉傅氏:樸仔籬儒士劉章喜妻;
388 劉李氏:沙連廩生劉玉章妻。
389 現存節婦:
390 王賴氏:彰邑儒士王宣妻;
391 楊謝氏:彰邑楊榮道妻;
392 陳賴氏:彰邑儒士陳肇興妻;
393 劉溫氏:彰邑劉聯儀妻;
394 黃楊氏:彰邑貢生黃正中妻;
395 洪王氏:彰邑洪金溪妻;
396 阮徐氏:彰邑阮臨妻;
397 蘇許氏:彰邑蘇以能妻;
398 柯黃氏:彰邑柯嘉錐妻;
399 王吳氏:彰邑王克湛妻;
400 卓林氏:彰邑卓盆妻;
401 王林氏:彰邑王清歲妻;
402 施楊氏:彰邑施中昌妻;
403 施張氏:馬芝施梗中妻;
404 許曾氏:馬芝許旺妻;
405 許郭氏:馬芝許炎妻;
406 黃施氏:馬芝黃神佑妻;
407 賴江氏:馬芝賴先妻;
408 賴吳氏:燕霧賴造妻;
409 施郭氏:大武郡職員施國輔妾;
410 蔡陳氏:深耕堡蔡煙綿妻;
411 陳林氏:武東堡陳嘉妻;
412 蕭楊氏:武東堡蕭岩泉妻;
413 江巫氏:西勢仔莊江慶茂妻;
414 何黃氏:溝仔墘何安邦妻;
415 黃宋氏:拺東黃科貴妻;
416 賴張氏:拺東賴虎妻;
417 洪陳氏:西勢仔莊洪振昆妻;
418 洪許氏:北投洪明智妻;
419 李蔡氏:北投李如玉妻;
420 何林氏:西勢仔莊何文理妻;
421 林賴氏:𦲥羅武生林文通妻;
422 林吳氏:北投提督林文察妾;
423 劉林氏:校力埔劉定山妻;
424 呂蕭氏:三角宰貢生呂應南妻;
425 劉廖氏:塗牛莊劉衍黎妻;
426 張李氏:社口莊張建榮妻;
427 張陳氏:東勢角張俊傑妻;
428 李林氏:楓樹腳李矯妻;
429 謝游氏:廉坑莊謝天陸妻;
430 劉賴氏:樸仔籬劉衍瑲妻;
431 林李氏:彰邑林克潭妻;
432 陳黃氏:樸仔籬陳紅養媳;
433 陳王氏:彰邑陳和桔妻;
434 陳蔡氏:樸仔籬陳群賜妻;
435 陳馬氏:彰邑庠生陳祥瑞妻;
436 節婦楊洪氏傳
437 節婦楊洪氏,本邑半線堡邑內洪執之女。生於道光八年。於歸半線堡邑內楊怡顏之子楊舒租為妻。氏年八歲,為楊門養媳。咸豐七年,夫故,氏年三十歲。光緒十二年,氏五十八歲。計守節十二年,經公請旌表。查氏生平,遭家不造,十七歲夫與翁姑俱逝,止遺幼子呱呱。幸有妯娌相依,藉女紅以維持家計,撫育幼子成人,遠近咸稱其苦節可風焉。(楊駿麒訪)
438 節婦王門二陳氏傳
439 節婦王門二陳氏,彰邑職員王國泰之媳婦也。國泰長子生員王廷昌娶於同邑陳其宗之女為妻,氏年十九。至二十八歲,夫故。國泰三子佾生錫祺娶於本邑內陳傳之女為妻,年十八。至二十歲,夫故。長媳有遺腹子,乳哺劬勞,鞠育訓誨,少年入泮成名。三媳抱養繼嗣,教育不倦;撫育女孤,責習針黹,皆能成人。又複妯娌和睦,孝事翁姑,無忝厥職,內外無間於人言,世咸稱為璧合珠聯焉。(吳德功訪)
440 節婦林陳氏林劉氏傳
441 節婦林陳氏林劉氏,沙連堡林圯埔生員林克安之妻、妾也。克安初娶於同堡陳元標之女為妻,繼娶於台灣縣劉振興之女為妾。妻妾和順,同心和諧,內外無間言。迨克安病篤,妻妾皆手調湯藥,衣不解帶。無何,夫無祿即逝,矢志柏舟,女紅度日。妻能俯恤體貼,妾能殷勤服役,奉事老姑,甘旨不缺,能得其歡心。所遺諸孤,撫育成人。此所謂兩美合而二難並耶!(吳德功訪)
442 節婦陳楊氏傳
443 節婦陳楊氏,白沙坑人,鹿港故廩生陳宗華之嫡配也。年十八於歸。氏本貞靜賢慧,佐夫攻書,雞鳴戒旦,以故宗華早年補博士弟子員,旋為上舍生。是年得送童生赴台郡考試,奉公積勞,卒於郡垣,時年三十。氏亦與同庚。氏聞訃,痛不欲生,即矢志柏舟,鉛華不御,課督兒子讀書。一日槐庭,其尤著也。嘗勖以當求實學,紹前代書香,不可徒博虛聲。改隸後,槐庭攻於詩律;與林峻堂齊名。其最難得者,莫如獨力渡同安葬其翁一事。其翁字泰卿,人稱為福開舍公,於咸豐壬戌年卒於鹿,扶柩回同安魚孚鄉,因戴萬生之亂停柩,然壬戌至甲申二十左右年未歸葬。氏時嘗淚下,率管事往同安,相擇吉日,於乙酉年營葬,至於丙戌年回鹿,並買田畑為祭祀之費。在氏本冀回台,料理家務,而後再往守護墳墓、為久居之計,不意天不永其年,竟於乙酉年逝世,時年五十一也。適當採訪節孝,鹿紳述其軼事,僉請德功為請旌焉。現今已准祀於彰化節孝祠。(吳德功訪)
444 節婦賴廖氏傳
445 節婦賴廖氏名儉,台中西大墩廖世粗之女。年十六,字於同廳揀東堡二份埔莊賴天在為妻。夫家貧乏,氏克勤克儉,助夫經營,兼能孝事翁姑,內外無間言。至二十七歲,不幸夫亡。所生二女,因貧無力,少與人為媳,止遺二子。長曰雲生,僅八歲;幼名曰貴,才生四月,尚呱呱在抱。一旦頓失所天,母子三人,孤寡相依,衣食拮據。廖氏矢志柏舟,哺育二子,維持家計,辛苦備嘗,自若也。時鄰村富豪慕其德色,累托冰人許以重金,娶為繼室,氏拒之再三。且有族親勸之曰:「爾家貧子幼,趁此青春,改弦易轍,尚可圖溫飽,何自苦乃爾耶」?氏亦以嚴詞正色拒之。然氏自思孑然孀婦,恐難自全,即將纖小蓮步,解放為赤足,蓬頭犢鼻,與子耕稼於隴畔,入井臼而出耘鋤,日芻牧而夜紡織,刻苦度日,不以富貴動其心,而媒媼之術遂窮矣。由是有志竟成,家計日饒。長子雖早喪,次子則生男十二,教督維嚴。孫曾或耕或讀,各守乃業,家資致有萬金,由苦得甘。孫曾繞膝,足娛桑榆晚景焉。年七十四,無疾而終,計守節四十七年。厥後長孫冕榮入泮,曾孫孟元游文庠,一游武庠,後先繼起。現子孫傳下十餘房,人丁近百口,家產數十餘萬金,為台中賴姓之巨族云。(吳德功訪)
446 節婦楊管氏傳
447 節婦楊管氏,樸仔籬近寮人也,名阿娘。父母早亡,七歲即歸於楊聿月之子名及瑞為妻。年二十歲而夫亡,然未有子,又無激烈狀,家人疑焉。其姑李氏獨奇之曰:「若必守楊門以節顯」。迨後二十年,姑又謂人曰:「若依我二十年,無異於常人;而貞靜之概,本諸其性,非尋常伉儷以情篤,乃以身殉焉」。氏素不喜華飾,夫亡後,尤捐棄一切。內外親黨罕見其面,足不出中門者數十年。善事姑。姑病,衣不解帶,輒叩神前,許以身代。性慈和,諸姒之子皆樂親之。撫二子長成,不幸早卒,又撫諸孫。雖家中落,處之泰然。終身不見有喜慍容。夫亡於道光癸卯,距丁亥請旌表四十六年,享壽七十三齡矣,(三角宰吳庚年訪)
448 節婦謝李氏傳
449 謝李氏,彰化東螺北斗街謝克榮之妻也。氏甫生月餘,謝家抱養為媳。自少奉翁姑如親父母。賦姓孝順,鄰里咸稱之。年二十歲行合巹之禮。甫一年,而夫亡,氏絕粒三日。幸有遺腹子三月,因斂哀奉養翁姑,冀生男以延夫祀。不幸翁姑相繼而歿,又遺夫弟克昌,氏為之撫養成人。迨氏子娶婦,又生孫,而其子又無祿即逝。氏遭家不造,既哭其夫,又哭其子,竭力撫養其孫,劬勞備至。經理家務,以迄孫子成立。氏年八十餘,尚含飴弄孫焉。現准旌表,入節孝祠。(陳元音訪)
450 節婦吳林氏傳
451 節婦吳林氏,台中霧峰莊林甲寅之女。年十七歲,於歸台中新莊仔吳景春為妻。善持家,能識大體,尤略識字,有大家風範焉。後景春從林剛愍公平浙江發匪,時氏未有子。至同治元年景春從林剛愍回台平戴逆,回家數月,旋生子鸞旗。景春又再從剛愍平漳州,積勞病故,官至藍翎知府。氏在家聞計,不勝哀痛。殆喪畢,即整理家務,並延師教子。子鸞旗由庠生晉秩分部主事。氏操家政,善權子母,租榖居奇以待,多得重價。至臨終日,田業日多,皆氏一手經營。然所買之田,契券皆親自檢閱,無一被人偽造者,以故未嘗與人訴訟。卒年五十二歲,經蒙准建坊入祠。子鸞旗又捐巨金,倡建節孝祠,同德功親往葫蘆墩、三角宰及壩雅莊等處勸捐。又彰邑城隍廟東畔自己公館一座,以廉價獻為祠地,於節孝之事洵為盡力焉。(吳德功訪)
452 節婦郭上官氏傳
453 節婦上官氏,彰邑鹿港邑庠生郭麐瓊章之子歲貢生郭圖之繼室也。氏性情清靜,言笑不苟,兼習女誡,閭里咸為範焉。郭公精於筆墨,寫作俱佳,風流自喜。家鮮積貲,所得隨手而盡。道光三十年,氏年二十歲於歸;至二十九歲,夫故。子壽萱三歲。氏奉養祖姑及姑,甘旨不缺,數載如一日。送終又盡哀。不幸猝遭回祿,家徒四壁,室如懸磬。氏藉針黹以度日,艱難萬狀,百折不回。又複教子讀書,冀其成名,以繼數代書香。厥後壽萱果少年入上庠,氏猶及見之。(鹿港蔡榖元訪)
454 節婦柯陳氏傳
455 柯節婦陳氏名完娘,年十八歲嫁於鹿港街柯怡軒。原泉州晉江人,於嘉慶六年渡台,工畫,有名家氣,積有餘資,至三十歲始娶陳氏。迨至道光十九年,氏年二十七歲,夫故,生下四男一女。氏克勤克儉,維持家計,以禮法自守,不苟言笑。教子女有方,或學商業,或繼家傳畫筆,咸盡厥職。其靜正之風,至今猶稱之。同治六年,氏年五十五歲,病故,計守節二十八年。經紳士請旌表入祠。(彰化吳倫明訪)
456 節婦黃梁氏傳
457 黃梁氏,嫁於馬芝堡監生黃廷珍次子監生黃常為妻,時氏年二十歲。至二十五歲,夫故。守至五十一歲病故,守節二十七年。故進士黃王書為報旌表。蓋氏當夫亡時值亂,航海渡泉,艱苦備嘗,子殤女幼,幾不欲生。歸裏後,撫育螟蛉,教養備至,其子賴以成立,家祀克承。又事姑以孝,克己待人,戚族咸沾其惠。其家業又能恢複。人咸稱其賢焉。(鹿港黃玉書採訪)
458 節婦陳張氏傳
459 節婦系沙連堡林圯埔街張姓之女,名貴娘,生嘉慶丙寅年八月十五日午時,配於武東堡內灣莊陳鄉之三子名四川,氏年十六歲。至道光壬辰年,夫故,氏年二十七歲。至光緒十六年,氏故年八十五歲,計守節五十九年。考氏生平,當配夫時稍有餘裕,至夫故後,即暫貧寒。獨生一女,繼嗣一男,撫育如己子。後耕農為生,亦可度日。氏仍堅矢柏舟,矢志靡他。奉侍翁姑,夙夜匪懈。為男娶婦,為女擇婿。氏終身歷盡苦境,不自怨懟。其年八十,猶筋力康強。已蒙旌表。(卓乃潭、蕭敦仁重訪)
460 節婦林陳氏傳
461 節婦林陳氏,系線東堡中寮莊人,名本娘。生嘉慶丁丑年八月十七日酉時,至道光七年,嫁於同莊林江中為妻,年十七歲。結縭二年,夫故,氏年十九歲。至光緒十二年,氏故,年七十四歲,計守節五十六年。查氏生平,勤儉孝順。十七歲歸林家,生下兩男,未幾,其夫病故,氏痛苦欲絕。堅心守節,鄉里之人莫不欽敬。厥後生孫維持家道小康,壽過古稀,又能助孫經營治家焉。(彰化術林月潭重訪)
462 節婦游林氏傳
463 節婦游門林氏甘,藍興堡新莊仔莊林全長女。生於道光丙戌年。二十二歲嫁拺東上堡三角仔莊游國教長子庠生游鳳翔為繼室。咸豐四年甲寅,夫卒,氏年二十九歲,生子女各一。撫前子如己出,妯娌雍睦。性閒靜,知大義,好聽孫曹書聲,教諸孫入孝川悌。鄉中長老皆尊敬之。光緒十二年,婦卒,年六十一歲,計守節三十一年。經蒙准旌表,祀於節孝祠。(台中三角仔游鴻波續查)
464 節婦曾徐氏傳
465 節婦曾徐氏,系泉州府南安縣進士徐云驤之女。生於嘉慶十六年。於歸彰邑六品銜增貢生曾紹基之子曾長齡為妻,氏年二十三歲。道光十六年,夫故,氏年二十六歲。光緒十二年,氏七十五歲,計守節四十九年。經請旌表。蓋氏生長貴家,秉性溫柔,言笑不苟,四德兼全。迨夫亡後,矢志柏舟,教養孤子,兼育夫弟,盡心撫養,婚娶成人。不幸子早夭,幸生二孫。家事雖清淡,猶日夜辛勤,不易其志,洵為女中之翹楚焉。(吳汝俊重訪)
466 節婦陳楊氏傳
467 節婦陳楊氏,彰化街東門楊天成之女。生於道光十二年。於歸於半線西堡大月眉莊陳獨占之子陳玉盒為妻,氏年十七歲。咸豐元年,夫故,氏年二十歲。光緒十二年,經請旌表。氏年五十四歲,計守節三十四年。考氏生平,事姑虔敬,問寢視膳,必躬必親。夫亡,痛哭過哀,幾廢寢食。自是素服終身,言笑不苟,撫遺孤,盡心撫養,至於成人,以延夫祀,不但節操可稱,而孝思不匱焉。(陳拱照訪)
468 節婦黃蔡氏傳
469 節婦黃蔡氏,彰化半線堡貢生蔡奠山之女。生於道光八年。於歸於馬芝堡蘊雅德莊黃文英之子童生黃席珍為妻,氏年十七歲。咸豐七年,夫故,氏年三十歲。光緒十二年,經請旌表。氏年五十八歲,計守節二十八年。蓋氏生平,淑慎溫恭,聿昭閫德,孝順翁姑,人無間言。迨夫身故,節操凜於冰雪,尤複訓子有義方,數代書香,賴以不斷,世稱為賢母焉。(黃毓輝訪)
470 節婦蘇許氏傳
471 節婦蘇許氏,彰化半線堡許光明之女。生於嘉慶二十三年。於歸於彰化京門外菜園莊蘇成宗之子蘇福能為妻,氏年十八歲。道光二十五年,夫故,氏年二十八歲。光緒十二年,氏年六十八歲,計守節四十年。考氏生平,婦道克敦,以順為正。事夫死,事死如事生。家道困乏,茹苦含辛,誓柏舟以自矢。尤能訓誨兒子,俾克紹夫箕裘,故克享大年,稱壽母焉。(蘇云裳訪)
472 節婦林吳氏傳
473 節婦吳氏,泉州府晉江縣二十四都後垵鄉吳天鋤之女。生於道光十六年。於歸半線堡北門口街林遜賢之子林克猷為妻,氏年十九歲。同治四年,夫故,氏年三十歲。光緒十二年,經請旌表。計守節二十年。查氏生平,秉性溫柔,和睦妯娌。夫故,家貪,自操女紅,以供奉翁姑,始終不倦。節勵冰霜,素知大節,鄰里咸稱之。撫養二子,責其讀書,亦令經商,家道暫獲安康。其閫範可法焉。(林拔英訪)
474 節婦王陳氏傳
475 節婦王陳氏,東螺西堡北勢寮莊陳烏鼠之女。生於道光十九年。於歸於同莊王順興之長男監生王鳴謙為妻,氏年二十歲。道光二十八年,夫故,氏年二十九歲。守至同治十三年,氏年五十五歲,計守節二十六年。光緒十二年請旌。考氏自夫歿後,矢志柏舟,不出戶庭,羞與人見。生男女各一。其子嗣後補弟子員,榮歸才有七日,忽染暴疾而卒。氏遭此慘景,服芙蓉膏自盡。斯時母子同日出殯,觀者莫不嘆惜。其婦謝氏,亦同苦節,撫育三男二女,至今人猶樂道之而弗衰。是以姑媳相繼守節,其處雖苦,亦世之罕見者矣。(鹿港丁式熊重訪)
476 節婦吳曾氏傳
477 節婦吳曾氏,生於道光八年。配於彰化南門街吳媽成為妻,年二十歲。咸豐五年,夫故,年二十八歲。光緒十二年,氏五十八歲,計守節三十年。氏孝事翁姑,女紅度日,養成子女,妯娌和睦,人無間言焉。經請旌表。(吳汝霖訪)
478 節婦蕭張氏傳
479 節婦蕭張氏,武東堡張嘉會之女。生於嘉慶十三年。道光六年,配於同堡崙雅莊監生蕭大瑩之子蕭光佐為妻,年十九歲。道光十一年,夫故,年二十四歲。計氏守節五十四歲。夫死,矢志不出閨門,養事姑翁,湯藥親嘗。不幸長子早亡,撫育幼孫成人,以延夫祀,不第以節著也。享年七十八而終。光緒十二年請旌表。(蕭貞吉採訪)
480 節婦洪陳氏傳
481 節婦洪陳氏,深耕堡管事莊陳粉之女。生於道光九年。道光二十四年於歸於同堡後雅寮洪光遠之子儒士洪培為妻,年十六歲。咸豐七年,夫故,年二十九歲。守節十九年。氏痛夫身故,志欲殉夫。事姑至孝,教子有方,實系苦節焉。光緒十二年請旌表。(吳道源訪)
482 節婦謝張氏傳
483 節婦謝張氏,武東堡鎮平莊張賜福之女。生於道光二年。道光十六年,配於北斗街謝日友之子謝資珍為妻,年十五歲。咸豐元年,夫故,年三十歲。守節三十四年。光緒十二年請旌。氏賦性貞正,矢志勵節,終身縞素。家貧,刺繡度日,奉事翁姑,甘旨不缺,撫育兒女,以承夫祧;其閫儀可風焉。(許際鳳訪)
484 節婦謝蔡氏傳
485 節婦謝蔡氏,北斗街蔡起鳳之女。生於道光十三年。甫生月餘,同街謝克昌抱養為媳,夫名務滋。道光二十七年,氏十五歲,合巹。咸豐二年,夫故,氏年二十一歲。光緒十年,守節三十三年。氏少受姑養,孝順如生。夫故,守棺三年,崇重自持,言笑不苟。撫育螟蛉,以承夫祀。洵婦中之錚錚者焉。(謝卓友訪)
486 節婦楊黃氏傳
487 節婦楊黃氏,鹿港街黃廷珍之女。生於道光十三年。配於彰邑楊仰鐘之子楊伯煨為妻,時咸豐五年,氏年二十三歲。咸豐九年,夫故,氏年二十七歲。光緒十二年,氏五十三歲,經請旌表,計守節二十六年。氏家道富有,不事豪侈,青年守志,冰清玉潔。不幸嗣子幼夭,又螟蛉以傳夫禋祀,其婦儀洵可法也。(郭經畬訪)
488 節婦陳王氏傳
489 節婦陳王氏,北斗街王媽鎮之女。生於嘉慶二十五年。配於同堡北勢寮莊陳石之子陳輝為妻,時氏二十三歲,道光二十二年也。道光二十六年,夫故,氏年二十七歲。守節三十九年,享年六十六,身猶康健。光緒十二年請旌。氏性至孝,翁姑有疾,奉事不離。夫亡,痛不欲生,保抱孤兒,至於成立焉。(陳文筆訪)
490 節婦梁許氏傳
491 節婦梁許氏,新厝莊許贊之女。生於道光四年。於歸於外中莊梁盛儀之子梁德謨為妻,氏年十九歲。道光二十六年,夫故,氏年二十三歲。至光緒十二年,氏六十二歲,計守節三十九年。蓋氏生平治家勤儉,朝夕不遑,善事翁姑,晨昏罔怠。迨夫亡,矢志冰霜,足跡不出閨外。其教養兒孫,家訓維嚴。年逾花甲,尤健康焉。(梁丕謨訪)
492 節婦許胡氏傳
493 節婦許胡氏,東螺西堡舊眉莊胡臣力之女。生於嘉慶二十二年。於歸於北斗街許有文之子許明山為妻,氏年十六歲。道光二十六年,夫故,氏年三十歲。光緒十二年,氏年六十九歲,計守節三十九年。時紳士為請旌表。考氏貞操自守,合族咸尊。夫死,盡哀,痛哭流血。代夫奉養二老,勤儉持家,教育次子際鳳,壯年游庠,蜚聲藝苑。有梅亭書館,值紅〔□〕兩株,春秋佳日,邀集同人吟詠,咸稱其母守節之報焉。(陳元音訪)
494 節婦謝林氏傳
495 節婦謝林氏,彰化北門外訓導林化光之女。生於道光十三年。於歸於燕霧上堡白沙坑莊謝金玉之子謝必亨為妻。咸豐五年,夫故,氏年二十三歲。光緒十二年請旌,時年五十三歲,計守節三十年。蓋氏夫死家貧,紡績度日,上養老姑,下育幼子,勤勞不怠。又志凜冰霜,容顏不加修飾,心堅如金石,畢生不渝其節;其壺範可以風世焉。(林君超訪)
496 節婦顧陳氏傳
497 顧陳氏,揀東堡犁頭店陳登科之女。生於嘉慶二十一年。道光二十三年,於歸彰化城隍廟口儒生顧諟為妻。氏少嫻女箴,其父母擇配甚苛,不輕字人,是以至二十八歲始聞顧君績學之士,故願奉箕帚。而顧君矢志力學,氏雞窗戒旦,勤操女紅,以助日用之需,不戚戚於貧困。氏年三十歲,不幸夫病故。刻苦自守,玉潔冰清,家徒四壁,其窮困有人所難堪者矣。德功常聞先師林君超先生稱顧君學問深醇,屢躓場屋,不能博一衿為惜。又稱婦苦守孀居,矢志靡他,自應流輝彤管。功至今猶憶之,故述先師之言而為之傳。(吳德功訪)
498 節婦吳陳氏傳
499 節婦吳陳氏,系本邑劉厝莊陳成之女。生於嘉慶十九年。於歸麥寮街吳鑾之子吳錢為妻,氏年二十歲。道光二十三年,夫故,氏年三十歲。光緒十二年,氏六十一歲,計守節三十一年。經公請旌表。查氏生平,雖生長鄉下,舉止端莊,一言一笑,皆不苟也。不幸夫故,奉事舅姑,生前孝養,歿後送終盡禮,克盡婦道。又矢志不改節,撫育孤兒,以繼宗祧,是節之中又兼孝焉。(吳道源訪)
500 節婦王葉氏傳
501 節婦王葉氏,彰化半線堡葉光愛之女。生於嘉慶二十三年。於歸半線堡北門外王慶球之子王錫藩為妻,氏年十七歲。道光二十一年,夫故,氏年二十四歲。光緒十二年請旌表,時年六十八歲,計守節四十四年。考氏生平,青年守節,度日維艱,饔飧莫繼,一味菜根充飢,藉紡績以撫兒育媳,家貧而悠悠自安,其苦境有人所難堪焉。(林毓培訪)
502 節婦莊李氏傳
503 節婦莊李氏鹿港街李文降之女。生於道光七年。於歸鹿港街莊光允之子庠生莊樹春為妻,氏年十八歲。咸豐六年,夫故,氏年三十歲。光緒十二年,氏五十九歲,計守節二十九年,經請旌表。考氏生平,秉性貞正,鄰里咸欽。家貧如洗,晝夜紡績,茹苦含辛。夫亡,甘心守節,不以窮苦易其操。又能上事姑孝敬,甘旨罔缺,下育孤子,訓篤成立,其閨儀可以風矣。(莊云從訪)
504 節婦許賀氏傳
505 節婦許賀氏,泉州惠安縣賀善之女。生於道光十一年。於歸鹿港街許繼章之子許廷玉為妻,氏年十七歲。道光二十七年,夫故。至光緒十二年,氏五十五歲,計守節三十八年,經請旌表。考氏生平,服事翁姑,朝夕靡倦。持家和睦,不聞詬誶之聲。夫亡後青年甘守孤闈,足跡不出戶庭。又能課督兒子,長大成名,里黨咸稱為令母焉。(許肇清訪)
506 節婦楊蔡氏傳
507 節婦楊蔡氏,馬芝堡馬鳴山莊蔡淵之女。生於道光十五年。於歸於燕霧堡內中莊楊貞良之子生員楊際時為妻,氏年二十歲。同治元年,夫故,氏年二十八歲。光緒十二年,氏年五十一歲,計守節二十三年,經紳士申請旌表。考氏生平,言笑不苟,持己端嚴,雞鳴戒旦,助夫成名。當戴萬生反叛,夫領官軍往救斗六,氏治家有法,疏食菜羹晏如也。不幸夫積勞病故,尚乏兒子,爰撫螟蛉,以延祖宗禋祀。朝夕視備羹湯,以服事老姑,十餘年如一日。勵守苦節,為閨閫之表率焉。(謝世芳訪)
508 節婦蔡陳氏傳
509 節婦蔡陳氏,半線堡大月眉莊陳三之女。生於道光十六年。於歸鹿港街恩貢生蔡鳳起之子廩生蔡鍾英為妻,時年二十二歲。同治四年,夫故,氏年三十歲。光緒十二年,氏年五十歲,計守節二十年,經紳士、族長公請旌表。考氏生平,生長富家,兼全四德。夫矢志讀書,早食廩祿,氏誦雞之詩以勖之。不幸夫赴福州鄉試,海中遇颶風溺死,招魂致祭,哭泣之哀,行路聞之而傷心。鄉里解勸,爰斂哀課子,以繼書香;人以柳仲逞之母比焉。(蔡榖元訪)
510 節婦馬陳氏傳
511 節婦馬陳氏,燕霧下堡瓦磘莊陳家之女。生於嘉慶二十四年。於歸本堡橋仔頭莊馬彰之子馬萬山為妻,氏年九歲,為馬家養媳。道光二十一年,夫故,氏年二十三歲。光緒十二年,氏六十七歲,計守節四十四年,公請旌表。查氏生平,賦性溫柔,鄰里咸稱。夫家業農,荊釵裙布,辛苦度日。夫亡,勖兒媳以勤儉,尤善事翁姑,脂膏滫髓,必恭敬親供。氏至年過花甲,精神尤強健焉。(洪作孚訪)
512 節婦蔡張氏傳
513 節婦蔡張氏,彰邑內張伯銀之女。生於道光七年。於歸半線堡大月眉蔡有路之子蔡昌世為妻,自幼抱養。咸豐六年,夫故,氏年三十歲。光緒十二年,氏五十九歲,計守節二十九年,經公請旌表。查氏生平,自幼依姑撫育,孀寡視如親母,服勞孝養,人無間言。勤事女紅,朝夕不倦。迨夫仙逝,柏舟自矢,鉛華不御,撫養幼子,訓誨有方。孀姑歿,以婦代夫,葬祭如禮焉。(蔡德宗訪)
514 節婦李林氏傳
515 節婦李林氏,系半線堡火燒莊林老之女。生於道光十二年。於歸本堡打鐵山莊李文欽之子李承祿為妻,氏年十九歲。咸豐十年,夫故,氏年二十九歲。光緒十二年,氏五十四歲,計守節二十五年,經公請旌表。查氏生平,夫家耕田為生,氏親操井臼,治家勤儉,閨門不出。夫歿之後,矢志柏舟,鉛華不御;雖處苦境,安之若素。尤盡心撫孤,以延夫之禋祀焉。(吳廷翰訪)
516 節婦黃許氏傳
517 節婦黃許氏,系馬芝堡許菊之女。生於道光七年。於歸黃際高之子黃鍾讓為妻,氏年二十一歲。咸豐四年,夫故,氏年二十八歲。光緒十二年,氏五十九歲,計守節三十一年,經公請旌表。查氏生平奉姑,生事、葬祭,各盡其禮;維持家道,經營罔懈。夫亡,哭泣盡其哀,絕粒數次。教督兒孫,寒暑不倦。鄰里咸取為典型焉。(黃毓輝訪)
518 節婦趙葉氏傳
519 節婦趙葉氏,系半線堡葉福之女。生於道光十年。於歸本堡趙漢水之子趙宜帆為妻,氏年二十歲。咸豐五年,夫故,氏年二十六歲,光緒十二年,氏五十六歲,計守節三十年,經公請旌表。查氏生平,持家有道,豐儉俱適其宜。奉事老姑,夙興夜寐,必恭必敬。不幸夫亡,堅心守節,杜門不出,親戚罕見其容。提攜諸子,皆長大成立焉。(吳鴻賓訪)
520 節婦陳林氏傳
521 節婦陳林氏,系半線堡中寮莊林朝智之女。生於嘉慶六年。於歸半線堡陳光滿之子陳瑞扶為妻,氏年十七歲。道光八年,夫故,氏年二十八歲。光緒十二年,氏八十五歲,計守節五十七年,經公請旌表。查氏生平,善事翁姑,甘旨親嘗。又勤儉治家,女紅是務,言笑不苟。迨夫身故,矢志冰霜,歷久不渝。撫育孤兒,幸皆成立。其閨儀洵可法焉。(吳景韓訪)
522 節婦黃楊氏傳
523 節婦黃楊氏,系半線堡打鐵山莊楊吉之女。生於嘉慶十五年。於歸和美線莊黃因之子黃鐘瓦為妻,氏年二歲,為黃門養媳。道光十八年,夫故,氏年二十九歲。光緒十二年,氏七十六歲,計守節四十七年,經公請旌表。查氏生平,自幼賴姑撫養,事姑如所生,始終不倦。家雖貧寒,隨分自安,不嫌辛苦。至夫亡,痛哭絕粒,幾不欲生。居家言笑不苟,守節堅如金石焉。(黃毓輝訪)
524 節婦謝吳氏傳
525 節婦謝吳氏,系馬芝堡草港莊吳慶之女。生於道光六年。於歸和美線莊謝在生之子謝圍為妻,氏年十七歲。咸豐三年,夫故,氏年二十七歲。光緒十二年,氏六十歲,計守節三十三年,經公請旌表。查氏生平,夫雖寒素,茹苦含辛,不見有怨懟之色。家庭內外,嚴肅有規。迨夫故,矢志堅貞,歷三十餘年而不諭。上養慈姑,下督孫子,一家有成,其獲報於天不少也。(謝神祈訪)
526 節婦楊李氏傳
527 節婦楊李氏,系邑內李老之女。生於嘉慶十九年。於歸邑內楊舒虎之子楊景標為妻,氏年十六歲。道光十三年,夫故,氏年二十歲。光緒十二年,氏七十二歲,計守節五十二年,經公請旌表。查氏生平,維持家道,勤儉自安。祖姑年耄,朝夕扶持,不離左右。迨夫仙逝,誓守孤幃,數十年而不改其度;所以兒孫滿眼,克享大年,人咸稱節婦之善報焉。(楊駿麒訪)
528 節婦林黃氏傳
529 節婦林黃氏,系彰邑半線堡黃明之女。生於道光元年。於歸半線堡林月來之子儒士林振昆為妻,氏年二十八歲。光緒十二年,氏六十五歲,計守節三十七年,經公請旌表。查氏生平,秉性溫柔,和睦妯娌,內外無間人言。善事翁姑,能養其志。夫亡,矢志孀守,柏操松筠,此心如石。善訓兒孫,一堂濟美,未始非節婦之報也。(劉鳳翔訪)
530 節婦陳蔡氏傳
531 節婦陳蔡氏紡,彰化南街蔡泰之長女也。生於道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幼有淑德。年二十歲,嫁於彰化街北門外陳明之長男陳上賜為妻。翌年舉一男子,未四月而亡。氏二十四歲時,夫病而卒。幸家中翁姑尚在,維持家計。氏年雖富,鉛華不御,願堅心守節閨門,朝夕服事翁姑,送終盡禮,咸稱其婦道無虧。至四十歲,螟蛉一子,年五歲,名永昌,以延夫祀。至光緒八年六月三十日,染疾而亡,享年四十歲。嗣子尚幼,年止八歲,幸有小姑陳氏柳,撫養周全,得以成立,繼傳祭祀。經於光緒十二年紳士報請旌表,現祀於節孝祠焉。(彰化吳起材續訪)
532 節婦林楊氏傳
533 節婦林門楊氏,苗慄三堡鐵砧山腳莊楊海之姑。配偶於同堡頂大安莊林篤立為妻。夫故時,氏二十二歲。家計雖無有餘裕,氏苦守五十年之久,七十二而卒。生下男嗣二人:長曰德行,次名言語;氏殷勤教養,使讀詩書。長次兄弟,克遵母訓。長十五、六歲時,被佣商業,然後自營;次則守株,以待兄長。氏當孀居時,只受十餘石之遺產,幸長男克守家規,不辭勞瘁,日夜孜孜,從事米商,蒙蒼天不負,億則屢中。當氏七十二卒時,已造私產四千餘石。氏卒後四年,長、次二房,分居別宅。長房子孫,現住居拺東下堡四張犁街,林川溪、林成、林連池、林光華、林來枝等。次房則當居舊宅,於拺東上堡頭家厝莊,林江漢、林連周、林連茂、林金順、林年順等。兩房子孫,男女計共百有餘人也。(四張犁莊林連池重訪)
534 節婦林王氏傳
535 節婦林王氏,系本邑大肚堡舉人楊占鰲之養女。生於道光十三年。於歸半線堡荷岸莊林升高之子林友業為妻,氏年二十一歲。咸豐七年,夫故,氏年二十五歲。光緒十二年,氏四十八歲,計守節二十三年,經公請旌表。查氏生平,稟性貞純,閨門無詬誶之聲。夫家席履豐厚,氏治家克勤克儉,不涉華侈。夫故,哀毀骨立,矢志柏舟,青燈課子,以繼書香,無大故不輕出門,其婦德可以風世矣。(吳大鎮訪)
536 節婦林張氏傳
537 節婦林張氏,系晉江縣安海鄉張員之女。生於乾隆四十八年。於歸安溪縣陳宅鄉移居本邑馬芝堡林益豐之子林經義為妻,氏年二十歲。嘉慶十二年,夫故,氏年二十五歲。光緒十二年,氏六十九歲,計守節四十四年,經公請旌表。查氏生平,素守規箴,頗嫻四德。當夫病篤,奉侍湯藥,先嘗而後進,衣不解帶者月餘。雖止三年夫妻,而志操凜冰霜,心同金石,歷四十餘年,至老益堅。年近古稀,猶含笑弄孫焉。(丁寶勛訪)
538 節婦楊李氏傳
539 節婦楊李氏,系安溪縣仙景鄉武舉李經邦之女。生於嘉慶十二年。於歸燕霧上堡內中莊監生楊國泰之子楊金煉為妻,氏年二十歲。道光十三年,夫故,氏年二十七歲。光緒十二年,氏六十歲,計守節三十四年,經公請旌表。查氏生平,服事翁姑,親作羹湯,克盡婦道。理家勤儉,始終如一。迨夫仙逝,哭聲聞於閭里,欲捐軀以殉。後因子幼斂哀,課督其子,於少年入泮,咸謂天之報節婦也。(蔣垂昌訪)
540 節婦黃陳氏傳
541 節婦黃陳氏,系本邑大肚社腳莊陳煥之女。生於嘉慶五年。於歸半線堡阿夷莊黃納庚之子黃喜再為妻,氏年十七歲。道光八年,夫故,氏年二十九歲。光緒十二年,氏六十歲,計守節三十一年,經公請旌表。查氏生平,勤儉持家,上事翁姑,遇有疾病,不離左右,藥餌親檢。夫故,痛哭不止,撞棺幾絕。遺下孤子、幼弟及妹。不獨其子女婚嫁如期,其小叔小姑嫁娶亦如禮。立心之公,有過須眉者矣。
542 節婦吳高氏傳
543 節婦吳高氏系晉江縣高花之女。生於道光四年。於歸邑內吳世簪之子吳文捷為妻,氏年十八歲。道光二十七年,夫故,氏年二十四歲。光緒十二年,氏三十六歲,計守節十二年,經公請旌表。查氏生平,性體貞正,不輕出外庭。立心孝順,奉事翁姑,恭敬至久不怠。夫逝,家徒四壁,藉十指以營生。膝下乏兒,爰育繼嗣為後。家道小康,嗣子入成均,孫早年入泮,一門衣冠濟濟,咸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焉。(吳乙垣採訪)
544 節婦王陳氏傳
545 節婦王陳氏,系本邑打簾莊陳埒之女。生於嘉慶十五年。於歸田尾莊王明經之子王神助為妻,氏年十八歲。道光十一年,夫故,氏年二十二歲。光緒十二年,氏六十四歲,計守節四十二年,經公請旌表。查氏生平,素守女誡,又字名門,舉止大方,善事翁姑,能得其歡心。入門後,初生一子,不幸十月而夭。值夫無祿即逝,柏舟矢志,境歷困窮而不悔。再育嗣子,兒孫振振,皆能成立。其苦節天終不負焉。(許際鳳訪)
546 節婦梁徐氏傳
547 節婦梁徐氏,系本邑燕霧堡莊雅莊徐品之女。生於嘉慶十年。於歸外中莊梁盛儀之子梁丕錦為妻,氏年十九歲。道光十四年,夫故,氏年三十歲。光緒十二年,氏五十八歲,計守節二十八年,經公請旌表。查氏生平,素知大義,慎守閫儀。遭家不造,歷盡苦境,又遇夫身故,故悲慟欲絕。家乏餘糧,藉針黹以度日。值戴逆兵劫,艱難萬狀,然猶能朝夕教誨兒子,得存禋祀。節婦之心始安焉。(梁丕謨訪)
548 節婦陳林氏傳
549 節婦陳林氏,系北門外林厚德之女。生於道光十年。於歸北門外陳有勛之子陳宣平為妻,氏年二十一歲。咸豐九年,夫故,氏年三十歲。光緒十二年,氏四十八歲,計守節十八年,經公請旌表。查氏生平,性情和順,出自天成,其於族黨妯娌,尤無間言。晨昏奉事老姑,問視無缺。不幸夫亡子幼,呱呱無依,氏不忍改嫁,以延夫祀。雖遇辛苦無告,而甘守孤幃,自勵志節,不渝始終,其婦德有可嘉焉。(吳士禎訪)
550 節婦莊劉氏傳
551 節婦莊劉氏,系燕霧上堡劉規之女。生於乾隆五十三年。於歸彰化縣口莊莊總為妻,氏年十六歲。嘉慶二十二年,夫故,氏年三十歲。光緒十二年,氏七十八歲,計守節四十八年,經公請旌表。查氏生平,婦道克嫻,奉養二老,昏定晨省,甘旨親供,始終不懈。不幸夫亡,家徒四壁,持身清正,柏舟自矢,不以處困易其操。又複訓子有義方,篝燈課讀,無間寒暑。年至耋耄,其精神猶健焉。(林廷獻訪)
552 節婦董賴氏傳
553 節婦董賴氏,系本邑賴作舟之女。生於乾隆四年。於歸董受惠之子董士裕為妻,氏年十八歲。乾隆三十年,夫故,氏年二十七歲。光緒十二年,氏七十五歲,計守節四十八年,經公請旌表。查氏生平,事姑盡孝。姑歿,賣田業治喪,送終盡禮。夫亡,哀哭過慟,剪發毀容自誓。家雖中落,願藉十指以供衣食。朝夕訓誨子孫成名。年七十,親見孫兒食餼天家。而精神矍鑠,猶含飴弄曾孫焉。(潘清潤訪)
554 節婦李劉氏傳
555 節婦李劉氏,系燕霧堡白沙坑劉仁之女。生於嘉慶二年。於歸本堡埤島莊李朝升之子職員李廷佐為妻,氏年十九歲。道光五年,夫故,氏年二十九歲。光緒十二年,氏六十三歲,計守節三十四年,經公請旌表。查氏生平,素性貞正,內外交稱。家雖富裕,處己儉約;以待九族之黨,則尤從厚。無論親疏,皆以禮接之。其殆富而好禮者歟。至於奉姑至孝,燕寢承歡。教子維嚴,熊丸課讀,具有大家雅範焉。(林廷獻訪)
556 節婦林劉氏傳
557 節婦林劉氏,系燕霧堡白沙坑劉成泉之女。生於道光四年。於歸北門口林厚德之子林承萇為妻,氏年二十歲。道光二十八年,夫故,氏年二十五歲。光緒十二年,氏六十一歲,計守節三十六年,經公請旌表。查氏生平,性情柔順,與妯娌周旋,毫無倨容,靄靄然可親也。夫故家貧,朝夕饔飧,皆由女工以供養老姑。遺下呱呱弱子,早夜不殫勤勞訓責,是誠不愧為女宗,故長官表宅里而旌褒焉。(林君超訪)
558 節婦許曾氏傳
559 節婦許曾氏,邑內大西門街曾隆之女。生於乾隆五十九年。於歸邑內南街許達之子生員許曜弼為妻,氏年十六歲。道光二年,夫故,氏年二十九歲。光緒十二年,氏七十歲,計守節四十二年,經公請旌表。查氏生平,秉性端莊,舉動言笑,悉中規矩。其奉翁姑也,雖乏盛饌嘉肴,而飲食必親供,寢息必親視,久偽鄉鄰所推崇。至於夫歿,誓守不渝,其殆金石可以比其貞,冰霜可以方其潔焉。(吳大宣訪)
560 節婦林蘇氏傳
561 節婦林蘇氏,本邑馬芝堡蘇勤之女。生於乾隆五十三年。於歸於本堡林蔣之子林注來為妻,氏年十七歲。嘉慶二十一年,夫故,氏年二十九歲。光緒十二年,氏六十歲,計守節三十一年,經公請旌表。查氏生平,治家儉樸,相夫經營,服犢鼻而任辛勤。事翁姑以孝,雖家中淡泊,而朝夕必進甘旨。族黨中咸重之。自夫故後,辛苦度日,其心如鐵,不可移轉。撫養孤子,以紹宗支,幸皆成立焉。(蘇云衢訪)
562 節婦汪謝氏傳
563 節婦汪謝氏,系本邑半線堡番雅溝莊謝孫正之女。生於道光十二年。於歸邑內南街汪如南之子訓導汪濟時為妻,氏年十九歲。咸豐十年,夫故,氏年二十九歲。光緒十二年,氏五十四歲,計守節二十五年,經公請旌表。查氏生平,德容俱佳,相夫讀書,如遇以文會友,必親自烹茶,盛筵敬賓。夫是以早歲游庠,旋進教鐸之職。家中富裕,素知大義,凡鰥寡孤獨,皆發婆心以周困乏。夫故,誓海堅山,節操貞堅。市街紳耆周知,爰於光緒十二年請旌。(吳升升第重訪)
564 節婦蔡葉氏傳
565 節婦蔡葉氏,系半線堡鄭厝莊葉國策之女。生於嘉慶元年。於歸大月眉莊蔡儀之子蔡有路為妻,氏年十八歲。道光五年,夫故,氏年三十歲。光緒十二年,氏六十四歲,計守節三十四年,經公請旌表。查氏生平,秉性勤儉,晝夜紡績,以助家用,若有甘旨,必先奉翁姑,而後分與諸姑姊弟。夫逝後,家務一身負擔,庭除之外,不輕步出,故人罕見其面。誥誡幼子,不殫勞瘁,其品節甚為持重也。(陳玉昆訪)
566 節婦曾楊氏傳
567 節婦曾楊氏,系馬芝堡公厝莊楊鎮之女。生於道光四年。於歸半線堡溪口厝莊曾秤之子曾光合為妻,氏年十七歲。道光二十九年,夫故,氏年二十六歲。光緒十二年,氏五十三歲,計守節二十七年,經公請旌表。查氏生平,素習女箴,出言必慎。庭幃之中,和氣可掬,未嘗惡聲厲色加於伯嬸姑姒。日夜事姑,備物致敬,不敢怠慢。夫沒,幾次絕粒。家中婉勸,以存孤為重。爰含痛督責幼子,弗辭勞勩。其婦德,鄰里咸欽焉。(曾大猷訪)
568 節婦甘侯氏傳
569 節婦甘侯氏,名爽,彰化東門甘拔山之妻也。自幼甘家抱養為媳,善事翁姑,賦性孝順,克勤克儉,鄰里稱之。年十九歲,方成合巹之禮,越六年而失所天。斯時氏哀慟欲絕,水粥不入口者數日。遺腹生一女。由是矢志柏舟,奉佛持齊,茹苦含辛,其志靡他。厥後夫兄國英乃螟蛉一兒,與氏撫養為己子。既長,為之娶媳,不幸其子又夭歿。氏遭家不造,既哭其夫,複哭其子,實為慘苦備至。光緒丙申年壽終,享年五十有九。經蒙有司呈請旌表,奉其主於節孝祠云。(彰化街甘木生續查)
570 節婦林甘氏傳
571 節婦林甘氏燕娘,彰化東門甘神佑之女。年二十,字於彰化城外車路口林大頭為妻。氏勤女紅,克勤克儉,助夫經營,致家小康。複能孝事翁姑,和睦妯娌,內外俱無間言。且生平又不苟言笑,舉止端莊,動必以禮。洵女中之貞靜者。至二十八歲,不幸而夫亡,遂立志守節,持齋奉佛,其志靡他。螟蛉二子娶媳,長次先後俱早逝。至光緒乙未年,身故,年六十有五歲。前經有司呈請旌表,奉其主於節孝祠云。(彰化街甘木生重訪)
572 節婦林陳氏傳
573 節婦林陳氏,海豐堡麥寮莊陳振發之長女。生於嘉慶二十四年。氏年二十六歲,配於同莊林泉世之子林光他為妻。道光二十六年,夫故,氏年二十八歲。守節三十九年。光緒十二年請旌表,氏年六十七歲。蓋氏矢志柏舟,服養翁姑至久不懈,和睦妯娌,教子有方,故得享大年云爾。(楊克熾訪)
574 節婦楊卓氏傳
575 節婦楊卓氏,大肚西堡火燒橋莊卓象之女。生於嘉慶二十五年。十七歲,於歸牛罵頭社口莊楊廷璧之子楊芳乃為妻。道光二十五年,夫故,氏年二十歲。計守節四十五年。光緒十二年請旌表,年六十一歲。考氏賦性幽貞,柏舟自矢,素守規箴,戶庭不出。奉侍翁姑,孝德可嘉。教訓兒子,朝夕不懈。實系苦節奇特焉。(楊清珠訪)
576 節婦楊翁氏傳
577 節婦楊翁氏,本邑大肚堡南簡莊翁悅之女。生於道光四年。配於牛罵頭西勢莊楊漢英之楊克雀為妻,氏年十八歲。道光二十八年,夫故,氏年二十五歲。計守節三十四年。考氏生平,夫歿後終身不事脂粉,貞潔自守,外人莫見其面。勤女紅以供朝夕,無間人言。撫幼子兼事翁姑,克盡婦道。光緒十二年請旌,氏年六十二歲,精力猶健康焉。(楊清珠訪)
578 節婦楊吳氏傳
579 節婦楊吳氏,大甲街吳源泉之女。生於道光五年。於歸於牛罵頭西勢莊楊漢英之子楊克杏為妻,年二十歲。道光二十七年,夫故,氏年二十三歲。守至光緒十二年,氏年六十一歲,計守節三十八年。於是年請旌。考氏相夫四年,自唱隨以至夫歿,矢志靡他。孝事翁姑,自養生以至送死,俱無少懈。又複節勵冰霜,跬步不逾閫外,至老不移其志。教訓子孫讀書,耕商守分,克盡義方也。(楊清珠訪)
580 節婦林楊氏傳
581 節婦林楊氏,系新竹縣鐵砧山楊蔭之女。生於嘉慶十九年。於歸於拺東上堡頭家厝林騰起之子林篤立為妻,氏年十七歲。道光十五年,夫故,氏年二十二歲。至光緒十二年請旌,時年七十二歲,計守節五十年。考氏主中饋,致孝舅姑,內則既嫻,夫故,不出外庭,跬步不苟。當夫歿,一慟欲絕,終身不施脂粉。又能擇鄰教子及孫,其母儀可方焉。(陳捷華採訪)
582 節婦陳程氏傳
583 節婦陳程氏,沙連堡枋寮莊程殯之女。生於道光六年。於歸於本堡頂林莊陳竹梅之子陳潘為妻,時年十四歲。咸豐元年,夫故,氏年二十六歲。光緒十二年請旌,氏年六十歲,計守節三十四年。考氏賦性靜貞,志凜冰霜。家徒四壁,身歷苦辛。敬事翁姑,問視不倦。課督兒孫,始終罔渝。實為苦節奇特焉。(陳捷華採訪)
584 節婦張蔡氏傳
585 節婦張蔡氏,燕霧堡員林莊蔡旦之女。生於道光十三年。於歸於拺東南坑莊張始猛之子張有慶為妻,氏年十六歲。同治元年,夫故,氏年三十歲。光緒十二年請旌,氏年五十三歲,計守節二十三年。蓋氏秉性幽貞,克守婦道,勤習女紅,以養翁姑。尤不出外庭,親戚罕覯真面。和睦妯娌,鄉里咸稱其賢焉。(林鑒汀採訪)
586 節婦林顏氏傳
587 節婦林顏氏,布嶼堡𦲥兒竿莊顏真久之女。生於道光七年。於歸於麥寮莊林為國之子林光直為妻。甫生四個月,歸林門為養媳。道光二十六年,夫故,氏年二十歲。光緒十二年,氏五十九歲,計守節三十九年,經請旌表。蓋氏年雖及笄,尚未合巹,螟蛉一子,又值早亡。氏既哭其夫,又哭其子,願與媳共同守節,毫無怨色。家無長物,藉女紅為生,雖辛苦亦自若也。(楊其昌訪)
588 節婦陳吳氏傳
589 節婦陳吳氏,彰邑監生吳拔英之女,訓導吳鴻文之妹,任鳳山縣學吳鴻賓之姊也。氏生長大家,習聞古賢女風範,不徒誇詠絮多才。生於道光六年。道光二十七年,於歸貢生陳元健之子舉人陳光昌為妻,時陳公家學淵源,博通經籍,文筆雄健,書味盎然。弱冠掇芹藻,旋登賢書。彰邑內在籍捷秋榜者,以公為首。一時生徒授業,踵相接也。公因課督生徒,積勞病故,時咸豐五年也。公病殊,氏奉事湯藥,目不交睫。公向氏言曰:「吾不孝,不能奉事二老,煩以相托」。氏痛不欲生,但因翁姑在堂,幼子呱呱,爰節哀守志,盡力於仰事俯蓄。家中微有薄產,氏勤儉持家,虔奉二老,送終盡其禮,以媳代夫。提攜二子成人。其言笑不苟,舉止從容,動必中禮,洵婦中之卓卓者。氏至光緒十年身故,年五十九歲。功與氏兄弟同宗,又同住邑內,自昔備聞梗概,敘其事為之傳。(吳德功訪)
590 節婦謝張氏傳
591 節婦謝張氏,武西堡鎮平莊人也。生於嘉慶二十五年。於歸於東螺西堡北斗街謝甘為妻,時年十八歲。道光十四年,夫故,氏年三十二歲。守至光緒八年,計守節四十八年。光緒十二年請旌。考氏處妯娌以和,訓子女以儉,雖家貧如洗,亦唯賴女紅以供日食,始終不易其志,實可為克盡婦道,尤為閨閫中之卓卓者也。(鹿港丁式熊重訪)
592 節婦林王氏傳
593 節婦林王氏,安溪貢生王登甲之女。道光八年,十七歲,於歸於半線堡薄岸莊林友鍾之子林存德為妻。至咸豐七年,夫故,氏年三十歲。守至光緒十二年,享壽五十八歲。是年公請旌表。考氏生平,生長世家,素嫻女箴。於歸富家,不事奢華。奉事翁姑,甘旨時供。迨夫亡,鉛華不御,終身樸素。青燈訓子,無間初終,俾能承先業也。(鹿港丁式熊重訪)
594 節婦莊李氏傳
595 節婦莊李氏,系本邑內李玉鈿之女。生於嘉慶九年。於歸邑內莊文品之子莊鵬程為妻,氏年十六歲。道光十年,夫故,氏二十七歲。光緒十二年,氏七十歲,計守節四十七年,經公請旌表。查氏生平,端莊淑慎,善事翁姑,怡色婉容,不敢稍拂其意。其姑臨終有云:「願以後諸婦孫亦如之」。夫故,矢志柏舟,教子督責維嚴。年過古稀,親見滿眼兒孫焉。(潘清潤訪)
596 節婦陳高氏傳
597 節婦陳高氏,系半線堡番社莊高文珍之女。生於道光三年。於歸本堡大月眉莊陳士■〈〈止白匕〉上兒下〉之子陳獨占為妻,氏年十六歲。道光二十五年,夫故,氏年二十三歲。光緒十二年,氏五十五歲,計守節三十二年,輕公請旌表。查氏生平,秉性溫柔,事姑盡孝,諸姑伯姊以及妯娌,皆一團和氣。相夫有道,不聞交謫之聲。鄰里鄉黨皆稱之,洵節婦之模楷也。(陳拱照訪)
598 節婦朱劉氏傳
599 節婦朱劉氏,系土牛莊劉文進之女。生於嘉慶三年。嘉慶二十年,氏十七歲,嫁朱有傳為妻。道光六年,夫故,氏年二十八歲。性情閒靜,立身儉樸,治家有法。奉事翁姑,夙興夜寐,克盡婦道。長男成福,術精歧黃,樂善濟人,皆秉母所教也。氏精神強健,克享大年。光緒十二年,紳士請旌表。今祀於節孝祠焉。(台中林耀亭訪)
600 節婦朱羅氏傳
601 節婦朱羅氏,系下新莊羅阿元之女。生於道光五年。至道光二十一年,配朱衍參為妻。咸豐三年,夫故,氏二十八歲。氏素嫻女箴,言笑不苟。夫故,柏舟自誓,矢志靡他。早夜課子,力耕自給,以勤勞治家。諸子亦承母訓,亦不敢偷閒。洵可為世法焉。氏年至上壽,子孫滿眼,計四十餘人。天之報節婦也厚矣。光緒十二年,紳士王贊請張法乾採訪題旌,今祀於彰化節孝祠。(台中林耀亭訪)
602 節婦林何氏傳
603 節婦林何氏,名幼,東大墩林二埤之妻。道光二十年於歸,至道光三十年夫亡。光緒六年,氏身故。考氏生平,克循婦道,鄉黨鄰里皆稱其清潔自守。雖處田家,頗知禮義。治家克勤克儉,教督兒子不敢安逸,皆服田力穡,家道遂小康。現遷居半平厝莊。光緒十二年請紳耆報請旌表,祀於節孝祠,春秋二祭焉。(台中林耀亭訪)
604 貞烈婦林楊氏傳
605 貞烈婦林楊氏,彰化街歲貢生楊春華之女也。平時秉性端莊,聞父言古烈女之軼事,心恆慕之。年十六,許字於台中霧峰林觀察朝棟之長男資鍠,未及親迎過門,而資鍠卒焉。氏聞訃悲泣欲絕。其父率氏奔喪,遂不再歸。其翁姑另擇靜室居之。又以孀婦奉待左右。氏除見翁姑而外,未嘗出閫門與人語。迨乙未讓台議成,氏翁欲挈眷渡泉州,氏拜辭翁姑曰:「氏以未亡人不即從夫於地下者,為繼嗣未立故也。今遭國難,請以諸叔之子為夫立後足矣。斷不跋涉波濤、出頭露面也」。是夜以白綾懸床上,翌早婢僕入視之,則氣絕矣。細視其頸,並無帛痕,蓋因其志已決,故其魂先離,不待綾帛之接頸而後歿也。其所佣孀婦,守節多年,亦縊死於其側焉。(吳鸞旗訪)
606 節烈婦世張氏傳
607 節烈婦世張氏,彰化小西街人。於歸南街生員世振治為孫媳、儒士世文來之子世南金為妻,年二十歲。於歸時,值日本領台大軍到彰,遂徙居白沙坑莊。未幾,夫故,氏即殉夫,時二十三歲也。考氏性情,有靜正之德。女紅以助家計。夫家寒儒,不厭淡泊,布衣荊釵,服犢鼻褌以操井臼。尤善事其翁,定省罔缺。明治三十五年(光緒二十八年),紳士陳捷華、蔣垂昌、吳德功等向彰化廳長須田綱鑒請旌表,准入節孝祠。(吳倫明訪)
608 節婦許李氏傳
609 節婦許李氏,燕霧上堡中莊李上遂之女。生於道光二十八年。氏十七歲,字於彰化總爺街監生許兼善四子許滄浚為妻。於歸四個月,夫一病不起,氏一慟幾絕。夫家小康,以夫兄子繼為嗣,承掌家產。但氏年少,每歸寧時,諸姑伯姊皆村婦無識見者,恆謂其母曰:「汝忍哉!如此青春,何可令長守孤幃乎?盍再擇佳婿」。氏母雖農家婦,頗知大義,戒戚黨不可以非禮之言相誘惑。嗣後不令再歸寧,數親到許家視女。氏衣食既裕,朝夕手調羹湯,怡聲婉容,以奉老姑。姑好觀菊部,氏守至夜分候開門,未嘗早眠也。生平舉止貞正,賦性溫純,不見暴聲厲色。待婢長成,為之擇良配,不收聘。一子名焜耀,勤苦讀書,文字清純。改隸後,凡作論說,多刊入新聞報。猶善事其母,至於成人,依依膝前侍奉,氏未眠,亦不敢先眠。人咸謂氏能孝其姑,所以享其子孝養之報也。明治三十年(光緒二十四年),氏卒,年五十歲,計守節三十三年。明治三十五年(光緒二十八年),生員陳捷華、吳倫明、吳德功同向彰化廳長須田綱鑒請旌表,准入節孝祠。(吳望蘇訪)
610 節孝婦林吳氏傳
611 節孝婦林吳氏,系彰化北門街六品銜吳封翁登庸之女。生於咸豐八年。二十二歲,配于線東堡柑仔井莊生員林鴻鈞為妻。氏賦性溫柔和平,不苟言笑。相夫讀書,雞鳴戒旦,相敬如賓。尤熟曹大家女誡,舉止大方。家中富裕,恆慷慨濟人。夫納一婢為小星,亦怡顏相接,不聞交謫之聲。迨光緒十年,夫染病身故,氏二十七歲,志欲殉夫,因翁姑在堂,兼以幼子呱呱,爰含哀忍痛,上事二老,下養幼子。無何子夭,再螟二子,曰緝宗,曰緝祺。婢亦生一子,名水生,氏撫為己子,不分嫡庶。至光緒二十一年氏故,年三十九歲,計守節十二年,與旌表之例相符,紳士公請旌表,經蒙許可,准入彰化節孝祠。(彰化周紹祖訪)
612
613 此回集縣志及同治、光緒二案報准之節孝冊。其同治以前節孝無幾者,何哉?蓋因同治以前所報節孝甚難,必名門大家,托人將冊呈上北京,或地方官特請,始准耳。同治十二年起,西太后知孀婦之艱難,特旨命各省督撫通飭各地方官,令紳士採訪貞烈節孝婦;其採訪章程刊於上。各地方官每十二年匯報一次。各紳士亦十分慎重。由其族紳耆及左右鄰細查,果系清操自矢、白璧無瑕者,每名具族長紳耆出甘保結各二付,始能合格。造冊十三付後,各粘甘結二付,由各衙門上達北京,然後由北京批准,令各衙門存案,以垂永遠。自此寒門貧戶,皆得受旌表殊恩也。但此冊皆由當時報冊據實敘之,不敢故為矜奇立異,以聳人視聽,以亂其真焉。爰將其事跋於後。
614 大正八年(民國八年)九月二十七日,彰化吳立軒。
615 台灣孝節錄
616 下村序
617 台灣孝節錄
618 下村序
619 曾聞台疆舊詩禮之區,賜姓成功自稱罪臣,效義田橫,別開寰宇,嚴奉明朝正朔,以護持殘局數十年。地雖僻處南海,文物典章悉備。暨鄭氏末葉,義憤貞烈交興,玉燭炳然焉,今猶照汗青。後人妄以謂亡命巢窟者,抑謬矣。
620 餘承乏閫府輔佐,航海蒞職,案牘未經篆視者,堆積廨署。中有一小冊子,題曰「台灣孝節錄」,今春既所經旌表賞恤孝子、節婦、義僕、篤行等凡行跡可嘉者凡三十人傳紀也。偶披而讀之,或閨中豪傑,或我黨曾閔,孰咸莫不足使人感奮興起?於是乎餘欣然拍案曰:「嗚呼!是有哉!海濱鄒魯,古道未湮。吾所見不忒」!
621 乾坤不敝,賴以為之柱礎者,匪獨聖人君子耳。時有匹夫尚能激厲人心、鼓舞士風,或以維持名教於百世者亦與焉。今此卷所輯錄即是也。鄭氏亡後,閱歷幾已三百年,綱常扶植,其深也若是,亦可以謂強人意矣。乃命剞劂氏付諸於梓,以垂不朽云。
622 大正四年(民國四年)乙卯歲冬十二月,下村宏識。
623 台灣孝節錄
624 鷹取田一郎編
625 孝子楊土,台北廳擺接堡加蚋仔莊人朱九貓子,楊春木養為嗣。土侍養父母,恪慎克孝,髫齓所罕覯,鄰人莫不奇賞。春木發疽於腳,年久成凞,爛肉化膿,疼痛徹骨,苦悶不能忍。一夜臥榻,顧其妻曰:「赤十字社某醫言:凡瘡瘍雖頑,剜去爛肉,可以根治,不惟以生肉補填,亦無效。噫奈何」!夫妻相擁而泣。土竊聞,以為吾自幼受恩,義不可忘,即請刲己股肉。春木不許,且教以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之義。土不從其命,敢請。遂使醫師刲其股以補父肉,乃痊。遠近相傳,孝感所致雲。大嵙崁區長贈黃金徽章為紀念,時年十四。大正四年(民國四年)五月,內田民政長官引見淤台北廳,厚貺賞恤。越十二月二日,安東總督閣下特賜金三十圓,授與褒狀云。
626 孝女廖嬌,台北廳文山堡安坑莊人廖戇豬次女。父戇豬,母李氏(字景),祖母蔡氏(字和),三人並盲,一姊(字暗)喑啞不為用。且雖有二弟,長七歲,次三歲,尚須撫養。然門無戚屬,急援不可求。嬌煢然孤立,乃佣於農家,風雨辛苦未嘗懈。一家六口,全賴其力。嗚呼!此兒雖假欲不孝,天不許之,矧於其至孝者乎!父老相看,惻然流涕。把菜一笠,誰敢奪攘。年僅十三,殊為可憫矣。大正四年(民國四年)五月,內田民政長官引見於台北廳,厚貺賞恤。越十二月二日,特賜褒狀云。
627 孝子蔡文德,台北廳八里坌堡菁埔莊人蔡店子。三歲喪父,母蘇氏(字滿)撫育最苦。文德及稍長,追想劬勞不淺,孝心頗篤。年甫十六,佣為樹林口警察官吏派出所官僕,俸錢悉以奉母,迄今不渝。大正四年(民國四年)五月,內田民政長官引見於台北廳,厚貺賞恤云。時年二十二。
628 節婦鄭氏(字鴦),台北廳文山堡景尾街人。年十八,配劉朝英,夫婦相得也。事舅姑極誠敬,居處嚴肅,進退閒禮,勤儉克治家。二十五歲喪偶,因撤簪珥而守節,固持長齋念佛。孀居幾三十年,冰操無玷,闔境以為婦女龜鑒云。大正四年(民國四年)五月,內田民政長官引見於台北廳,厚貺賞恤。越十二月二日,特賜褒狀。時年五十四。
629 節婦高氏(字好),台北廳文山堡景尾街人劉文理妻,與節婦鄭氏為嬸侄輩。二十八歲喪夫,義不再婚。善事舅姑,勤儉守家。氏今三十四歲,節操愈高,世稱劉家雙貞云。大正四年(民國四年)五月,內田民政長官引見於台北廳,厚貺賞恤云。
630 義僕高忠,台北廳興直堡新莊人。弱冠,為邑中富豪林明德家僕。晴耕雨舂,勤勞不倦。天性廉直,頗重信義。世人咸稱林家賢宰,明德亦厚遇之。年五十九,迄今不迎妻,以身致主家。大正四年(民國四年)五月,內田民政長官引見於台北廳,厚貺賞恤云。
631 節婦呂氏(字阿練),宜蘭廳羅東街人。幼養游有珍家,溫順克孝。年十六,許婚其嫡阿生。未幾,阿生罹疾,氏自侍湯藥,日夜不懈。及歿,立撤簪珥。人或勸贅婿,則固辭不應。此時翁姑俱老,氏獨經紀貧家,艱苦備嘗。後翁姑相踵病臥,氏承歡奉養,靡不到。闔境咸賞其貞孝。蓬首六十餘年,撫育遺兒,克積家產,實可謂閨中英雄。大正四年(民國四年)十二月二日,特賜欽定綠綬褒章。時年九十三。
632 節婦石氏(字節),宜蘭人林開凞妻。年十六於歸,溫恭貞淑,琴瑟克諧。二十七歲喪偶,長齋念佛,矢志守節。孝事老姑,愛撫遺孤,孀居四十餘年。夙夜勵精,克興家。邑中莫不嘆賞其清操云。大正四年(民國四年)十二月,特授褒狀。時年七十。
633 節婦林氏(字玉),桃園鎮桃園街人。年十九,嫁簡銘盤。二十六歲喪偶,遺孤有二,長四歲,次二歲。家尚有老翁媼及夫兄弟兒女十餘人,生計維危。人憫其艱苦,竊以再醮試問。氏曰:「婦人從一而終,吾惟知從一之義耳」。峻拒不應。金石其志,以處艱難,但以興家守祀為己任。維持夫遺業,辛苦經營,雖須眉丈夫尚且瞠若後。遂使兄弟兒女各得其所安,內外咸稱貞賢。後七年分家,氏僅受五、六百圓,今積至二千餘圓云。大正四年(民國四年)五月,內田民政長官臨廳引見,厚貺賞恤。越十二月二日,特授欽定綠綬褒章。時年七十一。
634 節婦徐氏(字友妹),新竹廳苗慄一堡嘉盛莊人徐發古女。少適胡門,志操貞淑,伉儷甚篤。十四歲喪偶,矢志守節,善事舅姑。人或勸改嫁,不從。晝助耰鋤,夜織屨韈;以維家計。雖積勞生疾,不自恤也。養一子迎婦,不數年,相尋病亡,遺孫三人,系累頓加,而志氣不少渝。至歲六十,翁姑尋歿,葬祭如禮。淒風苦雨四十年,日與孤孫形影相吊,閒者莫不隕淚。明治三十七年(光緒三十年),獎授綠綬褒章。四十一年(光緒三十四年),閒院官臨台,經苗慄驛,特延見氏,賜款恩恤。大正四年(民國四年)五月,內田民政長官引見於廳,厚貺賞恤。時年七十四。
635 節婦黃氏(字細妹),新竹廳竹北一堡水磜仔莊人黃萬生女。少適朱維清,事姑至孝,夫妻和諧。生一子。翌年,維清病,氏侍湯藥,目不交睫、衣不解帶者半歲。夫歿時,年二十五。家舊有田園數畝,種蔬鬻市,或縫鞋韈得賃,以充養親撫兒之資。逢人勸改適,即謂玷家門、辱舅姑,吾不忍也,固辭不應。一鄉咸稱節婦。嘗大旱,鄉俗謂節婦籲於天則雨,於是鄉人請氏禱慈天宮,未幾膏雨忽到雲。北埔公學校聘為裁縫教師。大正三年(民國三年)以病辭。為子迎婦,一家雍和無間言。家產今積至三千圓。大正四年(民國四年)五月,內田民政長官引見於廳,厚貺賞恤。越十二月二日,特授褒狀。時年五十二。
636 義僕詹萬城,新竹廳竹北一堡樹杞林街人詹正川子。家無儋石之儲,以力作糊口。生母魏氏去世,繼母張氏生二子。萬城事親至孝、遇弟友愛,天性敦篤,不待教而頗知大義。稍長,佣於彭芳蘭之家。家舊通婚,然不敢以戚屬自居,與他僮僕無異,勞役不少懈。事主忠勤,處財廉潔。如此者三十年。本島改隸之時,日軍已到桃園,人民皆避難,芳蘭亦攜家遠走。諸僮僕思家,靡不奔歸,獨萬城護主而往。次日,間道回主家,嚴守維謹。時盜賊猖狂,而主家無秋毫損失,皆萬城之力也。二子皆營商估,異母弟一早世,一別戶。大正四年(民國四年)五月,內田民政長官延見於廳,厚加賞賚。越十二月二日,特授褒狀。時年五十七。
637 篤行家姜振干,新竹廳北埔莊富戶也。現為廳參事。資性敦篤,急公好義。所捐公款:義兵艦隊二千圓,恤兵費千圓,愛國婦人會、武德會、赤十字社等約千餘圓,北埔事變善後費約一千六百圓,澎湖救荒費五百圓,新竹廳水災救助費二千圓,其它修造祠廟、學校、道路、橋梁、喜舍茶藥衣食棺材等項,從明治三十一年(光緒二十四年)至大正三年(民國三年)間,大小六十八回,金額已達二萬七千餘圓云。大正四年(民國四年)五月,內田民政長官引見,嘉賞其善行。時年三十。
638 孝子蕭傳,台中廳武西堡同安宅莊湳墘人蕭任子。幼喪父,家貧,母鄭氏(字快)頗艱撫育。七歲,僅賣荖葉而助家,夜問溫涼而侍母。鄭氏性嗜酒,力微不能自給以為恨。傳見母積勞成疾,憂悶不措,因願以曲糵慰之。遂請母許,佣於諸家,凡九年,所得悉奉母。於是老母亦時買微醺云。年二十,始廢佣役,自贌耕數畝,辛苦經營以興家,旁盡孝養。迄今四十五年,生計頗裕。邑里咸稱純孝以相敬云。大正四年(民國四年)五月,內田民政長官引見,厚貺賞恤。越十二月二日,特賜欽定綠綬褒章。時年六十一。
639 節婦陳氏(字旦),台中廳彰化街南門人顏火妻。十五歲於歸,未期年而火死。實家稍富,氏亦頗有容色。父母憐其年少而寡居,每歸寧,竊勸改適。氏固辭曰:「毋請以為念,百年瞬息,未亡人只待盡耳。兒不敢苦也」。人皆以其守節為難,然撤簪珥、廢脂粉,矢志金石,但期育螟蛉而興家。暮夜相戒,勤儉自省,冰操五十餘年,不曾被人指目。家估綢布,生計富裕,兒孫繞膝云。大正四年(民國四年)五月,內田民政長官引見賞恤,時年六十九。
640 節婦何氏(字尾),台中廳彰化街南門人。年十六,配王陳土。家頗貧。陳土兄弟,陟彼高崗,採樵刈草,夜則鬻餺飥於市,其微且賤,到底非他人所看堪也;氏貞而賢,慰夫勞苦,心不卑之。或干蒭,或調羹,以俾便其生涯。日夜愉悅,不啻視戚戚之色,卻有中心敬慎,嚴如鞭撻夫立身興家者。凡五年,陳土病,氏侍藥,不梳發,不解衣,寢食俱忘。及其死,哀毀慟哭,治喪盡禮;時年二十。氏益勤儉,且厲伯叔,刻苦積產。現有一萬五千餘金,邑人莫不激賞其苦節云。大正四年(民國四年)五月,內田民政長官引見賞恤。越十二月二日,特授褒狀。時年四十七。
641 節婦賴氏(字阿送),台中廳拺東上堡東勢角新莊人廖阿範妻。二十八歲,阿範遺一男七歲、三女一侄各五歲以下者而辭世。家固貧,糊口維艱,撫育未必容易也。人憫其境遇,時勸以贅婿。氏執志金石,誓不見兩夫,操守頗堅。是以鄰人不複說。氏佣於諸家,孤燈針黹,每宵徹曉。嚴肅持身,蟋蟀但窺其戶耳。刻苦積蓄,毫無他念。孀守二十餘年,諸兒今悉成立,家道漸盛。礪節全孤,如氏者少矣。大正四年(民國四年)五月,內田民政長官引見賞恤。越十二月二日,特授褒狀。時年五十二。
642 篤行家詹日新,台中廳揀東上堡新莊人,醫生。天資溫厚,最富仁慈。每歲施藥,多至百餘人。廢醫後,亦憫貧救窮,世賴其慶者不少。或為詹某養其老,或為貧女吳氏代納家稅。明治三十八年(光緒三十一年)福島縣貧民救助費金若干,四十四年(宣統三年)貧民詹萬得救助費金若干,其它修複道路橋梁等項不少。大正二年(民國二年),當總督府馬力埔苗圃地區買收,莊民誤解思變,新奔走十餘日,苦勸服從,全得無事;其急公好義,世間所罕覯。家產約八千圓,未可謂巨富,然尚如是。大正四年(民國四年)五月,內田民政長官引見加賞。時年五十三。
643 孝子廖天維,南投廳包尾莊人廖士朝子也。家世業農,敦本尚實,孝悌力穡,既成家風。天維年甫五歲,能守父命,牧犢於野。出與父母俱耕,自荷重而讓輕於父母。明治二十五年(光緒十八年),父罹於病。天維憂心不已,晝耕隴畝,夜侍藥爐,懇問其所望。凡雖冰鯉雪筍,無不必侑之。是以茂陵秋雨,亦不識其貧。病漸革,不離席間,日夜侍側。及死,擗踊慟哭,鄰人莫不感激其孝心。三十八年(光緒三十一年)八月,南投廳長褒賞厚貺。父歿之年,母林氏(字險)亦患眼,醫藥巫祝無方不試,遂失明。天維深傷之。爾來移床於母側,以窺安否。朝先母起,夜後母寢。每見母必離幾肅立。嘗怒責子弟,聞母聲輒斂容,奉命維謹。年今六十九,未曾宿於外。母或微恙,罷休以侍於其側,湯藥不必使人奉之。邑中春社蠟臘,梨園歌舞,老幼群趨,視為游樂;天維即負母聽問,見母喜色以為樂。天維又有陰德,救恤貧窮,惠與金錢,不毫以挾恩。眾推為保正,至誠守職,信望殊篤。盲母米壽,猶在於堂。有二男三女;二女已適人,一家輯睦,不揚風波,望為鄉黨儀範云。大正四年(民國四年)五月,內田民政長官引接於廳,厚貺賞恤。越十二月二日,特賜欽定綠綬褒章。
644 孝子徐鴻霖,嘉義廳嘉義街北門人。資性溫良,好學,最精經義。幼而喪父,事母楊氏(字知母)頗孝,視膳問寢,冬溫夏清,無所閒然。改隸時,土匪猖獗,霖即負母避難,辛酸備嘗。匪平負歸,環堵蕭然。集子弟授句讀,但見古道照顏色。母疾,日夜侍藥,數廢寢食。針灸醫藥,無善不盡,聞者感泣。母歿,喪祭如禮。人謂大君子之風,惟有徐先生焉。大正四年(民國四年)五月,內田民政長官引接嘉賞。時年四十五。
645 節婦盧緣,嘉義廳鐵線橋莊人盧代包女也。母賴氏(字信)盲。年十八,喪父,無兄弟,緣獨養母。家素貧。二十歲贅趙達為婿,生一男。達放逸無賴,日夜淫蕩,不毫憶家。緣怡然不改顏色。雞鳴而起,自理家事。後負幼兒佣於農家以糊口,曾勸夫改悛,憤然出不歸。緣以為貞心未至,百方搜索,遣人謝罪。達游惰成性,無複意於治產,流浪江湖,不住一處。或夜,負兒問夫所在,殷勤乞歸家。不應。孤閨十餘年,慰藉盲母,撫育幼兒,孝貞兩全;聞者莫不隕涕。大正四年(民國四年)五月,內田民政長官引見賞恤。越十二月二日,特授褒狀。時年三十八。
646 節婦馮氏(字純),嘉義廳鐵線橋堡竹仔腳莊人。年二十一,適吳溫堂。僅經三月而寡。人勸贅婿,氏即矢志靡他,柏舟雖泛橫流,亦無憾也。固辭不應。奉夫遺產,勤儉克守家。冰操二十餘年,婦道愈堅。養邑人某子保安為螟蛉,撫育成立,已為娶婦。越年又哭其子。人咸嘉其節而悲其遇雲。大正四年(民國四年)五月,內田民政長官引見賞恤。時年四十四。
647 節婦劉氏(字福),嘉義廳打貓南堡雙溪口莊人庠生曾其章妻。年二十八喪偶,無嗣。親近屢勸再醮,氏志柏舟,固持不應。養子不絕祭祀,守節不失遺產。孀居三十餘年,以全媳德云。大正四年(民國四年)五月,內田民政長官引見賞恤。時年六十二。
648 孝子杜固,台南廳永寧里灣裏莊人杜萬枝子。年甫九歲,母翁氏(字慎)病,孝養盡心。未幾而歿。繼母蘇氏(字頂)主家,固事之,不敢異實母。後父有疾,數次危篤,固侍藥連宵不寢,遂回生。人以為孝感所致雲。爾來父老境頓加,不再堪勞役,繼母蘇氏亦羸弱。固為人佣,艱苦孝養不少懈,一家三口,承顏悅志,春風滿堂,里中靡不嘉賞其行狀云。大正四年(民國四年)五月,內田民政長官引見賞恤。越十二月二日,特授褒狀。時年二十四。
649 孝子林達,台南廳永寧里灣裏莊人林砵子。砵轎夫,大正三年(民國三年)客死於蕃薯寮,家有老祖母杜氏(字罕)、母郭氏(字續)及二妹。達雖貧不憂,為人佣役,粉骨齏身,僅得勞銀以給衣食。初,父在世,年中不住家,荷轎遠出,僅自給焉耳,毫以其贏餘,不致家。是以達自幼助母,艱苦備嘗。及其歿,則扶持老幼,全系其身。達乃勤勞自勵,俾母無憂患。人莫不感其孝且勤雲。大正四年(民國四年)五月,內田民政長官延見厚賞。時年二十八。
650 節婦林氏(字敏),台南廳半屏裏右衝莊人。少時容姿端莊,才色兼備。年二十,配徐榮池。家貧,屢窮糊口。氏勤女紅,以供衣食,奉舅姑有孝名。未幾而翁媼俱喪,榮池亦遺一男三女而逝。時年三十五,容色未衰,親近切勸再醮。氏以見兩夫不為婦人之義,孀守撫孤,纖手克治家。三女皆夭,男柔獨成立,相俱勤儉,家道漸盛。已為柔娶婦,兒孫繞膝云。大正四年(民國四年)五月,內田民政長官引見賞恤。越十二月二日,特賜褒狀。時年七十六。
651 節婦張氏(字墨),台南廳半屏里左衝莊人楊福妻。天資柔順,寡言,克守閫範。姑林氏(字卻),性最嚴急,每遇氏小過,怒號嘲罵,不毫寬假。氏屏氣謝罪,不敢抗辯。以孝能送舅姑喪。年三十五,夫遺一男三女而捐館舍。家產有千金,是以願為贅婿者多。氏守節頗堅,雖逢白刃不應。親近為之確執,不相來往。氏孤立無援,形影自憐。後不數年,三女夭殤,意氣為沮喪。少焉複自鼓舞,待男漸成立,刻苦精勵,蓄積日加。今已晏居,優游養老,邑人咸服其貞節。與節婦林氏,並稱半屏雙璧云。大正四年(民國四年)五月,內田民政長官延見加賞。越十二月二日,特賜褒狀。時年七十九。
652 孝子潘開池,台南廳大竹裏三塊厝莊醫生也。年甫十三,父潘雲忽逢事業蹉躓,負債如山,憂悶成疾,呻吟痛苦,老衰殊甚。池日夜侍枕頭,湯藥躬試,以廢寢食;鄰人莫不為感泣。父逝,哀毀治喪,遂立志必期挽回家運,慰藉老母。母孫氏(字銀)體質蒲柳,又有一姊一弟,生計崢嶸,殆不可名狀。池即勵姊撫弟,勤儉力行,日維不足。年十五,繼承醫業,且開藥鋪,經營未如意。明治三十一年(光緒二十四年),姊卒,母孫氏哀傷患眼,遂失明。到此孝心愈篤。凡十餘年,夙夜兢惕,積資還債,田園第宅再歸其有,家產倍舊。育母猶在,視膳問寢,冬溫夏清,奉養莫不到。凡遇貧困病人,輒施藥,博以仁術售佳名。且篤志教育,義捐學資,以相勸獎,實篤行君子也。大正四年(民國四年)五月,內田民政長官引接厚褒。越十二月二日,特授褒狀。時年三十七。
653 節婦許氏(字衛),澎湖廳瓦硐澳人。年十六,配吳𩡭。溫柔恭順,能守婦道。家固貧,爨火屢絕。是以吳𩡭前往廈門,佣役自給。後航呂宋,全斷音信。年二十,有人傳其訃,氏乃設位祭哭,矢志柏舟。勸誘不應。孝養老姑,愛撫義弟,刻苦勵精,漸成一家。以螟蛉子不絕祭祀。可謂孝貞兩全。大正四年(民國四年)十二月二日,特授褒狀。賞恤時已辭世,故卷頭不能揭小照,殊為可惜矣。卒年五十八。
654 節婦蕭氏(字粇),澎湖廳鎮海澳人。年甫十八,配呂西。稟性簡樸,志操純潔,雖貧賤不被人輕侮。呂西靴匠,每在行旅。氏孝養老姑、扶育二兒,風雨辛苦,毫無倦色。年二十五,夫歿於台南,氏乃迎殯哀祭,矢志守節。寡居四十餘年,冰操無玷,僅以纖手克興家。人莫不驚嘆其忍節云。大正四年(民國四年)十二月二日,特授褒狀。時年六十六。
URN: ctp:ws473624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