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一百四十八

《卷一百四十八》[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欽定四庫全書
2
皇朝文獻通考》卷一百四十八王禮考二十四
3
國恤
4
等謹案《典禮》
5
孝莊文皇后自
6
世祖章皇帝時正位慈寧聖祖仁皇帝踐阼尊號
7
太皇太后奉事二十餘年,孝思純篤,太皇太后違豫。
8
聖祖仁皇帝親侍左右,衣不解帶者一月有餘,禱于南郊。
9
親製祝文,願減已算以増慈夀及遇。
10
大事哀毀盡禮,欲持服二十七月,中外臣民陳奏再三,始允所請,而釋服以後。
11
御偏殿,衣布素如故,洵所謂終身之慕也。㑹典列為太皇太后喪儀,今遵其例。
12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己巳,太皇太后崩,奉安。
13
梓宮於宮中正殿
14
等謹按:是時禮部奏言:「本朝后喪,俱不割辮,且
15
太皇太后不豫時曾向。
16
皇太后諭云:「我病若不起,皇帝斷勿割辮,應謹遵行」。得㫖」。
17
太皇太后教育恩深,朕自盡其心,仍行割辮」。又諭禮部云:「朕孝服用布舊制,國有大喪,自宗室公以上服素帛,今孝服俱改用布」。
18
聖孝誠篤有加於常禮如此」。庚午,諸王大臣合詞奏請節哀,不允。是時上在。
19
大行太皇太后梓宮前,晝夜號痛不止,水漿不入口,天顔癯瘠,諸王、貝勒、貝子、公等皆跪奏請節哀,得㫖:親在則竭心盡力以盡孝親,歿則思報,教育之恩終身不忘,為子孫者誼所當然。
20
太皇太后髙厚之恩,可一刻忘乎?」諭畢,復大慟不已。次日,內閣、翰林院九卿詹事科道等齊集。
21
慈寧宮門奏請節哀得。
22
㫖:「朕忽遭大故,五中憒迷,非不知恪遵遺誥,守身為重,勉自抑哀,強進飲食,但悲從中來,情實痛切,莫由自主,以至昏迷,即欲少餐饘粥,亦不能下咽,非故卻不御覽奏,具見誠悃,朕當強支自愛,卿等無須過慮」。
23
二十七年正月乙亥朔。
24
聖祖仁皇帝暫駐
25
慈寧宫前院幕次。
26
令王以下輟哭一日。先是,諸王大臣等奏:「元旦乃吉祥之日今。
27
聖躬不離喪次,臣等甚為不安,請于除夕回宫,停止哭泣,得」
28
㫖:「數日以來,朕心甚覺憒迷,今據爾等所奏,稍有闗係元旦日。
29
太皇太后梓宮前令:宮人照常上食慈寧宮。前院內諸皇子所住幕次,朕當于此暫居」。一日,諸王大臣等復再三叩請。
30
諭曰:「人主宮殿原多,可以因時駐蹕。若在,庶民遭此大故,所居止於一室,又遷避何所回宮,斷不可行」。諸王大臣等復叩首奏曰:「臣等焉敢求!」
31
皇上回宮休息,但以元旦乃嵗首之辰,扃閉乾清宮,所係甚大得?
32
㫖朕不幸當此大故設」。
33
太皇太后之變,恰遇於二十九三十日,將若之何,亦惟有聚集,此處豈可他避也。爾等再三奏,勸止於元旦暫移,少忍哀慟,是亦從爾等之請矣」。諸臣敦請再四終,不允。是日
34
聖駕暫移前院幕次,次日仍居喪次,慟如初。乙酉,奉移。
35
大行太皇太后梓宮暫安於朝陽門外殯宮」。先是,欽天監擇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發引。
36
聖祖仁皇帝令別擇吉日。諸臣言:「舊制,喪事不令踰年」。上曰:「爾等念朕躬勞苦,朕豈不自知,但二十九日發引為期。太近兩皇后梓宮尚遲至多日,若以
37
太皇太后梓宮拘舊例,謂踰年不便,速行發引,於大義不合。舊例有可從者,有不可從者,朕意在正月十七十八日方可發引,著另行選期具奏」。諸王、大臣等又奏曰:「本朝向行之例,踰年為忌,似宜仍請於二十九日發引得」。
38
㫖:爾等所云忌諱,祗為朕躬,朕殊不避忌,朕前禱天壇,尚欲減朕年以増。
39
太皇太后之夀。豈以
40
梓宫踰年發引乃有避忌乎?如有所忌,朕躬當之,否則忌諱之說虛誕不足信,亦可以破後人之疑,使皆以朕為法」。乃改期於正月十一日發引。
41
上居
42
大行太皇太后殯宮旁倚廬,不還宫,三日始設褥。戊子,諸王大臣屢請還宫。
43
聖駕乃還幕,居於。
44
乾清門外之左,諸王大臣、百官懇請回宫調攝,諭曰:「朕遭。
45
太皇太后崩逝,欲持服二十七月,立意甚堅,諸王大臣及百官士民再三陳奏,情辭懇切,不得已勉從所請,中心歉仄,因幕居乾清門外,今乃又請回宫,不過以朕躬為念,身為天子,豈不自愛?但人孰無祖父母、父母為子孫者,皆當盡孝,何分貴賤?朕孝治天下,思以表率臣民,垂則後裔。今距釋服之期,為時甚近,若從所言,以致異日稍留遺憾,恐非諸臣愛君之意。卿等其仰體朕心,勿復言。
46
乙未,行大祭禮釋服。先是,二十六年十二月,諭諸王、貝勒、貝子、公、內大臣、大學士、九卿、詹事、科道等,「自漢以來,帝王居喪持服,以二十七月易為二十七日。惟魏孝文帝欲行三年之喪,朕平日讀史至此,常稱贊之。今非欲邁古賢君,祗念朕八歲」。
47
世祖皇帝賔,天十一歲。
48
慈和皇太后崩逝,全賴
49
聖祖母太皇太后鞠養教誨,以至成立,遽遭大故,實増痛傷,哀疚靡盡,今定持服二十七月,少慰罔極之痛,朕獨持於宮中,㡬政毫無曠廢,不令臣民持服,一切俱不禁止,如此可以遂朕本懐諸王大臣等合詞奏稱:帝王之孝與臣民不同,願以禮節哀易月之典守,而勿更得。
50
㫖朕事
51
太皇太后三十餘年,竭盡哀誠,無稍違拂。近者聖體違豫三十餘日,衣不解帶,必誠必敬。朕之此志,期在必遂。否則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亦奚以為?」諸王大臣等聞諭,皆感悚嗚咽。復奏言:「祭為吉禮,必除服後舉行若使。
52
53
廟神靈少有弗歆,即
54
太皇太后在天之靈亦必不安。且君臣兆姓,本屬一體,若皇上持服宮中,聽臣民即吉,甚非一體之義況。
55
皇上奉侍
56
慈寧三十餘年,晨昏侍養,罔不承順意㫖,今於慈闈遺命,若不曲遵,恐有虛。
57
太皇太后惓惓之意,臣等不揣愚賤,敢以固請,得㫖:「朕意已定,不必更奏」。於是王公羣臣公疏跪奏於慈寧門,不聽,諸王大臣徃復數次固請。
58
聖意益堅,內閣、九卿、翰林、詹事、科道或公疏或特奏,力陳不可。國子監官率太學生五百餘人伏。
59
闕上書、諸王大臣復免冠叩首固請,乃諭曰:「朕以薄祜幼失」。
60
怙恃幸依」。
61
聖祖母膝下如見。
62
皇考妣音容今遭遐棄,痛念慈恩,悲哀并集,欲持服二十七月,仰答聖祖母鞠育,深仁兼報」。
63
皇考妣劬勞大徳,諸王大臣及各官等援引厯代成例,堅請再三,並稱。
64
郊廟祀典,不宜乆輟,升祔大禮,及時舉行,且士民赴闕披瀝衆情,謂國恤淹乆,有妨民業,朕反覆思維,不得已,以禮抑情,勉從衆,請該部知道」。
65
己酉,奉移。
66
太皇太后梓宮於
67
暫安奉殿。奉移後禮並載山陵門,後條俱仿此。十月乙卯,恭上。
68
大行太皇太后尊諡曰:
69
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聖文皇后聖祖仁皇帝親詣
70
暫安奉殿行禮。
71
等謹按我。
72
朝典禮
73
孝端文皇后
74
孝康章皇后。
75
孝恵章皇后
76
孝恭仁皇后大事皆在尊稱皇太后之後,㑹典另為一門,載於皇后喪儀之前。今遵其例。謹將孝聖憲皇后喪儀,詳悉記載,以垂萬世之大典焉」。
77
順治六年四月乙巳。
78
孝端文皇后崩,《奉安》
79
梓宮於宮中正殿。
80
七月二月丁亥,恭上。
81
大行皇太后尊諡曰:
82
孝端正敬仁懿莊敏輔天協聖文皇后戊子,奉移。
83
孝端文皇后梓宮於。
84
昭陵
85
康熙二年二月庚戍。
86
慈和皇太后崩,次日,恭奉梓宮於宫中正殿。
87
庚申,奉移。
88
梓宮於壩上。
89
饗殿
90
五月甲午,恭上
91
慈和皇太后尊諡曰:
92
孝康慈和莊懿恭恵崇天育聖章皇后。乙未,奉移。
93
孝康章皇后梓宮於
94
孝陵
95
五十六年十二月丙戌。
96
仁憲皇太后崩,恭奉
97
梓宮於
98
寧夀宫正殿。
99
丁酉,奉移。
100
梓宫於朝陽門外殯宮
101
五十七年正月辛酉,恭上仁憲皇太后尊諡曰。
102
孝恵仁憲端懿純徳順天翊聖章皇后壬申奉移。
103
孝恵章皇后梓宮於
104
山陵
105
雍正元年五月辛丑。
106
仁夀皇太后崩,恭奉。
107
梓宮於
108
寧夀宮正殿
109
甲辰恭移。
110
梓宮奉安於
111
夀皇殿
112
八月己未,恭上。
113
仁夀皇太后尊,諡曰:
114
孝恭宣恵溫肅定裕贊天承聖仁皇后乙丑奉移。
115
孝恭仁皇后梓宮於。
116
景陵
117
三年八月丙戌。
118
孝恭仁皇后三年服闋。
119
世宗憲皇帝詣。
120
奉先殿祭告行釋服禮。先是,五月聖祖仁皇帝服闋。
121
世宗憲皇帝以
122
孝恭仁皇后服制未滿,仍齋居養心殿,素服涖事。總理事務王大臣等奏請遵制舉行吉禮得。
123
㫖國家大禮。
124
皇考
125
皇妣雖有輕重之別,而朕之私衷,則不容分視外邊吉禮。今照國家典制舉行,已有諭㫖,朕於宮中務期獨盡人子之禮,況今二十七月,並非勉強從事,沽取孝名,以為觀美,祗求朕心之安耳。禮盡,則朕心自安,朕意已定,諸王大臣毋得再奏」。七月,內閣、九卿、詹事、科道議奏八月二十三日為。
126
孝恭仁皇后服闋之辰,應照前聖祖仁皇帝服闋典禮,擇日行祫祭禮并行,令順天府尹及直省各督撫,出示曉諭,以慰輿情奉。
127
㫖朕疊遭。
128
皇考
129
皇妣大事,追念罔極,恩深莫由仰報。三年以來,祗於宮禁之中,齋居素服黙盡,思慕哀戚之忱,非敢自謂遵循古禮,更不欲宣播於衆也。父母之喪,人子之心則一,而帝后之禮,國家之制,則殊今屆。
130
皇妣孝恭仁皇后釋服之期,擇日於奉先殿祭告,自行家禮,至於頒諭中外,著不必行。及是日祭畢。
131
聖駕回宮,諸王大臣齊集乾清門。
132
世宗憲皇帝召諸臣入
133
諭曰:「父母之恩,鞠育顧復。為人子者,終身仰報,不盡而朕荷」。
134
皇考
135
皇妣之恩,尤為至深至厚,誠所謂欲報之徳,昊天罔極也。三年之中,如祭祀朝㑹,國家大禮不可曠缺,朕亦照例舉行,不過於宮中持服,黙盡其心,究未能盡此心於萬一也。日月易邁,已屆三載,禮制有定,而朕心無窮,此一件素衣,朕衣著三年,今日更換,不勝悽愴,朕之一念,豈但三年固結於中,即終身之乆,斷不能忘也!
136
諭畢。
137
天顔慘戚,諸王大臣,仰見聖孝誠篤,莫不感動涕零。乾隆四十二年正月庚寅,皇太后崩奉安。
138
梓宮於
139
慈寧宮。
140
上哀慟,號呼擗踊無數,摘冠纓,易素服,哀搶倍至上至含青齋苫次。王公大臣懇請還宫。
141
上不允,是日
142
諭曰:「朕䝉
143
聖母皇太后鞠育恩慈,情深罔極。臨御四十二年,承歡奉養深荷。
144
慈愉且見。
145
聖母動履康強,不煩扶掖私心,慶慰第夀,日益髙萬年,豈真可祝?欣喜之餘,并不敢存孔子一則,以懼之想,惟有誠祈」。
146
天佑益算延祺,而朕愛日之悃,忱實無能。一刻稍置,今春恭奉。
147
皇太后幸御園,初九日,於九州清晏,侍膳觀燈,五世一堂,同伸歡忭,是日,慈顔康豫不減常年,朕方慶幸,以望七之,齡得侍望九聖母,實從來史册所未有。及十一日,進宫齋戒十四日。
148
祈穀禮成,回御園請。
149
安知
150
聖母偶爾違和,旋進參藥調,治體亦稍安。不意疾尋,反復聖母,猶不欲令朕知。
151
慈躬病劇,恐朕憂煩,然勢日以増,急難平復,朕兩次詣寢宮問。
152
153
聖母言笑如常,惟氣力稍覺疲倦,諭朕云頤養數日,可即就痊。朕亦冀可克副慈諭,詎意將及夜分,痰忽上湧,遂至大漸,遽於二十三日丑時。
154
仙馭升遐,奄棄朕躬。一何迅速,昨日未時。請安以後,竟無由再仰。
155
懿顔呼天搶地,痛何能極?至於孝服日期,皇太后遺誥,令朕穿孝二十七日,然追憶雍正十三年遭皇考大故,朕欲持服三年,因奉。
156
聖母慈諭,止令穿孝百日,朕即遵從今值皇太后之事,朕仍當依」。
157
前諭穿孝百日,其餘王公大臣官員等,並照例二十七日而除辛夘。
158
諭曰:「朕自登極以來,即尊養皇太后於暢春園,迄今四十二年,視膳問安,承歡介景所以奉。
159
懿娛而盡愛敬,為時最乆,今奄遭大故,遵例於慈寧宫辦理喪儀,痛深罔極,因念奉安。
160
梓宮於
161
陵寢地宫,●吉鳩工,尚需時日,稽諸舊典,理宜殯宮移奉,以展哀誠,與其另擇」。
162
暫安奉殿自不若。
163
暢春園為
164
皇太后頤和娛志之地
165
神御所安,最為妥適,業於九經三事殿易蓋黃瓦敬,設几筵。謹涓本月二十九日舉行奉移禮,所有應行事宜,各該衙門,即速敬謹豫備」。是日,王公大臣奏:「竊惟
166
皇太后慈馭上賓我
167
皇上孝思罔極,呼號擗踊,盡禮盡哀,第朝夕居於苫次,聖夀已髙,恐或稍失調攝,未免毀瘠過甚,非所以仰答皇太后平素慈愛之忱,即等意,實難安況。
168
妃、嬪、主位等均在。
169
慈寧宮居住,日夜不離。
170
聖母几筵承侍。
171
左右
172
聖心亦可稍釋等不揣冒昧,仰懇皇上少節哀情,暫請還居」。
173
養心殿稍加調攝以副。
174
175
176
祖宗眷顧之重以慰
177
皇太后在天之靈等,無任哀悚,待命之至奉。
178
諭曰:「知道了朕心,不忍移居,且過明日再定」。又奏:「竊等於本日奏請」。
179
皇上稍節哀情,暫請還居養心殿奉。
180
㫖知道了,朕心不忍移居,且過明日再定。欽此,仰見皇上孝思肫篤,追慕無窮,臣等何敢復行?凟請但恭閲實録》」。
181
世宗憲皇帝居。
182
仁夀皇太后,喪次,因念。
183
宗廟。
184
社稷之重,恐失調攝,曽在宮內,居喪齋宿,況慈寧宫內素為閒空,而今日天氣甚寒,皇上因哀毀深至,偶患頭痛,若再居喪次,非所以仰體皇太后在天慈愛之心。且
185
妃、嬪、主位均在
186
慈寧宫奉侍。
187
皇太后几筵則
188
皇上暫還
189
養心殿既可以畧資調養,而每日駕至。
190
慈寧宮奠醊,亦足以伸不匱之孝思等。謹再行瀝誠,合詞具奏,仰懇」。
191
皇上即於今日暫還」。
192
養心殿實不勝哀切待。
193
命之至,又奉。
194
諭曰:「朕猝遭。
195
聖母大故,哀慟方深,不忍移居宮內。今王公、大臣等援据典禮,再三懇籲,勉從所請,於今日午奠後,暫居養心殿」。壬辰。
196
上詣
197
大行皇太后梓宮前行殷奠禮,悲傷號泣,哀慟不止。是日,諭曰:「朕於本月二十九日敬移」。
198
皇太后梓宮於
199
九經三事殿安奉,朕即在暢春園之無逸齋居住以便朝夕,侍奠几筵,用伸哀悃。又奉。
200
諭曰:「雍正十三年。
201
皇考龍馭上賓,朕欲持服三年。羣臣請循以日易月之制,朕皆未允嗣奉。
202
聖母慈諭,令朕持服百日,因即遵行」。然百日釋服後,仍素服滿二十七月,今遭。
203
聖母大故,自應仍遵。
204
懿㫖:持服百日,昨已明降諭㫖矣,其素服二十七月,亦照前例惟遇。
205
206
廟大祀行禮及致齋三日閲視祝版,先期詣。
207
壇並視朝聽政諸事,朕從前惟凖理而行,並未載在㑹典,此時當詳議及之。又如王公大臣官員持服二十七日而除素服,則滿百日至百日後用何服色及陪祀齋戒常朝坐班,並一切典禮,應如何定制,亦當酌定章程。頃檢閲雍正十三年,王大臣等條欵,頗為該括,著將原摺交軍機大臣㑹同辦理喪儀,王大臣等悉心詳議,具奏。癸巳。
208
上詣
209
大行皇太后梓宮前行朝奠禮,悲傷號泣,哀慟不止。是日,王公大臣奏查滿洲向例,奉移之日,即回原處居。
210
住伏思。
211
圓明園係
212
世宗憲皇帝
213
皇上乆居之處,與宮中無異,仰懇於敬移,禮成後即回圓明,園居住奉」。
214
曰:「朕本意俟。
215
皇太后梓宮於
216
九經三事殿,奉安禮成,即在暢春園之無逸齋居住以伸哀悃,兹據王公大臣等合詞具奏滿洲舊例,奉移之日,應回原處居住,且稱圓明園係。
217
皇考及朕乆居之處,即與宮中無異,請於是日即回圓明園等語,既舊例如此,著照所請,於二十九日奉安。
218
皇太后梓宮禮成,仍回圓明園居住,至朕遭聖母大故理,應於。
219
皇祖
220
皇考前告哀但
221
夀皇殿在城內二十九日,步送梓宫後,自揣實不能再行禮,且應即徃暢春園,恭候奉迎,因思。
222
安佑宮。係
223
224
皇考神御所在與。
225
夀皇殿相同,擬於二月初一日躬詣祗告,初二日,仍至暢春園之無逸齋,設苫次居住,以伸哀戀。乙未,王公大臣奏請。
226
皇上於初二日詣。
227
九經、三事殿申奠,後仍回圓明園居住。
228
聖躬可稍資調攝,亦足以慰聖母在天之靈。且與滿洲向例相合」。奉諭曰:
229
皇太后梓宮於二十九日安奉九經三事殿。朕於初二日恭詣几筵申奠後,即在暢春園之無逸齋,居住於心,始得稍安。王公大臣所請,不准丙申奉移。
230
大行皇太后梓宮。
231
上自
232
隆宗門至
233
慈寧門降輿入
234
235
梓宫前奠酒,呼搶,擗踊,痛哭盡哀,左右皆哀泣,不忍仰視,梓宫啟行出。
236
永康左門升大轝。
237
上西向跪哭,攀掖步送王公大臣等,再四叩懇,准於第二次舁夫換班時先赴。
238
暢春園宮門外祗候午刻梓宮至。
239
上跪迎,《奉安》於
240
九經、三事殿號泣良乆,奠酒禮畢,上駐圓明園。
241
二月丁酉。
242
上詣
243
安佑宫。
244
聖祖仁皇帝
245
世宗憲皇帝神御前行告哀禮。是日,上居無逸齋苫次。戊戌,王公大臣等奏:無逸齋屋院無多,且俱淺窄,前後又無寢室,止有小殿,數楹暫時。
246
駐蹕尚覺非宜,辦事乆居,實為不便。在皇上誠孝肫篤,盡禮盡哀,苫凷之中,固不肯自求安適而等實因。
247
聖夀已髙,寢興寒燠,不可不加意調䕶以副天」。
248
249
祖宗眷顧之重,今初二日已在無逸齋居住。
250
聖心亦可稍安,若長此倚廬,倘起居畧有失調,實非所以仰體」。
251
皇太后平素慈愛之意,臣等愚昧徬徨,倍増憂懼,為此瀝誠合詞,再請仰懇」。
252
皇上於初三日。
253
朝奠行禮後仍回
254
圓明園居住。
255
几筵甚近。
256
聖駕常詣奠獻,仍足以伸哀慕而展孝思,與在無逸齋無異。伏惟
257
慈鑒奉。
258
諭曰:「王公、大臣等屢勸朕仰體皇太后聖心,善為調攝,朕不得不勉從所請。於初三日朝奠後,仍回圓明園」。甲辰。
259
諭曰:「軍機大臣等查奏二十七月內御殿視朝儀注,查乾隆元年元旦已過百日後奉」。
260
聖母皇太后懿㫖:以御極之初,應受百官朝賀,且朕應恭詣」。
261
皇太后宮行禮,是以陞殿受賀,至此後二十七月內,均未經舉行,兹乾隆四十三年、四十四年元旦,非元年可比,又尚在二十七月內。所有陞殿受賀之處,不必行至尋常御殿視朝恭查。
262
皇考世宗憲皇帝時,曽於二十七月內舉行數次,蓋尋常陞殿,與御門聽政無異,若隔至二十七月之乆,於體制似有未協,自應遵照舉行。所有百日後陞殿之處,著該衙門,屆期奏請,候朕降㫖」。
263
三月壬午,恭上。
264
大行皇太后尊諡曰:
265
孝聖慈宣康恵敦和敬天光聖憲皇后上親詣
266
《九經、三事殿行禮。先是,正月辛夘,諭曰:
267
大行皇太后坤元協徳,懋著徽音,四十二年,母儀天下,尊養兼隆,福徳備至,實古今史冊所未有,今忽遭。
268
仙馭升遐,朕心哀痛,不能稍釋。敬稽典禮,宜隆諡號,以表尊崇第」。
269
至徳難名,實非臣下,擬議所能切當。朕欲親尊為孝聖憲皇后,其令大學士、九卿公議可否如是及所有節次晉加。
270
徽號其中或有按例應行酌減,及應増加字様,仍著敬謹詳議具奏」。尋復奏等謹查。
271
孝莊文皇后徽號二十字,孝恵章皇后徽號十字,於恭上尊諡時俱敬列十二字。今大行皇太后徽號係十八字,等遵㫖詳議於
272
徽號擬用六字,又照例増加「四」字,恭上尊諡曰:
273
孝聖慈宣康恵敦和敬天光聖憲皇后以符禮制,謹合詞具奏。伏候」。
274
欽定,奉。
275
㫖是,依議。
276
四月戊申,奉移。
277
孝聖憲皇后梓宮於
278
泰東陵
279
四十四年四月癸酉。
280
孝聖憲皇后三年服闋
281
皇上詣
282
泰東陵行釋服大祭禮
283
列后喪儀,初崩恭受。
284
遺誥
285
命王大臣恭理喪儀。
286
皇帝成服截髮,辮諸王之為子者,皆成服。截髮辮皇子。
287
皇孫隨成服
288
皇后成服剪髮。諸王福晉為子婦者,皆成服剪髮妃。
289
嬪暨。
290
皇子
291
皇孫福晉皆成服,王公百官、宗室、覺羅及內務府所屬官員,皆給白布制服。公主、福晉以下二品命婦以上及內務府所屬婦女,給布制服如之。
292
皇帝居翼室,喪服二十七日。
293
上諭用藍筆,二十七日外易素服,御門聽政詣。
294
筵前仍喪服,二十七月而除。皇后服如之。
295
皇子
296
皇孫及治喪儀王大臣
297
殯宫、守衛執事官員,百日除服,羣臣二十七日除服,皆素服,百日不薙髮,奏疏文移用藍印。十有五日內外。
298
各官百日不作樂,不嫁娶,餘儀與?
299
列聖初崩同
300
右初崩,制服。
301
其日,殮奠所司於奉安。
302
梓宫殿內正中施黃幔,左右素帷,內鑾儀校陳儀,駕于。
303
宮門外諸執事皆辦。
304
皇帝立殿檐東,西向哭。
305
皇子
306
皇孫立丹陛西。
307
皇后率
308
妃。
309
嬪公主及在內福晉立。
310
几筵,殿內王公以下,文武二品官以上立宮門外,三品以下官立外門之外,王公、福晉夫人、郡主以下二品命婦以上立。
311
宮門內丹墀西,三品以下命婦立宮門外之西,皆傳哭。內務府總管、命婦率尚茶女官奉茶。尚膳女官奉膳,由中門入。
312
皇帝詣
313
几筵前跪,衆皆跪。尚茶女官跪進茶,內監奉茶轉進,皇帝舉茶,奠于案,行一拜禮。衆皆隨行禮。尚茶女官徹茶,尚膳女官進膳,揭巾幕。
314
皇帝視上食畢,執事官進奠几于正中,皇帝詣几前跪奉爵,王大臣跪進爵,皇帝祭酒三爵,每祭一拜。衆隨叩興,乃徹饌,哭止,皇帝還翼室,衆各退。嗣是朝晡日中三奠,朝晡進羮飯肴饌,日中進果筵,餘儀均與。
315
列聖殮奠同
316
右殮奠、朝晡、日中奠。
317
越日,禮部尚書侍郎一人,率祠祭司官詣內閣祗領。
318
遺誥恭鐫謄黃。
319
頒于直省,遣使齎諭朝鮮國王、理藩院遣官分路徃諭外藩,䝉古均如頒。
320
遺詔儀
321
誥下之日,順天府府尹率屬制服跪迎,奉安于公署。直省文武官率屬素服郊迎,入公廨奉安畢,易制服均。
322
朝夕哭臨三日,二十七日釋服,百日內不薙髮,不作樂,不嫁娶。
323
京師暨直省軍民男摘冠纓,女去首飾素服,七日、二十七日不作樂,不嫁娶。朝鮮國王遣陪臣上表進香。其使臣在京者,給白布制服。外藩䝉古王台吉、公主、福晉等至京行叩謁禮。在二十七日以內皆制服後二十七日至者,男去冠纓,女去首飾各三日。
324
右頒遺誥。
325
諏日殷奠,工部設祭文案于殿檐下之東內,鑾儀校陳。
326
儀駕宮殿監、侍導、恭理喪儀王大臣、內務府總管率執事官入陳饌筵。羊酒畢,仍導以出。內務府總管命婦。
327
率內管領妻奉。
328
冠服、篚後奉篚,均仿此豫設于供牀,皇帝詣
329
几筵前哭,內外齊集者傳哭,奠茶、上食,讀文,三祭酒。衆隨行禮徹奠。
330
皇帝避立于左,祭文送至燎所。首領、內監接奉內務府命婦內管領妻奉。
331
冠服篚出
332
皇帝跪候過興,從行。公主及在內福晉咸出隨行。王公百官皆退避齊集之福晉,命婦各于其位跪,候過興,隨行。
333
皇帝至燎所,跪,衆咸跪。
334
皇帝祭酒,三爵,每祭行一拜禮,衆隨拜,興畢,哭止。餘儀與
335
列聖殷奠,同
336
右殷奠。
337
啟殿如殷奠儀
338
奉移殯宮。
339
初祭
340
大祭
341
月祭以上禮儀,均如 ,列聖喪儀
342
諏日恭上
343
尊諡
344
廟號先期內閣進擬。
345
尊諡進呈。
346
欽定恭,上
347
尊諡禮成翼日
348
頒詔布告天下儀,與恭上列聖尊。諡同。
349
右上尊諡
350
百日祭。
351
時薦
352
朞年小祥。
353
再朞大祥
354
終喪除服以上禮儀均如 列聖喪儀
355
皇朝文獻通考》卷一百四十八
URN: ctp:ws521086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