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六十二

《卷六十二》[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欽定四庫全書
2
明文海巻六十二     餘姚黃宗羲編奏疏十六:
3
輔臣以去明心疏詹爾選頃,臣具敬循職掌,明剖是非,一疏駁陳啓新,因而責備冡臣,與諸輔臣,蓋謂大臣擔荷不力,狥情不言而發也,乃近閲邸報大學士錢士升為微臣職分看詳等事,一疏奉聖㫖云云,欽此不勝驚異,及得輔臣與李璡疏合觀之,而後知輔臣有不忍言之情,且有不得,不疾呼之勢也,俄而輔臣引咎求斥,俄而遽奉回籍調理之㫖矣,明乎輔臣之以票擬,去以執爭去也。夫大臣所以不肯言者,其原在不肯去耳!今輔臣肯言矣,肯去矣,上可對九廟之式,憑下可質後世之清議,隠以去就,昭明主顯以氣節風百僚臣寔榮之,而獨不能不為朝廷惜此一舉也,蓋皇上所不滿于輔臣者,為其以心膂之臣而致疑于聖明之主耳,臣則有說焉。孔子曰:君有諍臣,父有諍子。夫臣之有諍,皆從疑起也,不疑而又曷諍,古來一徳之士,孰如唐虞?惟時臯陶矢,知人安民之謨,而禹輒曰惟帝其難之。然則千古以上之能疑其君者,莫如禹,而舜未嘗以此貶,聖鰓鰓焉,惟恐禹言之不盡也,故從顯處見者,小臣之事也,而從疑處諌者是幾,諌此真大臣事而不意其以過慮無當于皇上也。且輔臣所言者何事乎?李璡不識皇上為堯舜之君,而敢導以非情非法荼毒,富民縉紳,從來庸主,所不屑為之事,此關一錯,大亂將興,正輔臣痛心如焚之時,而忽又奉有改票之命,因是揣摩未當,亦繇驚懼愈深,遂不覺抗章之汲汲耳!竊謂輔臣此舉,差強人意,皇上方嘉許以示鼓舞之不暇,顧以為相疑以為要譽耶?夫臣無故而敢疑其君,非忠也,若乃全不敢疑,謂吾君為萬舉萬,當以是為信其君者,恐即容悅之借名,亦非忠也,人臣而習于沽名,義所不敢出也,乃人臣而不以名譽鼓天下,使其臣争為尸位,保寵習成寡亷鮮恥之世界,又豈國家之利耶?況今天下之欺皇上者,恐亦不少矣!何也?以天下人對皇上,皆中材以下之品也,知常而不知變,知平而不知,竒知法後王而不知遵逺代如上方劍,不靈將領,驕懦日甚,聖意恩禮感激于鈇鉞也,而人見億萬之生靈,徒以供韎韐之逗遛貪冒,則或疑急于右武,穿札與操觚並課,非是者弗録聖意取聰明才技,分注于騎射,以助武臣之不振也,而人竟賣牛而買馬,詘徳而齊力,縱使強㓂混迹于道塗,而父兄莫必其子弟,則或疑緩于敷文,免覲之說行上,意在暫甦民困,臣亦以為暫甦民困也,而或疑朝家之大義,值數萬路,費之金錢,駁問之事煩,上意在痛懲奸頑,臣亦以為痛懲奸頑也,而或疑千載之刑書,能當幾番加等之紛亂,其君子慮驅䇿之無當,其小人懼䧟累之有門,明知一切茍且之政,或拊心愧憾,或對衆唏噓嘖嘖,隠情有難殫述,輔臣不過偶因一事,代天下而發憤耳,而竟鬱志以去,輔臣之去也以言而自後之大臣,恐無復敢言矣,大臣不敢言,而小臣愈無望其言矣!所日與皇上言者,惟此苛細刻薄,不識大體之徒,似忠似直,如狂如癡,勝則挺身招承,敗則濳形逋竄,駭心志而爚耳目,毀成法而釀隠憂天下事,尚忍言哉?伏乞皇上以逺大宅心,以簡靜率憲,責大臣弼違之誼,作言官敢諫之風,嚴敕內閣部院大臣,不得以去輔士升為戒,寧獻可替否無藉口,聖明獨斷,掩皇上之謙沖,寧進禮退,義無藉口,君恩未酬,飾自家之淹滯,務期上下交格,而志氣聿新,于以覩廓清平治之猷,成紀綱風俗之美,庶幾有日矣!
4
明文海巻六十二
URN: ctp:ws524266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