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五 諸血門

《卷五 諸血門》[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諸見血證
2
經云。太陽厥逆殭僕。嘔血善衄。陽明厥逆。喘咳身熱。善驚衄嘔吐。血氣者。喜溫而惡寒。
3
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失血氣於氣。異名同類。營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故奪血者無汗。奪血者不可復發其汗。奪汗者不可復取其血。脾移熱於肝。則為驚衄。脈至而搏。
4
血衄身熱者死。脈來懸鉤浮為常脈。言脈來虛浮。按之傍指屈曲而出。形容芤脈之象也。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菀積也。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胞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也。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
5
金匱云。師曰。尺脈浮。目睛暈黃。衄未止。暈黃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6
尺以候腎。腎虛則相火擾其陰血。從膀胱而升。故脈浮也。腎之精。上營瞳子。膀胱之脈下額中。二經中有不歸經之血。故暈黃。黃退則血亦散。所以知衄止也。明理論云。傷寒衄血。責邪在表。雜病衄血。責邪在裏。此曰尺浮。不言寸浮。知為腎虛血逆。非外邪也。
7
病患面無色。無寒熱。脈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絕者下血。煩渴者必吐血。一作病患面無血色。
8
面者血之華。血統則華鮮。若有寒熱。為傷其血而致。今無寒熱。則是因血脫而然矣。夫脈浮以候陽。沉以候陰。若但見沉弦。輕取絕無者。是無陽也。無陽知血之上脫。若止見浮弱。重按絕無者。是無陰也。無陰知血之下脫。而煩渴嘔血者。以火氣擾亂則神煩。火動於膈則咳逆。咳則湧血而上越也。然則沉之無浮。浮之無沉。何便見為脫血乎。以其面無血色而脈弦弱也。
9
男子脈虛沉弦。無寒熱。短氣裏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時目瞑兼衄。小腹滿。此為勞使之然。
10
脈虛沉弦者。以按之則少神。且無寒熱。明非外感之邪也。其短氣裏急。少腹滿。小便不利。
11
而面色白。皆內傷於氣之候。故雖時目瞑而衄。洵為勞役所致而然也。
12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脈虛者。里虛也。
13
心主血。心虛則脈虛。上句以面色薄。而主心血不榮於外。下句以喘悸脈浮。而主心氣不充於里。皆由心神耗散。血亡津傷所致也。
14
夫吐血咳逆上氣。其脈數而有熱。不得臥者死。
15
此金水二髒不足故也。水不足。則火獨光。而金傷矣。夫陰血之安養內外者。皆腎水主之也。
16
腎水虛。則不能安靜。而血被火逼。遂溢出。血出則五髒內外之陽皆失其配。失配之陽。無根之狂陽也。有升無降。炎爍肺金而為咳逆上氣。肺腎之陰。有絕無復耳。脈數身熱。陽獨勝也。不能臥。陰已絕也。陰絕則陽不能獨生。故曰死。
17
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極飲過度所致也。
18
酒性大熱傷胃。胃氣不守。亂於胸中。中焦之血。不布於經絡。因熱射肺而為咳逆。隨氣溢出也。此即千金所謂由傷胃吐血也。
19
吐血不止者。柏葉湯主之。
20
夫水者。遇寒則堅冰潛於地中。遇風則洶湧起於平陸。人之吐血。皆風火使然。柏葉稟西方金氣。可制肝木之逆。則血有所藏。艾葉之溫。可使火反歸陰而宿藏於下。用馬通以降血逆。尤屬相宜。家秘多阿膠三錢。時珍綱目有阿膠無艾。總取辛溫之力以和苦寒之性。不獨治吐血不止。
21
而下血者亦可用之。
22
病患胸滿。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無寒熱。脈微大來遲。腹不滿。其人言我滿。
23
為有瘀血。
24
凡內外諸邪。有血相搏。積而不行者。即為瘀血。血積則津液不布。是以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以潤其燥。血為陰邪。且內無熱。故不欲咽也。脈大為熱。遲為寒。今無寒熱之病而微大者。乃氣并於上。故胸滿也。遲者。血積膈下也。積在陰經之隧道。不似氣積於陽之肓膜。然陽道顯。陰道隱。氣在肓膜者。則壅脹顯於外。血積隧道。惟閉塞而已。故腹不滿。因閉塞自覺其滿。所以知瘀血使然也。
25
病者如熱狀。煩滿。口乾燥而渴。其脈反無熱。此為陰伏。是瘀血也。當下之。
26
血陰也。配於陽。氣得之以和。神得之以安。咽得之以潤。經脈得之以行。身形之中。不可斯須離也。今因血積。神無以養則煩。氣無以和則滿。口無以潤則燥。胃無以澤則渴。是皆陽失所配。營衛不布。津液不化。而為是証也。非陽之自強而生熱比。故曰如熱狀。脈反無熱。陰邪不能鼓激其脈。故為陰伏。
27
下血先便後血。此遠血也。黃土湯主之。亦止吐血衄血。
28
經言大腸小腸皆屬於胃。又云。陰絡傷則血內溢。今因胃中寒邪。併傷陰絡。致清陽失守。
29
迫血下溢二陽。遂成本寒標熱之患。因取白朮附子湯之溫胃助陽祛散陰絡之寒。其間但去姜、棗之辛散。而加阿膠、地黃以固護陰血。其妙尤在黃芩佐地黃分解血室之標熱。灶土領附子直溫中土之本寒。使無格拒之虞。然必血色瘀晦不鮮者為宜。若紫赤濃濃光澤者。用之必殆。斯皆審証不明之誤。豈立方之故歟。千金用續斷止血湯。方用續斷、當歸、桂心、蒲黃、阿膠、甘草、乾姜、生地黃八味。附此以備按證取用。
30
下血先血後便。此近血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
31
此方在狐惑例中。治脈數無熱微煩。默默但欲臥。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七八日目四 黑。全是濕熱傷血。菀化為膿之候。此先血後便。乃小腸熱毒流於大腸。為火剋金之象。
32
故亦主此方。以赤小豆之清熱利水為君。且浸令芽出以發越蘊積之毒。使丙丁之火。疾趨水道而降。佐以當歸司統握之權。使血有所歸。而不致於散漫也。千金用伏龍肝湯。即治先便後血之黃土湯中除去術、附。加乾姜、牛膝、地榆、髮灰。與金匱主治則有寒熱之殊。不可不辨。可見治血。但使歸經。不必論其遠近也。
33
心氣不足。吐血衄血。瀉心湯主之。
34
心氣不足。言陰津不足。非心火之不足也。故以大黃導蘊結之火。芩、連瀉心下之熱。而血自安矣。
35
趙養葵曰。凡腎經吐血者。俱是下寒上熱。陰盛於下。逼陽於上之假証。世人不識。而為所誤者多矣。吾獨窺其微。而以假寒治之。蓋真陰失守。命門火衰。火不歸源。陰邪逼其浮游之火於上。上焦咳嗽氣喘。惡熱面紅。嘔吐痰涎出血。
36
此係假陽之証。須用八味丸引火歸源。水探冷服。下嗌之後。冷性既除。熱性始發。因而嘔噦皆除。即仲景人尿豬膽汁加於白通湯中以通格拒之意也。倘一服寒涼。頃刻立化。慎之哉。
37
人有偏陰偏陽者。此氣稟也。太陽之人。雖冬月身不須綿。口常飲水。色慾無度。大便數日一行。芩、連、知、柏、硝、黃。恬不知怪。太陰之人。雖暑月不離復衣。食飲稍涼。便覺腹痛泄瀉。參、朮、姜、桂。時不絕口。一有慾事。呻吟不已。此兩等人。各稟陰陽之一偏者也。與之談醫。各執其性之一偏。面目為全體。今之為醫者。不鑒其偏之弊。而製為不寒不熱之方。舉世宗之。以為王道。豈知人之受病。以偏得之。感於寒則偏於寒。感於熱則偏於熱。以不寒不熱之劑投之。何以補其偏而救其弊哉。故以寒治熱。以熱治寒。此方士之繩墨也。然苦寒頻進而積熱彌熾。辛熱比年而沉寒益滋者何耶。此不知陰陽之屬也。凡治血証前後調理。須按心脾肝三經用藥。心主血。脾裹血。肝藏血。歸脾湯一方。三經之藥也。遠志、棗仁補肝以生心火。茯神補心以生脾土。參、 、甘草補脾以固肺氣。木香者。香先入脾。總欲使血歸於脾。故曰歸脾。凡有鬱怒傷肝。思慮傷脾者尤宜。火旺者。加山梔、丹皮。火衰者。加肉桂、丹皮。又有八味丸以培先天之根。治無餘法矣。血溢血瀉。諸蓄妄証。其始也。宜以行血破瘀之劑折其脫氣。而後區別治之。或問失血復下。虛何以當。答曰。血既妄行。迷失故道。不去蓄利瘀。則以妄為常。曷以禦之。且去者自去。生者自生。何虛之有。失血家須用下劑破血。蓋施之於蓄妄之初。亡血虛家不可下。蓋戒之於亡失之後也。
38
或問人身陽氣。為陰血之引導。陰血為陽氣之根據歸。何為清濁相干。亂於中外。而致血不歸經。則有上溢下脫之患。其血或從吐出。或從嘔出。或從咯出。或從鼻出。或從眼耳齒舌出。或從津唾而出。或從肌膚而出。或從二便而出。復有蓄積不行者。為患各有不同。願一一顯示至理。條分髒腑經絡之源。以啟學人蒙昧。石頑答曰。
39
經言血之與氣。異名同類。雖有陰陽清濁之分。總由水穀精微所化。其始也混然一區。未厘清濁。
40
得脾氣之鼓運。如霧上蒸於肺而為氣。氣不耗。歸精於腎而為精。精不洩。歸精於肝而化清血。
41
血不瀉。歸精於心。得離火之化。而為真血。以養脾髒。以司運動。以奉生身。莫貴乎此。雖經有上注於肺。乃化為血之說。而實不離五行之氣化。轉注如環也。如上所云。不過統論營衛血氣之大端。乃節文耳。夫營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氣主煦之。血主濡之。雖氣稟陽和。血稟陰質。而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不能截然兩分。其至清至純者。得君主之令。以和調五髒。藏而不失。乃養髒之血也。其清中之濁者。秉輸運之權。以灑陳六腑。實而不滿。則灌注之血也。其清中之清者。會營周之度。流行百脈。滿而不洩。此營經之血也。其源則一。析而為三。各有司屬。
42
若各守其鄉。則陰平陽秘。安有上溢下脫之患乎。蓋緣人之稟賦。不無偏勝。勞役不無偏傷。其血則從偏衰偏傷之處而滲漏焉。夫人稟賦既偏。則水穀多從偏勝之氣化。而勝者愈勝。弱者愈弱。
43
陽勝則陰衰。陰衰則火旺。火旺則血隨之而上溢。陰勝則陽微。陽微則火衰。火衰則火失其統而下脫。其上溢之血。非一於火盛也。下脫之血。非一於陽衰也。但以色之鮮紫濃濃則為火盛。色之晦淡無光即為陽衰。究其所脫之源。或緣髒氣之逆。或緣腑氣之乖。皆能致病。後上溢者。勢必假道肺胃。從下脫者。勢必由於二腸及從膀胱下達耳。蓋出於肺者。或緣龍雷亢逆。或緣咳逆上奔。血必從之上溢。多帶痰沫及粉紅色者。其出於心包。亦必上溢。色必正赤如朱漆光澤。若吐出便凝摸之不粘指者。為守藏之血。見之必死。出於脾者。或從胃腕上溢。或從小腸下脫。亦必鮮紫濃濃。但不若心包血之光澤也。出於肝者。或從上嘔。或從下脫。血必青紫稠濃。或帶血縷。或有結塊。出於腎者。或從咳逆。或從咯吐。或稀痰中雜出如珠。血雖無幾。色雖不鮮。其患最劇。間有從精竅而出者。若氣化受傷。則從膀胱溺孔而出。總皆關乎髒氣也。其出於胃者。多兼水液痰涎。吐則成盤成盞。
44
汪洋滿地。以其多氣多血。雖藥力易到。不若藏血之篤。然為五髒之本。亦不可忽。其衄血種種。
45
各有所從。不獨出於鼻者為衄也。鼻衄皆火乘肺金。亦有陰盛迫其虛陽而脫者。雖經有髒腑諸衄不同。然不離手太陰之經。所以治有從陰從陽。順治逆治之辨別。證有久衄暴衄。宜補宜瀉之懸殊。其齒衄。有陽明少陰及風熱之辨。但從板齒出者為牙宣。屬陽明。齒動搖者為骨病。屬少陰。
46
齦腫上壅者。少陽風熱也。耳衄則有肝腎二經之殊。但以常有不多不腫不疼者。為少陰之虛。暴出疼腫者。則厥陰經火也。眼衄亦屬厥陰。但以卒視無所見者為實火。常流血淚者。素患之風熱也。其有諸竅一齊湧出。多緣顛撲驟傷。或藥毒所致。若因肝腎疲極。五髒內崩。多不可活。舌衄皆手厥陰心包之火旺。但以舌尖破碎者為虛火。脈大滿口者。挾龍雷之勢而上侮君主也。涎中見血為唾衄。足太陰經氣不約也。汗孔有血為肌衄。足陽明經氣不固也。如上諸衄。皆緣營氣之逆滿。衛氣之疏豁。不能固護而行清道。總無關乎髒氣也。其下行之血。見於魄門者。則以便前便後分遠近。近則大腸。遠則小腸也。以濺灑點滴分風濕。濺則風淫。滴則溼著也。以鮮紫清晦分陰陽。鮮則陽盛。晦則陽衰也。與腸 之血。痔漏之血。婦人經癸胎產之血無異。雖由二腸。
47
頗關經絡。是以隨經下趨。各有不同。至於崩淋下脫。倒經上溢。雖下上之歧路攸分。然皆衝脈為病。而崩淋皆脾氣下陷。倒經則肝血上逆。以脾為身之津梁。衝為肝之血海。是皆關乎髒氣。
48
更有肝脾受傷。血雖不下。而氣色痿黃。大便稠黑。乃蓄血之徵驗。為患種種。難以悉陳。如內傷發黃。鼓脹喘滿。腹大青筋。及產後敗血流於經絡。皆蓄血致病。但証有虛中挾實。治有補中寓瀉。從少從多之活法。貴乎臨病處裁。大抵血氣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此軒岐密旨。但世之名於醫者。一見血証。每以寒涼濟陰為務。其始非不應手。而取效於一時。屢發屢折。而既病之虛陽愈衰。必致嘔逆喘乏。奪食泄瀉。尚以為藥力未逮。猛進苦寒。在陰不濟陽而上溢者尚為戈戟。況陽不統陰而亡脫者。尤為砒鴆。蓋因陽藥性暴。稍有不順。下咽立見其害。不若陰柔之性。
49
至死不知其誤。而免旁人譏謗也。噫。醫之弊。僅為知己道。難為世俗言也。
50
衄血
51
大衄 舌衄 齒衄 耳衄 眼衄 肌衄
52
衄者。血從經絡中滲出而行於清道也。傷寒衄血。責熱在表。有麻黃、越婢等法。雜病衄血。
53
責熱在裏。經絡熱甚。陽氣壅重。迫血妄行而出於鼻。從無發散之理。若因七情喜怒。勞役過傷而致者。無論是何經絡。並宜茅花煎湯。調止衄散。或四物加犀角、丹皮、沉香。六脈弦細而澀。
54
按之空虛。色白不澤者。脫血也。此大寒証。理中湯加黃 。六脈俱大。按之空虛。心動面赤。
55
善驚上熱。乃手少陰心火旺。而上熏於肺脈也。三黃補血湯。實熱衄血。脈實大便秘者。犀角地黃湯加木香、大黃。衄血過多。屢服犀角地黃湯不止。此內虛寒而外假熱也。千金當歸湯。兼標本而治之。若至夜發。此因多汗。衛氣大虛。不能固其營血也。當歸補血湯。不效。加木香。更不效。必是血虛火旺。大劑保元湯。若誤用涼血藥。致瘀熱內結。胸中作痛者。一味木香酒磨。
56
頓服錢許立效。內傷勞役之人。喘嗽面赤。發熱頭痛而衄。此肺經氣虛。失護衛之職。致心包火炎。經脈熱甚。故行清道。當歸補血湯加薄荷、荊芥。不應。補中益氣倍黃 。慎不可用辛熱之藥。兼有風寒。小建中加蔥、豉。清道閉塞。流入胃脘。吐出清血。或衄血不盡。瘀積停留。致面目痿黃。大便黑色者。犀角地黃湯。 撲而衄不止。小烏沉湯調黑神散。伏暑而衄。五苓散加茅花。久衄不止。
57
熱在下焦血分。六味丸加五味子作湯。不效。加童便。有先因衄血。衄止而變生諸証。或寒熱間作。或喘急無寐。病狀不一。漸成勞憊。當於虛損諸証詳之。曾病衄。後血因舊路。或一月三四衄。又有洗面即衄。日以為常。並宜止衄散。茅花煎湯調下。大衄不止。面浮腫者。蘇子降氣湯。
58
使血隨氣下。得力全在肉桂一味。久衄不已。須加氣藥。如木香、香附之類。蓋血無氣引。則血不歸經也。有頭風纔發。則衄不止。用童便浸川芎一兩。童便製香附二兩。炙甘草半兩。共為末。
59
每服三錢。清茶調下。間用搐鼻法。
60
〔診〕衄血脈浮大數者。為邪伏於經。宜發汗。大而虛者。為脾虛不能統攝。宜補氣。小而數者。為陰虛火乘。宜攝火。弦澀為有瘀積。宜行滯。凡衄血之脈。數實或堅勁。或急疾不調。皆難治。久衄脈虛大。頭額痛甚。鼻流淡黃水者死。
61
大衄 大衄血者。口鼻俱出也。此積勞傷脾所致。補中益氣倍黃 、當歸。不應。歸脾湯加童便、藕節。
62
舌衄 舌上忽出血如線。先用蒲黃煎湯漱之。次用槐花炒研摻之。黃 六一湯合生脈散服之。
63
熱壅舌上出血如泉。用文蛤一味為散摻之。虛熱舌脹大。出血不止。生乾姜末、蒲黃末摻之。
64
齒衄 血從齒縫中或齒齦中出者。曰齒衄。又謂牙宣。有風壅。有腎虛。有胃火。風壅者。
65
或齒齦微腫。或牽引作痛。消風散加犀角、連翹。外擦青鹽、 本末。腎虛者。口不臭。齒浮動。
66
齒縫中點滴而出。若隱隱作痛者。虛風襲入腎經。腎主骨。齒乃骨之餘也。宜鹽湯下小安腎丸。
67
不痛。腎虛而有火也。六味丸加骨碎補。外用青鹽炒香附末擦之。胃熱者。牙疼而齦間出血如涌。
68
齒不動搖。其人必好飲。或多啖炙爆所致。口臭不可近。宜清胃散。甚者服調胃承氣湯。
69
耳衄 耳中出血為耳衄。兩關弦數。飲酒多怒人屬肝火。柴胡清肝散。尺脈弱或躁。屬陰虛。
70
生料六味丸加五味子。更以龍骨燒灰。吹入即止。
71
眼衄 血從目出。乃積熱傷肝。或誤藥擾動陰血所致。暴病發熱見此。梔子豉湯加犀角、秦皮、丹皮、赤芍。誤藥成壞病見之。雖用獨參、保元、生料六味。皆不可救。
72
肌衄 血從毛孔出者為肌衄。脈數。當歸補血湯。脈浮。黃 建中湯。脈弱。保元湯。脈盛。
73
當歸六黃湯。滑伯仁治一婦。體肥氣盛。因無子。常服暖子宮藥。積久火盛迫血。上行為衄。衄必升餘。醫者猶以為上實下虛。用丹劑鎮墜之。經云。上者下之。今血氣俱盛。溢而上行。法當下導。奈何實實耶。即與桃核承氣三四下。瘀積既去。繼服既濟湯二十餘劑而愈。
74
一膏粱過飲致衄。醫曰。諸見血為熱。以清涼飲子投之即止。越數日其疾復作。又曰。藥不勝病故也。遂投黃連解毒湯。或止或作。易數醫。皆用苦寒之劑。向後飲食起居。漸不及初。肌寒而躁。言語無聲。口氣穢臭。其衄之餘波未絕。或曰。諸見血為熱。熱而寒。正理也。今不愈而反害之。何耶。蓋醫惟知見血為熱。而以苦寒攻之。不知苦寒專瀉脾土。脾土為人之本。火病而瀉其土。火未除而土已病。病則胃虛。虛則營氣不能滋榮百脈。元氣不循天度。氣隨陰化。故聲不揚而肌寒也。惟當甘溫大補脾土。斯可向安矣。
75
石頑治朱聖卿。鼻衄如崩。三日不止。較之向來所發之勢最劇。服犀角、地黃、芩、連、知、柏、石膏、山梔之屬轉盛。第四日邀余診之。脈弦急如循刀刃。此陰火上乘。載血於上。得寒涼之藥。轉傷胃中清陽之氣。所以脈變弦緊。與生料六味加五味子作湯。另用肉桂末三錢。飛羅面糊。分三丸。用煎藥調下。甫入喉。其血頓止。少頃。口鼻去血塊數枚而愈。自此數年之患。絕不再發。
76
吐血
77
嘔血 唾血 咳血 咯血 血溢 九竅出血
78
繆仲淳曰。吐血有三訣。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循經絡者。氣逆上壅也。行血則循經絡。
79
不止自止。止之則血凝。血凝則發熱惡食。病日痼矣。宜補肝。不宜伐肝。經曰。五髒者。藏精氣而不瀉者也。肝主藏血。吐血者。肝失其職也。養肝則肝氣平而血有所歸。伐肝則肝虛不能藏血。血愈不止矣。宜降氣。不宜降火。氣有餘便是火。氣降則火降。火降則氣不上升。血隨氣行。
80
無溢出上竅之患矣。降火必用寒涼之劑。反傷胃氣。胃氣傷。則脾不能統血。血愈不能歸經矣。
81
今之療吐血者。大患有二。一則專用寒涼之味。如芩、連、山梔、四物、知、柏之類。往往傷脾作瀉。以致不救。一則專用人參。肺熱還傷肺。咳嗽愈甚。亦有用參而愈者。此是氣虛喘嗽。氣屬陽。不由陰虛火熾所致。然亦百中一二也。劉默生曰。吐血一証。人惟知氣逆血溢。火升血泛。
82
不知血在髒腑。另有膈膜隔定。其血不能滲溢。夫膈膜者。極薄極脆。凡有所傷則破。破則血溢於上矣。故有陽絡傷則血上溢。陰絡傷則血下滲。已傷之膜。若有復傷。其吐必多。膈膜雖傷。
83
傷處有瘀血凝定。血來則緩。若陰火驟沖破瘀積之血。血來如潮之上湧。自覺瀝瀝有聲。彼時喘息不定。面赤如醉。煩躁不寧。心神昏亂。一皆龍雷之勢。脈亦急疾難憑。少頃火退神清。面白氣平。血亦漸止。方可診切。用藥須乘此時。瘀積蕩盡。緩緩清理。徐徐調補。然不可驟壅。亦不可用耗氣之藥。悉知此義。治血有本矣。吐血者。一吐則傾盆盈碗。或鮮散中兼紫黑大塊。吐後不即凝結。蓋吐血出於胃。胃為水穀之海。多氣多血。所以吐多而不即凝。以中雜水穀之氣也。皆勞力內傷中氣而得。亦有醉飽接內而致者。治法。不可驟止。止則使敗血留積。為瘀血之根。不時舉發。為害非輕。亦不宜峻攻。復傷其血。只宜清理胃氣以安其血。如犀角地黃湯。隨證加桃仁、茜根、橘紅、木香、大黃、童便之屬。吐久不止。內虛寒而外假熱。千金當歸湯。不應。用十灰散遏之。若血色瘀晦如污泥。為陽不制陰。宜花蕊石散溫以散之。吐血初起。脈俱洪數者。屬外因。須用參蘇飲加歸身倍茯苓。蓋茯苓能守五髒真氣。
84
瀉腎中伏火。去脾胃中濕。二三劑後。脈數退而洪不退者。用六味地黃丸加沉香以納氣歸元。若洪退弱極。用四君子加橘紅以補脾生肺。慎不可用涼藥。蓋火載上行。逆也。復用涼藥強為降下。
85
豈非逆而又逆乎。不若發散之為愈也。上膈壅熱。胸腹滿痛。吐血。脈洪大弦長。按之有力。精神不倦。或覺胸中滿痛。或血是紫黑塊者。用當歸、丹皮、荊芥、阿膠、滑石、酒大黃、玄明粉、桃仁泥之屬從大便導之。此釜底抽薪之法。不知此。而從事於芩、連、知、柏之屬輔四物而行之。
86
使氣血俱傷。脾胃多敗。百不一生也。吐血在暑天。病患口渴面垢。頭暈乾嘔。五苓散。或桂苓甘露飲。並加麥冬、五味、藕節汁。酒後悶嘔。血從吐後出者。新定紫菀茸湯。飲酒過多。傷胃吐血。六君子加香、砂、乾葛。傷胃吐血。因飲食太過不能消化。煩悶強嘔。因傷胃口吐血。腹中絞痛自汗。其脈緊而數者難治。枳實理中湯加丹皮、扁豆灰。諸失血後。倦怠昏憒。面失色。
87
懶於言語。濃煎獨參湯加橘皮。所謂血脫益氣也。勞心太過。吐血不止。歸脾湯去木香。加門冬、阿膠。婦人倒經。血溢於上。蒸熱咳嗽不除。及男子精未充而御女。而成虛勞失血。並宜烏骨雞丸、巽順丸選用。若血色晦淡不鮮。無論上吐下失。俱當用溫熱之劑。如甘草乾姜溫理中氣。切禁寒涼。若至 血血水。難已。胃中熱甚。迫血妄行。犀角地黃湯加大黃灰、木香、桃仁。吐血勢不可遏。胸中覺氣塞滯。吐紫黑血者。桃仁承氣加茜根。千金翼治吐血。用生地汁半升。煎三兩沸。調生大黃末一方寸匙。分三服。治熱毒吐血有效。有時吐血兩口。隨即無事。數日又發。經年累月不愈者。小烏沉湯送黑神散。不時常服。吐甚不止者。柏葉、乾姜等分。加艾少許。入童便服。失血後。頭暈發熱者。往往有之。此是虛火上炎外擾之故。不可誤認外感而用風藥。吐血發渴。名曰血渴。十全大補湯。
88
或生脈散加黃 、煨葛根、枇杷葉。量胃氣虛實用之。暴吐血新止後。丹方用燕窩菜、冰糖各四錢。同煮服之。連服五七日。永不復發。吐血脈以微細為順。洪大為逆。血若暴湧如潮。喉中不止。脈見虛大。此火勢未斂。不可便與湯藥。急以熱童便。或藕汁灌之。俟半日許。脈勢稍緩。可進調養之劑。倘寸關雖弱而尺中微弦。為陰虛。以防午後陰火上升。上午宜服獨參、保元以統其血。午後與六味丸加童便、牛膝以濟其陰。服後脈漸調和。飲食漸進。肢體輕捷。面色不赤。足膝不冷。身不灼熱。額無冷汗。溲便如常。雖有紫黑血塊。時欲咯出而無鮮血上行。方許可治。血雖止而脈大不減。或雖小而弦細數疾。或弦硬不和。慎勿輕許可治。亦有他部柔和而左手關尺弦強者。為陰虛火旺。最為危兆。其變有三。一則陰火引血復上而暴脫。一則虛陽發露而發熱。一則火上逼肺而喘咳。此終不救。脫血用大劑人參益氣以固血。惟血色鮮明或略兼紫塊者宜之。若見晦淡者為血寒而不得歸經。須兼炮黑乾姜。或大劑理中溫之。尺部脈弦。大劑生料六味加肉桂引之。亦有用肉桂為末。和獨參湯服者。若血色如朱。光亮如漆。吐出即乾。以指甲剔之成片而起者。雖能食不倦。後必暴脫而死。若血中見似肉似肺。如爛焦腸。此胃中脂膜為邪火所爍。凝結而成。方書咸謂必死。然吐後凝結既去。而不發熱。能進飲食。令服小劑異功、保元。
89
大劑六味、都氣。多有得生者。不可盡委之於無救也。此證宜與前虛損門參看。
90
嘔血 嘔血者。血從腹脅而上。大嘔而出。乃肝火內旺。鼓激胃中之血上湧。猶龍奮於澤而波濤為之沸騰也。嘔血証治有三。一屬暴怒火逆傷肝。其證胸脅痛甚則厥逆。柴胡疏肝散加酒大黃。一屬極勞奔馳傷肝。其證遍身疼痛。或時發熱。犀角地黃湯加當歸、肉桂、桃仁泥。一屬竭力房勞傷肝。其證面赤足冷。煩躁口渴。生脈散合加減八味丸。陽衰不能內守而嘔者。異功散研服八味丸。然不戒房室思慮勞役。終不救也。房室勞憊。氣竭傷肝而有乾血者。四烏 骨一蘆茹丸。兼童便、藕汁之類。
91
唾血 平時津唾中有血如絲。或浮散者。此屬思慮傷脾。脾虛不能統血也。有兼心兼腎兼胃之不同。兼心。加味歸脾湯。兼腎。六味丸加五味子、肉桂。兼胃。四君子湯加黃 山藥、粟米。
92
名七珍散。食少痰清者。異功散加枇杷葉、白扁豆灰。胃中痰食不清吐血。加半複、生姜。即白扁豆散。
93
咳血 咳血者。因咳嗽而見血。或干咳。或痰中見紅絲血點一兩口。氣急喘促。此雖肺體自燥。亦為火逆。咳傷血膜而血隨痰出也。其脈微弱平緩易治。弦數急實。氣促聲嘶。咽痛者不治。
94
得此證者。若能靜養。庶有生理。治宜六味丸加門冬、五味清金壯水為生。略兼阿膠、貝母、百合、款冬、紫菀潤肺止咳之劑。血止後胃虛少食。氣息不續者。劫勞散去半夏加紫菀茸。及瓊玉膏調理之。咳血久而成勞。或勞而咳血。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煩熱。咽乾頰赤。心沖潮熱。
95
盜汗減食。異功散加阿膠。或四君子加黃 、鱉甲、麥冬、五味。陰虛火動而咳血。或痰中有血星如珠者。生料六味丸加茜根、烏賊骨、童便。咳血不止。至夜發熱吐痰。或帶血絲者。六味丸加蛤粉、童便。臨臥服。肥盛酒客輩。痰中有血。滾痰丸搜滌之。咳唾膿血。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或數實者。此為肺癰。
96
更於本門求之。
97
咯血 咯血者。不嗽而喉中咯出小塊或血點是也。其證最重。而勢甚微。常咯兩三口即止。
98
蓋緣房勞傷腎。陰火載血而上。亦有兼痰而出者。腎虛水泛為痰也。陰虛多火。黑瘦之人。是忌犯此。初起宜紫菀、麥冬、茯苓、棗仁、山藥、白芍、丹皮、童便以清手足少陽厥陰諸經游散之火。後以六味丸加牛膝。滋補腎陰。以安其血。慎不可用攻血藥也。滑伯仁曰。咯血為病是重。
99
以肺為清肅之髒。金為陰火所制。水虧火旺。迫而上行。以為咯血。逆之甚矣。經謂上氣見血。
100
下聞病音者。言喘出於腎。而咯出於肺也。余嘗用生料六味丸加麥冬、五味。下靈砂丹治之。是得內經之旨也。然多有兼挾風寒飲食而發者。不可誤認本病而與前藥。若兼風寒。則人迎浮虛。
101
或見弦緊。飲食則氣口短滑。或反伏澀。風寒則黃 建中。飲食則枳實理中。不可妄用他藥。
102
喻嘉言曰。夫血病有新久微甚。無不本之於火。然火有陰陽不同。治法因之迥異。經云。暴病非陽。則其為火也。即非陽火甚明。陽火者五行之火。何暴之有。設其暴也。複可以五行之水折之。惟夫龍雷之火。潛伏陰中。方其未動。不知其為火也。及其一發。暴不可御。以故載陰血而上溢。故凡用涼血清火之藥。未有不轉助其虐者。大法惟宜溫補其陽。以制陰火之僭。經謂咯血者屬腎。明乎陰火發於陰中。其血咯之成塊而出。不比咳嗽痰中帶血為陽火也。此義從前未有發明。惟仲景雲。誤發少陰汗。動其經血者。下厥上竭。為難治。後人隨文讀去。總置不講。不知下厥者。陰氣逆於下也。上竭者。陰血竭於上也。蓋氣與血。兩相維附。氣不得血。則散而無統。血不得氣。則凝而不流。故陰火動而陰氣不得不上奔。陰氣上奔而陰血不得不從之上溢而竭矣。血既上溢。其隨血之氣。散於胸中。不得復返於本位。
103
則下厥矣。陰既逆於下。勢必龍雷之火應之。血不盡竭不止也。仲景所以斷為難治者。非直不治也。吾為大闢其扃。則以健脾中之陽氣為第一義。健脾之陽。一舉有三善。一者脾中之陽氣旺。
104
而龍雷之火潛伏也。一者脾中之陽氣旺。而胸中窒塞。如太空不留纖翳也。一者脾中之陽氣旺。
105
而飲食運化精微。復生其已竭之血也。今方書妄引久嗽成勞。痰中帶血之陽証。不敢用健脾增咳為例。不思咯血即有咳嗽。不過氣逆。氣下則不咳矣。況原無咳嗽者乎。古方治龍雷之火。每用桂、附引火歸元之法。然施之於暴血之証。可暫不可常。蓋已虧之血。恐不能制其悍。而未動之血。恐不可滋之擾耳。此以崇土為先。土濃則濁陰不升。而血患自息也。
106
血溢 原病式云。血溢者。上出也。心主血。熱甚則血隨火而妄行。或謂嘔吐紫凝血為寒者。
107
誤也。此非冷凝。由熱甚銷爍而為稠濁。熱甚則水化制之。故赤兼黑而為紫也。瀉心湯。蓋火性急速。故至溢脫。從未見有屬陰寒者耳。或偶觸破傷。血遂泉湧不止。惟用十全大補湯。頻頻多服。外用杏仁研細。拌白面水調塗之。
108
九竅出血 是証非中毒。即跌撲受傷。中毒者。用生羊血等法。受傷者。觀其人不發熱。尚能飲食者。頻灌熱童便。無故發熱。九竅出血者。肝腎疲極。五髒內崩也。多不可治。若見血水必死。若因勞傷者。補中益氣倍參、 。或胎髮灰、大薊汁。人參湯調服。或血餘灰。每服二錢。
109
以茅根、車前草煎湯調下。
110
氣有餘便是火。血隨氣上。補水則火自降。順氣則血不逆。阿膠、牛膝、丹皮。補水之藥也。
111
蘇子、橘紅、沉香。順氣之藥也。童便者。引血歸下竅。兼有行瘀之能。藕汁者。達血使無滯。
112
而有止澀之力。脈來沉實。腹中滿痛。或吐血塊。或為瘀血蓄血。當歸、桃仁、赤芍、延胡索、蓬術、大黃之屬。怒傷肝木。則血菀於上。使人薄厥。沉香、木香、青皮、芍藥、丹皮之屬。
113
勞心。蓮肉、棗仁、薯蕷、茯神、紫菀、柏仁、丹參之屬。房勞。熟地、枸杞、牛膝、杜仲、鹿茸、人參之屬。血熱。地骨、丹皮、犀角。血寒。桂心、附子。血熱不止。山梔灰、黃連灰。血瘀。髮灰、大黃灰、乾漆灰。血寒。乾姜灰。血滑。棕櫚灰、蓮房灰。血虛。地黃灰。三七、鬱金行血中之氣。側柏涼血中之熱。大小薊行血中之滯。茅根導之使下行也。
114
〔診〕經曰。安臥脈盛。謂之脫血。失血脈數大為陽盛。澀細為少血。細數為陰火鬱於血中。
115
芤為失血。血虛氣不歸附也。弦緊脅痛為瘀結。諸血皆屬於肝也。脈來寸口大。尺內微。為肺中伏火。尺中盛而寸口虛大。為腎虛陰火。尺滑而疾。為血虛有熱。右手虛大。為脾胃之火。左手數盛。為肝膽之火。大抵失血。脈微弱細小而和緩者易治。洪數實大弦急。或雖小。按之如引葛。
116
如循刀。及衄血身熱。脈至而搏。嘔血胸滿引背。脈小而疾者。皆不治。
117
汪石山治一中年人。面色蒼白。平素內外過勞。或為食傷。則咯硬痰而帶血絲。因服寒涼清肺消痰藥。至五十餘劑。聲漸不清。而至於啞。夜臥不寐醒來口苦舌乾。而常白苔。或時喉中梗痛。或胸膈痛。或噯氣。夜食難化。或手靠物。久則麻木。常畏寒。不怕熱。前有 疝。後有內痔。遇勞即發。初診。左脈沉弱而緩。右脈浮軟無力。續後三五日一診。或時心肺二部浮虛。按不應指。或時脾脈輕按格指。重按不足。又時或數或緩。或浮或沉。或大或小。變動無常。夫脈無常。血氣虛而隨火用事也。譬之虛偽之人。朝更夕改。全無定准。以脈參證。其虛無疑。蓋勞則氣耗而傷肺。肺傷則聲啞。又勞則傷脾。脾傷則食易積。前疝後痔。遇勞則發者。皆因勞耗其氣。氣虛下陷。不能升降故也。且脾喜溫惡寒。而肺亦惡寒。故曰。形寒飲冷則傷肺。以既傷之脾肺。復傷於藥之寒涼。則聲安得不啞。舌安得不苔。苔者。仲景謂之胃中有寒。丹田有熱也。
118
夜不寐者。由子盜母氣。心虛而神不安也。痰中血絲者。由脾傷不能固血也。
119
胸痛噯氣者。氣虛不能健運。食鬱於中而噯氣。或滯於上則胸痛。遂以參、 各四錢。麥冬、當歸、貝母各一錢。遠志、棗仁、丹皮、茯神各八分。菖蒲、甘草各五分。有食則加山楂、麥芽。
120
隨病出入。服年餘而漸愈。此病屬於燥熱。故白術尚不敢用。況他燥劑乎。
121
又診一人。年二十餘。形瘦色脆。病咳血。醫用滋陰降火清燥之藥。延及三年不減。又一醫用參蘇飲去人參。服之病益劇。延汪診之。脈雖五至而細。其證皆逆不可治也。或曰。五至平和之脈。何不可治。汪曰。五髒已衰。六腑已竭。九候雖調。猶死也。視其形證。皆屬死候。經曰。
122
肉脫熱甚死。嗽而下泄上喘者死。嗽而左不得眠肝脹。右不得眠肺脹。俱為死証。今皆犯之。雖能飲食。不為肌膚。去死近矣。越五日果死。凡患虛勞。犯前數証。又或嗽而聲啞。喉痛不能藥食。或嗽而肛門發 者。皆在不救。醫者不可不知。
123
喻嘉言治一人。素有失血病。晨起陡暴一口。傾血一盆。喉間氣壅。神思飄蕩。壯熱如蒸。
124
頸筋粗勁。診其脈尺中甚亂。曰。此昨晚大犯房勞也。因出驗血色。如太陽之紅。再至寢所謂曰。
125
少陰之脈繫舌本。少陰者腎也。今腎家之血。洶湧而出。舌本已硬。無法可以救急。不得已用丸藥一服。鎮安元氣。若得氣轉丹田。尚可緩圖。因濃煎人參湯下黑錫丹三十粒。喉間 有聲。
126
漸入少腹。頃之舌柔能言。但聲不出。急用潤下之劑以繼前藥。遂與阿膠一兩溶化。分三次熱服。
127
半日服盡。身熱漸退。頸筋漸消。進粥。與補腎藥。多加秋石。服之遂愈。
128
石頑治刑部湯元洲。年八十二。而痰中見血。服諸寧嗽止血藥不應。脈得氣口芤大。兩尺微緊。面色槁白。屢咳痰不得出。咳甚方有黃色結痰。此精氣神三者並虧。兼傷於熱。耗其津液。
129
而咳動肺胃之血也。因其平時多火。不受溫補。遂以六味丸合生脈散加葳蕤。煎膏服之。取金水相生。源流俱澤。而咳血自除。不必用痰血藥也。
130
又治錢曙昭。久咳吐血。四五日不止。不時哄熱面赤。或時成盆成碗。或時吐粉紅色痰。至夜則發熱自汗。一夕吐出一團。與魚腸無異。雜於鮮血之中。薄暮驟湧不已。神氣昏昏欲脫。灌童子小便亦不止。同道相商無策。因思瘀結之物既去。正宜峻補之時。遂猛進獨參湯。稍定。緣脈數疾無力。略加肉桂、炮姜、童便少許。因勢利導。以斂虛陽之逆。一夜中盡參二兩。明晨其勢稍定。血亦不來。而糜粥漸進。脈息漸和。改用六味丸作湯。調補真陰。半月而安。同時有胡又曾。亦患虛勞吐血。一夕吐出如守宮狀者一條。頭足宛然。色如櫻桃。不崇朝而斃。
131
陸晦庵曰。昔餘患吐血。暴湧如潮。七八日不已。吾吳諸名家。莫能救止。有雲間沈四雅寓吳中。延請調治。慨然擔當。求其定方。用人參三兩。附子一兩。肉桂一錢。舉家惶惑。未敢輕用。越二日。其血益甚。更請診視。求其改用稍緩之方。彼云。病勢較前更劇。前方正欲改定。
132
始剋有濟。更加人參至五兩。附子至二兩。親戚見之愈驚。彼曰。喘嘔脫血。數日不止。且頭面哄熱。下體厥冷。正陽欲脫亡之兆。命在呼吸。若今日不進。來日不可為矣。子侄輩懇其稍裁參、附。彼堅持不允。力諭放膽煎服。僕當坐候成功。親友見予勢急。且見其肯坐候進藥。料可無虞。
133
遂根據方求服。彼欣出熟附二十餘塊授咀。面稱二兩。同人參五兩。煎成入童便、地黃汁一大碗。
134
調肉桂末冷服。服後少頃。下體至足微汗。便得熟睡。睡覺血止喘定。周身柔和。漸可轉側。因饋十二金。求其收功。不受。加至二十金始受。愈後。盛見垣先生見其一劑而效。心甚疑駭。詢其居常無病時。恒服人參兩許無間。今雖五兩峻補。止煎數沸。其味未盡。猶可當之。至於血證。
135
用附子二兩。從古未聞。因密貽其製藥者。云慣用附子汁收入甘草。其附已經煎過十餘次。雖用二兩。不抵未煎者二三錢。始知方士之術如此。
136
飛疇治蘇天若乃郎賓旭。新婚後。於五月中暴吐血數升。昏夜邀視。湯藥不及。命煎人參五錢。入童便與服。明晨諸醫咸集。以為人參補截瘀血。難以輕用。議進生地、山梔、牛膝等味。
137
予曰。六脈虛微而數。無瘀可知。血脫益氣。先聖成法。若謂人參補瘀。獨不思血得寒則凝。反無後患耶。今神魂莫主。轉側昏暈。非峻用人參。何以固其元氣之脫乎。遂進參一兩。二服頓安。
138
次與四君、保元、六味等間服。後以烏骨雞丸調理而痊。
139
溲血
140
經云。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可知溺血之由。無不本諸熱者。多欲之人。腎陰虧損。下焦結熱。血隨溺出。脈必洪數無力。治當壯水以制陽光。六味加生牛膝。溺血不止。牛膝一味煎膏。不時服之。有氣虛不能攝血者。玉屑膏最妙。方用人參、黃 等分為末。以白萊菔切片蜜炙。
141
不時蘸末食之。豈非虛火宜補宜緩之意歟。然痛屬火盛。則謂之血淋。不痛屬虛。謂之溲血。二者不可不辨。溲血。先與導赤散加桂、苓作湯。若服藥不效。此屬陰虛。五苓散加膠、艾。下四味鹿茸丸。小便自利後有血數點者。五苓散加桃仁、赤芍。暴病脈滑實者。加大黃、滑石、甘草、延胡索下之。溲血日久。元神大虛而挾虛熱。所下如砂石而色紅。有如石淋之痛。神砂妙香散加澤瀉、肉桂。病久滑脫者。去黃 、山藥、桔梗、木香。加 飛龍骨、益智仁。即王荊公妙香散。
142
虛寒。以此湯吞四味鹿茸丸。老人溲血。多是陰虛。亦有過服助陽藥而致者。多難治。惟大劑六味丸加紫菀茸作湯服之。咳而溲血脫形。脈小勁而搏。逆也。溲血日久。形枯六味加五味子作湯。另用肉桂末三錢。飛羅面糊。分三丸。用煎藥調下。甫入喉。其血頓止。少頃。口鼻去血塊數枚而愈。自此數年之患。絕不再發。
143
吐血
144
嘔血 唾血 咳血 咯血 血溢 九竅出血
145
繆仲淳曰。吐血有三訣。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循經絡者。氣逆上壅也。行血則循經絡。
146
不止自止。止之則血凝。血凝則發熱惡食。病日痼矣。宜補肝。不宜伐肝。經曰。五髒者。藏精氣而不瀉者也。肝主藏血。吐血者。肝失其職也。養肝則肝氣平而血有所歸。伐肝則肝虛不能藏血。血愈不止矣。宜降氣。不宜降火。氣有餘便是火。氣降則火降。火降則氣不上升。血隨氣行。
147
無溢出上竅之患矣。降火必用寒涼之劑。反傷胃氣。胃氣傷。則脾不能統血。血愈不能歸經矣。
148
今之療吐血者。大患有二。一則專用寒涼之味。如芩、連、山梔、四物、知、柏之類。往往傷脾作瀉。以致不救。一則專用人參。肺熱遠傷肺。咳嗽愈甚。亦有用參而愈者。此是氣虛喘嗽。氣屬陽。不由陰虛火熾所致。然亦百中一二也。劉默生曰。吐血一証。人惟知氣逆血溢。火升血泛。
149
不知血在髒腑。另有膈膜隔定。其血不能滲溢。夫膈膜者。極薄極脆。凡有所傷則破。破則血溢於上矣。故有陽絡傷則血上溢。陰絡傷則血下滲。已傷之膜。若有複傷。其吐必多。膈膜雖傷。
150
傷處有瘀血凝定。血來則緩。若陰火驟衝破瘀積之血。血來如潮之上湧。自覺瀝瀝有聲。彼時喘息不定。面赤如醉。煩躁不寧。心神昏亂。一皆龍雷之勢。脈亦急疾難憑。少頃火退神清。面白氣平。血亦漸止。方可診切。用藥須乘此時。瘀積蕩盡。緩緩清理。徐徐調補。然不可驟壅。亦不可用耗氣之藥。悉知此義。治血有本矣。吐血者。一吐則傾血之在身。有陰有陽。陽者順氣而行。循流脈中。調和五髒。灑陳六腑。如是者謂之營血也。陰者居於絡脈。專守髒腑。滋養神氣。濡潤筋骨。若是髒感內外之邪傷。則循經之陽血。至其傷處。
151
為邪氣所阻。漏泄經外。或居絡之陰血。因著留之邪擗裂而出。則皆滲入腸胃而泄矣。世俗每見下血。率以腸風名之。不知風乃六淫中之一耳。或有風從腸胃經脈而入客者。或外淫風木之邪內乘於腸胃者。則可謂之腸風。若其他不因風邪。而腸胃受火熱二淫。與寒熱燥濕。怫鬱其氣。及飲食不節。用力過度。傷其陰絡之血者。亦謂之腸風可乎。蓋腸風所下之血。清而色鮮。四射如濺。乃風性使然。素問所謂久風入中。則為腸風飧泄是也。先與瀉青丸一二劑。後與逍遙散。加酒煮黃連、羌、防、烏梅。虛人。人參胃風湯最捷。人所不知。若肛門射血如線。或點滴不已者。
152
乃五痔之血。當詳本門治之。血濁而色黯者為髒毒。蘊積毒瓦斯。久而始見也。宜小烏沉湯下黑神散。脈實便秘勢盛者。髒連丸。腸風挾濕毒者。下如豆汁兼紫黑瘀血。此醇酒濃味所釀之濕。由足陽明隨經入胃。淫溢而下也。脈細有寒者。升陽除溼防風湯。脈數有熱者。去二術加黃連、當歸、甘草。腸風下血。以劉寄奴半兩。芽茶一兩。墨灰三錢為散。分三服。烏梅湯送下。其血立止。後宜多服歸脾湯調理。腸風下血。其血另作一派濺出。遠射四散如篩。腸中作痛。乃陽明氣衝熱毒所作也。人參敗毒散。不應。用升陽除濕和血湯。宿有血証。因時熱下紫黑血。乃濕毒腸。陽明少陽經証也。升陽益腎湯。下血久而不已。面色痿黃。下元虛憊者。四君子加黃 、歸、芍。下斷紅丸。虛甚。十全大補湯去茯苓加防風。潔古云。下血。防風為上使。黃連為中使。地榆為下使。千金云。先見血後見便為遠血。宜服黃土湯。先見便後見血為近血。宜服赤小豆當歸散。金匱以先便後血為遠血。先血後便為近血。傳寫之誤。因胃中受冷不能統血。失其營運而下。故宜黃土湯溫之。若大腸受熱不能攝血。營行過疾而下。故宜赤小豆當歸散清之。色鮮紫者為熱傷陰絡。槐花炒研。米湯服之。槐角煎膏尤妙。色稀淡者為脾虛。一味白術。米湯丸服。色瘀晦者為積血。以亂發二兩。紅花四兩。入煬成罐中 過。去紅花灰。止用發灰。研細分三服。空心炒黑地榆煎湯送下。三日必效。下血雖曰大腸積熱。亦當分虛實。不可純用寒涼。必加辛散為主。久之不愈。宜理胃氣。兼升舉藥。故大便下血。多以胃藥收功。不可徒用苦寒也。戴復庵曰。色鮮紅為熱。色瘀淡為寒。
153
寒血因腸胃受冷。營行失度而下。四物加炮姜、炙甘草。熱血因熱毒之氣。蘊於腸胃。或飲酒過度。及啖炙爆所致。四物加茜根、槐花、酒黃連、炒黑山梔之類。因冷凍飲料中寒。或雜食生冷。血為寒凝而下。必腹痛色晦淡。宜附子理中倍炮姜加酒連。陰結便血者。厥陰肝血內結。不得陽氣統運。滲入腸間而下。非謂陰寒內結也。補中益氣倍黃 加炮姜。上二證。諸家悉採寶鑒平胃地榆湯、結陰丹。從無言及其非者。敢力正之。內傷瘀血。胸脅小腹急痛。桃仁承氣湯、代抵當湯。
154
隨痛之高下選用。大黃俱宜童便浸透。更用韭汁製。虛人。可略加桂、附二三分。若瘀滯色晦不鮮者。久當用溫血藥。始得奏效。血枯大便燥結而下鮮紫血者。此大腸燥結而下也。一味槐角膏涼潤之。又方。真麻油衝入腐花。空腹食之。三日即愈。腸風便血。一味旱蓮花。濃煎蔥白湯過口。一服立效。又方。治腸風便血。劉寄奴半兩。松蘿茶一錢。烏梅肉一枚。煎服效。中蠱髒腑敗壞。下血如雞肝。如爛肉。心腹絞痛者是也。治用馬藺根末。水服方寸匙。隨吐而出。
155
李士材治一人。患腸風下血。久用四物、芩、連、槐花之屬。屢發不止。面色痿黃。診其脈。
156
惟脾部浮而緩。此土虛而風濕交乘也。遂用蒼術三錢。茯苓、人參、黃 、升麻、柴胡、防風各一錢。四劑而血止。改用十全大補湯。調理而愈。石頑治吳興韓晉度春捷錦旋。患腹痛泄瀉下血。
157
或用香連丸。遂飲食艱進。少腹急結。雖小便癃閉。而不喜湯飲。
158
面色痿黃。晝夜去血五十餘度。邀余診之。氣口脈得沉細而緊。詢其所下之血。瘀晦如莧汁。與理中加肉桂二錢。一劑溺通。小腹即寬。再劑血減食進。四劑洩瀉止三四次。去後微有白膿。與補中益氣加炮姜。四劑而康。
159
蓄血
160
夫人飲食起居。一失其節。皆能使血瘀滯不行也。衄者。血蓄上焦。犀角地黃湯。心下手不可近者。血蓄中焦。桃核承氣湯。臍腹下腫大便黑者。血蓄下焦也。抵當湯丸、下瘀血湯。及代抵當湯。隨輕重選用。三焦蓄血。俱見左脈。以肝主諸血故也。登高墜下。重物撞打。箭簇刃傷。
161
胸腹積血不散。以童便同酒煎大黃。隨輕重下之。或香殼散加童便。腰脅滯痛。複元通氣散去牽牛。加枳殼、柴胡、牡丹皮。惡血留於腹脅。痛不可忍。復元活血湯。挾血如見祟狀。當歸活血湯。醉飽入房。竭力傷肝。蓄血在胃口者。韭汁、童便下越鞠丸。不應。合平胃散去蒼朮加桃仁、丹皮相和服。虛人。理中、越鞠相和服。在少腹。代抵當丸加熟附子三分。虛者。必加人參錢許以助藥力。身有寒熱發黃。脈弦細而伏。服補瀉諸藥不應。千金用大黃、芒硝、歸尾、桃仁、人參、桂心為散。酒服二方寸匙。藉參、桂之力以攻之。膏粱肥盛。多味痰濕熱。血蓄胃口。或兼脅滿。或少腹結痛。朝用濬血丸。兼培胃氣。夕用變通抵當丸。專散蓄血。方得峻藥緩攻之妙。
162
虛人雖有瘀血。其脈亦芤。必有一部帶弦。宜兼補以去其血。桃核承氣加人參五錢。分三服緩攻之。可救十之二三。又中氣虛人。胃脘有死血。每食姜湯必呃。宜人參、雲朮各二兩為末。桃仁一兩。同乾漆炒。去漆研細。蜜丸彈子大。早晚細嚼一丸。醇酒下。
163
石頑曰。蓄血下黑如漆。最為危殆。但下後神氣稍寧。脈無變異。即為可療。若下後神氣昏憒。脈見虛脫。加以厥冷呃逆。多不可救。如針工戚文郁。停食感冒後。大便下黑如漆。煩擾不寧。脈來弦勁而數。此瘀垢未盡。與歸、丹、苓、桂、牛膝、鯪鯉之屬。復下瘀黑升許而瘥。嚴文式泰山。失記姓氏。積勞發熱。七八日間。亦下黑如漆。兩日後神識稍安。脈來濡弱。知瘀黑已盡。與獨參湯、童便。調補而痊。目科鄒泰甫。怒氣傷肝。嘔逆不食。五六日後下血如漆。
164
脈得弦小而疾。按之則衰。此瘀去而肝氣未平也。沉香降氣散疏之愈。禮科姜如農。氣竭肝傷。
165
而下瘀血。光亮如漆。三四日連綿不已。神識昏迷。時加微呃。脈來弦大而芤。此正氣告匱。脈隨虛陽鼓激而見虛大也。雖倉扁復生。奚益哉。
166
李士材治張鳴之。吐血兩年。面色痿黃。潮熱咳嗽。膈有微痛。脈數而沉且搏。其痛不可按。
167
而甚於夜分。是堅血蓄積。非大下之不可。又以久病未敢峻攻。用鬱金、降真、歸、地、山甲、蓬術、人參。下血如漆者數次。而痛減。月餘復痛。此病重而藥輕也。乃以大黃、乾漆、蓬術、鬱金、山甲、肉桂、歸尾、桃仁、虻蟲為丸。每日服參、 之劑。午後服丸藥錢許。十日。血積大下。數次而安。
168
盧不遠治來熙庵廉憲乃侄。身體豐碩。傷寒已二十八日。人事不省。不能言語。手足揚擲。
169
腹脹如鼓而熱烙手。目赤氣粗。齒槁舌黑。參、附、石膏、消、黃、芩、連。無不遍服。諸名公已言旋矣。診之。脈濁鼓指。用大黃一兩。佐以血藥一劑。下黑臭血一二斗少蘇。四劑始清。夫治病用藥。譬之飲酒。滄海之量。與之涓滴。則喉唇轉燥矣。顧若大軀體。病邪甚深。不十倍其藥。何能克效哉。
URN: ctp:ws524411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