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卷六十一

《卷六十一》[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该资料的标点符号由人工智能制作。此过程难免引入错误;若遇到标点错误,敬请自行修改。
1
钦定四库全书
2
《御定佩文斋书畵谱》卷六十一
3
歴代无名氏书三石一
4
唐虞。
5
尧碑舜碣
6
崆峒山有尧碑,舜碣皆籀文,伏㴞《述帝功徳铭》曰:「尧碑舜碣,歴古不昧」释适之《金壶记》。《石虹山尧碑》。
7
石虹山尧碑》在馀干县,凡三十八字杨慎《法帖神品目》。巫山峯顶,古篆。
8
巫山峯顶古篆,邑人向万言云尚存《法帖神品目》崐崘室题字。
9
题崐崘室,字方一丈,其体四,今垂芒云脚。书秦用刻符书有云脚体。《帝王七圣记》。
10
11
佳城铭。
12
葛洪《杂记序》夏侯婴得佳城铭,世无知者,惟秦博士叔孙通能读其文,此科斗书也。后世疑自孝恵时,上推三千年,当在洪荒之世,盖未有书契,今其文乃与秦小篆相类。昔临淄得桐棺前和,外隠起为铭。齐太公六世孙胡公惟三字是古文,馀同汉𨽻广川书跋》秦。
13
诅楚文
14
右秦祀巫咸神文,今流俗谓之诅楚文,其言首述秦穆公与楚成王事,遂及楚王熊相之罪又有《祀朝那湫文》,其文与此同録集古》。秦自文世有三石,初得大沈湫文于𨙸,又得巫咸文于渭,最后得亚駞文于洛,其词尽同,惟所用以质于神者,则随其号以异。书尽竒古,间存锺鼎遗制,亦或杂有秦文,盖书画始变者也。嵗久渐以刓缺,因据旧本,得其完书,文辞简古,犹有三代馀习非之罘琅邪?可况后先,此其为可𫝊也广川书跋赣榆刻石。
15
赣榆县北东侧巨海有秦始皇碑,在山上,去海一百五十歩八寸,一行一十二字《水经注》庐山刻石。
16
庐山之南,有上霄石髙壁,缅然与霄汉连接,始皇三十六年,叹斯岳《辽逺遂记》为上霄焉。上霄之南,大禹刻石志其丈尺里数,今犹得刻石之号,耆旧云:昔禹治洪水,至此,刻石纪功,或云秦始皇所勒,然嵗月已久,莫能辨之也。《水经注》碑按记其丈尺里数,与赣榆相类,必秦所勒始皇碑。
17
《九州要记》云:始皇登秦望山以望海,今始皇碑在嘉兴县王象之舆地碑目
18
秦刻石。
19
劔南诗藁,登鵞鼻山至絶顶,访秦刻石有诗《舆地碑目》《舜井断碑》
20
《舜井断碑》秦时𨽻书在随州《法帖神品目》那湫碑文。
21
在固原州天下金石志
22
扶蘓墓碑
23
在寜州天下金石志。
24
于潜县刋字
25
秦皇所刋于「潜县石柱山石杵」十数字廖瑜《杭州府志》碑碣目
26
27
杨君残碑
28
碑云:「当刘项之际,有杨武者家于兹邦,奕世载徳扶而兴」。汉碑多残,阙名字不存,独有「元年字上,缺不可考。汉𨽻字原
29
四皓碑》
30
《三辅旧事》云:汉恵帝为四皓作碑于其所隐处,此神坐及胙机,岂亦当所立邪?《东观馀论》四皓神位、胙机刻石。
31
四皓神位,胙机刻石四,在恵帝陵旁,验其字画,盖东汉时书《金石録》画董逌云:神坐,西汉所书重深凿,其书甚完」。。郑三益《阙铭》。
32
郑三益阙铭,武帝建元二年自刘聪后,屡以建元纪年。此铭字画非晋已后人书。《金石録》五鳯二年残字。
33
此石金、髙徳裔修孔庙,掘得之太子钓鱼池,中石曰:五鳯二年,鲁三十四年六月四日成,西汉石刻𫝊者极少,此字简质,古朴存之以示后人石墨镌华、阳朔甎字。
34
甎字云:尉府灵辟阳朔四年正朔始造设己所,行字画竒古、西汉文字,世不多,有此字完好可喜《金石録》西汉字见于彛噐者,皆是篆文,此甎分行作棋局大眼数字,略有𨽻体,与㑹稽路都尉阙颇相似。洪适𨽻续
35
建平郫县碑。
36
建平五年立,乾道初,始出在永康,其石三面髙卑凸㘭,刻随其势,即蔡迨刻记所谓范功平磨崖碑》也。《复斋碑目》作《建平范功平治道碑》,汉𨽻字原。建平者,哀帝之纪年,其五年已改为元夀矣。此云建平五年者,与周公礼殿碑相类,殆蜀道未知改元耳。此碑却无篆体,乃西京之佐书也。𨽻续居摄坟坛,刻石二。
37
居摄坟坛,刻石二,其一云「上谷府卿坟坛」,其一云「祝其卿坟坛」,皆居摄二年三月造」《金石録》刚卯。
38
刚卯长一寸,广五分,四方,当中央从穿作孔,以采丝葺其底,如冠缨头㽔,刻其上面,作《両行书,文曰:「正月刚卯既央,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令祝融,以教䕫龙,庻疫刚瘅,莫我敢当」。其一铭曰:「疾日严卯,帝令䕫化,顺尔固伏,化兹灵殳,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庻疫刚瘅,莫我敢当!」《汉书王莽𫝊注。貟石铭。
39
建徳挍尉王和掘得貟石铭曰:「律权石,重四钧,同律度量衡,有新氏造」。参军续咸曰:「王莽时物也」。晋书载记石勒𫝊。
40
司徒甄邯墓石
41
张永常开𤣥武湖,遇古冢,有一石铭,大司徒甄邯之墓。《南史》,何承天𫝊。
42
后汉
43
扈君甎。
44
乙甎,其文云:「持节使者、北宫卫令,扈君千秋之宅」。建武二十八年五月丙午,工李邑作乙甎,其文云:「北宫卫令,扈君万秋宅,皆篆文刘昌诗芦浦笔记、蜀郡太守何君阁道碑》。
45
光武中元二年,刻此碑。蜀中近出,东汉𨽻书,斯为之首,字法方劲,古意有馀。如瞻冠章甫,而衣逄掖者,使人起敬不暇,虽败笔成冢,未易窥其藩篱也。蜀人以为《尊楗阁碑。洪适𨽻释
46
治道记》
47
在永康军永平元年《舆地碑目》㑹稽东郡都尉路君阙铭。
48
路君阙铭二,其一云会稽东郡都尉路君阙,永平八年四月十四日庚申造」。其一云:「君故豫州刺史娄机云:豫州刺史路君阙,永平八年立。路君不知为何人。《金石録》永平甎文。
49
四行九字云永平八年七月卄日作,𨽻续开通褒斜道碑
50
永平九年,立在兴元府。绍兴甲寅,帅章徳茂得之于褒斜谷中汉𨽻字原
51
孝子王立碑
52
安喜县。有汉明帝时孝子王立碑《水经注》。张賔公妻穿中二柱文。
53
张氏穿中记二本,张賔公之妻之穴也,其间云建初二年,则章帝年号,字古而拙,在㑹稽都尉路君阙之后。眉州李治中云:武阳城东彭亡山之巅,石阙如屋,大执烛,视之,得题识三所,一在门旁,为土所蚀,仅存其上,十许字穿中沙石不坚,观者揩摩,悉皆漫灭。其二在两柱前稍髙,故可拓,时绍兴丁丑年也。𨽻释汝伯宁甎文。
54
六行十八字。建初三年作𨽻续曹叔文甎文。
55
八行行四字。建初七年作𨽻续谢君甎。
56
元和三年造《芦浦笔记》
57
南武阳功曹阙铭》。
58
《阙铭云:「南武阳功曹乡啬夫又云以为国三老,又云章和元年,其他族系名字皆磨灭,不可考究墓在。今沂州有两阙,其一铭元和中立文字,尤残缺难读《金石録》
59
章和石《记》
60
章和二年《金石録》
61
戚伯著碑《集古録》作周伯著碑,嘉佑中宿州浚汴,得之泥沙中,其字画古怪,偏旁増减,亦有不可辨者。世祖建武三年,章帝章和元年、威宗建和元年、献帝建安十二年,皆丁亥也,碑有「太嵗丁亥」字,当是建武或章和年所刻者,𨽻释司徒袁安碑》。
62
永元四年天下碑録
63
永元十六字
64
在永康军,蔡迨刻记云:「在范功平磨崖之西五十馀歩,去地数寸。《复斋碑目》作永元六年攻石题。汉𨽻字原
65
南安长王君平乡道碑》。
66
永元八年,立嘉州夹江县泾口,《磨崖《复斋碑目》作《平乡明亭开道碑》汉𨽻字原
67
王子香庙颂》
68
枝江县有《陈留王子香庙颂》,以永元十八年立庙设祠,刻石铭徳,号曰「枝江白虎王君《水经注》。雒阳令王稚子二阙。
69
雒阳令王稚子二阙,金石録》云:其一云汉故光灵侍御史河内县令王君稚子阙,其一云,汉故兖州刺史洛阳令王君稚子之阙。名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和帝元兴元年卒。今成都新都县有涣墓,此墓前之双石阙也。𨽻释》。
70
桂阳太守许荆碑。
71
许荆,字少张。和帝时,迁桂阳太守,在事十二年。父老称歌,卒于官,桂阳人为立庙树碑后汉《循吏𫝊,永初甎文。
72
永初元年作。汉𨽻字原
73
青衣尉赵孟麟羊窦道碑
74
近嵗始出于眉州,赵君孟麟以安帝永初六年穿崖易道,故刋石以志其事,字画甚拙,非何君阁道碑之比。嘉州夹江县又有磨崖四百馀字,云扶风王君遣椽何章修治,故书崖以颂之,盖和帝永元八年也,笔札亦拙,又崖石增长,字体失真,无可取者。𨽻释延年椁字。
75
永初七年造汉𨽻字原
76
永初官文
77
永初七年,作眉人掘武阳故城得之汉𨽻字原谒者景君墓表。 碑隂。
78
景君,任城人,以安帝元初元年卒。石磨灭,可读者才数句碑,隂有诸生服义者十五人,即立碑之人也。其分行「布」字,已「井井」有法,题首七字,波势清逸,有八分之体。《𨽻释》
79
景谒者碑隂义士一人曰北海张敏,馀人皆称弟子同上
80
郯令景君阙铭集古録》作《景君石椁铭》。安帝元初四年立墓,有双石,阙其一刻此文,在济州任城县南。𨽻释》
81
嵩山太室神道石阙铭。
82
八分书:元初五年四月、今在登封县中岳庙南百馀歩,铭八行年月及职官姓名共十三行,金石文字记》赐豫州刺史冯焕诏。
83
安帝元初六年,首云告豫州刺史冯焕者,其石下断惟存上八字。𨽻释
84
孝子蕫、蒲,阙。
85
永宁二年立。汉𨽻字原
86
幽州刺史冯焕神道。
87
今在渠州。冯绲𫝊云:「父焕,安帝时为幽州刺史,建光元年卒。《𨽻释》
88
冯焕残碑 碑隂。
89
冯焕残碑三十九字,末有「永寕二年」四字。建光之元即永宁二年,是嵗七月改元,焕以四月终,故碑尚用旧年也。𨽻释
90
冯焕残碑隂诸曹史及帐下司马武刚,司马十馀人同上。
91
母庙石阙铭。
92
篆书延光二年,今在嵩山啓母庙南,避景帝讳,改「啓」为「开叶封」。《嵩阳石刻记云:「石质甚粗劣,篆文亦未尽善。《金石文字记》」。
93
少室神道石阙铭。
94
篆书今在登封县西十里,叶《封嵩阳石刻记》云「凡二十一行行」四字,其所刻丞薛政等与啓母庙同。其为一时所立无疑也《金石文字记》。大匠翟鬴碑。
95
翟鬴为大匠,上言:「太学頽废,宜更修缮,诱进后学」。顺帝从之。遂起太学,更开拓房室,学者为鬴,立碑铭于学云《后汉书翟鬴传》
96
窆室铭𨽻释作窆石
97
顺帝永建元年五月金石録》
98
《山阳麟鳯碑》
99
麟鳯二物,共一石像,下有賛碑,隂有记云:永建元年,山阳太守河内孙君新刻瑞像,最后有铭词,皆篆文也。胡承公云:「其石两旁有𨽻书六十九字,赵氏但得其篆,予所藏亦然」。𨽻释》
100
《麟鳯图》半篆,半𨽻以九字九行》为率,余题曰:「非篆非科璞已雕」。米海岳《画史》
101
《孝女叔先雄碑》
102
孝女叔先雄父泥和堕湍水,尸丧不归,雄于父堕处投水死。后六日,与父相持浮于江上,郡县表之,为雄立碑图像其形焉《后汉书列女传》尼《水经注》云:「符县长赵祉遣吏光和,以永建元年十一月诣巴郡,没成濡滩女,终至,父没处自沉。二十一日,与父俱出郡县,上言,为之立碑」。幽州刺史䍧牱太守张子阳碑》:
103
在懐安军唐化镇,沿江五里,许求建四年造。舆地碑目、《汉安长陈君阁道碑。
104
永建五年,立在资州内江县汉𨽻字原国三老袁良「金」石略作「贡」碑」,《金石録》云:永建六年二月。在开封之扶沟。袁君名良,顺帝永建六年卒,其孙卫尉滂立。此石滂以光和年为相,其作九卿,当在灵帝之初。《水经》云扶沟有袁梁碑者,误也。𨽻释》永建刻铭。
105
元佑二年,永城下得石如丰碑,其上刻铭。永建六年五月广川书跋
106
谒者王诲碑
107
荥口石门南际河有碑云:「惟阳嘉三年二月丁丑,使河堤谒者王诲䟽逹河川,刋石记功,垂示于后。陈留浚仪边韶孝先颂》,石铭嵗逺,字多沦缺《水经注洛阳桥右柱铭。
108
洛阳建春门右桥建两石柱桥之右,柱铭曰「阳嘉四年乙酉壬申,使中谒者魏郡清渊马宪监作石桥梁柱《水经注》」。
109
太学碑
110
《石经》东有一碑,是汉顺帝阳嘉八年立碑,南面刻颂表里,镂字犹存不破《水经注》
111
太学賛碑 弟子賛碑。
112
陆机言太学賛别一碑,在讲堂西下,列石龟碑,载蔡邕、韩说、髙堂溪等名,太学弟子賛复一碑,在外门中。今二碑并无。水经注
113
《西岳石阙铭》
114
铭曰:「永和元年五月癸丑朔,六日戊午,𢎞农太守常山元氏、张勲为西岳华山作石阙,髙二丈二尺。永和、汉顺帝、晋穆帝、姚泓,皆有此号,穆帝时,华隂不为晋,以此碑字画验之,恐非姚泓时,盖汉刻也。《金石録》。《北海相景君铭》。 碑隂。
115
济州任城有景氏三碑,皆不著其名字。顺帝汉安二年卒。𨽻释
116
碑隂凡三列,后一列,下云行三年服者凡八十七人。汉𨽻字原。
117
《窦贵人碑》
118
顺帝初,窦章女年十二,能属文,以才貌选入掖庭,有宠为贵人,早卒,帝追思之无已,诏史官树碑颂徳,章自为之辞《后汉书》窦章𫝊。
119
法真刻石。
120
法真、顺帝时四徴不屈,友人郭正等共刋石颂之,号曰𤣥徳先生《后汉书逸民𫝊
121
司马迁碑
122
在夏阳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立碑《水经注》。武氏《石阙铭》济州
123
铭云:建和元年三月四日,孝子武始公弟绥宗景兴开明使石工孟李李弟卯造此阙《金石録》《炖煌长史武班碑》
124
在济州任城武君,名班,字宣张,冲帝永嘉元年卒。碑者后三年,同舎郎史恢、曹芝六人所立。𨽻释吴郡丞《武开明碑》。
125
碑云:「君字开明,名已灭缺」。建和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卒」。其他磨灭,不能尽读《金石録》司𨽻校尉杨孟文《石门颂》。
126
在兴元威宗建和二年,汉中太守王升立《水经》及欧、赵,皆谓之杨厥碑。蜀中晩出杨淮碑》云:「司𨽻校尉杨君厥,讳淮,大司𨽻孟文之元孙也,始知两碑,皆以厥为语助,此乃后政颂其勲徳,故字之而不名。𨽻释墨寳云:「杨君石门颂,褒地县北五里磨崖汉𨽻字原,广汉长王君治石路碑。
127
碑以一「表」字题其上,在今汉州,威宗建和二年杨子钦所作𨽻释
128
《漳河神坛碑》
129
钜鹿县铜马祠侧有碑,述河内修武县。张导景明,以建和三年为钜鹿太守,通正水路,功绩有成。题云漳河神坛碑庙为铜马刘神祠,是碑因震裂,馀半不可复识矣《水经注》
130
孔子庙碑》
131
孔子庙前有一碑,西面是陈相鲁国孔畴建和五年立《水经注》
132
班孟坚碑
133
东太山成人班《孟坚碑》,建和十年,尚书右丞拜沇州刺史从事秦闰等刋石颂徳政。水经注张公神碑。
134
在黎阳威宗和平元年立碑云:「朝歌长郑郴为张公建阙,作碑铭,谒者李君,又作歌九章,刻之石,皴剥不明,仅能辨其梗槩。𨽻释》
135
县三:老杨信碑
136
碑今在蜀中,石已刓剥,鲜有成章者,惟官氏名字俱存,其中有惟子和平、大汉元年之文。𨽻释、《祝长严欣碑》。
137
政和中,下邳县民耕地得之。碑云:「和平元年,年六十九」。又云:「讳欣,字少通」。其后有铭铭,为五言,颇残缺难读云《金石録》
138
冯君开道碑》
139
冯君开道碑》,和平元年立。汉𨽻字原曹娥碑》
140
曹娥父盱溺死,娥遂投江死。元嘉元年,县长度尚改𦵏娥于江南,道傍为立碑焉《后汉书列女传》。从事武梁碑。
141
碑云:讳梁,字绥宗,元嘉元年卒。其后有铭,其他刻画皆完可读。碑在济之任城,崇宁初尝得此碑,爱其完好。后十馀年再得此本,则缺其最后四字矣。《金石録》《广汉蜀国都尉丁鲂碑》。
142
今在巴州,威宗元嘉元年立。丁君名鲂,字叔河,其碑仅有数句成文。𨽻释
143
《彭山庙碑》
144
彭山庙前有《彭山碑》,汉桓帝元嘉三年,杜仲长立《水经注》
145
郎中王政碑
146
在济州元嘉三年立,字虽残阙,尚多可读者。欧阳公云:磨灭不复成文,名字、官阀、卒葬年月皆莫可考,盖察之不详尔。小欧阳以为其字季辅,赵氏以为光和元年立,皆非也。𨽻续
147
《平都侯相蒋君碑》。
148
平都侯相蒋君碑》文字残缺,其名字官阀皆不可考。元嘉二年卒。《金石録》
149
其文有云:「礼毕祥除,瞻望坟茔」。则此碑乃后来所立。𨽻释兴汉𨽻字原云:永元年立。李母冢碑。
150
李母冢冡东有碑,是永兴元年谯令长沙王阜所立《水经注》
151
孔庙置守庙百石孔和碑。
152
在兖州仙源县,威宗永兴元年立。嘉佑中,郡守张稚圭按《图经》云:锺繇书锺繇以魏太和四年卒去永兴,盖七十八年,图经所云非也。𨽻释》孔谦碣。
153
永兴二年,立在兖州。《集古録》,《金石録》作《孔徳譲碑》。汉𨽻字原
154
东海祠碑
155
永夀元年,东海相桓君立天下碑録益州太守无名碑。 碑隂。
156
碑首云:「永夀元年三月十九日,益州太守某君卒,其姓独刓灭,或有谓之冯君者,岂予所藏,偶不明邪?𨽻
157
碑隂有牧靡,故史三人,题名在趺之右同上孔君碣
158
在孔子墓林中,其额题孔君之墓,文已残缺,其前云「元年乙未元年上阙二字。按东汉自建武以后,惟桓帝永夀元年,嵗次乙未,其他有三乙未,皆非元年。然则此碣所阙二字,当为永夀也。《金石録》《吉成侯州辅碑》《水经注》作「侯苞碑」碑隂题额云:「汉故中常侍长乐太仆吉成侯。州君之铭辅,见《后汉书》宦者𫝊𨽻释云:威宗永夀二年卒。《水经》云:犨县𣹑水,南有汉中常侍长乐太仆吉侯苞冢,冢前有碑,其碑云「六帝四后,是谘是诹」。今验其文,实有此语,独以辅为苞盖《水经》之文误。《金石録》。
159
州辅碑隂、京兆尹延笃叔坚而下题名者凡四十馀人同上
160
州辅墓石兽字。
161
《水经注》云:「州君墓有两石,兽已沦没,人有掘,出一兽,独不全破。制作甚工,右膊上刻作辟邪字。董之明守官,汝颍见寄,其一辟邪,道元所见也。其一乃天禄字差大,皆完好可喜之明。又云:「天禄近城为邨民所毁,辟邪虽存,然字画已残缺难辨《金石録》宗资墓前石兽膊》字。
162
「汉天禄辟邪」四字,在宗资墓前石兽上。按后汉书》,宗资,南阳安衆人也。今墓在邓州南阳界中,墓前有二石兽,刻其上,一曰天禄,一曰辟邪。集古録:「法」字不尽为𨽻盖篆之变也。汉自光和后,碑尽为𨽻书额,或作篆大体,皆为偃波势,而此石所书,独多篆法。韩勅造孔庙礼噐碑。 碑隂。
163
永夀二年,立其文,杂用䜟纬,不可尽通𨽻释韩勅碑隂六十有二人,不称字者一人,不称名者二十一人同上
164
鲁相勅复顔氏繇发碑。
165
永夀二年天下碑録、嘉金石録作「永」韩勅修孔庙后碑。 碑隂。
166
威宗永夀三年,立其间,云修饬旧宅,改画圣象,立礼乐、噐、车舆荐席,墙室坛井,皆修庙事也𨽻释韩勅孔庙后碑隂,永夀三年,孔从事所立𨽻续、韩、勅、孔林别碑两侧题名。
167
沈虞卿名为韩勅碑,两侧题名汉𨽻字原孔君徳碑。
168
永夀三年,故婺州从事孔君徳于孔子墓祠坛前,立在仙源县《天下碑録》
169
郎中郑固一作「宣」
170
文字磨灭莫可考,其仅可见者,云君讳固,字伯坚集古録》
171
延熹元年,立在济州任城县学,汉「𨽻」字原。王君造四县邸碑。
172
陈县城内有汉相王君造四县邸碑,文字剥缺,不可悉识,其畧曰:「惟兹陈国」,故曰淮阳郡云云。王清、惠著为百姓畏爱,求贤飬士千有馀人,赐与田宅吏舍,自捐奉钱助之,成邸五官掾西华陈箕等二百五人,以延熹二年云云。《水经注》。
173
费县令田君碑
174
延熹二年,今在沂州,其名字皆已磨灭,残缺不可次第,而隐隠可见,有故吏薛咸等立石勒铭之语,乃费县令长徳政去思碑尔《集古録》议郎元賔碑。
175
在亳州碑无额,故不得其姓,石缺,又失其名。延熹二年卒。𨽻释
176
张休崖《涘铭》
177
延熹二年立,或作磨崖险路铭汉𨽻字原楚相孙叔敖碑。 碑隂。
178
今在光州,延熹三年,固始令段光为叔敖作庙所立。𨽻释》
179
《孙叔敖碑》隂与前碑皆延熹三年五月所作。同上中常侍樊安碑。
180
樊君名安,字子仲,威宗永夀四年卒。其子以延熹三年仲冬始刻此碑,其末又载延熹元年八月丁酉赠骑都尉,诏赵氏,遂以碑为元年所立。而欧公云字子佑,皆误也。𨽻释》。
181
《夀张侯樊宏碑》。
182
夀张侯者,名宏碑,在唐州湖阳三五十年来,椎拓已漫灭其半矣。治平中,县令乐京亦尝为之,再刻𨽻释中常侍曹腾碑碑隂。
183
曹嵩《阙北有圭碑》,题云:「汉故中常侍长乐太仆特进费亭侯曹君之碑」,延熹三年,集古録、金石録》皆作建和元年。立碑,隂又刋诏䇿二,碑文同。水经注。
184
江原长进徳碣
185
延熹三年造。𨽻释
186
丹阳太守郭旻碑
187
碑云:君讳旻,字巨公,延熹元年十月卒。三载礼阕,乃羣相与刻石勒铭《金石録》
188
冀州刺史王纯碑《水经注作「王纷碑」。 碑隂王君名纯,以威宗延熹四年卒。《水经》云:须句西有冀州刺史王纷碑,中平四年立,年与名皆误也。碑在郓州中都县。𨽻释》。
189
碑隂前题门生人,名自东平冯定伯而下,文字完好可识者百九十人,字画淳劲可喜《金石録》《封丘令王元賔碑》。 碑隂。
190
延熹四年,立集古、金石并作元赏,𨽻释云「元賔字画分明,非是测度石墨镌华
191
延熹四年,立集古作修庙碑隂,金石作王元赏汉𨽻字原
192
日南太守胡著碑。
193
湖阳有汉日南太守胡著碑,庙堂皆以青石为阶陛。庙北有石堂,延熹四年立石勒铭于梁《水经注》。《河东地界石记》:
194
延熹四年《金石録》
195
《杨公碑隂》题名
196
无名氏题名可见者十五人,皆称故吏,在阌乡杨氏墓侧,不知何人碑隂也,延熹五年立《集古録》目,苍颉庙人名。
197
延熹五年正月字画不甚精,又无事实可考,姑疑其名号以俟知者。《金石録》
198
成臯令,任伯嗣碑》。 碑隂。
199
碑首已残缺,字伯嗣,南郡人。延熹五年娄机云:熹平七年立。迁来临县碑,在今汜水县,盖成臯令《徳政颂》《金石録》《任伯嗣碑》隂,大观初获此碑,置于汜水辇运司廨舍壁间同上
200
淮源庙三碑《集古録》目云:在邓州舆地碑目云:在随州。桐柏山南有淮源庙,庙前有碑,是南阳郭苞立。又二碑并是汉延熹中守令所造。《水经注:碑今在唐州。载延熹六年,南阳守躬祠淮庙事,𨽻释平舆令薛君碑。
201
碑文字完好,云延熹六年春二月,乃建碑石于墓之侧。其后有铭三百馀言,惟不载其名字世系《金石録》《广野君庙碑》
202
延熹六年十二月,雍丘令命县人长照为文,用章不朽之徳《水经注》
203
山阳太守,祝睦碑
204
碑云,君讳睦,字元,延熹七年八月卒。睦有二碑,皆在今南京虞城县,后碑颇完,《故録》于次《集古録》蜀郡属国辛通逹、李仲曾造桥碑。
205
其上横行有数字,惟「府卿」、「明府」四字不毁二人之下,又横刻二十有六字,兼篆𨽻之体,汉碑无如是模式者,首行云惟延熹龙在甲辰,盖威宗延熹七年也。石损字拙,颇难想象。𨽻释
206
封龙山碑。
207
封龙山碑二,在获鹿县南四十五里山上,延熹七年立。汉𨽻字原
208
《真道冢地碑》
209
延熹七年,立在万州汉𨽻字原《泰山都尉孔宙碑》 碑隂。
210
孔君名宙,即融之父也,威宗延熹六年正月卒。《金石録》云:宙以延熹四年卒。碑以次年七月立,𨽻释门生故吏名,孔宙碑隂也。汉碑多有隂然稀少有额,独此刻以五大篆表其上,同上孝子严擧碑。 碑隂。
211
延熹七年立,在梁山军𨽻。续云蜀人谓之浮澜滩记,不知何义汉𨽻字原
212
《严举碑》,隂有「主吏督邮八,先书其姓于主吏、督邮之上,而继之以讳某字某,他碑所未有同上颍川太守曹君碑。
213
曹腾兄《冢》东有碑,题云:「汉故颍川太守曹君墓」,延熹九年,卒而不刋,树碑嵗月《水经注》。祝睦后碑》。
214
与前碑皆在应天府虞城县祝君以延熹七年卒,故吏王堂等三年礼阕,相与刋此,石则延熹之九年也。𨽻释》。
215
《泗水亭髙庙碑《天下碑録》作《髙祖感应碑》,又有《髙祖庙碑,并在徐州。泗水亭有髙庙庙,前有碑,延熹十年立《水经注》司徒盛允碑》。
216
虞县有汉司徒公盛允碑。允字伯世,梁国虞人也。延熹中立。《水经注》
217
温令许续碑
218
过水之北有汉温令许续碑,续字嗣公,陈国人也。举贤良,拜议郎,迁温令。延熹中立《水经注》延熹塼。
219
前为古篆,后作分书程敏政篁墩集、济隂太守孟郁修尧庙碑》汉𨽻字原云:在濮州。集古作《尧祠祈雨碑》 碑隂。汉威宗永康元年立。是嵗,春阳为沴,孟府君行县谒庙,即获膏雨,遂缮治大殿。成阳令吕亮、丞王苌共作殿前石●阶陛栏楯。𨽻释
220
《尧庙碑》隂皆载仲父祖兄弟子孙所终之官,独有一董,永为异姓,汉𨽻字原庙,汉𨽻字原碑目,又有尧左侧题字。荆州刺史度尚碑。
221
度君名尚山阳湖陆人,末有题字一行云:「永康元年丁未」,盖是记立碑之嵗,即延熹九年之次年也。此碑在湖陵荒野,《水经注》云:湖陆城东有度尚碑。政和壬辰,廵检王当世见之,始迁于官。其后邑令腾君欲徙碑于沛舟,三载而三覆,继因大水涨没不出。乙未年,刘宗仪摄事,乃立之使星亭云。𨽻释》
222
车骑将军冯绲碑。
223
在永睦县,绲薨于威帝之永康元年,其文了然可读《舆地碑目》
224
武荣碑
225
不著书撰。人名氏荣,字含和,桓帝末,官至《执金吾丞碑》,不书其乡里,及卒𦵏年月《集古録》目太尉杨震碑无年月,今载其孙《杨统碑》前 碑隂杨氏墓在陕州阌乡所存,𨽻碑凡四,此碑乃其孙沛相统之门人,汝南陈炽等所立。沛相以灵帝建寕元年卒,此碑盖建宁以后刻者,去杨公物故时已四十馀年。𨽻释。
226
碑隂题名者二百九十人,其馀磨灭不完者又十馀人,𨽻法精妙《集古録》
227
沛相杨统碑 碑隂。
228
碑缺不知其名,仿髴有「富波君」字。按杨震碑云:「长子牧,富波侯相牧子统金城太守沛相」。则知此为杨统碑也。集古録云:碑在阌乡杨震墓侧,以灵帝建宁元年卒,故吏戴条等共立此碑,词翰俱妙。𨽻释杨统碑隂,凡十五人,不称郡,皆沛人也。同上、髙阳令杨著碑。无年月,附杨氏碑后。 碑隂杨君名著,太尉震之孙,常山相让之子也。其名得之于震碑,石损亡其年𨽻释熹《墨池编》有髙阳令杨寻碑》,平年间立寻,即震孙也。
229
《杨著碑》隂,其间有沛君门生者,沛相统也。后公门生者,太尉秉也,非皆著之门生,故不名同上《堵阳长刘子山断碑》:
230
建宁元年,立子,山字也,其名疑是「松」字。汉𨽻字原。邠州刺史赵融碑。
231
郁夷县。有汉邠州刺史赵融碑,灵帝建安当作「寜」元年立。水经注》
232
司空孔扶碑。
233
《阙里祖庭记》孔林有司空孔扶碑碑録》云:司农孔峡碑在仙源县墓前,建宁元年,立「农峡」二字,乃𫝊冩之讹。𨽻续。
234
《卫尉衡方碑》
235
建宁元年立,赵氏,误以为三年。末有小字,门生朱登题名𨽻释
236
浚仪令衡立碑,无年月,洪适云与衡方同族,今附其后。在郓州。衡君名立,字元节,欧阳公以为元节碑。赵氏曰:碑有额,题浚仪令衡君之碑,予亦未之见也。石多缺,惟铭尚可读。𨽻释。
237
冀州从事张表碑
238
建宁元年立。《诸道録》云:在澶州府衙都㕔上集古金石。𨽻释云:在冀州。汉𨽻字原。
239
竹邑侯相张夀碑。娄机云:在单州。张君名夀,以孝亷为郎,尝相竹邑。灵帝建宁元年卒。《𨽻释》
240
广陵县令。王君神道。
241
建寕元年十月造《金石録》
242
鲁相晨谒孔子冢文。
243
文已断裂,略可见者,云建宁元年三月十八日丙申,鲁相、晨有两碑,皆在孔子庙中《金石録》《史晨飨孔庙后碑在庙
244
前碑载奏请之章,此碑叙飨礼之盛,其补墙垣、治渎、井、种梓、守冢皆在飨庙之后,字画亦大小不等,盖史君、孔林中事不一书也。𨽻释记》,汉「𨽻」字原云在兖州阙里,不録此碑而有碑,隂考文意,疑是前碑之隂。金石作建宁元年,当是二年前碑之后。鲁相史晨祠孔庙奏铭,汉𨽻字原云在兖州。鲁相史晨祠孔庙奏铭,灵帝建宁二年立。𨽻释《金乡长侯成碑》。
245
建宁二年立,在单州单父县墓侧汉𨽻字原孝亷栁敏碑。
246
今在蜀中栁君名敏,本初元年再为郡守,所举后二十三年,县令赵台念其墓,无碑志,故为立石,时灵帝建宁二年也。𨽻释
247
杨公震《使𫝊记》:
248
建宁二年墨池编
249
郎中马江碑》
250
马君名,江元嘉三年卒。此碑字体古拙,而行间踈密不等。其间载建宁三年夫人曹氏卒,盖相去十七年矣,当是因夫人卜兆,以马君同茔𨽻释《宋子浚碑》。
251
介休县有徴士郭林宗、宋子浚二碑,宋以有道司徒徴,林宗县人也。建宁四年正月丁亥卒。四方同好树碑表、墓昭铭、景行云《水经注》
252
武都太守李翕西狭颂
253
在成州,李君治武都桥道,前后三处磨崖栈险,架桥则郙阁凿崖,治路则西狭天井。此碑灵帝建宁四年刻彼两碑,皆次年刻者,欧得其一,赵得其二。天井一碑,是时未出南丰。曾子固跋此碑云:「翕与功曹史李旻定䇲,勅衡官掾仇审治东坂有秩。李瑾治西坂,作颂刻石,其文有二,所识一也。其一刻于四年六月十三日壬寅。其一,是年六月三十日刻。近嵗,武都樵人斩刈藤蔓,始见石上,有天井,刻字,倚崖缚架,椎拓甚艰。𨽻释
254
李翕《黾池五瑞碑》
255
李君昔治黾池,臻此瑞物及西狭磨崖,因刻于前,非碑隂也。𨽻释。
256
博陵太守孔彪碑 碑隂。
257
孔君名彪,歴下邳守,以灵帝建寕四年卒。赵氏云:「孔君自博陵再迁河东,而碑额题博陵,莫晓其何谓。予观碑,隂有故吏十三人,皆博陵之人,相与刋立碑表,故以本郡题其首也。𨽻释
258
河东太守,孔雄碑》
259
建宁四年,在兖州金石畧
260
慎令刘修碑
261
在应天府下邑县。天下碑録云:在榖熟县门外夫子庙。刘君名修,以孝㢘为郎,终于宰邑。灵帝建宁之四年也。𨽻释。沇州刺史杨叔㳟碑。
262
沇州刺史茂阳杨叔恭碑从事孙光等,以建宁四年立。《水经注》
263
石门铭
264
荥阳有浚仪渠,建寕四年,于敖城西北垒石为门,以遏渠口,谓之石门,西去河三里。石铭云:建寕四年十一月黄塲石也。而主吏姓名磨灭,不可复识。《水经注武都太守李翕,天井道碑。
265
今在成州建寕五年造。𨽻续。
266
北军中候郭仲竒碑。
267
建寕五年立,在孟州济源县,𨽻释云:汉𨽻之神品。𨽻字原
268
《成阳灵台碑》《集古録》作《尧母祠碑》 碑隂灵台,建宁五年五月立,与尧母二碑在成阳《水经注》云:《地理志》曰:成阳有尧冢灵台。今成阳城西二里有尧陵陵,南一里有尧母庆都陵。皆有隂𨽻释、灵台、碑隂,治黄屋者二十八人,作碑十五人,凡诸仲三十一人,异姓者四人,同上
269
《尧庙碑》无年月《附灵台碑》后
270
平阳县汾水东原上有小台,台上有尧神屋石碑。《水经注》
271
桂阳太守,赵越碑
272
获嘉县西有汉桂阳太守赵越墓,冢北有碑。越字彦善,县人也,守河南尹,建寕中卒。碑东又有一碑,碑北有石柱,石牛,羊虎俱碎,沦毁莫记《水经注》。乐成,令太尉掾许婴碑。《天下碑録》云:在柘城县西南。婴,字虞卿,司𨽻校尉之子,建寜年立。《水经注》《崔瑗墓碑》。
273
初,寔父卒,剽卖田宅,起冢茔,立碑颂。《后汉书》崔寔𫝊。崔寔碑》。
274
寔建宁中卒,大鸿胪袁隗树碑颂徳《后汉书崔寔传》《东海庙碑》:
275
灵帝熹平元年立,在海州。永夀元年,东海南阳君崇饰殿宇,厥后山阳满君踵其武,为作碑颂,而二君名皆沦灭矣,别有数句载秦东门事𨽻释廷尉仲定碑》。
276
在今濮州雷泽,其额题汉故廷尉仲君之碑碑》云:君讳定,熹平元年孟秋,刋石勒铭《金石録》故民吴仲山碑》,汉𨽻字原云在东京。,宣和中,知鄢陵县穆延年得之于民间,碑无其名,仲山其字也,灵帝熹平兀年十二月立,其字画谲怪,兼有篆笔。𨽻释
277
门生沛国萧刘题名
278
山桑城东南有一碑,碑文悉破无验,惟碑背故吏姓名尚存。熹平元年,义士门生沛国萧刘定兴立。《水经注》
279
司空宗俱碑 碑隂。
280
有隂碑文,皆已残缺,惟名字郡邑,父祖独存官秩,尚可见宗公名,俱为司空。熹平二年𨽻释宗俱碑,隂额篆门生,立碑人名六大字,汉𨽻字原太傅胡广碑。
281
一、作《交趾太守胡宠碑》,熹平二年汉碑目》、《广汉属国侯李翊碑》在渠州
282
翊孝于奉亲,宦游之日,鲜自即位,才为属国侯。以灵帝熹平二年卒。《𨽻释
283
李翊夫人碑》
284
李翊之配也。两碑今在渠州,欧、赵时皆未出。𨽻释司𨽻校尉杨淮碑。
285
熹平二年,同郡下玉过其墓,为勒此铭。绍兴中,此碑方出,欧、赵皆未之见。𨽻续
286
张道陵碑》
287
在洪雅县,有熹平二年三月一日等字舆地碑目桂阳太守周憬功勲铭。 碑隂。
288
熹平三年,立在韶州乐昌庙内,与栁州接界。集古云碑文磨灭,名不可辨。《图经》但云周使君,《后汉书》无𫝊及得碑,隂方知名,憬题云:「神汉独此碑尔」汉𨽻字原周憬碑隂宰曲红两《汉书》皆作曲江。者一人,贯曲红者十六人。同上。
289
繁阳令,杨君碑 碑隂。
290
逸其名杨君者,太尉震之孙。自郎中除右都侯,迁繁阳令,以灵帝熹平三年卒。𨽻释碑隂,凡百三十有四人,不书郡邑,皆繁阳之人也。同上。
291
𤣥儒先生娄夀碑。 碑隂。
292
今在光化军。集古録》云:夀墓在榖城界中,碑在墓侧,遂迁碑还县,立于勅书楼下。娄君名夀,以灵帝熹平三年卒,国人相与諡之曰𤣥儒先生,碑首所篆娄字颇异,图经谓之「翟先生碑」,𨽻释娄夀碑隂,可见五十四人漫灭者四人,此碑在光化,而欧赵不云有,隂以前碑合之,大小与中穿适相等,然后知为娄君碑隂决也。同上武都太守耿勲碑。
293
熹平三年,造在成州同谷县𨽻续《帝尧碑》《金石録》云:有碑,隂汉𨽻字,原云在濮州。,灵帝熹平四年立蔡邕。集有《王子乔碑》,凡六十字,与此同,正此碑之阙文也。𨽻释冢。《水经注》云:薄城有王子乔冢,侧有碑,题云「仙人王子乔」。
294
郑子真《舍宅残碑》
295
所存其上十数字,馀石碎矣,有嵗月,云平四年上存四㸃,必熹平也。𨽻释
296
幽、冀二州界石文。
297
北平县界有汉熹平四年,幽、冀二州以戊子诏书,遣冀州从事王球、幽州从事张昭郡县分境,立石标界,具揭石文《水经注》
298
沇州刺史薛季像碑
299
昌邑县有沇州刺史河东薛季像碑,以郎中拜郯,令甘露降园。熹平四年,迁州。明年,甘露复降殿前树从事冯廵、主簿华操等相与褒树表勒棠政《水经注》。太傅桥载碑。
300
睢城南有《汉太傅掾桥载墓碑》,载字元賔,梁国睢阳人也。睢阳公子,熹平五年立。《水经注》梧台石社碑》。
301
临淄梧台西有石社碑,犹存,汉灵熹平五年立。其题云梧台里《水经注》
302
广汉太守沈子璩《緜竹江堰碑》
303
今在汉州,灵帝熹平五年立。沈君字子璩,其名不可辨。虽石多剥缺,文句断续,其间指意,犹可推寻。蜀人谓之《緜竹江堰碑》,姑因其名云《𨽻释》《苍颉庙碑》。
304
文字残缺,其略可辨。考其嵗盖熹平六年立《金石録》《豫州从事尹宙碑》。
305
八分书:熹平六年四月,今在鄢陵县金石文字记《梁相费泛碑》《金石録》云:无《建立年月録》,于《其子堂邑令碑》前。,今在湖州,费君名泛堂邑,令鳯,九江太守政之父也,鳯以威宗熹平中卒,碑载费君二子所终之官」,此盖其孙均所立,故铭有「穆穆显祖」之句。𨽻释堂邑令费鳯碑。
306
今在湖州,费君名鳯,以灵帝熹平六年无射之月,其妻之弟卜君追诔之,乃作此碑碑中无名字,见之石君诗,其后有门下功曹题名者九人,𨽻释费鳯别碑。
307
费鳯别碑刻舅家中孙甘陵石●诗一篇,费氏父子三碑,今并列于吴兴校官之壁,不知者指此为碑隂。赵氏亦有斯误。𨽻释。
308
《斥彰长断碑》:汉「𨽻」字原题作「序」,彰《长田君断碑》碑在华隂,已断裂,惟存下一段最后题熹平六年十月九日辛酉造。《金石録》。
309
长水校尉曹炽碑
310
颍川太守,坟北有其元子炽冢冢,东有碑,题云「汉故长水校尉曹君之碑」。熹平六年造《水经注》《谒者曹𦙍碑》。
311
曹炽弟𦙍《冢东有碑,题云:「《汉谒者曹君之碑》,熹平六年立。《水经注》
312
秦君碑首
313
熹平中碑在南阳界中,字已磨灭不可识,独其碑首字大仅存,其笔画颇竒伟,蔡君谟甚爱之《集古録》。汉碑今存者少此篆,亦与今文小异,势力劲健可爱。蔡君谟题徐𤊹蔡忠惠别纪》
314
文字已磨灭,惟其额十大字尚完好,名字嵗月,皆莫可考,或云此即颉碑也。《水经注》载颉墓及碑皆在宜城,此碑乃在南阳,或是郡人所立徳政碑尔《金石録》司农刘夫人碑》。
315
司农刘夫人碑》,汉太尉许彧之室也。碑之立在光和之前。汉𨽻字原
316
桓彬碑
317
桓彬少与蔡邕齐名,光和元年卒。蔡邕等以为彬有过人者四:夙知早成岐嶷也,学优文丽,至通也,仕不茍禄,絶髙也,辞隆从窳洁操也,乃共树碑而颂焉《后汉书》桓彬𫝊。
318
太尉桥𤣥三碑。
319
睢阳有汉太尉桥𤣥墓列数碑,一是汉朝羣儒,共刋石立碑一碑,是故吏勒石一碑,以桥公尝牧凉州,乃树碑颂。光和元年,主记掾李友,字仲,辽作碑文碑,隂有右鼎文。建宁三年,拜司空,又有中鼎文。建宁四年,拜司徒,又有左鼎文。光和元年,拜太尉,鼎铭文曰:「文徳铭于三鼎,武功勒于征钺,书于碑隂,以昭光懿」。又有钺文称是用镂石假象,作兹征钺」《水经注》」。金广延母,徐氏纪産碑。
320
碑今在云安,其辞云:光和元年五月中旬,其石半灭所存者,其下段尔」。𨽻释》
321
《金恭碑》已下二碑皆无年月,附其《母徐氏碑》后,其石剥缺残章,少有可句者。金掾季本,即其父也。二弟:曰广延,曰雍直。其母徐氏有《纪訾産碑𨽻释、处士金恭阙。
322
子下一字,惟存一笔,以墓碣」及《金广延母碑》」参之,知其字子肃也。近嵗出于云安军土中,𨽻释太尉郭禧断碑。 碑隂。
323
所存其上一段,字画方劲,前后数行,仅有数十字可认,其中强半剥落。禧以光和二年薨,禧之子五原守奉柩归葬旧乡,𨽻续
324
郭禧碑隂其首有四大字,云故吏人名其下,列百馀人」。字画完好甚多,笔法淳古可爱。
325
《郭禧后碑》
326
汉郭禧后碑》残缺尤甚,其略可辨者,惟光和二年夏五月甲寅大中大夫、故太尉郭公薨,其额题字画尚完云《金石録》
327
丹阳太守郭旻碑
328
郭君名旻,太尉禧之兄也。以威宗延熹元年卒。三载礼阕,诸子已刻墓道之铭矣,而碑石狭小加有瑕瘢。后十馀年,当孝灵光和之二年,其从子五原太守鸿因𦵏太尉公,遂与其孙范不改旧文,重立此碑,𨽻续西岳华山亭碑》。
329
光和二年,立在华州,汉𨽻字原樊毅修《华岳碑》。
330
光和二年,立在华州,汉𨽻字原。樊毅复华下民租碑。
331
光和二年立,在华州,碑乆堙没。唐兴元元年,华隂令卢仿求得而为之记,八分书于碑末,集古録目作《修西岳庙,复民赋颂汉𨽻字原
332
太尉陈球碑。《金石録》作元年。
333
陈公,名球,下邳淮浦人。灵帝光和二年卒。𨽻释陈球后碑。汉「𨽻」字原云:光和二年立,在淮阳军。 碑隂,两碑之前,㡬二「百」字可读,末则文字凋落𨽻释、陈球碑隂,故吏故民凡四十人,陈公两碑书法皆不精,此则远过之。陈公两碑皆在淮阳,赵氏但有一碑隂,而《水经》谓墓前有三碑,似亦指碑隂为一也。此碑有两裂,文与前一碑同,故附之。其后同上禹庙碑。 碑隂。
334
光和二年十二月丙子朔,十九日甲子,皮氏长南阳,章陵刘寻孝嗣丞安定乌氏,樊璋,𤣥孙,其后铭文多残缺,不能尽识,碑在龙门禹庙《金石録》《禹庙碑》隂数十人,姓名官爵具存,在今龙门禹庙残碑之隂集。《古録》云在阌乡杨震墓侧。又云:杨氏子孙当时皆葬阌乡,此不知为谁碑者,盖误也同上舜子巷义井碑。 碑隂。
335
碑石理皴剥,其间有光和三年字,知为汉碑也。碑在隋之舜子巷,元佑丁卯年,郡守许觉之始徙于后圃,识其隂,云𨽻书字,杂科虫体𨽻释义井碑隂题名之下又有数十字,盖是纪事之辞,残缺无成文者。同上
336
冀州从事郭君碑
337
名字已残缺。碑云光和二年终,三年十月葬《金石録》右侍无名人,墓阙。
338
光和三年立。汉𨽻字原
339
三公山碑
340
两旁又有封龙君、灵山君六𨽻,字颇大此碑。光和四年,左尉樊子义立。𨽻释》
341
在真定府,石氏集古以为《北岳碑》,《金石録》云恐欧公未见其额。汉𨽻字原
342
无极山碑
343
碑在真定,此山与三公山、封龙山、灵山白石山皆在元氏男子,盖髙、范迁援三公。龙灵有请于太常,乞官给圭璧,四时祠具。诏从之,吏民更造庙宇而立此碑,灵帝光和四年也。𨽻释。
344
《童子逄盛碑》 碑隂。
345
碑在潍州,灵帝光和四年立童子名盛,年十二而夭。门人孙理等立此碑。《𨽻释》
346
俗云:「董孝碑元在昌邑,政和三年,徐修之迁于倅,治之墨妙亭汉𨽻字原
347
逄盛碑:「隂后升已」。右曰:「县中士大夫者,其父党也」,故不名。𨽻释。
348
凉州刺史魏元丕碑》。
349
碑损其名,有其字曰:元丕,出刺凉州,以灵帝光和四年卒。故吏云中守门生曹君共立此碑,𨽻释》淆坑君神祠碑。《水经注》作《五部神庙碑》」。 碑隂碑在郑县碑,文已磨灭,初不可辨,以面填其刻,稍寻其㸃画,命工镌治之,乃可。读汉碑今在者,类多磨灭不完,故独斯碑歴歴可见也《集古録》。自晋、魏以来,谓之「五部神庙」《水经注》云:郑县城南山北有五部神庙,庙前有碑。汉光和四年,郑县令河东裴毕字君先立。碑之末有题名六十六人云。𨽻释
350
淆坑神碑隂三百四十二人,其磨灭不可见者三十馀字,小而劲,汉𨽻之神品也。同上敬仲碑。光和四年閠九月,同集古録,又有无名碑,赵明诚以为所载事皆敬仲碑,欧阳公未见其额也。
351
碑姓名字不可见,惟其初有「敬」「仲」二字尚可识,疑其人姓田氏也。文字磨灭,比其他汉碑尤甚《集古録》藁长蔡湛颂。 碑隂。
352
在镇府,故天章阁待制杨畋尝为余言:汉时𨽻书在者,此为最佳」。集古録。
353
在真定有隂。灵帝光和四年立蔡君名湛,治藁三载而迁,髙邑吏民思其惠政,故栗尹等共刋斯石颂,后又志其并州之除,盖续书也。𨽻释蔡湛碑,隂载出钱人名《金石録》。溧阳长潘乾校官碑。
354
光和四年立《舆地碑目》
355
其石沦于固城湖中,绍兴十三年,溧水尉喻仲远得之,辇置㕔事之侧,今在县圃洪迈夷坚癸《志》、安平相孙根碑》。 碑隂。
356
碑在密州。孙君名根,尝为谏大夫相安平,以灵帝光和四年卒。此碑体丰而势逸,字法与汉代他碑絶不类,唯《华山亭》一碑差相近尔。唐韩择木史》惟则軰盖得此笔意。𨽻释
357
孙根碑隂,字画茍且,尚不及魏末诸刻,殆类吴、晋间下品书札尔,汉𨽻字原云:字画颇类,晋𨽻。似是孙根后裔,衆多谱其名于上世之碑隂也。同上。
358
梁相孔耽《神祠碑》
359
灵帝光和五年,立在亳州永城县。孔君名耽此碑,笔法颇古怪。其文又自左而右,数行之后,字画顿小。其末又有小字数十,叙孔君之年及其子歴官与石工姓名𨽻释》
360
《白石神君碑》《金石文字记》云有隂。碑在真定,灵帝光和六年立。𨽻释成阳令唐扶颂: 碑隂。
361
在濮州雷泽县有隂,唐君自成阳令换治昌阳,邑人慕恋,既行之后,处士闾蔡班等共立此碑,灵帝光和六年也。汉人分𨽻固有不工者,或拙或怪,皆有古意,此碑虽布置整齐,略无纎毫汉字,气骨全与魏、晋间碑相若,虽有光和纪年,或后人用旧文再刻者尔。𨽻释。
362
《唐君碑》,隂载出钱造碑人《金石録》上谷太守张平仲碑》。
363
卢奴县。有汉上谷太守议郎张平仲碑,光和中立《水经注》
364
单父令杨彦碑。 尚书郎杨禅碑
365
鄢县水。次有单父令杨彦、尚书郎杨禅,字文节。兄弟二碑,汉光和中立《水经注》
366
拓令许君颂》
367
拓县城内有拓令许君《清徳颂》石「碎」字紊,惟此文见碑。城西南里许有汉阳种《天下碑録》作《翟令《许叔台碑》,光和中立。《水经注》
368
文穆碑
369
山桑县东有文穆碑冢。光和中,卒故吏涿郡太守彭城吕䖍等立《水经注》
370
八都神庙碑》
371
碑在镇州元氏县西北十里庙坛下,光和中立《天下碑録》
372
外黄令髙彪碑
373
碑绍兴中,吴郡取土于郭外而得之,今碑在郡斋,名字皆剥缺不可考。碑云:「光和七年,龙在困敦,月次鹑火,六日丙申卒」。盖灵帝甲子年六月也,是嵗十二月改元中平。文苑𫝊有「髙彪」字义方,吴郡无锡人,详史之所书,甚与碑合,家无锡而𦵏姑蘓,盖不逺也,则知此乃髙彪之碑无疑。𨽻释
374
种氏石虎刻字。
375
种氏石虎刻字。光和七年造𨽻续司𨽻从事郭究碑
376
在河阳郭君名究仕郡诸曹史,辟司𨽻从事。灵帝中平元年,𦵏碑歴叙,其诸父与郭仲竒碑同。《𨽻释》《都乡正卫弹碑》。
377
灵帝中平二年,立在汝州昆阳城中,赵氏误认「卫」为「街」,遂云「莫晓」其为何碑。𨽻释
378
幽州刺史朱龟碑 碑隂。
379
碑云字伯灵,光和六年卒。《水经》云:故吏牟化中平二年造碑碑,在今亳州界中。后余守亳州,徙碑置州学中《集古録》
380
《朱龟碑》隂,文字残缺,《水经》云:朱龟碑隂,故吏姓名多上谷,代郡人。《金石録》
381
合阳令,曹全碑》。 碑隂。
382
万厯初,合阳县旧城掘得此碑,中平二年,造碑文𨽻书遒古碑,且完好,无一字缺壊,真可寳也石墨镌华、曹全碑,隂共五十六人汉碑目》。《范冉墓碑。
383
范冉中平二年卒。何进移书陈留太守,累行论諡,佥曰:「宜为贞节先生」。刺史、郡守,各为立碑表墓焉《后汉书》
384
南阳太守,《秦颉碑》。
385
《灵帝纪》:「中平三年二月,江夏兵赵慈反,杀南阳太守秦颉,其间有光和三年字,盖是述其前事。𨽻释《荡隂令张迁碑》:
386
中平三年二月,故吏韦萌等刋石立表,盖其去思碑也金薤琳琅
387
《八分书》今在东平州儒学欧阳、赵洪三家皆无此碑。《山东通志》曰:「近掘地得之,岂好事者得古本而摹刻之邪《金石文字记》
388
《尉氏令郑季宣碑》 碑隂。
389
中平三年,立名已残缺,季宣字耳汉𨽻字原郑季宣碑,隂横刻篆八字于其上曰:「尉氏处士,故吏人名」汉𨽻字原
390
太丘长陈寔坛碑
391
陈君名,寔以灵帝中平三年卒。蔡中郎凡作《陈君三碑》,其第一碑云「立庙旧邑」。则知太丘有此碑勒,其文皆已亡缺,无可读者。惟其首云:君讳寔,字仲躬,尚存。𨽻释
392
陈度碑
393
文字残缺不完,最后题中平四年九月二十日己丑立云。《金石録》
394
司空掾陈君碑额中平五年
395
碑已残缺不可辨。惟其首八大字尚完,字画竒伟,在颍川陈太丘墓侧。《世说注》引《海内先贤𫝊曰:「湛字季方,寔少子也,司空掾公车徴不就」。然则斯碑岂非陈湛碑乎《金石録》
396
赵相刘衡碑》
397
碑在齐州歴城县。刘君名衡,字元宰,歴张掖属国都尉仪郎、辽东属国都尉。赵相再为议郎,以灵帝中平四年卒。𨽻释
398
尹俭碑
399
彭水西北有汉安邑长尹俭墓,冢西有石庙,庙前有两石阙,阙东有碑,中平四年立《水经注》、司空掾陈寔残碑。
400
《中郎作太丘第一碑》,云「中平三年卒」,《汉史》误作四年。此碑作五年者,乃豫牧立碑之年也。𨽻续。巴郡太守张纳碑。 碑隂。
401
灵帝中平五年立,今在巴州张君,名纳,渤海人,此碑乃掾属李元等为之。𨽻释》
402
张纳碑隂题名七十有四人同上大石岭碑
403
新城大石山上有大石岭碑,河南隠士通明以汉灵帝中平六年八月戊辰,于山堂立碑《水经注》,不其令蕫恢阙。
404
《碑録》云:济州任城有蕫恢墓。䨇石阙字一云,童恢,琅邪人。一云:汉故不其令。童君东汉循吏有童恢𫝊云:恢字汉宗,琅邪姑幕人,辟公府,除不其令。其为令在杨赐罢相之后,则恢盖孝灵时人也。《𨽻释》。《圉令赵君碑》。
405
名字俱缺,其卒以灵帝中平五年又二年,献帝初平元年立此碑。𨽻释
406
《学殿嵗月记》:
407
在成都府学殿,建于东汉之初,平汉人以大𨽻记其修筑,嵗月刻于东楹,天下栋宇之古,无过于此者。舆地碑目。
408
江州夷邑长卢丰碑
409
建安七年立,蜀人谓之「《汉夜郎碑》」。汉𨽻字原。巴郡太守樊敏碑。
410
今在黎州。樊君名敏碑云:「八十有四嵗在汁洽」。盖献帝建安八年癸未嵗也,卒后二年立此碑,𨽻释重刻本字甚拙恶。金石文字记。益州太守髙颐二阙。
411
二阙,今在雅州。髙「颐」,字贯方,有墓碑,以献,帝建安十四年卒,碑石沦碎,官不尽见,此两阙,一有髙君名字,一不称名而字阙。𨽻释
412
益州太守髙颐碑。
413
今在雅州。𨽻释
414
绥民校尉熊君碑𨽻释云:在道州。碑云:君讳乔,建安二十一年卒」。《集古録》《司徒掾梁休碑》。
415
《碑録》云:襄州榖城有《司徒掾梁君碑》,建安二十七年立,此黄武前一年也,岂吴人尚用汉厯乎?否则误字也。𨽻续。
416
黄龙甘露碑二 碑隂。
417
墨寳云:建安二十四年,黄龙见武阳赤城,蜀人以为刘氏瑞应,凡二碑,大小不侔,碑首皆有「黄龙甘露之碑」。六字甚伟,其内无一可辨。在眉州彭山县即汉武阳县地,碑首有十九字。又一小碑亦题黄龙甘露之碑,其首云「惟建安二十六年馀皆磨灭汉𨽻字原舜庙碑以下碑无年月
418
九、疑山南有舜庙,前有石碑,文字缺落,不可复识。山之东北泠道县界,又有舜庙。县南有舜碑碑,是零陵太守徐俭立《水经注》
419
二妃祠碑
420
湘水上黄陵庙民为立祠于水侧,荆州牧刘表刋石立碑,树之于庙。《水经注。
421
《许由庙碑》
422
颍川箕山有许由庙,碑阙尚存,是汉颍川太守朱宠所立《水经注》
423
夷齐庙碑:
424
首阳山上有夷齐庙,前有二碑,并是后汉河南尹广陵陈导、洛阳令徐循与处士平原蘓腾、南阳何进等立《水经注》
425
太公庙碑
426
汲县有太公庙,庙前有碑云:太公望者,河内汲人也。县民故㑹稽太守杜宣白令崔瑗曰:君与髙国同宗,今临此国,宜正其位,以明尊祖之义」。遂立坛祀为之位主。《水经注》。
427
季札子碑
428
奉髙县有吴季札子墓,前有石铭一所,汉末奉髙令所立。《水经注》
429
范蠡碑
430
宛县三公城侧有范蠡祠,蠡宛人祠,即故宅也。后汉末,有范曾字子闵,为大将军司马,为蠡立碑《水经注》。《屈原庙碑》: 程坚碑
431
屈潭,即罗渊也。渊北有屈原庙,庙前有碑,又有汉南太守程坚碑,寄在原庙《水经注》髙祖庙三碑。
432
沛县有汉髙祖庙,庙前有三碑,后汉立庙基,以青石为之,阶陛尚存。《水经注》
433
东平宪王碑
434
无盬县。有《东平宪王苍冢碑》阙存焉《水经注》。虞诩碑》
435
武平县有汉尚书令虞诩碑题云:「虞君之碑,文字多阙,不复可寻」。《水经注》。
436
贾彪庙碑》
437
新息北门内有新息长贾彪庙,庙前有碑《水经注》郑康成碑。
438
髙密县有厉阜阜,上有汉司农卿郑康成冢,石碑犹《水经注》
439
李云碑
440
广宗县。清河之右有李云墓。冀州刺史贾瑶《后汉书》作「贾琮」,使行部过祠云墓,刻石表之。今石柱尚存,俗犹谓之「李氏石柱」《水经注》
441
赵徴碑
442
安平县城内有汉冀州从事安平赵徴碑《水经注》、司马文预碑。
443
灞陵明渠北有汉京兆尹司马文预碑《水经注》《张伯雅碑》。
444
绥水东南流,迳汉𢎞农太守张伯雅墓冢,前有石庙列植三碑碑云:徳字伯雅,河内密人也。《水经注》皇毓碑。
445
《临睢》有豫州从事皇毓碑》《水经注》《临睢长王君碑》。
446
城内有临睢长左冯翊王君碑,善有治功,累迁广汉属国都尉。吏民思徳县人公府掾陈盛孙、郎中儿定兴、刘伯鄜等共立石表政,以刋远绩。《水经注》《曹嵩碑》。
447
谯城南有曹嵩冢,冢北有碑《水经注》《郭奉孝碑》。
448
阳翟县有郭奉孝碑,水侧有九山祠碑《水经注》。左伯豪碑》。
449
𣵀阳县南有二碑,碑字紊灭,不可复识,云是左伯豪碑。《水经注军天下碑録》云:左伯桃碑在安肃安肃县西五十里墓前。孙嵩碑。
450
朱虚县汶水东北,汉青州刺史孙嵩墓西,有碑碣《水经注》
451
孙賔硕碑
452
安丘县牟山之西南孙賔硕兄弟墓碑志并存。《水经注》
453
樊重碑
454
湖阳东城中有樊重碑,悉载吏人名《水经注》司徒袁滂碑》。
455
大扶西成之东北,悉诸袁旧墓,碑字倾低,羊虎碎折。惟司徒滂、蜀郡太守腾、博平令光碑字所存,惟此自馀,殆不可寻《水经注》
456
张敏碑
457
冠军县有汉太尉长史邑人张敏碑《水经注》卫为碑。
458
鲁阳县。有南阳都乡正卫为碑《水经注》焦立碑。
459
鲁阳牛兰水侧有汉阳侯焦立碑《水经注》《张仲瑜碑》:
460
筑阳县阙林山之东有碑,守长冠军张仲瑜与邦人筑断故山道,作此铭《水经注》
461
张明府祠碑》
462
平舆县有神庙,谓之张,明府祠,水旱之不节则祷之。庙前有圭碑,文字紊碎,不可复寻《水经注》。《绎幕令匡碑》。
463
䝉县有汉故绎幕令匡碑匡,字公辅,鲁府君之少子也。碑字碎落,不可寻识,不知所立嵗月《水经注》道《儿君碑》。
464
髙门一里馀,道西有道儿君碑,是鲁相陈君立。《水经注》
465
熹平君碑
466
睢阳县襄乡坞襄乡浮图,汉熹平君所立,死,因𦵏之,弟刻石树碑,以旌厥徳。水经注。华君铭。
467
武当县有一碑,文字磨灭,不可复识,俗相𫝊是华君铭,亦不详。华君为何代之士《水经注》。冠盖里碑。
468
宜城县有太山,山下有庙,汉末名士居其中,刺史、二千石、卿长数十人,朱轩、华盖同㑹于庙下。荆州刺史行部见之,雅叹其盛号,为冠盖里,而刻石铭之。《水经注》。
469
河南石柱。 洛阳南界碑
470
汝水出南山北流,迳石碣东柱侧,刋云「河南界」。又有一碣,题云「洛阳南界,碑柱相对」,既无年月,竟不知何代所表也。《水经注》。
471
洛阳北界碑
472
洛县河水之南岸有一碑北面,题云洛阳北界上,旧有和平侯祠,祠前有碑,今不知所在《水经注》。《冀州北界碑》。
473
代郡灵丘县髙氏山,上有石铭,题云「冀州北界,世谓之石铭陉。《水经注》。
474
司空残碑,汉𨽻字原碑目有司空残碑隂。政和乙未,嵗得于洛阳天津桥之故基,首尾已不完,所存四十五字,字画竒伟碑,隂有故吏题名百馀人,尤完好笔法,不减蔡邕《石经》云。《金石録》。张侯残碑》。
475
张侯者,子房也,碑已断裂,其额尚完,在今彭城古留城子房庙中,验其字画,盖东汉时所立。《金石録》。《河南尹蘓府君碑》。
476
碑额在许州道旁,碑无文词,惟此十字其额也《金石録》
477
益州刺史薛君、巴郡太守刘君碑。
478
碑已断裂,不完其额,尚全古无,两人共立一碑者,惟见于此尔《金石録》
479
《临朐长仲君碑》
480
文字磨灭其粗可见者,云君讳雄。《金石録》光禄勲刘曜碑。
481
碑在郓州有隂。刘君名曜,汉之公族也。《集古録》云,字为汉𨽻,亦不甚工。故吏门生立此碑,其石碎裂,失其所终之年,《𨽻释》《相君小史夏堪碑》。
482
碑在亳州,文则崛竒字则怪陋,有难以意㑹者。𨽻释。富春丞张君碑
483
碑在亳州张君之名,仿髴如𣹟字,土人以为张湛,亦非也。碑云三年癸亥」,考东都歴年凡三癸亥,永平与光和之六年,延光之二年是也。建光有三年,则嵗在癸亥,但次年壬戌已改延光,此碑先已装剪,不无颠倒弃去,三年之下,盖有阙文也。𨽻释》郎中郭君碑。
484
碑名字皆缺文辞亦有可句者,𨽻释荆州从事苑镇碑汉𨽻字原云:在襄州。苑君名镇碑,无所,终嵗月𨽻释督邮斑碑。汉𨽻字原云在徐州。碑云:讳斑,字子翁,碑无额,故不𫝊其姓。石既碎落,故不知其所终。𨽻释。
485
《仙人唐公房碑》汉𨽻字原云有碑隂。智水川有唐公祠,唐君字公房。洪适云:后汉志云:褒中有唐公防祠,盖𨽻法「房」字,其户在侧,故或作「防」,《集古録》作「昉」。固城人也,学道得仙,百姓为之立庙,于其处刋石立碑,表述灵异也。《水经注中部碑。
486
碑在均州,凡题名五十馀人,如汉世碑隂,而有额石理漫灭名字㢙有存者。𨽻释》
487
益州太守城垻碑。
488
碑末有「方三百里、围二尺」字,及用人用日数,似是记版筑事。𨽻释
489
《是邦雄杰碑》。
490
此碑之首云,是邦峻生雄杰,峻之上下各阙一字,碑今在西州字画类李翊碑𨽻释中《秋下旬碑》
491
字画清逸,颇类故吏所立刘寛碑,但石损」字缺,所馀无㡬。𨽻释》
492
鲁相谒孔庙残碑
493
首尾上下皆碎裂,馀石才有数行,或题为驻跸亭前断碑》,此亭盖在阙里。赵氏著録有鲁相谒孔子碑而无其说,疑即此也。𨽻释。
494
防东尉司马季徳碑。
495
其名阙其字,季徳有所终之日月,而其年则磨灭。𨽻续
496
处士严发残碑。
497
所存十有二行行凡十字,此碑不见年月,疑其非汉𠜇,虽字画不工,却不类魏晋以后书法,𨽻续任君残碑隂。
498
蜀人谓之《武帝先生任君碑》,隂碑可辨者不盈百字,而纪年及名氏皆阙。𨽻续》。
499
举吏张𤣥残碑。
500
汉碑称举将者有二髙彪碑,称文君为举将,三公山碑》称「冯君为举将」,其自称举吏者,独于此碑见之。𨽻续》
501
犍为太守杨洪碑
502
在彭山县磨灭,不可考究舆地碑目五大夫碑
503
在梁山军界上,字尤漫灭,然字乃汉𨽻舆地碑目》,残碑三十二字。
504
不知姓名,惟见碑中,𨽻字三十二,甚完体质《淳古故録》之《墨池编》
505
《秦君碑》
506
八分书无年月,滕县东四十里马山后有古城半圯,于河土中得此碑,《金石文字记》。太尉许䤋庙碑。
507
义兴有汉太尉许䤋庙庙碑,即许劭所立,字乆磨灭。开元中,许氏诸孙再刻之《十国春秋》《西平令杨期碑》。
508
在尉氏县西南四十里三亭乡杨方村墓南二十歩,文字磨灭,唯有首尾。《天下碑録》征西大将军杨瑾碑》。
509
在尉氏县三亭乡路村天下碑録边让碑》
510
在开封县天下碑録
511
董袭碑》
512
在开封县东北墓前。天下碑録、上谷太守张碑。
513
在定州安喜县东六里。天下碑録敏朂碑
514
在冀州天下碑録。
515
贾敏碑
516
在枣强县东北三十里。天下碑録李固碑
517
在懐州山阳城内天下碑録
518
刘班碑
519
魏文帝为兖州刺史,封为白马侯,在澶州县三十里墓下《天下碑録》
520
蘓武功碑》
521
在京兆府武功县墓下。天下碑録太守樊演碑。
522
在河中府临晋县内墓前天下碑録、司徒刘竒碑。
523
在华隂县。天下碑録。
524
刘党碑
525
在华隂县墓下,文字磨灭天下碑録敬歆碑
526
在正平县北二十里墓侧天下碑録丁仪碑
527
在虞城县墓前。天下碑録
528
兖州从事丁仲礼碑
529
在楚丘县北三里。天下碑録
530
御史孔翊碑
531
在仙源县墓前。天下碑録
532
博士孔志碑
533
在仙源县孔墓东。天下碑録。
534
陈留太守程封碑
535
在开封府封丘县东二里墓下天下碑録执金吾髙褒碑。
536
在雍丘县南五十里墓乡墓下。天下碑録太尉髙峻碑。
537
在雍丘县天下碑録
538
《彭府君碑》
539
在中都县天下碑録
540
刘熙碑
541
在徐州萧县二十五里天下碑録御史大夫郑君碑。
542
在龚丘县墓下。天下碑録。
543
尊士倪夀碑
544
在仙源县南七十歩鲁城内天下碑録少傅何君碑。
545
在任城县墓下。天下碑録。
546
古司马城鐡碑。
547
在金乡县东南四十里,云汉浮阳侯司马耀所封邑。天下碑録》
548
《山阳太守碑》
549
在榖城县西一里古筑城东,文字磨灭天下碑録》《筑阳侯相景豹碑》
550
在榖城县西一里。天下碑録
551
侍中王逸碑
552
在宜城县南三里天下碑録
553
《仆射荀公碑》
554
在长社县东北七里墓前磨灭天下碑録光武皇帝碑
555
在汝州汝坟镇天下碑録
556
《封观碑》
557
在项城墓前。天下碑録。
558
蔡昭碑
559
在随州光化县墓前天下碑録秦始皇碑。
560
东海相任恭修理祠于碑,背刻于朐山《天下碑録》《中令杨畅墓碣:
561
在嘉州夹江县东南古贤乡。《天下碑録》严君平庙前碑》二。
562
在绵竹县文字磨灭。天下碑録王褒墓碑
563
在资州资阳县北二十五里墓前文字磨灭。天下碑録
564
南昌太守谷所碑
565
在耒阳县东北《天下碑録》
566
《青阳刺史刘焉碑》。
567
在耒阳县十五里墓下天下碑録胡腾碑
568
在耒阳县南四里《天下碑録》
569
罗含志
570
在耒阳县南四里《天下碑録》
571
杨侯伯墓碑
572
在犀城墓北。天下碑録。
573
罗训墓志》
574
在衡州耒阳县南六十里天下碑録,刺史李顼碣。
575
在绵州巴西县。今在开元寺文字磨灭天下碑録张翼碣
576
在州东四十歩。天下碑録。
577
马援庙碑
578
无年月。天下碑録
579
马融墓碣
580
在什邡县,字有磨灭,今亡《天下碑録》。沛相劔门、范皮墓阙文。
581
在劔州梓潼县东,墓前字不甚多,记名目而已。天下碑録
582
上庸长阙文。
583
在徳阳县灵龛镇天下碑録
584
永乐少府贾君阙铭
585
《集古録》引章懐太子注云:《汉官仪》,长乐少府以宦者为之,遂以贾君为宦者,亦未必然也。《金石録》髙直阙。
586
九字,今在蜀中,字画甚不工𨽻释钜鹿太守金君阙。
587
七字今在蜀道,不知其人也。𨽻释平阳府君」六字。
588
汉神道所刻者,石缺不全,莫知为何人𨽻续贞女罗鳯墓阙。
589
笔势甚清,逸类景谒者墓表𨽻续蜀郡太守任君神道。
590
九字字画壮伟,然不著名字乡里,嵗月莫详其为何人也。《金石録》
591
蜀郡都尉王君神道
592
在南阳」。《水经注》:淯水南道侧有二石楼,制作精妙。题云蜀郡太守姓王字子雅,南阳西鄂人。有三女,各出钱五百万,一女筑墓二女建楼」。今此碑后有唐向城令张璇之撰。《孝女双石楼记》与《水经注》合,惟《水经》误以都尉为太守耳。《金石録》
593
绵竹令,王君神道。
594
九字微杂篆体,「绵」字作「曰」下木」。略与县字相混,故赵氏误作广汉县令,而谓其借苓为令也。《𨽻释》益州太守杨宗墓道。
595
十六大字,今在西州。𨽻释
596
清河相张君墓道。
597
一碑甚大,其中但存此数字,惟「河相𢎞农君」五字㸃画具尔。𨽻释》
598
上庸长司马孟台神道
599
石文皴刻而字札甚精。𨽻释》
600
韦氏神道。
601
右文中断似若韦字尔。𨽻释
602
交址都尉沈君。神道二
603
在梁山君此字及冯焕、王稚子阙,皆是八分书,张懐瓘所谓「作威投㦸,腾气扬波」者也,𨽻释》。平阳府君叔神道。
604
在绵州八字字为一纸,盖刻于石阙椽首汉𨽻字原、涪陵太守龎厷神道。
605
两行十一字,今在资州。𨽻续
606
汝南上蔡令,神道
607
在阆州,蜀人谓之「汝南令阙」。汉𨽻,字原。征南将军刘君神道。
608
字大小,与王稚子阙相类,而刚劲过之。𨽻续侍中杨文父神道
609
字体略,与冯幽州阙相似,必西州所刻者𨽻续逄府君墓石柱篆文。
610
篆文云「汉故博士赵傅逄,府君神道」,不载其名,皆莫可考。《金石録》
611
丁房阙。
612
在临江县,其刻漫灭,有「汉丁房」等字,尚可认。《舆地碑目》
613
平原东郡门生蘓衡等题名
614
题名三十馀人。姓名多已沦灭,或云碑在孔里驻跸亭前,或题云《孔府君碑》。隂𨽻释、学师宋恩等题名。
615
今在成都周公礼殿门之西序,蜀人谓之学师,题名成都。又有左右生题名一巨碑,盖左学右学诸生也。其间江阳、宁、蜀、晋、原、遂寕,乃蜀、晋所置郡,欧阳公以为汉文翁学生题名,非也。𨽻释故吏应酬残题名。
616
题名共三十人,盖蜀郡太守碑隂也。《𨽻释》掾杜峻等题字。
617
在髙公石室总目》作先生任君等题名,今不见任君字。汉𨽻字原
618
酒泉题名。
619
碑九列,毎列三十二人,汉𨽻字原。博士题名。
620
在髙朕石室中。汉𨽻,字原。
621
洪农太守张君题,字
622
亦在石室中。𨽻续
623
髙朕石室六题名:
624
成都府学礼殿刻于梁楹石壁间,汉𨽻字原龙门、禹庙题名。
625
此碑二,列有四十一人姓名𨽻续公乗伯乔残题名。
626
所存者一列二人,𨽻续。
627
公乗校官王幽题名。
628
永熹元年立。淳熙二年,卭州蒲江县僧寺治地得之,古无此年,号复斋碑,目》作公乗校官掾王幽阙汉𨽻字原
629
禹庙窆石遗字。
630
直寳文阁王顺伯复斋金石録》,定为汉刻。施宿㑹稽志。
631
凉山吕保藏汉篆。
632
凉山保有吕保藏,在絶崖,半腹有一穴,人迹所不到。汉末,赤眉之乱,有吕保藏縁木而上,凿崖以居,绍熙中,有樵夫得一劵于崖侧,非铜非鐡,其声锵然有古篆云:西汉之末,赤眉邂逅,黄金千両,坑埋而走,羔豚十祭,其财自阜《舆地碑目》
633
武氏石室画像》:
634
五卷武氏有数墓,在今济州任城,墓前有石室四壁,刻古圣贤画像小字八,分书题记姓名,徃徃賛于其上,文词古雅,字画遒劲可喜《金石録》繁长,张禅等题名。
635
一石三横今在蜀道𨽻续
636
诏赐功臣家字。
637
五大字今在蜀中,似是汉人所书,其事不可详也𨽻释》
638
五君桮柈文。
639
《宣和殿藏碑録》为汉碑,名曰真人君石樽刻石,与四老神祚机刻石同帙汉𨽻字原。交址刺史石羊字。
640
在彬州止五字,刻于墓道石羊膊上。汉𨽻字原《胶东令王君庙门断碑》。
641
碑中虽有景武孝昭冲质之文,却有魏后、黄初之字,而题额以汉者,岂胶东是其祖庙,没于汉代者乎?𨽻续
642
赵相雝劝阙碑
643
汉故赵国相雝府君之阙」十𨽻字今在梓潼。此碑全类魏、晋间所书。刘备及刘渊国中所刻碑亦题为「汉存,于今如车骑将军阙成献王碑》是也。此刻甚可疑,但无年嵗可证。赵氏又置诸汉碑中,故存之。𨽻释《郭先生碑》。
644
《郭先生碑》《集古録》以为汉碑《水经注》云碑无年号,不知何代人。余以字画验之,疑魏、晋时人所为,既无嵗月可考,姑附于汉碑之次云《金石録》
645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卷六十一
URN: ctp:ws576531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