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十

《卷十》[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評古文
2 1.左傳
3 唐彪曰:左氏文章佳處,一曰老健,筆能截鐵,句可擲金;二曰風華,雲錦天章,燦然炫目;三曰變化,其敘事,或預點於前,或齊列於中,或懸綴於末,不為一律,無非神妙;四曰波瀾,或引詩詞,或說夢兆,或詳卜筮,其最得意者,在追訴舊事中,故作奇峰插天,即平敘者,亦必一唱三嘆,淋漓盡致;五曰接渡,山盡逢山,水窮逢水,但見改觀,不見承接;六曰雙收,或用兩人,或用兩事,或用兩詩;七曰空中預埋,有意無意虛插在前,到後闡明,脈絡聯貫;八曰閒情照應,用閒情點染,回環照應,別有佳趣;九曰陡然而往,令人神驚,卻有餘音未絕,又令人神遠;十曰詳略有方,或於正面處,用略筆點過,而於旁見側出,閒情閒事,則盡力發揮,露其姿態;十一曰若斷若續,可合可分,或其事在數年之後,而端諸預見於數年之前,或論斷在本人傳中,而伏案已見他人篇內,線索慎密,脈絡綿長。開闢以來,不得不推為文章鼻祖也。
4 唐彪曰:《左傳》多用從類並敘法。從類並敘者,或將往日零散之事,或將現在零碎之事,或集同類之理,或集同類之言,敘於一處也。如晉殺其大夫三郤,楚公子比自楚歸宋,魏獻子為政,此並敘於篇之首者也;吳使子札來聘,韓宣子如楚,晉楚戰於邲,此並敘於中幅者也絕秦篇末段最詳,諸小古文皆刪去,可恨;呂相絕秦,中行獻子伐齊,此並敘於篇之末者也。
5 唐彪曰:杜預《春秋左傳序》所以闡明春秋之義例者,精而能該;所以發明《左傳》之意旨者,核而能周。《春秋左傳》之理,無餘蘊矣。學人未能全讀二書者,固當讀之,即全讀二書者,讀之尤能悉二書之微義也。
6 2.孟子
7 唐彪曰:古今文,工言權術,而極暢者,無過於《國策》;善言義理而極暢者,無過於《孟子》。彪嘗以二文兼讀,一則仁義之風可親,一則機械之行可畏。專讀《孟子》,猶未見孟子之賢,及於《國策》並讀,而孟子之賢益著;專讀《國策》,猶未見儀衍之惡,及與《孟子》並觀,而儀衍之惡益彰。故以人品論,殆有天壤之不同,若但以文章論,則有可並稱者。雖然,文者載道之器,孟子之文,克明乎道,則其勝於《國策》又何待言?但舉世之人,誰不讀其書者,誰能讀之得其神化,而能自成一家言者乎?無他,但求其義理,不於其文辭細加揣摩之功也。若將其至佳者,揀數十篇錄為一冊,殫心揣摩,則必有以造其微者。昔昌黎、老泉專學《孟子》,故其文最佳。朱子謂孟子之文,不但非歐、蘇所及,而且非昌黎所及。人奈何棄其幼所習熟,而反求乎他文之生者哉!
8 3.國策
9 唐彪曰:《國策》之文,起不用冒,收不作結,單刀直入,脫盡裝點,且其氣雄力勁,筆秀神清,詞腴而不膚,色妍而骨俊,文章至此,可稱絕技。又,其於人情事勢,揣摩推測,透徹無餘,故敷陳利害以傾惑人心,能使勇者怯,智者愚,喜者變怒,優者忽樂。學者見之,未有不好之深,讀之不忍釋者。雖然,是書也,當師其文之佳,不當學其意之險,否則,因習其文而喪我天良,所得者小,而所失者大,則寧不讀之為愈焉耳劉更生曰:《戰國策》,或曰《國事》,或曰《長短》,或曰《事語》,或曰《國策》,或曰《長書》,或曰《修書》,乃戰國時游士各輔所用之國為之策謀,宜謂之《戰國策》。其事繼春秋以後,迄楚漢之初二百四十五年間之事也
10 4.史記
11 唐彪曰:司馬子長之文,為古今第一者,以其天資高邁,博記群書,又得師傳心性之功,常收視反聽,使天君湛然,故光明煥發。文章佳境出自性天,其言曰:「內視之謂明,反聽之謂聰。」非虛語也。又,遍歷宇內,凡天地間奇山異水,草木禽獸,人情風俗,可驚、可怪、可喜、可思者,悉取以助吾之生意。又父子相繼為史官,有往昔當時之秘書史冊,可以資探討,又與燕趙賢豪交游,有以助耳目聞見所不及。又有藉信、荊、聶、平、嘗、無忌諸公,足以供描寫,有封禪、開河、征蕃、黷貨、嚴刑諸事足以暢發揮。又,上古地名、官名、服飾、器用、宮殿之名多馴雅,點入文中多可愛。故其發為文章,立例廣,寄情深,或分或合,或略或詳,隨意所發,無不曲當。當大篇包羅眾有,則如千岩競秀,萬壑爭流,其微辭旁見側出,寓意於敘事之外,則如天馬行空,不可蹤跡,可謂化工之巧,非人力所能仿佛矣。雖其紀載往事附會訛誤,亦時有之,然以文論,則無美不臻,大成之名不得不歸之也。
12 唐彪曰:史遷之文,如本紀、世家、八書、大篇列傳,皆累萬餘言,可謂極長難讀矣,然無一非挨年次月、由先而後,條理井然、有界限可尋者。惟其筆端變化,或起或伏,或即或離,縱橫出沒,不可捉摸。故淺學者讀之,如數萬散錢,傾之於地,東竄西分,不能收拾;有識者讀之,知一索可貫千錢,得貫之具,雖數萬散錢,無難瞬息約束之矣。故讀《史記》者,總以「挨年次月」四字提為綱領,縱令篇幅廣長,端諸紛錯,而章法脈理,無不顯然可見,又何患其難讀也。又曰:《史記》之文,皆有界限段落,一篇可以分為十數篇,而十數篇仍渾成是一篇。故讀一篇,即是讀十數篇,而讀他文數十篇,終不如讀《史記》一二篇。知此意者,庶幾知《史記》之佳,得讀文之法。或曰:《史記》不能全讀者,亦有刪讀法。但欲刪之得其當耳。
13 唐彪曰:《左傳》每用雙收法。如晉趙盾無君,魏獻子為政,皆用雙收法。《史記》變通其理,移之篇首,如《廉頗藺相如列傳》、《張耳陳餘列傳》皆用雙起法。故知善作文者,推類變化,愈出愈奇,若人步亦步,人趨亦趨,則不免庸奴之誚矣。
14 5.韓文
15 唐彪曰:昌黎之文,篇篇一體,不能詳述,茲略舉大概:有若詩之興體者,《送楊少尹序》、《王舍秀才序》、《溫處士赴河陽軍序》諸篇是也;有若詩之比體者,《雜說一》、《雜說四》、《應科目與人書》諸篇是也;有若典謨者,《平淮西碑》、《祭鱷魚文》諸篇是也;有似班、馬者,《許國公神道碑》、《權德輿墓志銘》諸篇是也;有若詞賦者,《進學解》、《訟風伯》諸篇是也;有如巨浪排空,怒濤卷雪者,《畫記》、《後二十九日上宰相書》、《上張僕射書》、《圬者王承福傳》諸篇是也;有百轉百折者,《祭十二郎文》、《諱辨》諸篇是也;有錯綜遙對者,《原毀》、《與陳給事書》諸篇是也;有回環重複者,《初上宰相書》、《原道》、《送廖道士序》、《送董邵南序》諸篇是也;有游戲三昧者,《毛穎傳》、《送窮文》諸篇是也。至於辭句之變幻,長至二三十字者有之。凡說理之文,未有不平實者,惟昌黎能以至平實之理發為至虛靈之文,其平實之理如布帛菽粟,愚智同需;其虛靈之文,如海市蜃樓,千形萬態,不可摹擬。茲約一言以贊之曰:百體備具而不落窠臼者,其昌黎之文也乎!
16 6.歐文
17 唐彪曰:自歸震川、錢牧齋二先生讀歐文,且極口稱贊,自此諸名公皆爭效法,而歐文遂為古學津梁矣。夫歐文胚胎乎《史記》,而變化潤澤乎昌黎,議論、敘事參伍錯綜,而以紓折之筆出之,秀雅之度行之,感慨之情致之,備諸佳境,宜為後人取法不置也。
18 7.大蘇
19 唐彪曰:大蘇之文,汪洋浩瀚,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竭者,其氣也;開闔縱橫,屈伸斷續,無不如意者,其機也;松爽俊快如哀梨,文雅潤澤如蜀錦者,其辭也;至難辨之事理,與至難狀之情形,一進闡發,無不了然言下,躍躍欲出者,其筆也;倏而聖賢,倏而仙佛,倏而縱橫刑法,雜出無方,惟求其是,不避後人之議者,其心事與文情也。雖文多逞才,或篇幅過長,不能裁以法度,是則有之;若其種種美善,終非後人所能及矣。
20 8.總評
21 唐彪曰:古今來佳文雖多,至如《左傳》、《國策》、《孟子》、《南華》、《史記》、《漢書》、相如、昌黎、允叔疑為永叔、子瞻諸公之文,則可謂之登峰造極,無以複加者也。學者能熟讀精思,則文章已探驪得珠矣。至於永叔、子瞻之文,初學尤宜先讀,以為造就之階,則工夫易於入手。即或資鈍,不及再讀他文,然亦足以擴充才思,流暢筆機矣。
22 唐彪曰:西京之文,樸茂雄健,遠過唐宋,然其中則有等級,未可一概視也,如董、賈之文固佳,然以較之班、馬,則殊不相及。欲讀西京之文者,不可不知所先後焉。
URN: ctp:ws585794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