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卷三十九

《卷三十九》[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该资料的标点符号由人工智能制作。此过程难免引入错误;若遇到标点错误,敬请自行修改。
1
钦定四库全书
2
江西通志卷三十九
3
古迹
4
袁州府:
5
萍乡故城,《太平寰宇记》在县东四十里。晋太兴元年,陈敏僭王江东,与杜𡸅谋相应。元帝遣镇南将军陶侃水陆二道来伐,又使甘卓领兵至县东筑垒,即此地也。
6
箫史台明一统志在府城西北六十里,鸾溪傍昭王台」。《豫章书》:「萍乡县北九十里楚山,相传楚昭王尝经此山,顶有昭王台,遗迹下有昭王祠」。
7
宜春《台府志》:在府城东南隅。《城塜记》,汉宜春侯刘成于城中立五台,其最胜者宜春也。高五十馀丈,植桃李以万计」。宋刘嗣隆记:「闤闠之傍,崛起数百尺,阴森竹树,掩映栋宇周览川原下望人烟为一州壮」。观祖无择《诗序》:「郡有五台号,宜春者为甲」。《李觏诗》:「谪官谁住小蓬莱,惟有宜春最古台。千里待看毫末去,万家攒作画图来」。
8
按《名胜志》:五台自宜春而外,有仙女、凤凰二台。又彭氏钓台、湖冈台俱在五台之数。考湖冈台》云:晋邓表居此,以礼斗钓台,唐徴士彭,构云所尝钓游,则指袁郡。今日之五台、三峡而言,斯可矣。若谓即汉刘成所立之五台,恐非确据也,姑并志之。袁闳《𨼆居府志》:在分宜县西北十里袁岭下。东汉陈蕃荐袁闳可登三事,安车徴之。及党祸作,闳筑土室,𨼆居其下。
9
仙女台,名胜志,在城东南隅,与宜春台相望。凤凰台名胜志在城西南隅,枕城为台,楼观突兀,竹松交翠,亦堪竞胜。
10
陈重故宅名胜志》,分宜。县北八十里有陈重山,汉陈重墓在焉,下有胜因寺,乃重之故宅也。
11
甘卓垒旧志甘卓垒近芦溪镇。明一统志圣冈岭即甘卓筑垒处。
12
按《城塜记》,卓筑垒接连五所,此外三垒不可考,云湖冈台名胜志,距州城南十五里,晋时邓表居之,上有丹台丹池及礼斗石。
13
《泰和台府志在萍乡县西,晋泰和间创故名。两山环抱,中广数里,有古井、灵泉。
14
黄真人台,《明一统志》在分宜县南五十里,台有巨石夷坦,相传晋时有黄大古者,修炼于此。
15
葛仙《坛林志》:「在萍乡县罗霄山巅,即晋葛洪。修炼处上生丛竹,风来,垂地如埽,名埽坛竹。
16
袁京故居太平寰宇记》:宜春县东北五里有袁山,晋𨼆士袁京居其下,卒葬于侧。今高士坊是其处山,以人名,州以山名也。
17
龟、井名胜,《志》宜春治有五井,象龟相传,袁天罡教民凿以尅火,不颛为汲用也。
18
习凿齿《书堂名胜志》,在万载县西八十里。山谷深邃虽霁,恒有云雾相传。晋习凿齿,读书其中。今分宜县有习墓。
19
梁丞相袁璞《宅名胜志》,即开元寺,在宜春县治前文㑹坊西。
20
《需宴亭林志》:唐天宝间,太守房管建栁河东集,袁州之南,有亭曰需宴,刺史太原王涯增饰以立房公德铭。按德铭,李华所作宗元,书其碑阴。
21
彭徴君《钓台卢肇记》:「宜春郡东五里呼冈西北有石室临游溪之涘。邑人彭先生尝钓此岩下,先生讳构,云伉之祖也,善黄老言。宝应中,以玉帛召,不至。时太守命其乡曰徴君,乡岩曰「徴君」钓台宋祖《龙学集》,彭徴君《钓台诗小序》:彭御,名云,宜春人。善讲《易》《注》,通《元真经》。唐天宝中,刺史李璟以其名闻,上遣齐延邱以蒲轮徴之,二往。始至,𤣥宗欲官之,坚辞归。乡有钓台,在震山前山离州东十里钓台本一巨石,绍兴己未季春,雷轰石断。
22
按祖序与卢记㣲有同异,并録以备叅考读书。《岩明《一统志》:秀江之上有化成岩,唐刺史李德裕读书其内,后人因山石以鑴公像为亭而祀之。又有轩曰「倚岩翠霭」,宋绍兴中州守陈述建有亭,曰振鹭容安仰,高览胜,潄石嵌空,皆在岩上」。周光记》:嘉靖戊午,郡守渤海季德甫建屋凡三楹,扁曰「化成」。《轩府志》:万厯中,知府黄鸣乔别构一楼,督学黄汝亨顔,曰:托赋以卫公读书,此中曾著十五赋也。
23
陶公《石室府志》:在万载县东三十里一岩,突起平田,约高三丈,中有石室,相传唐竹溪六逸。陶沔晚岁𨼆居之所。
24
雷塘,《明一统志》在府城东北七里。唐韩愈有《雷塘祷雨文》。
25
卢状元书堂童宗说文》标集序。郡之南修仁乡有卢状,元书堂遗址存焉。《名胜志》。宋元丰中,王云晋卿买之筑堂为燕居所。李观、李冲元为之赋诗作铭,去城三十里」。又云:「卢肇读书台,在分宜县钟山之侧。邓庭闻诗,钟山高,高钟水绿。昔有佳人在幽谷,台荒只见草萋萋,万卷不留谁更读」。
26
卢氏弋林卢肇自记:「咸通七年,余罢新安守,以俸钱易负郭二顷,在震山之西,又得枫树林于溪南,日与郡守高公厚游其下,或罗鸟罝,兔挟弹走马于其间,亦请命。其林曰卢氏弋林,以对其东之彭氏钓渚焉。罗𨼆,读书台,《明一统志》:在分宜县北五十里。台西有车书巷,后有石仓,前有洗砚池,相传唐罗𨼆,尝读书于此。
27
龙王阁《明一统志》在府城南五十里蟠龙山上蟠龙寺前,平挹云峰,葢胜境也。王云《诗经》:「夏地无暑未寒,泉有冰」。
28
郑谷《读书处府志》,在仰山下,距袁州府城南八十里。借《翠轩府志》:在府治南。五代刘仁赡建旁多竹树,因名锺。《传宅府志》:宅在州西北化成岩侧,唐僖宗所赐,第有南北二池,今遗址与池尚存,又有别业,在万载县北十五里,今为民田,前有石笋,人称为锺令公石。按《唐书志》,武德八年,以高安属洪州。《南唐书》:保大中又分洪州高安县置筠州,割万载、清江、上高属焉。锺传时,镇洪州故府城有宅,而高安、宜春、万载各县赐第别业,往往散见诸志中者以此。
29
峡山寨林志在分宜县南。其地山峻水险,高崖峭壁。旧传李克用曾驻兵于此,遗址尚存。
30
按《五代史,李克用以追黄巢过汴州,休军封禅寺,几为朱全忠所害,缒尉氏门而出,自后且不再至河南,焉得有屯兵分宜县、峡山之事耶?
31
澄源阁《名胜志》,在府治后圃,宋乾德初,州守吕延真建其右有深樾亭沈昭逺,为序并诗。
32
疏泉亭,《明一统志》:「在府城内。宋天禧问袁延庆倅是州。民罹火灾,庆疏李渠以备火,民甚便之,因建亭于上,庆自为记,并赋诗刻于石壁。
33
无讼堂《明一统志》在府治内,宋州守阮阅建有序,并诗云:「欲为袁人雪谤声,因将无讼榜堂名」。
34
清心堂,明一统志》,在府治内宋守沈昭远,立赵资道。诗燕坐,都忘尘虑。萦小桥,横絶跨幽亭涟漪池。面银开鉴涤荡,庭心玉展屏。
35
吏𨼆堂林志》:在府治内,宋守赵资道建乐游堂,祖龙学《东湖记》:东湖旧有四亭不治,以荒予别为堂亭,台阁其上乐,州人之观游是好,遂署其中堂曰乐游,东堂曰廉,在乐游之西曰逊堂,堂北为射堋,南有石,高丈馀,竒秀可爱,寔自卢肇故宅徙焉。抗水而榭,有采香阁背城而东,向者为采珠阁,因城之高有月,台上有休亭、销暑亭,则据城之隅,与月台相属,而小者曰风亭。
36
唯是《轩府志》在萍乡县治内,宋令黄大临题劲节堂。《明一统志》在府治内《宋赵资道诗》,为「爱青青竹一林,旋开庭宇占清阴,风前萧瑟声敲玉,月下玲珑影碎金」。
37
敬简堂府志:在郡治内设㕔之北,宋州守黄邵立。节正堂府志,在郡治风月楼之下。宋州守罗克开立庆丰堂祖龙学记,小寝西有地一亩,荒秽无人迹,命除之为堂以休焉。公退,则拥书𨼆几而坐,或速宾友,以琴尊相欢。是秋,禾大稔,百姓足食,上下莫不恱怿,乃名其堂曰庆丰,皇佑五年十月二十日记。
38
罗汉《松府志》:「在萍乡县宝积寺,宋黄庭坚手植,士大夫多题咏。
39
浩然《堂府志》:在小清、凉境之后,祖无择建,不受《暑堂。府志》:在府治内后有月林庵修禊庵,并州守高诹之立。
40
潄《玉庵府志》:在府治锵鏐亭之下,宋州守戚如琥立竹尊者轩舆、地纪胜崇胜法,堂后新竹,一丛数竿,挺出云表,于时赏识标目为「竹状。元郡相吴储以状元之名不雅更名竹尊者,至今称之。黄鲁」直有竹尊者,轩记、栖霞阁。《明一统志》:在府城内,宋建。
41
景韩堂祖无择韩祠记》郡㕔内有景韩堂,宋绍兴中知州事陈烯改燕衎堂而为之者。庆元三年,郡守高诹之重修黄禴有记。
42
锦绣谷方舆胜览》:李从逊观,元佑初,以司马温公荐,除知䖍州,不赴,自号玉溪叟,于宜阳门外半里玉溪洞中种,列名花,名锦绣谷。
43
远意《轩府志》:「在府治南圃。宋州守赵资道建红阴亭名胜,志在倅㕔。王钦若布衣时作记。太平园旧志在仰山集》云峰下,去府城南八十里。宋大观四年,产异禾一本,两茎七穗,高逾九尺。张商英进《瑞禾图》,高躅作《大雅》十二章。末云:「爰有异粟八节如鞭。一本之上,双茎相向,穗叶敷荣,挺拔寻丈」。
44
饲龙亭,名胜志,在木平山下兴化寺中,去府城南七十里。善道禅师,尝咒饭饲龙于此。又有啸月亭景物,清絶不减仰山。
45
难禅阁名胜志,在宜春县谯楼外街南。宋李冲元建黄庭坚曰:龙眠道人李元中为宜春决曹掾,尽心犴狱。事既饬,于是筑阁以退,听已无憾,而后安禅,乃乞名于山谷道人山谷,曰:菩萨久,习胜妙禅定于诸三昩,心得自在,哀悯衆生,欲令成熟,舍第一禅乐而生欲界,是名菩萨难,禅可名曰难禅阁。
46
《三絶碑舆图备考在府学内丛桂堂前,宋州守祖无择建学旴江李觏记,京兆章友直篆额。河南栁淇书,世号「三絶元」修庙学碑,出尘土中置于此。
47
《落梅堂林志》:在府治内,宋王孝先诗:「谁将三弄笛,吹向五更初」。
48
南园道堂,《明一统志》在府治内。宋宣和间,州守辛炳建诗云:「有节松筠方直操,无言桃李尽成蹊」。
49
介亭名胜志》,东湖之南有介亭,宋张杓知州事,兄栻过之,为书东湖扁额,易「卢石堂」为「介亭」,仍题榜侧云:「介亭之石」,本卢肇家故物也。挺然特立望之,有汲黯立朝之气象。予既考《豫》六二之义,以名亭并朂来者,《稽古阁林志》在府学内,宋淳熙间,州守张杓建《岩幽亭府志》,在府治内庆丰堂,前宋州守刘履中立。无《双亭府志》,在庆丰堂之东,州守高诹之立。
50
《𨼆斋林志》:在郡治州守张杓,建南轩命名,并记朱子诗「君看物我间,𨼆显岂殊致,愿友振民功,更懋根本计」。《四益堂林志》:在府治内,宋州守张杓建刻其父浚所书《四益碑》于其中。
51
梯云楼,《明一统志》在府城南仰山庙右。宋时建塑孔、孟像于上。
52
飞泳楼《明一统志》在萍乡县治,宋绍兴间剏为放生亭后。县令王谦建是楼,取鸟飞鱼泳之义,旁有双清亭。元毁,明洪武初重立。
53
《尊德堂舆图,备考》在府治内,宋淳熈间,州守周必达建其弟必正记云:「正直慈爱,宏才硕德,吾尊房公,诋排异端,扶植圣道,吾尊韩公,文谋武畧,外定内理,吾尊李公,其他相继而称贤者,吾将次第尊之」。
54
北墅《明一统志》在府城北七里。宋郑居仁创为游观之所,中有悠然亭。
55
多胜楼、浮香楼,《明一统志》俱在府治。宋建四藤阁林志》,在府城南仰山亭,朱子经此,为学者讲道阁下。
56
勤顺堂《明一统志》在府治。宋开禧初,州守罗克开建。取韩愈郓州溪堂序,上勤下顺之语,以名林坰记。
57
徐仙亭夷坚志:萍乡县兴教寺后有徐仙亭,昔徐君居此地,每日见黄犬往来,心异之,遂烹食焉,盖黄精也,因而仙去,后人于故居筑亭林志。宋绍兴间,县丞卓津建。
58
寒泉亭,萍乡县志》在清江里官道旁,去县东三十里。宋淳熙中,县尉潘友文创建。
59
劳拙堂《明一统志》在萍乡县治,后旧名莞尔。宋淳熙间,县令王谦更今名,自为记。王廷圭诗:「君侯本学道,与世疑濶疎。拥袖听街鼓」,堂下一事无不为赫赫名,诡衆以自殊。催科虽云拙,于今乃贤欤!
60
丛桂堂《明一统志》在府学内。宋嘉定间,建林坰记潺潺阁。《明一统志》:「在府城南仰山庙右,自溪前引水绕庙,潺潺有声。宋娄乾曜诗一派泠泠绕槛清尘襟,洗涤自凉生。夜深好梦才惊破,疑是半天风雨声」。《居敬堂林志》:「在分宜县治左,宋淳佑间,县令李宏规建龙江亭」。《名胜志》:「在万载县北五里狮子山顶」。
61
黄子澄《故居府志》在分宜县丰乐乡。
62
瑞莲亭,萍乡县。志在县署后。宣德间,知县葛启建浚渠亭,徐琏记宜阳官渠。唐刺史李公将顺,因郡民恒罹火灾而作,后民田藉以䕃灌者不可顷,计由宋迄明,屡浚屡塞,頽壅日甚。正德癸酉,琏来守袁下车。未几旬,回禄三告,意古渠之疏或有待于予也,遂督集夫役,循旧堰而复之。县尹张参建亭立石以记其事,予为名曰浚渠。使登斯亭者,知为渠而建也。
63
绿筠清室,熊槩记万载。邑治之东,背山临流,有宅一区,环室皆竹,苍然以万计。王氏允成,乐其幽胜,名曰绿筠清室。
64
望云亭萍,乡县志》在县南迎凤岭,即四望旧址。明万厯间,知县陆世绩再建,以思亲易其名,自为记并诗云:「浮云富贵皆虚幻,亲在胡为事逺游」。
65
临江府:
66
巴邱郡故城,《太平寰宇记》。按《舆地志》,吴后主分新淦、石阳两县置巴邱郡。《吴志》云:周瑜进兵寻阳,破刘勋,讨江夏,定豫章、庐陵,留镇巴邱。周瑜堞今在新淦县南。《豫章书》:今𨽻峡江,去县南八十里。
67
巴山县故城,《太平寰宇记》去新淦县六十里,汉之理所。隋开皇十年移于今理,此城遂废。
68
泥溪城,《太平寰宇记》,在新淦县南四十里。按《陈书》云:梁天监元年,南海刺史萧斆举兵入,遣将军欧阳頠屯兵苦竹滩,用拒官军,即此城也。《府志》:今𨽻峡江新淦故城。《元和郡县志》:本汉旧县,豫章南部尉所居。陈割属巴山郡,开皇中废郡县,属吉州。《太平寰宇记》:在今县北一百二十里。《十国春秋》,杨吴天佑七年冬,淮南节度判官严可求请置制置使于新淦县,遣兵戍之,以图䖍州,即此。
69
按《明一统志,都尉城都制置城均即新淦故城,故不重列。
70
石阳废城,《名胜志》,在玉笥乡之仙居里,遗址尚存。西北去新淦五十里。
71
按《明一统志》,石阳东汉置县,属豫章郡。晋属庐陵郡,隋省入新淦。
72
废吴平县。太平寰宇记》:在新喻县东一百一里,本汉末汉平县,隋改为吴平县。开皇十三年废入新喻县龙池墅城。《太平寰宇记》,隋废吴平,其年再立。新渝县,在龙池之墅。名胜志,大业时以水患迁治距村而城废。明一统志:在今新喻县南三里。
73
西吴州城。《太平寰宇记》:「武德初,安抚使李大亮析新喻置西吴州,七年废,复建新喻县。按《明一统志》,此即距村州治也,在今新喻县北四十里。
74
河臯寨名胜志》,栖梧山前,濒河有石曰河臯石。昔周公瑾留镇巴邱时尝憇焉,今呼其处为河臯寨。
75
樊城林志,在临江府西北三十里,相传有樊将军居此,不知其名。
76
瓦城豫章书,在临江府东北四十里。相传五代时乡豪筑此以自保。
77
员僚《寨林志》:在府西南六十里,连接新喻、高安两界,相传隋时曹王所立,尝同员僚守之。
78
枫冈寨杂志:在新淦县南五里,唐吉州刺史彭玕立寨于此。
79
邓克明寨府志》:在新淦县东四十里。邓克明据抚州时所立忠武王常遇春讨平之,削山为城,垒石为门,周遭二十里,城堑俱存。
80
九仙台,《明一统志》在玉笥山孔邱明宅,明《一统志》在玉笥山。秦人孔邱明奉母学道于此。
81
卧云庵,名胜志,清江县东六十里閤皂山,上有卧云庵。汉建安中,葛元修炼其上,一夕衣冠入室,卧而气絶,弟子守之。越三日夜半,忽大风发屋拔木,有声如雷,灯烛尽灭,失尸所在。
82
黄檗《馆林志》:「在新淦县南二十里绵峰山上,唐权德舆过此有诗。
83
魏夫人坛名胜志》:在峡江县南四十里玉笥山大秀峰顶,相传南岳夫人尝治于此。黄庭坚有诗。
84
五浪馆《太平寰宇记》:袁水在新喻县南五十歩,西至一滩滩,长二里,其地险峻,号曰五浪滩,其侧立五浪馆。陶侃读书处名胜志,去郡东门里许为百花洲。相传晋陶侃《读书处》。《施闰章记》,淦城东百花寺侧有陶公侃读书台,其下曰洗墨泉,亦以陶公名。
85
化梭亭,名胜志,府城东北三十里有化梭亭,晋士行故迹也。土人谓侃㣲时渔雷泽中得一织梭归悬之壁,一日雷电起梭,化为龙去,后人为立亭于陶母墓侧」。萧子云《𨼆宅名:胜志》:在峡江县东南三十里。《书苑》云:郁木山有梁萧子云𨼆宅黄庭坚诗》,「郁木山头,春鸟呼云迷」。帝子旧时居风流,埽地无寻处,只有寒藤学草书。
86
锺山府名胜志旧图经云:隋大业二年,敇于新喻县东三十五步,作锺山府,明年䘮乱,遂废。天夀元年十二月,移临梁,馆于府基,重建天夀,宇文化及伪号临梁馆。《名胜志》:新喻县治南虎瞰山下,有泉两眼,上有临梁馆,今废为学宫。
87
览胜亭名胜志》:临江萧滩石溪寺览胜亭,即唐卢肇观竞渡处。唐摭言、卢肇、黄颇同举于乡,公车偕发,太守独饯颇,而肇不与。明年,肇魁多士,守延肇观竞渡。肇席上作诗云:「扁舟鼓浪去,如飞鳞鬛峥嵘,各鬬机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88
按:唐人诗题乃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刺史成应元系七律,唯后二句同。
89
《绿阴亭舆地纪胜在新喻县学,俯瞰袁水。唐卢肇诗:「亭边古木昼阴阴,亭下寒潭百丈深,黄菊旧连陶令宅,青山遥负向平心」。
90
虎跑井,明一统志在府治东。唐鲁季丈庐母墓,每患汲江水逺,忽有虎于庐侧跑地得泉,人以为孝感,因名虎跑井。
91
欧阳处士宅名胜志,城南里许为瑞筠山,濒江周回五里,本唐处士欧阳董故宅,丛生瑞竹,色烂如银。
92
藏书岩《明一统志》在閤皂山南,唐宋齐邱读书处,双秀亭名。胜志黄金乡有双秀亭。南唐时,县人邓佑擢童子科,其弟佶擢三礼科,里人荣之,为筑亭峡江上,朱象为记。
93
《啸亭名胜志》:新喻县南四十里周山有云𨼆寺,左吟峰右啸亭。宋初,吴鸾与其弟凤吟啸于其上,故名。
94
《风义巷舆地纪》胜清江未立,县以前有冦警里妇曾将二儿走手抱长者,而令幼者步行。寇诘之,曰:「㓜者,妾所生长者,前人所出也」。寇义而释之,并遗以财。后官榜其所居为风义巷,今逸其处。
95
戏鱼堂《名胜志》:去清江县二里东山上有永夀寺。宋元佑间,殿中侍御史长沙刘次庄谪居卜筑于此。凿池堂前名戏鱼,自号戏鱼翁。摹《淳化禁中帖》十卷,刻石置堂中。又自为《法帖释文》十卷,《与武冈帖》、《淳化帖》并传。而《戏鱼堂独擅云:「施愚山集淦城东北四百步山谷间,为刘次庄戏鱼池堤崩水涸,石刻不存。土人言其鱼善鬬,絶异常鱼,春夏间尚有之。
96
浩然堂《栾城集》,新喻吴君志学而工诗,家有山林之乐,𨼆居不仕,名其堂曰「浩然」。府志在县南滨江,宋𨼆士吴叔元建黄庭坚书额。
97
横舟阁,《明一统志》在府治倅㕔。又有槐风。桂月二阁及冰壶阁,皆宋建。
98
挂冠亭》孔武仲记新喻萧贯之营其宅舍之东,将因高筑亭为燕居退息之所,命之曰挂冠,而未及为也。其子潜夫,即其基而屋之,属予为记。
99
李处士水《阁林志》:在新喻县西一里,宋李谘建杨亿,表其名。陈尧佐诗:「水阁春来好,泉声,坐卧间有田皆负郭,无树不连山,浮世谁轻重?清风自往还,何当免拘束,短棹访松闗」。
100
维崧《堂明一统志》在府治内,宋天禧中,王益为军判官,其子安石生于此,后人因名其堂曰「维崧」。
101
霁月《亭林志》在府治,宋时建。
102
吸川亭,《明一统志》在府治。宋时判官㕔,面对大江休亭。豫章集萧公饷济父筑亭高原,以望玉笥诸山,用其所以斋心服形者,名之曰休亭。
103
静治堂《明一统志》在府治内。宋建又有坐啸堂司谏韩璜记。
104
芗林,名胜志》,在清江县东门外。孙觌《芗林铭序》,秘阁修撰向子諲治一室,手植衆香草环之,而读《离骚》其中自号芗林居士。建炎末,上书谢事,徘徊玉笥之下,淦水之滨,登高探胜,筑室居焉。艺兰九畹,采芝三秀,羣芳衆草,罗生堂户,盖真得所谓芗林者。绍兴五十年,诏起江东转运使,明年,徙两浙,召见奏事,赏劳甚宠,因从容自言,有终芗林之意。上嘉叹良久,亲书「芗林」二大字赐之。范《石湖集》芗林故侍郎向伯恭所作,本负郭平地,旧亦人家。阡陇故多古木,修篁林塘,皆为樾阴所迫,森然以寒。
105
经史《阁林志》:在旧府学,内宋侍郎向子諲建,以藏经史胡铨有记。
106
云章《楼林志》:在新喻县南一里,宋萧燧建,以藏孝宗所赐御书。
107
涌月《亭林志》:「在新淦县,宋时建。愿丰《亭林志》在新淦县治,南濒江,旧名四望,宋高斯从为令,取杜甫忧国愿年丰」之句,更名。
108
景䟽亭《明一统志》在新喻县西一十里。宋欧阳国华致仕归乡,作尚书右仆射曾方铭、学士徐君平记。
109
一览楼。明一统志:在府治圃中圃有清江台,台上有楼,名曰一览宋建。
110
旌忠《庄府志》:在峡江县,宋高宗以韩世忠功,特赐淦田,手书旌之。世忠孙枤,有赐田碑记。
111
墨庄池坊名胜志》,清江县有墨庄池坊,今逸其处。朱子记》乾道四年,熹之友刘清之言,清之五世祖磨勘工部府君讳式,仕太宗朝,佐郡计者十馀年,既没而家无馀赀,特有图书数千卷。夫人陈氏以语诸子曰:此乃尔父所谓墨庄也」。中更变乱书散,不守清之之先,君子节衣缩食,悉力营聚。至绍兴壬申岁,而所谓数千卷者,始复其旧。故尚书郎徐公兢、吴公恱皆为大书墨庄二字,以题其藏室之扁。
112
按《朱子文集》、《墨庄五咏》,尚有冽、轩、静春堂玩易斋君子亭》诸名。
113
《五贤堂林志》:在府学讲堂西祠,宋刘敞、刘攽、孔文仲、武仲平仲所谓「二刘、三孔也。
114
云泉精舍刘克庄记休文游四方,归筑精舍閤皂山中,面峰挹涧,手植参杞,梅竹无数。其言曰:「山椒之云,自去自来,涧中之泉,随取随有,此予之所嗜,不待有力可致」。故余得而擅之。休文杨氏,名至质,丰城人。纵目楼名胜,志在城南道院宋萧尚书。逵引年归乡,作纵目楼以学仙。嘉定十一年,寒露前一日,一窭病者叩门求谒,曰:「苐报尚书,不吾却也」。及逵出视,则已去矣,但以所食榴皮书「桂岩来」三字于「阶石透彻,不可磨灭」。章尚书颖诗「桂树花开临旧国榴」皮,书字彻新砖,正谓此也。
115
高明阁《新喻县志》在虎瞰山东。宋尚书章颖建美俗,《堂林志》在新喻县治,宋时建。
116
清江碧嶂亭《明一统志》在府圃中,宋时建秀溪别墅名。胜志》在新淦县东北二十里,宋兵部侍郎曾宏迪别墅也。有宸翰篆书,「秀溪」二大字刻石。
117
竹坡舆《图备考》在新喻县南,宋尚书谢谔居此,有《桂山堂杨诚斋诗》。「种满山中浑是桂,怪来月窟更无香」是也。其燕坐之堂,名曰艮斋,学者因称艮斋先生。《二老亭林志》在新喻县学,西宋朱子守长沙道,经于此时尚书谢谔家居,二公相㑹,互有赠咏,观者叹为德星聚㑹,因作亭,好事者绘为图,谓之《二老图》。庐陵杨长孺题诗,侍讲朱顔映白发《尚书》野服,接通衢德,星聚处人争看画,作《两翁相见图》。
118
万安野馆,新喻县志:在县东六十里,即今万安铺。宋李绍兴与刘清之建为讲学所,绍兴自号「万叠山人朱子万安野舘,诗身似孤云,去复还投装,犹记北窻闲,只应烟雨苍茫外」,即是当时万叠山。
119
近江楼《明一统志》,在府治东南濒江。宋知军魏庭玉建以朱子诗有「征骖聊驻近江楼,南市津头问买舟」之句,故名内祀朱子及黄干、张洽。
120
《唤春园杨万里记》新喻县南五十里而近,有乡曰临川,山深水秀,一峯孤耸,名曰卓笔,人士周仲祥居焉。园于居之旁,求予名且记之,予为兼总,而名之曰「唤春」,葢取之刘梦得之聫句云。
121
御书阁周益公集崇真宫记,宫北有令威观,入门即御书阁十一楹,藏熙宁赐书百一十八幅,章圣封泰山芝草二本,皇佑新乐图一卷,绍兴宸翰十幅。
122
按旧志,崇真宫在閤皂山东峰之麓。
123
庆源《别墅吴草庐集》、新淦龚翊舜咨所营翊读书通古今,为诗律稳妥。有集名《桃源渔唱》。
124
按:记文,别墅介,新淦、乐安之间,地名隆中山。清江黄氏池亭亭名。玉壶冰见掲。文安集有诗春晖堂何太虚诗小序》,清江黄伯原母弟七人,孝爱友恭,作春晖堂以奉母学士草庐吴先生序其事,名士大夫诗词交赞之。
125
竹深亭,傅若《金记》,新淦之鹏溪,有廖𨼆君叔敏,性嗜竹,自号竹窗。其孙中山嗜竹,犹其祖,故屋旁多植美竹,而筑亭其中,名以竹深。
126
《䝉山书庄名胜志》,在新喻县北九十里。元梁寅至正间,辟集庆路学官,弃归,明初徴至京考郊祀,书成授官,以老辞赐金还乡,筑䝉山庄𨼆居,著述梁寅《自记》诸书,或刻之以传,或缮写以藏,暨凡所得书,皆聚之一室,故号「书庄。
127
金水亭元何中有《登新淦金水亭诗》,鸣水台在閤皂山,见元何中诗。员峤亭在清江镇灵峰寺,见元人何中诗,《宗濂斋新喻县志》明邑人周德成《建延梁石门先生》传《春秋于子若孙聫云:「理存太极一圏内,道在中庸」两字间。
128
练子宁故宅,安志在新淦东山下。罗洪先自《靖祠记》,其先本新淦东山人,至父伯尚迁三洲,是生公,比及第,复居淦城。
129
浩然堂在新淦《县府志》:𢎞治中,提学副使李梦阳立金川书院,以祀练子宁父子,名其堂曰浩然。
130
望江楼,《新喻县志》在县东南五十步。儒学之右,高广数丈,极目可百里。明洪武初,知州张𢎞建。
131
《湖阴书阁府志》:「在新淦县西北四十五里莲湖上,明里人朱文绍建《罗洪先诗》,湖水遥连紫淦浔,读书高阁傍湖阴」。
132
吉安府:
133
庐陵故城,《元和郡县志》,汉献帝兴平二年,分豫章于此置庐陵郡。晋太康中,移郡于石阳县,今旧州东北故城是也。《太平寰宇记》,隋平陈,改庐陵郡置吉州,于今郡城西南筑小城,即旧州城是也。又故城在县治南一里,晋咸康末,太守孔伦筑。
134
按庐陵故城有二,一汉旧县,西晋太康中郡移于石阳而城废,即《乐史》所谓「在太和县西北三十里者是也。一,东晋咸康末孔伦所筑,隋开皇十年,改郡为吉州,而城始废,即《乐史》所谓在今县治南一里者是也。歴来各志,互载不明,今为考正。
135
安城县故城,《太平寰宇记》去安福县六十里,有安城故城存焉,即汉安成侯张普所理也。
136
平都故城,《太平寰宇记》在安福县东南百里王水口。《舆地志》:樟树没于龙陂」,即其水也。汉时,平都县在此水口,以地险徙之,旧城犹存。
137
遂兴故县。《太平寰宇记》,在泰和县南一百七里。《舆地志》云:后汉献帝立,吴大帝改曰新兴,晋武帝复为遂兴,以在遂水口为名。隋平陈,废名胜。《志》在万安县西北十五里。
138
吉阳故城,《太平寰宇记》在吉水县东一百二十里。吴后主二年立。隋开皇十年废。
139
永新故城名胜志,吴立永新县,属安成郡。至隋郡废,以县并入泰和。有故城。在治西二十五里
140
废兴平县。太平寰宇记:吴孙策,二年立。隋开皇十年,废东昌,废县。太平寰宇记:在太和县西北六十里。舆地志云:吴后主置。隋平陈,废名胜志。隋省入西昌,唐复置,寻废。今之永和镇,即其地入庐陵。
141
安成郡故城,《太平寰宇记》,晋元康元年,朱居为安成太守,筑郡城郭,内有双阙,高数丈。隋平陈,废郡为县。明一统志》在安福县境。
142
废安福县。太平寰宇记》:在今县东六十七里枕王江之口。
143
西昌故城,《太平寰宇记》在太和县西三里。齐明帝初封西昌侯于此。隋开皇十年废。
144
石阳故城,《太平寰宇记》:在吉水县东北三十里,梁天建中改置。隋时与吉阳同省入庐陵白口城。《太平寰宇记》在太和县东南二里。《陈书》:梁天监三年,陈武帝遣杜僧明将兵二万人筑城于白口,以御李迁仕迁仕,亦筑城相对。今两城旧迹犹存近白下驿。
145
按明一统志,「白口」作「白石」讹。大臯城太平寰宇记:在太和县北八十三里,临贑水,梁天监三年,陈武帝领兵赴难,高州刺史李迁仕筑城于大臯以拒之。
146
鱼梁城,名胜志在万安县南十里。《南史周文育传:李迁仕据大臯,遣其将军杜平虏入赣石鱼梁作城,文育撃之,杜弃城走,文育据其城,即此。
147
摭口城,《明一统志》在庐陵县北七十里。陈永定元年,广州刺史萧勃遣其子孜及其将欧阳頠、傅泰等将兵出南康,傅泰据摭口城,周文育使其将丁法洪攻泰,擒之,即此。
148
圣岭城,名胜志》,永丰县南三十里有圣岭,世传五代间,夜有神人震动其上,旦视之,突起土城,周回数里,因以为名。宋绍兴中,乡人避寇其中,多所全活。
149
严城明一统志在永丰县南十五里。旧传唐末有严将军聚兵于此。
150
新茨亭《太平寰宇记》、王烈之《安城记》云:「豫章太守贾萌与安城侯张普战于新茨之野,今安福县侧有新茨亭」。
151
《黄金台名胜志》:吉水县西北五十里朝元岭有方石乱点如金名黄金台上,鑴诗云:「落落万古石,悠悠千载心。人间不相遇,白云深处寻」。
152
龙陂,名胜志王江,东流与泸水合,其汇为龙陂,去安福县东南百馀里。顾野王谓是掣材之处。土人言孙皓时伐木顺流,至此陂而沈,以绳挽之,即有风雷之变。后岁旱,试相牵拽之,风雨立至。宋元嘉中,木忽自浮水面厚可五寸,其半犹沈水中,垂成沙洲。
153
《读书台安城记》:晋殷仲堪为安城太守,于郡西大池之上筑台读书。今遗址尚存,颇有胜境。
154
陶皮二仙,《石室名胜志》:在泰和县武山北,葢二仙修炼处也。又名北岩天将雨则岩窦出泉,祷者以此为候卢度《𨼆居旧志》:在三顾山,去泰和县南五十里。刘宋元嘉中,卢度𨼆此其池内鱼,以名唤之,则次第来食虎口石。《太平寰宇记》:在庐陵县北一百三十里,临贑水高三丈,出一穴,状若虎口。梁侯景乱,陈霸先将兵三万至此。景将立栅以邀之。霸先使具舟排之,而潜军出其不意。及觉,已至栅下,遂败。方舟北济,即此处也。越公台名胜志》,泰和县西十里有越公台,相传越公杨素所建,以其形似月,又呼为月台。
155
庐陵竹室房《千里记》:「三年夏,待罪于庐陵所。栖率,用竹以结其四周,植者为柱楣,撑者为榱桷,破者为溜,削者为嶂,臼者为枢,篾者为绳,络而笼土者为级,横而格空者为梁」。
156
曼殊阁青原山志》,唐刺史李彤建,又有雷泉亭、洗耳亭,亦彤建。
157
临涧阁,《青原山志》,唐刺史韩衢建水阁。《青原山志》,唐刺史韦恱建百花亭徘徊亭」。《青原山志》俱唐刺史谢良弼建龙穴亭青原山,志唐刺史姜辅建」。
158
印水矶,茅亭,《青原山志》,唐刺史张勔建浮墩。《太平寰宇记》在安福县西七里,今号四望墩,下有古人作石羊。狮子尚存。
159
落亭《太平寰宇记》与浮墩相近,县曹童翺得仙之所文。《江楼名胜志》,吉水县之北门曰文江门,其上为文江楼,楼侧有飞霞亭,为饯送之所县。志:飞霞亭旧名落霞,宋令杨獬改名曰飞云。谢艮斋,谔𨽻书其额,元至元间改亭为楼,郡人刘辰翁书「飞云楼」三字,扁其上,年久摧塌。明天启癸亥,知县何应奎重修,复立飞云亭于左,寻被火亭废。
160
玉山馆,《明一统志》在万安县。唐张籍诗:「长溪新雨色如泥,野水阴云尽向西。楚客天南行渐逺,山山树里鹧鸪啼」。
161
桃花院,名胜志吉水。县东五里为凤山,上有桃花院,下瞰文江。
162
玩龙亭,名胜。志吉水县南张华山下有石洞洞,有清泉,相传龙所穴也。洞口玩龙亭,为张国宾立。
163
孝子亭周叙》记:吉水李孝子,隋大业中人,㓜䘮,母事父益至,父殁未葬,比舍失火,恸哭伏棺而死。其墓在学宫之傍,墓前有亭,洪武、宣德间,州守相继葺治。《明一统志》:隋李孝子墓侧有白华亭。
164
姚公石室太平寰宇记》:按《县图》云:县西北一百二十里禾山足,有石室,豁然洞开,有大涧,濶数丈,有泉涌,出可以行舟,前不知极。唐姚元崇布衣时,曾至其处,爱此殊状,卜居于侧,读书数载,业成而去,为开元名,相今遗墟,松竹犹存。
165
《相山诗,社名胜志。唐杜审言为司户时,置郡西城隍冈,一名西原,平衍幽旷,步入令人,有林壑。思致,宋咸淳三年,郡人周平园与危恕斋欧阳寓庵置地。西原八泉胜处起诗人堂,元时废。
166
赵居士故居舆地,纪胜东湖在安福县东南,水石幽胜,为唐赵居士故居。按居士,名原阳,安福人。博通经史,尝梦神语曰:「汝神仙中人,何望富贵」。遂絶意人间事,从游尘外,不知所终。
167
徐侍郎宅名胜志,永丰县报恩镇。有唐中书侍郎徐安贞宅,后为寺。
168
擣衣石名胜志,王象之云:顔鲁公擣衣石,在永新县,前市,故老相传,顔尝盘桓其上,以为石可擣衣,故名。志谓在县北四十里平原村,广四尺,长倍之,其色莹黛。公为吉州司马,行部过此,抚石而憇扣之,声音清越,今更千年土花不蚀」。
169
《雪浪阁豫章书》在吉水县北。崇元观有吕洞宾题诗「褰裳懒步寻真宿,清景一宵吟不足,月在碧潭风在松」,何必洞天三十六」。明罗洪先葺之题柱云:「风月无边何必洞,天分六六江山如故,不知尘世几千千」。张钦寨明一统志:「在吉水县北九十里,与张钦寨相近,彭玕置堡寨于上,可容数万人,仓廪之迹尚存。
170
青原台,《明一统志》在府西,射圃之东。宋刘僴诗:「春台百尺枕,芜城杰槛层轩入紫清坐,啸风云生画栋剧谈河汉㵼朱甍山,围兰若青螺,逺江带苹洲,白练横挂席,㑹凌南斗去,羽人辽海看骑鲸。
171
羣玉《𨼆居名胜志》:「在永宁县西四十五里小玉笥山南。《唐书》:「孟賔于湖湘,连上人归南唐,授丰城主簿,迁涂阳令,致仕,𨼆于玉笥山,自号羣玉峯叟」。
172
双鹤楼,《泰和县志》即钟楼初楼成,有双鹤来栖其上,三日乃去,故名。又名江南第一楼见徐锴碑记》。
173
聪明台能改斋漫録》国史刘沆列传曾南丰撰云:沆,吉州永新人,曾祖景洪,事杨行密为江西牙将。有彭玕者,据州称太守,胁景洪附湖南,伪许之,复以州归行密,遂不仕。尝谓人曰:我不从彭玕,当活万馀人,后必有隆者。因名所居山曰后隆山。山有唐牛僧孺读书堂故基,即其上筑台,曰聪明台,沆母梦牛相公来而生沆。予按江南野史彭昌传云:初,唐相牛僧孺,其祖逺仕,交广罢秩,还至郴、衡间,为山贼所摽掠,唯僧孺母子获存,遂入江南,止于庐陵禾川。县之北有山名絮芋,源下有古台,古老传为聪明台,其下有涌水,曰聪明泉,僧孺乃舍其上而肄业。迨十数年,博有文学。㑹母死,遂葬于县之西南才德乡大学里。既随计长安,擢上第,不十数年,累秩相辅。时彭昌四世祖居于僧孺母墓之侧,应诸科举至京师,僧孺闻而引与见,问其坟陵。彭氏㓜而不知默,不能对。及归,为修其茔,㑹僧孺罢相,镇襄阳,未几暴薨,故其坟未曾封,至今本县图经俱载聪明。泉侧有牛相读书堂,馀址尚存。野史本吉州人,龙衮所撰,或得其真。今沆传以祖景洪即其上筑台曰聪明台,误也。
174
刘鹗《读书台林志》:庐陵刘仲翔所居号杉溪,其读书台遗址尚存。
175
聚喜亭《永新县志》:宋致和间大旱,县令侯彭老祷雨得应,邑人咸喜,彭老因作亭识之。
176
仙女梳妆亭,名胜志》,府治有胭脂池,相传昔有仙女来戏池中,后人洗胭脂」者,咸汲池水以取色泽,故名有石阑井亭、仙女梳妆亭,今俱湮没。
177
清都台,《明一统志》在府南清都观。宋苏轼自儋耳归游,此书「清都台」三字于台上。
178
沧浪台,《明一统志》「在泰和县西门外,面瞰秀溪,宋知县赵汝谟建。
179
卷舒堂《吴草庐集》:故丞相庐陵文公尝写卷舒堂」三大字,贻其乡之𨼆。君子刘梅溪笔势雄伟,广修丈馀,刘宝藏之,余为作堂记。
180
槐安阁《名胜志》,在泰和县之南塔寺。《黄山谷诗》:「万事尽还杯酒里,百年俱在大槐中」。
181
墨池《阁林志》在泰和县学,黄庭坚有「前日学书池」之句,即此。
182
《吕状》:元《读书堂舆地》纪胜县圃有读书堂。皇佑五年状元。吕溱,旧游处。溱,江宁人。天圣中,随侍其父士元为泰和令,读书于此。
183
齐吕堂《明一统志》在泰和县,学邑士思齐、吕溱之意紫薇堂《明一统志》在泰和县圃东。
184
三仙堂明一统志在安福县东南黄牛岭,上应梦阁。明一统志在泰和县西北五里,登科山。往时赴科者多预宿,其下求梦皆验。
185
快阁程实之记阁最一郡之胜,在泰和东南城上邑,令太常博士沈遵名曰快阁。迨黄太、史庭坚赋诗其上而阁之,名闻天下,方舆胜览,在泰和县东慈恩寺前,萧孟昉《快阁纪存》,黄庭坚以元丰辛酉宰西昌题诗后百馀年为庆元三年丁巳,墨迹已不存,长乐卓洵士直得真本于邑士严龟龄,乃命工摹刻于阁,杨万里、文天祥俱有和诗。
186
《醒心轩快阁记》:存在慈恩寺天王院碾坊之竹阴山谷诗「尽日竹风谈,法要无人竹影。又斜阳他时若有相应者,莫负开轩人姓黄」。
187
跨牛庵豫章集、吉州泰和县、普觉禅院东北,皆修竹长老,楚金开息轩于竹间。予作县时尝谓金为我作草庵于竹北金方经营,经藏未暇也。他日庵成予已去,金知予随食四方,不能有是庵也,则自名曰跨牛」,而乞予铭。
188
《三秀亭豫章集》:元丰六年春,庐陵守夀春魏侯纶下车之十二日,芝草二本,産于州院狱门之东,其后得一本于郡斋便坐之室,而最盛于西峰僧舍之秀野亭,一月之间,凡産芝二十馀磊落,权竒人物,象成最后,寺僧来献黄芝,异本同颖黄者庆,色异本同,颖者不争之祥,魏侯因即秀野亭,以为三秀,属豫章黄庭坚记之。
189
苏黄台《明一统志》在庐陵县永和市中黄山谷,送东坡,过永和、宿清都观,二人倡和于此,因名。
190
御书阁《明一统志》在吉水县罗陂,宋御史萧服建。有徽宗篆扁。
191
《三瑞堂名胜志》,宋蒋之竒《寄范吉州道卿诗》,一麾新佩印,三瑞更为图。葢其时城西池产并蒂荷花玉,虚观产芝草,天庆寺降甘露,皆神宗熈宁二年五月、八月、十月事。
192
日新亭祖《龙学集》有《题安城刘伯玉日新亭诗》,《先春阁名胜志》:「宋建中靖国间知安福县,李康成作《黄庭坚诗》,「面春筑飞阁,春至最先知」。
193
爱竹堂,名胜志》,知安福县。李康成作《山谷诗》:「富贵于我如浮云,安可一日无此君」。
194
朝华亭《安福县志》,宋令李康成《建黄庭坚诗》,对案昏昏迷簿领,暂来登览见高明」。
195
适轩明《一统志》:在安福县清真观,宋县令李康成,寓此《黄山谷诗:「琳宫接丛霄,绿水连翠㣲,幽花露,林薄,好鸟娱清晖,道人勤洒扫,令君每忘归」。
196
息轩《泰和县志》在普觉寺。宋元丰间县令张君题《黄山谷诗》「僧开小槛笼沙界,郁郁叅天翠竹丛」。
197
知津阁,明《一统志》在万安县西大江口,旧名云洲,后取苏轼,此生何止畧知津之句为名。
198
《横江亭林志》在泰和县南,临街旧名角亭,因「黄庭坚江横决事㕔」之句,遂易其名。
199
五笑亭、青原山。志亭在青龙脊上,徐俯建,万厯间,祁承邺重修。
200
咏归亭,庐陵县,志在兴贤门外。宋绍兴末,郡守王佐建,周益公有记,元末兵毁。
201
挂川亭。吉水县志:在县南二十里石砻瀑泉上,宋淳熈二十年立。
202
环翠阁《安福县志》,宋刘元明《建杨万里诗》:阁在青围翠绕中,何时我辈畧搘笻亦闻佳胜无多处,只有千峰与万峯」。
203
竞秀亭,万安县志在大蓼滩,宋曾子与筑,前临大江,可览山川之胜,杨诚斋诗:「老夫上下蓼花滩,每到君家輙繋船,尊酒灯前山入座,孤篷月里水连天」,炎凉书问二千里」,塲屋声名三十年,竞秀主人丈似豹,不应雾𨼆万峯巅。
204
肖颜堂林志》:龙泉梁栋以直言为用事者所忌,遂不复仕进。晚以肖颜」名其堂,周必大尝从之游,因为之记。进士第一。堂豫章书在庐陵县学,宋文天祥举进士第一,因名。
205
二友《堂林志》:在府治后,宋福唐李弥逊作。有古松与竹对,植胡忠简。铨有记。
206
《冠霞楼》、《香山楼》俱见《徐清正诗,引》冠霞胡澹庵楼名香山楼澹庵孙伯轸所居。
207
凌云楼,名胜志,吉水谷村,宋神童李如圭故居。如圭七岁中童子科,随父宦京师,孝宗召见,即诵《尚书》无逸,上喜,抚榻和之至终篇。明日,赐宴父在,赐珠帘隔之,燕罢,撤帘以赐。后再举进士,官至福建安抚使。乃于居第起凌云楼,悬珠帘,以彰君贶。
208
凤凰台,《明一统志》在永新县北濠中,相传宋县令梅玘筑。台成,适祥鸟至,因名。
209
《五云阁舆地广记》:万安县五云洲在贑水之滨,龙泉水出其左,上有五云阁,宋时建正对水西芙蓉山,故戴复古有「凌空杰阁为谁开,隔岸芙蓉,不用「栽」之句。《春风堂名胜志》:永新治内有春风堂。宋元绛为令时,建尝自作诗云:「三年到此别无功,种得桃花满县红。此日不能收拾去,一时分付与东风」。杨万里有记《卢溪草堂舆地广记》:「安福县南有宋卢溪先生草堂,邑人王庭圭乞祠归𨼆,筑室于城南。胡安国尝过之,与先生商畧《春秋》《传》义,数日乃去。
210
《朝霞阁舆地纪》胜庐陵县。澄波门外有《朝霞阁应诏叙录》,朝霞阁乃今之白鹭亭。
211
赏春楼名胜志》,葛敏修《赏春楼诗序》。每太守燕集于赏春楼,或使斾未至,则徘徊于白鹭洲亭。
212
按旧志,大守李宗通判徐向,尝㑹饮楼,中有倡和诗,敏修为序。
213
山月亭,庐陵县,志在南湖车驾岭杨万里记:友人王信臣遵予过其家,有亭若在,天半掀然。孤巉者,山月也,面势直,一城高絶之地,闤闠数十万家,如在井底。三忠堂,周益公集》:庐陵宰赵汝厦,即县庠,立三忠堂,祀欧文忠、公修、杨忠、襄公邦乂、胡忠简、公铨。
214
䨥秀亭,庐陵县,志在永和市,文氏所建。宋周益公诗:「身在江湖欲看山,山行还忆弄潺湲,谁知里许双竒絶,碧玉青萝一望间」。
215
攀桂《楼林志》在泰和县学明德堂后,旧名登云阁,宋宝佑间改名攀。桂县令徐叔伦有记,后又改建丛魁堂。百岁堂在庐陵县淳化乡,文山诗序》:罗畊祖母萧氏,百岁父老,见所未尝,乡闾夸以为盛。天祥既交朋,升堂为夀,退布席㕔事,与横舟昆弟子侄,举酒尽欢,酒酣,赋诗云:「丽日萱花照五云,升堂风采见乾淳」。蓬莱㑹上逢王母婺女光中见老人雨露一门华发润,江山满座彩衣新,只将千岁苓为夀,更住人间九百春」。《读书台林志》:「在府城南学宫,宋丞相周必大读书处《庐陵县志》,宋庆元三年,教授于望立,并记元废明宣德间知府陈本深修。正德三年,知府任仪重修,更名讲经,台自为记。
216
勉耘堂《明一统志》在安福县北六十里,宋邑人彭寄、宗建、文天祥为之说。
217
《诚斋故宅名胜志,吉水县西北五十里有朝元岭岭之下为南溪。杨诚斋自秘书监将漕江东,年未七十,退休南溪之上,老屋一区,仅蔽风雨,长须赤脚才三四人,聪明强健,享清闲之福十有六年,徐灵晖赠诗云:「清得门如水黄,惟带有金」。葢纪实也。宁皇初元,与晦翁同召,晦翁出,而公独不起,尝自赞云:「江风索我吟,山月唤我饮,醉倒落花前,天地为衾枕」。此《鹤林玉露》所载也。庆元间,周益公以宰相退,休尝访公于南溪之上,留诗云:「杨监全胜贺监家,赐湖直。比赐书华,回环自辟三三径,顷刻能开七七花,门外有田供伏腊,望中无处不烟霞」,却慙下客非摩诘,无画无诗只谩夸好事者绘为《南溪图》以进,公题其上曰:「平叔曾过魏,秀才何如老子致元台苍松白石青苔径也,不传呼宰相来」。
218
一经堂,在永新县东南。《杨诚斋集》宜春簿,谭㣲仲作《堂业书》以教其子四人,命之曰「一经堂。
219
《六一堂杨万里记》:绍兴元年,庐陵郡守莆阳方崧诛茆于郡圃之东三瑞堂之左,为堂七楹,名以六一,旁搜先生之遗墨,伐石刻之。明《一统志》堂后有贮云台福荣堂杨万里记,绍熙五年,隆慈皇太后圣夀八十。于是吉州泰和县进士胡笺父谘封迪功郎母欧阳氏孺人赞书宠嘉,乃扁其中堂,命曰福荣,以侈君赐筹安堂。《欧阳守道记》:「开庆元年,泰和萧公逢辰为江西副帅,戎事小暇,徘徊筹安故址,久为墟烬,㑹得巨木百馀,即以成斯堂焉。
220
振古堂名胜志》:吉水县北六十里南山,宋儒王子俊筑书堂其间,名曰振古。杨文节、陆放翁、杨子直、朱晦翁皆游焉。子直诗云:「南山高且明,其下有深谷,文豹识显藏,终朝雾如沐」。晦翁读而喜之,比之辋川漆园远明楼杨万里记》:西昌陈恂所居,距快阁不逺,而距澄江又加不逺,然出门则江甚逺葢,闤闠居者百馀室,蔽遮其前,因楼其上,开窗卷帘,江光月色,飞入几席,始觉贝阙珠宫,去人不逺,因取山谷语,扁曰「逺明五美堂」。《杨诚斋集》,安城欧阳巨卿手种双桂,于所居之堂前谢艮斋,为记其事,且举王氏种槐之意,以策励其二子,成务成文,予因署其纸尾曰:王之槐、欧之桂、巨卿之积,善二子之继,善艮斋之乐,善一记而具五美、成务,兄弟欣然扁其右偏之一堂,曰五美」,而请予记。
221
山光楼《杨万里记》:永丰石井,张氏兄弟,好义,喜賔客治楼观,文仲之楼曰霁月,武仲之楼曰「凭虚,皆余命名也」。凭虚后废武仲子,师良作新一楼,复请予名,予以韦苏州诗「鸟啼山光夕」,古今絶唱也」,命以「山光醉乐堂」,杨万里记欧阳绍之挂冠归安福于东门之外,辟三径,作一堂,掲以醉乐。师,我醉翁也,绍之名似万卷楼,杨万里记庐陵印,冈罗敬夫避俗入山筑楼,扁以万卷,每月之吉定省,其母夫人外,即往山斋,流览简策,追琢词章,楼下有堂曰醉经,曰「逺俗」。
222
石潭林屋刘定之自记先君侍讲居石潭,学者称为石潭先生。石潭之濵,林木蔽亏屋于林下,故名。
223
《相石亭,名胜志,去永丰县明德乡二十里有相石亭,宋丞相文天祥募兵勤王,空坑兵败,将趋剑南,追兵至此,几及之,忽巨石坠塞,途次追骑惊伏,丞相乃得脱去。后人以为神所相也,因名相石作亭。其上石傍有屯军邱、断事㕔、马伏坡,皆丞相遗迹。
224
秋月寒,江亭《庐陵志》在永和寺,宋曾恱心建刘鉴序。东昌之景一十有五,秋月寒,江亭其一也。
225
月观轩《泰和县志》在澄江快阁之东,宋庆元中县令卓洵建。又有一碧轩,署县冯迪德建。
226
山晓楼庐陵县志在县东北,有文信国书「西江第一楼额」。
227
国朝康熙初,知府郭景昌、知县于藻重建垂芳堂,文文山记:「吾乡上游有佳木连理,生于邹公长者之地,不知几何年,益公取,以补庐陵图》志木濵水。咸淳八年秋,一夕大雷电,以风木随水而飞。又二年秋,有莲一蒂双华,出于文叔北窗下苔池中。文叔长者,曾孙也,连理表章于乾淳间,邹氏始享有其瑞。今文叔之庭,二季竞爽,两孙端美,天将昌之,殆未有已乎!」文叔喜而命余题其堂曰「垂芳。
228
凌波亭《明一统志》在府城南瞰江。宋时建王庭圭诗:「岚光浮水面,涛影撼城阴」。
229
水窗《名胜志》:永新县西有地名水窗,宋末刘友益居之。学者称「水窗先生」。
230
浩斋杨诚斋集》,安福刘彦与为其尊人浩斋先生作。浩斋,名建直,字谔卿,绍兴乙丑进士,知临江军新喻县,以奉议郎致仕。
231
无尽藏堂杨万里记永新县东郭外十里曰横江,张司马德坚作堂于其处,而题曰无尽藏,葢取东坡《赤壁赋》中语也。
232
《梅亭文文山记》:庐陵贡士萧元亨作亭于屋之西,偏周之一径,被径一梅,名曰梅亭」。
233
凝翠楼《吉水县志》在山原宋文信国题,明杨士奇记。翠屏晚对读书楼。吉水县志在仁夀乡,金塘宋朱淑宝建。
234
《临溪亭林志》在安福县城南,元李鼎、翁建,欧阳圭斋有诗。
235
环溪,《楼林志》:「在吉水县北岭口。江州学正杨用能建程钜夫诗》:「白云满地种苍术青草平湖开白莲。
236
逸清堂,程钜夫记》庐陵杨㢲溪之季景开官淮西,归,因先庐辟堂,太师留国,公书其扁逸清、余嘉景,开之肯堂与广㣲之名笔,喜而记之。
237
看水轩,《吉水县志》在仁夀乡,卢兜元、处士姜达建,翰林虞集有诗,王霄复为记。
238
《临溪楼府志》在安福县。元延佑间,张师亮建德林堂,刘鹗记荣父李氏世居吉文之古。平介乎青原、芙蓉两山间,所居竹树苍然。郡太守偰西郴扁其堂曰德林。至正五年,其伯子思泰谒予记。
239
丽泽斋刘诜记:庐陵范朝宗少居乡,慷慨有大志,因其所居斋扁曰「丽泽」,葢深有取于朋友讲习之道也。我我亭揭文安集,殷仲堪答桓温曰:「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宜春」。黄元瑜取以名其亭为赋诗一首。
240
冰雪相看亭,道园录赵君有道之先,故宋南渡时,自东都徙分宜,二百年于兹矣。大父登进士第,仕至文林郎。其父覃恩受官,宋亡不复仕,城东故地美竹,万个作亭其间而●焉,名之曰「冰雪相看」,信国公之子平逺宣慰所题也。
241
江村小隠何太虚记,刘静春门人,郭仪直居庐陵之城,冈广袤可里许,江流绕之如一,大盘、南台、泰岭、德胜、仙坛、紫云诸峯,四面拱立,皆若知有所尊者,仪直当盘之中构堂,榜曰「江村小𨼆」,于是环盘之胜,又皆若知有斯堂者。
242
环景楼刘定之诗,注吾邑诸吴,桂冈为旧莘乐,元名进士,其子楚府教授块翁,其女之子胡文穆公广,今学士与俭,亦其逺宗也。光亨构楼桂冈之下,名以环景,予寄诗题其上。
243
溪𨼆亭《吉水县志》在桃林。明永乐初,处士上官止定建尚书,金幼孜为记。
244
𢎞仁《阁林志:在泰和县治前旧城上,明宣德间,建丹桂楼,杨东里集五云洲萧氏家,丹桂一株,莫究所自植,相传约百数十年。元季毁于兵,虽枯根𨼆隠,而生意泯然。萧之彦孟尝敬修其先人之德,复作楼与桂相直,而桂之荄者复萌,不数岁郁然,识者知为萧氏再兴之徴,科第之祥也,遂号其楼曰丹桂。
245
慈孝堂在府南永和市颜子竒记畧》:永和胡氏有母曰:黄子三人,早失所怙,弱而不立。洪武辛未秋,徙富民以实京师,胡氏在焉,母命其子私计之,谁当行者,长者曰:「吾当往其次」。曰:「不可,吾兄家督也,宁可失乎?吾当往㓜者,曰:二兄相助,综家事,宁可少一乎?吾当往」。兄弟推让者再,四母徇㓜弟意而遣之行,宗族嘉之,扁其堂曰慈孝。
246
状元旧署名《胜志》,即泰和尉署。宣德癸丑,曹鼐由泰和典史登第,故今为状元旧署云。
247
羣英阁双江聂豹记恩:江西有小邱,突出于江之浒,去儒学●星门三百步,近有阁,耸拔连霄,题曰羣英县大夫。考国朝以来,凡登进士科者六十馀人,标其名于阁之楣。
248
守贞堂《怀麓堂集》,安福张敷贤作堂以奉其母,吴名之曰守贞,识不忘也。
249
正气《亭林志》在府城北螺子山忠义祠前。明正德三年,知县邓鸾建有《石刻文丞相年谱》、诸《忠义小传》。
250
瑞贤亭《吉水县志》:文昌乡泷江口上下有石万馀丈,其乡有登科者,石輙出五色烂然如霞彩,照映水中。明成化间,知府黄景隆建亭其上,吴寛为记。
251
《双节堂罗伦记》:虎溪萧节妇,刘氏,少寡无子,抚所后澄济犹己子,配以其兄刘庻绩之女。澄济又亡,抚遗孤,曰:「存性士大夫,以二妇之相,继以贞也」。表其堂曰「双节」。
252
黄公台万安县,志在惶恐滩下,漏湖坪为明观察黄。又元作吉水邹元标撰碑记》,顔曰黄公台。
253
捣石清𨼆,罗玘、记捣石顔氏、永新、大宗以捣石清●,名其堂而走。其子玺求记于予者,𨼆,君琦也。
254
三相,《堂林志》在永新县北禾山罗汉洞侧,以唐姚崇、牛僧孺、宋刘沆皆尝游学其间,故名。
255
金马台永宁县。志去县五里。蕉陂濵江有巨石,高旷方平,水环其下,相传有仙人乘金马经越行迹留焉,遂名为金马台。明嘉靖间,知县陆时雍过此大书「金马台」三字,勒诸石,复建亭于其上。
256
忠义亭胡直记站口故有忠义亭,祀先祖可山、静山,二公久圮,嘉靖丙寅,督学徐公檄徙金台口树木,主祀文丞相,而二公各以主配享焉。按郡邑志,可山讳文可,更名梦炎,静山讳。文静,可山弟也。
257
春浮园在泰和县,萧士玮记余家园,去栁溪二百武,左带平原水,木幽茂,西北为公安亭。稍前则金粟堂老桂丛生其中,上则杯山山,半峙湖中,从湖视山如杯,从山视湖,还如螺泛,泛于水中也。陟其巅,鱼游树杪,人行境中,树影俱从中流,见古柏、夀樟,皆宋元物。
258
江西通志卷三十九
URN: ctp:ws589150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