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六

《卷六》[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欽定四庫全書
2
湖廣通志巻六
3
《疆域志》形勢附
4
長沙府:
5
東三百五十里至江西袁州府之宜春縣界西六百五十里至常德府之沅江縣界南二百三十里至衡州府之衡山縣界北三百六十里至岳州府之巴陵縣界,由府治北四千五百五十里達於
6
京師東西廣一千里,南北袤五百里,長沙縣附邑也。 東至瀏陽縣界百里。 西至寜鄉縣界六十里。 南至善化縣界五里。 北至湘隂縣界八十里。
7
善化縣,附邑也。 東至瀏陽縣界九十里。 西至寜鄉縣界六十里。 南至湘潭縣界六十里。 北至長沙縣界五里。
8
府西南百里為湘潭。 東至醴陵縣界九十里。 西至湘鄉縣界七十里。 南至衡州府之衡山縣界一百二十里。 北至善化縣界四十五里。
9
北一百二十里為湘隂。 東至岳州府之平江縣界七十里。 西至常德府之沅江縣界一百五十里,南至長沙縣界六十里。 北至岳州府界六十五里,西南二百一十里為湘鄉。 東至湘潭縣界三十里,西至寳慶府之邵陽縣界一百七十里。 南至衡州府之衡山縣界一百五十里。 北至寜鄉縣界四十里。
10
西一百里為寜鄉。 東至善化縣界五十五里。 西至湘鄉縣界八十里。 南至安化縣界一百三十六里。 北至益陽縣界二十里。
11
西北二百里為益陽。 東至湘隂縣界五十里。 西至善化縣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寜鄉縣界九十里,北至常德府之龍陽縣界五十里。
12
東一百五十里為瀏陽。 東至江西之寜州界。一百三十四里。 西至善化縣界一百里。 南至醴陵縣界一百一十五里。 北至岳州府之平江縣界七十五里。
13
西北二百六十里為安化。 東至寜鄉縣界八十里,西至寶慶府之新化縣界三十里。 南至寶慶府之邵陽縣界一百里。 北至常德府之武陵縣界一百里。
14
南二百九十里為醴陵。 東至江西之萍鄉縣界五十里。 西至湘潭縣界七十里。 南至攸縣界六十里。 北至瀏陽縣界八十里。
15
南二百八十里為攸縣。 東至江西之安福縣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衡州府之衡山縣界六十里。 南至茶陵州界三十里。 北至醴陵縣界八十里,南四百八十里為茶陵州。 東至江西之永新縣界八十里。 西至衡州府之安仁縣界六十里。 南至衡州府之●縣界七十里。 北至攸縣界八十里。衡州府。
16
東三百四十里至江西吉安府之永寜縣界。西一百二十里至寶慶府之邵陽縣界。南四百九十里至廣東之連州界北一百三十五里至長沙府之湘潭縣界,由府治北四千九百里達於
17
京師東西廣四百六十里,南北袤六百二十五里,衡陽縣附邑也。 東至安仁縣界一百一十里。 西至寶慶府之邵陽縣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永州府之祁陽縣界九十里。 北至衡山縣界五十里。府治西北一百里為衡山。 東至長沙府之攸縣界一百三十里。 西至衡陽縣界四十五里。 南至衡陽縣界五十里。 北至長沙府之湘潭縣界三十五里。
18
東南一百五十里為耒陽。 東至安仁縣界八十里,西至常寜縣界六十里。 南至郴州之永興縣界五十里。 北至衡陽縣界五十五里。
19
西南一百二十里為常寜。 東至耒陽縣界五十里,西至永州之祁陽縣界三十里。 南至桂陽州界五十里。 北至衡陽縣界三十里。
20
東一百五十里為安仁。 東至長沙府之茶陵州界二十五里。 西至衡陽縣界三十里。 南至郴州之永興縣界五十里。 北至衡山縣界三十里。
21
東三百里為●縣。 東至江西之永寜縣界三十三里。 西至安仁縣界七十五里。 南至郴州之桂東縣界一百五里。 北至長沙府之茶陵州界十五里,南二百六十里,為桂陽州。 東至郴州界三十里,西至嘉禾縣界五十五里。 南至臨武縣界四十里,北至常寜縣界九十里。
22
州南一百四十里為臨武。 東至郴州之宜章縣界四十里。 西至藍山縣界二十五里。 南至廣東之連州界四十里。 北至嘉禾縣界五十五里。
23
東一百里為藍山。 東至臨武縣界五十里。 西至永州府之寜遠縣界三十五里。 南至廣東之連州界五十里。 北至桂陽州界五十五里。
24
西南六十里為嘉禾。 東至桂陽州界四十里。 西至藍山縣界十五里。 南至臨武縣界七里。 北至永州府之新田縣界三十里。
25
永州府:
26
東二百里至衡州府之常寜縣界西一百四十里,至廣西桂林府之全州界南四百二十里至廣西平樂府之富川縣界。北一百七十里至寶慶府之邵陽縣界,由府治北六千八百八十里達於
27
京師東西廣三百四十里,南北袤五百九十里,零陵縣附邑也。 東至寜遠縣界一百三十里。 西至廣西之全州界。一百四十里。 南至道州界六十五里。 北至祁陽縣界六十五里。
28
府東北一百里為祁陽。 東至衡州府之常寜縣界一百里。 西至東安縣界九十里。 南至零陵縣界三十五里。 北至寶慶府之邵陽縣界一百二十七里。
29
西九十里為東安。 東至零陵縣界五十五里。 西至寶慶府之新寜縣界三十五里。 南至廣西之全州界二十里。 北至寶慶府之邵陽縣界一百八十里。
30
南一百五十里為道州。 東至寜遠縣界四十二里,西至永明縣界四十里。 南至江華縣界三十五里。 北至零陵縣界九十里。
31
州東七十里為寜遠。 東至新田縣界四十里。 西至道州界二十里。 南至衡州府之藍山縣界五十里。 北至零陵縣界八十里。
32
西七十里為永明。 東至道州界三十里。 西至廣西之恭城縣界三十里。 南至廣西之富川縣界四十里。 北至廣西之灌陽縣界三十里。
33
東南七十里為江華。 東至廣東之連州界,二百五十里。 西至永明縣界二十里。 南至廣西之富川縣界一百里。 北至道州界三十里。
34
東北一百七十里為新田。 東至衡州府之桂陽州界十七里。 西至零陵縣界一百八十里。 南至寜遠縣界二十二里。 北至衡州府之桂陽州界二十里。
35
寶慶府:
36
東一百二十里至衡州府之衡陽縣界西三百二十里至靖州之綏寜縣界南一百一十里至永州府之東安縣界。北二百八十里至辰州府之溆浦縣界,由府治東五千里達於
37
京師東西廣六百六十里,南北袤六百三十里,邵陽縣附邑也。 東至長沙府之湘鄉縣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武岡州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永州府之東安縣界九十里。 北至新化縣界七十里,府北一百八十里為新化。 東至長沙府之湘鄉縣界一百里。 西至辰州府之溆浦縣界一百里。 南至邵陽縣界一百里。 北至長沙府之安化縣界九十里。
38
東北四百二十里為城步。 東至新寜縣界五十里,西至靖州之綏寜縣界六十里。 南至廣西之義寜縣界一百八十里。 北至辰州府之溆浦縣界二百五十里。
39
西南二百八十里為武岡州。 東至邵陽縣界一百五十里。 西至靖州之綏寜縣界三十里。 南至廣西之全州界。一百六十里。 北至辰州府之溆浦縣界一百四十里。
40
州南九十里為新寜。 東至永州府之東安縣界一百四十五里。 西至武岡州花溪山界七十里。 南至廣西之全州界八十里。 北至武岡州壺山口界四十五里。
41
岳州府:
42
東二百里至湖北武昌府之通城縣界,西一百八十里至直𨽻澧州之安鄉縣界。南二百九十里至長沙府之瀏陽縣界。北三十里至湖北荊州府之監利縣界。由府治東北四千二百五十里達於
43
京師東西廣三百八十里,南北袤三百四十里,巴陵縣附邑也。 東至湖北之通城縣界二百里,西至華容縣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長沙府之湘隂縣界一百二十里。 北至湖北之監利縣界三十里,府東北九十里為臨湘。 東至湖北之蒲圻縣界九十里。 西至湖北之監利縣界二十五里。 南至巴陵縣界六十五里。 北至湖北之嘉魚縣界七十里,東南二百四十里為平江。 東至江西之寜州界一百一十里。 西至長沙府之湘隂縣界一百二十里,南至長沙府之瀏陽縣界六十里。 北至巴陵縣界七十里。
44
西一百八十里為華容。 東至巴陵縣界四十五里,西至澧州之安鄉縣界六十里。 南至常徳府之沅江縣界九十里。 北至湖北之石首縣界四十里:常德府。
45
東一百六十里至長沙府之益陽縣界。西二百六十里至辰州府之沅陵縣界。南一百二十里至長沙府之安化縣界。北九十里至直𨽻澧州界。由府治東北三千九百八十里達於
46
京師東西廣四百二十里,南北袤六百二十里,武陵縣附邑也。 東至龍陽縣界四十里。 西至桃源縣界五十里。 南至長沙府之安化縣界一百二十里。 北至直𨽻澧州界九十里。
47
府東北八十里為龍陽。 東至沅江縣界七十里,西至武陵縣界三十里。 南至長沙府之益陽縣界八十里。 北至直𨽻澧州之安鄉縣界一百里,西八十里為桃源。 東至武陵縣界五十里。 西至辰州府之沅陵縣界二百里。 南至長沙府之安化縣界一百八十里。 北至直𨽻澧州之慈利縣界二百一十里。
48
東北二百七十一里為沅江。 東至長沙府之湘隂縣界四十里。 西至龍陽縣界三十里。 南至長沙府之益陽縣界七十里。 北至龍陽縣界四十里。辰州府。
49
東一百四十里至常徳府之桃源縣界西六百里至貴州之鎮遠府界南二百五十里至寶慶府之新化縣界。北一百八十里至永順府界,由府治東四千三百四十里達於
50
京師東西廣七百九十里,南北袤四百三十里。 附乾州東至瀘溪縣界。 西至鳯凰營右汛界。 南至五寨司界。 北至永保苖寨界。 鳯凰營,東至麻陽縣界,西至貴州之銅仁府界。 南至紅苗地界。 北至瀘溪縣界。 永綏恊。 東至鎮筸所屬紅苗界。 西至貴州木樹汛界。 南至貴州芭茅坪汛界。 北至保靖新寨汛界。
51
沅陵縣,附邑也。 東至常徳府之桃源縣界一百四十里。 西至瀘溪縣界五十里。 南至溆浦縣界八十里。 北至澧州之安福縣界二百四十里。
52
府南一百一十里。為瀘溪。 東至沅陵縣界六十里,西至鎮溪所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辰谿縣界六十里。 北至六保界二十四里。
53
南一百七十里為辰谿, 東至溆浦縣界一百三十里。 西至麻陽縣界二百三十里。 南至沅州界二百二十里。 北至瀘溪縣界十五里。
54
南二百七十里為溆浦。 東至寶慶府之新化縣界一百九十里。 西至辰谿縣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寶慶府之武岡州界三百四十里。 北至沅陵縣界。一百八十里。
55
西二百七十里為沅州。 東至黔陽縣界六十六里,西至貴州之鎮遠府界二百四十里。 南至便水驛界五十二里。 北至麻陽縣界五十二里,西三百三十里為黔陽。 東至辰谿縣界二百四十里。 西至沅州界九十里。 南至靖州之㑹同縣界一百一十里。 北至懐化驛界。一百二十里。
56
西二百四十里為麻陽。 東至辰谿縣界一百三十里。 西至洗溪司界五十里。 南至沅州界五十里,北至五寨司界五十里。
57
永順府:
58
東二百里至辰州府之沅陵縣界西三百里至四川重慶府之酉陽司界。南三百里至乾州六里花園界。北三百五十里至湖北之容美司界,由府治東四千八十里達於
59
京師東西廣五百里,南北袤五百五十里,永順縣附邑也。 東至茅岡司大河界一百二十里,西至龍山縣朱欄溪界二百里。 南至保靖縣石溪界。一百八十里。 北至桑植縣萬民岡界一百四十里。
60
府西二百二十里為龍山。 東至永順縣擂茶坡界。一百三十里。 西至酉陽司八面山龍巖界,一百八十里。 南至保靖縣磨子茄界。一百五十里。 北至湖北之恩施縣忠峝司,紅旗坡界六十里。
61
南一百四十里為保靖。 東至永順縣田家洞界三十五里。 西至酉陽司爛泥灣界一百三十五里,南至永州府之乾州喜鵲營九里臘兒堡界,一百一十里。 北至永順縣誓溪河界三十里。
62
北一百二十里為桑植。 東至澧州之慈利縣茅花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永順縣木頭坡界五十里,南至澧州之慈利縣松公坡界。八十里。 北至容美司杉村界。一百八十里。
63
直𨽻澧州。
64
東一百二十五里至岳州府之華容縣界西三百二十里至永順府界。南一百二十里至常徳府之武陵縣界。北八十五里至湖北荊州府之公安縣界,由州治東北三千四百七十八里達於
65
京師東西廣四百三十五里,南北袤二百五里,州東八十里為安鄉。 東至岳州府之華容縣界三十五里。 西至本州界四十五里。 南至常徳府之武陵縣界九十里。 北至湖北之公安縣界六十里,西六十里為石門。 東至本州界四十五里。 西至慈利縣界二十里。 南至常徳府之桃源縣界七十里。 北至湖北之長陽縣界四百里。
66
又西八十里為慈利。 東至石門縣界六十里。 西至永順府界二百四十里。 南至常徳府之桃源縣界七十里。 北至容美宣撫司界,二百八十里,西北一百七十里為安福。 東至常徳府之武陵縣界五十里。 西至石門縣界八十里。 南至常徳府之桃源縣界六十里。 北至本州界三十里。
67
直●,郴州。
68
東三百里至江西吉安府之龍泉縣界,西四十里至衡州府之桂陽縣界。南一百里至廣東韶州府之乳源縣界。北一百三十里至衡州府之安仁縣界,由州治東北四千一百一十二里達於
69
京師東西廣五百八十五里,南北袤三百九十二里。州北八十里為永興。 東至興寜縣界三十里。 西至衡州府之耒陽縣界四十里。 南至本州界二十五里。 北至衡州府之安仁縣界五十里。
70
南九十里為宜章。 東至桂陽縣界七十九里。 西至衡州府之臨武縣界五十里。 南至廣東韶州府之乳源縣界四十里。 北至本州界三十五里,東八十里為興寜。 東至桂東縣界六十里。 西至本州界四十里。 南至桂陽縣界一百里。 北至永興縣界四十里。
71
東南一百六十五里為桂陽。 東至江西南安府之大庾縣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宜章縣界七十五里,南至廣東韶州府之樂昌縣界一百里。 北至江西南安府之崇義縣界九十里。
72
東二百七十里為桂東。 東至江西吉安府之龍泉縣界六十里。 西至興寜縣界九十里。 南至江西南安府之崇義縣界六十里。 北至衡州府之●縣界二十里。
73
直●靖州
74
東二百六十里至寶慶府之武岡州界西一百一十里,至貴州之黎平府界南一百九十里至廣西桞州府之融縣界北一百八十里至辰州府之黔陽縣界,由州治西北六千里達於
75
京師東西廣三百六十里,南北袤三百七十里,州東一百一十里為綏寜。 東至寶慶府之武岡州界八十里。 西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廣西之義寜縣界一百八十里。 北至會同縣界二百四十里。
76
南八十里為通道。 東至綏寜縣界十五里。 西至貴州之黎平府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廣西之融縣界八十里。 北至本州界三十里。
77
北九十里為㑹同。 東至辰州府之黔陽縣界七十五里。 西至改𨽻貴州之天柱縣界六十里。 南至本州界四十里。 北至辰州府之黔陽縣界一百一十里。
78
形勢
79
長沙府:
80
晉書譙王傳:「湘州南楚險固,在上流之要,控三州之㑹」。《南齊書州郡志》:「南通嶺表,脣齒荊區」。元和郡國志》:南以五嶺為限,北以洞庭為界。唐、張謂風土碑五嶺,南指三湘,北流鄰聯滄浪,邊遙岣嶁。《宋史地理志》:「潭州為湘、嶺要劇。宋呂和叔集,左振牂蠻,右馳甌越。控交、廣之戶牖,扼呉、蜀之咽喉」。
81
長沙縣。附郭。
82
善化縣。附郭。
83
湘潭縣李騰芳戍兵,議水陸之㑹,上下交集之門戶。湘隂縣史大成為唐侯紀異序:東南距水,西北距山湘鄉縣,魏了翁集漣水、橫陳鳯山對峙。
84
醴陵縣。晏朝寅《文昌閣記》:「左東山,右鳯凰玉龜為屏,建安為枕。
85
攸縣《淳祐志》:潭之門戶,衡之逕庭益陽縣。蔣信《益陽書院記》:「龍峯蟠如羣洲,鱗如瀏陽縣。蔣擢縣學記處萬山中,實南楚之僻壤。寜鄉縣舊志,三面要衝,背負梅山之險。
86
安化縣呉《致堯集》,廣谷髙嵓獨據形勝,茶陵州劉用行修城記,介三路之間,崖谷深峭,列聯諸洞。
87
衡州府:
88
《元和郡國志》:東傍湘江,北背烝水。圖經》:衡之為郡,直鴈峯之北,瀟湘帶其左。函、史,南連谿峒,東犄桂陽。山水甲天下為湖,右奥區羅洪。先輿地圖,山川險要。《周士儀志》:綰轂湖、湘,襟領百粤,繡錯千里,碁置十坬,列於望郡」。
89
衡陽縣附郭。
90
衡山縣。宋張栻遊南嶽序,羣峯錯立。湘水環帶耒陽縣。舊志南引郴、廣,西控衡、沙,北帶茶、攸,東連吉、贛。
91
常寜縣蔣學成《修城記》,據楚上遊界聯郴、桂、安仁縣伍讓縣學記》:熊峽南峙,鳯嶺東翔江流縈抱如帶。
92
酃縣舊志東通吉、贛,上接□、韶、桂、陽州,宋練亨甫《桂陽五雲觀記》襟帶湘江,控引交、廣。
93
臨武縣周士儀志》:「縣治四塞。層巒跨湘江,走郴、桂,盤迴五百餘里。
94
藍山縣宋劉晦之《學田記》地界楚尾極南為外邑嘉禾縣,郭槃桂《華樓賦》,望四山之岌嶪,奠衡嶽之南垠。
95
永州府:
96
唐桞宗元逰南池序》,環以羣山,延以林麓,曹中永州,謝表,後依列嶂,前瞰重江,宋掌禹錫,鼓角樓記,南控百粵之徼,北凑三湘之域,南宮誠知軍,州題名記,列地千里,髙運虛爽,得江山之助,函史南接九疑,北連衡嶽。
97
零陵縣附郭。
98
祁陽縣白玉蟾集祁山枕其北,瀟水滙其南,東安縣。舊志文,壁清溪著竒南服。
99
道州,宋掌禹錫設郡守廳,記「古有庳國地,居越徼寜遠縣。郭崇嗣《書院記》:「地偪九疑,猺峒相雜。永明縣蒲秉權,舊志序:襟五嶺控百粵,永屬粤區江華縣。舊志:白芒、沱洑,壯麗竒險。
100
新田縣黃中通學記》萬山巉叢鳥道險,絶寶慶府。
101
圖經東距洞庭,西連五嶺,輿地紀勝,旁連荊、襄,外接交、廣,邵陽圖志序,介長沙、零陵之間,有唇齒輔車之勢。宋、鄧均軍學記旁通徼外,控帶粤蜀,堡砦相望,隱然形勝。函史控制谿峒,彈壓諸蠻,為湖嶺要衝。邵陽縣附郭。
102
新化縣宋毛漸開《梅山頌》,粤惟梅山,形阻壤沃,城步縣元趙長翁書院,記其地八十四團,盤錯聯絡,南通桂、廣,西接古徽。
103
武岡州《呂調陽外城記》:擁湖南上㳺萬山四塞新寜縣李東陽石城記》,地險且崎溪迴洞旋岳州府。
104
史記:左洞庭,右彭蠡,通典晉為重鎮。宋史地理志》:岳處江湖之都㑹。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北通巫峽,南極瀟湘。岳陽志》:四瀆,長江為長五湖,洞庭為最江湖之勝,巴陵兼有之。
105
巴陵縣附郭。
106
臨湘縣《楊柱朝志》:二湖襟帶,魚梁拱於前,白馬擁於後。
107
平江縣徐學謨《岳陽風土記序》:地當文明正位,山川環聚清奥。
108
華容縣《張文光志序:背大江襟洞庭,岳西巖邑之最常徳府。
109
《武陵志》:左包洞庭之險,右控五溪之要,方輿勝覽,南楚上游,重湖舊壤。《宋史地理志》旁通溪洞,宋袁申儒《三亭記》,沅水演迤陽山雄峙函史荊渚唇齒,明胡文煥《風土志》,六省通衢、五溪要害。
110
武陵縣。附郭。
111
桃源縣《賀竒志》:「南楚上游故郢裔邑龍陽縣。元納《恰台墨池記》,金牛居南芷,江在北沅江縣。舊志居鄂岳之上流,分洞庭之右㲼,辰州府。
112
風土記》:「重岡複嶺,截然險峻,內控諸蠻咽喉,外為武陵障蔽。函、史、辰、沅捍蔽雲、貴,五溪外錯,荊楚之阸塞備焉」。王世隆《郡城記》:「據楚上游當西南孔道,其形勢阸塞,捍阻外內,視諸郡最為要害。
113
沅陵縣。附郭。
114
瀘溪縣《元和志》,深林絶壑,蜿蜒環繞,幽阻之區,蠻夷淵藪。
115
辰溪縣陳性學《辰陽塔記》,沅水包絡,居楚上游溆浦縣侯加地志:左右雲洞盧峯,面背桃花鳯凰,兼以雙龍為之襟帶。
116
《沅州郭正域《學記》:「水襟帶而瀠,旋山森列而環抱。黔陽縣沈鍾《呉侯碑記》:「地多深巖峻谷,路當雲、貴要衝」。
117
麻陽縣戴敏石城記華夷之交山水奥僻永順府
118
《五代史楚世家「溪州西接牂牁、兩林,南通桂林、象郡」。宋史西南諸蠻傳五溪諸州,連接十洞,控西南夷戎之地,為辰州牆壁障䕶,明一綂志,依山為郡,乃四通八達之地。廣輿記:「東抵荊、湘,西通巴蜀,南近辰陽,北距歸峽」。
119
永順縣。附郭。
120
龍山縣。圖說僻處邊隅,萬山旋繞。保靖縣廣輿記四山,環抱澗,水中流。桑植縣圖說「南近慈陽」,北連容美直𨽻澧州」。
121
唐戎昱《澧州新城頌》「倚連岡以起伏面,長江以演漾。宋澧州郡守題名記,左界洞庭,右接巫峽、沅湘、衡嶽接其前,漢沔、荊峴帶其後,圖經彭阜聳,其西蕭山列其東蘭江前,陳仙洲外蔽,所謂神仙窟宅也。州志肘腋蠻洞,交通滇、黔,地形阸塞,為四衝要域。
122
安鄉縣歐陽蒸《德政碑》常澧下衝當洞庭要害。石門縣舊志地介蠻獠壤狹而偪。
123
慈利縣李盤縣治。記山有騎龍,道人之崒嵂。川有漊江、澧水之浩瀚。
124
安福縣,《永定衛志》永保之後。戶辰、沅之要衝,直𨽻郴州。
125
唐韓愈集:衡之南八九百里,地益高,山益峻,水清而益駛,其最高而橫絶南北者嶺。郴之為州,在嶺之上,測其高下,得三之二焉。陳純夫學記》:北瞻衡嶽之秀,南直五嶺之衝。練亨甫靈壽山記、郴、環山而為州,在海㠐之北,衡湘之南,函、史山竒變水清㵼,為五嶺之衝。
126
永興縣陳邦器《圖說》:永興為水陸衝要,宜章縣鄺埜縣令題名。記荊,楚南裔,境接百粵興寜縣。舊志:三瀧水激,四面山橫。
127
桂陽縣曾鑑《修城記》,南距粤東北控江,右界乎羣山之間。
128
桂東縣。王敬賔《學記》,桂東環邑,皆山直𨽻靖州。
129
宋史西南諸蠻傳為重湖二廣保障,實南服之要區。宋蘇轍處置渠陽奏劄,山谿重複,道路險絶。魏了翁《觀亭記》:「南距廣西東障湖,南北抵辰、沅,西極夜郎。文獻通考、夷、播、敘三州之境。明一綂志,漢牂牁、武溪之間,乃荊、楚西南百蠻襟喉之地,山川險阻,為辰、沅、寶武之藩籬。
130
㑹同縣。舊志東亘湖南,西連雲、貴,金龍按其脊,洪江衍其瀦。
131
通道縣,縣志:黔粤邊隅,渠陽右臂,綏寜縣,元陳敬改,路記綏寜,在西南萬山間,層巒疉巘,道路阻深。
132
湖廣通志巻六
URN: ctp:ws600825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