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之二十一

《卷之二十一》[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食貨
2 財賦
3 汀州府
4 〔宋〕
5 夏稅錢四萬二千七百九十七貫二百二十四文。 秋苗米二萬五千九百二十三石八斗七升。以上本州所轄長汀、寧化、上杭、武平、清流、連城六縣總數。
6 〔國朝〕
7 鐵課九萬九千七百九十三斤。
8 長汀縣
9 夏稅鈔三百六十八錠四貫八百二文。 秋糧米二萬四千一百石有奇。 戶口食鹽米二千八百七十五石八斗四升。 農桑絹二匹餘,絲二兩。 官房官地賃鈔五錠八貫七百八十八文。 酒醋茶課鈔一百五十七錠三貫一百五十二文。 窯冶鈔四十三錠六百一十文。 商稅課鈔七百二十六錠一貫三百七十四文。
10 寧化縣
11 夏稅鈔二百九十一錠三貫二百八文。 秋糧等米一萬四千八百五十三石有奇。 戶口食鹽米二千八百九十石五斗六升。 周歲該辦酒醋課鈔三十六錠二貫六百四十文。 窯冶課鈔一十二錠四貫五百七十文。 系官房屋賃租鈔一十二錠一貫八百一十文。 茶課鈔三貫三百八十文。 軍務犁耙鈔一百六十文。 帶辦稅課局商稅課鈔一千八錠九百文。 門攤課鈔三十九錠六百文。
12 上杭縣
13 夏稅鈔一百四十五錠四貫八百六十四文。 秋糧等米一萬一百七石,二斗八升七合一勺。 戶口食鹽米一千七百五十八石八斗八升。 農桑絹一匹。 桃李柿樹鈔三貫九百八十二文。 官房官地賃鈔二錠四貫七百三十六文。 窯冶門攤契本稅契鈔七十三錠九貫二百七十五文。 商稅鈔一千一十三錠二貫七百三十八文。 酒醋茶課鈔二十九錠四貫九百九十文。
14 武平縣
15 夏稅鈔一百二錠三貫一百五十八文。 秋糧等米七千七十八石有奇。 戶口食鹽米一千八十七石七斗五升。 周歲該辦酒醋課鈔五十二錠四貫八百一十文。 茶課鈔一錠一貫八百八十文。 茶子油樹租鈔二百五十文。 房地賃鈔一錠二貫八百五十文。 系官房屋賃鈔一貫一百九十文。 帶辦稅課局商稅課鈔三百九十八錠一貫四百九十文。 門攤鈔三錠四貫一百文。
16 清流縣
17 夏稅鈔七十八錠三貫二百二十三文。 秋糧等米共五千一百四十六石四斗二升六合。 戶口食鹽米二千二百七十五石二斗八升。 農桑絹四匹。 酒醋課鈔四十七錠八貫三百一十四文。 門攤鈔一十七錠七百八十五文。 商稅課鈔八百五錠二貫六百文。 樊公會稅鈔二百六錠三貫五百文。
18 連城縣
19 夏稅鈔一百一十八錠2四貫一百一十五文。 秋糧等米七千六百九十七石3三斗一升一合。 戶口食鹽米二千一百二十一石五斗六升。 農桑絹二匹4二丈八尺。 魚課鈔六十九錠七十二文。 周歲該辦酒醋課鈔二十七錠三貫七百二十文。 窯冶課鈔三十五錠二貫六十文。 房地賃鈔一錠八百八十文。系官房屋賃鈔二錠四貫八百六十二文。 茶課鈔一錠三貫五百五十文。 帶管稅課局商稅課鈔五百六錠四貫五百文。 門攤課鈔二十錠二貫。 契本工墨鈔八百文。
20 歸化縣
21 夏稅鈔一百五十錠一貫四百七十七文。 秋糧等米九千七百三十石二斗八升三勺。 戶口食鹽米二千九十九石四斗。 魚課米六十七石八斗二合。 農桑絹七匹。 酒醋等課鈔四十錠一貫三百一十六文。 商稅課鈔三十一錠一貫一十二文。
22 永定縣
23 夏稅鈔八十八錠一貫。 秋糧等米五千八百五十六石五升二合。 戶口食鹽米九百三十八石5二斗四升。 農桑絲七兩二錢。 官房地賃鈔六貫6八百六十七文。 酒醋茶課鈔二十七錠一貫七百七十五文。 門攤契7本稅契鈔八十五錠。 商稅鈔四百六十錠一貫8。 桃李柿樹鈔一貫九百九十二文。
24 延平府
25 〔宋〕
26 產錢 夏秋稅錢 夏秋料役錢 秋糧租米折價錢 夏稅木炭稈草麥錢 秋稅油麻慄9豆錢 商稅錢 酒店戶錢共一十二萬六千七百九十四貫二百二十四文。 苗米四萬一千六百四十四石四斗有奇。以上將樂、尤溪、沙、順昌四縣總數,南平一縣無考。
27 〔元〕
28 產錢二百八十五錠10六十貫一百八十七文,尤溪、沙、順昌三縣總數,南平、將樂二縣無考。 秋糧正耗水腳共米五萬九千四百六十九石有奇,將樂、尤溪、沙、順昌四縣總數,南平一縣無考。
29 〔國朝〕
30 鐵課11三十七萬四千二百二十八斤。
31 南平縣
32 夏稅鈔二百三十二錠三貫五百九十文。 秋糧等米一萬六千二百九石有奇。 戶口食鹽米四千二百九十四石九斗四升。 魚課米二千三百二十八石一斗五合九勺,閏月加米二百六十九石有奇。 農桑絹二十九匹一丈三尺四寸五分。 歲辦鑄瀉課鈔一十七錠一百五十文。 窯冶課鈔一十四錠。 系官房屋租鈔五十二錠六百四十文。 房地賃鈔五錠一貫五百九十文。 茶課鈔七百四錠二百文。 茶引油鈔一十三錠三貫。 本縣所屬西芹等稅課局周歲實征商稅課鈔五千五百四十七錠五百五十八文。 契本工墨鈔二錠一貫二百文。 門攤課鈔一千九百八十一錠一貫一百四十文。 窯冶課鈔二十三錠三貫一百四十文。 稅契課鈔一百九十五錠一貫三百文。 水碓磨課鈔八十八錠二貫二百三十文。 曲糖課鈔一百八十五錠六百五十文。 酒醋課鈔一百九十九錠四百四十文。 魚課鈔一十一錠一貫八百六十文。
33 將樂縣
34 夏稅鈔一百八十五錠一貫八十八文。 秋糧等米一萬一千七百四十八石八斗八升。 戶口食鹽米二千五百五十九石六斗。 魚課米七百七石八斗六升,閏月加米五十石有奇。 農桑絹三十二匹12一丈。 周歲實征鑄瀉課鈔一錠二百八十文。 房地賃鈔六錠七百九十九文。 系官房屋租鈔三十錠九百二十二文。 牛租鈔二十三錠四貫九百七十文。 茶課鈔一十八錠三貫四百四十一文。 茶引油鈔一十四錠二貫四百六十四文。 酒醋課鈔一百五錠一貫四百一十九文。 本縣稅課局並萬安稅課局周歲商稅課鈔三千二百二十四錠二貫二百九十文。 門攤課鈔二千九百八十八錠六百文。 稅契課鈔二百四十三錠二貫三十文。 契本工墨鈔二錠三貫九百文。 窯冶課鈔四十二錠三貫九百三十文。 曲糖課鈔二十六錠四百八十文。
35 尤溪縣
36 夏稅秋租鈔二百一十八錠四貫四百一十八文。 秋糧等米一萬五千五百二十二石四斗九升四合一勺。 戶口食鹽米三千四百七十四石五斗六升。 魚課米四百八十八石三斗四合八勺,閏月加米四十□石有奇13。 周歲鑄瀉課鈔二錠三貫二百四十文。 牛租鈔二十錠。 系官房屋租鈔一十七錠二貫二百二十九文。 房地賃鈔六錠三貫九百二十文。 黑錫粉課鈔三錠一貫四百文。 茶課鈔二十五錠一貫二百六十文。 茶引油鈔一十八錠二貫。 比附虧免課鈔二十錠二貫六百八十文。 稅課局周歲課鈔一千三百三十七錠14三貫六百一十文。 門攤課鈔九百八十三錠二貫六百文。 窯冶課鈔三十錠二貫。 稅契課鈔七十五錠二貫三十文。 契本工墨鈔一錠六百四十文。 西瓜課鈔五錠四百文。 曲糖課鈔一十六錠一貫九百文。 酒醋課鈔五十六錠一貫八百四十文。
37 沙縣
38 夏稅鈔二百六十二錠五貫四十文。 秋糧米一萬七千八十九石八斗五升六合二勺。 戶口食鹽米五千六百六十二石九斗六升。 魚課米四千二百六十二石一斗,閏月加米三百五十五石有奇。 農桑絹二十四匹15一丈五尺三寸。 周歲鑄瀉課鈔三錠三貫五百三十二文四分七厘。 酒醋課鈔一百五錠五百四十一文二分。 房地賃鈔一十五錠四貫八百九十六文五分。 系官房屋租鈔六十九錠一貫五十八文三分三厘。 茶課鈔二十錠七百三十一文九分四厘。 茶引油課鈔一十一錠16三貫二百七十六文四分八厘。 稅課局商稅課鈔四千九百二十錠七十文。 門攤課鈔二千四百五十九錠二貫六百文。 稅契課鈔四百六十八錠一貫一百文。 契本工墨鈔三錠一貫。 窯冶課鈔九十三錠三貫二百四十文。 西瓜蓮蓬菱角課鈔七錠三百八十文。 曲糖課鈔五十錠三貫五百文。
39 順昌縣
40 夏稅鈔一百三十九錠六貫二十文。 秋糧等米一萬六千八十七石六斗九合四勺。 戶口食鹽米二千二百八十石五斗。 魚課米八百三十一石六斗六升,閏月加米六十九石有奇。 農桑絹二十六匹二丈三尺。 歲徵鑄瀉課鈔二錠。 系官房屋租鈔六錠二百八十文。 房地賃鈔三錠二貫二百八十文。 窯冶課鈔四貫五百文。 沒官水碓磨課鈔二錠一貫六百八十文。 茶課鈔一十五錠一貫六百七十文。 茶引油課鈔一十六錠四貫。 稅課局商稅課鈔一千二百三十八錠二貫二百六十文。 門攤課鈔一千一百二十四錠二貫。 窯冶課鈔一十二錠二百文。 曲課鈔三錠一貫。 水碓磨課鈔一百一十一錠四貫四百八十文。 稅契課鈔二百二十一錠四百文。 契本工墨鈔一錠一貫四百文。 通天神會課鈔二十三錠三貫二百文。 酒醋課鈔三十六錠一貫四百四十四文。
41 永安縣
42 夏稅鈔一百二十七錠八百五十六文。 秋糧米七千九百一十八石六斗一升三合七勺。 戶口食鹽米三千四百二十八石九斗二升。 魚課米一千五百三十五石五斗六升九合二勺,閏月加米一百二十八石有奇。 農桑絹一十五匹七尺七寸五分。 周歲實征鑄瀉課鈔二錠二百文。 系官房屋租鈔三十三錠一貫八百六十文。 窯冶課鈔四貫七十一文。 茶課鈔一十一錠二百文。 茶引油課鈔六錠一貫。 房地賃鈔九錠一貫三百一十文。 酒醋課鈔五十四錠一百文。 鐵課一萬二千八百一十七斤17。
43 邵武府
44 〔宋〕
45 咸淳間夏稅錢五萬一千六百四貫九百七十二文。 苗稅米18二萬七千三十四石四斗。以上本軍所轄四縣總數。
46 〔元〕
47 苗稅米19三千八百三十六石五十二升二合。此建寧一縣總數,邵武、泰寧、光澤三縣無考。
48 〔國朝〕
49 鐵課一萬九千三百九十一斤。
50 邵武縣
51 夏稅鈔三百五十二錠四十三文。 秋糧等米三萬一百八十五石20一斗四升一合三勺。 戶口食鹽米四千二百五十七石有奇。 魚課米九百五十一石四斗三升,閏月加米七十九石有奇。 農桑絹九匹一丈二尺七寸。 周歲實征酒醋課鈔一百七十二錠九百六十文。 系官房屋賃鈔二十六錠二貫五百八十九文。 房地賃鈔八錠四貫六十文。 窯冶課鈔七十一錠二貫一百一十文。 水碓磨鈔二十八錠六貫六百八十文。 鑄瀉課鈔四貫三百四十文。 茶課鈔一十九錠三貫三百四十一文。 茶引油課鈔二十四錠四貫。 本縣稅課局並拿口稅務局周歲商稅課鈔二千一百八十四錠三十文。 契本課鈔二貫。 門攤課鈔八百八十七錠三貫八百文。
52 泰寧縣
53 夏稅鈔一百錠八百二十九文。 秋糧等米七千六百七十八石三斗七升九合。 戶口食鹽米一千九百六十四石有奇。 魚課米一百四十五石七斗六升七合,閏月加米一十二石有奇。 農桑絹五匹九尺。 周歲實征酒醋課鈔二十錠八百文。 房屋賃鈔四貫三百六十文。 房地賃鈔一貫六百八十文。 窯冶課鈔二十二錠三貫六百八十文。 水磨課鈔八錠四貫。 茶課鈔四錠二百文。 茶引油鈔一十七錠三貫二百文。 稅課局周歲商稅課鈔五百八十錠三貫八百八十文。 門攤課鈔六百二十一錠三貫。 契本工墨鈔一錠一貫。
54 建寧縣
55 夏稅鈔二百四十八錠四貫三百四十七文。 秋糧等米一萬一千二百九十九石七斗五升九合四勺。 戶口食鹽米一千五百五十八石有奇。 魚課米八十一石九斗三升六合,閏月加米一十二石。 農桑絹一十四匹三尺三寸。 周歲實征窯冶課鈔一十六錠五百文。 酒醋課鈔四錠三貫八百文。 房屋賃鈔一十四錠一貫九百八十文。 房地賃鈔一百六十文。 茶課鈔五錠七百八十文。 茶引油課鈔一十三錠三貫四百文。 稅課局周歲實征商稅課鈔七百一十六錠一貫三百文。 契本工墨課鈔一錠一貫。 門攤課鈔五百六十八錠二百文。
56 光澤縣
57 夏稅鈔二百五十錠九百九十二文。 秋糧等米一萬二千九百七十六石有奇。 戶口食鹽米一千九百一十二石有奇。 魚課米二百五十四石七斗三升一合六勺,閏月加米二十一石有奇。 農桑絹五匹一丈三尺五分。 周歲實征房屋賃鈔一錠一貫九百文。 房地賃鈔二錠八百六十文。 茶課鈔一十錠三貫六百六十文。 窯冶課鈔三錠三貫三百五十文。 茶引油鈔一十一錠。牛租賃鈔二十六錠一貫二百五十文。 稅課局周歲實征商稅課鈔六百九十錠三貫九百文。 門攤課鈔四百八十九錠二貫四百文。 契本工墨鈔三錠一貫。 酒醋課鈔六錠八十文。 過山稅鈔四千七百錠三貫五百文。
58 興化府
59 〔宋〕
60 夏稅四色錢正錢、布錢、折麥錢、折草錢。 免役夏秋二料錢 官戶不該免役錢 僧道免役錢 產鹽錢 丁米錢 小米折價錢 都稅務額錢 轉運司歲給並大禮年分增給錢 春冬衣賜錢 經總制錢無額錢21 鹽本錢 興化軍學諸色錢 莆田縣學每年貼養士錢共二十八萬六千九百八十七貫三百九十八文。 秋稅苗米官莊米 興化軍學白米 興化縣學糧米共七萬三千七百五十九石八斗有奇。建炎三年,因盜起,撥本軍米二萬五百石,納於福州,以應軍期急用,後遂為定例,謂之猶剩米。隆興間,知軍事張允蹈奏蠲一半。乾道間,知軍事鐘離松再請全免。
61 〔國朝〕
62 莆田縣
63 夏稅鈔五百八十二錠三貫四百七十二文。 秋糧米四萬八千二百二十石三斗七升四合。 戶口食鹽米一萬一千八百三十三石六斗八升。 魚課米二千五百八十石五斗七升五合。 翎毛二萬五千八百22一十根。 魚鰾八十二斤23一兩二錢五分。 正辦本縣稅課局商稅課鈔二千七百五十錠一貫五百九十文。 門攤鈔三百六十七錠24八百六十文。 窯冶鈔七十一錠八百六十文。 契本工墨本色鈔一錠三貫八百文。 酒醋鈔四百七十錠二貫三百五十文。 鑄瀉鈔一錠四貫七百六十文。 系官房屋租鈔二百二十錠三貫一百七十二文。 房屋賃鈔四錠三貫七百二十文。 茶課鈔四十七錠二貫九百五十文。 茶引油鈔二十九錠。 帶辦黃石稅課局商稅課鈔一千六十八錠。 門攤鈔二百七十四錠二貫四百二十文。 窯冶鈔一百五十一錠三貫六百八十文。 契本工墨鈔一錠二貫二百文。
64 仙游縣
65 夏稅鈔二百四十六錠25三貫二百九十五文。 秋糧等米一萬八千九百五十一石有奇26。 戶口食鹽米一千六十三石有奇。 魚課米一百一十七石二斗六升四合,閏月加米九石七斗有奇。 歲辦商稅課鈔三十三錠27三貫三百六十文。 窯冶課鈔六錠四貫。 契本工墨課鈔一貫一百二十文。 酒醋課鈔七十一錠一貫四百五十文。 鑄瀉課鈔一錠三貫四百五十文。 系官房屋租鈔七錠三貫二十文。 房地賃鈔一錠二貫六百三十六文。 茶課鈔七錠一貫七百四十文。 茶引油鈔二十二錠四貫。 帶辦稅課局周歲實征商稅課鈔二千四百七十一錠四貫五百七十文。 門攤課鈔四百一十八錠一貫三百文。 窯冶課鈔一十九錠一貫七百二十文。 契本工墨鈔四貫八百文。
66 福寧州
67 〔宋〕
68 夏稅產錢一千一百貫28九百二十九文。 秋稅苗米一萬五千一百五十六石29二斗有奇。以上本州並寧德縣總數。
69 〔元〕
70 夏稅秋稅鈔一百六十九錠一十九兩四分,此寧德縣總數,本州及福安縣無考。 糧米一萬五千一百五十六石二斗三升五合。此本州並寧德、福安二縣總數。
71 〔國朝〕
72 本州
73 夏稅鈔一百六十八錠二貫八百五十七文。 秋糧等米一萬一千八百六十三石四斗二升五合六勺。 戶口食鹽米一千三百九十三石六斗。 魚課米五百九十五石八斗七升,閏月加米四十九石有奇。 農桑絹二匹餘,絲十四兩。 商稅門攤等課鈔二千六十四錠一貫五百三十七文。 銀課原額七百七十六兩,今加增一千一百七十二兩。 鐵課三千二百三十七斤。
74 寧德縣
75 夏稅鈔一百二十五錠四貫七百八十四文。 秋糧等米一萬六十九石一斗五升三合。 魚課米二百九十八石五斗六升,閏月加米二十四石有奇。 戶口食鹽米一千七百石七斗六升。 農桑絹四匹餘,絲一十兩七錢一分。 土苧六十五斤一十三兩一錢六分。 商稅門攤等鈔一百三十三錠一貫一百文。 銀課五千九百兩。 鐵課鋼鐵一千七百五十二斤一十兩。 荒鐵一千五百八十四斤一十兩。
76 福安縣
77 夏稅鈔九十四錠六百七十五文。 秋糧米六千五百六十三石五斗五升三合七勺。 戶口食鹽米二千二百六十石七斗二升。 魚課米八十三石五斗,閏月加米六石有奇。 農桑絹五匹一丈一尺。 商稅門攤等鈔一千九百七十四錠三貫八百九十五文。 銀課原額三千六百兩,今加增一千七百五十一兩。
78 土 田
79 福州府
80 〔宋〕
81 墾田、官莊田、職田、贍學田、園山地、池塘、陂堰、林阪埕並續增田園沙州田共一十萬六千二百四十二頃二十一畝有奇。 房廊屋六十八間。 屋地基三十一所。
82 〔元〕
83 計撥民田、官莊田、職田、贍學田、續置田並園林、山地、池塘、溪灘、土埕共四千八百二十九頃八十二畝有奇,並五十三段二截草洲一處,水浹二十步,水圳三十二步,屋二十五間,白地並園一百三十五戶。按《三山續志》:「郡自混一以來,未嘗經界,若田、若園,歲有計撥頃畝。」注云:「有司具年科官民租糧田土數目申省,謂之計撥。」
84 〔國朝〕
85 閩縣
86 官民田園池地山三千二百八十九頃30九十三畝二分九厘。
87 侯官縣
88 官民田園池塘湖地山四千四十頃31一十二畝九分五厘。
89 懷安縣
90 官民田園池地山二千一百五十三頃32一十畝六分二厘。
91 長樂縣
92 官民田地二千二百八十四頃33九十八畝五厘。
93 連江縣
94 官民田園池塘地山一千五百九十九頃七十一畝五分。
95 福清縣
96 官民田地五千五百六十九頃34二十畝六厘。
97 古田縣
98 官民田園地池二千四百五十八頃三十畝三厘。
99 永福縣
100 官民田園山塘地七百四十七頃35六十三畝八分四厘。
101 閩清縣
102 官民田園地山一千三百五十七頃36二十七畝二分三厘。
103 羅源縣
104 官民田地池塘山一千三百一十三頃37六十一畝三分,內新墾民田地一十畝七分。
105 建寧府
106 〔國朝〕
107 建寧縣38
108 官民田地山塘四千八百四頃九十八畝一分三厘。
109 甌寧縣
110 官民田地山塘三千六百二頃九十五畝七分八厘。
111 浦城縣
112 官民田地山塘一萬五千六頃39三畝六厘七毫。
113 建陽縣
114 官民田地山塘六千一百四十頃二十畝一分四厘六毫。
115 松溪縣
116 官民田地山塘一千五百五十九頃六十一畝三分七厘六毫。
117 崇安縣
118 官民田地山塘三千六百五十九頃一十七畝四分六厘。
119 政和縣
120 官民田地山塘園一千一百五十八頃五十六畝。
121 壽寧縣
122 官民田地山塘園三百七十三頃40七十七畝七分八厘。
123 泉州府
124 〔國朝〕
125 晉江縣
126 官民田地山蕩四千二百四十二頃41三畝六厘。
127 南安縣
128 官民田地山塘蕩三千六百九頃五十七畝七厘。
129 同安縣
130 官民田地山蕩二千五百八十頃42一十二畝二分三厘二毫。
131 德化縣
132 官民田地山林一千五十五頃43九十三畝五分四厘。
133 永春縣
134 官民田地山塘蕩一千六百三十一頃44六十三畝八分。
135 安溪縣
136 官民田地山塘一千二百九十一頃45七十五畝五分。
137 惠安縣
138 官民田地山林塘二千四百五十二頃46四十二畝二分七厘。
139 漳州府
140 〔國朝〕
141 龍溪縣
142 官民田地山塘蟶埕三千八百六十九頃47七十六畝七分五厘,內圓眼樹一十株。
143 漳浦縣
144 官民田地山塘二千五百九十四頃48一十七畝八厘,內圓眼樹八株。
145 龍岩縣
146 官民田地塘並水車基折田一千六百五十六頃二十四畝六分七厘。
147 長泰縣
148 官民田地塘溪潭山一千四百一十二頃49三十九畝八分四厘。
149 南靖縣
150 官民田地山塘一千八百九十七頃50四十一畝五分五厘。
151 漳平縣
152 官民田地塘九百四十二頃七十七畝五分三厘。
153 汀州府
154 〔國朝〕
155 長汀縣
156 官民田地塘山三千九百二十一頃51三畝一分。
157 寧化縣
158 官民田地山塘二千二百九十六頃五十八畝七分。
159 上杭縣
160 官民田地山塘一千八百一十九頃52九十九畝。
161 武平縣
162 官民田地塘山一千二百六十三頃四十畝二分五厘。
163 清流縣
164 官民田地塘八百七十三頃53八十三畝六厘。
165 連城縣
166 官民田地塘山一千三百一十一頃八十二畝四分。
167 歸化縣
168 官民田地塘山一千五百八十頃54八十七畝六分四厘。
169 永定縣
170 官民田地塘山九百七十九頃五十三畝七分。
171 延平府
172 〔國朝〕
173 南平縣
174 官民田地山塘園二千二百三十五頃55五十八畝五分五厘三毫。
175 將樂縣
176 官民田塘一千七百八十七頃三十五畝九分九厘三毫。
177 尤溪縣
178 官民田地園池並額外廢寺基地二千四百六十一頃三十八畝五分。
179 沙縣
180 官民田地山園池二千二百九十三頃三十九畝八分三厘二毫。
181 順昌縣
182 官民田地園塘一千六百七十四頃三十畝五分。
183 永安縣
184 官民田地山園池九百五十四頃一十三畝一分四厘五毫。
185 邵武府
186 〔國朝〕
187 邵武縣
188 官民田地塘四千九百五頃56三十九畝四分一厘。
189 泰寧縣
190 官民田地塘一千三百四頃四十八畝八分。
191 建寧縣
192 官民田地塘一千九百三十九頃二十八畝六分。
193 光澤縣
194 官民田地塘二千一十八頃五十九畝五分。
195 興化府
196 〔國朝〕
197 莆田縣
198 官民田地山九千一十四頃57一十一畝。
199 仙游縣
200 官民田地山四千六百八十九頃58三分四厘。
201 福寧州
202 〔宋〕
203 民寺觀田園地共一萬八千九百五十三頃六十四畝有奇,此本州並寧德縣總數。
204 〔元〕
205 官民田地池塘四千三十四頃八十九畝三分四厘七毫,此本州並寧德、福安二縣總數。
206 〔國朝〕
207 本州
208 官民田園地山二千一百五十四頃一十一畝九分。
209 寧德縣
210 官民田地山溪港一千七百四十八頃八十八畝五分一厘。
211 福安縣
212 官民田園池塘等一千二百三十四頃七十七畝七分七厘。
213 水利
214 福州府
215 閩縣
216 按《三山志》:「宋嘉佑二年,郡守蔡襄命三縣疏導渠浦,知連江縣權閩縣事朱定開浚負城河浦百七十六,計二萬一千九百七十四丈59,均用民力,凡八萬九千,溉田三千六百餘頃。」
217 石浦橋浦接崇賢里界至台頭長八百二十丈。 石浦橋里第一小港至牛路浦長二百三十丈。 第二小港浦長七十三丈。 無量壽院前第三港浦長四百三丈。 第四小港至嶽前浦長四十丈。 寶月院前浦長三百一十丈。 寶月院前洋中湖塘長一百五丈。 統軍塘浦長一百五十丈。 中間接曲浦長五十五丈。 圳乾浦長一百三十丈。 塘尾浦長一百二十丈。 湖塘浦五段一橋外瑞至里,長十丈,一橋由長七丈60二段共長四十丈,一段長十六丈。 林娘塘長四十五丈。 西塘長二十丈。 寶月油車浦道頭及小浦七條一長五丈,一長四丈,一長五丈三尺,一長二丈61,一長一丈,一長三丈。 林大博車頭長二十一丈。 牛路口車頭並圳五條長十六丈。 浦西圳長四十丈。 浦東圳長二十五丈五尺,一圳62長十四丈,大圳長三十丈。 大浦畔圳長二十五丈。 葉岩牆角圳63長二十三丈。 統軍塘地圳長十六丈。 岳邊洋中圳長三丈。 岳邊大圳長十五丈。 岳邊圳長三十一丈。 塘尾金家車頭長九尺。 古山圳長三十五丈。 王家車頭長八丈。 東浦尾吳勝官車頭長三十五丈。 鄭家車頭長二十丈。上三十一所在易俗里。 南塘浦長一百五丈。 塘浦長二百三十丈。 潘洋浦長九百五十丈。 前洋浦北面長二百五十丈。 小橋浦長七十丈。 前洋浦北薛陳車頭64長三丈五尺。 前洋車頭長四十丈。 陳稔車頭長十一丈。 車口車頭長十二丈。 寶月車頭長一丈五尺。 王寶車頭長四丈。 四石車頭長十二丈。 陳興車頭長三丈。 潘洋浦及塘頭車頭長十九丈。 茆舍前車頭長五丈。 經院車頭長十二丈。 李宗車頭長十六丈。 任日新車頭長一丈五尺。 陳保陳元宗車頭長八丈。 孫九車頭長六丈。 黃贄車頭長五丈。 張石保車頭長六丈。 小橋浦車頭 林贇車頭長二丈。 經院車頭長三丈。 陳□車頭65長八丈。 經院田下土草湖三車頭長一丈五尺。 西浦尾周忻車頭長十一丈。上二十七所在瑞聖里。 懷安界上浦長四百四十丈。 湯洋王志□車頭66長三十四丈。 陳司徒等車頭長十八丈。上三所在孝義里。 葉嶼古下浦長六百四十丈。 湖西浦長三百三十丈。 湖塘浦長一百二十丈。 南塘浦長二百一十丈。 湖井浦長一百三十丈。 林都衙小插浦長二百一十丈。 吳□□石小浦67長七十丈。 圳尾插浦長五十丈。 湖塘浦長二十丈。 王弦車頭長十二丈。 陳闊車頭長七丈68。 彌勒車頭長三丈。 商伴兄車頭長一丈八尺。 慶觀車頭長六丈。 陳勝車頭長八丈。 大乘□車頭長二丈。 張足等車頭長二丈七尺。 鄭八車頭長二丈八尺。 □□乘車69頭長四丈。 陳哥洗車頭長一丈五尺。 □□車頭長十尺。 趙轉車頭長三丈。 許清等車頭長□丈五尺70。 陳後車頭長一丈五尺。 大乘彌勒車頭長□丈。上二十五所在桑溪裏。 橋外方家前小浦 □□龍浦上二浦各長二百丈。 鄭嬌小浦71 西南屈曲小浦長一百五十丈。 康山小浦長二百五十丈。 湖浦南面長二百一十丈。 潘浦長二丈。 鏡浦長一百□十丈。 □尾浦長二百一十丈。 橋里小插浦長六十一尺。 東嶽塘長一百四十丈。 鄭磜小浦長九十七丈。 阮塘長一丈。 浦東磜內小浦長四十八丈。 方家門前□浦72長四十丈。 吳宅浦長二百丈。 鄰塘浦長二百五十丈。 □平車頭73長一百七十丈。 蔣乖浦長三百丈。 鄭阪浦長□□丈74。 鄭五車頭長八丈。 瓦埕車頭長二十丈75。 林家車頭長七丈五尺。 李家車頭長八十丈。 林師車頭長十丈二尺。以上二十五所在歸善里。 師姑浦長一百四十丈。 官塘浦長一百七十五丈。 東嶽至牛頭橋浦長二百二十丈。 西塘浦長一百三十丈。 塘尾浦長五十八丈。 報慈浦長二百丈。 前塘浦長七十丈。 龍舌浦長八十丈。 高弧浦長三十丈。 高家浦長一百一十丈。 高家田浦長二十七丈。 薛宅前浦長二十七丈。 報慈浦口大浦長一百丈76。 東阪浦長九十丈。 長腹浦長四十丈,上十五所在古山裏。 象村官塘長七百餘丈,溉田五十二頃。 猴嶼官塘上嶼長四十丈,中港並下嶼俱長三十丈,溉田二頃餘。 蒜村石泉莊塘長十三丈,溉田僅四頃。上三所在江左里。舊志在合浦南里。 翁崎石村官塘東西計七百餘丈,溉田十七頃餘。 大孟官塘長九百五十丈,溉田十三頃餘77。 浩溪陳塘長十三丈,瀦雨水,溉田一頃餘上三所在江右里。舊志在合浦北里78。 童續洲贍學塘長八十丈,溉田五十畝。 王峬翁塘長三百丈,溉田一頃半。 後嶼清福塘長二十丈,溉田六畝。 上灣王塘長七百餘丈,溉田七百畝。 白岩陳塘長二百丈,溉田二頃。 良陀林塘長四十丈,瀦雨水,溉田五十畝。上六所在嘉登里。舊志在海畔里。通上九里,凡一百三十八所,俱府城東。 王中臣浦長二十七丈。 康山浦長六十丈。 白塔浦長一百九十丈。 遠南門外水閘邊小浦長四百丈。 五龍堂後浦長三百丈。 鄭廟邊小浦及車頭長五十五丈。 後陳南面小浦及車頭長一百二十丈79。 北面及車頭長五十五丈。 王塚小浦及車頭長一百二十丈。 王中臣小浦及車頭長二十二丈。 羊官路南小浦及車頭長三十八丈。 白塔頭小浦及車頭長十五丈。上十二所在高惠里。 洋車路口小浦長三百丈。 資福院前浦長二百五十四丈。 石步頭浦至太平寺基廟前分二浦共長一千三百丈。 吉祥庵前浦長四百九十丈。 薛重浦長一百五十六丈。 錢塘抵侯官界浦 長三百五十丈。 馬頭抵侯官界浦長八百丈。上九所在嘉崇里。通上二里,凡二十一所,俱府城南。 康山浦長九百五十丈。 鏁港邊浦長七十丈。 石浦橋浦長一百六十丈。 西石浦小橋浦80長四百丈。 後王浦長七十丈。 後浦長六百七十丈。 湯門外浦長七十丈。 茶焙浦長三百一十一丈。 石浦南浦長八十丈。 官河北頭小浦長九十丈。 南頭小浦長二十丈。 稅務前浦長一百三十丈。 茶焙浦車頭長三十二丈。 第二小車頭長五十丈。 後浦四石車頭長四十丈。 古山車頭長四十八丈。 石浦小橋車頭長四十丈。 康山浦車頭長九十五丈。 又車頭長三十丈。 城外官河長六百十八丈。上二十所俱在府城東南崇賢里。 東崎岊溪二水閘積水以溉民田。 浩溪水閘舊創以御海潮,溉民田千有餘畝,鄉人梁堂重修。 龍塘水閘在孟溪,溉田四十餘頃。上四水閘在府城東合北里。 海堤按唐志,在縣東五里。太和三年,縣令李茸築。初每歲六月,潮水咸鹵,禾苗多死,堤成,瀦溪水植稻,其地三百戶皆良田。
218 侯官縣
219 按《三山志》:「宋嘉佑二年,蔡襄命疏導渠六十九,延袤百二十五里,田主以四分,佃戶以六分,開浚偕盤水利者亦四分助之,仍令民以時修治,不用命者有罰。」
220 白灶浦長二百十四丈五尺。 報恩院前浦長九百八十丈。 林野莊前浦 高宅前浦上二浦俱長一百八十三丈九尺。 大王小浦長一百五十七丈四尺。 林周園下浦長四十八丈。 末山浦長六十丈。 新橋頭81長一百丈。 趙宅前浦長一百四十八丈八尺。 曾家橋浦長二百八十丈。 石山浦長一百二十丈八尺。 南浦長二百丈。 橋亭小浦長一百二十二丈四尺。舊俱屬美宅里。 興福院小浦長二百二十七丈三尺,舊屬孝順里。 山後大浦長八百八十八丈。 高弄浦長四百二十丈。 錢塘王浦長九百三十丈。浦東屬閩縣。 王石堂小浦長一百七十五丈。 錢塘小浦長一百九十丈。 西橋南小浦長三十九丈。舊俱屬正節里82。 石湖浦至報恩83前浦長一百十二丈。 王山西橋至石湖橋浦長一百七十二丈。 菱角塘浦長二百九十三丈84。 官塘浦長四百三十二丈85。 西禪塘浦長一百四十二丈。 末山院前小圳長九十六丈。 丘公官池長二百四十丈。 應真前小圳長二百四十二丈。 西禪前小圳長八十丈。舊俱屬永欽里。 三會浦長一百四十二丈。 張家洋浦長一百七十六丈。 橫圳長一百一十丈。 松帕洋浦長一百七十五丈86。 長定官池長一百七十七丈,舊俱屬處仁里87。以上三十五所,俱在一都。 湖塘浦長六百丈。 中浦長五百三十丈。 楊宅浦長三百二十丈。 五曹浦長五百一十丈。 翁宅浦長三十二丈。 宋塘浦長四十丈。舊俱屬孝成里。 白灶浦長六百九十四丈。 趙宅浦至水陸塘浦,長三百八十五丈。 道浦二一長一百二十丈,一長九十丈。 邦浦長二百丈。 宋浦長六十丈。 五曹浦尾浦長八十丈88。舊俱屬新安里。 洪塘浦長五百七十丈。 橋里浦長四百四十丈。 里洲塔前浦長四十丈四尺。 外洲浦長一百二十一丈。 後崎浦長七十丈。 窯頭浦長六十丈。 庵頭浦長六十九丈。 白叶崎浦長三十九丈。 館前浦長六十七丈。 王簡浦長六十丈。 林師浦長五十丈。 功德院浦至懷安界大章浦上二浦各長五十五丈,舊俱屬永樂里。按《三山志》:「自石岊石而東,經甓瀆至柳橋,俱通舟楫,貞元十一年,觀察使王栩開。縣西南五里有湖二百四十步,與西湖通,今柳橋是也。」) 牛墩浦長四百四十五丈五尺。 鄭崎下浦長二百四十八丈。 張崎下浦長二百四十丈。 上浦長五十丈。 西禪園浦長四十丈。 翁前浦 墩頭浦上二浦各長六十丈。 鹽嶼上浦長三十丈,舊俱屬方興里。以上三十三所俱在二都。 西湖距府城三里,迤邐至城南,流接大壕,通南湖,蓄水以溉民田。偽閩時,周回十數里,築室其上,號水晶宮。其後盡為民田。宋淳熙間,郡守趙汝愚奏請開浚,悉複其舊。宋陳俊卿詩:「鑿開百頃碧溶溶,潁上錢塘仿佛同。楊柳兩堤聯綠蔭,菱荷十里散香風。波承翠層層出,潮接新河處處通。輿誦載塗農事起,從今歲歲作年豐。」自宋至今,複淤塞殆盡,旱澇無所蓄洩,民以為患。相傳此湖舊有山,越王無諸時,一夕飛往臨海郡。一本云在府城西南,誤。 雲澳池在草市都馬鋪。《三山志》及縣志,懼無此池,今依《三山續志》增入。通上俱府城西。
221 懷安縣
222 東湖在府城東北二都。晉太守嚴高築城時,與西湖同開鑿,以洩雨澇。舊記周回二十餘里。宋慶歷中,漸塞為民田,而猶有湖,至淳熙間則盡為民田矣。今鄉人猶有湖塍之號。《方輿勝覽》云:「在閩縣西」;《郡書一覽》云:「在閩縣東」。俱誤。 陽崎浦長一十五里,其間又或散入小浦,八、九都民田皆仰溉此水。 吳山浦東去一十餘里,十都民田仰溉此水。 鳳崗浦溉七、八都民田。上三浦俱通陽崎江潮。 澤苗浦東去一十餘里,至湖裏,接浩溪之水,溉十一、十二都民田。 廷澤浦東去一十餘里,接橫溪之水,溉十二都民田。 仙阪浦東去二十餘里,接浯溪之水,亦溉十二都民田。上三浦皆通澤苗江潮。以上六浦,俱在府城南。按《本志》:「邑所轄地,西北依山,東南瀕江。依山之田多高仰,瀕江之田多崩陷,其尤甚者,西北一派,接壤芋源,稍值淫雨,則成巨浸,害田傷稼,其患有不可勝言者。故晉郡守嚴高,鑿東西二湖以洩之。今東湖湮塞,而西湖亦淺狹,民所賴者惟水南六浦耳。其他民田,浦所不能通者,成化十七年,知府唐珣又督民浚渠瀦水以備之。」又按《三山志》:「嘉佑二年,郡守蔡襄從樂游橋下開,沿城外抵湯門、琴亭、湖心,至北嶺下去思橋北,出河尾船場,散入港北小浦、中浦、石泉、安國以北。知縣樊紀複作橋十三,曰濕堹、塍北、小浦、中浦、湖心、琴亭、越塘、龍腰、後溪、桑畬、嶺下、範溪、漱溪。」
223 長樂縣
224 按《三山志》:「長樂濱海,山淺而泉微,故瀦防特多,大者為湖,次為陂,為圳,垾海而咸者為塘,次為堰,毋慮百五十餘所。每歲蓄溪澗,雖不洩涓滴,亦不足用。必時雨滂澍,乃獲均洽。及農事畢,則皆為無用之地矣。以是狡民或侵或清,民失其利。宋咸平、熙寧,屢有識者。建炎初,縣令陳可大乃大修塘垾陂湖。乾通九年,縣令徐謨複延耆老講究水利,為斗門及湖塘陂堰百四所,溉田凡二千八十三頃。」
225 晉溪浦埭長三百五十丈,通淡潮橫埭89,溉田種二百石。 河頭浦埭長三十丈,中置閘,溉田三頃90。上二所,在縣西賓賢里。 福湖俗呼北湖。 嘉禾大石新城屯四堰合為一長一千九百八十丈,溉田種四百名。 橫嶼湖周三百一十丈,四竇,溝長一千九百丈91,溉田種千餘石。上三所在建興里。 鏡石河師新三堰合為一92長二百丈溉田十頃。 晉塘斗門洩桃阮自龍潭等水入演江。舊志無此斗門,今依縣志增入。上二所在清平里。 新田陂長六十丈,溉田種四十石。 灌洋陂長一百一十丈,溉田種一百三十石。上二陂俱食童溪水。 湖前陂長三百丈,溉田種四百石。 丘溪食童溪水,長二百一十丈,溉田種三百五十石93。上四所在靈石里。 大塘跨昆由、敦素、崇賢、同榮四里。大斗門二,知縣徐談築。基方廣二十餘丈,兩旁抵海,長一千五十丈。溝港共長三千七百丈,瀦福清界水,溉田種千石。按《三山志》所載如此,而縣志亦有「大塘」,注云:「昔縣令李茸諭民築堤,沿海三萬六千餘步。以御咸潮,或時衝潰。皇佑中,縣令吳仲舉。縣尉曹元振,俾民高大其址,引同榮、昆由等裡大溪之水溉田,餘澤以旁及崇賢、敦素、清平十餘里,民到如今受其賜。」二說不同,未詳孰是。 荻蘆陂長六十丈,圳長三百五十丈,瀦高陂水,溉田種五百石。上二所在昆由里94。 凌古塘在逍遙里。周一百二十丈,二竇,圳長一百五十丈,溉田種六十石。 金漆湖湖近江,為飛沙填塞。 章阪童溪陂95長五百丈,塘一,圳二,溉田三十頃。 東港食新塘水,長一千五百丈,圳長八百丈96,溉田十頃。上三所在良田里。 覆船洋在敦素里。橫溝、直溝可通潮,圳溝三,食大塘水,長二千二百三十丈97,溉田十頃。通上七里,凡十六所,俱縣南。 大圳等五浦長九百丈,溉田四十餘頃。 米籠浦長二百五十丈,溉田六頃。 官塘浦長一百一十丈,溉田五頃餘。 陳師浦長一百丈,溉田一頃餘。 官丘等四浦長一千七百二十丈。溉田六十六頃。 王丘浦長一百二十五丈,溉田五頃餘。 白灶浦長五十丈,溉田三頃餘。 鱉石浦長二十五丈,溉田一頃餘。 後角浦長九十丈,溉田四頃餘。 銀盞浦長七十五丈,溉田八頃餘。 渡龍浦長九十丈,溉田七頃餘。 阪塘浦長三十五丈,溉田四頃餘。 官堰浦長二百六十丈,溉田十頃。 古塘浦長一百五十丈,溉田六頃。 師娘浦長三十五丈,溉田四頃。 浦口小浦長七十五丈,溉田二頃。 下籠阪浦長五十丈,溉田三頃。 橋頭浦長五十四丈,溉田七頃。 蠣殼浦長一百丈,溉田四十頃。 籠臂浦長三十五丈,溉田三頃。 朱湖高浦長二十丈,溉田三頃。 延祥斗門舊志不載,今依縣志增入。上二十二所在崇丘里。 東洋塘長一千二百丈,御鹵潮,瀦雨水,子塘三,共長一千五百丈。溝一,長三百四十丈,橫埭二,啟閉以竇,溉田種三百石。 西洋塘長九百五十丈,有斗門溉田種九十六石。上二塘今俗呼白芒坑東西塘。 鄭湖塘洩水港,抵海,長二百丈,竇三,溉田種四百石。 崔塘有斗門,西抵海,垾長一千一百二十丈。 崔塘洋溝長一千二百五丈98,溉田八頃。 鄭湖周二十丈,溉田三十畝。 前塘長二千餘步。 後崎塘長一千餘步。上八所在弦歌里。按《三山志》有崔塘,而縣志不載;縣志有前塘及後崎塘,而《三山志》不載。疑古今廢置之異,名號更改之殊,然不可考也。姑並志之,以俟知者。 獲洋、 王背大溪、中圳、劉背二溪在招賢里,皆出自龍潭。圳五,共長一千九百一十丈,閘四,溉田種三十石。 黃弄溪長二百丈,陂長五十丈,溉田十二頃。 溪口溪三坑共長一千四百九十丈,溉田五頃。 橫圳長九百丈,溉田五頃。上三所在永勝里。 桃坑湖即桃枝湖也,東西一百三丈四尺,南北三百一十六丈五尺99,垾塍圳四派,溉田種千餘石。偽閩時,勢家私相轉鬻為田。宋咸平間,民訟之,敕複為湖。熙寧間,又有侵耕之者。知縣蕭竑困括湖塘陂堰,簿而圖之,擇主領,立經界,培堤岸,碑於湖之旁。今周五百一十丈,為石斗門三,圳長二千三百餘丈100,瀦乾溪水溉田二十九頃跨逍遙清平二里,今俗呼南湖。 沙阪後洋溪長五百丈,入桃枝湖,溉田七頃。上二所在進賢里。 董塘長二十六丈,食山泉,溉田五頃半。 丞天溝長六百八十丈,溉田七頃。 韓塘溝長六百丈,有小圳,瀦橫源溪水,溉田種七石。 百石溝在沙漠下。食賓閭尾水,長六十丈,溉田七十畝,上四所在和風裏。通上六里,凡四十一所,俱縣東南。 趙塘浦長七十丈。 蘆蕁浦長四百丈。 官塘浦長二百五十丈。 孤塘浦長四十丈。 九石浦長三百丈。 車下浦長七十丈。 新塘浦長八十丈。 圳兌浦長二百丈 孤洲浦長四百丈。上九所在嵩平里。 石瀨陂長五百丈,溉田種七百石。 古散陂長七百一十丈。溉田種三千石。上二所在同榮里,俱食龍潭水。 周陂食章溪水,長一千丈,溉田種四百石。 前曾塘食龍潭水,長二百丈,口為石閘,御溪漲,尾為石涵101,垾長一丈五尺,溉田種七十石。 丁塘食龍潭石瀨陂水,長七百丈,溉田種三百石。上三所在依福里。通上三里,凡十四所,俱縣西南。 保豐塘橫埭長十丈,溉田種百石。 嶺口三塘上塘長□十丈102,下塘長三十丈,溪尾塘長二十丈,食大□大□二水,溉田一百四十石103。 金冬坑長四丈104,溉田種十餘石。 倪塘長四十丈,通嚴湖水尾,溉田種三十石。 林簡塘食龍潭水,長六百五十丈,圳長二百五十丈,溉田種三百石。 稠港長一千一百丈,溉田千餘頃。 浦塘洋積水三港及圳長二千六百四十丈,溉田三十六頃。 潭頭斗門洩利劉雲之水入海。舊志無此斗門,今依縣志增入。上十所在方安里。 嚴公湖舊名嚴湖,在大宏里。陳長者嚴光,施田為之,周三千二百八十丈,瀦大奢雨水105,竇四,溉田四百五十頃,跨方安、敦化二里,今俗呼「西湖」。相傳光之子恭,商販維揚,嘗市黿五十而舍之。光家居,一日,有被黑衣者五十人,送錢五十千,曰:「君之子揚州所附還也。」及恭回,驗之,實未嘗有,乃悟贖黿之報。遂舍宅為寺,田為湖。按舊志又云:「湖起於唐寶應二年」,未知孰是。 陳塘港會七十二洋,水溢則開斗門,歸弦歌里溝及林花溝瀆入海。 陳塘大官溝跨和風,敦化、大宏三里,長三千二百丈,溉田二十頃。 賓閭湖唐天寶五年,倉曹林鶠於方樂、崇仁、和風三鄉築堤五處。複舍己田鑿此湖,周一千二百丈,竇八,溝八,溝闊一丈二尺,溉田里氏田,凡七百餘頃。因複開陳塘港,以洩三鄉及西湖之水,而注之江。又奏請立石於爐峰皇恩寺,紀其限界,禁民不得侵傍湖餘地為田,以妨水利。詳載本湖規簿。今俗呼東湖。《三山志》又云:舊載上下湖,海風飛沙積而成之。 上湖石塘長一百二十丈,有斗門,溉田七百石106。 陳塘斗門洩賓閭上下湖及宏源溪水。舊志無此斗門,今依縣志增入。上五所在方樂里。 屈尺塘在新開里。長一百五十丈,溉田種三十石。 元佑港宋元佑中,縣令袁正規以十七都之田窪下,歲被淹沒,遂開縣尉卓某後山為港,以洩其水,抵陳塘港,西注之海。又鑿寺簿林岊莊前之山為渠,直出漳港石梁,南注之江。民德之,因請名曰袁公港。正規辭曰,此天子之功也。遂名之曰元佑港。按縣志所載如此,舊志但有元佑溝。注云:「長千餘丈,斗門一,溉田種七百石,而不言開創始末。疑即此港而異其名耳。 東溝唐倉曹林鶠鑿湖開溝,潦則洩水歸陳塘港,旱則瀦水以溉民田,轉流而東,至登賢官路而此。宋元佑中,縣令袁正規開鵬程、卓塘、周莊各洋水路。一鑿渠以通石梁錦橋,一鑿卓嶺及登賢官路,而接此溝,遂名龍津。舊志不載此溝,據縣志增入。上二所在崇仁里,通上五里凡二十所,俱縣東北。 章港塘在十五都。 閭山塘 海路塘上二所在十四都。 南網塘在十八都。按《三山志》及縣志無上四塘。今依《三山續志》增入。縣志又有劉山塘,而《三山志》及續志俱不載,疑即閭山塘也。 卓嶺港在十七都。舊有港,自黃崎東入於海,為沙所壅,凡淹田數十頃。元佑間開港植草,培沙為堤,南自黃庭經牛山入於漳港,而卓嶺亦有港洩水而西。厥後俱廢。元大德元年,達魯花赤□□浚卓嶺港,經後屯、甘墩入陳塘港。然地勢稍高,僅洩水三分之一,餘田尚淹沒雲。此亦據續志增入。通上五都,凡六所,俱縣東南。 海堤按唐志,距縣十里。大和七年,縣令李茸築,立斗門十,以御海潮。旱則瀦,雨則洩,旁皆成良田。按《三山志》云:「唐武德六年,析閩置長樂。」則二邑也,而皆築於茸之手,相距才四年;必是更宰,不然則攝也。
226 連江縣
227 小橋塘 四上下路塘疑即舊志四木洋橫塘。 後阪王前塘疑即舊志五前塘。 毗後大渠塘疑即舊志龍臥院前塘。 毗塘舊志作皮屯。 雙碑塘 縣東大渠塘疑即舊志大渠塘。 赤爐洋塘 後欖塘 王早洋塘後塘 西林寺前塘疑舊志庵前堂。上十一所,俱欽平下里。縣志無小橋塘、雙碑塘、赤爐洋塘,《三山志》又無後攬塘、王早洋塘、後塘、西林寺前塘,疑亦古今廢置之殊,名號更改之異也。 大背縣志無此背。 圓塘上二所在嘉賢上里。 師子塘107 龍山茭湖至新塘 水莧塘 財溪背 王浦塘有斗門。上五所在嘉賢下里。 峽塘 水合塘 洗馬塘舊志作池。 大小柘塘 松塢塘上五所在崇德里。 鄭塘水圳 官圳 後塘圳 小涸溪 南般圳 烏爛塘上六所在安德里。 王孫塘 管瀆二塘上三所在保安里。 桔木塘 土花塘上二所在建興里。 橫坑塘 大潭背 劉舍塘 董舍前塘 外埕塘 孫圳 官田圳 浦頭斗門上八所在永貴里,舊志無此五塘,今依縣志增入。通上八里凡四十二所,俱縣東。縣前塘抵浦口塘。 三腳塘 方崎里塘疑即舊志峰崎塘。 下塘疑即舊志峰崎下里塘。 四洋塘疑疑即志四木洋下塘。 赤爐塘 雙木黃塘 雙木柴橋塘舊志有雙木黃塘,又有雙木蓮塘,此塘未詳的為河塘。 北禪小崎塘 興慶前墥頭五石塘疑即舊志五石塘。 黃賈塘 縣前大渠塘 王塘小嶼塘 浦下塘上十四所在欽平上里。舊志無縣前大渠塘、黃賈塘、王塘、小嶼塘、浦下塘。縣志又無三腳塘、北禪小崎塘,疑亦古今廢置,名號更改之異也。 王塘 烏石塘 劉家洞塘 羅喝塘 大門塘 括塘 括大塘 層屈塘 官路塘 猛浦塘上十所在二賢里。舊志在欽平下里。 古塘 林湖塘上二所在清河裏。舊志在光化里。 張阪背 王宅背 爐衝背 古圳 小洄背 中圳背 前塘上七所在光臨里。舊志在臨江里。 溪西背 烏石背上二所在安仁里108,縣志無此二背。通上五里凡三十五所,俱縣西。 塘圳埔 秦塘 牛圳 多爻塘 王塘有斗門。 龍泉圳 龍潭背舊志作溪。 獲蘆嶺圳 西橋圳 薦福塘 師姑塘舊志作浦。 西川圳舊志無此圳,今依縣志增入。上十二所,在縣南新安里。 東塘湖在欽平下里北野。舊志在進賢里。隋開皇十三年109,邑民林堯等舍田為湖,周二十里,溉七里民田四百餘頃。歲久壅淤,奸民侵冒,幾半為田。唐咸通初,縣令劉逵奏複之,民為立祠,後令李為記。宋淳化初,縣令鞠仲謀以木斗門易壞,更造以石,複梁而亭之。外造小橋六,小斗門七,又置田園,立斗門戶,主其出納,以備修葺。仲謀自為記。複奏降特敕,約束民間,四山野地,不許請佃,邑人亦為立祠。其後土民複漸次侵耕。至慶歷初,縣令陳某、汪某又相繼複之。而鄉人陳鑄、林簡複授資倡眾,築堤于湖之東西北三面,計一千四百餘丈,立石柱一百二十,以表湖界。嘉佑初,縣令朱定,乾道間,縣令曾模,皆增修之。淳熙間,縣令傅伯成,嘉定間,縣令陶武,淳佑間,縣令游義肅,咸淳間,縣令宋日隆,俱嘗修斗門。國朝洪武間,奸民複漸壅塞為田,幾及半矣。水利寢廢,民複以為患。 東塘溪背 洋門背 柴蛇背 神宮阪背 王阪背 東灣村背 糾泉背 神宮後背 南洋石灘背 石峽神宮背 鄭門前阪背 溪柄翁前背 南山背 陳趣背 新洋背上十五所,在進賢里。縣志無此十五背。 石峽背 大溪背 溪東背 鳳山背 溪東大背上五所在安義里,疑即今仁義里。縣志無此五背。通上三里凡二十一所,俱縣北。 高梁大塘有斗門。 湖探塘 墥橋堂有南北斗門。 官莊塘 陳舍後塘舊志舍作屋。 長浦塘 鄭崎塘 城門塘 石橋塘 可塘 黃崎塘有斗門。 統軍塘 水洋中圳 竹橋師姑圳 南塘圳 澄岩背 西洩背 演洋橫坑 外塍塘斗門上十九所,在縣東南安慶里。 下廉塘 官橋塘上二所,在縣東北集政上里。 澄田背在縣西北歸仁里。
228 校 注
229 1 乾隆《上杭縣志 版籍》作「一萬二百七石」。
230 2 民國《連城縣志 賦稅》作「一百四十三錠」。
231 3 民國《連城縣志 賦稅》作「七千六百一十二石」。
232 4 乾隆《汀州府志 田賦》與本志同,縣志則作「三匹」。
233 5 乾隆《永定縣志 食貨》作「九百四十四石」。
234 6 乾隆《永定縣志 食貨》作「三貫」。
235 7 乾隆《永定縣志 食貨》作「酒醋課鈔一十四錠二百一十六文,茶課七百七十五文」。
236 8 乾隆《永定縣志 食貨》作「五百四十三錠一貫」。
237 9 「慄」為「粟」之誤。按嘉靖《延平府志 食貨》作「秋稅油麥粟豆」。
238 10 嘉靖《延平府志 食貨》作「二百八十五錠」。
239 11 「錢」系「鐵」之誤。嘉靖《延平府志 食貨》詐「歲課鐵三十四萬八乾三十斤」。數亦有異。
240 12 嘉靖《延平府志 食貨》作「二十二匹」。
241 13 嘉靖《延平府志 食貨》作「閏月加米四十石有奇」。
242 14 嘉靖《延平府志 食貨》作「一千三百二十七錠」。
243 15 嘉靖《延平府志 食貨》作「二十匹」。
244 16 嘉靖《延平府志 食貨》作「十有七錠」。
245 17 嘉靖《延平府志 食貨》作「九千八百斤」。
246 18 嘉靖《邵武府志 版籍》作「秋糧米」。
247 19 嘉靖《邵武府志 版籍》作「田稅米」。
248 20 咸豐《邵武縣志 田賦》作「二萬九千九百六十七石」。
249 21 時經制總制二色錢以紹興廿四年所收立為定額。至紹興卅一年始虛增其額,因在額外,故謂總經制無額錢見同治《興化府志 戶紀》
250 22 同治《興化府志 戶紀》作「二萬四千九百根」。
251 23 同治《興化府志 戶紀》作「九十八斤」。
252 24 同治《興化府志 戶紀》作「三百六十七錠四貫」。
253 25 同治《興化府志 戶紀》作「二百六十錠」。
254 26 同治《興化府志 戶紀》作「一萬八千九百四十四石」。
255 27 同治《興化府志 戶紀》作「三百三錠」。
256 28 同治《興化府志 戶紀》作「八千一百四十八貫」。
257 29 同治《興化府志 戶紀》作「一十一萬一千二石」。
258 30 萬歷《福州府志 食貨》作「三千三百三頃」。
259 31 萬歷《福州府志 食貨》作「四千四十七頃」。
260 32 萬歷《福州府志 食貨》作「二千二百頃」。
261 33 萬歷《福州府志 食貨》作「二千三百四頃」。
262 34 萬歷《福州府志 食貨》作「五千六百五十八頃」。
263 35 萬歷《福州府志 食貨》作「七百五十三頃」。
264 36 萬歷《福州府志 食貨》作「一千三百九十四頃」。
265 37 萬歷《福州府志 食貨》作「一千三百一十六頃」。
266 38 據康熙《建安縣志》載,明代宗景泰八年建寧府領縣八,其中建安為附郭首縣,清因之,與民國《建甌縣志》所載相同,「建寧縣」宜改為「建安縣」。
267 39 嘉靖《建寧府志 貢賦》弘治五年作「五千二百三十三頃」。
268 40 嘉靖《建寧府志 貢賦》作「三百八十八頃」。
269 41 萬歷《泉州府志 版籍》作「四千二百五十二頃」。
270 42 萬歷《泉州府志 版籍》作「二千五百九十六頃」。
271 43 萬歷《泉州府志 版籍》作「九百八十四頃」。
272 44 萬歷《泉州府志 版籍》作「一千三百三十六頃」。
273 45 萬歷《泉州府志 版籍》作「一千四百一頃」。
274 46 萬歷《泉州府志 版籍》作「二千四百六十九頃」。
275 47 光緒《漳州府志 賦役》作「二千六百六十一頃」。
276 48 光緒《漳州府志 賦役》作「一千六百七十一頃」。
277 49 光緒《漳州府志 賦役》作「一千四百二十四頃」。
278 50 光緒《漳州府志 賦役》作「一千六百三十四頃」。
279 51 乾隆《汀州府志 田賦》作「三千九百二十二頃」。
280 52 乾隆《汀州府志 田賦》作「一千八百二十頃」。
281 53 乾隆《汀州府志 田賦》作「八百七十六頃」。
282 54 乾隆《汀州府志 田賦》作「一千五百八十九頃」。
283 55 嘉靖《延平府志 食貨》作「二千二百三十六頃」。
284 56 嘉靖《邵武府志 版籍》作「四千五百五頃」。
285 57 同治《興化府志 戶紀》作「弘治五年為九千二十五頃」。
286 58 同治《興化府志 戶紀》作「四千六百九十頃」。
287 59 淳熙《三山志 版籍》載開淘負城河浦長為「二萬一千九百七十六丈」。
288 60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一橋內長七丈……」,應從之。
289 61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二長二丈」。
290 62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小圳」。
291 63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華岩牆角圳」。
292 64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前洋浦北薛東車頭」。
293 65 據淳熙《三山志 版籍》應補「口」字。
294 66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湯洋壬志車頭」。
295 67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吳石小埔」。
296 68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長一丈五尺」。
297 69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土乘車頭」。
298 70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一丈五尺」。
299 71 淳熙《三山志 版籍》云「長四十丈」。
300 72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方家門前浦」。
301 73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平車頭」。
302 74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長一丈」。
303 75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長二十四丈」。
304 76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長一百一丈」。
305 77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四十三頃餘」。
306 78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在嘉崇北里」。
307 79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長一百三十丈」。
308 80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西石小橋浦」。
309 81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新橋浦」。
310 82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屬王節里」。
311 83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報恩祠」。
312 84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二百九十二丈」。
313 85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四百三十一丈」。
314 86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一百七十五丈」。
315 87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處仁里」。
316 88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八百丈」。
317 89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溪湖橫埭」。
318 90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溉田二頃」。
319 91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長六千九百丈」。
320 92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鏡石何郎新三堰合為一」。
321 93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二百五十石」。
322 94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在毗田里」。
323 95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章阪章溪陂」。
324 96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八圳長八百丈」。
325 97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長一千二百三十丈」。
326 98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一千三百五十丈」。
327 99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南北三百六十一丈五尺」。
328 100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圳長二千二百餘丈」。
329 101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口為石閘,御溪洪,尾為石齒」。
330 102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上塘長十丈」。
331 103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溉田種一百四十石」。
332 104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長九丈」。
333 105 同治《長樂縣志 水利》作「瀦二劉、大畬二溪水」。
334 106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溉田種七百石」。
335 107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獅子塘」。
336 108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安定裏」。
337 109 淳熙《三山志 版籍》作「隋開皇十一年」。
URN: ctp:ws604573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