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世載堂雜憶

《世載堂雜憶》[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世載堂雜憶
2 序言
3 予年七十,診太素脈,謂尚有十年命運。久欲仿中江兆民先生《一年有半叢書》例,成《九年有半叢錄》。今歲剖腹險症,得慶更生,友人曰:"子身無異再生,何不盡九年有半歲月,憶寫從前所見所聞之事乎?是亦國故文獻之實錄也。"予感其言,日書《世載堂雜憶》數則,隨憶隨錄,篇幅不論短長,記載務趨實踐。予平生首尾未完畢之書,如《禺生四唱》、《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憶江南雜詩注》、《容閎辜湯生馬相伯伍廷芳外交口授錄》、《世載堂筆記》與《自傳》等,盡歸納《雜憶》中,匯為長編,備事分錄。其他典章、文物之考証,地方文獻之叢存,師友名輩之遺聞,達士美人之韻事,雖未循纂著宏例,而短篇簿錄,亦足供大雅諮詢,唯求無負友人殷勤勸昂之意而已。
4 武昌劉禺生記
5 清代之科舉
6 《周禮·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漢律》:"學童十七以上始試,諷籀九千字,乃得為吏。故六書謂之小學。小學者,固童蒙所宜用心也。"科舉肇興,小學制廢,抱高頭講章之學者,皆瞆然不識字之人,遷流至於今日,幾以文字蒙求列為大學之課本。科舉時代,唯求科名,不重根源,實階之厲也。爰舉當時自蒙學至於出考情況程序,條分縷列,治吾國社會學史者所宜參考也。
7 舊時教兒童,注重發蒙。兒童五六歲以上,家中延師,具衣冠酒食,封紅包贄敬,列朱筆,請先生點破童蒙。先生即以朱筆點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四書"《論語》首句;先生讀,學生隨讀,讀畢,全家謝先生,是為讀書兒童一生發軔之始。按:中國社會最重蒙師,尤重發蒙之師,此種風氣,宋代最甚,考宋人軼事,某門下中書還鄉,必具衣冠拜於啟蒙師床下。
8 家塾蒙館,一曰停館。富厚之家,延專師以教兒童,師稱主人曰居停,主人稱師曰西席,所授往往為《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再授"四書"白文。又有所謂朋館,亦名村塾、義塾,市井鄉村貧窮兒童往讀之。其師開館授徒,兒童之家,納學錢往讀,所教為《千字文》及"四言雜字"之類。父兄所求者,不過能識日用字,寫柴米油鹽賬而已,所謂"天地元黃叫一年"也。杜工部詩:"小兒學問只《論語》,大兒結束隨商旅。"蒙館風氣,唐時已然。
9 蒙學所授,不過識字,能寫能讀,便於工商應用而已,略似今之初級小學。等而上之,兒童有志應考,長乃讀習舉業,教師多延請秀才任之,而蒙館教師則多屢考不得秀才之人也。其教法分男女,女則教《女兒經》,讀幼學,講故事;男則讀《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讀畢,更讀《詩經》、《書經》、《禮記》、《春秋左傳》,詩則授《唐詩三百首》,字則習楷帖,古文則習《古文觀止》,旁及《綱鑒易知錄》。八股舉業,先習破題兩句,次作承題、起講,次加作頷下兩股,亦曰兩比,加習四股,再加作兩股,合為六股,於是合破、承、起講六比文,是為舉業完篇。時文原用八股,後多減用六股,皆合考場程式。詩習試帖,先習一韻,加至六韻,即為合格。因童生及秀才科、歲考皆用六韻,科場則用八韻也。學生完篇,其父母延宴先生,送禮敬,曰完篇酒,謂從此我家子弟可出考矣。
10 至言進習舉業之課本,論八股,以小題正鵠為正宗,書為陝西周至路德在關中課士之本,所列皆童考應科,歲考合程式之各種格局完篇與未完篇者,以三八兩日為作文課期。試帖則以七家詩為定本七家詩為路德、陳沆、楊庚等七家之作,學生每日作對一聯,調和平仄,為考場試帖詩之運用。以八股試帖為正課,其餘詩賦文辭為雜作。
11 當時中國社會,讀書風氣各別,非如今之學校,無論貧富雅俗,小學課本,教法一致也。曰書香世家,曰崛起,曰俗學,童蒙教法不同,成人所學亦異。所同者,欲取科名,習八股試帖,同一程式耳。世家所教,兒童入學,識字由《說文》入手,長而讀書為文,不拘泥於八股試帖,所習者多經史百家之學,童而習之,長而博通,所謂不在高頭講章中求生活。崛起則學無淵源,俗學則鑽研時藝。春秋所以重世家,六朝所以重門第,唐宋以來,重家學、家訓,不僅教其讀書,實教其為人,此灑掃應對進退之外,而教以六藝之遺意也。
12 通例,凡應考者皆稱童生,入學則稱秀才。秀才科、歲試及其他考試,皆出大題。大題者,於"四書"文中,兩章三章,或一節一句為題目,不得割裂。應童生府、縣、院或其他考試,則用小題。小題者,於"四書"文中,任擇一句為題。咸同以來,小題以路德之小題正鵠為正宗,凡小題之格式皆備。其中有所謂截搭題者,就原文上句與下句,各截取數字,幾於不成句亦不成文,至為可哂,當時卻習為風尚。相傳德清俞曲園樾任河南學政時,考試童生正場,所出截搭題,竟成游戲文章。其題如"王速出令反"此題截取《孟子》"王速出令,反其旄倪"上下兩句,"君夫人陽貨欲"此題截搭《論語》季氏章末句"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緊接下章首句"陽貨欲見孔子"。事經御史奏參,擬加重處罪,後經其主師曾國藩奏呈俞某患心疾,宜革職回原籍,永不敘用,乃得免於嚴譴。此亦科舉史中之一趣話也。
13 童生欲取秀才,須歷應縣、府、學院三種考試。縣考凡五場,以本籍知縣為主試人。第一場試《論語》、《學》《庸》時文一篇,《孟子》文一篇,試帖詩一首;頭場發榜,第一名曰案首,前十名為前列,不取者不得入第二場。第二場試時文一篇,五經文一篇,試帖詩一首,不取者不得入第三場。第三場考八股文一篇,史論一篇,試帖一首,不取者不得入第四場。第四場試雜作,律賦一篇,古近體詩數首,有加時文一篇者,然以時文為主。第四場榜發,案首與前列十名皆定,再考第五場,名曰吃終場飯,縣官或備飯,或點心,給考童。終場亦作時文起講,或作兩大比時文不等,並不再編甲乙照第四場全案,或稍易前後一二位置。照例,學使臨試,案首必入學,前列或有所去取,為數亦少。
14 府考由知府將所屬各縣童生集中考試,其規程一如縣考。五場畢發榜,府有府案首。縣府皆取前十名者,曰雙前列。
15 院考規模較大,學使每任三年,考取秀才兩次,第一次曰歲試,第二次曰科試。學使駐府城主試,各縣童生或有未赴府縣試者,亦照例可直接報名應院試。按:縣、府、院試,童生報名應考,須由該縣廩生擔保其身家清白,蓋印承認,曰認保。又由縣學學官派其他廩生,查看屬實,曰派保。考試入場時,學使居中點名,廩保排立兩行,儀式相當隆重。
16 院考之試題為《論語》、《學》、《庸》題目八股文一,《孟子》題目八股文一,五言六韻試帖詩一首。雞鳴入場,交卷時不准上燈。衡文得取錄者,先挂水牌,名額則多於該縣應取之學額一倍。翌日覆試,或作起講,或作八股文兩大比,限香一寸,並默寫正場起講。試畢,出正榜,開正門,放三炮,奏樂,吹打送榜,榜貼於考院照牆。榜發後,如被人告發,謂某生系槍替者,則單獨再召試,果文理不通,則革去秀才。發榜後有一最困難事,即每縣教官必與新進學秀才談判印結費多少,印結費定,教官乃蓋印,翌日方能來學院簪花。簪花者,學使坐大堂,向新進秀才訓話,當時亦視為大典禮也。入學簪花,年少富有者皆著@@衫,戴飛絨帽,金雀頂。俗例,如已訂婚或結婚者,應由岳家贈賀。此童生入學最得意之一幕也。
17 古者取士之法,莫備於成周,而得人之盛,亦以成周為最。自唐以後,廢選舉而用科目,歷代相沿。明代則專以"四書"及《易》、《書》、《詩》、《春秋》、《禮記》五經命題試士,謂之制義。清沿明制,二百餘年,有以他途進者,終不得與科第出身者相比。故康、乾時以宏博授翰林者,皆以野翰林呼之。光緒末造,科舉廢,科第始告終。科舉發軔,始於秀才。明代最重秀才,清雍正以還,始詳定取秀才科目,制度咸備。其秀才生活狀況,與讀書進取程序,亦有足述者。
18 清代學政科、歲兩考試,童生錄取入學者,謂之附學生員即秀才。額滿見遺者,曰佾生;佾生可再考秀才。秀才之制,曰廩膳生,曰增廣生,曰附生。三年舉優者,曰優廩生,曰優增生,曰優附生。得優貢者,屬優廩生。附生為普通秀才,歲、科試考列一等,而補廩無缺出者,得補增生,府、縣學增生有定額。歲、科試考列一等最前名,得補廩膳生,食廩餼,府、縣學廩生亦有定額。每年由廩生滿二十年者,出歲貢一人。但廩生中舉人、副榜、優、拔貢者,出廩缺依次遞補;故不滿二十年者,亦得出歲貢。
19 由學政取為附學生員者,通稱秀才,俗謂之進學。能入學宮讀書,隸於學宮,亦名入泮。學宮大成門外,有泮池,故入學滿六十年者,曰重游泮水。管理秀才者為府、縣學官。府學教授,最初例選進士出身者為之,曰東齋,居府學宮之東。府學訓導,例以貢生為之,曰西齋,居府學宮之西。縣學則教諭居縣學宮之東,亦曰東齋,常以舉人為之。訓導居縣學宮之西,亦曰西齋,以廩、貢、增生為之。但府、縣訓導可由廩、貢、增生捐納;而教授、教諭不能捐納也。
20 府縣學之差遣,曰門斗。門斗月送斗米於廩生,故名。廩生者,食倉廩之俸粟也。門斗非賤役,須身家清白。府、縣學官見督、撫、學政,皆長揖,不跪拜。秀才見學官,行跪拜之儀,奉之為師,所以督飭其學行也。清初沿明制,行學師教秀才之制,而學師所奉以處治秀才者,曰臥碑。臥碑刻石於明倫堂,秀才有犯臥碑條例者,學官得懲罰之,重則革去秀才。明倫堂者,學宮大成殿前,秀才遵奉國家條教,敦率一府一縣綱紀風化聚集之所,而崇奉孔訓。故明季以來,國有大故,秀才皆集明倫堂議事。降及晚清,奉行故事。學官無教學之舉,秀才視學官如無物,學官似為秀才之登篆人耳。又秀才犯法,州縣捕獲,不能用刑,必移文學官,革去頂戴,方能法辦。然有當場撲責手心者,受責後,亦必移文學官,所以重國家律例,養士類廉恥也。
21 清室定例,各省由欽命簡放學政,三年一任;大省恆放四品以上大員,較小省份則放翰林院編修。學政蒞省之始,先頒布觀風題目於各府縣,"四書"文一,其他經解、史學、詞章、掌故、時務、算學等,無慮數十藝,以作成若干藝為完卷。學政蒞考所屬,先期由學官呈閱童生亦得應觀風試,期限或數月、半年不等,視蒞考道路之遠近,定交卷之先後。號稱觀風,所以別於正試也。
22 學政抵各屬試士,先考經古場,亦分經學、史學、詞章、掌故、地理、時事、算學各門,而無八股時藝。經古場後,始考正場。正場考時文兩篇,試帖詩一首。其先以八股為時文,八股廢則改"四書"義,詩亦廢矣。三年兩考:第一次為歲考,諺云:"秀才怕歲考。"秀才之應考者,取錄一等為最優,二等為合格,三等已不佳;考列四等,重則斥革,輕則申誡。科考大致與歲考相仿,其分別在歲考為考核秀才之成績,科考則為錄送鄉試之准備。故科考列三等者,已不得參與鄉試此對於秀才而言。童生應入學考試,亦於歲考或科考時並行之,但與秀才不同場
23 秀才應鄉試,規律綦嚴,其引為大戒者,有以下各條。匿喪,丁父母憂不報而應試者,雖榜發獲中,亦必遭斥革童生匿喪應考,同受處治。李蓴客作王某墓志,曾執此以加譏評。冒籍,非本縣籍童生而冒籍進學或應鄉試者,均斥革。張季直曾以此遭某學政之嚴究,後設法由如皋縣學生轉籍通州,為州學生員,始得免。大不敬,對孔聖或清代帝王有失敬之行為者,稱大不敬,在專制政體之下,譴罰更重。
24 秀才以應鄉試、中舉人為正途;其中不中舉人,由五貢出身者,亦歸正途銓選,得入仕路。五貢之制:一曰恩貢,二曰拔貢,三曰副貢,四曰歲貢,五曰優貢。茲依次略述之。
25 秀才補廩生後,如應出歲貢之年,恰值恩科大典,則以廩生而舉貢,稱恩貢生。可分發各省,以州判用,或以教諭、訓導用,班次提前,遇缺先補。
26 拔貢每十二年舉拔一次,學政於全省每府學中所屬秀才加以考試,取成績最佳、學問最優者,拔取一人為拔貢生,貢入北京,再經朝考,分等第錄用。取一等,以七品小京官用;二、三等,以知縣用,分發各省,或以本省教諭用。
27 鄉試中副榜,世稱半個舉人者,如下次不欲再參與鄉試,可往禮部銓敘,分發各省,以州判等職用。
28 府、縣學秀才補廩生後,輪次應於某歲出貢者,曰歲貢生,在外省以州判用,在本省以訓導用。
29 學政三年期滿,取全省生員之品學兼優而考試成績亦特佳者,大省取六人,中省以下四人,曰優貢。優貢考試,須由本省總督、巡撫、學政三院會考。發榜後,中式者依次遞補,入京朝考;一等用知縣,二等用教官。此五貢出身之大略也。
30 前清以科目取士,承明制,其先用八股文,後取四子書及《易》、《書》、《詩》、《春秋》、《禮記》五經命題,謂之義。三年大比,試諸生於各省會,曰鄉試,中式者為舉人。次年春,試舉人於京師,曰會試,中式者為進士。既中進士,乃得與於殿試,殿試取士,分一、二、三甲。一甲三人,曰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鄉試第一曰解元,會試第一曰會元,二甲進士第一曰傳臚,仍沿明代舊稱。
31 清初鄉試以子、午、卯、酉年,會試以辰、戌、丑、未年;鄉試以八月,會試以二月,殿試以三月。後定鄉試以大比之年,八月初八日入頭場,八月十一日入二場,八月十四日入三場。會試定三月,殿試定四月,至廢科舉為止。
32 鄉試考場曰貢院。頭門前大牌樓書"闢門籲俊",左牌樓書"明經取士",右牌樓書"為國求賢"。貢院頭門曰龍門,大堂曰至公堂。達大堂甬道中,建高樓,曰明遠樓。大堂最後進曰衡鑒堂,主考與同考官居之。堂前牆門垂簾,奉調閱卷者曰內簾,不閱卷而在考試場中執事者曰外簾。閱卷官及其隨從人員不得出簾外,執事官員人等不得入簾內。故同考官公館門首,大書"調簾回避"。簾以內,內監試主之;簾以外,外監試主之,關防至為嚴密。
33 鄉試每省例放正副主考各一人,官翰林院編修、檢討者,皆先期考差,候簡放。內閣中書、各部主事,亦得與考。大省正主考皆二、三品,大員由禮部開單,進呈簡放,主考放定出京,內廷頒賜禮物四色,曰送主考。大副主考,按驛站計日前行,於八月初抵省,沿途乘轎,轎貼封條。抵省後駐皇華館一二日,督撫迎之入闈。鄉試以巡撫為監臨,清初則以布政使為監臨。監臨之職,謂總監貢院內外事也。入闈例乘顯轎,八人舁之,朝衣朝冠,無頂蓬,如賽會中之迎神。顯轎只監臨、正副主考坐之,餘如監試、同考官,皆乘八人、四人轎,用全副儀仗開道。最妙為轎後隨抬盒一具,載腰斬所用之鍘,亦即清廷對主考犯科場大罪之刑具。此種刑具,閩省科場案,曾一用之。主試者被腰斬為兩截,心未死,伏地以舌書三大"慘"字而斃。巡撫具奏,始罷此刑。然以後主考入場,仍用此具文。
34 鄉試執事官員,以監臨為主體,曰內監試,例以知府為之。曰同考官若干,閱文薦卷於主考,調知縣充之。內監試管理內簾事務,另設外監試,管理簾以外事務。設提調官專司場屋雜務。簾內書籍食用所需,由場外輸入者,均越矮牆運入,不得有門。
35 同考官薦卷未取者,曰出房;額滿見遺者,曰堂備。正主考取單數,故解元必歸正主考中;副主考取雙數,故亞元必歸副主考中。由此下推。發榜前,在衡鑒堂挑選中式詩文策問,曰闈墨;監臨主考照試題自撰者,曰擬作。發榜之夕,均集大堂,主考、監臨以下,試官大員,依次列坐,按卷拆彌封寫榜。榜式橫寫,自第六名寫起,留前五名空白。自正榜以至副榜俱寫畢,乃填寫榜首五名。榜發,各考官離貢院,曰出闈。士子中式者,稱主考曰座師,稱同考官曰房師,稱其餘考官曰受知師,各刻朱卷,納贄行禮。
36 舉人試卷,均解禮部。禮部派磨勘官磨勘中式卷有無犯規或關節嫌疑。大則治罪,牽涉主考官,如吳漢槎各案是也。次則革去舉人,罰停三科或一科不准會試。
37 舉人欲入仕者,三年一次,赴大挑,由王公大臣驗看挑取。大挑一等,以知縣用,分發各省;二等以教諭回本省補缺。其未挑取者,可考宗室、景山各官學教習,或國史、實錄各館謄錄,得保舉簡放。
38 舉人之捐納郎中、主事、中書者,補缺無望;但一中進士,則按資提前補缺。李蓴客門對"戶部郎中補缺五千年",謂以舉人捐納也。捐納者中進士後,可不赴殿試、朝考,呈奏回原衙門,歸班即補郎中缺。順天鄉試,監臨以順天府尹為之。正、副主考均二、三品大員。南北省秀才、貢生、監生皆得應試。解元例中北省人,第二名中南省人,曰南元。例如光緒乙酉科,鹽山劉仲魯若曾中解元,通州張季直謇中南元。
39 會試,監臨以禮部侍郎任之,曰知貢舉。提調以順天府丞,監試以御史。衡文則特派大員四人,曰大總裁。該四人中論資格官階,以最大者居首席。同考閱卷官,以翰林院編修、詹事府官充任之,亦有其他衙門職官。試場職守,與鄉試略同。
40 會試放榜後,舉行殿試,由清帝臨軒授策,以朝臣進士出身者為讀卷官,擬前十名進呈次第由清帝將文卷定甲乙。一甲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二、三甲授庶吉士及主事、中書、知縣、教授歸班有差。庶吉士在翰林院三年期滿授編修者,曰留館,否則散館,授官主事、中書、知縣不等。
41 清代之教學
42 前清對士人之教課,有屬於官學而教課兼施者,有屬於各省書院課士,課而不教者,流風所及,視為具文。
43 清代學校,向沿明制,就師設國學及八旗宗室官學,各省有府、州、縣學。國子監設祭酒、司業、監丞、博士、助教、學士、學錄、典籍、典簿諸官,設六堂為講肄之所,曰率性、修道、誠心、正義、崇志、廣業,一仍明制。廣收生徒,恩蔭官家勛舊、滿洲貴族、八旗子弟,皆得入監。監分兩班,內班有膏火,外班無之。其考到、考驗、複班、保送、優等任用,載在清代國子監條例,其後存名廢實,國子監成間衙門,監生亦可由捐納得之,不必入監讀書矣。
44 按:有清一代,經史、詞章、訓詁、考訂各種有用之學,名家蔚起,冠絕前朝,皆從事學問,而不事舉業。凡得科名者未必有學問,而有學問者亦可得科名,或學優而仕,或仕優而學,學問不為舉業所限制。論其原因:一、繼承家學,如二錢、三惠、王氏父子之例。二、各有師承,讀漢學師承記、宋學淵源記等書自知。自明季黃梨洲、顧炎武、李二曲、王船山四大儒出,學術風尚,煥然大變。其後如徐健庵、王貽上、朱竹君、翁覃溪、阮蕓台、曾滌生,皆能提進學者,建樹學宗。雖咸豐以至光緒中葉,人崇墨卷,士不讀書,而研究實學之風,仍遍於全國,科舉不能限制學術,此明徵也。
45 府、州、縣學為各省教學之地,廩、增、附生員皆由教授、教諭、訓導在儒學教導,如國子監例。此清初襲明制也,後亦僅成具文。
46 官學照功令,嚴飭品行,其所學科目,頒行有定書,不能普及經史百家一切有用之學。於是創立書院,為教養課業講學之所。但書院學課,又分二大途。吾國古代無書院,書院自朱子白鹿洞以來,迄於元代,最重書院山長。所謂山長,皆國家隆重任命之儒官,明代繼之,有私人講學之地亦稱書院者,如東林各書院之類。清代制,各省設書院,官、師分課,省有省書院,督撫聘請名師為山長,其資格為大儒或本省還籍一、二、三品之巨官,如張裕釗、吳摯甫等,其一例也。府有府書院,州、縣有州、縣書院。月分兩課,上半月為官課,下半月為師課。省書院官課由督、撫、司、道輪流考之,師課每下半月由山長掌之。府、州、縣則官、師每月分課。凡書院皆有號舍,住宿讀書,曰住書院。除省書院專課諸生外,府、州、縣書院則生員、童生分課。此清末各省書院之大略也。
47 自阮蕓台總督兩廣,創建學海堂,課士人以經史百家之學,士人始知八股試帖之外,尚有樸學,非以時藝試帖取科名為學也。陳蘭甫創菊坡精舍繼之,浙江俞蔭甫掌詁經書院。及南皮督學湖北,創經心書院;後督鄂,創兩湖書院;督學四川,創尊經書院;督兩廣,創廣雅書院。於是湖南有校經堂,江蘇有南菁書院,蘇州有學古堂,河北有問津書院等,皆研求樸學,陶鑄學人之地。士人不複於舉業中討生活,皆力臻康、乾、嘉、道諸老之學,賤視爛墨卷如敝屣,光緒中葉以前之風氣如此。
48 清代樂部大臣
49 月前秦淮市樓飲次,談及清代官制,禮部外尚有樂部,例屬滿人專職,固未暇深考也。頃濮伯欣兄自常州函告,曰近假讀毗陵莊氏族譜,見其第十八卷盛事門,載有方耕先生存與曾任樂部大臣一條。其文曰:"有清特設樂部,有神樂、升平兩署,典署各一人,署丞各二人,皆滿缺,縉紳向不載,僅載管理樂部之大臣。故事,樂部系簡親王一人及內務府總管一人或二人領之,亦滿洲大員之職也。惟乾隆間十二世方耕公任禮部侍郎,以通律呂特簡為樂部大臣,漢官膺此任者,實所罕覯。公所著有樂說若干卷,闡經考律,時稱絕學。"但譜中第十九卷所錄方耕先生《國史列傳》,歷官獨闕此職,而縣志及家傳則具有之,暇當詳考其實。
50 談前清刑部則例
51 冒鶴亭云:"予初分發刑部,新到部人員,必在司閱《大清律例》、《刑案則例》、《洗冤錄》等書。少年人最喜閱者,則奸拐案也。一日,司官考問所閱,以奸拐律對。司官曰:'有何意見?'答曰:'刑律,僕人奸主婦者斬立決,主人奸僕人妻者罰俸三月,太不平衡,罪主人太輕,罪僕人特重。'司官曰:'非汝所知也。官場大忌,在僕役門丁挾持主人用事,若輩既無廉恥,何事不可為?如奸淫僕人妻律所訂較重,僕人或故遣妻女誘惑主人,為攬權挾持之具;或主人本無其事,僕人亂造蜚語、証據,挾制其主人。主人恐丟官,不得不將就,僕人乃得橫行無忌。今定律罰俸三月,主人縱不去官,亦有玷箴規,僕人計無所施,則不敢嘗試矣。至若僕人奸主婦斬立決,此不僅綱紀之大防,實含有政治作用。因辦理減輕,小人之膽愈大,內外上下潛通,則居官尸位,一切敗壞,成何事體?素斃本官,竊據地位,此種案件,時有所聞。律嚴用斬立決,若輩尚怙惡不悛,能減輕乎?"
52 "司官又引証兩事:謂有某相國者,因與僕人妻有染,一日將早朝,甫出門,騾車為僕夫所阻,向某相國索妻,糾纏不休,致誤朝期,傳為笑柄。又如乾嘉間,湖北黃岡陳氏,一家多達官,分宦各地,而內幕殊不可問。主人奸僕婦,僕役亦奸主婦,主婦生子,貌似僕人,僕婦生子,又貌似主人。其後服官於此者相繼謝世,子孫爭產,僕婦子謂主婦子非主人所出,己則為主人親生子,主婦子自不認為僕人所生,訟事數年不結。主人既死,無從証明,終於歸檔了事。由此思之,刑律能不嚴乎?"
53 清代犯大闢不赦之罪,犯者本名,如有吉、祥、宏、大字面,文卷中皆為之特加偏旁,凡廷寄、上諭及刑部奏折、通行文告,多照此例。習慣加"刀"旁、加"水"旁,如白蓮教林青,則加水旁為林清,馬新貽案張文祥,為汶祥。太平天國譚紹光、胡以光、賴文光,公文中皆用紹、以、文。洪大全解京凌遲,大字亦上加一點。獨對於洪秀全、楊秀清、李秀成、石達開皆未加偏旁,不知其故。或云因認為"罪大惡極",其原名已通國皆知,如加偏旁,轉滋誤會也。
54 順治丁酉江南科場案
55 順治十四年丁酉科江南鄉試,正主考左必蕃,副主考趙晉,榜發,兩江士論嘩然。雖獲雋者多江南名士,而中式舉人,大半由出賣關節獲選。士子群集貢院前,在貢院大門張一聯曰:"趙子龍一身是膽,左丘明有目無珠。"並於貢院大字上,將"貢"字改為"賣"字。院字用紙貼去阜旁,變成"完"字。於是貢院變成"賣完",京師內外嘩然。台諫奏參,詔以該科江南中式正副榜舉人一體來京,由皇上親臨,再行考試。京江張玉書,文列第一,首比"不為朝廷不甚愛惜之官,亦不受鄉黨無足重輕之譽",最為今昔傳誦,謂有宰相風度。吳漢槎兆騫,驚才絕艷,江南名士也,猶交白卷而出。或曰漢槎驚魂不定,不能執筆,查初白所謂"書生膽小當前破"也。或曰漢槎恃才傲物,故意為此。結果,正主考左伏法;吳兆騫則發往寧古塔戍所,以交白卷故,朝士不能力救也。
56 時明珠當國,其子納蘭性德與無錫顧貞觀最善。顧跪求納蘭,挽救漢槎生還。漢槎獲赦還,京師朝野名流歡宴無虛日,投贈盈尺。益都馮相國詩:"吳郎才調勝諸昆,多難方知獄吏尊。"又"太息梅村今宿草,不留老眼待君還。"最為動人。
57 雍正朝之兩名人
58 飲如皋冒鶴亭家,見所藏查聲山寫經圖卷,題者數十人,若毛西河、高江村、查初白等,無一非康熙朝名流。最難得者,揆敘與錢名世二人,皆獲罪於雍正,而湊合在一卷之中,可寶也。
59 按:揆敘為滿大學士明珠之子,詞家納蘭性德之弟,繼其父為宰相。雍正恨其黨於廉親王,幾正青宮而奪其皇位,揆敘幸先死,乃御書"不忠不孝揆敘之墓"八大字,刻石立其墓前。閱近刻《黔南叢書》貴築周漁璜起渭《桐野詩集》,楊恩元跋云:"先生有家書數通,其後裔今尚珍藏。有一函記在翰苑時事云:'將轉御史,掌院徐潮,因先生考試浙闈不錄其子,心懷忌嫉,欲乘機排擠出院,賴滿掌院揆敘,重其文學,奏留之,仍居原職。而揆敘始終謂留周之舉,實與徐掌院同意,君子也。'"云云。夫徐潮世稱名臣,謚文敬,李次青《先正事略》極推重,揆敘則世宗詆為不忠不孝者,徐蔽賢而揆知人,洵稗史足徵也。
60 錢名世,字亮工,江蘇武進人,以探花及第,有才名,其佳作在《江左十五子詩》中,宋牧仲撫吳時所刻也。年羹堯抄沒時,發見名世贈年羹堯詩,有"分陝旌旗周召伯,從天鼓角漢將軍"之句,雍正閱之,大為震怒,革名世職,驅逐回籍,交地方官嚴加管束。又命廷臣各賦詩痛罵之,親定甲乙,以贈其行。鶴亭官京師時,曾見一殿本,雕寫極工,宣紙印題曰"禦制錢名世",其第一名詩有云:"名世竟同名世罪,亮工不減亮工奸。"所謂"竟同名世罪"者,謂戴南山名名世以滇南文字獄被誅。所謂"不減亮工奸"者,亮工為周櫟園名櫟園列入貳臣傳中,為閩督所參,曾入刑部獄也。又御書"名教罪人"四字制匾,命名世奉歸,懸之廳事。每月朔望,常州知府、武進知縣,親往審視,如不懸挂者,白督撫奏明治罪,真喜怒以為兒戲也。"禦制錢名世"書在北京遍訪不得,藏書家亦鮮知者。
61 徐乾學祖孫父子
62 昆山徐健庵祖孫父子事,合《東華錄》、《刑案匯覽》諸書及他種遺事,連貫記之。
63 昆山徐乾學、秉義、元文,顧亭林之外孫,兄弟鼎甲、尚書、總憲也。乾學健庵有子五人,皆翰林。孫陶璋,狀元。自健庵子名駿者,以翰林累文字獄,處斬,家道遂微,移家安徽,今則昆山鮮徐氏子孫蹤跡矣。
64 徐駿幼年讀書,最凶頑,所延教師,窮秀才也,課駿書,日肆夏楚,駿恨之,陰置毒藥,斃其師。駿登第,有知其事者,皆呼"駿為藥師佛"云。
65 逮雍正初,文字獄興,駿作詩,有"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句,有人告發,謂駿思念明代,無意本朝,出語詆毀,大逆不道,交刑部按實治其罪。刑部開堂大審,駿昂然自負,大備証辯之詞。升堂就案,舉目視承審司員,年未過三十,儼然毒斃之教師也。駿駭極,手足失措,神智恍惚,承審所問,逐條承認,口供畫結,奏明處決,一時傳為因果之報。
66 自徐駿伏誅,徐家望族,日趨凌替,雖陶璋亦以修撰終身,毫無建白。考《東華錄》,健庵亦因援引詩句奏參,隨帶書局回籍。郭參徐乾學、高士奇摺曰:"萬方玉帛歸東海,四海金珠進澹人。"外間流播,其苞苴貪污可知云云。康熙寬大,謂若輩一巾寒素,襆被來京,今則高門大廈,居處輝煌,不必深究,原品回籍可也。若處雍正朝,豈容攜帶書局隨行乎。
67 徐氏離籍昆山,全家入皖。後有安徽翰林徐寶善者,即健庵之後。最後有徐謙者,則寶善之後。
68 徐乾學後嗣悲式微
69 徐健庵所居之府第,乃尚書第,在昆山城內西塘街,因健庵曾任刑部尚書,故名。當時藏書豐富、名滿天下之傳是樓,即在尚書第內。自徐氏子孫式微,所藏善本書籍,大都流入他家,而樓亦廢,今其遺址已渺不可尋矣。惟尚書第之產權,迄民初猶保存於徐氏後裔手中,後出售於安福系巨魁王揖唐。王為表示紀念起見,曾自名為後傳是樓主人。抗戰勝利,王為漢奸犯,由昆山縣政府將該項產權沒入公家。又徐氏家祠,在昆山城內東塘街,至今徐氏後裔仍有居於此者。
70 昆山徐氏三兄弟,長乾學,次秉義,幼元文,系不同科之狀元、榜眼、探花,同胞三鼎甲盛事,為中國科舉史上少見。論其官階,乾學官尚書,秉義官侍郎,元文入閣拜相。乾學最淵博,著書中以《資治通鑒後編》最著名,原稿至今尚在。民國二十五年浙江省立圖書館主辦之善本展覽會,曾參加陳列。
71 按:民初予在北京,八大胡同,燈火繁盛,朝官豪富,文入學士,車水馬龍,尤以陝西巷醉瓊林對門之聚福清吟小班,為首屈一指。班主婦徐娘,自稱昆山人,為徐健庵尚書之後裔;養女凡三人,年齡與徐娘不甚懸殊。一曰花遠春,頎人肥碩,談笑風生,楊皙子嬖之,作文論事,皆在遠春內室。《籌安會宣言》、《君憲救國論》,皆起草於遠春妝台之上,所謂"溫柔不住住何鄉"也。次曰小阿鳳,湖北人,年最稚,歌曲名動一時,而貌僅中人,瘦小有風致,財政總長王克敏嬖之。當時有"湖北三傑"之目:其一為黎元洪副總統,曾任大都督,為官界中第一人;其二為譚鑫培,為伶界第一人;三則小阿鳳,為花界中第一人。克敏納之,今則子女成群,已為人祖母矣。
72 某君著《何處春深好》百首,詠王克敏云:"何處春深好,春深買辦家。盤龍三隻手,阿風一枝花。"其事可徵也。主觴政者,母徐氏,與王揖唐結奇緣,揖唐妻極凶悍,王得徐氏曰:"今而後方知有男女樂事矣。"揖唐欲張徐氏之門第,乃購傳是樓遺址,著詩話曰《今傳是樓詩話》,自稱後傳是樓主人。
73 乾隆禪位後仍親政
74 故老相傳,清高宗乾隆禪位後,倡"歸政仍訓政"之說,每日召對臣工,處理庶政如故,當時朝廷之上,直視仁宗嘉慶如無物,但其詳情則記載殊罕。莊譜盛事門,載有第十四世諱肇奎者,於高宗禪位後,向之奏對一條,讀之可竊見一斑。其文曰:
75 嘉慶元年八月初五日,以廣東按察使在灤河覲見。時仰竊聖容甚霽,因即叩首乞休。上云:"知爾有才幹,何必急於求去。我長汝十六歲,仍理庶政,汝精神好,可回任,莫求退。"對曰:"臣於乙卯歲,渡海巡南澳,觸受海風,迄今右耳作風濤鳴。"上云:"汝精神好,耳不聾。"又問:"汝看我面顏如何?傳位後親政如何?"對曰:"臣六年前曾睹天顏,迄今如舊,現在親理萬幾,以身設教嗣皇帝,普天悅服。"複奏:"現在萬壽伊邇,乞准臣隨班叩祝後,再行出京。"上云:"好。"遂退出。
76 按:高宗生於康熙辛卯年八月十三日,莊公奏對在八月初五日,故有萬壽期邇之說。康熙辛卯至嘉慶元年丙辰,凡八十六年,其雲長汝十六歲,則莊公年正七十,揆諸懸車之誼,宜其有叩頭乞休之舉。但每歲木蘭秋,實由皇帝躬奉太上皇帝行之,是仁宗固同在灤河也。乃君臣問答,絕無一語及之,莊公對於仁宗,亦別無覲見奏對之記載;果其有之,似不應忽略遺漏也,是誠"視之如無物"矣。當時朝士紀載之罕,殆亦有所諱歟?
77 和坤當國時之戇翰林
78 居莊嚴寺,與老友如皋冒鶴亭、常州吳敬予、休寧吳茂節,作竟日繼夜之談,証蓮大師佐以齋會,詳說有清以來故事,源流奇異,多補前人記載所未及,雜錄於下:
79 乾隆朝和┞用事,常州諸老輩在京者,相戒不與和┞往來。北京呼常州人為戇物,孫淵如、洪稚存其領袖也。孫淵如點傳臚,留京,無一日不罵和┞;其結果,傳臚不留館,散主事,和┞所為,人盡知之,淵如為人題和尚袈裟畫,有"包盡乾坤賴此衣"句,和┞為鑾儀衛包衣旗出身,有人獻此詩以媚和者,遂恨之刺骨,知者鮮矣。洪稚存發往烏魯木齊軍台效力,其戈壁荷戈圖,藏裔孫述祖家中,稚存長身荷戈,行沙漠中。述祖絞死,圖不知何往,其事人盡知之。當時和┞甚重稚存,猶劉瑾之於康對山也。求一見不得,析一字不得。稚存時在上書房行走,和┞求成親王手交稚存,為之寫對,稚存不能拒也。翌日,對書就,呈成親王,題款從左軸左方,小字直書賜進士出身翰林院上書房行走等等官銜洪亮吉,敬奉成親王抬頭命,書賜大學士等等官銜和┞。成親王見之,謂此何可交付?稚存曰:"奉命刻畫,臣能為者此耳。"和┞知之,向成親王求稚存所書對,成親王每以游詞延緩之,此人所不盡知也。
80 當時走和┞相之門,壯年出任封疆者,以畢秋帆沅、阮伯元元為最得意。和┞任大軍機,秋帆為軍機章京打那蔑領班小軍機,與和接近,最器重之。畢於和┞事敗前死,和┞家產沒收,秋帆家亦列單查抄。嘉慶帝曰:"使畢沅若在,當使其身首異處。"和┞氣焰薰天時,最重翰林,翰林來無不整衣出迎,而翰林多相戒不履和門。和┞生辰,派人四出運動翰林登門拜壽;翰林亦於和┞生辰日大會於松筠庵。松筠庵者,楊忠愍公祠也,大會竟日,宣言曰:"翰林中有一人不到者,其人即向和門拜壽。"阮伯元亦至,日過午,有花旦李某者,來尋伯元曰:"我今日在某處唱拿手戲,汝必為我捧場。"硬拉同去,實則往和門拜壽。伯元名刺入,和已公服下堂出迎,執阮手曰:"翰林來拜壽者,君是第一人,況是狀元。"大考翰詹,伯元先得題目,和密告之也。時西洋獻眼鏡,乾隆帝戴之,老光不甚合,乾隆曰:"不過如此。"和知詩題為"眼鏡",得"他"字;鏡不甚合皇上用,為最重要。故伯元眼鏡試帖首聯云:"四目何須此,重瞳不用他。"伯元得眼鏡關節,人盡知之;皇帝不合用,而以"何須此、不用他"六字合聖意,則人有不知者。孫、洪、阮、畢並重一時,但氣節獨歸孫、洪,官爵皆歸阮、畢;尚氣節者固甘為戇物也。
81 沈葆楨與其師
82 孫渠田先生,名鏘鳴,浙江瑞安人。道光丁未為會試同考官,得二門生,一為李鴻章,一為沈葆楨。鴻章與渠田先生甚親洽,執門生禮甚恭,而沈葆楨則師誼甚疏。渠田先生主講鍾山書院山長,取課卷前十名,葆楨不獨顛倒其甲乙,且於渠田先生批後,加以長批,且有指責渠田先生所批不當者,渠田先生遂憤然辭館歸。渠田先生之兄勤西先生,名衣言,即仲容先生尊人也,時為江寧藩司,意見亦與葆楨大不合。恭親王在軍機調停其間,升勤西先生太僕寺卿以去。江南人士,皆謂李文忠有禮,沈文肅無情。
83 藩司賣老制軍窘
84 沈葆楨任兩江總督時,初抵任日,孫衣言先生為江寧藩司,自居老輩,既未迎迓,亦未蒞衙,意欲葆楨先往拜也。衣言之兄渠田先生為葆楨會試房師,免官來寧,居其弟藩司衙中,先差帖往督署,賀葆楨履新。葆楨見帖,禮不能不先謁老師,不得已往藩司衙門,以門生禮先謁見,渠田先生肅客,而衣言未出,葆楨詢之,衣言始以藩司謁見總督。葆楨頗懷怨,憾其終能遂總督先拜藩司之願也。
85 一日,江蘇全省議禁鴉片煙事,全省司道重要職掌人員,會集於江寧督署,久候藩司不至,未能開議。戈什乘馬催促於途,藩司仍不至。俟之良久,灰言至矣,入門即出言曰:"汝等何故催逼如是之急,我尚有鴉片煙兩三口未吸,議事不能振起精神也。"各司道瞠目相視,不能作一語。蓋所議者禁煙,藩司當場自認吸煙,則藩司首先犯禁,何以措此?於是改議他事,敷衍了局,葆楨益恨之。而衣言先生清德、名望、輩行俱高,又不便奏參,在江南任內,終莫可如何。
86 其後葆楨入京陛見,乃面奏藩司孫衣言宜為文學侍從之臣,外官非其所長。軍機乃會商孫衣言調京內用,為太僕寺卿,官三品,與江蘇布政使官二品對調。外官二品,即京官三品,品級無軒輊。後衣言亦未入京就職,沈、孫兩家宿怨,始終未解。
87 言社五星
88 會稽周勻叔星譽,以道光庚戌翰林,回籍家居,文章學問,名重一時。與其兄涑人星謇,弟季貺星詒季貺,冒鶴亭外祖也,同創言社。隸社籍者,有王平子星П、李蓴客星謨,時號五星。猶南宋"永嘉四靈",咸以"靈"名。
89 是時勻叔以翰林告假回籍,蓴客等尚諸生耳,依附言社,更名列星,字從言旁,其傾向可知也。會廣州駐防徐鐵孫榮為紹興府知府,徐固學海堂名學長,紹興府府試題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王取府案首,李名列第二。李文有"胡天胡帝之容,宜喜宜嗔之面"。上句用《毛詩》,下句則用《西廂》,本列案首,因下句失莊重,改王為案首。
90 李初以為第二人無此文也,及案發,大不謂然。謔平子曰:"汝能為此文乎?"試帖詩題"李郭同舟",得"舟"字。李押"隱士舟"。王云:"只有'孝廉船',並無'隱士舟',如此生湊,安能第一。"李遂恨王。潘伯寅刻"滂喜齋、功順堂叢書",有"越三子詩",其一則平子也。平子死,越縵為平子作傳,揭出平子以匿喪入學,其文曰:"院試期迫,母夫人危,父學誥君,恐誤院期,而君不敢違。"是直斥王為匿喪不孝,並辱其尊人矣。時人目曰:"言社五星聚會,今五星各有分野,且出沒不相見。"甚矣,友道有終之難也。
91 太平天國佚史
92 近得諸老友來函索早歲所刻之《太平天國戰史》十六卷。《太平天國戰史》之作,孫先生獲得英、美、日本所著原刻及官書多種,授僕纂述。時僕年未三十,不足言著書,第雜湊英人《TapineRebellion》一書,凡七百頁;英人吟喇著《太平天國》二巨冊,書凡二千頁,插圖百餘幅書中尚有忠王題字。呤利,太平軍洋將也,徐家匯圖書館現藏此書。日本海軍大佐曾根俊虎著《滿清紀事》曾少年曾助太平軍,纂戰史時,在東京,尚及接談,乃孫先生至友也。其餘官書,多不可據。《太平天國戰史》書成,凡十六卷。十五、六兩卷未印,一、二卷印於東京,孫先生序,白浪滔天題詞。四十年來,書籍蕩然,僅中山紀念圖書館,第一、二卷或可尋也。友人江西吳靄靈宗慈,於抗戰前整理《清史稿》,深嘆該稿以洪秀全入列傳,不知史家體例,宜師司馬遷《史記》,列《項羽本紀》、《孔子世家》之例,自立一門。乃搜集太平朝事實,編為長編,從事著錄,僕所庋藏,盡交吳手,所獲珍聞,得與商焉。靄靈現為《江西通志》館長。
93 打館與搜妖
94 先大母告予曰:"汝父雨臣公拔貢朝考,留京未歸,予家居白沙洲,聞太平軍由長沙直下武昌,乃移家省城。夜間全城騷動,太平軍已據洪山,江面滿布兵船,燈火如龍,逕由黃鵠磯登岸迫城,旋報草湖門城破,各湖塘中婦女懼辱投水死者填塞幾滿。予以汝長兄及姊尚在襁褓中,不能舍,避門待戮。天未明,太平軍沿街吹牛角,鳴鑼,口呼東王有令,今早安民,百姓有家歸家,無家打館,男有男館,女有女館,男人打女館者斬,女人打男館者絞;兄弟們奸搶者斬,燒殺者斬,東王有令,急急如律令。未午,有大批太平軍,頭包紅巾,手執鋼刀,有以女人紅裙褲裹頭者,沿家搜查,問汝家藏有妖否?來者皆操廣西口音,予不知何者為妖,急應曰:'我家向無妖怪。'後知所謂打館者,收集無歸男子於一處,女子於一處,男女不准絲毫混雜。妖者,呼清兵為妖也。翌日,有親戚投太平軍為兄弟者,來告今日出城打風;打風者,向城外東西南北四鄉略地也。予曾往女打館數次,管理館中者,皆廣西大腳蠻婆,一蠻婆管打館女子十人,燒飯挑柴,都是大腳。在城中有親戚本家者,亦可向女打館管事具結領回,館中並無伙食費。一日,蕭娘娘來看女打館,蠻婆吩咐打館女子,排行跪接、叩頭,娘娘問話極和氣。打風軍士回來,招了兄弟幾萬人,將紅綢緞布疋搜盡,每人發紅巾一條包頭。又將長江上下紅船擺江,大號船隻聚集數千條。時江水枯極,由漢陽門一船橫拼一船,架起浮橋一道,排到龍王廟。漢口官兵甚多,都寒了膽,一個軍士叫妖跪下,數十官兵即棄刀跪下,束手受戮。漢口大火,光焰衝天,十餘日後,東王乘大船數千艘,率師東下,清兵又占省城。"
95 狀元游街
96 黃岡劉鵬,年少能文章,科試不入選。太平軍初入武昌,開科取士,鵬中經魁,故人皆以"偽舉人"呼之。張之洞於光緒十五年設兩湖書院,鵬年近七十,尚入選為肄業生,翌年中舉,又呼為"真偽雙料舉人"。所作如《青雲塔賦》、《黃鶴樓賦》,載在《黃州課士錄》、《經心書院集》者,傳誦一時。曾任太平天國春官丞相府高官,與予族伯兄同僚,故常來往予家,酒酣得意,談當年故事,毫無忌諱,記述如下:
97 太平軍占領武昌,開科取士,東王楊秀清任總主考。試題為"太平天國天父天兄天王為真皇帝制策",全榜中者六百餘名,興國州今陽新縣中三百七十六人。狀元劉某,亦興國人。狀元之文曰:"三皇不足為皇,五帝不足為帝,惟我皇帝,乃真皇帝。"東王大加賞識,用黃緞寫榜,榜仍貼司門口照牆上,名多榜長,用黃緞兩疋,繞貼內外照牆三匝。在連馬廠,搭高台凡三四丈,全用黃緞布置,集六百餘名新貴於台下,天王點名,東王自為傳臚唱名。先列行謝天王恩,次列行向東王行拜老師禮;北王以下諸王,皆紅巾黃袍,列台左右。行唱名授職典禮,由左台上,右台下,禮畢,行狀元游街儀式。劉狀元滿頭綴金花,身著繡金黃袍,紅緞翅子帽,足登二寸厚官靴,坐八抬八捧顯轎,轎前頂馬披紅,引大紅旗一面,上書大金字一行"天王欽點某某科狀元",榜眼、探花亦如之。傾城觀者,呼為出狀元大會。游街畢,六百餘人齊朝東王府,拜見老師。老師坐賜紅綾餅宴,每人賜狀元餅一份,餅極美,上覆紅色綾緞。餅食畢,老師命各人將紅綾攜歸,光宗耀祖。狀元授職天官右丞相,榜眼授職地官右丞相,探花授職春官右丞相。其餘六百餘人,榜次高者,授王府、丞相府掌府,低者授王府、丞相府坐府。丞相位次王,王又位次東西南北王;天地春夏秋冬官丞相,即吏戶禮兵刑工部尚書也。由武昌下南京,授職文官皆隨往。抵南京後,封林鳳祥、李開芳為掃北丞相,則無官之丞相,天王所特授也。
98 弟萬歲兄萬萬歲
99 天王抵武昌,急欲渡江,直搗北京。東王主張先下南京,效朱明建國故事,立定根基,再行北伐。時屆秋冬,將士亦憚北方嚴寒,故決東下。自太平定都金陵,東王日驕橫,欲自稱萬歲,時原呼東王為九千歲,北王韋昌輝為六千歲。某日,天王詔見東王曰:"聞弟欲稱萬歲,何以處我?"東王答曰:"弟為萬歲,兄為萬萬歲。"天王默然。天王複恃以此語告北王。一日,殿上議事,北王問東王曰:"聞兄有不臣之心,自稱萬歲。"東王聞言,積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東王之腹。於是東、北兩王府將士,互相殘殺,北王亦死於亂。聞金田起義,本屬兩派合成,廣東派宗天主教,廣西派則三合會;天主派東王楊秀清為領袖,三合會派天德王洪大全為領袖,兩人皆足智多謀,眾望所歸之人也。而洪大全名望,尤高出楊秀清。大全,湖南南路人,秀清忌之,又懼三合會勢大,出湖南戰長沙時,計置大全於險地,為清兵所擒,解北京,凌遲處死。解官即著《目耕齋》之丁守存也。東王獨攬朝權,藉其教義,支配三合會。西、南、北、翼諸王,皆洪門會黨,向對東王積怨已深,故北王藉故殺之。翼王石達開知事無可為,別圖事業,率將士去,皆三合會派也。此後天國全賴忠王李秀成、英王陳玉成支持。英王為湖北麻城人。
100 戰績與封爵
101 夏口孫乾臣,即武昌辛亥革命孫武之祖,在太平軍有戰功,封乾天延,品同男爵。太平天國亡,匿百泉鄉中,種田終老。又有封延賜刀一柄,親故索觀,密出示人。予以姻婭,年尚幼稚,從閒談中獲聞其所述經過,志之如次:
102 太平軍二次攻克武昌時,湘軍羅澤南守武昌,據大東門外洪山寶塔,指揮帥令。太平軍由下游上攻,羅軍率湘中子弟,扼東湖、南湖間隘道魯家巷一帶而守。太平軍仰攻十餘日,無尺寸進步,軍帥乃懸賞,有人攻下武昌者,賞金若干,每兵卒日給青銅錢三百六十枚。湖北興國州人應募,興國州人打前敵,太平軍為後勁。應募之數,男女萬餘人,一戰而破羅軍洪山帥營,再戰、三戰,湘軍敗績,羅澤南戰死於城濠吊橋之上。武昌失後,胡林翼至有屠興國城之意,後以興國人萬斛泉不從太平軍,獻徵收厘金籌餉之策,辦團練,故罷此議。
103 三河之役,忠王李秀成、英王陳玉成親提三十六軍,戰於橋頭,清軍全軍覆沒。是役相持多日,英王以三十六回馬槍勁旅擊破之;紅藍頂滿地,裝八大籮筐。曾國藩之弟國華、李續賓、李續宜各將帥皆死。孫乾臣即於斯役論功封乾天延。
104 太平天國武官官制,王之下,分爵五等,為福、安、壽、豫、延。五等之下為天將,亦福、安、壽、豫、延,猶公侯伯子男也。英王初封成天福,用其名"成"字玉成為冠,孫乾臣之封乾天延,亦以其名"乾"字為冠。
105 三合會與天主教派
106 至友吳君宗慈,整理《清史稿·洪秀全傳》,搜集掌故,有足錄者:
107 金田起義,本由官逼民變,暗中主持與運用,則由三合會、天主教兩派組合而成。三合會反清複明宗旨,始於台灣鄭克爽降清後,其故臣陳近南先生,陰率台灣遺臣不願降清者,浮海內歸,多明季五王後裔,籍屑閩桂、湖廣,乃組織"三合會",亦名"三點會"。三點者,清字偏旁三點,滿字亦偏旁三點,去此三點,是曰反清,乃得以複明。近南先生曰:"他日恢複漢業,在下層不在士大夫。"近南為湘、桂間人,故黨徒散布湘、桂、廣南者綦眾。白蓮教之變,林青之變,皆奉反清複明會黨教條,蔓延於西北各省。美洲致公堂,亦奉陳近南遺訓,反清複明。蓋修造貫穿東西鐵路之華工,多廣東三合會黨。是以太平天國輔王楊輔清,國破走美洲,匿跡十餘年,歸依舊部福建提督某,始有拿獲楊輔清之福州供詞也。
108 三合會派,以洪大全為首佬。大全,湘籍文人,黨會奉為軍師。秀全傳天主教,來桂賣天主教書,與大全拜盟,結為兄弟。起義後封天德王,位在東、西、南、北王上。翼王石達開,為廣西富戶,廣有田畝,系讀書人,鄉人呼為石員外,入三合會,猶川省哥老之有資產者皆入會獲保護,會黨以盧俊義呼之。洪秀全、楊秀清皆粵東人,見天主教徒不能發展於中等社會,而下層社會又為三合會黨所持,乃往來廣西,與三合會主腦洪大全、石達開等深相結合。實則三合會奉關帝,崇拜偶像,天主教反對偶像,奉耶穌,固冰炭不相融也。兩派崇奉不同,其普及下層社會則同。秀全藉三合會力,亦得收集天主教徒,浸久勢大。三合會多下層階級,而天主教徒智識較高,幾於喧賓奪主,所敬畏者洪大全、石達開二人耳。
109 守城兩名將
110 黃岡劉維楨,本文人,為太平天國天將,守黃州;後降於清,胡林翼甚重之,以軍功薦升至提督軍門。得太平軍窖藏,家巨富,喜藏書,鄂人呼為"劉長毛"。常對人言,太平軍與官軍中,有名將兩人,皆以守城著名:一為守六合縣之溫紹原,一為守九江城之林繁榮。溫,湖北江夏人,任六合縣,守該縣六年,外無援兵,內無貯糧,率城內外人民,拆屋種田,修械死守,圍解複合,經六年為太平軍所下,死贈按察使。林,廣西人,太平軍天將,初次破武昌南下,即以林守九江,亙九年餘無恙,大有吳良守鎮江,使無東顧憂之勢。其守法與溫守六合相同,將九江城內外拆屋為田,兵士環城牆內緣而居,每日修繕城郭,訓練士兵,派兵四出購糧,分配兵士人民,故人民遠者照價獻糧,居者協同防守。官兵圍攻數十次,城不破。曾國藩在大營,曾親筆寫招撫林書數次,皆稱林先生。並聞某一次函中云:"林先生之兵法可及,林先生之堅忍不可及也,盍來共功名乎?"其見重如此。林複書,有"士貴忠義,勿相強也"之語。
111 大審忠王
112 金陵城破,忠王李秀成用己馬供幼主出走,自匿西城角民家。蕭孚泗兵搜索獲之,人民聚集數十,以田器斃蕭兵,奪回之。大隊至,乃再獲,解大營。曾國藩聞之曰:"李秀成是真能愛民者,兵敗一身,百姓尚為之效死。"用囚車解入大營,將抵營門,門內外身穿黃馬褂者百餘人,皆跪地大呼王爺,蓋若輩皆秀成舊部,投降官軍,立功至提督、總兵者。曾曰:"是人不早除,軍中將生大變。"即高坐大審忠王。忠王身穿黃龍袍,頭裹紅巾,不跪,趺坐地上,面前備矮桌一張。忠王曰:"不必問,拿紙筆來,我寫親供。"大審三次,忠王親寫口供數萬言。聞忠王口供,多經文案刪改,乃上奏處決。有人謂忠王請降,實無其事。廷寄至,軍中鼓噪,有劫走忠王謠言。忠王乃於黑夜中被暗殺。
113 忠王家屬於城破時皆逃匿民間,百姓隱不告人。忠王有妹,正在青年,百姓認為己女,為之擇婿出嫁。舊部某提督曾隨忠王者,每年暗地送錢,此即王壬秋所看之皇姑也。
114 晚清朝士風尚 桐城派的盛行
115 有清中葉以還,士大夫競趨訓詁、考訂之學,桐城派古文,蔚為文章泰斗。曾國藩服膺姚姬傳,臨文以桐城派為指歸。更擴姬傳之意,浸淫漢魏。據國藩日記所述,其生平作文用功處,以桐城派為體裁骨格,以漢魏以上文增益其聲調奧衍。
116 當時桐城師承籍盛,在京朝官,彼如桂林朱伯韓,桂林龍翰臣啟瑞,馬平王少鶴及山右馮魯山等。在外交通聲氣者,如魯通父一同,吳子序等。奉為正宗大師者,為姚姬傳大弟子上元梅伯言曾亮。周旋其間者,為桐城嫡派漢陽葉名琛弟葉志詵之子葉潤臣名澧。名澧以虎坊橋西宅為集會之地,迎梅伯言入京瞻拜大師,在其《敦夙好齋集》中記載甚詳。後梅伯言身在金陵,京師古文家太息傷感之文詞甚夥。迨叶名琛事敗,潤臣亦出京,桐城古文家之幟遂倒。降及同光,張裕釗、吳汝綸之流,尚承道咸朝士遺風焉。
117 晚清朝士風尚 詩人薈集都下
118 當時詩壇,以名高位重之祁寓藻、陶澍、張祥河等為領袖,薈集都下,仍以葉氏橋西邸宅為集會之所。時京中如宗滌樓稷辰、孔繡山、蔣通伯等數十名流,皆橋西座上客也。最推重者,為揚州潘四梅德輔,亦如梅伯言之例,迎來京師。觀馮志沂"微尚齋"、葉名澧"敦夙好齋"及宗滌樓諸家集,本末具在。名琛獲譴,詩壇亦寂然。
119 晚清朝士風尚 理學身體力行
120 當時倭仁艮峰提倡宋學於上,曾國藩滌生奉為表率,湘儒唐鏡海為理學名宦,得其拔識,待以殊禮。其鄉人羅羅山等大講理學於湘中,後湘軍遂以治理學者為干城。國藩一生不能逃出理學窠臼。國藩於湖北漢陽劉傳瑩,推為理學正宗,傳瑩年少於國藩,國藩始終以師友禮之。常曰:"予交流中,傳瑩對於宋學,身體力行,光風霽月,毫無造作,真篤行君子也。惜天不予年,刻其遺書於集中。"同光以還,治宋學之風氣衰矣。
121 晚清朝士風尚 輿地史學崛起
122 當時諸賢,承乾嘉學者訓詁、考訂、校勘之後,毅然別開門面,有志於遼、金、元三史及西北輿地之學。於是張石洲、何願船、徐星伯蔚然崛起,觀《朔方備乘》、《西北考略》、《和林金石考》、寧古塔諸志,皆足証注遼、金、元三史。李若農文田等,又研究西北金石,輔翼史料,私淑前人。後至同光,流風未墜,皆以研究西北輿地為最趨時之學。洪文卿出使大臣,譯元史遺聞証補,自命以俄人史料,足征蒙古朝之文獻,總理衙門頒行,成為官書。自茲以降,新化鄒代鈞、順德馬季立、宜都楊守敬,聯合日本史地學會坪井馬九三之流,創為《讀史輿圖》,紹道咸學風所尚而擴大之。山東王樹冉之《新元史》,沈曾植之西北著述,遠祖道咸,近開史派。王、沈云亡,治西北輿地史學,於焉告終。
123 道咸間西北史地學盛時,魏默深源,別樹一幟,為東南海疆成《海國圖志》一書。故談遼、金、元史地者,京師以張穆等為濫觴;論東南西南海史地者,以魏默深等為先河。其後海禁大開,魏默深之從者日眾,觀《小方壺齋輿地叢鈔》,諸家著述俱在。蓋默深著書,名曰輿地,以其援引秦漢史籍,博引証明,實兼海國、輿地、歷史為一也,其體例頗合近代著史之法。
124 按:道咸朝官,尚講求學問文字,雖吏治窳敗,軍事廢弛,因循苟且,民怨沸騰,特士大夫尚鮮奔競卑鄙之風。故太平天國奄有東南,捻回起事西北,卒能削平大亂,自詡"中興"者,大半皆當時朝宮中篤行勵學之士有以啟之也。
125 晚清朝士風尚 學業功名分兩派
126 自洪楊軍興以後,朝士出處,亦分為二派:一為出京從軍,有志立功名之朝士;一為在京談科名,負文學重望之朝士。而在京朝士之中,又分為兩派:其一為講求學問之朝官,其一為左右時政之朝官。前者演成同光間南北兩派清流之爭,後者又形成朋黨之禍。閱李蓴客《越縵堂日記》、《張之洞全書》,王壬秋所著書,及李鴻藻、潘伯寅等著作,以至各家記載,可知當時之風氣。
127 功業派之朝士,分為二類:在外者自咸同軍興,曾國藩以大官重望,設湘軍大營於石門,在籍翰林李鴻章等均出其幕府。後湘軍、淮軍中,朝官甚多,知名之士亦夥,人文薈萃,在外成一重鎮,後又成為北洋、南洋幕中人物。流衍所及,光緒中葉,號稱直督、鄂督幕府人物,可謂為朝士歸宿之所。
128 在內者則有肅順,主持軍機,重用漢人,輕視滿人;幕中如王運、李壽蓉、高心夔、黃錫燾等,號為"肅門五君子"。朝中大官,亦多依附。曾、左能成功於外,肅順實左右之。居間為肅邸置驛以通曾國藩諸人者,王壬秋之力也。時京師朝士風氣,以干與軍國大事者為人物,以明通用人行政者為賢達,縱橫捭闔,氣大如虹。如李蓴客之流,不過視為文學侍從之臣而已。未幾,咸豐死於熱河,肅、端治罪。黨於肅順之達官文士,或放或逃,朝中要人,以朋黨為厲禁,京師風氣,一變而為談詩文、講學業。故李蓴客、趙叔諸人,亦為滂喜老人所推重,造成詆毀相交,標榜相尚,舉朝皆文人墨客矣。
129 至於科名派之朝士,則在同治初葉。張之洞入都,以癸亥中式會試,旋得探花,六年充浙江副考官,簡放湖北學政。此數年間,京師朝士尚學之風,為之一變。雖以李蓴客之憤然自稱"額外郎中補缺五千年",亦與張之洞為文字推重之交。當時潘伯寅位高望重,提創於上,張之洞等左右名流,接納於下。李蓴客等雖性情乖僻,亦為主持風雅者所拉攏。只有學問上之派別,而不相傾陷,亦因肅黨消除以後,人懷疑懼。東南、西北初定,人皆埋頭以取科名,朝士雍容進取之度,於此時見之。顧文人相輕,自古已然,及同光間,而南北清流,又各樹旗幟矣。
130 胡林翼論軍事
131 予友成都嚴谷聲,渭南嚴澍森侄孫也。澍森始終在胡林翼幕,書札著述,皆經澍森手,《讀史兵略》、《一統輿圖》二書,纂助最多。曩在谷聲孝義書塾,曾見所藏胡、嚴二人親筆來往手札,裝十巨帙,其中關於太平天國及官軍方面秘事甚夥,記憶錄之,可補史料。
132 林翼死,遺摺力保澍森繼湖北巡撫任,其學問事功,見重於林翼可知也。林翼鑒於三河之敗,全軍覆沒,李秀成親提三十六軍,為皖、楚之大包圍;陳玉成以三十六回馬槍軍,由隘路小徑,出其不意,分道飛來,官軍每為向導人所紿,故一敗塗地,皆由不明地理所致。乃與澍森先治湖北、江西、安徽三省輿圖,凡溪港山阜,小路捷徑,詳細著明,某地至某地若干里,某村至某村繞出快若干里,用以行軍。每乘太平軍之虛,先據要地,而太平軍用兵上游,不得逞。乃推治各省,遠及藩屬,所謂"故文忠地圖"也。故該圖於長江各省最細密。
133 胡又屬澍森關於史籍所載長江各省用兵,古人成敗之略,分條提出,為証明地圖之運用;以地圖為棋盤,以兵略為棋子。寢久成書,遍及全史,此《讀史兵略》所由濫觴。
134 胡林翼謂:"太平軍據江南財賦之區,我則以湖南為糧卒之庫,轉輸徵調,庫中所有,全在湖南,所以保持湖北形勢者,右臂在江西,左臂在通安徽、河南交界各地,尤宜詳細著明地圖,了如指掌。設敵用捻眾侵入鄂省北岸,則全鄂震動,是宜先發制人,方去隱患。"
135 又謂:"太平軍封王太濫,諸王各不相下,不受節制,故行軍難有統帥;上游僅恃陳玉成,下游僅恃李秀成,非有節鉞之尊也。官軍提督、總兵,黃馬褂,成爛羊頭,一旦亂平,朝廷那有如許官,有功者無以為生,必生意外。觀敵軍封王之濫,事必無成,我軍後日之隱憂,正中此弊。爵賞所以酬有功,官職非所以酬有功,古人之言可味也。"
136 手札所述,外間不傳者甚多,今就能記憶者錄之。
137 肅門五君子
138 肅門五君子,為長沙黃錫燾,湘潭王運壬秋,宣城高心夔伯足,善化李壽榕篁仙,其一名字已不複能記憶。此五人者,日夕參與肅邸密謀者也。咸豐親政,肅順用事,有大才大志,最輕視滿人,而登進漢人。洪楊之役,內有肅順主持,曾、左、彭、胡乃能立功於外。人曰曾滌生賴其座師倭仁,實則肅順耳。左宗棠之握權,駱秉章幕府之解京拿問,胡林翼之屢受排擠,皆賴肅順保全之;與外間通聲氣者,則肅門五君子也。五君子中,篁仙居鄭親王府,壬秋居法源寺,聲勢為最大;肅順事敗,廢棄亦最慘。肅順頗有不臣之心,刻意引用漢將,或曰五君子有以啟之也,故有熱河行宮之誅。肅敗,五君子潛走,不入京者多年。李、王雖於湘帥有恩,始終不敢引用者此耳,而壬秋對於曾、左之倨傲如故也。篁仙為湖北經心山長以終,幼年在鄂,曾見篁仙與諸生講學,不平之氣,溢於言表,猶精彩四射,魁偉懾人。高伯足一度署蘇州府知府,亦無表見。肅順頗重學者,如《湘綺樓說詩》所載:"己未留法源寺,故尚書肅豫庭聞予宴集,輒送瓜果及俄羅斯酒;自請承乏使俄報聘,豫庭曰那可。"書稱故尚書,不忘舊也。又"與彌之等過篁仙談舊事,篁仙云:五子皆不得意。餘謂五子未必為同憂樂榮辱之人,使篁仙得志,棄餘子如敝屣矣。"
139 何子貞軼事
140 道州何子貞紹基,尚書凌漢子也。清道光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阮元、程恩澤頗賞器之。歷典福建、貴州、廣東鄉試,均稱得人。咸豐二年,簡四川學政。召對,詢家世學業兼及時政,紹基感激思立言,直陳地方情形無隱飾。降歸,歷主山東濼源、長沙城南諸書院,教授生徒以實學。同治十三年卒,年七十又五。
141 紹基精書法,師顏平原,居嘗張錢南園所書屏聯於壁,朝夕觀摩,以為楷式,其用功可謂勤苦矣。
142 子貞幼時,斥蛇不羈。年二十四,其尊翁凌漢攜之入都,舟泊永州,適閒暇,究其所學,則茫無所知。凌漢大怒,笞掌二十,推之上岸,曰:"不可使京中人知我有此子,以為吾羞。"紹基潛歸,閉戶勤讀,卒得進士,且成名人,斯亦奇矣。
143 紹基待後輩極嚴,尤惡鴉片。湘潭王壬秋運對之亦執禮甚恭,惟於其書法僅至唐帖而止,頗有不滿之色。嘗進曰:"先生何不臨碑,日日臨帖,恐無益處。"紹基有慚色,其臨張遷諸碑,從壬秋言也。
144 清道光時代,粵中鹽商潘仕誠築名園海山仙館於羊城西郊,近荔支灣。今憑吊遺址者,一山一沼,能述當年之盛。潘氏以鹽致富,冠絕全粵,時祁寯藻為兩廣總督,力勸仕誠廣延名流,搜刻遺書。仕誠頗欲與揚州馬氏"小玲瓏山館"、皖人鮑氏"知不足齋"齊名,此海山仙館叢書、隱園碑帖所由來也。凡來往粵中知名之士,潘氏無不傾心結納。其子亦知學問,能文章,獲孝廉,廣延賓客。天南壇坫,潘氏主之。會道州何子貞任廣東主考,出闈後,仕誠即延住海山仙館,尊為上客。後房有二姬,曰墨牡丹,曰白蓮花,仕誠最寵愛,特遣為子貞執滌硯、舒紙、烹茶、溫酒之役。
145 子貞為海山仙館書聯云:"海上神山,仙人舊館。"差滿回京後複來,仕誠益禮遇有加,盡出其所藏書畫,由子貞遍加題跋。又特制畫舫曰牡丹舸,曰蓮花舸,為珠江游宴之具,終日置酒為樂。子貞因急事返鄉,仕誠作長夜之飲為別,臨行乘舸轉舟,仕誠尚酣醉未醒也。子貞又為之書長聯懸廳事云:"無奈荔支何,前度來遲今太早;又乘蓮舸去,主人長醉客長醒。"
146 子貞所取舉人,有番禺沙灣何生,榜名紹基,與子貞同名姓,乃呈請老師親筆代為易名,仕誠即置酒集諸門生,為錫名會。
147 爆竹聲中爭狀元
148 孫毓汶,咸豐六年一甲二名進士,授編修,大學士玉庭之孫,尚書瑞珍之子,道光二十四年狀元毓水桂之弟,山東濟寧州人。翁同,咸豐六年一甲一名進士,授修撰,大學士心存之子,江蘇常熟人。孫、翁兩家,狀元宰相,同列清要。咸豐六年,毓汶、同同舉進士。毓汶書法翁覃溪,幾入室;同書法甚佳妙,實能領袖館閣。是科狀元,無第三人敢爭,固非兩人莫屬也。孫家銳意欲使毓汶獲狀頭,俾與毓毓成兄弟狀元,與陳其昌三元,同為科第佳話。殿試前夕,向例,赴殿試進士,住家離殿廷稍遠者,當夜寄宿朝門附近。孫府則近皇城,翁家稍遠,孫家當晚以通家之誼,延同和來家夜飯。孫氏以父執世誼,與同暢談,將至深夜,始促歸宿,同已有倦意,毓汶早就宿矣。同將入睡,宿舍四周大動爆竹之聲,徹夜不斷,終夕不能成寐。未明入朝,已困頓無氣力矣,殿試,比策稿就,執筆毫無精神。自以為此次狀元,屬孫萊山必無疑問。忽憶卷袋中有人葠兩枝,乃含入口中,精液流貫,神志奮發,振筆直書,手不停揮,一氣到底,無一懈筆。書畢,殿卷視之曰:"此可壓倒萊山,筆意妙到秋毫顛,尚在興酣落筆時也。"翁後始悟孫家延飯,深談入夜,使之疲倦,燃大爆竹終宵,使不能入睡,皆為翌日書殿試策,無精採氣力地步,孫萊山可獨占鰲頭矣。不意人葠巧能救急,故當時有呼同和為"人葠狀元"者。孫、翁兩家,因此事件,芥蒂甚深。說者謂瑞珍不應出此,非君子所為。甚矣,爭科名者,真無微不至矣。歲除前,與冒鶴亭同宿莊嚴寺,談此掌故,徹夜聞爆竹巨響,鶴亭久不成寐,早決回家,咸曰:"此翁常熟之感應也。"
149 左宗棠與樊雲門
150 近歲避地施南,尋樊雲門老輩故居,老屋在恩施縣城內梓潼街,尊人諱燮總戎所置宅,雲門先生兄弟讀書處也。數椽欲傾,一角讀書樓,巍然尚存,旁支居之。恩施父老有聞見當時事者曰:"樊燮公作某鎮挂印總兵官,有戰功。駱秉章為撫帥,左宗棠尊居帥幕,樊謁大帥畢,再謁左師爺,謁大帥請安,謁師爺不請安。左怒,奏劾免官回籍。遂有賣宅延師,嚴課雲門兄弟一段佳話。"各日記、雜載,多志其事。然據見聞所及,有足補記載之缺者。施城吳老人,年九十矣,幼時曾見燮公,其言曰:"燮公謁駱帥,帥令謁左師爺,未請安。左厲聲喝曰:'武官見我,無論大小,皆要請安,汝何不然?快請安。'燮曰:'朝廷體制,未定武官見師爺請安之例,武官雖輕,我亦朝廷二三品官也。'左怒益急,起欲以腳蹴之,大呵斥曰:'忘八蛋,滾出去。'燮亦慍極而退。未幾,即有樊燮革職回籍之朝旨。燮公攜二子增示、增祥歸,治梓潼街宅居之。樓成,置酒宴父老曰:'左宗棠一舉人耳,既辱我身,又奪我官,且波及先人,視武人如犬馬。我宅已定,敬延名師,教予二子,雪我恥辱,不中舉人、進士、點翰林,無以見先人於地下。'於是以重金禮聘教讀,以樓為書房,除師生三人外,不准上樓。每日治饌,必親自檢點,具衣冠,延先生下樓坐食,先生未下箸者,即易他品。增示、增祥在家,不准著男裝,咸服女衣褲。曰:'考秀才進學,脫女外服;中舉人,脫內女服,方與左宗棠功名相等;中進士、點翰林,則焚吾所樹之洗辱牌,告先人以無罪。'當燮歸施,即寫'忘八蛋,滾出去'六字於板上,制如長生祿位牌,置於祖宗神龕下側,朔望率二子禮之。曰:'不中舉人以上功名,不去此牌,汝等總要高過左宗棠。'樊山中進士後,樊家始無此牌。恩施父老談樊家遺事相同。"云云。
151 按:增示學問切實,高於樊山,張之洞督學湖北,刻江漢炳靈集,載增示文多篇。樊山得庶吉士後,增示不久病死,士林惜之。至若樊山作陝西藩司時,左宗棠賜建專祠於西安,巡撫委樊山致祭;樊山辭焉,曰:"寧願違命,不願獲罪先人。"此又尋常盡知之事。鄰近又一老人言,從前樊家樓壁上,尚存墨筆"左宗棠可殺"五字,想系樊山兄弟兒時發願文也。
152 彭玉麟畫梅
153 彭雪琴孤貧時,梅香獨識其為非常人,執巾進茗,磨墨拂紙,以不能約昏為恨。及其稍貴,梅已適人有子矣,因往來為太夫人義女。要其夫俱從軍,為保敘副將,梅家日用所需,纖悉為之經營。江南石炭,由衡州運載梅家,必由江南戰船送衡,他可知矣。如是者三十餘年,情好彌至。一日,梅在西湖搜得一函,知其在杭別有所眷,取其書徑歸,雪琴徒步追數里,索以還,自是不甚相見。雪琴死,梅來吊,痛哭哀極,幾欲殉身,知者皆謂梅不負彭也。
154 王壬秋曰:"餘為俞е仙中丞題《彭雪琴尚書畫梅歸國謠》云:'姑射貌,舊日酒邊曾索笑,東風吹醒人年少。花開花落情多少,明蟾照,人間更有西湖好。'跋云:'雪琴畫梅,以童時有所眷,小名梅香也。畫梅必�
URN: ctp:ws610940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