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新羅本紀第四

《新羅本紀第四》[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智證麻立干立,姓金氏,諱智大路。或云智度路,又云智哲老。奈勿王之曾孫,習寳葛文王之子,照知王之再從弟也。母金氏鳥生夫人,訥祇王之女。妃朴氏延帝夫人,登欣伊飡女。王體鴻大,膽力過人。前王薨,無子,故繼位,時年六十四𡻕。
2
論曰:新羅王稱居西干者一,次次雄者一,尼師今者十六,麻立干者四。羅末名儒崔致逺作《帝王年代曆》,皆稱某王,不言居西干等,豈以其言鄙野不足稱也?曰:《左》、《漢》,中國史書也,猶存楚語「穀於菟」、匈奴語「撑犁孤塗」等。今記新羅事,其存方言,亦宜矣。
3
三年春三月,下令禁殉葬。前國王薨,則殉以男女各五人,至是禁焉。親祀神宮。三月,分命州郡主勸農。始用牛耕。
4
四年冬十月,羣臣上言:「始祖創業已来,國名未定,或稱斯羅,或稱斯盧,或言新羅。臣等以為新者德業日新,羅者網羅四方之義,則其為國號,宜矣。又觀自古有國家者,皆稱帝稱王,自我始祖立國,至今二十二世,但稱方言,未正尊號,今羣臣一意,謹上號新羅國王。」王從之。
5
五年夏四月,制喪服法頒行。秋九月,徵役夫,築波里、彌實、珍德、骨火等十二城。
6
六年春二月,王親定國內州郡縣。置悉直州,以異斯夫為軍主。軍主之名始於此。冬十一月,始命所司藏氷,又制舟楫之利。
7
七年,春夏旱。民饑,發倉賑救。
8
十年春正月,置京都東市。三月,設檻穽,以除猛獸之害。秋七月,隕霜殺菽。
9
十一年夏五月,地震,壞人屋,有死者。冬十月,雷。
10
十三年夏六月,于山國歸服,𡻕以土宜為貢。于山國在溟州正東海島,或名欎陵島。地方一百里,恃險不服。伊飡異斯夫為何瑟羅州軍主,謂于山人愚悍,難以威来,可以計服。乃多造木偶師子,分載戰船,抵其國海岸,誑告曰:「汝若不服,則放此猛獸踏殺之。」國人恐懼,則降。
11
十五年春正月,置小京於阿尸村;秋七月,徙六部及南地人戶充實之。王薨,謚曰智證。新羅謚法始於此。
12
法興王立。諱原宗,《冊府元龜》姓募,名泰。智證王元子。母延帝夫人。妃朴氏保刀夫人。王身長七尺,寬厚愛人。
13
三年春正月,親祀神宮。龍見楊山井中。
14
四年夏四月,始置兵部。
15
五年春二月,築株山城。
16
七年春正月,頒示律令,始制百官公服朱紫之秩。
17
八年,遣使於梁貢方物。
18
九年春三月,加耶國王遣使請婚,王以伊飡比助夫之妹送之。
19
十一年秋九月,王出巡南境拓地。加耶國王來會。
20
十二年春二月,以大阿飡伊登為沙伐州軍主。
21
十五年,肇行佛法。初,訥祗王時,沙門墨胡子自高勾麗至一善郡,郡人毛禮於家中作窟室安置。於時梁遣使賜衣着香物,羣臣不知其香名與其所用,遣人賫香徧問。墨胡子見之,稱其名目曰:「此焚之則香氣芬馥,所以逹誠於神聖。所謂神聖,未有過於三寳,一曰佛陁,二曰逹摩,三曰僧伽。若燒此發願,則必有靈應。」時王女病革,王使胡子焚香表誓,王女之病尋愈。王甚喜,餽贈尤厚。胡子出見毛禮,以所得物贈之,因語曰:「吾今有所歸,請辭。」俄而不知所歸。至毗處王時,有阿道一作我道。和尚,與侍者三人,亦來毛禮家。儀表似墨胡子,住數年,無病而死。其侍者三人留住,講讀經律,徃徃有信奉者。至是,王亦欲興佛教,羣臣不信,喋喋騰口舌,王難之。近臣異次頓或云處道。奏曰:「請斬小臣,以定衆議。」王曰:「本欲興道,而殺不辜,非也。」答曰:「若道之得行,臣雖死無憾。」王於是召羣臣問之,僉曰:「今見僧徒,童頭異服,議論竒詭,而非常道。今若縱之,恐有後悔。臣等雖卽重罪,不敢奉詔。」異次頓獨曰:「今羣臣之言非也。夫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今聞佛教淵奧,恐不可不信。」王曰:「衆人之言,牢不可破。汝獨異言,不能兩從。」遂下吏將誅之。異次頓臨死,曰:「我為法就刑,佛若有神,吾死必有異事。」及斬之,血從斷處湧,色白如乳。衆怪之,不復非毀佛事。此據金大問《鷄林雜傳》所記書之。𠁗韓奈麻金用行所撰《我道和尚碑》所録殊異。
22
十六年,下令禁殺生。
23
十八年春三月,命有司修理隄防。夏四月,拜伊飡哲夫為上大等,捴知國事。上大等官始於此,如今之宰相。
24
十九年,金官國主金仇亥與妃及三子,長曰奴宗、仲曰武德、季曰武力,以國帑寳物來降。王禮待之,授位上等,以本國為食邑。子武力仕至角干。
25
二十一年,上大等哲夫卒。
26
二十三年,始稱年號,云建元元年。
27
二十五年春正月,教許外官携家之任。
28
二十七年秋七月,王薨,謚曰法興。葬於哀公寺北峰。
29
真興王立。諱彡麥宗,或作深麥夫。時年七𡻕,法興王弟葛文王立宗之子也。母夫人金氏,法興王之女。妃朴氏思道夫人。王㓜少,王太后攝政。
30
元年八月,大赦。賜文武官爵一級。冬十月,地震。桃李華。
31
二年春三月,雪一尺。拜異斯夫為兵部令,掌內外兵馬事。百濟遣使請和,許之。
32
五年春二月,興輪寺成。三月,許人出家為僧尼奉佛。
33
六年秋七月,伊飡異斯夫奏曰:「國史者,記君臣之善惡,示褒貶於萬代。不有修撰,後代何觀?」王深然之,命大阿飡居柒夫等廣集文士,俾之修撰。
34
九年春二月,高勾麗與穢人攻百濟獨山城,百濟請救。王遣將軍朱玲領勁卒三千擊之,殺獲甚衆。
35
十年春,梁遣使與入學僧覺德逸佛舍利,王使百官奉迎興輪寺前路。
36
十一年春正月,百濟拔高勾麗道薩城。三月,高勾麗陷百濟金峴城。王乗兩國兵疲,命伊飡異斯夫出兵擊之,取二城增築,留甲士一千戍之。
37
十二年春正月,改元開國。三月,王巡守次娘城,聞于勒及其弟子尼文知音樂,特喚之。王駐河臨宮,令奏其樂,二人各製新歌奏之。先是,加耶國嘉悉王製十二弦琴,以象十二月之律,乃命于勒製其曲。及其國亂,操樂器投我,其樂名加耶琴。王命居柒夫等侵高勾麗,乗勝取十郡。
38
十三年,王命階古、法知、萬德三人學樂於于勒。于勒量其人之所能,教階古以琴,教法知以歌,教萬德以舞。業成,王命奏之,曰:「與前娘城之音無異。」厚賞焉。
39
十四年春二月,王命所司築新宮於月城東。黃龍見其地,王疑之,改為佛寺,賜號曰皇龍。秋七月,取百濟東北鄙,置新興,以阿飡武力為軍主。冬十月,娶百濟王女為小妃。
40
十五年秋七月,修築明活城。百濟王明禯與加良来攻管山城,軍主角干于德、伊飡耽知等逆戰失利。新州軍主金武力以州兵赴之,及交戰,裨将三年山郡高于都刀急擊,殺百濟王。於是諸軍乗勝,大克之,斬佐平四人,士卒二萬九千六百人,匹馬無反者。
41
十六年春正月,置完山州於比斯伐。冬十月,王巡幸北漢山,拓定封疆。十一月,至自北漢山,教所經州郡復一年租調。曲赦,除二罪,皆原之。
42
十七年秋七月,置比列忽州,以沙飡成宗為軍主。
43
十八年,以國原為小京。廢沙伐州,置甘文州,以沙飡起宗為軍主。廢新州,置北漢山州。
44
十九年春二月,徙貴戚子弟及六部豪民以實國原。奈麻身得作砲弩上之,置之城上。
45
二十三年秋七月,百濟侵掠邉戶,王出師拒之,殺獲一千餘人。九月,加耶叛,王命異斯夫討之,斯多含副之。斯多含領五千騎先馳,入栴檀門,立白旗,城中恐懼,不知所為。異斯夫引兵臨之,一時盡降。論功,斯多含為最,王賞以良田及所虜二百口。斯多含三讓,王強之,乃受其生口,放為良人,田分與戰士。國人美之。
46
二十五年,遣使北齊朝貢。
47
二十六年春二月,北齊武成皇帝詔,以王為使持節東夷校尉樂浪郡公新羅王。秋八月,命阿飡春賦出守國原。九月,廢完山州,置大耶州。陳遣使劉思與僧明觀來聘,送釋氏經論千七百餘卷。
48
二十七年春二月,祗園、實際二寺成。立王子銅輪為王太子。遣使於陳貢方物。皇龍寺畢功。
49
二十八年春三月,遣使於陳貢方物。
50
二十九年,改元大昌。夏六月,遣使於陳貢方物。冬十月,廢北漢山州,置南川州。又廢比列忽州,置逹忽州。
51
三十一年夏六月,遣使於陳,獻方物。
52
三十二年,遣使於陳貢方物。
53
三十三年春正月,改元鴻濟。三月,王太子銅輪卒。遣使北齊朝貢。冬十月二十日,為戰死士卒設八關筵會於外寺,七日罷。
54
三十五年春三月,鑄成皇龍寺丈六像,銅重三萬五千七斤,鍍金重一萬一百九十八分。
55
三十六年,春夏旱。皇龍寺丈六像出淚至踵。
56
三十七年春,始奉源花。初,君臣病無以知人,欲使類聚羣逰,以觀其行義,然後舉而用之。遂簡美女二人,一曰南毛,一曰俊貞,聚徒三百餘人。二女爭娟相妬,俊貞引南毛於私第,強勸酒至醉,曳而投河水以殺之。俊貞伏誅,徒人失和罷散。其後更取美貌男子妝餙之,名花郞,以奉之。徒衆雲集,或相磨以道義,或相悅以歌樂,逰娛山水,無逺不至。因此知其人邪正,擇其善者,薦之於朝。金大問《花郞世記》曰:「賢佐忠臣,從此而秀,良将勇卒,由是而生。」崔致逺《鸞郞碑序》曰:「國有玄妙之道,曰風流。設教之源,備詳仙史,實乃包含三教,接化羣生。且如入則孝於家,出則忠於國,魯司寇之旨也;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周柱史之宗也;諸惡莫作,諸善奉行,竺乾太子之化也。」唐令狐澄《新羅國記》曰:「擇貴人子弟之美者,傅粉妝餙之,名曰花郞,國人皆尊事之也。」安弘法師入隋求法,與胡僧毗摩羅等二僧廻,上《稜伽勝鬘經》及佛舍利。秋八月,王薨。謚曰真興,葬于哀公寺北峯。王㓜年卽位,一心奉佛,至末年祝髮被僧衣,自號法雲,以終其身。王妃亦效之為尼,住永興寺。及其薨也,國人以禮葬之。
57
真智王立。諱舍輪,或云金輪。真興王次子。母思道夫人。妃知道夫人。太子早卒,故真智立。
58
元年,以伊飡居柒夫為上大等,委以國事。
59
二年春二月,王親祀神宮,大赦。冬十月,百濟侵西邉州郡,命伊飡世宗出師擊破之於一善北,斬獲三千七百級。築內利西城。
60
三年秋七月,遣使於陳,以獻方物。與百濟閼也山城。
61
四年春二月,百濟築熊峴城、松述城,以梗䔉山城、麻知峴城、內利西城之路。秋七月十七日,王薨。謚曰真智,葬于永敬寺北。
62
真平王立。諱白淨,真興王太子銅輪之子也。母金氏萬呼一云萬內。夫人,葛文王立宗之女。妃金氏摩耶夫人,葛文王福勝之女。王生有竒相,身體長大,志識沉毅明逹。
63
元年八月,以伊飡弩里夫為上大等。封母弟伯飯為真正葛文王,國飯為真安葛文王。
64
二年春二月,親祀神宮。以伊飡后稷為兵部令。
65
三年春正月,始置位和府,如今吏部。
66
五年春正月,始置船府署,大監、弟監各一貟。
67
六年春二月,改元建福。三月,置調府令一貟,掌貢賦,乗府令一貟,掌車乗。
68
七年春三月,旱,王避正殿,減常饍,御南堂,親録囚。秋七月,高僧智明入陳求法。
69
八年春正月,置禮部令二貟。夏五月,雷震,星殞如雨。
70
九年秋七月,大世、仇柒二人適海。大世,奈勿王七世孫,伊飡冬臺之子也。資俊逸,少有方外志,與交逰僧淡水曰:「在此新羅山谷之間,以終一生,則何異池魚籠鳥,不知滄海之浩大,山林之寬閑乎!吾将乗桴泛海,以至吳越,侵尋追師,訪道於名山。若凡骨可換,神仙可學,則飄然乗風於泬寥之表,此天下之竒逰壯觀也,子能從我乎?」淡水不肯,大世退而求友。適遇仇柒者,耿介有竒節,遂與之逰南山之寺。忽風雨落葉,泛於庭潦。大世與仇柒言曰:「吾有與君西逰之志,今各取一葉為之舟,以觀其行之先後。」俄而大世之葉在前,大世笑曰:「吾其行乎!」仇柒勃然曰:「予亦男兒也,豈獨不能乎!」大世知其可與,宻言其志。仇柒曰:「此吾願也。」遂相與為友,自南海乗舟而去,後不知其所徃。
71
十年冬十二月,上大等弩里夫卒,以伊飡首乙夫為上大等。
72
十一年春三月,圓光法師入陳求法。秋七月,國西大水,漂沒人戶三萬三百六十,死者二百餘人。王發使賑恤之。
73
十三年春二月,置領客府令二貟。秋七月,築南山城,周二千八百五十四步。
74
十五年秋七月,改築明活城,周三千步;西兄山城,周二千步。
75
十六年,隋帝詔拜王為上開府樂浪郡公新羅王。
76
十八年春三月,高僧曇育入隋求法。遣使如隋貢方物。冬十月,永興寺火,延燒三百五十家,王親臨救之。
77
十九年,三郞寺成。
78
二十二年,高僧圓光隨朝聘使柰麻諸文、大舍橫川還。
79
二十四年,遣使大柰麻上軍入隋進方物。秋八月,百濟来攻阿莫城。王使將士逆戰,大敗之,貴山、箒項死之。九月,高僧智明隨入朝使上軍還。王尊敬明公戒行,為大德。
80
二十五年秋八月,高勾麗侵北漢山城,王親率兵一萬以拒之。
81
二十六年秋七月,遣使大奈麻萬世、惠文等朝隋。廢南川州,還置北漢山州。
82
二十七年春三月,高僧曇育隨入朝使惠文還。秋八月,發兵侵百濟。
83
三十年,王患高勾麗屢侵封埸,欲請隋兵以征高勾麗,命圓光修乞師表,光曰:「求自存而滅他,非沙門之行也。貧道在大王之土地,食大王之水草,敢不惟命是從!」乃述以聞。二月,高勾麗侵北境,虜獲八千人。四月,高勾麗拔牛鳴山城。
84
三十一年春正月,毛只嶽下地燒,廣四步,長八步,深五尺,至十月十五日滅。
85
三十三年,王遣使隋,奉表請師,隋煬帝許之。行兵事在《高勾麗紀》。冬十月,百濟兵来圍椵岑城百日。縣令讃德固守,力竭死之,城没。
86
三十五年春,旱。夏四月,降霜。秋七月,隋使王世儀至皇龍寺設百高座,邀圓光等法師說經。
87
三十六年春二月,廢沙伐州,置一善州。以一吉飡日夫為軍主。永興寺塑佛自壞,未幾,真興王妃比丘尼死。
88
三十七年春二月,賜大酺三日。冬十月,地震。
89
三十八年冬十月,百濟来攻毋山城。
90
四十年,北漢山州軍主邉品謀復椵岑城,發兵與百濟戰,奚論從軍赴敵,力戰死之。論,讃德之子也。
91
四十三年秋七月,王遣使大唐朝貢方物。高祖親勞問之,遣通直散騎常侍庾文素来聘,賜以璽書及𦘕、屏風、錦綵三百叚。
92
四十四年春正月,王親幸皇龍寺。二月,以伊飡龍𣗳為內省私臣。初,王七年,大宮、梁宮、沙梁宮三所各置私臣,至是置內省私臣一人,兼掌三宮。
93
四十五年春正月,置兵部大監二貟。冬十月,遣使大唐朝貢。百濟襲勒弩縣。
94
四十六年春正月,置侍衛府大監六貟,賞賜署大正一貟,大道署大正一貟。三月,唐高祖降使冊王為柱國樂浪郡公新羅王。冬十月,百濟兵来圍我速含、櫻岑、歧岑、烽岑、旗懸、穴柵等六城。於是三城或没或降。級飡訥催合烽岑、櫻岑、旗懸三城兵堅守,不克死之。
95
四十七年冬十一月,遣使大唐朝貢,因訟高勾麗塞路,使不得朝,且數侵入。
96
四十八年秋七月,遣使大唐朝貢。唐高祖遣朱子奢来,詔諭與高勾麗連和。八月,百濟攻主在城,城主東所拒戰死之。築高墟城。
97
四十九年春三月,大風雨土,過五日。夏六月,遣使大唐朝貢。秋七月,百濟将軍沙乞拔西鄙二城,虜男女三百餘口。八月,隕霜殺穀。冬十一月,遣使大唐朝貢。
98
五十年春二月,百濟圍椵岑城,王出師擊破之。夏,大旱,移市,𦘕龍祈雨。秋冬民飢,賣子女。
99
五十一年秋八月,王遣大将軍龍春、舒玄,副将軍庾信,侵高句麗娘臂城。麗人出城列陣,軍勢甚盛,我軍望之懼,殊無闘心。庾信曰:「吾聞『振領而裘正,提綱而網張』。吾其為綱領乎!」乃跨馬拔劒,向敵陣直前,三入三出,每入,或斬將,或搴旗。諸軍乗勝鼓噪進擊,斬殺五千餘級,其城乃降。九月,遣使大唐朝貢。
100
五十二年,大宮庭地裂。
101
五十三年春二月,白狗上于宮墻。夏五月,伊飡柒宿與伊飡石品謀叛,王覺之,捕捉柒宿,斬之東市,并夷九族。阿飡石品亡至百濟國境,思見妻子,晝伏夜行,還至叢山,見一樵夫,脫衣換樵夫敝衣衣之,負薪潛至於家,被捉伏刑。秋七月,遣使大唐,獻美女二人,魏徵以為不宜受。上喜曰:「彼林邑獻鸚鵡,猶言苦寒,思歸其國,况二女逺別親戚乎!」付使者歸之。白虹飲于宮井。土星犯月。
102
五十四年春正月,王薨。謚曰真平,葬于漢只。唐太宗詔贈左光祿大夫,賻物叚二百。《古記》云:「貞觀六年王辰正月卒。」而《新唐書》、《資理通鑑》皆云:「貞觀五年辛卯,羅王真平卒。」豈其誤耶?
103
國史記卷第
URN: ctp:ws625979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