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四書蕅益解

《四書蕅益解》[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四書蕅益解
2 蕅益大師解
3 陽複子江謙補注
4 四書蕅益解序
5 四書蕅益解重刻序
6 大學直指補注序
7 大學直指依古本
8 中庸直指補注序
9 中庸直指補注
10 論語點睛補注序
11 論語點睛補注上
12 論語點睛補注下
13 四書蕅益解序
14 蕅益子年十二。談理學而不知理。年二十。習玄門而不知玄。年二十三。參禪而不知禪。年二十七。習律而不知律。年三十六。演教而不知教。逮大病幾絕。歸臥九華。腐滓以為饌。糠粊以為糧。忘形骸。斷世故。萬慮盡灰。一心無寄。然後知儒也。玄也。佛也。禪也。律也。教也。無非楊葉與空拳也。隨嬰孩所欲而誘之。誘得其宜。則啞啞而笑。不得其宜。則呱呱而泣。泣笑自在嬰孩。於父母奚加損焉。顧兒笑。則父母喜。兒泣。則父母憂。天性相關。有欲罷而不能者。伐柯伐柯。其則不遠。今之誘於人者。即後之誘人者也。倘猶未免隨空拳黃葉而泣笑。其可以誘他乎。維時徹因比丘。相從於患難顛沛。律學頗諳。禪觀未了。屢策發之。終隔一膜。爰至誠請命於佛。卜以數鬮。須藉四書。助顯第一義諦。遂力疾為拈大旨。筆而置諸笥中。屈指複十餘年。徹因比丘。且長往矣。嗟嗟。事邁人遷身世何實。見聞如故。今古何殊。變者未始變。而不變者亦未始不變。尚何存於一分無常一分常之邊執也哉。今夏述成唯識心要。偶以餘力。重閱舊稿。改竄其未妥。增補其未備。首論語次中庸。次大學後孟子。論語。為孔氏書。故居首。中庸大學。皆子思所作故居次。子思先作中庸。戴禮列為第三十一。後作大學。戴禮列為第四十二。所以章首在明明德承前章末子懷明德而言。本非一經十傳。舊本亦無錯簡。王陽明居士已辨之矣。孟子學於子思。故居後。解論語者曰點睛。開出世光明也。解庸學者曰直指。談不二心源也。解孟子者曰擇乳。飲其醇而存其水也。佛祖聖賢。皆無實法系綴人。但為人解粘去縛。今亦不過用楔出楔。助發聖賢心印而已。若夫趨時制藝。本非予所敢知。不妨各從所好。
15 丁亥孟冬九日古吳西有道人智旭漫識時在順治四年
16 四書蕅益解重刻序
17 道在人心。如水在地。雖高原平地。了不見水。苟穴土而求之。無不得者。水喻吾心固有之明德。土喻吾心幻現之物欲。果能格物致知。無有不能明其明德者。然穴土取水。人無不施功求之。以非水不能生活故也。而道本心具。人多不肯施功。致物欲錮蔽真知。不知希聖希賢。甘心自暴自棄。由茲喪法身以失慧命。生作走肉行尸。死與草木同腐。可不哀哉。四書者。孔門上繼往聖。下開來學。俾由格物致知。以自明其明德。然後推而至於家國天下。俾家國天下之人。各皆明其明德之大經大法也。前乎此者。雖其說之詳略不同。而其旨同。後乎此者。雖其機之利鈍有異。而其效無異。誠可謂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萬世師表。百代儒宗也。其大綱在於明明德修道。其下手最親切處。在於格物慎獨。克己複禮。主敬存誠。學者果能一言一字皆向自己身心體究。雖一介匹夫。其經天緯地。參贊化育之道。何雖得自本心。俾聖賢垂訓。一番苦心。不成徒設。而為乾坤大父大母增光。不愧與天地並稱三才。可不自勉乎哉。如來大法。自漢東傳。至唐而各宗悉備。禪道大興。高人林立。隨機接物由是濂洛關閩以迄元明諸儒。各取佛法要義以發揮儒宗。俾孔顏心法。絕而複續。其用靜坐參究以期開悟者。莫不以佛法是則是效。故有功深力極。臨終豫知時至。談笑坐逝者甚多。其誠意正心。固足為儒門師表。但欲自護門庭。於所取法者。不唯不加表彰。或反故為闢駁。以企後學尊己之道。不入佛法。然亦徒為是舉。不思己既陰取陽排。後學豈無見過於師之人。適見其心量狹小。而誠意正心之不無罅漏也。深可痛惜。明末蕅益大師。系法身大士。乘願示生。初讀儒書。即效先儒闢佛。而實未知佛之所以為佛。後讀佛經。始悔前愆。隨即殫精研究。方知佛法乃一切諸法之本。其有闢駁者。非掩耳盜鈴。即未見顏色之瞽論也。遂發心出家。弘揚法化。一生注述經論四十餘種。卷盈數百。莫不言言見諦。語語超宗。如走盤珠。利益無盡。又念儒宗上焉者取佛法以自益。終難究竟貫通。下焉者習詞章以自足。多造謗法惡業。中心痛傷。欲為救援。因取四書周易以佛法釋之。解論語孟子則略示大義。解中庸大學。則直指心源。蓋以秉法華開權顯實之義。以圓頓教理。釋治世語言。俾靈山泗水之心法。徹底顯露。了無餘蘊。其取佛法以自益者。即得究竟實益。即專習詞章之流。由茲知佛法廣大。不易測度。亦當頓息邪見。漸生正信。知格除物欲。自能明其明德。由是而力求之。當直接孔顏心傳。其利益豈能讓宋元明諸儒獨得也已。近來各界眼界大開。天姿高者。無不研究佛法。一唱百和。靡然風從。既知即心本具佛性。無始無終。具足常樂我淨真實功德。豈肯當仁固讓。見義不為。高推聖境。自處凡愚乎哉。以故偉人名士。率多吃素念佛。篤修淨業。企其生見佛性。死生佛國而已。施調梅蔡禹澤李筱和陳魯德叶伯齡彭笑潮鬱九齡居士等。宿具靈根。篤信佛法。一見四書蕅益解。不勝歡喜。謂此書直指當人一念。大明儒釋心法。於世出世法。融通貫徹。俾上中下根。隨機受益。深則見深。不妨直契菩提。淺則見淺。亦可漸種善根。即欲刊板。用廣流通。以此功德。恭祝現在椿萱。壽登期頤。百年報盡。神歸安養。過去父母。宿業消除。蒙佛接引。往生淨土。祈序於企告來哲。自愧昔作闡提。毀謗佛法。以致業障覆心。悟証無由。喜彼之請。企一切人於佛法中咸生正信。庶可業障同消。而心光俱皆發現矣。周易禪解。金陵已刻。孟子擇乳。兵燹後失傳。楊仁山居士。求之東瀛。亦不可得。惜哉。
18 中華民國九年庚申孟夏常慚愧僧釋印光撰
19 大學直指補注序
20 夫聖經。天下國家之心要也。大學一書。又諸經之心要也。蕅益大師大學直指。又大學之心要也。得此心。則天下國家治且安。失此心。則天下國家亂且危。其關系之重何如乎。而其致力之本。則在於修身。修身之本。在於正心。正心之本。在於誠意。誠意之本。在於致知。致知之功。即在格物。物即身家國天下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本正之謂格。格感通也。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之謂格。夫是之謂大學。夫是之謂明明德於天下。若廣說之。豈但一天下云乎哉。不入華嚴法界觀。不能知其究竟矣。竊嘗論之。大學一書。世間法之總持也。而即為出世資糧。佛說阿彌陀經。出世間法之總持也。而不離世間功德。合是二者。而倡導之。弘揚之。則身修家齊國治而天下平。乃至出輪回。生淨土。究竟成佛。普度有情。無他求矣。既申蕅師直指之意為之補注。以便學者。複敬為之贊。贊曰。自有此經。未有此注。格物致知。全經要處。破我法執。修二空觀。於一切法。作唯心看。身為物本。格之所先。家國天下。乃其末焉。本碩末榮。一氣之宣。惟明明德。攝無不圓。宋儒未解。更為補傳。錯亂古經。大義不顯。旭師妙悟。直指真詮。孔聖複起。當無間然。勛哉來學。熟複斯篇。如是修者。是真聖賢。家齊國治。天下便便。便便即平平
21 民國二十三年甲戌孟夏陽複子江謙謹述
22 大學直指依古本
23 古吳澫益道人智旭述
24 陽複子江謙補注
25 大者。當體得名。常徧為義。即指吾人現前一念之心。心外更無一物可得。無可對待。故名當體。此心前際無始。後際無終。生而無生。死而不死。故名為常。此心包容一切家國天下。無所不在。無有分劑方隅。故名為徧。學者覺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故名大學。大字即標本覺之體。學字即彰始覺之功。本覺是性。始覺是修。稱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故稱大學。
26 文分為二。從初至天下平。統示性修旨趣。從自天子至終。詳示妙修次第。
27 初中又二。初二節示妙悟之門。次三節示妙修之敘。
28 初中又二。初直示境觀。二點示悟修。
29 今初。
30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31 道者。從因趨果所歷之路也。只一在明明德。便說盡大學之道。上明字。是始覺之修。下明德二字。是本覺之性。性中本具三義。名之為德。謂現前一念靈知洞徹。而未嘗有形。即般若德。現前一念雖非形像。而具諸妙用。舉凡家國天下。皆是此心中所現物。舉凡修齊治平。皆是此心中所具事。即解脫德。又複現前一念。莫知其鄉。而不無。位天育物。而非有。不可以有無思。不可以凡聖異。平等不增不減。即法身德。我心既爾。民心亦然。度自性之眾生。名為親民。成自性之佛道。名止至善。親民止至善。只是明明德之極致。恐人不了。一一拈出。不可說為三綱領也。此中明德。民。至善。即一境三諦。明。親。止。即一心三觀。明明德即自覺。親民即覺他。止至善即覺滿。自覺本具三德。束之以為般若。覺他令覺三德。束之以為解脫。至善自他不二。同具三德。束之以為法身。不縱不橫。不並不別。不可思議。止理名為大理。覺此理者。名為大學。從名字覺。起觀行覺。從觀行覺。得相似覺。從相似覺。階分証覺。從分証覺。歸究竟覺。故名大學之道。
32 補注三諦三觀三德。詳言上編始終心要解。
33 二點示悟修。
34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35 止之一字。雖指至善。只是明德本體。此節指點人處。最重在知之一字。圓覺經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當與此處參看。大佛頂經云。以不生不滅為本修因。然後圓成果地修証。即知止之謂也。此中知為妙悟。定。靜。安。慮。為妙修。得為妙証。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名能定。外境不擾故。聞所聞盡。名能靜。內心無喘故。覺所覺空。名能安。煩惱永寂故。空所空滅。名能慮。寂滅現前。如鏡現像故。忽然超越。名能得。獲二殊勝故。
36 補注大佛頂首楞嚴經云。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聞所聞盡。覺所覺空。空所空滅者。謂能聞能覺能空之心。與所聞所覺所空之境。俱泯也。忽然超越。獲二殊勝者。超越世間有縛與出世間空縛。故空假雙照。發大慈悲心。
37 次三節示妙修之敘
38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39 此啟下文兩節之義。蓋迷明德。而幻成身及家國天下。名之為物。既已迷德成物。且順迷情。辨其本末。返迷歸悟之功。名之為事。既向生滅門中。商搉修証。須知有終始。始宜先。終宜後。古之欲明一節。知所先之榜樣也。物格一節。知所後之成案也。
40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41 說個明明德於天下。便見親民止善。皆明德中事矣。正其心者。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也。誠其意者。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也。致其知者。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也。格物者。作唯心識觀。了知天下國家。根身器界。皆是自心中所現物。心外別無他物也。是故若欲格物。莫若觀所緣緣。若知外所緣緣非有。方知內所緣緣不無。若知內所緣緣不無。方能力去內心之惡。力行心內之善。方名自謙。方名慎獨。又只一明德。分心。意。知。三名。致知。即明明德。
42 補注離本清淨周徧之心。而幻為八識。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前六識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與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相接。而現之識也。第七末那識。譯云染污。執我執法之意根也。第八阿賴耶識。譯雲含藏。即前七識之所藏也。能轉八識。則成四智。轉眼耳鼻舌身識為成所作智。轉意識為妙觀察智。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轉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如是則複還其清淨周遍之真心。觀所緣緣者。謂觀由見所取之相也。外所緣緣。是所緣之境。內所緣緣。是能緣之心。
43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44 我法二執破。則物自格。猶大佛頂經所云。不為物轉。便能轉物也。知至者。二空妙觀無間斷也。意誠者。由第六識入二空觀。則第七識不複執第八識之見分。為內自我法也。心正者。由六七二識無我執故。第八識舍賴耶名。由六七二識無法執故。第八識舍異熟名。轉成庵摩羅識。亦名大圓鏡智相應心品也。身修者。第八識既成無漏。則一切五陰。十二處。十八界。皆無漏也。家齊國治天下平者。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乃至十方三世圓滿清淨也。
45 補注真如之體。不變而隨緣。隨色受想行識五蘊之緣而為人。隨善惡淨染之緣而為法。因緣和合虛妄有生。故皆無自性。當體即是真如。不知是義。而妄執有實人。即為人我執。妄執有實法。即為法我執。我執者。謂執有自性也。能破二執。即得二空。金剛般若經云。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破人我執也。又云。菩薩應無所住布施。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破法我執也。當知空假中一心三觀。是破二執之神方。斬一切罪根之慧劍也。異熟者。因果之名。或異時而熟。或異性而熟。或異處而熟。三世因果之成熟。非一時非一性非一處也。庵摩羅識。譯云白淨識。即真如本體。色受想行識為五陰。六根六塵為十二處。六根六塵合六識為十八界。曰陰曰處曰界。皆障礙而不清淨。區局向不周徧之稱。以皆生滅故。皆有漏也。若能轉識為智。則皆成無漏。 已上統示性修旨趣竟。
46 詳示妙修次第又為三。初的示格物。須從本格。二詳示誠意。必先致知。三更示修齊治平。必有次第。
47 今初。
48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49 前云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元不單指帝王有位人說。恐人錯解。今特點破。且如舜耕歷山之時。何嘗不是庶人。伊尹耕有莘時。傳說在板築時。太公釣渭濱時。亦何嘗不是庶人。只因他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以修其身。所以皆能明明德於天下耳。蓋以天子言之。則公卿乃至庶人。皆是他明德中所幻現之物。是故自身為物之本。家國天下為物之末。若以庶人言之。則官吏乃至天子。亦皆是他明德中所幻現之物。是故亦以自身為物之本。家國天下為物之末。須知上自天子。下至庶人。名位不同。而明德同。明德既同。則親民止至善亦同。故各各以修身為本也。前雖略示物有本末。又云致知在格物。尚未直指下手方便。故今的指修身為本。以心。意。知。不可喚作物故。以致誠正皆向物之本上格將去故。
50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51 所厚。謂責躬宜厚。所薄。謂待人宜寬。若以厚為家。薄為國與天下。便是私情了。會萬物而為自己故。謂之知本。自己之外。別無一物當情故。可謂知之至也。初的示格物須從本格竟。
52 二詳示誠意必先致知
53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54 直心正念真如。名為誠意。妄計實我實法。名為自欺。蓋稍習聞聖教。未有不知我法二執之為惡。未有不知二空妙觀之為善者。但其惡我法二執。不能如惡惡臭。好二空妙觀。不能如好好色。所以名為自欺。不自謙耳。夫臭必知臭。色必知色。可喻良知。知臭必惡。知色必好。可喻致知。今知二執之惡而不力破。知二空之善而不力修。豈可謂致知乎。心外本無實我實法。名之為獨。斷意中我法二執。斷無不盡。修良知二空妙觀。修無不圓。名之為慎也。
55 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56 此明小人亦有良知。但不能致知。故意不得誠也。閒居。即慎獨之獨字。雖在大庭廣眾。亦名閒居。為不善者。即是妄起我法二執。二執。為眾惡根本。故一有二執。便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正是良知不可昧處。掩不善而著善。是不能誠於中。如見其肺肝然。是不能形其外。故使人得窺其中也。
57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58 十目十手。正是慎獨誠中處。潤屋潤身。正是形外處。心包太虛。故廣。體露真常。故胖。
59 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60 切磋琢磨。致知也。恂慄。誠於中也。威儀。形於外也。盛德。明德之已明者也。致知。則意誠。意誠。則心正。知。意。心。皆明德之別名。致。誠。正。皆明明德之別名。致到極處。誠到極處。正到極處。即名至善。民不能忘。即是親民。可見親民。止至善。不是明德外事。
61 詩云。於戲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62 武公之民不能忘。與前王之民不能忘一般。良以明德之中。自具賢親樂利。橫徧天下。豎徹沒世。故也。
63 康誥曰。克明德。太甲曰。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64 由武公而遡之文王。遡之成湯。遡之帝堯。皆是自明。自明。即致知誠意也。即躬自厚也。即修身為本也。即知所先也。
65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66 欲誠其意。莫若自新。自新者。不安於舊習也。我法二執。是無始妄習。名之為舊。觀我法空。是格物致知。名之為新。苟者。斬然背塵合覺也。日日新者。不肯得少為足。又日新者。不肯半塗而廢。又苟日新者。斷分別二執。日日新者。斷俱生二執。又日新者。斷二障種子。
67 補注分別二執者。由無始以來。種子內熏。兼隨外緣邪見分別之粗執。俱生二執者。全由種子內熏。不待外緣邪教。無始以來。與身俱生之細執也。粗執易斷。細執難斷。我執又名煩惱障。障大涅盤故。法執又名所知障。障大菩提故。二障種子斷。則現行不生。
68 康誥曰作新。
69 不是我去作他。只因自能日新。彼便興起。故孟子曰。待文王而後興。興。即作也。
70 詩云。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71 只一日新又新。便使民亦自作。命亦維新。可見心外無民。心外無命。
72 詩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73 文王。一人耳。對臣下。則各為君。對商紂。則名為臣。對王季。則名為子。對武周。則名為父。可見身是本。而所對皆末也。明德一理耳。對臣下。則名為仁。對君上。則名為敬。對父母。則名為孝。對子孫。則名為慈。對國人。則名為信。可見無所不用其極。無二極也。極。即至善。至善。即明德本體。此文王自謙處。誠中形外處。皆由格物致知。以誠其意。故能如此。
74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
75 世人不知心外無物。妄謂仁敬孝慈信。可以對君臣父子良民。不可以化頑惡。殊不知只是物未格。知未致。意未誠耳。如文王之使虞芮息爭。何必別商聽訟之法。大凡不達人我一體。則有爭有競。便名之為無情。非必告謊狀。而後為無情者也。今以本無人我之明德化之。故能大畏民志。夫畏民志。則非刑罰之威。大畏民志。則使健訟者。亦化而為聖賢矣。非知身為物本。格物致知。以誠其意者。孰能若此也哉。二詳示誠意。必先致知竟。
76 三更示修齊治平。必有次第。
77 又為四。初以心身合釋。二以身家合釋。三以家國合釋。四以國與天下合釋。雖如此次第合釋。然皆不離修身為本。皆不外於格致誠正之功。
78 今初以心身合釋。
79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李卓吾云。身字。不必改作心字。首節。見身之有關於心。次節。見心之有關於身。
80 身者。前六識身也。忿懥。恐懼。好樂。憂患。即貪嗔癡等。根隨煩惱也。現行熏成種子。故使第八識心。不得其正。
81 補注唯識家分根本煩惱為六。曰。貪。嗔。癡。慢。疑。惡見。分隨煩惱為小中大共二十。小隨十。曰。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憍。中隨二。曰。無慚。無愧。大隨八。曰。掉舉。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
82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83 第八識體。本自無所不在。亦無所在。唯其受染法熏。持染法種。隨彼染法所起現行。為視。為聽。為食。面見聞知之妙性。遂為彼所覆蔽矣。蓋其光圓滿得無增愛者。名之為見。既有所視。便不名見。十方擊鼓。十處齊聞者。名之為聞。既有所聽。便不名聞。舌根不動。淡性常在者。名為知味。既有所食。便不知味。故前一節。深明現行熏種子之失。此一節。深明種子生現行之失。身心相關若此。故必格物致知。以誠其意。然後心正而身修也。有所忿懥等。只是不能格物。故意不誠。不見不聞等。只是不能致知。故心不正。而身不修。問曰。前雲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云忿懥好樂。皆不得正。前後不相違耶。答曰。如惡惡臭。斷我法二執也。如好好色。修二空妙觀也。二觀成就。方能無忿懥等。自無忿懥等私。方能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故知格物致知之外。別無誠意正心之功。
84 二身家合釋。
85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闢焉。之其所賤惡。而闢焉。之其所畏敬。而闢焉。之其所哀矜。而闢焉。之其所敖惰。而闢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86 五個闢字。皆是不能格物。故不能致知耳。便是不能齊家之處。何止為身不修耶。莫知子惡。莫致苗碩。亦是為物所蔽。故不能致其知也。後一反結。最為有力。正顯修身為本。
87 三家國合釋
88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
89 一一都從修身上說來。玩三個所以字。絕不費力。
90 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
91 妙在心誠求之四字。正與下文民好民惡相合。又與上文五個闢字相反。此皆從格物致知。誠意慎獨中來。
92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為一言僨事。一人定國。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國在齊其家。
93 堯舜之仁。不過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以修身耳。如此修身。便為天下人榜樣。天下人自然從之。何必發號施令哉。令字與帥字正相反。帥。是無心之化。令。是有心之求。達得心外無天下。故不必有心求。不知天下在心中。故不能無心化也。
94 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詩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
95 二詩皆說修身齊家事耳。而治國便在其中。何必求之於國哉。
96 詩云。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97 其儀不忒。只是修身事耳。正是四國。則天下不難平矣。為人父。止於慈。為人子。止於孝。為人兄。止於友。為人弟。止於恭。而後民自法之。可見四國自趨於正。不待我去正他。
98 四以國與天下合釋
99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潔矩之道也。
100 老老長長恤孤。元即孝弟慈三字。只是變卻文法耳。潔矩二字最妙。只須向自身上推去。便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101 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潔矩之道。
102 正示人潔矩工夫。不是覆解字義而已。
103 詩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
104 修二空妙觀。如好好色。故無私好。斷我法二執。如惡惡臭。故無私惡。無私好。故能民之所好好之。無緣大慈也。無私惡。故能民之所惡惡之。同體大悲也。是謂三界大師。四生慈父。
105 補注三界亦名三有。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皆以修行功德增高而上。其身長壽命。亦皆倍增。然福報盡時。皆墮輪回。皆須歸依三寶。方能了脫死生。故佛是三界大師。三界眾生。不外胎卵濕化四種。佛等視之如子。拔苦與樂。故佛是四生慈父。
106 詩云。節彼南山。雜石岩岩。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有國者。不可以不慎。闢。則為天下僇矣。詩云。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於殷。峻命不易。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
107 是故二字。頂上三則字來。緊切之極。不曰明德。而曰慎德。正顯明明德之工夫。全在慎獨也。有德此有人。便為下文用人張本。有土有財。便為下文理財張本。若悟大道。則生財亦大道。不於大道之外。別商生財矣。用人理財。是平天下要務。而皆以慎德為本。皆即慎德中事。誰謂明明德外。更有他道哉。觀心釋者。性具三千。名為天下。慎德。是先悟性體。用人。是智慧莊嚴。理財。是福德莊嚴。
108 補注佛菩薩緣覺聲聞之四聖。天人神畜鬼地獄之六凡。為十法界。十法界之一一界。各有如是性。如是相。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之十如是。一界各具十界。則有百界千如是。假名五陰國土。各具一千。則有三千。理具事造。又各有三千。而唯是一心。故曰兩重三千。同居一念。兩重三千。差別極矣。同居一念。唯是平等。
109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
110 舉本必兼得末。末得而本益榮。逐末必全遺本。本遺而末亦失。觀心釋者。不悟性德。而修頑福。便成魔業。
111 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112 民散。將何以守財。民聚。何憂乎不富。觀心釋者。一毫之善。施與法界眾生。則能成佛。而九界攸歸。
113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誥曰。惟命不於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泰誓曰。若有一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實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娼嫉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實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
114 前一大臣。由能格物致知。所以純是無人無我之心。後一奸臣。由其不能格物致知。所以只有分人分我之心。
115 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
116 唯仁人。無愛無惡。亦唯仁人。能愛能惡。仁。是性體。無愛無惡。是性量。能愛能惡。是性具。
117 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
118 由其不能如惡惡臭。如好好色。以自謙。故不能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
119 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災必逮夫身。
120 不過有所好樂。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遂至親愛而闢。賤惡而闢耳。可不格物致知。以慎其獨哉。
121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122 大道。即大學之道。君子。不以位言。忠信。即誠意之異名。直心正念真如。名至誠心。亦名為忠。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名之為信。自恃為驕。驕則不忠。輕他為泰。泰則不信。
123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
124 大道。亦即大學之道也。既有大道。何必聚斂哉。生之者眾。為之者疾。只是民之所好好之。食之者寡。用之者舒。只是民之所惡惡之。觀心釋者。隨喜凡聖一毫之善。則生之者眾。不向三有。則食之者寡。勤策三業。修行五悔。則為之者疾。不向二乘。則用之者舒。又不向二乘三有。皆是食之者寡。觀察三輪體空。則是用之者舒。
125 補注身業口業意業為三業。五悔者。天台大師。說五種懺悔法。使於晝夜六時修之。名為六時五悔。一懺悔。發露已往之罪。而誡將來也。二勸請。勸請十方如來。以轉法輪也。三隨喜。於大小一切之善根。隨喜贊嘆也。四回向。以一切所修之善根。向於眾生。又向於佛道也。五發願。發四弘誓。而導前之四行也。五者皆能悔罪滅惡。故皆名悔。勸請。則滅魔王請佛入滅之罪。隨喜。則滅嫉他修善之罪。回向。則滅倒求三界之罪。發願。則滅修行退志之過。二乘。謂聲聞緣覺。但求自度。不發大悲。安於小乘。不求作佛。三輪體空。就布施言。以施者。受者。與施物。謂之三輪。此三輪之相存於意中。稱為有相之三輪。而非真檀波羅密之行。滅此三輪。住於無心而行之施。為三輪清淨之檀波羅密。金剛經云。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檀波羅密。譯云布施度也。
126 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127 觀心釋者聚財。是染污心修有漏善。長在生死。名為以身發財。不達生財大道。是狂慧枯禪。不能稱性修習菩提資糧。不名以財發身。今言生財有大道。即是稱性所起。緣因莊嚴。不向外求。又言以財發身。可見六度萬行。闕一不可。不得空談理性也。
128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災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129 此二節。以用人理財合說。尤見二事只是一事。須是先慎乎德。方能用人。方能理財。大約賢臣。決以愛民為務。聚斂。決定便是小人。故仁者只須得一賢臣。則不必聚財而恆足。不仁者只是一味貪財。則小人便得進用而致災也。觀心釋者。由悟法身。方知性具緣了二因。由智慧力。方能熾然修習菩提資糧。而不成有漏有為。
130 補注三因佛性。涅盤經所說。一正因佛性。離一切邪非之中正真如也。依之成就法身之果德。故名正因佛性。二了因佛性。照了真如之理之智慧也。依之成就般若之果德。故名了因佛性。三緣因佛性。緣助了因。開發正因之一切善根功德也。依之成就解脫之德。故名緣因佛性。三者皆性所具。全性起修。則能成就無漏無為之菩提正道。菩提者大覺之稱也。因緣離合。虛妄生滅。謂之有為。三界因果。不離煩惱。謂之有漏。若真如之性。即本無漏無為也。
131 大學直指
132 中庸直指補注序
133 現前介爾一念。而實無量無邊。不生不滅。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清淨本然。寂然不動。謂之性。感而遂通。有善有惡。有因有果者。謂之道。全性起修。為善去惡。造圓因以致圓果者。謂之聖人之教。所以為教。慎獨是矣。所以慎獨。致中和是矣。所以致中和。空假中一心三觀是矣。修此三觀。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智仁勇三德立焉。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之交。五達道行焉。凡為天下國家之九經備焉。以其關系於天下成敗利鈍治亂安危之重也。故謂之三重。此三觀者。惟是一心。故曰所以行之一也。中庸之為書。蕅益大師之直指。具於是矣。或曰。進今之學者。而與之言中庸。無乃奧乎。蕅師直指。以佛釋儒。又奧之甚者也。曉之曰。所謂中庸。所謂直指。即直指爾我乃至一切眾生各各本具之現前介爾一念。而又無量無邊。不生不滅。清淨周徧。圓具三諦三觀三德之妙真如心也。真者不妄。如者不變。妙者神通自在。不可思議也。三諦者。真俗中。三觀者。空假中。三德者。般若解脫法身也。既人人本具。個個不無。而聖凡之分。天地懸隔者。何也。修與不修之殊也。修則性顯。不修則性隱。修之則為智為仁為勇。為君子。為至聖。為堯舜文王武王周公仲尼。乃至成佛。不修則為愚。為不肖。為蠻貊。為無忌憚之小人。乃至為畜生餓鬼地獄受苦無量之眾生。子思之作中庸。蕅師之作直指。教修之寶筏也。堯舜文武周公孔子三世諸佛。教修之導師也。世間法之三達德五達道九經。與出世法之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教修之條目也。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乃至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教修之全功也。聰明睿智。足以有臨。寬裕溫柔。足以有容。發強剛毅。足以有執。齊莊中正。足以有敬。文理密察。足以有別。溥薄淵泉。而時出之。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隊。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教修之極致也。而皆本於空假中一心三觀之修。以其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故謂之空。以其體物而不可遺。所謂物者。亦皆因緣和合。虛妄有生。謂之假。以其空假雙照。不偏於空。不偏於假。謂之中。故曰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淵淵其淵者空觀也。肫肫其仁者假觀也。浩浩其天者中觀也。空觀即惟一也。一故能立天下之大本。假觀即惟精也。精故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空假雙照之中觀。即允執厥中也。故能參贊天地之化育而無所偏倚。蓋性無不同。而相無不異。空觀者。平等觀也。假觀者。差別觀也。性相不二。故於平等而知差別。於差別而知平等。是宇宙萬物所由分合。而天下國家之所由治平也。此真能雨眾寶之無價摩尼珠也。藏此珠而行乞。可謂智乎。懷此寶而迷邦。可謂仁乎。知是衣中之珠。宅中之寶。而不肯探求。可謂勇乎。故謹為補注以勸於學者。學者得此寶而明其性。以修其身。則家齊國治天下平之效可睹也。得此寶以修華嚴。可以知法界無盡之圓觀也。以修法華。可以知方便度生之妙用也。以修淨土。可以知出凡入聖。簡易而圓滿。捷速而究竟之最勝法門也。學者其永寶之哉。
134 民國二十三年甲戌孟夏江謙謹述。
135 中庸直指補注
136 古吳蕅益道人智旭述
137 中之一字。名同實異。此書以喜怒哀樂未發為中。若隨情解之。只是獨頭意識邊事耳。老子不如守中。似約第七識體。後世玄學。局在形軀。又非老子本旨矣。藏教所詮真理。離斷離常。亦名中道。通教即物而真。有無不二。亦名為中。別教中道佛性。有名有義。而遠在果地。初心絕分。惟圓人知一切法。即心自性。無非中道。豈得漫以世間中字。濫此極乘。然既秉開顯之旨。則治世語言。皆順實相。故須以圓極妙宗。來會此文。俾儒者道脈。同歸佛海。中者。性體。庸者。性用。從體起用。全用在體量。則豎窮橫徧。具。乃徹果該因。
138 文為五段。初總示性修因果。堪擬序分。二詳辨是非得失。擬開圓解。三確示修行榜樣。擬起圓行。四廣陳明道合誠。擬於圓位。五結示始終奧旨。擬於流通。
139 初總示性修因果。
140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141 不生不滅之理。名之為天。虛妄生滅之原。名之為命。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而成阿賴耶識。遂為萬法之本。故謂之性。蓋天是性體。命是功能。功能與體。不一不異。猶波與水也。體。則非善非惡。功能。則可善可惡。譬如鏡體非妍非媸。而光能照現妍媸。今性亦爾。率其善種而發為善行。則名君子之道。率其惡種而發為惡行。則名小人之道。道。猶路也。路有大小。無人不由。故曰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矣。然善種發行時。性便舉體而為善。惡種發行時。性亦舉體而為惡。如鏡現妍時。舉體成妍。鏡現媸時。舉體成媸。妍媸非實。善惡亦然。無性緣生。不可思議。聖人見無性緣生之善。可以位天地。育萬物。自成成物也。故設教以修習之。見無性緣生之惡。可以反中庸。致禍亂。自害害他也。故設教以修除之。除其修惡。惡性元無可除。習其修善。善性元無可習。故深達善惡之性。即是無性者。名為悟道。斷無性之惡。惡無不盡。積無性之善。善無不圓者。名為修道也。此節。且辨性修。下文。方詳示因果差別耳。夫天命之謂性。真妄混而難明。率性之謂道。善惡紛而雜出。研真窮妄。斷染育善。要緊只在教之一字。全部中庸。皆修道之教也。故曰自明誠。謂之教。
142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143 非善即惡。非仁即不仁。故不可須臾離。故必戒慎恐懼以修之。
144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145 此申明戒慎恐懼之故。問曰。何須向不睹不聞處用功。答曰。以莫現乎隱。莫顯乎微故也。隱微。就是不睹不聞。就是獨慎。就是戒慎恐懼。此與大學誠意工夫一般。皆須直心正念真如。
146 補注道猶路也。世間之道六。曰天。曰人。曰神。三善道也。曰畜生。曰餓鬼。曰地獄。三惡道也。凡起一念。必落一道。一念而善則上品為天。中品為人。下品為神。一念而惡。則上品為地獄。中品為餓鬼。下品為畜生。人不能須臾無念。故不能須臾離道。生死輪回之報所從來也。可不戒慎而恐懼乎。一念因也。天人神畜鬼獄果也。因必具果。無果非因。故眾生畏果。菩薩畏因。在因之果。凡夫視之不睹。聽之不聞。若佛則悉睹。悉聞。故曰。莫見乎隱。莫顯乎微。君子之所以必慎其獨也。慎獨淨念之法門。無如念佛。念佛是出生死輪回之大道也。
147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148 熾然喜怒哀樂時。喜怒哀樂不到之地。名之為中。非以無喜怒哀樂時。為未發也。無不從此法界流。故為大本。無不還歸此法界。故為達道。 中。雖是性。須約出纏真如。方顯其妙。發而中節。全從慎獨中來。全是以修合性。若稍不與性合。便不名和。
149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150 致之一字。與後文其次致曲致字。同。 三千在理。同名無明。三千果成。咸稱常樂。故云位焉育焉。不必向效驗上說。自有真實效驗。嗟嗟。四凶居堯舜之世。不能自全。顏子雖簞瓢陋巷。不改其樂。誰謂心外實有天地萬物哉。天地萬物。皆心中影耳。
151 補注中惟一也。空觀也。和。惟精也。假觀也。致中和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道圓觀也。諸佛一心三觀之印。堯舜精一執中之傳。雖所致之範圍不同。而能致之功則一也。
152 二詳辨是非得失。
153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154 此總標是非得失之源也。君子背塵合覺。故直曰中庸。九界皆是背覺合塵。名為逆修。故皆名反中庸。時字。只是無執著意。自利。則善巧安心。利他。則四悉順物。小人亦要修因証果。亦自以為中庸。但不知從慎獨處下手。便至於無忌憚。便是錯亂修習。猶如煮砂。欲成嘉饌。
155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
156 中庸是大本達道。所以為至。必具真智真仁真勇。然後能之。所以民鮮能也。此且總嘆鮮能。下文方出鮮能之故。
157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
158 不行。歸罪於知愚。不明。歸罪於賢不肖。可見行。明。不是兩事。 過處。就是不及處。故論語云。過猶不及。特就其情見。縱許為過之耳。道本至極。那有能過之者。
159 補注賢者智者之過。偏於空也。偏於空。則耽沉寂。而不事行持。但自度而不發大悲。愚者不肖者之不及。偏於假也。偏於假。則迷五欲。而不能出離。貪勢利而無所忌憚。智愚賢不肖四者。可以盡天下之人。而其偏若此。中庸之所以不明不行。
160 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161 味是舌識之相分。現量所得。非心外法。智愚賢不肖者。那能得知。惟有成就唯心識觀之人。悟得味非心外實法。成就真如實觀之人。悟得味即如來藏耳。飲食既不知味。則終日中庸。終日反中庸矣。
162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163 非大知。不足以行道。故先嘆不行為病。後舉大舜為藥。全仁全勇之知。方名大知。所以雙超知愚兩關。 執兩端而用中。方是時中。若離兩端而別談中道。便為執一矣。兩個其字。正顯兩端中道。原只一體。 問。何名兩端。答。善惡是也。善惡皆性具法門。惟聖人能用善用惡。而不為善惡所用。則善惡無非中道。如舜誅四凶。即是用惡法門也。書云強弗友剛克燮友柔克。沉潛剛克。高明柔克。平康正直。皆建用皇極之妙。噫。可以思矣。
164 補注王陽明先生曰。春秋必待傳而後明。是歇後謎語矣。聖人何苦為此艱深隱晦之詞。左傳多是魯史舊文。若春秋須傳而後明。孔子何必削之。如書弒君。即弒君便是罪。何必更問其弒君之詳。征伐當自天子出。書伐國。即伐國便是罪。何必更問其伐國之詳。聖人述六經。只是要正人心。只是要存天理。去人欲。於存天理。去人欲之事。則嘗言之。或因人請問。隨各分量而說。亦不肯多道。恐人專求之言語。故曰予欲無言。若是一切縱人欲。滅天理之事。又安肯詳以示人。是長亂導奸也。故孟子云。仲尼之門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此便是孔門家法。世儒只講得一個霸者的學問。所以要知得許多陰謀詭計。純是一片功利的心。與聖人作經的意思正相反。如何思量得通。因嘆曰。此非達天德者未易與言此也。又曰。孔子云。吾猶及史之闕文也。孟子曰。盡信書不如無書。吾於武城。取二三策而已。孔子刪書於唐虞夏四五百年間不過數篇。豈更無一事。而所述止此。聖人之意可知矣。又曰。詩非孔門之舊本矣。孔子云。放鄭聲。鄭聲淫。又曰。惡鄭聲之亂雅樂也。鄭衞之音。亡國之音也。此是孔門家法。孔子所定三百篇。皆所謂雅樂。皆可奏之郊廟。奏之鄉黨。皆所以宣暢和平。涵泳德性。移風易俗。安得有此。是長淫導奸矣。此必秦火之後。世儒附會。以足三百篇之數。謹按先生此論。是千古巨眼。聖學真傳。讀書正法。二十四史。汗牛充棟。多惡行繁文。今之報章。播揚惡行。一日千里。世道人心之所以日下也。
165 子曰。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護陷阱之中。而莫之知闢也。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166 非仁守。不足以明道。故先嘆不能期月守為病。後舉顏子為藥。全智全勇之仁。方名真仁。所以超出賢不肖兩關。 擇而得者。知為先導也。守而不失者。勇為後勁也。是謂即知即勇之仁。言一善者。猶所謂最上一乘。一不對二。善不對惡。
167 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子路問強。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168 非真勇。不足以載道。故先舉有相之勇為病。後舉君子之強為藥。全知全仁之勇方名真勇。所以徧超知愚賢不肖之流弊。 有真知真仁真勇者。均天下。亦中庸。辭爵祿。亦中庸。蹈白刃。亦中庸。若源頭不清。則毫厘有差。天地懸隔。且道如何是源頭。慎獨是也。倘不向慎獨處討線索。則管仲之一匡天下。不似大舜乎。原憲之貧。不似簞瓢陋巷乎。子路之死。不似比干乎。思之。 柔能勝剛。故南方亦得稱強。所謂忍為力中最也。和則易流。不流方見真強。中立易倚。不著中道。不恃中道而輕兩端。方見真強。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方見真強篤信好學。守死善道。方見真強。如此之強。豈賢知者之所能過。故曰。過猶不及也。
169 子曰。素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
170 素隱是假智行怪。是假仁。積其精神而使後世有述。是假勇。
171 君子遵道而行。半塗而廢。吾弗能已矣。
172 勇不能守。即仁體不純。仁不能純。即知有未及。
173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
174 真智真仁真勇。三德只是一心。一心具足三德。全修合性。故名為依。唯聖與聖。乃能知之。下劣不知。為實施權。脫珍御敝。慈室忍衣。是名不悔也。此上。一往皆是辨真偽。別是非。以開圓解。而行位之要。亦不外是矣。
175 補注慈悲忍室者。妙法蓮華經云。如來室者。大慈悲心是。如來衣者。和柔忍辱是。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
176 三確示修行榜樣。
177 又為四。初舉大道體用。以示所修。二指忠恕素位自邇自卑。以為能修。三引舜文武周。以作標榜。四引答哀公問。結成宗要。
178 今初。
179 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詩云。鳶飛戾天。魚躍於淵。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180 道。不偏屬君子。而君子方能合道。故稱君子之道。可見一部中庸。只重修道之教也。此約因行。故名君子之道。後約果位。故又名聖人之道。亦名至誠之道。其實無二道也。 與知與能處。即是不知不能處。不知不能處。正在與知與能處。非有淺深如眼知色。耳知聲。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觸。意知法。眼能見。耳能聞。鼻能嗅。舌能嘗。身能覺。意能知。非夫婦可以與知與能者乎。眼何以能見。耳何以能聞。乃至意何以能知。非聖人有所不知不能者乎。法法皆然。人自不察。是故與知與能。皆是費處。即皆是隱處。不知不能。皆是隱處。即皆是費處也。聖人不知不能。天地猶有所憾。所以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諸法之權。即隱是費。諸法之實。即費是隱。大亦不可破。小亦不可載。悟得此理。方許知費而隱。 鳶飛魚躍。即是不知不能之至道。故宗門云。三世諸佛不知有。狸奴白牯郤知有。
181 補注道即所率之性。此性平等。聖人君子不多。愚夫婦鳶魚不少。故曰費。費猶遍也。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故曰隱。鳶魚之性。亦是無量無邊。故曰小亦莫能載。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故曰大亦莫能破。
182 二指忠恕素位自邇自卑。以為能修。
183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184 世人安於卑陋。妄以君子之道為遠。猶眾生妄以佛道為遠。而高推聖境也。詎知法界不離一心。何遠之有。
185 詩云。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186 人人本具。故云以人治人。即指自治之法。非謂治他人也。改者。去逆修而成順修。
187 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188 忠者。無人無我。道之本體也。恕者。以人例我。以我推人。修之方便也。故曰違道不遠。
189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
190 為子止孝。為臣止敬。為弟止恭。為友止信。總一中庸。隨境各有異義。義雖差別。體即無差。無差而差。故名庸。差即無差。故名中。
191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192 一切富貧等位。皆是自心所現境界。故名其位。心外別無少法可得。故不願其外。
193 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194 觀一切境。無非即心自性。富貴亦法界。貧賤亦法界。夷狄患難亦法界。法界無行。無所不行。一心三觀。觸處圓明。不離境以覓心。故無境不入。善即境而悟心。故無不自得。
195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196 下合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故不陵。上合十方諸佛。與佛如來同一慈力。故不援。知十法界。皆即我之本性。故正己而不求人。
197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幸。
198 居易。即是慎獨。不慎獨。便是行險。
199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200 射而不中。未有怨天尤人者。
201 君子之道。闢如行遠。必自邇。闢如登高。必自卑。詩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且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孥。子曰。父母其順矣乎。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掩。如此夫。
202 妻子兄弟父母。皆邇也。鬼神。即遠也。以此合妻子。和兄弟。順父母。即以此格鬼神。可謂遠自邇。高自卑也。人以誠格鬼神。鬼神亦以誠而使人事之如在。非誠不足以為感。非誠不足以為應。非離感而有應。非離應而有感。開而會之。即所謂諸佛心內眾生。時時成道。眾生心內諸佛。念念証真也。 誠字。雙就感應上論。一誠無二誠。即是真如之性。
203 三引舜文武周。以作標榜。皆以孝字為主。次明修道以仁。後云親親為大。可見最邇無如孝。最遠亦無如孝。佛經云。孝名為戒。孝順至道之法。故知儒釋二教。入門大同。但孝有世出世間之異耳。
204 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詩曰。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宜民宜人。受祿於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205 全重在德為聖人一句。果能德為聖人。縱令不為天子。不有四海。不崇九廟。不滿四旬。而其位。其祿。其名。其壽。元在。所謂先天而天弗違。乃名受命也。
206 子曰。無憂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為父。以武王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纘大王。王季。文王之緒。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顯名。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禮。斯禮也。達乎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為大夫。子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為士。子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喪。達乎大夫。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
207 雖贊文王。即是贊武周之孝。武周之孝。全由文王止孝止慈得來。
208 子曰。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209 善繼善述。須與時措之宜。參看。須從慎獨時中處。發源。
210 春秋。修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時食。宗廟之禮。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貴賤也。序事。所以辨賢也。旅酬下為上。所以逮賤也。燕毛。所以序齒也。踐其位。行其禮。奏其樂。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乎。
211 末節兩個所以字。正是禮中之義。由知天知人。以修身事親。由事親修身。以合天道之誠。方是事帝祀先之義。否則犧牲玉帛。可為禮乎。
212 四引答哀公問。結成宗要。
213 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盧也。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
214 補注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四句是全部政治學。通古今。達萬國。不可改也。
215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216 知天。謂悟性真也。知人。謂親師取友。以開智慧也。事親。為修身第一務。即躬行之始也。知天。為法身。知人。成般若。事親修身。為解脫。
217 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218 悟性具三德。則三非定三。而三德宛然。正顯圓行。必由圓解。解性行本一。隨以三德。而行五達也。
219 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220 生知安行。亦是修德。亦是以人合天。但省力耳。即知。即行。所知者。即法身之一。一必具三。能知者。即般若。般若亦三。所行者。即性具之事。事亦具三。能行者。即妙修之功。功亦具三。惟種種三。三不離一。所謂非一非三。而三而一。
221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222 知仁勇。為真修。好學力行知恥。為緣修。故但云近。除郤生知安行一輩。其餘二輩。都要從緣修起。
223 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224 緣修。亦是全性所起。故悟性具緣修。則一了百當。
225 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齊明盛服。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也。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所以勸賢也。尊其位。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勸親親也。官盛任使。所以勸大臣也。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時使薄斂。所以勸百姓也。日省月試。既稟稱事。所以勸百工也。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
226 九經。無非性具。悟性。方行九經。故曰行之者一。
227 補注華嚴經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故曰所以行之者一也。
228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229 先開圓解。隨起圓行。圓解不開。不名為豫。故下文直指明善。為誠身之本。
230 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
231 此節。與前故君子節。參看。便見其妙。前雲知天。即是今明善。前以事親。為修身之要。今以誠身。為順親之本。前以知人。居事親之先。今以順親。居信友之先。前約進修。今約功效。逆順相成。而皆以圓解為先。學者可不以開圓解。為急務乎。 在下位。不獨指士庶人說。諸侯在天子之下。天子在上帝之下。人為下位。天為上位。以人道合天道。乃名獲乎上耳。 佛法釋者。不得佛道。不能度生。不合菩薩所行之道。不成佛道。不以持戒。孝順父母師僧三寶。不合菩薩所行之道。不信一體三寶。不能持無上戒。不悟本來佛性。不能深信一體三寶也。
232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233 此非以天道人道並陳。乃歸重於人道合天耳。謂除非不勉不思。方是天然聖人。世間決無天然之聖。必須擇善固執。只要修到極則。自然徹証本性矣。此。已為下文圓位張本。而又必從前文圓解發來。最宜深思。問曰。如伏羲等聖。惠能等祖。豈不是天然之聖。答曰。宗鏡云。直饒生而知之。亦是多生聞熏成種。或乃諸聖本願冥加。
234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
235 王陽明曰。問。思。辯。行。皆所以為學。未有學而不行者也。如言學孝。則必服勞奉養。躬行孝道。而後謂之學。豈徒懸空口耳講說乎。學射。則必張弓挾矢。引滿中的。學書。則必伸紙執筆。操觚染翰。盡天下之學。未有不行而可以言學者。則學之始。固已即是行矣。篤者。敦實篤厚之意。已行矣。而敦篤其行。不息其功之謂耳。蓋學之不能無疑。則有問。問。即學也。即行也。又不能無疑。則有思。思。即學也。即行也。又不能無疑。則有辯。辯。即學也。即行也。辯既明矣。思既慎矣。問既審矣。學既能矣。又從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謂篤行。非謂學問思辯之後。始措之於行也。
236 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辯。辯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237 此特為困知勉行者。示一下手之方。蓋以末世之中。學知利行者。亦不可多得。直須如此明善以誠其身。方為修道之教。方能滅命之妄。以合天真。
238 補注觀有弗學。有弗問。有弗思。有弗辨。有弗行五句。可知博學是要專中求博。非以雜學為博也。專而能勤。勤而能久。未有不成者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是孔門修行秘訣。亦是三世諸佛修行秘訣。妙法蓮華經授學無學人記品。佛云。諸善男子。我與阿難等。於空王佛所。同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難常樂多聞。我常勤精進。是故我已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云。無上正等正覺。
239 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240 二必字。與果字。相照。所謂吾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也。古人云。但辦肯心。決不相賺。讀者勉之。
241 四廣陳明道合誠。擬於圓位。
242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243 自誠明者。猶大佛頂經所謂。性覺必明。此則但有性德。而無修德。凡聖平等。不足為貴。直須以始覺合本覺。自明而誠。則修德圓滿。乃為修道之教。此下二句。皆承此句說去。謂自明而誠。誠極。則明亦極。是妙覺寂照之義。單指修德極果言之。又即正在明善之時。明則必誠。是等覺以下照寂之義。乃約修德從因至果言之。故此二句皆約教說。不取但性。為誠則明也。蓋但性無修。不免妄為明覺。郤成生滅之始矣。
244 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245 補注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乃可謂盡。然非佛莫能言。雖聖人有所不知。其時佛法未來。眾生機感之大無過於天地化育。故中庸所言。亦止於是。否則無征不信。不信民弗從。宋相張商英雲。吾惟學佛。然後知儒。誠哉是言也。愚而拒佛。便是自小。韓歐程朱諸賢。當早自悲哀懺悔。奈何後人猶效之乎。
246 此至誠。即是明善以誠其身。修德功極。究竟証於性體者也。故曰為能盡其性。盡字。全約修道之教。不可但約性德。然只說到與天地參。便是儒門狹小之處。若知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則佛道可階矣。
247 補注己性。人性。物性。乃至天地之化育。皆是一性。故一盡而無不盡。與天地參。即是與十方世界不二。
248 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
249 須觀介爾有心。三千具足。方是致曲。曲能有誠的工夫。連用幾個則字。正顯約機雖鈍。約教並圓也。致字。是妙觀之功。曲字。是所觀事境。誠字。是所顯理諦。形。著。明。三字。在觀行位。即初中後三心。動字。在相似位。變字。在分真位。化字。在究竟位。
250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251 既致曲而到至誠之地。則必先知如神。豈俟禎祥妖孽。蓍龜動體。而後知哉。妖祥之驗。蓍龜之設。不過為愚者決疑。
252 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
253 前明致曲。乃到至誠。恐人謬謂誠是修成。不是性具。故今明誠者自成。即所謂天然性德也。又恐人謬謂性德止有正因。不具緣了二因。故今明道亦自道。所謂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也。又雖說性修。皆本無作。人誰知此本具性修。故又即事指點。謂一切根身器界之物。無不從此誠出。無不還歸此誠。故誠。乃是物之終始。若謂誠理是無。則一切物從何而有。現見有物。即知有誠。既本有誠。則必誠之為貴矣。有性無修。性何足貴。貴在修能顯性耳。性既物我所同。故誠之者。亦必物我俱成。成己。宜云是知。以成即物之己。故名為仁。成物。宜云是仁。以成即己之物。故名為知。若己若物。無非一性。若修若性。果皆名德。事理不二。諦智一如。物我無分。果因交徹。故名合外內之道也。四悉益物。權實隨機。盡於未來。無有窮盡。故名時措之宜。
254 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徵。征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
255 誠理。本自豎窮橫徧。今致曲者。致到至誠地位。自然徹証豎窮橫徧之性。故至誠無息。乃至博厚高明。體用無不豎窮橫徧也。
256 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強。
257 用處既皆豎窮橫徧。所以載覆成物。能與天地合德。此言與天地合德。亦且就人間分量言耳。實則高天厚地。皆吾依報之一塵。
258 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
259 如此者三字。牒前致曲之人。致到極處。內証誠之全體。外得誠之大用。則全體即用。全用即體。故曰不見而章等也。
260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
261 誠理。全體即具大用。人証之而內外一如。天地亦得此理。而體用不二。為物不貳。即是體。生物不測。即是用。由攬全體。故具全用。觀心釋者。觀一念中所具國土千法。名為天地。為物不貳。正是一切惟心。若非惟心。則天是天。地是地。安得不貳。
262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263 天地全是一誠。故各全具博厚高明悠久六義。若以博厚單屬地。高明單屬天。即與前分配之文何別。何必更說。且與為物不貳之旨有妨矣。思之。
264 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系焉。萬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萬物載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黿鼉蛟龍魚虌生焉。貨財殖焉。
265 昭昭一撮一卷一勺之性。即是無窮廣厚廣大不測之性。即於昭昭中能見無窮者。乃可與言博厚高明悠久之道。否。則落在大小情量。全是徧計妄執而已。所以文中四個多字。指點令人悟此昭昭一撮之法界不小。無窮廣厚之法界不大也。
266 詩云。維天之命。於穆不已。蓋曰天之所以為天也。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蓋曰文王之所以為文也。純亦不已。
267 此命字。與首篇命字不同。直指天道無息。假名為命耳。不已。即無息。無息。即誠體。天得之而為天者。以此。豈以蒼蒼者為天哉。又若未有修德。則迷天成命。如水成冰。既有修德。則悟命成天。如冰還成水。一則全真是妄。一則全妄是真也。不顯。即穆。穆。深遠之意。若作豈不顯釋者。謬。純。即不已。不已。即無息。以人合天。以修合性。斯之謂也。
268 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
269 惟聖人能以教修道。而証全性之理。故直名為聖人之道。洋洋優優。俱是性具之道。故同是大。洋洋。亦入無間。優優。亦極無外。不可偏釋。
270 待其人而後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271 因至德方凝至道。所以道必屬於聖人。
272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
273 性雖具德。由修方顯。以修顯性。名曰德性。無修。則性何
URN: ctp:ws631249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