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卷八百五十四

《卷八百五十四》[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该资料的标点符号由人工智能制作。此过程难免引入错误;若遇到标点错误,敬请自行修改。
1
○总录部 立言。
2
《春秋传》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言。盖德之盛者必形诸言,言之文者以足于志。昔之君子尝从事于斯矣,及司马谭论六家之要,刘子政分九流之目,扬手袷欠,腔合同异,源流洞分,指归攸别。然而挟术非一,揆营道非,一致各崇所善,用极其说。故先儒引《殊涂》、《同归》之言,以为《六经》之支裔,使之逢时效用,何啻霸者之佐。去圣逾远,犹贤外野之求。今特详求而比次之,庶百代之作者,开卷而可见也。
3
《鬻子》二十二篇名熊为周师,自穆王以下问焉。周封为楚祖。鬻,音弋六反:尹佚》二篇周臣在成康时也
4
管仲,字夷吾,相齐著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书。刘向别录:九府书,民间无有山高,一名形势。
5
晏婴相齐,作《晏子春秋》。
6
老子至函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7
关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内学。星宿服精华,隐德行仁,时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真人当过,候物色而迹之,果见老子。老子亦知其奇,为著书,与老子俱之。流沙之西,莫知其所终。喜亦著书九篇,名《关尹子》。
8
老,莱子,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
9
孔谧肿铀贾倌崴镆病3⒗ъ端巫髦杏埂
10
曾参,孔子弟子。著《曾子》十八篇。
11
《漆圩邮》三篇孔子弟子漆燮翎幔
12
《宓子》十六篇(,名不齐,字子贱,孔子弟子。师古曰:宓,读与伏同。
13
《景子》三篇说宓不齐语,似其弟子
14
《世子》二十一篇名硕,陈人也,七十子之弟子
15
《文子》九篇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闵王问以依记者也
16
颛子》十三篇名渊,楚人,老子、弟子。师古曰:颛,姓也,音以元反。
17
《李克》七篇子夏弟子,为魏文侯相
18
《公孙尼子》二十八篇七十子之弟子
19
《墨子》七十一篇名翟,为宋大夫,在孔子后
20
《田俅子》三篇先韩子俅音求
21
《我子》一篇。刘向《别录》,公为墨子之学
22
《随巢子》六篇墨翟弟子
23
《胡非》三篇墨翟弟子
24
芈子十八篇名婴,齐人七十子之后。芈,音□
25
阍揭黄中牟人为周威王师
26
《王孙子》一篇曰:巧,心也
27
《公孙固》一篇十八篇。齐闵王失国,问之,固因为陈古今成败也
28
《董子》一篇名元心,从墨子》
29
《徐子》四十二篇宋外黄人
30
鲁仲《连子》十四篇
31
《平原君》七篇朱建也
32
虞氏春秋》十五篇虞卿也
33
《李子》三十二篇名悝,相,魏文侯,富国,强兵
34
《处子》九篇《史记》云赵有处子
35
《列子》八篇名御寇,先庄子,庄子称之
36
庄周,蒙人。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去箧以诋言,此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洋自恣靡,压首酝豕,大人不能器之。
37
《惠子》一篇名施,与庄子同时
38
申不害荆人,故郑之贱臣学术以干韩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著书二篇,号曰申子。
39
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示几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滑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怀序列,著数万言,为楚兰陵令而卒,因葬兰陵。
40
孟轲事齐昧壕,悴荒苡。玫笔侵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皆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序文》云:孟子亦自知遭臧仓之谗毁,值炎刘之末,奋进不得佐兴唐虞、雍熙之治,退不能信三代之馀风,耻没世而无闻焉。是故垂宪言以诏后人。仲尼有云:「我欲⒅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于是退而论集所与高弟弟子、公孙丑万章之徒难答问曰,又自撰其法度之言,著书七篇,二百六十一章,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包罗天地,揆叙万类,仁义道德性命祸福,粲然靡所不载。帝王公侯遵之则可以尊君父、立忠守志厉操者,仪之则可以崇高节、抗浮阌蟹、缛酥⒍雅之正。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
41
邹衍齐人,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黎庶,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迁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馀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并时盛衰,因载其示几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宜不可考而原也。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之人所不能睹,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尔。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示卑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其术皆此类也。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始也滥漫,王公大人初见其术,瞿然顾化,其后不能行之。
42
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故慎到著十二论今慎子、刘向所定有四十一篇,环渊著上下篇,而田骈接子皆有所论焉。
43
尸佼晋人秦相卫鞅客也。鞅谋事画计,立法理民,未尝不与佼规也。鞅被刑,佼恐并诛。乃逃入蜀,造书二十篇,凡六万馀言。卒,因葬蜀。
44
虞卿相赵孝成王,以魏、齐之故,不重万户侯卿相之印,与齐间行去赵,困于梁、魏。齐已死,不得意,乃著书上采春秋》,下观近世,曰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凡八篇,以刺讥国家得失。世传之虞氏春秋》魏齐事具《总录》、《复雠门》
45
《苏子》三十一篇名秦
46
张子》十篇名仪
47
《郑长者》一篇六国时先韩子、韩子称《别录》云:郑人知姓名
48
《邹子》十二篇齐人号曰哿,音式亦反
49
《闾丘子》十三篇名快,魏人,在南公前
50
《将钜子》五篇六国时先南公,南公称之
51
《杜文公》五篇六国时,刘向别传云:「韩人也」
52
《黄帝泰素》二十篇六国时韩诸公子所作。刘向《别录》云:「或言韩诸公孙之所作也,言阴阳五行以为黄帝之道也,故曰泰素」
53
南公》三十一篇六国时
54
《公子牟》四篇魏之公子也,先庄子、庄子称之
55
《田子》二十五篇名骈,齐人游稷下,号谈天口。骈音步田反
56
《黔娄子》四篇齐隐士守道不诎,威王下之。黔音其,炎切反,下娄音胡稼反
57
《宫孙子》二篇宫孙,姓也,不知名
58
夜谧右黄是人居深山,以夷裼鹞冠
59
《邓析子》二篇郑人与子产并时,《列子》及孙卿并云子产杀邓析,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子产卒。定公九年,驷厥杀邓析而用其竹刑,则非子产所杀人也
60
尹文子》一篇说齐宣王、先公、孙龙、刘向,云与宋金开俱游稷下金。开音刑
61
《公孙龙子》十四篇赵人为坚白之辩者
62
《成公生》五篇赵黄公等同时姓。成公刘向云:「与李斯子繇同时,繇为三川守成公,游谈不仕」《黄公》四篇《名疵》,为秦博士作,歌诗在秦时歌诗中。疵,音才期反
63
《毛公》九篇赵人与公孙龙等并游平原君赵胜家。刘向《别录》云:坚白同异,以为可以治天下,盖《史记》所云藏于徒者。
64
吕不韦相秦。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又著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馀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县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又云:吕不韦相秦,庄襄王乃上观尚书删拾春秋集六国时事,为《吕氏春秋》。
65
韩非,韩诸公子,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千馀万言。
66
汉蒯通,范阳人。论战国时说士权变,亦自序其说凡八十一首,号曰《隽永》隽,肥肉也。永,长也。言其所论甘美而义深长也。《汉志》载《藏子》五篇。
67
陆贾,高帝时为大中大夫,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贾曰:「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嬴氏乡,使秦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怿,有惭色,谓贾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天下者及古成败之国」。贾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称其书曰「新语》」。
68
公孙浑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西侯。著书十馀篇。《艺文志》,阴阳家有《公孙《浑邪》十五篇是也
69
桓宽《盐铁》六十篇宽字次公,汝南人也。孝昭帝时,丞相、御史与诸贤良文学论盐铁事,宽次之
70
扬雄、王莽时为大夫,草《太玄》,覃思浑天覃,深也。浑,天天象也,参摹而四分之三析而四分,天之宿度、甲、乙也,极于八十一旁,则摹九据据今据字也。据,犹位也,处也,极之七百二十九赞,亦自然之道也。故观《易》者见其卦而名之。观玄者数其画而定其玄首,四重者非卦也,数也。其用自天元,推一昼一夜阴阳数度,律历之纪,九九大运,与天终始,故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二百四十表,七百二十九赞,分为三卷,曰一、二、三,与太初历相应,亦有颛顼之历,焉之以三策三而分之,关之以休咎糸并糸并杂之以象类,播之以人事播,布也,文之以五行,拟之以道德、仁义、礼智、无主、知名、要合五经,苟非其事,文不虚生,为之泰曼漶而不可知曼漶不分别。白损,言蒙鸿也。故有首冲、错测、ゼ营数文,手硗几媸一篇,皆以解剥玄体离散之句尚不存焉玄中之文虽有章句,其旨深妙,尚不能尽存,故解剥而离散也。刘歆尝观之,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云:玄何言无奈之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瓿小[124]也。雄笑而不应。雄见诸子各以其知殊驰殊,相也,大抵诋訾圣人,即为怪迂,析辩诡词,以挠世事言诸子之书文旨归,非毁周、孔之教,为巧辩异辞,以搅乱时政也,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惑众,使溺于所闻而不自知其非也。及太史公记六国历,楚汉讫麟,止不与圣人同,是非颇谬于经。故人时有问雄者,尝用法应之言,巽以为十三卷象《论语》,号曰法言。王莽大司空,王邑纳言。严尤闻雄死,谓桓谭曰:子尝称扬雄书,岂能传于后世乎?谭曰:必传,顾君与谭不及见也顾,见也。凡人贱近而贵远,亲见子懵,晃蝗菝膊荒芏人,故轻。其书老褐空无言两篇谓道德经也,薄仁义,非礼学。然后世好之者尚以为过于五经,自汉文、景之君及司马迁皆有是言。今杨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诡,违也。圣人,谓周公、孔子。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71
严君平,蜀郡人。博览无不通,依老子严周之指,著书十馀万言严周,即庄周。
72
后汉桓谭,光武时为议郎、给事中,著书言当世行事二十九篇,号曰《新论尚书》,献之,帝善焉。《新论》:一曰《本造》,二《王霸》,三《求辅》,四《言体》,五《见徵》,六《谴非》,七《启寤》,八《祛蔽》,九《正经》,十《职通》,十一离事》。十二道,赋》十三,《辨惑》十四,《述策》十五,《闵友》十六琴,道本造述策闵友道》各一篇,馀并有上、下。光武续之敕言》,卷大令皆别为上下,凡二十九篇。《琴道》一篇未成,肃宗使班固续成之。琴道未毕,但有发首一章。梁竦,安定乌氏人,闭门自养,以经籍为娱,辟命交至,并无所就。著书数篇,名曰《七序》。班固见而称曰:「孔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梁竦作七篇,而窃位素餐者惭。
73
郅恽为芒长,免官,著书八篇。
74
韦彪为大鸿胪,著书十二篇,号曰《韦卿子》。
75
王充,会稽上虞人。仕郡为功曹。好论说,始若诡异,终有理实。以为俗儒守文,多失其真,闭门潜思,绝庆吊之礼。户牖墙壁,各置刀笔。著《论衡》八十五篇,二十馀万言。充所作《论衡》中土未有传者。蔡邕入吴始得之,尝秘玩以为谈助。其后王朗为会稽太守,又得其书。及还许下,时人称其才进。或曰:「不见异人,当得异书」。问之,果以论衡之益,繇是遂传视焉。又时人嫌蔡邕得异书,搜求其帐中隐处,果得《论衡》,抱数卷持去。邕丁宁之曰:「唯我与尔共之,勿广也」。释物类同异,正时俗嫌疑。
76
王符,安定临泾人。少好学,不得升进,志意蕴愤,乃隐居著书三十馀篇,以讥当时失得,不欲章显其名,故号曰《潜夫》。论其指讦时短,讨レ物情,足以观见当时风政。
77
仲长统,山阳高平人。州郡辟命,称疾不就。少学博士,涉书记,赡于文辞。每论说古今时俗行事,发愤叹息。因著论名曰《昌言》,凡三十四篇,十馀万言。桓彬为尚书郎,著《七说》及《书》三篇。
78
陈纪,颍川许人实之子也。遭党锢,发愤著书数万言,号曰陈子。后至大鸿胪。
79
刘陶为谏议大夫,著书数有十万言,又作《正老子》、《反》《韩》、《非复》、《孟轲》、《辨疑》等篇。
80
荀悦为秘书监、侍中,时政移曹氏,天子恭已而已。悦志在献替,而谋无所用,乃作《申鉴》五篇。其所论辨,甚通政体。又著《崇德政论》及诸论数十篇。
81
周党,太原广武人。后隐居渑池,著书上下篇而终。
82
刘珍为卫尉,撰《释名》三十篇,以辨万有之称号云。
83
魏朗,会稽人。为尚书,会被议,免归。家著书数篇,号《魏子》。
84
唐擅举孝廉为郎中,弃官去。著书二十八篇,名为《唐子》。
85
崔实为郎,明于治体,吏才有馀,论当世便事数十条,名曰《政论》,指切时要,言辨而确,当世称之。仲长统曰:「凡为人主,宜写一通,置之坐侧」。
86
赵岐辟司徒胡广府,会南匈奴、乌桓、鲜卑反叛,公卿举岐,擢拜并州刺史。岐欲奏守边之策,未及上,会坐党事免,因撰次以为《御寇论》。
87
牟融,为太尉,撰牟子。
88
魏刘е为太祖丞相仓曹属,著书数十篇,及与丁仪共论刑礼,皆传于世。
89
刘劭为散骑常侍,著《乐论》十四篇,成未上。会明帝晏驾,不施行,又撰《法论》、《人物志》之类百馀篇。
90
王基为安丰太守时,曹爽专柄,风化陵迟。基著《时要论,以切世事。
91
王昶为兖州刺史,加扬烈将军。虽在外任,心存朝廷,以为魏承秦、汉之弊,法制苛碎,不大鸶墓典,以准先王之风,而望治化复兴,不可得也。乃著《治论略》,依古制而合于时务者二十馀篇。
92
任嘏为河东太守,有重名,尝著书三十八篇,凡四万馀言。嘏卒后,故吏东郡程威、赵国刘固、河东上官崇等录其事行及所著书,奏之,诏下秘书,以贯群言。《隋书》志载守身论一《任子道论》十卷。
93
杜恕为赵相,以疾去官还家,陈留阮武亦从清河太守徵还,俱自簿。廷尉谓恕曰:「相观才性,可以繇公道而持之不厉。器能可以处大官而求之不顺,才学可以述古今而志之。如不以此,所谓有其才而无用。今向严究墒、郧、彼、汲梢患已栽谡挛渌溜、体论》八篇」。杜氏《新书》以为人伦之大纲莫重于君臣立身之基,本莫大于言行。安上理民莫精于政法,胜残去杀莫善于用兵。夫礼也者,万物之体也。物皆得其体,无有不善,故谓之体论也。又著《兴性论》一篇,盖兴于为已。
94
桓威为成安令,威出自孤微,年十八而著浑舆经,依道以见意。
95
徐晃太子文学撰中论
96
王肃为中领军、散骑常侍,撰《王子正论》十卷。
97
阮武为清河太守,撰《阮子正论》五卷。
98
将济为东中郎将,撰《万机《论》,文帝善之。
99
蜀诸葛亮为相,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厉臣子。
100
李宓为汉中太守,去官,著《述理论》十篇,晋安东将军胡熊与皇甫士安并善之。
101
谯周,字允南,为太子家令。于时军旅数出,百姓凋瘁。周与尚书令陈祗论其害,退而书之,谓之仇国论。陈术,字申伯,博学多闻,著《释问》七篇。
102
吴顾谭为太常平尚书事,后为大都督全琮父子所构,有司奏诬罔大不敬,坐徙交州。幽而发愤,著《新言》三十篇,其《知难篇》,盖以自悼伤也。
103
殷基为无难督,以才学知名,著《通语》数十篇。
104
唐滂《隋志》不载所在。撰《唐子》十卷
URN: ctp:ws64829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