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襄公卷二十

《襄公卷二十起十二年,尽二十四年[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1
十有二年,春,王三月,莒人伐我东鄙,围台。邑不言围,此其言围何?伐而言围者,取邑之辞也。伐而不言围者,非取邑之辞也。外取邑有嘉恶当书,不直言取邑者,深耻中国之无信也。前九年伐得郑,同盟于戏。楚伐郑不救,卒为郑所背,中国以弱,蛮荆以强,兵革亟作。萧鱼之会,服郑最难,不务长和亲,复相贪犯,故讳而言围以起之。月者,加责之。○台,他来反,又音台。背,音佩。亟,去冀反。难,乃旦反。长,丁丈反。
2
[疏]「邑不言围」。○解云:隐五年冬,「宋人伐郑,围长葛」,传云「邑不言围」,注云「据伐于馀丘不言围」也。今此不注者,从彼可知矣。○注「外取」至「责之」。○解云:凡外取鲁邑,有所嘉,有所恶,皆当书见。昭二十五年冬,「齐侯取运」,传云「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为公之也」,彼注云「为公取运以居公,善其忧内故书」者,是其有嘉而书也。宣元年「六月,齐人取济西田」,传云「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所以赂齐也。曷为赂齐?为弑子赤之赂也」,注云「子赤,齐外孙。宣公篡弑之,恐为齐所诛,为是赂之,故讳使若齐自取之者」,「月者,恶内甚于邾娄子益」者,是其有恶书也,故言外取邑有嘉恶当书也。然则外取鲁邑,有所嘉,有所恶,当书取。今亦有所恶,所以不直言取邑而言围者,深耻中国之无信故也。云前九年伐得郑,知九年伐得郑者,以上言「公会晋侯」以下,即言「同盟于戏」,是其伐得之也。言楚伐郑不救者,即下文「楚子伐郑」,经无救郑之文是也。言卒为郑所背者,即十年夏,「楚公子贞、郑公孙辄帅师伐宋」,是其背诸夏之文。云兵革亟作者,即前年注云「三年之中五起兵」是也。云萧鱼之会,服郑最难者,正以三年之中五起兵,然后得之,直会于萧鱼。萧鱼郑人与会而已,经无同盟之文,故知服郑最难矣。云故讳而言围以起之者,不直言取而讳之言围,作无所嘉恶之文者,欲以起祸深,不可言故也。知此「莒人伐我东鄙,围台」之经为文者,正以此传作常文释之云「伐而言围者,取邑之辞也。伐而不言围者,非取邑之辞也」。下十五年「夏,齐侯伐我北鄙,围成」,十七年「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洮。齐高厚帅师伐我北鄙,围防」之属,皆从此文而不释,故知常文明矣。若此是义之经,至齐高厚之下传当解之。云月者,加责之者,欲道下十七年「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洮」,及高厚「围防」之属,皆不书月,故知此特月,加而责之故也。而十五年「围成」之下,注云「俱犯萧鱼,此不月,十二年月者,疾始可知」者,正以去此势近,故令从此义。十七年者差远,故不复解之。
3
季孙宿帅师救台,遂入运。入运者,讨叛也。封内兵书者,为遂举。讨叛恶遂者,得而不取,与不讨同,故言入起其事。
4
[疏]注「入运讨叛也」。○解云:昭元年「三月,取运。运者何?内之邑也。其言取之何?不听也」,何氏云「不听者,叛也。不言叛者,为内讳,故书取以起之」。然则运者是内邑,而季孙入之,故知讨叛也。○注「封内兵书者,为遂举」。○解云:《春秋》之义,封内之兵,例所不书,即定八年传云「公敛处父帅师而至」,经不书之是也。今书「救台」与「入运」者,为恶季孙之遂,是以举之。○注「讨叛」至「其事」。○解云:《春秋》之义,大夫出竟,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者,专之可也。然则讨叛之事,可以容其专之,而恶其遂者,正以得而不取,与不讨莫异。知得而不取者,正以经书入故也,是以隐二年夏,「莒人入向」之下,传云「入者何?得而不居也」。案下注云「季孙宿遂取郓以自益其邑」,然则此言「得而不取」者,谓虽得运,不取以入国家,非谓全不取也。言故书入起其事者,以起其不取运以入国家之事也。
5
大夫无遂事,此其言遂何?公不得为政尔。时公微弱,政教不行,故季孙宿遂取郓而自益其邑。
6
[疏]「大夫无遂事云」云。○解云:庄公十九年「公子结」之下已发此传,今此复言之者,嫌讨叛不恶遂,故明之。○注「季孙宿」至「其邑」。○解云:遂者,专事之辞。言季孙自专取郓,故言遂取郓也。知以自益其邑者,正以讨叛邑而不入国家,故知以自益其邑也。
7
夏,晋侯使士彭来聘。
8
秋,九月,吴子乘卒。至此卒者,与中国会同,本在楚后,贤季子,因始卒其父,是后亦欲见其迭为君。卒皆不日,吴远于楚。○迭,大结反。
9
[疏]「夏晋侯使士彭来聘」。○解云:考诸正本,皆作「士鲂」字。若作「士彭」者,误矣。○注「至此」至「其父」。○解云:案宣十八年秋,「楚子旅卒」,而吴至是乃书卒者,正以其与中国会同本在楚后,是以《春秋》略之,不书卒,但因季子之贤,乃始卒其父矣。僖十九年冬,「会陈人、蔡人、楚人、郑人盟于齐」;二十一年春,「宋人、齐人、楚人盟于鹿上」,「秋,宋公、楚子、陈侯」以下「会于霍」;成十五年冬,「叔孙侨如会晋士燮」以下,「会吴于锺离」。然则于传闻之世,楚人数与中国会同」至「所闻之世吴人乃会故云「与中国会同本在楚后也。知贤季子乃始卒其父者,正以吴子乘不慕诸夏,会大晚,理宜略之。今得书卒,问其有因,是以二十九年夏,「吴子使札来聘」之下,传云「吴无君,无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贤季子也。何贤乎季子?让国也」,「贤季子,则吴何以有君有大夫?以季子为臣,则国宜有君者也。札者何?吴季子之名也。《春秋》贤者不名,此何以名?许夷狄者,不壹而足也。季子者,所贤也。曷为不足乎季子?许人臣者必使臣,许人子者,必使子也」,彼注云「缘臣子尊荣,莫不欲与君父共之」,「故不足乎季子,所以隆父子之亲也」。以此言之,则知由贤季子卒其父也。○注「是后」至「为君」。○解云:今书其父卒,亦欲见其四子迭为君之义故也。襄二十九年传云「其让国奈何?谒也、馀祭也、夷昧也,与季子同母者四,季子弱而才,兄弟皆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谒曰:『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季子犹不受也。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国乎季子。』皆曰:『诺。』故诸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是其迭为君之事。○注「卒皆不日吴远于楚」。○解云:言皆不日者,即此文书九月,下二十五年冬十二月,「吴子谒伐楚,门于巢卒」;昭十五年「春,王正月,吴子夷昧卒」之属,故云卒皆不日也。言吴远于楚者,正以宣十八年秋七月,「甲戌,楚子旅卒」;下十三年「秋,九月,庚辰,楚子审卒」之属皆书日,故决之也。凡为人宜道接而生恩,楚迩于诸夏,数会同,亲而迩近之,故书其日;吴侧海隅,而与诸夏罕接,故皆不日,以见其远也。
10
冬,楚公子贞帅师侵宋。
11
公如晋。
12
十有三年,春,公至自晋。
13
夏,取诗。诗者何?邾娄之邑也。曷为不系乎邾娄?讳亟也。讳背萧鱼之会亟。取诗,二传作「寺阜」。亟,去冀反,注同。背,音佩。
14
[疏]「夏取诗」者。○解云:正本皆作「寺阜」字。有作「诗」字者,误。○「诗者何」。○解云:欲言其国,曾来未有;欲言其邑,又不系国,故执不知问。○注「讳背」至「会亟」。○解云:正以上十一年萧鱼之会,邾娄在其间,如此解。
15
秋,九月,庚辰,楚子审卒。○冬,城防。
16
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季孙宿、叔老会晋士モ、齐人、宋人、卫人、郑公孙虿、曹人、莒人、邾娄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娄人,会吴于向。月者,危刺诸侯委任大夫交会︹夷,臣日以强,三年之后,君若赘旒然。○虿,敕迈反,二传作「虿」。向,舒亮反。缀流,知锐反,又作丁反,一本作「赘旒」。
17
[疏]注「三年之后,君若赘旒然」○解云:即下十六年春,「三月,公会晋侯」以下「于溴梁。戊寅,大夫盟」,传云「诸侯皆在是,其言大夫盟何?信在大夫也。何言乎信在大夫也。曷为遍剌天下之大夫?君若赘旒然」,彼注云「旒,旒。赘,系属之辞」,「以旒喻者,为下所执持东西」者也。
18
二月,乙未,朔,日有食之。是后卫侯为︹臣所逐出奔。溴梁之盟,信在大夫。
19
[疏]注「是后卫」至「大夫」。○解云:︹臣,谓孙甯矣。云溴梁之盟,信在大夫者,在下十六年春,乡巳引之讫。
20
夏,四月,叔孙豹会晋荀偃、齐人、宋人、卫北宫结、郑公孙虿、曹人、莒人、邾娄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娄人伐秦。
21
已未,卫侯ぅ出奔齐。日者,为孙氏、甯氏所逐,后甯氏复纳之,出纳之者同,当相起,故独日也。不书孙甯逐君者,举君绝为重,见逐说在二十七年。○复,扶又反。
22
[疏]「叔孙豹会晋荀者」。○解云:旧本作「荀偃」。若作「荀」者,误。○注「日者」至「日也」。○解云:凡诸侯出奔之例,大国书月,重乖离之祸;小国书时,即桓十五年「五月,郑伯罕出奔蔡」;昭三年冬,「北燕伯款出奔齐」之属是也。今此书日,故须解之。为孙氏、甯氏所逐者,下二十七年传云「卫甯殖与孙林父逐卫侯而立公孙剽」是也。知后甯氏复纳者,亦彼传文,甯殖已死,其子甯喜纳之也。云出纳之者同,当相起,故独日也者,欲见其出纳之者同,故出入皆书,见其一家之事。其入书日之经,即下二十六年二月,「甲午,卫侯ぅ复归于卫」是也。云举君绝为重者,谓书ぅ之名,见其当绝,不合为诸侯。云见逐说在二十七年者,谓下二十七年夏,「卫侯之弟专出奔晋」之下,传具道见逐之由也。
23
莒人侵我东鄙。
24
秋,楚公子贞帅师伐吴。
25
冬,季孙宿会晋士モ、宋华阅、卫孙林父、郑公孙虿、莒人、邾娄人于戚。○阅,音悦。
26
十有五年,春,宋公使向戍来聘。○戊,音恤。二月,已亥,及向戍盟于刘。
27
刘夏逆王后于齐。刘夏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刘者何?邑也。其称刘何?据宰渠伯纠系官。○刘夏,户雅反。
28
[疏]「刘夏者何」。○解云:欲言王臣,文不言爵;欲言诸侯臣,而逆王后,故执不知问。○「刘者何」。○解云:欲言官名,经典未有;欲言非官,与宰亘文相值,故执不知问。○注「据宰渠伯纠系官」者。即桓四年「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是也。
29
以邑氏也。诸侯入为天子大夫,不得氏国称本爵,故以所受采邑氏,称子。所谓采者,不得有其土地人民,采取其租税尔。《礼记。王制》曰:天子三公之田视公侯,卿视伯,视夫视子男,元士视附庸。称子者,参见义。顾为天子大夫,亦可以见诸侯不生名,亦可以见爵,亦可以见大夫称,传曰「天子大夫」是也。不称刘子而名者,礼,逆王后当使三公,故贬去大夫,明非礼也。○采邑,七代反,下「谓采」同。租税,子奴反;下舒锐反。见义,贤遍反,下同。大夫称,尺证反。去,起吕反。
30
[疏]注「诸侯」至「称子」。○解云:知刘夏是诸侯,入为天子大夫者,正以卒葬并书,即定四秋七月,「刘卷卒」,「葬刘文公」是也。若直为大夫者,假令书卒,不录其葬,即文三年「夏,五月,王子虎卒」,经无葬文是也。言不得氏国称本爵者,谓不得氏本国,不得称本爵也。其本国本爵,今史文无记,不可以指知也。言故以所受采邑氏,称子者,即刘子、尹子、单子之属是也。言其常文然,不谓此经得称子矣。○注「礼记」至「附庸」。○解云:《公羊》之义,天子圻内不封诸侯,故如此解,即引《王制》以证之,与《左氏》、《谷梁》之义异。若然,案《王制》下文云:「天子之县内,方百里之国九,七十里之国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国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国。名山大泽不以分,其馀以禄士,以为间田。」郑氏云:「大国九者,三公之田三,为有致仕者副之为六也;其馀三,待封王之子弟。次国二十一者,卿之田六,亦为有致仕者副之为十二;又三为三孤之田,其馀六,亦待封王之子弟。小国六十三,大夫之田二十七,亦为有致仕者副之为五十四;其馀九,亦以待封王之子弟。三孤之田不副者,以其无职,佐公论道耳,虽其致仕,犹可即而谋焉。」以此言之,天子圻内九十三国。言天子圻内不封诸侯者,谓采地以为国,比圻外诸侯田,自采取其税租而已,不得取即有其人民,身没之后,子孙不世,不得以诸侯难之。○注「称子」至「是也」。○解云:参读为二三之三也。言凡诸侯入为天子大夫所以称子者,三种见义,何者?正欲顾其为天子大夫。其称子所以得三见义者:一则可以见诸侯不生名,故曰子;一则可以见其本爵,何者?是圻外诸侯,容其称爵,虽不得正称其本爵,亦得称子以见之;一则可以见大夫称,故曰参见义也。言传曰天子大夫是也者,即上传云「刘夏者何?天子之大夫也」是也。○注「不称」至「非礼也」。○解云:桓八年冬十月,「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传云「祭公者何?天子之三公也」,何氏云「婚礼成于伍:先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然后亲迎。时王者遣祭公来,使鲁为媒,可则因用鲁往迎之。不复成礼,疾王者不重妃匹,逆天下之母,若逆婢妾,将谓海内何哉?故讥之」。其注并引亲迎言之,则知何氏以为天子亲迎,是以《异义》「《公羊》说」云「天子至庶人皆亲迎,所以重婚礼也」者是。何此注云「礼,逆王后当使三公」者,盖谓有故之时,或者何氏此注云「礼,逆王后当使三公」,即知何氏之意,以为不亲迎,与桓八年注云「婚礼成于五」云云,「然后亲迎」者,欲道士婚礼亲迎之前,仍有此五礼,于时王者不行,不谓解天子亲迎也。又言疾王者不重妃匹云云者,正谓疾时王不行五礼,不谓责亲迎。而《异义》「《公羊》说」云「天子亲迎」者,彼是章句家说,非何氏之意也。云故贬去大夫,明非礼也者,谓子是大夫之称。今贬而去之,故曰贬去大夫也。去其大夫正称,非礼明矣,故云贬去大夫,明非礼也。
31
外逆女不书,此何以书?过我也。明鲁当共送迎之礼。○过,古禾反。共,音恭。
32
夏,齐侯伐我北鄙,围成。俱犯萧鱼。此不月,十二年月者,疾始可知。
33
[疏]注「俱犯」至「可知」。○解云:即十二年「三月,莒人伐我东鄙,围台」,传云「邑不言围,此其言围何?伐而言围者,取邑之辞也」,彼注云「不直言取邑者,深耻中国之无信也。前九年伐得郑,同盟于戏。楚伐郑不救,卒为郑所背,中国以弱,蛮荆以强,兵革亟作。萧鱼之会,服郑最难,不务长和亲,复相贪犯,故讳而言围以起之。月者,加责之」。然则今「齐侯伐我北鄙,围成」者,亦是取邑之辞,但深耻诸夏之无信,故言围以起之。然则齐侯不务长和亲,复相贪犯,背萧鱼约,而特不月者,疾始可知也。
34
公救成,至遇。其言至遇何?据季孙宿救台不言所至。
35
[疏]注「据季」至「所至」。○解云:即上十二年春,「季孙宿帅师救台,遂入运」是也。
36
不敢进也。兵不敌,不敢进也。不言止次,如公次于郎以剌之者,量力不责重民也,故与至携同文。封内兵书者,为不进张本。○携,户圭反,又囚兖反。为,于伪反。
37
[疏]注「不言」至「民也」云云。○解云:庄三年「公次于郎」,传云「其言次于郎何?剌欲救纪而后不能也」。彼注云「恶公既救人,辟难道还,故书其止次以起之」是也。正以此量力不责之,则知庄公三年者,力能救之而不敢救,故剌之。云故与至同文者,僖二十六年春,「公追齐师至,弗及」是也。然则彼言至,此言至遇,故言与至同文。彼下注云「国内兵不书,而举地者,善公齐师去则止,不远劳百姓,过复取胜,得用兵之节,故详录之」,即襄公知力不能敌,不忍战杀其民,至遇则止,亦得用兵之宜,故与之同文。○注「封内」云云。○解云:定八年传云「公敛处父帅师而至」,经不书之,则知封内之兵例不书也。今此公救成,亦是封内之兵,书之者,正为至遇张本也。至遇者,是不进之文,故言此也。
38
季孙宿、叔孙豹帅师城成郛。○郛,芳夫反。
39
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是后溴梁之盟,信在大夫,齐、蔡、莒、吴、卫之祸,遍满天下。
40
[疏]注「是后」至「大夫」。○解云:在下十六年春。○注「齐蔡」至「天下」。○解云:下二十五年「夏,五月,乙亥,齐崔杼弑其君光」,冬十二月「吴子谒伐楚,门于巢卒」;二十六年春,「二月,辛卯,卫甯喜弑其君剽」;二十九年夏五月,「阍弑吴子馀祭」;三十年「夏,四月,蔡世子般弑其君固」;三十一年「冬,十有一月,莒人弑其君密州」,事不次者,意及则言,不必见义也。
41
邾娄人伐我南鄙。
42
冬,十有一月,癸亥,晋侯周卒。○周,一本作「雕」。
43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晋悼公。
44
三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于水梁。○水,本又作「」,古阒反。戊寅,大夫盟。诸侯皆在是,其言大夫盟何?据葵丘之盟诸侯皆在,有大夫,不言大夫盟。
45
[疏]「公会晋侯」以下「于溴梁」者。○解云:《尔雅。释地》云「梁莫大于溴梁」,孙氏曰:「梁,水桥也」,《音义》云「水水出河内轵县东南,至温入河」是也。○注「据葵丘之盟」者。○解云:在僖九年。其经云「夏,公会宰周公、齐侯、宋子」以下「于葵丘」,」九月,戊辰,诸侯盟于葵丘」,案彼经传云,不见有大夫之盟文,唯有僖十五年「三月,公会齐侯、宋公」以下,「盟于牡丘,遂次于匡。公孙敖率师及诸侯之大夫救徐」。然则牡丘之盟,即有大夫可知。此注云「葵丘之盟」者,误也,宜为「牡丘」字矣。信在大夫也者,言其信任在于大夫。
46
信在大夫也。故书大夫盟,不言诸侯之大夫者,起信在大夫。
47
[疏]注「不言诸侯之大夫者,起信在大夫」。○解云:欲决上三年鸡泽之会,经云及诸侯之大夫也。
48
何言乎信在大夫?据上三年戊寅不起
49
[疏]注「据上」至「不起」。○解云:即上三年鸡泽之会,经云「戊寅,叔孙豹及诸侯之大夫,及陈袁侨盟」,连言诸侯,是其不起之文。而言上戊寅不起者,欲道今此戊寅起之,二经皆言戊寅,故得相对为上下也。
50
彳扁剌天下之大夫也。曷为彳扁剌天下之大夫?据戊寅不剌之。○彳扁剌者,音遍,下及下注同。
51
[疏]注「据戊寅不剌之」。○解云:不复言上戊寅者,上已言之,从可知省文。
52
君若赘旒然。旒,旒。赘,系属之辞,若今俗名就婿为赘婿矣。以旒喻者,为下所执持东西。旒者,其数名。《礼记。玉藻》曰:「天子十有二旒,诸侯九,卿大夫七,士五。」不言诸侯之大夫者,明所剌者非但会上大夫,并偏剌天下之大夫。不殊内大夫者,欲一其文,见恶同也。至此所以彳扁剌之者,萧鱼之会,服郑最难,诸侯劳倦,莫肯复出,而大夫常行,三委于臣而君遂失权,大夫故得信任,在故孔子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不重出地者,与三年鸡泽大夫盟同义。○赘,章锐反,本又作「缀」,丁卫反,又丁劣反,系属也。旒,音留,本又作「流」,旌旗之旒。属,音烛。见恶,贤遍反。难,乃旦反。复,扶又反。重,直用反。
53
[疏]注「若今俗名就婿为赘婿矣」。○解云:亦是妻所持挈,故名之云尔。○注「礼记玉藻」。○解云:案今《礼记。玉藻》即无此文,唯《礼说稽命徵》及《含文嘉》皆云「天子旗九刃,十二旒,曳地;诸侯七刃,九旒,齐轸;卿大夫五刃,七旒齐较;士三刃,五旒,齐首」,而言《玉藻》,误也。云「不言」至「大夫」者。注己云「不言诸侯之大夫者」,起信在大夫。今又言此者,谓不言诸侯之大夫有两种之义,非但起信在大夫,明彳扁剌天下之大夫也。云不殊内大夫者,欲一其文,见恶同也者,欲道上三年鸡泽之会,殊叔孙豹不一其文者,非唯彼大夫之过,豹恶亦可见故也。云诸侯劳倦,莫肯复出,而大夫常行,三委于臣而君遂失实权,大夫故得信在者,谓上十一年萧鱼之会以来,十四年春,「季孙宿、叔老会晋士モ」以下「于向」,夏,「叔孙豹会晋荀偃」以下「伐秦」,「冬,季孙宿会晋士モ」以下「于戚」之属,是诸侯不出,大夫常行也。云故孔子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者,《家语》文。成二年《左传》亦有此言。云不重出地者,与三年鸡泽大夫盟同义者,即上注云「不重出地,有诸侯在,臣系君,故因上地」是也。
54
晋人执莒子、邾娄子以归。录以归者,甚恶晋。有罪无罪,皆当归京师,不得自治之。○恶,乌路反。
55
[疏]注「录以」至「治之」。○解云:称人以执非伯讨,己是晋之恶也。复言以归,不决于天子,又是其恶,故其录以归者,甚恶晋矣。
56
齐侯伐我北鄙。
57
夏,公至自会。
58
五月,甲子,地震。是时水梁之盟,政在臣下,其后叛臣二,弑君五,楚灭舒鸠,齐侯袭莒,乖离出奔,兵事最甚。
59
[疏]注「其后叛臣二者」。○解云:即下二十三年夏,「晋栾盈复入于晋,入于曲沃」;二十六年春,「卫孙林父入于戚以叛」是也。云弑君五者,即下二十五年夏,「齐崔杼弑其君光」;二十六年春,「卫甯喜弑其君剽」;二十九年夏,「阍弑吴子馀祭」;三十年夏,「蔡世子般弑其君固」;三十一年冬,「莒人弑其君密州」之属是也。云楚灭舒鸠者,即下二十五年秋,「楚屈建帅师灭舒鸠」是也。云齐侯袭莒者,在下二十三年冬。云乖离出奔者,即下十七年,「宋华臣出奔陈」;二十年「蔡公子履」、「陈侯之弟光,出奔楚」之属也。
60
叔老会郑伯、晋荀偃、卫甯、殖宋人伐许。
61
[疏]「叔老会郑伯、晋荀偃」。○解云:正本作荀偃,若有作「荀」者,误矣。
62
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成。
63
大雩。先是伐许,齐侯围成,动民之应。
64
冬,叔孙豹如晋。
65
十有七年,春,王二月,庚午,邾娄子间卒。○间,音闲,或下奸反,《左氏》作「」。
66
宋人伐陈。
67
夏,卫石买帅师伐曹。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洮。○洮,他刀反,《左氏》作「桃」。
68
齐高厚帅师伐我北鄙,围防。
69
九月,大雩。比年仍见围,不暇恤民之应。宋华臣出奔陈。
70
冬,邾娄人伐我南鄙。
71
十有八年,春,白狄来。
72
白狄者何?夷狄之君也。何以不言朝?不能朝也。○言朝,直遥反,下同。
73
[疏]「白狄者何」。○解云:欲言其君,经不书朝;欲言其臣,不见名氏,故执不知问。
74
夏,晋人执卫行人石买。
75
秋,齐师伐我北鄙。
76
冬,十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同围齐。曹伯负刍卒于师。
77
楚公子午帅师伐郑。
78
十有九年,春,王正月,诸侯盟于祝阿。下有执,不日者,善同伐齐,故褒与信辞。○祝阿,二传作「祝柯」。
79
[疏]「下有」至「信辞」。○解云:《公羊》之义,不信者日。今上文同盟,下即执邾娄子,是为不信,而不日者,褒与信辞故也。
80
晋人执邾娄子,公至自伐齐。此同围齐也,何以致伐?据诸侯围许致围。
81
[疏]注「据诸侯围许致围者」。○解云:即僖二十八年冬,「诸侯遂围许」;二十九年,公至自围许」是也。
82
未围齐也。故致伐起。未围齐,则其言围齐何?抑齐也。曷为抑齐?据侵蔡伐楚犹不抑。
83
[疏]注「据侵」至「不抑」。○解云:即僖四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以下「侵蔡,蔡溃」,「遂伐楚」是也。言犹不抑者,正以楚为︹夷,数害诸侯,论深浅,甚于齐矣,犹不抑之,故以为难也。
84
为其亟伐也。或曰为其骄蹇,使其世子处乎诸侯之上也。以下葬略,或说是也。亟伐者,并数尔。加围者,明当从灭死二等,夺其爵土。○为其,于伪反,下同。亟,去冀反,注同。骄蹇,纪桥反,本又作「桥」;下纪辇反。并数,必正反;下所主反,下「数年」同。
85
[疏]「或曰为其」至「上也」。○解云:即上十一年夏,「公会晋侯」以下「伐郑」之时,齐世子光在于莒子之上之属是也。○注「以下」至「是也」。○解云:下葬略者,即下文「冬,葬齐灵公」,注云「不月者,抑其父,嫌子可得无过,故夺臣子恩,明光代父从政,处诸侯之上不孝也」者,是正以葬是生者之事,故略其父葬,得恶其子,则知或说近其义也。云亟伐者,并数尔者,即上「围成」、「围洮」、「围防」之属,故言并数尔。必如此解者,正以宣九年「秋,取根牟」,传云「根牟者何?邾娄之邑也。曷为不系乎邾娄?讳亟也」。注云「亟,疾也。属有小君之丧,邾娄子来加礼,未期而取其邑,故讳不系邾娄也」。然则彼言亟者,谓上有小君薨,邾娄来加礼于鲁,未期而伐取邑,背信大疾,故云亟。今此直是频击伐鲁,故云亟,故须解云亟伐者并数尔,以别彼文。○注「加围者」至「爵土」。○解云:据未围而言围,故谓之加也。庄十年传云「角者曰侵,精者曰伐,战不言伐,围不言战,入不言围,灭不言入,书其重者」。然则用兵之道,灭为最甚,入次之,围次之。今加言围,轻于灭入二等,明不合死,但合黜爵灭土耳。
86
取邾娄田,自水郭水。其言自水郭水何?据齐人取济西田,不言自济水。○水郭,火虢反,徐音郭。取济,子礼反,下同。
87
[疏]注「据齐人」至「济水」。○解云:即宣元年夏,「六月,齐人取济西田」是也。
88
以水郭为竟也。何言乎以水郭为竟?据取邑未尝道竟界。水郭移也。鲁本与邾娄以水郭为竟,水郭移入邾娄界,鲁随而有之。诸侯土地,本有度数,不得随水。随水有之,当坐取邑,故云尔。
89
[疏]「水郭移也」。○解云:水郭移而经不书者,外异故也。然则传每言「外异不书」者,亦据此文也。
90
季孙宿如晋。
91
葬曹成公。
92
夏,卫孙林父帅师伐齐。
93
秋,七月,辛卯,齐侯瑗卒。○瑗,于眷反,一音环,二传作「环」。
94
[疏]「齐侯瑗卒」者。○解云:《左氏》、《谷梁》作「环」字也。
95
晋士モ帅师侵齐,至谷,闻齐侯卒,乃还。还者何?善辞也。何善尔?大其不伐丧也。此受命乎君而伐齐,则何大乎其不伐丧?据公子买戍不卒戍,言戍遂公意。
96
[疏]「还者何」。○解云:欲言其善,而废君命;欲言其恶,还是善辞,故执不知问。○注「据公」至「公意」。○解云:即僖二十八年春,「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剌之」,传云「不卒戍者何?不卒戍者,内辞也,不可使往也。不可使往,则其言戍卫何?遂公意也」,彼注云「使臣子不可使,耻深,故讳使若往不卒竟事者,明臣不得壅塞君命」是也。然则公子买不可使往,而经书戍卫以遂公意,以明臣子不得壅塞君命。今此士モ不行君命,而经大之,故以为难也。
97
大夫以君命出,进退在大夫也。礼,兵不从中御外,临事制宜,当敌为师,唯义所在。士モ闻齐侯卒,引师而去,恩动孝子之心,服诸侯之君,是后兵寝数年,故起时善之。言乃者,士モ有难重废君命之心,故见之。言至谷者,未侵齐也。言闻者,在竟外。举侵者,张本。○难,乃旦反;见,贤遍反。
98
[疏]注「礼兵」至「张本」。○解云:《司马法》云「阃外之事,将军裁之。」故云礼,用兵之道,不得国中制御于外也。凡为将军之法,必须临事制宜,谓专进退也。当其敌之强弱,而为帅以御之,唯不为非义而己,故言唯义所在。而《老子》云「将军有庙胜之策」者,谓未行之时,先谋于庙,授之斧钺,令有胜功也。既授之斧钺之后,明即自专之义,裁其可否,故是其宜也。云恩动孝子之心,义服诸侯之君者,哀痛其丧,是其恩,故曰恩动孝子之心;依礼而行,是其义,故曰义服诸侯之君也。云是后兵寝数年者,谓自此以后兵事寝伏,数年不起,至二十三年「秋,齐侯伐卫,遂伐晋」,二十四年「冬,楚子、蔡侯、陈侯、许男伐郑」者,始有兵起也。案明年「仲孙帅师伐邾娄」,亦是兵,而言数年者,正以鲁与邾娄竟界相近,数相冒犯,非齐、晋之事,故得然解也。云故起时善之者,正以士モ此事实依古礼,但时莫能然,特以为善,故云起时善之。云言乃者,士モ有难重废君命之心,故见之者,正以宣八年传云「乃者何?难也」,今又言乃,故以重难解之。而言重者,正以乃难于而,故彼注云「言乃者,内而深;言而者,外而浅」,故此云重难也。云言至谷者,未侵齐也者,上十五年夏,「公救成,至遇」,传云「其言至遇何?不敢进也」。然则彼言至者不进之文,今至谷即闻其丧,明其未行侵,故云言至谷者,未侵齐也。云言闻者,在竟外者,正以古礼,庶人为君齐衰三月,若其入竟,即举而知之,何道闻乎?故如此解也。云举侵者,张本者,若如上说本未入齐,但在竟外闻丧,而言侵者为下张本耳。
99
八月,丙辰,仲孙蔑卒。
100
齐杀其大夫高厚。
101
郑杀其大夫公子喜。○喜,二传作「嘉」。
102
[疏]「郑杀」至「子喜」。○解云:《左氏》、《谷梁》作「公子嘉」也。
103
冬,葬齐灵公。不月者,抑其父,嫌子可得无过,故夺臣子恩,明光代父从政,处诸侯之上,不孝也。
104
[疏]注「不月」至「不孝也」。○解云:正以卒日葬月,终于《春秋》,为大国之例,今葬不书月,故须解之。言抑其父者,即上十九年传云「未围齐,则言其围齐何?抑齐也。曷为抑齐?为其亟伐也。或曰为其骄蹇,使其世子处乎诸侯之上也」是也。言嫌子可得无过者,正以明王之制,父子兄弟罪不相兼故也,故夺臣子恩者,正以葬是生者之事,故略其父葬,不书其月,可以夺臣子恩也。言明光代父从政,处诸侯之上,不孝也者,正以孝子之道,见父母不义之事,不合从父之命,处其人君之上,焉得为孝乎?故去其父葬月以见之。
105
城西郛。言西郛者,据都城录道东西。
106
叔孙豹会晋士モ于柯。○柯,古河反。
107
城武城。
108
二十年,春,王正月,辛亥,仲孙会莒人盟于向。○,音逸。夏,六月,庚申,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盟于澶渊。○澶,市然反。
109
秋,公至自会。
110
仲孙帅师伐邾娄。
111
蔡杀其大夫公子燮。
112
蔡公子履出奔楚。
113
陈侯之弟光出奔楚。为二庆所谮,还在二十三年。○弟光,《左氏传》作「弟黄」。
114
[疏]注「为二庆」至「三年」。○解云:即下二十三年经云「陈杀其大夫庆虎及庆寅。陈侯之弟光,自楚归于陈」,注云「前为二庆所谮出奔楚,楚人治其罪,陈人诛二庆,反光,故言归。宋大夫山谮华元贬之,而今此不贬者,杀二庆而光归,谮光可知」者,即其义也。
115
叔老如齐。
116
冬,十月,丙辰,朔,日有食之。自溴梁之盟,臣恣日甚,故比年日食。
117
[疏]注「自溴」至「日食」。○解云:自上十六年溴梁之盟,信在大夫以来,臣之放恣,日日甚矣。言比年日食,即下二十一年秋,「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二十三年「春,王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是也。
118
季孙宿如宋。
119
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晋。月者,溴梁之盟后,中国方乖离,善公独能与大国。
120
[疏]注「月者」至「大国」。○解云:正以朝聘例时,故如此解。
121
邾娄庶其以漆、闾丘来奔。邾娄庶其者何?邾娄大夫也。邾娄无大夫,此何以书?据快无氏。○漆,音七。闾,力于反。怏,苦反。
122
[疏]「邾娄庶其者何」。○解云:欲言其君,经不书爵;欲言其大夫,邾娄无大夫,故执不知问。○注「据快无氏」。○解云:即昭二十七年冬,「邾娄快来奔」,是其无氏,即不合书见之义。问者,见快不书氏,知邾娄无大夫,既无大夫,何以特书庶其乎?故难之。然案下二十三年「夏,邾娄鼻我来奔」,何故不据鼻我,而要以据快者?正以鼻我以二字为称,嫌鼻我为字,若其据之,于义不明,故知此注也。
123
重地也。恶受叛臣邑,故重而书之。不言叛者,举地言奔,则鲁坐受与庶其叛两明,故省文也。○恶,乌路反。
124
夏,公至自晋。
125
秋,晋栾盈出奔楚。
126
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127
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128
曹伯来朝。
129
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于商任。○任,音壬。
130
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时岁在已卯。○庚子孔子生,传文上有十月庚辰,此亦十月也;一本作「十一月庚子」,又本无此句。
131
[疏]「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解云:《左氏》经无此言,则《公羊》师从后记之。○注「时岁在己卯」者。○解云:何氏自有长历,不得以《左氏》难之。
132
二十有二年,春,王正月,公至自会。月者,危公。前︹随水郭有邾娄地,又受其叛臣邑,而今与会,不于上会月者,与日食同月,不得复见。○与,音预。见,贤遍反。
133
[疏]注「月者,危公」者。○解云:正以凡致例时,故如此解。云前︹随水郭有邾娄地者,即上十九年春,「取邾娄田,自水郭水」是也。云又受其叛臣邑者,即上二十一年春,「邾娄庶其以漆闾丘来奔」是也。云不于上会云云者,言所以不于上商任会时书月以见危者,正以与上「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同在十月,不得见此义,是以于此危。
134
夏,四月。
135
秋,七月,辛酉,叔老卒。
136
冬,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于沙随。公至自会。
137
楚杀其大夫公子追舒。
138
二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139
三月,已巳,杞伯モ卒。○モ,古害反。
140
夏,邾娄鼻我来奔。邾娄鼻我者何?邾娄大夫也。邾娄无大夫,此何以书?以近书也。以奔无他义,知以治近升平书也。所传闻世,见治始起,外诸夏,录大略小,大国有大夫,小国略称人;所闻之世,内诸夏,治小如大,廪廪近升平,故小国有大夫,治之渐也。见于邾娄者,自近始也。独举一国者,时乱实未有大夫,治乱不失其实,故取足张法而已。○鼻我,二传作「畀我」。以治,直吏反。下「见治」、「治之渐」同。近升平,附近之近,下「近升」同。传,直专反。见治,贤遍反,下同。
141
[疏]「邾娄鼻我者何」。○解云:已解于上。○「以近书也」者。○解云:以其治近于升平,故复书之。○注「以奔」至「而已」。○解云:庄二十四年冬,「曹羁出奔」之下,传云「曹无大夫,此何以书?贤也。何贤乎曹羁」,「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然则曹羁得谏义,是以书之。上二十一年,邾庶其之奔,传云「邾娄无大夫,此何以书?重地也」;昭五年「夏,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来奔」,传云「此何以书?重地也」,然则庶其、牟夷皆以重地故书,悉非常例。今此鼻我无三谏之善,无盗土之恶,直奔而已,更无它义,而得书见,知以治近升平之故也。云见于邾娄者,自近始也者,正以地接于鲁,故先治之也。云治乱不失其实,故取足张法而已者,言孔子作《春秋》,欲以拨乱世,多举小国悉有大夫,则恐文害其理,故曰治乱不失其实也。今鼻我更无他义而得书见,明其张三世之法,故曰取足张法而已。
142
葬杞孝公。
143
陈杀其大夫庆虎及庆寅。
144
陈侯之弟光,自楚归于陈。前为二庆所谮,出奔楚,楚人治其罪,陈人诛二庆,反光,故言归。宋大夫山谮华元贬,此不贬者,杀二庆而光归,谮光可知。○谮,侧鸠反。
145
[疏]注「前为」至「言归」。○解云:在上二十年秋。云故言归者,正以归者出入无恶之文故也。云宋大夫山谮华元贬者,即成十五年秋,宋华元出奔晋宋。华元自晋归于宋。宋杀其大夫山」,何氏云「不氏者,见杀在华元归后,嫌直自见杀者,故贬之明以谮华元故」。今此杀二庆之后光乃归,归者出入无恶之文,则知谮光明矣。
146
晋栾盈复人于晋,入于曲沃。曲沃者何?晋之邑也。其言入于晋入于曲沃何?据当举重。○复入,扶又反,注同。
147
[疏]「曲沃者何」。○解云:欲言晋邑,理当举重;欲言非晋邑,系晋言之,故执不知问。
148
栾盈将入晋,晋人不纳,由乎曲沃而入也。栾盈本欲入晋大夫位,晋人不纳,更入于曲沃,得其士众以入晋国,曲沃大夫当坐,故复言入。篡大夫位例时。
149
[疏]注「栾盈本」至「例时」。○解云:复入者,出无恶之文,故知其入欲有所篡也。不直言入,又无叛文,故知不篡君位也。其恶之文,不系于篡君,故知止欲篡大夫也。云曲沃大夫当坐,故复言入者。正以入者,出入恶之文,而人于曲沃,故知从晋乡曲沃之时,有罪明矣。曲沃大夫受纳有罪之人,故云当坐。《春秋》欲见此义,故不举重,复书入于曲沃矣。云篡大夫位例时者,正以经书夏,故知例时,昭二十一年夏,「宋华亥、向甯、华定自陈入于宋南里以畔」;定十一年「秋,宋乐世心自曹入于萧」之属皆是也。
150
秋,齐侯伐卫,遂伐晋。
151
八月,叔孙豹帅师救晋,次于雍渝。曷为先言救而后言次?据次于聂北救邢。○渝,羊朱反,《左氏》作「榆」。聂,女辄反。
152
[疏]注「据次」至「救邢」。○解云:即僖元年春,「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是也。
153
先通君命也。恶其不遂君命而专止次,故先通君命言救。○恶,乌路反
154
已卯,仲孙卒。
155
冬,十月,乙亥,臧孙纥出奔邾娄。○纥,恨发反。
156
晋人杀栾盈。曷为不言杀其大夫?据篡得大夫之位。
157
[疏]注「据篡」至「之位」。○解云:正以夏已入晋,冬乃杀之。传又云「曷为不言杀其大夫」,故知篡得大夫之位矣。
158
非其大夫也。明非君所置,不得为大夫。无大夫文而杀之称人者,从讨贼辞,大其除乱也。
159
[疏]注「明非」至「乱也」。○解云:《公羊》之例,大夫自相杀称人,即文九年「晋人杀其大夫先都」之属是。今无大夫之文称人者,欲从「卫人杀州吁」,「齐人杀无知」之属,是讨贼之辞故也。实非篡而作讨贼之辞者,大其除乱也。
160
齐侯袭莒。
161
二十有四年,春,叔孙豹如晋。
162
仲孙羯帅师侵齐。○仲孙偈,本又作「褐」,亦作「羯」,同,居羯反。
163
夏,楚子伐吴。
164
秋,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既。是后楚灭舒鸠,齐崔杼、卫甯喜弑其君。
165
[疏]注「是后」至「其君」。○解云:二十五年秋,「楚屈建帅师灭舒鸠」;二十五年夏,「齐崔杼弑其君光」;二十六年春,「卫甯喜弑其君剽」是也。
166
齐崔杼帅师伐莒。○大水。前此叔孙豹救晋,仲孙羯侵齐,此兴师众,民怨之所生。
167
八月,癸巳,朔,日有食之。与甲子同。
168
[疏]注「与甲子同」。○解云:在上七月也。
169
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于陈仪。○陈仪,二传作「夷仪」,二十五年同。
170
冬,楚子、蔡侯、陈侯、许男伐郑。
171
公至自会。
172
陈针宜咎出奔楚○咸,本又作「针」,其廉反。咎,其九反。
173
叔孙豹如京师。
174
大饥。有死伤曰大饥,无死伤曰饥。
175
[疏]「于陈仪」。《左氏》与《谷梁》作「夷仪」。○注「有死伤曰大饥」。○解云:正以诸经直言饥,此加大故也。
URN: ctp:ws685260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