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經脈別論篇第二十一

《經脈別論篇第二十一》[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黃帝問曰:人之居處動靜勇怯,脈亦為之變乎?岐伯對曰: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
2 是以夜行則喘出於腎,淫氣病肺。
3 有所墮恐,喘出於肝,淫氣害脾。
4 有所驚恐,喘出於肺,淫氣傷心。
5 渡水跌僕,喘出於腎與骨。
6 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也。
7 故曰:診病之道,觀人勇怯,骨肉皮膚,能知其情,以為診法也。
8 故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
9 故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於過用,此為常也。
10 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
11 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
12 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
13 毛脈合精,行氣於腑,腑精神明,留於四藏。
14 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15 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16 太陽臟獨至,厥喘虛氣逆,是陰不足陽有餘也。表裏當俱瀉,取之下俞。
17 陽明臟獨至,是陽氣重並也。當瀉陽補陰,取之下俞。
18 少陽臟獨至,是厥氣也。蹻前卒大,取之下俞。
19 少陽獨至者,一陽之過也。
20 太陰臟搏者,用心省真,五脈氣少,胃氣不平,三陰也。宜治其下俞,補陽瀉陰。
21 一陽獨嘯,少陽厥也。陽並於上,四脈爭張,氣歸於腎。宜治其經絡;瀉陽補陰。
22 一陰至,厥陰之治也。真虛●心,厥氣留薄,發為白汗,調食和藥,治在下俞。
23 帝曰:太陽臟何象?岐伯曰:象三陽而浮也。帝曰:少陽臟何象?岐伯曰:象一陽也,一陽臟者,滑而不實也。帝曰:陽明臟何象?岐伯曰:象大浮也。太陰臟搏,言伏鼓也。二陰搏至,腎沉不浮也。
URN: ctp:ws686449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