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雲光集卷之三 |
2  | 聖水玉陽王處一撰 |
《詩》 |
《〔五言律詩〕》 |
《贈李局令》 |
1  | 立德崇三寶,修真括萬方。化生真水火,攢聚內容光。 |
2  | 混沌明交泰,塵凡任短長。他時功行足,歸去赴仙鄉。 |
《搜玄立功》 |
1  | 四海搜真趣,三山擇妙玄。稟持心解悟,和合道因緣。 |
2  | 浩浩升仙職,明明出洞天。玉虛通一化,隨步結金蓮。 |
《玄通》 |
1  | 人事都除盡,修真賞一陽。運行常道德,變現舊嘉祥。 |
2  | 性月輝三界,神珠耀八方。妙玄通正覺,浩劫噴天香。 |
《太上出現像回奉陽信縣道士李伸達兼請往中都》 |
1  | 功德迴將去,李公早早來。道恩無斷絕,仙位穩栽培。 |
2  | 法性通天悟,玄光拂日開。闡弘真大教,處處是蓬萊。 |
《悟理》 |
1  | 金容超造化,白首跨青羊。大道因緣普,玄門況味長。 |
2  | 三才歸鼎器,一點出崑岡。浩劫仙花綻,隨風處處香。 |
3  | 贈畢道判二首 |
4  | 道判行慈孝,吾心恰一般。若能明運度,全勝外相看。 |
5  | 悟理精神爽,通真道德安。光輝無不徧,歸去跨青鸞。 |
6  | 熟境重重滅,靈光漸漸生。清神除罪苦,靜性補圓明。 |
7  | 玉液時時潤,心花葉葉榮。了真超造化,風月滿蓬瀛。 |
《贛榆縣諸王村下元黃籙醮贈衆》 |
1  | 謹設三元醮,同興祝聖筵。香煙騰碧落,法事禮諸天。 |
2  | 薦福遵黃籙,修真步白蓮。存亡皆快樂,功德普周全。 |
3  | 述懷五首 |
4  | 一點真空性,虛無自往還。根源深洞達,動靜悉安閑。 |
5  | 處世頭頭悟,迴光事事刪。飄然歸物外,端坐上方山。 |
6  | 累世無邊業,今生入道場。魔軍皆潰散,心地現嘉祥。 |
7  | 四海騰金液,三山發紫光。鍊成真玉體,雲步泛穹蒼。 |
8  | 法法盡歸空,心真萬化通。棲神虛曠裹,付性杳冥中。 |
9  | 升入圓明藏,完全無漏功。度生超萬類,了道體皆同。 |
10  | 四大任天然,真空妙東傳。二儀分造化,一氣自周旋。 |
11  | 赤鳳窺金鼎,青鸞飲玉泉。前程明了了,撞透九重天。 |
12  | 一顆清心鏡,光明塞兩間。度生緣且立,悟理事都剛。 |
13  | 消盡多生業,唯存浩劫顏。時時堪內賞,龍虎正交關。 |
《宮先生問修行事》 |
1  | 大道無移變,生成自有時。三花空裹結,一點世難知。 |
2  | 寶鼎存真性,瓊漿滿玉池。指迷還悟解,只此更何疑。 |
3  | 徐法師索 |
4  | 認取此良因,空飛日月輪。玄關通造化,寶藏積珠珍。 |
5  | 混沌潛真火,崑崙出至神。一時超世外,萬劫景長春。 |
《王遇仙索》 |
1  | 玉樹瓊花綻,青童笑語傳。結成真慶會,占得好因緣。 |
2  | 一鼎光明聚,三身智慧全。碧天風月下,證果大羅仙。 |
《登州高左衙索神靈詩》 |
1  | 靈靈無相物,悄悄獨歌歡。默默重玄悟,停停萬化安。 |
2  | 盈盈離九地,了了入三壇。浩浩朝元去,騰騰跨彩鸞。 |
《贈田小二好事》 |
1  | 先祖皆修德,兒孫必定賢。善根隨氣長,家道逐時遷。 |
2  | 吉慶常招集,神明暗報傳。昨朝真聖過,今日復迎仙。 |
《郝官人索》 |
1  | 物物了然休,般般絕外求。虛名皆是妄,實行最堪修。 |
2  | 鍊氣超雲外,頤神到岸頭。靈芽穿紫府,心月輥空流。 |
《灤州劉悟真問疑心》 |
1  | 隨物捉心鬼,觀空入妙玄。調神投內補,見性滅前愆。 |
2  | 默默流瓊液,冥冥綻碧蓮。全真功德備,光耀滿無邊。 |
《答人惠笋菜》 |
1  | 宿賦玲瓏性,清虛絕點埃。純陽明運度,天道化生來。 |
2  | 玉洞傳真秀,金壇發迅雷。片時分造化,萬劫不輪迴。 |
《勸辛先生再出家》 |
1  | 辛公曾出家,日望跨雲霞。爭柰俗緣重,翻成道理差。 |
2  | 速回前過犯,再接善根芽。達者無先後,功圓蓬島誇。 |
《勸善》 |
1  | 正直神仙會,皆逢化誘權。惡緣宜省減,善事好周圓。 |
2  | 秉住三光秀,修成一點鮮。遇師親决破,迤邐道相傳。 |
《銅嶺姜二翁施法鼓贈之》 |
1  | 法鼓會羣仙,人天喜化緣。身心同捨施,福德自升遷。 |
2  | 響拔阿毗獄,聲開大洞天。顯揚真孝道,功滿步雲軿。 |
《全道》 |
1  | 養道千痾散,修真萬法空。氣神交結處,性命杳冥同, |
2  | 光發玄元體。精持罔極功,撮收真造化,明月與精風。 |
《謝齋》 |
1  | 十方諸道契,清信布香齋。正念時時接,真功密密排。 |
2  | 百靈含慶悅,千載起枯骸。了了超生滅,朝元步玉階。 |
《中都蔡校尉索》 |
1  | 達道超生死,輪迴自執迷。瑤花開紫府,仙藥滿曹溪。 |
2  | 龍沼存金虎,蟾宮看日鷄。些兒還悟得,只此上天梯。 |
《勸堂下道衆》 |
1  | 堂下諸局次,精持日用功。內真須灑落,外行亦圓融。 |
2  | 老幼相提挈,朝昏各敬崇。盡能弘孝道,揭諦悟真空。 |
《請諸處道衆》 |
1  | 蓋造玉虛觀,須當各用功。同流心至懇,施主力深洪。 |
2  | 段段如鋪錦,層層遠接空。共揚真正道,方外顯家風。 |
《復示衆》 |
1  | 二首 |
2  | 一點古容光,人人不忖量。生身因造化,迴首是無常。 |
3  | 悟道心神秀,開真壽命長。運期天地淨,物外紫芝香。 |
4  | 頓曉希夷趣,無為守內顏。飛騰浮世外,混合大羅間。 |
5  | 日月攢金鼎,精神聳玉山。道同師弟訓,一撞萬重關。 |
《早秋勉衆》 |
1  | 二首 |
2  | 出伏漸秋涼,清神轉骨剛。一靈寬自在,二氣順舒張。 |
3  | 四大俱調攝,三關結瑞祥。五明重運度,六臟自安康。 |
4  | 有箇妙玄方,諸般罪業亡。神丹俱同結,出世更和光。 |
5  | 表裹無形跡,虛空顯道常。本來真面目,法界自清涼。 |
6  | 詮道 |
7  | 玄元傳大道,靈寶結芝田。水火符升降,乾坤合倒顛。 |
8  | 澄神觀性月,隨步舞胎仙。千日真功就,光明射九天。 |
《〔五言絕句〕》 |
《寄長春丘公》 |
1  | 趙州團正覺,商水讚希夷。玉陽不能去,長春自得知。 |
《門人劉悟真問疑心》 |
1  | 萬事都休想,千魔總是空。布修真德行,仙佛體皆同。 |
《棣州三清觀上元醮作》 |
1  | 一就上元節,消災拔苦亡。照臨天地靜,福祿自然昌。 |
《勉衆》 |
1  | 既作出家兒,功行莫延遲。盡心真復實,勤苦道相隨。 |
《勸衆助緣》 |
1  | 二首 |
2  | 側近諸堂下,相煩共救忙。建興真古跡,磨鍊內容光。 |
3  | 世世善根芽,生生福力加。神天同救助,功滿步雲霞。 |
《回李講師》 |
1  | 書信忽忽急,真心不轉移。雅懷無彼我,雲外作交知。 |
《贈濱州店戶趙會首》 |
1  | 來迎三島客,去送五湖賓。教遇重陽會,嬉遊四序春。 |
《張廣威施宅修菴贈之》 |
1  | 公宅改仙菴,清心絕外談。內靈含慶悅,知命不貪婪。 |
《都下柴庫官索》 |
1  | 正覺悟心王,情枯萬慮忘。神光穿紫府,丹熟滿空香。 |
《修內司馬校尉索》 |
1  | 心善性舒寬,包容內化安。靈空清默默,忘假得真歡。 |
《重陽節齋後會衆求教》 |
1  | 法界同真會,齋餘歇晚涼。千門簪瑞菊,萬戶慶重陽。 |
《文登縣張村邢四翁久別再會》 |
1  | 舊友重重喜,真容漸漸開。昏魔宜遣去,靜性可收來。 |
《贈朱解元》 |
1  | 好繼丹陽業,了真四大安。九玄登上會,一點跨祥鸞。 |
《三州五會》 |
1  | 七寶金蓮子,三光從玉華。常持平等行,步步是仙家。 |
《文登王會首問道術》 |
1  | 精持真大道,達理性飛騰。一點通今古,金光自降升。 |
《贈密州孫悟明》 |
1  | 一壺藏萬化,二物鍊神丹。悟得超生減,携雲步玉壇。 |
《萊陽縣東長直菴結冬》 |
1  | 印經買紙墨,結冬在長直。補接日精華,搜藏玄妙理。 |
2  | 贈設貧會衆 |
3  | 老幼一般看,扶緣道德寬。始終無變異,所履自平安。 |
《睡中有感》 |
1  | 五色祥雲裹,三天聖衆詮。神明側耳聽,勸化謹修仙。 |
《張小仙求教》 |
1  | 捨破塵勞網,跳出是非坑。寶鼎存真秀,心花吐月明。 |
《房志明索》 |
1  | 補惜真空體,炎精鍊玉堂。倒顛高坎位,續續紫芝香。 |
《李大達索》 |
1  | 認正本元道,般般心上掃。靈明透肌骨,寶鼎祥光罩。 |
2  | 敕修新道院與衆嘗李果 |
3  | 此果美甘香,靈空真味長。虛心非冷淡,惟願眾仙嘗。 |
《董官人問如何通悟》 |
1  | 大道不難通,心灰丹自紅。抽添木上火,補塞蘂珠宮。 |
2  | 萊州張志真問收神定命之理 |
3  | 收神定命基,方可應玄微。進火添丹鼎,朝元指日歸。 |
《霍會首問三教歸一》 |
1  | 無生真妙道,達本體同然。吾教冥歸一,通融理自全。 |
《孫一翁見子出家大哭故贈之》 |
1  | 販骨如山嶽,時來暫託生。保朝不保暮,出離是前程。 |
《題丹陽百不歌》 |
1  | 百不如意處,茅盧土穴潛。靜清消舊業,一味道中恬。 |
《試睡語》 |
1  | 一氣號玄精,全真自降靈。迴還無漏泄,步步到天庭。 |
2  | 贈劉真一 |
3  | 巧使千端計,陰公暗折磨。不施平等行,迴首夢南柯。 |
《贈中都趙知觀》 |
1  | 頓忘天下欲,漸赴大羅鄉。日月交光綻,靈明滿十方。 |
《于周問吉凶》 |
1  | 逐處有凶吉,心乖趕避難。百年隨手過,覺則道中看。 |
《自在》 |
1  | 處世如虛空,浮生似夢間。悟真超造化,步步出塵寰。 |
《楊公出藥求教》 |
1  | 壺中一粒丹,心腎兩相關。水火真加減,服之見本顏。 |
2  | 于志常問清閒 |
3  | 平等元神定,逍遙玉性閑。心空觀自在,一脫萬重關。 |
《孟知常合藥索》 |
1  | 性若金剛利,心如大藏寬。結攢元氣髓,和合紫金丹。 |
《買文登七寶堂觀額》 |
1  | 七寶丹霞觀,通光結勝緣。萬靈同慶會,百福自周圓。 |
2  | 貿寧海州金蓮堂觀額 |
3  | 寧海龍祥觀,金蓮順化生。福星都結聚,道德自然成。 |
《禪師問道》 |
1  | 悟達真空體,無生自往還。物情俱喪滅,唯現亘初顏。 |
《贈濱州高官人》 |
1  | 天堂非路遠,俗眷豈能長。悟道歸真理,全神納伯祥。 |
《勸棣州崔殿試入道》 |
1  | 二首 |
2  | 存心養道芽,尤勝度仙槎。聚合真三寶,丹成步彩霞。 |
3  | 催行真大道,遇理起生涯。一片清虛境,逍遙度歲華。 |
《贈福山劉一翁》 |
1  | 善惡兩還報,賢愚不並酬。百年隨手過,都在眼前頭。 |
《贈道士張守道》 |
1  | 歸依無上道,守得水銀紅。性命還元主,清音聒太空。 |
《謝人施物》 |
1  | 善性崇三寶,真恩徹九霄。全家重志慶,似我樂逍遙。 |
2  | 中介于少翁命祿盡禱余接壽 |
3  | 大海無根樹,令余苦接栽。捨身難用力,石火豈迴來。 |
《讚火德星君》 |
1  | 混元一氣主,化生天地人。明真超法界,濟物妙通神。 |
《明天道》 |
1  | 恢恢天道大,不與物情同。悟達真如理,歸源卻返空。 |
《行化》 |
1  | 東海西秦去,南京北闕來。客塵都不染,端坐是蓬萊。 |
《嶸山採藥》 |
1  | 放蕩真如性,逍遙養內丹。寸靈無彼我,百草變芝蘭。 |
《〔贈郝公門人〕》 |
1  | 太古郝公昇霞,門人送道袍,不受。以此贈之。 |
2  | 彼物迴將去,分文沒往還。一靈真性在,脫盡死生關。 |
《述懷》 |
1  | 亘初無相物,默默獨歌歡。動靜還元主,玄風幸得觀。 |
2  | 文登擇福地作丹霞觀二首 |
3  | 三寶興緣地,諸公可察詳。不唯身富貴,更得性清涼。 |
4  | 萬事信天然,隨方結善緣。一壺藏造化,四序景新鮮。 |
《順天者昌》 |
1  | 好事如山嶽,精持每用功。立身弘大道,法性自圓融。 |
《逆天者亡》 |
1  | 姦懶心機巧,頑情不順天。教門真患害,地獄苦因緣。 |
2  | 出塵 |
3  | 一點真如性,居塵不染塵。虛無元體段,脫灑度天人。 |
《頌》 |
《〔警示〕》 |
1  | 昔在牟平縣沽水莊遲二翁宅,說教大露天機,全家跪聽,皆如聾者。及見遲公壽數不長,故以言警之。 |
2  | 休把黃泉戲弄,全體內懷珍重。違天百禍臨身,達道萬靈感動。 |
《宣在都下衆官贈衣物并鞍馬不受》 |
1  | 欲趓生老病苦,叮囑宜修仙舉。忘情絕了塵緣,萬化還歸本主。 |
《〔贈朝元子〕》 |
1  | 朝元子劉公精誠奉道,施惠過多。欲因此頌,激勵出塵之心。 |
2  | 欲求長生之因,欲了自然之道。欲修真實福田濟人,欲作扶緣演教。 |
3  | 泰安州王稟告全家入道 |
4  | 異哉王禀全家,各修清靜根芽。分別爭逃死路,鍊烹日月精華。 |
《述懷》 |
1  | 昔日區區守道,今時真聖應報。大羅玉簿名句,後學修仙早早。 |
《盧宣武索》 |
1  | 大道開闢以來,無相化生萬類。人還物我同觀,返照深根固蔕。 |
2  | 行化至薄臺縣失馬寄呈朝元公詳察 |
3  | 失馬虛空一化,的望朝元清雅。懽心體用仙機,別有祥鸞穩跨。 |
《贈棣州防禦七駙馬》 |
1  | 為官王事所拘,學道虛空掌管。四民各藝爭忙,達者不論長短。 |
《贈馬悟真》 |
1  | 悟真全然去假,縛住心猿意馬。寶宮虎鬥龍蟠,赤鳳青鸞穩跨。 |
2  | 馬智真索 |
3  | 內鍊本容變化,一氣沖和上下。脫塵認得圓明,皓月清風會話。 |
《寄東鄉道衆》 |
1  | 稽首東方法會,道要真心不退。各懷一志精專,照破萬緣無昧。 |
《因小輩訕謗作》 |
1  | 小兒尖唇利舌,不欲人前分別。皆因泯絕是非,故得出離生滅。 |
2  | 緣玆加遇三宣,獨步清風明月。莫待拂袖雲歸,的有含悲哽噎。 |
《贈諸處道衆》 |
1  | 既作同流,莫學奇怪。四序炎涼,三光否泰。 |
2  | 清淨教風,勿令懈怠。道弟道兄,洗心寧耐。 |
3  | 竭力奉公,事緣洪大。外謝神天,內持真戒。 |
4  | 全體光明,併除陰債。絕盡舊業,洞觀無礙。 |
5  | 入衆妙門,鍊真無壞。箇箇投真,人人悟解。 |
6  | 昇入無形,徧含法界。一點靈光,古今常在。 |
《贈老王先生》 |
1  | 二首 |
2  | 龍虎坎離,鉛汞嬰姹。異像無窮,一氣自在。 |
3  | 龍行雨施,拂座香隨。人懷道德,萬化扶持。 |
《得道》 |
1  | 二首 |
2  | 大道本宗,天地否泰。出離我身,混元三界。 |
3  | 靈寶金丹,顛倒循環。壺中日月,輕骨迴顏。 |
4  | 勸緣 |
5  | 伏望諸公,好事推窮。一心齊力,大教興洪。 |
《楊先生問本來模樣》 |
1  | 無形無相,化生心上。趁有著空,本來模樣。 |
《初守道住菴求教》 |
1  | 學道同初,抱守神珠。證明三寶,不動如如。 |
《于了一問心地》 |
1  | 心是汝師,莫放東西。其中一點,蓮出青泥。 |
《姜哥問住菴》 |
1  | 三首 |
2  | 獨坐茅盧,般若靈虛。手傳日月,安在鼎爐。 |
3  | 世事一撥,推窮本末。物外全真,心死命活。 |
4  | 修真體道,洪護正宗。三教萬法,普濟無窮。 |
《贈濱州李四郎》 |
1  | 七首 |
2  | 心是道,道是心。心合道,古今通。 |
3  | 心辦道,性然香。真一點,出崑岡。 |
4  | 心了悟,性靈明。真自在,達圓成。 |
5  | 心無影,性無形。神光綻,輥金精。 |
6  | 心守道,性持齋。行與俚,是蓬萊。 |
7  | 心了了,性休休。真無漏,住悠悠。 |
8  | 人我死,物情休。真大道,了無憂。 |
《〔五言排律〕》 |
《金丹訣》 |
1  | 酒色財氣絕,世事般般徹。三尸陰魄消,六賊十惡滅。 |
2  | 魔山竭底摧,都休亂扭捏。乞食紙布衣,頓把心猿歇。 |
3  | 一意不真常,慧刀分兩截。動靜兩俱忘,不得誇清潔。 |
4  | 性命穩栽排,深藏精氣血。萬神自歡諧,靈風透骨節。 |
5  | 上賡朱靈宮,下通龍虎穴。保養氣精神,慎勿輕心泄。 |
6  | 四海發雲光,三山落白雪。際會玄元宮,綿綿無斷絕。 |
7  | 水火自抽添,周天自擺列。神氣自然靈,真師自提挈。 |
8  | 百骸自豁暢,容貌自然別。日月自循環,金丹自然結。 |
9  | 嬰兒自然欣,姹女自歡悅。五氣自朝元,四大俱調攝。 |
10  | 玄理自然通,萬神自超越。大道自然成,陸地自然別。 |
11  | 定正箇中真,暗把心香爇。光散化成神,神光如電掣。 |
12  | 鍛鍊大丹成,現出家家月。一撞過三關,仙班雲外別。 |
13  | 開廓天地清,陰靈飄蕩徹。日月交光轉,參羅碧凛冽。 |
14  | 圓光滿世間,說中非有說。九轉大丹成,永永超生滅。 |
15  | 清歌聒太空,浩浩朝金闕。混元三界中,囑付叮嚀切。 |
16  | 東牟王一書,傳此金丹訣。 |
《歌》 |
《朝元歌》 |
1  | 靈寶堂,金剛纂,不假浮沉空漫漫。默運天心不動移,投神一點空無絆。 |
2  | 輥金精,自澆灌,湊聚煙霞天外伴。開關純陽運化生,玄宮法界都穿貫。 |
3  | 喜顏紅,真無亂,萬古精魂都著岸。混沌重開顯正宗,玄元寶壁時堪翫。 |
4  | 感皇恩,明詔喚,兩帝三宣功德案。紫衣師號朝聖明,萬靈慶會都來竄。 |
5  | 透三光,昭洞煥,一體通融無間斷。杳杳虛空道自然,五明攢罩清涼館。 |
6  | 走雲光,金雷散,諸地諸天呈手段。赫赫神光晃太虛,亘容浩浩超雲漢。 |
7  | 皓月堂,圓明觀,玉象金獅遊內院。下振黃泉竭底清,太平湧湧神交換。 |
8  | 歸去來,無打筭,三界十方光漸滿。四大空無一點塵,留傳大道誰當管。 |
《會真歌》 |
1  | 會真歌,會真歌,宿骨靈光事若何。不論物情真富貴,無窮無漏道根科。 |
2  | 真一點,沒言多,空色色空莫問他。心滅情忘離幻境,撮挐性命上高坡。 |
3  | 真妙用,養沖和,抱一無離謹琢磨。混洞赤文超造化,無形水火出娑婆。 |
4  | 真內寶,絕沈痾,暗度清琳九曲河。二十四鎚金鎖骨,尾閭關節枕鼇哦。 |
5  | 頻烹鍊,莫蹉跎,日月流光出黑波。顛倒循環清宇宙,須知迴首看南柯。 |
6  | 重清爽,滌昏魔,一顆圓明世莫過。守殼盈軀隨分飽,不親世上假僂儸。 |
7  | 金雷吼,玉人呵,脫體全空一剎那。無極諸天洪正教,十方三界普周羅。 |
8  | 普救歌 和丹陽韻攢三拆字 |
9  | □□三人遭大遇,□□性命安閑處。□□清裹得真歡,□□相投真實語。 |
10  | 真實語,□□鉛散漢鍾呂。□□結就紫金丹,□□汞中得真趣。 |
11  | □□神氣永綿綿,□□明中自歌舞。自歌舞,□□重陽居環堵。 |
12  | □□道論量仁馬,□□出現真龍虎。□□回光三界中,□□下方來濟度。 |
13  | □□我度出幽冥,□□從此離塵土。□□鍾聲更莫言,□□問之歸紫府。 |
14  | 歸紫府,□□信受沒為拒。□□聞說我宗風,□□天人無譬譽。 |
《吟》 |
《得道吟》 |
1  | 自從一得長生訣,萬里天光如電掣。日月精華補漏源,真空水火凝交結。 |
2  | 運行真氣結靈砂,道骨仙風碧凛冽。七寶金蓮晃太虛,三宮朗照秋天月。 |
3  | 頓開萬法沒言詮,浩劫之家莫可越。蓋古騰今一點真,諸天濟會同參謁。 |
《養浩吟》 |
1  | 虛無一氣浩然新,四假包羅無價珍。仙命莫令塵惹絆,苦空不得話艱辛。 |
2  | 頤真養性存精秀,聚汞烹鉛守谷神。一氣昇騰超造化,二儀變鍊會初真。 |
3  | 周天加減留年藥,全道滋榮妙色身。斡運內丹憑火候,載般烏兔走蟾輪。 |
4  | 三田應化靈宮雪,五臟沖和甘露津。內寶完全無漏果,純陽混合古今因。 |
5  | 清音歷歷動山鬼,雲宴喧喧聒海濱。會遇諸天弘大教,時逢聖帝御嚴宸。 |
6  | 惟祈忠佐千秋歲,仰祝皇基萬萬春。大德大功成大道,大羅重會舊交親。 |
7  | 妙化吟 |
8  | 普化清心公,清心道合同。般般心上掃,物物莫推窮。 |
9  | 定性存今古,頤神續祖宗。遇師親說破,默默步雲蹤。 |
10  | 妙物騰空起,玄珠落絳宮。綿綿調玉虎,細細運朱龍。 |
11  | 赤鳳舒金翅,青鸞舞太空。神鑪烹玉貌,金鼎鑄朱容。 |
12  | 表裹光明結,丹臺雪暖紅。了真超造化,明月與清風。 |
13  | 開化 |
《吟》 |
1  | 無為清淨內修完,始遇天元道不難。自得無生相混合,玄都靈物鎖幽關。 |
2  | 炎炎大氣空昇降,赫赫天光輥玉壇。寂寂萬神空裹墜,亭亭元寶接崑山。 |
3  | 攢攢玉姹投玄谷,聚聚金嬰列瑞班。處處青蓮開滿日,空空玄象始歸還。 |
4  | 騰騰五色圓光颱,燦燦流霞萬化攢。細細神風輕縹緲,靈靈金相自粧鑾。 |
5  | 清清寶璧盤桓住,淨淨靈砂透骨歡。默默了真非有說,明明全道事都刪。 |
6  | 玄玄守護真三寶,妙妙功成一顆丹。浩浩銀霞常覆罩,輝輝玉性自追攀。 |
7  | 飄飄舞袖超三界,混混朝元顯內顏。朗朗閑如秋夜月,煒煒常在玉霄間。 |
8  | 惺惺了了仙家樂,湛湛澄澄道性閑。曠劫真容離苦海,古今圓象出波瀾。 |
9  | 大羅一會同歸去,悟理明真子細看。 |
《顯道吟》 |
1  | 芸芸懸象滿空飛,應報人天萬化機。絕妙神仙留祕訣,須知父母未生時。 |
2  | 陰陽造化全真理,一點靈光總不知。混沌變通超物外,內靈隨步躡雲梯。 |
3  | 先天圓覺真空體,性命含光天地齊,百骨通靈心悅樂,無情童子笑微微。 |
4  | 洗心法雨明澆灌,開道光明出污泥。般運珠珍通上下,抽添水火併東西。 |
5  | 玄元四大開心印,秘典靈文越世奇。句句只敲心髓病,言言直指達無為。 |
6  | 逍遙叮囑長生理,暗合天真不動移。傳道洪緣玉陽子,濟危拔苦度愚迷。 |
《真一吟》 |
1  | 真孝真慈真校量,真心真遇聚真涼。真師真訣通真鍊,真行真功真道場。 |
2  | 真靜真清真大道,真玄真妙結真祥。真明真悟真無漏,真語真言合上蒼。 |
3  | 真虎真龍真造化,真山真水養和光。真閑真樂真無染,真聖真賢滿十方。 |
4  | 真性真容真灑落,真禪真道顯真常。真天真地布真德,真聖真仙處處香。 |
《青童吟》 |
1  | 寂寂寥寥一醉中,蕭蕭灑灑喜顏紅。清清靜靜全真理,默默虛虛守內容。 |
2  | 細細綿綿吞紫瑞,澄澄察察飲霞風。盈盈聚聚天光結,杳杳冥冥立祖宗。 |
3  | 遇遇遭遭超彼岸,端端的的話真空。靈靈俏俏仙家樂,喜喜歡歡度歲豐。 |
《回光吟》 |
1  | 告暇得回歸,修真不動移。化緣離苦厄,賢友作交知。 |
2  | 隨處同參論,人天度衆迷。六塵通舊塞,三寶妙精持。 |
3  | 空外玄光聚,神明不敢欺。清風貫四大,皓月整容儀。 |
4  | 白首全今古,金身括四維。儒童皆拱手,真相等頭齊。 |
5  | 法本空無住,真功自不虧。運朝天地靜,烏兔任東西。 |
6  | 變化真靈性,朝元自有期。諸天來稽首,三界悉歸依。 |
7  | 悟者投真趣,修仙絕妙機。無生出混沌,道俗顯尊卑。 |
《玄真吟 敕修新道院住持作》 |
1  | 宣住真仙院,情乾絕外非。恩童供兩飯,靈物飲刀圭。 |
2  | 四大俱調攝,三光不暫離。六塵無染著,八脉自通微。 |
3  | 一句金丹訣,都超萬化機。七明通一聚,九轉不難知。 |
4  | 十地圓明結,真空話祖基。大通觀自在,一點鎮無為。 |
5  | 放曠天衣祿,逍遙絕世羈。化生真水火,日月兩交飛。 |
6  | 悟徹先天理,昇騰自有期。沖融明了了,道德實希夷。 |
7  | 授教吟 |
8  | 師遊東海道方行,從此玄門日日興。至教人天扶聖化,法言空外契黃庭。 |
9  | 壺中密鍊全今古,斡運遊璣宇宙清。氣化本源無漏體,神真一點碧霞精。 |
10  | 衝開玉藏通三賓,放出圓光射五明。洞達虛空方自在,回還養拙漸神靈。 |
11  | 慧風飄蕩千痾散,真一沖和萬化生。寶璧流輝投玉海,真祥變鍊結朱嬰。 |
12  | 純陽加减天光綻,水火浮沉道進程。灌頂醍醐人怎曉,出塵手段世皆驚。 |
13  | 山嗚谷吼連天喜,揭地轟雷發笑聲。得道無為真了了,周而復始自圓成。 |
《搜真吟》 |
1  | 浩然無極真空體,落在迷囚不辨真。酒色氣財摧本柄,憂愁思慮喪元真。 |
2  | 悟來掣碎眉間鎖,省後修完性內真。玉洞雲封堪養浩,丹臺雪暖漸全真。 |
3  | 千重寶焰攢神室,萬道天光罩本真。皓月清風同一體,無為無漏自朝真。 |
《脫塵吟》 |
1  | 大道留傳小小真,下方雲海遇良因。仲尼蘊行同成侶,白首金容可作鄰。 |
2  | 三界十方歸一化,千門萬法妙通神。蓋因緘口清心地,運轉精光日日新。 |
3  | 萬萬靈明常守護,千千鸞鶴自相親。諸天諸地皆通徹,未肯輕傳與世人。 |
4  | 元命吟 |
5  | 真一善人,唯德是輔。廣演慈悲,拔亡濟苦。 |
6  | 養浩通靈,真祥反哺。積慶無涯,福星臨注。 |
7  | 俗契恩深,投胎父母。化成身體,補修根祖。 |
8  | 苦行實心,包懷今古。接衆指迷,百靈加護。 |
9  | 內鍊真空,普施甘露。混世光陰,瑩然而住。 |
10  | 萬變定基,俱無作做。地獄天堂,從人所慕。 |
11  | 解脫羈韁,誓無回顧。日月流光,每遭真遇。 |
12  | 養火投玄,祥光敷布。透入晴空,展開雲路。 |
13  | 法界周旋,萬神攢聚。跳出輪迴,滿空歌舞。 |
14  | 洞煥太空,我之門戶。玉簿書名,一聞千悟。 |
15  | 上達諸天,下開冥府。法道通真,皇天后土。 |
16  | 金液還丹,洗心堅固。擬學神仙,莫存能所。 |
17  | 自遇真師,專憑養素。皓月知音,清風伴侶。 |
18  | 朗照無邊,欣逢正主。四大五常,迴光返補。 |
19  | 了了無為,盡朝元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