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 檢索 "羧"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皇朝經世文編
條件: 包含字詞「羧」
Total 1

卷一百十三工政十九江蘇水利下

25
謹按浙西諸郡。惟蘇松最居下流。以杭嘉湖宣歙諸路之水。瀦為太湖。溢流灌溉於蘇松常三郡各屬之中。治之則其利甚大。不治則害亦如之。太湖之水。三江受之。三江之水。大海受之。其東北由劉河入海者。婁江也。東南由黃浦入海者。雖非東江故跡。亦今之東江也。吳淞一江。獨當其中。經昆山嘉定青浦上海四縣界入海。乃太湖之正脈。有一不通。終非善治。此今日之水利。固宜清三江之原。治三江之委。並分理三江之腹。乃為得也。自宋及元明數百年來。言水利者。治跡具詳。然考明代所言。已與宋元異。而今日又與明代異。時異勢殊。即數十年中情形屢易。有未可執故籍以求之者。茲勘得三江之中。又各有情形。源分派別。東江雖久堙。而其源固在。即太湖下流之牛茅墩浪打穿唐家湖等處是也。自唐家湖入運河。合浙西諸水。歸白蜆江急水港入澱湖。經三泖。橫亙百餘里。散流於元和青浦婁縣各蕩漊塘浦之中。散而無統。其中間故道。非如松婁二江。有經流之可指。然至黃浦出海之處。則歸並於一途。其水勢浩瀚。不但遠勝婁江。亦大於松江數倍。是東江雖無專一之故道。而同流共貫之黃浦。又實為松江所藉以為瀉洩之大助也。婁江自魚口入。繞蘇郡城。合胥口銅坑入運之水。經致和塘。至太倉鎮洋之劉河入海。首尾身段。井然不亂。加以西北昆陽諸河青洋下界各浦之水。從旁注之。故劉河洩瀉。可與黃浦同功。惟吳淞一江。受源於大小吳家南仁諸港。出運河匯入龐山湖。出大斜口。與瓜涇港東下之水會。再東與寶帶橋東下之水會。經吳江元和昆山青浦嘉定等邑。至上海歸於黃浦。其兩岸分洩旁注之浦港湖蕩。聯絡貫注。視婁江入海之路。迂而且遠。然源遠流長。能容東江之瀠洄。受婁江之挹注。包容停蓄。灌溉利濟。較東婁二江。實廣且溥。江震沿河各港。半多淤淺。長橋石堤。洞竇多湮。龐山一湖。半成灘漲。居民種植茭草蘆葦。以致河港淺隘。來細源微。又其中為青洋江下界浦等處掣其水以入劉河。其勢益弱。而入海通潮之處。潮水渾濁。來則洶湧。其勢莫御。去則遲緩。其泥易澱。江水既弱。不能敵其洶湧。而滌其渾濁。故江身半多浮漲。江面日漸淺狹。自順治九年至今。吳松劉河等處。發帑開浚者。已十數次。詳請修治者。不啻數十次。是我 朝開浚之功。視歷代倍勤。故水患較歷代亦甚少。然數十年來。蘇松各屬。究不免有泛溢之憂者。其弊在民貪小利而昧遠計。官多偏治而暗情形。東升西漲。苟利一身。補偏救敝。只利一邑。或治在尾閭而遺其腹心。或治在承接而不究源頭。究未能自始至終通身勘治也。今奉檄勘查。首起震邑之一十八港。江邑之一十七橋。次及魚胥口銅坑等口。從港達橋。從口達運。脈絡分明。則三江之源頭承接已清。由此而龐山薛澱三泖等湖。逐縣查勘。逐段詳審。直至浦海歸宿之區。自原及委。逐次注明。其餘干河支港。尚未及逐勘者。緣吳松一江。視婁江東江倍難。婁江雖尾段淤淺。然首尾直捷。治之事半而功倍。吳松江現多淤漲。首尾迂回。治之功倍而效賒。東江但治其源。而委固已清。吳松新疏其源。必欲兼疏其腹。今查吳松江。自青邑之泗江口起中界嘉邑。東至上邑新嬌謚埂A槳陡≌恰=銜罩江面。已淤塞過半。及今不治。雖首尾皆通。必有腹心之患。故勘估之功較多。誠使開浚深闊。則江流之正脈已旺。雖有旁洩之水。而經緯各分。不致殺江流之勢矣。婁江惟劉河一帶。自鎮邑之新造橋起至陸渡橋外止。淤淺太甚。以全角言之。則吳松江為重。以今日之情形言之。則又以劉河為急。此因時制宜之道也。至支干浦漊。並宜一體兼治。乾河者即三江之四支。而支港者又三港之血脈。貫串於四支百骸之中者也。但一時並治。俱請 國帑。限日既難畢工。過時又恐阻礙。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