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杖瘡珍珠散 |
2  | 兼治一切刀傷斧砍,敷上立即止血斂口,腫毒久不收口者,掃上立即生肌收口。 |
3  | 珍珠 乳香 海螵蛸 琥珀 象皮沒藥 龍骨 兒茶 輕粉 瓜兒竭研細,瓷瓶密貯,毋洩其味。 |
4  | 制油紙法 |
5  | 槐枝一寸長,四十九段,麻油四兩。熬至枝枯撈起,再入黃蠟四兩熔化,乘熱即裁濃綿紙,長闊四五寸,或濃皮紙拖油取起,出火氣聽用。 |
6  | 凡杖後用刷桿挑敷前制末藥於杖處,將油紙粘貼,再用尋常油紙蓋之,外以新布裹定,一日一換藥紙,每次只用藥五六分,不過數日。設若杖瘡已經見水過,須倍費時日也,用此藥,必須制油紙,否則收口過速,恐留餘毒也。 |
7  | 散腫止痛膏 |
8  | 嫩松香 萆麻仁 潮腦 珠 銅綠先將松香用重湯燉化,再入四味調勻,用陳油紙甘草湯煮過,陰乾,攤貼,杖瘡不可見水,粘貼扎緊。 |
9  | 又方 生大黃末,紅糖調敷,候干,溫湯洗去。又敷數次,大有散血止痛之功。 |
10  | 又方 凡杖後,即用童便和酒一杯飲之。以免血氣攻心,外用熱豆腐鋪在杖傷處,其氣如蒸,腐色變紫後,易之,候紫血散盡,轉淡紅色為愈。 |
11  | 又方 韭菜搗爛敷之。 |
12  | 又方 陳鍛石為末,水調鵝翎掃上。 |
13  | 又方 鳳仙花連梗葉搗敷。 |
14  | 又方 豆腐煮透,拌黃柏細末搗敷。 |
15  | 又方 細磁盤擂極細末,麻油調敷,立時止疼。 |
16  | 又方劉寄奴 馬鞭草研細蜜調搽,潰者乾摻。 |
17  | 棒瘡皮破 闢麝草葉搗爛,敷上扎住,即愈。 |
18  | 散瘀拈痛膏 |
19  | 凡杖後皮肉損破,紅紫青斑, 腫疼痛墜重者,用如意金黃散一兩,加樟冰三錢研勻,以白鍛石一升,用水二碗和勻,候一時許,用灰上清水傾入碗內,加麻油一半和勻,用竹箸百轉,自成稠膏,調前藥稀稠得所聽用。杖後帶血,不用湯洗,將藥通遍敷之,紙蓋布扎,夏月一日,冬月二日,方用蔥湯淋洗乾淨,仍再敷之,痛止腫消,青紫即退。傷重者另搽玉紅膏完口。 |
20  | 又方臘豬油 黃臘 潮腦 白蠟 輕粉 鉛粉 沒藥 冰片 乳香先將豬油、二蠟化開,再入各末攪勻攤貼。油紙用甘草湯煮熟揉軟,熱湯燉化攤貼。凡棒瘡破爛至重疼痛者,一日換一張,三日全愈。 |
21  | 一方 豬油二兩,潮腦一兩,白蠟、黃蠟各七錢五分,輕粉一錢,麝香、冰片各三分,無乳香、沒藥、鉛粉。 |
22  | 杖瘡爛下肉至重者。木耳水泡搗爛,敷在爛處,止痛生肌。 |
23  | 鬼代丹 |
24  | 受杖不痛,故名。 |
25  | 無名異 木鱉子 自然銅 地龍 乳香 沒藥草烏為末,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溫酒化下。凡用此丸,可先用出過蛾的蠶繭子,燒灰二錢為末,酒調下,再服此丸,不曾遇責,可用牛膝、甘草煎湯服之,即解。 |
26  | 乳香散 |
27  | 杖瘡神效。 |
28  | 全當歸 自然銅 茴香 滴乳香 真沒藥研細。每服五錢,溫酒調下。 |
29  | 寄杖散。未打之先,取白蠟一兩,細切入碗內,滾酒泡服,則雖打著不痛。 |
30  | 杖傷。久爛中有四五分深潭,不能收口者。 |
31  | 血竭 朱丹 輕粉 白蠟共為細末。摻上一日夜,其肉四圍生起,兩日即平。 |
32  | 又方 杖後腫痛。 |
33  | 雄黃 密陀僧研細水調敷,極妙。 |
34  | 杖後 白芨研細,每日米飲調下三錢,數日即愈。 |
35  | 仙傳膏 |
36  | 杖後重傷,死血鬱結,呃逆不食,並夾傷內爛,貼之可以起死回生。 |
37  | 輕粉 血竭 樟腦 冰片 麝香 沒藥 乳香共研極細。用豬板油一兩二錢,黃蠟一兩,同化調藥成膏,攤貼患處,晝夜流水,實時蘇醒。 |
38  | 又方 滑石、大黃、赤石脂各等分,研細,蜜調敷。 |
39  | 又方 梧桐樹根曬燥,炒黃研細,重者一錢,輕者五分,好酒衝服。 |
40  | 卷三十七 急救部湯潑火傷門主論 |
41  | r湯潑火瘡 p04-a41a219.bmp r申斗垣曰:火之為用,性最猛烈,萬物傾刻成灰,何況人之皮肉,經此灼燔,皮焦肉卷,苦痛難熬,輕則成瘡,重則致死,百計千方,難免其苦,特選奇方以救湯火中傷之苦。又曰:滾湯沸油熱粥失誤,常遭其害,令人皮 肉爛。 |
42  | 又曰:每見貧苦烤火禦寒,熾令火氣入肉,成瘡作痛出汁,宜制柏散加蘇荷末摻之。 |
43  | 陳實功曰:但凡水火之氣,當分其勢而利導之,切不可驟用冷汁淋漓,涼藥塗敷,熱毒得冷,更深入骨難瘥。設令寒涼一逼,火毒歸心,殺人更速。又曰:此患原無內証,皆從外來也。有湯火熱極,逼毒內攻,又有外傷寒涼,激毒入極,外皮損爛者,用清涼膏等藥塗之。如毒瓦斯入內,煩躁口乾,二便秘澀者下之,破珍珠散搽之。錢青掄曰:湯火傷飲冷水者,必死。浸冷水生必爛至骨。澄曰:凡被火傷悶絕者,急用輪回酒或童便灌之,或溫水和蜜灌之,甚則用酒燙熱,入浴缸內,令被傷人浸酒中,極重不死。若發熱作渴,小便赤澀,用四物湯加連翹、梔子、甘草滋陰養血,以消其毒。若傷處死肉而不作痛者,用四君子湯加當歸、川芎、連翹,健其脾胃,以消其毒。若傷處死肉不潰,用八珍湯加白芷,補氣排膿。如不應,加肉桂,如不斂,用四君子湯加當歸、川芎、黃 健脾養胃生肌,不應,加炮姜。若小兒被傷,目睫頭搖,用四君子湯加當歸、川芎、山梔健脾胃,清肝火。若食後被傷,腹脹作痛,用四君子湯加山梔、神曲、山楂壯脾胃以消之,此乃規矩准繩,不可更張至誤也。 |
44  | 《醫鑒》曰:凡被回祿煙熏至死者,白蘿卜搗汁灌之即蘇,以其辛能散氣也。 |
45  | 澄曰:凡被火傷之人,宜用羌活一兩煎服,俾火毒得汗外洩,庶免內攻。 |
46  | 卷三十七 急救部湯潑火傷門主方 |
47  | 雷真君逐火丹 |
48  | 。治無意之中,忽為湯火所傷,遍身潰爛,與鬼為鄰,服之可以變死而生。 |
49  | 當歸 白茯苓 黃 大黃 生甘草 荊芥穗 黃芩 防風水煎服,一劑痛減半,兩劑痛全減,三劑瘡口全愈,此至聖至神之方也。 |
50  | 又方 哈蜊殼火 研細,麻油調如稀糊,以鵝翎掃上如冰,至重者二三遍全好,疤痕全無。忌酒,如吃酒必作癢,抓破有痕。 |
51  | 又方 用煮熟雞蛋黃炒出油來,調竹蛀蟲屑搽之。 |
52  | 火瘡疼不可忍。 |
53  | 生大黃 黃連 黃柏 黃芩 白芨研細末,麻油調搽又方 先用好酒洗之,再以鹽敷,則護肉不壞,如皮塌者,以酒熬牛皮膠敷之,如遍體傷者,用好酒滿浸,溫則易之,可保火燒不死。 |
54  | 又方 菜油一碗,浸一刻即不疼,兩三日便褪皮,如不便浸,頻頻塗之。 |
55  | 又方 先以糯米漿雞翎掃上,後用劉寄奴研末搽上。不痛且無疤痕。 |
56  | 又方 陳年白螺螄殼 研,入輕粉和研,濕則乾摻,不破清油調搽。 |
57  | 又方 白芝麻殼燒存性,研細敷之,若患處乾燥,則用麻油調搽。 |
58  | 又方 丹參半斤,羊油二斤,煎三五沸,濾清塗之。 |
59  | 又方綠豆粉 榆皮面 輕粉研細,麻油調搽,濕則乾摻。 |
60  | 又方 先用蠟酒冷洗,以拔其毒,再用煮熟雞蛋十餘枚,去白取黃,炒焦黑取油一盞,調生大黃細末二兩搽之。 |
61  | 又方當歸 生大黃研細。用麻油或蠟燭油調搽之。 |
62  | 又方白蠟 藤黃用瓷碗一個,生姜擦過,黃土和泥塗之。碗不能碎,放火上將蠟溶化,藤黃捶如豆大,同熬如炭形為度,將藤黃揀去,蠟熬如鵝黃色,然後加麻油三斤,煎勻收貯,搽之。 |
63  | 麻黃膏 |
64  | 雄豬油 斑蝥 萆麻子 麻黃 大楓子先將豬油化開,下斑蝥煎數沸,隨去斑蝥,再下麻黃,煎枯濾去渣,將大楓子、萆麻子和勻聽搽。 |
65  | 又方大黃 樸硝菜油調搽,取肉得咸則堅實,且解熱毒也。 |
66  | 湯火傷已發泡者,解熱毒為主。 |
67  | 蛤蜊殼 蚌殼灰 生石膏 大黃研細,香油調搽。取其寒勝熱也。 |
68  | 湯泡火傷,並治牲口燒傷,敷上須臾水出,流水則吉,反此為凶。 榆樹根白皮研細一兩,飛丹二錢和勻,井華水調敷,或冷水敷之。 |
69  | 又方細茶 小麥共炒黑色存性,研細末,濕則乾摻,乾則用麻油調搽。 |
70  | 又方 風化鍛石入水攪勻澄清,加麻油,約油三灰水七為率,攪勻,雞翎掃上。 |
71  | 黃柏散 |
72  | 黃柏一大塊,用生豬胰炙酥為末,麻油調搽。 |
73  | 火燒悶絕,並治野狼煙煤炭毒 輕則白蘿卜汁灌之,重則用熱尿灌之。 |
74  | 火傷並火藥傷 煤炭燒紅搗末,醋調塗。 |
75  | 湯火傷,未起泡者 醬敷。 |
76  | 又方 面糊塗良。 |
77  | 又方 鹽汁浸。 |
78  | 湯火傷泡已破者,當收濕解毒生肌為主 榆樹皮根研細,麻油調敷。 |
79  | 又方 石膏研細,桐油調敷。痛即止,熱即退。 |
80  | 又方 熟石膏、東丹,研勻摻之。 |
81  | 又方 銀杏研末摻之。 |
82  | 又方 西瓜皮入瓷壇內,埋土內化水,搽之。 |
83  | 又方 冷燒酒淋洗,止痛。 |
84  | 又方 線香嚼碎,敷之。 |
85  | 又方 秋葵花浸麻油塗。 |
86  | 又方 地榆研細,麻油調塗,或榆白皮末,豬油調塗。 |
87  | 又方 醃菜葉貼之,或咸菜鹵浸之。 |
88  | 又方 石膏生桐油調搽。 |
89  | 又方 鹽酒浸之。 |
90  | 又方 生大黃末,雞蛋清或砂糖桐油蜜醋,俱可調敷。 |
91  | 又方 風化鍛石,雪水調搽。 |
92  | 又方 白頸蚯蚓糞, 存性,麻油調搽。 |
93  | 又方 豬毛 灰,香油調搽。 |
94  | 又方 扁柏葉焙研,麻油調搽。 |
95  | 又方 豬板油加乾面搗搽。 |
96  | 又方 泥漿加鹽醋塗之。 |
97  | 又方 柏子樹皮研末,麻油調搽。 |
98  | 又方 鹽搽。 |
99  | 又方 生大黃研細,麻油調搽,立刻止痛,不起泡。 |
100  | 又方 絲瓜葉搗爛敷上,一日即好。 |
101  | 又方 糯米粉炒黑,酒調敷,熱酒 傷神效,或菜油調。 |
102  | 又方 陳面糊敷滾油潑傷,神效。 |
103  | 又方 大麥炒黑研細,用粥沫調搽,即刻止痛,麻油調亦可。 |
104  | 又方 麩皮炒黑研末敷。 |
105  | 又方 臘月豬膽汁塗,黃柏炙乾為末,敷之。 |
106  | 又方 螃蟹殼燒灰,麻油調搽。 |
107  | 又方 取雄雞宰熱血淋瘡上,隨淋隨效。 |
108  | 又方 生大黃切片,浸麻油搽,愈陳愈效。 |
109  | 又方 扁柏葉同冷濃茶搗爛敷。 |
110  | 保生救苦丹 |
111  | 治火燒油 ,及一切狗嚙損傷。 |
112  | 生寒水石研細,油調塗之,其痛立止。 |
113  | 滾粥 傷 錫箔遍貼神效,如受傷重者,可吃溫香油一盅。 |
114  | 湯火傷 槐花炒研末,油調搽,立時止痛。 |
115  | 又方 爛茶葉敷。 |
116  | 湯火傷爛見骨者。百草霜三錢,輕粉一錢五分,乳香麻油調搽。 |
117  | 玄妙飲 |
118  | 川黃連 天花粉 玄參 桔梗 陳皮 黑山梔 淡竹葉水煎服,如藥不便,只用好酒溫洗,拔其熱毒,內服童便,以護其心,使火毒不內攻,隨取大黃末桐油調敷。即垂危者,皆保無恙。 |
119  | 秘方 劉寄奴研為細末,桐油或菜油調敷,其泡立消,其痛立止,傾刻結靨,神驗。 |
120  | 又方 圓眼殼燒灰為末,真桐油調塗數次,即愈。 |
121  | 又方 生蘿卜搗爛敷之,甚效。 |
122  | 火燒爛神方。狗骨 成灰為細末,麻油調敷,神效無比。 |
123  | 燒爛神方 鐵鏽花磨水塗之,神效。 |
124  | 又方大黃 貫仲 黃柏共研細末,用煮熟雞蛋黃數枚入鍋內炒出油,調敷三五日全好無疤。 |
125  | 湯潑。 |
126  | 老松皮 生大黃研細末,生桐油調如稀糊,掃上即出熱氣,隨手其泡自消。 |
127  | 湯火傷 狗油熬老,敷患上,隨干隨敷。 |
128  | 又方 胭脂濕冷水貼患處,貼後水乾,即用涼水滴胭脂上,立即止痛不起泡。 |
129  | 火燒 人糞瓦上焙枯黑為末,香油調搽。 |
130  | 火燒滾湯起泡 陳喬麥面打糊,裱上立止,疼痛結靨。 |
131  | 火燒、湯潑、粥燙、油燙奇方。 |
132  | 平日泡過茶的茶葉剩下的茶腳,不拘甚的粗細茶葉,用瓦壇一個放朝北地上,日逐裝在壇內,聚之已滿,用大磚一塊蓋好,須得一年,用之方妙,愈陳愈好。凡遇上証,不問已潰未潰,搽上即定痛結疤,第一驗方。 |
133  | 湯火所灼 暖灰水和敷,並用灰汁洗。 |
134  | 又方黍米 六曲研末,雞蛋白和塗。 |
135  | 又方 柳樹白皮切細,同豬油熬塗。 |
136  | 又方 柏樹白皮切細,同豬油熬塗。 |
137  | 又方 小便漬洗。 |
138  | 又方 苦酒和雄黃塗。 |
139  | 湯火灼已成瘡 白蜜塗上,取竹膜貼之。 |
140  | 又方 雞蛋白塗。 |
141  | 又方 豆醬汁塗。 |
142  | 又方 柳樹皮燒灰敷。 |
143  | 又方 豬油和米粉敷。 |
144  | 又方 狗皮碎剪,烊皮膠和之,遍封傷上結痂自落。 |
145  | 又方 新熱牛糞塗。 |
146  | 又方 石膏細末搽之。 |
147  | 又方 白蘞末搽。 |
148  | 又方 陳鍛石水和敷,乾則換敷。 |
149  | 滾湯煎膏所傷潰爛 丹參切細,羊油熬膏敷。 |
150  | 又方 搗生芝麻如泥,濃敷。 |
151  | 又方 地榆末同雞蛋清調搽。 |
152  | 又方 新牛糞和雞蛋清塗,止痛不爛。 |
153  | 湯火傷 生梨搗碎敷。 |
154  | 又方 豬油、生大黃、頭髮同熬,濾清候冷塗上。 |
155  | 又方 絲瓜葉陰乾為末,麻油或菜油調搽。 |
156  | 湯火燙平時收老黃瓜不拘多少,覓濃實瓷瓶收貯,藏暗濕處,自爛為水,塗傷處立時止痛,即不起泡。 |
157  | 又方 狗血塗。 |
158  | 又方 油 子燒成性,研極細末入真香油,在乳缽內研糊塗。 |
159  | 爆竹炸傷 急取鮮柏枝搗和,香油調敷。 |
160  | 湯火傷 傷時人皆倉惶無主,切不可用冷水澆洗,如一時敷藥不便,先飲童便一碗,或生蘿卜汁一碗,後用雞蛋數個,每個打一孔,瀝取蛋清入碗內,用箸調成清水,用雞毛蘸掃傷處,每次掃六回,每日掃六次,止痛消腫退熱,生肌無痕。 |
161  | 又方 陳鍛石。不拘多少,泡水中候灰澄清,取水和小磨麻油攪勻,似蛋清一樣,以雞翎掃患處,外用兔毛粘貼。若干後沾實,則不必揭動,如不沾再掃貼。 |
162  | 又方 熟雞蛋黃置銀石器中熬油,調胡粉搽。 |
163  | 又方 楊梅樹皮及根燒存性,香油調敷。 |
164  | 又方 冬月收頭一次雪水,至夏月拾西瓜皮泡雪水內封貯。臨用頻洗傷處,其效猶速。 |
165  | 又方 梨切片貼,止痛不爛,火燒 龜甲燒灰,香油調搽。 |
166  | 又方 西瓜皮焙為末,雞蛋清調搽。 |
167  | 神仙一把抓 |
168  | 治湯火燒傷並杖瘡。 |
169  | 黃丹 潮腦為末,以蜜調勻,塗患處,立刻止疼,好後無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