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一百三十三·樂考六

《卷一百三十三·樂考六》[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度量衡
2
《虞書》:「同律度量衡。」
3
《王制》:「古者以周尺八尺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為步注:周尺之數,未詳聞也。按:禮制,周以十寸為尺,蓋六國時多變亂法度,或言周尺八寸。疏:
4
鄭注,十寸為尺。按:《玉人職》云,鎮圭尺有二寸。又云,桓圭九寸,是周猶以十寸為尺也。今經云,以周尺六尺四寸為步,乃是六十四寸,則謂周八寸為尺也。」
5
《考工記》:氏為量,改煎金錫則不耗。不耗然後權之權之,然後準之準之,然後量之改煎,重煎也。重煎而不減耗,然後秤分之。秤金多少以擬鑄器也。已秤則知輕重,然後更擊鍛金,令平正之,齊其金之大小也。既準訖,量金計人模中鑄作也。量之以為,深尺,內方尺而圜其外,其實一以其容為之名也。四升曰豆,四豆曰區,四區曰。,六斗四升。十則鍾。方尺積千寸,於今粟米法計少二升八十一分。升之二十二其數必容。此言內方耳,圜其外者為之唇。其臀一寸,其實一豆謂覆之其底深一寸。其耳三寸,其實一升耳在旁可舉也。重一鈞重三十斤。其聲中黃鍾之宮應律之首,概而不稅令百姓得以量而不租稅。」
6
沙隨程氏曰:「銅重一鈞,深尺,內方尺,其聲中黃鍾之宮,豈扣擊而得其聲否?平,又漢斛重二鈞,方尺,以圜函方,聲中黃鍾。夫龠管小差,已不得其調。周漢斛,相去甚遠,乃俱吻合黃鍾,此愚所未解也。有告迥曰:『以聲定龠若斛。』則是離合其數,與黃鍾之聲會耳,非扣擊而得其聲也。」
7
齊舊四量:豆、區、釜、鍾。四升為豆,各自其四,以登於釜四豆為區,區斗六升。四區為釜,釜六斗四升。登,成也。量音亮,區,烏侯反。釜十則鍾六斛四升。陳氏三量皆登一焉,鍾乃大矣登,加也。加一,謂加舊量之一也。以五升為豆,四豆為區,四區為釜,則區二斗,釜八斗,鍾八斛。舊本以五升為豆,四豆為區,四區為釜,直加豆為五升,而區、釜自大,故杜雲區二鬥,釜八斗是也。本或作五豆為區,五區為釜者,為加舊豆、區為五,亦與杜注相會,非於五升之豆,又五五而加也。以家量貸而以公量收之貸厚而收薄
8
《漢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本起黃鍾之長。
9
以子穀黍中者孟康曰:「子北方,北方黑,謂黑黍也。」師古曰:「此說非也。子穀,猶言穀子耳。黍即黑黍,無取北方為號也。中者不大不小也。言取黑黍穀子大、小、中者,率為分、寸也。音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鍾之長。一為一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十丈為引,而五度審矣。
10
其法用銅,高一寸,廣二寸,長一丈,而分、寸、尺、丈存焉。用竹為引,高一分,廣六分。長十丈,其方法矩,高廣之數,陰陽之象也孟康曰:「高一分,廣六分。一為陽,六為陰也。」。分者,自三微而成著,可分別也。寸者,忖也。尺者,也師古曰:「音約。」。丈者,張也。引者,信也師古曰:「信讀曰伸,言其長。」。夫度者,別於分,忖於寸,於尺,張於丈,信於引。引者,信天下也。職在內官師古曰:「內官,署名也。《百官表》云『內官長丞,初屬少府,中屬主爵,後屬宗正』。」,廷尉掌之師古曰:「法度所起,故屬廷尉也。」。量者,龠、合、升、斗、斛也師古曰:「龠音。
11
合音ト。」。所以量多少也師古曰:「量音力張反。」。本起於黃鍾之龠,用度數審其容師古曰:「因度以生量也。其容,謂其中所容受之多少也。」,以子穀黍中者千有二百實其龠,以井水準其概孟康曰:「概欲其直,故以水平之。井水清,清則平也。」師古曰:「概所以概平斗斛之上者也。音工代反,又音工內反。」。十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斗,十斗為斛,而五量嘉矣師古曰:「嘉,善也。」。其法用銅,方尺而圜其外,旁有焉鄭氏曰:「音條桑之條,,過也。算方一尺,所受一斛,過九五毫,然後成斛。今尚方有王莽時銅斛,制盡與此同。」師古曰:「,不滿之處也,音土反。」
12
其上為斛,其下為斗孟康曰:「其上謂仰斛也,其下謂覆斛之底,受一斗。」
13
左耳為升,右耳為合龠。其狀似爵,以縻爵祿晉灼曰:「縻,散也。」。上三下二,參天兩地,圜而函方,左一右二,陰陽之象也。其圜象規,其重二鈞,備氣物之數,合萬有一千五百二十孟康曰:「三十斤為鈞,鈞萬一千五百二十銖。」。聲中黃鍾,始於黃鍾而反覆焉孟康曰:「反斛聲中黃鍾,覆斛亦中黃鍾之宮,宮為君也。」臣瓚曰:「仰覆受一斛,覆底受一斗,故曰反覆焉。」師古曰:「覆音方目反。」君制器之象也。龠者,黃鍾律之實也,躍微動氣而生物也。合者,合龠之量也。升者,登合之量也。鬥者,聚升之量也。斛者,角斗平多少之量也。夫量者,躍於龠,合於合,登於升,聚於斗,角於斛也。職在太倉,大司農掌之師古曰:「米粟之量,故在太倉也。」。衡權者:衡,平也;權,重也。衡所以任權而鈞物平輕重也。其道如底師古曰:「底,平也,謂以底石厲物令平齊也。底音指。」,以見準之正,繩之直,左旋見規,右折見矩。其在天也,佐助璇璣,斟酌建指,以齊七政,師古曰:「七政,日、月、五星也。」故曰玉衡。《論語》曰:「立則見其參於前孟康曰:「權、衡、量,三等為參。」,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又曰:「齊之以禮。」此衡在前居南方之義也。權者,銖、兩、斤、鈞、石也,所以稱物平施,知輕重也。本起於黃鍾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銖,兩之為兩。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忖為十八,《易》十有八變之象也孟康曰:「忖,度也,度其義有十八也。黃鍾、龠、銖、兩、鈞、斤、石凡七,與下十一象為十八也。」張晏曰:「象《易》三揲蓍而成一爻,十八變具六爻而成卦。」。五權之制,以義立之,以物鈞之,其餘小大之差,以輕重為宜。圜而環之,令之肉倍好者孟康曰:「謂為錘之形如也。」如淳曰:「體為肉,孔為好。」師古曰:「錘者,秤之權也,音直垂反,又音直睡反。」,周旋無端,終而復始,無窮已也。銖者,物繇忽微始,至於成著,可殊異也師古曰:「繇讀與由同。
14
由,從也。」。兩者,兩黃鍾律之重也李奇曰:「黃鍾之管重十二銖,兩之二得二十四。」。二十四銖而成兩者,二十四氣之象也。斤者,明也,三百八十四銖,《易》工篇之爻,陰陽變動之象也。十六兩成斤者,四時乘四方之象也。
15
鈞者,均也,陽施其氣,陰化其物,皆得其成就平均也。權與物均,重萬一千五百二十銖,當萬物之象也。四百八十兩者,六旬行八節之象也孟康曰:「六甲為六旬,一歲有八節,六甲周行成歲,以六乘八節得之。」。三十斤成鈞者,一月之象也。石者,大也,權之大者也。始於銖,兩於兩,明於斤,均於鈞,終於石,物終石大也。四鈞為石者,四時之象也。重百二十斤者,十二月之象也。終於十二辰而復於子,黃鍾之象也孟康曰:「數始於銖,終於石。石重百二十斤,象十二月。銖之重本取於子。律,黃鍾一龠容千二百黍,為十二銖,故曰復於子,黃鍾之象也。」。千九百二十兩者,陰陽之數也。三百八十四爻,五行之象也。四萬六千八十銖者,萬一千五百二十物歷四時之象也。而歲功成就,五權謹矣。權與物鈞而生衡,孟康曰:「謂錘與物鈞,所秤適停則衡平。」,衡運生規,規圜生矩,矩方生繩,繩直生準韋昭曰:「立準以望繩,以水為平。」
16
準正則平衡而鈞權矣,是為五則。規者,所以規圜器械,令得其類也;矩者,矩方器械,令不失其形也。規矩相須,陰陽位序,圜方乃成。準者,所以揆平取正也;繩者,上下端直,經緯四通也。準繩連體,權衡合德,百工繇焉,以定法式師古曰:「繇讀與由同。由,用也。」。輔弼執玉,以翼天子師古曰:
17
「翼,助也。」。《詩》云:「尹氏太師,秉國之鈞,四方是維,天子是毗,俾民不迷師古曰:」《小雅·節南山》之詩,言尹氏居太師之官,執持國之權量,維制四方,輔翼天子,使下無迷惑也。」。」咸有五象,其義一也。職在大衡,鴻臚掌之平均曲直,齊一遠近,故在鴻臚
18
魏初,杜夔造斛,即《周禮》所謂嘉量也。深尺,方尺,實一音輔
19
臀一寸,實一豆。耳三寸,實一升。重一斤,聲中黃鍾。晉氏播遷,亡其彞量。
20
◎隋志言歷代度量衡之制
21
△審度
22
《史記》曰:「夏禹以身為度,以聲為律。」《禮記》曰:「丈夫布手為尺。」《周官》云:「璧羨起度。」鄭司農云:「羨,長也。此璧徑尺,以起度量。」《易緯·通卦驗》「十馬尾為一分。」《淮南子》云:「秋分而禾蔚定,蔚定而禾熟。律數十二蔚而當一粟,十二粟而當一寸。」蔚者,禾穗芒也。《說苑》云:「度量權衡以粟生,一粟為一分。」《孫子算術》云:「蠶所生吐絲為忽,十忽為杪,十杪為毫,十毫為,十為分。」此皆起度之源,其文舛互。唯《漢志》:
23
「度者,所以度長短也,本起黃鍾之長。以子穀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黍為黃鍾之長。一黍為一分,十分為一寸,十寸為一尺,十尺為一丈,十丈為一引,而五度審矣。」後之作者,又憑此說,以律度量衡,並因黍,散為諸法,其率可通故也。黍有大小之差,年有豐耗之異,末代量校,每有不同,又俗傳訛替,漸致增損。今略諸代尺度一十五等,并異同之說如左。
24
一、周尺 《漢志》王莽時劉歆銅斛尺。後漢建武銅尺。
25
晉泰始十年荀勖律尺,為晉前尺。祖沖之所傳銅尺。
26
徐廣、徐爰、王隱等《晉書》云:「武帝泰始九年,中書監荀勖校太樂八音,不和,始知為後漢至魏,尺長於古四分有餘。勖乃部著作郎劉恭依《周禮》制尺,所謂古尺也。依古尺更鑄銅律呂,以調聲韻。以尺量古器,與本銘尺寸無差。又汲郡盜發魏襄王冢,得古周時玉律及鐘磬,與新律聲韻ウ同。于時郡國或得漢時故鐘,吹新律命之,皆應。」梁武《鍾律緯》云:「祖沖之所傳銅尺,其銘曰:
27
『晉泰始十年,中書考古器,揆校今尺,長四分半。所校古法有七品:一曰姑洗玉律,二曰小呂玉律,三曰西京銅望臬,四曰金錯望臬,五曰銅斛,六曰古錢,七曰建武錢八曰建武銅尺。姑洗微強,西京望臬微弱,其餘與此尺同銘八十二字。』此尺者,勖新尺也。今尺者,杜夔尺也。雷次宗、何允之二人作《鍾律圖》,所載荀勖校量古尺文,與此銘同。而蕭吉《樂譜》謂為梁朝所考七品,謬也。今以此尺為本,以校諸代尺。」云。
28
二、晉田父玉尺 梁法尺實比晉前尺一尺七。
29
《世說》稱,有田父於野地中得周時玉尺,便是天下正尺。荀勖試以校尺,所造金石絲竹,皆短校一米。梁武帝《鍾律緯》稱,主衣從上相承,有周時銅尺一枚,古玉律八枚。檢主衣周尺,東昏用為章信,尺不復存。玉律一口蕭,餘定七校夾鍾,有昔題刻。制為尺,以相參驗。取細毫中黍,積次酬定,今之最為詳密,長祖沖之尺校半分。以新尺制為四器,名為通。又依新尺為笛,以命古鐘,按刻夷則,以笛命飲和韻,夷則定合。按此兩尺長短近同。
30
三、梁表尺實比晉前尺一尺二分二一毫有奇。
31
蕭吉云:「出於《司馬法》。梁朝刻其度於影。」表以測影按此即奉朝請祖恆所算造銅圭影表者也。經陳滅入朝。大業中,議以合古,乃用之調律,以制鐘磬等八音樂器。
32
四、漢官尺實比晉尺一尺三分七。晉時始平掘地得古銅尺。
33
蕭吉《樂譜》云:「漢章帝時,零陵文學史奚景於泠道縣舜廟下得玉律,度為此尺。」傅暢《晉諸公贊》云:「荀勖新造鍾律,時人並稱其精密,唯陳留阮咸譏其聲高。後始平掘地,得古銅尺,歲久欲腐,以校荀勖今尺,短校四分。時人以咸為解。」此兩尺長短近同。
34
五、魏尺杜夔所用調律,比晉前尺一尺四分七。
35
魏陳留王景元四年,劉徽註《九章》云:「王莽時劉歆斛尺弱於今尺四分五,比魏尺,其斛深九寸五分五。」即晉荀勖所云「杜夔尺長於今尺四分半」是也。
36
六、晉後尺實比晉前尺一尺六分二。
37
蕭吉云,晉氏江東所用。
38
七、後魏前尺實比晉前尺一尺二寸七。
39
八、中尺實比晉前尺一尺二寸一分一。
40
九、後尺實比晉前尺一尺二寸八分一即開皇官尺及後周市尺。後周市尺,比玉尺一尺九分三。開皇官尺,即鐵尺,一尺二寸。
41
此後魏初及東、西分國,後周未用玉尺之前,雜用此等尺。甄鸞《算術》云:
42
「周朝市尺,得玉尺九分二。」或傳梁時有誌公道人作此尺,寄入周朝,云與多鬚老翁。周太祖及隋高祖各自以為謂已。周朝人閒行用。及開皇初,著令以為官尺,百司用之,終于仁壽。大業中,人閒或私用之。
43
十、東後魏尺實比晉前尺一尺五分八毫。
44
此是魏中尉元延明累黍用半周之廣為尺,齊朝因而用之。魏收《魏史·律曆志》云:「公孫崇永平中,更造新尺,以一黍之長,累為寸法。尋太常卿劉芳受詔修樂,以黍中者一黍之廣,即為一分。而中尉元匡,以一黍之廣,度黍二縫,以取一分。三家紛競,久不能決。太和十九年高祖詔,以一黍之廣,用成分體,九十之黍,黃鍾之長,以定銅尺。有司奏從前詔,而芳尺同高祖所制,故遂典修金石。迄武定未有論律者。」
45
十一、蔡邕銅尺 後周玉尺,實比晉前尺一尺一寸五分八。
46
從上相承,有銅一,以銀錯題,其銘曰:「,黃鍾之宮,長九寸,空圍九分,容黍一千二百粒,秤重十二銖,兩之以為一合。三分損益,轉生十二律。」祖孝孫云:「相承傳是蔡邕銅。」後周武帝保定中,詔遣大宗伯盧景宜、上黨公長孫紹遠、岐國公斛斯徵等,累黍造尺,從橫不定。後因修倉掘地,得古玉斗,以為正器,據斗造律度量衡。因用此尺,大赦,改元天和,百司行用,終於大象之末。其律黃鍾,與蔡邕古同。
47
十二、宋氏尺實比晉前尺一尺六分四。錢樂之渾天儀尺。後周鐵尺。
48
開皇初調鍾律尺及平陳後調鍾律水尺。
49
此宋代人閒所用尺,傳入齊、梁、陳,以制樂律。與後晉尺及梁時俗尺、劉曜渾儀尺,略相依近。當由人閒恒用,增損訛替之所致也。周建德六年平齊,以此同律度量,頒於天下。其後宣帝時,達奚震、牛弘議曰:「竊惟權衡度量,經邦軌,誠須詳求故實,考校得中。謹尋今之鐵尺,是太祖遣尚書故蘇綽所造,當時檢勘,用為前周之尺。驗其長短,與宋尺符同,即以調鍾律,并用均田度地。
50
今以上黨羊頭山黍,依《漢書·律曆志》度之。若以大者稠累,依數滿尺,實於黃鍾之律,須撼乃容。若以中者累尺,雖復小稀,實黃鍾之律,不動而滿。計此二事之殊,良由消息未善,其於鐵尺,終有一會。且上黨之黍,有異他鄉,其色至烏,其形圓重,用之為量,定不徒然。正以時有水旱之差,地有肥瘠之異,取黍大小,未必得中。按許慎解,黍體大,本異於常。疑今之大者,正是其中,累百滿尺,即是會古。實之外,纔剩十餘,此恐圍徑或差,造律未妙。就如撼動取滿,論理亦通。今勘周、漢古錢,大小有合;宋氏渾儀,尺度無舛。又依《淮南》累粟十二成寸,明先王制法,索隱鉤深,以律計分,義無差異。《漢書·食貨志》云:『黃金方寸,其重一斤。』今鑄金校驗,鐵尺為近。依文據理,符會處多。且平齊之始,已用宣布,今因而為定,彌合時宜。至於玉尺累黍,以廣為長,累既有剩,實復不滿。尋訪古今,恐不可用。其晉、梁尺量,過為短小,以黍實管,彌復不容,據律調聲,必致高急。且八音克諧,明王盛軌;同律度量,哲后通規。臣等詳校前經,斟酌時事,謂用鐵尺,於理為便。」未及詳定,高祖受終,牛弘、辛彥之、鄭譯、何妥等久議不決。既平陳,上以江東樂為善,曰:
51
「此華夏舊聲,雖隨俗改變,大體猶是古法。」祖孝孫云:「平陳後,廢周玉尺律,便用此鐵尺律,以一尺二寸即為市尺。」
52
十三、開皇十年,萬寶常所造律呂水尺實比晉前尺一尺一寸八分六。
53
今太樂庫及內出銅律一部,是萬寶常所造,名水尺律。說稱其黃鍾律當鐵尺南呂倍聲。南呂,黃鍾羽也,故謂之水尺律。
54
十四、雜尺趙劉曜渾天儀土圭尺,長於梁法尺四分三,實比晉前尺一尺五分。
55
十五、梁朝俗閒尺長於梁法尺六分三,短於劉曜渾儀尺二分,實比晉前尺一尺七分一。
56
梁武《鍾律緯》云:「宋武平中原,送渾天儀土圭,云是張衡所作。驗渾儀銘題,是光初四年鑄,土圭是光初八年作,並是劉曜所制,非張衡也。制以為尺,長今新尺四分三,短俗閒尺二分。」新尺,謂梁法尺也。
57
△嘉量
58
《周禮·氏》:「為量,深尺,內方尺而圓其外,其實一。其臀一寸,其實一豆。其耳三寸,其實一升。重一鈞。其聲中黃鍾。概而不稅。其銘曰:
59
『時文思索,允臻其極。嘉量既成,以觀四國。永啟厥後,茲器為則。』」
60
《春秋左氏傳》曰:「齊舊四量,豆、區、、鍾。」四升為豆,各自其四,以登於,六斗四升也。「十則鍾。」六十四斗也。鄭元以為方尺積千寸,比《九章·粟米法》少二升、八十一分升之二十二。祖沖之以算術考之,積凡一千五百六十二寸半。方尺而圓其外,減傍一八毫,其徑一尺四寸一分四毫七杪二忽有奇,而深尺即古斛之制也。
61
《九章·商功法》程粟一斛,積二千七百寸;米一斛,積一千六百二十寸;菽合麻麥一斛,積二千四百三十寸。此據精粗為,率使價齊而不等。其器之積寸也,以米斛為正,則同于《漢志》。《孫子算術》曰:「六粟為圭,十圭為杪,十杪為撮,十撮為勺,十勺為合。」應劭曰:「圭者自然之形,陰陽之始。四圭為撮。」孟康曰:「六十四黍為圭。」《漢志》曰:「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於黃鍾之籥。用度數審其容,以子穀黍中者千有二百實其籥,以井水准其概。十籥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斗,十斗為斛,而五量嘉矣。其法用銅,方尺而圓其外,旁有焉。其上為斛,其下為斗,左耳為升,右耳為合籥。其狀似爵,以縻爵祿。上三下二,參天兩地。圓而函方,左一右二,陰陽之象也。其圓象規,其重二鈞,備氣物之數,合萬有一千五百二十也。聲中黃鍾,始於黃鍾而反覆焉。」其斛銘曰:「律嘉量斛,方尺而圓其外,旁九五毫,冪百六十二寸,深尺,積一千六百二十寸,容十斗。」祖沖之以圓率考之,此斛當徑一尺四寸三分六一毫九杪二忽,旁一分九毫有奇。劉歆旁少一四毫有奇,歆數術不精之所致也。魏陳留王景元四年,劉徽註《九章·商功》曰:
62
「當今大司農斛圓徑一尺三寸五分五,深一尺,積一千四百四十一寸十分之三。
63
王莽銅斛於今尺為深九寸五分五,徑一尺三寸六分八七毫。以徽術計之,於今斛為容九斗七升四合有奇。」此魏斛大而尺長,王莽斛小而尺短也。
64
梁、陳依古。
65
齊以古升五升為一斗。
66
後周武帝「保定元年辛巳五月,晉國造倉,獲古玉升。暨五年乙酉冬十月,詔改制銅律度,遂致中和。累黍積龠,同茲玉量,與衡度無差。准為銅升,用頒天下。內徑七寸一分,深二寸八分,重七斤八兩。天和二年丁亥正月癸酉朔,十五日戊子校定,移地官府為式。」此銅升之銘也。其玉升銘曰:「維大周保定元年,歲在重光,月旅蕤賓,晉國之有司,修繕倉廩,獲古玉升,形制典正,若古之嘉量。太師晉國公以聞,敕納於天府。暨五年歲在葉洽,皇帝乃詔稽準繩,考灰律,不失圭撮,不差累黍。遂金寫之,用頒天下,以合太平權衡度量。」今若以數計之,玉升積玉尺一百一十寸八分有奇,斛積一千一百八十五分七三毫九杪。又甄鸞《算術》云:「玉升一升,得官斗一升三合四勺。」此玉升大而官斗小也。以數計之,甄鸞所據後周官斗,積玉尺九十七寸有奇,斛積九百七十七寸有奇。後周玉斗并副金錯銅斗及建德六年金錯題銅斗,實同以黍定量。以玉秤權之,一升之實,皆重六斤十三兩。
67
開皇以古斗三升為一升。大業初,依復古斗。
68
△衡權
69
衡者,平也;權者,重也。衡所以任權而鈞物平輕重也。其道如底,以見準之正,繩之直。左旋見規,右折見矩。其在天也,佐助璇璣,斟酌建指,以齊七政,故曰玉衡。權者,銖、兩、斤、鈞、石也,以稱物平施,知輕重也。古者黍、累、錘、錙、、鉤、鏘、鎰之目,歷代差變,其詳未聞。《前志》曰:「權本起於黃鍾之重。一籥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銖,兩之為兩,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五權謹矣。其制以義立之,以物鈞之。其餘大小之差,以輕重為宜。圜而環之,令之肉好者,周旋亡端,終而復始,亡窮巳也。
70
權與物均而生衡,衡運生規,規圜生矩,矩方生繩,繩直生準,準正則衡平而鈞權矣。是為五則。備於鈞器,以為大範。按《趙書》:石勒十八年七月造建德殿,得圓石,狀如水碓,其銘曰:「律權石,重四鈞,同律度量衡。有辛氏造。」續咸議是王莽時物。
71
後魏景明中,并州人王顯達獻古銅權一枚,上銘八十一字,其銘曰:「律權石,重四鈞。」又云:「黃帝初祖,德市於虞。虞帝始祖,德吊于辛。歲在大梁,龍集戊辰。戊辰直定,天命有人,據土德,受正號即真,改正建丑,長壽隆崇。
72
同律度量衡,稽當前人。龍在己巳,歲次實沈,初班天下,萬國永遵。子子孫孫,享傳億年。」此亦王莽所制也。其時太樂令公孫崇依《漢志》先修秤尺,及見此權,以新秤秤之,重一百二十斤。新秤與權,合若符契,於是付崇調樂。孝文時一依《漢志》作斗尺。
73
梁、陳依古秤。
74
齊以古秤一斤八兩為一斤。
75
周玉秤四兩,當古秤四兩半。
76
開皇以古秤三斤為一斤。大業中,依復古秤。
77
唐太宗貞觀時,協律郎張文收既定樂,復鑄銅律三百六十,銅斛二,銅秤二,銅甌十四,秤尺一,斛左右耳與臀皆方,積十而登,以至於斛,與古玉尺、玉斗同,皆藏於大樂署。武后時,太常卿武延秀以為奇玩。乃獻之。及將考中宗廟樂,有司奏請出之,而秤尺巳亡,其跡猶存,以常用度、量校之,尺當六之五,量、衡皆當三之一。
78
程氏《演繁露》曰:「《通典》敘六朝賦稅,而論其總曰:『其度、量:三升當今一升,秤則三兩當今一兩;尺則一尺二寸當今一尺。』注云:『當今,謂即時』,蓋當今之時也。唐時一尺比六朝制一尺二寸也。」又曰:「開元九年敕,度以十寸為尺,尺二寸為大尺;量以十升為斗,斗三升為大斗。此謂十寸而尺,十升而斗者,皆黍為定也。鍾律、冠冕、湯藥皆用之,此外官私悉用大者,則黍尺一尺外更增三寸,黍量一斗更增三升也。《唐志》:『租絹長四丈二尺。』」
79
宋朝平定四方,凡新邦悉頒度量於其境,其偽俗尺度斗斛不中法度者皆去之。
80
太宗淳化三年三月詔曰:「《書》云:『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所以建國經而立民極也。國家萬邦咸,九賦是均,故出納於有司,繫權衡之定式。如聞黍之制,或差毫,錘鈞為姦,害及黎庶。宜令詳定秤法,著為通規。」事下有司,監內藏庫、崇儀使劉蒙正劉承言:「太府寺舊銅式自一錢至十斤,凡五十一,輕重無準。外府歲受黃金,必自毫計之,式自錢始,則傷於重。」遂尋究本末,別製法物。至景德中,承重加參定,而權衡之制益為精備。其法蓋取《漢制》子穀黍為則,廣十參以為寸,從其大樂之尺黍,黑黍也。樂尺,自黃鍾之管而生也。謂以黍中者為分寸、輕重之制,就成二術二術謂以尺、黍而求、累,因度而求度者,尺丈之總名。謂因樂尺之原,起於黍而成於寸,拆寸為分,拆分為,拆為毫,拆毫為絲,拆絲為忽,則十忽為一絲,十絲為毫,十毫為,十為分,自積黍而取參從積黍而取參,則十黍為參十參為銖,二十四銖為兩,參銖皆以銅為之,以、參造一錢半及一兩等二秤,各懸三毫,以生準之。等一錢半者,以取一秤之法。其衡合樂尺一尺二寸,重一錢,錘重六分,盤重五分。初毫星準半錢,至梢總一錢半,拆成十五分,分列十第一毫下等半錢,當十五,若十五斤秤等五斤也;中毫至梢一錢,拆成十分,分列十;末毫至梢半錢,拆成五分,分列十。等一兩者,亦為一秤之則。其衡合樂尺一尺四寸,重一錢半,錘重六錢,盤重四錢。初毫至梢,布二十四銖,下別出一星,星等五每銖之下,復出一星,等五,則四十八星等二百四十,計二千四百黍為十兩。中毫至梢五錢,布十二銖,銖列五星,星等二布十二銖為五錢之數,則一銖等十,都等一百二十四為半兩;末毫至梢六銖,銖列十星,星等一每星等一,都等六十為二錢半。以御書真、草、行三體淳化錢。較定實重兩銖四為一錢者,以二千四百得十有五斤為一秤之則。其法,初以清黍為準,然後以分而推忽,為定數之端。
81
故自忽、絲、毫、、黍、銖各定一錢之則謂皆定一錢之則,然後制取等秤也。忽萬為分以一萬忽為一分則,以十萬忽定為一錢之則。忽者,吐絲為忽;分者,始微而著,言可分別也,絲則千千絲為一分,以一萬絲定為一錢之則,毫則百一百毫為一分,以千毫定為一錢之則。毫者,毛也。自忽、絲、毫三者皆斷驥尾為之者也,則十一十為一分,以百定為一錢之則。者,牛尾毛也,曳赤金成絲以為之也,轉以十倍倍之,則為一錢轉以十倍倍之,謂自一萬忽至十萬忽之類定為之則也黍以二千四百枚為一兩一龠容十二百黍為十二銖,則以二千四百黍定為一兩之則者,是兩龠為兩者也,以二百四十謂以二百四十定為一兩之則也,銖比二十四轉相因成十為銖,則以二百四十定成二十四銖為一兩之則。銖者,蓋言殊異也,遂成其秤。秤合黍數,則一錢半者,計三百六十黍之重。列為五分,則每分計二十四黍。又每分析為二十,則每計二黍十分黍之四以十分二十四黍,則每先得二黍。餘四黍都分成四十分,則一每得四分,是每得二黍十分黍之四者也。每四毫一絲六忽有差為一黍,則、三之數極矣。一兩者,合二十四銖為二千四百黍之重。每百黍為銖,十銖為,二銖四為錢,二四黍為分。一二黍重五,六黍重二五毫,三黍重一二毫五絲,則黍、之數成矣。其則,用銅而鏤文,以識其輕重。新法既成,詔以新式留禁中,取太府寺舊秤四十、舊式六十,以新式校之,乃見舊式所謂一斤而輕者有十,謂五斤而重者有一。式既若是,權衡可知矣。又比用大秤如百斤者,皆懸鉤於架,植於衡,或偃仆,手或抑按,則輕重之際,殊為懸絕。至是,更鑄新式,悉由黍、而齊其斤、石,不可得增損也。又令每月用大秤,必顯以絲繩。既置其物,則立以視,不可得而抑按。復鑄銅式,以御書淳化三體錢二千四百暨新式三十有二、銅牌二十授於太府。又置新式於內府、外府,頒于四方大都,凡十有一副。先是,守藏史受天下歲輸金幣,而太府權衡舊式失準,得因之為奸,故諸道主者坐逋負而破產者甚眾。又守藏更代,校計爭訟,動必數載。至是,新制既定,奸弊無所指,中外以為便度、量、權、衡皆太府掌造,以給內外官司及民閒之用。凡遇改元,即差變新法者,即以年印而識之,其印有方印、八角印、芴頭印之別,所以明制度而防偽濫也。度、量、衡,舊太府寺掌之。熙寧四年,詔歸文思院。
82
紹聖四年,立增損衡、量及私造賣之禁令,轉運司置局鬻賣。
83
大觀四年,詔以所定樂指尺頒之天下,其長短闊狹之數,以今尺計定。
84
政和元年,詔諸路轉運司以所頒樂尺製給諸州,州製以給屬縣。自今年七月為始,毀棄舊尺。
85
二年,臣僚上言,請以《大晟》樂尺帝指為數製量權衡式,頒之天下,仍正舊法。又言,新尺既頒,諸條內尺寸宜以新尺紐定謂如帛長四十二尺、闊二尺五分為疋,以新尺計四十三尺七寸五分、闊二尺一寸三分五之五為疋,即是一寸四分一三分之二為一尺,如天武等杖五尺八寸,以新尺計六尺四分一三分之二之類。仍令民閒舊有斗、升、秤、尺限半年首納,出限許人告,斷罪給賞。
URN: ctp:ws731232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