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六政治

《卷六政治》[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卷六 政治
2 王道本乎人情
3 〔劉向新序〕引程子曰。王道如砥。本乎人情。出乎禮義。〔按〕此程子。當是程木子。
4 律設大法。禮順人情
5 〔後漢書〕卓茂語。
6 有治人。無治法
7 〔荀子君道篇〕有亂君。無亂國。有治人。無治法。
8 漢家自有制度
9 〔漢書〕元帝為太子。嘗侍燕。從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宣帝作色曰。漢家自有制度。奈何純任徳教。用周政乎。
10 我自用我法
11 〔世說〕庾子嵩曰。我自用我法。卿自用卿法。
12 自我作故
13 〔國語〕哀姜至。公使大夫宗婦覿用幣。夏父展曰。非故也。公曰。君作故。注曰。君所作則為故事。〔張衡西京賦〕自君作故。何禮之拘。〔按〕今雲自我作古。乃別本宋孝宗語也。宋史禮志。孝宗欲不用易月之制。曰。自我作古何害。
14 奉行故事
15 〔虞書〕若帝之初。傳云。順舜初攝帝位故事奉行之。〔漢書魏相傳〕方今務在奉行故事而已。
16 便宜行事
17 〔史記蕭相國世家〕即不及奏上。輒便宜施行。上來以聞。〔漢書魏相傳〕漢興以來。國家便宜行事。
18 因事制宜
19 出〔漢書韋元成傳〕。又〔唐百官志〕置使之名。或因事而置。事已則罷。
20 因利乘便
21 〔史記秦始皇紀論〕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22 發號施令
23 〔書冏命〕文。又〔禮經解〕。發號出令而民悅。謂之和。〔鬻子〕發號施令為天下福者。謂之令。而審於輕重之數。〔漢書天文志〕王者即位。發號施令。亦奉天時。
24 三令五申
25 見〔史記孫武子傳〕。
26 令不虛行
27 〔管子重令篇〕國不虛重。兵不虛勝。民不虛用。令不虛行。
28 如令
29 〔韓非子飾邪篇〕先令者誅。後令者斬。則古者必貴如令実。
30 得禮
31 〔禮記〕官得其禮。疏云、禮者容禮。謂說官分職。各得其尊卑之體。〔宋史岳飛傳〕小心恭謹。不專進退為得體。
32 得法
33 〔戰國策〕蒙穀戲典。五官得法。而百姓大治。
34 不如法
35 〔史記孫子傳〕約束已明。而不如法。吏士之罪也。〔後漢書淳于恭傳〕教諭孤幼。有不如法。輒反用杖。〔釋名〕科、課也。課其不如法者。
36 奉公守法
37 〔史記廉藺傳〕以君之貴。奉公守法。則上下平。上下平則國強。又〔說苑至公道篇〕引虞邱子曰。奉公行法。可以待榮。
38 公耳忘私
39 〔漢書賈誼傳〕人臣國耳忘家。公耳忘私。
40 公道
41 〔文子上義篇〕人欲釋而公道行。〔漢書蕭望之傳〕庶事理。公道立。〔後漢書楊震傳〕論先公道而後身名。〔傅子通志篇〕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許渾詩〕公道世間唯白髪。〔李咸用詩〕聖朝公道易酬身。
42 明見萬里
43 〔後漢書竇融傳〕璽書既至河西。咸驚以為天子明見萬里之外。
44 徹底澄淸
45 〔北史宋世良傳〕為淸河太守。有老人前謝曰。府君非唯善政。淸亦徹底。
46 不徇顏面
47 〔唐書長孫無忌傳〕帝曰。聞所在官司。猶自多有顏面。〔劉知幾傳〕史局深籍禁門。所以杜顏面。防請謁也。〔元史相威傳〕世祖諭曰。朕知卿不徇顏面。
48 屬托不行
49 〔說苑政理篇〕晏子曰。前臣之治東阿也。屬托不行。貨賂不入。〔漢書尹翁歸傳〕。於定國欲屬托邑子兩人。令坐後堂待見。定國典翁歸語終日。不敢見其邑子。
50 抑強扶弱
51 〔後漢書〕耿純為東陽太守。抑強扶弱。〔三國魏志〕司馬芝為河南尹。抑強扶弱。〔北史〕陸馥為相州刺史。抑強扶弱。
52 矯枉過直
53 〔越絕書〕子之複仇。臣之討賊。至誠感天。矯枉過正。〔鹽鐵論〕撓枉者過直。
54 坐鎭雅俗
55 〔舊唐書裴度傳〕雖在江左。王導、謝安。坐鎭雅俗。而訏謨方略。度又過之。〔任昉薦士表〕王日+東坐鎭雅俗。弘益已多。
56 權時救急
57 〔詩靡人不周箋〕賙給之、權救其急。〔左傳子產作丘賦注〕子產權時救急。
58 人微權輕
59 見〔史記穰苴傳〕。〔按〕今俗毎云人微言輕。疑其訛。然東坡文集與歐陽仲純尺牘。已有人微言輕之語。
60 掣肘
61 〔呂氏春秋審應覽〕ウ/必子賤治亶父。恐魯君之廳說人。而令己不得行其術也。請吏二人於君。倶至亶父。令之書。子賤從旁時掣揺其肘。書之不善。則子賤為之怒。吏患而辭歸。報於君。君曰。ウ/必子以此諫寡人之不肖也。
62 摸棱
63 〔唐書蘇味道傳〕謂人曰。決事不欲明白。忄+呉則有悔。摸棱持兩端可也。故世號摸棱手。
64 容情
65 〔搜神記〕載王子珍事。有主者容情。不為區斷語。〔宋史選舉志〕考官容情任意。許台諫風聞彈奏。
66 方命
67 〔尚書〕方命圮族。〔孟子〕方命虐民。〔按〕近人友朋書簡。往往輕易用此二字。思其本義。當悚然汗下也。
68 具文
69 〔漢書宣帝紀〕上計簿。具文而已。師古注。雖有其文。而賢不副也。
70 牽制
71 〔漢書元帝紀贊〕牽制文義。優游不斷。師古注。為文義所牽制。故不斷決。
72 鉗制
73 〔焦氏易林〕執囚束繫。鉗制於吏。
74 胡塗
75 〔宋史呂端傳〕或言端為人胡塗。太宗曰。端小事胡塗。大事不胡塗。〔按〕朱子語録。以憤憤不曉事曰鶻突。其說書曰。百姓昭明。乃三綱五常皆分曉、不鶻突耳。鶻突即胡塗之音轉。
76 風流罪過
77 〔北齊書郎基傳〕基為潁川太守。淸愼無所営求。唯頗令寫書。潘子義遺之書曰。在官寫書。亦是風流罪過。
78 作威福
79 〔書洪範〕臣無有作福作威。〔荀悅漢紀〕作威福、結私交、以立強於世者。謂之游俠。〔劉向封事〕大將軍秉事用權。五侯驕奢僭盛。並作威福。擊斷自恣。
80 助桀為虐
81 見〔史記留侯世家及田單傳〕。又〔孟子集注〕飛廉助紂為虐。〔按〕俗唯助紂之言為著。
82 以身試法
83 〔漢書王尊傳〕明愼所職。毋以身試法。〔後漢書馮勤傳〕欲以身試法耶。將殺身以成仁耶。
84 為法自弊
85 〔史記商君傳〕亡至關下。欲舎客舎。舎人曰。商君之法。舎人無驗者、坐之。商君嘆曰。為法之弊。一至此哉。又〔晉書〕劉毅有為法自弊之嘆。
86 舞文弄法
87 〔史記汲黯傳〕張湯好興事舞文法。又〔貨殖傳〕吏士舞文弄法。刻章偽書。〔北齊書孝昭帝紀〕廷尉中丞執法。所在繩違按罪。不得舞文弄法。〔梁書武帝求讜言詔〕舞文弄法。因事生奸。〔唐書郎餘令傳〕陳善弘曰。舞文弄法。吾不及君。
88 不公不法
89 〔司馬光與侄帖〕不可恃頼我勢。作不公不法。攪擾官方。
90 受贓枉法
91 〔史游急就章〕受賕枉法忿怒仇。注云。受人財者。枉曲正法。忿怒良直。反以為仇也。〔史記優孟歌〕又恐受賕枉法。為奸觸大罪。〔唐書李朝隱傳〕贓唯枉法當死。
92 賄賂公行
93 〔春秋胡氏傳〕賄賂公行。上下離析。〔晉書劉聽載記〕朝廷內外。無複綱紀。阿諛日進。貨賄公行。〔南史陳張貴妃傳〕閹宦之徒。內外交結。轉相引進。賄賂公行。
94 權柄
95 〔左傳襄二十三年〕既有利權。又執民柄。將何懼焉。〔六韜守土篇〕借人國柄。則失其權。〔莊子天運篇〕親權者不能與人柄。〔漢書劉向傳〕大臣操權柄。持國政。未有不為害者也。
96 功令
97 〔史記儒林傳〕余讀功令。至廣厲學官之路。未嘗不廃書而嘆也。注云。謂學者課功、著之於令也。〔按〕近人用此。毎若云公家之令。非。
98 令甲
99 〔載植鼠璞〕令甲、令乙、令丙、乃篇次也。漢宣帝詔。令甲。死者不可複生。江充傳注。令乙。騎乘車馬。行馳道中。沒入車馬。章帝詔。令丙。箠長短有數。當時各有篇次。在甲言甲。在乙言乙。在丙言丙。今例以法律為令甲。非也。〔按〕史記年表。令甲、稱其忠。張釋之傳。乙令、蹕先至而犯者。罰金四兩。亦著甲乙之別。如淳漢書注曰。令有先後。故曰令甲、令乙、令丙。若令之第一、第二、第三篇。說更較戴氏詳晰。宋史楊時傳云。凡元佑之政事。著在令甲。則已犯令稱之譏矣。
100 治下
101 〔白虎通〕伏羲定人道以治下。治下伏而化之。故謂之伏羲也。治下始見此。〔漢書〕嚴延年。敏捷於事。吏盡節者。皆親鄉之。以是治下無隱情。
102 兩造
103 〔書呂刑〕兩造具備。孔傳。兩謂囚証。造。至也。〔周禮大司寇〕以兩造禁民訟。
104 六曹
105 〔文獻通考〕政和初。改各州推、判、參軍、為士、戶、儀、兵、刑、工、六曹掾。〔按〕此乃今經曆照磨之屬。非書皆也。其士儀二曹。更與今吏禮房稱號不同。群碎録。輒謂州縣吏、戶、禮、兵、刑、工、六曹。宋徽宗設。未是也。
106 書手
107 〔輟耕録〕世稱卿胥為書手。報應記。宋彳+乾+亍應明經舉。元和初。至河陰縣。因疾病廢業。為鹽院書手。葢唐已有此名。
108 快手
109 〔宋書王鎭惡傳〕西將及能細直吏、快手、有二千餘人。〔又建平王景素傳〕左右勇士數十人、並荊楚快手。〔黃回傳〕募江西楚人。得快射手八百。南史亦作快手。〔日知録〕快手之名起此。
110 門子
111 〔周禮〕正室謂之門子。注云。將代父當門者。蓋適子之稱。與後世官府侍僮絕異。〔韓非子亡徵篇〕群臣為學。門子好辯。可亡也。注云。門子。門下之人也。此稍與侍僮類。至〔舊唐書李徳裕傳〕。吐蕃潛將婦人嫁與此門子。〔道山淸話〕都下有賣藥翁。自言少時嘗為尚書省門子。則竟屬今所謂門子矣。
112 里長
113 〔隋書〕高祖從蘇威議。以百家為里。置里長一人。又〔裴蘊傳〕親閱戶口。一人不實。則官司解職。鄉正裏長。皆遠地流配。〔按〕墨子尚同篇。里長順天子政而一同其里之義。里長既同其里之義。率其里之民。以尚同乎鄉長。里長之名。早見於此。晉書職官志。縣率百戶置里吏一人。其士廣人稀。聽隨宜置里吏。吏與長、稱號小殊。而制則一。然則里長非隋高所創。或廢久而時乃重置耳。
114 戶頭
115 〔後漢書章帝紀〕加賜河南女子百戶牛酒。注曰。此若是戶頭之妻。不得更稱為戶。葢謂女戶頭也。
116 人夫
117 〔北史魏獻文六王傳〕趙郡王謐。召近州人夫捜掩城人。楚掠備至。
118 公文
119 〔三國志趙儼傳〕公文下郡。綿絹悉以還民。〔北史蘇綽傳〕所行公文。綽皆為之條式。
120 文書
121 〔周禮小宰〕府掌官契以治藏。史掌官書以贊治。注云。治藏。藏文書及器物。贊治。若今起文書草也。〔漢書刑法志〕文書盈幾閣。典者不能徧睹。〔中論譴交篇〕文書委於官曹。繫囚積於囹圄。〔世說政事門〕何鰾騎看文書。謂王劉曰。我不看此。卿等何以得存。
122
123 〔漢書公孫弘傳〕移病免歸。注曰、移書言病也。〔後漢書光武紀〕致僚屬作文移。注引東觀漢記。文書移與屬縣也。〔文心雕龍〕劉歆之移太常文。移之首也。〔按〕凡官曹不相臨敬者。其文書則謂之移。
124
125 〔文心雕龍〕關者。閉也。出入由門。關閉當審。庶務在政。通塞宜詳。韓非雲。孫亶回聖相也。而關於州郡。葢謂此也。〔宋書禮志〕戴文移格式云。某曹關某事云云。被令。儀宜如是。請為箋如左。謹關。〔按〕被令。猶今云奉此、據此。儀宜如是。猶今雲合行。
126 邸報
127 〔宋史宋輔傳〕政和後。帝多微行。始民間猶未及知。及蔡京謝表。有輕車小輦。七賜臨幸語。自是邸報聞四方。〔按〕邸報字見史始此。而孫樵集有讀開元雜報一篇。又唐詩話。韓翊家居。一日有人叩門賀曰。邸報制誥闕人。中書進君名。已除賀部郎中。知制誥矣。則唐時已有邸報。
128 告示
129 〔荀子榮辱傳〕仁者好告示人。〔後漢書隗囂傳〕騰書隴蜀。告示禍福。
130 辭訟
131 〔漢書薛宣傳〕辭訟、例不滿萬錢。不為移書。〔魏志杜畿傳〕民嘗辭訟。有相告者。畿親見為陳大義。令歸諦思之。自是少有辭訟。
132 健訟
133 〔容齋四筆〕易訟卦。險而健。訟。以健字為句絕。乃及於訟。蒙師點句。輒混訟字於上。遂以健訟相連。此二字尚為有說。例以他卦。若止蒙動豫之類。將如之何。凡頑民好訟者。但曰(噐-エ)<臣訟、終訟、可也。
134 打官司
135 〔元人抱妝盒曲〕有此三字。
136 罪過
137 〔史記秦二世紀〕大臣及諸公子。以罪過連逮。少近三郎官。無得立者。〔後漢書班超傳〕塞外吏士。木非孝子順孫。皆以罪過徒補邊屯。〔按〕罪過字以大小別。不以公私別。後人例以公犯為罪。私居違礙。則兼稱罪過。其言自六朝然矣。北史長孫晟傳。晟見牙中艸穢。責令染干除之。染干曰。是奴罪過。又由吾道榮傳。晉陽人謂道榮曰。我本恆岳仙人。有少罪過。為天官所謫。
138 詿誤
139 〔史記陳豨傳〕趙代吏人、為豨所詿誤、劫略者。皆赦之。〔後漢書寇恂傳〕陛下遠逾險阻。故狂狡乘間相詿誤耳。〔易林履之革〕訛言妄語。轉為詿誤。
140 發覺
141 〔漢書高帝紀〕八年秋八月。吏有罪未發覺者。赦之。〔淮南子泛諭訓〕縣有賊。大捜俠者之廬。事果發覺。夜驚而走。〔後漢書梁松傳〕數為私書請托郡縣。發覺免官。〔論衡幸偶篇〕或奸盜大闢而不知。或罰贖小罪而發覺。
142
143 〔周必大二老老雜志〕敕牒准字。去十為准。或謂本朝因寇准為相而改之。又云曾公亮、蔡京父、皆名准而避。其實不然。予見唐誥巳作准。又收五代堂判亦然。頃在樞密院令吏輩用准字。既而作相。又令三省如此寫。至今遂定。〔按〕所云、則宋孝宗時已複用原文矣。而今仍紛紛作准、葢趨便之習、一成難變。即一字之細有然。
144 審問
145 〔書呂刑〕其審克之。〔詩魯頌〕淑問如皐陶。為此二字之源。
146 處分
147 〔古焦仲卿妻詩〕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南史沈僧昭傳〕國家有邊事。須還處分。〔北史宋欽道傳〕夢見前妻言。被處分為高崇妻。〔唐邕傳〕邕手作文書。口且處分。耳又聽受。〔按〕分當音問。今讀平聲者誤。白居易詩。處分貧家殘活計。劉禹錫詩。停杯處分不須吹。可証。
148 坐罪
149 〔說苑奉使篇〕荊王與晏子語。有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坐。曰坐盜。〔按〕此即秦漢所云坐罪之坐。
150 抵罪
151 〔史記趙世家〕齊之事王宜為上俊。而今乃抵罪。〔韓非內儲說〕君殺老儒。是將以濟陽君抵罪於齊矣。
152 開釋
153 〔書多方〕開釋無辜。亦克用勸。
154 申寃
155 〔易林〕此戶為患。無所申寃。〔舊唐書徐有功傳〕三司受理。理匭申寃。
156 招搖
157 〔史記孔子世家〕衛靈公與夫人同車。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而過之。
158 誘人犯法
159 〔刑律〕詐偽科目。有詐教誘人犯法。
160 武斷鄉曲
161 〔史記平准書〕兼並豪黨之徒。以武斷於鄉曲。
162 不服燒埋
163 見〔元人爭報恩、兩世姻綠曲〕。
164 停囚長智
165 〔佛經〕引諺。又見〔傳燈録〕溈山靈佑語。
166
167 〔左傳定二年〕邾莊公與夷射姑飲酒。私出。閽乞肉焉。奪之杖以敲之。杜注、敲閽頭也。〔按〕俚語。以打為敲。本此。
168
169 〔唐韻〕拶。姉末切。逼也。〔按〕今作去聲讀。諸字書無其音。左傳定八年、渉佗扌+(俊-イ)衛侯之手。音義曰。扌+(俊-イ)擠也。按也。祖寸切。或云、拶之讀去。葢屬扌+(俊-イ)音之轉。
170 (直-十)/巛
171 〔說文〕葅、斷首倒縣也。音讀若澆。〔廣韻〕漢令。先黥、鼻+リ、斬左右趾、(直-十)/巛首、葅其骨。謂之具五刑。〔按〕梟首之梟。依此當作(直-十)/巛。然漢書刑法志已用梟字。
172 坐地牢
173 〔北史魏獻文六王傳〕韶幽於京畿地牢。絕食而死。〔祖𤥻傳〕地牢者。乃為深坑、置諸內。
174 先刑後奏
175 〔後漢書酷吏傳序〕臨民之職。專事威斷。族滅奸軌。先行後聞。注曰。先行刑、後聞奏也。又〔五代史朱珍傳〕軍中有犯令。請先斬而後白。
176 先打後商量
177 〔元曲選〕武漢臣老生兒。李濤卿伍員吹籍。王實甫麗春堂。並用此語。
178 蒲鞭示辱
179 〔後漢書劉寛傳〕吏人有過。但用蒲鞭罰之。示辱而已。〔南史崔祖思傳〕叔景真。位平昌太守。縣一蒲鞭。而未嘗用。
180 以一警百
181 〔漢書尹翁歸傳〕其收取人心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懼改行。又〔鹽鐵論〕刑一而正百。殺一而愼萬。〔文中子〕賞一以勸百。罰一以懲眾。〔傅子〕擊一警百。刺史之職也。〔北史孫綽傳〕殺一利百。以淸王化。〔韓愈詩〕罰一勸百之經。不從而誅未晩耳。
182 取保
183 〔周禮大司寇〕州里任之。則宥而舎之。疏云。仍恐習前為非。故使州長里宰保任乃舎之。〔按〕此即後世取保之制。〔蜀志姜維傳〕魏繁維母於保官以延之。〔北史宋(謠-言)+系傳〕局內降人左澤等。為京畿送省。令取保放出。
184 保辜
185 〔史游急就章〕疻痏保辜謕。顏注曰。保辜者。各隨其狀輕重。令敺者以日數保之。限內致死。則坐重辜也。〔按〕辜亦作嫴。說文、解嫴為保任。若是。則保辜雖二文而一義。
186 甘結
187 〔續通鑒〕宋寧宗時。禁偽學。詔監司帥守薦舉改官。並於奏牘前具甘結。中說並非偽學之人。甘結二字見此。
188 服辯
189 〔元典章吏制〕凡府司官對眾審訖。取服辯文省狀。〔按〕今律仍有獄囚取服辯條。注云。服者心服。辯者分辯。理當則服。不當則辯。或服或辯。故曰服辯。近易其名謂之遵依。則有服而無辯矣。
190 比簿
191 〔周禮小司徒〕大比則受邦國之比要。注云。今時八月案比。是也。要、謂其簿。
192 門單
193 〔朱子語録〕禹貢是當時治水事畢卻。總作此一書。如今人方量畢。總作一門單身。
194 掲帖
195 〔通雅〕宋元豐中。詔中書寫例一本納執政。分令諸房掲帖。謂掲而帖之。古貼帖通用。世說以如意帖之、是也。今人囚有掲帖之名。
196 魚鱗圖
197 〔宋史食貨志〕魏豹文代趙師嵒為婺州守。整行經界益力。凡結甲冊、戶產簿、魚鱗圖、類姓簿。皆創蔵匱藏之。〔沈文初政記〕洪武十三年。戶部核實天下土田。惟兩浙富民畏避徭役。往往以田產詭托親鄰佃僕。奸弊百出。上遣各處査定細底。編類為冊。其法甚備。謂之魚類圖冊。
198 串子
199 〔文字指歸〕支取貨契曰賗。今倉庫收帖曰串子。賗字之省也。
200 徵比
201 〔周禮小司徒〕頒比法以行徵令。疏云、為較比之法以征索於民。又〔縣正〕各掌其縣之政令徵比。注。徵、徵召也。比、案比。疏云。徵發校比之等也。〔按〕比校二字。見國語。
202 加耗
203 〔五代史王章傳〕周太祖用兵西方。章供饋軍旅。征剝下民。往時民租。一碩輸二升。為鼠雀耗。章乃増一碩輸二斗為省耗。〔按〕碩輸二升之制。停驂録云。起於後唐明宗。
204 稅契
205 〔續演繁露〕晉自過江。至於梁陳。凡貨賣奴婢、馬牛、田宅。有文券。率錢一萬。輸估四百入官。賣者三百。買者一百。名為散估。即今田宅報券輸錢之數。所謂稅契也。
206 (券の字は券の刀の代わりに力になっているが、意味の上から券と思われる)
207 晝卯
208 〔李存義役謠〕五更飯罷走晝卯。水潦載道歸來晡。
209 吊卷
210 〔靑藤山人史〕釣、調字。今倶作吊。如吊生員考試。吊文卷査勘。倶誤。吊生員應作調。吊文卷應作釣也。〔寓圃雜記〕移文中字。有日用不知所自。而未能正者。如査字。音義並與槎同。水中浮木也。今雲査理、査勘。有稽考之義。吊。本傷也。愍也。今雲吊卷、吊冊。有索取之義。票、與慓同。本訓急疾。今以為票帖。綽、本訓寛緩。今以為巡綽。其亦始方言歟。
211 申解
212 〔雲麓漫鈔〕官府多用申解二字。申之訓曰重。今以狀達上官曰申聞。施於簡箚曰申呈。皆無重義。解、古隘切。訓曰除。而詞人上於其長曰解。士人獲鄉薦。亦曰得解。皆無除出之義。舉世用之。與歐陽子言打字正同。
213 巡逴
214 〔丹鉛録〕今之場屋有巡綽官。說文。綽、緩也。詩寛兮綽兮。相如賦便嬛綽約。皆是寛緩之義。則巡綽字非。當作巡逴樂府狀知道五更轉。一更勻-一-ノ斗鳴。較尉逴連城。正是巡警之義。此一大証也。
215 僉押
216 〔南史〕故事。府州部諭事。皆簽前直敘所論之事。後云謹簽。具日下、又云。某官簽。〔按〕簽即僉。古今字變耳。
217 印窠
218 〔舊唐書徳宗紀〕賜南詔異牟尋等金印銀窠。〔黃滔詩〕六窠佩諸侯印。〔梅堯臣詩〕丹砂挈印窠。〔按〕今計印之數曰幾窠。觀此可明其義。
219 騎縫印
220 〔北史盧同傳〕請總集吏部中兵二局勛對句奏案。於黃素楷書大字。令本曹尚書。以朱印印之。明造兩通。一關吏部。一留兵局。與奏案對掌。以防揩洗之偽。更請徵職白身。具列本州島郡縣三長之所。並其實官正職。仰本軍印記其上。然後印縫。各上所司。騎縫印制見此。〔南華經注〕督。中也。中兩閒而立。俗所謂騎縫也。騎縫二字又見此。
221 知會
222 〔通雅〕唐武後甲申。轉帖百官令拜表。百官但赴拜。不知何事。此蓋若今之都吏。送知會部堂堂帖。使司官知之。
223 公會
224 〔隋書虞世基傳〕徐陵聞其名。因公會。一見而奇之。
225 議公事
226 〔曲禮〕公事不私議。〔鹽鐵論〕前議公事。文學引稱往古。頗乖世務。
227 奉憲
228 〔史記三王世家〕百官奉憲。各遵其職。〔漢書景帝紀〕酷吏奉憲失中。〔按〕穆天子傳。受敕憲。注云。憲、教令也。
229 通行
230 〔周禮小行人疏〕吉禮、軍禮、賓禮、天子頒之。非所以通行之事。故不言也。〔按〕後世云通行曉諭同此。又漢書高帝紀。足下通行無所累。此通行。猶言行得開。張敞傳。王姫昆弟及王同族宗室通行。為之囊(蠹-蟲-蟲)/木。此通行猶言通同。意各殊別。
231 施行
232 〔能改齋漫録〕今朝廷行移下州縣。必云主者施行。本後漢黃瓊傳也。〔按〕史記簫相國世家。便宜施行。漢書京房傳。房考功事得施行矣。王莽傳。誣罔天下。不可施行。倶先言之。蔡邕獨斷。巡狩還。公卿以下。陳洛陽都亭前下拜。天子下車。古語曰。在車則下。唯此時施行。亦後漢言也。
233
234 〔左傳襄二十六年〕公孫揮曰。子產其將知政矣。〔魏了翁讀書雜鈔〕後世官制上知字。如知府、知縣、始此。〔按〕知政是總國內之政。與後世知府縣猶若不同。國語、歸惠公而質子圉。秦始知河東之政。注云。秦取河東之地。而置官司。故地河東之政。此知字。但屬一方官司。尤與知府、知縣之知月+(勿/口)合。〔雲麓漫鈔〕唐制。縣令闕。佐官攝令。曰知縣事。李翱任上部志文云。攝富平尉、知縣事。是也。
235
236 〔孔平仲談苑〕今公家文移。以上臨下。皆用仰字。北齊書孝昭紀。詔定二王、三恪、是非。禮儀體式。亦仰議之。用仰字始此。〔按〕盧同請集勛簿表言。仰本軍印記。在齊孝昭之前。
237 須至
238 〔朱子文集〕公移牓帖末。多用須至字。如云須至曉示者。須至曉諭約束者。看定文案申狀。亦云須至供申者。〔按〕今公文中習為定式。問其議。則無能言之。據歐陽公集、相度銅利牒云。無至忄+呉事者。五保牒云。無至張皇鹵莽者。亦倶用之篇末。大抵戒之曰無至。勸之曰須至。其辭僅反正不同耳。
239 照得
240 〔又〕公移卷中。毎用照對二字。如照對禮經。凡為人子。不蓄私財云云。照對本軍。去年交納人戶云云。多不勝舉。間用照得者。唯約束侵占牓、及別集委官收糴、革米船隱瞞、三條而已。所雲照對。葢即契勘之義。照得則照對得之省文也。今公移皆雲照得。無複用對字矣。
241 火速
242 〔武則天詩〕火速報春知。〔李俊民詩〕火速移床待考先。今官府征逮牓帖亦習用。〔按〕北史齊武成帝紀。特愛非時之物。取求火急。須朝征夕辨。火急與火速義同。柳宗元詩。勸君火急添功用。蘇軾詩。火急□書千古事。徐積詩。田事正火急。而急有褊窘之義。今因嫌之不用。
243 文字不鮮明
244 無故擅入
245 〔周禮士師〕掌國五禁之法。書而懸於門閭。注云。古之禁書亡矣。今官門有符籍。官府有無故擅入。其觕可言矣。
246 留中不下
247 見〔史記三王世家〕。
248 交代
249 〔漢書芲寛饒傳〕歲盡交代。自請願複留。〔後漢書傅燮傳〕範津為漢陽。與燮交代。合符而去。又交印。見〔白氏長慶集〕和劉夢得詩。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250 去思
251 〔漢書循吏傳序〕王成、黃霸等。所居民富。所去見思。〔按〕去思立碑。唐時已有。集古録、虞城李令去思頌。李白撰文。王遹篆。
252 徳政碑
253 〔水經濟水注〕昌邑、有成人班孟堅碑。建和十年。從事秦闉等刊石。頌徳政碑也。
254 攀轅臥轍
255 〔白孔六帖〕漢侯霸為臨淮太守被徵。百姓攀轅臥轍。顧留期年。〔按〕後漢書但云。遮使者車。或當道而臥。無四字成文。
256 立生祠
257 〔史記萬石君傳〕慶為齊相。大治。為立石相祠。〔漢書於定國傳〕其父於公為郡決曹。決獄平。郡中為之生立祠。曰於公祠。〔按〕此立生祠之始。至唐則此風漸盛。其見詩者。朱慶餘送林使君云。想得化行風上變。州人應為立生祠。盧廷讓送友赴闕雲。卻笑郡人留不得。感恩惟擬立生祠。
258 爾俸爾縁。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259 〔琬琰録〕乾徳三年。立郡國戒石碑。上勒爾俸爾縁云云十六字。採孟昶之辭也。〔玉海〕紹興二年六月。詔有司墓勒黃庭堅所書太宗戒石銘。徧賜守令。重刻之廷石。〔容齋續筆〕載孟昶全辭云。朕念赤子。旰食宵衣。言之令長。撫養惠綏。政存三異。道在七絲。驅蝗為理。留犢為規。寛猛得所。風俗可移。無令侵削。無使瘡痍。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賦輿是切。軍國是資。朕之賞罰。固不逾時。爾俸爾縁。民膏民脂。為民父母。莫不仁慈。勉爾為戒。體朕深思。凡二十四句。但語皆不工。惟經表出者。詞簡理盡。〔集古録〕戒碑起唐明皇。特不見其辭耳。明皇擇令一百六十三人。賜以丁寧之戒。其後天下為縣者。皆以新戒刻石。〔七修類稿〕至元癸巳。吾浙戒石銘別有四句云。天有昭鑒。國有明法。爾畏爾謹。以中刑罰。
260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261 〔管子君臣篇〕民別而聽之則愚。合而聽之則聖。乃此語所本。
262 旁觀者審。當局者迷
263 〔鹽鐵論〕從旁議者易是。其當局則亂。〔唐書元行衝傳〕當局稱迷。旁觀必審。
264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265 〔史記齊悼惠世家〕引道家之言云云。〔春申君傳贊〕引語云云。〔後漢書楊倫傳〕當斷不斷。黃石所戒。注、引黃石公三略曰。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晉書慕容垂載記〕弟徳進言亦引語云。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又〔羊祜傳〕當斷不斷。天與不取。天與不取。豈非更事者恨於後時哉。〔南史齊宗室傳〕子良、失在儒雅。當斷不斷。
266 上不正。下參差
267 〔楊泉物理論〕引語云云。
268 謾上不謾下
269 〔宣政雜録〕靖康初。民間以竹徑二寸、長五尺許。冒皮於首鼓之。因其制作之法。謂曰謾上不謾下。通衢用以為戲云。
270 上明知下暗
271 見〔張國賓薛仁貴劇〕。
272 人心似鐵官法如罏
273 見〔王仲文救孝子曲〕。
274 急急如律令
275 〔李濟翁資暇録〕符咒之類。末句云。急急如律令。人以為飲酒之律。令不得停滯。非也。令、宜平聲。律令。乃雷邊捷鬼。此鬼善走。與雷相疾速。故云如此鬼之疾走也。〔演繁露〕風俗通、諭漢法九章。因言曰。夫吏者治也。常先自正。然後正人。故文書下如律令。言當承憲履繩。動不失律令也。今符咒家。凡行移悉仿官府制度。則其雲如律令者。亦仿官府文書為之。不必鑿言雷鬼也。〔雲麓漫鈔〕五字。本漢公移當語。張天師漢人。故承用之。道流至今祖述。〔按〕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末云。如律令。注、如程氏引風俗通之說。又琳檄呉將校部曲。末亦如詔律令。史記三王世家。亦云當用如律令。援以証之。愈見資暇之說。之鑿。
276 一期權在手。看取令行時
277 〔朱灣奉使設宴戲擲籠籌詩〕。
278 官無悔筆。罪不道科
279 〔古今譚概〕戴袁節推酒令引俗語云云。
280 一字入公門。九牛曳不出
281 〔普燈録〕黃龍慧南禪師。嘗舉揚此語。
282 公門好修行
283 見〔元曲選〕岳百川鐵拐李、揚顯之酷寒亭二劇。
284 事官千日。失在一朝
285 〔傳燈録〕王廷彬問朗上座。捧爐神為甚翻卻茶。朗答云云。
URN: ctp:ws732684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