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女科精要卷十七 胎前雜症門

《女科精要卷十七 胎前雜症門》[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惡阻
2 所謂阻者,經血既閉,痰水積於中,阻其髒氣,不得宣通也。
3 《金匱》曰:婦人得平脈,陰脈小弱,其人渴不能食,無寒熱,名妊娠。於法六十日,當有此証,設有醫者治逆,卻一月,加吐下者,則絕之。婁全善曰:惡阻者,謂嘔吐、惡心、頭眩惡食、擇食是也。絕之者,謂絕止醫治,候其自安也。嘗治一二妊婦惡阻病,嘔吐愈治愈逆,因思仲景絕之之旨,遂停藥月餘自安。大哉!聖人之道也。徐忠可曰:其期有未滿六十日則胎未成,又加吐利,因醫者以安胎為主,見而用條芩、砂仁之類,則脾胃實有受傷處,但當斷絕病根為主,不得泥安胎之說,故曰絕之。
4 婦人所食穀味,化為血氣,下為月水。凡妊娠之初,月水乍聚,一月為媒,二月為胚,三月為胎,成則男女上食於母。然在三月相火化胎之候,未能上食於母,血氣未用,五穀不化,中氣壅實,其為鬱滯、痰火、穢惡之氣盡衝於胃,所以惡心有阻也。其候心中憒悶,頭眩,四肢懈惰,惡聞食氣,多睡少起,酷嗜酸鹽果實者,乃肝腎不足,引以自救也。
5 凡孕二、三月間,妊婦稟受怯弱,便有阻病,嘔逆不食,或心煩悶,狀如醉酒,肢體沉重,擇食,惡食,頭目昏眩,此乃氣血積聚以養胎元,其精血內鬱,而穢腐之氣上攻於胃,是以嘔逆不能納食;血既養胎,心失所榮,是以心虛煩悶。法當調血散鬱,用參、術、甘草補中氣;桔紅、紫蘇、木香、生姜散鬱氣;茯苓、麥冬、黃芩、竹茹清熱解煩,名參桔飲,所謂胎前須順氣者此也。但胎前無寒,胎後無熱,至於惡阻嘔吐,尤多屬熱。然亦有因寒而吐者,乃因病而非因惡阻也,不止則虛矣。當以人參乾姜半夏丸主之,不可過用辛藥。若吐甚而愈止愈急者,用仲景法,停藥月餘自安矣。
6 《千金方》有半夏茯苓湯、茯苓丸,專治惡阻,比來少有服者,以半夏能動胎,胎初結,慮其辛燥易散也,須姜汁炒以制其毒。凡惡阻非半夏不能止,故仲景用人參半夏乾姜丸。羅謙甫用二陳去陳皮、甘草,即名半夏茯苓湯。朱丹溪謂肥人多因痰,瘦人多因火,用二陳加減,並治胎前惡阻,痰逆嘔吐,心煩,頭眩,惡食俱效。經云有故無殞是也。立齋曰:半夏乃健脾氣,化痰滯主藥,脾胃虛弱嘔吐,或痰涎壅滯飲食少、胎不安,必用半夏茯苓湯,倍加白術安胎健脾。常用甚驗也。惡阻兼腰痛者,防胎墮下,尤宜二陳四物,加條芩、白術,和中理脾為主,不可升舉。蓋嘔逆氣已上升,藥再上升,則犯有升無降,上更實而下更虛,益促其墮矣。
7 子煩
8 妊娠煩悶有四証,有心中煩,胸中煩,有子煩,諸屬於熱。若髒虛而氣乘心,令人煩者,名虛煩。若積痰飲,嘔吐痰沫者,名胸中煩。或血積停飲,寒熱相搏,致胎氣不安,謂子煩。大抵多由陰既養胎,孤陽獨旺,心肺虛熱,是以撩亂不寧。更有時當盛夏,君火大行,俱能乘肺,以致煩躁、胎動不安者,皆因時而致之者也,亦當因時治之,生脈散最佳。
9 妊娠煩躁口乾
10 妊娠煩躁口乾者,足太陰脾經其氣通於口,手少陰心經其氣通於舌,若髒腑氣虛,熱乘心脾,津液胎燥,故心煩口燥,與子煩大同小異,宜知母丸。若肝經火動,加味逍遙散;若腎經火動,加味地黃丸。
11 古有婦人暴渴,惟飲五味汁,名醫耿隅診其脈曰:此血欲凝,非疾也。已而果孕,故古方有血欲凝而渴飲五味之証,本屬肺腎二經有火,蓋火入於肺則煩,入於腎則躁,胎系於腎,腎水養其胎元,則不足以滋腎中之火,火上爍肺,變為煩躁,此金虧水涸之候。法當滋其化源,清金保肺,重濁壯水,滋腎為主。
12 子懸
13 《本事方》云:紫蘇飲治妊娠胎氣不和,壞胎逆上,脹滿疼痛,名子懸。子懸者,濁氣舉胎上湊也。
14 胎熱氣逆,心胃脹滿,此証挾氣者居多。疏氣舒鬱、非紫蘇、腹皮、川芎、陳皮無以流氣;非歸、芍無以養血,氣血既利而胎治降。然邪之所湊,其正必虛,故以人參、甘草補之。又曰:有妊娠心腹脹滿者,由腹內素有寒氣,致令停飲;與氣相爭,故令心腹脹滿也,須以脈之遲數辨之。
15 子滿子腫子氣
16 子滿者,婦人孕至五、六個月,腹大異常,胸腹脹滿,手、足、面目浮腫,氣逆不安,小便不通,此由胞中蓄水,名曰胎水。若不上治,生子手足軟短有疾,或胎死腹中。用千金鯉魚湯治其水。
17 若脾虛不運,清濁不分,佐以四君子;若面目虛浮,肢體如水氣,全生白術散;若脾濕虛熱,下部作腫,補中湯加茯苓;若飲食失節,嘔吐、洩瀉,六君子湯;若腿足發腫,喘悶不寧,或指縫出水,天仙藤散;若脾肺氣滯,加味歸脾湯,佐以加味逍遙散。然遍身浮腫,脹滿之甚者,名為子滿。若只腳面浮腫,行走艱難,或腳趾內有黃水出者,謂之子氣。直至分娩方消也。故妊娠腳腫,至八、九月及脛腿俱腫,非水氣比,不可以水病治之,反傷真氣。凡有此者,必易產,因胞髒中水血俱多,不致燥胎故也。若初孕即腫者,是水氣過多,兒未成體,則胎必墮。
18 子腫與子氣相類,但子氣在下體,子腫在頭面。若子滿產五、六月以後,比子氣與子腫不同。蓋胎大則腹滿,滿則甚氣,遍身浮腫也。
19 妊娠腹痛胎痛
20 《金匱》曰:婦人懷娠六、七月,脈弦發熱,其胎愈脹,腹痛惡寒,少腹如扇者,子髒開故也,當以附子湯溫其髒。徐忠可曰:六、七月胃肺養胎,而氣為寒所滯,故胎愈脹;寒在內,腹痛惡寒。然惡寒有屬表者,此連腹痛,乃知寒傷內矣。少腹如扇,陣陣作冷,若扇之狀,惡寒之異也,且獨在少腹,因子髒受寒不能合,故少腹獨開不飲也。子髒即子宮。附子能入腎溫下焦,故宜附子湯溫其經。妊婦偶有所傷,胎動不安,痛不可忍,用帶殼縮砂,不拘多少,和皮炒黑色,為末,熱酒下二錢。不飲酒者,米飲下,腹中覺熱,胎自安矣。
21 妊娠心腹痛,或宿有冷疼,或新觸風寒,皆因髒虛而發也。邪正相擊而並於氣,隨氣上下,上衝於心,則心痛;下攻於腹,則腹痛。邪正二氣交攻於內,久若不瘥,痛衝胞胎,必動胎。潔古地黃當歸湯治婦人有孕胎痛。丹溪以血虛治之,故四物湯去川芎,倍加熟地,此心法也。
22 妊娠不時腹痛,或小腹重墜,名胎痛。地黃三錢、當歸一錢,二味煎湯主之,不應加參、術、陳皮。因中氣虛而下墜作痛者,補中益氣湯。
23 腰痛
24 妊娠腰痛,多屬勞力。蓋胞系於腎,勞力任重,致傷胞系,則腰必痛,甚則胞系欲脫,多至小產。故宜安胎為主,胎安而痛自愈,痛愈而胎能安。若素安逸而腰痛,必房事不節,致傷胞系也。
25 脈緩,遇天陰、或久坐而痛者,濕熱也。腰重如帶物而冷者,寒濕也。脈大而痛不已者,腎虛也。脈澀而日輕夜重者,氣血凝滯也。脈浮者,風邪所乘;脈實者,閃挫也。臨月腰痛如脫腎者,將產也。
26 胎漏下血
27 有妊婦月信不絕而胎不損,問產科熊宗古,答曰:婦人血盛氣衰,其人治肥,凡既妊之後,月信常來,而胎不動。
28 若便以漏胎治之則胎必墮。若不作漏胎治,其胎未必墮,今推宗古人之言,誠有旨也。巢氏云:婦人有子之後,經血蓄以養胎矣。有妊而月信每至,亦未必因血盛也。此因榮經有風,則經血喜動,以風勝故也。榮經既為風所勝,則所下者,非養胎之血,若作漏胎治之,服保養補胎藥,胎本不損,強以藥滋之,是助其風行水動之勢,其胎真墮矣。若知榮經有風之理,專以一藥治風,經信可止,或不服藥,胎亦無恙,然亦有胎本不固,因房室不節,先漏而後墮者,須作漏胎治之。《千金方》治妊娠下血不止,名曰漏胎,血盡子死,用生地八兩,漬酒搗汁,服之無時。秘授保胎神效丸一方,藥雖甚靈,但內有紅花、沒藥,未解其意,觀宗古之論,始悟立方之妙。今具於後,保產者珍之。
29 妊娠漏胎,此由衝任脈虛,不能約制手太陽、少陰之經血故也。衝任之脈為經絡之海,起於胞內。
30 手太陽、少陰相為表裏,上為乳汁,下為月水。有娠之人經水所以斷者,壅之養胎也。衝任氣虛,則胞內洩不能制其經血,故月水時下名胞漏,血盡則斃。又有勞役,喜怒不節,飲食生冷,觸冒風寒,子髒為風冷所乘,氣血失度,使胎不安,故也令下血也。丹溪曰:胎漏多因於血熱,然亦有氣虛血少,服涼血藥而下血益甚,食少、體倦者,此脾氣虛而不能攝血也,當以脈候參之。
31 妊婦壯實,六脈平和,飲食如故,餘無所苦,但經時下者,是血氣旺而養胎之餘血也,不可強止,亦不可使之行,但為和血、涼血、健脾為主,佛手散加條芩、白術、阿膠;或八珍湯加膠、艾。
32 尿血
33 娠婦勞傷經絡,熱乘於血,血得熱則滲入於脬,故令尿血。胎漏自人門下血,尿血自尿門下血。妊娠尿血屬胞熱者,多四物加山梔、發灰,或阿膠、熟地、麥冬、五味子之類。
34 子淋
35 孕婦小便澀少淋漓,名曰子淋。由氣血聚養胎元,不及敷榮滲道,遂使膀胱鬱熱,宜歸、芍調血;人參補氣;麥冬清肺以滋腎水之源;滑石通導利小便以清鬱滯,名安榮散。古方內有滑石,石乃鎮重之劑,恐致墮胎,若臨月極妙。如在七八月前,宜去此味,加石斛、山梔尤穩。若日久倦怠,右脈微弱者,此氣虛下陷,而時墜下,然氣弱腸虛而難流通,惟大服人參運之,其便自易。
36 轉胞病
37 胞轉証候臍下急痛,小便不通。凡強忍小便,或風急疾走,或飽食忍尿,或忍尿入房,使水氣上逆,氣逼於胞,故屈戾不得舒張所致,非小腸、膀胱受病而用藥所能利也。法當落其氣則愈,若胞落即殂。凡病患稟受弱者,憂悶多鬱、性躁急者,食味濃者,多有之。古方用滑利藥鮮效。因思胞水自轉,為胎所壓,胎若舉起,胞系自疏,水道自通矣,宜補中益氣湯。服後探吐,以提其氣自通。通後即用參、 大補,恐胎墮也。
38 丹溪曰:有婦妊孕九月轉胞,小便不出,下急腳腫不堪步,診脈右澀左稍和,此飽食氣傷,胎系弱不能自舉,下墜著膀胱,偏在一邊,氣急為其所閉,故水竅不能出,方用參、術、陳皮、炙草、歸、芍、半夏、生姜,補血養氣,氣血既旺,胎系自舉,頓飲之,探喉令吐,如是四服,小便通下皆黑水,複重調補而愈。又妊娠七八月,小便不通,診之脈細弱,此由中氣虛怯,不能舉胎,胎壓其膀胱下口,因不得溺,用補中湯,加升舉之藥。因藥力未至,脹痛難忍,遂令老婦用香油塗手,自產戶托起其胎,溺出如注,脹急頓解,隨以大劑參 補之。 至三日後,胎漸起,小便如故。《証治》曰:轉胞之說,胞為所逼而側,名胞者,即膀胱也。然子淋與轉胞相類,但小便頻數,點滴而痛地得,為子淋,膀胱小腸虛熱也。虛則不能制水,熱則不能通利,故淋若頻數,出少不痛者,為轉胞,間有微痛,終與子淋不同。
39 《經》曰:婦子胞氣。又曰:胞移熱於膀胱。又曰:衝脈任脈皆起於胞中。凡此胞字皆音包,以子宮為言也。《靈樞》曰:膀胱之胞薄以懦,音拋,以當溲脬而為言也。胞物有三,而字則相同,奈何後人不解其意,或忍膀胱與尿胞為二物,又因《類纂》曰:膀胱者,胞之室,反以子胞與膀胱為一物,其誤甚矣。夫膀胱即脬,脬即膀胱也。為得複有一物,居膀胱之內,者乎?其以子胞與膀胱為一物者,試不思轉胞下壓膀胱,以致小便不通者,則胞在上,更膀胱在下,則其部位各別,而非一物更明矣。
40 子喑
41 經云:婦人重生九月而喑者,胞之絡脈絕也,無治,當十月複。謂人之受孕,一月肝經養胎,二月膽經養胎,三月心經養胎,四月小腸經養胎,五月脾經養胎,六月胃經養胎,七月肺經養胎,八月大腸經養胎,九月腎經養胎,十月膀胱經養胎。先陰經而後陽經,始於木終於水,以五行之相生言也。
42 然以理推之,十二經之脈晝夜流行無間,無日、無時而不共養胎氣也,必無分經養胎之理。今曰九月而喑,時至九月,兒體已長,胞宮之絡脈系於腎經者,阻絕不通,故間有之。蓋腎經之脈上系舌本,脈道阻絕,則不能言,故十月分娩後而能言,不必加治,治之當補心腎。喑謂有言而無聲,故經曰不能言,不能非絕然不語之謂。凡音出於喉嚨,發於舌本,因胎氣肥大,阻腎上行之經。腎脈入肺,循喉嚨,系舌本。喉者,肺之部,肺主聲音。其人竊竊私語,心雖有言,而人不能聽,故曰喑。肺腎子母之髒,故云不必治。若大全解作不語,則為心病,以心主發聲也,與子喑了不相干,若張子和有降心火之說,馬玄台有補心腎之言。如果腎之脈絡絕,則其病不治,豈有產後自複之理乎。
43 故經云:胞之絡脈絕。此絕字當作阻字解也。
44 中風
45 孕婦痰涎壅盛,忽然殭僕,或時發搐,不省人事,是血虛而陰火炎上,鼓動其痰,左脈微數,右脈滑大者,名曰子癇,宜四物養血,酒芩清熱,二陳化痰理氣。故《機要》云:風木為熱,熱甚則風動,宜靜勝其燥,是養血也。治法仍以安胎為主,勿過用中風之藥。蓋多由血虛則生熱,熱盛則生風,皆內起之風火,養血而風火自滅也。若心肝風熱,用鉤藤湯;肝脾血虛,加味逍遙散;肝脾鬱怒,加味歸脾湯;氣逆痰滯,紫蘇飲;脾鬱痰滯,二陳加竹瀝、姜汁。
46 妊娠傷寒
47 妊娠傷寒,專以清熱安胎為主,外用塗臍護胎之法,其或汗、或下,各隨表裏所見脈証主治。有表証宜汗者,羌活衝和湯加柴胡、當歸、芍藥、蘇葉、蔥白之類。若裏熱實症,便秘、躁渴者,亦用大黃轉藥,須酒制用。有病病當之,設患真寒脈伏厥冷者,則用姜、桂、附子。姜、桂雖熱,用黃連、甘草制之則無害矣。況應犯而犯似乎無犯,若不急為調治,以去極寒極熱之病,則胎為病所困而難於保全矣。奈何去病寒熱之藥,人多畏之,傷生寒熱之病,人反安之何也?
48 妊娠瘧疾
49 妊娠寒熱皆因氣血虛損,風寒乘之。風為陽邪,化氣而為熱;寒為陰邪,化氣而為寒;陰陽並挾,寒熱互見。經曰:陽微惡寒,陰弱發熱。此皆虛之所致,不因暑氣所作,宜清解表邪,兼大補氣血以主之,勿泥寒熱假象也。若寒熱不已,熏蒸其胎,胎必傷矣。更有患胎瘧者,一遇有胎,瘧病即發。此人素有肝火,遇孕則水養胎元,肝虛血燥,寒熱往來,似瘧非瘧也,以逍遙散清肝火、養肝血,兼六味丸以滋化源。
50 妊娠痢疾
51 妊娠飲食生冷,脾胃不能克化,致令心腹疼痛。傷血則赤,傷氣則白,血氣俱傷,則赤白相雜。至若腹內重墜,胎氣不安者,此腹重墜下,元氣虛而不能升舉,真氣下陷也,大用補中湯而自安,切勿順氣、行氣,益增墜下之患。胎系於腎,如鐘系於梁,棟柱不固,棟梁必撓,而鐘豈能獨全哉。況似痢非痢者,多中氣虛則不能上升,脾氣虛則不能滲濕,腎氣虛則不能閉藏。慎勿以有形之假滯,而傷無形之元氣,至元氣一傷,變症百出矣。胎能保乎?
52 妊娠霍亂
53 霍亂者,因甘肥過度,腐積成痰,七情鬱結,氣盛為火,停蓄胃中,乍因寒熱之感,邪正交爭,陰陽相混,故令心腹絞痛,吐、利並作,揮霍變亂。如邪在上胃脘,則當心痛而吐多;邪在下胃脘,則當臍痛而利多;邪在中脘,則腹中痛,吐、利俱多。吐多則傷氣,利多則傷血,血氣受傷不能護養其胎,邪氣鼓擊胎元,子母未有不殞者,此危症不可不亟治也,宜香蘇散加藿香,先服後探吐之。
54 妊娠洩瀉,不外脾腎二髒,虛者居多。夫血統於脾,血擁胎元,則脾陰虛而食不運化。脾主健運,下焦壅滯而清氣難舒,於是水穀難消而作瀉。且胎系於腎,胎竊其氣以擁護,而腎氣既弱,命門火衰,不能上蒸脾土,此妊娠洩瀉之由也。雖其間不無風寒暑濕之外感,飲食生冷之內傷,然屬於脾腎有虧者乃其本也。
55 妊娠傷食
56 妊娠傷食,多由脾胃中氣虛弱,不能運化,若中氣壯實,無是病也。然胎以脾胃為主,脾胃強則胎系如懸鐘而不墜,若傷食不化則脾困而胎不能固。故凡即消食導滯,皆先以補脾健胃為主,而推揚穀氣,則飲食自化。
57 若徒事消克,不但胎元易墜,且脾虛而愈虛之,化源之機竭矣。
58 妊娠吐血
59 凡七情內傷,六淫外感,皆足致失血之患。而妊娠吐血一主火熱者,以氣血壅養胎元,或有所感則氣逆而火上乘心,心煩滿悶,血隨而溢也。但火略有虛實之分,實火當清熱以養血;虛火當滋陰以補水,則血可安而胎可固。若泛用行血、消血之劑,胎必墮而禍不旋踵矣。
60 妊娠胎逆作喘
61 有婦人胎死於腹,病喘不得臥,診其脈,氣口盛人迎一倍,左關弦動而疾,兩尺俱短而離經,因曰病蓋得之毒藥動血,以致死胎不下,奔迫上衝,非風寒作喘也。大劑芎歸湯加催生藥服之,夜半果下一死胎而喘止。其夫曰病外家誠有懷,以室人見嫉,故藥去之,眾所不知也。然妊娠氣喘,有乍感風寒而不得臥者,客邪盛也,發散自愈,參蘇飲主之。若脾虛四肢無力,肺虛不任風寒,腎虛腰 ,短氣不能行步,猝然氣喘不息,此脾肺素虧,母虛子亦虛,腎氣不歸元而上乘於肺也,生脈散、補中湯去升柴主之。丹溪所謂火動作喘,此胎前最多。至於毒藥傷胎病喘,世俗往往有之,病機之不可不察者也。
62 婦人髒躁悲傷
63 仲景曰:婦人髒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憑,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立齋治一妊婦,悲哀煩躁。其夫詢之,云:我無故,但欲自悲耳。用仲景方,又用淡竹茹湯佐八珍湯而愈。故妊娠無故悲傷,屬肺病髒躁者,肺之髒燥也,胎前氣血壅養胎元,則津液不能充潤,而肺為之燥。肺燥當補母,故有甘草、大棗以補脾。若立齋用八珍湯補養氣血,更發前人之所未盡。
64 腹內兒哭
65 《產寶》曰:腹中臍帶上疙瘩,兒含口中,因妊婦登高舉臂,脫出兒口,以此作聲,令妊婦曲腰就地如拾物狀,仍入口中即止。又云:孕婦腹中兒哭,治法用空房中鼠穴土同川黃連濃煎汁,飲之即止。
66 胎動胎漏
67 妊娠胎動不安者,由衝任經虛,受胎不實也。有飲酒房事過度、損動不安;有忤觸傷僕而動不安;有怒氣傷肝、或鬱結不舒,觸動血脈不安;有過服暖藥並犯禁之藥動而不安;有因母病而胎動者,但治母病其胎自安;有因胎不堅固動及母病者,但當安胎,其母自愈。若面赤、舌青,是兒死也;面青、舌赤,是母死也;唇、口、面、舌俱青,吐沫者,是子母俱死。然胎動與胎漏,皆有下血,胎動則腹痛,胎漏無腹痛。胎動宜調氣,胎漏宜清熱。然子宮久虛,多令墜胎,其危同於風燭,非正產可比,急以杜仲丸預服,以保胎元。
68 子死腹中
69 胞衣未下,急於胎之未生。子死腹中,危於胎之未下。蓋胞衣未下,子與母氣尚通呼吸,若子死腹中,胞髒氣寒,胎血凝 ,氣不升降。古方多以行血順氣藥及硝石、水銀、 砂之類。但其胎已死,則軀形已冷,血凝氣聚,複以至寒之藥下之,不惟無益,而害母命者多矣,不知古人立方深於用意。蓋子死之故,因有二端,用藥寒溫各存至理,有妊娠胎漏血盡子死者;有墜墮顛僕內傷子死者;有久病胎萎子死者。以附子湯進三服,使胞髒溫暖,凝血流動。蓋附子能破寒氣墮胎,此用溫藥之意也。有因傷寒熱病溫瘧之類,胎受邪熱毒瓦斯,內外交攻,因致胎死留於胞髒。古人深慮胎受毒氣必然脹大,故用樸硝、水銀、 砂之藥,不惟使胎不脹,又能使胎形化爛,再副以行血、順氣之藥,死胎即下。此古人立方之至意也。
70 凡脈三陽俱盛,名曰雙軀。若少陰微緊者謂督脈,血即凝濁,經養不周,胎即偏夭,其一獨死,其一獨生,不去其死,害母失胎,千金神造散主之。是方 治雙胎,一胎生、一胎死者,用蟹爪以去其死,阿膠以安其生,甘草和藥性,立方之心意深遠矣。
71 人之胃氣壯實,衝任榮和,則胎得其所,如魚處深澗,自然和暢。若氣血虛弱,無以滋養,其胎終不能成宜下之,以免其禍。然胎傷宜下、而下法最宜謹慎。如胎死腹中,心先 舌青、腹冷、口穢的確,方可用下,也必先固妊婦本元,補氣養血而後下之。如遇有不安,未能詳審,遂用峻厲攻伐,能免不測之禍。此要訣雲順其自然四字,最妙。立齋亦云:胎果不能安者,方可議下。慎之、慎之,前賢之垂戒深矣。若欲下之,樸硝斷不可少。
72 墮胎
73 妊娠受胎,七日一變,今婦人墮胎,必在三月、五月、七月者多;在二月、四月、六月者少。蓋諸經養胎,髒陰而腑陽,三月屬心,五月屬脾,七月屬肺,皆在五髒之脈,陰常易虧,故多墮耳。如在三月曾墮,後孕至期,必乘其所虛而三月亦墮,以心脈受傷故也,須預於二月先調其心。五月、七月亦然,必多服健脾益氣養榮之藥,一有胎後,日不可間乃佳。唯一月墮胎,人所不知,一月屬肝,怒則多墮,洗下體則竅開亦墮,一次既墮,肝脈受傷,下次亦墮,今之無子者,大半一月墮胎,非盡不受孕也。故凡初交後,最宜將息,勿複交接以擾子宮,勿令勞怒,勿舉重,勿洗浴,又多服養肝平氣藥,則無一再之墜而胎固矣。若連墮數次,胎元損甚者,服藥須多,蓋久則胎元可複。其藥以養榮、調氣、補腎、益脾,如四物湯去川芎、生地,換熟地,加人參、白術、陳皮、條芩、阿膠、續斷、杜仲之類。如有跌撲所傷,須逐污生新為主,佛手散最妙;腹痛加益母草,服下痛止,則子母俱安。如胎已損,則污物並下,再加童便、制香附、益母草、陳皮,煎濃汁飲之。如從高墜下,腹痛下血、煩悶,加生地、黃 ,補以安之,如因使內腹痛下血,加參、術、陳皮、茯苓、炙甘草、砂仁末,以保之;如胎下而去血過多,昏悶欲絕,脈大無力,用濃濃獨參湯衝童便服之。小產本由氣血大虛,今當產後,益虛其虛矣,故較正產尤宜調補。
74 巢氏論諸經脈養胎,各三十日,而十二經中,獨心與小腸不養胎,何也?心為牡髒,小腸為腑,主生血而合脈。《經》曰:髒直通於心,心藏血,脈之氣也。有孕則經脈不通,所謂閉經以養胎也。是知胎以血為本,始終皆在於心,自不當以輸養分次第矣。三月之時,心包絡養胎,《靈樞》云:心包主脈。若分氣及胎,脈必虛代。《經》云:心合脈,蓋心與包,雖分二經,其實原屬一髒也。若至期當養之經,虛實不調,則胎必不安,甚則下血而胎墮矣。
75 夫陽施陰化,胎孕乃成,胎寒則痛,胎熱多驚。若血氣虛損,不足以榮養其胎,則自墮矣。譬之枝枯則果落,藤萎則花墜。有因七情太過,五火內發,火能消物而墮者;有因勞力閃挫,傷動其胎而墮者;有因怒動肝火,疏洩用事而墮者;有因過於房事,盜洩胎元而墮者;正如風撼其樹,而根本為動搖也。然小產重於大產,蓋胎髒損傷,胞系腐爛。治宜大補榮衛,生肌肉養髒氣,略佐消瘀。若素有墮胎之患者,宜按症預為早治,臨期補之無及也。
76 妊娠半產,非七情六淫,勞役房室,則無是患,故用藥與正產無殊,總不外丹溪大補氣血為主。如三四月前,胎未成形而下者,名曰墮胎。至五六月後,胎已成形而下者,名曰半產。總屬妊婦氣血虛弱,衝任經虛,以致胎元不固,愈遲者,而氣血愈虛也,故千金保胎元不固,愈遲者,而氣血愈虛也,故千金保胎丸一方最妙,而趙養葵以六味飲加杜續、五味、阿膠尤佳,誠為安胎之聖藥也。
77 小產不可輕視,視養十倍於正產。大產如慄熟自脫,小產如生採之。破其皮殼斷其根蒂也。忽略成病者不少,因而致死者恆多,然此症始因斂血以成胎,繼因精血以長養,終因精血不足而萎墮,故瘀血甚少。倘有腹痛成塊有形,多屬血虛氣逆,惟加大為溫補,則新者生,而瘀者去。若加消瘀破滯,則逆氣愈攻而愈升,多致不救,戒之哉!況有血虛而腹痛者,更有真陰虧損,不能納氣,以致疝瘕為患者,更有真陰虧損,不能納氣,以致疝瘕為患者,更有真陰虧損,不能納氣,以致疝瘕為患者,更有真陰虧損,不能納氣,以致疝瘕為患者,常以八味丸加牛膝、五味子者,早晚吞服而安。
78 驢馬有孕,牡者,近則蹄之,名為護胎所以絕無小產。人之胎系胞中,有氣血以養之,靜則神藏,欲火一動,則精神走洩,火擾於中,則胎自墮矣。種玉者,可知欲而不知忌乎。
79 丹溪曰:有婦經住三月後,尺脈或澀或微弱,其婦卻無病,知是子宮真氣不全,故陽不施,陰不化精,血雖凝,終不成形,至產血塊,或產血胞也。惟脈洪盛者,胎可不墮耳。
80 半產者,此氣血不續而不能長養胎元也。然氣血不足之中,尚有性稟偏陰偏陽,或寒或熱之異,自當憑脈調治。如陰虛內熱者,而用艾、附、白術、砂仁溫暖之劑,則陰道愈消,如草木之無雨露,自然枯萎也。如陽虛內寒者,而用芩、芍涼血之劑,則脾胃虛寒,氣血益弱,猶果品春夏易生,秋冬少結也。故辨症合宜,雖大寒大熱,俱可益人,《經》所謂:應犯而犯,似乎無犯也。
81 胎孕不長
82 或問:娠婦有按月行經而胎自長者,有三五個月間,其血大下,而胎不墮者,或及期而分娩,或逾月而始生,其理何與?按月行經而胎長者,名曰盛胎。其婦血氣充盛,養胎之外,血有餘故也。有數月之胎,而敵國大下,謂之漏胎。因事觸胎,動其任脈,故血下而不傷子宮也。然孕中失血,胎雖不墮,氣血亦虧,多至逾月不產。曾見有十二三月,或十七八月,或二十餘月而生者,皆是血氣不足,胚胎難長故耳。凡十月之後未產者,當服大補氣血之藥,以培養之,庶無分娩之患。《總錄》曰:人受氣於有生,十二經脈迭相滋養,凡胎處胞中或有萎燥者,由孕婦所稟怯弱,不足自周,陰陽血氣偏勝,非冷即熱,胞胎失於滋養,所以萎燥不長也。惟宜資母血氣,則胎有自而長矣。
83 胎孕變常記
84 李時珍曰:女子二七天癸至,七七天癸絕,此其常也。有女年十二、十三而生子,如褚記室所載,平江蘇達卿之女,年十二受孕。有婦人年至五十六十而生子,如遼史所載,亟昔妻年六十,生二男二女,此又異常之尤者也。
85 鬼胎
86 人之髒髒調和,則血氣充實,風邪鬼魅,不能干之。若榮虛衛損,精神衰弱,妖魅鬼精,得以感之,狀如懷孕,故曰鬼胎也。然虞天民曰:晝之所思,為夜之所見。凡男女之性淫而虛者,肝腎相火,無時不起,故勞怯人,多夢與鬼交。
87 所謂鬼胎者,偽胎也,非實有鬼神,交接成胎也。即《經》所謂:思想無窮,所欲不遂。為白淫白濁,流於子宮之內,遂結為鬼胎。本婦自己之血液,淫精結聚成塊,胸腹脹滿,儼若胎孕耳。非偽胎而何?滑伯仁醫驗有楊氏女,薄暮游廟,廟廡見一黃衣神人,覺心動,是夕夢與交,腹漸大如孕,伯仁診之曰:此鬼胎也。女乃道其故,遂與破血墜胎之藥,下如蝌蚪魚目者,約二升許遂安。此非遇神交乎?曰:有是事,實無是理,豈有土木為形,能與人交而有精成胎耶?天下必無是理也。推其故,此非神之惑於女,實乃女之感於神,有以致之耳。
88 立齋曰:鬼胎因七情相干,脾肺虧損,血氣虛弱,失行常道,衝任有乖致之,乃元氣不足,病氣有餘也。若見經候不調,即行調補,庶免此症,以補元氣為主,佐以行散之藥。一婦經閉,八月肚腹漸大,面色或青或黃,用胎証藥不應,診視之,面青脈澀,寒熱往來,肝經血病也。面黃腹大,少食倦怠,脾經血病也。此鬱怒傷脾肝之証,非胎也,用加味歸脾逍遙二藥而愈。
89 腸覃似孕
90 《經》云:腸覃者,寒氣客於腸外,與衛氣相搏,氣不得榮,因有所系,瘕而內著,惡氣乃起,息肉乃生。其始生大如雞卵,稍以益大,如懷子之狀,按之則堅,推之不移,月事以時下,此其候也。此氣病而血未病,故月事不斷,木香通氣散,大辛熱之劑主之此結氣大腸為氣病
91 蓄血似孕
92 《折肱錄》曰:子媳申氏多鬱怒,勿患不月,腹漸大,以為妊也。十餘月勿產,諸証漸見,疑之,醫者亦疑為蓄血欲下,以體弱不勝,可暗消,久用行血調血藥,竟至不起。後閱盛啟東治東宮妃一案,大悔掉,永樂東宮妃張氏,經不通者,已十越月,醫以為胎也。脹愈甚,上命啟東診視,一一如見,其方皆破血之劑,下血數斗而疾平。
93 子媳病正與此合,當十月外既確知非妊,宜大膽下之,可得生矣。惜醫者,無此膽識,不亦傷乎!此蓄血子門為血病
94 產前總論
95 產前諸症,皆因胎氣所致。夫胎動、胎漏皆下血,但胎動有腹痛,胎漏無腹痛,故胎動宜行氣,胎漏宜清熱也。惡阻者,惡心而阻隔飲食也,肥者多因痰,瘦者多因熱,宜二陳湯加減。子煩者,煩躁悶亂心神也。子癇者,痰涎潮搐,目吊口噤也。子腫者,面目虛浮,肢體腫滿也。子氣者,兩足浮腫也。子淋者,小便艱少也。轉胞者,小便不通也。子懸者,胎氣不順,湊心脹痛也。蓋脾主運化水穀,婦人有胎則運化水穀不利而生濕,濕則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也。子腫、子氣者,濕也。惡阻者,痰也。子煩、子淋者,熱也。子癇者,風也。子懸者,氣也。轉胞者,虛也。濕則滲之,痰則消之,熱則清之,風則平之,氣則散之,虛則補之,總以去邪保胎為要。保胎之法,三月以前宜養脾胃,四月以後宜壯腰腎、補血順氣,佐以清熱,此大法也。然尤宜以人陰陽盛衰、氣血偏勝而調之。
96 《簡便方》治頻慣墮胎,或三、四月即墮者,於兩月前,以杜仲八兩、糯米煎湯浸透,炒去絲,續斷二兩酒浸焙乾為末,山藥五、六兩為末,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下。
97 懷妊受物,乃肝一髒之虛,其肝氣止能生胎,無別用也,若血少不能榮其肝,則肝虛,故愛酸物。
98 產前安胎,白術、黃芩為妙藥也。條芩安胎之聖藥,俗人不知,以為寒而不敢用,反為溫熱之藥可養胎,殊不知產前宜清熱,令血循經而不妄行,故能養胎。惟脈沉遲,脾胃虛弱者,非其所宜。
99 生產如抱船過壩一般,凡難產者,多由於氣血虛也,有因九、十月之時不謹守者有之;有氣血凝滯不轉運者。故於九個月內便須順氣調中,服達生散十數帖,臨產自易也。
100 凡妊婦脈細勻者,是胎元已足,如果熟香飄之象也。易產。大浮緩者,是養胎而中氣大虛,火氣散也,難產。
101 故產前脈宜洪大,產後脈宜沉小。凡男女之別,以左右取,左疾為男,右疾為女。沉實在左,浮大在右,右女左男,可以預剖。離經六至,沉細而滑,陣痛達腰,胎立時脫。半產漏下,革脈主之,弱即血耗,立見傾危。
102 一婦妊娠,久吐不已,諸藥不受,張立後方,服之而愈。兩寸俱洪大而數,右尤甚焉。金體本燥,今燥益甚矣。左關洪弦,是肝主藏血,今無血受藏也。右關弦細而數,是久生穀氣,肝家虛火來侮,因而弦數。其細者,胃氣虧極之象也。左尺細極若無,右尺洪大而疾,此皆津滋燥涸,少陰虛火上浮,厥陰鬱火上達,少陽伏火上乘,燥涸之土為三火所爍,焉能濕潤化育乎。經曰諸嘔吐酸皆屬於熱,此之謂也。具方於後,為救急治標之法。嘔愈之後,仍當以六味加麥冬、阿膠為丸,久服調理,以治其本。
103 條實芩一錢二分 麥門冬去心三錢 懷生地三錢 廣桔紅鹽湯泡七分 白茯苓一錢二分 生白芍藥、肥白知母各一錢二分 甘草二分 白葛根一錢,能提胃中真氣,而清疏胃熱故用之 竹茹二錢,用鮮淡竹刮去青,取向裏黃皮
104 加燈心,水煎,溫服即愈。
105 保胎神效丸方
106 《錦囊秘傳》白茯苓二兩、色白堅重者用之 真於術一兩,米泔浸一宿,去皮淨切並曬乾,同黃土炒用 條芩酒拌炒,須揀實心細子 香附子童便浸二日,炒熟 元胡索陳米醋拌炒 紅花隔紙烘炒 益母草淨葉。各一兩 真沒藥三錢,新瓦上隔火焙去油
107 上各制度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日空心白湯吞服七丸。
108 前藥不可因其丸小加至七丸之外。凡孕婦胎不安者,一日可服四五次,安則照常。如遇腹痛腰酸,或作脹墜,宜即服之。如受胎三五月常墜者,須先一月制服,能保足月。甚至見紅將墜者,急服此丸,亦能保留。謹戒惱怒、勞力,忌食煎炒、椒辣、發氣、閉氣、糟味、冷水冷物,切戒心勞。每藥一料,可保數胎,但服此丸,無不收效。
109 茯苓丸
110 治妊娠惡阻停飲,憂聞食氣。
111 赤茯苓 人參 肉桂 乾姜 半夏洗七次焙 陳皮 白術 葛根 甘草 枳實去白麩炒黃,各一兩
112 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下。
113 一法用黃芩為末,濃煎白術湯,調一錢服,一月餘自安。
114 杜仲丸
115 治妊娠兩、三月,胎動不安,防其欲墮,預宜服之。
116 杜仲去皮, 姜汁炒去絲 川續斷酒浸各二兩
117 為末,棗肉煮爛為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
118 膠艾湯
119 治妊娠或因倒僕,胎動不安,腰腹疼痛。
120 熟地黃 艾葉 白芍藥 川芎 阿膠蛤粉炒成珠 黃 當歸酒浸 甘草炙各等分
121 用姜棗,水煎服。如虛者加人參。
122 益母丸
123 專治難產橫逆,並安胎順氣。
124 益母草五月五日採葉莖,陰乾,忌鐵器
125 為末,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臨產之時,以童便溫酒化下。若氣不順,用木香人參湯。
126 桑寄生散
127 治胎漏經行淋漓;無病調理胎元。
128 當歸酒浸 桑寄生 續斷酒浸 川芎 白術 熟地 人參 香附 阿膠蛤粉拌炒 茯神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129 水煎服。
130 三因鯉魚湯
131 治妊娠腹大,胎間有水氣。
132 白術五兩 茯苓四兩 當歸 芍藥各二兩
133 上細 以鯉魚一個,修事如食法煮取汁,去魚用藥四錢入魚汁一鐘半;生姜七片、陳皮少許,煎至七分,空心服下。
134 一方
135 無故卒下血,用阿膠二兩,蛤粉炒成珠 生地黃八兩,搗取汁 以清酒三升,將二味攪勻溫熱,分三服飲之。
136 竹茹湯
137 治妊娠嘔吐,頭疼,眩暈。
138 桔紅去白 人參 麥門冬去心 白術各一兩 濃樸姜制 茯苓各五錢 甘草二錢五分
139 每服五錢,水二鐘、姜五片,入竹茹如彈子大一塊,煎至八分服。
140 竹葉湯
141 治妊娠心驚膽怯,終日煩悶,証曰子煩。
142 白茯苓四兩 防風 麥門冬去心 黃芩各三兩
143 每服四錢,水一鐘、竹葉五片,不拘何時,皆可服之。
144 全生白術散
145 治妊娠面目肢體浮腫如水氣,名曰子氣。
146 白術一兩 姜皮 大腹皮 陳皮 白茯苓皮各五錢
147 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一方有桑白皮。
148 李氏天仙藤散
149 治妊娠三月之後,兩足漸腫,行步艱難。
150 飲食不佳,狀如水氣,名曰子氣。
151 天仙藤洗略炒 香附子 陳皮 甘草 烏藥各等分
152 為末,每服三錢,姜三片、紫蘇三葉、木瓜三片同煎,空心食前服之。日三次,腫消止藥。
153 紫蘇散
154 治胎氣不和,湊上心腹,脹滿疼痛,謂之子懸。
155 大腹皮 川芎 白芍 陳皮 當歸去蘆酒浸 紫蘇葉各一兩 人參 甘草各五錢
156 每服四錢,姜五片、蔥白七寸,水煎,空心溫服。
157 兒在腹中哭 用多年空屋鼠穴中土一塊,令孕婦噙之。
158 百合散
159 治妊娠咳嗽,心胸不利,煩滿不食,胎動不安。
160 川百合 紫苑 麥門冬 桔梗 桑白皮各一兩 甘草五錢 竹茹一團
161 每服八錢,水煎去滓,入蜜半匙,再煎一、二沸,食後溫服。
162 乾姜黃連丸
163 治妊娠下痢赤白,穀道腫痛,冷熱皆可服。
164 乾姜炒黑 黃連去須 縮砂仁 川芎 阿膠蛤粉炒 白術各一兩 乳香三錢別研 枳殼五錢炒
165 為末,用鹽梅肉三個入醋糊同杵丸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白痢乾姜湯、赤痢甘草湯下,赤白痢乾姜甘草湯下。
166 勝金散
167 治妊娠脾胃氣冷,小腹虛脹。
168 吳茱萸酒浸炒 陳皮 生姜 乾姜 川芎 濃樸 縮砂仁 甘草各等分
169 為末,每服二錢,鹽湯調服。
170 桑螵蛸散
171 治妊娠小便不禁。
172 桑螵蛸二十個,炙為細末。
173 每服二錢,空心米飲調下。
174 瘦胎枳殼散
175 治妊娠孕七、八月,常宜服滑胎易產。
176 甘草一兩五錢炙 枳殼五兩麩炒赤
177 一方加香附。
178 為末,每服一錢,空心白湯服。
179 按:枳殼散性苦寒,單服恐有胎寒、胎痛之疾,以地黃當歸湯蜜丸佐之。
180 束胎散
181 第八個月可服。
182 條芩酒炒一兩 白術二兩,不見火 陳皮三兩 茯苓七錢五分,不見火
183 為末,粥丸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食遠溫水下。
184 達生散
185 大腹皮三錢 人參 陳皮各五錢 白術 芍藥 歸尾各一錢 甘草炙二錢 紫蘇莖葉五分
186 加青蔥五葉、黃楊腦七個即黃楊樹葉梢兒,或加枳殼、砂仁,水煎食後服。八、九月服十數帖,甚妙。夏月加黃芩,冬不必加;春加川芎。
187 催生如聖散
188 黃葵花焙乾。
189 為末,熱湯調下二錢,神效。或有漏血,胎髒乾澀,難產痛劇者,並進三服,良久腹中氣寬,胎滑實時產下。如無花,以黃蜀葵子為末,酒服二錢。如胎死不下,紅花煎酒調下。經驗方用子四十九粒,或三十粒。
190 催生佛手散
191 治妊娠因事觸胎,子死腹中,疼痛口噤。用此探之,不損則痛止,子母俱安;損則立下。
192 當歸六錢 川芎四錢
193 水二鐘半,煎令泣欲干,入頭酒一鐘,煎沸溫服,口噤灌之,如人行五里,再服不過三服便生。
194 催生丹
195 治產婦生理不順,臨蓐艱難。
196 十二月兔腦髓三皮膜研 乳香研細一分 麝香研細一字 母丁香末一錢
197 研勻用兔髓和丸,如雞頭大,陰乾,油紙封貯,每一丸研破,溫水服,實時產下,隨男左女右握藥出是驗。
198 一方
199 治婦人難產,數日不出。桃仁一個劈開,朱砂寫一片可字、一片出字,吞之即生。
200 救生散
201 橫生逆產。
202 用桂心一錢為末,童便酒調服之,異常神效。
203 一方
204 治難產用臘月兔頭一枚,燒灰為末,蔥白湯調下二錢,立時即生。或用伏龍肝細研,每服一錢,酒調服之亦效。
205 香桂散
206 下死胎。
207 麝香五分另研 官桂二錢
208 為末,和勻酒調服。須臾如手推下。
209 一方
210 死胎不出,產婦面青、指甲青、口臭。用樸硝為末,每服二錢,順流水調下。甚者,溫童便調服,胎下母活。亦治胎衣不下。
211 黑龍丹
212 治臨產難生,或胎衣不下,產後血暈,不省人事,血崩惡露,腹中刺痛,血滯浮腫,血入心經、語言顛倒,血風相搏、身熱頭痛,或類瘧疾,胎前產後諸疾垂死,無不救活者。
213 五靈脂 當歸酒浸 生地黃 川芎 良姜各二兩
214 上入砂鍋內,紙 鹽泥封固, 紅候冷取出,研細入後藥。
215 百草霜三錢 乳香 生硫黃 琥珀 花蕊石各二錢
216 上五味計一兩一錢為末,同前藥和勻,米醋煮,麥糊丸如彈子大,每臨用炭火 藥通紅,投入生姜自然汁,浸碎之,以無灰酒並合童便頓服,神效不可盡述。
217 新定催生保產萬全湯
218 人參三錢至五錢 當歸去蘆三錢 川芎一錢 桃仁十三粒,不去皮尖搗碎 乾姜炒焦黃一錢甘草炙六分 牛膝梢二錢 紅花酒炒三分 肉桂去皮,六分,冬天八分 加棗一枚,水煎溫服。
URN: ctp:ws73511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