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欽定四庫全書蒼要爰畜更于四百川蕪都紗選金詩卷二十 |
2  | 八呂絕句問 |
3  | 濟權 |
4  | 日占 |
5  | 釋石 |
6  | 玉關消息到長安處處砧聲揣夜闕想得月殘哀響斷一燈清淚剪刀寒 |
7  | 夷門遣懷 |
8  | 梁園花木監精神盡屬東風點綴人雪盧若梅香不起問君消得幾多春 |
《陌恩塔》 |
1  | 慈恩石刻半公卿時遇間人為指名龍虎榜中休著眼列篇但賦誤平生 |
2  | 濟源廟海子內有內黿人以持軍目之投餅餌 |
《則至》 |
1  | 我欲然犀處藝雷護誇海羔紙錢灰將軍不是池中物也為區區餅餌來 |
《叢公亭》 |
1  | 十里撞蘆際碧山入潭無數竹根泉詩狂欲灑亭間肆卻媿文公輿樂天 |
《郊行拍首》 |
1  | 十里修簋翠拂吞貴田漢漠爪踐灑高林忽斷驚回首不覺奇拳墮眼前 |
2  | 溪橋納納馬蹄輕竹裏人家犬吠聲行盡隴光溪路黑隔林燈火夜深明 |
3  | 景章 |
4  | 感事 |
5  | 蘭芳切禁當門種李苦何傷並道生自古英雄足猜忌莫教身外有浮名 |
6  | 段繼昌 |
7  | 異乞 |
8  | 卓旱 |
9  | 汁祁輕素媚春光透骨濃熏百和香消得太真啖玉笥小亭人散月如霜 |
《乙奚》 |
1  | |
2  | 一溪流水走青地春在江邊漁父家竹冰寒梅看欲盡清香移入小桃花 |
《春早二首》 |
1  | 魚兒水況鳴頭綠野馬塵飛羊角風西詰山家籬落背香梢初見夙分紅 |
2  | 斷永銷盡秋苛央凍隴蘇來白藩添幾片野雲飛不去晚風吹作雨纖織 |
《讀紀信傳》 |
1  | 鹿走中原兩虎宇榮陽圍解事堪謹當時拔劍論功者矢口何人說紀生 |
《靖天民》 |
《西子放瓢圖》 |
1  | 譬冕蕭諷芋蘿秋干古香溪水自流具越兵事竟何得風流輸與五湖舟 |
2  | 王去非 |
3  | 題左丘明墓 |
4  | 寺廬孤墳墳己催墳前松柏亦凋衷禾能遷寺還封樹每到睹君一淚垂 |
5  | 李通 |
6  | 卿子辜 |
7  | 解脫眼光一界靜端公伎偶口時休雲問正使金毛現子細看來是石頭 |
《送窮》 |
1  | 音年曾作送窮詩結抑齋糧擬追之送去還來還復語君家猶有讀書兒 |
《劉濤》 |
《戲用前人語題天平別臺》 |
1  | 表聖當年網五干休休亭下賈林泉黃華面目君還見天柱辜高不直錢 |
《李好復》 |
《郊智夫同游南城》 |
1  | 園林睛畫蔚如煙妹交流盡水田落曰趣墟人已散鷺驚飛上渡頭船 |
《揚雲翼》 |
《陽春門堤上》 |
1  | 薄薄時雲漏曰高雪消土豚灌如音東風可是多才思先送輕黃到抑梢 |
《聞韶圖》 |
1  | 干古神交寄至音聞韶想見聖人心容聲便落筌蹄外後學休徒肉味尋 |
《察村道中》 |
1  | 水連深竹竹連沙村落蕭蕭己暮鴉行盡畫圖三卯里青山影裏見人家 |
《戴嵩畫牛》 |
1  | 春草原頭雨濕煙夕陽渡口水吞夭披圖坐我風襄底一夢長林一十年 |
《鬱貫茅中登樓》 |
1  | 雲意生陰晚不收西風疏雨州江秋畫圖忽上鬧干角隱隱平簿轉釣舟 |
2  | 閒閒公為上清宮道士寫經并以浙養鵝羣付 |
《之諸公有詩某亦同作》 |
1  | 會稽筆法老無塵今代閒間是後身只有愛戴緣己盡舉璋還付向來人 |
《劉中》 |
1  | 龍門石佛 |
2  | 鑿破蒼崖己失真又添行客眼中塵請君看取他山石不費工夫總法身 |
3  | 龐 |
4  | 夏日 |
5  | 富國才疏合自羞清時無補但優游只知錢向紙中裹不信能教地上流 |
6  | 乞官 |
7  | 早一 |
8  | 香滿西園曉雨微萬紅千翠自高低若為常作莊周夢一飛向幽芳鬧處棲 |
《未開牡丹》 |
1  | 國香半吐醉顏酤炫耀春工己自多愛惜不教催揭鼓更澆卯酒看如何 |
《山行絕句》 |
1  | 四面雲山玉作圍丙川霜樹錦為衣翩翩穀騎南罔下傅粉王孫射鹿歸 |
《墨竹三首》 |
《隔溪姻雨》 |
1  | 一溪流水玉涓涓溪上修亶接暮煙誰倩能詩文與可筆瑞移得小江天 |
《秋風驟雨》 |
1  | 黼川急雨暗秋空無限琅玕澹墨中劍甲提縱軍十萬欲將貌虎戰斜風 |
《春雷起蟄》 |
1  | 干梢萬葉玉泠隴枯槁業邊綠轉濃待得春雷驚藝起跳中應有葛陂龍 |
《弟齊墓》 |
1  | 絕粒當年恥化周死於仁義更何求首陽山下兩丘土能使當年釣石羞 |
《暗叩規》 |
《過驪山》 |
1  | 豐鎬無由問故基門章止見泰離詩而今多少華清石都與行人刻監辭 |
2  | 王曠 |
3  | 題神霄宮清心軒 |
4  | 紛紛百應自心生方寸清米百慮平末了軸心私自笑更憂持世欲澄清 |
5  | 趙伯成 |
6  | 蠟梅 |
7  | 凍當含香蠟點勻古來幽谷有佳人詩家只怨和羹睨不遺紅梅別是春 |
8  | 冷體疏香寂寞濱欲持何物向時人東風自是清狂手辦作竹籬茅舍春 |
《趙思文》 |
《侯相浪溪歲寒堂》 |
1  | 靜中臺榭隔紅塵水色山光日日新不用沿溪種松竹主人元是歲寒人 |
《張建》 |
1  | 山村風雨圖 |
2  | 雨眷山店望末見風累奪簷張不開莫許披圖便成句為曾行到此中來 |
3  | 王世賞 |
4  | 梁每 |
5  | 孚羊 |
6  | 候得南枝破玉肥心顏今曰為君開細看苔遭無行跡先賞應輸我獨來 |
7  | |
8  | 禪善齋 |
9  | 宦途馳逐只堪羞何意須封萬戶侯平日少游真可念一絕勝辛苦駐壺頭 |
《李純甫》 |
《孫卿子》 |
1  | 諸儒談性盡歸情誰信黃河徹底清末到崑崙源上見且休容易小荀卿 |
《謝安石》 |
1  | 阿堅休道不英雄兒輩俄堅童功履齒折時渠自著至今人解笑桓沖 |
《魏徵》 |
1  | 健兒搖足據山東李丞豕居大半空貞觀力排封建議魏徵元只是田公 |
《若蘇》 |
1  | 宋季人憂大瓠穿敢留金幣不輸邊權書更信蘇家棗剝費青苗幾舊錢 |
《子端山水同裕之賦》 |
1  | 遼鶴歸來萬事空人問無地著詩翁只留海岳樓中景長在經營慘淡中 |
《馬圖同裕之賦》 |
1  | 天馬飛采不苦難雲屯萬騎聞元問大平有象韓生筆曾見真龍如此閒 |
《劉宋》 |
1  | 六衰翁血打圍深山赤手搏熊羆子孫只解相魚肉辛苦知他為阿誰 |
《燕子》 |
1  | 夙別天涯十見春重來白髮山窗新心知話盡春愁處相對依依如故人 |
《閭長呂》 |
《送麗酒麗橋與秀實御臾》 |
1  | 驄馬朝回畫閨深遙知春意領梅心麗澄橋軟麗尊小聊助風流對淺斟 |
《鬧立本職貴圖》 |
1  | 誇誇昌周此一書形容藝貢富成圖寧知右相無深意莫指丹青便厚誣 |
《盤山招隱圖》 |
1  | 畫出中盤望隱歸鳴河朝馬尚遲遲賦詩來敢輕相誚卻恐吾山也勤移 |
《一門集津圖》 |
1  | 津門末為天下險勿作駭相觀茲圖偃月堂中季林甫有人能寓俱心無 |
《馮辟》 |
《送人出使》 |
1  | 陽春有腳蘇疲療水鏡無心照潔汙九道澄清天思切人才胡州似君無 |
《習池醉歸圖》 |
1  | 襄漢方屯十萬兵習池日往不曾醒紛紛慎晉皆渠章何獨王家熏乎磬 |
《束坡海南烹茶圖》 |
1  | 講筵分賜密雲龍春夢分明覺亦空地惡九鑽黎洞火一天游兩腋玉川風 |
《陰晦中忽見華山》 |
1  | 吏部能閭衡岳雲坡仙曹借海濯暮運辜漬曉忽白獻一公何人予何人 |
《草堂春暮橫披》 |
1  | 遷客倚樓家萬里五陵飛輕酒千金草堂澹坎春山對幽烏一聲春己深 |
《王若虛》 |
《復寄之純行首》 |
1  | 志大呂蒿二世違拂衣真作竹林歸黃塵道口風波惡未必先生自處非 |
2  | 自笑趨塵亦強顏食謀未免敢言間紫芝黑可充飢腹徒子玉屏巖石間 |
《感懷》 |
1  | 柱卻全家仰此身書生那是治生人百憂耿耿填胸臆強作歡顏慰老親 |
《自笑》 |
1  | 酒得毀杯還己足詩過兩韻不能神何須豪送攀時際我自世閭隨分人 |
《賁更》 |
《男勇》 |
1  | 到了身安是本圖何須身殊覓浮虛誰能置戰蕪飢地卻把微官乞與渠 |
《懦夫自號》 |
1  | 身世飄然凶鄰間更特辛苦迷未顏時奈冥笑傭夫拙差比時人得少間 |
《題淵明歸去采圖五首》 |
1  | 節迷途尚爾臉苦將覺悟向人誇跳心若識真歸處豈必田園始是家 |
2  | 孤雲出岫暮鴻飛去住悠然兩不疑我自欲歸歸便了何須更說世相遺 |
3  | 拋卻徵官百自由應無山橐桂心頭銷憂更藉琴書力借問先生有底憂 |
4  | 得時草木竟欣榮頗為行休惜雌生柔化樂天知浪語看君於世末忘情 |
5  | 名利醉心濃似酒貪夫袞袞死紅塵折腰不樂翻然去此老猶為千載人 |
《還家五首》 |
1  | 曰日他鄉恨不歸歸來老淚更沾衣傷心何菅遭東鶴不但人非物亦非 |
2  | 荒陂依約認田園松蘭存亡不足論我自無心更懷土一不妨猶有未招魂 |
3  | 山杏溪挑化棘榛舞臺歌榭墮灰塵春來底事堪行處門外流鶯枉喚人 |
4  | 回思夢裏繁華事幸釜旱樂此身間立斜陽看兒戲憐渠虛作太平人 |
5  | 艱危嘗盡鬢成絲轉覺誼譯不可期藥蘆哀歌仰天問何如還我末生時 |
6  | 山谷於詩每與東波相抗門人親黨遂有言文首東坡論詩右山谷之語今之學者亦多以為 |
《然漫賦四詩為商略之云》 |
1  | 絕足由來不可追汗流餘子膏善馳誰言直待南遷後始是江西不幸時 |
2  | 信手招米世己驚一江袞袞筆頭傾莫將險語誇勁敵公負無心與物曰 |
3  | 戲論誰知出至公靖韓信姜恐生風奪胎換骨何多樣都在先生一笑中 |
4  | 文章自得方為貴衣銖相傳豈是真己覺祖師低一著紛紛嗣法更何人 |
5  | 王內翰子端詩近來陵覺無佳思縱有詩成似 |
《樂天其小樂天甚矣漫賦一詩為白傅解朝》 |
1  | 功夫曹畫讀窮年病入膏盲豈易鎬寄語雪溪王處士恐君猶是管窺天 |
2  | 東塗西株闕新妍時世校粒亦可憐人物世衰如鼠尾後生未可議前賢 |
3  | 妙理宜人入肺肝麻姑搔背豈勝鞭世問筆墨成何事跳老胸中自天 |
《宮女圍棋圖》 |
1  | 盡日羊車不見過眷米雨露向誰多予機決勝元無事永日消磨不奈何 |
《范中》 |
《贈韶山退堂聰和尚》 |
1  | 郎當舞袖少年場線索機闕似郭郎今日棚前間袖手卻徙鼓笛看人忙 |
《戲作》 |
1  | 寶蠟誰知味最長門杯卯酒地龍香年來紙價長安貴不重新詩重藥方 |
《盧向》 |
《白溝》 |
1  | 昌沙清澤不容舟遼宋封疆限此溝到了山河無定主碧波依舊只東流 |
2  | 刁白 |
3  | 送花 |
4  | 縱橫詩酒少年曾老矣追懽謝不能種出好花無用處束憐乞與坐禪僧 |
5  | 許古 |
6  | 被名遇少室 |
7  | 老病無堪合退休伊川久己得冕表如今又上長安道好被青山笑白頭 |
《扇圖》 |
1  | 雲盧溪塘小雪春融融和氣寇輕塵山禽共作梅花夢物性由米懶是真 |
《王良臣》 |
《狸奴畫軸》 |
1  | 三生白老與烏貪又現美生小筆前乞與黃家穰鼠禍莫教虛費買魚錢 |
《屈臣寺》 |
《柔言》 |
1  | 道人知我愛禪房淨掃階前紫石林軟飽三杯風味好腕巾和月臥昏黃 |
2  | 老子平生酷愛閒天教行處得禪閒粥魚蔽落簷頭月猶在梅花醉夢間 |
3  | 殘陽收拾弟兄行棟得機心不到鄉妄置小奴今夜夢蘆花風細月如霜 |
《喬花》 |
1  | 喬花冉冉密脾香禾穗纍纍鵲眼黃一縷晚煙吹不去為誰著意護秋霜 |
《絕句》 |
1  | 流轉年光橋下水翻騰時態嶺頭雲溪翁道號奇靜子除卻松風百不間 |
《劉祖謙》 |
《雅集圖》 |
1  | 翠雀翩翩野鶴孤玉京人物會仙圖後來且莫輕題品席上揮毫有大蘇 |
2  | 腔洞山圖為橫溪翁賦 |
3  | 好奇仍有客相攜絕頂披雲快躋三十打岑青似深五年柱笏羨橫溪 |
4  | 獨占名山每羨渠京塵今日汙吟鬢西州十載細行處 |
5  | 惆悵雲煙是畫圖 |
6  | 可辜 |
7  | 鑒蒼 |
8  | 春日 |
9  | 翠微深處幾人家風颺輕姻雨屋沙寒勒野桃聞較晚一向陽纔有兩三花 |
《所見》 |
1  | 綸竿老子綠袁衣細雨斜風夙釣譏正是鄰家社酷熱柳條穿得錦韓歸 |
《讀李訓鄭注傳二首》 |
1  | 誰教間宦作權臣甫代優游到敬文二子謀陳誰不道泄機也合罪劉實 |
2  | 基醫入侍本防猜偶失機權亦可哀陳竇至今佳傳在一莫徙成敗論人材 |
3  | 王或 |
4  | 啟國寶 |
5  | 幻人誰拙復誰能游戲何妨愧偶欄凡事不堪君莫怪懼家面目得人憎 |
6  | 單負 |
7  | 才乞 |
8  | 吾身非我底為情說著塵勞持地驚五九盡時山更好澗泉雲烏白春聲 |
《董文甫》 |
《秋夜》 |
1  | 見即如無爐上雪淡而有味水中鹽濟行完意千燈麟淨識乾坤一鏡奩 |
《晝眠》 |
1  | 莊周先我復天真化蝶飛來管領春我亦莊周同亦蝶豪知若茵是真身 |
2  | 審是堂 |
3  | 按劍人人駭夜光蜀雞合道勝膏凰飛蛾可是無分別直道油燈是太陽 |
4  | 文中子績鯉 |
5  | 紛紛述作史才雄聽似秋來百卓蟲不是春雷蟲蟄窟翊蛇會得化成龍 |
6  | 史肅 |
7  | 日骨定 |
8  | 畔陛薪 |
9  | 湧雲驅雨不成霖山徑危行朱要深午夢初回烏烏樂小亭斜曰柳陰陰 |
《遇九里山》 |
1  | 斷蛇扛鼎兩瑩雄陳近荒涼萬事空今曰山前無過客數株衷柳管秋風 |
《放言一首》 |
1  | 運社從來說陶遠竹林今不數山王家雞野駕何須較秋菊春蘭各自芳 |
2  | 清風明月無人管茶鼎熏爐與客同拉歲羞為織子如今卻羨攝儒翁 |
《元德明》 |
《過鳳凰山》 |
1  | 鳳凰聞說似夭壇北去南束馬上看想得松聲滿巖谷秋風無際海波寒 |
《餅形嶺早發雛僻》 |
1  | 海雲蕭瑟雪花乾人在羊腸百八船閒客不知名利苦見時應作畫中看 |
《山園賁葉有青紅相半者戲作耳可》 |
1  | 霜輕霜重偶然中昨業雖殊萬葉同不信世問間草木解隨兒女作青紅 |
《貴公子詠》 |
1  | 高堂紅燭鼓譽齊舞遍織腰月未西一曲纏頭蘊又錦驛騮空自惜障泥 |
《蓮葉觀音恩禪師所藏司路宣叔賦》 |
1  | 瑞相分明昨宗中華嚴性海共圖通補陛自有丹青變畫臾區區可得工 |
《觀西獸張永淳晝雁》 |
1  | 慘淡經營下筆難畫成不似奉中看知君連夜江湖夢折葦蕭蕭沙水寒 |
《雪行》 |
1  | 五更驢背滿執霜殘雪離離草樹荒身在景中無句寓錯教人比孟襄陽 |
《龍眠畫馬》 |
1  | 驪黃求馬世昏然滅沒存亡自一天當日鹽卓人不識只今空向畫中傳 |
《寄宗人彥達峨封》 |
1  | 杯酒無緣接舊歡空將書尺問平安要君知我詩成處落日西風正倚閔 |
《楸樹》 |
1  | 遺邊楸樹老龍形社酒澆來漸有靈只恐等閒風雨夜怒隨雷電上青冥 |
2  | 七夕 |
3  | 一 |
4  | 天河唯有鵲橋通萬幼歡緣一鄰中惆悵五更仙馭遠寂寥雲幄掩秋風 |
5  | 都天挺 |
6  | 交城學創修文廟 |
7  | 金碧煌煌楚別雄元元樓觀五雲中如何萬代綱常祖釋萊寧無數畝宮 |
8  | 高憲 |
9  | 元夕無燈 |
10  | 九陌羔燈夜悄然小紅時見點春煙多情惟有梅梢月拍酒樓頭照管結 |
11  | 王特起 |
12  | 禹乍 |
13  | 嘻奇 |
14  | 人情予勝似宇碁死怕輸人山者遲黑白不分傍袖手辜來吾亦愛吾癡 |
《絕句出首》 |
1  | 山勢奔騰如逸馬水流委曲似驚蛇溪靈不欲露天巧眼力未到雲先遮 |
2  | 鳥語留春春已迥落花隨意臥蒼苔清明寒食因循遇董草醫薇次第閈 |
《下第》 |
1  | 人問萬事等樗蒲敢謂何人不得盧勝負到頭俱偶爾狂夫安用繞林呼 |
2  | 劉光譙 |
3  | 寄陳正叔雷希顏 |
4  | 東南形勝古徐州人物休評第幾流落落陳雷天下士故應連榻臥黃樓 |
5  | 孫鎮 |
6  | 許氏雙桂堂 |
7  | 許家襄聯翩秀孫氏三枝喚第春感事若暗相比並輸君堂上拜雙親 |
《趙元》 |
《渡洛口》 |
1  | 拍脈寒流兩岸水斷橋無力強支撐忘機支殺沙臨好不省人問有戰予 |
《田間秋曰》 |
1  | 好雨知時便枚睛天和醒釀作西成秋收但得官軍飽未恂輸租速十程 |
2  | 禾穗纍纍豆角調耘前村落太平秋熙熙多少豐年意都在農家社案頭 |
3  | 蟠翁偃僮負薪行稚子跳梁剝棗莽不似捫姑忙更刈晚春推鬚脫敘荊 |
《送卒敬之東歸》 |
1  | 風埃憔悴舊霜袍老去新詩價轉高據桑漫山猶可煮不須低首向兒曹 |
2  | 文章無力命有在一點浩然天地間風雪滿頭人不識又攜詩槁出西山 |
《大暑》 |
1  | 旱雲飛火燎長空白日渾如墮甑中不到廣寒水雪窟扇頭能有幾多風 |
《哀古道》 |
1  | 山深道壤水縱橫怪得春來少客行不信天教人赫斷水乾更遣藻藜生 |
《薛鼎臣罷登封》 |
1  | 弄人鼓笛不相疑便著當場愧偶衣終日抱飢唯飲水也和醉客口時歸醜張璜 |
2  | 游棲巖寺 |
3  | 林表招人白塔明竹問蘭軒石泉清惠崇水墨西軒景煙帶平蕪水帶城 |
4  | 呂中孚 |
5  | 卜景 |
6  | 青退平野四圍山山郭依依紫翠問村遠路長人去少一竿斜日酒旗聞 |
《春月》 |
1  | 抑塘漠漠暗啼鴉一鏡睛飛玉有華好是夜鬧人不寐半庭寒影在梨花 |
《水聲》 |
1  | 長陂千頃碧涼深浪卷秋風過石記得夜來愁聽處一燈明減照寒意 |
《雪》 |
1  | 隨風拂拂王花飄入夜寒窗更寂寥爐火已殘燈未燼一簾疏竹白蕭蕭 |
《梨花》 |
1  | 等待清明得得芳圍枝時雪煖生香洗雛自有風流態卻笑紅深睡海棠 |
《巾》 |
《泰》 |
1  | 風朱絲絲裏綠姻輕花初破不成綿卻嫌官路逢寒食惱亂離愁似去年 |
《王元節》 |
《青琢》 |
1  | 環珮魂歸青塚月琵苞聲斷黑山秋漢家多少征西將泉下相逢也合羞 |
《與竟世傑軍判丁亭會飲》 |
1  | 望斷西州萬里家又將新火試新茶青油幕下成何事兩見常山山杏花 |
《李端甫》 |
1  | 太白扇頭 |
2  | 巖米澗雪謫仙才碧海騎鯨望不回今日霜降見遺像飄然疑自月中來 |
3  | 張著 |
4  | 丸日 |
5  | 雨沐天容霽欲流好山誇翠出墻頭黃花憔悴東籬晚一段陶家冷淡秋 |
6  | 曷爰 |
7  | 扁茅 |
8  | 西風無思繆纖雲掃盡千岑雨腳痕二斥秋光清似水家家空翠滿柴門 |
《紫泉亭》 |
1  | 西風禾黍半蒼黃滿眼秋山冷翠長山斥白雲攜雨去人家籬落伴斜陽 |
《季懈》 |
《漫書》 |
1  | 胸懷平日意八達伎桐只今龜六歲唯有間情如老菊寒花自信晚能香 |
《二老雪行圖》 |
1  | 雪明萬仞鄴西山枝履平生幾往還滿眼京塵空對畫何時真似兩翁閒 |
《秘書張監墨梅圖》 |
1  | 眼中只有梅千樹不桂世間蜂蝶花十載江南春夢斷至今清影在君家 |
《燈下梅影》 |
1  | 丁年夜坐眼如魚老矣而今不讀書墻角短藥還有用瓦攝相對裏陳 |
《王中立》 |
《莒寺》 |
《柔言》 |
1  | 獨跨蒼北下大清春風萬里月華明因君感激為君說鑿破天機我也驚 |
2  | 雲葉鄰鄰被碧空笙簫遁響入天風忽驚風浪暮邊急不覺形神來世中 |
3  | 題裕之樂府後 |
4  | 常恨小山無後身元郎樂府更清新紅裙婢子那能曉送與凌煙閣人寄鬧鬧公 |
5  | 寄語鬧鬧傲浪仙枉將詩酒污天全昔蘆遮斷采時路不到逢山五百年 |
6  | 系苛 |
7  | 遽舊 |
8  | 望川亭 |
9  | 望川亭山望暗川萬里風惘在眼前軒檻倚巖高幾許去軒尺五是青天 |
10  | 金全 |
11  | 夜過寶應驛 |
12  | 短運豎蒿聲急靈堆雲水拍河坐久不間鐘鼓報向人毀問夜如何 |
13  | 劉仲游 |
14  | 溫泉 |
15  | 賜浴華清寵幸殊溫泉水滑洗凝酥至今西蜀十月書有揚妃出浴圖 |
16  | 劉方叔 |
17  | 華清 |
18  | 廢宇傾垣不復新開元軍道盡荊捧惟餘判訪溫湯水長與行人洗路塵 |
19  | 雷發 |
20  | 逍哉葬 |
21  | 四室豈堪陋巷居退藏天亦隱斯廬看山破廢工夫外一姓清香玩易書 |
22  | 蟲遙金詩卷一十 |
23  | 謹案卷十九第五賈前七行避人鵲鳥驚飛盡刊本盡作去據中州集改 |
24  | 第九賈前一行西憲近事杳如夢刊本杳記香今改 |
25  | 第九貫前七行微行入麥去斜斜按中州集載此詩題作河陰道中第夙首與此異第十五負前四行禪借勸讀傳燈錄刊木勸訛歡據中州集改 |
26  | 第十八買後一行哀鬢從渠眾目憐刊本目訛自據中州集改 |
27  | 第一十貢前門行桃李年年擔上看刊本擔訛膽今改 |
28  | 第二十四貫前夙行月轉譙樓天禾曉刊本照訛樵據中州集改 |
29  | 第十貫前八行展齒折時渠自著刊本著訛省據中州集改 |
30  | 口 |
31  | 一圈惱醴羸嗣霸睡聰醒拙戀一襄總校口七山訊刪一臨斟賢比日暮御蘇州霆板對官樵蕭成一曲馴洲蠅暇惟刪謹騁驪騰錄監工臣劉倉纍山蠡跪輔盜普調靈 |
32  | 一納逞乏彊蘆仙監甚汙雖觸一瓦足滯宰蹈了閏巴轉暉雕刪歸馴黜雖關爛關醜酣雌軸欽定四庫全書蒼要讎尊臺主襄憲量墨葉 |
33  | 欽定四庫全書蒼要慕萬幸譬七集華偏選金詩卷二十一 |
《七言絕句四》 |
1  | 馴劉訓動徙益 |
2  | 雌睡唱宋樓道中 |
3  | 十里羊腸路詰盤過花穿柳幾迴還馬頭忽轉青林角綠繞人家水曲滑 |
《戲容侯威卿見墨》 |
1  | 萬松火厄化緇塵依舊徂綵雪裏春冷劑香螺夔夏破憚分與畫若人 |
《北園》 |
1  | 碧梧斜影落胡狀白葛烏巾滿意涼晏坐不知紅曰晚質輿歸路麥花香 |
《宋九嘉》 |
《東州有感》 |
1  | 東感辰草沒責沙故壘周遭小范衙牧豎那知真老子龜跌繫馬臥吹笳 |
《途中書事》 |
1  | 幼釋扶輪婦抱轅連顛翁媼抱諸孫飢民羸卒如流水掘盡原頭野蕃根 |
2  | 老禪扶攜訪熟鄉驛塵滿路殖相望終朝拾穗不盈把只有流民如麥芒 |
3  | 攘絲奪麥人手略拱日吹風天有年湯解元非小人腹璽絲都作大夫賢 |
《被檄徒軍》 |
1  | 不巾不機柳陰行朝醉南村暮北莊戶旦提特官裏去直驅盲馬陣中央盲 |
《留別孫俊民姚公茂》 |
1  | 草根殘日射離觴主席風生熱肺腸此去兜零紅照夜輸君啖笛傍糟林 |
《驗睡菊》 |
1  | 輪驢風味工人醉著莫東籬愛酒翁拍仗金英全換骨冷香晴雪滿秋風 |
《蓮社圖》 |
1  | 野驚家雞俗好乖虎溪泉石滿塵埃牡哉砥柱頹波裏惟有淵明授不米 |
《尸野》 |
《雙汙》 |
1  | 臘蟻初浮杜甕碧宿醒正渴卯時投醉鄉兀兀陶陶裏底事形骸底事愁 |
《雷淵》 |
《讀扎北海傳》 |
1  | 漢室風流絕建央老瞞父子力排山可憐魯圍具男子也著區區七子間 |
《濟南況舟水底見山有感而作》 |
1  | 南山己在風塵外更恐飛埃流碧巔惡晚涼波底看浴沂面目本天結 |
《啟母石同裕之賦》 |
1  | 千古崩崖璋野開強蔣神怪附郊襟無情頑石猶胎謗貝錦徒為巷伯哀 |
《洮石硯》 |
1  | 緩囊深複有滄洲丈石春融翠欲流進筆成丘竟何蓋桑時真欲礪吳鉤 |
《過華山懷陳希夷》 |
1  | 五季乾坤半晦冥先生有苦擊澄清勒鉤四十年來睡開眼東方日己明 |
《法誥影》 |
1  | 維摩丈室冷於水千剖蕭然無盡燈天女散花愁不寐一夜深高髦影箭二 |
《河山形勝圖》 |
1  | 高岑臣塹與天連中國閥防表裏全北岸塵氛重回首不如圖上看風煙 |
《冀禹錫》 |
《僧房》 |
1  | 上方樓觀袂衣寒霜後川原眼界竟我是禪房朱歸客阿師休作長官看 |
《季獻能》 |
《玉華谷同希顏裕之分韻得秋字》 |
1  | 玉龍落峽瀆飛流空翠霏霏晚不波軟腳山堂辛壺酒暮涼間對兩岑秋 |
《四皓圖》 |
1  | 弋繒安足致冥鴻自是兼懷翊贅功讀鑿空關有遺老望思臺己秋風 |
《二老雪行圖》 |
1  | 負笑膠膠擾擾身十年匹馬走紅塵何時雪滿平生展太華岑前約故人 |
2  | 抱琴衝雪又衝風二老風流阿堵中未似村翁移抹眼火爐頭上話年豐 |
《徒獵口號四首》 |
1  | 蓮燭金紗簇簇齊宮槐籠曉尚淒迷景陽鐘罷聰殘漏萬馬銜霜不敢嘶 |
2  | 閭闔傳符啟九閣比腎清蹕駐南山虎貴先導三干士天馬初離十二鬧 |
3  | 爛爛龍旂捧日旂徒臣遙認赭紅衣天王清曉親弧矢初合今冬第一圜 |
4  | 的爍金鐘隋曉星晴天露靈應繼罄風毛雨血焦雲在未要草問孤兔驚 |
5  | |
《李獻甫》 |
《夏夜》 |
1  | 銀溝淡淡汲疏星一陣涼從雨後生仰看浮雲成獨臥轂圍株網絡中庭 |
《九龍池春望》 |
1  | 五年外地看清明袖手低回過客亭謝絮慕汗無定著春光如我更飄零 |
《興慶池書所見》 |
1  | 短短孤蒲刺水青翠萍閈處鑑波明畫船轉過垂揚外水面風采間樂聲 |
《可是》 |
《量珪》 |
1  | 河堤判決豈天窮失在當年固白林誰與麻罔問故道暫教版籍見山東 |
2  | 新築河堤要策勳萬人採淨北儒薪青青好借曹州抑舊是中原一段春 |
3  | 萬夫卷土障橫流負土成山水未收明曰落成真盛事誰能作賦擬黃樓 |
《王渥》 |
1  | 蒙城繇齊 |
2  | 穀雨連朝沒麥場官糧未入長官忙增庭有雨青蛙鬧牢戶無人白日長 |
3  | 被檄再至揚州制司驛亭有題詩譏予和事不成者云來往片年無士字青山也解笑行人因為解潮 |
4  | 二年拜走道途聞知被青山笑往還只向江南南岸老行人應更策青山 |
5  | 馬尺求 |
6  | 且 |
7  | 卜 |
8  | 青株寂寂鳥關關畫出風煙落照問脫卻草韓臨水坐野雲分我卿遺閒 |
9  | 張本 |
10  | 九日月中對蘭同禧伯郎中賦花上清光花下陰素娥惜此萬黃金杯寒露三更後誰信幽人更苦心 |
11  | 九日餘香伴月明一觴亦足暢幽情青樓夜半昆琶語不說人問有此清 |
12  | 子山牢落去江南賦主悲哀尚因堪只恐秋天閒亦苦佛催紅雨霜巖病魂招得末渾全瞑倚秋屏豈是禪至瀆忽成霜蝶去草深二遭若為眠 |
13  | 鬼化斯文念賈生精神凋琢坐寒更辜荀草就渾衣臥恨殺策方不肯明 |
14  | 龍山戲馬賞秋光多少新詩入錦囊磨憾央雄害勝數千年依舊了化香 |
15  | 申萬全 |
16  | 南征道中 |
17  | 回首秋風謝敝廬荷嶇又復逐戎車人生行止元無定州葦江湖縱所如 |
18  | 李過庭 |
19  | 讀公孫弘傳 |
20  | 古來好客數平津我道真龍未必真拍箇仲舒容不得不知聞閭為何人 |
《李天翼》 |
《還家三首》 |
1  | 幽花雜草滿城頭華屋唯殘土一丘鄉社舊人何處在語音強半是陳州 |
2  | 牡丹樹下影堂前幾醉春風穀雨天拍十八年渾岫夢堂空樹署吾華顛 |
3  | 珠音異服不相親獨倚荒城淚滿巾祇有青山淡相對似憐我是軸鄉人 |
4  | |
5  | 劉微 |
6  | 春抑應制得城字 |
7  | 翠紐圖勻綠線輕著行排立弄新睛更看三月春風裏散作飛花滿鳳城 |
8  | 惠支 |
9  | |
10  | 隻時年 |
11  | |
12  | 東風花外錦鳩啼喚起西山雨沼犁綠溺蔬珪人不到一閒立夕陽低王世昌 |
13  | 方城東寺海棠 |
14  | 苦董如針草有芒桃花輕薄絮顛狂少陵例有詩沾丐只枉無言到海棠 |
15  | 李廣 |
16  | 自靈泉寺請偃月山 |
17  | 旨馬松問首重回亂華無鞍翠成堆為尋偃月山前路直向白雲深處果 |
18  | 臾士舉 |
19  | 芝匕 |
20  | 暑手 |
21  | 石根寒渴送珠畫等文驚看雪浪飛我是玉川煙水客暫來盤溝亦忘歸 |
22  | 晉祠 |
23  | 小橋流水竹蕭森竹裹人家夙征深只父束風小籬落梅花陳淡月寵陰 |
24  | 郭邦彥 |
25  | 秋夜閭彈臺模 |
26  | 露重花香飄不遠風徵梧葉落無聲倡樓何處教新曲一夜靜月高弦索鳴 |
27  | 寸于 |
28  | 才尊 |
29  | 棗花初落路塵香燕掠麻池乍頡顏夙片雲陰遮十頃貴瓜棚下午鑒濕 |
30  | 芹葉蘆花岸兩邊釣溪石畔落孤尊小畦引入平流水麻捍森森己拍肩 |
31  | 豆葉荒克麻葉光植禾得雨又催黃田家樂事誰真得牧子行歌醉叟狂 |
《田錫》 |
《牧牛圖》 |
1  | 干戈擾擾偏中州撓桑卓行似水流何曰承平如畫裹短衰長笛戶川秋 |
2  | 元好古 |
3  | 中秋無月 |
4  | 佳辰無物慰相思先賞空吟昨夜詩莫怪更深仍坐待密雲或有暫閈時 |
5  | 讀裕之弟詩臺有寶聲抑巷深之句漫題一詩其後 |
6  | 阿翁醉語戲兒凝說著蟬詩也道奇吳下阿蒙非向日新篇宇遣九泉知 |
7  | 鬻藏深樹只間聲不著詩家畫不成慚媿阿兄無好語一五言城下杞降旌 |
8  | 傳家詩學在諸郎剖腹留書死敢忘背囊州箭在直須千古說穿揚 |
《題江村風雨圖》 |
1  | 渡口舟橫水拍空墨雲傾雨樹號風江山不到紅塵眼半幅煙綱想像中 |
《秦略》 |
《雪行》 |
1  | 匹焉東末水雪天蒼山手冷隋吟鞭姻中髮嘉聞雞犬不覺人家到眼前 |
《鳥影過寒塘》 |
1  | 著眼分明莫作疑從來形影本同歸不應水底青天上更有飛禽仰面飛 |
《同希顏裕之賦樂真竹拂子》 |
1  | 冕茵龜毛抵死難直教擊碎釣惻竿世人不用生分別信手招來總一般 |
《少室山卓劍拳》 |
1  | 神威洗盡世間警雷歇雷閒恕氣收一柄太阿留少室卻擊空掌華山頭 |
《此身》 |
1  | 跳身日曰一簟貧貧裏留殘自在身獨把竿枝行又立東風花抑不滇人 |
《屬香》 |
1  | 山廣逃風遠谷歲一山行過四山香躋堂自養千釣弩枉怨虔人鼻孔長 |
2  | |
《趙洛道中》 |
1  | 柔青初散隴頭桑村落人家布穀忙內段蕪菁渾著角葉間猶有藥花黃 |
《劉昂霄》 |
《送裕之往洛陽寐簡孫伯英》 |
1  | 洛水嵩山壽樂堂每從熱惱得清涼竹株石枕應無恙尚可分風供十方 |
《題裕之家山圖》 |
1  | 萬里神州剖火餘九原弗甫有餘享作詩為報元夫子莫倚家山在畫圖 |
《寄申伯勝》 |
1  | 直氣南山相與高予教塵工洗青袍征科頗似曾料理差勝一軍作馬曹 |
2  | 執版那能拜下風世間禮戰困英雄狂風醉舞人誰識虹悴通泉郭代公 |
3  | 連昌能隔幾牛鳴不見令人鄙吝生桑興時思一相訪劇談豪飲見真情 |
《田紫芝》 |
《寞鴻亭下第後作》 |
1  | 眼底功名一物無飛揚跋扈竟何如青雲岐路多辛苦賴得皇家結綱疏 |
《王萬鐘》 |
1  | 春霄 |
2  | 風央月細春猶淺酒冷燈昏夜向深人在西軒愁不寐囚年問事總經心 |
3  | 江村風雨圖 |
4  | 秋風械械澹林蟬煙靄昏昏失翠徵列段尊驢江上興蓬窗岑寂夢魂飛 |
5  | 張仲宣 |
6  | 曹蒿 |
7  | 可毫 |
8  | 主司頭腦舊冬洪更著書郎骨相窮曉賦得官何足道直須遮馬困吳融 |
《戲題石鹿蜂猴畫卷》 |
1  | 橫梨將軍馬足塵判花學士筆頭春功名果屬冉青手造物如何戲得人 |
《王敏夫》 |
《李氏友雲樓》 |
1  | 霧幕煙迷十一欄壺觴招我一躋攀黃蘆卷起湘川竹一分得西州數點山 |
2  | 徐好問 |
3  | 龍門 |
4  | 疏鑿西米道路通行人萬古翠微中南山山寺題詩滿夙宇何曾到禹功 |
5  | 呂大鶴 |
6  | |
7  | 旋移石枕拂蘇林細灑愧陰趣晚涼大地散教困爐鼎老天不肯下殘陽 |
《縫掖》 |
1  | 縫掖無由挂鐵衣劍花生溫馬空肥燈前革就平南策河夜江神泣涕歸 |
《曹用之》 |
《億舊》 |
1  | 花烏迅簷喚曉睛喚采和氣滿春城春風二十年前客者酒青梅也後生 |
2  | 馬舜卿 |
3  | 會州道中 |
4  | 山腰簿雪眩朝蔽未放陽和入燒痕門片長安世情月梨花院落幾黃書 |
5  | 張子權 |
6  | 遊黃華 |
7  | 漢流漱石振蒼崖株樹號風乳恕雷為謝山靈幸寬貫漫郎投劾己歸束 |
8  | 張介 |
9  | 贈詩人揚叔能 |
10  | 我貧自救如沃焦君采過我亦何聊為君欲寫貧士歎才思殊減荒村謠麻九疇 |
11  | 牛歎 |
12  | 誰憐宿料玉無身後仍遭金十奴帷呈卻教蒙狗馬不知何事負農夫 |
《清明》 |
1  | 村村榆火碧炳新拜掃歸耒第四辰城裏看家多白髮遊春總是少年人 |
《暮春山家一首》 |
1  | 山煙向晚白濛濛人遇箋花樹底風夙犬不鳴村往黑野燈孤起遠林中 |
2  | 語閉牡氣欲消磨奈此青燈永夜何辱上取琴彈一曲不知天冰落銀河 |
3  | 工毒 |
4  | 諱等 |
5  | 夙種米魂物己尤朱屑點注更風流歲襄未許東風管淡抹穰雜得自由 |
6  | 臾才 |
7  | 磨凍彥文謁筠泉榮上人 |
8  | 強隨禪客到西禪竹柏圄青蔭石泉一首小詩吟不就間清元在落花邊 |
9  | 史學 |
《宮詞》 |
1  | 寶帶香構水府仙黃旂彩扇九龍船熏風十里瑤華鳥因淚歌聲唱采蓮 |
《李道人蟲陽歸隱圖》 |
1  | 石肆城頭夜斬關軟紅塵底曉催班道人一笑那知許門外清溪屋上山 |
《晚梅》 |
1  | 孤根春半洽春回剛逐天桃懿杏聞蝶子蜂兒應有語東風元不為渠來 |
《七夕》 |
1  | |
2  | 箱牛回取錦機閒天上悲懽亦夢問月夜肩人不見蕭蕭風葉滿驪山 |
《醉後》 |
1  | 觀惻暫覺心差樂化蝶元采夢亦忙得似醉中都放下春風自與百花香 |
《宋景蕭》 |
《春雪用上官明之韻》 |
1  | 捷捷春蟲鬧撲窗地爐茶鼎朝聲長詩中有味清於酒只臾冰梢穀點香 |
《劉弘》 |
《讀張仲揚詩因題其》 |
1  | 布衣凶日見明君俄有詩名四海閭諷落吳江真好句不須多示鄭恭軍 |
《偶作》 |
1  | 暗軍馬躍五趨鼓客子卓行三唱雞白髮書生無伎偶滿憲紅日醉如泥 |
《杜善甫乞炭》 |
1  | 筆口酸嘶解說窮寒爐隨手變春紅因君大笑浩翁拙費盡奇香得馬通 |
《秋涼》 |
1  | 桃笙垂勢獻微涼統扇無功送暑光老病不嫌風露冷莫教添作鬢邊霜 |
《愛詩李道全高山歸隱圖》 |
1  | 脫卻儒冠己自閒更冷家事勿相閥百錢便桂青藜枝不看先生紙上山 |
《同趙宜之賦梨花月》 |
1  | 雪樹生香淡月邊相蝶相合鬬清妍空庭冷落秋千影虛度良宵亦可憐 |
《不寐》 |
1  | 酷奴作祟攬秋眠追咎前非四十年員夜蟲聲相計會併催白羲到愁邊 |
《戲鄭秀才》 |
1  | 張老豆新頻見餉鄭家米鑿不須臉客來粥熟吾能辦要與齊奴闕咄嗟 |
《春日》 |
1  | 粉蝶孰香夢正迓黃蜂和蜜計何癡小軒無事誰如我臥看揚花點硯池 |
《贈馬元章》 |
1  | 車轂春雷震屋山馬蹄亂雹響柴閥何時得茵茅眷子不在車塵馬足問 |
2  | 趙連夫 |
3  | 紅梅 |
4  | 西湖句好已成塵蠟點都能幾許春乞與瓊兒薄概洗才情留待月中人 |
5  | 印 |
6  | 才 |
7  | 揚抑攬春不耐秋十分憔悴僮風流水邊沙際風煙冷收拾殘陽合暮愁 |
《張子和》 |
《隱亭》 |
1  | 學劍攻書兩不成年來蹤跡愈如萍而今隱水無魚釣收拾綸竿海上行 |
2  | 酷嗜醫鯉五十年野芹曾厭紫宸前而今憔悴西山下更比文章不直錢 |
3  | 蓄豁頭重六十三邇萊衰病百無堪舊遊馬上行人老不似當初逼汝南 |
《辛愿》 |
《過嘉山》 |
1  | 催老年光袁家來好懷知欲向誰閈箕山潁水春風裏呼起巢由共一杯 |
《隆德故宮》 |
1  | 地分鹿死已無泰五十年來漢范舂問著流鶯無戶語抑條依舊拂墻新 |
《山寒》 |
1  | 山寒春靜早關門新月微光照短垣可恨暮雲歎落景卻暗飛靄助黃昏 |
《山園》 |
1  | 歲暮山園懶再行蘭哀菊悴頗關情青青多少無名草爭向殘陽暖處生 |
《雷韓》 |
《工閔國》 |
1  | 南國春生江水肥烏牆風扇錦帆歸吳兒日暮棹歌發驚起駕喬相背飛 |
2  | |
3  | 李汾 |
4  | 青月 |
5  | 聚日 |
6  | 鳴河振轂滿重城春日緯綿若品鶯人在碧雞坊外住澹隨流水過清明 |
7  | 下第 |
8  | 學劍攻書讀自奇回頭內十六年非春風萬里衡門下儼舊井州一布衣 |
9  | 蟠溪 |
10  | 封侯輸與曲如鉤泠坐播溪到白頭若婦廚中莫彈欽白魚留待躍王舟 |
11  | 感富述史雜詩五十首正大庚寅予行年二十有九獻賦明庭為有司府病遂有不遇時之歎早衣斗食徙事史館以素非所好愈鬱鬱不得志臥病中僻居蕭條盡日無來人緬惟先枯凡所以進退出處之際窮達縈辱之分立身行道建功立事鬧諸人事者竊有所感焉於是始白騷人屈平以來下逮漢晉隋唐諸公終之以遠祖鴈門武皇作為述臾詩五十首以自慰其籍旅流落之懷述近代則恐涉時事故斷自唐以下不論鳴呼三百篇大抵皆聖賢感漬之所為作也余臥愚忠謬信獲譏於斯世久矣非敢示諸作者加幾復世有揚子雲者出或能亮予之宿心 |
《是歲我七月既望并州人李汾引》 |
《蘇客卿秦》 |
1  | 游說諸侯獲上卿賈人脣舌事縱橫可憐璽虔兒女爭羨腰閭六印縈 |
《韓淮陰信》 |
1  | 攸劍淮陰去復還舉頭西望識龍顏堂堂竟握真王印未害男兒辱跨問 |
《叔孫奉常通》 |
1  | 秦時博士魯諸生漏網驪山百丈院遊逅劉郎習綿絕便能彈蜃漢瓜卿 |
《馬中令周》 |
1  | 腳蹻長妄陌上塵布衣西上欲誰親君王不省常何策憔悴新豐一旅人 |
《速祖鴈門武蔓》 |
1  | 死心唐室正諸侯鐵馬南來隘丸州當日三垂罔上意諸孫空抱腐儒羞 |
2  | 邢安國 |
3  | 過唐州西李口 |
4  | 白沙翠竹溪上村漁家賣魚喚行人西風啖般月溪水水光日影金鱗鱗 |
5  | 外選金詩卷門十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