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妇人痢后呕哕方论第十一 |
2  | 凡滞下病之稍久,或欲愈之时,多有咳逆及呕逆之证。然咳逆者,古人所谓哕是也。哕者,胃寒所生,此证最危。其它病亦恶咳逆。如见此证,宜用橘皮乾姜汤、半夏生姜汤、丁香柿蒂汤。若阳证咳逆者,小柴胡汤、橘皮竹茹汤。 |
3  | 仆尝治一痢疾,咳逆不止,六脉沉弱。诸医用药灼艾,皆无效。仆投退阴散,两服愈。 |
4  | 又尝治许主薄,痢疾愈后,咳逆不止,服诸药无效。遂灸期门穴,不三壮而愈。如有呕逆之证,虽经云无阴则呕,然多有胃热而呕,亦有胃寒而生,亦有暑毒而生。如胃热而呕,宜服小柴胡汤、孙兆竹茹汤、芦根汤、官局桔梗汤、竹叶石膏汤加生姜主之。呕而发渴者,猪苓汤。 |
5  | 仆尝治一痢后呕不止,六脉虚弱,此胃寒而呕。又似暑毒凝于胃脘,投《局方》香薷丸,愈。 |
6  | 卷之八 妇人痢后呕哕方论第十一 |
7  | 橘皮乾姜汤 |
8  | 治哕。 |
9  | 橘皮 通草 乾姜 桂心 甘草 人参 |
10  |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
11  | 卷之八 妇人痢后呕哕方论第十一 |
12  | 半夏生姜汤 |
13  | 治哕欲死。 |
14  | 半夏 生姜 |
15  | 上以水二盏,煎至八分,去滓,分为二服。 |
16  | 卷之八 妇人痢后呕哕方论第十一 |
17  | 丁香柿蒂汤 |
18  | 治咳逆。 |
19  | 丁香 柿蒂 |
20  | 上 咀,用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热服。 |
21  | 卷之八 妇人痢后呕哕方论第十一 |
22  | 橘皮竹茹汤 |
23  | 治哕逆。 |
24  | 橘皮 竹茹 甘草 人参 半夏 |
25  | 上 咀,每服四钱。水二盏,生姜六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
26  | 卷之八 妇人痢后呕哕方论第十一 |
27  | 生姜橘皮汤 |
28  | 治乾呕哕,若手足厥冷者。 |
29  | 橘皮 生姜 |
30  | 上 咀,每服半两。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
31  | 卷之八 妇人痢后呕哕方论第十一 |
32  | 退阴散 |
33  | 本治阴毒伤寒,手足逆冷,脉沉细,头痛腰重,连进三服。小小伤冷,每服一字,入正元散内同煎,入盐一捻。阴毒伤寒,咳逆煎一服,细细热呷便止。 |
34  | 乾姜 川乌上等分,为粗末,炒令黄色,候冷捣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盐一捻,煎至半盏服。 |
35  | 卷之八 妇人痢后呕哕方论第十一 |
36  | 猪苓汤 |
37  | 治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 |
38  | 猪苓 赤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 |
39  |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候胶消尽服。 |
40  | 孙兆竹茹汤、芦根汤、小柴胡汤、官局桔梗汤、竹叶石膏汤、香薷丸。 |
41  | 妇人大便下血方论第十二 |
42  | 夫妇人脏腑损伤,风邪易入。凡热气在内,令人下血;风气在内,亦大便血色,或如豆汁,腹中疼痛。若粪后下血者,其来远;粪前有血者,其来近。远近者,言病在上下也。妇人面无血色,时寒时热,脉浮弱,按之绝者,为下血也。 |
43  | 治妇人风虚,大便后时时下血,宜服防风如神散。 |
44  | 卷之八 妇人大便下血方论第十二 |
45  | 防风如神散 |
46  | 防风 枳壳 |
47  |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服。 |
48  | 治肠风下血:赤芍药 |
49  | 为末,温酒调下二钱。 |
50  | 又方:枳壳 |
51  | 以黄 五两为末,入膏内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饮吞下,酒亦可。 |
52  | 治痢久不安,下血成片。 |
53  | 头发 |
54  | 每服一、二钱,新汲水调下。疮疖之毒,以温酒服佳,空心。 |
55  | 卷之八 妇人大便下血方论第十二 |
56  | 木香乌荆丸 |
57  | 治肠风、酒痢 |
58  | 木香 荆芥穗 川乌 |
59  | 上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临卧浓煎栗根白皮,酒吞下。忌羊血。 |
60  | 此同舍处传之,曾服有效。 |
61  | 又方:荆芥穗 黄 熟地黄 当归 桑耳 地榆 樗白皮 皂角刺 乾姜 槐豆 牛蒡子甘草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粥饮调下,空心服。 |
62  | 治肠风下血苍术 |
63  | 上一味为细末,面糊丸如梧子大。米饮,空心下五十丸,日三。 |
64  | 经云: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者,二升;三结三升,宜用地榆汤。 |
65  | 卷之八 妇人大便下血方论第十二 |
66  | 地榆汤 |
67  | 地榆 甘草 缩砂仁 |
68  |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温服。 |
69  | 卷之八 妇人大便下血方论第十二 |
70  | 肠风黑散 |
71  | 治荣卫气虚,风邪冷气进袭脏腑之内,或食生冷、或啖炙 ,或饮酒过度,积热肠间,致使脾虚弱,糟粕不聚,大便鲜血,脐腹疼痛,里急后重,或肛门脱出,或久患酒痢,大便频并,并皆治之。 |
72  | 败棕 木馒头 乌梅 粉草 |
73  |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空心温服。 |
74  | 仆尝治一妇人,便血不止,用煮附丸加五灵脂效。 |
75  | 妇人痔方论第十三 |
76  | 夫妇人痔 者,皆由酒、色、气、风、食及劳伤经络,其血渗而成之。亦有长年久坐而成者。其痔有五种:肛边疮如乳,出于外,时出脓血者,为牡痔也;肛边肿,生疮而出血者,为牝痔也;肛边生疮,痒而复痛者,为脉痔也;肛边肿,核痛,发寒热而出血者,为肠痔也;因便转而清血随出者,为血痔也。治之各有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