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唐宋大家全集录总序雠王序曰唐宋大家之录因也非创也余成童喧读诗书春秋曰传及先秦两汉之文颇或谓先君子因授以八大家文名曰文钞归安茅鹿门先生所撰吹也循序渐进至十一骏骏通诸家矣口诵心维遇所得意辄舞蹈不自制叹曰茅先生表章前哲以开导后学述者之功岂在作者下哉自后得昌黎全集谓之然后知韩之文无可删因急求河东全集读之其雅诗骚文于古无上而文钞不载所载各体甚寥寥吁何其竦也自天子定人经教万世其后用道家百家益杂出于是圣人之道由羣吕而乱遭暴秦而焚至汉武帝而后见此数百年间书道德仁义有孟子序史氏本末有司马子长建武以后积七百年而韩文公出深造孟子陶铸于长勒之木之书而柳先生辅之然后贞元元和之文粹然后古号为文字中兴是则韩柳者文章之宗尤八家之主也韩柳且竦他复何校哉由斯以观虽曰表章前哲而挂漏各半适足以抚遏前人之光虽曰开导后学要所以锢牖其耳目而使之不广者亦已多矣欲无遗议得乎虽然尝即其选盥二所评论以窥其所用心大抵为经义计耳具标间架喜排叠若曰此可悟经义之章法也其贬深晦抑生造若曰此可杜经义之语累也其美跌君尚姿态若曰此可助经义之声色也经义以闻圣贤之微吕诗大家之文以佐学者之经义所以是书一出天下向风历平百年至于梨枣腐败而学者犹购请不已有以也特是天下有攻时文忠在决科之人亦有成学治古文之人有攻时文取科第足了正工之世有攻时文取科第而非成学治古文亦无以自立之世所谓取科第足了王者归安之世也今日理天子在上钦明文思日月光华自非成学治古文之士虽取高第官近臣将何以备顾问承明试称上崇儒重道化成天下意哉彼时也此时也其不可同类而并语之亦明矣予欲破学者抱匮守残之见适当旧刻图新于八先生文所录加倍焉然其规棋大段年本文钞为准而稍稍变通之故曰因也非创也嗟乎归安初刻行世二百年梨枣腐壤而兹刻继之其坏也度亦必俟二百年当是时谁为有人焉惜其坏而继之者而茅先生嘉惠来学之德相延于圣 |
2  | 无穷矣故唐宋大家之录凡以为茅先生也即所录加二亦如治水者前人导其源后人扬苴寝耳而岂有意乎为异哉故曰因也非创也至增人习之隐之似属创见然大家有定数哉可以八即可以十矣嗟乎是亦因也是画鬲下重衰雠布到而商酌出入往往起予又力拙岂草木措黄以公诸世者吴生蔚起豹文也是骥竖 |
3  | 康熙四十四年出蚕乙目屯言工正月上元宜兴后学储欣撰 |
4  | 驴语诽引 |
5  | 辑丰甲八 |
6  | 几例子一则 |
7  | 更钞不载唐贤赋及唐雅诗余并论吹凡以士生天下文明之合罪前代实嘉得而囿也 |
8  | 享妻读豪吝瑟求书奋旁盖书下至禅乘所载蠹见量定即诸葛瑟考究年月循其显晦顺道之遇以窥其所毕亶宪此困学之事不善而明达章豆然风雨凄凄鸡鸣偕阶斗室中得尚友古人之乐未必不由于此谷卓介甫之文余再三欲斥去勿列本家既而思之以人废吕徒足骇怪学者之耳目甚无谓然羞司马谏议书之类言辩而伪不可之尤命亟削之无所恤矣聂文收拾于巴人柳文编排于哀友惟六石自选其文墓则人异故余录公文忧居士集为主而外集之佳者堕焉聂阳书寻兼吏自当男行盖臾而非集矣归安撮录其小论何耶至却苏文公审势审敌目题几策而添出论字今亟照原本厘正之 |
9  | 工读古书如治大甲四莽而耕之可不可耶曾南丰先生卒于元丰而归安评讲官议竖玺霍川发似并南丰谨传峰囊亦未尝万里重著重义也 |
10  | 蝇辑详尊前人也然惟精当而妙茎星署始掇之凿寥囊恶乐备考使后人也然必艰深者始稍加注释其易晓及彼此集中互见者槩勿注 |
11  | 吾王之文并出经术而其人则有舜跖之则焉即智蠹量雾半山始而交之举动永当则以书规之又若议虫之规之不从谓之不喻然后渐竦渐外洁吾身而已矣半山得志威福在手南丰奔走外任几十数年此必有排而济之者南丰守其道弗为变然亦不抗章激无以致夙昔之交而贻家门台韦外围可云显倚 |
12  | 莒申军昌集行谊不如政事政事不如文章余谓先生文章尚其宜若谊政事一如文章未易轩轻也自始任齐州即多可纪之绩其后历任皆然少时家贫困孝养父母诲育诸弟牟宰布肇并成立往往奔走数百里于当世仁者以给其著其时谊又如此申公牵暴出自申簟拂荒唐之谓乎观史者察之一西汉之兴作者麻列然生龙活虎变化莫御司马子长夏而己建武以后是气蕃靡夏九先圣园誓覆誓筐寿昌黎也尽变其奇奇怪怪之词而不失其浑颛流转台看讴罗嘉翼嘉曩翼雾宪台袭寻曼也奏气胜词似不若词气并胜者尤光酸万文也然文因以气为主 |
13  | 言暴铸袭芦雷寿蔓碧尝童专量义襄整寄吴至孙隐之而愈出愈奇宋初若王元之穆伯长苏子美亦大有人也选黍家而限以合时毋为坐井之窥乎子不敢骤益姑以唐二家见之盖韩李并称所从来各宪之经纬集扬马之才若彼自选三十五篇精约如此故篇篇登载无疆著 |
14  | 芥甫非八艺垂非道德量违命之理不识百蔡君猖枉至此者泉谈兵谈荆标机权轻为说而行谊无毫护之憾人咸疑黍谭响劫持偏物好同恶异之性往往见于其少年论说之中老苏光明俊伟若弓星辰望而寻苟正人君子矣蓼石知人不隔墓 |
15  | 羸阳至曩荐士而暗于知人使有吕献可先见之明者是先生辨奸之议岂复汲引安石在帝左右手量读辨奸之书曰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又曰好恶乱其中利害夺其外其讥切欧阳深矣 |
16  | 襄坡曼极台蓬滨羹泽蓄浑湎老苏名子丁说似亦来其文以决之然设使台置位又不出十年东彼相矣东号相即韩富欧阳导业相延于无穷而当量第罹养黑网恶在其篇次釜世固有不幸吕而中者勿以此为必然之谈军波相则斯今有不过之数此宋室存亡之闻也天也按安石囚首垢面眼多白面目可憎而典礼容若不容违亳调非天乎或疑苏王之用舍何以保家室之存亡余曰易知也一极晓事疆不晓事耳极不晓事而秉国之钧不亡何待即事亨序事难于议论大人知之东坡先生议论从横无敌碧天授而序事冗沓乃大逊于韩柳欧阳又卷性太繁余欲检先生禅喜蹇宇鉴言神仙养生者入佛道士藏中至其内外制诰悉取精金良玉录数十篇其馀青词春帖之类一切夏萝即可减得革鄙见如些不知好古之士以为何如也幕娄骊翟士也于书无所不窥桥居广陵千富有园瞻峡数过子斟酌出釜顺有将伯之助曰芳十尚未言君子也二十岁以前遣詈砥行己而历游天下名山大川定居维扬葺存园邀余训子情者嘉或见余是书大悦之且曰茅板隐漫不可谓得先生书行于世嘉惠后学不浅矣今竟捐赏钱板成其志云 |
17  | 山蚤书目处用口精采用断截用乙顿歇用宦墓帐蓬悉遵原集无所纷更 |
18  | 田眉山而后作者不能要皆浅近无他奇计古文之衰约略如漠建武至唐旦否锡极必峰瑟有昌黎河东其人炳炳恨惟应运而簟岑虽酬盘督以埃 |
19  | 唐宋大家全集录总目 |
20  | 后学宜兴储欣同人录 |
21  | 巷首 |
22  | 总序四贾 |
23  | 凡例五买 |
24  | 韩昌黎集卷丘 |
25  | 轧 |
26  | 奈原星贡 |
27  | 小序一贾乃本传四贾 |
28  | 目了买 |
29  | 赋原第一卷四百 |
30  | 谁书原第十一卷九贯 |
31  | |
32  | 杂著原第十一卷十二目 |
33  | 杂若原第十三卷十一首 |
34  | 韩昌黎集卷二 |
35  | 目一贡 |
36  | 杂著书原第十四君十一首 |
37  | 书藩原第十五卷十百 |
38  | 书原第十六卷十二日 |
39  | 辅昌黎集卷三 |
40  | 目一买 |
41  | 书原第十七卷十首 |
42  | 书原第十八卷十首 |
43  | 书序原第十九卷十五首 |
44  | 序原第一十卷十一首 |
45  | 韩昌黎集卷四 |
46  | 目一贾 |
47  | 宇原第二十一朱十四首 |
48  | 叉 |
49  | 哀雠祭文原第二十二卷九首一祭文原馨干一卷十五首 |
50  | 辐昌黎集卷五 |
51  | 目一贾 |
52  | 禅祸原董干四卷八首 |
53  | 碑志原第一十五卷九首 |
54  | 碑祸原第二十六卷六首 |
55  | 碑诘原第二十七卷五首 |
56  | 碑轴原第一寸人君王道片韩昌黎集卷八 |
57  | 目一贡 |
58  | 碑志原第一十九卷五首 |
59  | 碑请原第一十卷六百 |
60  | 碑志原第一十一卷五百 |
61  | 碑诰原第三十一卷五首 |
62  | 韩昌黎集卷七 |
63  | |
64  | |
65  | 早志原第一十一志五首 |
66  | 石言 |
67  | 早忠原第一十四卷七首 |
68  | 石言 |
69  | 碑志原第一十五卷五首 |
70  | 杂文原第一十六卷四百 |
71  | 怅原第一十七巷六首 |
72  | 蓍 |
73  | 表状原第一十八卷四首 |
74  | 韩昌黎集卷八 |
75  | 目一贡 |
76  | 表状原第一十九卷八百 |
77  | 表状原第四十卷六首 |
78  | 状补集晋 |
79  | 书外集原第一卷四首 |
80  | 手外集原第一卷一首 |
81  | 又 |
82  | 解对记外集原第四卷五首 |
83  | 制牒交外集原第五卷一首 |
84  | 柳河东集卷户 |
85  | 刘原亮贾 |
86  | 小虔置 |
87  | 本傅一夏 |
88  | 目一贡 |
89  | 唐二歌原第墓一首 |
90  | 斌原第一卷六首 |
91  | 王 |
92  | 俞原第一卷六首 |
93  | 言 |
94  | 议辨原第四卷六首 |
95  | 碑原第五卷七首 |
96  | 碑原第一卷一首 |
97  | 单原第七君四首 |
98  | 冤 |
99  | 柳河束集舂一 |
100  | 见贾只 |
101  | 行状原第八卷四百 |
102  | 表铅碣诛原第九卷五百 |
103  | 诘原第十卷七百 |
104  | 诰褐谦原第十一卷七首 |
105  | 表诘原第十一卷二首 |
106  | 墓耻原第十一卷四百 |
107  | 柳河东集卷一 |
108  | 目二买 |
109  | 难乙雏第十四卷二首 |
110  | 蚩 |
111  | 问答原第十五卷二宜 |
112  | 说原第十六卷九首 |
113  | 匡原第十七卷五首 |
114  | 骄原第十八卷七百 |
115  | 吊养箴戒原第十九卷五三 |
116  | 铭杂题原第二十卷六至 |
117  | 题序原鉴子襄二百 |
118  | 序疗第二十一者三首 |
119  | 柳河束集卷四 |
120  | 目四夏 |
121  | 序别原第一十二卷六首 |
122  | 宇原第一十四卷九首 |
123  | 立 |
124  | 序隐遁道儒释原妻子五卷八首已原第一十六卷五首 |
125  | 言 |
126  | 已原第二十七卷六首 |
127  | 言 |
128  | 巳原第一十八卷八首 |
129  | 言 |
130  | 记原第一十九卷十一首 |
131  | 柳河东集卷五 |
132  | 目一买 |
133  | 书原第二十卷六首 |
134  | 书原第一十一卷八百 |
135  | 书原第一十月卷四首 |
136  | 书原第亡十一卷二百 |
137  | 书原第二十四卷八有 |
138  | 柳河东集卷六 |
139  | 目阻贾 |
140  | 磬原第一十玉著七首 |
141  | 启原第一十六卷五苴 |
142  | 表原第一十七悲五苴 |
143  | 表原第一十八卷十首 |
144  | 奏状原第一十九卷八首一 |
145  | 祭文原第四十未十首 |
146  | 祭文原第四十里十首 |
147  | 柳河东外集辟 |
148  | 墓尽表著五首 |
149  | 李习之集君什 |
150  | 小序一贾 |
151  | 本傅一贡 |
152  | 目一买 |
153  | 鞠原第墓二首 |
154  | 杂著原第里一首 |
155  | 杂著原第一卷二目一杂著原第四卷四者一杂著房穿王者王首饰一 |
156  | 书原第七卷五首一书原第四卷四首 |
157  | 李晋之集卷二 |
158  | 目四苴 |
159  | 疏原第九卷六首 |
160  | 奏状原第十卷五首 |
161  | 行状言录原第十一君一首 |
162  | 碑传原第十一卷一首 |
163  | 碑述原第十一卷一莒 |
164  | 墓志铭原第十四属一首 |
165  | 墓志铭原第十五卷一首 |
166  | 祭文原第十六卷六首 |
167  | 箴铭原第十七卷五嗜 |
168  | 录题原第十八卷一首 |
169  | 孙可之集卷一 |
170  | 小序一夏 |
171  | 自序一买 |
172  | |
173  | 赋原第一卷二百 |
174  | 书原第一卷六首 |
175  | 杂著原第一卷二首 |
176  | 杂著领第四卷一首 |
177  | 孙可之集春涓 |
178  | 目山贡 |
179  | 罗录俨玑五喘一惜 |
180  | 杂著原第六卷一首 |
181  | 杂著原第七唯四首一杂著原第八卷五首一杂著原第九卷二首一杂著原第十卷一首 |
182  | 不一居士集卷悲愿序一贡 |
183  | 小虔贾 |
184  | 本傅一买 |
185  | 目一贡 |
186  | 赋杂文原第十五卷四首 |
187  | 论原第十六卷一首 |
188  | 论原第十七卷五首 |
189  | 论辨原第十八卷七首 |
190  | 六口右士集卷二 |
191  | 目二贡 |
192  | 碑铅原第一十卷一首 |
193  | 碑铅原第一十一卷二肤 |
194  | 碑铅原第二十二卷一首 |
195  | 碑铅原第一十一卷一首 |
196  | 墓表原第一十四卷六首 |
197  | 墓表原第一十五卷一首 |
198  | 人口至集卷山 |
199  | 目一贾 |
200  | 墓志铭原第一十六卷一首 |
201  | 墓志铭原第一十七容四首 |
202  | 墓志铭原第一十八卷五百 |
203  | 墓耻铭原第一十九卷一首 |
204  | 墓志铭原第一十卷二首 |
205  | 人汤居士集卷四 |
206  | |
207  | 墓耻铭原第一十一卷一首 |
208  | 墓讲铭原第一十一君二首 |
209  | 墓诣铭原第一十一卷四首 |
210  | 墓志铭原第一十四志一首 |
211  | 墓志铭原第一十五卷一首 |
212  | 墓志铭原第一十六卷一首 |
213  | 行状原第一十八卷一首一人口量集卷五 |
214  | 目一贡 |
215  | |
216  | |
217  | |
218  | |
219  | 序原第四十一卷一插 |
220  | 序傅原第四十四卷一首 |
221  | 上书原第四十五卷二目一幄乙书原第四十七悲六首 |
222  | 祭文原第四十九卷一首 |
223  | 祭文原第五十卷二首问栾 |
224  | 八一居士外集卷一 |
225  | 目一贾宝论一首 |
226  | 墓谪铭二目 |
227  | |
228  | |
229  | 立 |
230  | 书十一首 |
231  | 文一首 |
232  | 如一居士外集卷中 |
233  | 目一直 |
234  | 书疏刘子十台 |
235  | 状六 |
236  | 附四八表磬十六首 |
237  | 称老泉集卷诬 |
238  | |
239  | |
240  | 本傅一贡 |
241  | |
242  | 箴乐俨第一卷一首 |
243  | 权书原第一卷六百 |
244  | 权书原啼三倦伍首仆祢老泉集卷昭卜譬 |
245  | |
246  | |
247  | 衡论原第四卷乃胃 |
248  | 衡论原第五卷五首 |
249  | 人经论原第六卷六首 |
250  | 称老泉集卷一 |
251  | 目一厦 |
252  | 论原第七卷二曰 |
253  | 论原第秋蹇五首 |
254  | 杂论原烁九卷十首 |
255  | 骊老泉集卷四 |
256  | 目一贾 |
257  | 上书原第十卷一首 |
258  | 书原第十一卷五首 |
259  | 书原第十一卷九首 |
260  | 樵老泉关应库 |
261  | 目一贾 |
262  | 书原第十一卷六首 |
263  | 谐原第十四俨四首 |
264  | 杂文原第十五卷十首 |
265  | 称东坡集卷一 |
266  | 宋高宗初赠太师即辞一贾 |
267  | 宋孝宗文集费牙序一买 |
268  | 卜享一贯 |
269  | 尸又 |
270  | 本传一贡 |
271  | 目一买八 |
272  | 赋原第一卷一首 |
273  | 论原第二卷八百 |
274  | 命原墓里夭首 |
275  | 言 |
276  | 称东坡集卷一 |
277  | 目二夏 |
278  | 论原第四卷十一首 |
279  | 论原第五卷志林十一首 |
280  | 类东坡集卷三 |
281  | 目卧具 |
282  | 策问原第七卷二首 |
283  | 策原第八噬十一首 |
284  | 韵东坡集卷四 |
285  | 目一只 |
286  | 策原第九卷八首一称东坡集誉五 |
287  | |
288  | |
289  | |
290  | 言 |
291  | 傅原第十一春二日 |
292  | 碑原第十七卷四肤 |
293  | |
294  | 桂须第一十山卷一首 |
295  | 表状原第一十一碧一十首 |
296  | 表状原第二十四卷九百 |
297  | 樵东坡集卷八 |
298  | |
299  | 奏议原第一十五卷四首 |
300  | 秦议俨第一十六卷一首 |
301  | 秦议原第一十七卷一首 |
302  | 奏议原第一十二珠曰首 |
303  | 秦议原第一十四者一首一一樵东坡集卷七一 |
304  | 塞议原第一十五卷目 |
305  | 奏议原第一十六卷二日一奏议原第一十七卷一首 |
306  | 制敕原第一十八朱一首 |
307  | 制敕原第二十九卷二目 |
308  | |
309  | 磬原第四十七君五首一燕东坡集卷八一目如睡并书原第四十八寇六读 |
310  | 书原第四十九卷九项 |
311  | 樵东坡集卷九 |
312  | 自西夏 |
313  | 尺牍原第五十卷九首 |
314  | 尺牍原第五十工石丁首 |
315  | 尺牍原第五十一卷入首 |
316  | 尺牍原第五十一卷一首 |
317  | 尺牍原第五十四卷妆目 |
318  | 尺牍原第五十五卷一首 |
319  | 尺牍原第五十明卷一首 |
320  | 尺牍原第五十七卷一首 |
321  | 尺牍原第五十八卷一首 |
322  | 尺牍原第五十九卷韭目 |
323  | 尺牍原第六十卷六首 |
324  | 尺牍原第六十一卷一首轩祝交原第六十一塞鳞目 |
325  | 祭文原第六十一卷一首 |
326  | 杂著原第六十四卷一首 |
327  | 杂记原第七十工厘首 |
328  | 樵栾城集卷丘 |
329  | |
330  | |
331  | 本传四亶 |
332  | 目一贡 |
333  | 赋原正集第十七卷二口一 |
334  | 书原正集第一十一卷一首 |
335  | 一三让正集第一十一卷一首 |
336  | |
337  | |
338  | 祭文原正集第一十六卷二首霜栾城集卷二轴 |
339  | 状书原正集第一十五卷四虎 |
340  | 状原正集第一十七卷一首 |
341  | 樵栾城集卷一 |
342  | 目一夏 |
343  | 状原正集第一十八卷一首 |
344  | 状创子原正集第四十卷一首状倒子原正集第四十一刘子原王集第四十一卷一首创子原正集第四十一卷一首表原正集第四十八卷一首 |
345  | 启原正集第五十卷晋 |
346  | 袍栾城集卷四 |
347  | 目一贡八历代论原后集第七卷一首 |
348  | 历代论原后集第八卷一首 |
349  | 历代论原后集第九卷一首 |
350  | 历代论厚稷历代论原后集第十毫一薄 |
351  | |
352  | 表原后集第十八卷一首 |
353  | 祭文原后集弟子君一首 |
354  | 樵栾城集卷五 |
355  | 目一贡 |
356  | 杂文原后集第一十一卷二曰 |
357  | 进论原应诏集第二有四百 |
358  | 进论原应诏集第一卷一首 |
359  | 进论原应诏集第一卷一首 |
360  | 进论原应诏集第五卷一百 |
361  | 进策原应诏集第六卷一首 |
362  | |
363  | 见贾 |
364  | 进策原应诏集第七卷六首 |
365  | 进策原应诏集第八卷六常 |
366  | 进策原应诏集第九卷一首 |
367  | 进策原应诏集第卞卷一首 |
368  | 试论原应诘嵘第十少卷一首曾南丰集卷一 |
369  | |
370  | |
371  | 本传一贡 |
372  | 目一贡 |
373  | 论洲第九卷伍首 |
374  | |
375  | |
376  | 竽原第丁一卷寸首 |
377  | 少 |
378  | 序原绣十一卷六百 |
379  | 贫童叶悲一 |
380  | 贝贾一 |
381  | 书原第十五秉一首 |
382  | 书原第十六卷五百 |
383  | 已原第十七卷二目 |
384  | 言 |
385  | 匈记原第十八家一首一 |
386  | 记原第十九书书 |
387  | 王临川集卷三 |
388  | 启原第七十九卷一百 |
389  | 已原第八十一卷四首 |
390  | 已原第八十一卷五首 |
391  | 事原第尺十四塞八首 |
392  | 牙 |
393  | 祭文原第八十五卷一首 |
394  | 祭文原第八十六卷樊目 |
395  | 版神道碑原第八十八卷一喟 |
396  | 墓碑原第八十九卷一百一行状墓表原第九十卷一首 |
397  | 土临川集卷四一目一买 |
398  | 墓讲原第九十一卷一首 |
399  | 墓诗原第九十一卷一首 |
400  | 墓志原第九十四卷一首 |
401  | 墓耻原第九十五卷二首 |
402  | 制诰原第一十卷一首 |
403  | 制原第一十一卷一首 |
404  | 割予原第一十卷一首 |
405  | 状原第一十尺深二日 |
406  | 祭文原滞一十八君一首 |
407  | 哀词原第四十一卷共目 |
408  | 志铭原第四十一君一首 |
409  | 至临州集卷一 |
410  | |
411  | |
412  | 本传一买 |
413  | 目一贡 |
414  | |
415  | 书疏原第一十九卷一首 |
416  | 割子原第四十里一首 |
417  | 内制原第四十七卷一首 |
418  | 表原第五十六卷油口一表原第五十七选一首 |
419  | 表原第五十八卷二百百表原第五十九老一首 |
420  | 表原第六十定五百 |
421  | 王临川集卷固 |
422  | 目四买 |
423  | 论议原第六十一卷一首 |
424  | 论议原第干四卷一首 |
425  | 论议原第六十六案拍目 |
426  | 论议啼实六十七卷山首 |
427  | 论议原第六十八卷一首 |
428  | 论议原第六十九卷一首 |
429  | 论议原第七十卷一首 |
430  | 杂著原第七十一卷九首 |
431  | 书原第七十一卷一盲 |
432  | 书原第七十一举人官 |
433  | 书原第七十四卷一首 |
434  | 书原第七十五卷五首 |
435  | 书原第七十六书低第七十七卷七百 |
436  | 墓志原第九寸六者一首 |
437  | 养圹象峰七君喜曰 |
438  | 墓志原第九十八卷一首 |
439  | 墓志原第九十九卷一首 |
440  | 墓诰原第一百卷一首 |
441  | |
442  | 壁朱大家全集录总目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