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六

《卷六》[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2
或問曰。俗呼檢察探試謂之覆坼。坼者何也。答曰。當為覆逴。音敕角反。俗語音訛。故變為坼耳。按晉令。成帝元年四月十七日甲寅詔書云。火節度七條云。火發之日。詣火所赴救。御史。蘭台令史覆逴。有不以法。隨事録坐。又云。交互逴覆。有犯禁者。依制罰之。逴者。謂超踰不依次第。今所云覆坼。亦謂乍檢乍否。不依次歷履行之。以出其不意耳。今謂董卓為董磔。故呼逴亦為坼。是其例也。
3
4
副貳之字。副字本為褔字。從衣畐聲。今俗呼一襲為一褔衣。蓋取其充備之意。非以覆蔽形體為名也。然而書史假借。遂以副字代之。副本音普力反。義訓剖劈。字或作疈。詩云。不坼不副。周禮有疈辜。並其正義也。後之學者不知有褔字。翻以副貳為正體。副坼為假借。讀詩不坼不副。乃以朱點發副字。已乖本音。又張平子西京賦云。仰褔帝居。東京賦云。順時服而設褔。並為副貳。傳寫訛舛。衣轉為示。讀者便呼為福祿之福。失之遠矣。
5
淫雎依幀0椽穌摺7欠ㄖ曲。不正之音爾。非謂水中鯔賈聲也。又張平子東京賦云。咸池不齊度於平А6眾聽或疑。豈謂鯔賈聲乃與咸池相似乎。是知淫樂之聲矣。
6
7
今太原俗呼痛而呻吟謂之通喚何。答曰。爾雅云。恫。痛也。郭景純音呻哃音通。亦音恫。字或作侗。周書云。恫瘝乃身。並是其義。今痛而呻者。江南俗謂之呻喚。關中俗謂之呻恫。音同。鄙俗言失。恫者。呻聲之急耳。太原俗謂恫喚云通。此亦以痛而呻吟。其義一也。郭景純既有呻恫之音。蓋舊語耳。
8
9
問曰。今山東俗謂眾為洋。何也。答曰。按爾雅云。洋。觀。裒。眾。那。多也。
10
略刃
11
問曰。俗於礪山出刀子刃謂之略刃。有舊義否。答曰。按爾雅云。剡。略。利也。張楫古今字詁云。古作ァR槐咀鱉印N粗孰是。此則礪刃使利。故稱略刃耳。
12
問曰。俗言濕為Α+ζ袷意乎。何以呼之。答曰。按說文解字云。鰲9羌浠浦也。字林音丑戹反。然則魘槍羌渲。故呼濕為鞫。不當為α閻字。
13
14
或曰。宷。寮也。別有異意乎。答曰。按爾雅云。宷。寮。官也。郭景純注云。官地為宷。同官為寮。此則謂卿大夫因官而得食地。故謂之采地耳。但古之經史采。菜相通。菜蔬字頗亦為採。文採之字多或作宷。非獨地也。今之學者見謂之采地字上或加草。便為給地以種菜。更朋於俳說焉。
15
什器
16
或問曰。生生之具謂之什器。什是何物。答曰。此名原起軍戎。遂為天下通稱。軍法。五人為伍。二五為什。一什之內。共有器物若干。皆是人之所須。不可造次而廢者。或稱什物。猶今軍行戍役工匠之屬。十人為火。一火內共畜器物謂之火幕調度耳。
17
18
或問曰。今之戎獸皮可為褥者。古號何獸。何以謂之戎。答曰。按許氏說文解字曰。夔。貪獸也。李登聲類音人周反。字或作猱。詩云。無教猱升木。毛傳云。猨屬也。箋云。猱之性善登木。爾雅云。猱猨善援。郭景純注曰。便攀援也。爾雅又云。蒙頌猱狀。郭注云。即蒙貴也。狀似蜼而小。紫黑色。猱亦獼猴類耳。按郭此說。蓋蒙頌為獸。狀似猱。又上林賦云。蜼玃飛俊r悟璜P猱。左思吳都賦云。射猱狿。劉逵注云。猱似猴而長尾。尋據諸說。驗其形狀。戎即猱也。此字既有柔音。俗語變訛。謂之戎耳。猶今之香葇謂之香戎。今謂猱別造狨字。蓋穿鑿不經。於義無取。
19
20
或問曰。蒲州盛酒堈謂蒲綯。何也。答曰。此堈既從遠來。運致非易。恐其破損。故以蒲索纏之。按爾雅云綯。絞也。詩云。宵爾索綯。即是其義。此堈為加蒲索。故謂之蒲綯爾。
21
22
或問曰。今俗重沓布物一兩次謂之一曳。兩曳。何也。答曰。許氏說文解字云。貤。重次第物也。字林音弋豉反。此則與今所道相當。又詩云。葛之覃兮。施於中谷。莫莫葛藟。施于條枚。義兼訓移。音亦為貤。蓋為延福其上。亦重次第之意焉。蓋假借施字為之耳。司馬相如上林賦曰。貤丘陵。亦其義也。俗音訛舛。故轉為曳。亦猶輕易之易。鄙俗或為曳音。究其根本。當言一貤。兩貤。今語亦有此作俗音者。
23
24
或問曰。今山東俗謂伏地為趺。何也。答曰。趺者。俯也。按張揖古今字詁云。俯府。今俯俛也。許氏說文解字曰。俯。低頭也。太史卜書俯仰字如此。斯則呼俯音訛。故為趺耳。
25
26
問曰。俗謂聽之使去為不使。何也。答曰。按爾雅云。俾。使也。書云。有能俾乂。詩云。俾爾戩穀之類是也。故俗云俾使。疾之曰音訛。若云不使爾。
27
28
問曰。俗謂何物為底丁兒反。底義何訓。答曰。此本言何等物。其後遂省。但言直云等物耳。等字本音都在反。又轉音丁兒反。左太沖吳都賦云。畛畷無數。膏腴兼倍。原隰殊品。窳隆異等。蓋其證也。今吳越之人呼齊等皆為丁兒反。應瑗詩云。文章不經國。筐篚無尺書。用等稱才學。往往見歎譽。此言譏其用何等才學見歎譽而為官乎。以是知去何而直言等。其言已舊。今人不詳其本。乃作底字。非也。
29
剛扛
30
或問曰。吳楚之俗。謂相對舉物為剛。有舊語否。答曰。扛。舉也。音江。字或作。史記云項羽力能扛鼎。張平子西京賦云。烏獲扛鼎。並是也。彼俗音訛。故謂扛為剛耳。既不知其義。乃有造掆字者。固為穿鑿也。
31
32
問曰。今人謂物少不充為欠。義何所取。答曰。許氏說文解字云。歁。食不滿也。李登聲類。呂忱字林並音口感反。今為欠者。本為歁耳。
33
木鍾
34
或問曰。今所謂木鍾者。於義何取。字當云何。答曰。本呼木章。音訛遂為鍾耳。古謂大木為章。故漢書云貨殖傳云。千章之荻。謂荻木千枚也。其將作屬官有主章署。掌材木。又古謂舅姑為姑章。今俗亦呼為姑鍾。益知章音皆轉為鍾。
35
若柯
36
問曰。俗謂如許物為若柯。何也。答曰。若干。謂且數也。禮云。始服衣若干尺矣。班書云。百加若干。並是其義。乾音訛變。故云若柯也。
37
38
問曰。俗呼姓楊者往往為盈音。有何依據。答曰。按晉灼漢書音義反楊惲為由嬰。如此則知楊姓舊有盈音。蓋是當時方俗。未可非也。
39
40
問曰。關中俗謂髮落頭禿為椎。何也。答曰。按許氏說文解字云。鬌。髮墮也。呂氏字林。玉篇。唐韻並直垂反。今俗呼鬌音訛。故為椎耳。
41
問曰。今官曹文案於紙縫上署記謂之款縫者。何也。答曰。此語言元出魏晉律令。字林本作。刻也。古未有紙之時。所有簿領皆用簡牘。其編連之處恐有改動。故於縫上刻記之。承前已來。呼為縫。今於紙縫上署名。猶取舊語呼為縫耳。此義與款不同。不當單作款字耳。
42
43
問曰。今俗監檢田畝知其所獲。總計大數。謂之埒田。而官文書乃作耒字。其義定何訓解。答曰。此謂程試頃畝束數。以知斛斗多少。舉其大。故謂之率。而率字有律音。俗語訛替。因謂之埒耳。字當作率。音宜為律力筆反。今人不詳本意。為其語涉田農。故用耒耜之字。非也。
44
45
問曰。今俗買瓦器。以枚敲之。知其全破善惡。謂之為聆。此義何也。答曰。案說文解字云。聆。聽也。聲類音力丁反。班孟堅幽通賦云。妣聆呱而刻石。左太沖魏都賦云。二嬴之所曾聆是也。瓦破壞者聲嘶惡。須一一擊而聽之。故呼聆瓦耳。字當作聆也。
46
誼議
47
或問。誼。議二字。今人讀為宜音。得通否。答曰。書云。無偏無陂。遵王之誼。無偏無黨。王道蕩蕩。詩云。或湛樂飲酒。或慘慘畏咎。或出入諷議。或靡事不為。故知並有宜音。
48
名字
49
或問曰。今人或稱字而不稱名。其故何也。答曰。名以正體。字以表德。禮云。子生三月。父始孩而名之。男子二十冠而字。故知先名而後字也。又云。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子於父母是自名。據此益知常所稱者是名。非舉字也。孔子大聖。言必稱名。丘聞有國有家者。丘亦恥之。丘未達。不如丘之好學也。此蓋與弟子等言。未有稱仲尼者。其七十弟子及春秋卿大夫固並稱名。亦不可勝載。至如漢高祖之潛豐沛。人皆謂之劉季。項羽之都彭城。舉俗呼為項羽。若其自稱。則云。今邦之業所就孰與仲多。皆將相諸君與籍力也。爰種說其季父盎云。絲能日飲。霍顯令淳于衍殺許后云。我亦欲報少君。此皆舉字以相崇尚。名則其自稱也。歷觀古人通人高士。言辭著於篇籍。筆跡存乎紙素。在身自述。必皆稱名。他人褒美。則相呼字。傳曰。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不言諱字也。王父字或以為族。不得用名也。考諸典故。稱名為是。
50
複名
51
問曰。人或有複名單稱者。於理云何。答曰。復名單稱。乃是流俗之事。苟逐便易。不思立名本旨。且依禮文。二名不偏諱。今若偏舉。安得不諱乎。若嫌二名頗多。則舉俗皆須為單名矣。至若伯陵稱陵。季崱稱崱。雖少一字。義或可通。又如長壽稱壽。延年稱年。求其本義。已有所失。乃有無恤稱恤。不違稱違。去病稱病。棄疾稱疾。白黑相反。更相戲弄。隋大業中出敕斷單稱複名。深得物理。而委巷之徒不曉其意。便謂朝廷禁止單名。其幼少已來不為復名者。輒更加增以為順旨。曾莫之悟。
52
或問曰。今謂小羊未成為旋音祥戀反子。何也。答曰。按呂氏字林云。音選。未晬羊也。今言旋者。蓋語訛耳。當言子也。
53
草馬
54
問曰。牝馬謂之草馬。何也。答曰。本以牡馬壯健堪駕乘及軍戎者。皆伏皂櫪芻而養之。其牝馬唯充蕃字不暇服役。常牧於草。故稱草馬耳。淮南子曰。夫馬之為草駒之時。跳躍揚蹏。翹足而走。人不能制。高誘曰。五尺已下為駒。放在草中。故曰草駒。是知草之得名。主於草澤矣。
URN: ctp:ws775046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