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注

《注》[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1
Page3(一)各本均无序文,此据明本性理大全卷五所引录入,疑有删节。
2
ReturntoPage3
3
Page4(一)各本均无序文,此据吕祖谦皇朝文鉴录入。性理大全所引有删节。
4
ReturntoPage4
5
Page8(一)「通」字「结」字依周易系辞精义(以下简称精义)引易说改。
6
(二)精义「客」作「有」。
7
(三)「无无」精义作「无有有无」。
8
ReturntoPage8
9
Page9ReturntoPage9(一)「风行则」三字依精义改。精义「具」误作臭。
10
(二)两「也」字依宋元学案(以下简称学案)及王夫之正蒙注(以下简称王注)改。
11
ReturntoPage9
12
Page10(一)此下依王注分。
13 (二)「本」字涉上文而误,依诚明篇「湛一气之本」句改「一」。
14 (三)「焉」字依精义补。「大」字精义作「地」。精义无「二端」二字。以下依精义合并。
15 (四)精义「之」作「物」。
16 (五)精义误「而」为「四」。
17 ReturntoPage10
18 Page13(一)「土」字依王注改。
19 (二)「水」字依王注改。
20 ReturntoPage13
21 Page14(一)「应」字依王注改。
22 (二)易说亦有此一段,应补。
23 ReturntoPage14
24 Page15(一)「性」字疑当承上文作「行」。
25 (二)依精义及王注与下分。
26 (三)「神」精义误作「邪」。
27 (四)两「贞」字旧因宋讳改「正」,依王注改照易文。以下同。
28 ReturntoPage15
29 Page16(一)上二句依精义引易说补。
30 (二)以上依精义改。
31 (三)王注:「「谷」当作「鬼」。」
32 (四)各本此条与上合,上文亦见易说,无此二句,依王注别为一条。
33 ReturntoPage16
34 Page17(一)精义「致」作「至」。
35 (二)「人」字依学案及王注改。「存虚明」至「义之尽也」,精义误「至久善之尽也」。
36 ReturntoPage17
37 Page18(一)精义此下有「者」字。
38 (二)「见」字依精义改。
39 ReturntoPage18
40 Page19(一)王注改「一」为「日」。精义「屈」下有「一」字。
41 ReturntoPage19
42 Page20(一)「梦」字依棈蓑改。
43 (二)「敲」应作「嚆」。
44 ReturntoPage20
45 Page21(一)两「谓」字依精义引易说改。
46 ReturntoPage21
47 Page22(一)「物所」二字依朱子语类补。
48 ReturntoPage22
49 Page23(一)「成」字依精义改,抄释作「存」。
50 (二)精义「曰」作「继」。
51 (三)「也」字依精义补。
52 ReturntoPage23
53 Page25(一)上三条疑当合并。
54 ReturntoPage25
55 Page26(一)此非张氏原注。
56 (二)旧刻误「凝」。
57 ReturntoPage26
58 Page27(一)「仁」字依王注改。
59 (二)朱熹孟子集注告子下引「心」作「身」。中庸「诚身有道」,作「身」是。
60 ReturntoPage27
61 Page30(一)「益」字依学案及王注改。
62 ReturntoPage30
63 Page33(一)「不」字依精义删。
64 (二)上十二字依精义补。此谓「过而不有」与「凝滞于心」,二者虽若不同,然皆「知之细也,非盛德日新」。各家注释皆依误文立说,断句各异,因而致误。
65 ReturntoPage33
66 Page35(一)此下依王注分。
67 ReturntoPage35
68 Page36(一)此下依精义分。
69 (二)王注作「神」。此承「屈伸之感」言,精义依易文作「信」。王注误。
70 ReturntoPage36
71 Page37(一)依精义补。
72 (二)依精义与下合并。
73 (三)「设」字依精义补。
74 (四)王注「隐」误「德」。
75 ReturntoPage37
76 Page38(一)此句依经学理窟诗书补。
77 ReturntoPage38
78 Page39(一)「节」字依论语改。
79 ReturntoPage39
80 Page40(一)以上均依精义改。精义「不」误「莫」,「故自十五至于七十」句脱「故自」及「于」字。
81 ReturntoPage40
82 Page42(一)「此翼如,左右在君也」及「张拱而翔」十二字,各本均作注文,王注并于其上各加「自注」二字,今依学案改为正文,与上下文一致。「进」字依论语及王注删。
83 (二)此下依学案及王注另起。
84 ReturntoPage42
85 Page48(一)「合」字依精义补。
86 ReturntoPage48
87 Page49(一)两「以」字依精义补。
88 (二)精义「文」误「又」,「象」「几」上各衍「非」字。
89 (三)「与」字依系辞改。
90 ReturntoPage49
91 Page50(一)以上均依易说删补改正。
92 (二)上四字依易说补。
93 ReturntoPage50
94 Page51(一)「者」字依易说删。易说亦衍上「者」字。
95 (二)「通」字依易说补。
96 (三)「溥」字依易说改。
97 ReturntoPage51
98 Page52(一)「也」字依易说及精义补。
99 (二)易说及精义「以」作「且」。
100 (三)「因」字依易说及精义补。
101 (四)「躁」字依易说精义及王注改。
102 ReturntoPage52
103 Page53(一)「止」字依易说及精义改。
104 (二)此条易说在上条之前。「也」字依易说补。
105 (三)上三条易说在「巽为木」之前。
106 (四)「入」字依易说改。
107 ReturntoPage53
108 Page55(一)以上均依语录下改。
109 ReturntoPage55
110 Page58(一)「耇」字依书君奭改。「諴」字依王注改。
111 ReturntoPage58
112 Page60(一)学案引朱熹说及王注均以「谥」为「氏」字之误。原文系引春秋隐公八年左传「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语,改「谥」为「氏」,似与传文不合。
113 ReturntoPage60
114 Page61(一)依仪礼子夏丧服传改。
115 ReturntoPage61
116 Page62(一)「吾」字依文鉴改。
117 (二)文鉴脱「皆」字「之」字。
118 (三)文鉴作「爱」,注云「一作受」,「爱」字误。
119 ReturntoPage62
120 Page63(一)以上是酉铭文,载吕袓谦皇朝文鉴卷七十三。
121 (二)「性」字疑当作「虚」,承上「本虚而神」言。
122 ReturntoPage63
123 Page64(一)「见」字依文鉴补。
124 (二)文鉴「道」下有「者」字。
125 (三)以上二十三字,原作双行夹注,依文鉴改正。文鉴「通」作「道」。
126 (四)「乃」字依文鉴补。
127 (五)文鉴「求」作「事」。
128 (六)文鉴「自」作「向」。
129 ReturntoPage64
130 Page65(一)自「浮屠明鬼」以下至此亦见文鉴卷一百十九,原题「与吕微仲书」,已补入文集佚存(页三五六)。
131 (二)「以」字依精义易说补。
132 (三)精义无「本」「归」二字。
133 (四)「知」字依精义易说补。
134 ReturntoPage65
135 Page66(一)「而」字依精义补。
136 (二)以下精义未分段。
137 (三)以下精义未分段。
138 (四)「谓」字依精义改。
139 (五)此段为东铭文,亦见文鉴卷七十三。文鉴「归」作「引」,下注「一作归」,「引」字误。ReturntoPage66
URN: ctp:ws776127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