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說文解字注

《說文解字注》[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改為鯶矣。
2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3
標題:魠tuō
4
注解:哆口魚也。哆者,張口也。上林賦:鰅鰫□魠。郭注:魠,鰲也。一名黃頰。郭語恐非許意。儻是黃頰,則當與鱨為伍。廣雅曰:魧,□,魠也。以魠為名,取開袥之意。從魚乇聲。他各切。五部。
5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6
標題:鮆jì
7
注解:刀魚也。□而不食,各本作飲而不食刀魚也,今依韻會本。漢書貨殖傳顏注正如此,下多者字。刀魚,今人語尚如此,以其形像刀也。俗字作魛。尚書大傳有魚刀,葢卽此。飲而不食,故其形纖削而味淸雋。春出江中,人多食之。山海經云:苕水注於具區,其中多鮆魚。郭云:鮆魚狹薄而長頭,大者尺餘,太湖中今饒之。郭不係江係太湖者,以經云具區也。今太湖中尚時有之。又按釋魚鮤鱴刀,郭云:今之鮆魚。亦呼魛魚。郭說葢非。鄭注周禮薶物為鱴刀,含漿之屬。鱴刀、含漿必皆蚌蛤之類,故謂之薶物。不得因一刀字附會也。○周禮正義云:孫注爾雅刀魚與鱴別。然則孫鮤鱴為逗,刀為句。郭葢同。九江有之。九江謂岷江東至於醴以下也。從魚此聲。徂禮切。十五、十六部。漢書音義曰:楚人言薺魚。
8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9
標題:鮀tuó
10
注解:占也。釋魚、毛傳皆曰:鯊,鮀也。許以魦系樂浪潘國,釋鮀為占,於古說不同,葢有所受之也。春秋傳名鮀者字子魚。玉裁又按鯊見於詩。爾雅、毛傳皆曰:鯊,鮀也。許當無異說。不當訓鮀為占,而以鯊為出樂浪潘國。葢占,□也。□,占也。許同爾雅、毛傳。而鮀下訓沙也,亦與古同。毛詩鯊本作沙,故說文無鯊字,鮀下云沙也。淺人以為怪,遂竄改錯亂如此。諸書紀載雖有魦字,從沙省聲。此樂浪潘國之魚,非詩之沙也。故不相牽混。許書之精嚴如此。○邠風莎雞,古只作沙。○釋魚開卷鯉鱣為一,鰋占為一,鯊鮀為一。許說皆同,惟鱧鯇為一。許說不同。○舍人云:鯊,石鮀也。郭云:今吹沙小魚也。體圓而有點文。從魚它聲。徒何切。十七部。
11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12
標題:占nián
13
注解:□也。釋魚及魚麗傳曰:鰋,占也。孫炎云:鰋一名占。郭別鰋占為二,非也。從魚占聲。奴兼切。七部。
14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15
標題:□yǎn
16
注解:鮀也。謂之□者,以其偃頟也。偃者,仰也。玉裁按鮀也乃占也之誤,□人所改也。從魚妟聲。於幰切。十四部。鰋,□或從匽。今經典皆如此作。
17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18
標題:鯷tí
19
注解:大占也。從魚弟聲。此字詩、爾雅釋文、廣韻作鮧,從夷。文選蜀都賦及玉篇作鯷。未知孰是,以夷弟篆體易訛也。山海經傳曰:今亦呼占為□。字林曰:靑州人呼占鯷。郭注爾雅曰:占別名鯷。江東通呼占為鮧。葢鯷鯷□三形一字,同大兮反。而鮧則別一字,別一音,不當合而一之。杜兮切。十五部。
20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21
標題:□lài
22
注解:□魚也。從魚賴聲。洛帶切。十五部。
23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24
標題:□cén
25
注解:□魚也。此是魚名。類篇謂卽小魚為□之□,非也。從魚朁聲。鉏箴切。七部。
26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27
標題:□wēnɡ
28
注解:□魚也。從魚翁聲。烏紅切。九部。
29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30
標題:□xiàn
31
注解:□魚也。從魚臽聲。戶賺切。八部。
32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33
標題:鱖ɡuì
34
注解:鱖魚也。篇、韻皆曰:大口細鱗有斑文。卽今人所食之鱖魚也。而釋魚鱊鮬,鱖鯞。郭云:小魚也。似鮒子而黑。俗呼為魚婢。江東呼為妾魚。羅端良以今之彭皮當之。玉裁謂鯞音同婦。鱊鱖音近。鮬鯞音近。鱖婦卽今俗謂之鬼婆子是也。非別有細魚。鯞音章酉反,非。從魚厥聲。居衛切。十五部。
35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36
標題:鯫zōu
37
注解:白魚也。白而小之魚也。史記:鯫千石。徐廣曰:鯫,鯫魚也。張守節曰:雜小魚也。按鯫是小魚之名。故小人謂之鯫生。師古於漢書作鮿字,音輒。葢未然。從魚取聲。士垢切。四部。漢書:鯫生敎我。服□曰:鯫音淺鯫,小人皃也。淺鯫,漢人有此語。通作鄒。釋名:奏者,鄒也。鄒,狹小之言也。又盾,約脅而鄒者曰陷虜。淺鯫卽淺鄒。俗人不曉,乃讀為音淺句絕矣。
38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39
標題:鱔shàn
40
注解:鱔魚也。今人所食之黃鱔也。黃質黑文,似蛇。異苑云:死人髮化。其字亦作□。俗作鱔。或叚鮮字為之,如蠏篆下云非蛇鮮之穴無所庇是也。或叚鱣為之,如楊震傳鳥銜三鱣是也。各本此下有皮可為鼓四字,由古以鼉皮冒鼓。鼉鱔皆從單聲,古書如呂覽等皆叚鱔為鼉。淺人□讀古書,率爾妄增,不知字各有本義。許書但言本義。則此四字可增於黽部,而不可贅於此也。今刪正。從魚單聲。常演切。十四部。
41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42
標題:鮸miǎn
43
注解:鮸魚也。隋煬責貢四方,海錯幾盡。首曰鮸魚。按今江浙人所食海中黃花魚,乾之為白鯗,卽此魚也。一名石首魚。首中有二石。許云出薉邪頭國者,葢許據所見載籍言之。江賦:鯼鮆順時而往還。注云:字林曰:鯼魚,出南海,頭中有石,一名石首。然則此魚又名鯼,南海亦有之。出薉邪頭國。薉邪頭國,穢貊也。從魚免聲。亡辨切。古音在十三部。
44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45
標題:魵fén
46
注解:魵魚也。釋魚曰:魵,鰕。謂魵魚一名鰕魚也。出薉邪頭國。陳氏魏志、范氏後漢書東夷傳皆曰:濊國海出班魚皮。今一統志朝鮮下亦云爾。班魚卽魵魚也。郭注爾雅云:出穢邪頭國。見呂氏字林。郭注但偁字林,不偁說文,豈所謂逐末忘本者非邪。從魚分聲。符分切。音轉如頒。十三部。
47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48
標題:□lǔ
49
注解:□魚也。出樂浪潘國。樂音洛。浪音郞。樂浪潘國真番也。番音潘。從魚虜聲。郞古切。五部。
50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51
標題:鰸qū
52
注解:鰸魚也。狀佀鰕,各本作蝦,誤。無足,鰕有足。鰸則似鰕而無足。集韻、類篇奪無字,非也。長寸,大如叉股,叉今釵字。出遼東。從魚區聲。豈俱切。古音在四部。
53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54
標題:鯜qiè
55
注解:鯜魚也。出樂浪潘國。從魚妾聲。七接切。八部。
56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57
標題:bèi
58
注解:□魚也。出樂浪潘國。從魚□聲。博葢切。十五部。
59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60
標題:□jú
61
注解:□魚也。出樂浪潘國。從魚掬聲。居六切。三部。一曰□魚出九江,九江,鉉本作江東。爾雅音義引無東。皆非也。有兩乳。一曰溥浮。上一曰,別其義。□卽今之江豬,亦曰江豚。樂浪潘國與九江同產此物。云一曰者,載異說,殊其地也。下一曰,猶今言一名也。溥浮俗字作鱄□。普姑、□浮二反。鱄一作□。吳東門謂□門,卽今蘇州葑門也。釋魚:鱀是鱁。亦江豚之類也。謂之海豚。
62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63
標題:魦shā
64
注解:魦魚也。出樂浪潘國。從魚,沙省聲。詩小雅有鯊,則為中夏之魚,非遠方外國之魚明甚。葢詩自作沙字,吹沙小魚也。樂浪潘國之魚必出於海。自作魦字,其狀不可得而言也。或云卽鮫魚。然魦鮫二篆不相連屬也。所加切。十七部。
65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66
標題:鱳lì
67
注解:鱳魚也。出樂浪潘國。從魚樂聲。盧各切。古音在二部。
68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69
標題:鮮xiān
70
注解:鮮魚也。出貉國。按此乃魚名。經傳乃叚為新鱻字,又叚為鮮少字,而本義廢矣。從魚,羴省聲。相然切。十四部。
71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72
標題:鰅yónɡ
73
注解:鰅魚也。皮有文,上林賦郭注曰:鰅魚有文彩。按長卿謂八川之中有之,侈靡過其實也。據下文樂浪乃有之。然平子賦南都亦曰鱏鱣鰅庸,是南陽有之。出樂浪東暆。見日部。神爵四年初捕收輸考工。捕當作搏。搏,□取也。今人用捕字。漢人多用搏字。神爵,孝宣帝年號。百官公卿表:少府屬官有考工。捕此魚輸考工者,用其皮飾器也。周成王時揚州獻鰅。見周書王會篇。葢漢時楊州地已無此物矣。今王會篇作禺禺。攷上林賦鰅與禺禺為二物,作禺禺非是。從魚禺聲。魚容切。按禺聲古音在四部。漢書注音顒。徐廣、李善音娛。
74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75
標題:庸yōnɡ
76
注解:庸魚也。史記上林賦:鰅庸□魠。漢書、文選庸皆作鰫,非是。據許書鰫庸劃然二物。且郭注上林云庸常容反,與慵字音正同。叚令從容聲,則不得反以常容矣。郭云:庸似鰱而黑。陸璣云:鱮,徐州人謂之鰱,或謂之庸。從魚庸聲。蜀容切。九部。
77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78
標題:鲗zéi
79
注解:烏鲗魚也。四字句。烏,俗本作鰞,今正。陶貞白云:是□烏所化,其口腹猶相似,腹中有墨,能吸波□墨,令水溷黑自衛。劉淵林云:腹中有藥。謂其背骨。今名海鰾鮹是也。從魚則聲。昨則切。一部。吳都賦作賊。他書作鱡。鯽,鲗或從卽。此乃俗鲗字。以卽聲古音在十二部也。今人用為□魚字。
80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81
標題:鮐tái
82
注解:海魚也。各本也作名,今依史記正義、漢書注、文選七命注正。鮐亦名侯鮐,卽今之河豚也。吳都賦:王鮪侯鮐。以王侯相儷,改作鯸者,非。貨殖傳:鮐鮆千斤。鮐狀如科斗,背上靑黑,有黃文詩,黃髮台背。毛曰:台背,大老也。箋云:台之言鮐也。大老則背有鮐文。是謂台為鮐之叚借字。今爾雅作鮐背。從魚台聲。徒哀切。一部。
83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84
標題:鲌bà
85
注解:海魚也。從魚白聲。旁陌切。古音在五部。玉篇讀平亞切。廣韻□韻作□。讀若《書》「白不黑」。未知所出。大玄昆次三曰:昆白不黑,不相親也。疑用此語。
86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87
標題:鰒fù
88
注解:海魚也。郭注三倉曰:鰒似蛤,一偏著石。廣志曰:鰒無鱗有□,一面附石,細孔雜雜,或七或九。本艸曰:石決明,一名鰒魚。李時珍云:與石決明同類殊種。從魚□聲。蒲角切。三部。
89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90
標題:鮫jiāo
91
注解:海魚也。皮可飾刀。今所謂沙魚,所謂沙魚皮也。許有魦字,云從沙省。葢卽此魚。陳藏器曰:沙魚狀皃非一。皆皮上有沙,堪揩木,如木賊。蘇頌曰:其皮可飾刀靶。按其皮可磨錯,故通謂之□魚。音措各切。有鐇□,有橫骨在鼻前如斤斧形者也。有出入□,子朝出求食暮還入母腹中者也。淮南子:鮫革犀兕為甲胄。中山經有鮫魚,郭云:卽此魚。中庸:黿鼉鮫龍。本又作蛟。從魚交聲。古肴切。二部。
92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93
標題:□jīnɡ
94
注解:海大魚也。此海中魚冣大者。字亦作鯨。羽獵賦作京。京,大也。從魚畺聲。渠京切。古音在十部。《春秋傳》曰:「取其□鯢。」宣公十二年左氏傳文。劉淵林注吳都賦、裴淵廣州記皆云:雄曰鯨,雌曰鯢。是此鯢非剌魚也。鯨,□或從京。古京音如姜。
95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96
標題:鯁ɡěnɡ
97
注解:魚骨也。故其字從魚,與骨部□字別。而骨□字亦多借□為之。爾雅曰:魚枕謂之丁。魚腸謂之乙。魚尾謂之丙。今益之曰魚骨謂之□。魚甲謂之鱗。魚臭謂之鮏。從魚□聲。古杏切。古音在十部。
98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99
標題:鱗lín
100
注解:魚甲也。甲者,鎧也。魚鱗似鎧。亦有無鱗有甲之魚,鱣是也。從魚□聲。力珍切。十二部。
101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102
標題:鮏xīnɡ
103
注解:魚臭也。魚氣也。與肉部勝義別。字俗作鯹。從魚生聲。桑經切。十一部。
104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105
題:鱢sāo
106
注解:鮏臭也。從魚喿聲。穌遭切。二部。《周禮》曰:「膳膏臊。」按此六字當作讀若周禮曰膳膏臊八字。葢臊從肉,見肉部,云豕膏臭也。與先鄭說同。然則許所據周禮不作膳膏鱢。鱢與鮏同義。
107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108
標題:鮨qí
109
注解:魚□□也。醬字衍。□者,豕肉醬也。引申為魚肉醬,則偁魚□可矣。公食大夫禮牛鮨注曰:內則鮨為膾。然則膾用鮨。謂此經之醢牛鮨,卽內則之醢牛膾也。聶而切之為膾。更細切之,則成醬為鮨矣。鮨者,膾之冣細者也。牛得名鮨,猶魚得名□也。鄭曰:文鮨作鰭。按鯺是叚借字。說文有耆無鰭。出蜀中。謂魚醬獨蜀中有之。從魚旨聲。旨夷切。十五部。一曰鮪魚名。鮪魚名當作鮨魚也三字一句,謂有魚名鮨也。
110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111
標題:鲝zhǎ
112
注解:臧魚也。釋名曰:鮓,菹也。以鹽米釀魚為菹,孰而食之也。按古作鲝之法,令魚不□壞,故陶士行遠遺其母,卽內則之魚膾,聶而切之者也。南方謂之□,北方謂之鲝。此一說也。周禮注曰:荊州之鲝魚。然則南方亦言鲝。一曰大魚為鲝,小魚為□。此又一說也。此十字舊在下篆鲝也之下,今依廣韻移倂。從魚,□省聲。側下切。十七部。俗作鮓。
113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114
標題:□qín
115
注解:鲝也。渾言不別,析言則別之。從魚今聲。徂慘切。古音在七部。廣韻昨淫切。玉篇才枕、才箴二切。
116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117
標題:鮑bào
118
注解:饐魚也。饐,飯傷濕也。故鹽魚濕者為饐魚。周禮籩人有鮑,注云:鮑者,於□室中□干之。出於江淮。師古注漢書曰:鮑,今之□魚也。鄭以為於煏室干之,非也。秦始皇載鮑亂臭,則是□魚耳。而煏室干者,本不臭也。□,於業反。按玉篇作裛魚,皆當作浥耳。浥,濕也。釋名曰:鮑,腐也。埋藏淹使腐臭也。從魚包聲。薄巧切。古音在三部。
119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120
標題:魿línɡ
121
注解:蟲連行紆行者。考工記梓人注曰:連行,魚屬。紆行,蛇屬。按紆者,詘也,縈也。蛇行必縈曲。從魚令聲。郞丁切。古音在十二部。
122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123
標題:鰕xiā
124
注解:鰕魚也。三字句。各本作魵也,今正。鰕者,今之蝦字。古謂之鰕魚,如鼉曰鼉魚。馬部騢下云:色似鰕魚。驒下云:文如鼉魚。郭注爾雅云:今靑州呼鰕魚為鰝。皆其證。鰕篆是此物正字。不訓以鰕魚,則騢之似鰕魚,鰸之狀似鰕為似何物乎。況鰕篆之下緊接鰝篆,釋云大鰕。鰝為今之大蝦無可疑者。若如各本,則鰝不為大魵乎。由釋魚有魵鰕之文,郭曰出穢邪頭國,與說文魵解同,淺人遂改鰕篆之解為魵也。不知許立文之例以類相從。鰕果是魵,則鰕篆必次魵篆後,不次鰝篆前。至於物有同名異實者,如爾雅鰕三見。鰝大鰕,則今之蝦也。魵鰕,則穢邪頭之魚也。鯢大者謂之鰕,則今有四腳之魚也。而皆謂之鰕。豈可合而一之乎。鰕篆者,長須水蟲之正字,古亦借瑕為之。凡叚聲如瑕鰕騢等皆有赤色,古亦用鰕為雲赮字。從魚,故爾雅鰕在釋魚。叚聲。乎加切。古音在五部。
125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126
標題:鰝hào
127
注解:大鰕也。見釋魚。郭云:鰕大者出海中,長二三丈,鬚長數丈。今靑州呼鰕魚大者為鰝鰕。吳都賦曰:罺鰝鰕。從魚高聲。胡倒切。二部。
128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129
標題:鯦jiù
130
注解:當互也。見釋魚。今爾雅互作魱,郭云:海魚也。似扁而大鱗,肥美多鯁。今江東呼其冣大長三尺者為當魱。魱音胡。按集韻、類篇模韻魱字注云:吳人以為珍,卽今時魚。尋繹郭注,誠謂時魚也。時魚,七之作鰣,或作□。廣韻亦曰:鰣魚似魴,肥美,江東四月有之。但依許氏立文之例求其義,自鰕至鮚六字皆字從魚而實非魚者,故殿於魚部之末。如蠅□鼄鼌必居黽尾,騾驢騱駼必廁馬後也。然則許說為何物不可知,而必與郭說異。亦猶鳠刀,鄭云薶物,郭乃云薺魚。互俗作魱,葢非是,當是□之省。□者,罟也。見網部。從魚咎聲。其久切。三部。按字林作鯦,鮛鮪也。鮥,當魱也。與爾雅、說文互易,乃鯦鮥字之互訛耳。而五經文字乃云鯦其救反。又音洛。洛乃鮥音,鯦豈有洛音哉。凡五經文字可議處類此。○釋文云:字林作鮥,音洛。今洛訛格。
131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132
標題:魧hánɡ
133
注解:大貝也。貝,海介蟲也。居陸名猋,在水名函。釋魚曰:大者魧。尚書大傳曰:散宜生得大貝,如車渠。車渠,車網也。車網者,輮也。江賦字作蚢。從魚故爾雅介蟲皆入釋魚。亢聲。一曰魚膏。別一義。讀若剛。古郞切。十部。文選胡剛切。
134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135
標題:□bǐnɡ
136
注解:蚌也。蚌者,蜃屬。亦名□。從魚丙聲。兵永切。古音在十部。
137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138
標題:鮚jí
139
注解:蚌也。地理志:會稽鄞縣有鮚埼亭。師古曰:鮚,蚌也。長一寸,廣二分,有一小蟹在其腹中。埼,曲岸也。其中多鮚,故以名亭。按此名瑣鮚。瑣者,小也。鮚之小者。江賦:瑣蛣腹蟹。注引南越志曰:瑣蛣長寸餘,大者長二三寸,腹中有蟹子,如榆莢,合體共生,皆為蛣取食。從魚吉聲。巨乙切。十二部。文選字作蛣。漢律:會稽郡獻鮚醬二斗。二斗二字依廣韻補廣韻斗誤升。小徐本作三斗。
140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141
標題:鮅bì
142
注解:魚名。從魚必聲。毗必切。按自鮅至□十篆葢皆非許書所本有。以魚部□鮞為魚子。自魼至□皆魚名。自□至鮑皆泛言魚之體,魚之用。自魿至鮚皆字從魚而實非魚者,至此而魚部畢矣。不當又舉魚名及魚之狀皃,故知必淺人所增也。釋魚云:鮅鱒。系一魚二名。儻許錄鮅字,便當與鱒相聯。由許時爾雅本無鮅字,但作必。必則例不錄。
143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144
標題:□qú
145
注解:魚名。從魚瞿聲。九遇切。
146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147
標題:鯸hóu
148
注解:魚名。從魚矦聲。乎鉤切。按吳都賦鯸鮐,當是本作矦鮐,故與王鮪相儷。廣雅鯸□,卽矦鮐之俗字也。叚令許錄鯸字,則當廁於鮐篆之上。
149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150
標題:鯛diāo
151
注解:骨端脃也。從魚周聲。都僚切。如其義,則當與鯁篆相屬。篇、韻皆曰魚名,何也。
152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153
標題:□zhuó
154
注解:烝然□□。從魚卓聲。都敎切。按詩南有嘉魚,烝然罩罩傳曰:罩,籗也。音義罩張敎反。此偁詩作□□,不言其義。篇、韻皆不載其字。大徐云都敎切者,非唐韻有此字此音,乃傳合毛詩音義為此音耳。集韻、類篇效韻亦無此字,惟覺韻有此字,訓曰魚名。葢其可疑如此。
155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156
標題:鱍bō
157
注解:鱣鮪鱍鱍。從魚犮聲。北末切。按毛詩鱣鮪發發傳曰:發發,盛皃。音義云:補末反。韓詩作鱍。是作鱍者非毛,非韓,不可信。又不言其義。篇、韻皆無鱍字。其可疑如此。
158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159
標題:□fū
160
注解:鯕魚。出東萊。從魚夫聲。甫無切。依玉篇當作□鯕魚。
161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162
標題:鯕qí
163
注解:魚名。從魚其聲。渠之切。按其訓當云□鯕也。廣韻七之又單出鯕字,云扁魚。
164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165
標題:鮡zhào
166
注解:魚名。從魚兆聲。治小切。按字見爾雅,鳠之小者也。叚令許錄此字,當與鳠篆相屬。
167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168
標題:□huà
169
注解:魚名。從魚匕聲。呼跨切。
170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171
標題:鱻xiān
172
注解:新魚精也。云精者,卽今之鯖字。廣韻云:煑魚煎食曰五矦鯖。煎食作煎肉者,誤。謂以新魚為肴也。周禮人:辨魚物為鱻薧。鄭司農曰:鮮,生也。薧,乾也。詩思文正義引鄭注尚書曰:眾鱻食,謂魚鱉也。引申為凡物新者之偁。獸人六畜六獸六禽亦偁鱻薧。史言數見不鮮。許書玼下云新玉色鮮也,黨下云不鮮也。其字葢皆本作鱻。凡鮮明、鮮新字皆當作鱻。自漢人始以鮮代鱻,如周禮經作鱻,注作鮮是其證。至說文全書不用叚借字,而玼下黨下亦皆為淺人所改,今則鮮行而鱻廢矣。從三魚。相然切。十四部。不變魚也。也字今補。此釋從三魚之意,謂不變其生新也。他部如驫粗猋等皆謂其生者,鱻則謂其死者。死而生新自若,故曰不變。文一百三 重七
173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魚部
174
標題:□yú
175
注解:二魚也。此卽形為義,故不言從二魚。二魚重而不並,易所謂貫魚也,魚行必相隨也。晉語:暇豫之吾吾,不如鳥烏。韋注:吾讀如魚。韓文公詩用魚魚雅雅,豈卽本國語乎。從二魚與從三魚不同。三魚謂不變其新,二魚謂連行可觀。語居切。五部。凡□之屬皆從□。所以不倂入魚部必立此部者,以有□字從□也。□。□。
176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部
177
標題:□yú
178
注解:搏魚也。搏,舊作捕,今正。搏,□持也。漢人用搏字多如此。捕魚字古多作魚,如周禮人,本作魚。此與取鱉者曰鱉人,取獸者曰獸人同也。左傳:公將如棠觀魚者。魚者,謂捕魚者也。呂氏春秋、淮南鴻烈高注每云:漁讀如論語之語,讀如相語之語。尋其文義皆由本文作魚,故為讀若以別諸水蟲。周禮音義:本作魚。又音御。御音卽高氏之語音也。然則古文本作魚,作□。□其籒文乎。至小篆則□為漁矣。周禮當從古作魚人。作□者,次之。作者,非也。從□水。必從□者,捕魚則非一魚也。□水者,魚之驚透於水也。語居切。五部。漁,篆文□,從魚。後篆文者,亦先二後上之例也。金文漁從魚從廾。文二 重一
179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部
180
標題:燕yàn
181
注解:燕燕,玄鳥也。各本無燕燕二字,今補。□下曰:燕燕也。齊魯謂之□。隹部嶲下曰:嶲周者,燕也。邶風傳曰:燕燕,□也。商頌傳曰:玄鳥,□也。釋鳥曰:嶲周,燕燕,□也。古多叚燕為宴安、宴享。籋口,故以廿像之。布翄,故以北像之。枝尾。與魚尾同。故以火像之。象形。於甸切。十四部。凡燕之屬皆從燕。文一
182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燕部
183
標題:龍lónɡ
184
注解:鱗蟲之長,能幽能朙,能細能巨,能短能長。四句一韻。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二句一韻。毛詩蓼蕭傳曰:龍,寵也。謂龍卽寵之叚借也。勺傳曰:龍,和也。長發同。謂龍為邕和之叚借字也。從肉,與能從肉同。〈龍字右半〉肉飛之形,〈龍字右半〉肉二字依韻會補,無此則文理不完。六書故所見唐本作從肉從飛及童省。按從飛,謂??,飛省也。從及,謂??,反古文及也。此篆從飛,故下文受之以飛部。童省聲。謂□也。力鍾切。九部。凡龍之屬皆從龍。
185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龍部
186
標題:龗línɡ
187
注解:龍也。雙聲轉注。從龍霝聲。郞丁切。十一部。
188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龍部
189
標題:□kān
190
注解:龍皃。此篆之本義也。叚借為??亂字。今人用戡堪字,古人多叚□。文選注引尚書孔傳曰:□,勝也。從龍今聲。各本作合聲,篆體亦誤,今依九經字□正。古音在七部,侵韻。今音入八部,覃韻。口含切。
191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龍部
192
標題:□jiān
193
注解:龍耆脊上□也。土喪禮:載魚左首進鬐。注曰:鬐,脊也。古文鬐為耆。按此鄭從今文,而□古文於注也。許髟部無鬐。此出耆者,許於此字從禮古文,不從禮今文也。耆者,老也。老則脊隆。故凡脊曰耆。或作鬐,因馬鬛為此字也。龍魚之脊上出者,如馬鬛然。上林賦曰:揵鰭掉尾。郭云:鯺,背上鬛也。鰭亦耆之今字。渾言之耆卽脊。析言耆在脊上。□,龍耆皃。從龍幵聲。古賢切。十二部。
194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龍部
195
標題:龖tà
196
注解:飛龍也。廣韻曰:龍飛之狀。從二龍。凡襲讋字從此省聲。讀若沓。徒合切。八部。文五
197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龍部
198
標題:飛fēi
199
注解:鳥翥也。羽部曰:翥者,飛舉也。古或叚蜚為飛。象形。像舒頸展翄之狀。甫微切。十五部。凡飛之屬皆從飛。
200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飛部
201
標題:□yì
202
注解:翄也。羽部曰:翄者,翼也。一篆為轉注。翼必兩相輔,故引申為輔翼。卷阿傳曰:道可馮依以為輔翼也。行葦鄭箋云:在前曰引,在旁曰翼。又凡敬者,必如兩翼之整齊。故毛傳曰:翼,敬也。鄭箋云:小心翼翼,恭愼皃。從飛異聲。與職切。一部。籒文翼。小徐有此三字。翼,篆文□從羽。先籒後篆者,亦先二後上之例也。□為飛之屬。1890文二 重一
203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飛部
204
標題:非fēi
205
注解:韋也。韋,各本作違,今正。違者,離也。韋者,相背也。自違行韋廢,盡改韋為違。此其一也。非以相背為義,不以離為義。從飛下翄,謂從飛省而下其翄。取其相背也。翄垂則有相背之象。故曰非,韋也。甫微切。十五部。凡非之屬皆從非。
206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非部
207
標題:□fěi
208
注解:別也。別者,分解也。從非己。舊已下有聲字,今刪。已猶身。非已猶言不為我用。會意。非亦聲。非尾切。十五部。
209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非部
210
標題:靡mǐ
211
注解:柀靡也。柀,各本作披,今正。柀靡,□韻字。旇下曰:旌旗柀靡也。項羽傳:漢軍皆柀靡。顏師古、張守節皆普彼反。葢其字本作柀,從木,析也。寫者訛從手。柀靡,分散下垂之皃。易中孚九二曰:吾與爾靡之。孟、王皆曰:散也。凡物分散則微細。引申之謂精細可喜曰靡麗。爾下曰麗爾猶靡麗也是也。又與亡字、無字皆雙聲。故謂無曰靡。從非麻聲。文彼切。古音在十七部。
212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非部
213
題:靠kào
214
注解:相韋也。韋,各本作違,今正。相韋者,相背也。故從非。今俗謂相依曰靠,古人謂相背曰靠,其義一也。猶分之合之皆曰離。從非告聲。苦到切。古音在三部。
215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非部
216
標題:□bī
217
注解:□牢謂之獄。五字句。各本作牢也二字,今依韻會本訂。牛部曰:牢者,閒養牛馬圈也。引申之,凡閒罪人者曰□牢。卽夏均台,殷羑里,周圜土,秦囹圄,漢若盧也。法言曰:狴犴使人多禮。字作狴。猶鄉亭之系曰犴,朝廷曰獄。字皆從犬。所□拘非也。從非,說從非之意。陛省聲。邊兮切。十五部。文五
218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非部
219
標題:卂xùn
220
注解:疾飛也。引申為凡疾之偁,故撞下曰卂搗也。辵部迅,從卂。從飛而羽不見。飛而羽不見者,疾之甚也。此亦象形。息晉切。十二部。凡卂之屬皆從卂。
221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卂部
222
標題:煢qiónɡ
223
注解:回疾也。回轉之疾飛也。引申為煢獨,取裵回無所依之意。或作□,作睘,作嬛。毛傳曰:睘睘,無所依也。從卂,營省聲。渠營切。十一部。文二
224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一卷□卂部
225
標題:□yǐ
226
注解:燕燕,□鳥也。燕燕見前篇。□鳥二字淺人所增。齊魯謂之□。取其鳴自呼。象形也。舊作呼,今依韻會正。也字今依韻會□。呼者,□也,號也。山海經說鳥獸多云其名自號。燕之鳴如云□。燕□雙聲。莊子謂之鷾鴯,鷾亦雙聲也。既得其聲而像其形,則為□。燕篆像其籋口、布翄、枝尾,全體之形。□篆像其于飛之形。故二篆皆曰像形也。□象翅開首竦,橫看之乃得。本與甲乙字異。俗人恐與甲乙亂,加鳥旁為鳦,則贅矣。本音烏拔反。十五部。入於筆切者,非是。凡□之屬皆從□。鳦,□或從鳥。按此葢非古字。今爾雅、毛傳皆如此作。
227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部
228
標題:孔kǒnɡ
229
注解:通也。通者,逹也。於易卦為泰。孔訓通,故俗作空穴字多作孔。其實空者,竅也。作孔為叚借。嘉美之也。各本無此四字,由淺人謂與下複而刪之,今依韻會□。也當作□。□者,意內而言外也。通為吉,□為凶,故凡言孔者,皆所以嘉美之。毛傳曰:孔,甚也。是其義。甚者,尤安樂也。或曰:詩言亦孔之醜,豈嘉美之乎。曰:此卽今甚字通於美惡之意也。從□子。會意。康董切。按此字未見三代用韻之文,但以肉好卽邊孔求之。疑孔古音在三部,故吼、犼、芤以為聲。□,請子之□鳥也。月令:仲春,□鳥至,至之日以大牢祠於高禖,天子親往。注云:高辛氏之世,□鳥遺卵,娀□吞之而生契。後王以為媒官嘉祥,而立其祠焉。□至而得子,嘉美之也。說從□子會意之恉。古人名嘉字子孔。此又以古人名字相應說孔訓嘉美之証。見於左傳者,楚成嘉字子孔,鄭公子嘉字子孔,春秋經宋孔父,左傳云孔父嘉。何休云經稱字。按孔父,字孔。故後以為氏。
230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部
231
標題:乳rǔ
232
注解:人及鳥生子曰乳,獸曰產。生部曰:生,進也。產,生也。渾言之。此復析言之。孺下曰:乳子也。按古書之文多通偁。從孚□。會意。而主切。古音在四部。□者,□鳥。《朙堂月令》:「□鳥至之日,祠于高禖,□請子。」故乳從□。此說從孚□會意之恉。孚者,卵卽孚也。□者,請子之□鳥也。請子必以□至之日者,□,春分來,秋分去,開生之□鳥,帝少昦司分之官也。左傳曰:□鳥氏,司分也。此說月令請子必以□鳥至之日之恉。文三 重一
233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部
234
標題:不fǒu
235
注解:鳥飛上翔不下來也。凡云不然者,皆於此義引申叚借。其音古在一部,讀如德韻之北。音□入尤、有韻,讀甫鳩、甫九切。與弗字音義皆殊。音之殊則弗在十五部也。義之殊,則不輕弗重。如嘉肴弗食,不知其旨,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之類可見。公羊傳曰:弗者,不之深也。俗韻書謂不同弗,非是。又詩卾不□□箋云:不當作柎。柎,卾足也。古聲不、柎同。從一,一猶天也。他處云一地也。此以在上,知為天。象形。謂不也。象鳥飛去而見其翅尾形。音見上。凡不之屬皆從不。1894
236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不部
237
標題:否fǒu
238
注解:不也。不者,事之不然也。否者,說事之不然也。故音義皆同。孟子萬章曰:然則舜偽喜者與。孟子曰:否。注:孟子言舜不詐喜也。又咸丘蒙問舜南面而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孟子曰:否。注:言不然也。又萬章曰:堯以天下與舜,有諸。孟子曰:否。注:堯不與之。又萬章問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湯。孟子曰:否然也。萬章又問孔子於□主癰疽。孟子曰:否然也。萬章又問百里奚自鬻於秦餋牲者。孟子曰:否然注皆曰:否,不也。不如是也,注以不如是釋否然。今本正文皆訛作「否,不然」,語贅而注不可通矣。否字引申之義訓為不通,如易之泰否、堯典之否德、小雅之否難知也、論語之子所否者皆殊其音讀符鄙切,要之古音則同在弟一部。從口不,會意。不亦聲。方久切。古音在一部。文二
239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不部
240
標題:至zhì
241
注解:鳥飛從高下至地也。凡云來至者,皆於此義引申叚借。引申之為□至,為極至。許云到,至也。臻,至也。徦,至也。此本義之引申也。又云親,至也。寴,至也。此餘義之引申也。從一,一猶地也。一在下,故云。象形。謂至也。不,象上升之鳥,首□上。至,象下集之鳥,首□下。脂利切。古音謮如質,在十二部。不,上去而至下。來也。瑞□之來,為行來之來。凡至之屬皆從至。□,古文至。
242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至部
243
標題:到dào
244
注解:至也。大雅曰:靡國不到。論語兩言民到於今。釋詁曰:到,至也。從至刀聲。都悼切。二部。1898
245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至部
246
標題:臻zhēn
247
注解:至也。見釋詁。古亦叚溱為之。從至秦聲。側詵切。十二部。
248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至部
249
標題:□chì
250
注解:忿戾也。從至,至而復孫。會意也。孫,遁也。二孫字大徐作遜,非。古無遜字,凡春秋、詩、書遜、遁字皆作孫。傳曰:孫之為言孫也。不作為言遜。爾雅作遜,遁也。為後人所改之俗字。許辵部有遜篆。亦是後人臆增。孫,遁也。此子孫字引申之義。孫之於王父,自覺其微小,故逡巡遁避之□取諸此。至而復逡巡者,忿戾之意也。《周書》曰:「有夏氏之民叨□。」尚書多方文。今本無氏字,□作懫。按□作懫者,天寶閒衛包改也。釋文□作懫,宋開寶閒改也。釋文曰:懫,勑二反。說文之二反。不云說文作□,知其大字本不作懫矣。禮記大學:心有所忿懥。注云:懥,怒皃。或作懫。按懥、懫不見許書,衛包以意改經,非必懫卽□也。□,讀若摯。釋文云:說文之二反。此音隱舊音也。大徐丑利切。十五部。或曰:古音當在十二部。
251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至部
252
標題:台tái
253
注解:觀四方而高者也。釋名曰:觀,觀也。於上觀望也。觀不必四方。其四方獨出而高者,則謂之臺。大雅:經始靈臺。釋宮、毛傳曰:四方而高曰臺。傳意高而不四方者則謂之觀,謂之闕也。釋名:臺,持也。築土堅高能自勝持也。古臺讀同持。心曰靈臺,謂能持物。淮南子:其所居神者,臺□以游大清。注:臺,持也。又臺無所鑒,謂之狂生。注:臺,持也。此皆作臺自可通。或作古文握,古文握與臺形相似。從至,從高省。與室、屋同意。按臺不必有屋。李巡注爾雅曰:臺上有屋謂之謝。然則無屋者謂之臺,築高而已。云與室、屋同意者,室、屋篆下皆云從至者所止也,是其意也。□聲。徒哀切。一部。□、□,古文。□,俗字。
254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至部
255
標題:臸rì
256
注解:到也。不言至言到者,到者至之得地者也。辵部曰:□,近也。從臸*聲。然則二至當重不當並。從二至。會意。至亦聲。人質切。十二部。臸*字作至下至。文六 重一
257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至部
258
標題:西xī
259
注解:鳥在巢上也。象形。下象巢,上象鳥,會意。上、下皆非字也,故不曰會意而曰象形。鳥在巢上者,此篆之本義。今音先稽切。古音讀如詵,讀如□。如西施亦作先施。漢書曰:西,遷也。古音在十二、十三部。日在□方而鳥□,上西,卽下文東西之西也。下西,西之本義也。故因□為東□之□。此說六書叚借之例。叚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古本無東西之西,寄託於鳥在巢上之西字為之。凡許言以為者類此。韋本訓相背,而以為皮韋。烏本訓孝烏,而以為烏呼。來本訓瑞麥,而以為行來。朋本古文鳳,而以為朋擋。子本訓十一月昜氣動萬物滋,而以為人偁。後人習焉不察,用其借義而廢其本義,乃不知西之本訓鳥在巢,韋之本訓相背,朋之本訓為鳳,逐末忘本,大都類是。微許君言之,烏能知之。凡□之屬皆從□。棲,□或從木妻。葢從木,妻聲也。從妻為聲。葢製此篆之時已分別□為東□,棲為鳥在巢,而其音則皆近妻矣。詩可以棲遟,漢嚴發碑作衡門西遟。然則雞棲于塒,雞棲於桀,古本必作雞西。論語為是棲棲,古本亦必作西西。囟,古文□。鹵,籒文□。按鹵下曰從西省。若籒文西如此,則鹵正從籒文鹵矣。
260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西部
261
標題:□xī
262
注解:姓也。從□圭聲。戶圭切。按許書自女部姬、姜等十二字而外,未有云姓者。古之神聖,母感天而生,故字從女。是以姬、姜等十二字皆從女。其它繼別為氏,或以字,或以官,或以邑。雖亦可謂之姓,而其字不容列於說文。黃帝姬姓,而黃帝之子十二姓者,除姬、姞字外,酉祁已滕箴任茍僖儇依十字,許皆不云姓是也。惟夨部吳下云姓也,郡也,為妄人所增。而此□篆解云姓也,雖篆文亦屬偽羼,葢必有妄人以許書無其姓為恥而竄入之,傳寫遂莫之察。許果有此篆,必釋其本義,不徒云姓也。小徐云:張說梁四公子記有□闖,依廣韻梁四公子字作罣,與□各字。文二當云文一。重三
263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西部
264
標題:鹵lǔ
265
注解:西方鹹地也。從□省,省字衍。此承上文□部從□之籒文也。謂鹵也。囗象鹽形。大徐本無囗。小徐訛作□*。凡旣從某而又象其形,謂之合體之象形。多不成字。其成字者,則會意也。轉寫者以其不成字而刪之,致文理不可讀,皆當依此補之。合體象形,有半成字半不成字者,如鹵從鹵,而又以囗象之是也。有□不成字者,如□以弓象鳥,以囪象巢是也。鹵,郞古切。五部。安定有鹵縣。地理志:安定郡鹵縣。東方謂之□,西方謂之鹵。禹貢:靑州,海濱廣厈。謂東方也。安定有鹵縣,謂西方也。大史公曰:山東食海鹽,山西食海鹽鹵。然對文則分析,□文則不拘。鹹地僅產鹽。引申之,春秋經大原亦曰大鹵。釋名:地不生物曰鹵。凡鹵之屬皆從鹵。□*字原從□,不從米。
266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鹵部
267
標題:□cuó
268
注解:咸□也。□字各本缺,淺人謂復字而刪之也,今補。曲禮:凡祭宗廟之禮,鹽曰鹹鹺。鄭注:大咸曰鹺,今河東云。按鹹□古語,不容刪字。從鹵,□省聲。昨河切。十七部。河內謂之□,鄭言河東皆魏地。沛人言若虘。五字當作讀若□人言□六字。□郡酇縣,字本作□,其土音讀在何切。□之讀如此也。□見邑部。
269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鹵部
270
標題:咸xián
271
注解:銜也。以疊韻為訓。北方味也。酸苦辛甘下不著某方之味,此著之者,錯見也。從鹵咸聲。胡毚切。古音在七部。文三
272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鹵部
273
標題:鹽yán
274
注解:鹵也。天生曰鹵,人生曰鹽。十字各本作咸也二字,今正。鹽之味咸。鹽不訓為咸。□應書三引說文天生曰鹵,人生曰鹽,當在此處。上冠以鹵也二字,則渾言、析言者備矣。周禮:鹽人掌鹽之政令,有出鹽直用不湅治者,有湅治者。從鹵監聲。余廉切。古音在八部。古者夙沙初作□海鹽。夙,大徐作宿。古宿、夙通用。左傳有夙沙衛。呂覽注曰:夙沙,大庭氏之末世。困學紀聞引魯連子曰:古善漁者,宿沙瞿子。又曰:宿沙瞿子善煑鹽。許所說葢出世本作篇,所謂人生曰鹽也。凡鹽之屬皆從鹽。
275
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鹽部
276
標題:鹼jiǎn
277
注解:鹵也。廣韻千廉切。水和鹽也。從鹽省,此篆明明從鹵,不知何以云從鹽省。僉聲。魚欠切。七部。文三
278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鹽部
279
標題:戶hù
280
注解:護也。以疊韻為訓。半門曰戶。象形。矦古切。五部。凡戶之屬皆從戶。□,古文戶,從木。從木而象其形。按此當是籒文加木,惟古文作戶,故此部文九皆從戶也。□,古文。
281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戶部
282
標題:扉fēi
283
注解:戶扇也。釋宮曰:□謂之扉。門□,門扇也。然則門戶一也。從戶非聲。甫微切。十五部。
284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戶部
285
標題:扇shàn
286
注解:扉也。月令:乃脩□扇。注云:用木曰□,用竹葦曰扇。案析言如此,渾言之則不拘。從戶羽。依韻會本。從羽者,如翼也。式戰切。十四部。
287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戶部
288
標題:房fánɡ
289
注解:室在旁也。凡堂之內,中為正室,左右為房,所謂東房西房也。引申之俎亦有房。從戶焦氏循曰:房必有戶以□於堂。又必有戶以□於東夾西夾。又必有戶以□於北堂。方聲。符方切。十部。
290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戶部
291
標題:戻tì
292
注解:輜車旁推戶也。輜車者,衣車也。前後有蔽,旁有可開之戶。從戶大聲。讀與釱同。徒葢切。十五部。
293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戶部
294
標題:戹è
295
注解:隘也。隘者,陋也。陋者,阸陜也。陜者,隘也。從戶乙聲。按聲字衍。或於雙聲取音。此從甲乙之乙,取乙乙難出之意也。於革切。十六部。
296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戶部
297
標題:肁zhào
298
注解:始開也。引申為凡始之偁。凡經傳言肈始者,皆肁之叚借。肈行而肁廢矣。釋詁、毛詩傳皆曰:肈,始也。戈部曰:肈,擊也。從戶聿。聿於語詞有始義,故從聿。治小切。二部。
299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戶部
300
標題:扆yǐ
301
注解:戶牖之閒謂之扆。釋宮曰:牖戶之閒謂之扆。凡室,戶東牖西,戶牖之中閒是曰扆。詩、禮多叚依為之。從戶衣聲。於豈切。十五部
302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戶部
303
標題:□qù
304
注解:閉也。士喪禮注曰:徹帷□之事畢,則下之。雜記注曰:旣出,則施其□,鬼神尚幽暗也。據此二注,□為褰舉之義,與東都賦袪□帷同。疑閉當作開。一說,□在開閉之閒。故兼此二義。從戶,劫省聲。口盇切。按劫省聲,疑當作去聲,儀禮音義劉昌宗羌據反可據也。玉篇亦有羌據一反。
305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戶部
306
標題:扃jiōnɡ
307
注解:外閉之關也。關者,以木橫持門戶也。曲禮:入戶奉扃。注曰:奉扃,敬也。孔疏曰:奉扃之說多家。今謂禮有鼎扃,所以關鼎。今關戶之木與關鼎相似。凡常奉扃之時,必兩手向心而奉之。今入戶雖不奉扃木,其手若奉扃然。以其手對戶若奉扃,言恭敬也。玉裁謂下文言戶開亦開,戶□亦□,知戶□而入,用兩手推戶為奉扃。若戶開而入,則兩手不偏可矣。戶扃,葢以木橫著於戶為之機,令外可閉者。鼎關字正作□。禮古文叚扃為之。車上所以止旗者亦曰扃。從戶冋聲。古熒切。十一部。文十 重一
308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戶部
309
標題:門mén
310
注解:聞也。以□韻為訓。聞者,謂外可聞於內,內可聞於外也。從二戶。象形。此如斗從二丮,不必有反丮字也。莫奔切。十三部。凡門之屬皆從門。1906
311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12
標題:閶chānɡ
313
注解:閶□,二字今補。離騷、大人賦、淮南子、西京賦、靈光殿賦、大象賦皆云閶□。王逸、高誘、薛綜、韋昭、李善注皆曰:閶□,天門也。八風,西方曰閶□風。天門也。從門昌聲。尺量切。十部。楚人名門皆曰閶□。皆字依韻會補。
314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15
標題:闈wéi
316
注解:宮中之門也。釋宮曰:宮中之門謂之闈。周禮保氏:使其屬守王闈。注:闈,宮中之巷門。從門韋聲。羽非切。十五部。
317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18
標題:□yán
319
注解:□謂之樀。今釋宮簷謂之樀。許所據爾雅有異。本作□。樀,廟門也。木部樀,戶樀也。此樀義不同,謂廟門也,故□從門。吳語:王背簷而立,大夫向簷。韋云:簷謂之樀。樀,門戶。韋注戶當作也。國語爾雅字皆當作□。郭以屋梠釋樀,非是。從門詹聲。余廉切。八部。
320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21
標題:閎hónɡ
322
注解:□門也。□者,里中道也。然則閎猶閭也。釋宮:衖門謂之閎。郭引左傳盟諸僖閎,云閎,衖頭門。從門厷聲。戶萌切。古音在六部。
323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24
標題:閨ɡuī
325
注解:特立之戶,釋宮曰:宮中之門謂之闈,其小者謂之閨。上圜下方,有佀圭。從門圭,會意。圭亦聲。古攜切。十六部。
326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27
標題:合ɡé
328
注解:門旁戶也。釋宮曰:小閨謂之合。按漢人所謂合者,皆門旁戶也,皆於正門之外為之。前書注曰:閨合,內中小門也。公孫弘傳:起客館,開東合以延賢人。師古云:合者,小門也。東向開之,避當庭門而引賓客,以別於掾史官屬也。亦有云南合者,如許衝云臣父故大尉南合祭酒是也。有云西合者,如晉書衛玠為太傅西合祭酒是也。唐時不臨前殿,御便殿,謂之入合。謂立仗於前殿。喚仗,則自東西合入也。凡上書於達官曰合下,猶言執事也,今人乃訛為閣下。從門合聲。古沓切。八部。
329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30
標題:闒tà
331
注解:樓上戶也。齊風傳曰:闥,門內也。許書無闥。闒卽今闥字。西京賦說神明臺曰:上飛闥而仰眺。西都賦說井幹樓曰:排飛闥而上出。此二闥皆樓上戶,在高處故名之曰飛。從門□聲。徒盇切。八部。
332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33
標題:閈hàn
334
注解:閭也。左傳、爾雅、釋文、左傳正義、蕪城賦注、玉篇、廣韻引皆作閭。至爾雅疏乃訛為門,今正。下文曰閭,里門也。漢書:綰自同閈。應注:楚名里門曰閈。招魂:去君之恒幹。王注:或作恆閈。閈,里也。楚人名里曰閈。按惟左傳高其閈閣用為凡門之偁。從門干聲。矦旰切。十四部。汝南平輿里門曰閈。當許時古語猶存於汝南平輿也。
335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36
標題:閭lǘ
337
注解:里門也。周制,二十五家為里。其後則人所聚居為里,不限二十五家也。里部曰:里,尻也。里門曰閭。從門呂聲。力居切。五部。《周禮》:「五家為比,五比為閭。」見大司徒職。閭,侶也,二十五家相群侶也。侶當作旅。旅,眾也。此引周禮言閭之古義。
338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39
標題:閻yán
340
注解:里中門也。別於閭閈為里外門也。從門臽聲。余廉切。八部。壛,閻或從土。
341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42
標題:闠huì
343
注解:市外門也。薛綜西京賦注曰:闤,市營也。闠,中隔門也。劉逵蜀都賦注曰:闤,市巷也。闠,市外內門也。崔豹古今注曰:市牆曰闤,市門曰闠。李善引倉頡篇曰:闤,市門也。按諸家皆有闤字,而許不錄。葢以還環包之,市之營域曰環,其外門曰闠。從門貴聲。胡對切。十五部。
344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45
標題:闉yīn
346
注解:闉闍,二字今依詩正義補。城曲重門也。城曲各本作城內,今依詩正義正。鄭風曰:出其闉闍。傳曰:闉,曲城也。闍,城臺也。正義曰:釋宮云:闍謂之臺。闍是城上之臺,謂當門臺也。闍旣是城之門臺,則知闉是門外之城,卽今之門外曲城是也。故云闉,曲城。闍,城臺。按毛分言之,許併言之者,許意說字從門之恉也。有重門,故必有曲城。其上為門臺。卽所謂城隅也。故闉、闍字皆從門。而詩曰出其闉闍,謂出此重門也。城曲、曲城意同。從門□聲。於真切。十三部。《詩》曰:「出其闉闍。」
347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48
標題:闍dū
349
注解:闉闍也。從門者聲。當孤切。五部。
350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51
標題:闕què
352
注解:門觀也。釋宮曰:觀謂之闕。此觀上必加門者,觀有不在門上者也。凡觀與臺在於平地,則四方而高者曰臺,不必四方者曰觀。其在門上者,則中央闕然,左右為觀曰兩觀,周禮之象魏、春秋經之兩觀、左傳僖五年之觀臺也。若中央不闕,則跨門為臺,禮器謂之臺門,左傳謂之門臺是也。此云闕,門觀也者,謂門有兩觀者偁闕。從門欮聲。去月切。十五部。
353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54
標題:閞biàn
355
注解:門欂櫨也。欂櫨,柱上枅也。枅,屋欂櫨也。閞則門柱上枅之名。從門弁聲。皮變切。十四部。
356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57
標題:□xiè
358
注解:門扉也。從門介聲。胡介切。十五部。
359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60
標題:闔hé
361
注解:門扉也。月令:乃脩□扇。公羊傳:齒箸乎門□。釋宮:□謂之扉。從門盇聲。胡臘切。八部。一曰閉也。下文曰閉,□門也。易曰:□戶謂之坤。
362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63
標題:闑niè
364
注解:門捆也。木部曰:捆,門橜也。相合為一義。釋宮:橜謂之闑。古者門有二闑,二闑之閑謂之中門。惟君行中門,臣由闑外,賈公彥聘禮疏所言是也。禮古文闑作□。從門臬聲。魚列切。十五部。
365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66
標題:閾yù
367
注解:門□也。木部曰:□者,門限也。相合為一義。釋宮曰:柣謂之閾。柣,郭千結反,卽□字也。禮古文閾作戚。此皆叚借字也。從門或聲。於逼切。一部。《論語》曰:「行不履閾。」□黨篇文。□,古文閾,從洫。從洫聲。此猶大雅毛詩築城伊淢,淢卽洫之古文,韓詩正作洫。
368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69
標題:閬lànɡ
370
注解:門高也。文選甘泉賦注引作門高大之皃也。□部曰:坑,閬也。此曰閬,門高皃。相合為一義。凡許書異部合讀之例如此。大雅:乃立皋門,皋門有伉。傳曰:王之郭門曰皋門。伉,高皃。按詩伉當是坑之訛。甘泉賦:閌閬閬其寥郭兮。閌亦卽坑字。許書無閌。從門良聲。來宕切。十部。巴郡有閬中縣。見漢地理志。
371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72
標題:闢pì
373
注解:開也。引申為凡開袥之偁。古多叚借辟字。從門辟聲。房益切。十六部。□,《虞書》曰:「闢四門。」按此六字當在從門辟聲之下。虞書當作唐書,說詳禾部。從門從□。按此上當依匡謬正俗。玉篇補古文闢三字。□者,今之攀字,引也。今俗語以手開門曰攀開。讀如班。古文於此會意。書序:東郊不□。馬本作闢。張揖古今字詁云:□闢古今字,舊讀□為開。非也。詳匡謬正俗。自衛包徑改□為開,而古文之見於尚書者滅矣。闢,篆文寫作  。
374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75
標題:□wěi
376
注解:闢門也。魯語:□門與之言,皆不踰閾。韋注:□,闢也。從門為聲。韋委切。古音在十七部。《國語》曰:「□門而與之言。」 謂公父文伯之母與季康子。
377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78
標題:闡chǎn
379
注解:開也。從門單聲。昌善切。十四部。《易》曰:「闡幽。」□辭傳文。
380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81
標題:開kāi
382
注解:張也。張者,施弓弦也。門之開如弓之張,門之閉如弓之弛。從門幵聲。按大徐本改為從門從幵,以幵聲之字古不入之咍部也。玉裁謂此篆幵聲,古音當在十二部,讀如攐帷之攐。由後人讀同闓,而定為苦哀切。□,古文。一者,像門閉。從□者,象手開門。
383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84
標題:闓kǎi
385
注解:開也。本義為開門,引申為凡啟導之偁。心部曰:忻者,闓也。從門豈聲。苦亥切。古音在十五部。
386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87
標題:閜xiǎ
388
注解:大開也。引申為凡大之偁。上林賦曰:谽呀豁閜。司馬彪云:谽呀,大皃。豁閜,空虛也。方言:閜,桮也。其大者謂之閜。從門可聲。火下切。十七部。大桮亦為閜。五字葢後人所增。
389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90
標題:閘yā
391
注解:開閉門也。謂樞轉軋軋有聲。從門甲聲。烏甲切。八部。
392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93
標題:閟bì
394
注解:閉門也。引申為凡閉之偁。載馳、閟宮傳曰:閟,閉也。又叚為秘字。閟宮箋曰:閟,神也。此謂閟卽秘之叚借也。示部曰:秘,神也。從門必聲。兵媚切。古音在十二部。《春秋傳》曰:「閟門而與之言。」 六字當是閟而以夫人言之誤,見左傳莊公卅二年。閟為句,謂孟任不從也。而以夫人言,謂莊公以立為夫人為辭也。
395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96
標題:閣ɡé
397
注解:所□止扉者。釋宮曰:所以止扉謂之閣。郭注:門辟旁長橜也。引左傳高其閈閣,而又云閣長杙,卽門橜也。按郭云門辟旁長橜者,謂門開則邊旁有兩長橜,使其止而不過也。云卽門橜者,謂左傳之閣卽他經之闑,兩扉中之橜也。是二者皆所以止扉,皆謂之閣,但左傳主謂中門者耳。許闑訓門橜,閣訓所以止扉,則畫然二義。許本諸釋宮。今本釋宮訛為閎,陸氏音義不辯是非,云本亦作閣,音各,郭注本無此字。不知郭氏於衖門謂之閎下引左盟諸僖閎,於所以止扉謂之閣下引左高其閈閣。郭作注時閣絕未誤為閎,注亦絕無誤也。顏師古匡謬正俗分別閎、閣二字不同,所引左傳作閈閣,所引爾雅及注皆作閣。今雅雨堂刻本訛亂不可讀。左傳:高其閈閣。閈猶門也。高其門,則所以止扉亦必高。葢晉館門不容車,失於狹小,致子產壞垣,故士文伯飾說門雖小而甚高。此處無取閈閎連文,陸氏音義亦誤從閎。轉云讀者因爾或作閣,因改左傳作各音,與爾雅音義皆為顚倒,見其誤不可不正也。閣本訓直橜所以扞格者。引申之,橫者可以庋物亦曰閣,如內則所云天子諸矦大夫士之閣,漢時天祿石渠閣皆所以閣書籍皆是也。閣字之義如此,故凡止而不行皆得謂之閣。倘爾雅作謂之閎。於所以止扉何涉乎。〇子產何以毀垣,因門不容車也,亦因門閣高也。觀孫叔敖患民卑車,因敎閭里高其捆,居半歲,民悉自高其車。此非閣高而車不得人之證乎。故郭云左傳之閣卽門橜也。〇左傳閈閎,杜注閎,門也。此必有誤。杜本乃誤本。郭景純、顏師古所據本不誤。陸之音義、孔之正義皆據誤本為之。〇又左傳閈字,沉重云閉也。此必古說,葢閈閣猶禮記之扞格也。閈本不從門,後人因閣亦加門耳。〇蔡邕月令章句於脩鍵閉云:鍵,門牡。所以止扉。亦謂之剡移。鄭注亦云:鍵,牡。閉,牝。按蔡謂鍵為門牡,許則云□為門牡,葢□居關之下,門之中,漢書所謂門牡者。而閣居兩旁,每扉以一長杙,上貫於過門板,下拄於地,故云所以止扉,古謂之剡移。有關有□又有閣者,愼於待暴也。故曰高其閈閣,厚其牆垣,以無憂客使。閣亦得稱牡,而與□異物。〇□與閣皆閉門乃用之,不比闑為死物。謂捆卽閣,誤矣。從門各聲。古洛切。五部。
398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399
標題:閒jiàn
400
注解:□也。隙者,壁際也。引申之,凡有兩邊有中者皆謂之隙。隙謂之閒。閒者,門開則中為際。凡罅縫皆曰閒,其為有兩有中一也。考工記說鐘銑與銑之閒曰銑閒,篆與篆、□與□、鉦與鉦之閒曰篆閒、□閒、鉦閒,病與瘳之閒曰病閒,語之小止曰言之閒。閒者,稍暇也。故曰閒暇。今人分別其音為戶閒切。或以閒代之。閒者,隙之可尋者也。故曰閒廁,曰閒迭,曰閒隔,曰閒諜。今人分別其音為古莧切。釋詁、毛傳曰:閒,代也。釋言曰:閒,俔也。人部曰:俔,閒俔也。廠部曰:□,石閒見也。今音皆去聲。凡自其單出言之曰閒。從門月。會意也。門開而月入,門有縫而月光可入,皆其意也。古閑切。十四部。□,古文閒。此篆各本體誤,汗□等書皆誤,今考正。與古文恒同,中從古文月也。□,古文。
401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402
標題:□ě
403
注解:門傾也。此與上閜篆各字各義。或合為一,非也。上林賦說大木之狀:坑衡閜砢。索隱引郭樸云:坑衡閜砢者,揭蘗傾敵□也。按此閜字當作□,與谽呀豁閜義不同。□砢讀惡可來、可二反。玉篇引賦正作□。從門阿聲。烏可切。十七部。
404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405
標題:閼è
406
注解:遮□也。遮者,遏也。□者,袌也。古書壅遏字多作□閼,如許所說則同義異字也。從門於聲。此於雙聲取音。烏割切。十五部。爾雅:歲在卯曰單閼。讀如蟬蔫。
407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408
標題:□zhuǎn
409
注解:開閉門利也。今俗語云自由自便當作此字。從門繇聲。各本作繇聲,許有繇□無繇,今正。按此篆當音由。唐韻乃旨沇切,未詳。一曰縷十紘也。按紘字有訛。紘者,冠卷。非其義。疑當作總。漢律曰:綺絲數謂之絩,布謂之總。總者,謂布縷之數。八十縷為一總,卽禾部之稯,禮經之□也。縷者,麻線也。
410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411
標題:□yà
412
注解:門聲也。從門曷聲。乙轄切。十五部。按駱駝鳴聲□字當作□。
413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414
標題:□xiànɡ
415
注解:門響也。響疑當作鄉。鄉者,今之向字。門鄉者,謂門所向。釋宮:兩階閒謂之鄉。集韻四十一□引作謂之□。從門鄉聲。許亮切。十部。
416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417
標題:闌lán
418
注解:門遮也。謂門之遮蔽也。俗謂□檻為闌。引申為酒闌字,於遮止之義演之也。從門柬聲。洛干切。十四部。
419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420
標題:閒xián
421
注解:闌也。引申為防閑。古多借為清閒字,又借為嫻習字。從門中有木。會意。戶閒切。十四部。
422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423
標題:閉bì
424
注解:□門也。□下曰:閉也。與此為轉注。又閟下曰:閉門也。按左傳高其閈閣,疑閈乃閉字之誤。從門。手,所□歫門也。從門而又象撐歫門之形,非手字也。博計切。十五部。玉裁按手不成字,云所以距門,依許全書之例,當云手象所以歫門之形乃合。而無象形之云,則當是合二字會意。考王逸少書黃庭經三用□字,卽今閈也。而中從午,葢許書本作從門午,午,所以歫門。舂字下曰:午,杵省也。然則此午亦是杵省,歫門用直木如杵然。轉寫失真,乃昧其本始矣。
425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426
標題:閡ài
427
注解:外閉也。有外閉則為礙。從門亥聲。五溉切。一部。
428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429
標題:暗àn
430
注解:閉門也。借以為幽暗字。從門音聲。烏紺切。七部。
431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432
標題:關ɡuān
433
注解:以木橫持門戶也。通俗文作□。引申之,周禮注曰關,畍上之門。又引申之,凡曰關閉,曰機關,曰關白,曰關藏皆是。凡立乎此而交彼曰關。毛詩傳曰:關關,和聲也。又曰:閒關,設□皃。皆於音得義者也。從門□聲。古還切。十四部。
434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435
標題:□yuè
436
注解:關下牡也。關者,橫物。卽今之門□。關下牡者,謂以直木上貫關,下插地。是與關有牝牡之別。漢書所謂牡飛牡亡者,謂此也。月令曰:修鍵閉,愼管鑰。注曰:鍵,牡。閉,牝也。管鑰,搏鍵器也。然則關下牡謂之鍵,亦謂之鑰。鑰,卽□之叚借字。析言之,則鍵與□有二。渾言之,則一物也。金縢啟鑰見書,亦謂關閉兆書者。古無鎖鑰字,葢古袛用木為,不用金鐵。故說文鍵下袛云鉉,不云門牡。從門龠聲。以灼切。二部。
437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438
標題:闐tián
439
注解:盛皃也。謂盛滿於門中之皃也。詩曰:振旅闐闐。孟子作填。玉藻:盛氣顚實。叚顚為闐也。從門真聲。待年切。十二部。
440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441
標題:闛tánɡ
442
注解:闛闛,盛皃也。謂盛滿於門中之皃也。楊雄賦:西馳闛□。此叚闛為閶也。大司馬注:□聲不過閶。此叚閶為闛,闛卽□部之鼞也。鼙聲不過闒。闒卽□部之□也。從門堂聲。徒郞切。十部。
443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444
標題:閹yān
445
注解:門豎也。門字今依御覽□。豎猶孺也。周禮注曰:豎,未冠者之官名。凡文王世子之內豎,左傳之使牛為豎皆是。司門則曰門豎,故從門。宮中奄昏閉門者。昏,名本作閽,今正。周禮注曰:奄,精氣閉藏者。今謂之宦人。他豎不必奄人,此豎則奄人也,故從奄。一說當依小徐作閹閽閉門者。一說當作宮中掩門者。從門奄聲。此當言從門奄,奄亦聲。英廉切。八部。
446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447
標題:閽hūn
448
注解:常□昏閉門隸也。周禮注曰:隸,給勞辱之役者。周禮閽人:王宮每門四人,囿游亦如之。注云:閽人,司昏□以啟閈者,□人墨者使守門。按古閽與勳音同。易:厲閽心。馬作熏。荀以熏為勳,而易為動。漢光祿勳卿一人,胡廣曰:動猶閽也。主殿宮門戶之職。從門昏,會意。昏亦聲。呼昆切。十三部。
449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450
標題:窺kuī
451
注解:閃也。此與窺義別。窺,小視也。從門規聲。去隓切。十六部。
452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453
標題:閃shǎn
454
注解:窺頭門中也。禮運:魚鮪不淰。注云:淰之言閃也。從人在門中。會意。王在門中則重王,故入王部。人在門中則重門,入門部。失冄切。古音葢在七部。〇舊此篆在□篆後,今移正。
455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456
標題:□lán
457
注解:妄入宮亦也。亦舊作掖。師古注漢曰:掖門在兩旁,如人臂掖。依許字例,當作亦也。漢書以闌為□字之叚借,成帝紀:闌入尚方掖門。應劭曰:無符籍妄入宮曰闌。又或作蘭,列子:宋有蘭子。張湛注曰:凡物不知生之主曰蘭。殷敬順曰:史記無符傳出入謂之闌。此蘭子,謂以技妄遊。從門□聲。讀若闌。洛干切。十四部。
458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459
標題:□zhèn
460
注解:登也。登,上車也。凡有所上皆曰登。從門□。會意。臣鉉等曰:下,言自下而登上也。按從門□當作從門二。篆當用□。篇、韻□字可證。直刃切。十二部。從此為聲者有焛閵藺。□,古文下字。見二部。讀若軍敶之敶。顴此可以知陣字之俗矣。敶,從攴不從又。
461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462
標題:閱yuè
463
注解:具數於門中也。具者,供置也。數者,計也。計者,會也,算也。云於門中者,以其字從門也。周禮大閱,注曰:□軍實也。左氏春秋大閱,傳曰:簡車馬也。引申為閱歷。又引申為明其等曰閥,積其功曰閱。手部揲下曰:閱持也。易揲之以四,謂以四更迭數之也。古叚閱為穴。詩:蜉蝣堀閱。傳曰:堀閱,容閱也。閱卽穴。宋玉賦:空穴來風。莊子作空閱來風。司馬彪云:門戶孔空,風善從之。道德經:塞其兌,閉其門。兌卽閱之省。詩:我躳不閱。傳云:閱,容也。言我躳不能見容,如無空穴以自處也。從門兌聲。弋雪切。十五部。
464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465
標題:闋què
466
注解:事已閉門也。引申為凡事已之偁。詩:俾民心闋。傳曰:闋,息也。禮記:有司告以樂闋。從門癸聲。傾雪切。十五部。
467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468
標題:闞kàn
469
注解:望也。望者,出亡在外,望其還也。望有倚門、倚閭者,故從門。大雅:闞如虓虎。謂其怒視。從門□聲。苦濫切。八部。
470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471
標題:闊kuò
472
注解:疏也。雲部曰:疏,通也。闊之本義如是,不若今義訓為廣也。從門猶□之從囪。□聲。苦括切。十五部。
473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474
標題:閔mǐn
475
注解:弔者在門也。引申為凡痛惜之辭。俗作憫。邶風:覯閔旣多。豳風:鬻子之閔斯。傳曰:閔,病也。從門文聲。眉殞切。十三部。□,古文閔。按此篆篇、韻不載,恐不足據。小徐篆用□。然則大徐上體從古文民,今寫訛甚。汗□正從古文民。
476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477
標題:闖chèn
478
注解:馬出門皃。引申為突兀驚人之辭。公羊傳曰:開之則闖然公子陽生也。何云:闖,出頭皃。韓退之詩曰:喁喁魚闖萍。從馬在門中。讀若郴。許讀平聲。今去聲。丑禁切。七部。俗語轉若創。文五十七 重六
479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門部
480
591
481
標題:耳ěr
482
注解:主聽也者。者字今補。凡語云而已者,急言之曰耳,在古音一部。凡云如此者,急言之曰爾,在古音十五部。如世說云聊復爾耳,謂且如此而已是也。二字音義,絕不容相混。而唐人至今訛亂至不可言,於古經傳亦任意填寫,致多難讀。卽如論語一經,言云爾者,謂如此也。言謹爾、率爾、鏗爾者,爾猶然也。言無隱乎爾,一日長乎爾,爾猶汝也。言汝得人焉爾乎,言得人於此否也。公羊傳三年問焉爾,皆訓於此也。全經惟有前言戲之耳,乃而已之訓。今俗刻作汝得人焉耳乎,乃極為可笑。曹操曰:俗語云生女耳,耳是不足之詞。此古說之存者也。音轉讀為仍,如耳孫亦曰仍孫是也。象形。而止切。一部。凡耳之屬皆從耳。
483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耳部
484
標題:□zhé
485
注解:耳□也。□各本作□,今正。從耳。□,下□,象形。□今□陟葉切。八部。《春秋傳》曰按曰字衍。「秦公子耴」者,其耳□也,故□為名。今按左氏傳秦無公子□,惟鄭七穆子良之子公孫輒字子耳。以許訂之,古本左傳當作公孫□,白虎通所謂旁其名為之字,聞名卽知其字,聞字卽知其名也。左傳云:以類命為象。生而耳垂,因名之□。猶生而夢神以黑規其臀,因名之黑臀。吳都賦:魚鳥聱□。□音牛乙切,非此字。
486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耳部
487
標題:□diān
488
注解:小□耳也。從耳占聲。丁兼切。七部。
489
URN: ctp:ws787870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