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明朝夜渡兩關記
該單位所屬於的資料已刪除。若要還原,請參考歷史頁面並透過「修改」功能還原其標題及其它資料。

《●明朝夜渡兩關記》[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予謁告南歸,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過大棆嶺,抵大柳樹驛。時日過午矣,不欲行。但已問驛史,吏紿言:「須晚尚可滁州也。」上馬行三十里,稍稍聞從者言,前有清流關,頗險惡多虎,心識之。抵關,已昏黑,退無所止,即遣人驅山下郵卒,挾銅徵束燎以行。山口兩峰夾峙,高數百尋,仰視不極。石棧嶇崟,悉下馬,累肩而上。仍相約:有警,即前後呼噪。適有大星光煜煜自東西流,寒風暴起,束燎皆滅,四山草木蕭颯有聲,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銅征哄發,山谷響動。行六、七里,及山頂,忽見月出如爛銀盤,照耀無際,始舉手相慶;然下山猶心悸不能定者久之。予計此關乃趙檢點破南唐擒其二將處。茲游雖險,而奇當為平生絕冠。夜二鼓,抵滁陽。
2 十七日午,過全椒,趨和州,自幸脫險即夷,無複置慮。行四十里,渡後河。見面山隱隱,問從者,云:「當陟此,乃至和州香淋院。」已而,日冉冉過峰後,馬入山嘴,巒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數村,儼若武陵、仇池,方以為喜。既暮,入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查不知其所窮,始大駭汗。過野廟,遇老叟,問此為何山,曰:「古昭關也。去香淋院尚三十餘里,宜急行。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以驅虎也。」時銅鉦、束燎皆不及備。傍山涉澗,怪石如林,馬為之闢易;眾以為伏虎,卻顧反走,顛僕枕藉,呼聲甚微,雖強之大噪,不能也。良久乃起,循嶺以行,諦視崖塹,深不可測,澗水潺潺,與風疾徐。仰見星斗滿天,自分恐不可免。且念伍員昔嘗厄於此關,豈惡地固應爾耶?盡二鼓,抵香淋。燈下恍然自失,如更生者。
3 噫!予以離親之久,諸所弗計,冒險夜行,度二關,犯虎穴,雖瀕危而幸免焉,其亦可謂不審也已!謹志之,以為後戒。
4 題記:本文記敘了作者兩次深夜歷險渡關的經過。但兩次渡關的描寫絕不雷同。夜渡清流是因誤聽「驛史紿言」;而夜渡昭關則是因作者「自幸脫險即夷,無複置慮」。兩次渡關的情形和作者的寫法也各異。第一次寒風助聲,吹滅了束燎,使草木蕭颯有聲,渲染了險情;第二次因無束燎,所以怪石更顯猙獰,以至尺馬咳人。第一次人們猶能「呼噪不已,銅鉦哄發」以壯膽;第二次人們「卻顧反走,顛僕枕藉」,竟至「強之大噪」亦不能了。作者兩次渡關後的心情也不盡相同。他分別用與此兩關有關的歷史典故來襯托心情,清流關是趙匡胤獲勝之處,所以作者有此游雖險而奇冠平生的慶幸;昭關是伍子胥厄之地,所以作者先「自分恐不可免」,後有「恍然自失,如更生者」這種死裡逃生的感受。在兩次歷險間,作者穿插了「儼若武陵、仇池」的景色描寫,使文章張弛有致,起伏跌宕。
URN: ctp:ws788693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