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 檢索 "衹"
該單位所屬於的資料已刪除。若要還原,請參考歷史頁面並透過「修改」功能還原其標題及其它資料。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條件: 包含字詞「衹」
Total 1

上冊

27
先臣疏國步綦艱等事,畧曰:「常人之情,激於振發,則富貴之士皆可引於功名;安于頹縻,即道德之士未免流于迂腐。皇上昧爽臨朝,寒暑靡輟,於政非不勤矣,而勤政之實未見也。鴻臚引奏,跪拜起立,苐如傀儡之登場,了無生意,則皇上之聰明何由開暢?臣意祖宗之制,唱六科則六科必當以次白事,唱奏事則西台必當以次白事;奉旨某部知道,則某部之正卿亞卿又必當以次白事;職糾彈者糾彈,職條奏者條奏,剖析機宜,獻替可否,皇上憑而聽焉,與輔弼之大臣面商而裁決焉。雷厲風行,斷不踰頃,不惟聖智日以明習練達,即在廷諸臣亦可以見其才,可以征其氣,可以試其倉卒。若僅僅揭帖一紙,長跪一諾,北面一揖,周旋進反,祗畢朝儀,安取鴛行豸繡、橫玉腰金者為也?經筵日講,臨禦有期,於學非不講矣,而講學之實未見也。史臣進讀,鋪敘文辭,苐如蒙師之誦說,無少開悟,則皇上之睿智何自周通?臣聞祖宗之朝,君臣相對如家人父子,軍國重事,閭閻隱微,無不諮詢,無不洞達。故雖深居九重,而情形畢照。懷奸挾詐,既無竇可以自蔵,左右近習,亦無緣可以蒙蔽。若僅僅尊嚴若神,上下拱手,精神不振,提醒不靈,經傳典謨成故事,安敢此正笏垂紳、展書簪筆者為也?皇上之神情,既與群臣不相浹洽,則皇上之靈爽,必與天下不相昭融。退入內廷,而耳目所觸發,德性所薰蒸,自不越于中涓常侍之口頰,夫大君照臨之體叚,帝王宏遠之規模,則豈若輩之所能解?于是無名濫予,而藩封之踰額,屢煩中旨之傳宣。且以一藩之越禮,而籲咈盈廷,乃致諸藩之停封,恩膏久壅,國彝家範,盡蔑之為弁髦,此何禮也?有罪不誅,而失機之成案,更來眾喙之紛紜;恣羅織者,既引繩而披根;護善類者,複因枝而惜葉。國憲刑章,悉付之於葛藤,此何法也?危如山海,而閣臣一出,共偷安於無事,全虛廟算,何以張撻伐之威?慘如黔圍,而撫臣坐視,竟嚴譴之莫施,每事優柔,何以成臂指之勢?乃近日中朝舉動則更有可異者,總憲鄒元標行矣僉院,馮從吾杜門矣,首揆塚宰相率而請去矣。此皆三朝憗遺,而一旦以講學之故,使俱不得安于其位,空人國以營私窟,幾似濁流之投,詈道學以逐名賢,有甚偽學之禁,唐宋末季可為永鑒,亦未有以明告我皇上者耳。去者為榮,則仕者不貴。頃尚書王紀削籍歸農,彌增品望,策蹇出都,人謂快於馳驛;破帽蒙頭,人謂華于蟒玉。今諸臣被道學之名以去,其貴且甚於三公九卿也。夫天子之所以勵世作人者,惟此爵祿名號而至使角巾尊於冠冕,此豈清平之世所宜有哉?臣史官也,本無言責,不必深言是非以挑爭辯,但合世受國恩,更蒙寵拔,故敢不避譴訶,臚陳時弊。倘蒙省覽,稍見施行,臣雖坐妄言生事之罪,所甘心矣。」奉旨:「朝儀大典,累朝成規,如何比擬傀儡,藐視朕躬無忌?鄭鄤這廝党護同鄉,窺覘上旨,本當重處,姑念新進書生不知大體,姑從輕,著與文某俱降三級,調外任用。」是歲三月,先臣以廷試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見要人交結中涓,外內呼應有如桴鼓,輒發憤扼腕,至是逐名。賢興黨議勢將燎原。先臣擬昌言以遏邪謀,又念身非言官,抨擊非體,乃借朝講發端,俟其相複而後暢言之。於十月十八日奏進,適上有皇女之慶,未入御覽,而群小側目切齒,郭興治已具疏相糾矣。更有善謀者,謂先臣立朝未久,無可彈射,且味其語氣,非緒朒避禍者,不如仍以內旨處之。二十五日,宮中喜宴,為偶人之戲。宴畢,魏珰進曰:「前新狀元文某,以偶人比萬歲,殆不可赦。」上言曰:「渠言云何?」奄對:「文書中所稱『傀儡』,即偶人也。」上又謂:「何故比我若是醜也?」奄又對:「渠見萬歲身材短小,奴婢輩朝夕扶持上下金台,遂以相比。不殺之,無以示天下。」二十八日,講筵說書畢,奄傳上語:「新進文某,出位妄言,藐視聯躬。與杖八十。」時首輔福清在告,次輔蒲州應曰:「今年新取文某首多士,海內方慶得人。且皇上首取士,豈宜遽加摧折?」奄云:「既皇上首取士,便當盡忠,何得放肆如此?」蒲州云:「渠新進書生,不諳事體,直以興為盡忠耳。」「比至尊于偶人,可謂忠乎?」蒲州云:「疏中語意甚明,何敢指擬皇上?」奄奄辯論不已,聲色愈厲。蒲州云:「此大事,諸講官俱來一言。」上饒鄭以偉進曰:「文某家世忠孝,即宋文丞相之裔,寧敢指擬皇上?」奄曰:「誰為文丞相,非今三忠祠神道耶?」眾曰然。而潼關盛以弘慷慨云:「邇來新政,惟新取士快人意耳。今必欲處之,即朝廷亦非吉祥善事,我輩尚當面奏力請。」奄云:「若更面奏,便著錦衣衛拿了!」比上複出,眾遂不敢言而退。閣票罰俸一年,中旨改批云云。一時論救者頗多,而福清尤為痛切。先是,旨未即下,人謂留中矣。先臣云:「再遲三日不下,當更進一疏。」暢言留中之弊。次日,庶吉士鄭鄤即拜留中之疏,故同降謫云。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