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五v1~v8天部八·霞

《五v1~v8天部八·霞》[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是通過對對應底本影印本進行字符識別打造的初稿。若有錯字,請協助糾正
1
《太平御覽》   五

太平御覽卷第一》

1
 翰林學士承㫖正奉大夫守工部尚書知制誥上柱國隴西縣開國伯食邑七百户賜紫金魚袋李昉等奉勅纂

天部一》

1
普門院  盧木齋
藏書
清華
大學
圖書
館𡒉
2
  元氣  太易  太初  太始  太素  太極  天部上

天部一·元氣》

1
三五曆紀曰未有天地之時混沌狀如雞子溟涬始牙濛莫孔切胡孔切滋萌歳在攝提元氣肇始又曰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冲和氣者為人故天地含精萬物化生《河圖》曰元氣闓音開陽為天
2
又曰元氣無形洶洶蒙蒙偃者為地伏者為天也
3
《禮統》曰天地者元氣之所生萬物之所自焉
4
《孝經左契》曰元氣混沌孝在其中
5
《漢書·律曆志》曰黃鍾黃者中之色故陽氣施於下泉孳萌萬物為六氣元也故以黃色名元氣焉
6
又曰太極運三辰五星於上元氣轉三統五行於下
7
《家語》曰:夫禮必夲之太一太一分為天地轉為隂陽變為四時列為鬼神太一謂元氣也
8
《淮南子》曰道始生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元氣有涯垠清陽者薄音博音摩而為天
9
又曰古未有天地之時唯象無形幽幽冥冥茫茫昧昧幕幕閔閔鴻濛澒洞莫知其門有二神混沌生髙誘注曰二神經天營地之神經地營天孔𭰹也乎莫知其終滔乎莫知其所止息於是乃别為隂陽離為八極剛柔相成萬物乃形
10
遁甲開山圖曰有巨靈者徧得元神之道故與元氣一時生混沌
11
又曰南溟之山金堂玉室上無元氣寔滋神化
12
又曰麗山氏分布元氣各生次序産生山谷
13
帝系譜曰天地𥘉起溟涬濛鴻即生天皇始萬八千歳以木德王
14
十洲記曰崑陵崑崙山也上有金臺玉闕亦元氣之所合天帝之居治處
15
《六韜》曰天之為天逺矣地之為地乆矣萬物在其間各自利何世莫之有乎夫使世俗皆能順其有是乃溟涬濛鴻之時為王故莫之能有七十六聖發起其所繫天下而有之豈一日哉
16
楊泉物理論曰楊雄非渾天而作蓋天圓其蓋左轉日月星辰隨而東西桓譚難之雄不解此蓋天者復難知也元氣皓大則稱皓天皓天元氣也皓然而巳無他物焉
17
楊雄檄靈賦曰自今推古至於元氣始化古不覽今名號迭毁請以詩《春秋》言之
18
又解嘲曰《太𤣥》五千文支葉扶踈獨說十餘萬言𭰹者入地底髙者出蒼天大者㴠元氣纎者入無倫等也班固東都賦曰萬樂備百禮曁皇情浹群臣醉降烟煴調元氣
19
又漢頌論功歌《詩》曰:后土化育兮四時行脩靈液養兮元氣覆冬同雲兮春霡霂膏澤洽兮殖嘉榖
20
張衡𤣥圖曰𤣥者包含道德搆掩乾坤橐籥元氣禀受無原
21
陳思王魏德論曰元氣否塞𤣥黃漬薄星辰逆行隂陽舛錯國無完邑陵無掩槨四海歸沸蕭條沙漠
22
又七啓曰有形必杇有端必窮茫茫元氣誰知其終
23
孫楚石人銘曰大象無形元氣為母杳兮冥兮陶冶衆有陸機雲賦曰攄神景於八幽合洪化於烟煴充宇宙以播象恊元氣而齊勲
24
潘岳〈西征賦〉曰古徃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天部一·太易》

1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2
易乾鑿度曰夫有形者生於無形故有太易者未見氣也《帝王世紀》曰天地未分謂之太易
3
《列子》曰夫有形者生於無形則天地安從生自然而生故有太易太𥘉太始太素此有物之始自微至著變化自相因襲太易者未見氣也易者不窮滯之稱凝寂於太虚之域將何見乎即如易繫之太極老氏之混成太𥘉者氣之始也隂陽未判下句所謂渾淪太始者形之始也隂陽旣判品物流形太素者質之始也質性也旣為物矣則方圎剛柔静躁各有其性氣質具未相離此直論氣之形質不復說太易為三者宗本下句别自明之故曰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雖渾然一氣不相離襲而三才之道實潜兆乎其中淪語助也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無形畔《老子》曰視之不見名曰希而曰易易簡之别稱也太易之義如此而巳故能為萬物宗性真一而不變也易變而為一所謂易者窈𭁷忽恍不可變也一氣持之而化變故𭔃名變也一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九變者之究也究窮也一變而為七九不足以次數者全舉陽數頋其都㑹也乃復變而為一一者形變之始既渉於有形之域理數旣終乃復反而為一反而為一歸形變之始也此蓋明變化徃復無極

天部一·太初》

1
易乾鑿度曰太初者氣之始也
2
《帝王世紀》曰元氣始萌謂之太初
3
詩推度灾曰陽夲為雄隂夲為雌物夲為魂宋均注曰本即原也變隂陽為雄雌䰟也亦言未有形也皆無兆朕故謂之氣雄生八月仲節號曰太初行三節節猶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必知生八月仲者據此時薺夌生以為驗也陽生物行三節者湏雌俱行物乃著也
4
《廣雅》曰太初氣之始也清濁未分
5
《莊子》曰太初有無言太古之初上下未形所有者無無有無名旣無有形人無有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一謂道也物得以生謂之德《淮南子》曰稽古太初人生於無當太初天地之始人生於無形無形生有形也成形於有有形而制於物為物所制楊雄檄靈賦曰太易之始太初之先馮馮沉沉𡚒搏無端王阜《老子》聖母碑曰《老子》者道也乃生於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逰六虚出入幽𭁷觀混合之未别窺清濁之未分
6
陳思王魏德論曰在昔太初𤣥黃混并渾沌濛鴻兆朕未形
7
孫守真按:以上脫葉或錯簡,今取《維基文庫》本補如上。
8
阮籍孔子誄曰養徒三千升堂七十潜神演思因史作書考混元於無形夲造化於太初
9
又大人先生傳曰太初眞人惟太之根專氣一志萬物以存
10
又曰馳騖乎太初之中休息乎無為之宫太初何始無後無先

天部一·太始》

1
易乾鑿度曰太始者形之始也
2
又曰雌生戍仲號曰太始雄雌俱行三節俱行起自戍仲至亥《帝王世紀》曰氣形之初謂之太始
3
《楚辭》天問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王逸注曰初始也太始之元虚廓無形神物未生誰傳此道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言天地未分混沌無根誰考述而知也
4
張衡𤣥圖曰𤣥者無形之𩔖自然之根作於太始莫之與先
5
阮籍大人先生傳曰登乎太始之前覽乎忽漠之初慮周旋於無外志浩蕩而遂舒

天部一·太素》

1
易乾鑿度曰太素質之始也
2
又曰雄含物䰟號曰太素雌雄俱行故能含物魂而生物也獨言雄雌主於陽故也帝王丗紀曰形變有質謂之太素太素之前幽清寂寞不可為象惟虚惟無蓋道之根自道旣建猶無生有太素質始萌萌而未兆謂之厖洪蓋道之幹旣育萬物成體於是剛柔始分清濁始位天成於外而體陽故圎以動蓋道之實禮斗威儀曰二十九萬一千八百四十𡻕而反太素𭁷莖蓋乃道之根也
3
禮含文嘉曰推之以上元為始起十一月甲子朔旦夜半冬至日月五星俱起牽牛之初鄭𤣥注上元太素巳來至所永年《廣雅》曰太素質之始也巳有素朴而未散也
4
樂動聲儀曰作樂制禮時有五音始於上元戊辰夜半冬至北方子鄭𤣥注曰戊辰土位土為宫宫為君故作樂尚之以為始也夜半子亦天時之始禮稽命㣲起於太素十一月閼逢之曰歳在攝提格之紀是云作樂制禮蓋作樂則有禮通其文耳
5
張衡靈憲注曰太素之前幽清玄靜寂寞𭁷黙不可為象厥中惟靈如是者永乆焉斯謂𭁷莖蓋乃道根旣建由無生有太素始萌萌而末兆并體同色坤屯不分坤屯音渾沌陳思王髑髏說曰昔太素氏不仁勞我以體苦我以生今也幸變而之死是反吾眞也
6
又魏德論曰不能貫道義之清英窮混元於太素亦以明矣
7
又魏文帝誄曰皓皓太素兩儀始分沖和産物肇有人倫又大暑賦曰壯皇居之瑰瑋兮歩八閎而為宇節四運之常氣兮踰太素之儀矩
8
阮籍通老論曰聖人明於天人之理達於自然之分通於治化之體審於大愼之訓故君臣垂拱太素之撲百姓熙怡保性命之和
9
又詩曰焉得松喬頥神太素逍遥區外登我年祚
10
又《老子》讃曰隂陽不測變化無倫飄颻太素歸虚反祚
11
陸機孫權誄曰皇聖膺期有命太素承亂下萌清難天歩又浮雲賦曰集輕浮之衆采厠五色之藻氣貫元虚於太素薄紫微而竦戾
12
又詩曰太素⺊令宅希微啓奥基𤣥冲慕懿文虚無承先師
13
又詩曰澄神𤣥漠流棲心太素域弭節欣髙視俟我大夢覺
14
頋公直荅陸機曰恢恢太素萬物初基在昔哲人觀衆濟時

天部一·太極》

1
易繫辭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漢書》〈律曆志〉曰太極元氣凾三為一
2
又曰太極中央元氣故為黃鍾
3
又曰元以統始易太極之首也
4
《帝王世紀》曰質形巳具謂之太極
5
樂動聲儀曰神守於心遊於目窮於耳徃乎萬里而至疾故不得而不速從𮌎臆之中而徹太極援引無題人神皆感神明之應音聲相和
6
班固典引曰太極之先兩儀始分烟烟煴煴有沉而奥有浮而清
7
陳思王七啓曰夫太極之初混沌未分萬物純純與道俱運
8
又𦘕讃叙曰上形太極混元之前却列將來未萌之事
9
阮籍通老論曰道者法自然而為化侯王能守之萬物將自化易謂之太極《春秋》謂之元《老子》謂之道
10
陸機雲賦曰覽太極之初化判𤣥黃於乾坤考天壤之靈變莫稽羙乎慶雲
11
傅𤣥風賦曰嘉太極之開元羙天地之定位樂雷風之相薄恱山澤之通氣
12
張華詩曰混沌無形氣奚從生兩儀元一是能分太極焉得離𤣥為誰翁子道是誰家兒天行自西廻日月曷東馳陸士龍荅士衡詩曰伊我世族太極降精昔在上代軒虞篤生

天部一·天部

1
《釋名》曰天顯也在上髙顯也天坦也坦然髙而逺也
2
《易》曰:天垂象見吉凶聖人則之
3
又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4
又曰立天之道曰隂與陽
5
又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6
又曰夲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
7
又曰天地之道貞觀者也
8
又曰天道虧盈而益謙
9
又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
10
又曰乾為天
11
又曰時乗六龍以御天
12
又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13
又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14
又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15
《書》曰:髙明柔克沉潜剛克髙明謂天也又曰乃命義和欽若昊天
16
又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17
又曰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肅將天威
18
詩曰敬天之威不敢馳驅
19
又曰天歩艱難之子不猶
20
又曰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21
又曰謂天蓋髙不敢不跼謂地蓋厚不敢不蹐跼典也蹐累足也箋云跼蹐者天髙而有雷電地厚而有淪䧟此民疾若王政上下皆可畏怖之言
22
禮曰天地之道慱也厚也髙也明也悠也乆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繫焉萬物覆焉
23
又曰天則不言而信天無𥝠覆是天道也無為而物成
24
又曰天秉陽垂日星秉持也又曰天不愛其道故天降甘露
25
又曰天有四時春夏秋冬風雨霜露無非教也
26
又曰著不息者天也聖人作樂以應天
27
又曰燔柴於泰壇以𥙊天也
28
又曰孟冬之月天氣上騰地氣下降
29
又曰𥙊天於南郊就陽之義也𥙊天掃地而𥙊於其質而巳矣
30
又曰清明象天
31
傳曰天有六氣降生五味六氣者隂陽風雨晦明
32
又曰叔孫程子夢矢壓已弗勝別割公擬歸側創想子樹園劇刈告急洲晉晉侯欲殺之卿完曰邪貳充方授楚未可典簟雖晉刻強韻圍剌乎刃副晉倒賜畢謝魏卜偃曰畢萬之樹料須斟劉朝酬姻大名也以是始賞天啟之矣
33
用雅曰穹蒼天也猷翻酬雄辟色云春寫荅天鶴鎖雌稟寫剽利僻照瀾腳是天敞帷醜剛慨刻割制仲伏憚幡無手在下距已語曰天何舌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財副惟亮為判惟堯則之
34
又曰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丹也笏乾鑿度曰天動而施曰仁地靜而理曰義別日輕清者工舄天重濁者下蒿地剌曰天有閏陽幽有柔剛人有佯義別謝二才《京房易傳》曰地動隂有餘天裂陽不足此臣下盛強害君上之變也景帝三年天東北有赤氣廣長十餘丈或曰天裂其後七國兵起
35
《春秋說題辭》曰天之為言顛也居髙理下為人經也《白虎通》亦云羣陽精也合為太一分為殊名故立字一大為天《禮統》曰天地者元氣之所生萬物之祖也天之為言鎭也神也珎也施生為夲運轉精神功効列陳其道可珎重也《尚書》考靈耀曰中央鈞天其星角亢東方臯天《吕氏春秋》日蒼天廣雅曰上天其星房心東北變天其星斗箕北方𤣥天其星須女西北幽天其星奎婁西方成天《吕氏春秋》曰晧天其星胃昴西南朱天其星參狼南方赤天《吕氏春秋》《廣雅》皆曰炎天其星輿鬼栁東南陽天其星張翼軫《吕氏春秋》曰天有九野東方曰蒼天西方曰晧天南方曰炎天其餘悉同《周書》曰神農之時天雨粟神農耕而種之
36
《尚書》中𠋫曰天地開闢甲子冬至日月若懸璧五星若編珠
37
《詩記曆樞》曰箕為天口主出氣
38
《大戴禮》曰放勛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春秋感精符》曰人主與日月同明四時合信故父天母地兄日姊月父天於圓丘之禮也母地於方澤之𥙊也兄日於東郊姊月於西郊也《春秋繁露》曰天有十端天為一端地為一端陽為一端隂為一端水為一端土為一端人為一端金為一端木為一端火為一端凡十端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𩔖合之天人一也春喜氣故生秋怒氣故殺夏樂氣故養冬哀氣故藏四者天人同有之
39
《春秋》內事曰天有十二分次日月之所𨇠也
40
《春秋元命包》曰天不足西北陽極於九故周天九九八十一萬里
41
《孝經援神契》曰周天七衡六間者相去萬九千八百三十三里三分里之一合十一萬九千里從內衡以至中衡中衡以至外衡名五萬九千五里
42
《史記》曰叔虞母夢天謂武王曰余命汝生子名虞余與之唐及生子有文在手曰虞遂因命之
43
《漢書》東方朔荅難曰以管窺天以蠡測海豈能考其文理哉
44
又曰漢惠帝二年天開北廣十餘丈
45
《後漢書》曰和憙鄧皇后甞夢捫天天體蕩蕩正青滑如磄●缺字:⿰石弟有若鍾乳狀乃仰嗽飲之以訊占夢言堯夢攀天而上湯夢及天而䑛之此皆聖王之前占吉不言也
46
《蜀志》曰呉使張温來聘秦宻在諸葛𠅙座温曰何人𠅙曰學者温問曰天有頭乎宻曰有詩曰乃眷西頋天若無頭何以頋之又曰有耳乎曰有詩云鶴鳴于九臯聲聞于天無耳何以聞之天有足乎曰有詩云天歩艱難若無足何以歩天有姓乎曰有曰何姓曰姓劉何以知之曰其子姓劉故以知之温大敬之
47
《晉書》曰世祖登祚探筞得一羣臣失色吏部郎中裴揩進曰天得一以清王侯得一為天下貞上大恱
48
又曰惠帝末天裂為二無雲有聲如雷
49
《晉中興書》徵祥說曰大興二年天鳴東南有聲如水相薄三年又鳴後哀帝廢
50
後魏書曰聖武田於野見輜軿自天而下至則見羙女曰天使我偶君遂𥨊𪧐旦乃還期周年復㑹於此旣而以所生男授帝曰善養之丗為帝王子即始祖也
51
齊書曰王摛史學愽聞永明中天忽黃色照地衆莫能解摛云是榮光丗祖大恱用為永陽郡守
52
陳書曰髙祖夢天開數丈有一人朱衣捧日令帝張口納之及覺猶熱後二百日為帝
53



《太平御覽》卷第一

太平御覽卷第二》

天部二》

1
   天部下   渾儀   刻漏

天部二·天部下》

1
《老子》曰天得一以清天無以清將恐裂
2
又曰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3
《莊子》曰天之蒼蒼其正色耶以其逺而至極也
4
《文子》曰朴至大者無形狀道至大者無度量故天圎不中䂓地方不中矩
5
又曰天明日明然後能照四方君明臣明然後能正萬物域中四明故能乆
6
又曰髙莫髙於天下莫下於澤天髙澤下聖人法之
7
又曰天愛其精地愛其平人愛其情天之精日月星辰雷霆風雨也地之平水火金木土也人之情思慮聦明喜怒也
8
《列子》曰𣏌國有人憂天崩墜身亡所𭔃廢於寢食又有憂彼憂者因曉之曰天積氣耳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果積氣日月星辰不當墜耶曉者云日月星辰亦積氣之光耀者也長盧子聞而𥬇曰虹蜺也雲霧也風雨也四時也此積氣之成乎天者也知積氣也何以不壊夫天地空中之細物有中之最巨也難窮終始此固然矣憂其壞者亦為逺大言不壞者亦為未是天地不得不壞之則㑹歸於壞時奚為不憂哉《列子》聞而𥬇曰天地壞亦謬矣言不壞亦謬矣壞與不壞吾所不知也雖然彼一也此一也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來不知去去不知來壞與不壞吾何容心哉
9
又曰湯問夏革曰四海之外奚有乎曰猶齊州也湯曰汝奚以實之革曰朕東行至營人民猶是也問營之東復猶營也西行之𡺳民人猶是也問𡺳之西復猶𡺳也朕以是知四海四荒四極之外不異是也故大小相含無窮極也含萬物者亦如含天地含天地者亦如含萬物𠲒萬物也故不窮含天地之表故無極朕亦焉知天地之表不有大天地者乎亦吾所不知也天地亦物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媧氏選五色之石以𥙷闕斷鼇之足鼇巨龜也以立四極其後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淮南子》曰與神農爭怒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絶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
10
《抱朴子》曰宣夜之書亡而郄萌記先師相傳宣夜說云天無質仰而瞻之髙逺無極眼瞀精極蒼蒼然也譬旁望逺道黄山而皆青俯察千仞之谷而黝黒夫靑𭁷色黒非有體也日月星象浮生空中行止皆須氣焉故七耀或住或逰逆順伏見無常進退不同由無所根繫故各異也故辰極常居其所北斗不與衆星西没焉七曜皆東行日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遲疾任性若綴附天體不得尓也
11
又曰良將剛則法天可望而不可干柔則象淵可觀而不可入
12
《淮南子》曰四時天之吏日月天之使星辰天之期虹蜺彗星天之忌
13
又曰天有九野九千九百九十里隅去地五萬里
14
楊子《法言》曰唯天為聦唯天為明夫能髙其目而下其耳者匪天也夫
15
又曰或問天曰吾於天歟見無為之為矣或曰雕刻衆形者匪天歟曰以其不雕刻也如物刻而雕之焉得力而給
16
又曰天可度則覆物淺矣
17
《申子》曰天道無𥝠是以𢘆正天常正是以清明
18
《管子》曰天或維之地或載之莫之維天巳墜矣况於人乎曽子曰單居離問曽子曰天圎而地方誠有之乎曽子曰天之所生上首地之所生下首上首之謂圎下首之謂方始識天圎而地方則是四角之不揜也參甞聞之夫子曰天道曰圎地道曰方方曰幽圎曰明明者吐氣是故外景幽者含氣是故內景
19
《墨子》曰飄風苦雨溱溱而至此天之所以罰百姓不上同於天也
20
《孔叢子》曰魏王問子順曰寡人聞昔者上天神異后稷而為之下嘉糓周遂以興
21
《吕氏春秋》曰天道圎地道方聖人所以立天下天圎謂精氣圎通周復無𮦀故曰圎地方謂萬物殊形皆有分職不能相為故曰方主執圎臣處方方圎不易國乃昌
22
又曰天地車輪輪轉也終則復始極則復反又曰天地大矣生而不子成而不有萬物皆𬒳其澤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三皇五帝之徳也
23
又曰天有九野何謂九野中央曰鈞天東方曰蒼天《尚書》考靈耀曰臯天《廣雅》曰上天東北方曰變天北方曰𤣥天西北方曰幽天西方曰皓天《尚書》考靈耀曰《廣雅》皆曰成天西南方曰朱天南方曰炎天《尚書考靈曜》曰赤天南東方曰陽天《太𤣥經》曰九天一為中天二為羡天三為順天四為更天五為晬天六為廊天七為咸天八為沉天九為成天
24
又曰天以不見為𤣥地以不形為𤣥人以心腹為𤣥天奥西北鬱化精也地奥黄泉隱營魄也人奥思慮含至精也《說苑》曰齊景公問子貢曰仲尼賢乎曰賢又問曰奚若曰不知也公恠之子貢曰今謂天髙無少長賢愚皆知若問其髙㡬何皆曰不知仲尼之賢猶天之髙也奚得以知又曰臣事仲尼猶執柸就江海飲莫知淺𭰹也
25
又曰齊桓公問管仲曰王者何貴對曰貴天桓公仰視天管仲曰所謂天者非謂蒼蒼莽莽之天也居人上者以百姓為天
26
蔡邕〈天文志〉曰言天體者有三家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渾天宣夜之學絶無師法周髀術數具存驗天狀多所違失故史官不用唯渾天者近得其情今史官所用𠋫臺銅儀則其法也立八尺圜儀之度而具天地之象以正黃道名察發歛以行日月以歩五緯精微𭰹妙百丗不易之
27
異苑曰陶𠈉夢飛翔沖天天門九重巳入其八餘一門不得進以翼搏天一翅致折驚而墜下左腋腫痛後威果振主欲有闚擬之志每憶折翅之祥抑心而止
28
徐整三五曆紀曰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𡻕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隂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曰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髙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𡻕天數極髙地數極𭰹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
29
《廣雅》曰太𥘉氣之始也清濁未分太始形之始也清者為精濁者為形太素質之始也巳有素朴而未散也三氣相接剖判分離清濁為天地
30
又曰天圎廣南北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歩東西短減四歩周六億十萬七百里二十五歩從地至天一億一萬六千七百八十一里半下地至厚與天髙等
31
又曰南方曰炎天西南方曰朱天西方曰成天西北方曰幽天北方曰𤣥天東北方曰變天東南方曰陽天中央曰鈞天東方曰上天謂之九天九天之際曰九垠垠堮也九天之外曰次九垓垓階也言其階次九也
32
纂要曰天地四方曰六合四方上下謂之宇古徃今來謂之宙
33
《白虎通》曰男女惣名為人天地所以無惣名何天圎地方不相𩔖也天左旋地右周猶君臣隂陽相向也
34
又曰天所以有災變何所以謹告人君覺悟其過欲令悔愼思慮也
35
黃帝素問曰積陽為天故曰清陽
36
《河圖》挺佐輔曰百丗之後地髙天下不風不雨不寒不暑民復食土皆知其母不知其父如此千𡻕之後而天可𠋣杵洶洶隆隆曽莫知其始終
37
《汲冢紀年》《書》曰:懿王元年天再旦於鄭
38
東方朔《神異經》曰崑崙有銅柱焉其髙入天謂之天柱
39
《皇覽》冢墓記曰好道者言黃帝乗龍升雲登朝霞上至列闕倒影天體如車有蓋日月懸著何有可上哉
40
張衡靈憲曰天有九位自地至天一億萬六千二百五十里懸天之晷薄地之儀皆千里而差一寸
41
孫氏瑞應圖曰舜時后稷播植天降秬秠故《詩》曰:天降嘉種惟秬惟秠秬音巨秠音丕《論衡》曰天門在西北又日月五星隨天而西移行遲天耳譬若磑石之上行蟻蟻行遲磑轉疾內雖異行外猶俱轉又曰天行六十五度凡積十三萬里也其行甚疾無以為驗儻與陶鈞之運弩矢之流相𩔖似乎
42
又曰天平與地無異若覆盆之狀
43
《洛書》甄耀度曰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夫一度為千九百三十二里則天地相去十七萬八千五百里
44
𨵿令內傳曰天地南午北子相去九千萬里東卯西酉亦九千萬里四隅空相去九千萬里天去地四十千萬里
45
又曰天有五億五萬五千五百五十里地亦如之各以四海為脉
46
伏侯《古今注》曰成帝建始三年七月夜有黄白氣長十餘丈明照地或曰天裂或曰天劒
47
《五經通義》曰神之大者昊天上帝即耀魄寳也
48
又曰天皇大帝亦曰太一又曰其佐曰五帝東方青帝靈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紀中央黃帝含樞紐
49
又曰天所以有雷霆風雨霜雪霧露何欲以成𡻕潤萬物因以見災異也
50
鄒衍大言天事號談天衍〇虞昺穹天論曰天形穹隆如笠而冒地之表浮元氣之上譬覆奩以抑水而不没者氣充其中也日遶辰極没西南還東不入地中也天文録曰古人言天地之形者有三一曰渾天二曰蓋天三曰宣夜宣夜之說未甞聞也後有虞昺作穹天論姚信作昕天論虞喜作安天論衆形殊象參差其間蓋天之說又有三體一云天如車蓋遊乎八極之中一云天形如笠中央髙而四邊下亦云天如欹車蓋南髙北下桓譚《新論》曰通人揚子雲因衆儒之說天以為蓋常左旋日月星辰隨而東西乃圖𦘕形體行度叅以四時暦數昏明晝夜欲為世人立紀律以垂法後嗣余難之曰《春秋》晝夜欲等平旦日出於夘正東方暮日入於酉正西方今以天下之占視之此乃人之夘酉非天夘酉當北斗極北斗極天樞樞天軸也猶蓋有保斗矣蓋雖轉而保斗不移天亦轉周匝斗極常在知為天之中也仰視之又在北不正在人上而《春秋》分時日出入乃在斗南如蓋轉則北道近南道逺彼晝夜數何從等乎子雲無以解也後與子雲奏事坐白虎殿廊廡下以寒故背日曝背有頃日光去背不復曝焉因以示子雲曰天即蓋轉而日西行其光影當照此廊下而稍東耳無乃是反應渾天家法焉子雲立壞其所作則儒家以天為左轉是也
51
楊泉物理論曰天者旋也均也積陽純剛其體迴旋羣生之所大仰
52
又曰儒家立渾天以追天形從車輪焉周髀立蓋天言天氣循邊而行從磨石焉斗極天之中也言天者必擬之人故自臍以下人之隂也自極以北天之隂也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氣也水土之氣升而為天天者君也夫地有形而天無體譬如火焉煙在上灰在下也渾天說天言天如車輪而轉日月旦從上過夜從下過故得出夘入酉或以斗極難之故作蓋天言天左轉日月不行皆縁邊為道就渾天之說則斗極不正若用蓋天則日月出入不定夫天元氣也皓然而巳無他物焉姚信昕天論曰若使天褁地如𡖉含雞地何所𠋣立而自安固若有四維柱石則天之運轉將以相害使無四維因水𫝑以浮則非立性也若天經地行於水中則日月星辰之行將不得其性是以兩地之說下地則上地之根也天行乎兩地之間矣今地形立於下天象運乎上譬人頥移臨胷而頂不覆背近取諸身故知天體南低入地北則髙也冬至極低天運近南故日去人逺斗去人近北氣至故冰寒也夏至極起天運近北故斗去人逺日去人近南天氣至故蒸𤍠也極之髙時日所行地中淺故夜短天去地髙故晝長極之低時日所行地中𭰹故夜長天去地下故晝短然則天行寒依於渾夏依於蓋也
53
《楚辭》天問曰圎則九重孰營度之言天圓九重誰度知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言此天九重誰功始之筦維焉繫天極焉加筦轉綱也言天夜轉徙寜有維綱繫其際極安所加乎也八柱何當東南何𧇊言天有八山為柱皆何直東南不足誰能缺也古樂府詩曰天上何所有曆歷種白榆

天部二·渾儀》

1
《說文》曰渾者制儀器也
2
書曰正月上日受終於文祖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范𡩋注曰璿為衡璣者轉也衡者平也若今渾天矣王者所以正天文之器
3
《尚書》考靈耀曰觀玉儀之旋昏明主時以玉為渾儀故日王儀也文耀鈞曰髙辛受命重𥠖說天文唐堯即位羲和立渾儀《孝經援神契》曰后偷任威折其玉斗失其金椎后君也偷獨苟自專也玉斗北斗以玉為之偷渾儀也金椎以喻國之重寳也
4
劉氏曆正問曰說云顓頊造渾儀黃帝為蓋天皆以天象蓋也
5
渾天儀曰天如雞子地如中黄居其天內天大地小表裏有水天地各乗氣而立載水而浮日月星辰繞地下故二十八𪧐半見隱天轉如車轂之運
6
王蕃渾天說曰渾天之作由來尚矣考之於天信而有徴舊說天地之體狀似鳥卵天苞地外猶殻之褁黄也周廻如彈丸故曰渾天言其形體渾渾如也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五百八十九分度之百四十五東西南北展轉周䂓半覆地上半在地下故二十八舎半見半隱以儀准之其見常八十二度有奇是以知其半覆地上半在地下也黄赤二道見與交錯一間相去二十七度以兩儀准之俱三百六十五度有赤道見者常百八十二度半強又南北考之天見者亦一百八十二度半強是知天之體圎如彈丸北出地三十六度是知南極入地亦三十六度而兩相去百八十二度半強也
7
虞喜安天論曰太史令陳季胄以先賢制木為儀名曰渾天
8
又曰言天體者三家渾蓋之術具存而宣夜之法絶滅有意續之而未遑也近見姚元道造昕天論又覩族祖河間立穹天摸鄙意多嫌喜以為天髙無窮地𭰹不測地居卑静之體則天有常安之象形相覆冒無方圎之義渾蓋之家依易立說云天運無窮或謂渾然苞地或謂渾然而蓋愚謂若必天褁地似𡖉中黃則地是天中一物聖人何别為名而配天乎古之遺語日月行於飛谷謂在地中也不聞列星復流於地又飛谷一道何以容此且谷有水體日為火精冰炭不共器得無傷日之明乎此蓋天所以為臣難也或難曰《周禮》有方圎之丘𥙊天地則知乾坤有方圎體也荅曰郊𥙊大報天而主日配日月形圎圎丘似之非天體也𥙊方者别之於天尊卑異位何足恠哉周髀之術多是蓋天蓋天雖與渾異而星辰有常數今陳氏見髀上觀周因言周渾周髀宣夜或人姓名猶星家有甘石也蓋天之體轉四方地卑不動天周其上故云周髀宣明也夜幽之數其術兼之故云宣夜
9
賀道養渾天記曰昔記天體者有三渾儀莫知其始書以齊七政蓋渾體也二曰宣夜夏殷之法也三曰周髀當周髀之所造非周家術也近世復有四術一曰方天興於王充二曰軒天起於姚信三曰穹天由於虞喜皆以抑斷浮說不足觀也唯渾天之事徵驗不疑
10
𣈆陽秋曰吴有葛衜字思眞改作渾天使地居中以機轉之天轉而地止衜古道字義熈起居注曰十四年相國表曰間者平長安𫉬張衡所作渾儀土圭歷代寳器謹遣奉送歸之天府
11
梁書曰陶弘景甞造渾天象髙三尺許地居中央天轉而地不動以機動之悉與天相㑹
12
又曰虞僧誕㑹稽餘姚人以左氏教授聽者亦數百人該通義例當世莫及先是儒者論天㸦執渾蓋二義論蓋不合渾論渾不合蓋崔靈恩立義以渾蓋為一焉
13
隨書曰耿詢見其故人髙智寳以𤣥象直太史詢從之受天文筭術詢創意造渾天儀不假人力以水轉之施於闇室中外𠉀天時合如符契
14
《唐書》曰將軍李守忠奏三殿上所安置渾天儀銅鼎上津流事具雨門
15
董卓别傳曰卓冶鑄𠋫望璇機儀
16
益部𦒿舊傳曰漢武帝時落下閎明暁天文於地中轉渾天定時節
17
《風土記》曰璿衡即今渾儀云古者以玉為之轉運者為機持正者為衡一說言以良玉為管中有光蓋取明以助逺
18
張衡渾天儀曰赤道撗帶天之腹去極九十一度十九分之五黃道邪帶其腹出赤道表裏各二十四度故夏至去極六十七度而強冬至去極百一十五度亦強也然則黄道邪截赤道者則秋分之去極也今此春分去極九十度秋分去極九十一度少者就夏歷晷景去極之法以為率也
19
王蕃渾天說曰渾天遭周𥘿之亂師徒斷絶而喪其文唯渾儀常在𠉀臺是以不廢故其楊搉可得而言至於纎微委曲闕而不傳蔡邕以為精微𭰹妙百世不易之道
20
楊子《法言》曰或問渾天曰落下閎營之鮮于望人度之耿中丞象之請問蓋天曰蓋哉蓋哉未幾也李軌注曰幾近
21
桓子新論曰楊子雲好天文問之於黃門作渾天老工曰我少能作其事但隨尺寸法度殊不曉達其意後稍稍益愈到今七十乃甫適知巳又老且死矣今我兒子愛學作之亦當復年如我乃暁知巳又且復死焉其言可悲可𥬇也
22
顔延之上立渾天銅儀表曰臣昔奉使入𨵿值大軍旋師渾儀在路肆觀竒祕絶代異寳

天部二·刻漏》

1
《說文》曰漏以銅盛水刻節晝夜百刻
2
《周禮》夏官挈壷氏掌挈壷以令軍井謂軍穿井成挈壺懸其上令軍中士衆皆望見知下有井也壺所以盛飲故以壺表井也凡軍事懸壷以序聚𢷌凡䘮懸壷以代哭皆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鄭司農曰懸壺以為漏也以序聚𢷌以次更聚繫𢷌備守也𤣥謂擊𢷌兩木相㪣行夜時也䘮禮未大歛代哭以水守壺者為沃漏也以火守壺者夜則視刻數也分以日夜者異晝夜漏也
3
詩序曰東方未明刺無節也朝廷興居無節號令不時挈壷氏不能掌其職焉挈壷氏掌刻漏
4
《漢書》曰董賢為郎傳漏陛下上見恱之
5
又哀帝紀曰詔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改為太初元年號曰陳聖劉太平皇帝韋昭曰敷陳聖劉之德也漏刻以百二十為度韋昭曰舊漏晝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也
6
續《漢書·律曆志》曰建武十年詔施行漏刻以日長短為數率日南北二度四分而増成一刻一氣永元十年太史霍融上言官漏刻率九日増減一等不與天相應不如夏曆《東觀漢記》曰樊𣑽毎當直事常晨駐車待漏
7
漢𮦀事曰鼔以動衆鉦以止衆夜漏盡鼔鳴則起晝漏盡鉦鳴則息
8
《呉録》曰呉範字文則善占𠉀知風氣𨵿羽將降孫權問範範期日中權立表下漏以待之及中不至權問其故範曰未正中也頃之有風動帷範曰羽至矣斯湏外稱萬𡻕傳言得羽
9
齊書曰武帝時宫內𭰹隱不聞端門鼔漏聲置鐘於景陽樓上應五鼔及三鼔宫人聞鐘聲早起粧飾
10
後魏書曰自魏初大將行兵長孫嵩拒宋武奚斤征河南獨給漏刻
11
隋書曰耿詢作馬上刻漏世稱其妙煬帝即位進欹器帝善之
12
《東方朔别傳》曰武帝常飲酎以八月九月中禾稼方盛熟夜漏下水十刻微行乃出
13
桓子新論曰漏刻燥濕寒温輒異度晝日叅以晷景暮夜叅以星𪧐則得其正
14
陸機漏賦曰激懸泉以逺射跨飛途而遥集伏隂虫以承波吞絙流其如挹
15
王廙洛都賦曰挈壷司刻漏樽㵼流仙叟秉尺隨水沉浮孫綽漏刻銘曰累筒三階積水成淵器滿則盈承虚赴下靈虬吐注隂虫承瀉
16



《太平御覽》卷第二

太平御覽卷第三》

天部三》

天部三·日上》

1
《說文》云:日者寳也太陽之精不𧇊字從口一象形也又君象也
2
《易》曰:离為日
3
又曰日中則𣅳
4
又曰日以烜之
5
又曰日月運行一寒一暑
6
又曰隂陽之義配日月
7
又曰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8
又曰日月之道貞明者也
9
又曰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
10
又曰日徃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11
又曰日𣅳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凶
12
又曰豐卦曰豐亨王假之勿憂冝日中宜照天下也以勿憂之德故冝照天下
13
又曰日月麗乎天
14
又曰日月得天而能乆照
15
《書》曰:寅賔出日平秩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仲春
16
又曰日永星火以正仲夏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17
又曰寅餞納日平秩西成
18
《詩》曰: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19
又曰謂予不信有如晈日
20
又曰嗈嗈鳴鴈旭日始旦
21
又曰日之夕矣羊牛下來
22
又曰日居月諸胡迭而微
23
又曰日出東方照臨下土
24
又曰春日遲遲采蘩祁祁
25
禮曰二月中氣祀朝日於東郊
26
又曰𤣥端而朝日於東門之外
27
又曰天無二日土無二王
28
又曰季冬是月也日窮于次月窮于紀言運行周匝於故處次舎也紀猶㑹也
29
又曰五月中氣是月也日長至十一月日短至《周禮》《周官》曰眂祲掌十輝之法以觀祅祥辨𠮷凶祅祥善惡之徴鄭司農云煇謂日光炁也一曰祲二曰象三曰䥴四曰監五曰闇六曰瞢七曰彌八曰叙九曰隮十曰想祲隂陽氣相侵也象如赤鳥也鐫謂日旁氣四面反鄉如煇狀監雲氣臨日也闇日月食也瞢瞢無光也弥者白虹弥天也叙者雲有次序如山在日上也隮者升氣也想者耀光者也又曰: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測土𭰹淺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則景短多暑日北則景長多寒
30
傳曰酆舒問於賈季曰趙衰趙盾孰賢對曰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注曰冬日可愛夏日可畏又哀公六年楚有雲如衆赤烏夾日以飛三日楚子使問周太史曰其當王身若禜之可移於令尹司馬王曰移腹心之疾置之肱股何益王弗禜而死孔子曰昭王其不失國也冝哉
31
《爾雅》曰:孤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也郭璞注曰日下在四方昬荒之國也
32
又曰:岠齊州以南戴日為丹穴岠去也齊中也東至日所出為太平西至日所入為太蒙即蒙汜也
33
《易坤靈圖》曰:至徳之萌日月若連璧
34
易叅同契曰日為流珠青龍之俱日為陽陽精為流珠青龍東方少陽也
35
《尚書考靈曜》曰:黒帝亡二日並照
36
又曰:仲春仲秋日出於夘入於酉仲夏日出於寅入於戍仲冬日出於辰入於申
37
又曰:日光照四十萬六千里
38
《春秋感精符》曰:群臣恣則日黃無光羣臣爭則日裂人主排斥則日夜出
39
《春秋元命包》曰:陽數起於一成於二故日中有三足烏
40
又曰:一歳三百六十五日四分度之一言陽布散立數合一故立字四合其一
41
又曰:日左行周天二十三萬里
42
又曰:七政度日月明
43
《春秋內事》曰:日者陽徳之母也
44
《禮統》曰:日者實也形躰光實人君之象
45
禮斗威儀曰政太平則日五色政頌平則日黃中而赤暈政和平則日黄中而黒暈政象平則日黄中而白暈政升平則日黃中而青暈
46
《孝經援神契》曰天地至貴精不兩明注天精為日地精為月
47
又曰:日中則光溢
48
又曰:日神五色明照四方
49
又曰:黃氣抱日輔臣忠德至於天日抱戴
50
《易傳》曰聖王在上則日光明五色而備
51
又曰:日者衆陽之精內明𤣥黄五色無主以象人君精精似青翼翼似黒𤣥𤣥似赤縞縞似白煌煌似黃光照無主不可以一色名也劉向〈洪範〉傳曰日者照明之大表光景之大紀群陽之精衆貴之象也故曰日出而天下光明日入而天下𭁷晦此其効也故日者天之象君父夫兄之𩔖中國之應也明王之踐位群賢履職天下和平𥠖民康寜則日麗其精明揚其景耀抱珥重光以見𠮷祥君獲慶賀劉昭㓜童傳曰晉明帝諱紹元帝子𥘉元帝為江東都督鎮揚州時中原䘮亂有人從長安來帝問洛下消息澘然流涕帝年數歳問泣故具以東渡意告之因問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逺荅曰不聞人從日邊來只聞人從長安來居然可知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㑹說以此荅明帝又以為日近帝動容問何故異昨日之言荅曰舉頭不見長安只見日以是知近帝大恱
52
《搜神記》曰呉孫堅夫人懷孫䇿夢日月入懷
53
解道康齊《地記》曰齊有不夜城蓋古者有日夜中照於東境故萊子立此城以不夜為名
54
七聖紀曰鬰華赤文與日同居結鱗黃文與月同居鬱華日精結鱗月精也
55
《莊子》曰陽燧見日則燃為火金也摩拭令𤍽便置日中以艾就之火生
56
又曰:孔子圍於陳蔡太公吊之曰子其昭昭如掲日月而行故不免
57
又曰:日出東方入於西極有目有趾者待是而成功
58
又曰:至人神矣乗雲氣𮪍日月
59
《淮南子》曰日出於陽谷浴於咸池拂於扶桑是謂晨明登於扶桑之上扶桑東方之野爰始將行是謂朏音斐朏明將明也至于曲阿曲河山名是謂朝明臨于曽泉曽重也早食時在東方多水之地故曰曽泉是謂早食次于桑野是謂晏食臻于衡陽是謂禺中對于昆吾昆吾丘在南方是謂正中靡于鳥次鳥次西南方之山上是謂小遷至于悲谷悲谷西南方之大𡐍是謂晡時迴于女紀女紀西方隂地是謂大遷經于隅泉是謂髙春頓于連爛石是謂下春連石西北山名言將欲冥下蒙悉春故曰下春爰上羲和爰息六螭是謂懸車日乗車駕以六龍羲和衘之日至此而薄於虞泉羲和至此而廻六螭即六龍也薄於虞泉是謂黃昏淪于蒙谷是謂定昬日入崦音淹音兹示日落甞山經細栁細栁西方之野入虞泉之池𥌓於蒙谷之浦蒙谷蒙汜之水日西垂景在樹端謂之桑榆言其光在桑榆樹上
60
又曰:日中有踆七論切踆者趾也謂三足烏
61
又曰: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華照地
62
髙誘注曰末端也若木端有十日狀如連珠華光照其下地
63
又曰:日者陽之主是以春夏則群獸除角
64
又曰:堯時十日並出草木穛枯堯命羿仰射十日其九烏皆死墮羽翼
65
又曰:日積陽之𤍠氣生火火氣之精者為日
66
《列子》曰宋有田夫曝日於野羙之不識廣厦綿縞之屬謂其妻曰吾負日之暄以獻吾君將獲重賞
67
又曰:穆王駕八駿之乗西觀日所入處
68
又曰:日積氣之中有光耀者
69
又曰:孔子晨遊見兩小兒争辯而𨷖孔丘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日中時去人逺一兒曰我以為日𥘉出時逺而日中時近曰爾何以知曰日𥘉出大如車輪及中𦆵如盤蓋此不為逺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𥘉出滄滄涼涼及其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𤍠而逺者凉乎孔子不能决兩兒𥬇曰丘孰謂汝多知乎
70
《文子》曰日出於地萬物蕃息
71
《尸子》曰日五色至陽之精象君徳也五色照耀君乗土而王又曰:少昊金天氐邑於窮桑日五色㸦照窮桑
72
又曰:聖人以日圎光盈尺光滿天下聖人居室而所燭彌綸六合
73
又曰:火在井中不能燭逺目在足下不可以視近君之於國也猶天之有日居不髙則不明視不尊則不逺
74
又曰:聖人身猶日也夫日圜尺光盈天地聖人之身小其所燭逺矣
75
任子曰日月為天下眼目人不知德山川為天下衣食人不能謝
76
符子曰盛魄重輪六合俱照非日月能乎
77
《吕氏春秋》曰白人之南建木之下日中無影蓋天地中也賈𧨏書曰周文王問鬻子曰敢問君子將入其職則於其民何如對曰君子將入其職則於其民也旭旭然如日之始出也旣入其職則於其民暵暵音漢然如日之正中也旣去其職於其民也暗暗然如日之巳入也故君子將入而旭旭者義先聞也旣入而暵暵者民保其福也旣去而暗暗者民失其教也文王曰受命矣
78
又曰:學聖王之道譬之如日静居而獨思譬其若火夫捨學聖主之道而静居獨思譬其去日之明於庭而就火之光於室也然可以小見不可以大知
79
《山海經》曰東海之外甘泉之間有羲和國有女子名羲和為帝俊之妻是生十日常浴日於甘泉郭璞注羲和能生日也故曰為羲和之子堯因是立羲和之官以主四時
80
又曰:日浴温源谷温源即湯谷也湯浴上於扶桑扶桑在上一日方至一日方出言交會相代也皆戴於烏日中有三足烏
81
又曰:明星山日月所出
82
又曰:蘇門日月所出
83
又曰:湯谷上有扶木即扶桑十日所浴此浴水中有大木九
84
日居上枝昔堯使羿仰射九日盡墜死汲冢書日本有十日迭次而出運照無窮堯時為妖十日並出故為射所死
85
又曰:夸父逐日扶飲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渇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86
又曰:𡵚山神蓐収居之是山也西望日之所入其氣圎日形圎故其氣象亦然神經光之所司也《太𤣥經》曰日動而東天動而西天日錯行隂陽更巡錯違也巡行也
87
又曰:日一南而萬物死日一北而萬物生升北而萬物虚升南而萬物盈升之南也右行而左還升之北也左行而右還或左或右或死或生
88
纂要云日光曰景星月之光通謂之景日影曰晷日氣曰睍乃見切詩見晛日消晛日氣日初出曰旭日昕曰晞大明曰昕詩曰匪陽不晞晞乾也言日昕乾濕物也日温曰煦在午曰亭午在未曰昳日晩曰旰日將落曰薄暮日西落光返照於東謂之反景景在下日倒景日有愛日畏日愛冬日也畏夏日也《春秋左傳》曰冬日可愛夏日可畏
89
《白虎通》曰日行遲月行疾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日月經千里
90
雜占書曰日冠者如半暈也法當在日上有冠又有兩珥尤𠮷
91
《廣雅》曰日名耀靈一名朱明一名東君一名大明亦名陽烏日御曰羲和
92
范子計然曰日者寸也月者尺也尺者紀度而成數也寸者制萬物隂陽之短長也
93
又曰:日者火精也火者外景主晝居晝而為明處照而有光
94
又曰:日者行天日一度終而復始如環無端
95
《說苑》曰師曠對晉平公曰少而學者如日出之光壯而學者如日中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
96




《太平御覽》卷第三

太平御覽卷第四》

天部四》

1
   日下日蝕晷附   月月蝕附

天部四·日下》

1
《帝王世紀》曰:文王夢日月着身
2
望氣經曰日上有黃氣君喜下有黄氣名永福
3
又曰:漢文帝時日中有王字
4
徐整長曆曰泉湯之精上合為日徑千里周圍三千里下於天七千里
5
談藪曰魏文帝為王時夢日墜地分為三巳得一分而內懷中
6
《鄧析書》曰:君者當如冬日之陽夏日之隂萬物歸之莫之使也
7
王充《論衡》曰日不入地也譬人把火夜行平地去人十里火光藏矣非滅也
8
又曰:夫日月不圎視之如圎者去人逺也夫日火精也在地火不圎在天火何故獨圎日月在天猶五星五星猶列星不圎何以明之《春秋》之時星隕宋都視之石也不圎是知日月五星亦不圎也
9
又曰:儒書言魯陽公與韓戰戰酣日暮援戈而麾之日為之反三舎此言虚也凡人能以精誠感動天者專心一意委務積神通天天為變動然尚未可謂然魯陽公志在於戰為日暮一麾安能令日反使聖人麾日日終不反魯陽公何人而使日反
10
又曰:儒言日中有三足烏日者火也烏入火中燋爛安得而立然烏日氣也
11
又曰:日中近出入逺日中小者光明故也出入時大者光闇故也
12
又曰:桀無道兩日並照在東者將起在西者將滅費昌問馮夷曰何者為殷何者為夏馮夷曰西夏也東殷也於是費昌徙族歸殷殷果克隆
13
又曰:儒者論日出扶桑暮入細栁扶桑東方之地細栁西方之野
14
又曰:日晝行千里夜行千里騏𩦸晝日亦千里然則日行舒疾與騏𩦸歩相𩔖
15
崔豹《古今注》曰漢明帝為太子樂人作歌詩四章一曰日重光云天子之德光明如日太子比德焉故云重也
16
周髀曰日光外照徑八十一萬里
17
徐幹中論曰文王遇姜公于渭陽若披雲見白日
18
物理論曰日者太陽之精也夏則陽盛隂衰故晝長夜短冬則隂盛陽衰故晝短夜長氣引之也行陽之道長故出入夘酉之北行隂之道短故出入夘酉之南《春秋》隂陽等故日行中平晝夜等也
19
《地說》書曰日照四十五萬里
20
皇甫謐季曆曰日者衆陽之宗陽精外發故日以晝明名曰曜靈
21
龍魚《河圖》曰陽積精為日
22
汲冢書曰胤甲居於河西夫有妖㜸十日並出又言本有十日迭次而運照無窮
23
金匱曰三苗之時三月不見日
24
黄帝占書曰日中三足烏見者其所居分野有白衣㑹
25
《楚辭》曰十日並出流金鑠石
26
戰國筞曰聶政刺韓相荆軻刺秦王並白虹貫日
27
《史記》曰漢景帝王夫人姙娠夢日入懷以生武帝
28
又曰:堯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
29
《漢書》曰李尋上䟽曰夫日者宗陽之長暉光所燭萬里同晷人君之表也故日將旦清風發暉羣隂退伏
30
又曰:文帝時新垣平上言日再中臣以𠋫知之居頃之際日却復中乃更以十七秊為元秊
31
又曰:鄒陽上書說梁孝王曰昔荆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
32
《後漢書》曰張重字仲篤明帝時舉孝廉帝曰何郡小吏荅曰臣日南吏帝曰日南郡人應向北㸔日荅曰臣聞鴈門不見壘鴈為門金城郡不見積金為郡臣雖居日南未甞向北看日
33
應劭《漢官儀》曰太山東南名曰日觀日觀雞鳴時見日
34
《魏志》曰程立夢登太山捧日立以白太祖太祖遂加日於立上因改名昱
35
𣈆書曰荀爽曰日下荀鳴鶴
36
𣈆陽秋曰建武元年三日並出
37
三齊略曰秦始皇作石橋於海上欲過海看日出處有神人驅石去不速神人鞭之皆流血今石橋猶赤色
38
季尤九曲歌曰年歳晩暮日巳斜安得壯士飜日車

天部四·日蝕》

1
書曰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鼔嗇夫馳庶人走凡日食天子伐鼔于社責上公也嗇夫主幣之官馳取弊禮天神衆人走供敕日食之百役也
2
《禮記》昏義曰男教不脩陽事不得謫見於天日為之蝕是故日蝕則天子素服而修六官之職蕩天下之陽事
3
傳曰魯昭公十七年日有蝕之祝史請用幣叔孫昭子曰日有蝕之天子不舉伐鼔於社諸侯用幣於社伐鼔於朝禮也
4
又莊二十五年曰夏六月辛未朔日有蝕之鼔用牲于社非常也唯正月之朔慝未作日有蝕之於是乎用幣于社伐鼔于朝注曰日蝕曆之常也然食於正陽月則諸侯用幣于社請救于上公伐鼔于朝退而自責以明隂不冝侵陽臣不冝掩君
5
《公羊傳》曰六月辛未朔日有蝕之以朱絲縈社或曰脅之或曰為暗恐犯之故縈之社者土地之主日者土地之精上敷於天而犯日故朱絲縈之助陽抑隂
6
榖梁傳曰天子救日置五麾陳五兵五鼔諸侯置三麾三兵三鼔大夫擊拆凡有聲皆陽事也以猒隂氣也
7
《論語》云日月之蝕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8
《漢書》曰黄琬祖父香為魏郡守時日蝕而京師不見魏郡乃表日食之狀帝問日食多少香乆而無對琬年六𡻕在傍謂香曰日食之餘如月之𥘉遂用其言荅詔
9
《漢書》曰日者德也故日蝕則脩德
10
又曰:劉寵鄭弘徐昉趙喜虞延並為三事以日蝕免官《淮南子》曰騏驎闘則日月蝕許愼注曰騏驎大角之獸故與日相符
11
12
《釋名》曰晷規也如規畫也
13
《說文》曰晷日影也
14
《周禮》地官曰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測土𭰹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則景短多暑日北則景長多寒日東則景夕多風日西則景朝多隂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時之所交也風雨之所㑹也隂陽之所和也土圭所以致四時日月之景也測猶度也不知廣𭰹故日測鄭司農云測土𭰹謂南北東西之𭰹也日南謂立表處太南近日曰北謂丘表處太北逺日景夕謂日趺景乃中立表處太東近日景朝謂未中而景中立表處太西逺日玄謂晝漏半而置土圭表隂陽審其南北焉景短於土圭謂之日南是地於日為近南景長於土圭謂之日北是地於日為近北東於土圭謂之日東是地於日為近東東西於土圭謂之日西是地於日為近西如是則塞暑隂陽風雨偏而不和是未得其所求几日景於地千里而差一寸易通卦驗曰冬至晷長丈三尺鄭玄注曰晷者所立八尺表隂也三尺長之極也春分晷長七尺二寸四分夏至晷長尺有四寸八分秋分晷長二寸四分
15
又曰:冬至之日樹八尺之表日中視其晷晷如度者則𡻕羙人民和順晷不如度者則其𡻕惡人民為僞言政令不平晷進則水晷退則旱
16
𣈆太康記曰河南陽城縣是為土中夏至之景尺有五寸所以為𠉀
17
南越志曰日南五月立表望之日在表北景居南
18
《風土記》曰鄭仲師以為夏至之日立八尺之表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一云陽地城一云洛陽
19
《淮南子》曰都廣南方山名衆帝所自上下日中無景蓋天地之中日中時日直無晷故曰地中
20
《山海經》曰長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是神也主司反景日西入則景反東照言司察之也鄭康成謂移一寸於地千里景尺五
21
寸於南戴日下萬五千里然則千里寸景巳課不効交州大搉去洛九十餘里蓋水陸曲非論景度俓意也推直考實其五千乎昔交州主簿學士孫悚云巳常立表効景景在表南豈古郡以日南為名者其斯義乎此郡又有北景縣北此二字旣相似音又相近加以蠻土舌軟聲淺事在可疑

月》

1
月蝕附
2
《釋名》曰:月闕也言滿則復鈌也又曰:朔月之名也朔蘇也月死復蘇生也晦盡之名也晦灰也火死為灰月光盡似之也昡月半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張弓弦也望月滿之名也日月遥相望也
3
《說文》曰:朏月未成明也魄月始生魄然也承大月月生二日謂之魄承小月生三日謂之朏朏音斐
4
《易》曰:坎為月
5
書曰月經於箕則多風離於畢則多雨
6
又曰:哉生明哉始也始生明月三日也
7
又曰:哉生魄魄生明死十五日之後
8
《詩》曰:月離於畢㑭滂沲矣
9
又曰:如月之𢘆
10
禮曰大明生於東月生於西此隂陽之分夫婦之位也
11
又曰:天秉陽垂日星秉猶持也言天持陽氣施生照下土也地秉隂竅於山川播五行於四時和而后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竅孔也言地持隂氣出內於山川以舒五行於四時也此氣和乃后月生而上配日若臣功成進爵位一盈也闕屈伸之義也必三五者播五行於四時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合為十五之成數也
12
又曰:月者三日而成魄三月而成時是以有三讓建國必立三卿三賔者政教之本禮之大叅也言禮者隂也大數取法於月也
13
又曰:天子與后猶日之與月陽之與隂相須而後成
14
又曰:秋分之日祀夕月於西郊
15
又曰:𥙊日於壇𥙊月於坎以別幽明以制上下幽明者謂日照晝月照夜
16
又曰:太隂之精上為月月者天地之隂金之精也
17
傳曰楚晉將戰吕錡夢射中月退入於泥占之曰姬姓日也異姓月也必楚王也及戰射恭王傷目吕錡死之
18
京房易飛𠉀曰正月有偃月必有嘉主
19
《尚書大傳》曰晦而月見西方謂之朓朓條也條逹行疾㒵朔而月見東方謂之側匿側匿猶行遲貌側匿則侯王其肅粛急也日君象也月臣象也君政急則日行疾月行徐臣逡廵不進朓則侯王其徐徐緩也君政緩日行徐月行疾臣放恣也
20
詩推度災曰月三日成魄八日成光蟾蠩體就穴鼻始萌宋均注曰穴决也决𤾁兎也
21
禮斗威儀曰政太平則月多耀政頌平則赤明政和平則黒明政象平則白明政升平則青明
22
又曰:君乗土而王其政平則月圎而多暈
23
《春秋》考異郵曰諸侯謀叛則月生瓜牙后族專政則日月並照
24
《春秋感精符》曰月者隂之精地之理
25
又曰:人主兄日姉月
26
《春秋》演孔圗曰蟾蠩月精也
27
《春秋元命苞》曰陰精為月日行十三度常詘任而受受陽精也
28
受明精在內故金水內景
29
又曰:月之為言闕也兩設以蟾蠩與兎者隂陽𩀱居明陽之制隂隂之𠋣陽
30
《帝王世紀》曰:堯時有草夾階而生毎月朔日生一莢至月半則生十五莢至十六日後日落一莢至月晦而盡若月小餘一莢王者以是占曆唯盛徳之君應和氣而生以為堯瑞名曰蓂莢一名曆莢一名瑞草
31
㑹稽先賢傳曰闞澤年十三夢見名字炳然在月中
32
《搜神記》曰孫堅妻懷權夢月入懷告堅曰妾昔懐筞夢日入懷今又夢月堅曰子孫興矣
33
《文子》曰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
34
又曰:日月欲明浮雲蓋之叢蘭欲秀秋風敗之
35
《淮南子》曰水𰚾之精為月
36
又曰:月者太隂之精
37
又曰:蛤蟹珠龜與月盛衰月毁則魚腦減
38
又曰:月一名夜光月御曰望舒亦曰纎阿
39
又曰:日月天之使也積隂之寒氣乆者為水水氣之精者為月
40
又曰:晝隨灰而月暈闕許愼注曰有軍事相圍守則月暈以蘆灰環缺其一面則月暈亦闕於上
41
又曰:方諸見月則津而為水髙誘注曰方諸隂燧太蛤也熟摩拭令𤍠以向月則水生也許愼注曰諸珠也方石也以銅盤受之下水數升
42
又曰:日不知夜月不知晝日月為明而不能兼也
43
又曰:月之光可以逺望而不可以細書
44
枹朴子曰昔帝軒𠉀鳯鳴以調律唐堯觀蓂莢以知月
45
又曰:王生云月不圎望之圎者月𥘉生及旣𧇊之後視之冝加三寸鏡稍稍轉大不當𥘉如破環漸漸滿也
46
又曰:俗士多云今月不及古月之㓪
47
又曰:月之精生水是以月盛而潮濤大
48
又曰:金華和丹其光上與日月相連丹金為盤椀以承日月得神液如方諸
49
又曰:黃帝醫經有蝦蟇圖言月生始二日蝦蟇始生人亦不可針炙其處
50
范子計然曰月水精內影
51
又曰:月行疾二十九日三十日間一與日合取日之度以為月節
52
《吕氏春秋》曰月群隂之夲月望則蚌蛤實羣隂盈月晦則蚌蛤虚羣隂廢夫月形乎天而羣隂化于淵
53
又曰:月羣隂之宗月毁則魚腦減
54
符子曰盛魄重輪六合俱照非日月能乎
55
張衡靈憲曰羿請不死藥於西王母羿妻姮娥竊以奔月託身於月是為蟾蜍
56
又曰:月者隂精積而成獸象兎蛤焉其數偶荆州占曰月珥且戴不出百日主有大喜
57
《山海經》曰大荒之中有日月山日月所出入
58
《風俗通》曰呉牛望見月則喘使之苦於日見月怖喘矣
59
《河圖》令占篇曰地淪月散必有立王
60
《龍魚河圖》曰:帝淫佚則奎有角月有足
61
及日月有九行黑道二出黄道北赤道二出黃道南白道二出黃道西青道二出黃道東立春春分月從東靑道立秋秋分從西白道立夏夏至從南赤道立冬冬至從北黑道天有四表月有三道聖人知之可以延年益壽
62
劉義慶《世說》日滿奮疾畏風在武帝坐北䆫作琉璃屛風實密似踈奮有難色帝𥬇之奮荅日臣猶吳牛見月而喘《白虎通》曰:月所滿缺何歸功於日也三日成魄八日成光二八十六轉如歸功晦朔至旦受符得復行也月有小大何天左旋日月右行日行遲月行疾月及日為一月至二十九日未及七度即須三十日過七度日不可分故乍大乍小明有陰陽也有閏月何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十二月日不匝十二度故三年一閏五年再閏名陰不足陽有餘閏者陽之餘也
63
軍國占𠋫曰若月三珥者大臣有喜若月冠而復軍者天下有喜
64
《廣雅》曰夜光謂之月
65
《五經通義》曰月中有兎與蟾蠩何月隂也蟾蠩陽也而與兎並明隂係於陽也
66
孫氏瑞應書曰君不假臣下之權則月楊光
67
又曰:景星者天醒音精也狀如半月生於晦朔助月為明王者不𥝠人則見
68
虞喜安天論曰俗傳月中仙人桂樹今視其𥘉生見仙人之足漸巳成形桂樹後生焉
69
劉向《七略》曰京房易說云月與星至隂也有形無光日照之乃有光喻如鏡照日即有影見月初光見西方望巳後光見東方皆曰所照也
70
皇甫謐年暦曰月者羣隂之宗月以霄曜名曰夜光
71
遁甲開山圖榮氏解曰女狄暮汲石紐山下泉水中得月精如雞子愛而含之不覺而吞遂有娠十四月生夏禹
72
《論衡》曰月行一日一夜行二萬六千里與鳬飛相𩔖
73
《地說》書曰月照四十五萬里
74
徐整長曆曰月俓千里周圍三千里下於天七千里
75
《楚詞》天問曰夜光何德死而又育厥利維何而顧兎在腹言月中兎何所貪利而居月之腹顧望也
76
運斗樞曰后族檀權月生足芒主𫝑奪於后族羣妃之黨撗僣則月盈並出小月承大月羣姦在宫主若贅旒大承小近臣起䜛人撗陪臣執命三公望氣
77
崔豹《古今注》曰漢明帝作太子樂人歌四章以賛太子之德其一曰日重光二曰月重輪三曰星重曜四曰海重潤《漢書》曰月立夏夏至行南方赤道曰南陸立秋秋分行西方白道曰西陸立冬冬至行北方黑道曰北陸分則同道至則相過晦而見西方謂之朓朔而見東方謂之肭亦謂之側匿朓音他了反肭音女六反朓健行疾貌也肭縮遲貌側匿猶縮儒亦遲貌
78
又曰:月穆穆以金波蓋光彩皃
79
又曰:元后母夢月入懷而生元后
80
又曰:髙帝七年月暈圍參畢七重占曰畢昴間天街也街北胡也街南中國也昴為匈奴參為趙畢為邊兵是𡻕髙祖自將至平城為冒頓所圍七日廼解
81
又曰:李尋上書曰月者衆隂之長妃后大臣諸侯之象也《晉書》曰謝太傅庭中夜坐月色無玷歎以為佳謝景重率爾曰意謂不如微雲㸃綴太傅曰卿居心不淨乃欲滓穢太清
82
又曰:徐孺子年九𡻕月下戯人或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愈明徐曰不爾譬如眼中無瞳子何必不暗
83
後魏書曰天興五年十月月暈左角太史令晁宗奏角䖝將死牛果大疫麋亦多死
84
楊雄〈長楊賦〉曰西壓月窟窟月所出入也東震日域
85
傅𤣥擬天問曰月中何有白兎擣藥
86
傅咸詩曰團團三五月皎皎耀清輝
87
陸機詩曰安寢北堂上明月入我牖照之有餘輝攬之不盈手
88
宋謝靈運怨曉月賦曰卧洞房兮當何恱滅華燭兮弄曉月昨三五兮旣滿今二八兮將鈌浮雲褰兮収泛濫明舒照兮殊皎㓗墀除兮鏡監廊櫳兮澄澈
89
宋謝莊月賦曰陳王初䘮應劉端憂多暇悄焉疚懷弗怡中夜于時斜漢左界北陸南𨇠白露曖空素月流天沉吟齊章殷勤陳篇抽毫進牘以命仲宣仲宣跪而稱曰臣聞日以陽德月以隂靈擅扶光於東沼嗣若英於西溟引𤣥兎於帝臺集素娥於后庭若夫氣霽地表雲歛天末洞庭始波木葉微脫列𪧐掩縟長河韜映柔祇雪凝圎靈水鏡連觀霜縞周除氷淨歌曰羙人邁兮音塵闊隔千里兮共明月
90
宋鮑昭翫月詩曰始見西南樓纎纎如玉鈎未映東北墀姢姢似蛾眉娥眉蔽珠攏玉鈎隔璅䆫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夜移衡漢落徘徊帷户中
91
梁沈約詠月詩曰月華臨靜夜夜靜滅氛埃方暉竟入户圎影𨻶中來髙樓切思婦西園遊上才臨軒映珠綴應門照緑苔洞房殊未曉清光信悠哉
92
周王襃𨵿山月詩曰𨵿山夜月明愁色照孤城半形同漢陣金影逐胡兵天寒光轉白風多暈欲生𭔃言亭上吏遊客解雞鳴
93
月蝕
94
易曰月盈則蝕
95
詩曰彼月而食則維其常
96
禮曰婦順不脩隂事不得謫見于天月為之蝕故月蝕則后素服而修六宫之職蕩天下之隂事
97
《淮南子》曰麒麟闘則日月蝕
98
又曰:月望日奪其光月十五日與日相望東西中絶則月蝕奪光也
99
劉向《說𫟍》曰秦胡亥立日月薄蝕熒惑襲月〇荆州占曰月蝕后自提鼔階前把搥擊鼔者三中良人諸御者宫人皆擊杵救之月巳蝕后乃入齋服縞素三曰不從樂以應其祥此先王之所以免天地之誅而解四境之患也
100
《晉書》曰永嘉元年月蝕赤如血二月敬則反
101





《太平御覽》卷第四

太平御覽卷第五》

天部五》

天部五·星上》

1
《釋名》曰:星散也列位布散也𪧐𪧐也星各止𪧐其所也
2
《說文》曰:萬物之精上為列星
3
三五曆記曰星者元氣之英水之精也
4
《易》曰:日中見斗幽不明也
5
又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象况日月星辰形况山川草木
6
《書》曰:堯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
7
又曰日中星鳥以殷仲春
8
又曰庶民惟星星有好風星有好雨星民象故庶民惟若星箕星好風畢星好
9
雨亦民所好也月之從星則以風雨月經於箕則多風離於畢則多雨政教失常以從民欲亦所以乱也
10
《詩》曰:晥彼牽牛不以服箱注晥明星貌河鼔謂之牽牛也又曰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
11
又曰東有啓明西有長庚日旦出謂明星為啓明日旣入謂明星為長庚庚續也
12
又曰嘒彼小星三五在東三心也五噣也嘒微明皃蜀音晝柳也
13
又曰子興視夜明星有爛
14
又曰三星在户
15
又曰月離于畢俾滂沲矣
16
又曰定之方中作于楚宫定營室星也
17
又曰維南有箕載翕其舌維北有斗西柄之掲
18
又曰昏以為期明星煌煌
19
禮曰八月中氣是月也命有司享壽星於南郊
20
又曰十二月是月也日窮于次月窮于紀星回于天
21
又曰幽禜𥙊星也
22
又曰:天秉陽垂日星
23
又曰:宿離不忒無失經紀注二十八𪧐為經七曜為紀
24
《周禮》曰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變動以觀天下之遷辨其𠮷凶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觀祅祥
25
《左傳》曰魯莊公七年夏四月辛夘夜𢘆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與雨偕也
26
又曰:魯僖公五年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號問於卜偃曰吾其濟乎對曰克之童謡云丙子之晨龍尾伏辰杜預曰龍尾是尾星也
27
又曰:十六年春隕石于宋五隕星也
28
又曰:魯襄公二十八年春無氷梓愼曰今兹宋鄭其饑乎𡻕在星紀星紀在田而滛於𤣥枵𤣥枵在子虚危之次星紀斗牛之次以有時災隂不堪陽虵乗龍龍歲星木也木為青龍虵為𤣥武龍失次也龍宋鄭之星也
29
宋鄭必飢𤣥枵虚中也枵耗名也土虚而民耗不飢何為又曰:昔髙辛氏有二子長曰閼伯季曰實沉居于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后帝不臧后帝堯也臧善遷閼伯于啇丘主辰啇丘宋地也主祀辰星辰大火也啇人是因故辰為啇星啇人湯先祖封啇丘因閼伯故國祀辰星遷實沉于大夏主參大夏今晉陽縣也唐人是因故參為晉星
30
又曰:火中寒暑乃退心以季夏昏中而暑退季冬旦中而寒退
31
又曰:昭三十二年呉伐越史墨曰不及四十年越其有呉乎越得歳而吳伐之必受其凶
32
榖梁傳曰列星曰𢘆星亦曰經星𢘆經皆常也
33
《爾雅》曰星紀斗牽牛也𤣥枵虚也
34
又曰:𥙊星曰布布散食於地上
35
又曰:西陸昴也郭璞曰昴西方之宿别名旄頭
36
《論語》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拱之〇易是𩔖謀曰五星合狼張晝視無日光虹蜺煌煌太山失金雞西岳亡玉羊太山失金雞者箕星亡也箕者風也風動雞鳴今箕候亡故雞亦亡也西岳亡玉羊者羊星在未未為羊雞失羊亡臣縱恣萬人愁不祥
37
京房對災異曰人君不行仁恩破胎傷孕春殺無辜則歳星失度
38
《尚書》考靈耀曰𡻕星木精熒惑火精鎮星土精大白金精辰星水精也
39
又曰:𡻕星得度五榖滋熒惑順行甘雨時鎮星得度地無災太白出入當五榖成熟人民昌
40
又曰:心火星天王也其前星太子後星庶子也
41
詩紀曆樞曰箕為天口主出氣尾為逃臣賢者叛十二諸侯列於廷元命苞曰五諸侯此云十二則兼他星為數也
42
禮稽命圖曰作樂制禮得天心則景星見也
43
禮斗威儀曰鎭星黄時則祥風至
44
《春秋說題辭》曰星之為言精也榮也陽之精也陽精為日日分為星故其字日生為星
45
《春秋元命苞》曰直弧北有一大星為老人星見則治平主壽亡則君危主亡常以秋分候之孫守真按:弧,原作●缺字:⿰弓爪;即「弧」从「爪」不从「瓜」,餘同不贅。
46
又曰:啇紂之時五星聚於房房者蒼神之精周據而興又曰:玉衡北兩星為玉繩玉之為言溝刻也瑕而不掩折而不傷宋均注曰繩能直物故名玉繩溝謂作器
47
又曰:心三星五度有天子明堂布政之宫
48
又曰:尾九星箕四星為後宫之場列為南宫其庭太微又曰:蟾蠩隂精流生織女立地侯宋均注曰地侯鎭星别名也
49
又曰:三台星色齊君臣和不齊大乖
50
《春秋合誠圖》曰天文地理各有所主北斗有七星天子有七政也
51
又曰:軒轅主雷雨之神旁有一星𤣥戈名曰貴人旁側郎位主𪧐衛《尚書》
52
《春秋運斗樞》曰北斗七星第一天樞第二璇第三機第四權第五玉衡第六開陽第七摇光《廣雅》又云樞為雍州璇為兾州機為青兖州𫞐為徐揚州衡為荆州開陽為梁州摇光為豫州第一至第四為魁第五至第七為扚合為斗居隂布陽故稱北
53
又曰:五帝所行同道異位皆循斗樞機衡之分遵七政之紀九星之法
54
又曰:天樞得則景星見衡星得則麒麟生萬人夀
55
《春秋》佐助期曰蕭何禀昴星而生
56
《春秋後傳》曰魏人唐睢對秦王曰專諸之刺王僚彗星籠月色
57
《春秋》文耀鈎曰老人星見則主安不見則兵起
58
《論語》䜟曰仲尼曰吾聞堯率舜等遊首山觀河渚有五老遊河渚一老曰《河圖》將來告帝期二老曰《河圖》將來告帝謀三老曰《河圖》將來告帝書四老曰《河圖》將來告帝圖五老曰《河圖》將來告帝符龍衘玉苞金泥玉撿封盛書五老飛為流星上入昴〇《孝經》援神契曰歳星守心則年榖豐
59
《廣雅》曰太白謂之長庚或謂之太囂
60
又曰:熒惑謂之罰星或謂之執法
61
又曰:天宫謂之參旗紫宫參伐謂之大辰太微謂之明堂《史記·天官書》曰:星者金之散氣
62
又曰:漢中四星曰天駟旁一星玉良王良䇿馬車𮪍滿野又曰:星墮至地則石也河濟之間時有墜星
63
又曰:畢為罕車為邊兵主戈獵其大星傍小星為附耳附耳動有䜛臣在側
64
又曰:四鎭星所出四隅若月始出也
65
又曰:咸池曰天五潢五帝車舎
66
又曰:中端門門左右掖門門內六星諸侯其內五星五帝坐
67
又曰:漢武帝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夜祠到明怱有流星至於祠壇上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
68
又曰:魁下六星兩兩相比者曰三能蘇林曰能音台
69
又曰:東宫蒼龍房心心為明堂為天府
70
又曰:國皇星大而赤狀𩔖南極徐廣注曰南極老人星也又曰:五星皆大其事亦大皆小其事亦小早出為盈盈者為客晚出為縮縮者為主同舎為合相陵為闘
71
《漢書》曰皇甫嵩為太尉以流星免官
72
又曰:武帝時中星盡揺占曰民勞也後征伐四夷
73
又曰:北斗七星所謂琁璣玉衡以齊七政杓擕龍角孟康曰杓斗杓也龍角東方宿也擕連也
74
又曰:營室為〈淸廟〉亦曰離宫
75
又曰:河鼔太星上將其北織女織女天女孫也
76
又曰:髙帝七年月暈圍參畢七重占曰畢昴間天街也街北胡也街南中國也後有平成之圍
77
又曰:太微之十二星東相西將
78
又曰:戴主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命五曰司禄六曰司灾
79
又曰:危東六星兩兩而比曰司宼
80
又曰:古人有言曰天下太平五星循度
81
又曰:革命創制三章是紀應天順人五星同軌
82
又〈郊祀志〉曰漢祖詔御史令天下立靈星祠常𡻕時祠以牛
83
又曰:〈天文志〉曰金木水火土五星天之五佐為經緯伏見有時𡻕星東方春於人五常仁也五事貌也仁𧇊皃失逆春令傷木氣罰見𡻕星熒惑南方夏禮也視也禮𧇊視失逆夏令傷火氣罰見熒惑太白西方秋義也言也義𧇊言失逆秋令傷金氣罰見太白太白經天孟康注曰謂出東入西出西入東也太白隂星出東當伏西過午為經天𣈆灼曰星盡見午為經天
84
天下兵革民更主是謂亂紀人民流亡晝見與日爭明強國弱小國強女主昌辰星北方冬智也聽出智虧聽失逆冬令傷水氣罰見辰星鎭星中央土主季夏信也思心也仁義禮智以信為主貌言視聽以心為正四星皆失鎭星乃為之動
85
又曰:凡五星色皆白為䘮為兵為旱青為憂為水黑為疾多死黃吉五星同色天下偃兵百姓安寧歌舞以行不見災疾五榖蕃昌
86
又曰:天星皆有州圖分野角亢氐房心豫州之分尾箕幽州之分牽牛婺女揚州之分虚危青州之分營室東壁并州之分胃徐州之分畢昴兾州之分觜參益州之分東井輿鬼雍州之分栁七星張三河之分翼軫荆州之分折木之津燕之分大火宋之分夀星鄭之分鶉尾楚之分鶉火周之分鶉首秦之分實沉魏之分大梁趙之分降婁魯之分訾即移反于下反衛之分𤣥枵齊之分星紀呉之分太史掌之以觀祅祥
87
又曰:𥘿地於天官東井輿鬼之分野周地栁七星張之分野韓地角亢氐之分野趙地昴畢之分野燕地箕之分野齊地虚危之分野魯地奎之分野宋地房心之分野衛地營室東壁之分野楚地翼軫之分野呉地斗牛之分野
88
《漢武故事》曰西王母使者至東方朔死上問使者對曰朔是木帝精為𡻕星下逰人中以觀天下非陛下臣也
89
《漢書音義》曰瑞星曰景星亦曰德星妖星曰孛星彗星長星亦曰攙搶絶跡而去曰飛星光跡相連曰流星亦曰奔星星光曰芒
90
《後漢書》曰嚴光字子陵與光武為友後光武登阼忘之光怨帝是時太史云天上有客星恨帝帝曰豈非朕故人嚴子𨹧乎遽命徴之夜與子陵共卧光以脚加帝腹太史奏客星侵御座子陵縮脚客星尋退竟不仕
91
又曰:李固對詔陛下有《尚書》猶天之有北斗北斗天之喉舌《尚書》陛下之喉舌斟酌元氣運乎四時出納王命所為制氣之臣也
92
又曰:和帝分遣使者二人各至州郡觀採風謡二人當到益州投𠋫館吏李郃舎郃問曰二君發京師時知朝廷遣二使耶問何以知之郃指星云前有二星向益州分野
93
謝承《後漢書》曰呉郡周敞師事京房房為石顯所譛繫獄謂敞曰吾死後四十日客星必入天市即吾無辜之驗也房死後果如房言
94
東觀《漢書》記曰光武破聖公與伯叔書曰交鋒之日神星晝見太白清明
95
《蜀志》曰漢安二十五年劉豹向舉上言於先主曰乃年太白熒惑鎭從𡻕漢𥘉興五星聚𡻕星主義漢位在西義之上方故漢法常以𡻕星𠉀人主當有聖主起於此以致中興頃者熒惑復追𡻕見在胃昴為天維經曰帝星處之衆邪消亡於是先主即位
96
《續晉陽秋》曰桓𤣥庶母馬氏本𡊮眞之妓也與同列薛氏郭氏夏夜同出月下有銅甕水在其側見一流星墮瓮中驚喜共視見星如二寸火珠於水厎冏然明淨乃相謂曰此吉祥也誰當應之於是薛郭更以瓢接取並不得馬最後取星正入瓢中便飲之旣而若有感焉俄而懷𤣥𤣥雖簒位不終而數年之中榮貴極矣
97

《太平御覽》卷第五

太平御覽卷第六》

天部六》

天部六·星中》

1
《天文録》曰:格擇星狀如炎火下大上銳色黃白起地而上占曰格擇星見不種而獲不有土功必有大害
2
又曰:歸邪如星非星如雲非雲名曰歸邪司馬遷〈天官書〉曰歸邪見必有歸國者
3
又曰:六甲六星主分隂陽而紀節𠉀故在帝旁所以布政教而授民則也
4
又曰:平星《論語䜟》曰:平星主法合誠圖曰主建廷平主平天下之獄事若今廷尉之象
5
又曰:魚星主理隂陽事知雲雨之期也故讃曰漢中魚星知雲雨也占曰魚星明大河海水皆出又云魚星明則大
6
隂陽氣和魚星忽不明而在則魚多魚星亡則少魚
7
又曰:郎位一曰哀烏郎府也注曰郎位《周官》之元士漢官之光禄中散諌議三署郎中是其職也或曰郎位今尚書也
8
大象列星圖曰北極五星一名天極一名北極其第一星為太子第二星最明者為帝第三星為庶子餘二後宫屬也並在紫微宫中央故謂之中極其占明大則吉若變動則有憂今觀象之始始於中極者先尊以及卑自中以周外也其一人為首謂極第二星為首也
9
又曰:四輔四星在紫微宫中抱之細星也此為輔臣之位賛於萬機其占以小而明則𠮷若微闇則官不理
10
又曰:鈞陳六星在紫微宫中華蓋之下天帝所居之宫亦護軍將軍之象占以明則𠮷
11
又曰:華蓋七星其杠九星合十六星如蓋狀在紫微宫臨鈞陳以䕃帝坐占若正則𠮷若傾則凶也
12
又曰:女史一星在紫微宫內柱史北此婦人之官掌記宫中之事占以明則為記史直詞若不明則反是
13
又曰:柱下史一星在紫微宫內近《尚書》此左右掌記君之過其占以明則為史直詞若不明則詞不依過無眞實也又曰:《尚書》五星在紫微宫門內東南之隅此八座大臣之象故讃曰《尚書》納言夙夜諮謀占以小而明則君臣和
14
又曰:北斗七星近紫微宫南在太微北是為帝車以主號令運乎中央而臨制四方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北斗其魁四星為璿璣其杓三星為玉衡故書云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又其魁第一星為樞亦曰正星主陽德天子之象二曰璿亦曰法星主隂刑女主之位三曰璣亦曰令星主禍四曰權亦曰伐星主天理伐無道五曰衡亦曰殺星主中央助四旁殺有罪六曰開陽亦曰應星又一主天二主地三主火四主水五主土六主木七主金又一主秦二主楚三主梁四主呉五主隋六主燕七主齊
15
又曰: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如匡形故史遷曰斗魁戴匡其第六星名曰司禄此天之府計集所㑹也
16
又曰:宦者四星次帝座西南主侍者帝旁閹人也占以不明則𠮷若明則內臣專權
17
又曰:𫝑四星在太陽西北主刑餘人而用事者也占以不明為吉若明則閹官用權
18
又曰:輔一星附北斗杓第六星大臣之象也占欲其小而明則吉若大而明則臣奪君政若小而不明則臣不任職若明大與斗合者則國兵暴起
19
又曰:八榖八星在紫微蕃之外五車之北其八星一主稻二主𮮐三主大麥四主大豆五主小豆六主小麥七主粟八主麻子占其明則八榖成若暗則不成若一星不見則一榖不登若八星不見則國人有糊口之憂
20
又曰:房四星去氐十五度為明堂布政之宫占若移徙則國流逆均明則天下大同
21
又曰:傅說一星在尾後河中也蓋後宫女巫也主祝祠神靈祈禱以求子胤占若大而明則後宫多禱祈
22
又曰:杵三星在箕南主舂杵之用占若其縱則為豐若其撗則為飢
23
又曰:農丈人一星在南斗南主農正官也占明則為豐稔若暗則為飢歉
24
又曰:南斗六星去牽牛二十六度四分之一為天廟丞相太宰之位主薦賢良授爵禄又主兵機魁南二星為天梁中央二星為天相北二星杓曰天厨庭亦為夀命之期將有天子之事占其斗星盛明則王道和平爵禄行若不然反是也
25
又曰:河鼔三星在牽牛北主軍鼔蓋天子三將軍也中央大將軍也其南左星左將軍也其北右星右將軍也所以備𨵿梁而拒難也昔傳牽牛織女七月七日相見者則此是也故《爾雅》云河鼔謂之牽牛又古歌曰東飛伯勞西飛鷰黃姑織女時相見其黃姑者即河鼓也為呉音訛而然今之言者謂是列舎牽牛而㑹織女故為此分析令知斷其疑焉
26
又曰:𦥑四星在人星東南主舂𦥑占若覆則𡻕中人飢荒若仰則天下熟
27
又曰:內杵三星在人星旁主軍糧占若正直下對曰口則吉若偏與曰不相當則軍糧絶
28
又曰:漸臺四星屬織女左足主晷刻律吕占若明正則隂陽調而律吕和不然則否也
29
又曰:弧九星在狼東南謂天弓也主備賊盗常屬矢向狼星
30
又曰:天錢十星在北落西北主錢帛所聚占若明則府藏盈若不明則為虚耗
31
又曰:東壁二星去營室十六度天子圖書之袐府也占若明則圖書集道術行小人退君子入若不然則天子好武臣賤文士稽古忠正之臣隱親黨邪曲之人用也
32
又曰:羽林四十五星三三而聚在壘壁南主天軍占若星聚明則國安寧若星稀而動揺則兵革出
33
又曰:進賢一星在太微宫東華門東平道之西主訪賢薦士也占若明則賢人進若不明則否也
34
又曰:太微宫垣十星在翼珍北主天子之宫庭五帝之座十二諸侯府也其外藩南二星間名曰端門東第一星為左執法廷尉之象也
35
又曰:軒轅十七星在七星北如龍之體主雷雨之神後宫之象隂陽交感震為雷激為電和為雨怒為風亂為霧凝為霜散為露聚為雲氣立為虹蜺離為背矞分為抱珥此十四變皆軒轅主之
36
又曰:天街二星在畢昴間主國界也街南為華夏之國街北為戎夷之國
37
又曰:玉井四星在參西主水泉
38
石氏星經曰卷舌六星在昴北主䜛佞言語之吏若移動多口舌兵起星繁天下兵亂星少兵廢又曰:天䜛星在卷舌中亦主誹謗
39
又曰:天禀四星在昴南主積聚𮮐稷供享祀及御膳星明豐暗儉
40
又曰:天苑十六星在昴畢如環狀主天子苑囿五星守犯牛馬死
41
又曰:參旗九星在參畢間一曰天弓星不欲明明則白衣㑹邊兵動
42
又曰:闕丘二星在南河主天子門闕諸侯之兩觀也
43
又曰:文昌六星如半月形斗魁前為天府主天下集計事第一星名上將第二名次將第三名貴相第四名司録第五名司命第六名司法星光潤則天下安
44
又曰:大理四星在斗中亦為貴人牢又為執法之宫
45
又曰:庫樓十五星在左角南器府東一名天庫兵車之府星芒角兵起
46
又曰:招揺一星在梗河北主逺狄芒角則兵起
47
又曰:貫索九星在七公前為賤人牢口一星為門門欲開開即有赦星惣見獄事繁
48
豫章《列士傳》曰周騰字叔逹為御史桓帝欲南郊平明出叔逹仰首曰王者象星今宫中𪧐䇿馬星不出動帝何出焉四更皇子卒遂止
49
𨵿令內傳曰北斗一星面百里相去九千里置二十四氣四宿行四時五方立五星主五岳也
50
黄石公記曰黃石鎭星之精也
51
王子年《拾遺記》曰禹鑄九鼎擇雌金為隂鼎雄金為陽鼎太白星見九日不没
52
《莊子》曰夫道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傳說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乗東維𮪍箕尾而比於列星
53
《列子》曰星積氣之中有光耀者
54
抱扑子曰辰星水精生𤣥武𡻕星木精生青龍
55
又曰:人𥘉受氣皆應列宿之精值聖宿則聖值賢𪧐則賢也
56
《尸子》曰自井中視星所見不過數星自丘上以望則見始出也非明益也勢使然也𥝠井中也公丘上也
57
《淮南子》曰太微者太一庭也紫宫者太一之居也軒轅者帝妃之舎也咸池者水魚之囿也天河者羣神之闕也天河星名也闕猶門也
58
又曰:令雨師灑道使風伯掃塵髙誘注曰雨師畢星也風伯箕星也
59
又曰:歳星之所居五榖豐昌其對為衡𡻕乃殃
60
又曰:四守者所司賞罰許愼注曰四守紫宫軒轅咸池天河也
61
《家語》曰巫馬期為單父令戴星出入以理人
62
劉向《說苑》曰𤣥象著明莫大於日月察變之動莫著於五星也
63
又曰:秦胡亥立日月薄食山林淪亡枉矢光夜熒惑襲月景帝通紀曰彗星者天地之旂也
64
國精符曰地為山川山川之精上為星各應其州城分野為國作精神符驗也
65
五姓占曰君薄德義懦弱不勝任則太白失度經天作變易之象
66
樂汁圖曰天宫紫微宫也鈎陳後宫也大當正妃也大當鈎陳末大星也閣道北斗輔天理貴人牢為貴人作牢獄也文昌宫天五曹㑹府也𤣥戈招揺也皆備兵難之星梗河天矛也梗河一名天矛織女連營賤人牢連營貫索咸池五車五車咸池别名天𨵿叅旗伐也觜觹天廟也奎天豕也天矢婁也胃天倉也狼弧魚陵天船天苑卷舌天老人皆西方星名也栁主材木栁星主材木也
67
鄭𤣥注曰日月遺其珠囊珠謂五星也遺其囊者盈縮失度也
68
黃石公隂謀祕訣法曰熒惑者火之精御史之象主禁令刑罰
69
蔡邕《月令章句》曰天官五獸之於五事也左有蒼龍大辰之㒵右有白虎大梁之文前有朱雀鶉火之體後有𤣥武龜蛇之質中有大角軒轅麒麟之信
70
《風俗通》曰月與星並無光日照之乃光耳如以鏡照日則影見壁月初見西方月望後光見東北一照也
71
又曰:東方朔太白星精黃帝時為風后堯時為務成子周時為《老子》越為范蠡齊為鴟夷言其變化無常也
72
祖台之志怪曰呉未亡前常有紫赤氣見牛斗之間星官及諸善占者咸憂呉方興唯張茂先於天文尤精獨知為神剱之氣非江南之祥
73



《太平御覽》卷第六

大平御覽卷第七》

天部七》

1
   星下  瑞星  祅星附

天部七·星下》

1
《河圖》曰以德布精上為衆星
2
《龍魚河圖》曰:太白之精下為風伯之神主司非星辰之氣下為靈星之神主得土
3
《河圖》帝祕微篇曰帝滛泆政不平則奎有角
4
異苑曰陳仲弓從諸子姪造荀季和父家于時德星聚太
5
史奏五百里內有賢人聚
6
𮦀兵《書》曰:春斗為天𨵿軫為地梁夏角為天𨵿參為地梁又曰四箒星四向守之君有德天下豐熟
7
《古辯異》曰:仰觀天形如車蓋衆星累累如連珠
8
張衡靈憲曰星者體生於地精成於天列居錯峙各有攸屬中外之官帶名者百有二十可名者三百二十為星二千五百微星之數蓋一萬一千五百二十庶𩔖蠢蠢咸得係命不然何以惣而理諸
9
徐整長曆曰大星俓百里中星五十小星三十北斗七星間相去九千里皆在日月下
10
天文要集曰七公天之相也三公廷尉之象也上星上公也次星中公也星明則七輔強
11
天官星占曰歳星其國齊其位東方蒼帝之子人主之象也其色明而內實天下安寧夫歳星所居國人主有福不可加以兵𡻕星一曰攝提一曰重華一曰應星一曰經星一曰脩人𡻕星動人主怒無光仁道失𡻕星順行仁德加也𡻕星農官也主五榖春不勸農則𡻕星盈縮所在之國不可以罰小則民多病大則喜
12
又曰熒惑主夏位在南赤帝之子方伯之象也為天候主𡻕成敗司察祅孽所徃有兵為亂為賊為疾為䘮為飢為兵蓋天下不理也東西南北無有常出則有兵入則散周旋止息乃為死䘮
13
又曰鎮星主德女主之象也所居國有德不可以軍加也又曰辰星北之位黒帝之子宰相之祥也一名安調一名態星一名釣星一名伺晨主德常行四仲當出不出天下旱色黃五榖熟色白中謀泄色靑大臣憂
14
又曰太白位在西方白帝之子大將之象也一名天相一名大正一名大臣一名大皓一名明星
15
又曰紫微者天之帝坐也一名天營一名長垣
16
又曰北辰者一名天𨵿一名北極極者紫宫太一坐也太微者天闔也南端門間十星分為左右掖太微之宫天子之庭五帝之坐也北斗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方北斗魁第一星少微一名處士星明大而黄澤即賢士舉忠臣用招揺者常陽也一名矛盾胡星也
17
荆州星占曰五星天府一名天法主察姧謀
18
又曰軒轅主雷雨之神旁側郎位主𪧐衛
19
又曰河鼓一名三武一名天鼓
20
又曰市天子旗幟也大明則糴賤
21
又曰五車一名庫凡十四星五車中有三柱三星若不見兵盡起
22
又曰心為天王其宿三星一名天司空
23
又曰箕舌一星動則大風至不出三日
24
又曰箕宿四星第二星一名風后
25
又曰太白出東北為觀星出東南為明星出西方為太白楊泉物理論曰星者元氣之英水之精也
26
又曰日月之精為星辰星辰生於地
27
又曰星元氣之英日精也二十八𪧐度數有常故謂𢘆星𬐱䥫論曰常星猶公卿也衆星猶萬民也列星正則衆星齊常星亂則衆星墜矣
28
崔豹《古今注》曰漢明帝為太子時令樂人作歌《詩》曰:星重輝言太子比德故云重也
29
𢈔闡詩曰𤣥景如映壁繁星如散錦

天部七·瑞星》

1
易坤靈圖曰至德之萌五星若貫珠
2
《尚書》中𠉀曰帝堯即政景星出翼
3
《尚書考靈曜》曰天地開闢元曆名月首甲子冬首日月五星俱起牽牛𥘉日月若懸璧五星若編珠
4
《史記》曰黃帝時景星見形如半月可以夜作
5
又曰南極老人見則天下安
6
《漢書》曰髙祖𥘉入𨵿五星聚於東井秦分野
7
司馬遷《天官書》曰景星其狀無常常出有道之國
8
朱宣帝王丗紀曰神農氏之末少昊氏娶附寳見大電光繞北斗樞星照郊感附寳孕二十月生黄帝於壽丘
9
《魏志》曰桓帝時有黄星見楚宋之分殷馗言後五十𡻕當有真人起梁沛間其鋒不可當其後五十年曹公破𡊮紹天下莫敵矣
10
《晉中興書》曰元帝渡江𡻕鎭辰太白等四星聚於牛女間禹時鈎命决曰星累累若貫珠炳煥如連璧《帝命驗》曰有人雄起戴玉英履赤矛鄭玄注曰赤矛瑞星名
11
《河圖》曰大星如虹下流華渚女節意感生白帝也
12
孫氏瑞應圖曰景星者大星也狀如半月生於晦助月為明王者不𥝠人則見
13
又曰王者承天則老人星臨其國
14
天文録星占甘氏曰五星同色天下偃兵百姓安寜歌舞以行不見疾疹五榖大昌
15
《文子》曰精誠內形氣動於天則景星見
16
列星圖曰流星貫昴脩紀感而生禹

天部七·祅星》

1
劉向〈洪範〉傳曰彗者去穢布新者也此天所以去無道而建有德也
2
鄭𤣥曰彗星主掃除
3
又曰彗星者君臣失政濁亂三光五星逆錯變氣之所生
4
傳曰昭五年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漢申湏曰彗所以除舊布新也
5
又曰昭二十六年齊有彗星齊侯使禳之晏子曰無益也祗取誣焉天道不慆不貳其命若之何禳之且天有彗也以除穢也君無穢德又何禳焉詩曰唯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懐多福厥徳不回以受方國君無違德方國將至何患於彗
6
《爾雅》曰彗星為攙搶
7
《春秋》考異郵曰鯨魚死而彗星出《淮南子》亦云
8
《尚書》《帝命驗》曰天鼔動玉弩發天下驚
9
《史記》曰蚩尤旗𩔖彗而後曲象旗見則王者征伐四方
10
又曰齊景公三十二年彗出公坐柏寢歎曰堂乎堂乎誰有此乎羣臣皆泣晏子𥬇公怒晏子曰臣𥬇羣臣䛕甚景公曰彗星出東北當齊野寡人以憂晏子曰君髙臺𭰹池賦歛如弗得刑罰恐弗勝茀星將出彗星何懼乎公曰可穰乎晏子曰使神可祝而來亦可禳而去也百姓若怨以萬數而君令一人禳之安能勝衆口乎
11
又《天官書》曰天狗狀如奔星有聲其下止地𩔖狗望之如火光炎炎衝天其下圎如數頃田處上兊則黄色千里破軍殺將
12
又曰長庚如一疋布著天見則兵起
13
《漢書》曰獻帝𥘉平四年有流星八九丈西北行有聲如雷望如火照地是曰天狗金門之山有赤犬其聲下者有兵也
14
又曰哀帝建平二年彗出牽牛日月五星所從起曆數之元三正之始彗而出之改更之象也其後王莾篡國
15
又曰:枉矢𩔖大流星虵行而蒼黒望如有毛
16
又曰:鄒陽上書曰衛先生為秦畫長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17
《漢書·天文志》曰:凡月蝕五星其國皆亡𡻕以飢熒惑以亂鎭以殺太白強國以戰辰以女亂
18
又曰:始皇之時十五年間彗星四見乆者八十日長或竟天後秦并六國外攘四夷死者如亂麻
19
《後漢書》曰安帝永𥘉二年正月太白晝見占云為強臣是時鄧氏方盛此其應也
20
《續漢書》曰靈帝光和中國星見東南如炬十餘日其後黄巾張角起𡊮紹董卓亂
21
西漢詞圃曰項籍之敗星孛大角
22
呉志曰孫權時有長星從東南出羣星從之
23
又曰:司馬宣王圍公孫淵夜有大流星長數十丈墜襄平東及淵起當流星處斬之
24
《晉書》曰:張華為司空中台星拆少子韙勸華遜位華云天道𤣥逺湏修德以應之
25
孫氏《晉陽秋》曰有星赤而芒角自東比徃西南没于諸葛亮營俄而亮卒
26
又曰:㑹稽謝敷字慶緒隱若耶山𥘉月犯少微星少微一名處士星時戴逵名著於敷時人憂之俄而敷死故㑹稽人士嘲曰呉中髙士求死不得死
27
《宋書》曰吳孫休永安元年有諸子羣嬉中有異眼光芒爚爚外射諸兒問之曰我熒惑也將示爾三公歸于司馬言畢乃聳身而躍仰視之若曵一疋練有頃而没後四年蜀亡六年魏廢二十一年呉平是歸司馬也
28
又沈懷文傳曰時熒惑守南斗上乃廢西州舊館使西陽王子尚移居東城以厭之懷文曰天道示變冝應之以德今雖空西州恐無益也
29
《唐書》曰有星孛于虚危歷于氐百餘日乃滅太宗謂羣臣曰天見彗星是何祅也虞丗南曰昔齊景公時有彗星見公問晏嬰對曰公穿池沼畏不𭰹起臺榭畏不髙行刑罰畏不重是以天見彗星為公誡耳景公懼而脩德後十六日而星没臣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若德義不脩雖獲麟鳯終是無𥙷但政事無闕雖有災何損於時然願陛下勿以功髙古人而自矜伐勿以太平漸乆而自驕怠愼終如始彗星雖見末足為憂
30
又曰:元和八年太白犯上相歷執法占者言今之三相皆不利始輕末重月餘李絳以足疾免明年十月李𠮷甫以暴疾卒九年六月武元衡為盗所害
31
又曰:李晟初屯渭橋時熒惑守𡻕乆之方退賔介或勸曰今熒惑已退皇家之利也可速用兵晟曰天子外次人臣但當死節垂象𤣥逺吾安知天道耶至是謂叅佐曰前者士大夫勸晟出兵非敢拒也且軍可用之不可使知之常聞五緯盈縮無准晟懼復來守𡻕則我軍不戰而自潰矣叅佐歎服皆曰非所及也
32
又曰:傳弈相州鄴人也尤暁天文曆數隋開皇中以儀曹事漢王諒舉兵謂奕曰今兹熒惑入井是何祥也弈對曰天上黃道經其中正是熒惑行路所渉不為恠異若熒惑入地上井是為灾也
33
郭子撗洞𭁷記曰武帝甞見彗星東方朔折指星之木以授帝帝以指彗彗遂没星出之夜野獸皆鳴或說為獸鳴星《吕氏春秋》曰宋景公時熒惑在心公召子韋問焉子韋曰禍當君可移於相公曰相所與理國家也曰可移於百姓曰百姓死寡人將誰為君曰可移於𡻕公曰𡻕飢人餓必死焉為人君而殺其人誰以我為君乎子韋曰君有至德之言三天必三賞君熒惑必徙三舎後果三徙
34
《晏子春秋》曰景公時熒惑守虚朞年去晏子曰虚齊之分野當強為善公乃去𡨚聚之獄振孤敬老行之三日而熒惑遷
35
尉繚子曰昔楚將軍子正與齊戰未合初夜彗星出柄在齊所在勝不可擊子正曰彗何知明日與齊戰大破之
36
天文録曰積尸大陵之尸也石氏曰積尸明有大䘮死人如立丘山也
37
又曰:孛星者彗星之屬也偏指曰彗芒氣四出曰孛孛謂孛孛然也
38
又曰:五星反羽其下之國不可乆處反羽者光芒上大下小狀如反羽也
39
又曰:昴者天之耳也主西方故《爾雅》曰西陸昴也
40
星讃曰昴主獄事典治囚也又胡星也一曰旄頭旄頭者天執罕畢前驅者之所罰也
41
《河圖》稽耀鈎曰辰為枉矢流射所誅
42
又曰:熒惑散為蚩尤旗主惑亂
43
又曰:太白散為天狗主兵
44
又曰:𡻕星流為國皇主內難
45
《太平御覽》卷第七

太平御覽卷第八》

天部八》

1
   雲  霄  漢  霞

天部八·雲》

1
《釋名》曰:雲猶云云衆盛也
2
《說文》曰:雲大澤之潤氣也
3
又曰雲山川氣也從雨云象回轉形也霠於金反雲覆日也霃音沉於檢反雲乆隂也凄雨雲起也雨雲貌也詩云有渰凄凄興雨祁祁
4
《易》曰:雲行雨施品物流形
5
又曰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覩
6
又曰召雲者龍
7
又曰雲上於天需
8
又曰坎為雲
9
又曰宻雲不雨自我西郊宻静也雲靜止不加雨渝紂恩澤不加於民也不雨之灾自其君也西郊亦謂文王也
10
《詩》曰:薈兮蔚兮南山朝躋注曰薈蔚雲興貌南山曹南山躋升雲也
11
又曰上天同雲雨雪紛紛
12
又曰英英白雲露彼菅茅英英白雲皃露亦有雲言天地之氣無微不着無不覆養也禮曰天降時雨山川出雲
13
又曰山林川谷丘陵能出雲為風雨
14
《周禮》曰保章氏以五色雲物辨吉凶之祲象
15
占視曰旁雲氣青為䖝白為䘮赤為兵荒黒為水黄為豊傳曰凡分至啓閉必書雲物為備故也分謂《春秋》分至謂冬夏至啓立春夏也陽氣用事為啓閉立秋冬也隂氣用事為閉雲五雲也風氣日月星辰也分至啓閉天地之大節隂陽之分也故遂登觀臺望氣以審祅祥變禍亂之氣先見於八節書其雲物之形言其所致務為之備也
16
又曰魯哀公五年有雲如衆赤鳥夾日以飛三日楚使問周太史太史曰其當王身乎日為君祅氣守之雲在楚若上禍不及他國也若禜之可移於令尹司馬也王曰除心腹之疾而寘諸股肱何益終不禜孔子曰楚昭王知天道矣不失國冝哉
17
又曰黃帝氏以雲紀官故為雲師而雲名有景雲之瑞
18
《公羊傳》曰觸石而出膚寸而合不崇朝而徧雨乎天下者惟㤗山雲爾
19
語曰不義而冨且貴於我如浮雲
20
易通卦驗曰冬至陽雲出箕如樹木之狀小寒合凍蒼陽雲出氐大寒降雪黑陽雲出心立春青陽雲出房如積水雨水黃陽雲出亢驚蟄赤陽雲出翼春分正陽雲出張如積白鵠清明白陽雲出奎榖雨大陽雲出張如車蓋立夏常陽雲出觜赤如珠小滿上陽雲出七星芒種長陽雲出維夏至少隂雲出如水波小暑雲五色出大暑隂雲出南赤北蒼正秋濁隂雲出如赤繒處暑赤雲出白露黃隂雲出秋分白隂雲出寒露正隂雲出如冠纓霜降大隂雲出上如羊下如磻石立冬隂雲出而黒大雪隂雪出而分冬至日謹𠉀見雲送迎從其郷來𡻕美民和
21
京房易飛候曰凡𠉀雨有黒雲如羣羊奔如飛鳥五日必雨
22
又曰視四方常有大雲五色其下賢人隱也青雲潤澤蔽曰在西北為舉賢良黃雲如覆車大豐也
23
又曰凡𠉀雨以晦朔弦望有蒼黒雲細雲如杼軸蔽日月五日必雨
24
《尚書》中候曰堯沉壁於河白雲起迴風摇落
25
又曰周成王舉堯舜禮沉璧于河白雲起而青雲浮至乃有蒼龍負圖臨河也
26
《尚書大傳》曰舜為賔客禹為主人百工相和而歌卿雲于時八風循通卿雲藂䕺注言和氣應也䕺或為族
27
又曰五岳皆觸石出雲膚寸而合不崇朝而雨
28
又曰舜時卿雲見於時百工和歌舜歌曰卿雲爛兮糺漫漫或以雲為出岫迴薄而難以名狀也
29
《禮統》曰雲者運氣布恩普愽也
30
禮斗威儀曰人君乗水而王其政和平則景雲見也
31
又曰景明也言雲氣光明也
32
又曰周成王治平觀於河青雲浮於河也
33
《春秋》文耀鈎曰楚有蒼雲如霓圍軫七蟠中有荷斧之人向軫而蹲於是楚唐史畫遺灰而雲滅故曰唐史之䇿上滅蒼雲宋均注曰軫楚分也雲水氣灰火氣畫遺灰故雲滅
34
《春秋元命苞》曰隂陽聚為雲
35
《春秋說題辭》曰雲之為言運也觸石而起謂之雲含陽而起以精運也
36
《春秋合誠圖》曰帝堯之母曰慶都生而神異常有黃雲覆上
37
《春秋》孔演圖曰舜之將興黃雲升於堂
38
又曰湯將興白雲入房白雲金精入湯房也
39
《孝經》援神契曰王者德至山陵則景雲見
40
又曰天子孝則景雲見
41
《史記》曰: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郁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雲𡖖雲喜氣也
42
又曰髙祖過沛擊筑自為歌曰大風起兮雲飛楊威加海內兮歸故郷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43
又曰:范曽云髙祖之上有雲為龍虎之形此天子氣也
44
又曰:黃帝與蚩尤戰於𣵠鹿之野常有五色雲氣金枝玉葉正於帝上有花葩疋加反之象因作華蓋
45
《漢書·郊祀志》曰武帝封㤗山夜有光晝有白雲起於封中
46
又曰:封㤗山後雲氣成宫闕
47
《漢書》曰相如作大人賦帝覽之飄飄有凌雲之氣
48
又曰:武帝迎汾隂鼎至甘泉宫黃雲蓋其上
49
又曰:宣帝祠甘泉有頃紫雲從西北來散於殿前
50
范曄《後漢書》曰:樊英隱於壷山之陽曽有𭧂風從西方起英謂學者曰成都市火甚盛因含水西向漱之時客有從蜀郡來者云是日大火有黒雲卒從東方起湏㬰大雨火滅
51
《魏志》曰:文帝生於沛國譙縣上有雲氣青色而圎蓋終日乃解望氣者以為至貴人之證非人臣之氣
52
《蜀志》曰劉備為兒戯於桑樹下上有雲覆童童如車蓋𣈆《書》曰:樂廣有風姿衛瓘曰此人若披雲霧而覩青天又曰:阮咸性曠逹不拘顔延年五君詠曰仲容青雲器又曰:咸和元年雲𨷖聲如𭧂風雨
53
《宋書》曰大明八年宣太后陵前後數有光及五色雲芳香四滿又五采雲在松上如車蓋
54
又曰:孝康建元二年二月乙未日上有雲如錦文光色潤澤
55
又曰:丗祖在江州起義建牙軍有紫雲二叚落于身上《穆天子傳》曰天子觴西王母於瑶池之上王母為謡曰白雲在天丘陵自出道路悠逺山川間之
56
東方朔傳曰凡占長吏東耕當視天有黃雲來覆車五榖大熟青雲致兵白雲致盗烏雲多水赤雲有火
57
長沙𦒿舊傳曰祝良為洛陽令時大旱告誠引罪紫雲沓起
58
漢武帝內傳曰帝登㝷眞之臺齊戒到七月七日夜忽見天西南如白雲起直來趣宫湏㬰聞雲中簫鼔之聲復半食頃西王母至乗紫雲之輦臨發雲氣勃鬱盡為香氣《漢武故事》曰上幸梁父祠地主其日山上有白雲又曰:呼萬𡻕聲封禪之上肅然白雲為蓋
59
東方朔十洲記曰天漢三年月氏音支國獻神香使者曰國有常占東風入律百旬不休青雲干吕連月不散意中國將有好道君故搜竒藴而貢神香也
60
《西京𮦀記》曰瑞雲曰慶雲曰景雲雲五色曰慶或曰𡖖雲雲外赤內青謂之矞雲雲二色曰矞亦瑞雲也矞以律反雨雲曰油雲《孟子》曰油然作雲霈然下雨雪雲曰同雲詩云上天同雲雨雲雰雰同雲謂雲隂竟天同為一色雲師曰屏翳《吕氏春秋》曰屏翳曰雨師雲將亦雲之師司馬彪注《莊子》云雲將,雲之主帥。
61
劉澄之揚州記曰婁縣有馬鞍山天將雨輙有雲起來映此山山出雲應之乃大雨
62
枹朴子玉䇿記曰千歳之龜五色具焉浮於蓮葉之上或在藂蓍之下其上時有白雲
63
《風土記》曰:烏程縣𪨨音卞山望氣云有黃氣紫雲大呉故改葬焉
64
王子年《拾遺記》曰崐崘山有九層從上來一層有雲氣五色從下望之皆有城闕之象
65
又曰:崑崙者西方曰須彌山九層其第七層有景雲出以映朝日
66
又曰:爛石色紅似肺燒之有香煙聞數百里煙氣昇天則成香雲香雲遍潤則成香雨
67
捜神記曰薊子訓至洛見公𡖖數十處去後皆白雲起王韶之始興記曰堯山長嶺望之如雲
68
張野廬山記曰有白雲冠帶峯巖呼為山帶
69
洞𭁷記曰吉雲之國俗常以雲占吉凶有吉事則滿室五色照人着草木皆成五色露
70
《莊子》曰廣成子謂黃帝白汝治天下雲氣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黃而落奚足語至道
71
又曰:華封人謂堯曰夫聖人鶉居而鷇飲鳥行而無章章𫐠天下有道與物皆昌千歳厭丗去而上仙乗彼白雲至於帝郷
72
《抱朴子》曰俗有見逰雲西馳而謂月之東行
73
《孟子》曰油然作雲霈然下雨
74
又曰:湯一征自葛始天下從之人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淮南子》曰周雲之巃力孔反七孔反力交反土交反歩光反薄而為雨周雲宻也尞摷彭薄藴積之貌
75
又曰:伯益作井而龍登𤣥雲龍在黄泉下恐害及故去
76
又曰:山雲蒸柱礎潤
77
又曰:八極之雲是雨天下
78
《吕氏春秋》曰山雲草莾水雲魚鱗旱雲煙火雨雲水氣無不比𩔖其所生以示人
79
又曰:至亂之化君相賊其雲狀有若犬馬若白鵠車者遁甲開山圖曰遼東有襄平山多饒鬼目之菜生而有神虎龍虵大魚守之雲氣覆之食之令人不飢榮氏注曰鬼目菜形似魚守芝草常有氣如龍虎虵魚之狀
80
《河圖》帝通紀曰雲者天地之本也
81
《河圖》始開曰黃泉之埃上為黃雲青泉之埃上為青雲赤泉之埃上為赤雲白泉之埃上為白雲𤣥泉之埃上為𤣥雲
82
《河圖》括地象曰崑崙山出五色雲氣
83
兵書曰有雲如丹虵隨星後大戰殺將
84
又曰:韓雲如布趙雲如牛楚雲如日宋雲如車魯雲如馬衛雲如犬周雲如輪秦雲如羙人魏雲如䑕齊雲如絳衣越雲如龍頭蜀雲如囷言當處雲似之
85
又曰:雲如雄雉或如雄雞臨城其城必降
86
魏武兵書節要曰孫子稱司雲氣非雲非煙非霧形似禽獸客吉主人忌
87
韋頻秦書曰符堅時有黃雲五色時以為瑞賜民酺五日黃子發相雨書曰四方有濯魚雲疾者立雨濯魚雲遟者雨少難至江漢雲疾者即日雨
88
《洛書》曰蒼帝起青雲扶日赤帝起赤雲扶日黃帝起黄雲扶日白帝起白雲扶日
89
軍國占𠋫曰若王子曰有黒雲似一疋布者其國兵起天文要集曰河有黒雲狀似船若一疋布維河不出十日大雨
90
又曰:北斗者不欲雲覆之有黒雲覆之天大雨
91
地圖曰望石氣如浮雲其珠玉之精也
92
京房風角要訣曰𠋫雨法有黒雲如一疋帛日中即一日大雨二疋為二日雨三疋為三日雨
93
黃帝岐伯經曰岐伯乗絳雲之車駕十二白鹿遊於蓬萊之上
94
徐幹《中論》曰:文王遇姜公於渭陽灼然如披雲見白日
95
孫氏瑞應圖曰景雲者太平之應也一曰非氣非煙五色氛氲謂之慶雲
96
《瑞應圖》曰:矞雲瑞雲也有狀外赤內黃
97
《歸藏》曰有白雲自蒼梧入大梁
98
《論衡》曰:龍無雲雨不能叅天
99
吳範占𠉀風氣祕訣曰有青雲如雉兎臨城營軍敗走《山海經》曰符陽之山怪雲所出
100
陸賈《新語》曰: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月也
101
宋玉〈髙唐賦·叙〉曰:楚襄王與宋玉遊雲夢之臺髙唐之觀上有雲氣須㬰之間變化無窮問曰此何氣也玉曰朝雲也昔者先王甞遊髙唐殆而晝寢夢見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髙唐之客聞君遊髙唐願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髙丘之岨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旦朝視之如言故為立廟號曰朝雲
102
孫𡖖雲賦曰圎者中䂓方者中矩
103
又曰:託地而㳺宇反風而下雨
104
《楚詞》曰青雲衣兮白電裳
105
又曰:冠青雲之崔巍
106
漢武帝秋風辭曰秋風起兮白雲飛
107
司馬相如封禪頌曰自我天覆雲之油油雲行皃
108
魏文帝詩曰西北有浮雲亭亭似車蓋
109
應瑒詩曰清朝浮四海日暮歸故山
110
張孟陽詩曰流波戀舊浦行雲思故山
111
傳𤣥詩曰浮雲含愁氣悲風坐自嘆
112
又𤣥歌詩曰青雲徘徊謂我愁
113
又曰:雲為車兮風為馬玉在山兮蘭在野雲無期兮風有止思心多端誰能理
114
陸機雲賦曰望九畿以逺肆明皇極而永舒蔽陽光於晹谷闇天文於帝居齊濛荒於無極等渾昧於太初
115
又浮雲賦曰若層臺髙觀重樓疊閣或如種首之鬰律乍似塞門之寥廓若靈園之列樹攅寳耀之炳粲金柯分玉葉散龍逸蛟起熊厲虎戰鸞翔鳯翥鴻鶴驚奮
116
成公綏雲賦曰舒則弥綸覆四海卷則消液入無形狎獵鱗次叅差交錯狀崔巍其不安吁可畏而欲落龍伸蠖屈蜿蟬逶迤連翩鳯飛虎轉相隨或繡文錦章衣微要妙綿邈凌虚輕翔縹緲
117
陶潜歸去來曰雲無心而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天部八·霄》

1
𨵿令尹喜內傳曰當喜在胎之始其母夢絳霄流繞其身有長人謂曰汝咽之旣覺口盈味屋生𩀱光若日飛流滿堂良乆不知所在
2
枹朴子曰凌厲九霄
3
《淮南子》曰隂陽為騶乗雲凌霄與造化俱
4
《廣雅》曰赤霄常霄氣與造化俱許愼注曰霄其霧
5
雜字詁訓曰霄摩天赤氣也
6
《楚辭》曰若王喬之乗雲載赤雲而陵青霄
7
楊雄〈甘泉賦〉曰騰青霄而軼浮景
8
孫楚鶴賦曰假使此鳥生島崑崙長於丹穴遊遨𤣥圃縹霄之際
9
左思〈蜀都賦〉曰干青霄而透出舒丹氣而為霞
10
郭璞遊仙詩曰㝷仙萬餘日今乃見子喬振髮戴翠霞解褐披絳霄

天部八·漢》

1
詩曰倬彼雲漢昭回于天倬明也
2
又曰:倬彼雲漢為章于天
3
傳曰昭公四年星孛及漢水祥也賈逵解曰天漢水也或曰天河
4
《爾雅》曰析木謂之津箕斗之間漢津也郭璞注曰津漢津也箕龍尾斗南斗天漢之津梁
5
《大戴禮》曰〈夏小正〉月七日漢案户漢天河也案户言直南北也
6
《孝經》援神契曰河者水之伯上應天漢
7
《史記·天官書》曰:漢者金之散氣其夲曰水漢星多則多水少則旱孟康曰漢河漢也水生於金也
8
《漢書》曰項羽封髙帝為漢王帝不恱蕭何謀曰語曰天漢其稱甚羙願大王王漢撫其民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
9
《搜神記》曰謝端少䘮父母為隣人所養年十七未婚後感天漢中白水素女潜為其炊以備飲食端後怪而潜𠉀之得見言曰天哀忍孤貧恭順使我相為守舎今旣見便去留不可
10
《愽物志》曰:舊說天河與海通近丗有居海者年年八月有人浮查來甚大徃反不失期此人乃多賫粮乗查去忽忽不覺晝夜奄至一處有城郭居舎望室中多見織婦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驚問此人何由至此此人即問為何處荅曰君可詣蜀嚴君平此人還問君平君平曰某年某月有客星犯斗牛即此人到天河也
11
枹朴子曰天河從北極分為兩頭至于南極其一經南中過其一經東井中過河者天之水也隨天而轉入地下過張衡靈憲曰水精為天漢
12
《河圖》括地象曰河精上為天漢
13
三輔黄圖曰始皇都咸陽端門四逹以則紫宫渭水貫都以象天河撗橋南渡以法牽牛
14
物理論曰星者元氣之英水之精也氣發而升精華上浮宛轉隨流名之曰天河一曰雲漢衆星出焉
15
集林曰昔有一人㝷河源見婦人浣紗以問之曰此天河也乃與一石而歸問嚴君平云此織女支機石也
16
古詩曰河漢清且淺相去詎㡬許盈盈一水間脉脉不得語
17
傳𤣥擬天問曰七月七日牽牛織女時㑹天河
18
唐宋之間明河篇曰明河可望不可親願得乗槎一問津更將織女支機石還訪成都賣卜人

天部八·霞》

1
漢武內傳曰上元夫人謂西王母曰阿瓊有六甲之術用之可以遊景雲之宫登流霞之堂
2
十洲記曰崑崙山之上有瓊華之室紫翆丹房景雲燭日朱霞九光
3
王子年拾遺曰燕昭王二年海人乗霞舟獻龍膏
4
又曰:崑山第八層有五色霞
5
枹朴子曰咀六氣於丹霞
6
《楚辭》曰漱正陽而含朝霞
7
《河圖》曰崙崑山有五色水赤水之氣上蒸為霞而赫然《論衡》曰河東蒲坂項曼都好道學仙去三年而反家問其狀都曰欲飲食仙人輒飲我以流霞毎飲一柸數日不飢楊雄〈甘泉賦〉曰吸青雲之流霞兮飲若木之露英
8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曰霞駮雲蔚若隂若陽
9
魏文帝辭曰丹霞蔽日彩虹垂天
10
曹子建〈洛神賦〉曰逺而望之皎若太陽昇朝霞
11
阮籍清思賦曰厭白玉以為面霏丹霞以為裳
12
左思〈蜀都賦〉曰舒丹氣而為霞
13
陸機列仙賦曰即絳闕于朝霞
14
陸機雲賦曰外聚紫霞
15
郭璞〈江賦〉曰撫凌波而鳬躍吸翠霞而夭矯
16
孫綽天台山賦曰赤城霞起以建摽
17
張孟陽詩曰朝霞迎白日丹氣臨暘谷
18
郭璞遊仙詩曰朝霞升東山朝日何晃朗
19
嵇含恱晴詩曰朝霞炙瓊林夕影映靈芝
20


《太平御覽》卷第八
URN: ctp:ws830860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