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檢索內容: |
---|
檢索範圍: 晉書 |
條件: 提到「江州刺史」 |
Total 6 |
《帝紀第七 顯宗成帝 康帝》
8 ![]() | 秋七月癸丑,使持節、都督江州諸軍事、江州刺史、平南將軍、觀陽伯應詹卒。 |
9 ![]() | 八月,以給事中、前將軍、丹陽尹溫嶠為平南將軍、假節、都督,江州刺史。 |
16 ![]() | 四年春正月,帝在石頭,賊將匡術以苑城歸順,百官赴焉。侍中鐘雅、右衛將軍劉超謀奉帝出,為賊所害。戊辰,冠軍將軍趙胤遣將甘苗討祖約于歷陽,敗之,約奔於石勒,其將牽騰帥眾降。峻子碩攻臺城,又焚太極東堂、秘閣,皆盡。城中大饑,米斗萬錢。二月,大雨霖。丙戌,諸軍攻石頭。李陽與蘇逸戰於柤浦,陽軍敗。建威長史滕含以銳卒擊之,逸等大敗。含奉帝御於溫嶠舟,群臣頓首號泣請罪。弋陽王羕有罪,伏誅。丁亥,大赦。時兵火之後,宮闕灰燼,以建平園為宮。甲午,蘇逸以萬餘人自延陵湖將入吳興。乙未,將軍王允之及逸戰于溧陽,獲之。壬寅,以湘州并荊州。劉曜太子毗與其大司馬劉胤帥百官奔于上邽,關中大亂。三月壬子,以征西大將軍陶侃為太尉,封長沙郡公;車騎將軍郗鑒為司空,封南昌縣公;平南將軍溫嶠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始安郡公。其餘封拜各有差。庚午,以右光祿大夫陸曄為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復封高密王紘為彭城王。以護軍將軍庾亮為平西將軍、都督揚州之宣城江西諸軍事、假節,領豫州刺史,鎮蕪湖。夏四月乙未,驃騎將軍、始安公溫嶠卒。秋七月,有星孛於西北。會稽、吳興、宣城、丹陽大水。詔復遭賊郡縣租稅三年。八月,劉曜將劉胤等帥眾侵石生,次於雍。九月,石勒將石季龍擊胤,斬之,進屠上邽,盡滅劉氏,坑其黨三千餘人。冬十月,廬山崩。十二月壬辰,右將軍郭默害平南將軍、江州刺史劉胤,太尉陶侃帥眾討默。是歲,天裂西北。 |
30 ![]() | 帝少而聰敏,有成人之量。南頓王宗之誅也,帝不之知,及蘇峻平,問庾亮曰:「常日白頭公何在?」亮對以謀反伏誅,帝泣謂亮曰:「舅言人作賊,便殺之,人言舅作賊,復若何?」亮懼,變色。庾懌嘗送酒於江州刺史王允之,允之與犬,犬斃,懼而表之。帝怒曰:「大舅已亂天下,小舅復欲爾邪?」懌聞,飲藥而死。然少為舅氏所制,不親庶政。及長,頗留心萬機,務在簡約,常欲於後園作射堂,計用四十金,以勞費乃止。雄武之度,雖有愧於前王;恭儉之德,足追蹤於住烈矣。 |
1 ![]() | 康皇帝諱岳,字世同,成帝母弟也。咸和元年封吳王,二年徙封瑯邪王;九年拜散騎常侍,加驃騎將軍,咸康五年遷侍中、司徒。八年六月庚寅,成帝不豫,詔以瑯邪王為嗣。癸巳,成帝崩。甲午,即皇帝位,大赦。諸屯戍文武及二千石官長,不得輒離所局而來奔赴。己亥,封成帝子丕為瑯邪王,奕為東海王。時帝諒陰不言,委政于庾冰、何充。秋七月丙辰,葬成皇帝于興平陵。帝親奉奠於西階,既發引,徒行至閶闔門,升素輿,至於陵所。己未,以中書令何充為驃騎將軍。八月辛丑,彭城王紘薨。以江州刺史王允之為衛將軍。九月,詔瑯邪國及府史進位各有差。冬十月甲午,衛將軍王允之卒。十二月,增文武位二等。壬子,立皇后褚氏。 |
2 ![]() | 建元元年春正月,改元,振恤鰥寡孤獨。三月,以中書監庾冰為車騎將軍。夏四月,益州刺史周撫、西陽太守曹據伐李壽,敗其將李恒于江陽。五月,旱。六月壬午,又以束帛徵處士尋陽翟湯、會稽虞喜。有司奏,成帝崩一周,請改素服,御進膳如舊。壬寅,詔曰:「禮之降殺,因時而寢興,誠無常矣。至于君親相準,名教之重,莫之改也。權制之作,蓋出近代,雖曰適事,實弊薄之始。先王崇之,後世猶怠,而況因循,又從輕降,義弗可矣。」石季龍帥眾伐慕容皝,皝大敗之。秋七月,石季龍將戴開帥眾來降。丁巳,詔曰:「慕容皝摧殄羯寇,乃云死沒八萬餘人,將是其天亡之始也。中原之事,宜加籌量。且戴開已帥部黨歸順,宜見慰勞。其遣使詣安西、驃騎,咨謀諸軍事。」以輔國將軍、琅邪內史桓溫為前鋒小督、假節,帥眾入臨淮,安西將軍庾翼為征討大都督,遷鎮襄陽。庚申,晉陵、吳郡災。八月,李壽死,子勢嗣偽位。石季龍使其將劉寧攻陷狄道。冬十月辛巳,以車騎將軍庾冰都督荊江司雍益梁六州諸軍事、江州刺史,以驃騎將軍何充為中書監、都督揚豫二州諸軍事、揚州刺史、錄尚書事,輔政。以瑯邪內史桓溫都督青徐兗三州諸軍事、徐州刺史,褚裒為衛將軍、領中書令。十一月己巳,大赦。十二月,石季龍侵張駿,駿使其將軍謝艾拒之,大戰于河西,季龍敗績。十二月,高句驪遣使朝獻。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3。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