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六十二

《卷六十二》[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欽定四庫全書
2
欽定續文獻通考卷六十二
3
職官考
4
等,謹按馬端臨考,自公孤以及鎮戍、闗市等官,後即繼以散官,大率古者不任以事,則置之散,而後世以職為實,以散為號。岳氏愧郯録》既詳言之矣。今考《宋史》,南渡少所改革,而遼史則無可考者,若金、元、明則直以階為散具,列於左。
5
文散官
6
金文散官四十二階
7
從一品上曰開府儀同三司,中曰儀同三司中,次曰特進,下曰崇進。正二品上曰金紫光祿大夫,下曰銀青榮祿大夫。從二品上曰光祿大夫,下曰榮祿大夫。正三品上曰資徳大夫,中曰資政大夫,下曰資善大夫。從三品上曰正奉大夫,中曰通奉大夫,下曰中奉大夫。正四品上曰正議大夫,中曰通議大夫,下曰嘉議大夫。從四品上曰太中大夫,中曰中大夫,下曰少中大夫。正五品上曰中議大夫,中曰中憲大夫,下曰中順大夫。從五品上曰朝請大夫,中曰朝散大夫,下曰朝列大夫。舊口奉徳大夫,海陵天德二年更。正六品。上曰奉政大夫,下曰奉議大夫。從六品上曰奉直大夫,下曰奉訓大夫。正七品上曰承徳郎,下曰承直郎。從七品上曰承務郎,下曰儒林郎。正八品上曰文林郎,下曰承事郎。從八品上曰徵事郎,下曰從仕郎。正九品上曰登仕郎,下曰將仕郎,從九品上曰登仕佐郎,下曰將仕佐郎。此二階,世宗大定十四年創增臣。等。謹按馬端臨考載文散官特進下無崇進大夫,階內無榮祿、資徳、資政、資善、少中嘉議、奉議奉訓等名,而金有之,則皆其所增置者也。若前此有中散而無中議、中憲中順,且中奉在中大夫之下,金乃列於前,奉直在中散之後,朝請之前,金乃列於奉議下,則皆其所添改者也。郎階內前此有朝議、朝請、朝散、朝奉、承議、奉議、通直、宣教、宣議、徵事、給事、承奉、從事、從政、修職、廸功等名,金乃無之。前此無「承徳、承直、承務、承事、從仕、登仕、將仕」等名,金乃有之,則皆其所更定者也。又百官內有正一品,而官階自從一始,亦與前後代異。
8
元文散官四十二階
9
正一品曰開府儀同三司儀同三司、特進、崇進、金紫光祿大夫。銀青榮祿大夫。從一品。曰光祿大夫、榮祿大夫。正二品。曰資徳大夫、資政大夫、資善大夫。從二品。曰通奉大夫、正奉大夫、中奉大夫。正三品。曰正議大夫、通議大夫、嘉議大夫。從三品。曰太中大夫、中大夫。亞中大夫舊曰少中,仁宗延祐時改亞中。正四品。曰中議大夫、中憲大夫、中順大夫。從四品。曰朝請大夫、朝散大夫、朝列大夫。正五品。曰朝政大夫、奉議大夫。從五品。曰奉直大夫、奉訓大夫。正六品曰承徳郎、承直郎。從六品。曰儒林郎、承務郎。正七品。曰文林郎、承事郎。從七品曰徴事郎、從事郎。正八品曰登仕郎、將仕郎。從八品曰登仕佐郎、將仕佐郎。
10
《元史百官志曰:右四十二階,自一品至五品為宣授,六品至九品為勅,授勅授則中書署牒,宣授則以制命之。一品至九品者服紫,六品至七品者服緋,八品至九品者服緑,武官以下皆如之。其官常對品,惟九品無散官,則但舉其職而已。武官雜職皆如之。
11
等謹按元制,大約與金同,所不同者,元以一品分正、從乃金之正、從二品,而正二品至從八品,即金之正三品至從九品,特自八品而止耳。明文,散官四十四階。
12
正一品曰初授特進榮祿大夫,升授特進、光祿大夫。從一品曰初授榮祿大夫,升授光祿大夫。正二品曰初授資善大夫,升授資政大夫,加授資徳大夫。從二品曰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正三品曰初授嘉議大夫,升授通議大夫,加授正議大夫。從三品曰初授亞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太中大夫。正四品。曰初授中順大夫,升授中憲大夫,加授中議大夫。從四品曰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議大夫,加授朝議大夫。正五品曰初授奉議大夫,升授奉政大夫。從五品曰初授奉訓大夫,升授奉直大夫。正六品曰初授承直郎,升授承徳郎。從六品曰初授承務郎,升授儒林郎。儒出身宣徳郎,吏才幹出身。正七品曰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儒出身宣義郎,吏才幹出身。從七品。曰初授從仕郎,升授徴仕郎。正八品曰初授廸功郎,升授修職郎。從八品曰初授廸功佐郎,升授修職佐郎。正九品曰初授將仕郎,升授登仕郎。從九品曰初授將,仕佐郎,升授登仕佐郎。
13
《明㑹典》曰:「自榮祿大夫至將仕佐郎,凡九等,十八級,所除官員,合得散官,照依定制奏聞給授及選部付到在京各衙門,實授官員及考功考過試職一年堪用并三年稱職者,合得初授升授散官,具奏行,移該衙門轉行給授。
14
又曰:「凡白身人入仕并雜職人等,初入流者與對品,初授散官,任內歴俸三年,初考稱職,與升授散官,又歴俸三年,再考功蹟顯著,方與加授散官。若考覈平常者,止與初授。其任內未經初考遷調改除者,仍照見授職事與初授散官。已經初考,合得升授、遷調改除,仍係本等品級者,照見授職事與升授散官。若升等者,止與對品,初授或有已經升授,未經再考、遷調改除,仍係本等品級者,照見授職事,與升授散官。已經再考,合得加授、遷調、改除,仍係本等品級者,與加授散官。若升等者,止與對品初授。其有先曽歴任二品、三品等職,今次降用,若係有罪及闒茸不稱職貶降者,照依見授職事與初授散官。若量才任使,不係貶降,但今授職事,比與原授降等。其原授散官誥勅仍舊者,亦照見授職事與對品。初授散官,俱於三年之後照例升授。其加贈一節,考騐本人生前功蹟,合得加授者,照例給與。
15
武散官。
16
金武散官,凡仕至從二品以上至從一品者,皆用文資。自正三品而下階,與文資異。
17
正三品上曰龍虎衛上將軍,中曰金吾衛上將軍,下曰驃騎衛上將軍、從三品上曰奉國上將軍,中曰輔國上將軍,下曰鎮國上將軍。正四品上曰昭武上將軍,中曰昭毅大將軍,下曰昭勇大將軍,從四品,上曰安逺大將軍,中曰定逺大將軍,下曰懐逺大將軍。正五品上曰廣威將軍,中曰宣威將軍,下曰明威將軍。從五品上曰信武將軍,中曰顯武將軍,下曰宣武將軍。正六品上曰武節將軍,下曰武徳將軍。從六品上曰武義將軍,下曰武畧將軍。正七品上曰承信校尉,下曰昭信校尉。從七品上曰忠武校尉,下曰忠顯校尉。正八品上曰忠勇校尉,下曰忠翊校尉。從八品上曰修武校尉,下曰敦武校尉,正九品上曰保義校尉,下曰進義校尉。從九品上曰保義副尉,下曰進義副尉。此二階,大定十四年創増。
18
王圻曰:武散官與舊制甚異,金所剏也。元武散官三十四階。
19
正二品曰龍虎衛上將軍、金吾衛上將軍、驃騎衛上將軍,從二品。曰輔國上將軍、鎮國上將軍、奉國上將軍。正三品。曰昭武大將軍、昭勇大將軍、昭毅大將軍,從三品曰安逺大將軍、定逺大將軍、懐逺大將軍。正四品。曰廣威將軍、宣威將軍、明威將軍。從四品曰信武將軍、顯武將軍、宣武將軍。正五品。曰武節將軍、武徳將軍。從五品曰武義將軍、武畧將軍。正六品。曰承信校尉、昭信校尉。從六品曰忠武校尉。忠顯校尉,正七品。曰忠勇校尉。忠翊校尉。從六品曰修武校尉敦武校尉,正八品。曰保義校尉、進義校尉。從八品曰保義副尉、進義副尉。
20
《百官志》曰:右三十四階,自龍虎衛上將軍至進義副尉,由正二品至從八品。其除授具前等。謹案元之官階,不應無正從一品,殆亦從金之用文資耳。此史之疎也。
21
明武散官正從一品,皆同文資。自正二品至從六品二十六階,與文資同。
22
正二品曰初授驃騎將軍,升授金吾將軍,加授龍虎將軍,從二品曰初授鎮國將軍,升授定國將軍,加授奉國將軍。正三品曰初授昭勇將軍,升授昭毅將軍,加授昭武將軍,從三品曰初授懐逺將軍,升授定逺將軍,加授安逺將軍。正四品曰初授明威將軍,升授宣威將軍,加授廣威將軍。從四品曰初授宣武將軍,升授顯武將軍,加授信武將軍。正五品曰初授武徳將軍,升授武節將軍,從五品曰初授武畧將軍,升授武毅將軍。正六品曰初授昭信校尉,升授承信校尉。從六品曰初授忠顯校尉,升授忠武校尉、司天散官。
23
金。舊制,司天翰林官自從七品而下止五階。至熙宗天眷中定制,自從四品而下,立為二十五階:從四品上曰欽象大夫,中曰正儀大夫,下曰欽授大夫。正五品上曰靈憲大夫,中曰明時大夫,下曰頒朔大夫。從五品上曰雲紀大夫,中曰協紀大夫,下曰保章大夫。正六品上曰紀和大夫,下曰司元大夫。從六品上曰探賾郎,下曰授時郎。正七品上曰究微郎,下曰靈臺郎。從七品上曰明緯郎,下曰候儀郎。正八品上曰推䇿郎,下曰司正郎。從八品上曰校景郎,下曰平秩郎。正九品上曰正紀郎,下曰挈壺郎。從九品上曰司厯郎,下曰司辰郎。
24
元制,司天散官一十四階
25
從三品曰欽象大夫,正四品。曰明時大夫。頒朔大夫。從四品曰保章大夫。正五品。曰司元大夫。從五品。曰授時郎,正六品。曰靈臺郎,從六品曰候儀郎。正七品。曰司正郎。從七品。曰平秩郎。正八品曰正紀郎。挈壺郎。從八品曰司厯郎、司辰郎。
26
《百官志》曰:右一十四階,自欽象至司辰,由從三品至從八品。其除授具前。
27
王圻曰:司天散官從三品,《內元》亦有正儀大夫。史不載此階,見於陶宗儀《輟耕録》。
28
等,謹按明史職官志不載司天散官,惟官則有欽天監、監正等詳官品門。
29
醫散官
30
金太醫舊自從六品而下止七階。天眷制,自從四品而下,立為二十五階。
31
從四品上曰保冝大夫,中曰保康大夫,下曰保平大夫。正五品上曰保頤大夫,中曰保安大夫,下曰保和大夫。從五品上曰保善大夫,中曰保嘉大夫,下曰保順大夫。正六品上曰保合大夫,中曰保沖大夫。從六品上曰保愈郎,下曰保全郎。正七品上曰成正郎,下曰成安郎。從七品上曰成順郎,下曰成和郎。正八品上曰成愈郎,下曰成全郎。從八品上曰醫全郎,下曰醫正郎。王圻曰:宋置翰林醫正,金改醫正郎。正九品上曰醫效郎,下曰醫候郎。從九品上曰醫痊郎,下曰醫愈郎。元制,太醫散官一十五階。
32
從三品曰保宜大夫、保康大夫,正四品。曰保安大夫、保和大夫。從四品曰保順大夫。正五品。曰保沖大夫。從五品。曰保全郎,正六品。曰成安郎,從六品。曰成和郎,正七品。曰成全郎,從七品。曰醫正郎,正八品。曰醫效郎。醫候郎,從八品。曰醫痊郎、醫愈郎,百官志曰右一十五階。自保冝至醫愈,亦由從三品至從八品。其除授具前。
33
等,謹按明史,職官志》不載醫散官,惟官則有太醫院院使等詳官品門。
34
又按馬端臨考文武散官後,於宋則載宦者官名凡十有二階,謂唐宦者所厯散階與文官同。祖宗立法,不以內侍溷清流,故自有階官。王圻《續通考》如之,亦載金元內侍階等前進,續通典》官品,內列宦官銜秩。仰䝉。
35
聖訓以中官給事宫闈,本非班聨,有職掌命官,可比其品秩,自不宜與朝士齒已凜遵。
36
指示槩從刪汰。今《續通考》亦如其例,存內侍、省門,以偹稽考,以昭鑒戒,而階秩則盡削之,俾閹寺微賤,不得濫厠於縉紳云。
37
教坊散官。
38
古無其官,故馬端臨考不載。
39
金教坊,舊用武散官,大定二十九年以為不稱,乃創定二十五階。章宗明昌三年,自從四品以下更立為二十五階。
40
從四品上曰雲韶大夫,中曰仙韶大夫,下曰成韶大夫。正五品上曰章徳大夫,中曰長寧大夫,下曰徳和大夫。從五品上曰景雲大夫,中曰雲和大夫,下曰協律大夫。正六品上曰慶喜大夫,中曰嘉成大夫,從六品上曰肅和郎,下曰純和郎。正七品上曰舒和郎,下曰調音郎。從七品上曰比音郎,下曰司樂郎。正八品上曰典樂郎,下曰協樂郎。從八品上曰掌樂郎,下曰和樂郎。正九品上曰司音郎,下曰司律郎。從九品上曰和聲郎,下曰和節郎。
41
元制,教坊散官一十五階
42
從三品曰雲韶大夫、仙韶大夫。正四品曰長寧大夫、徳和大夫。從四品曰協律大夫,正五品曰嘉成大夫。從五品曰純和郎,正六品曰調音郎。從六品曰司樂郎,正七品。曰協樂郎,從七品。曰和樂郎,正八品。曰司音郎。司律郎,從八品。曰和聲郎和節郎。《百官志曰右一十五階。自雲韶至和節,由從三品至從八品,其除授具前。
43
等謹按《明史職官志》有教坊司,無教坊、散官之名。
44
勲官
45
金制勲一十二階。
46
上柱國正二品  柱國。從二品。  上䕶軍正三品。䕶軍、從三品   上輕車都尉、正四品。輕車都尉,從四品。上騎都尉、正五品。 騎都尉。從五品。 驍騎尉、正六品。飛騎尉。從六品。  雲騎尉正七品。 武騎尉、從七品。元制勲一十階。
47
上柱國正一品  柱國從一品   上䕶軍正二品。䕶軍、從二品   上輕車都尉,正三品。輕車都尉,從三品。上騎都尉、正四品。 騎都尉,從四品。  驍騎尉、正五品。飛騎尉,從五品。
48
明制,文勲一十階。
49
左右柱國正一品 柱國。從一品  正治上鄉正二品。正治鄉、從二品。  資治尹正三品 資治少尹從三品。賛治尹正四品。  賛治、少尹、從四品。修正庻尹、正五品。協正庻尹、從五品。
50
武勲一十二階
51
左右柱國正一品 柱國從一品  上䕶軍正二品䕶軍從二品   上輕車都尉、正三品。輕車都尉、從三品。上騎都尉,正四品。 騎都尉。從四品  驍騎尉、正六品。飛騎尉,從五品。  雲騎尉正六品  武騎尉從六品。明㑹都曰:「凡文武官應合授勲者,照散官定擬奏聞,給授」。
52
功臣
53
等,謹按馬端臨考勲官後,載功臣謂加功臣封號,有「推忠翊戴」諸字,始於唐徳宗迄於宋,中興後,遼百官志無可考,封爵雖偶見於史,而品秩不詳,金則有封爵,七元則有爵八等,明則爵與號俱有之。
54
遼制,封爵惟國王、郡王、國公三等,率以水栁城、混同、蘭陵國名則屢進,屢改有加至二國者。其初,宗室與勲戚無異。道宗太康五年十一月,詔惟王子封一字王,餘並削,降其爵號,大約採唐、宋之制,金制封爵。
55
正從一品曰郡王,曰國公。正從二品曰郡公。正從三品曰郡侯,正從四品曰郡伯舊曰縣伯,章宗承安二年。正五品曰縣子,從五品曰縣男。
56
等謹按王圻續通考勲官後載爵秩,而云遼、金俱無考,誤也。考續𢎞簡録》,趙天麟䇿,金之官制,自宗王及國王、郡王公以下為爵,右七等外尚有封一字。王及國王者互詳各門
57
凡封王,大國號二十:曰恒舊為遼,明昌二年以漢、遼、唐、宋、梁、秦、殷、楚之類,皆昔有天下者之號,不宜封臣下,遂皆改之、邵舊為梁、汴舊為宋、鎬舊為秦舊為漢舊為漢、彭舊為齊、趙越、譙舊為殷、郢舊為楚、魯、冀、豫、絳舊為唐、兖鄂舊為吴、䕫舊為蜀、宛舊為陳曹。次國三十曰涇舊為隋、鄭、衛、韓、潞、豳、瀋、岐、代、澤、徐、滕、薛、紀、昇舊為原、邢、翼、豐、畢、鄧、鄆、霍、蔡瀛按金格葛當在此、沂、荊、榮、英、夀、温小國三十:濮、遂舊曰濟、道定景後改為鄒、申、崇、宿、昔、鄴、莒、郜、舒、淄、郕、萊舊為宋以避諱改、鄖、郯、把向管舊曰郇,宣宗興定元年改、宻、胙、任載、鞏、蔣士民須知云舊為葛、蕭莘芮。封王之郡號十:金源、廣平、平原、南陽、常山、太原、平陽、東平、安定、延安,凡白號之姓。完顔溫特赫、𤓰尔佳圖們布、薩珠格、伊埒圖、沃哷旺、扎卜阿布哈、珠嚕、輝特、輝罕、輝羅徹木袞、賽、宻哷烏克遜舒尔都卓特、烏蘓、占博、提斯博尔濟克、烏實拉舒古蘓珠尔罕、光嘉喇皆封金源郡費摩圖克、坦溫都、烏凌阿阿克、占赫、舍哩納喇、富珠哩、珠勒根納、哈塔實嘉、布希卦勒察、阿達尼瑪蘭、穆延納哈塔烏蘓、烏紳拜格溫都遜、諾延、色赫哩、烏色哈、薩喇、納顔阿里巴尔坦尼沙、富色里皆封廣平郡。烏庫哩烏雅、鈕祜祿通吉洪、果延、扎博和哩必喇、斡哩、都克達尼瑪哈、托羅特、赫舒沙達喇、阿蘓、薩察卓多穆納木都魯雅蘓貝額蘓哩愛紳、納克古勒琿、斡色、索歡、呼雅,皆封隴西郡黒號之姓。唐古舊書作同古、富察珠嘉、䝉古伯蘇、鈕祜祿、鄂屯鍚黙、珠格、愛滿都克塔哩、摩年、伊年托諾、蘇伯林皆封彭城郡,今從百官志補,載之元制,爵八等。
58
正一品曰王。從一品曰郡王,正二品曰國公。從二品曰郡公。正從三品曰郡侯。正從四品。曰郡伯,正五品曰縣子,從五品曰縣男。
59
《百官志》曰:右勲,爵若上柱國、郡王、國公時有除拜者,餘則止於封贈用之。
60
明封功臣爵五等
61
初封功臣,因前代之制,爵有五等:曰公、侯、伯、子、男,後子、男,革不封。其有功封公、侯、伯者,皆給誥劵,或世襲,或不世襲,各因其功之髙下為等。
62
明㑹典曰:洪武十三年,奏定公候封號曰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某公某侯,食祿若干石世襲者,曰世襲某公某侯,食祿若干石,追封者曰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某將軍某公某侯,追封某王某公謚。某功臣,殁後加封公,追封為王侯,追封為公。檢校官。
63
等,謹按馬端臨考功臣後,載檢校官。考遼、金、元、明四史,百官志》皆無之。
64
欽定續文獻通考巻六十
URN: ctp:ws86815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