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說文解字注

《說文解字注》[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⒔猓罕螿w也。按蔽厀非韠也。許釋韠、巿皆云所以蔽前。鄭注禮同。韠以蔽前,而非專蔽厀也。方言曰:蔽厀,江淮之閒謂之禕,或謂之袚。魏宋南楚之閒謂之大巾。自關東西謂之蔽厀。齊魯之郊謂之衻。許不云褘者,韠也,則知許不謂一物也。釋名曰:褘所以蔽厀前也。婦人蔽厀亦如之,亦不以為一物。而已與許異。從衣韋聲。許歸切。十五部。《周禮》曰:「王后之服褘衣。」謂畫袍。周禮內司服: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綠衣。許揄作褕,展作□。見上文,以褘衣系之褘下弟二義者,許必有所受矣。袍當作衣。大鄭曰:褘衣,畫衣。引祭統君卷冕,夫人副褘,此古說也。至後鄭注乃後褘讀為翬。
2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3
標題:衭fū
4
注解:襲衭也。襲衭葢古語。或曰:當作衭逗,襲也句。廣韻曰:衭,衣前襟。鍇曰:今俗猶言之。少儀,劍則啟櫝葢襲之,加夫襓與劍焉。鄭曰:夫襓,劍衣也。夫或為煩,皆發聲。按鄭旣謂夫襓是劍衣,又云夫是發聲,葢不能定其說也。而廣雅曰:衭襓,□,劍衣也。夫加衣旁,卽許此字,亦是韜藏意。韋部曰:韜,劍衣也。從衣夫聲。甫無切。五部。
5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6
標題:襲xí
7
注解:衽袍。小斂,大斂,之前衣死者謂之襲。士□禮:乃襲三稱。注曰:遷尸於襲上而衣之,凡衣死者,左衽不紐。按喪大記:小斂大斂,祭服不倒,皆左衽結絞不紐,襲亦左衽不紐也。袍,褻衣也。記曰:纊為繭、縕為袍也。許曰:袍,襺也。士喪禮:襲衣有爵弁服、皮弁、褖衣。注:褖衣所以表袍者,子羔之襲繭衣裳與稅衣為一是也。斂始終襲,襲始於袍,故單言袍也。襲字引申為凡揜襲之用。若記曰帛為褶。士喪禮古文作襲。叚借字也。喪大記、玉藻用禮今文作褶。注曰;褶,袷也。有表裏而無著。許依古文禮,故不收褶字。凡經典重襲之義,如筮襲于夢,武王所用。祥襲則行,不襲則增,修德而改卜,皆當作褶。褶義之引申。從衣,龖省聲。似入切。七部。□,籒文襲不省。□、褶、□,古文。
8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9
標題:袍páo
10
注解:襺也。秦風:與子同袍。釋言、毛傳皆曰:袍,襺也。玉藻曰:纊為繭,縕為袍。注曰:衣者有著(同褚。)之異名也。記文袍襺有別,析言之,渾言不別也。古者袍必有表,後代為外衣之稱。釋名曰:袍,丈夫箸,下至跗者也。袍,苞也。苞,內衣也。婦人以絳作,義亦然也。從衣包聲。薄褒切。古音在三部。《論語》曰:「衣敝縕袍。」敝各本作弊,誤。論語子罕篇文。
11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2
標題:襺jiǎn
13
注解:袍衣也。從衣繭聲。古典切。十二部。玉藻作繭者,字之叚借也。絮中往往有小繭,故絮得名繭。□絮曰襺,□縕曰袍。旣渾言而又析言之也。玉藻言纊。許言絮者,糸部曰:纊,絮也。鄭注、玉藻:縕謂新綿及舊絮,故纊專為新綿。許縕謂紼,故纊為絮,不分新舊。糸部曰:縕,紼也。紼,亂枲也。亂枲卽亂麻,蒯通傳注及廣韻云亂麻是也。孔安國、論語:縕袍,注亦曰枲著。孔、許,與鄭異。似孔、許為長。《春秋傳》曰:「盛夏重襺。」襄二十一年左傳曰:薳子馮方暑,掘地下冰而床焉。重襺衣裘,許櫽栝其語。
14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5
標題:褋dié
16
注解:南楚謂襌衣曰褋。九歌曰:遺餘褋兮醴浦。方言曰:襌衣,江淮南楚之間謂之褋,關之東西謂之襌衣。按屈原賦當用南楚語。王逸云襜襦,殆非也。從衣枼聲。各本作枼,而篆體乃作□,是改篆而未改說解也。枼者,薄也。襌衣故從枼。方言、廣雅、玉篇、廣韻皆作褋。至集韻乃云褋,省作褋。正誤於已改之說文耳。今正。徒叶切。八部。
17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8
標題:袤mào
19
注解:衣帶□上。此古義也。少得其證、今則後義行而古義廢矣。帶者,上衣下常之介也。從衣矛聲。莫□切。四部。一曰:南北曰袤,東西曰廣。周髀算經曰:天地之廣袤。史記曰:蒙恬築長城,廣袤萬餘里。廣雅:袤,長也。□,籒文袤,從楙。
20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1
標題:襘ɡuì
22
注解:帶所結也。昭十一年左傳,叔向曰:衣有襘,帶有結,視不過結襘之中,所以道容貌也。杜注:襘,領會。結,帶結也。玉藻、曲禮、深衣皆謂交領曰袷。襘卽袷,會合同義。且叔向視不過結襘之中,卽曲禮視天子不上於袷,不下於帶。玉藻侍君視帶以及袷也。然則杜注得之,許合繪結二者為一,似誤矣。杜注:當仍賈,服之舊。從衣會聲。古外切。十五部。《春秋傳》曰:「衣有襘。」
23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4
標題:褧jiǒnɡ
25
注解:萵衣也。衣字舊無,今補。萵者,枲屬。績萵為衣,是為褧也。許意如是。若鄭箋、衛風云:褧,襌也。不言襌用何物。鄭風箋云:褧,襌也。葢以襌縠為之。與許說異,縠者,細絹也。以絲而非以枲矣。鄭說本玉藻。玉藻、中庸作絅,禮經作顈,皆假借字也。《詩》曰:「衣錦褧衣。」衛碩人,鄭豐同。示反古。此許釋詩也。毛傳曰:衣錦,錦文衣也。夫人德盛而尊嫁,則錦衣加褧襜。中庸曰:衣錦尚絅,惡其文之箸也。鄭以中庸箋詩。許云示反古。意亦略同。古者麻絲之作,葢先麻而後絲,故衣錦尚褧,歸真反樸之意。從衣耿聲。去潁切。廣韻口迥切。十一部。
26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7
標題:袛dī
28
注解:袛裯,短衣也。方言曰:汗襦,江淮南楚之閒謂之□,自關而西或謂之袛裯,自關而東謂之甲襦,陳魏宋楚之閒謂之襜襦,或謂之襌襦。後漢羊續傳:其資藏,惟有布衾。敝袛裯,鹽麥數斛。從衣氐聲。都衣切。十五部。
29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30
標題:裯dāo
31
注解:衣袂袛裯。依全書之例,此當云袛裯也。衣袂二字葢誤衍。召南:抱衾與裯。毛曰:裯,襌被也。從衣周聲。都牢切。古音在三部。讀如周,袛裯雙聲字也。
32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33
標題:襤lán
34
注解:裯謂之襤褸。裯謂袛裯。九辨,被荷裯之晏晏。王曰:裯,袛裯也。方言曰:裯謂之襤。郭注:袛裯,敝衣。亦謂襤褸。按說文褸字疑衍,袛裯亦名襤耳。不如郭說也。襤,無緣衣也。衣字依韻會補。方言又曰:無緣之衣謂之襤,楚謂無緣之衣曰襤,故袛裯無緣則謂襤也。巾部□下曰:楚謂無緣衣也。襤與□同。從衣監聲。魯甘切。八部。
35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36
標題:□duò
37
注解:無袂衣謂之□。方言文。從衣,惰省聲。徒臥切。十七部。
38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39
標題:□dú
40
注解:衣躳縫。躳從呂,自後言身也。躳與□雙聲。下文曰裻,背縫。亦卽此字也。方言作□,繞循謂之□裺。郭云:衣督脊也。莊子作督,緣督以為經。李云:緣順也。督,中也。衣躳縫者,深衣云負繩及踝以應直是也。從衣毒聲,讀若督。冬毒切。三部。
41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42
標題:袪qū
43
注解:衣袂也。鄭風遵大路、唐風羔裘傳皆曰:袪,袂也。按袪有與袂析言之者。深衣注曰:袪,袂口也。喪服記注曰:袪,袖口也。檀弓注曰:袪,袖緣口也。深衣喪服且袂與袪並言,葢袂上下徑二尺二寸,至袪則上下徑尺二寸,其義當分別也。若詩之兩言袪,則無庸分別。定本唐風傳曰:袪,袂末也。此非是。傳下文言本末,本謂羔裘,末謂豹袖,非謂袂本袪末也。從衣去聲。去魚切。五部。一曰:袪,褱也。褱者,袌也。此義未見其證。方言曰:袿謂之裾。郭云:裾或作袪。按下文云裾,衣袌也。此云袪,袌也。則知古有假袪為裾者矣。袪得訓袌,故或曰藏去,或曰弆,或曰袪,皆其義也。藏物必去此而藏彼,故其義亦為攘卻。兒寛傳李奇注曰:袪,開也,散也。凡褰開曰袪。若毛傳云:袪袪,彊健皃。亦於從去得義。古無從示之祛,至集韻而後有之。唐石經:以車袪袪。從衣不誤。袪尺二寸。喪服記、玉藻皆有此句。上葢奪禮曰三字。《春秋傳》曰:「披斬其袪。」僖五年左傳文。杜注亦曰:袪,袂也。
44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45
標題:袖xiù
46
注解:袂也。唐風羔裘傳曰:袖猶袪也。蒙上章言之,袖引伸為盛飾皃。邶風傳曰:袖如,盛服皃。董仲舒傳曰:袖然為舉首。序傳曰:樂安褏褏。生民傳曰:袖,長也。箋云:枝葉長也。皆其義也。從衣□聲。聲葢衍字。□非聲。衣之有袖猶禾之有□,故曰從衣□。似又切。三部。袖,俗袖從由。由聲。
47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48
標題:袂mèi
49
注解:袖也。從衣夬聲。彌弊切。十五部。郭景純云:襼卽袂字。
50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51
標題:褢huái
52
注解:袖也。褢之為言回也。袼之高下,可以運肘。袂之長短,反詘之及肘。一曰:臧也。此義與褱近。從衣鬼聲。戶乖切。十五部。
53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54
標題:袌bào
55
注解:褱也。論語,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馬融釋以懷抱,卽褱袌也。今字抱行而袌廢矣。抱者,引埾也。從衣包聲。此舉形聲包會意。薄保切。古音在三部。
56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57
標題:褱huái
58
注解:俠也。俠當作㚒,轉寫之誤。亦部曰:㚒,盜竊襄物也。從亦有所持,俗謂蔽人俾㚒是也。腋有所持,褱藏之義也。在衣曰褱,在手曰握。今人用懷挾字,古作褱㚒。從衣眔聲。眔從隸省聲。十五部。戶乖切。一曰橐。
59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60
標題:襜chān
61
注解:衣蔽歬。釋器曰:衣蔽前謂之襜,此謂衣,非謂蔽厀也。引伸之凡衣或曰襜褕,或曰襜襦。皆取蔽義。又引伸之凡所用蔽謂之襜。巾車皆有容葢。大鄭曰:容謂幨車。山東謂之裳幃,或曰潼容。幨卽襜字也。詩毛傳曰:帷裳,婦人之車,帷裳卽裳幃也。士昏禮,婦車有裧。雜記,其輤有裧,裧亦卽襜字。從衣詹聲。處占切。八部。
62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63
標題:袥tuō
64
注解:衣衸。廣雅:衩、衸、袥、□膝也。玉篇:□膝,裠衸也。按□膝者,裠衩在正中者也。故謂之袥,言其開拓也。亦謂之衸,言其中分也。袥之引伸為推廣之義。玄瑩曰:天地開闢,宇宙袥坦。廣雅釋詁曰:袥,大也。今字作開拓,拓行而袥廢矣。□與袥音義同。從衣石聲。他各切。五部。
65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66
標題:衸xiè
67
注解:袥也。廣韻十六怪云:補膝裙也。乃□膝裙衸也五字之誤。從衣介聲。胡介切。十五部。
68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69
標題:袉tuó
70
注解:裾也。士昏禮:主人爵弁纁裳緇袘。注曰:纁裳者衣緇衣,不言衣與□而言袘者,空其文。明其與衣皆用緇。袘謂緣,緣之言施,以緇緣裳,象陽氣下施,按袘卽袉之□變。鄭云裳緣,許云裾者,許謂衣袌曰袉。經言緇袉,則緇衣可知也,緇衣未有無袌者也。從衣它聲。唐左切。十七部。玉篇曰:俗作袘。《論語》曰:「朝服,袉紳。」鄉黨篇文、今論語作扦,作拖。卽手部拕字。雜記云:申加大□於上是也。許所據作袉,假借袉為拕也。此在引經說假借之例。
71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72
標題:裾jū
73
注解:衣袌也。袌各本作袍。今依韻會正。上文云袌,褱也。褱物謂之袌,因之衣前□謂之袌。方言:襌衣有袌者,趙魏之間謂之袏衣。郭云:前施袌囊也。房報切。按前施袌囊卽謂右外□。方言:無袌者謂之裎衣,則今之對□衣,無右外□者也。□衣無袌,禮服必有袌。上文之袥,衸謂無袌者,唐、宋人所謂衩衣也。公羊傳曰:反袂拭面,涕沾袍,此袍當作袌。何注曰:衣前襟也。釋器:衣皆謂之襟,衱謂之裾。衱同袷,謂交領。袌連於交領,故曰衱謂之裾。郭景純曰:衣後襟,非也。釋名裾在後之說。非是。從衣居聲。讀與居同。從居者,中可居物也。非謂在後常見踞。九魚切。五部。
74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75
標題:衧yú
76
注解:諸□也。按當云諸□衣袌也。篇、韻可證,後漢書光武帝紀:皆冠幘而服婦人衣,諸于繡镼。注引前書音義曰:諸于,大掖衣,如婦人之袿衣。按大掖謂大其袌也。方言:袿謂之裾。於者,□之假借字。從衣虧聲。羽俱切。五部。
77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78
標題:襗duó
79
注解:褲也。褲者,脛衣也。按周禮玉府注云:燕衣服者,巾絮寢衣袍襗之屬。諭語:紅紫不以為褻服。鄭注云:褻衣,袍襗。秦風:與子同澤。傳曰:澤,潤澤也。箋云:襗,褻衣。近汗垢。釋名曰:汗衣,近身受汗垢之衣也。詩謂之澤,受汗澤。廣韻此字三見。一曰褻衣,一曰袗襗,一曰衣襦。亦皆不云褲。○又按毛云:潤澤也。箋云:襗,褻衣。此葢毛作潤襗,故箋冡襗而釋之,潤襗,衣名也。從衣□聲。徒各切。五部。玉篇云:說文大各切。則大徐用舊音也。襗篆舊在衸下袉上。今移此。與下三篆相屬。
80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81
標題:褰qiān
82
注解:褲也。昭卄五年左傳曰:公在乾侯,徵褰與襦。杜曰:褰,褲也。方言曰:褲,齊魯之間謂之□。按今方言作□,俗字也。褰之本義謂褲,俗乃假為騫衣字。騫,虧也。古騫衣字作騫,今假褰而褰之本義廢矣。從衣,寒省聲。去□切。十四部。字林己偃反。《春秋傳》曰:「徵褰與襦。」
83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84
標題:襱lónɡ
85
注解:褲踦也。方言曰:褲,齊魯之閒謂之□,或謂之襱。郭注,今俗呼褲踦為襱。音鮦魚。按褲踦對下文褲上言,褲之近足狹處也。從衣龍聲。丈冢切。九部。襩,襱或從賣。賣聲也。三部與九部合音為近。如急就篇華洞樂,皇象碑及廣韻作華□樂。
86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87
標題:袑shào
88
注解:褲上也。漢朱博傳:功曹官屬多襃衣大袑,不中節度,褲上對上褲踦言,股所居也。大之則寛緩。從衣召聲。市沼切。二部。
89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90
標題:襑tǎn
91
注解:衣博大也。從衣□聲。他感切。古音在七部。篇、韻皆亦似林切。
92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93
標題:襃bāo
94
注解:衣博裾。博裾謂大其袌囊也。漢書:褒衣大裙,謂大其衣褲之上也。引伸之為凡大之偁。為褒美。從衣,□省聲。博毛切。古音在三部。□作褒,作裒。□,古文□。
95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96
標題:□tì
97
注解:緥也。小雅斯干曰:載衣之裼。傳曰:裼,緥也。此謂裼卽□之假借字。易聲、啻聲古音同在十六部,故借但裼字為□字。釋文曰:韓詩作褅。褅,集韻云或□字。韓詩用正字,毛詩用假借字也。緥者,小兒衣也。從衣啻聲。他計切。十六部。《詩》曰:「載衣之□。」
98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99
標題:褍duān
100
注解:衣正幅。凡衣及裳不衺殺之幅曰褍。左傳端委。杜注,禮衣端正無殺故曰端。周禮:士有玄端,素端。鄭云:端者,取其正也。按褍者,正幅之名,非衣名。巾部□下曰:正褍裂。從衣端聲。多官切。十四部。
101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02
標題:□wéi
103
注解:重衣皃。從衣圍聲。羽非切。十五部。《爾雅》曰:「□□。」今爾雅無此文。釋訓:洄洄惛也。釋文云:洄,本或作〈巾圍〉。引字林〈巾圍〉,重衣皃。按玉篇作徊徊,惛也。而潛夫論云:徊徊潰潰。葢用爾雅文,字林〈巾圍〉卽□字。據潛夫論則爾雅故有潰潰字。許所見潰作,字見周禮夏采職故書。杜子春易為綏。許不從故書,故無襀篆。
104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05
標題:□wéi
106
注解:重衣皃。從衣圍聲。羽非切。十五部。《爾雅》曰:「□□。」今爾雅無此文。釋訓:洄洄惛也。釋文云:洄,本或作〈巾圍〉。引字林〈巾圍〉,重衣皃。按玉篇作徊徊,惛也。而潛夫論云:徊徊潰潰。葢用爾雅文,字林〈巾圍〉卽□字。據潛夫論則爾雅故有潰潰字。許所見潰作,字見周禮夏採職故書。杜子春易為綏。許不從故書,故無襀篆。
107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08
標題:複fù
109
注解:重衣也。也作皃者誤。凡古書也皃二字互訛者多矣。引伸為凡重之偁。複與復義近,故書多用復為復。呂覽:水澤復。注曰:復或作複,凍重累也。詩:陶復陶穴。鄭注、月令曰:古者複穴。從衣□聲。方六切。三部。一曰:褚衣。褚見下文,裝衣也。
110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11
標題:褆tí
112
注解:衣厚褆褆。褆褆與媞媞義略同。爾雅曰:媞媞,安也。篇、韻又曰:衣服端正皃。從衣是聲。杜兮切。十六部。
113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14
標題:襛nónɡ
115
注解:衣厚皃。凡農聲之字皆訓厚。醲,酒厚也。濃,露多也。襛,衣厚皃也。引伸為凡多厚之偁。召南曰:何彼襛矣。唐棣之華傳曰:襛猶戎戎也。按韓詩作茙茙,卽戎戎之俗字耳,戎取同聲得其義。從衣農聲。汝容切。九部。《詩》曰:「何彼襛矣。」詩俗本作穠誤。
116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17
標題:裻dú
118
注解:新衣聲。此當依玉篇先鵠切。子虛賦:翕呷萃蔡。張揖曰:萃蔡,衣聲也。萃蔡讀如碎□二音。裻亦雙聲字。一曰:背縫。此則冬毒切。與上□義同。深衣:負繩及踝。注云:謂裻與後幅相當之縫也。按後幅當是裳幅之誤,衣與裳正中之縫相接也。晉語:衣之偏裻。韋曰:裻在中,左右異故曰偏。引伸為凡中之偁。匠人:堂塗十有二分。注曰:分其裻旁之修,以一分為峻也。今本作督,五經文字引作裻,古多假督為裻。從衣叔聲。三部。
119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20
標題:袳chǐ
121
注解:衣張也。張篇、韻皆作長。非。按袳之言侈也。經典罕用袳字者,多作移、作侈。表記曰:衣服以移之。注云:讀如禾氾移之移,猶廣大也。周禮注曰:大夫巳上移袂。少牢饋食禮曰:主婦被錫衣移袂。注云:移者,葢半士妻之袂以益之。從衣多聲。尺氏切。古音在十七部。《春秋傳》曰:「公會齊侯于袳。」桓十五年文。左氏經作公會宋公、衛侯、陳侯于袲。公羊經作公會齊侯、宋公、衛侯、陳侯於侈。榖梁經與左同。許偁左也。左無齊侯,許言齊侯者,容今左傳有奪。袲與袳同。
122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23
標題:裔yì
124
注解:衣裙也。裙各本及篇、韻皆作裾。今正。玄應書卷十四曰:說文云,裔,衣裙也。以子孫為苗裔者,取下垂義也。按帔曰裠,裳曰下裠,此衣裠謂下裠。故方言、離騷注皆曰:裔,末也。方言又曰:裔,祖也,亦謂其遠也。方言又曰:裔夷狄之總名。郭云:邊地為裔。按左傳,衛侯卜繇曰:裔焉大國,言邊於大國也。裔之義如此,言衣裙得以通之,若言衣裾則何以解焉。小徐云:裾,衣邊。葢小徐作注時本作裙。從衣,此字衣在上,正謂其末下垂。□聲。餘制切。十五部。□,古文裔。几聲。□,古文裔。
125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26
標題:衯fēn
127
注解:長衣皃。子虛賦:衯衯裶裶。郭璞曰:皆衣長貌也。集韻曰:或書作□,疑作□者是。從衣分聲。撫文切。十三部。
128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29
標題:裴péi
130
注解:長衣皃。此卽子虛賦裶字也。若史記子虛賦,弭節裵回。漢郊祀志:神裴回若留放。乃長衣引伸之義。後漢書蘇竟傳注云:裴回謂縈繞淹留是也。俗乃作俳徊,徘徊矣。從衣非聲。薄回切。按當芳非切。十五部。舊在褺篆之後,今移此。
131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32
標題:袁yuán
133
注解:長衣皃。此字之本義。今只謂為姓,而本義廢矣。古與爰通用。如袁盎,漢書作爰盎是也。王風:有兔爰爰。傳曰:爰爰、緩意、遠轅等字以袁為聲,亦取其意也。從衣,叀省聲。葢從古文叀而省。羽元切。十四部。
134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35
標題:□diāo
136
注解:短衣也。釋名曰:三百斛曰□。□,□也。□,短也。今俗語,尚呼短尾曰□尾。許書無□,當作□。以短衣之義引伸也。從衣鳥聲。都僚切。二部。《春秋傳》曰:「有空□。」曰:疑衍,空疑當作公,卽昭廿五年左傳之季公鳥也。
137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38
標題:褺dié
139
注解:重衣也。凡古云衣一襲者,皆一褺之假借。褺讀如重□之□。文□王命論:思有短褐之襲。李注引說文:襲,重衣也。王命論本作褺。李注時不誤,淺人妄改文選耳。漢書敘傳作短褐之褻,師古釋以親身之衣,不知為褺字之誤也。古書之難讀如此。從衣執聲。徒叶切。八部。巴郡有褺江縣。今地理志、郡國志巴郡下皆作墊江縣,葢淺人所改也。據孟康曰:音重□之□,知漢書本不作墊江也。褺江縣在今四川重慶府合州。嘉陵江、涪江、渠江會於此入大江。水如衣之重複然,故以褺江名縣。
140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41
標題:襡shǔ
142
注解:短衣也。篇、韻皆襡與□為二字。義別。韻會合而一之。非是。晉書夏統傳:使妓女服袿襡。從衣蜀聲,讀若蜀。市玉切。三部。
143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44
標題:□zhuó
145
注解:衣至地也。從衣斲聲。竹角切。三部。
146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47
標題:襦rú
148
注解:短衣也。方言:襦,西南蜀漢之閒謂之曲領,或謂之襦。釋名有反閉襦,有單襦,有要襦。顏注急就篇曰:短衣曰襦,自膝以上。按襦若今襖之短者,袍若今之襖之長者。從衣需聲。人朱切。古音在四部。襦之言濡也,猶襗之言澤也。一曰:□衣。一曰與一名同,非別一義也。日部曰:安□,溫也,然則□衣猶溫衣也。內則:衣不帛襦褲。注曰:不用帛為襦褲。為大溫傷陰氣也。釋名曰:襦,耎也,言溫耎也。
149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50
標題:褊biǎn
151
注解:衣小也。引伸為凡小之偁。從衣扁聲。方沔切。十四部。
152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53
標題:袷jiā
154
注解:衣無絮。此對以絮曰襺,以縕曰袍言也。從衣合聲。古洽切。七部。小戴記以為交領之字。
155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56
標題:襌dān
157
注解:衣不重。此與重衣曰復為對。從衣單聲。都寒切。十四部。
158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59
標題:□xiānɡ
160
注解:漢令:解衣而耕謂之□。而字依韻會補。此襄字所以從衣之本義,惟見於漢令也。引伸之為除去。爾雅釋言、詩牆有茨出車傳皆曰:襄,除也。周書謚法云:闢地有德曰襄。凡云攘地,攘夷狄皆襄之假借字也。又引伸之為反復。大東傳云:襄,反也,謂除此而復乎彼也。釋言又曰:襄,駕也。此驤之假借字,凡云襄上也。襄舉也皆同。又馬注皋陶謨曰:襄,因也。謚法因事有功曰襄。此又攘之假借字。有因而盜曰攘,故凡因皆曰攘也。今人用襄為輔佐之義,古義未嘗有此。從衣□聲。息良切。十部。□,古文襄。不能得其會意形聲所在。□,古文。
161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62
標題:被bèi
163
注解:□衣,長一身有半。論語鄉黨篇曰: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孔安國曰:今被也。鄭注曰:今小臥被是也。引伸為橫被四表之被。從衣皮聲。皮義切。古音在十七部。
164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65
標題:衾qīn
166
注解:大被。釋名曰:衾,廣也,其下廣大如廣受人也。□衣為小被。則衾是大被。從衣今聲。去音切。七部。
167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68
標題:襐xiànɡ
169
注解:襐飾也。各本作飾也。奪襐,今補。此三字為句。如偓佺,離黃之類,淺人泛謂為復字可□而□之耳。巾部飾字下云:襐飾也。亦三字為句。廣韻曰:襐,未筓冠者之首飾也。從衣象聲。徐兩切。十部。
170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71
標題:衵yì
172
注解:日日所常衣。衵服見宣九年左傳。從衣從日,日亦聲。人質切。十二部。
173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74
標題:褻xiè
175
注解:私服。私褻疊韻。論語曰:紅紫不以為褻服,引伸為凡暱狎之偁。假借為媟字。從衣埶聲。私列切。十五部。《詩》曰:「是褻絆也。」庸風君子偕老文。今詩褻作紲。按毛傳云:是當暑袢延之服,當暑二字釋褻也。
176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77
標題:衷zhōnɡ
178
注解:裏褻衣。褻衣有在外者,衷則在內者也。引伸為折衷,假借為中字。從衣中聲。陟弓切。九部。《春秋傳》曰:「皆衷其衵服。」宣九年左傳文。
179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80
標題:袾zhū
181
注解:好佳也。好下奪也字。好者,美也。佳者,善也。廣韻曰:朱衣也。按廣韻葢用說文古本,故其字從朱衣,所引詩則假袾為姝也。從衣朱聲。昌朱切。古音在四部。《詩》曰:「靜女其袾。」邶風靜女文,今詩袾作姝。女部引詩作□。
182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83
標題:袓jù
184
注解:事好也。事好猶言學好也。黹部引詩衣裳□□。方言曰:珇,好也。珇,美也。然則袓與□珇,音義略同。從衣且聲。才與切。五部。
185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86
標題:裨bì
187
注解:接也。此也字依玉篇補。手部曰:接,交也。益也。會部曰:朇,益也。土部曰:埤,增也。皆字異而義同。覲禮:侯氏裨□。注曰:裨,□者,衣裨衣而冠□也,裨之為言埤也。天子六服,大裘為上,其餘為裨,按本謂衣也。引伸為凡埤益之偁。從衣卑聲。府移切。十六部。
188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89
標題:袢fán
190
注解:衣無色也。衣字依玉篇補。日部曰:暜,日無色也。袢讀若暜則音義皆同。女部曰:姅,婦人污也。義亦相近。從衣半聲。博幔切。十四部。一曰此二字衍文。《詩》曰:「是紲袢也。」庸風君子偕老文,紲當同褻篆下作褻。毛傳曰:言是當暑袢延之服也。袢延疊韻,如方言之襎裷。漢時有此語,揩摩之意。外展衣,中用縐絺為衣,可以揩摩汗澤,故曰褻袢。褻袢專謂縐絺也。暑天近汗之衣必無色,故知一曰為衍文矣。讀若暜。毛詩以展袢顏媛為韻,則知袢當依釋文符袁反。延讀如字,普音於雙聲得之。許讀如此。
191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92
標題:雜zá
193
注解:五采相合也。與□字義略同。所謂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也。引伸為凡參錯之偁。亦借為聚集字。詩言雜佩,謂集玉與石為佩也。漢書凡言雜治之,猶今云會審也。從衣集聲。此篆葢本從衣雧。故篆者以木移左衣下作雜*。久之改雥為隹,而仍作雜也。組合切。七部。雜*字從雥作。又□。
194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95
標題:褽
196
注解:衽也。此衽當訓衽席。左傳,歸國子之元,置之新篋。褽之以玄纁,加組□焉。杜曰:褽,薦也。與許云衽也義同。從衣熨聲。聲字今補。於胃切。十五部。
197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198
標題:裕yù
199
注解:衣物饒也。引伸為凡寛足之偁。方言:裕,道也。東齊曰裕。從衣谷聲。羊孺切。古音在三部。亦作袞。《易》曰:「有孚,裕無咎。」晉初六爻辭:今經有作網。虞翻、王弼同。則未知許所據孟易獨異與,抑字訛與。
200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01
標題:襞bì
202
注解:韏衣也。韋部曰:革中辨謂之韏。革中辨者,取革中分其廣折疊之。廣雅曰:韏,曲也。又曰:韏,詘也。衣之襵如革之襵,故曰韏衣。士冠禮,皮弁服素積。注曰:積猶辟也。以素為裳,辟蹙其要中。子虛賦:襞積褰縐。張揖曰:襞積,簡齰也。襞,經傳作辟。積,俗作襀。簡,俗作襉。襞亦謂之襵。襵之涉反。從衣闢聲。必益切。十六部。
203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04
標題:衦ɡǎn
205
注解:摩展衣也。摩展者,摩其襵縐而展之也。石部硟下曰:以石衦繒也。衦之用與□略同而異。從衣干聲。古案切。篇、韻公但切。十四部。
206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07
標題:裂liè
208
注解:繒餘也。巾部曰:□,□裂也。□,殘帛也。□,繒端裂也。內則曰:衣裳綻裂。方言曰:南楚凡人貧衣被醜敝,或謂之褸裂,皆繒餘之意。引伸為凡分散殘餘之偁,或假烈為之。方言曰:烈,餘也。晉衛之閒曰烈。齊語:戎車待游車之裂。韋注云:裂,殘也。古作□。通作列。從衣列聲。良辥切。十五部。
209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10
標題:□ná
211
注解:敝衣。敝各本作弊。誤。今正。袽者敝衣,帤者敝巾,絮者敝絮。各依所從而解之,易旣濟六四,繻有衣袽。虞翻曰:袽,敗衣也。然則袽卽□字,糸部引易需有衣□。又見□與□可通用也。晁說之曰:袽又作□。玉裁謂:袽、□皆□之誤字耳。從衣奴聲。女加切。古音在五部。女居切。
212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13
標題:袒zhàn
214
注解:衣縫解也。許書無綻字,此卽綻字也。許書但裼字作但,不作袒,今人以袒為袒裼字,而但、袒二篆本義俱廢矣。內則曰:衣裳綻裂,綻或作□。鄭曰:綻猶解也。綻尚未解而近於解,故曰猶。俗語引伸為飽滿□裂之偁。按袒為衣縫解,故從衣。□為補縫,故從糸。音同而義相因也。從衣旦聲。丈莧切。十四部。□,原字從巾從□作。
215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16
標題:補bǔ
217
注解:完衣也。旣袒則宜補之。故次之以補。引伸為凡相益之偁。從衣甫聲。博古切。五部。□,古文。
218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19
標題:□zhǐ
220
注解:紩衣也。糸部曰:紩者,縫也。縫者,以鍼紩衣也。方言曰:襜褕,其敝者謂之致。注云:致,縫納敝故之名也。丁履反。按致卽□字,黹為鍼刺,□為縫敝衣。與補、□二字義略同。從衣黹,會意。黹亦聲。諸幾切。十五部。
221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22
標題:褫chǐ
223
注解:奪衣也。奪當作敓。許訓奪為遺失,訓敓為強取也。此等恐非許原文,後人以今字改古字耳。周易訟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侯果曰:褫,解也。鄭玄、荀爽、翟元皆作三拕之。荀、翟訓拕為奪。淮南書曰:秦牛缺遇盜,拕其衣。高注:拕,奪也。拕者,褫之假借字。十七、十六二部音冣近也。引伸為凡敓之偁。從衣虒聲,讀若池。直離切。十六部。
224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25
標題:□luǒ
226
注解:但也。但各本作袒。今正。左傳:欲觀其裸。正義曰:裸謂亦體無衣也。大戴禮曰:惈蟲三百六十,聖人為之長。王制,嬴股肱。注曰:□衣出其臂脛也。按人部曰:但,裼也。謂免上衣,露裼衣。此裸裎皆訓但者,裸裎者,但之尢甚者也。從衣□聲。郞果切。十七部。裸,□或從果。果聲也。俗作裸,致為不通。
227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28
標題:裎chénɡ
229
注解:但也。但各本作袒。今正。裎之言呈也,逞也。孟子:袒裼裸裎,亦作程。士喪禮注:惈程。從衣呈聲。丑郢切。十一部。
230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31
標題:裼xī
232
注解:但也。但各本作袒。今正。人部曰:但者,裼也。故此云裼者,但也。是為轉注。序云:五曰轉注,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老是也。老部曰:老者,考也。考者,老也。是之謂建類一首,同意相受。凡全書中異部而互訓者視此,裼訓但,但訓裼,其一端也。在許當時確知訓裼之字作但不作袒。自許至今,經傳子史皆為袒裼,不為但裼。賴許書僅存,可識字之本形本義。又以今字改之,則古形古義不傳。且上文云袒,衣縫解也,裸裎裼下皆云袒也。不皆為衣縫解乎,是許之不通甚矣。□諸經傳:凡中衣之外上衣,裘則有裼衣,裼衣之外上衣。玉藻:裘之裼也,見美也,服之襲也,充美也。鄭曰:裼者,免上衣,見裼衣。凡當盛禮者以充美為敬,非盛禮者以見美為敬,禮尚相變也。按覆裘之衣曰裼,行禮袒其上衣,見裼衣謂之裼,不露裼衣謂之襲。鄭注、玉藻曰:袒而有衣曰裼,以別於無衣曰袒也。經傳凡單言裼者,謂免上衣也。凡單言袒者,謂免衣肉袒也。肉袒或謂之袒裼。釋言、毛傳皆曰:袒裼,肉袒也是也。許君肉袒字作膻,在肉部。而袒作但,與裼互訓。裼為無上衣之但,□裎為無衣之但,□裎亦肉膻也。字與鄭異而義同。裼襲之制詳見聘禮注疏。從衣易聲。先擊切。十六部。禮注曰:古文禮裼皆為賜,詩、斯干假借為□字。
233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34
標題:衺xié
235
注解:□也。交部曰:□者,衺也。二篆為互訓。小徐本作紕也。非是。□今字作回,衺今字作邪。毛詩傳曰:回,邪也。從衣牙聲。似嗟切。古音在五部。
236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37
標題:襭xié
238
注解:□衣衽扱物謂之襭。扱,收也。周南:采採苤苢,薄言襭之。爾雅曰:扱衽謂之襭。毛傳同。從衣頡聲。胡結切。十二部。擷,襭或從手。
239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40
標題:袺jié
241
注解:執衽謂之袺。周南:采采苤苢,薄言袺之。爾雅曰:執衽謂之袺。毛傳同。從衣吉聲。格八切。十二部。
242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43
標題:褿cáo
244
注解:帴也。巾部曰:帴,帬也。一曰袚也。一曰婦人脅衣。從衣曹聲。昨牢切。又七刀切。三部。
245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46
標題:裝zhuānɡ
247
注解:裹也。束其外曰裝,故著絮於衣亦曰裝。從衣壯聲。側羊切。十部。
248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49
標題:裹ɡuǒ
250
注解:纏也。纏者,繞也。從衣果聲。古火切。十七部。
251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52
標題:裛yè
253
注解:纏也。各本作書囊也。今依西都賦琴賦注、後漢書班固傳注所引正。巾部曰:帙,書衣也。帙亦作衺。廣雅:裛謂之袠。今本殆據廣雅改耳,若依今本則當云帙也。從衣邑聲。於業切。七部。
254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55
標題:□zī
256
注解:緶也。裳下緝。各本無裳下緝三字。今依韻會補。依釋名當作緝下。緝下,橫縫緝其下也。綆者,緁衣也。緝同緁,漢時通用。論語鄉黨孔注曰:衣下曰齊。玉藻:縫□倍要。正義曰:□謂裳之下畔。深衣:下□如權衡以應平。注曰:□,緝也。禮喪服疏衰裳齊疏云:衰裳旣就,乃始緝之。故言齊在衰裳下,不比言斬在衰上也。按經傳多假齊為之,亦省作□。從衣□聲。卽夷切。十五部。
257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58
標題:裋shù
259
注解:豎使布長襦。豎與裋疊韻,豎使謂僮豎也。淮南高注曰:豎,小使也。顏注貢禹傳曰:裋褐謂僮豎所著布長襦也。方言曰:襜褕,其短者謂之裋褕。韋昭注王命論云:裋謂短襦也。本方言。從衣豆聲。常句切。古音在四部。
260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61
標題:□yǔ
262
注解:編枲衣。謂取未績之麻編之為衣,與艸雨衣相類,衣之至賤者也。一曰:頭□。冃下曰:小兒蠻夷頭衣也。頭□葢卽頭衣,僅冒其頭耳。一曰□裹衣。方言曰:繄袼謂之□。郭曰:卽小兒□衣也。翳洛嘔三音,□裹,今俗語尚如此。小兒服之衣外,以受□省。從衣區聲。於武切。又於侯切。四部。
263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64
標題:褐hè
265
注解:編枲襪。取未績之麻,編之為足衣,如今艸鞵之類。一曰:粗衣。文選藉田賦注作鹿衣,廣韻及孟子、正義作短衣,誤也。趙注、孟子曰:褐以毳織之,若今馬衣者也,或曰枲衣也。一曰粗布衣。按趙云以毳,與邠風、鄭箋云毛布合,馬衣卽左傳定八年之馬褐也。枲衣,亦謂編枲為衣。褐,賤者之服也。從衣曷聲。胡葛切。十五部。
266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67
標題:衰suō
268
注解:艸雨衣。雨衣有不艸者。左傳:成子衣製杖戈。杜曰:製,雨衣。按言製則非艸為,若今油布衣。秦謂之萆。艸部曰:萆,雨衣,一曰衰衣。此則著萆為秦語也。小雅:何蓑何笠。傳曰:蓑所以僃雨,笠所以禦暑。公羊傳:不蓑城也。何云:若今以艸衣城。齊語注云:襏襫,蓑襞衣也。襞或萆字,亦作薜。六韜:蓑薜□笠,衰俗從艸作蓑。而衰遂專為等衰,衰絰字。衰絰本作縗,衰其假借字也。以艸為雨衣,必層次編之。故引伸為等衰,後世異其形,異其音。古義茫昧矣。從衣,象形。謂□也。穌禾切。十七部。□,古文衰。□,亦古文衰。
269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70
標題:卒zú
271
注解:□人給事者為卒。俗本者下有衣字。宋本及御覽、韻會、玉篇皆無。此謂人也,非謂衣也。方言:楚東海之閒亭父謂之亭公,卒謂之弩父,或謂之褚。注曰:卒者,主擔幔弩導幨。因名。古□染衣題識,故從衣一。此十字依韻會所據小徐本。衣有題識。如左傳云:叔孫氏之甲有物。杜云:物,識也。幑字下云:若今救火衣。周禮司常注云:今亭長箸絳衣,此亭卒以染衣題識之證也。從一者,象題識也。臧沒切。十五部。隸字從灻從□作。
272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73
標題:褚chǔ
274
注解:卒也。方言云:卒或謂之褚是也。郭云:言衣赤褚,音赭。從衣者聲。丑呂切。五部。一曰:裝也。裝各本作製。誤。今依玉篇、廣韻正。左傳:鄭賈人將置荀罃褚中以出,此謂衣裝也。凡裝綿曰著。丑呂切。其字當作褚,小正:七月灌荼。灌,聚也。荼,萑葦之秀,為將褚之也。褚之者,裝衣也。將各本作蔣,字之誤也。
275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76
標題:制zhì
277
注解:裁衣也。從衣制聲。征例切。十五部。按此篆處非其次,當本在裁篆之下。
278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79
標題:袚bō
280
注解:蠻夷衣。左衽衣。從衣犮聲。北末切。十五部。一曰蔽厀。方言曰:蔽厀,江淮之閒謂之褘,或謂之袚。郭音沸。
281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82
標題:襚suì
283
注解:衣死人也。士喪禮:君使人襚。注:襚之言遺也。公羊傳曰:車馬曰賵,貨財曰賻,衣被曰襚。注:襚猶遺也。遺是助死之禮,知生者賵賻,知死者贈襚。從衣遂聲。徐醉切。十五部。《春秋傳》曰:「楚使公親襚。」襄二十九年左傳文,楚欲使襄公視衣死人,故下文魯行君臨臣喪之禮,以報之也。
284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85
標題:□diāo
286
注解:棺中縑裏也。喪大記曰:君裏棺用朱綠,用雜金鐕。大夫裏棺用玄綠,用牛骨鐕。士不綠。正義云:君用朱繒貼四面,綠繒貼四角。大夫四面玄,四角綠。士不綠,悉用玄。按如其說則當云士玄,不當云不綠也。且顏師古定本綠皆作琢,謂鐕琢繒則著於棺。則士不琢,尤為不辭。葢綠與琢皆字之誤,古本三綠皆正作□。以縑裹棺曰□,縑并絲繒也。君朱□,以三色金鐕椓著之。大夫玄□,以牛骨鐕椓著之。士賤,不□,則不用鐕。士喪禮纖悉畢載,而不言裏棺,可證也。鄭曰:鐕所以椓著裏。金部曰:鐕所以綴著物者。與鄭合。鐕與□皆據喪大記而言。從衣弔聲,讀若雕。都僚切。二部。
287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88
標題:裞shuì
289
注解:贈終者衣被曰裞。從衣兌聲。輸芮切。十五部。按此字僅見漢書朱建傳,葢襚之或字,淺人所增。非許本書所有也。
290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91
標題:褮yínɡ
292
注解:鬼衣也。鬼衣猶□衣,明器之屬也。鬼部曰:鬾,鬼服也。引韓詩傳鄭交甫逢二女鬾服。釋器曰:袕謂之褮。郭云:衣開孔,非許義也。從衣,熒省聲,讀若《詩》曰:「葛藟縈之」。一曰:若「靜女其袾」之袾。之袾當作之靜。於營切。十一部。
293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94
標題:□shān
295
注解:車溫也。車溫玉篇作車韞□,廣韻曰□,牛領上衣。葢當作車溫□。如□幡、襎裷、詩傳袢延之比,皆重疊字也。今本奪一字。從衣延聲。式連切。十四部。
296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297
標題:褭niǎo
298
注解:□組帶馬也。百官志注曰:秦爵二十等。三曰簪褭。御駟馬者。按於本義引伸之,因以為馬名。要褭,古之駿馬也。從衣從馬。衣馬,以組帶馬之意也。奴鳥切。二部。文一百一十六今增袀。 重十一
299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衣部
300
標題:裘qiú
301
注解:皮衣也。從衣,象形。各本作從衣求聲。一曰象形。淺人□增之也。裘之制毛在外,故象毛文。與衰同意。皆從衣而象其形也。巨鳩切。古音在一部。凡□之屬皆從□。求,古文□。此本古文裘字,後加衣為裘。而求專為干請之用。亦猶加艸為蓑,而衰為等差之用也。求之加衣,葢不待小篆矣。
302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裘部
303
標題:□kè
304
注解:□裏也。表其毛而為之裏附於革也。詩曰:羔羊之皮,素絲五它,皮言其表也。羔羊之革,素絲五緎,革言其裏也。羔羊之縫,素絲五總,合言其表裏也。其裏之所用未詳。從□鬲聲,讀若擊。楷革切。十六部。文二 重一
305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裘部
306
標題:老lǎo
307
注解:考也。序曰:五曰轉注,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學者多不解。戴先生曰:老下云考也,考下云老也。此許氏之恉,為異字同義舉例也。一其義類,所謂建類一首也。互其訓詁,所謂同意相受也。考老適於許書同部,凡許書異部而彼此二篆互相釋者視此。如□窒也、窒□也、但裼也、裼但也之類。老考以疊韻為訓。七十曰老。曲禮文。從人毛匕。音化。按此篆葢本從毛匕,長毛之末筆,非中有人字也。韻會無人字。言須髮變白也。說會意之恉。盧晧切。古音在三部。凡老之屬皆從老。□,古文老。
308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老部
309
標題:耊dié
310
注解:年八十曰耊。釋言:耊,老也。毛傳云:耊,老也。八十曰耊。按馬融注、易服□注、左傳皆云:七十曰耊,葢耊訓老,故七十八十皆得偁也。從老省,小篆旣從老省矣。今人或不省。非也。下同。至聲。古音至讀如銍。徒結切。十二部。
311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老部
312
標題:□mào
313
注解:年九十曰□。今作□。從老省,毛聲。秏今音讀蒿去聲。葢蒿聲,毛聲古可通用也。曲禮:八十九十曰□。注云:□惛忘。引左傳:老將知□又及之。按其字亦作眊,亦作旄。從老,蒿省聲。從蒿者,取蒿目之意。莫報切。二部。
314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老部
315
標題:耆qí
316
注解:老也。曲禮:六十曰耆。許不言者,許以耆為七十巳上之通偁也。鄭注□義云:耆、耊皆老也。古多假借為嗜字。又按士喪禮、士虞禮、魚進鬐注:鬐,脊也。古文鬐為耆。許書髟部無鬐字。依古文禮。故不錄今文禮之字也。徐鉉沾附,未識此意。許於禮經古文今文之字依一則廢一。從老省,旨聲。渠脂切。十五部。
317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老部
318
標題:耇ɡǒu
319
注解:老人面凍黎若垢。釋詁曰:耇,老,壽也。小雅毛傳曰:耇,壽也。孫炎曰:耇,面凍。黎色如浮垢,老人壽徵也。儀禮注曰:耇,凍梨也。方言曰:東齊曰眉,燕代之北郊曰梨,秦晉郊陳兗之會曰耇鮐。按方言又曰:麋黎,老也。麋黎卽卷一之眉梨,凍黎謂凍而黑色。或假梨為之,尚書黎老作犁老,亦假借也。孫炎注:本作面凍梨。見南山有臺,大誓二正義。本無如字。釋名及方言注乃云如凍梨。非也。從老省,句聲。古厚切。四部。
320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老部
321
標題:□diàn
322
注解:老人面如點處。謂老人面有黑瘢之處也。點者,小黑也。從老省,占聲,丁念切。古音在七部。讀若耿介之耿。雙聲也。
323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老部
324
標題:□shù
325
注解:老人行才相逮。才,僅也。今字作纔。才相逮者,兩足僅能相及,言其行遲步小也。從老省。易,象形。各本作易省,行象。誤。今正。此非易省,乃象步小相迫之狀也。讀若樹。與駐聲義略同。今俗語尚如此。常句切。四部。
326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老部
327
標題:壽shòu
328
注解:久也。久者,從後灸之也。引伸為長久,此用長久之義也。從老省,□聲。□見口部。今篆體作□。誤。殖酉切。三部。
329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老部
330
標題:考kǎo
331
注解:老也。凡言壽考者,此字之本義也。引伸之為成也。考槃、江漢、載芟、絲衣毛傳是也。凡禮記皇考、春秋考仲子之宮皆是也。又假借為攷字。山有櫙弗□弗考傳曰考,擊也是也。凡言考挍,考問字皆為攷之假借也。從老省,丂聲。苦浩切。古音在三部。考,古文考。
332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老部
333
標題:孝xiào
334
注解:善事父母者。禮記:孝者,畜也。順於道,不逆於倫,是之謂畜。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說會意之恉。呼教切。二部。1407文十
335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老部
336
標題:毛máo
337
注解:睂髮之屬及獸毛也。眉者,目上毛也。髪者,首上毛也。而者,須也。須者,而也,□下之毛也。□者,頰須也。頾,口上須也。及獸毛者,貴人賤畜也。象形。莫袍切。古音二部。凡毛之屬皆從毛。
338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毛部
339
標題:□rǔn
340
注解:毛盛也。從毛隼聲。而尹切。又人勇切。按而尹卽玉篇之而允也。書釋文氄徐而允反。又如兗反。俗本允兗字皆訛作充。而集韻、類篇因有而融如容兩切矣。古音當在十五部。如隼之在十五、十三兩部也。《虞書》曰:虞當作唐。說詳禾部。「鳥獸□髦。」堯典文,髦毛古同用,今書□作氄。馬云:溫柔皃。
341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毛部
342
標題:□hàn
343
注解:獸豪也。豪者,豕鬣如筆管者也。引伸為毛之長者之偁。□,古書多作翰,尚書大傳之西海之濱取白狐靑翰。鄭曰:翰,長毛也。長楊賦:藉翰林以為主人。韋昭曰:翰,筆也。善曰:說文云毛長者曰翰。按翰當作□,葢說文古本有毛長者曰□五字,在獸豪也之下。曲禮:雞曰翰音。注:翰猶長也。其引伸之義也。從毛倝聲。侯旰切。十四部。
344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毛部
345
標題:毨xiǎn
346
注解:□也。二字依韻會。仲秋,鳥獸毛盛,可□取□為器。毨選雙聲。堯典:鳥獸毛毨。鄭注:毨,理也。毛更生整理。周禮:中秋獻良□,王乃行羽物。鄭注:良,善也。仲秋鳥獸毛毨,因其良時而用之。按許說兼包鄭二義。從毛先聲,讀若□。穌典切。古音在十三部。
347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毛
348
標題:□mén
349
注解:□毳為□,毳,獸細毛也。□,西胡毳布也。色如虋,故謂之□。與虋雙聲。虋,禾之赤苗也。詳艸部,取其同赤,故名略同。從毛□聲。莫奔切。古音在十四部。《詩》曰:「毳衣如□。」王風文,今詩□作璊。毛曰:璊,赬也。按許云毳□謂之□,然則詩作如璊為長,作如□則不可通矣。玉部曰:璊,玉□色也。禾之赤苗謂之虋,璊玉色如之。是則□與璊皆於虋得音義,許偁詩證毳衣色赤。非證□篆體也。淺人改從玉為從毛,失其恉矣。抑西胡毳布,中國卽自古有之,斷非法服。毛傳曰:大車,太夫之車也。天子大夫四命,其出封五命。如子男之服,乘其大車檻檻然。服毳冕以決訟,是則詩所云毳衣者,周禮之毳冕,非西胡毳布也。許專治毛詩,豈容昧此,疑此六字乃淺人□增,非許書固有。然鄭司農之注周禮曰:毳,罽衣也。至後鄭乃云毳畫虎蜼,謂宗彝也。是則自康成以前皆謂毳為□衣,毛公但云毳冕而不言何物,許說正同大鄭耳。
350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毛部
351
標題:氈zhān
352
注解:捻毛也。手部曰:捻者,蹂也。捻毛者,蹂毛成氈也。周禮掌皮曰:共其毳毛為氈,古多假旃字。從毛亶聲。諸延切。十四部。文
353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毛部
354
標題:毳cuì
355
注解:獸細毛也。掌皮注曰:毳毛,毛細縟者。從三毛。毛細則叢密,故從三毛,眾意也。此芮切。十五部。凡毳之屬皆從毳。
356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毳部
357
標題:□fēi
358
注解:毛紛紛也。紛紛者,多也。非分雙聲,□猶紛紛也。廣韻曰細毛。從毳非聲。甫微切。十五部。文二
359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毳部
360
標題:尸shī
361
注解:陳也。陳當作敶。攴部曰:敶,列也。小雅祈父傳曰:尸,敶也。按凡祭祀之尸訓主。郊特牲曰:尸,陳也。注曰:此尸神象,當從主訓之,言陳非也。玉裁謂:祭祀之尸本象神而陳之,而祭者因主之,二義實相因而生也。故許但言陳,至於在床曰屍,其字從尸從死。別為一字,而經籍多借尸為之。象臥之形。臥下曰伏也。此字象首俯而曲背之形。式脂切。十五部。凡尸之屬皆從尸。
362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尸部
363
標題:□diàn
364
注解:偫也。偫者,儲偫也。大玄假為天地奠位之奠。從尸奠聲。堂練切。古音在十一部。
365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尸部
366
標題:居jū
367
注解:蹲也。足部曰蹲,居也。二字為轉注。今足部改居為踞,又□添踞篆,訓云蹲也。總由不究許書條理,□知古形古義耳,立部竣下亦曰居也,亦同義而訛為偓竣也。葢俗本之紛亂如此。說文有尻,有居。尻,處也。從尸得几而止,凡今人居處字古只作尻處。居,蹲也。凡今人蹲踞字古只作居。廣雅釋詁二尻也一條,釋詁三踞也一條。畫然分別。曹憲曰:按說文今居字乃箕居字,近之矣。但古人有坐、有跪、有蹲、有箕踞,跪與坐皆厀著於席,而跪聳其體,坐下其□,詩所謂啟處。四牡傳曰:啟,跪也。處,居也。四牡不遑啟處。采薇,出車作不遑啟居,居皆當作尻,許尻下云處也。正本毛傳引伸之為凡尻處字也。若蹲則足底著地,而下其□,聳其厀曰蹲。其字亦作竣,原壤夷俟,謂蹲踞而待,不出迎也。若箕踞,則□著席而伸其腳於前,是曰箕踞。趙佗箕踞見陸賈,聞賈言乃蹷然起坐是也。箕踞為大不敬。三代所無。居篆正謂蹲也。今字用蹲居字為尻處字。而尻字廢矣。又別製踞字為蹲居字,而居之本義廢矣。從尸古聲。各本作古者居從古,乖於全書之例。淺人因下云俗居從足而竄攺訛謬耳。今正。九魚切。五部。踞,俗居從足。小徐本如此,不誤。大徐本篆作踞。非也。小徐云:□一本從居。則小徐時固有兩本。□、□,古文居。
368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尸部
369
標題:□xiè
370
注解:臥息也。西京賦、吳都賦皆用奰□字,說者謂作力之皃也。奰見大部,奰俗訛贔。□俗訛屭,又訛屭,今學者罕知其本字矣。□之本義為臥息,鼻部所謂鼾也。用力者必□其息,故引伸之為作力之皃。呬,息也。音義略同。從尸自。徐鉉曰:自,鼻也。小徐作自聲。許介切。按本虛器切。十五部。
371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尸部
372
標題:□xiè
373
注解:動作切切也。方言曰:□,不安也。秦晉謂之□。又曰:□,勞也。□,獪也。邶風:不我□以。毛傳曰:□,潔也。從尸□聲。私列切。十二部。按俗從肖非。
374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尸部
375
標題:□zhǎn
376
注解:轉也。展者,未轉而將轉也。陸德明云:字林作輾。然則周南作輾轉,非古也。毛傳曰:展,誠也。方言曰:展,信也。此因展與真音近假借。從尸,展布四體之意。□省聲。知衍切。十四部。□,古文展。
377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尸部
378
標題:屆jiè
379
注解:行不便也。此與艐義相近。艐,船著沙不行也。一曰極也。釋言曰:屆,極也。蕩,閟宮、毛傳同。釋詁、方言皆曰:艐,至也。郭云:艐,古屆字。按謂古用艐,今用屆也。艐屆雙聲。從尸凷聲。古拜切。十五部。暨、艐,古文屆。
380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尸部
381
標題:尻kāo
382
注解:□也。按釋名以尻與臀別為二。漢書:結股腳,連脽尻,每句皆合二物也。尻今俗云溝子是也,□今俗云屁股是也。析言是二,統言是一。故許云尻,□也。通俗文、埤蒼皆云:尻骨謂之八髎。釋名曰:尻,廖也,所在廖牢深也。從尸九聲。苦刀切。古音在三部。
383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尸部
384
標題:□tún
385
注解:髀也。髀者,股外也。此云髀者。專言股後。從尸下丌尻幾。尻各本作居。誤。今正。丌,下基也。□者,人之下基。尻幾者,猶言坐於床。木部曰:床安身之幾坐也。尻下曰:從尸得幾而止,皆謂床也。徒□切。十三部。□,□或從肉隼。隼聲也。與肉部脽字義同字異。□,□或從骨□聲。今周易、春秋、考工記皆作臋,從肉。軍後曰殿,卽臋之假借字也。臀,臋。
386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尸部
387
標題:□qì
388
注解:尻也。從尸旨聲。詰利切。十五部。
389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尸部
390
標題:尼ní
391
注解:從後近之。尼訓近,故古以為親暱字。高宗肜日曰:典祀無豐于尼。釋文:尼女乙反。尸子云:不避遠尼。尼,近也。正義、釋詁云:卽,尼也。孫炎云:卽猶今也。尼,近也。郭璞引尸子,悅尼而來遠。自天寶閒衛包攺經尼為暱,開寶閒陳諤又改釋文尼為暱,而賈氏群經音辨所載猶未誤也。尼之本義從後近之,若尼山乃取於圩頂水澇所止,屔之假借字也。孟子,止或尼之。尼,止也。與致遠恐泥同,泥濘之假借字也。從尸匕聲。女夷切。古音葢在十五部。
392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尸部
393
標題:□qì
394
注解:□。二字各本無,今依全書通例補。從後相躡也。躡各本作臿。今依玉篇訂,以後次前積疊之,謂之□。吳都賦作□□,楚立除立二切。善曰:枝柯相重疊皃。廣韻曰:重累土也。廣韻亦單用□字,訓楔,非此義也。從尸臿聲。楚洽切。八部。廣韻云初戢切。
395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尸部
396
標題:□zhé
397
注解:□也。從尸乏聲。直立切。七部。
398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尸部
399
標題:□niǎn
400
注解:柔皮也。周禮所謂攻皮也。函人職曰:革欲其柔滑。而腛脂之,則耎。廣雅曰:□,弱也。是與耎音義同。從尸又。會意。又□尸之後也。從尸謂皮也,從又謂□其後也。□者引伸之意。此九字大小徐本皆不完。今補。大徐作□,而曰或從又。小徐作□,而曰或從叉,疑從又為是。人善切。十五部。
401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尸部
402
標題:屒zhěn
403
注解:伏皃。未聞。一曰屋宇也。與宀部宸音義同,尸象屋形。從尸辰聲。珍忍切。十三部。
404
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尸部
405
標題:屖xī
406
注解:屖遟也。三字為句。玉篇曰:屖今作栖,然則屖遟,卽陳風之棲遟也。毛傳曰:棲遟,遊息也。從尸辛聲。先稽切。古音在十二部。
407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尸部
408
標題:屝fèi
409
注解:□履。□者,屨也,足所依也。云屬者,屨之粗者曰屝也。方言曰:屝,麄□也。釋名曰:齊人謂草□曰屝。按喪服傳,菅屨者,菅菲也。杜注左傳曰:屝,草屨也。菲者屝之假借字。從尸非聲。扶沸切。十五部。
410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尸部
411
標題:尸shī
412
注解:終主也。終主者,方死無所主,以是為主也。曲禮曰:在床曰屍。今經傳字多作尸,同音假借也。亦尚有作屍者。從尸死。死者,終也。尸者,主也。故曰終主。式脂切。十五部。
413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尸部
414
標題:屠tú
415
注解:刳也。刳,判也。從尸者聲。同都切。五部。
416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尸部
417
標題:屟xiè
418
注解:□之薦也。之各本作中。今依玄應所引訂,此藉於□下,非同□中苴也。薦者,藉也。吳宮有響屟廊,東宮舊事有絳地文□屟百副,卽今婦女鞵下所施高底。其字本音他頰切,轉為他計切。今奩匱有抽屜,本卽屟字。從尸枼聲。穌葉切。八部。
419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屍部
420
標題:屋wū
421
注解:尻也。尻各本作居,誤。今正。凡尻處,於尸得几之字引伸,不當用蹲居字也。屋者,窒之覆也。引申之凡覆於上者皆曰屋,天子車有黃屋。詩箋:屋,小帳也。從尸。尸,所主也。凡尸皆得訓主。屋從尸者,人為屋主也。一曰:尸象屋形。此從尸之又一說也。上象覆,旁象壁。從至。至,所止也。屋、室皆從至。室下亦曰:至,所止也。鳥谷切。三部。□,籒文屋,從廠。廠呼旱切。□,古文屋。按此字葢卽手部古文握字,見於淮南書。淺人補入此耳。
422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尸部
423
標題:屏pínɡ
424
注解:屏,此複舉字之未□者。蔽也。小雅:萬邦之屏。傳曰:屏,蔽也。引伸為屏除。按古無平仄之分。從尸并聲。必郢切。十一部。
425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尸部
426
標題:層cénɡ
427
注解:重屋也。曾之言重也。曾祖,曾孫皆是也。故從曾之層為重屋。□工記:四阿重屋。注曰:重屋,複笮也。後人因之作樓。木部曰:樓,重屋也。引伸為凡重疊之偁,古亦假增為之。從尸曾聲。昨棱切。六部。文二十三 重五
428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尸部
429
標題:尺chǐ
430
注解:十寸也。寸,十分也。禾部曰:十髮為程,一程為分,十分為寸。又曰:律數十二,十二禾秒而當一分,十分而寸。漢志曰:九十分黃鐘之長,一為一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十丈為引。而五度審矣。人手卻十分動脈為寸口。寸部下亦曰:人手卻一寸動□謂之寸口。鄭注、周禮曰:脈之大□要在陽明寸口。疏云:陽明在大拇指本骨之高處與弟二指閒。寸口者,大拇指本高骨後一寸是也。按大拇指本高骨後一寸,許所謂人手卻十分也。卻者,□也。□者,拓也。人手竟又開拓十分得動脈之處,是曰寸口,凡寸之度取象於此。十寸為尺。十其長是為尺。尺,所□指標尺矩事也。指尺當作指□,聲之誤也,指□猶標目也。用規矩之事,非尺不足以為程度。尺居中,下可晐寸分,上可包丈引也。漢志曰:寸者,忖也。尺者,蒦也。尺□蒦三字同韻。從尸,主也。從乙。會意。昌石切。古音在五部。古書亦借赤為之。毛晃曰:宋時案牘如此。乙,所識也。漢武帝讀東方朔上書未盡,輒乙其處,題識之意也。以矩尺記識所度,故從乙。周制:寸、尺、咫、尋、常、仞諸度量,皆□人之體為法。寸法人寸口,尺起於寸,咫法中婦人手,尋八尺也。法人□臂之長,常倍尋。或曰:常當作丈。周制:八寸為尺,十尺為丈。人長八尺,故曰丈夫。人部曰:仞,伸臂一尋也。是仞尋無二,而此尋仞並舉。疑許主七尺曰仞之說,人部之解出後人改竄,非許原文。說詳人部。凡尺之屬皆從尺。
431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尺部
432
標題:咫zhǐ
433
注解:中婦人手長八寸,謂之咫。賈逵、韋昭注、國語、杜預注、左傳說皆同。案咫,之言猶近也。晉語,吾不能行也咫。楚語,是知天咫。周書大子晉視,道如咫。周尺也。通典引白虎通曰:夏法曰:日數十也。日無不照,尺所度無不極,故以十寸為尺。殷法十二月,言一歲之中無所不成,故以十二寸為尺。周據地而生,地者,陰也。以婦人為法,婦人大率奄八寸,故以八寸為尺。按奄字未詳,疑是手之誤字。上文曰十寸為尺,此及夫字下云周制八寸為尺,別周制之異乎古也。王制曰:古者以周尺八尺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為步。鄭注曰:周尺之數未之詳聞。案禮制,周猶以十寸為尺,葢六國時多變亂法度。或言周尺八寸,以步□為八,八八六十四寸。鄭意八寸為尺,周末始有之。與許說異。然許亦曰諸侯力政,分為七國。田□異畮。車涂異軌,律令異法,則其說亦未嘗不合也。左傳:天威不違顏咫尺,咫尺並言,不云二尺也。國語、列子皆言其長尺有咫,亦不言其長二尺也。是可證周未嘗八寸為尺矣。從尺只聲。諸氏切。十六部。文二
434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尺部
435
標題:尾wěi
436
注解:微也。微當作□。□,細也。此以疊韻為訓,如門捫也。戶護也之例。方言曰:尾,盡也。尾,梢也。引伸訓為後。如晉語歲之二七。其靡有微兮,古亦叚微為尾。從到毛在尸後。到者,今之倒字。無斐切。十五部。今隸變作尾。古人或飾系尾,未聞。鄭說韍曰:古者佃,漁而食之。衣其皮,先知蔽前。後知蔽後,後王易之以布帛。而獨存其蔽前者,不忘本也,按蔽後卽或飾系尾之說也。西南夷皆然。後漢書西南夷列傳曰槃瓠之後,好五色衣服。製裁皆有尾形,按尾為禽獸之尾,此甚易解耳。而許必以尾系之人者,以其字從尸,人可言尸,禽獸不得言尸也。凡全書內嚴人物之辨每如此,人飾系尾。而禽獸似之。許意如是。凡尾之屬皆從尾。□、□、□,古文尾。
437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尾部
438
標題:屬zhǔ
439
注解:連也。連者,負車也。今字以為聯字。屬,今韻分之欲市玉二切。其義實通也。凡異而同者曰屬。鄭注司徒序官云:州黨族閭比者,鄉之屬別。注司市云:介次市亭之屬別小者也。凡言屬而別在其中,如秔曰稻屬,秏曰稻屬是也。言別而屬在其中,如稗曰禾別是也。從尾,取尾之連於體也。蜀聲。之欲切。三部。今作屬。
440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尾部
441
標題:屈qū
442
注解:無尾也。韓非子曰:鳥有翢。翢者,重首而屈尾。高注淮南云:屈讀如秋雞無尾屈之屈。郭注方言隆屈云:屈尾。淮南屈奇之服。許注云:屈,短也。奇,長也。凡短尾曰屈。玉篇巨律切。玄應書、廣韻衢勿切。今俗語尚如是。引伸為凡短之偁。山短高曰崛,其類也。今人屈伸字古作詘申,不用屈字,此古今字之異也。鈍筆曰掘筆,短頭船曰撅頭,皆字之假借也。從尾出聲。九勿切。十五部。按九勿當作衢勿乃合,俗分□屈為二字,不知屈乃□之隸變。□、□,古文。
443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尾部
444
標題:尿niào
445
注解:人小□也。從尾水。會意。古書多假溺為之。奴弔切。二部。□。文四
446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尾部
447
標題:履lǚ
448
注解:足所依也。□依疊韻。古曰屨,今曰□。古曰□,今曰鞵,名之隨時不同者也。引伸之訓踐,如君子所□是也。又引伸之訓祿,詩福□綏之。毛傳曰:□,祿也。又引伸之訓禮。序卦傳,詩長發傳是也。□禮為疊韻,履祿為雙聲。從尸,服□者也。從彳⼢。⼢楚危切,彳⼢皆行也。從舟,象□形。合四字會意。良止切。按良止,誤也。當依篇、韻力几切。十五部。一曰尸聲。別一說也。凡□之屬皆從□。□,古文□。從頁從足。□重首,故從頁。□,古文。
449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履部
450
標題:屨jù
451
注解:□也。晉蔡謨曰:今時所謂□者,自漢以前皆名屨。左傳:踊貴□賤,不言□賤。禮記:戶外有二屨,不言二□。賈誼曰:冠雖敝,不以苴□,亦不言苴屨。詩曰:糾糾葛屨,可以□霜。屨,舄者一物之別名,□者足踐之通稱。按蔡說極精。易、詩三禮、春秋傳、孟子皆言屨,不言□。周末諸子,漢人書乃言□。詩,易凡三□,皆謂踐也。然則□本訓踐,後以為屨名,古今語異耳。許以今釋古,故云古之屨卽今之□也。周禮:屨人,掌為舄屨。鄭云:複下曰舄,襌下曰屨。古人言屨以通於複,今世言屨以通於襌。俗易語反與。方言:屝屨麤□也,□其通語也。從履省,婁聲。九遇切。古音在四部。一曰:鞮也。革部鞮下曰:屨也。二字為轉注。方言曰:襌者謂之鞮。
452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履部
453
標題:□lì
454
注解:□下也。謂□之之底也。行地經歷者,今人言□曆當用此字。從□省,歷聲。郞擊切。十六部。
455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履部
456
標題:□xù
457
注解:□屬。從□省,予聲。徐呂切。五部。廣韻徐預切。
458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履部
459
標題:屩juē
460
注解:□也。□,大徐作屐。非也。今依小徐、史記孟嘗君傳,躡屩虞卿傳及漢書王袖傳作蹻,假借字也。釋名曰:屩,蹻也。出行著之,蹻蹻輕□,因以為名。應劭曰:木蹻。臣瓚曰:以繩為屩。徐廣曰:蹻,草□也。按屩葢輕□可遠行之□,非法服之□也。臣瓚、徐廣說是。從□省,喬聲。居勺切。古音在二部。平聲。
461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履部
462
標題:屐jī
463
注解:屩也。從□省,支聲。奇逆反。古音在十六部。按釋名云:屐,搘也,為兩足搘以踐泥也。又云:屩,不可踐泥也。屐,踐泥者也。然則屐與屩有別。文六 重一
464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履部
465
標題:舟zhōu
466
注解:船也。邶風:方之舟之。傳曰:舟,船也。古人言舟,漢人言船。毛以今語釋古,故云舟卽今之船也。不傳於柏舟而傳於此者,以見方之為泭而非船也。古者,共□、貨狄、刳木為舟,剡木為楫,以濟不通。郭注、山海經曰:世本云□□,貨狄作舟。易□辭曰: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葢取諸渙,□□貨狄,黃帝堯舜閒人。貨狄疑卽化益,化益卽伯益也。考工記故書舟作周。象形。職流切。三部。凡舟之屬皆從舟。
467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舟部
468
標題:俞yú
469
注解:空中木為舟也。淮南氾論訓,古者為窬木方版以為舟�
URN: ctp:ws896728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