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十四

《卷十四》[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欽定四庫全書
2
續資治通鑑長編巻十四
3
宋 李燾 撰。
4
太祖
5
開寶六年春正月甲子,以雲安監為雲安軍,又以遂、合、渝、瀘、昌、開、逹、渠、巴、資、戎、涪、忠、萬、䕫、施十七州及廣安、梁山、雲安三軍別置水陸計度轉運使,仍以知雲安監、太子中允張顒充使。
6
丙寅,韶州言靜江軍士百餘人皷譟城中以應外賊,悉捕斬於市。
7
戊辰,賜皇弟開封尹襲衣、犀帶、羅綺五百匹、玉鞍勒馬,以疾間也。
8
癸酉,遣德州刺史郭貴發丁夫千人,修大名府魏縣河隄。
9
己夘,以太子洗馬、權知逄州朱昻權知廣安軍,㑹渠州妖賊李仙衆萬人刼掠軍界,昻設策擒之,自餘果、合、渝、涪四州民連結為妖者,一切不問,蜀民遂安。昻,長沙人也。
10
壬午,詔諸州流民所在計程給以糧遣,各還本貫,至日更加賑給。
11
殿直傅廷翰為棣州兵馬監押,欲謀叛,北走契丹,知州、右贊善大夫周渭擒之以聞,遣使械繫送御史獄,鞫之得實。二月丙戌,斬廷翰於西市。
12
丙申,運京師米二萬石賑曹州饑民。
13
辛丑,以著作佐郎陸光範為在京糧料使,太僕寺丞趙巨川為西京糧料使。光範、巨川,未見。國初承舊制,用三司大將領糧料之職,於是改任京官。
14
三月乙夘朔,房州言周鄭王殂,上素服舉哀,輟視朝十日,命還塟慶陵之側,曰順陵,諡曰恭帝。己未,復宻州為安化軍。
15
辛酉,新及第進士雍丘宋凖等十人、諸科二十八人,詣講武殿謝上,以進士武濟川、《三傳劉濬材質最陋,應對失次,黜去之。濟川,翰林學士李昉鄉人也,昉時權知貢舉,上頗不悅,㑹進士徐士亷等擊登聞皷,訴昉用情取舍非當,上以問翰林學士盧多遜,多遜曰:「頗亦聞之」。上乃令貢院籍終場下第者姓名,得三百六十人,癸酉,皆召見,擇其一百九十五人,并凖以下及士亷等,各賜紙劄,別試詩賦,命殿中侍御史李瑩、左司員外郎侯陟等為考官,乙亥,上御講武殿親閱之,得進士二十六人,士亷預焉。五經四人,開元禮七人、三禮三十八人、三傳二十六人、三史三人、學究十八人、明法五人,皆賜及第,又賜凖錢二十萬,以張宴㑹,責昉為太常少卿,考官右贊善大夫楊可法等皆坐責,自兹殿試遂為常式。可法,未見。丙子,幸相國寺,觀新修普滿塔。
16
壬午,以教船池為講武池,閔河為惠民河,五丈河為廣濟河。
17
癸未,鎮國節度使李崇矩責授左衛大將軍。實録但云以前鎮國節度使、檢校太傅李崇矩左衛大將軍。而百官表云崇矩自節度使責授左衛大將軍,今從之,然亦不知何事也,當考。 詔諸州流民復業者,蠲今年蠶鹽錢,復其租,免三年役。 禁銅錢不得入蕃界及越江海至化外。 融州修河卒叛,殺長吏,知髙州范可鄆,率髙、潘二州民吏擊破之,詔賜二州民今年秋租。
18
是月,大食國遣使來貢方物。 先是,詔朝臣有將命逺方死王事者,得録其子。於是右贊善大夫陸光佩子坦賜進士出身,監察御史王楷子克同三傳出身,右補闕吳光輔子用之、右贊善大夫劉師道子傳慶並同學究出身,皆就學士院試所業,然後命之。
19
夏四月甲申朔,限諸州度僧額僧帳及百人者,每嵗度一人,仍度有經業者。
20
乙酉,詔:「諸州考試官,令長吏精選僚屬有才學公正者充,知貢舉與考試官同看詳試巻,定其通否,否即駁放,不得優假,虛令終場。申禁私薦屬舉人,募告者,其賞有差。舉人勒還本貫重役,永不得入科場」。丁亥,詔皇弟開封尹、天平節度使石守信等宴射苑中,復置南義州。
21
丁酉,禁灌頂水陸道場。
22
辛丑翰林學士盧多遜等上所修開寶通禮二百巻、義纂一百巻,並付有司施行。詔改鄉貢開元禮為鄉貢通禮,本科並以新書試問。
23
是月,遣盧多遜為江南生辰國信使。多遜至江南,得其臣主歡心,及還,艤舟宣化口,使人白國主曰:「朝廷重修天下圖經,史館獨闕江東諸州,願各求一本以歸」。國主亟令繕寫,令中書舍人徐鍇等通夕讎對,送與之,多遜乃發,於是江南十九州之形勢,屯戍逺近,戶口多寡,多遜盡得之矣。歸,即言江南衰弱可取狀,上嘉其謀,始有意大用。
24
壬寅,命知制誥張澹權祗應翰林院事。澹本傳云權直學士院,今從實録。
25
甲辰,占城國遣使來貢方物。
26
丙寅,黎州言有保塞蠻七十餘人,自大渡河來歸。
27
戊申,詔叅知政事薛居正監修梁、後唐、晉、漢、周五代史。
28
知制誥王祜等上重定神農本草二十巻,上制序,摹印以頒天下。
29
先是,江南饑,詔諭國主借船漕湖米麥以賑之。辛亥,國主遣使修貢謝恩。賜米麥,前已見。
30
江南國主以司空、判三司、尚書都省湯悅知左右內史事。悅以身老國危,固辭,不許。湯悅事,據十國紀年在此夏,今附見。癸丑詔曰:「堂後官十五人,從來不曾替換,宜令吏部流內銓,於前資見任令録判官簿尉內揀選諳㑹公事,有行止無違闕者十五員,具姓名奏,當議差補,仍三年與替,若無違闕,其令録除。陞朝官判官,簿尉,除上縣令」。五月丙辰,以前武德縣尉姜宣乂為眉州別駕,充堂後官,尋又得新成州録事叅軍任能、前郫縣令夏德崇、前三原縣尉孔崇照,皆授諸州上佐,用之。上知堂吏擅中書權,多為姦贓,欲更用士人,而有司所選,終不及數,遂召舊任者劉重華等四人,面加戒勵,令復故,嵗滿無過,與上縣令稍有愆咎,重寘其罸。
31
兵部侍郎、叅知政事劉熙古,以足疾四上表求解,庚申,授戶部尚書,致仕。
32
供備庫使李守信受詔市木秦隴間,盜官錢鉅萬,及代歸,為部下所告,守信至中牟縣,聞其事,自剄於傳舎,上命司勲郎中、監在京商稅務蘇曉按之,逮捕甚衆。右拾遺、通判秦州馬適妻,守信女也,守信嘗用木為筏以遺適,曉獲其私書以進,上將赦之,曉固請寘適於法,適坐棄市,仍籍其家,餘所連及者,多至破産,盡得所盗官錢,上悅,癸亥,以曉為右諫議大夫、判大理寺事,尋遷左諫議大夫,復監在京商税,務曉無子,有一女,甚愛之,亦先曉卒,人以為深刻所致云。 幸玉津園觀刈麥。 樞宻副使沈義倫居第卑陋,處之晏如,當時貴要多冒禁市,巨木秦隴間以營私宅,及主者敗,皆自啟於上前。義倫亦嘗市木為母營佛舍,因奏其事,上笑謂義倫曰:「爾非踰矩者」。知居第尚不葺,因遣中使案圖,督工匠五百人為治之,義倫私告使者,願得制度狹小。使者以聞,上亦不違其志。
33
戊辰,詔曰:「朝廷立取士之科分,署吏之秩,所以辨等,異乎編民。茍真偽以相參,俾名實之斯濫,宜有釐革,無容混淆。自今諸州有冒稱鄉銜攝官,並不得以客禮謁見州縣官吏,假署文牒,所在官司追毀之。其有經試舉人及歴承乏視事之官,不用此制」。
34
庚午,宴射苑中。
35
甲戌,以殿中侍御史鉅野馮炳為侍御史知雜、判御史臺事。上留意聽斷,專事欽恤御史、大理官屬,尤加選擇,嘗召炳,謂曰:「朕每讀《漢書,見張釋之、于定國治獄,天下無寃民,此所望於汝也」。賜金紫以勉之。南漢靜海節度使丁璉,聞嶺南悉平,遣使朝貢,表稱其父部領之命,戊寅,以璉為静海節度使,除璉節度使制,其畧曰:「䖍遵父命,耻事偽邦」,則知必璉表云爾也。京城左右軍廵院,典司按鞫,開封府舊選牙校,分掌其職,上哀矜庶獄,始詔改任士人。六月癸未朔,以前館陶縣令李萼為光祿寺丞、兼左軍廵檢,安豐縣令趙中衡為太府寺丞、兼右軍廵檢。
36
己丑,廣州言同知州、保信節度使尹崇珂卒。優詔贈侍中,遣中使䕶其䘮歸塟洛陽。
37
辛夘,召京百司吏七百餘人見于便殿,上親閲試,勒歸農者四百人。
38
初,李謙溥去隰州,邉將屢失律,乃復以謙溥為隰州廵檢使,邉民喜謙溥之至,相率迎於路,癸巳,謙溥言領兵入北漢界,連㧞其七寨。謙溥再為隰州,乃開寶五年四月也,今并列于此。九國志世家云:明年王師侵嵐石川,㧞我七寨,即此。 占城國又遣使來貢方物。初,蜀民所輸兩税,皆以疋帛充折,其後市價愈髙,而官所收止依舊例,上慮其傷民,壬寅,詔西川諸州,凡以疋帛折税,並凖市價。
39
初,雷德驤責商州司戶叅軍,刺史,以德驤舊為尚書郎,頗賔禮之,及奚嶼至州,希宰相意,則倨受庭參,德驤不能堪,出怨言。嶼聞之怒,有言德驤嘗為文訕謗朝廷,嶼因召德驤與語,濳遣吏紿德驤家人,取得之,即械繋德驤,具事以聞,上貸其罪,削籍徙靈武。德驤子有鄰,意趙普實擠排之,日夜求所以報普者,於是堂後官胡贊、李可度在職嵗久,或稱其多請託受賕,而秘書丞王洞與德驤同年登第,有鄰每造謁於洞,洞多委以家事。一日,託有鄰市白金半鋌,因語有鄰曰:「此欲與胡將軍」。胡將軍,謂贊也。有鄰亦嘗出入贊家,故洞語之。時又有詔,應攝官三任解由全者,許投牒有司,即得引試録用,有鄰素與前攝上蔡主簿劉偉交遊,知偉雖經三攝,而一任失其解由,偉兄進士,侁為偉造偽印得送銓,遂上章告其事,并言宗正丞趙孚,乾德中授西川官,稱疾不之任,皆宰相庇之,上怒,悉下御史獄鞫實,上始冇疑普意矣。壬寅,詔參知政事呂餘慶薛居正陞都堂,與宰相同議政事,癸夘、偉坐棄市,孚及洞、侁、贊、可度並決杖除名,贊、可度仍籍沒其家財,以有鄰為秘書省正字,厚賜之。有鄰自是累上䟽告人隂事,俄被病,白晝見偉入室,以杖箠其背,有隣號呼,聲聞于外,數日而死。洞除名,實録在七月乙亥,今并書之。 禁嶺南諸州民捕象,籍其噐仗送官。 賜容州民今年租。 廢隴州,復春州。
40
丁未,復尋州、賔州。
41
趙普之為政也專,廷臣多疾之,上初聽趙玭之訴,欲逐普,既止,盧多遜在翰林,因召對,數毀短普,且言普嘗以隙地私易尚食圃,廣第宅,營邸店,奪民利。上訪諸,昉曰:「臣職司書詔,普所為,臣不得而知也」。上黙然。自李崇矩罷,上於普稍有間,及趙孚等抵罪,普恩益替。庚戌,復詔薛居正呂餘慶與普更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權。 易州言刺史賀惟忠卒。惟忠性剛,頗知書,洞曉兵法,有方略。在易州葺治亭障,撫士卒能得其心,每乗寒用兵,所向無敵,名震契丹,十餘年間,不敢擾邉,民皆頼之。及卒,上甚嘆惜,即録其子昭度為供奉官。 河決鄆州楊劉口,又決懷州獲嘉縣。 詔潭州鄉兵二千人,郴州三百人,並復其家一年,死事者二年。此必在行營也,但本紀不詳耳,當考。
42
是夏,卭部川都鬼主、歸德將軍阿伏與山後兩林蠻主勿兒語言相失,勿兒率兵侵掠卭部川堡壁,多所殺傷,阿伏告黎州,州以聞,並賜詔慰諭,各令守封疆,勿相犯躐。
43
先是,諸道州府任牙校為馬歩都虞候,及判官斷獄,多失其中,秋七月壬子朔,詔罷之,改馬歩院為司冦院,以新及第進士九經、五經及選人資序相當者為司冦參軍。 遣右領軍衛大將軍王昭、逺閑廐使楊重美使交州。昭逺、重美,未見。
44
廣南諸州民輸税米,劉鋹時每石白配百六十錢,丙辰,詔但取其十。
45
辛酉,幸都亭驛。
46
中書擬左補闕辛仲甫為淮南轉運使,上不許,乙亥,選授三司戶部判官,賜錢百萬,有榷酤主吏武希璉等三十餘軰,逋嵗課三十餘萬緡,連年械繫,竭資産不能償,餒死者數人,搒督不已,仲甫奏除之,又請百官折俸,令估實直。 通事舎人宋惟忠決杖,除籍為民,坐知濠州日不法,為人所訴,鞫得其實故也。
47
孟昶時,西川民嫁遣資裝,皆籍其數征之。八月乙酉,勿令復征。
48
丁亥,幸玉津園觀稼。
49
草澤王德方上修河利害,辛夘,賜德方同學究出身,右補闕蘇德祥奪兩任官,坐令門人執私劵乗馬過淮。德祥,禹珪子也。禹珪,初見天福十二年。 泗洲軍事推官侯濟決杖除名,濟嘗應㧞萃科,當試判時,假手於人,至是為人所發故也。
50
甲辰,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平章事趙普,罷為河陽三城節度使、同平章事。普獨相凡十年,沈毅果斷,以天下事為已任,上倚信之,故普得成其功,嘗欲除某人為某官,不合上意不用,明日,普復奏之,又不用,明日,又奏之,上怒,裂其奏投諸地,普顔色自若,徐拾奏歸補綴,明日復進之,上悟,乃可其奏,後果以稱職聞。又有立功者,當遷官,上素嫌其人,不與,普力請與之,上怒曰:「朕故不與遷官,將奈何?」普曰:「刑以懲惡,賞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賞者,天下之刑賞,非陛下之刑賞也,豈得以喜怒專之?」上弗聽,起普隨之,上入宮,普立於宮門,良久不去,上卒從其請。一日,大宴,雨驟至,上不悅,雨良久不止,上怒形于辭色,左右皆震恐,普因進言:「外間百姓政望雨,於大宴何損,不過沾濕供帳樂衣耳。此時雨難得,百姓得雨,各歡喜作樂,適當其時,乞令樂官就雨中奏技」。上大悅,終宴。普臨機制變能囬上意類如此,嘗設大瓦壺於視事閤中,中外表䟽,普意不欲行者,必投之壺中,束緼焚之,其多得謗咎,殆由此也。普既出鎮,上書自愬云:「外人謂臣輕議皇弟開封尹,皇弟忠孝全德,豈有間然?矧昭憲皇太后大漸之際,臣實預聞顧命,知臣者君,願賜昭鑒」。上手封其書,藏之金匱。雨中作樂」,據丁謂談録,太祖大宴皆用秋月,不知是何年。普行狀乃乾德五年春事,今附此。己酉,幸新水磑,宴射苑中。
51
是月,流內銓上言,請復四時選,應引對者,每季一時引對,詔從之。時國家取荊衡,克梁、益,下交廣,闢土既廣,吏員多闕,是以嵗常放選人,南曹投狀,判成送銓司依次注擬,其後選部闕官,又特詔免取解,非時赴集,謂之「放選」,習以為常,取解季集之制,有名而無實矣。此據本志,實録不書,㑹要乃稱復四時選在九年八月,蓋字誤也。 太子中舎、權判國子監陳鄂免官,四門博士解損除籍為民,皆為監生徐讓能所訟故也。
52
嶺南羣盜未息,九月壬子,以唐州刺史曹光實為諸州都廵檢使,光實既至,捕斬之,海隅悉平。吏部侍郎、參知政事呂餘慶以疾求解職,丁夘罷為尚書左丞,餘慶上霸府元僚。趙普、李處耘先進用,餘慶恬然不以介意,處耘獲罪時,餘慶知江陵還朝,上委曲問處耘事,餘慶具以實告,及普忤㫖,左右爭傾之,餘慶獨為明辨,上意稍解,時稱長者。
53
己巳,皇弟開封尹光義封晋王。案宋史作「封晉王兼侍中」。山南西道節度使光美為永興節度使、兼侍中,皇子貴州防禦使德昭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吏部侍郎、參知政事薛居正為門下侍郎。樞宻副使、戶部侍郎沈義倫為中書侍郎,並平章事。天平節度使石守信兼侍中。歸德節度使髙懷德、忠武節度使王審琦,並加同平章事。翰林學士、兵部員外郎、知制誥盧多遜為中書舍人、參知政事。左驍衞大將軍、判三司楚昭輔為樞宻副使。辛未,靜江節度使、殿前都虞候楊義為建武節度使、殿前都指揮使。自韓重贇罷殿前都指揮使,凡六年不除授,於是乃以命義。
54
壬申,詔晋王位居宰相上。
55
丁丑,令諸州不得占流民募告者,戶賞錢五千。 詔西京諸殿門列㦸如東京之制。
56
江南內史舎人潘佑與戶部侍郎李平平,見乾祐元年最見親善。佑好神仙,事平,頗知修錬導養之術,言多妖妄,佑特信之,平自言與仙人通接,佑父處常今已為仙官,甚貴重而已,及佑,亦仙官也,各於其家置淨室,圖像神怪,披髪祼而祭,人莫能窺,平語佑曰:「六朝大臣塚中多寶劔及寶鑑,得而佩之,可以辟鬼,去人僊矣」。佑求之甚切,不能得,㑹張洎亦好方士之說,乃共買雞籠山前古塚地數十頃以為別墅,遇休沐,則相與聨騎,率僕夫具畚鍤而徃,破一塜,得古噐,必傳玩,良久,吟嘯自若,曰:「未知此生發得幾塚?」其怪誕類此。佑嘗言於國主曰:「富國之本,在厚農桑」。因請復井田之法,深抑兼并,有買貧者,田皆令歸之,又依《周禮》造民籍,復造牛籍,使民闢曠土以種桑,薦平判司農寺以督之,符命行下,急於星火,百姓大撓,國主遽遣罷之,佑疑執政沮已,乃歴詆大臣與握兵者,兩兩為朋,旦夕將謀竊發,且言:國將亡,非已為相,不可救。江南政事多在尚書省,因薦平可知省事,司天監楊熙澄可任樞宻,軍校侯英可典禁衛。國主不納,佑益忿,抗䟽請誅宰相湯悅等數十人,國主手書教誡之,佑遂不復朝謁,居家上表言:「陛下既不能彊,又不能弱,不如以兵十萬助收河東,因率官吏朝覲,此亦保國之良策也」。國主始恨之,不復答,又復請致仕,入山避難,國主以為狂,悉置不問。冬十月壬午,佑上第七表曰:「臣聞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臣近者連貢封章,指陳姦宄,畫一其罪,將數萬言,皎若丹青,坦然明白,詞窮理當,忠邪洞分,皆陛下黨蔽姦回,曲容謟偽,受賊臣之佞媚,保賊臣如骨肉,使國家愔愔,如日將暮,不顧億兆之患,不憂宗社之覆,以古觀之,則陛下之為君無道深矣!古有桀紂、孫皓,破國亡家,自己而作,尚為千古所笑,今陛下取則姦囬以敗亂其國家,是陛下為君,不及桀紂、孫皓逺矣!臣必退之心,有死而已,終不能與姦臣雜處而事,亡國之主,使一旦為天下笑!陛下若以臣為罪,願賜誅戮,以謝中外」。國主大怒,推其狂悖謗訕,殆由李平,乃先收平,下大理獄,後始收佑,佑即自殺,母及妻子徙饒州,平亦縊死獄中。佑所上書,史臣並改「陛下」為「殿下」,今從九國志本文國主尋謂左右曰:「吾誅佑,思之踰旬不決,蓋不獲己也」。明年,皆宥其家,廩給之。佑初與張洎為忘形之交,其後俱為中書舎人,不雙立,稍相持,佑嘗答洎書云:「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佑之死,洎頗有力焉,洎時為清輝殿學士,參預機宻,恩寵莫二,清輝殿在後苑中,國主不欲洎逺離左右,故授以此職,洎與太子太傅、臨汝郡公徐遼、太子太保、文安郡公徐逰,別居澄心堂宻畫,中㫖多自澄心堂出逰,從子元楀等出入,宣行之中書宻院,乃同散地。
57
癸巳,燕國恭懿長公主薨,上臨哭甚哀,詔有司具鹵簿鼓吹,陪塟安陵。
58
丁酉,除名人雷德驤秘書丞、分判御史臺三院事。甲辰,特赦中書、樞宻院、三司及諸司吏,自前隠欺未覺等罪,使之自新。
59
初,左藏庫使元城田仁朗為宦官所譖,上怒,立召仁朗靣詰之,至殿門,先命去冠帶,仁朗神色不撓,從容言曰:「臣嘗為鳯州路濠寨都監,伐木除道,從大軍破蜀,秋毫無所犯,陛下用之,令主藏禁中,豈復為姦利以自汚?」上怒解,乙巳,以仁朗為榷易使。本傳言止免仁朗官,於是起為𣙜易使,今從實録,蓋未嘗免官。
60
十一月癸丑,令常參官進士及第者,各舉有文學官一人。
61
甲子,武寜節度使、贈侍中髙繼沖卒。繼沖鎮彭門十餘年,有惠政,民請留塟,上不許。
62
丁夘,詔諸州長吏及監當官等,無或隠庇得替人,事覺,當重寘其罪。
63
少府監致仕盧億,億,河陽人,初見開運元年。有髙識,惡其子參知政事多遜所為,嘗曰:「趙普,元勲也,而小子毀之,禍必及我。我得早死,不及見其敗,幸也」。十二月庚子,億以憂卒。丙子,多遜起復。 女真遣使來貢馬。
64
是嵗,命參知政事盧多遜、知制誥扈䝉張澹以見行長定循資格及泛降制書,考正違異,削去重複,補其闕漏,參詳議,取悠久可用之文,為長定格三巻,有㫖限選數集人取解出身科目,銓司檢勘注擬,加選減選之狀,南曹檢勘用闕、年滿伎術考課春闈雜處分塗注乙,凡二十條,總二百八十七事,循資格一巻,制勑一巻,起請條一巻,書成上之,頒為永式,自是銓綜益有倫矣。重定循資格,實録在七月己未,今從本志,繫之嵗末。 北漢成德節度使、太師、兼中書令劉繼顒,自以沙門位兼將相,頗為時論所薄,數上表求罷,不許,是嵗,繼顒卒,追封定王。前大內都㸃檢劉繼欽殿前都虞候張重訓、侍衞歩軍都指揮使鄭進、前嵐州刺史張昭敏、遼州刺史衞儔、都引進使李隠等皆被殺。初,北漢主為大內都㸃檢,孝和帝以其幼弱,命繼欽副之,委以禁衞,北漢主立,親舊多所誅放,繼欽遂謝病請罷,北漢主曰:「繼欽但事先帝,豈肯為我盡力耶?」乃黜居交城,俾奉園寢,㝷遣人殺之,進與宣徽使馬峰不協,峰怒,奪其兵柄,進不堪其辱,詬峰於朝,北漢主怒,翌日,送定襄安置,遣人殺之於路。昭敏嘗為禮部尚書,參議中書事,性亷直,權勢請託不行,多仇少與,旋出知嵐州,俄召還,勒歸私第,以出怨言,縊殺之。儔數從征伐,專掌吐渾軍,閹人衞德貴嫉其功,使出為遼州,吐渾數千人遮道乞留,北漢主不許,吐渾失帥,由是一軍不可復用。儔少長蕃部,不樂為州,頗出怨言,北漢主慮其為變,濳遣人殺之,隠惜儔忠勇,為嬖侍所誣,憤惋形於辭色,德貴聞而惡之,白北漢主,即送嵐州安置,未幾殺之。張昭敏為禮部尚書,參議中書事,此但據九國志,不知的在何時。志又云昭敏與郭無為議事不協,繼元立,出知嵐州。按趙文度以嵐州降時,繼元立才踰年也,文度先在嵐州,昭敏安得復出?然則昭敏出知嵐州,當在文度來降後。文度來降時,王師猶在城下,尋即被殺,豈容復出昭敏乎?昭敏之出,固當是別與嬖倖者不協耳。今云「多仇少與,不書與郭無為不協,庶無牴牾,更當細檢詳定。劉繼欽、鄭進、張昭敏、衞儔、李隠等五人事,皆據九國志本傳,獨張重訓無傳,不知其事也。繼欽等六人被殺,亦未必專在一年,既無可推尋,故從本志,並繫之年末,其月日都不可志矣。
URN: ctp:ws896951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