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 檢索 "𨑔"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
條件: 包含字詞「𨑔」
Total 1

華陽國志卷一

2 歷夏、殷、周,廖本注:「當作歷虞夏殷。脫虞字,衍周字。」茲不取。九州牧伯率職。周文為伯,西有九國。及武王克商,并徐合青,省梁合雍,而職方氏猶掌其地,辨其土壤,甄其〔貫〕利。舊各本俱作寶利。惠校改作貨利。茲按,《周禮‧職方氏》:「乃辨九州之國,使同貫利。」鄭玄注:「貫,事也。謂九谷六畜等財用之事。」常氏用《職方》文,則當是貫字。茲改正。迄於秦帝。舊各本皆作「起於秦帝」。惟廖本改起作迄,無說。茲查《說文》走部:「起,能立也。」「𧺞,直行也。」辵部:「𨑔,古文起。」「●,至也。」蓋常氏謂職方之制,行至秦帝時。後人寫譌為起。惠校改作●,故廖本作迄也。句斷。漢興,高祖藉之成業。〔武帝開拓疆壤〕,乃改雍曰涼,革梁曰益。舊刻皆乃字上接高祖句。當是有脫。按《漢書‧地理志》:「武帝攘卻胡越,開地斥境,南置交阯,北置朔方之州。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涼,改梁曰益,凡十三部。」常氏實用其說,宛然原句,則其脫武帝一句明矣。《水經注》卷三十三,引《地理風俗記》曰:「元朔二年,改梁曰益州。以新啟犍為、牂柯、越嶲、州之疆壤益廣,故稱益云。」茲據以補六字。故巴、漢、庸、蜀屬益州。至魏咸熙元年平蜀,始分益〔之〕舊皆作州。按「益州」既為州名,亦為州部屬郡名。與巴、漢連稱,甚礙文義。上益,亦不連州字。此益下州蓋之字譌。巴、漢七郡置梁州。治漢中。以相國參軍中山耿黼為刺史。元康六年,廣漢益〔魏梁〕州,舊各本皆作「廣漢益州」。廖本注云:「當作廣益梁州。」今按:所廣者魏之梁州。原文當是「廣魏梁州」。傳鈔者因魏改廣漢為廣魏,每見廣魏字即改為廣漢。展轉遂並譌梁益字也。廣與益為一義。廖本所注亦非。茲改二字。更割雍州之武都、陰平,荊州之新城、上庸、魏興以屬焉。凡統郡一十一〔十二〕,縣五十八。舊本盡作「凡統郡一十一」。顧廣圻校云:「當云統郡一十二。巴郡、巴東郡、涪陵郡、巴西郡、宕渠郡、漢中郡、魏興郡、上庸郡、新城郡、梓潼郡、武都郡、陰平郡。縣五十八者,不數省。」廖本據以入注。漢晉人記數,十、百、千、萬上,例不著「一」字。原文當作「郡十二」。縣不數省者,謂如樂城、常安、宣漢,晉世已省併縣,不在五十八縣內。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