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福州府志萬歷本

《福州府志萬歷本》[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⒓粕詬常ぜ嗖剖浠Р俊k勔悅鮒械傴っ衿叮菘ひ厝「燜鹿郟粲嗖葡ぜР浚蛑葜曇疲脖⼂懊瘢彀贅ё嘀埂�
2 姚希得 字逢源,潼川人。為福州通判,徒步至,候吏不知為郡倅也。居官忠亮平實,清儉自持,好引善類,不要虛譽。
3 陳傅良 字君舉,瑞安人。淳熙中,以太學錄出判福州。梁克家領帥事,委成於傅良。傅良平一府曲直,以義斷決。強御者不得售其私,陰囑言官論罷之。
4 林深之 字原叔,莆田人。為福州觀察推官時,觀察溫定簡公,事無鉅細,一聽深之處裁。嘗以疾在告,定簡語客曰:「吾左右手今日疾矣。」按《三山志》:紹聖四年,溫益知州事。考深之為推官,正在此時,疑溫定簡即益也。
5 羅必元 字亨父,進賢人。嘉定間為福州觀察推官。有勢家李遇奪民荔枝園,必元直之。後為遇所中罷去。必元學有淵源,見理明澈,風節甚高,人尊慕焉。
6 方 嶠 景佑中為福州司理參軍,剛直自任。州民鄭以誣系獄,守促令引服,嶠力辯其無罪,守不能奪,鄭感泣,像嶠祠之。
7 張次夔 字和仲,浦城人。為福州司理,有直聲。部使者攝州事,以私意撓獄次,夔堅持不可,使者不能奪。帥相陳俊卿薦之,遷西安令。
8
9 熊朋來 字與可,豫章人。宋咸淳中登進士第。元初,隱處州里間。江西省臣列薦,起為福州教授。所至考古篆籀文字,調律呂,協歌詩,以興雅樂。制器定辭,必則古式,學者化焉。既滿,考以常格,調建安主簿,不赴。晚以福清州判官致仕。
10 劉直內 東武人。大德間為府學教授。嘗改創尊道堂以祀先賢,而列祀鄉賢、賢牧於其兩廡。又鑿池構亭於其東,為諸生游息之所。卒,祠於學。
11 國 朝
12 楊士英 洪武中知福州府。為政嚴明,興禮讓,厚風俗,凡百建置,俱有條理,吏民感服,鄰郡則焉。
13 畢 亨 字文亨,單縣人。景泰間知福州。清而能恕,吏弊去其太甚,尤加意學校,縉紳愛悅。後官至都御史。
14 唐 珣 字廷貴,華亭人。成化間知福州。珣為政,以興學勸農為先務。始至,即新學宮,增置書院,延師以教郡之子弟。創迎春亭於東郊,時省耕。斂江湖可田者,令民墾之,築塘於五虎以捍海潮。先時,會省諸監司徭役,郡獨當之,請於上,使七郡均其勞。水口、三山二驛費浩繁,為衰小箬、白沙羨銀足之。修綠榕、廣坑等橋,置四鄉義倉,設四關叢塜,禁火葬,其於便民之事,知無不為也。珣勤慎通敏,而持已畯潔,人不敢以私干。後官至都御史,郡人祀之西郊,蓋二百年罕儷云。
15 蔣 水熒 字子川,上饒人。弘治間知福州。水熒性峭直。鎮守官驕恣,水熒守法獨不少屈。靈濟宮,舊遣中使挂袍,歲費公帑萬計,水熒上疏罷之,後遂間數歲一遣鴻臚官,以為常,撫字郡人,尤有恩澤。與當事者不合,棄官歸。
16 葉 溥 字時用,龍泉人。正德間知福州。溥少從師於閩,具知人情土俗,及為郡,每聽訟,片言決之,無敢欺者。溥又能經儒術飭吏治。政暇,搜舉祀典,崇獎節義,以興教化。入覲京師,無以為費,過家,其父為稱貸,乃能治行。
17 汪文盛 字希周,崇陽人。嘉靖三年知福州。文盛有吏才,多智略。初至,值大侵,疏乞蠲租發廩,複四鄉社倉,仿朱文公備荒法行之,故歲雖飢,而民無流徙。為郡興水利,開上王舊港,塞新河,灌田四千餘頃。又減丁錢,省傳費,築羅源諸邑城,議處琉球諸舶,法施於後。操下極嚴,不得以一錢冒費公帑;上之人若鎮守,若監司,私取於民,必術禁之。政暇,則課諸生教之,為文複古。乙酉登賢書甚眾。官終大理寺卿。
18 胡有恆 字貞甫,山陽人。嘉靖間知福州。為政勤敏練達。先時,郡驛傳例役富民,求取無節,往往破產。有恆議更雇役,令民出銀輸之官,而費始有。經御史下其法於七郡,至今行焉。有恆精禮教,時引諸生與之講經義,得指授者甚眾。官終廣西布政使。
19 陳 楠 字子材,奉化人。萬歷初知府事。居官清慎,不以脂膏自潤,軫念民瘼,真若痌瘝。巡撫劉堯誨欲議複夫甲庫役等差,非楠力持不可,則八閩之民,靡有孑遺矣。卒為所中,遷兩淮運使以去。
20 邊維垣 字師甫,彭縣人。隆慶間知府事。簡靜敦慎,有清介之守,郡人愛之。
21 潘頤龍 字耀卿,錢塘人。萬歷初知福州府。居官凜凜有風裁,斷獄精敏,士民左右,皆以嚴見憚。
22 彭應捷 字讓甫,光山人。萬歷庚子知福州府。清約勤慎,平易近民。在郡齋食不重味。以水士不習,移調大同。
23 胡 瑞 新餘人。嘉靖間同知福州。瑞短於才,而持身廉,疾惡過嚴,常不見其喜容,世目之為「胡悶」。後官終長史。
24 鐘大咸 字元聲,高耍人。萬歷間為福州府同知。寬厚慈祥,每決訟,輒令近案,細語其由,反複曉警,故所全貸為多。居官有守,為郡丞之最。
25 沈有嚴 字士莊,宣城人。萬歷丁酉年為福州判。兩署縣篆,廉明不苛,吏民畏服。
26 江 祖 字崇善,歙人。天順間為福州推官。廉謹而明,郡無冤獄。
27 葉 經 字叔明,上虞人。嘉靖間福州推官。經矜容止,勵節操,遇事屹然有立,郡人敬之。後入為御史,號敢言,分宜嚴相深忌之,廷杖死。
28 王尚學 馬平人。嘉靖間福州推官。尚學雅有志操。浦城巨姓以計殺三人,獄具,郡不能決,監司移尚學訊之。時有當事者得賄,欲釋其罪,尚學固持不可,屢與諍。尚學貌寢,當事者易之,乘醉以他事詈尚學,終不為奪也。後入為職方郎中。
29 桂 榮 上饒人。嘉靖間福州推官。榮敏達,遇士大夫及衿佩之流皆有禮。入為御史,亦著謇諤之聲於台中。
30 孔 慶 孔子之裔也。正德間教授府學。和而介,諸生愛之。遷官去,送至江滸者數百人,咸依依不忍別云。
31 顧承芳 懷遠人。嘉靖間舉進士,願就教職。承芳卻諸生饋謝。諸生服其廉,奉教令無敢違者,至今猶以為明師也。
32 潘 松 宜興人。嘉靖間教授府學。先時,督學使者恆重其選,自嚴分宜用事,始或不得人矣。松與督學使者侃侃爭是非,輒不為少屈,使者改容禮之。諸生至今談及,猶景慕焉。
33 宋文清 字大之,和州人。萬歷中教授郡庠。為人溫雅樂易,不為矯矯之行。敕貧士毋以贄見,課藝按月為程,所賞識者後先脫穎以去,人服其鑒。擢藩傅,不就,門人德之,立石於黌宮之側,用紀去後思云。
34 閩 縣
35
36 李 茸 太和中令閩縣。縣濱海,潮水咸鹵傷稼。茸為築堤捍潮。十年,又築長樂海堤,立斗門以備瀦洩,其地遂為良田。
37
38 黃德裕 字仲益,邵武人。元豐中知閩縣,方勁有為。
39 陳 麟 字夢兆,沙縣人。大觀間知閩縣。有里人為富家誣為盜,麟辯其冤,尋獲真盜。勢豪欲徙人墓,以屬麟,麟不可,部使者怒杖其吏,終不從。使者又求翠羽,他邑惟命,獨閩無有,使者愈怒,遣人問:「汝何所恃?敢爾?」對曰:「惟潔已自守耳!」時與黃宗、翁谷,號閩中三循吏。
40 劉 爚 字晦伯,建陽人。由連城令改知閩縣。治以清簡,廷無滯訟,興利除害,知無不為。
41 杜 杲 字子昕,邵武人。初,授海門鹽場官,攝閩尉。民有子溺死,誣人殺之。杲驗發中有沙,謂曰:「而舍旁池沙也,奈何誣人?」
42 國 朝
43 魏谷才 永樂初知閩縣。平易近民,人人得輸其情。
44 陳敏政 臨安人。宣德間知閩縣。時求方物,中貴人聚城中者旁午。敏政能以智應變,奸徒禁不得肆,里胥不擾。
45 舒 詔 餘干人。正德間知閩縣,有清操。逾年卒官,行囊蕭然,官為歸其喪。
46 秦 淦 字懋清,慈溪人。嘉靖中知閩縣。時倭寇初訌,富室多閉糴而逃亂,流移之眾,不能自存。淦日望門勸貸,得積粟如乾石,為糜粥於衝路,以飼餒者,所全活甚眾。
47 許子良 字直卿,仁和人。慶隆初知閩縣。為政和平簡易,催科不擾。後官至都御史。良之先,有向程,字宗洛,慈溪人,政平訟理。良之後,有黃門,字道登,常熟人,政簡民安。守皆皎然如一,民至今有去後思。
48 凌 朗 揚州人。嘉靖間閩縣丞。朗,都御史之子,家故饒財,蒞政不敢妄取民一錢。性嗜酒,令頗不悅也。朗乘醉謂曰:「朗但有酒,過此外,直飲閩水耳!尊堂乃不見容耶?」
49 馮 喬 字遷之,德安人。嘉靖間閩縣教諭。喬性溫雅,口不言利,諸生親之。初為侯官,後轉閩。侯官弟子員數百人,歲時修謁問遺,如教侯官時。得士必若此。
50 侯官縣
51
52 方叔完 莆田人。元豐中知侯官。民有與懷安民訟水利者,叔完往按,直之,二邑稱公。時曾鞏帥郡,少與可,獨重叔完,薦於朝。
53 吳 及 字幾道,靖海人。年十七,以進士起家,為侯官尉。閩俗相仇,多飲毒誣訟。及前後雪冤獄五十三人。提點刑獄下其法於諸邑。
54 方伯騫 叔完之兄也。補侯官尉。有盜殺人,追捕無驗,伯騫集里民各詢姓名,至曾忍者,熟視之曰:「田中殺人者,汝也。」一訊而伏。
55 余克濟 字叔濟,安溪人。慶元間尉侯官。克濟在下僚,而能自立。有貴宦求尉廠廠解益其居,州既許矣,克濟力爭不與,帥不能奪。
56 陳如綸 字德言,常熟人。嘉靖間知侯官。綸通敏有才,吏民便之,時有陳龍圖之號。
57 董子行 字明卿,嵊縣人。萬歷戊寅,授侯官令。吏才精敏,奉詔丈田,經畫得體,所汰浮米無算,民至今稱便。縣西有石門峽,江水為患。子行建議兩台,請旨填塞,方舉事,徵為御史,遂寢。後令周兆聖緣其議築之,歲獲有秋。
58 嚴 毅 洪武中侯官主簿。時邑多盜,所在剽掠。毅捕之急,有大偷與其黨欲害毅,詐他人置酒延之,毅覺,就席擒焉。
59 劉子敏 洪武中以御史謫侯官典史。嘗自署曰:「祿簿儉常足,官卑廉自高」。永樂初,複為御史。
60 陳 建 東管人。嘉靖間侯官學教諭。建博學,於囗國國典故尤強者,著書極多。有《蔀學通辯》,發明程朱之旨,有補於世。
61 沈夢熊 字仲武,莆田人。萬歷戊戍侯官教諭。諄諄以躬行誨人,捐貲修祭器。學舍多賃,無賴飲博其中,夢熊嚴禁弗許,黌序肅然。遷德清令,去。
62 懷安縣
63
64 吳 評 字正詞,崇安人。治平中知懷安縣。自雲頂山開羊腸溪十餘里,入城通濟,人甚利之。
65 魏必昌 字世複,晉江人。尉懷安縣時,有豪家訟田,數年不能決,必昌折以禮法,兩爭遂息。
66 國 朝
67 薛 武 龍泉人。洪武九年,知懷安縣。蒞官清謹公勤。時縣治始遷於子城北,武知民力已困,盡心撫字,民賴之如父母。
68 周 禧 洪武中知懷安。禧性剛方。邑有惡黨數十人,倚諸監司,勢橫閭里間,號「野牢子。」禧至,悉擒治之。
69 蔣 穩 宜山人。洪武末知懷安。廉介有守,蒞民以寬。常置簿書,以里之廣狹,產之輕重為科差,人服其均云。尤留意學校,崇獎士類。
70 胡 節 龍游人。成化七年,知懷安。節政先教化。邑有不孝子,召至懇諭之,其人遂感激改過。公暇則召屬吏與講律令,始若迂闊,久而民信之。以隸卒入鄉擾民,凡訟者,但遣執木皂追呼,無敢不至。
71 馮光浙 字邦鎮,慈溪人。嘉靖間掌教懷安。其學以程、朱為宗。時方靡然於致良知之說,光浙力闢之,務在實踐。嘗於座右揭示諸生曰:「聖賢無一偏之學,不須立異講良知。講良知,便廢良能。」諸生敬而信焉。至勤誨人,恤貧士,皆其餘者也。後以老乞歸。諸生祀學宮以志慕。
72 吳 王向 字良瑞,孝豐人。嘉靖間司訓懷安。溫和閒靜,待諸生有恩,贄饋多不受,士之貧者,隨力而助之。時諸生忤藩司,督學欲盡加黜治,王向白曰:「士過辱,不可也。」遂止。
73 古田縣
74
75 初,賢令薛琪 不知何許人也。琪以廉著,邑人愛之。後二十五年有李堪。
76 李 堪 字仲任,常州人。景德間,堪為令,務以德教變風俗。政暇,則集諸生並邑父老,與之討論政理。邑人亦愛重之,以比琪。堪退讓,自謂不及也。其後有許當,字當時,在慶歷初,去後見思。其後有陳昌期。
77 陳昌期 字世卿。嘉佑間知縣事,修學勸士,平易近民,民皆德之。古田稱循吏,必曰:「薛、李、許、陳」云。
78 楊汝南 字彥侯,龍溪人。乾道間令古田。崇學校,置學田。又造安福橋以利民。自筮仕郎,以廉平公勤自矢,故所至有聲。
79 廖天覺 字仲先,順昌人。紹興間知古田,有惠政。民負逋供銀布數多,天覺為處償之。
80 陳 諒 字友仲,仙游人。知古田縣,一意撫字,不忍苛取,民號為「佛子」。及解歸,以帑藏無贏,幾為司財賦者所沮。朱文公熹為言於帥,曰:「陳宰,廉吏也。若以此逗遛,則為善者何以勸乎?」事遂釋。
81 傅 康 字仲良,晉江人。嘉定初知古田。先是,邑猾胥匿簿書,盜賊入,使不可考。康籍其家,盡得所匿,宿弊頓清,吏民畏服。
82 薛舜庸 字惠父,同安人。以朝奉郎知古田,有惠政。故事,民間牛死者,輸錢於官,舜庸嘆曰:「民不幸失牛,又責其財,是重困也。」立除之。
83 蘇文本 以通直郎知古田。外樂易而中有守,請托不行。年逾六十,猶勤於政。
84 留元亮 泉州人。淳佑間知縣事,有仁政。創義塚,置貢士。莊民立祠祀之。
85 許 鑒 溫州人。淳佑間知古田,有風力。抑強扶弱,人畏憚之。嘗遷建本縣廟學。
86 鮑友龍 寶佑中,丞古田。嘗捐俸置田以贍學養士。
87 丘雙薦 泉州人。令古田,公謹廉正,人不敢干以私。
88 趙若示遷 宋宗室也。宰古田,信賞必罰,吏畏憚之。卒於官,士民皆流涕。
89 吳公誠 大觀進士,調古田縣尉。政和初,林利等寇山谷,公誠獨將數卒,生擒利,置諸法,而盡散遣其餘黨。提舉何誼直嘉其功,累章論薦,改承奉郎。
90 蕭 韋華 字裳仲,龍溪人。登大觀第,調古田尉。獲群盜,為減贓以免死,或告以贓不應格,韋華曰:「利囚命以取官,非吾志也。」遷福清丞,有誣告平民事妖術,韋華為申雪,保全數百家。
91 游九思 字誠之,後更名九言,建陽人。乾道間,為古田縣西尉。律已廉,蒞事敏。九言名儒,邑人愛慕之。
92 趙希佞 字安道,漳州人。開禧初尉古田,以廉稱。獲群盜,辯脅從者釋之,多所全活。
93 楊士訓 字尹叔,詔安人。開禧初為古田尉。政尚寬和,訟者輒諭解之。文行政事,與游九言齊名。卒之日,無以為殮。
94 盧 持 為古田尉。嘗奉縣檄,禱雨於藍田溪源龍井,精誠感格,見龍躍出,露一爪,須臾潛去,雨亦隨至。
95 吳居仁 字溫父,浦城人。為古田尉,用儒術飭吏治,朱熹稱其真廉吏。
96 林仲國 字定叟,莆田人。登進士第。咸淳間,為古田西尉。廉謹自持,處事立斷。月俸不給,常典質於人。士民敬而畏之。
97
98 馬合麻 色目人。延佑中為古田達魯花赤。在縣三年,民不見吏,苞苴不入,權勢不行。聽訟明察如神,民無不心服者。
99 張 寧 元貞初為古田尉。有文學,而持身清介,人懷其惠。丙申歲飢,施粥以食飢民,全活甚眾。
100 王 奐 至元末尹古田,多善政,得吏民心。嘗修學校,建社壇,功成而民不擾。
101 國 朝
102 王友俊 上虞人。洪武初宰古田。蒞政嚴明,吏弊悉除,流逋皆複。卒於官。
103 花潤生 字蘊玉,邵武人。永樂間知古田。創公署,興學校,教民種藝,為弟子置書籍,親課其業。美政甚著,擢督浙江。
104 張 昱 字以暹,賀縣人。宣德間知古田。疏渠闢路,建橋梁,葺祠宇,多便民之政。
105 屠 容 崇寧人。弘治初知古田,有惠政,尤留心學校,人懷之。後以疾去。
106 呂 泰 洛陽人。洪武初為古田縣丞。清廉勤慎,訟簡民安。擢湖廣按察司僉事。
107 姚孟嶼 洪武間授古田簿。時百姓新去湯火,戶多逃亡。孟嶼核荒田千餘頃,請蠲其額,邑人始複業。
108 張 貴 臨淄人。弘治末為古田簿。時白水洞寇發,監司調兵捕之。貴與其子思仁戮力鋒鏑間,卒平群盜。
109 沈元素 邑人。洪武初,以薦授古田縣訓導。立學舍,師道甚嚴,造就諸生皆有成績。
110 陳 胤 字孝元,錢塘人。永樂初,授古田教諭。秩滿,諸生疏留,詔許之。司教二十年,勤訓迪如一日。
111 熊彥迪 南昌人。洪武初,為古田谷口巡檢。時永福遺寇朱明叔僭稱王,聲勢頗振。彥迪率所部夜搗其巢,擒之。以功擢兵馬,未行,卒。
112 閩清縣
113
114 史 溫 大中祥符初為閩清令,守嚴闢疆一見而知之。在任去弊興利,建學立社。民有訴告,未嘗遣一吏,攝一民,至則遣之,以是囹圄多空。滿去,行李惟琴書而已。
115 黃 琮 字子方,莆田人。初尉福清。邑有盧嶺,峻險百丈,琮捐俸倡民石其路。至淳熙間,升知閩清。時方興《道藏》,安撫黃裳令十二縣分疏斂民錢各數百萬,琮獨以已俸輸之。改知同安,尋命為福州方田指教官。琮至,均量無私。閩清人嘉其複來也,聚而迎之,歡呼載道。琮介持,所在守官,人不敢撓。漕台檄攝侯官縣,餘太宰香火寺倚勢不輸,琮嚴征之,如數乃已。時諸司相語曰:「黃君清廉無比,執拘有餘」。
116
117 董 禎 至順中,尹閩清。為政和易清簡,恩威兼至。在官六年,逋流四歸,野有新畬,學有新宮。及歿,民為立廟,歲時祀之。
118 蔡嗣宗 由閩縣簿遷知閩清縣事。時邑有外寇,嗣宗募民兵卻之,百姓安堵,乃歌曰:「彼寇來仇兮,得吾侯而蒙休;彼寇遠遁兮,吾侯錫我室家之無憂。」
119 國 朝
120 沈 源 字文淵,湖州人。洪武中,以御史謫知閩清。以治行聞,詔複其官。
121 余 珍 正統間知閩清。沙、尤寇犯境,珍奮不顧身,率民兵御之。民德其功,至今不忘。
122 劉 為 安福人。正德間知閩清。時有詔清戎,使者督郡邑嚴甚,里胥畏罪,輒以虛名補伍,累歲徵發,民甚苦之。為至,毅然白其不當遣者,閭里始安其居。為學有涵養,聽訟或有所怒,必退而思也,待其氣平,而後再聽之。
123 彭 珥 龍泉人。嘉靖初知閩清。先是邑每歲輸軍餉於定海衛,民病遠涉。珥請納銀代之,邑民便焉。嘗建學宮,備祭器,拓公署,創門樓,役興而無所擾。
124 葉春及 字化甫,歸善人。穆皇帝初年,春及赴公車,上書萬餘言,皆切時政。當路者,目為迂也,徑署為閩清諭。春及以師道自任,群諸生號「舍中」,相與講發,於脯脡無所受,諸生事之肅然。久之,升知惠安縣,廉明節愛,巡撫劉堯誨有所需,春及弗顧也。擢賓州知州,竟中以他事,罷官去,後薦再起,官至戶部員外郎卒。
125 長樂縣
126
127 殷堯藩 秀州人。元和九年進士,從李翱長沙幕府。後為長樂令,有治績,擢侍御史。
128
129 李 葺 太平興國間為縣令。晝夜勤政兢兢不懈。邑東沙京、嶼頭田濱海患鹵,葺教民築堤防禦,其地遂成沃壤。
130 吳仲舉 皇佑間宰長樂。賑貧乏,杜私謁,常以學道愛人自勵。
131 閔希聲 皇佑末為長樂令。鋤強植弱,催科不擾。
132 蕭 竑 熙寧中知長樂縣,百廢具舉。邑有東西南北四湖,閎複而浚之,田之濱湖者,並受其利。
133 袁正規 字道輔,陵陽人。元佑中知縣事。約已裕民,修弊舉廢。嘗浚港道以溉民田,人名之曰:「袁公港」
134 伍擇之 字元賓,寧化人。元佑初,出宰長樂。時諸司暴酷相矜,輒興大獄,擇之戚然曰:「以殘忍附上官,非我志也。」。遂棄官歸。
135 陳可大 字齊賢,莆田人。知長樂縣,大修陂塘,縣人立碑記其德。
136 吳一鳴 字伯大,南劍人。紹興五年令長樂,明於斷獄。縣豪家逋租,歷數令尹不能詰,一鳴督之,期年倉廣會皆盈。
137 陳之邵 侯官人。操履方平,博學好問,尤長於詩。紹聖中,佐長樂縣,奉憲持廉,端已惠下。嘗治水利,有功於民。仕終朝奉大夫。
138 陳維德 字徽之,莆田人。天禧中為長樂尉。時有誣人殺人者,獄不能決,監司檄維德複驗。維德以計得其狀,竟脫為人誣者。時年方十九,吏民莫不驚服。
139 國 朝
140 王遵道 蘇州人。永樂中知長樂,專務以德化民。尤崇重學校。遵道博學謹禮,士民敬之。
141 齊 普 山東人。宣德間知長樂。普內行修,事親以孝聞,躬行率民,不嚴而治。
142 龍 韜 曲江人。正統間知長樂,平易得民。嘗建退思齋,政暇則靜坐其中,省所行之失。類非俗吏所能為者。
143 潘 府 上虞人。弘治間知長樂。時邑多浮屠之宮,府取為書院,群髦士講學其中。又教民遵行朱子鄉約,以正風俗。每春秋佳日,輒巡行田野間,問勞苦疾。田夫野老以縣令易與,至或求其筆札。其近民如此。
144 鐘 紹 字大韶,東管人。正德間知長樂。紹持身廉,其為政也,尤重風教。境內民有善行,惟恐不及知,或有以告,必核其實,請表揚之。時海內吏治,大抵所務簿書筐篋,論者謂如紹絕少。
145 汪 管 字諧甫,婺源人。嘉靖初知長樂。值飢饉洊臻,管日夜勤於撫恤,控監司發倉賑之。時闔郡亦飢,太守汪文盛遂與管謀,疏聞。詔蠲其租,邑民歌之:「天降殃兮歲卒荒,民免溝壑兮賴二汪。」
146 何應和 字景陽,東管人。嘉靖間知長樂。應和之官,不挈妻孥,官署隙地,則課僮僕治畦種蔬,自奉若寒士。為政清靜不擾民。有以重刑相告訐者,必款款諭之,令其熟思,然後逮鞫。久而民信之,閭里幾於無訟。
147 吳 遵 字公路,海寧人。嘉靖間知長樂,廉勤通敏。有廢寺田,豪右互爭,遵悉取以充學校。縣賦歲以三百石遠輸於萬安倉,遵為改請福清倉,民甚德之。擢監察御史。
148 詹 萊 字時殷,常山人。嘉靖間為長樂知縣,約已裕民,臨事果斷,案無留牘。時倭夷寇浙,萊築城,多方經畫,費不及民。城成,萊旋改任,寇亦奄至,邑人益思其功。官至湖廣僉事。
149 蔣以忠 字伯孝,常熟人。隆慶中令長樂,首罷裏胥諸繁費,複濱水閭湖、射圃、學田。城內外坊衢橋梁,多所營砌,百廢俱興。定福清倉常直,審編賦役,民服其公。
150 鬱文周 字文叔,江陰人。萬歷中知縣事。存心愛人,操履耿介,緩征恤寡,詰盜懲奸,修水利,興學校,士民愛戴之。以疾去,卒於家。
151 趙 允 字執中,潮陽人。洪武間授長樂丞。勤於為民興利,十一都海塘堤壞害稼,允為修築,至今賴之。
152 張文可 永樂中長樂丞。耿介負直氣,無所屈撓,吏事明決。與知縣王遵道同有賢聲。
153 朱 褒 青田人。成化間丞長樂,廉潔有聲,禁暴止役,盜息民安。
154 劉有源 永樂中為長樂簿。勤政而不擾民,於溫和好士,雅重於縉紳。
155 黃 本 字維成,吳川人。永樂初為長樂典史。時海堤崩陷,本悉力修築四十餘丈,增設旒山塘斗門以捍潮汐,邑人永賴。
156 孫大雅 江陰人。永樂間,教長樂學,以實踐為先,不屑章句,所造就甚多。
157 余 珙 饒平人。弘治初,教長樂。珙為人有操行,以禮教人。常以冠、婚、喪、祭四禮,與諸生講習於社學。
158 潘 援 景寧人。弘治間,教長樂。援精於經學,於諸生無所厚薄,而所養完粹,門人益規。
159 郭 岱 番禺人。嘉靖間,教長樂。溫厚恂恂,莫窺其喜怒,而取與有節操,諸生敬而慕焉。
160 胡大韶 永康人。嘉靖間,教長樂。諸生貧者助之。以禮自防,不干縣令,士論尤重。同時有郭翰者,順德人也,亦能勵操,不失色於人。
161 熊廷用 豐城人。嘉靖已未,為長樂典史。時倭寇猖獗,逼縣城。廷用登陴守御,開門縱老幼,悉納之,存活數千命。修築濱湖,民受其利。約已下士,為督學使姜寶所鑒知,非世之局於刀筆者。
162 連江縣
163
164 劉 逵 咸通初知縣事。有東湖溉田四萬餘畝,歲久為豪家所侵,逵奏複之。民感其德,廟祀湖上。
165
166 鞠仲謀 端拱二年知連江。大興東湖水利,以斗門用木易壞,以石代之,創小橋六,小斗門七。邑民德之,與劉逵並祀。
167 黃 泳 建寧人也。政和間知連江。以父僎嘗為是邑,尤留心於愛民。政肅刑清,邑人宜之。
168 傅伯成 字景初,晉江人。淳熙間,自諫垣出知連江。課農桑,裁浮靡。又修築東湖斗門石堤三百餘丈,邑蒙其利。邑有井,伯成所鑿也,名之曰「傅公泉」。
169 趙善昈 字文彬,漳州人。登慶元第,知連江。修常平倉,易以新米。又興水利,賑貧民。
170 趙善嵩 宗子也。嘉定初,知縣事。嘗祈雨出郊,詢知南墥水利可以溉田,遂琢石為斗門,其澤甚遠,民歌謠之至今。
171 朱 定 縉雲人。嘉定間知連江。疏水利,決淹獄,正役版。威以肅奸盜,惠以恤困窮。吏服其明,民樂其政,良令也。
172 游義肅 字子敬,建陽人。嘉熙間知連江。首修學宮,益其田以養弟子員。其他善政,若浚東湖,複九井,創平糴倉,成南江橋,築相公堤。士民相與植碑紀之。
173 宋日隆 字道大,眉山人也。咸淳間知連江。時宋室將危,虜患孔棘,所在郡邑,困於徵求,獨連江賴有賢令,家給人足,夜柝不驚。而又以餘力修橋梁、道路,公署吏廠解,靡所不完。
174
175 劉 浚 字濟川,河南人。至正間,為連江縣寧善鄉巡檢。江西賊王善寇閩。浚妻史,有才略,與浚謀,悉奩物募兵。賊既破羅源,分道寇福州。浚屢戰屢捷。俄又與賊遇,浚突陣,斬其前鋒五人。賊兵大至,圍浚,中箭墜馬,其子健下馬掖之,俱被執。浚戟手大罵,賊怒,斷浚手足。罵彌厲,又斷其舌而死。雖賊亦義之,乃舍健。健歸,請於帥府複仇,弗聽。散家貲,結死士百餘人,詐降於賊,夜半發火,大噪賊營中。賊驚擾,不知所為,自相屠戮。健手斬殺父者,並擒王善等。帥府上其事,贈浚福建行省檢校官,授健古田尹。又詔為浚立祠北門外,有司致祭。
176 國 朝
177 範希節 鄞縣人。洪武間知連江。時值歲歉,希節鎮之以靜,募開東湖,飢者得食,而水利亦興。
178 李 鳳 海陽人。洪武間知連江,以安養為首務。勸課農桑,立觀稼亭於明德堂後。
179 侯 炯 南豐人。洪武間知連江。浚九井,修道路,吏服民懷。
180 歐陽瀚 泰和人。景泰間知連江。獄無冤滯,門無干謁。秩滿而去,民思之不已。以嘗修東湖之利也,立像劉、鞠廟祀之。
181 郭 軒 字文載,景陵人。弘治初,知連江。雅好儒術。政暇,輒至學宮,與諸生講論。邑中童蒙,擇師而教之。後卒官,祀於學。
182 張聘夫 字仕可,婺源人。隆慶初,知連江。其政先教化,後刑罰。民有小過,每諭以義理,令其自新。陷大闢者,求其生而不得,則曲為矜恤之。邑當倭後,賦役煩苛,獨聘夫至,以正派科辦,不苛細也。尤加意學校,捐俸刻讀書禮訓,頒示諸生。其守官清苦,不異寒士。慈仁愷悌,出於天性。常對父老詢民瘼,若家人然,久之忘其為縣官也。至今談者淚下。
183 商 准 蘇州人。洪武間為連江丞。勤於民事,知無不為。拓壇修廟,皆著勞謡。
184 蔣永升 宜興人。洪武末為連江丞。結民以信,徵糧以時,三載無間言。
185 鮑近人 上虞人。洪武末,以秀才授連江簿。行事恭恕,愷悌近民。卒於官。
186 趙 真 開封人。永樂間,尉連江,才而有守。
187 唐 相 灌陽人。正德間授連江典史,明於折獄。嘗築湖閘有勞,百姓歌之:「唐縣官為我興水利,事既竣兮,我不費思;昔劉、鞠二公兮,不過是。」
188 羅源縣
189
190 陳 偁 沙縣人。慶歷中為羅源令。開陂渠以溉民田。作亭以來商賈,號陳公亭。新廟學,勸子弟,數年,舉於朝者,皆其門人也。既去而人思之。元佑中聞其訃,邑人聚而哭焉。
191 葉 薦 字宋穎,建寧人。紹興中為福建帥幕,調羅源令。築白柯塘以利民田。時制,官獲強盜至二十餘人者,當受賞。薦每有所獲,多從輕釋,不自為功。
192 林介卿 晉江人。登紹定第,調羅源令。羅源多巨族,前令是者,多徇請托,介卿不為撓。民愛之如父母。
193 曾躍鱗 字子龍,南恩州人。淳熙五年進士,授羅源簿。設法弭盜,闔境以寧。擢汀州通判,所至皆有政聲。南恩州,今恩平縣。
194
195 丁得孫 字惟一,鄞縣人。至正間知羅源。為政寬惠明信,訟詞清簡。尤能以興起斯文為已任。秩滿,士民不忍其去,為立碑繪像,祀之黌宮。
196 國 朝
197 鄭複初 開封人。洪武初,知羅源。性仁厚愛人。山寇摽掠,大軍剿之,複初慮邑民為賊擄者,或遭妄殺,遂數詣軍中辯釋無辜。亂定之後,撫其頑民,招使複業。蓋日夜盡瘁,一時諸邑吏鮮有及者。舊志誤作永福,今改正。
198 郭宗文 河南人。洪武中知羅源。廣詢民瘼,勸善懲惡,嘗作箴教民,民漸其化。循令也。
199 李 悌 金華人。洪武間知羅源。邑有荒田,悌請薄其征,民受其賜。
200 黃 寬 字汝和,江陰人。正統間知羅源。時沙、尤寇起,攻掠諸郡邑。寬度力不能御,諭民避之。軍旅之後,蠲租寬政,邑有孔邇之懷。
201 楊文端 安仁人。景泰間知羅源。初,三山驛防步夫,歲差役羅源若干人,民甚苦之。至文端始為奏免。
202 孔思敬 衢州人, 
203 宣聖五十四代孫也。洪武間,除羅源簿。思敬長者,又以教官擢邑,弟子員多從之游。思敬講解勸課,孜孜不倦,逮考績,士民不忍其去。
204 胡 璉 貴溪人。弘治間授羅源典史。璉明於聽斷,然已有善,必歸諸令,不欲顯取民譽,時論以為賢。
205 李 昱 安溪人。景泰間,教羅源。時值沙、尤寇亂之後,學宮傾圮。昱與訓導陳亮出資建之,諸生感頌。
206 蕭 夔 字舜臣,泰和人。成化間,教羅源,以身先之。群諸生於學宮,課其夜讀,給以焚膏。其同時有鮑鱗,松陽人,亦以善教名。
207 葉 援 金華人。弘治間,教羅源。諸生脡脯,一切不校,諄諄以行誼敦篤為教。
208 永福縣
209
210 林光朝 字謙之,莆田人。乾道三年,以論龍大淵、曾覿,出知永福。治多善政,大臣論薦不已,乃召試館職。
211 楊 楙 字林之,晉江人。乾道間知永福。常乘小車行阡陌,訪民疾苦。
212 方大琮 莆田人。端平間,理宗時,知永福。時值軍旅、飢饉,大琮守隘險,發倉廩,雖庶務鞅掌,而時延士講論不輟。
213 國 朝
214 王 矩 字志方,陽曲人。洪熙元年,以給事中外補,知永福。剛毅廉謹,不避豪勢,蓋期年而政平訟理。卒於官。
215 趙 博 河南人。正統間知永福。嘗疏蠲荒田之稅,民為立生祠祀之。
216 羅 瓊 賓州人。嘉靖間知永福。值歲飢禁糴,民皇皇莫必其命。瓊發廩賑之,全活甚眾。
217 陳克侯 字士鵠,順德人。萬歷間知永福。廉介自持,尤精吏事。積胥為民害者,以次摘發,人服其明。邑城低隘,拓而增之,焦心調度,於民無擾也。初,司教閩庠,卻諸貧生贄,士至今誦之不衰。
218 嚴德峻 東陽人。建文初為永福丞。恤民禮士,公務無大小,不勞而辦,上下宜之。擢夔州府知府。
219 黃永泰 黃岡人。嘉靖中為永福典史,雅有經略。漳州民私鑄者,過邑即擒獲之。又擒福清豪吏魏元假印害民。無何,以憂去。
220 梁 宏 高要人。嘉靖間永福典史,警敏有才。福清逋租,監司聞其能,檄往征之,不逾月而辦。性尤廉靖無求,官雖卑,鄉士夫雅敬之。
221 張志學 崇德人。永樂中教諭。志學性嚴毅,博通經史,終日危坐為諸生講學。一時人物,多其造就。
222 龔 烈 清江人。弘治中訓導,教人以躬行為要。邑經沙、尤寇亂之後。學宮廢壞,烈捐俸飾治一新。
223 程世鵬 揭陽人。嘉靖中教諭,矩度嚴飭。朔望與諸生講習禮儀,令其遵行,一時風俗,為之丕變。
224 福清縣
225
226 林 攢 字會道,莆田人。貞元間為福唐縣尉。母羸老,未及迎而病。攢聞,棄官去。觀察使李若奏而旌之。
227
228 郎 簡 字叔廉,臨安人。大中祥符間知福清。愷悌愛人,嘗捐俸市藥以飲病者。其惠利之政,若障石塘陂以溉田,若障海鹵而築湖,邑人德之,號「郎官湖」。初,簡之為令也,不求薦達,真宗識之,謂宰相呂夷簡曰:「是必恬於進取者。」遂擢其秩。今天寶陂有簡祠。
229 方 偕 真宗朝知福清。有清操,時至質衣以自給。性喜飲酒,既醉,聰明尤過常時。吏嘗乘酒白事,明日覆之,吏隱其一,偕曰:「有某事在」,吏叩頭謝。
230 莊柔正 莆田人。元符間知福清,有方略。嘗謀改築天寶陂,故聽訟陂旁大樹下,令投牒者人負一石,理曲者以石為罰。不數月陂成,名之曰「元符陂」。陂石皆鎔鐵以錮之,至今為百世利。
231 葉廷圭 字嗣忠,甌寧人。建炎初知福清縣。瀕海民困於鬻鹽,多至流徙。圭創增鹽錢,民獲其便。又有煮鹽利害圖及書,州縣往往遵用之。
232 顏師魯 字幾聖,龍溪人。紹興中知福清。嘗決水利,闢陂洫,綿四十里。歲大侵,發廩勸濟,又諭富民出粟,故高其糴價,舟載者四集,市糴更平。郡帥陳俊卿深器重焉。
233 劉 朔 莆田人。紹興間知福清縣。聽訟,使兩辭自詣,無追呼者,邑庭常空。
234 方 棫 莆田人。知福清縣,愛人下士。嘗新學校,創祭器。文章政事,俱有可稱。
235 李元吉 湖州人。淳佑間知福清。為人仁明峭直,不可干以私。始視事時,訟日三百餘牒,未期月,幾無訟矣。時劍、建盜起,監司令諸邑增官練兵,元吉獨鎮之靜曰:「無庸擾民也」病且革,惟倦倦以憫再恤刑為念,對妻子更無別語。
236 章伯奮 溫州人。知福清縣。為人風流蘊藉。建義阡以葬遺骸,捐家資以貸國課。
237 徐 輝 知福清縣,聰明疆敏絕人。每視事,五更公服端坐,望之若神明。凡聽訟,視其狀,揮筆即判。在官三年,凡有偽辭,皆記其時日姓名,折之,無敢欺者。
238 傅 楫 字元通,仙游人。少從陳襄學,襄以女妻之。治平間為福清縣丞。郡守曾鞏負材倨視天下士,獨與楫均禮。
239 翁 邵 字好德,順昌人。元佑間福清縣丞,廉謹方正。當路聞其名,欲羅致之,檄至公堂,猶責以苛禮。邵拂衣歸,欲棄官。當路者悔而慰之。未幾,以疾致仕。
240 傅大聲 字重廣,興化人。淳熙中為福清簿。辯冤獄四十餘人。
241 黃國鎮 字子方。元符三年登第,為福清尉。孤介絕俗。每游寺,僧瀹茗飲之,必償以錢。及去官,偕一僕,縱步南歸。後仕至本路提刑。
242
243 馬哈馬沙 字士達。由泉州市舶提舉,遷福清州達魯花赤。至官,適軍興乏費,出已俸給之。痛屏隸卒之為民害者。斷獄明允,人不敢欺。治蒜嶺、宏路二驛馬政尤嚴。瀕海有凶徒,竄名兵籍,得私鹺,輒誣良民取賄,漕司雖知其罔,無為雪之。馬沙毅然曰:「吾豈顧身之利害,俾千姓罹其毒耶?」悉捕之,痛懲以法,境內大安。
244 林以順 至元間知福清州事。廉靜好禮,為政寬簡,民不忍欺。
245 曹道振 為福清州判官。剛明公正,無所回撓,與知州林泉生協和政理,民俗翕然。
246 劉 志 字國惠。至正間,為牛田場鹽課司丞。時四郊多壘,軍需百費,皆出於鹽,人民流散,志悉招複。
247 國 朝
248 汪 仁 後更名恕,漢陽人。洪武間知福清。恕性剛果,凡注厝必先具條教,使民知所向,乃責之役。民畏而愛之。
249 蔡光清 樂清人。洪熙間知福清,以廉能稱。時內臣採辦者,率凌逼屬邑,獨福清民無所擾。尤崇重學校,禮賢優老,務以厚道化民。
250 周 玹 鄞縣人。正統間知福清。政總大綱,凡折兩造,必諄諄戒諭,使之息爭。賦役刻期以輸,民自不敢違。
251 龐 王從 南海人。成化間任。王從有謀略,以邑人好誣,用嚴治之,吏卒縮手不敢為奸。凡邑之公署吏廠解為一新。又廣學宮,置祭器。時稱能吏云。
252 鄧 概 新淦人。弘治間知福清。救荒有法,多所全活。有窮民陳養者賣子納糧,為出俸金贖還之。
253 陳 逅 字良會,常熟人。嘉靖初知福清。政尚嚴明,凡賦役,無敢匿戶。邑雖素號健訟,為之肅然。
254 羅萬程 字時騰,廣昌人。萬歷初,令福清。訟牒山積,萬程以精力勝之,往往以單詞立破虛罔,自晨及夕,決遣無留,吏胥負牆而已。後以治最,徵為刑科給事中。
255 朱元律 浮梁人。洪武中為福清丞。周知民情,累歲逋負,不勞而集。知縣汪仁狷介,元律每濟以和。
256 陳 永 新城人。嘉靖間授福清丞。永有異才。時倭寇福州,軍事倥傯,巡撫阮鶚使永督餉。凡軍需,永能倉卒立辦。吏曹廉其能,轉別駕。永起刀筆吏,超擢也。初,鶚令永往賂倭。永計「阮中丞素多詐,得無使倭殺我滅口,」遂私啟緘易之,乃免。人服其智。永鐵中錚錚者。
257 論曰:「吾福僻海隅,兩漢雖嘗置郡除吏,大抵羈縻而已。自晉以後,始可得詳。然舊志所載,不賢者勿論,即賢而俎豆之矣,猶或得其人而無其事,或得其事而無其實。蓋當時未嘗有執筆記之者。縱有記之,而文採不足以傳,是以至今泯泯也。夫植田疇,誨子弟,有大造於我矣,而使善政不少概見,是誰之咎歟?餘故採見聞,詳著於篇,雖下吏細事,不敢或遺。至若職不專郡邑,而世值亂亡,時當草昧,能拯民湯火者,亦並錄之,以示不忘。宋政多端,名公彥士,有外補而尋召還,有左遷而旋貶竄,雖光臨敝土,其大功大節,非一郡一邑所得私也,不敢僭載之云。文恪舊志
258 官政志七
259 名 宦 武功
260 湯 和 字鼎臣,鳳陽人。剛毅有智略。洪武改元,王師下福州。和以御史大夫由海道入閩,秋毫無犯,市不易肆。論者謂其為三代之師。
261 戚繼光 字元敬。山東登州衛指揮,累戰功至浙江參將。嘉靖四十一年,倭自福寧,卒入寇,省會戒嚴。巡撫游震得告急於浙督撫胡宗憲,遣繼光將萬人從溫州趨閩。先是,閩人為游兵魚肉,苦之甚於倭。及繼光師至,號令肅然,秋毫無犯,閩人大悅,爭具簟食犒軍。遂破賊於寧德,追至福清。賊方屯牛田,濘尺許,諸官軍不得至,繼光忽下令,人負草一束,諸將莫知所為。夜半卷甲趨之,以草填泥而進。賊出不意,驚潰,赴逕江死者萬計。進擊興化、晉江諸師,悉平之。旋師歸浙。是冬,賊複陷興化,圍福清、福安諸縣。四十二年春,朝議拜繼光左都督,充福建總兵官。四月,與賊戰興化,大破之,複其城。移兵救福清,疾戰,斬首千餘級。賊解圍遁去,追至海上,殲焉。繼光短小精悍,智勇絕倫,馭軍嚴而有恩,故士樂為之死,所向無前。軍旅之暇,雅歌賦詩,恂恂若儒者。後鎮薊、遼、東西粵,所在有平定功,而口不言伐,為近代名將第一。閩人為勒功平遠台,郡邑多像而祀之。
262 趙 圭 洪武中為福建都指揮使。剛直忠厚,訓練士卒,號令嚴明,恩威兼濟。在任十年,軍民咸賴之。
263 鄧 安 定遠人。福建都指揮僉事,多智有威望。正統已巳,沙、尤寇鄧茂七攻劫城邑,諸邑民多避地入城。城中群不逞將乘機為奸利,安捕殺其首惡數人。而複精選將士,勤訓練,嚴譏察以備之,地方遂安。
264 錢 輅 字廷用,全椒人。初為永寧衛指揮同知。有才略,以薦協輔都指揮王倫,總督軍務。時海寇嚴啟盛恃險為亂。輅躬率舟師,追七日夜,至黑水洋及之,大小十一戰,賊敗走。尋複從征沙尤,斬賊酋蕭政通,以功升福建都指揮僉事。輅知書,事母孝,教子嚴,治家有法,內外肅然。
265 武 成 通州人。初為泉州衛千戶,有勇略,善騎射。正統末,沙尤寇起,成累立戰功,升本衛指揮僉事。天順間,龍岩、上杭寇竊發,成複有戰功。成化初,召至京,以母老乞歸養。尋升福建都指揮僉事,總督海道。成性孝友,禮賢敬士,不類行伍中人。
266 王 勝 字子奇,合肥人。正統間為福建都指揮僉事,提督海道。景泰初,賊首陳寬讓聚眾千四五百人,寇海上,勝悉招撫複業。未幾,賊複聚眾寇海上,殺掠官軍。勝又諭之納款,功上,賜金幣。勝事母甚孝,蒞官清介,終始不渝。尚書孫原貞撫閩,高其行,為樹表於通衢,曰:「孝廉」。後有司複以孝行上請,詔旌表其門閭。
267 丁 泉 汶上人。為福建行都司都指揮僉事。天順元年,上杭草寇竊發,泉嚴備御之,邑賴以全。明年,寇複攻城,泉躬率士卒,且戰且守,寇力屈,退去。未幾,巡撫伍驥率諸軍往剿,泉直搗其巢穴,攻破石馬岐等寨,猝與賊遇,力戰而死。邑民哀而祠之。
268 朱 璣 其先淮安人。嘉靖末,倭訌海上,璣以右衛指揮使守烽火門,屢戰有功。隆慶二年,廣賊曾一本寇閩,璣率舟師乘勝追之,中炮死。詔以璣死事襲官,進二級。同時有左衛指揮王毫亦戰死,功未上。
269 閔 溶 其先河南人。溶為人沉勇多智,善擊劍。嘉靖末,倭寇閩,溶以左衛指揮將兵禦賊,前後累戰海上,斬千級。又與賊戰於舟山,溶以火攻之,風急,溶力不敵,遂戰死。詔與其子世襲,進二級。同時又有鎮東衛指揮高懷德、戴洪,倭臨城,力戰死,亦詔與其子世襲,各進二級。仍立祠以祀。
270 秦經國 字嘉猷,其先五河人。器識沈毅,有遠略。弱冠襲鎮東衛指揮同知,遂董衛政。倭薄城下,一再殲之。未幾,擢守備,進參戎。所至擒林鳳,剿曾一本,滅劉貴,勢如破竹,大著戰功。至今人追思之,謂東南工水戰者,無逾經國者。其時又有呼良朋,字如蘭,先世和州人。襲鎮東衛千戶。偉貌豐頤,戚繼光奇其狀,令督兵。轉餉無後期,屢於海上奏奇捷。升指揮同知,廣東副總兵,福建督都僉事,築鎮東城,至今賴之。後徙廣西大帥,佩征蠻將軍印,平昭州,徵府江,賜白金、文綺。尋乞歸,卒,予祭葬,贈驃騎將軍上護軍。
271 論曰:「自譚大中丞、戚總戎蕩平海上,既築京觀於是,為閩建長策,非浙省客兵,則餉日匱也。計八郡之材官,良家子,豈無負赳赳桓桓者哉?羅而致之幕下,簡其智勇兼者,舟師以御樓船,屯戍以當亭障。於是朱璣、閔溶輩裹革先驅,鳴鏑超乘,即越之矯矯行間者,靡不三舍避之矣。余嘗閱《宋史》,見澶淵之役,契丹南侵,控弦百萬,迨兩軍乍合,堇以一矢加遺,而先殪其大將者,則威武軍也。由是觀之,閩固自昔多熊羆之士哉!彼謂閩無餘勇可賈,而曰吾思用客兵也,此與以耳食何異?
272 選舉志一
273 言者,行之賓也。唐宋以來取士者皆以賓矣。然當偏安之朝,魚貫茹拔,自致青雲,猶不無龍蛇之嘆。我國家竟野張罘,毛角畢登,乃其途滋隘,而銓次之束資格也滋甚。士有高言懿行而老死岩穴者,不可勝數也。要以不朽之業在彼不在此,其宋以前諸科存之,以備一代之制,志選舉。
274 先朝進士
275 唐、宋邑名屢更,其人屬某邑,悉從今名,以便考。
276
277 貞元十年甲戌李程榜
278 閩 縣
279 陳通方及第第四人,南陵院官。見《文苑傳》。
280 貞元十三年丁丑鄭臣源榜
281 閩 縣
282 陳 詡字載物,戶部員外郎,知制誥。見《文苑傳》。
283 貞元十五年已卯封孟紳榜
284 閩 縣
285 邵楚萇字待倫,秘書郎。見《文苑傳》。
286 元和五年庚寅李顧行榜
287 閩 縣
288 陳彥博字朝安,貴溪令。
289 元和十四年已亥韋諶榜
290 侯官縣
291 陳去疾字文醫,及第,邕府副使。見《文苑傳》。
292 寶歷元年乙已柳璟榜
293 閩 縣
294 歐陽袞字希甫,侍御史。見《文苑傳》。
295 太和四年庚戌宋邧榜
296 福清縣
297 林簡言字欲訥,漳州刺史。見《文苑傳》。
298 太和九年乙卯鄭王寉榜
299 閩 縣
300 侯 固字子重。累官鄜坊、靈武、易定節度使,同平章事。見《前修傳》。
301 [HT5H]開成三年戊午裴思謙榜是歲,閩中登第者四人。
302 閩 縣
303 李 滂字注善,大理評事。
304 侯官縣
305 蕭 膺字次元,大理司直。見《文苑傳》。
306 會昌二年壬戌鄭顥榜
307 閩 縣
308 鄭 言咸字中虞,刺史。見《文苑傳》。
309 會昌三年癸亥盧肇榜
310 閩 縣
311 林 滋字厚象,金部郎中。附《文苑傳》。
312 會昌四年甲子鄭言榜
313 閩 縣
314 陳 納字廣譽,詡之子,大同軍副使。
315 大中元年丁卯盧深榜
316 侯官縣
317 陳 鏞字希聲,鄂州刺史。見《文苑傳》。
318 大中五年辛未李部榜
319 閩 縣
320 林 勖字公懋,吉州刺吏。見《清操傳》。
321 大中十二年戊寅李億榜
322 閩 縣
323 侯 岳字公祝。
324 咸通二年壬午薛邁榜
325 閩 縣
326 薛承裕字饒中,國子四門博士。
327 福清縣
328 王 啟木字輔之。水部郎中。有文名。
329 咸通七年丙戌韓袞榜
330 閩 縣
331 歐陽琳字瑞卿,袞之子。侍御史。
332 咸通九年戊子趙峻榜
333 閩 縣
334 連 總字會川,嶧陽尉。見《文苑傳》。
335 咸通十年乙丑歸仁紹榜
336 閩 縣
337 歐陽玭袞之子,書記。
338 長樂縣
339 林慎思字雯中,萬年令。見《忠節傳》。
340 乾符二年乙未鄭合敬榜
341 侯官縣
342 陳 讜字昌言,韶州刺史。見《孝友傳》。
343 福清縣
344 鄭 隱字伯超。
345 乾符五年戊戌孫渥榜
346 閩 縣
347 陳 蜀字文都,有詩名。
348 中和五年乙已許佑孫榜
349 侯官縣
350 倪 曙字孟曦,能賦,太學博士。唐末避亂入廣,仕劉龔為侍郎、章事。
351 [HT]大順元年庚戌楊贊禹榜
352 閩 縣
353 林 袞字讜言,秘書省校書郎,有詩名。
354 連江縣
355 張 瑩字昭文,禮部尚書。見《文苑傳》。
356 大順二年辛亥崔昭矩榜
357 侯官縣
358 黃 璞字德溫,唐《藝文志》作字紹山。官崇文館校書郎,見《儒林傳》。後徙莆田。
359 福清縣
360 陳 鼎校書郎。
361 乾寧二年乙卯趙觀文榜
362 侯官縣
363 黃 詵字仁澤,璞之子,宣義郎。節度、巡察判官。
364 乾寧三年丙辰沈崧榜
365 閩 縣
366 沈 崧唐末仕錢肵父子,拜相。見《文苑傳》。
367 福清縣
368 翁承贊字文堯。梁,諫議大夫。見《文苑傳》。
369 乾寧四年丁已楊贊圖榜
370 長樂縣
371 卓 雲時稱名士。
372 光化三年庚申裴格榜
373 福清縣翁承裕按《莆陽志》:承裕四年明經釋褐,而《寰宇志》以為裴格榜進士,《三山志》無,今存之。
374 後 唐
375 天成三年戊子郭晙榜
376 閩 縣
377 陳保極字天錫,禮部員外郎,賜金紫,以文名。
378
379 太平興國二年丁丑呂蒙正榜
380 羅源縣
381 張 蔚參政。《三山志》無此名,《寰宇志》及縣志有之。
382 太平興國三年戊寅胡旦榜
383 古田縣
384 李 蕤字仲蕤,太常寺丞。《三山志》無此名,《寰宇志》有之。
385 太平興國五年庚辰蘇易簡榜
386 閩 縣
387 呂奉天
388 太平興國八年癸未王世則榜是榜賜同出身,分為三甲。殿賜分甲自此始。
389 閩 縣
390 林 倓
391 端拱元年戊子葉齊榜雍熙二年,進士始唱名。本州登第人預唱名,自是歲始。《閩中記》云:「長溪周希古於是年馬國祥榜及第,先是南省下第舉人詣登聞院乞再試。五月,太宗親試馬國祥等七百人,命樞密院給牒,以試中為名,令權知縣、簿。周希古時預選,又進士葉齊等擊鼓論榜。六月再試,放三十一人,李亞荀預選。
392 連江縣
393 李亞荀字宗卿,及第,夔州路運使。歷官所至,有風採著聲。
394 淳化三年壬辰孫何榜是榜糊名考校,分五等。上三等賜及第,余賜出身。見《儒行篇》。
395 閩 縣
396 林殆庶字希顏,知明州。見《孝友傳》。
397 餘貫之
398 長樂縣
399 李坦然字平仲,水部員外郎。
400 王 彬系高麗賓貢。初,奔高麗,以外國生賓貢入太學,至是登第,授校書郎。放歸,尋請省墳墓,知汀州,至太常少卿。
401 咸平元年戊戌孫僅榜是榜始為小錄用綾,謂之金花,貼於卷首,載知舉年甲、行第、家諱、私忌、登科人、大書姓、小書名。
402 侯官縣
403 吳千仞字儀之,知處州,雅有文名,鄉邦所重。
404 咸平二年已亥孫暨榜
405 閩 縣
406 連作磚
407 咸平三年庚子陳堯咨榜是年分六甲,第四甲同進士出身,第五甲同三傳出身,第六甲同學究出身,時林休複名在六甲,賜別科出身,自此始。
408 閩 縣
409 林休複字仲正,比部員外郎。
410 沈厚載字元興,屯田郎中。
411 陳易則字簡之,清之弟,校書郎。
412 侯官縣
413 林 介字子然。
414 咸平五年壬寅王曾榜
415 閩 縣
416 劉若虛字叔陽,莆田籍。大理評事,召試中書,歷知邵武軍,有士望。卒,蔡襄銘其墓。
417 景德二年乙已李迪榜
418 侯官縣
419 張 翼
420 福清縣
421 翁 緯承贊之孫,新會令。
422 景德四年按:《宋史·真宗本紀》:景德四年閏五月壬午,御試制科舉人。
423 閩 縣
424 林 陶字仲謨,中詞科,特賜同出身,比部員外郎。見《文苑傳》。
425 大中祥符元年戊申姚曄榜賜袍笏自此始。
426 閩 縣
427 林太素殆庶之弟,相州節度推官。
428 陳 曄字蒙之,宜興主簿。
429 陳 莊字仲容,贊善大夫。
430 陳宗奭字亞公,知惠安縣。
431 陳 清字晦之,易則之兄,惠州歸善令。
432 林 祥字子通,石城縣令。
433 長樂縣
434 林敦複字子重,休複之弟,太常博士。
435 潘 征字子述,改名循,衢之兄,著作郎。
436 潘 衢字子莊,征之弟,屯田郎中。
437 羅源縣
438 張黃裳字叔文。
439 福清縣
440 劉天錫字成之,大理寺丞。
441 大中祥符五年壬子徐奭榜
442 閩 縣
443 劉 曄都官員外郎。
444 林咸德屯田郎中。
445 劉若衝字叔謙,若虛之弟,秘書丞。
446 陳簡能字知柔,泉州推官。見《文苑傳》。
447 林太微殆庶之弟,殿中丞。
448 大中祥符八年乙卯蔡齊榜
449 閩 縣
450 童 穎字藏之。父居明,沒於王事,詔賜一子出身,穎登第,終職方員外郎。
451 侯官縣
452 王 甲少有俊譽,未仕,卒。
453 福清縣
454 林 高字子羽,屯田員外郎。見《循良傳》。
455 童子舉
456 黃 鰲連江人,六歲能詩,構思敏捷,有設對者,應聲而答,無不中的。
457 大中祥符九年丙辰童子舉
458 蔡伯俙福清人,四歲應舉,賜出身,除東宮伴讀,歷司門郎中。見《文苑傳》。
459 天禧三年乙未王整榜
460 閩 縣
461 鮑 稷賓幕。
462 侯官縣
463 王 平字保衡,甲之弟,侍御史。
464 諸 科
465 沈 兆字冠卿,閩縣人,授右職。
466 陳 象侯官人,授右職。
467 天聖二年甲子宋郊榜按《連江縣志》又有林衛,舊志不載。
468 閩 縣
469 許 忱字孚先。
470 侯官縣
471 陸 廣字彥博,員外郎,提點京東刑獄。
472 永福縣
473 張 沃饒州都曹。
474 天聖五年丁卯王堯臣榜
475 閩 縣
476 黃 賁庫部郎中。
477 李 平字泰符,都官員外郎。
478 侯官縣
479 江 階虞部員外郎。
480 長樂縣
481 周 輔字蓋臣,都官員外郎,知莘州。
482 池澤民文昌縣令。
483 天聖八年庚午王拱辰榜
484 閩 縣
485 劉 奕字象伯,若虛之子,屯田員外郎,潤州通判。卒,蔡襄銘其墓。
486 韓 丙字壽先,校書郎,梧州推官。
487 劉 異字成伯,若虛之子,屯田員外郎。
488 李 述字公明,平之子,秘書丞,知韶州。
489 景佑元年甲戌張唐卿榜
490 閩 縣
491 林 慥字慎之,太常少卿。
492 鄭同文字從周。
493 卓佑之字長吉,秀州判官。生而正直,自謂死當為神。及卒,果著靈異,里人即其居祀之,今閩山廟是也。
494 陳 誥字伯倫,後改名謨,連州通判。
495 長樂縣
496 林嗣複字延叔,休複之弟,太常博士。
497 福清縣
498 林 概字瑞甫,高之子,太常博士,集賢校理。見《名臣傳》。
499 諸 科
500 林 孟閩清人。
501 寶元元年戊寅呂湊榜
502 閩 縣
503 湛 俞字仲謨,中山郎中。見《清囗傳》。
504 陳 序字次公,簡能之子,丞忠郎。
505 李惟肖字夢得,後改名肖,知肖州戶曹。
506 長樂縣
507 林 肇字公權,敦複之子,屯田郎中。
508 永福縣
509 朱鼎臣字希夫,大理丞。
510 福清縣
511 翁彥升字元卿,職方郎中。
512 諸 科
513 鄭 洙侯官人。見《鄉行傳》。
514 慶歷二年壬午楊置榜
515 閩 縣
516 蕭汝霖字岩夫。
517 王 綸都官員外郎。
518 侯官縣
519 陳 襄字述古,象之子,知制誥,直學士院。見《名臣傳》。
520 連江縣
521 李處厚字載之,亞荀之子。提舉淮南等六囗茶稅,朝奉郎。
522 諸 科
523 劉 升閩縣人,若衝之子,秘書丞。
524 林 溫長史,以下縣無考。
525 陸 廙長史。
526 慶歷六年丁亥賈黯榜
527 閩 縣
528 林 琪殆庶之孫,朝奉郎。
529 劉 彞字執中,知桂州。見《名宦傳》。
530 陳 預字伯幾。
531 林世矩字子儀,休複之子,楚州教授。
532 侯官縣
533 江 震字孟仁,通判通州,朝請郎。
534 懷安縣
535 劉易簡偁之兄,著作郎。
536 劉 偁字伯可,易簡弟,朝請大夫。
537 永福縣
538 張 澤沃之弟,朝奉郎。
539 福清縣
540 陳 固字道夫,秘書丞。
541 黃子春朝散郎。
542 諸 科
543 王茂先字仲昌,閩縣人,殿中丞。
544 黃 質以下,縣無考。
545 林國華
546 皇佑元年乙丑馮京榜
547 閩 縣
548 蕭 傑
549 陳中庸字複道。
550 孫 奕字景山,福建轉運使。見《循良傳》。
551 吳元瑜君瑜之弟。
552 林 誼字德元,漢州令。
553 丁世衡廣州掾。
554 林 卞字公美,知山陰縣。
555 侯官縣
556 劉 靖迪功郎。
557 古田縣
558 魏 昂字高卿,大理評事。
559 閩清縣
560 黃 稹字知幾,朝請大夫。
561 蕭 開字忠叔,承議郎。
562 長樂縣
563 林 罕廣州司理。
564 李 川坦然之子,吏部員外郎。
565 連江縣
566 謝宋臣字君俞,歸安主簿。
567 趙 穀字道卿,知浦城縣。
568 永福縣
569 柯伯華
570 福清縣
571 李 敷字昌言,奉議郎。
572 劉處約字景仁,通直郎、殿中丞。
573 劉延之
574 制 科
575 劉 絳字宅中,閩清人,應茂才異等科,特授將仕郎,終推官。
576 皇佑五年癸已鄭獬榜始改一歲一舉為間歲。按:《羅源志》又有宋均,舊志不載。
577 閩 縣
578 湛 庸字伯遇,惠州司理。
579 吳君瑜元瑜之兄,興化尉。
580 吳周卿字憲甫,知莆、梅縣。
581 侯官縣
582 陳君章字時發,襄之弟,朝議大夫。
583 黃嘉會字伯通,朝奉郎。
584 曾 伉字公直,左司員外郎。
585 鄭 穆字閎中,國子祭酒。見《名臣傳》。
586 長樂縣
587 潘 整字孟文,迪功郎。
588 連江縣
589 林彭年字君直,真州郎曹。
590 永福縣
591 張肩孟字醇叟,朝散郎,通判歙州。
592 福清縣
593 許 原字原古,知政和縣。
594 許叔達以下縣無考。
595 林 榆字公美,知山陰縣。
596 嘉佑二年丁酉章衡榜
597 閩 縣
598 張守閔字遵道,建陽令。
599 李皇臣字道夫,知婺州。
600 侯官縣
601 陸長倩字才仲,廣之子,朝散大夫。
602 陸 衍字道源,通判鄆州。
603 曾 默字識之,以太子中允為福州通判。
604 王 回字深甫,平之子,向之兄。忠武軍節度推官,知南頓縣。見《名臣傳》。
605 王 向字子直,平之子,回之弟,峽石主簿。附《王回傳》。
606 陸憲元字道祖,廙之子,知祥符縣。
607 古田縣
608 陳 格字元規,植之弟,秘書丞。
609 長樂縣
610 林 密字伯通,慎思曾孫,知潮州。
611 福清縣
612 林 希字子中,概之子,資政殿學士。見《邪佞傳》。
613 林 旦字次中,概之子,河東運使。見《名臣傳》。
614 林 棐字信甫,新昌令。
615 林 開字道甫,高之孫。秘書省校書郎。
616 諸 科
617 張 應以下縣無考。
618 許 齊
619 黃 彥
620 陳 奕
621 嘉佑四年已亥劉火軍榜
622 閩 縣
623 陳 響字景通,校書郎。
624 朱敏中字仲有,儒林郎。
625 侯官縣
626 陸 宣字潛甫,後改名崎,知潮州。
627 福清縣
628 林 邵字才中,概之子。寶文閣直學士,金紫光祿大夫。
629 林 顏字仲和,概之子,為太府少卿。附章敦、蔡卞。敦、卞嘗惡陳次升,使顏致已意,賂以美官。次升責之曰:「君為天子卿士,而為宰相傳風旨耶!」終中奉大夫、直秘閣。
630 王伯虎字炳之,樞密院檢詳。
631 諸 科
632 鄭 暈福清人。
633 嘉佑六年辛丑王俊民榜時試中禮部及御試下第者四人,本州陳傳其一也。傳字商老,侯官人,著《歐冶遺事》。
634 閩 縣
635 鄭 適字正之,太宗正丞。
636 吳杲卿字仲明,周卿之弟。守興化軍錄事參軍。
637 侯官縣
638 吳 卞字道卿。
639 陳敦夫字中裕,秦鳳路提刑。
640 王 冏平之子,回、向之弟,新蔡主簿。附《王回傳》。
641 嘉佑八年癸卯許將榜
642 閩 縣
643 許 將字衝元,第一人。秦國軍節度使,觀文殿學士。見《名臣傳》。
644 倪 材字長民,溫州推官。
645 侯官縣
646 張 俗字孟仁。
647 羅源縣
648 宋 鈞字成叔,迪功郎。
649 永福縣
650 王 俞字用之,奉議郎。
651 福清縣
652 游冠卿字子忠,朝散大夫。
653 倪 箴
654 林 動字逢吉。奉議郎,建州教授,縣無考。
655 治平二年乙已彭汝礪榜
656 閩 縣
657 李 譚字廷光。
658 王祖道字若愚,端明殿學士。見《邪佞傳》。
659 辛 琮字華國,福建轉運判官。
660 陳 曄字複之。
661 侯官縣
662 池 鄂字須文。
663 懷安縣
664 劉 儼字公表,偁之弟,知南恩州。
665 長樂縣
666 陳 毅字子中,知賀州。
667 治平四年丁未許安世榜
668 閩 縣
669 鄭 及朝奉郎。
670 朱敏元字光道,敏中之弟,朝請大夫。
671 黃康民字琰平,知尤溪縣。
672 陳 時字權濟,奉議郎。
673 陳 幾字道甫,通判徐州。
674 王 晦字明遠,知饒州。
675 林 璋字國器,通判溫州。
676 侯官縣
677 江 通字濟道,階之弟,知黃州。
678 閩清縣
679 陳祥道字佑之,秘書省正學。見《儒林傳》。
680 連江縣
681 李處道字深之,處厚之弟,興國軍知錄。
682 福清縣
683 鄭 俠字介夫,暈之子,將仕郎。見《名臣傳》。
684 熙寧三年庚戌葉祖洽榜是年禦試策一道,至七年以進士既罷詞賦,所試策即與制舉無異,時政闕失,已許人上封事,遂罷賢良等科。
685 閩 縣
686 李 適字彥正,朝議大夫。
687 朱 功字彥仁,敏中之弟,複改敏功,中大夫。
688 侯官縣
689 江 庶字希顏,階之子,知縣。
690 陸長愈字秀謙,廣之子,宣州僉判。
691 黃 群字文中,三泉縣丞。
692 古田縣
693 陳 植字表民,格之兄,萊州司理參軍。
694 諸 科
695 朱稷臣以下縣無考。
696 王 礪
697 鄭 瑜將作監簿。
698 鄭 表將作監簿。
699 張 顥試助授。
700 李 倚試助教。
701 李 頎試文學。
702 熙寧六年癸丑餘中榜是年,第一甲、二甲賜及第,第三甲出身,第四甲同出身,第五同學究出身。
703 閩 縣
704 吳 乾字無求,周卿之子,承議郎。
705 林安道字文父,文林郎。
706 陳景參字子孝,序之子,知陽信縣。
707 連江縣
708 李 撰字子約,奉大夫。
709 羅源縣
710 余 清字夷老,大中大夫,徽猷閣待制,知泉州。
711 永福縣
712 張 勵字深道,肩孟之子,中大夫。
713 福清縣
714 夏 臻字幾道,知梧州。
715 諸 科是歲,特奏名進士明經諸科人,令三司依例支給長史,文學科錢,月七貫文,全折到州,公參日起支,三年滿日住支,追歷納省。
716 李移忠字孝卿,閩縣人,知新州。
717 黃國材字公傑,侯官人。
718 林 誥長樂人,文學。
719 韓昌國連江人,試監簿。
720 柯 闢長史,以下縣無考。
721 林 格試臨簿。
722 林 樞長史。
723 鄭 玠文學。
724 熙寧九年丁已徐鐸榜是年,詔自第一名以下並試律義斷案,賜官錢印小錄,廢明經科。
725 閩 縣
726 鄭邦直
727 吳 洪奉議郎。
728 侯官縣
729 林 敷字錫遠,知同安縣。
730 劉會元字天常,中奉大夫。
731 閩清縣
732 林 忭知博羅縣。
733 林 目東浦城簿。
734 永福縣
735 張 勔字臻道,肩孟之子,勵之弟,朝散郎。
736 福清縣
737 劉 詵字應伯,處約之子。太常寺少卿。見《儒林傳》。
738 林祖誼縣無考。
739 元豐二年已未時彥榜
740 閩 縣
741 陳 舉字得任,龍圖閣學士,廣東經略。
742 侯官縣
743 吳 開字伯通,知寧德縣。
744 崔 登字仲誠,通判汀州。
745 懷安縣
746 唐 最字夢得,朝散大夫。
747 永福縣
748 黃 選中奉大夫。
749 王 嶼以下縣無考。
750 陳 邈字彥遠,太學博士。
751 陳 郊
752 林 介
753 諸 科
754 林 程閩清人。
755 周 石以下縣無考。
756 卓士龍
757 林 迥試監簿。
758 吳 閱試監簿。
759 元豐五年壬戌黃裳榜
760 閩 縣
761 李移忠字孝卿,知新昌縣。
762 侯官縣
763 孫大廉字少夷,通直郎。
764 黃國才字公傑。
765 閩清縣
766 陳安道字請之,祥道之弟,宣德郎。
767 羅源縣
768 余 深字原仲,清之弟,太宰,封衛國公。見《邪佞傳》。
769 特奏名是歲,府學題名始書寫特奏名。
770 吳君元閩縣人,君瑜之弟。
771 餘利賓羅源人。
772 許 倫閩清人。
773 黃 敏永福人,選之父。
774 翁 縝以下縣無考。
775 王 震
776 林 愉
777 林仕元
778 黃彥博
779 陳 翃
780 林 勛
781 林 贄
782 元豐八年乙亥焦蹈榜
783 閩 縣
784 韓用章字俊民,丙之孫,宗子博士。
785 劉 及儀曹。
786 劉知至字伯時,奕之孫,朝請郎,知西外敦宗院。
787 侯官縣
788 洪 浩字元卿,朝奉大夫、左司員外郎。
789 王 詢信州推官。
790 陸如岡字稚山,憲元之子,提舉成都常平。
791 懷安縣
792 卓元龜字大年,元規之弟,朝奉郎。
793 長樂縣
794 潘 震同安簿。
795 王昭明以下縣無考。
796 劉公摯
797 張 翱
798 沈 觀
799 特奏名
800 朱敏修敏中之弟,閩縣人。
801 餘孟堅清、深之父,羅源人。
802 盧禹民以下縣無考。
803 林 謐
804 卓士安
805 鄭 亨
806 李 勉
807 黃待問
808 盧周臣
809 黃 緒
810 劉 價
811 陳 傳
812 王 庚
813 何 總
814 黃伯厚
815 黃元夫
816 元佑三年戊辰李常寧榜
817 閩 縣
818 劉介山升之子,若衝之孫,朝奉大夫。
819 湛 存字公中,俞之孫,建州司理。
820 侯官縣
821 陸 恂字周仲,廙之孫,宣教郎。
822 崔國寅字世傳,朝請郎,知邵武軍。
823 葉 聲字彥聞,源之弟。朝議大夫,知新州。
824 連江縣
825 韓 筠字仲禮,侍御史。
826 福清縣
827 鄭 侃暈之子,秘書省校書郎。
828 劉 綬縣無考。
829 特奏名
830 劉康夫奕之子,閩縣人。見《儒林傳》。
831 陸 望宣之弟,侯官人。
832 李 誠閩清人。
833 鄒 異經明行備,以下縣無考。
834 黃 豫
835 蕭 規
836 元佑六年辛未馬涓榜是年,兼詩賦人第一場,經義三道;專治經人義兩場,各四道;第四場各策二道。
837 閩 縣
838 林天若字稽道。
839 林 瑋字仲璞。,奉議郎。
840 李師回字囗聖,劍浦令。
841 蕭 昞字文叔,闕之子,知袁州。
842 楊 朏字持正,建寧軍節度書記。元符初,以渭州推官攝長汀縣事,催督租賦,不擾而集,捕治盜賊,境內肅然。
843 侯官縣
844 王 勛字伯達。
845 懷安縣
846 柯 遠字臻道,知南漳縣。
847 陳公器字國珍,提舉福建常平,朝請大夫。
848 古田縣
849 魏 需字君舉,朝奉大夫,通判潮州。
850 閩清縣
851 林 日韋舊志無此名,《寰宇志》及《閩清縣志》有之。
852 長樂縣
853 鄭邦彥字公佐,朝散郎,知建州。
854 福清縣
855 盧彥達字義弘,朝奉郎,湖南提刑。
856 方 甸字南功,承奉郎,湖北運乾。
857 李 諭字義翁,圖南之弟,朝奉大夫。
858 林 虡字季野,希之子。秘閣修撰。
859 林 辯字載中,棐之子。朝請大夫、南京少尹。
860 林 迪字行中,囗囗子,承議郎,知餘姚縣。
861 陳 噩字子文,固之子。徽猷閣待制。
862 特奏名
863 陳 戭以下縣無考。
864 陳耕道
865 鄭 彧
866 紹聖元年甲戌畢漸榜
867 閩 縣
868 徐 合字全之,琰之子。朝議大夫。
869 王 澤字伯光,晦之子。中奉大夫。
870 陳元老字大年,吏部員外郎,知漳州、泉州,朝議大夫。
871 懷安縣
872 潘志道字天隨,奉議郎。
873 陳 斌字用衝。
874 閩清縣
875 蕭 磐字安國,昞之弟,朝請大夫。見《循良傳》。
876 長樂縣
877 陳 杞字君材,判信州。
878 永福縣
879 陳秀淵字萬安。元豐四年為首,司戶。
880 湛執中字適權,南頓丞。
881 陳 榕蕪湖主簿,縣無考。
882 特奏名
883 陳 匯以下縣無考。
884 林 衎
885 制 科
886 陳 暘字晉之,祥道之弟,顯謨閣待制。當蔡京用事時,進《迓衝集》,以贊紹述,為世所鄙。
887 紹聖二年乙亥宏詞科
888 林 虡時為開封縣主簿。詳定軍馬司敕例刪修官,爵里見前。
889 紹聖四年丁丑何昌言榜
890 閩 縣
891 王 濤字微明,晦之子。朝散大夫。
892 韓遠舉字陟明,宣教郎。
893 李 康字彥侯,闢雍司業。
894 黃唐佐字堯臣,澶州教授。
895 林 亨字亞夫。
896 陳義夫字汝權,湖南提刑。
897 陳天興字夢達,朝散大夫。
898 侯官縣
899 葉 源字彥中,聲之兄。兩浙提舉學事。
900 陸 蘊字敦信,宣之子。舉河北兩浙學士,遷太常少卿,累遷御史中丞、顯謨閣學士。劾奪職,尋複集英殿學士,卒。蘊在台論�
URN: ctp:ws905791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