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新羅本紀第五

《新羅本紀第五》[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善德王立。諱德曼,真平王長女也。母金氏摩□夫人。德曼性寬仁明敏。王薨,無子,國人立德曼,上號聖祖皇姑。前王時,得自唐来牡丹花圖并花子,以示德曼。德曼曰:「此□□□□□□□□氣。」王笑曰:「爾何以□□□□□□□□□□□之。大抵女有國色,□□□□□□□□□□□故也,此花絶艶,而圖𦘕又無蜂蝶,是必無香花。」種植之,果如所言。其先識如此。
2
元年二月,以大臣乙祭捴持國政。夏五月,旱,至六月乃雨。冬十月,遣使撫問國內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賑恤之。十二月,遣使入唐朝貢。
3
二年春正月,親祀神宮。大赦。復諸州郡一年租調。二月,京都地震。秋七月,遣使大唐朝貢。八月,百濟侵西邊。
4
三年春正月,改元仁平。芬皇寺成。三月,雹大如栗。
5
四年,唐遣使持節冊命王為柱國樂浪郡公新羅王,以襲父封。靈廟寺成。冬十月,遣伊飡水品、龍樹一云龍春。巡撫州縣。
6
五年春正月,拜伊飡水品為上大䓁。三月,王疾,醫禱無効,於皇龍寺設百高座,集僧講《仁王經》,許度僧一百人。夏五月,蝦蟇大集宮西玉門池。王聞之,謂左右曰:「蝦蟇怒目,兵士之相也。吾甞聞西南邊亦有地名玉門谷者,□□□□□□潛入其中乎?」乃命將軍閼川、□□□□□□□,果百濟將軍于召欲襲獨山城,率甲士五百人,来伏其處。閼川掩擊,盡殺之。慈藏法師入唐求法。
7
六年春正月,拜伊飡思真為舒弗邯。秋七月,拜閼川為大將軍。
8
七年春三月,七重城南大石自移三十五步。秋九月,雨黃花。冬十月,高勾麗侵北邊七重城,百姓驚擾入山谷。王命大將軍閼川安集之。十一月,閼川與高勾麗兵戰於七重城外,克之,殺虜甚衆。
9
八年春二月,以何瑟羅州為北小京,命沙飡真珠鎮之。秋七月,東海水赤且熱,魚鼈死。
10
九年夏五月,王遣子弟於唐,請入國學。是時,太宗大徵天下名儒為學官,數幸國子監,使之講論,學生能明一大經已上,皆得補官。增築學舍千二百間,增學生滿三千二百六十員。於是四方學者雲集京師。於是高勾麗、百濟、高□□□蕃亦遣子弟入學。
11
十一年春正月,遣使大唐獻方物。秋七月,百濟王義慈大舉兵,攻取國西四十餘城。八月,又與高勾麗謀欲取党項城,以絶歸唐之路。王遣使告急於太宗。是月,百濟將軍允忠領兵攻拔大耶城,都督伊飡品釋、舍知竹竹、龍石䓁死之。冬,王将伐百濟,以報大耶之役,乃遣伊飡金春秋於高勾麗以請師。初,大耶之敗也,都督品釋之妻死焉,是春秋之女也。春秋聞之,倚柱而立,終日不瞬,人物過前而不之省。既而言曰:「嗟乎!大丈夫豈不能吞百濟乎!」便詣王曰:「臣願奉使高勾麗請兵,以報怨於百濟。」王許之。高勾麗王高臧素聞春秋之名,嚴兵衛而後見之。春秋進言曰:「今百濟無道,為長虵封豕,以侵軼我封疆。寡君願得大國兵馬,以洗其耻,乃使下臣致命於下執事。」麗王謂曰:「竹嶺本是我地分,汝若還竹嶺西北之地,兵可出焉。」春秋對曰:「臣奉君命乞師,大王無意救患以善鄰,但威刧行人,以□□地,臣有死而已,不知其他。」臧怒其言之□□□之別館,春秋潛使人告本國王。王命大將軍金庾信領死士一萬人赴之。庾信行軍過漢江,入高勾麗南境,麗王聞之,放春秋以還。拜庾信為押梁州軍主。
12
十二年春正月,遣使大唐獻方物。三月,入唐求法高僧慈藏還。秋九月,遣使大唐上言:「高勾麗、百濟侵凌臣國,累遭攻襲數十城。兩國連兵,期之必取,將以今茲九月大舉,下國社稷必不獲全。謹遣陪臣歸命大國,願乞偏師,以存救援。」而謂使人曰:「我實哀爾為二國所侵,所以頻遣使人和爾三國。高勾麗、百濟旋踵翻悔,意在吞滅,而分爾土宇。爾國設何奇謀以免顛越?」使人曰:「吾王事窮計盡,唯告急大國,冀以全之。」帝曰:「我少發邊兵,捴契丹、靺鞨直入遼東,爾國自觧,可緩爾一年之圍。此後知無継兵,還肆侵侮,四國俱擾,於爾未安。此為一策。我又能給爾數千朱袍、丹幟,二國兵至,建而陳之,彼見者以為我□,必皆奔走。此為二策。百濟國恃海之險,不修機械,男女紛雜,互相燕聚。我以數十百船載以甲卒,銜枚泛海,直襲其地。爾國以婦人為主,為鄰國輕侮,失主延寇,靡𡻕休寧。我遣一宗支與為爾國主,而自不可獨王,當遣兵營護,待爾國安,任爾自守。此為三策。爾宜思之,將從何事?」使人但唯而無對。帝嘆其庸鄙,非乞師告急之才也。
13
十三年春正月,遣使大唐獻方物。太宗遣司農丞相里玄奬齎璽書賜高勾麗,曰:「新羅委命國家,朝貢不闕,爾與百濟,宜即戢兵。若更攻之,明年當出師擊爾國矣。」蓋蘇文謂玄奬曰:「高勾麗、新羅,怨隙已久。徃者隋室相侵,新羅乗釁奪高勾麗五百里之地,城邑皆據有之,非返地還城,此兵恐未能已。」玄奬曰:「已徃之事,焉可追論?」蘇文竟不從。秋九月,王命庾信為大將軍,領兵伐百濟,大克之,取城七。
14
十四年春正月,遣使大唐貢獻方物。庾信自伐百濟還,未見王,百濟大軍復來寇邊。王命庾信,遂不至家,徃伐破之,斬首二千□□□□□□於王,未得歸家,又急報百濟復來侵。王以事急,乃曰:「國之存亡,繫公一身,庶不憚勞,徃其圖之!」庾信又不歸家,晝夜鍊兵。西行,道過宅門,一家男女,瞻望涕泣,公不顧而歸。三月,創造皇龍寺塔,從慈藏之請也。夏五月,太宗親征高勾麗,王發兵三萬以助之。百濟乗虛襲取國西七城。冬十一月,拜伊飡毗曇為上大䓁。
15
十六年春正月,毗曇、廉宗䓁謂女主不能善理,因謀叛舉兵,不克。八日,王薨。謚曰善德,葬于狼山。《唐書》云:「貞觀二十一年卒。」《通鑑》云:「二十五年卒。」以本史考之,《通鑑》誤也。
16
論曰:臣聞之,古有女媧氏,非正是天子,佐伏羲理九州耳。至若呂雉、武曌,值㓜弱之主,臨朝稱制,史書不得公然稱王,但書高皇后呂氏、則天皇后武氏者。以天言之,則陽剛而隂柔;以人言之,則男尊而女卑。豈可許姥嫗出閨房,斷國家之政事乎?新羅扶起女子,處之王位,誠亂世之事。國之不亡,幸也。《書》云:「牝雞之晨。」《易》云:「羸豕孚蹢躅。」其可不為之戒哉?
17
真德王立。名勝曼,真平王母弟國飯一云國芬。葛文王之女也。母朴氏月明夫人。勝曼姿質豊麗,長七尺,垂手過膝。
18
元年正月十七日,誅毗曇,坐死者三十人。二月,拜伊飡閼川為上大䓁,大阿飡守勝為牛頭州軍主。唐太宗遣使持節追贈前王為光祿大夫。仍冊命王為柱國,封樂浪郡王。秋七月,遣使入唐謝恩。改元太和。八月,彗星出於南方,又衆星北流。
19
冬十月,百濟兵圍茂山、甘勿、桐岑三城,王遣庾信率步騎一萬以拒之,苦戰氣竭。庾信麾下丕寧子及其子舉真入敵陣急格,死之,衆皆奮擊,斬首三千餘級。十一月,王親祀神宮。
20
二年春正月,遣使大唐朝貢。三月,百濟將軍義直侵西邊,陷腰車䓁一十餘城。王患之,命押督州都督庾信以謀之。庾信於是訓勵士卒,將以發行,義直拒之。庾信分軍為三道,夾□□□□兵敗走。庾信追北,殺之幾盡。王悅賞□□□□差。冬,使邯帙許朝唐。太宗勑御史,問:「新羅臣事大朝,何以別稱年號?」帙許言:「曾是天朝未頒正朔,是故先祖法興王以來,私有紀年。若大朝有命,小國又何敢焉?」太宗然之。遣伊飡金春秋及其子文王朝唐,太宗遣光祿卿栁亨郊勞之。既至,見春秋儀表英偉,厚待之。春秋請詣國學,觀釋奠及講論,太宗許之,仍賜御製《溫湯》及《晉祠碑》并新撰《晉書》。甞召燕見,賜以金帛尤厚,問曰:「卿有所懷乎?」春秋跪奏曰:「臣之本國,僻在海隅,伏事天朝,積有𡻕年。而百濟強猾,屢肆侵凌,況徃年大舉深入,攻陷數十城,以塞朝宗之路。若陛下不借天兵,剪除凶惡,則敝邑人民盡為所虜,則梯航述職,無復望矣。」太宗深然之,許以出師。春秋又請改其章服,以從中華制。於是內出珍服,賜春秋及其從者。詔授春秋為特進,文王為左武衛将軍。還國,詔合三品已上燕餞之,優禮甚備。春秋奏曰:「臣有七子,願使不離聖明□衛。」乃命其子文注與大監□□□□□□□□,遇高勾麗邏兵。春秋從者溫君觧高冠大衣,坐於船上,邏兵見以為春秋,捉殺之。春秋乗小船至國。王聞之嗟痛,追贈君觧為大阿飡,優賞其子孫。
21
三年春正月,始服中朝衣冠。秋八月,百濟将軍殷相率衆来攻,陷石吐䓁七城。王命大將軍庾信、将軍陳春、竹旨、天存䓁出拒之。轉闘經旬不觧,進屯於道薩城下。庾信謂衆曰:「今日必有百濟人来諜,汝䓁佯不知,勿敢誰何!」乃使徇于軍中曰:「堅壁不動,明日待援軍然後決戰。」諜者聞之,歸報殷相。相䓁謂有加兵,不能不疑懼。於是庾信䓁進擊,大敗之,殺虜將士一百人,斬軍卒八千九百八十級,獲戰馬一萬匹,至若兵仗,不可勝數。
22
四年夏四月,下敎以真骨在位者,執牙笏。六月遣使大唐,告破百濟之衆。王織錦,作五言《大平頌》,遣春秋子法敏以獻唐皇帝。其辭曰:「□□□洪業,巍巍皇猷昌。止戈戎衣定,修文□□□。□天崇雨施,理物體含章。深仁諧日月,撫運邁時康。幡旗何赫赫,鉦皷何鍠鍠。外夷違命者,剪覆被天殃。淳風疑幽顯,遐邇競呈祥。四時和玉燭,七曜巡萬方。維嶽降宰輔,維帝任忠良。五三成一德,昭我唐家皇。」高宗嘉焉,拜法敏為大府卿以還。是𡻕,始行中國永徽年號。
23
論曰:三代更正朔,後代稱年號,皆所以大一統,新百姓之視聽者也。是故苟非乗時並起,兩立而争天下,與夫姦雄乗間而作,覬覦神器,則偏方小國臣屬天子之邦者,固不可以私名年。若新羅以一意事中國,使航貢篚,相望於道,而法興自稱年號,惑矣。厥後承愆襲繆,多歷年所。聞太宗之誚讓,猶且因循,至是然後奉行唐號。雖出於不得已,而抑可謂過而能改者矣。
24
五年春正月朔,王御朝元殿,受百官正賀。賀正之禮始於此。二月,改稟主為執事部,仍拜波珍飡竹旨為執事中侍,以掌機密事務。□□□□波珍飡金仁問入唐朝貢,仍留宿衛□□□□。
25
六年春正月,以波珍飡天曉為左理方府令。遣使大唐朝貢。三月,京都大雪。王宮南門無故自毀。
26
七年冬十一月,遣使大唐,獻金緫布。
27
八年春三月,王薨。謚曰真德,葬沙梁部。唐高宗聞之,為舉哀於永光門,使大常丞張文收持節吊祭之,贈開府儀同三司,賜綵叚三百。國人謂始祖赫居世至真德二十八王,謂之聖骨;自武烈至永王,謂之真骨。唐令狐澄《新羅記》曰:「其國,王族謂之第一骨,餘貴族第二骨。」
28
太宗武烈王立。諱春秋,真智王子伊飡龍春一云龍樹。之子也。《唐書》以為真德之弟,誤也。母天明夫人,真平王女。妃文明夫人,舒玄角飡女也。王儀表英偉,㓜有濟世志。事真德,位歷伊飡,唐帝授以特進。及真德薨,羣臣請閼川伊飡攝政。閼川固讓曰:「臣老矣,無德行可稱。今之德望崇重,莫若春秋公,實可謂濟世英傑矣。」遂奉為王。春秋三讓,不得已而就位。
29
元年夏四月,追封王考為文興大王,母為文貞太后。大赦。五月,命理方府令良首䓁詳酌律令,脩定《理方府格》六十餘條。唐遣使持節備禮冊命為開府儀同三司新羅王。王遣使入唐表謝。
30
二年春正月,拜伊飡金剛為上大䓁,波珍飡文忠為中侍。高勾麗與百濟、靺鞨連兵,侵軼我北境,取三十三城。王遣使入唐求援。三月,唐遣營州都督程名振、左右衛中郞將蘇定方發兵擊高勾麗。立元子法敏為太子,庶子文王為伊飡,老且為海飡,仁泰為角飡,智鏡、愷元各為伊飡。冬十月,牛首州獻白鹿。屈弗郡進白豬,一首二身八足。王女智照下嫁大角飡庾信。立皷樓月城內。
31
三年,金仁問自唐歸,遂任軍主,監築獐山城。秋七月,遣子右武衛将軍文王朝唐。
32
四年秋七月,一善郡大水,溺死者三百餘人。東吐含山地燃,三年而滅。興輪寺門自壞。北巖崩碎為米,食之如陳倉米。
33
五年春正月,中侍文忠改為伊飡,文王為中侍。三月,王以何瑟羅地連靺鞨,人不能安,罷京為州,置都督以鎮之。又以悉直為北鎮。
34
六年夏四月,百濟頻犯境。王將伐之,遣使入唐乞師。秋八月,以阿飡真珠為兵部令。九月,何瑟羅州進白烏。公州基郡江中大魚出死,長百尺,食者死。冬十月,王坐朝,以請兵於唐,不報,憂形於色。忽有人於王前,若先臣長春、罷郞者,言曰:「臣雖枯骨,猶有報國之心。昨到大唐,認得皇帝命大將軍蘇定方䓁領兵,以來年五月来伐百濟。以大王勤佇如此,故茲控告。」言畢而滅。王大驚異之,厚賞兩家子孫,仍命所司創漢山州莊義寺,以資冥福。
35
七年春正月,上大䓁金剛卒。拜伊飡金庾信為上大䓁。三月唐高宗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揔管,金仁問為副大捴管,帥左驍衛將軍劉伯英䓁水陸十三萬伐百濟。勅王為嵎夷道行軍捴管,何将兵為之聲援。夏五月二十六日,王與庾信、真珠、天存䓁領兵出京。六月十八日,次南川停。定方發自萊州,舳艫千里,隨流東下。二十一日,王遣太子法敏領兵船一百艘,迎定方於德物島。定方謂法敏曰:「吾欲七月十日至百濟南,與大王兵會,屠破義慈都城。」法敏曰:「大王立待大軍,如聞大將軍来,必蓐食而至。」定方喜,還遣法敏徵新羅兵馬。法敏至,言定方軍勢甚盛,王喜不自勝。又命太子與大將軍庾信、將軍品日、欽春春或作純。䓁率精兵五萬應之。王次今突城。秋七月九日,庾信䓁進軍於黃山之原,百濟將軍堦伯擁兵而至,先據險,設三營以待。庾信䓁分軍為三道,四戰不利,士卒力竭。將軍欽純謂子盤屈曰:「為臣莫若忠,為子莫若孝。見危致命,忠孝兩全。」盤屈曰:「謹聞命矣。」乃入陣力戰死。左將軍品日喚子官狀一云官昌。立於馬前,指諸將曰:「吾兒年纔十六,志氣頗勇,今日之役,能為三軍標的乎?」官昌曰:「唯!」以甲馬單槍徑赴敵陣,為賊所擒,生致堦伯。堦伯俾脫胄,愛其少且勇,不忍加害,乃歎曰:「新羅不可敵也,少年尚如此,況壯士乎!」乃許生還。官狀告父曰:「吾入敵中,不能斬將搴旗者,非畏死也。」言訖,以手掬井水飲之,更向敵陣疾闘。堦伯擒斬首,繫馬鞍以送之。品日執其首,流血濕袂,曰:「吾兒面目如生。能死於王事,幸矣!」三軍見之,慷慨有死志,皷噪進擊,百濟衆大敗,堦伯死之,虜佐平忠常、常永䓁二十餘人。是日,定方與副捴管金仁問䓁到伎伐浦,遇百濟兵,逆擊大敗之。庾信䓁至唐營,定方以庾信䓁後期,将斬新羅督軍金文頴或作永。於軍門。庾信言於衆曰:「大將軍不見黃山之役,将以後期為罪。吾不能無罪而受辱,必先與唐軍決戰,然後破百濟。」乃杖鉞軍門,怒髮如植,其腰間寳劒自躍出鞘。定方右将董寳亮蹋足曰:「新羅兵將有變也。」定方乃釋文頴之罪。百濟王子使佐平覺伽移書於唐將軍,哀乞退兵。十二日,唐、羅軍圍義慈都城,進於所夫里之原。定方有所□□□□□□□□□□□前,庾信說之,二軍勇敢,四道齊振。百濟王子又使上佐平致饔餼豐腆,定方卻之。王庶子躬與佐平六人詣前乞罪,又揮之。十三日,義慈率左右夜遁走,保熊津城,義慈子隆與大佐平千福䓁出降。法敏跪隆於馬前,唾面罵曰:「向者汝父枉殺我妹,埋之獄中,使我二十年間痛心疾首,今日汝命在吾手中!」隆伏地無言。十八日,義慈率太子及熊津方領軍䓁自熊津城來降。王聞義慈降,二十九日,自今突城至所夫里城,遣弟監天福露布於大唐。八月二日,大置酒勞将士。王與定方及諸將坐於堂上,坐義慈及子隆於堂下。或使義慈行酒,百濟佐平䓁羣臣莫不嗚咽流涕。是日,捕斬毛尺。毛尺本新羅人,亡入百濟,與大耶城黔日同謀陷城,故斬之。又捉黔日,數曰:「汝在大耶城,與毛尺謀,引百濟之兵,燒土倉庫,令一城乏食致敗,罪一也。逼殺品釋夫妻,罪二也。與百濟来攻本國,罪三也。」以□支觧,投其尸於江水。百濟□賊□南岑、貞峴城,又佐平正武聚衆庄豆尸原嶽,抄掠唐、羅人。二十六日,攻任存大柵,兵多地險,不能克,但攻破小柵。九月三日,郞將劉仁願以兵一萬人留鎮泗沘城,王子仁泰與沙飡日原、級飡吉那以兵七千副之。定方以百濟王及王族臣寮九十三人、百姓一萬二千人,自泗沘乗舡廻唐,金仁問與沙飡儒敦、大柰麻中知䓁偕行。二十三日,百濟餘賊入泗沘,謀掠生降人,留守仁願出唐、羅人擊走之。賊退上泗沘南嶺,竪四五柵,屯聚伺隙,抄掠城邑,百濟人叛而應者二十餘城。唐皇帝遣左衛中郞將王文度為熊津都督。二十八日,至三年山城傳詔,文度面東立,大王面西立。錫命後,文度欲以宣物授王,忽疾作便死。從者攝位畢事。十月九日,王率太子及諸軍攻尒禮城。十八日,取其城,置官守,百濟二十餘城震懼,皆降。三十日,攻泗沘南嶺軍柵,斬首一千五百人。十一月一日,高勾麗侵攻七重城,軍□匹夫死之。五日,王行渡雞灘,攻王興寺岑城,七日乃克,斬首七百人。二十二日,王來自百濟,論功,以罽衿卒宣服為級飡,軍師豆迭為高于。戰死儒史知、未知活、寳弘伊、屑儒䓁四人許職有差。百濟人員並量才任用:佐平忠常、常永、達率自簡授位一吉飡,充職捴管;恩率武守授位大柰麻,充職大監;恩率仁守授位大柰麻,充職弟監。
36
八年春二月,百濟殘賊来攻泗沘城。王命伊飡品日為大幢將軍,迎飡文王、大阿飡良圖、阿飡忠常䓁副之;迎飡文忠為上州将軍,阿飡真王副之;阿飡義服為下州將軍,武欻、旭川䓁為南川大監,文品為誓幢将軍,義光為郞幢將軍,徃救之。三月五日,至中路,品日分麾下軍,先行徃豆良尹一作伊。城南相營地。百濟人望陣不整,猝出急擊不意,我軍驚駭潰北。十二日,大軍来屯古沙比城外,進攻豆良尹城,一朔有六日,不克。夏四月十九日,班師。大幢、誓幢先行,下州軍殿後。至賓骨壤,遇百濟軍,相闘敗退,死者雖小,先失兵械輜重甚多。上州郞幢遇賊於角山,而進擊克之,遂入百濟屯堡,斬獲二千級。王聞軍敗,大驚,遣將軍金純、真欽、天存、竹旨濟師救援。至加尸兮津,聞軍退至加召川,乃還。王以諸將敗績,論罰有差。五月九日一云十一日高勾麗將軍惱音信與靺鞨将軍生偕合軍,来攻述川城,不克。移攻北漢山城,列拋車飛石,所當陴屋輒壞。城主大舍冬陁川使人擲鐵蒺藜於城外,人馬不能行,又破安養寺廪廥,輸其材,隨城壞處,即構為樓櫓,結絙網,懸牛馬皮綿衣,內設弩砲以守。時城內只有男女二千八百人,城主冬陁川能激勵少弱,以敵強大之賊,凡二十餘日。然糧盡力疲,至誠告天,忽有大星落於賊營,又雷雨以震,賊疑懼,觧圍而去。王嘉奬冬陁川,擢位大奈麻。移押督州於大耶,以阿飡宗貞為都督。六月大官寺井水為血,金馬郡地流血廣五步。王薨。謚曰武烈。葬永敬寺北,上號太宗。高宗聞訃,舉哀於洛城門。
37
國史記卷第五
URN: ctp:ws925289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