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四

《卷四》[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欽定四庫全書
2
湖廣通志巻四
3
沿革志
4
長沙府:
5
禹貢》:荊州之域。《新唐書》云:古揚州南境。周以前本楚地,成王封楚熊繹,其後為楚國之南境,六國時為楚巫中。秦取巫中為黔中郡,分黔中為長沙郡,漢為長沙國,東漢復為長沙郡,屬荆州三國:呉、蜀分荆州長沙郡屬呉晉。永嘉初,析荆州十郡置湘州,長沙郡,城為治焉。後湘州徙治稍北,而郡仍漢舊宋、南齊、梁、陳並因之。隋改置潭州總管府,大業初,府復,改為長沙郡。唐為潭州長沙郡,𨽻江南西道。五代,楚以潭州為長沙府。建國、宋復為潭州長沙郡,置武安軍於此,𨽻荆湖南路。元改潭州路,天厯初,改天臨路𨽻湖廣行中書省。嶺北湖南道,明洪武初為潭州府,五年改長沙府𨽻湖廣承宣布政使司。
6
皇清因之。康熈三年,分𨽻湖廣湖南承宣布政使司。領州一、縣十一:
7
附考按詩商頌奮伐荆楚」,毛傳以為荆州之楚國,史記亦云楚蠻之地,是楚地,不始於周之封國。又今長沙之地號曰熊湘,史記五帝紀南至於江、登、熊、湘二山名也,俗乃謂楚鬻熊,始封於此。楚自周成王以封熊繹,非鬻熊,又楚始封,在秭歸之丹陽城,非長沙。杜佑又云古三苖國三苖左洞庭,右彭蠡,非其地也。
8
史記天官書》:軫旁小星曰長沙。舊志云:郡地上與相應,故名。杜佑。又云:有萬里沙祠,故曰長沙。水經注云:臨湘縣故城,秦立長沙郡,漢高帝五年封呉芮為長沙王。城即芮築也。永嘉元年,分荆州湘中諸郡立湘州,治此城之內,是臨湘為長沙郡,治又為湘州,刺史治明矣。又云:湘州北對長沙郡,郡在水東州城南,舊治在城中,後乃移此。又云:城西北有故市,北對臨湘縣之新治,是湘州臨湘並移新治,而長沙郡自治臨湘故城又明也。《水經注》又云:湘水左逕麓山東,右逕臨湘故城西,今之府城臨湘故城是也。
9
舊志:長沙郡,劉宋復為長沙國。此因《宋志》長沙內史」之稱,不知內史官所出,遂有此誤。漢景帝分置左、右內史,武帝改為京兆尹、左馮翊。晉世改太守為內史。劉、宋內史太守分置諸郡,湘州領郡十首。長沙,《宋志》甚明。
10
長沙府沿革表
11
總部。  郡    州縣虞夏  荆州
12
商   荆楚
13
周   荆州楚
14
秦       長沙郡
15
漢   荆州  長沙國 臨湘 羅 攸。 益陽茶陵 湘南
16
東漢   荆州   長沙郡 臨湘 茶陵 攸。 羅湘南 益陽 醴陵
17
三國  荊州   長沙郡晉    荆州   長沙郡 臨湘 攸。 醴陵 瀏陽湘州       建寧 羅
18
宋    湘州   長沙郡 臨湘 醴陵 瀏陽 羅攸 建寜。
19
南齊   湘州   長沙郡   臨湘 羅 湘隂。 醴陵瀏陽 建寜。
20
梁    湘州   長沙郡
21
陳    湘州   長沙郡
22
隋    潭州總管府。
23
長沙郡   長沙 衡山 益陽唐    江南西道 潭州長沙郡 長沙 湘潭 湘郷 益陽醴陵 瀏陽
24
五代       長沙府:
25
宋    荆湖南路 潭州長沙府置武安軍。 長沙 衡山 安化 醴陵攸。 湘鄉 湘潭 益陽
26
瀏陽 湘隂。 寜鄉 善化元。    湖廣行中書省嶺北湖南道潭州路  長沙 善化 衡山 寜郷天臨路。  安化 以上縣五 醴陵 瀏陽
27
茶陵州  攸。 湘鄉 湘潭 益陽湘、隂。 以上州七
28
明。    湖廣布政使司。  長沙府:  長沙 善化 湘潭 湘隂瀏陽 湘鄉 寜鄉 醴陵
29
益陽 攸。 安化 以上縣十一茶陵州一
30
《皇清》。   湖廣布政使司。  長沙府。湖廣、湖南布政使司。 長沙府:  長沙 善化 湘潭 湘隂湘鄉 醴陵 攸。 益陽
31
瀏陽 寜鄉 安化 以上縣十一茶陵州一
32
長沙府屬州縣沿革。
33
長沙縣附郭
34
青陽之地立長沙郡。臨湘縣。為長沙國都。東漢為長沙郡治。三國呉因之。永嘉元年置湘州,治臨湘,後置臨湘縣新治而郡治為臨湘故城。宋 南齊 梁陳並因之平陳,更名長沙縣,仍為長沙郡治。為潭州、長沙郡治。因之,開寶中省長豐縣入焉。天臨路。置長沙府,並倚郭。
35
皇清因之,編戶十二里。
36
附考。按史記秦本紀:荆王獻青陽,以西漢書鄒陽傳》曰:「越水長沙,還舟青陽」。蘓林曰:「青陽長沙縣是也。林為三國,魏人,而隋始改臨湘為長沙縣,當是以郡名繫縣也。
37
《隋書地理志》,長沙縣舊曰臨湘,置長沙郡。平陳,郡廢,縣改名焉」。按臨湘縣載在《漢書》,隋平陳在文帝開皇九年,縣改長沙始此。煬帝大業初,廢潭州總管府,復長沙郡。郡與縣同名始此。
38
善化縣附郭
39
哲宗元符元年,以長沙縣五鄉、湘潭縣兩鄉立。因之洪武十年,省入長沙縣。十三年復為善化縣,附長沙府治。
40
皇清因之。編戶十里五:厢湘潭縣。
41
湘南縣,屬長沙國。東漢屬長沙郡。三國呉置衡陽郡,治湘南。分湘南置湘西縣。因之。徙衡陽郡,治湘西。南齊因之為湘潭縣,廢茶陵、攸水、隂山、建寜四縣入焉,屬衡山郡。屬潭州、長沙郡因之陞州,屬天臨路。復改為縣,屬長沙府。
42
皇清因之,編戶十八里。
43
附考按《水經》云:「漣水東北過湘南縣南,又東北至臨湘縣西南」。注云:「漣水自湘南縣東流,至湘西縣界於臨湘縣為西南者矣。此臨湘縣者,所謂長沙郡城西北,故市北對臨湘縣新治者也。漢立長沙郡者,臨湘縣故城也。湘西於臨湘縣為西南,而湘南又在湘西之西南,今湘潭正在府治之西南,而當時所謂臨湘縣者,更當在今府城之北,則所云於臨湘縣為西南者,實為今湘潭縣地,是湘西非湘南矣。
44
湘隂縣
45
南北朝宋元徽二年,分漢長沙之羅、益陽,晉衡陽郡之湘西立,𨽻湘東郡南齊改𨽻長沙郡、梁置岳陽郡及羅州、陳廢州、隋廢郡及湘隂入岳陽縣,置玉州㝷,改岳陽為湘隂,廢玉山入焉、唐省羅縣入焉,𨽻岳州巴陵郡、宋又自鼎州𨽻岳州,㝷𨽻潭州、元陞州屬天臨路、明復改為縣,屬長沙府
46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八里。四廂湘鄉縣。
47
置,屬零陵郡。東漢因之。三國呉 晉 宋 南齊並屬衡陽郡。省入衡山縣。復析衡山置湘鄉,屬潭州。長沙郡。因之。陞州,屬天臨路。復改為縣,屬長沙府。
48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六里。三:厢醴陵縣。
49
東漢置,屬長沙郡。晉 宋 南齊並因之省入長沙縣武徳四年,析長沙置醴陵,屬潭州長沙郡因之陞州,屬天臨路。復改為縣,屬長沙府。
50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四里一廂。
51
附考,按《水經》,「湘水又北過澧陵縣西。「澧」字从「水」,不从酉書」,《禹貢》「導江東至于澧」,鄭氏云:「經言至者,或山或澤也」。明傅寅曰:「澧,宜山澤之名,澧陵,其以陵名為縣乎?
52
攸縣
53
置,屬長沙國。東漢 晉 宋並屬長沙郡。南齊屬湘東郡。省入湘潭。武徳四年,置南雲州,又析置茶陵、安樂、隂山、新興、建寜五縣。貞觀元年州廢,并省五縣,以攸屬衡州。屬潭州長沙郡。升州,屬天臨路。復改為縣,屬長沙府。
54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里。
55
益陽縣
56
置,屬長沙國。東漢屬長沙郡。三國呉置衡陽郡,縣𨽻焉。晉 宋 南齊並因之併新康縣入焉,屬長沙郡。武徳四年,復析置新康縣。七年,復省新康入益陽,屬潭州。長沙郡。因之陞州,屬天臨路。復改為縣,屬長沙府。
57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三里。
58
附考。按舊志,益陽,晉改新康,而《晉志》有新康、益陽,宋、南齊志》同。凡此𩔖著一二,以例其餘。
59
瀏陽縣。
60
三國呉置,屬長沙郡。晉 宋並因之,本劉陽。宋改劉為瀏。南齊因之省入長沙縣景龍二年,復析長沙置瀏陽,屬潭州長沙郡。因之陞州,屬天臨路。復改為縣,屬長沙府。
61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四里六,厢寜鄉縣。
62
三國呉新陽縣地,屬衡陽郡。改曰新康。宋 南齊並因之省入益陽。復析益陽,置新康㝷省。置寜鄉縣,治故新康之玉山鎭屬潭州。長沙郡。屬天臨路。屬長沙府。
63
皇清因之,編戶十里。
64
安化縣。
65
熈寜六年置,改七星砦為鎭入焉,屬潭州。屬天臨路。屬長沙府。皇清因之。編戶九里。
66
茶陵州
67
茶陵縣屬長沙國。東漢屬長沙郡。三國呉屬湘東郡。晉 宋 南齊並因之省入湘潭、唐聖厯元年後置茶陵縣,并析攸縣入焉,屬潭州。長沙郡南渡後,陞茶陵為軍,㝷復為縣陞州,屬嶺北、湖南道。明初改縣,後復陞州,屬長沙府
68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四里。
69
衡州府:
70
《禹貢》荊州之域。新唐書》云:古揚州南境。春秋屬楚,秦屬長沙郡。漢髙祖分長沙為桂陽郡,武帝又分長沙為零陵郡。三國呉孫權又分長沙為衡陽,湘東二郡並屬荊州,晉因之。永嘉初,立湘州,長沙、零陵、桂陽、衡陽、湘東並改𨽻焉。宋南齊因之。梁天監七年,分湘州并廣州之地置衡州。陳天嘉元年,分衡州之始興、安逺二郡為東衡州,皆廣州地,而西衡州為湘州地。隋改西衡州為衡山郡,蕭銑稱梁,仍立衡州。唐武徳初為衡州衡山郡,天寶初改為衡陽郡,屬江南西道。宋屬荊湖南路,元為衡州路,屬湖廣行中書省嶺北湖南道,明改衡州府𨽻湖廣承宣布政使司。
71
皇清因之。康熈三年,分𨽻湖廣湖南承宣布政使司。領州一、縣九。
72
衡州府沿革表
73
總部。   郡   州縣虞夏  荊州
74
商   荊楚
75
周   荆州楚
76
秦        長沙郡
77
漢   荊州   長沙國 郴 烝陽 湘南桂陽郡 郴 臨武 南平耒陽桂陽零陵郡 鍾武
78
東漢   荊州   長沙郡 ●  湘南桂陽郡 郴  耒陽 南平 臨武桂陽
79
零陵郡 重安 烝陽
80
三國  荊州   衡陽郡湘東郡
81
桂陽郡
82
晉    荆州湘州   衡陽郡 重安 湘南 烝陽 衡山湘東郡 ● 臨烝 新平 新寜。
83
桂陽郡 郴 耒陽 臨武 南平南北朝宋 湘州   衡陽郡 湘南桂陽郡 郴 耒陽 南平 臨武湘東郡 臨烝 新寜。
84
南齊   湘州   湘東郡 新寜。 臨烝 重安衡陽郡  衡山
85
桂陽郡  郴 臨武 南平 耒陽梁         衡 州
86
陳         東衡州西衡州。
87
隋         衡山郡  衡陽 洡隂。 新寜桂陽郡  郴 臨武 盧陽唐    江南西道 衡州衡陽郡  衡陽 衡山 常寜: 耒陽郴州桂陽郡  郴 臨武 藍山
88
宋   荊湖南路  衡州衡陽郡 衡陽 耒陽 常寜: 安仁桂陽軍本桂陽監 藍山 臨武
89
元   湖廣行中書省嶺北湖南道。 衡州路  衡陽 安仁 ●,桂陽路。 臨武 藍山
90
耒陽州常寜州
91
明。   湖廣布政使司。 衡州府: 衡陽 衡山 耒陽 常寜安仁。 ● 桂陽州 臨武
92
藍山 嘉禾
93
《皇清》。   湖廣布政使司。 衡州府:湖廣、湖南布政使司。 衡州府:  衡陽 衡山 耒陽 常寜安仁。 ● 桂陽州 臨武
94
藍山 嘉禾
95
衡州府屬州、縣沿革。
96
衡陽縣附郭
97
三國呉置,本曰衡陽,屬衡陽郡。改名衡山。宋 南齊並因之省臨烝、重安、新城三縣入衡山,屬衡山郡。武徳四年改置臨烝七年,省重安、新城二縣入焉。開元二十年,改臨烝為衡州,屬衡陽郡。因之為衡州,路倚郭。附衡州府治
98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五里。
99
衡山縣
100
湘南縣,屬長沙國。東漢屬長沙郡。三國呉置衡陽郡治。晉 宋 南齊並因之省郡為衡山縣,併舊衡陽郡之衡山、湘鄉、湘西三縣入焉。屬長沙郡。改屬衡州。復屬潭州。屬潭州路。屬衡州府。
101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六里,附考按《隋志》,兩衡山一屬長沙,一屬衡山郡,皆非今衡山縣也。長沙郡之衡山,舊置衡陽郡者。酈道元所謂宋太守何承天徙衡陽郡,治於湘西,今湘潭縣是也。衡山郡之衡山,舊置湘東郡者,所謂湘東臨烝縣即故酃縣,縣即湘東郡,治今●縣是也。《漢志》:長沙國之湘南縣,衡山在其東南者。所謂呉孫亮分長沙西部立衡陽郡,治湘南,今衡山縣是也。
102
耒陽縣。
103
長沙郡地。置耒陽縣,屬桂陽郡。東漢 晉 宋 南齊並因之耒作「洡」,改曰洡隂,屬衡山郡武徳四年,復名耒陽,屬衡州。衡陽郡。因之「耒」作「來」陞為耒陽州,屬嶺北湖南道復為縣,屬衡州府
104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八里附考。按《漢志》耒陽,師古曰:「在耒水之陽」。《後漢書紀》、《志》傳都作「來陽」。《水經注》「郴縣有來水出來山」,葢耒來異字同音。《隋書》作「洡」,《宋史復作「來」,皆讀平聲為是。
105
常寜縣。
106
三國呉新平、新寜二縣地,屬湘東郡。以新平併入新潭。宋 南齊並因之屬衡山郡。天寶元年,改曰常寜,屬衡陽郡。因之陞州,屬嶺北湖南道復為縣,屬衡州府
107
皇清因之,編戶七里。
108
安仁縣。
109
乾徳二年,陞安仁塲為縣,屬潭州長沙郡、元屬衡州路、明屬衡州府,皇清因之,編戶八里。
110
●縣
111
●縣,屬長沙國。東漢屬長沙郡。三國呉置湘東郡,治●縣。太元二十年省入臨烝。南北朝、唐俱省嘉定四年,析茶陵軍之康樂、雲陽、常平三鄉置●縣,屬茶陵軍。屬衡州路。屬衡州府。
112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一里附考。按杜佑謂衡陽漢●縣有《●湖地志》,遞相㳂襲,復見《宋史》,分茶陵三鄉置●縣,遂謂宋取古酃為名。歴千百年,莫有考而正之者三:國呉置湘東郡,治●縣。酈道元謂郡治在湘水東,故名,而衡陽在湘水西,安得謂衡陽漢●縣也。《宋志》云:晉孝武太元二十年省。●《水經注》云:省𨽻臨烝,今之衡陽實臨烝之地。然道元所謂臨烝,故●,是隋所省之臨烝。《隋志》併入衡山縣者自在湘東,今衡陽為臨烝,是唐所立之臨《烝。唐志》:武徳四年,改置臨烝縣,開元二十年改名。衡陽者,自在湘西,今欲移湘東縣而西之,不可也。《宋史曹彥約傳》:擊破李新於●洣。是●縣,雖從晉省,其地仍以●水為名,謂之●洣。洣水實流經,今●縣西俗謂之洣江,而杜氏云衡陽有●湖,葢失之逺矣。《水經》云:耒水北過●縣東北,入於湘。《注》云:縣有●湖,資以給釀,酒甚醇美,謂之●酒。《十三州志》云:大別水南出耒陽縣太山,北至●縣入湖。●與耒皆在湘東,安得在衡陽也。《隋志》又云:耒陽縣有肥水●水,今肥水在耒陽,俗亦謂之肥江,其兼云有●水者,或隋之耒陽併有●舊地,要與今衡陽如風馬牛」矣。《宋志》●縣注云:因●湖為名。是邑有省,置水泉,無改其明證矣。茶陵三鄉,●水在焉,在宋不為復舊乎?又《湘東記》云:●縣西南母山,周迴四百里,今●縣西南《萬陽山志》稱周迴三百里,荊南衡嶽之外,郴、嶺以北,别無盤亘如萬陽者,其為母山無疑。然則綜其山川彊域,今●縣治或非漢立故城、新城同是一地,杜氏罔究東西,舊志遂妄譚名,實不亦舛歟?《府志》以衡陽零湖為●水,又云與耒水通,葢慿兹臆決,綴彼舊聞,一紙之內,自相牴牾,又無足深論者焉。桂陽州。
113
長沙郡地。分置桂陽郡,屬荊州。東漢因之。三國呉分桂陽為始興郡。元康元年,以桂陽郡度江州。永嘉元年置湘州,郡改屬焉。宋 南齊並因之平陳,郡廢,置郴州。大業初,復置桂陽郡,而郴為縣。又以陳置盧陽郡,改縣入焉。為郴州、桂陽郡因之,後陞為軍陞桂陽路洪武元年,改桂陽府。九年,改為州,屬衡州府
114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一里。領縣三:臨武縣。
115
置,屬桂陽郡。東漢 三國呉。 晉 宋 南齊並因之初屬郴州,大業初仍屬桂陽郡。因之。如意元年改臨武為隆武,神龍元年復舊名。五代石晉省。紹興十一年復置,屬桂陽軍。屬桂陽路。屬衡州,府桂陽州。
116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一里五分。
117
附考。按五代石晉省據宋史》,凡五代沿革,非正史所載不録。
118
藍山縣
119
南平縣,屬桂陽郡。東漢 三國呉。 晉 宋 南齊並因之咸亨二年復置,屬郴州。桂陽郡。天寶九年,改南平為藍山初因之,景徳三年,改𨽻桂陽軍屬桂陽路屬衡州,府桂陽州
120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五里嘉禾縣。
121
季割桂陽州臨武縣地置,屬衡州府桂陽州皇清因之。編戶一十四里。永州府。
122
禹貢》:荊州之域。《新唐書》云:古揚州南境。六國時,其地為楚,秦屬長沙郡。漢武帝分長沙為零陵郡,𨽻荊州。三國、呉、蜀分荊州,零陵以西為蜀,後併於呉。孫皓分零陵立始安、邵陵二郡,至晉並屬荊州,後屬湘州。㝷又分零陵立營陽郡,宋零陵、營陽二郡並屬湘州,南齊因之。梁置永陽郡,改營陽為縣,治焉。隋平陳,置永州總管府,㝷復改為零陵郡,又改永陽郡為縣,𨽻焉。唐為永州零陵郡。武徳四年分零陵郡置營州,五年改曰南營州,貞觀八年更名道州。江華郡屬江南西道。五代,楚有永州。宋仍為永州。零陵郡屬荊湖南路,元為永州路,屬湖廣行中書省嶺北湖南道。明洪武初,改為永州府,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
123
皇清因之。康熈三年,分𨽻湖廣湖南承宣布政使司。領州一、縣七:
124
永州府沿革表
125
總部。  郡   州縣虞夏  荊州
126
商   荊楚
127
周   荊州楚
128
秦       長沙郡
129
漢   荊州  零陵郡 零陵營道營浦泠道泉陵東漢  荊州  零陵郡 泉陵零陵營道營浦泠道三國 荊州  零陵郡
130
晉   荊州  零陵郡 泉陵 祁陽 零陵 營浦湘州       永昌
131
營陽郡 營道 舂陵 泠道南北朝宋 湘州   零陵郡 泉陵 零陵 祁陽 永昌營陽郡 營浦 營道 舂陵
132
南齊   湘州   零陵郡 泉陵 零陵 祁陽 永昌營陽郡 營陽 泠道。 營浦 舂陵
133
隋    永州總管府。
134
零陵郡 零陵 永陽 營道 馮乗唐   江南西道 永州零陵郡  零陵 祁陽道州江華郡 營道 延唐。 江華永明。 厯五代      永州
135
道州
136
宋   荊湖南路 永州零陵郡  零陵 祁陽 東安道州江華郡 營道 江華 寜逺。 永明。
137
元   湖廣行中書省嶺北湖南道。 永州路。  零陵 祁陽 東安道州路。   營道 寜逺。 永明。 江華
138
明。   湖廣布政使司。 永州府: 零陵 祁陽 東安 道州寜逺。 永明。 江華 新田
139
《皇清》。  湖廣布政使司。 永州府。湖廣、湖南布政使司。 永州府: 零陵 祁陽 東安 道州寜逺。 永明。 江華 新田
140
永州府屬州、縣沿革。
141
零陵縣附郭
142
杲陵縣為零陵郡治。東漢 三國呉。 晉 宋 南齊 梁並因之平陳,改泉陵曰零陵,廢零陵郡,又省應陽、永昌、祁陽三縣入焉。大業初復置郡。為永州、零陵郡治。因之。置永州路。為永州府治。
143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五里。
144
附考。按《明一統志》云:「泉陵,東漢零陵郡治」。按《漢志》,武帝分桂陽置零陵郡」,而《水經注》云:「泉陵縣,零陵郡故楚矣」。是前漢泉陵為郡治也。
145
祁陽縣
146
三國呉置,屬零陵郡。因之泰始初屬湘東郡,五年復舊。南齊 梁並因之省入零陵縣。復析零陵置祁陽,屬永州。零陵郡。因之。屬永州路。屬永州府。
147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四里。東安縣。
148
康熈元年,陞東安塲為縣,屬永州。零陵郡、元屬永州路、明屬永州府皇清因之,編戶八里。
149
道州
150
營道縣,屬零陵郡。東漢 三國呉並因之江左屬營陽郡宋 南並因之併泠道、舂陵二縣入焉,屬零陵郡。武徳四年以零陵郡之營道、永陽等五縣地置營州,五年曰南營州,貞觀八年更名。道州江華郡,十七年省入永州。上元三年復置,屬江南西道。五代楚有道州。仍為道州。江華郡屬荆湖南路。為道州路,屬嶺北湖南道。洪武初為道州府,九年改為州,屬永州府。
151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一里。領縣四。附考《舊通志》,營道縣為營陽郡治。按《水經注》,晉江左立營陽郡,治營浦,非營道也。
152
寜遠縣。
153
泠道縣,屬零陵郡,以泠道之舂陵鄉析置舂陵縣㝷省、東漢因之三國呉復置舂陵縣。江左立營陽郡,舂陵改𨽻焉泠道,仍屬零陵郡。舂陵屬營陽郡。泠道屬廣興郡。、南齊並屬營陽郡。省泠道、舂陵二縣並入營道,屬零陵郡。蕭銑改營道為梁興。改唐興,長夀二年改武盛,神龍元年復曰唐興,天寶元年改延唐,大厯二年析延。唐置大厯縣,屬道州。乾徳三年,更名寜逺省,大厯入焉,仍屬道州。、元屬道州路、明屬永州府,道州
154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一里。
155
附考。按《水經注》,舂陵縣,本泠道縣之舂陵鄉,漢長沙定王分以為縣。《宋志》:舂陵,漢舊縣。舂陵侯徙國南陽省,葢省後復為舂陵鄉,後漢泠道縣有舂陵鄉是也。酈道元謂長沙、定王分為縣者,定王以景帝後二年益封武陵、零陵、桂陽,此益封後所分也。永明縣。
156
營浦縣地。屬零陵郡。東漢 三國呉並因之江左置營陽郡,治營浦宋南齊並因之置永陽郡。因之廢永陽郡為縣,并營浦、謝沭二縣入焉,屬零陵郡。貞觀八年復省永陽縣入營道。天授二年復置。天寶元年更名永明縣,屬道州。熈寜五年,省永明縣為鎮,元年復為縣,仍屬道州屬道州路屬永州。府道州
157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七里。
158
江華縣
159
兩漢馮乗縣,屬蒼梧郡。三國呉分蒼梧立臨賀郡,縣屬焉。因之。改郡,名為臨慶。南齊復為臨賀屬,如故。改屬零陵郡。、唐武徳四年,析馮乗置江華縣,文明元年,改曰雲龍,元年復曰江華,屬道州。因之、元屬道州路。屬永州。府道州
160
皇清因之,編戶五里。
161
新田縣
162
季割寜遠縣之南、北二鄉置,即唐時大厯之故墟也。其地舊有新田營,因以名縣,屬永州府道州。皇清因之,編戶一十三里。
163
寶慶府:
164
《禹貢》荊州之域。《新唐書》云:古揚州南境。六國時屬楚,秦屬長沙郡,漢屬長沙國。武帝分長沙為零陵郡。東漢改長沙為郡,並𨽻荊州。三國,呉分零陵北部置邵陵郡,治昭陵,仍𨽻荆州。晉元嘉初,改𨽻湘州。宋以邵陵郡之都梁、扶二縣屬營陽郡,南齊復並來屬。隋廢邵陵郡為邵陽縣,屬長沙郡。唐武徳四年,析邵陽置南梁州,貞觀十年改為邵州。邵陽郡𨽻江南西道。宋寶慶元年,以理宗潛藩,陞邵州邵陽郡為寶慶府。淳祐六年,復陞為寶慶軍,𨽻荊湖南路,元改為寶慶路,𨽻湖廣行中書省。嶺北湖南道明為寶慶府,𨽻湖廣承宣布政使司。
165
皇清因之。康熈三年,分𨽻湖廣湖南承宣布政使司。領州一、縣四:
166
寶慶府沿革表
167
總部。  郡
168
虞夏   荊州
169
商    荊楚
170
周    荊州楚
171
秦        長沙郡
172
漢    荊州  長沙國  昭陵零陵郡 夫夷 都梁。
173
東漢   荆州  長沙郡 昭
174
寶慶府屬州、縣沿革。
175
邵陽縣附郭
176
長沙郡地。置昭陵縣,屬長沙國。東漢屬長沙郡。三國呉改昭陵曰邵陵,為邵陵郡治。晉 宋 南齊並因之曰邵陽,屬長沙郡。廢舊邵陵郡并扶夷、都梁二縣入焉。武徳四年,復析邵陽置邵陵、建興二縣。七年,復省邵陵入邵陽,屬邵州邵陽郡。因之。理宗陞邵州為寶慶府,治邵陽。改府為路又改路為府,治邵陽如故。
177
皇清因之,編户四十二里。坊、厢二附。考按東漢零陵郡昭陽縣,前漢所無,晉武帝改曰邵陽,屬邵陵郡,宋又改屬營陽郡,此晉邵陽也。昭陵縣,前漢所立,後漢因之,屬長沙郡。三國,呉改曰邵陵,隋始改曰邵陽。此隋邵陽也。今邵陽縣為隋邵陽,與東漢昭陽縣無涉。《水經注》,邵陵縣,故昭陽近刋,此書者亦頗詳覈,以為昭陽,疑作昭陵也。或隋之邵陽併舊邵陵、邵陽為一,但無考耳、新化縣。
178
熈寜五年開梅山峒,以其地置縣,屬邵州。邵陽郡,後州陞為寶慶府,縣屬焉屬寶慶路屬寶慶府
179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一里。城步縣。
180
武岡縣地,屬邵州,自隋以前,詳下武岡州。、宋崇寜五年,以邵州之武岡縣陞為軍,熈寜六年廢白沙砦,置關硤、武陽、城歩三砦,屬武岡軍。、元屬武岡路、明洪熈間,置城步巡檢司。𢎞治十七年,置城步縣,屬寶慶府。
181
皇清因之,編戶九里半。
182
附考按城步地,元世莫可考。《元學録》趙長翁有《儒林書院記》,其地則城歩之儒林鄉屬武岡也。其時則皇慶二年元仁宗之世也。然武岡為郡,城步為邑,與《元史》不合。明李贒據以入《一統志,姑仍之武岡州。
183
長沙郡地。置都梁、夫夷二縣,屬零陵郡。三國呉屬邵陵郡。武帝分都梁立武岡縣。宋 南齊並因之、隋初井入邵陽縣,屬長沙郡,後復置武攸縣、唐武徳四年,更名武岡,屬郡,州復省建興縣入焉、宋崇寜五年,陞為武岡軍,領武岡、綏寜、臨岡三縣,屬荊湖南路,南渡後,省臨岡,增新寜、元為武岡路,領武岡、綏寜、新寜三縣,屬嶺北湖南道、明初改路為府,仍領武岡、新寜,而割綏寜𨽻靖州,洪武九年改為州,省武同縣入焉,而領新寜屬寶慶府
184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八里,猺里二,共三十里。領縣一。附考。按晉武帝分都梁立武岡縣,見《宋書志》,而《晉志》邵陵郡無武岡。
185
新寜縣。
186
兩漢夫夷地元豐四年,以谿峒、徽州置蒔竹縣,屬卲州。八年,建臨口砦於蒔竹縣地。崇寜五年,改砦為臨岡縣。紹興二十五年,省臨岡,増置新寜縣於水頭,江北屬武岡軍。屬武岡路屬寶慶府。武岡州
187
皇清因之,編戶七里半。
188
附考按宋史志》,新寜漢夷地,當是漢夫夷地。夫夷都,梁俱漢縣,實今武岡州所屬地也。
189
闕」,疑《宋書志》:扶縣,漢、晉曰大夷。今云「扶」者,疑避桓溫父嫌諱去「夷」然。夫不可為縣,故改。扶南,《齊志》亦稱扶縣。然《水經注》:「夫水逕扶陽縣南,本夫夷」。《隋志》夫夷又不云隋復舊,其縣名屢有沿改,莫詳時代岳州府。
190
禹貢》:荊州之域。新唐書云:古揚州南境。三苗之地,蒼梧之野。六國時為楚、秦為南郡。長沙郡,漢改長沙郡為國,東漢復改為郡,而南郡並仍。秦舊屬荊州,三國、蜀、呉並因之。晉太康元年,析呉之巴丘城置建昌郡,屬湘州,㝷省仍入長沙郡。宋元嘉十六年立巴陵郡,南齊因之。梁置巴州,陳因之,隋改曰岳州,大業初,改曰羅州,㝷復為巴陵郡。而華容縣自兩漢屬南郡,至是亦改𨽻焉。唐為岳州,巴陵郡屬江南西道。宋宣和元年賜岳陽軍額。紹興二十五年,改岳州為純州,改軍曰華容。三十一年復舊,屬荊湖北路,元改岳州路,屬湖廣行中書省江南湖北道,明洪武二年為岳州,府㝷改為州,十四年復為府。二十九年,析常徳府所領澧州石門、慈利、安鄉三縣入焉,𨽻湖廣承宣布政使司,皇清因之。康熈三年,分𨽻湖廣湖南承宣布政使司。領州一,縣七。雍正七年奉。
191
㫖陞澧州為直𨽻州,領石門、慈利、安鄉三縣。今岳州府。領縣四。
192
附考。按杜佑云:岳州,古羅子國,而《漢志》長沙國羅縣。應劭曰:楚文王徙羅子,自枝江居此,非本羅子國也。其云三苗國地」,則《水經注》固云「三苖之國左洞庭」者矣,但不當云長沙、衡陽諸郡皆古三苖之地耳。
193
《水經注》云:巴陵故城,本呉之巴丘邸閣城也,晉太康元年,立巴丘縣於此,後置建昌郡。《宋書志》云:建昌郡,晉惠帝元康九年,分長沙、下雋諸縣立。是晉置建昌郡甚明,而《晉志》不載。然《晉志》「湘州九郡,《帝紀》作「八郡」,自相牴牾。而《宋志》湘州八郡與《晉紀》合,要是《晉志》脫建昌耳。
194
闕,疑杜佑云:「岳州,古䴢子國。《左傳》「文公十一年,楚子伐䴢,成大心敗䴢師於防渚,潘崇復伐䴢,至於錫穴,防渚錫穴」。按注皆䴢地,今不可。考《水經》云:「湘水北過下雋縣,微水從東來注之」。《注》云:「微湖,世或謂之䴢湖」。「䴢」或「麋」字之訛。今地志麇子國多訛為麋也。麇,音軍。
195
岳州府沿革表
196
總部。   郡    州縣虞夏   荊州
197
商    荊楚
198
周    荆州楚
199
秦    荆州   南郡
200
長沙郡
201
荊州   南郡   華容長沙國。  下雋 羅
202
東漢   荊州   南郡  華容長沙郡 下雋 羅
203
三國呉蜀  荊州   南郡長沙郡
204
晉    荊州   南郡  華容,湘州:   建昌郡 巴邱湘州   長沙郡 下雋 羅 巴陵南、北朝 荊州   南郡  華容,郢州:   巴陵郡  巴陵 下雋南齊。   荆州   南郡  華容巴陵郡  下雋 巴陵
205
梁         巴陵郡  巴陵
206
南安湘郡
207
陳         巴陵郡
208
隋         岳州
209
羅州
210
岳州府屬縣沿革。
211
巴陵縣附郭
212
下雋縣,屬長沙國。東漢屬長沙郡。三國呉為巴丘邸閣城。太康元年,即呉故城立巴丘縣,後置建昌郡,㝷省入長沙,為巴陵縣。元嘉十六年立巴陵郡,省巴陵縣入焉,㝷復置。南齊因之為巴陵郡治。為岳州、巴陵郡治。因之、元屬岳州路,仍倚郭。洪武初,改岳州路為府。九年改岳州,省巴陵入焉。十四年復為岳州府治。
213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四里。
214
附考舊志,皆云「《尚書禹貢》導江過九江,至于東陵東陵,即今巴陵縣。按《尚書孔傳》,東陵地名不詳其處,《水經注》云:「廬江郡東陵鄉,江夏有西陵縣」,故是言東矣。《尚書》「至于東陵」者也,葢在蘭谿、㝷陽之間。然《楚地記》云:巴陵、瀟湘之淵在九江之間,朱子曰:頃在南康,考其山川形勢,疑晁氏九江東陵之說,以為洞庭巴陵者為可信。葢江流自澧而東,即至洞庭,而巴陵又在洞庭之東。若謂九江即今江州,其下少東便合彭蠡之口,不應言至東陵,然後東迆北㑹于滙也。九江為洞庭,則東陵為巴陵,審矣臨湘縣。
215
淳化元年,陞王朝塲為縣㝷,改臨湘,屬岳州,巴陵郡、元屬岳州路、明屬岳州府,皇清因之,編戶十里。
216
平江縣。
217
羅縣,屬長沙國。東漢屬長沙郡。三國蜀呉晉 宋 南齊 梁並因、隋開皇九年,省呉昌、湘濵二縣入焉,改屬巴陵郡、唐武徳九年,省羅縣入湘隂,神龍三年,復析湘隂置昌江,屬岳州巴陵郡、宋為平江縣,屬如故、元陞州,屬岳州路、明復為縣,屬岳州府。皇清因之,編戶三十二里。
218
華容縣。
219
置,屬南郡。東漢 三國蜀、呉晉 宋 南齊並因之屬巴陵郡。垂拱二年改華容為容城,神龍元年復。舊屬岳州。巴陵郡。因之屬岳州路。屬岳州府。皇清因之。編戶六里。
220
附考按《漢志》南郡華容縣,應劭曰:春秋許遷於容城是也。又云:「雲夢澤在其南」。《爾雅》十藪,楚有雲夢,郭璞曰:巴丘湖是也。今之華容縣在唐改曰容城,則許遷之故墟。巴丘湖正居其南,則漢縣之舊封。《隋志》獨云舊曰安南,而後之為地志者,遂支離附㑹。不知華容自漢至今,惟唐一改名,未嘗併省復立,不必據《隋志》也。 又按地理,今釋華容,漢縣,今荊州府監利、石首二縣地,非岳州府之華容縣,此又不然。《尚書禹貢傳》云:華容縣夏水首出於江,尾入於沔,亦謂之沱。夏水受江東北流。今監利石首當其地,而華容在江以南,故釋者謂今華容,非漢縣也。不知漢南郡有華容、無石首,監利、晉三縣,參立俱屬南郡,當時分析建置,雖不可考,要是析華容置石首監利也,則何以知石首監利為漢華容,而今華容為非漢縣乎?《漢志》:華容雲夢,澤在南夏,水首受江,東入沔。葢漢之華容北至夏水,受江之地,南至巴丘湖。釋者知其一說而不知又有一說也。
221
常徳府。
222
《禹貢》:荊州之域。《新唐書》云:古荆梁二州之域。六國時為楚巫中地。秦置黔中郡,漢髙祖改為武陵郡,屬荊州,東漢因之。三國、呉、蜀分荊州,武陵以西為蜀,後併入呉。孫休分武陵置天門郡,至晉,屬荊州如故。宋初,武陵、天門俱屬郢州,後以天門還屬荊州,南齊因之。陳天嘉元年,天門、武陵二郡俱改𨽻武州。太建七年,改武州為沅州。隋平陳,廢武陵郡,改為朗州。大業初,復置武陵郡。唐朗州,武陵郡,屬山南東道。宋祥符五年,改朗州為鼎州,政和七年,陞為常徳軍。紹興元年,置荊湖北路安撫使,治鼎州。乾道元年,以孝宗潛藩,陞為常徳府。元至元十二年,置常徳府安撫司,十四年,改為總管府,後改為常徳路,屬湖廣行中書省。江南湖北道。明復為常徳府,𨽻湖廣承宣布政使司。
223
皇清因之。康熈三年,分𨽻湖廣、湖南承宣布政使司。領縣四:
224
附闕。疑陳世祖紀》:「天嘉元年,分荊州之天門、義陽、南平,郢州之武陵,置武州」。《宣帝紀》,「太建七年,改武州為沅州」,而《隋志》並云梁置。其建立時代既已不同,又據陳本紀言之,分荆、郢二州置武州,又改沅州,是天門、武陵所𨽻之州也。據《隋志》言之武陵郡,梁置武州,後改沅州,是武陵所改之州也。今兩存之,以俟博考者。
225
常徳府沿革表。
226
總部。  郡    州縣虞夏  荊州
227
商   荊楚
228
周   荆州楚
229
秦       黔中郡
230
漢   荊州  武陵郡  索 沅 佷山 義陵充。
231
東漢   荊州   武陵郡  臨沅 漢夀 充三國  荊州   武陵郡
232
天門郡
233
晉   荊州   武陵郡 臨沅 龍陽 漢夀天門郡 充。
234
南北朝宋、齊南 郢州   武陵郡  臨沅 龍陽荊州   天門郡
235
梁陳         武州
236
沅州
237
隋         朗州
238
常徳府屬縣沿革。
239
武陵縣附郭
240
臨沅縣為武陵郡治。東漢 三國蜀、呉晉 宋 南齊並因之分置武州,後改曰沅州、隋平陳改武陵郡為朗州,併臨沅、沅南、漢夀三縣置武陵縣。大業初復置武陵郡。仍為朗州武陵郡治置常府,置常路,又置常徳郭 、徳 、徳 府並倚。皇清因之,編戶四十五里。
241
附考按漢臨沅縣為武陵郡治,《水經注》甚明。自明《一統志》以前,相承不繆。《舊通志》改臨沅為索縣,葢因荊州刺史治漢壽漢壽故索,而不知武陵太守自治臨沅也。
242
桃源縣
243
乾徳中,析武陵縣地置、元陞州、明復為縣,屬常徳府,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六里。
244
龍陽縣。
245
索縣東漢陽嘉三年,改曰漢夀,為荊州,刺史治,屬武陵郡。三國呉析置龍陽縣,屬郡如故。晉 宋 南齊並因之屬武州,再屬沅州。、隋屬武陵郡屬朗州。、宋大觀中,改龍陽曰辰陽,紹興三年復舊。五年陞為軍,移治黃城砦。三十年復為縣,屬常徳府。陞州領沅江縣,屬常徳路洪武九年復為縣,屬常徳府。
246
皇清因之,編戶十五里。
247
沅江縣。
248
兩漢 晉 宋 南齊俱益陽縣地置縣曰藥山,仍為郡。平陳,改郡為縣,又改縣名曰安樂。十八年,改曰沅江,屬巴陵郡。乾寜中,改曰橋江,屬岳州。復為沅江,改𨽻鼎州,復𨽻岳州,後屬常徳府。、元屬常徳路龍陽州、明。洪武十一年,改龍陽州為縣,省沅江入焉。㝷復置,屬常徳府。
249
皇清因之,編戶五里。
250
辰州府:
251
《禹貢》:荊州之域。《新唐書》云:古荆梁二州之域。六國時,其地為楚巫中。秦昭襄王拔巫中,置黔中郡。漢高帝改黔中為武陵郡,屬荊州,東漢因之。三國、呉、蜀分荊州,武陵以西為蜀,後併於呉。至晉屬荊州如故。宋孝武分屬郢州,南齊因之。陳置沅陵郡。隋平陳,改置辰州。大業初,復置沅陵郡。唐天寶元年,改為辰州。盧溪郡屬江南黔中道,宋屬荊湖北路,元改辰州路屬江南湖北道。明為辰州府,𨽻湖廣承宣布政使司。
252
皇清因之。康熈三年,分𨽻湖廣湖南承宣布政使司。領州一、縣六: 鳯凰營。康熈四十六年,改五寨土司增置編苖一百十五寨。乾州康熈三十九年,改乾州哨,增置編苖一百五寨,雍正九年,改六里為永綏。恊編苖二百二十八寨俱附𨽻辰州府。
253
附考《舊志》,漢置義陵郡,漢有義陵縣,無義陵郡也。《後漢郡國志》注《武陵先賢傳》曰:「晉代太守趙厥問主簿潘京曰:貴郡何以名?武陵京曰:鄙郡。本名義陵,在辰陽縣界,與夷相接,為所攻破。光武移東,遂得見。《全傳》曰:「止戈為武。高平曰:陵,於是改名焉」。臣昭案:前書本名武陵,不知此對何據而出,梁剡令劉昭之說是也。《舊通志》:武陵郡,漢高祖更名洛陽郡。檢《後漢志》云:「武陵郡本黔中,高祖五年更名洛陽南二千一百里,知是以更名」二字連下「洛陽」為句,誤也。
254
辰州府沿革表
255
總部。  郡直𨽻州附  州縣虞夏  荊州
256
商    荊楚
257
周    荊州楚
258
秦        黔中郡
259
漢    荊州  武陵郡  沅陵 辰陽東漢   荊州  武陵郡  沅陵 辰陽三國   荊州  武陵郡
260
晉    荊州  武陵郡  沅陵宋    郢州  武陵郡  陽 沅陵
261
辰州府屬州縣沿革
262
沅陵縣附郭
263
置,屬武陵郡。東漢 三國 晉 宋 南齊並因之。置沅陵郡,治沅陵。平陳,郡廢,縣為辰州治。大業初,復置沅陵郡。為辰州、盧溪郡治。因之。置辰州路。置辰州,府並倚郭。
264
皇清因之,編戶五十九里內附新屯庄瀘溪縣。
265
沅陵縣地東漢 三國 晉 宋 南齊 梁 隋並因之武徳三年,始析沅陵置盧溪縣,屬辰州。盧溪郡。因之屬辰州路。屬辰州府皇清因之。編戶一十二里。
266
辰谿縣。
267
辰陽縣,屬武陵郡。東漢 三國因之武陵郡。領縣十:辰陽省。仍置辰陽,屬武陵郡。南齊因之。改曰辰谿,屬沅陵郡。盧屬辰州之因州,屬辰 溪郡。 路屬辰州府。
268
皇清因之,編戶八里。
269
溆浦縣。
270
武徳五年析辰溪縣置,屬辰州盧溪郡。因之屬辰州路。屬辰州府。皇清因之。編戶三十四里。
271
沅州
272
兩漢巫縣在巫山之陽,屬南郡。咸寜元年,置建平郡,巫縣屬焉。因之於巫縣地,置龍桗縣。因之,屬辰州。貞觀八年,以辰州之龍標縣置巫州。天授二年以巫山不在州界,改沅州。開元中又改巫州。大厯五年改溆州潭陽郡𨽻江南黔中道初為懿州,後為沅州,潭陽郡𨽻荆湖北路為沅州路,𨽻江南湖北道。為沅州。府後為州,屬辰州府。
273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七里。領縣二:黔陽縣。
274
元豐三年,并鎭江砦人戶入黔江城為縣,㝷廢鎭江砦為舖入焉,屬沅州潭陽郡、元屬沅州路屬辰州,府沅州
275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里。
276
附考。按唐武徳元年,析彭水縣置石城,天寶元年改名黔江,屬黔州。黔中郡,今黔陽縣,城即黔江,但未詳黔江省何時代,故不敢入沿革內也。
277
麻陽縣
278
武徳三年,析沅陵、辰溪二縣置,屬辰州盧溪郡,垂拱二年復析置錦州盧陽郡,四年復析置龍門縣,㝷復省龍門入焉熈寜七年,以潭陽縣析置之。盧陽,辰州之招諭二縣,并麻陽俱𨽻懿州。八年,復并錦州砦及舊招諭縣入麻陽為二縣,屬沅州潭陽郡、元屬沅州路、明屬辰州,府沅州。皇清因之,編戶七里。
279
永順府:
280
《禹貢》:荊州之域。《新唐書》云:古揚州南境。楚巫、中秦、黔中郡地,漢𨽻武陵郡。東漢三國,蜀、呉、晉、宋、南齊、梁並因之。陳𨽻沅陵郡,隋𨽻辰州,唐天授二年,析辰州置溪州。靈溪郡屬江南黔中道,五代時,仍為辰州。楚馬氏所據。宋為永順州,有上、中、下溪三州,熈寜八年,置㑹溪城,𨽻辰州盧溪郡,元為㑹溪、施容等處,屬思州軍民安撫司。明洪武六年為永順宣慰使司,𨽻湖廣都司,皇清因之,附𨽻辰州府。雍正七年,苖人慕義輸誠籲請願設官制賦比內地疆土,督撫具奏奉。
281
恩㫖俞允改永順宣慰使司,置永順府,𨽻湖南承宣布政使司。領縣四:
282
附考。按舊志云宋為永順州。宋史地理志不載西南溪峒諸蠻。傳云:乾道七年,知辰州章才邵上言,辰之諸蠻與羈縻、保、靜、南渭、永順三州接壤」。此宋為永順州之証也。
283
舊地志,元時彭萬潛自改為永順軍民安撫司,似未𨽻版圖。考《元史》:至元二十年,四川行省討平九溪十八洞,設官立總管府。二十八年,割八畨洞蠻自四川行省𨽻湖廣行省,思、播州改入湖廣,而㑹溪、施溶等處及拉儒、魯達諸洞皆𨽻思州軍民安撫司。不知萬潛自改之說何據?
284
永順府沿革表
285
總部。  郡   州縣虞夏   荊州
286
商    荊楚
287
周    荊州楚
288
秦        黔中郡
289
漢    荊州  武陵郡
290
陳        沅陵郡
291
隋        辰州
292
唐    江南黔中道: 溪州靈溪郡,五代楚馮氏     辰州
293
宋        永順州
294
永順府屬縣沿革。
295
永順縣。
296
為溪州之地。置永順州於此。為永順軍民宣慰使司治。皇清因之。雍正七年,置永順縣為永順府治。編戶十八。保。
297
龍山縣
298
為白崖洞地,屬新添葛蠻安撫司。屬永順宣慰使司。皇清雍正七年立龍山縣,屬永順府。編戶一十五里。保靖縣。
299
保靜州曰保靖,屬新添葛蠻安撫司。初置保靖州安撫司,尋陞保靖州軍民宣慰使司,𨽻湖廣都司。
300
皇清因之,附𨽻辰州府。雍正七年,立保靖縣,屬永順府。編戶一十六都。
301
桑植縣
302
有上桑直、下桑直,屬新添葛蠻安撫司。為桑植宣慰使司。皇清因之,附𨽻岳州府。雍正七年,立桑植縣,併省九谿衛之安福所入焉。屬永順府編。戶一十四里。
303
直𨽻澧州。
304
《禹貢》:荊州之域。《新唐書》云:古荊、梁二州之域。楚巫中地。秦黔中郡,漢分置武陵郡,屬荊州。三國呉分武陵置天門郡。晉武帝以秦、漢時南郡、江南之地分置南平郡,並屬荊州。宋、南齊因之,陳改天門郡為石門郡。隋平陳,置松州,尋改澧州,後為澧陽郡,併改石門、南平二郡為石門,孱陵二縣𨽻焉。唐為澧州。澧陽郡屬山南東道,宋屬荊湖北路,元為澧州路,屬湖廣行中書省。江南湖北道,明洪武初為澧州,府㝷改為州,𨽻常徳府,十九年,改𨽻岳州府。
305
皇清因之,領縣三。雍正七年,奉㫖陞澧州為直𨽻州,併永定、九谿二衛為安福縣,𨽻焉。屬湖廣湖南承宣布政使司。領縣四:
306
直𨽻澧州沿革表。
307
總部。   郡   州縣虞夏  荊州
308
商   荊楚
309
周   荆州楚
310
秦   黔中郡
311
南郡
312
漢   荊州   武陵郡  零陽 充。 孱陵東漢  荊州   武陵郡  零陽 充。 孱陵 作唐三國 荊州   天門郡
313
晉   荊州   天門郡  零陽充。 臨澧 澧陽南平郡  作唐。 孱陵
314
南北朝宋、齊南、荊州  天門郡  零陽 充。 臨澧 澧陽南平郡  作唐。 孱陵
315
陳        石門郡
316
南平郡
317
澧陽郡
318
後周        衡州
319
隋         松州
320
澧州
321
崇州
322
澧陽郡 澧陽 石門 孱陵 安鄉崇義 慈利
323
直𨽻澧州屬縣沿革。
324
安鄉縣。
325
孱陵縣,屬武陵郡。東漢析置,作唐縣。武帝置南平郡,「治」作「唐」。宋 南齊梁 陳並因之廢郡,改作唐為孱陵,與安鄉並𨽻澧陽郡貞觀元年,又省孱陵入安鄉,屬澧州因之屬澧州路屬岳州。府澧州
326
皇清因之,雍正七年屬直,𨽻澧州編戶十一里,附考。按《水經注》,晉分孱陵縣立「南安」,《晉志》作「安南,屬南平郡。《隋志》廢南平入澧陽郡。郡統縣六:無安南有安鄉,而巴陵郡華容縣注舊曰安南,梁置南安湘郡郡廢,縣改名焉。此十六字當在安鄉之下。華容,漢縣,安南晉縣,自漢、晉至南齊,史志並列,安得云舊安南,隋改名華容也。若云隋之華容移治於安南,則舊華容又別無省入之縣也。梁置南安湘郡,應即南安縣地,而隋改縣名。自是改安南為安鄉。華容接壤,皆在洞庭湖正北,於南安、湘郡取名之義尤合。 又按《水經注》,東漢分孱陵置作「曺」,而《隋志》「澧陽郡孱陵縣」注,則隋改作「唐」為孱陵,葢漢舊置之。孱陵巳於開皇九年省入南郡之公安縣,此澧陽之孱陵,實東漢以來作唐之地耳。石門縣。
327
兩漢零陽縣,屬武陵郡。三國呉為天門郡治。太康四年,分置澧陽縣為郡,治如故宋南齊並因之為石門郡治。改石門郡為石門縣,屬澧陽郡。屬澧州因之屬澧州路屬岳州。府澧州
328
皇清因之。雍正七年屬直,𨽻澧州。編戶八里慈利縣。
329
零陽、充二縣地太康四年置臨澧縣,屬天門郡。宋 南齊並因之後周置衡州開皇中置零陵縣,十八年改名慈利,屬澧陽郡。麟徳元年省。隋置崇州之崇義縣入焉,屬澧州。因之陞州,屬澧州路復為縣,𨽻岳州。府澧州
330
皇清因之,雍正七年屬直𨽻澧州,編戶一十八里。附考。按《水經注》古老傳言充縣尉,與零陵尉共論封境,因相傷害,化而為石。臨澧即其地。舊志臨澧為零陽、充二縣地之說是也。
331
安福縣。
332
九谿、永定二衛地。洪武中,析澧州石門、慈利地為九谿衛,又析為羊山衛㝷,改羊山為永定。皇清因之。雍正七年裁,併置今縣編戶。
333
直●,郴州。
334
《禹貢》荊州之域,《新唐書》云:古揚州南境。六國時為楚、巫中地。秦為黔中郡,又分置長沙郡。漢高祖分長沙置桂陽郡,治郴,屬荊州。東漢三國,呉並因之。晉永嘉元年,改湘州。宋、南齊並因之。陳天嘉元年,以桂陽郡之汝城縣置盧陽郡。隨平陳,改桂陽為郴州。大業初,復置桂陽郡,又改盧陽郡為縣,𨽻焉。蕭銑稱梁於荊州,有郴州之地,唐為郴州。桂陽郡屬江南西道。五代,楚馬氏、南漢劉氏相繼竊據宋郴州。桂陽郡屬荊湖南路,紹興初,改屬東路,㝷復舊元為郴州路,屬湖廣行中書省。嶺北湖南道明為郴州。自明以前,俱仍漢舊郡之地,治郴縣。元改郴縣為郴陽。明始省郴陽入郴州,𨽻湖廣承宣布政使司。
335
皇清因之。康熈三年,分𨽻湖廣湖南承宣布政使司。領縣五:
336
附考。按明一統志云:郴州五代,晉改為敦州。按五代史職方攷》,凢州改名皆書,而不及郴、郴州為楚。南漢先後竊據石、晉,不過遥制而已。地志云石晉改名郴什九,出於偽撰郴州,其一也。《宋史南漢劉氏世家》云:晟因馬氏之亂,襲取桂、郴、賀等州。乾德中,太祖命師克郴州,獲其內品十餘人,未嘗有敦州之稱。唯《元史》郴陽縣注云本敦化,又未嘗有改郴州為敦州之說也。
337
直𨽻郴州沿革表。
338
總部。  郡   州縣虞夏  荊州
339
商   荊楚
340
周    荆州楚
341
秦         長沙郡
342
漢    荊州   桂陽郡 郴 桂陽東漢   荊州   桂陽郡 郴 桂陽 漢寜三國  荊州   桂陽郡 郴 桂陽 陽安晉    荆州湘州   桂陽郡 郴 晉寜。 汝城南北朝宋齊南湘州   桂陽郡 郴
343
梁         桂陽郡
344
陳         桂陽郡
345
盧陽郡
346
隋         郴州
347
桂陽郡   郴 盧陽唐    江南西道 郴州桂陽郡 郴 義章。 資興。 義昌五代楚、漢南。      郴州
348
宋    荊湖南路 郴州桂陽郡 郴 桂陽 宜章。 永興興寜。 桂東
349
直𨽻郴州,屬縣沿革。
350
永興縣。
351
郴縣,為桂陽郡治。東漢 三國晉 宋 南齊並因之平陳,改置郴州。大業初復置桂陽郡。開元十年,析郴置安陵縣。天寶元年改名髙亭,屬郴州,桂陽郡。熈寜六年始改曰永興,屬如故。屬郴州路。屬郴州。
352
皇清因之,編戶十六里。
353
宜章縣
354
以前俱桂陽郡郴縣地。蕭銑析郴縣置。義章武德七年省,八年復置,屬郴州。桂陽郡太平興國初,改為宜章縣,屬如故。屬郴州路屬郴州。
355
皇清因之,編戶八里。
356
興寜縣。
357
東漢永和元年置,曰漢寜,屬桂陽郡。三國呉改陽安。太康元年改晉寜。宋南齊因之。初復置,改曰晉興。貞觀八年省。咸亨三年復置,改曰資興,屬郴州桂陽郡。嘉定二年,始改曰興寜,屬如故。屬郴州路。屬郴州。
358
皇清因之,編戶十里。
359
桂陽縣
360
汝城縣,屬桂陽郡。宋 南齊並因之天嘉元年,改桂陽之汝城縣為廬陽郡。平陳,改盧陽郡為縣,屬郴州㝷,復置桂陽郡,縣𨽻焉。曰義昌,屬郴州。桂陽郡五代後改義昌為郴義。太平興國初,改為桂陽,仍屬郴州、桂陽郡。屬郴州路。屬郴州。皇清因之。編戶十七里。
361
附考按《宋史》,錦州之盧陽,今為辰州府麻陽縣地,與桂陽相隔殊遠。此《隋志》桂陽郡之盧陽,舊置盧陽郡,《陳書文帝紀》作「盧陽」也。
362
《宋史》郴州桂陽郡桂陽縣注。唐義昌後,唐改郴義。五代縣名,唯此出正史,餘以無稽不録。
363
桂東縣
364
嘉定四年,析桂陽之零陵、宜城二鄉置,屬郴州。桂陽郡。屬郴州路。屬郴州。皇清因之,編戶五里。
365
直●靖州
366
《禹貢》:荊州之域《新唐書》云:「古揚州南境」。。六國時,楚巫中地。秦為黔中郡。漢改武陵郡屬荊州。武帝元鼎二年,開牂牁郡,屬益州。東漢三國,漢、晉、宋並因之。南齊為南牂牁郡。隋置牂州,後復置牂牁郡,並立牂牁縣為郡治。唐貞觀九年,以隋牂牁縣地置郎州。十三年改名播州,播川郡屬江南,黔中道,又置城州。徽州,皆溪峒州也。宋初,楊氏居之,號十洞首領。太平興國四年始內附。元豐三年,以沅州貫保砦為渠陽縣,屬誠州,以徽州為蒔竹縣,屬邵州。六年,移渠陽縣為城州治。元祐二年,改為渠陽軍。㝷復改軍為砦,屬沅州。五年,復以渠陽為城州。崇寜二年,改為靖州。大觀元年為靖州,郡㝷復為州。紹興八年,又移渠陽析置之永平縣入焉。屬荊湖北路。元改靖州路,屬湖廣行中書省。江南湖北道。明洪武三年為靖州府,九年改為州,𨽻湖廣承宣布政使司。
367
皇清因之,康熈三年,分𨽻湖廣、湖南承宣布政使司,領縣四。雍正五年,析天柱縣入貴州黎平府,領縣三,附考。按舊志,靖州為南北朝夷、播、敘三州之地。詳考之,惟通道為播州地,餘皆溪峝中地,又夷播、敘三州,唐始置南、北朝,無此州名也。
368
直𨽻靖州沿革表。
369
總部。  郡   州縣虞夏  荊州
370
商   荊楚
371
周   荆州楚
372
秦       黔中郡
373
漢   荊州  武陵郡
374
益州  牂牁郡
375
東漢  益州  牂牁郡
376
三國   益州   牂牁郡晉。    益州   牂牁郡
377
南北朝 益州   牂牁郡南齊   益州   南牂牁郡隋         牂州
378
牂牁郡 牂牁
379
唐         郎州
380
江南黔中道: 播州播川郡 遵義溪峒,誠州。
381
溪峒徽州。
382
宋         誠州  梁陽
383
徽州
384
渠陽軍。
385
荊湖北路 靖州  永平 㑹同。 通道
386
直𨽻靖州屬縣沿革。
387
㑹同縣。
388
置三江縣,崇寜二年改曰㑹同,屬靖州。屬靖州路。屬靖州。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二里。
389
通道縣。
390
牂牁縣屬牂牁郡。貞觀元年,以牂牁地置恭水縣,十四年改恭水曰羅䝉,十六年改羅䝉曰遵義,本屬郎州,後屬播州播川郡。崇寜二年始改名通道,屬靖州。、元屬靖州路明。洪武九年省,十三年復置,屬靖州。
391
皇清因之,編戶漢民一里,苗民三里綏寜縣。
392
谿洞徽州元豐三年,以徽州為蒔竹縣,屬邵州,後改曰綏寜縣。紹興十一年移治武陽砦,二十五年復舊,屬武岡軍。屬武岡路。洪武三年,改屬靖州。
393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一里,附識。
394
雍正十年十月二十五日接到。 部咨議准湖南撫臣趙𢎞恩。
395
題奏衡州府屬之桂陽州,改陞直𨽻州,轄臨武、藍山、嘉禾三縣奉。
396
㫖依議,欽此理合登載,以備考核,詳凡例》末。
397
湖廣通志巻四
URN: ctp:ws926522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