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一百十五

《卷一百十五》[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欽定四庫全書
2
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一百十五
3
樂考
4
樂歌
5
明洪武元年,圜丘樂章。
6
迎神,《中和之曲》:
7
昊天蒼兮穹窿,廣覆燾兮龎洪。建圜丘兮國之陽,合衆神兮來臨之同。念螻蟻兮㣲衷,莫自期兮感通。思神來兮金玉其容,馭龍鸞兮乘雲駕風。顧南郊兮昭格,望至尊兮崇崇。
8
奠玉帛,《肅和之曲》:
9
聖靈皇皇,敬瞻威光。玉帛以登,承筐是將。穆穆崇嚴,神妙難量。謹兹禮祭,功徴是皇。
10
進俎,《凝和之曲》
11
祀儀祗陳,物不於大,敢用純犢,告於覆載。惟兹菲薦,恐未周完,神其容之,以享以觀。
12
初獻,《夀和之曲》,《武功之舞》
13
眇眇㣲躬,何敢請於九重,以煩帝聰?帝心矜憐,有感而通。既俯臨於几筵,神繽紛而景從。臣雖愚䝉,鼔舞歡容,乃子孫之親祖宗。酌清酒兮在鍾,仰至徳兮元功。
14
亞獻,《豫和之曲》、《文徳之舞》:
15
荷天之寵,睠駐紫壇,中情彌喜,臣庶均懽,趨蹌奉承,我心則寛,再獻御前,式燕且安。
16
終獻,《熙和之曲》。《文徳之舞》。
17
「小子於兹,惟父天之恩,惟恃天之慈,內外慇懃,何以將之?奠有芳齊,設有明粢,喜極而抃,奉神燕娭,禮雖止於三獻,情悠長兮逺而。
18
徹饌,《雍和之曲》:
19
烹飪既陳,薦獻斯就,神之在位,既歆既右,羣臣駿奔,徹兹俎豆,物倘未充,尚幸神宥。
20
送神,《安和之曲》:
21
神之去兮難延,想遐袂兮翩翩。萬靈從兮後先,衛神駕兮回旋。稽首兮瞻天雲之衢兮。眇然望燎,《時和之曲》:
22
焚燎於壇,燦爛晶熒。幣帛牲黍,冀徹帝京。奉神於陽,昭祀有成。肅然望之,玉宇光明。
23
王圻《續通考》曰:命朱升等撰《圜丘方丘樂》章,洪武八年御製《圜丘樂》章。
24
迎神:
25
仰惟兮昊穹,臣率百職兮迓迎,幸來臨兮壇中,上下䕶衛兮景從。旌幢繚繞兮四維,重悅聖心兮民獲年豐。
26
奠玉帛
27
民依時兮用工,感帝徳兮大化成,功臣將兮以奠,望納兮㣲𠂻。
28
進俎
29
庖人兮列鼎殽,羞兮以成。方俎兮再獻,願享兮以歆初獻。
30
聖靈兮皇皇,穆嚴兮金牀。臣令樂舞兮景張,酒行初獻兮捧觴。
31
亞獻
32
載斟兮載將,百辟陪按王圻《續通考》作「從」。祀兮具張,感聖情按王圻《續通考》作「神兮無已拜手稽首兮,願享終獻」。
33
三獻兮樂舞揚、殽,羞具納兮氣藹而芳,光朗朗兮上按王圻《續通考》多下字。方况日吉兮時良徹饌。
34
粗陳菲薦兮神喜將,感聖心兮何以忘。民福留兮佳氣昻,臣拜手兮謝恩光。
35
送神:
36
旌幢按王圻《續通考作「幡」。煜煜兮雲衢,長龍車鳯,輦兮駕飛揚遥,瞻冉冉兮去上按王圻續通考作「上下方可見,按二字,王圻《續通考作「必」字。烝民兮永康」。
37
望燎
38
進羅列兮詣燎按王圻《續通考》作「燎」方炬熖發兮煌煌,神變化兮物全於上按四字王圻,《續通考》作「束帛將」,感至恩兮無量等謹案:自進俎至望燎七首,後十二年合祀同用,則此處自應作詣燎方,而合祀當從王圻《續通考》作燎。瘞即標題,亦當作望燎瘞也。
39
洪武二年方丘樂章。
40
迎神,《中和之曲》:
41
坤徳博厚,物資以生。承天時行,光大且寧。穆穆皇祗,功化順成。來御方丘,嚴恭奉迎。
42
奠玉帛,《肅和之曲》:
43
地有四維,大琮以方。土有正色,制幣以黃。敬存於中,是薦是將。奠之几筵,臨鑒洋洋。
44
進俎,《凝和之曲》:
45
奉將純牡,其牡童犢。烹飪既嚴,登俎惟肅。升壇昭薦,神光下燭。眷佑邦家,報効惟篤。
46
初獻,《夀和之曲》,《武功之舞》
47
午為盛陽,隂徳初萌。天地相遇,品物光榮。吉日令辰,明祀攸行。進以醇醴,展其潔清。
48
亞獻,《豫和之曲》、《文徳之舞》
49
至廣無邊,道全持,載山岳所憑,海瀆,咸賴,民資水土,既安且泰,酌酒揭䖍,功徳惟大。
50
終獻,《熙和之曲》,《文徳之舞》:
51
庸眇之資,有此疆宇。匪臣攸能,仰承佑助。恩崇父母,臣懽鼓舞。八音宣揚,疊侑明醑。
52
徹饌,《雍和之曲》:
53
牲牷在俎,籩豆有實。臨之肹蠁,匪惟飲食。登歌乃徹,薦獻爰畢。執事奉承,一其嚴慄。
54
送神,《安和之曲》:
55
神化無方,妙用難量。其功顯融,其祀悠長。飈輪云旋,龍控鸞翔。拜送稽首,瞻禮餘光。
56
《望時和之曲》:
57
牲醴制幣餕饌,惟馨之於坎,以達坤靈。奉神於隂,典禮是程。企而望之,厚壤寛平。
58
朱國楨《明大政記》曰:「洪武二年五月癸卯夏至,祭皇地祗方丘,改望燎為望。
59
洪武八年,御製方丘樂章。
60
迎神:
61
仰皇祗兮駕來,川嶽從迎兮威靈備開。香烟繚繞兮神臨御街。漸升壇兮穆穆,靄瑞氣兮應結樓臺。以㣲衷兮率職,幸望聖悅兮心諧。但允臣兮固請,願嘉烝民兮永懷。
62
奠玉帛
63
臣奉兮以筐,玉帛是進兮,嵗奠以常。百辟陪祀兮珮聲琅琅。惟南薫兮解慍,映燎炎兮煌煌進俎。
64
庖人兮進湯。大烹牲兮,氣靄而芳。以㣲衷兮獻上,曰享兮曰康。
65
初獻
66
初獻行兮捧觴,聖靈穆穆兮洋洋。為烝民兮永康,鑒豐年兮耿光。
67
亞獻
68
維殽羞兮己張,法前王兮典章。臣固展兮情悃,用斟醴兮載觴。
69
終獻
70
爵三獻兮禮將終,臣心眷戀兮無窮。恐殽羞兮未具,將何報兮神功。
71
徹饌
72
俎豆徹兮神熙,鸞輿駕兮旋歸。百神翼翼兮雲衣,敬奉行兮弗敢違。
73
送神:
74
祥風興兮悠悠,雲衢開兮民福留。嵗樂烝民兮大有,想洋洋兮舉觴載酒。
75
望瘞:
76
殽羞玉帛兮瘞坎中,遥瞻隠隠兮龍旗從。祀事成兮盡㣲衷,感厚徳兮民福雍雍。
77
陳仁錫《皇明世法録》曰:八年四月,上親製二丘樂,章成。初二丘樂章,皆翰林學士朱升等所撰。上謂其文深而詞藻,故更製之。
78
洪武十二年,合祀天地樂章。
79
迎神,《中和之曲》:
80
荷䝉天地兮君主華夷,欽承踴躍兮備筵而祭,誠惶無已兮寸𠂻㣲,仰瞻俯首兮惟願來期。想龍翔鳳舞兮慶雲飛,必昭昭穆穆兮降壇壝。
81
奠玊帛,《肅和之曲》:
82
天垂風露兮雨澤霑,黃壤氤氲兮氣化全。民勤𤱶畝兮束帛鮮,臣當設宴兮奉來前。
83
進俎以後,咸同八年圜丘詞。
84
《世法録》曰:十二年春正月,始合祀天地於大祀殿。初,上以即位以來,每當祭祀齋期,多有風雨,覽京房災異之說,乃定天地合祀禮,更其樂章,既奏草木不揺,卿雲縹緲,上大悅,特作歌十一章以紀之,祭告天地樂章後更定
85
迎神
86
天道大矣,物繇以生。地道廣矣,物因以成。惟鴻恩是資,惟禋祀是明。神之格兮瞻繽紛,其並迎奠玊帛。
87
奠以嘉玉栗而溫兮,薦以重幣。煜其文兮,庶鑒兹哉,斯禮之存兮!
88
奉牲。
89
既䖍我祀,既具我牲,角貴繭,栗心之誠,有苾其芬,于豆于登,五音㑹,合祝而平疑有訛脱。上帝獻酌。
90
仰明明,瞻巍巍。如事父,栗以䕫,物莫稱徳。曷報之酌,用陶匏斯其宜。
91
地祗酌獻
92
勢廣厚徳,含𢎞五行,具百物生,承天之施。功之成,何以報貺,醑惟馨。
93
上帝亞獻
94
父事惟天,格神以心。赫赫在上,洋洋若臨。樂既具止,有鏘其音。酌言再之,庶明明之降歆。
95
地祇亞獻
96
母事惟地,物無不載。九賦既登,百貨是賴。罔敢煩而瀆,罔敢忽而怠昭。兹加貺沛兮未有艾,上帝終獻。
97
禮行匪懈,祀事兆明。瑤席菲菲,華鐙煌煌。豐我粢盛,潔我豆觴。隂陽之和,邦家之昌。
98
地祗終獻
99
六府孔修,生我兆民,廣厚之功,陸海之珍,洞洞屬屬,清醑以陳,所佑惟徳,禎祥其増」。
100
分獻
101
鸞輿下臨從百神。金支秀華耀五莖。雲峩峩靈欣。欣位以序,列享明禋。
102
徹俎
103
「禮嚴厥初,尤慎乎終。徹以示敬儀雍「雍」。嘒嘒,管簫五音從。
104
望燎
105
在繅維玉,在篚維幣。禮從厥初,乃燎乃瘞。凝屹立瞻,以匪終怠。
106
送神
107
神飈若馳,矞雲上翔,蒼龍並騰車以行,顧兹瑤壇兮尚有榮光。
108
等謹案:此十三首,未詳何時所撰,豈即十二年合祀之初擬撰,而其後復改用前九首耶?嘉靖九年,復定分祀圜丘樂章。
109
迎神,《中和之曲》:
110
仰惟元造兮於皇昊穹,時當肇陽兮大禮欽崇,臣惟蒲柳兮螻蟻之𠂻,伏承眷命兮職統羣工,深懐愚昧兮,恐負洪徳,爰遵彛典兮,勉竭㣲忠。按史志誤作「𠂻照」,王圻續通考改。遥瞻天闕兮寶輦臨壇,臣當稽首兮祗迓恩隆,百辟陪列兮舞拜於前,萬神翊衛兮以按史志作而照王圻,續通考改。西以東,臣俯伏迎兮,敬瞻帝御,願垂歆鑒兮,拜徳曷窮!
111
奠玉帛,《肅和之曲》:
112
龍輿既降兮奉禮先,爰有束帛兮暨瑤瑄。臣謹上獻兮按兮,字史志脫照。王圻《續通考添進帝前:仰祈聴納兮荷蒼乾,進俎豆《凝和之曲》:
113
殽羞珍饌兮薦上元,庖人列鼎兮致精䖍。臣盍祗獻兮馨醴牷,願垂歆享兮民福淵。
114
初獻,《夀和之曲》:
115
禮嚴初獻兮奉觴,臣將上進兮聖皇。聖皇垂享兮穆穆,臣拜手兮何以忘。
116
亞獻,《豫和之曲》:
117
禮觴:再舉兮薦玉漿,帝顔歆悅兮民福昻。民生有賴兮感上蒼,臣惟鞠拜兮荷恩長。
118
終獻,《熙和之曲》:
119
三獻兮禮告成,一念㣲衷兮露悃情。景張樂舞兮聲鍠鋐,仰瞻聖容兮俯錫恩泓。
120
徹饌,《雍和之曲》:
121
祀禮竣兮精意禋,三獻備兮誠己申敬。徹弗遲兮肅恭寅恐,多弗備兮惟賴洪仁。按史志作神照王圻續通考改。送神,《清和之曲》:
122
禋事訖終兮百辟維張,帝垂歆鑒兮沐澤汪洋。龍車冉冉兮寶駕旋雲,靈風鼔舞兮瑞露清瀼。洪恩浩蕩兮無以為酬,粗陳菲薦兮已感歆嘗。香氣騰芳兮上徹,帝座仰瞻聖造兮賜福。按福字史志脫照王圻續通考添。羣方臣同率土兮載懽載感,祗迴寶輦兮鳯嘯龍翔,誠惶誠恐兮仰戀彌切。願福生民兮永錫亨昌,望燎時和之曲。
123
龍駕寶輦兮昇帝鄉,御羞菲帛兮奉燎方。環珮鏗鏘兮羅壇壝。炬熖特舉兮氣輝煌。生民䝉福兮聖澤霑。臣荷眷佑兮拜謝恩光。
124
嘉靖九年復定方丘樂章。
125
迎神,《中和之曲》:
126
俯瞻兮鳯輦來,靈風兮拂九垓。川嶽從兮後先,百辟列兮襄陪。臣拜首兮迓迎,願臨享兮幸哉。奠玉帛,《廣和之曲》:
127
祀禮有嚴兮奉䖍,玉帛在笥兮來前。皇靈垂享兮以納,烝民率土兮樂豐年。
128
進俎,《咸和之曲》:
129
殽羞馨兮氣芳,庖人奉役兮和湯。奉進兮皇祗歆慰,臣稽首兮敬將。
130
初獻,《夀和之曲》:
131
酒行:初獻兮樂舞張,齊醴明潔兮馨香。願垂享兮以歆,生民安兮永康。
132
亞獻,《安和之曲》:
133
載獻兮奉觴,神顔和懿兮以嘗。功隆厚載兮配天,民感徳兮無量。
134
終獻,《時和之曲》:
135
三進兮玉露清,百職奔繞兮佩環鳴鳬鐘鷺按史志》誤作「露照」。王圻續通考改鼓兮韻錚鍧,願留福兮羣生徹饌。《貞和之曲》:
136
禮告終兮徹敢違,深維一念兮誠意㣲。神垂博容兮聴納,恐未備兮惟慈依。
137
送神,《寧和之曲》:
138
禮成兮誠已伸,駕還兮法從陳。靈祗列兮以隨,百辟拜兮恭寅。望坤宫兮奉辭,願普福兮烝民望燎{按「燎」當作「」},曲同《寧和。
139
等謹按大政記、世法録並云,洪武四年二月,詔太常司凡祭祀配享之位,不別奏樂,故終明代無配位樂章。
140
洪武三年,朝日樂章。 二十一年,罷按《禮志》云:帝以大明、夜明、己從祀圜丘,遂罷朝日、夕月之祭」。
141
迎神,《熙和之曲》:
142
吉日良辰,祀典式陳。純陽之精,惟是大明。濯濯厥靈,照鑒我心。以候以迎,來格來歆。
143
奠幣,《保和之曲》:
144
靈旗莅止,有赫其威。一念潛通,幽明弗違。有幣在篚,物薄而㣲。神兮安留,尚其享之。
145
初獻,《安和之曲》,《武功之舞》:
146
神兮我留,有薦必受。享祀之初,奠兹醴酒。晨光初升,祥徴應候。何以侑觴?樂陳雅奏。
147
亞獻,《中和之曲》,《文徳之舞》
148
我祀維何?奉兹犧牲。爰酌醴齊,貳觴載升。洋洋如在,式燕以寧。庶表㣲𠂻,交於神明。
149
終獻,《肅和之曲》,《文徳之舞》
150
執事有嚴,品物斯祭。黍稷非馨,式將其意。薦兹酒醴,成我常祀。神其顧歆,永言樂只。
151
徹饌,《凝和之曲》:
152
春祈秋報,率為我民。我民之生,賴于爾神。維神佑之,康寧是臻。祭祀云畢,神其樂忻。
153
送神,《夀和之曲》:
154
三獻禮終,九成樂作。神人以和,既燕且樂。雲車風馭,靈光昭灼。瞻望以思,邈彼寥廓。
155
望燎,《豫和之曲》:
156
俎豆既徹,禮樂已終。神之云旋,倐將焉從。以望以燎,庶幾感通。時和嵗豐,維神之功。
157
嘉靖九年,復定朝日樂章,按《禮志》云:帝謂日月照臨,其功甚大,太嵗等神嵗有二祭,而日月星辰止一從祭,義所不安。大學士張璁亦以為缺典遂定春、秋分之祭如舊儀。迎神熙和之曲》。
158
仰瞻兮大明,位尊兮王宫,時當仲春兮氣融。爰遵祀禮兮報功,㣲誠兮祈神昭鑒。願來享兮迓神聰。奠玉帛《凝和之曲》:
159
神靈壇兮肅具。恭有帛在筐兮。赤琮奉神兮,祈享以納。予躬奠兮,忻以顒。
160
初獻,《夀和之曲》:
161
玉帛方奠兮神歆酒,行初獻兮舞呈。齊芳馨兮犧色騂,神容悅兮鑒予情。
162
亞獻,《時和之曲》:
163
二齊升兮氣芬芳,神顔怡和兮喜將。予令樂舞兮具張,願垂普照兮民康。
164
終獻,《保和之曲》:
165
慇懃三獻兮告成,羣職在列兮周盈。神錫休兮福民生,萬世永賴兮神功明。
166
徹饌,《安和之曲》:
167
一誠盡兮予心懌,五福降兮民獲禧。仰九光兮誠已申,終三獻兮徹敢遲。
168
送神,《昭和之曲》:
169
祀禮既周兮樂舞揚,神享以納兮還青鄉。予當拜首兮奉送,願恩光兮普萬方。永耀熹明兮攸賴,烝民咸仰兮恩光。
170
望燎之曲:
171
覩六龍兮御駕,神變化兮鳳翥鸞翔。束帛殽羞兮詣燎方,佑我皇明兮基緒隆長。
172
《明史樂志》曰:時方釐定南北郊,復朝日夕月之祭,命詞臣取洪武時舊樂歌,一切更改」。
173
洪武三年,夕月樂章周天星辰附 二十一年,罷迎《神》,《凝和之曲》:
174
吉日良辰,祀典式陳太隂夜明,以及星辰,四年,星辰别祀,改「以及星辰」句為「惟徳孔神」,濯濯厥靈,昭鑒我心,以候以迎,來格來歆」。
175
奠帛以下,咸同朝日。
176
嘉靖九年,復定夕月樂章。
177
迎神,《凝和之曲》:
178
隂曰:「配合兮承陽,宗式循古典兮齊以恭,覩太隂來格兮,星辰羅從,按禮志云:朝日無從祀,夕月以五星、二十八宿、周天星辰,共一壇,南向祔焉。予拜手兮迓神容。
179
初獻,《夀和之曲》
180
神其來止,有嚴其誠。玉帛在篚,清酤方盈。奉而奠之,願鑒㣲情。夫祀兮云何祈佑兮羣氓。
181
亞獻,《豫和之曲》:
182
二觴載斟,樂舞雍雍。神歆且樂,百職惟供。願順軌按《史志作「歸照王圻」,《續通考》改兮五行。祈民福兮,惟神必從。終獻,《康和之曲》:
183
一誠以申,三舉金觥。鐘鼓鍧鍧,環珮琤琤。鑒予之情,願永保我民生。
184
徹饌,《安和之曲》:
185
禮樂肅具,精意用申。位坎居歆,納兹藻蘋。徹之弗遲,儀典肅陳。神其鑒之,佑我生民。
186
送神,《保和之曲》:
187
禮備告終兮神喜旋,穹碧澄輝兮素華鮮。星辰從兮返神鄉。露氣清兮,霓裳蹁躚。
188
望瘞之曲
189
殽羞兮,束帛薦之於按王圻《續通考》:無「於」字兮罔敢愆。予拜手兮奉送,願永貺兮民樂豐年。
190
嘉靖十年定祈穀樂章。
191
迎神,《中和之曲》:
192
臣惟穹昊兮,民物之初。為民請命兮祀禮昭諸。備筵率職兮祈洪庥。臣衷㣲眇兮悃懇誠攄。遙瞻駕降兮霽色輝,歡迎鼓兮迓龍輿。臣愧菲才兮后斯民,願福斯民兮聖恩渠。
193
奠玉帛,《肅和之曲》:
194
烝民勤職兮農事顓蠶,工亦慎兮固桑阡。玊帛祇奉兮暨豆籩,仰祈大化兮錫以豐年。
195
進俎,《咸和之曲》:
196
鼎烹兮氣馨,香羞兮㫖醽。帝垂享兮以歆,烝民䝉福兮以寧。
197
初獻,《夀和之曲》:
198
禮嚴兮初獻行,百職趨蹌兮珮琤鳴。臣謹進兮玉觥,帝心歆鑒兮嵗豐亨。
199
亞獻,《景和之曲》:
200
二觴舉兮致䖍,清醴載斟兮奉前。仰音容兮忻穆,臣感聖恩兮實拳拳。
201
終獻,《永和之曲》:
202
三獻兮一誠㣲禋,禮告成兮帝鑒是依。烝民沐徳兮嵗豐禨,臣拜首兮竭誠祈。
203
徹饌,《凝和之曲》:
204
三獻周兮肅乃儀,俎豆敬徹兮弗敢遲。願留福兮丕而,曰雨曰暘兮若時。
205
送神,《清和之曲》:
206
祀禮告備兮帝鑒彰,臣情上達兮感昊蒼。雲程肅駕兮返帝鄉,臣荷恩眷兮何以忘。祥風瑞靄兮彌壇壝,烝民率土兮悉獲豐康。
207
望燎,《太和之曲》:
208
遥覩兮天衢長,邈彼寥廓兮告上方。束帛薦火兮按樂律志有希字。升聞悃愊按樂律志有己字。通兮沛澤長樂,終九奏兮神人以和,臣同率土兮感荷恩光。
209
等謹按嘉靖實録云:「九年六月,禮部請令翰林院撰祈穀樂章。明史樂志第一云:「嘉靖九年,帝親製祈穀樂章,命太常協於音譜」。明大政記云:「嘉靖九年七月,太常寺進御製祈穀樂章所叶音譜」。明史禮志第二云:嘉靖十年,始以孟春上辛日,行祈榖禮於大祀殿樂志第一於年月有誤,已詳辨於歴代樂制嘉靖十年祈穀條下。嘉靖十七年,定大饗樂章。
210
迎神,《中和之曲》:
211
於皇穆清兮,𢎞覆惟仁。既成萬寶兮,惠此烝民。祗受厥明兮,欲報無因。爰稽古昔兮,式展明禋。肅肅廣庭兮,遙遥紫旻。笙鏞始奏兮,祥風導雲。臣拜稽首兮,中心孔懃。爰瞻寶輦兮森羅萬神。庻幾昭格兮,眷命其申。徘徊顧歆兮鑒我恭寅。
212
奠玉帛,《肅和之曲》:
213
捧珪幣兮瑤堂,穆將愉兮聖皇。秉予心兮純一,荷帝徳兮溥將。
214
進俎,《凝和之曲》:
215
嵗功阜兮庶類成,黍稷飶兮濡鼎馨。敬薦之兮慙菲輕,大禮不煩兮惟一誠。
216
初獻,《夀和之曲》。
217
金風動兮玉宇澄,初獻觴兮交聖靈。瞻元造兮懷鴻禎,曷以酬之心怦怦。
218
亞獻,《豫和之曲》:
219
帝眷我兮居歆,紛繁會兮五音。再捧觴兮,莫殫臣心。惟帝欣懌兮,生民是任。
220
終獻,《熙和之曲》:
221
綏萬邦兮屢豐年,眇眇予躬兮實荷昊天。酒三獻兮心益䖍,帝命參輿兮勿遽旋。
222
徹饌,《雍和之曲》:
223
祀禮既洽兮,神人肅雍。享帝享親兮勉竭臣衷。惟洪恩兮罔極,儼連蜷兮聖容。
224
送神,《清和之曲》:
225
九韶既成兮金玉鏗鏘,百辟森立兮戚羽斯藏。皇天在上兮,昭考在旁。嚴父配天兮祇修厥常。殷薦既終兮神去無方。元雲上升兮鸞鵠參翔。靈光回照兮郁乎芬芳,載慕載瞻兮願錫亨昌。子孫庶民兮,惟帝是將。於昭明徳兮永懐不忘。
226
望燎,《時和之曲》:
227
龍輿杳杳兮,歸上方。金風應律兮,燎斯揚。達精誠兮合靈光。帝廷納兮玉帛將。顧下土兮眷不忘。願錫吾民兮,長阜康。
228
嘉靖十七年,上皇天上帝泰號樂章按王圻《續通考》誤作萬厯」。三年更定分祀圜丘樂章
229
迎帝神,《中和之曲》:
230
於昔洪荒之初兮,混濛。五行。未運兮,兩曜未明。其中挺立兮,有無容聲。神皇出御兮,始判濁清。立天立地立人兮,羣物生生。
231
升冊表,《元和之曲》:
232
帝闢隂陽兮造化張神,生七政兮精華光圓,覆方載兮兆物康,臣敢祗報兮」。拜薦帝曰:按王圻《續通考》脫「曰」字。皇奠玉帛《休和之曲。
233
帝垂按王圻《續通考》作「皇聰」聴兮,義若親子職庸昧按《樂律志》脫「昧字兮,無由申冊,表荷鑒兮㤗號式尊敬,陳玉帛兮燕賀洪仁。
234
進俎,《豫和之曲》:
235
大筵宏開,歡聲如雷,皇神賜享臣衷涓埃大鼎炮烹殽,羞馨裁上按《㑹典》脫上字,照王圻《續通考》添。帝歆兮兆民之福,臣感恩兮何如幸哉!
236
初獻,《夀和之曲》:
237
大髙降恩鑒,㣲情何以承,臣愚端拜捧瑤觥,聖夀無極萬古,按《㑹典》脫「萬古」二字,照王圻續通考、樂律志添。奉祝景和》之曲。
238
帝皇立命兮肇三才,中分民物兮惟天徧該。小臣請命,用光帝陪庶,永配於皇穹哉。
239
亞獻,《太和之曲》:
240
羣生總總兮悉䝉始恩,人物盡囿兮於帝仁,羣生荷徳兮誰識所從,來於惟皇兮億兆物之祖,真終獻《永和之曲》。
241
寶宴宏玉几,憑瓊液,升樂舞䎖。協氣凝,民物礽臣。衷蹇蹇兮報無能。
242
徹饌,《咸和之曲》:
243
大奏既成,㣲誠莫傾,皇徳無京,陶此羣生,巨細幪帡,刻小臣之感衷兮,罔罄愚情,按王圻續通考誤作「忱」按:實字王圻,續通考脫。𢎞㴠按㴠字王圻,續通考脫。而容納兮,曲賜生成送神清和之曲》:
244
禮祗册薦兮皇神垂享,萬舞畢舉兮九成已行。帝錫洪㴠兮大我家,慶金鳴玉振兮聲鏜鏜。羣僚環珮兮響玎璫,神人交賀兮賛帝皇,寶稱泰號兮曷有窮量。永固髙厚兮,宰御乆長,㣲臣頓首叩首兮攸沐。恩光奉燎《熙和之曲。
245
瑤簡拜書兮泰號成,奉揚帝前兮資離明。珍幣嘉肴兮與祝誠,均登巨熖兮達元清九垓按樂律志作「海」。四表兮莫不昻瞠,庶類品彚兮按:以上九字,樂律志脫。。悉慶洪名」。嘉靖十八年興都大饗章。
246
迎神,《中和之曲》:
247
仰高高之在上兮皇穹,冒九圍之徧覆兮,罔止西東。王者出王㳺衍兮必奉天顧。愚臣之此行兮,亶荷帡幪。
248
初獻,《夀和之曲》:
249
於昭帝庥兮,臣感恩淵淵。巡省舊藩之地兮,實止承天。下情思報兮,此心拳拳。巵蒼幣兮捧叩壇前,亞獻《敷和》之曲:
250
樂奏兮三成,觴舉兮再呈。帝鑒凡按:王圻續通考作幾實録同。兮曰:爾誠按王圻續通考作「誠爾」,實録同。小臣頓首兮,敢不嚴於此精,按王圻續通考作誠實録同。終獻《承和之曲》。
251
臣來兹土,本之思親,思親伊何,昌厥!嗣人,嗣人克昌,匪戴按史志》作「載照王圻」,續通考改。帝之臨汝,夫何因徹饌《永和之曲!
252
肅其具兮祀禮行,備彼儀兮樂舞張退。省進止兮臣疎且,狂沐含仁兮何以量。
253
送神,《感和之曲》:
254
王之狩兮,典有禋望,於維柴祀兮首重上蒼。臣情罔殫兮夙夜惶惶,祇伸愚悃兮允頼恩光。遙瞻兮六龍騰翔。帝垂祉兮,萬世永昌。
255
《嘉靖實録》曰:十八年三月甲申,享上帝於龍飛殿,奉皇考配,帝親製樂章。
256
等謹按:《明史》、《世宗本紀》云:十八年三月庚辰,至承天。辛巳,謁顯陵。甲申,享上帝於龍飛殿,奉睿宗配,秩於國社、國稷,徧羣祀。夏言桂洲文集云:謁顯陵樂章二闋,一奏報親恩之曲調,御鑾歌二,奏還朝之曲。調闕、祀國社稷山川壇,禮成樂章一闋,一奏,報神功之曲,調御鑾歌」云云。葢皆祭祀回鑾樂歌,樂志不載,附存其目,聊以備考云。
257
嘉靖十一年,定雩祀樂章。按《嘉靖實録》云:十七年七月,禮部言:「先年本部議擬雩壇祈禱禮儀,己經撰有樂章,而儀物未備,宜命所司製造,并選樂舞生教習歌舞。得㫖,報罷。迎神中和之曲》。
258
於穆上帝,爰處瑤宮。咨按《史志》誤作資照樂,律志》改。爾黎庶,覆憫曷窮,旗幢戾止。委蛇雲龍霖,澤斯萬寶。有終奠帛,《肅和之曲》:
259
神之格思,奠兹文纁。盛樂斯舉,香氣氤氲。精禋孔熯,徹於紫㝠。懇祈膏澤,渥我嘉生。
260
進俎,《咸和之曲》:
261
百川委潤,名山出雲。愆𤾉孔熾,膏澤斯屯。祈年於天,載牲於俎。神之格思,報以甘雨。
262
初獻,《夀和之曲》:
263
有嚴崇祀,日吉辰良。酌彼按《史志》誤作被照,樂律志改罍洗。椒馨飶香,元功溥濟。時雨時暘,惟神是聽。綏以多福,亞獻《景和之曲:
264
皇皇禋祀,孔惠孔明。瞻仰來歆,拜首欽承。有醴惟醽,有酒維清。雲韶侑獻,肅雍和鳴。聖靈有赫,鑒享精誠。終獻,《永和之曲》:
265
靈承無斁,駿奔有容。嘉玉以陳,酌鬯以供。禮三再稱,誠一以從。備物致志,申薦彌恭。神昭景貺,佑我耕農。徹饌,《凝和之曲》:
266
有赫旱暵,民勞瘁斯。於牲於醴,載舞載時。禮成三獻,敬徹不遲。神之聽之,雨我公私。
267
送神,《清和之曲》:
268
爰迪寅清,昭事昊穹。仰祈甘雨,惠我三農。既歆既格,言歸太空。式霑下土,萬方其同。
269
望燎,《太和之曲》:
270
赤龍旋馭,禮洽樂成。燔燎既舉,昭格精禋。維帝降康,雨施雲行。登我黍稌,溥受厥明。
271
祭畢,樂舞,童羣歌《雲門之曲》:
272
景龍精兮時見,測鶉緯兮宵懸。肆廣樂兮鏗鍧,列皇舞兮蹁躚。祈方社兮不莫,薦圭璧兮孔䖍。需宻雲兮六漠,霈甘澍兮九元。慰我農兮既渥,錫明始兮有年。洪武元年,太社稷異壇,同壝樂章。
273
迎神,《廣和之曲》:
274
五土之靈,百穀之英。國依土而寧,民以食而生。基圖肇建,祀禮修明。神其來臨,肅恭而迎。
275
奠幣,《肅和之曲》:
276
有國有人,社稷為重。昭事之初,玉帛䖍奉。維物匪竒,敬實將之。以斯為禮,兾達明祗。
277
進俎,《凝和之曲》:
278
崇壇北向,明禋方闡。有潔犧牲,禮因物顯。大房載設,中情以展。景運既承,神貺斯衍。
279
初獻,《夀和之曲》,《武功之舞》
280
太社云高為山林,深為川澤。崇邱廣衍,亦有原隰。惟神所司,百靈效職。清醴初陳,顒然昭格。
281
句龍配云平治水土,萬世神功。民安物遂,造化攸同。嘉惠無窮,報祀宜豐。配食尊嚴,國家所崇。
282
太稷云:黍稷稻粱,來牟降祥,為民之天,豐年穰穰,其功甚大,其恩正長。乃登芳齊,以享以將。
283
后稷配云皇皇后稷,克配于天。誕降嘉種,樹藝大田。生民粒食,功垂萬年。建壇於京,歆兹吉蠲。
284
亞獻,《豫和之曲》、《文徳之舞》。
285
太社云:廣厚無偏,其體𢎞兮。徳侔坤順,萬物生兮。錫民地利,神化行兮。恭祀告䖍,國之禎兮。
286
句龍配云,周覽四方,偉烈昭彰。九州既平,五行有常,壇位以妥牲醴之將。是崇是嚴,煥然典章。
287
太稷云億兆林林,所資者穀,雨暘應時,家給人足。倉庾坻京,神介多福。祗薦其儀,昭事維肅。
288
后稷配云躬勤稼穯,有相之道。不稂不莠,實堅實好。農事開國,王基永保。有年自今,常奉蘋藻。
289
終獻,《豫和之曲》:《文徳之舞》,詞同亞獻。
290
徹豆,《雍和之曲》:
291
禮展其勤,樂奏其節。庶品苾芬,神明是達。有嚴執事,俎豆乃徹。穆穆雍雍,均其欣悅。
292
送神,《安和之曲》:
293
維壇潔清,維主堅貞。神之所歸,依兹以寧。土宇靖安,年穀順成。祀事昭明,永致昇平。
294
望瘞《時和之曲》:
295
晨光將發,既侑既歆。瘞兹牲幣,達於幽隂。神人和悅,實獲我心。永乆禋祀,其始於今。
296
等謹按《明史樂志》第一云:「圜丘奏迎神、中和等九曲,方丘同太社、太稷,易迎神曰廣和省奉牲。餘並與方丘同」。曲詞各異。今此九曲即樂志第二所載現有進俎凝和一曲,與二丘奉牲奏凝和同,並未嘗省也。志一殆以奉牲、進俎為兩事耶?且志二詳載洪武元二年及八年二丘樂章,皆不稱奉牲而稱進俎,又寧可云省奉牲」也。
297
洪武十一年,合祭太社稷樂章。
298
迎神,《廣和之曲》:
299
予惟土穀兮造化工,按王圻續通考㑹典,俱作「功」為民立命兮當報崇民,歌且舞兮朝按王圻續通考作期雍雍,備筵率職兮候迓迎,想聖來兮祥風生,欽當稽首兮告按㑹典、王圻續通考俱有「拜」字年豐。
300
初獻,《夀和之曲》:
301
氤氲氣合兮物遂䝉。民之立命兮荷隂功。予將玉帛兮,獻㣲衷,初斟醴薦兮民福洪。
302
亞獻,《豫和之曲》:
303
予令樂舞兮再捧觴,願神昭格兮軍民康。思必穆穆兮靈洋洋,感恩厚兮拜祥光。
304
終獻熙按王圻《續通考樂律志俱作「寧」和之曲干。羽飛旋兮酒三行,香烟繚繞兮雲旌幢。予今稽首兮忻且惶,神顔悅兮霞彩彰。
305
徹饌,《雍和之曲》:
306
粗陳㣲禮兮神喜將,琅然絲竹兮樂舞揚。願祥普降兮遐邇方,烝民率土兮盡安康。
307
送神,《安和之曲》:
308
氤氲氤氲兮祥光張。龍車輦兮駕飛揚。遙瞻稽首兮去何方,民福留兮時雨暘。
309
望瘞,《時和之曲》:
310
捧殽羞兮詣方,鳴鑾率舞兮聲鏗鏘。思神納兮民福昻。予稽首兮謝恩光。
311
等謹按:是時罷句龍棄配位,以仁祖配享,其配位更不製樂章者四年,己有配位,不別奏樂之詔也。至奠幣、進俎未見改作,亦不云仍用舊詞。後嘉靖十年樂章亦闕,此二奏將省之耶,抑史略之耶?觀初獻有予將玉帛云云,而嘉靖十年樂章初獻,亦有菲幣在笥」云云。似屬并省。
312
嘉靖十年,初定帝社稷樂章。隆慶元年,罷迎神《時和之曲》:
313
東風兮地脉以融,首務兮稼穡之工秋祭云:金風兮萬寶以充,忻成兮稼穡之工。。祀神於此兮苑中,願來格兮慰予衷。初獻《夀和之曲》:
314
神兮臨止,禮薦清醇。菲幣在笥,初獻式遵。神其鑒兹,享斯藻蘋。我祀伊何,祈報是因。神兮錫祉財按史志作則照㑹典改阜吾民。
315
亞獻,《雍和之曲》:
316
二觴載舉,申此殷勤。神悅兮以納,祥靄兮氤氲,終獻《寧和之曲》:
317
《禮終兮酒《三》行,喜按《樂律志》作嘉茂實兮黍稷,梁農事待兮豐康,予稽首兮以望。
318
徹饌,《保和之曲》。
319
祀事告終,三獻既周,徹之罔遲,惠注田疇,迓以休貺,庇兹有秋。
320
送神,《廣和之曲》:
321
耕耨伊首秋祭云:「耕耨告就」,力事豆籩,粢盛頼之,於此大田。予將以祀,神其少延。願留嘉祉,副我潔䖍,肅駕兮雲旋,普予兮有年。
322
望曲同送神。
323
《明史禮志》曰:「隆慶元年,禮部言:帝社稷之名,自古所無,嫌於煩數,宜罷」。從之。
324
等,謹按嘉靖實録云帝社帝稷壇不設奠玉,此初獻所以,但云菲幣在笥也。至二十二年八月,以得瑞麥,嘉禾遣宫攝祭欽降樂章,命奏奠玉帛,乃借太社稷、玉奠獻。據此當有續製奠玉帛一章,今不可考矣。
325
洪武二年,分祀天神、地祗、樂章。
326
迎天神,奏《中和之曲》:
327
吉日良辰,祀典式陳,太嵗尊神,雷雨風雲按王圻《續通考》此處有「京畿山川城隍之神」。二句明㑹典同,濯濯厥靈,昭鑒我心,以候以迎,來格來歆。
328
奠帛以後,咸同朝日。
329
迎地祗,奏《中和之曲》:
330
吉日良辰,祀典式陳。惟地之祗,百靈繽紛。嶽鎮海瀆,山川城隍。內而中國,外及四方。濯濯厥靈,昭鑒我心,以候以迎,來格來歆。
331
奠帛以後,咸同朝日。
332
洪武六年,合祀天神地祗樂章。
333
迎神,《保和之曲》:
334
吉日良辰,祀典式陳。太嵗尊神,雷雨風雲。嶽鎮海瀆,山川城隍。內而中國,外及四方。濯濯厥靈,昭鑒我心。以候以迎,來格來歆。
335
奠帛以後,咸同朝日。
336
等謹案明史樂志第一云:祭太嵗、風雷、嶽瀆迎神奏中和,奠帛奏安和,初獻奏保和,亞獻奏肅和,終獻奏凝和,徹豆奏夀和,送神奏豫和,望燎奏熙和,此即合祀天、神地祗樂章也。乃樂志第二載此除迎神改保和外,餘並同朝日、朝日則奠幣保和,初獻安和,亞獻中和、終獻肅和,徹饌、凝和送神夀和望燎、豫和曲名節奏殊別。
337
嘉靖九年,復分祀天神地祗樂章。 隆慶元年罷按《禮志》云:「禮臣言天神地祇已從祀南北郊,其仲秋神祗之祭不宜復舉。令罷之」。迎天神《保和之曲。
338
吉日良辰,祀典式陳。景雲甘雨,風雷之神。赫赫其靈,功著生民。參贊元化,宣布蒼仁。爰兹報祀,鑒斯藻蘋。奠帛以後,俱如舊。
339
迎地祗,《保和之曲》:
340
吉日良辰,祀典式陳。靈嶽方鎮,海瀆之神。京畿四方,山澤羣真。毓靈分隅,福我生民。薦斯享報,鑒我恭寅,奠帛以後,亦如舊。
341
洪武四年祀周天星辰樂章。
342
迎神,《凝和之曲》:
343
星辰垂象,布列元穹。擇兹吉日,祀禮是崇。濯濯厥靈,昭鑒我心。謹候以迎,庶幾來歆。
344
奠帛,《保和之曲》,詞同朝日。
345
初獻,《保和之曲》:
346
神兮既留,品物斯薦。奉祀之初,醴酒斯奠。仰惟靈耀,以享以歆。何以侑觴,樂奏八音。
347
亞獻《中和之曲》:
348
神既初享,亞獻再升。以酌醴齊,仰薦於神。洋洋在上,式燕以寧。庶表㣲衷,交於神明。
349
終獻,《肅和之曲》:
350
神既再享,終獻斯備。不腆菲儀,式將其意。薦兹酒醴,成我常祀。神其顧歆,永言樂只。
351
徹豆,《豫和之曲》:
352
祀事將畢,神既歆只,徹兹俎豆,以成其禮,惟神樂欣,無間始終。樂音再作,庶達㣲悰。
353
送神,《雍和之曲》,詞同朝日。
354
望燎,《雍和之曲》:
355
神既享祀,靈馭今旋,燎烟既升,神帛斯焚。巍巍霄漢,倐焉以適。拳拳余衷,瞻望弗及。
356
嘉靖八年祀太嵗月將樂章。
357
迎神
358
吉日良辰,祀典式陳,輔國佑民,太嵗尊神,四時月將,功曹司辰,濯濯厥靈。昭鑒我心,以候以迎。來格來歆,奠帛以後,俱與神祗壇同。
359
㑹典曰神祗壇。隆慶元年議罷,惟太嵗月將特祭於山川壇如初。
360
洪武元年宗廟樂章。
361
迎神,《太和之曲按王圻續通考作中和明㑹典同慶源發祥,世徳惟崇,致我眇躬,開基建功京都之中,按㑹典,王圻續通考俱作內。親廟在東,惟我子孫永懐祖風,按㑹典,王圻續通考樂志作風者,豈永樂後改𦕈躬為祖宗,因又改宗為風,以避重複耶?氣體則同,呼吸相通,來格來崇,皇靈顯融。
362
奉冊寶,《熙和之曲》時享不用
363
維水有源,維木有根。先世積善,福垂後昆。冊寶鏤玉,徳顯名尊。祗奉禮文,仰答洪恩。
364
進俎,《凝和之曲》時享不用
365
明明祖考,妥神清廟。薦以牲牷,匪云盡孝,願通神明,願成治效。此帝王之道,亦祖考之教。
366
初獻,《夀和之曲》、《武功之舞》按《樂志》一云:初獻則徳懿、熙仁,各奏樂舞。亞、終獻,則四廟共之
367
徳祖廟云:「思皇高祖穆然,深元其逺,厯年其神在天。尊臨太室,餘慶綿綿,歆於几筵,有永其傳」。
368
懿祖廟云:「思皇曽祖,清勤純古,田里韜光,天篤其祜,佑我曽孫,宏開土宇,追遠竭䖍,勉遵前矩」。
369
熙祖廟云:「維我皇祖,淑後貽謀,盛徳靈長,與泗同流,發於孫枝,明禋載修,嘉潤如海,恩何以酬?」
370
仁祖廟云維我皇考,既淳且仁。弗耀其身,克開嗣人。子有天下,尊歸於親。景運維新,則有其因」。
371
亞獻,《豫和之曲》、《文徳之舞》:
372
對越至親,儼然如生。其氣昭明,感格在庭。如見其形,如聞其聲。愛而敬之,發乎中情。
373
終獻,《熙和之曲》,《文徳之舞》
374
承先按㑹典、王圻《續通考俱作「前」人之徳,化家為國,母曰予小子,基命成績,欲報其徳,昊天罔極,慇懃三獻,我心悅懌,徹豆《雍和之曲。
375
樂奏具,按㑹典、王圻續通考俱作儀。肅神其燕嬉,按王圻續通考同㑹典,乃作「娯」,恐當作「娭」。告成於祖,亦右皇妣,敬徹不遲,以終祀禮,祥光煥揚,錫以嘉祉。
376
送神,《安和之曲》:
377
顯兮幽兮,神運無迹。鑾馭逍遥,安其所適。其靈在天,其主在室。子子孫孫,孝思無斁。
378
王圻《續通考》曰:朝享太廟諸樂章,詔梁寅等分撰。二十一年更定,初獻合奏餘並同思皇先祖,耀靈於天,源衍慶流,由高逮元,元孫受命,追逺其先。明禋世崇,億萬斯年。
379
等謹案永樂以後改迎神章「致我眇躬」句為助我祖宗」又改終獻章首四句,為「惟前人之功,肇膺天厯,延及予史志誤作於照㑹典改小子爰受方國餘並同,嘉靖十五年孟春九廟特享樂章。
380
太祖廟迎神,《太和之曲》:
381
「於皇於皇兮,仰我聖祖,乃武乃文,攘夷正華,為天下大君,粤按粤字史志脫,照㑹典添。比隆於古,越比放勛,肇造王業,佑啓予小,按史志作「子」照,㑹典改。孫功徳超邁,太室攸尊,首稱春祀,誠敬用申,維神格思,萬世如存。
382
初獻,《夀和之曲》:
383
薦帛於篚,潔牲於俎,嘉我黍稷按《㑹典》作「稷黍,酌我清酤。愚孫毖祀,奠獻初舉。翼翼精誠,對越我皇祖。居然顧歆,永錫純祜。
384
亞獻,《豫和之曲》:
385
籥舞既薦按㑹典樂律志俱作「遷」八音洋洋,工歌喤喤。醇醴載羞,齊明其將之。永佑於子孫,嵗事其承之。俾嗣續克承,百世其保之。
386
終獻,《寧和之曲》:
387
三爵既崇,禮秩有終。盈溢孚顒,顯相肅雍。惟皇祖格哉,以繹以融,申錫無窮。暨於臣民,萬福攸同。徹饌,《豫和之曲》:
388
禮畢樂成,神悅人宜。籩豆靜嘉,敬徹不遲。穆穆有容,秩秩其儀。益祗以嚴,矧敢斁於斯。
389
還宮,《安和之曲》:
390
於皇斯祖,陟降在天。清廟翼翼,禋祀首䖍。明神既留,寢祏按《史志》誤作「祐」,照㑹典改。靜淵介福綏祿,錫䕃綿綿,以惠我家邦,於萬斯年。
391
成祖廟迎神,《太和之曲》:
392
於維文皇,重光是宣。克戡內難,轉坤旋乾。外讋百蠻,威行八埏。貽典則於子孫,不忘不愆。聖徳神功,格於皇天。作廟奕奕,百世不遷。祀事孔明,億萬斯年。三獻徹饌還宮,俱與太祖廟同。
393
仁宗廟迎神,《太和之曲》
394
明明我祖,盛徳天成。至治訏謨,遹駿有聲。専奠致享,惟古經是程。春祀有嚴,以迓聖靈。惟陟降在庭,以賚我思成。
395
初獻,《夀和之曲》:
396
幣牲在,按:《㑹典作「載」。陳金石在懸,清酒方獻百,執事有䖍。明神洋洋,降歆自天,俾我孝孫,徳音孔宣。亞獻,《豫和之曲》:
397
中誠方殷,明神如存。醴齊孔醇,再舉罍尊。福祿穰穰,攸介攸臻。追逺報酬,罔極之恩。
398
終獻,《寧和之曲》:
399
樂比聲歌,佾舞婆娑。稱彼玉爵,酒㫖且多。獻享維終,神聽以和。孝孫在位,受福不那。
400
徹饌,《雍和之曲》:
401
牷牲在俎,稷黍在簠。孝享多儀,格我皇祖。稱歌進徹,髦士膴膴。孝孫受福,以敷錫於下土。
402
還宮,《安和之曲》:
403
犆享孔明,物備禮成,於昭在天,以莫不聴神明按《會典》作「明神」。即安維華寢,是憑肇祀,迄今百世,祗承宣廟。英廟、憲廟,俱與仁廟同。
404
孝廟。迎神,《太和之曲》:
405
列祖垂統,景運重熙,於維孝皇,敬徳允持,用光於大烈,化被按史志》作彼,照㑹典改。烝黎,專廟以享,經禮攸宜,俎豆式陳,庶幾來思。
406
初獻,《夀和之曲》:
407
粢盛孔蠲,腯肥牷牲。考鼓淵淵,萬舞躚躚。清醑初酌,對越在天。明神居歆,式昭厥䖍。
408
亞獻,《豫和之曲》:
409
祀事孔勤,精意未分。樂感鳳儀,禮䖍駿奔。醖齊挹清,載奠瑤尊。神其格思,福祿來臻。
410
終獻,《寧和之曲》:
411
樂舞既成,獻享維終。明明對越,彌篤其恭。篤恭維何?明徳是崇。神之聽之,萬福來同。
412
徹饌,《雍和之曲》:
413
牲牢醴陳,我享我將。黍稷蘋藻,潔白馨香。徹以告成,降禧穰穰。神錫無彊,祐我萬方。
414
還宮,《安和之曲》:
415
禮享既洽,神御聿興,廟寢煌煌,以憑以寧,維神匪遐,上下在庭,於寢孔安,永底我烝民之生,武廟迎神,《太和》之曲按《史志》脫下四字,照㑹典添。列祖垂統,景運重熙。於維武皇,昭徳敕威,用剪除奸兇,大業弗隳。專廟以享,經禮攸宜,俎豆式陳,庶幾來思。
416
三獻及徹饌、還宮,俱與孝廟同。
417
等謹按明㑹典,直以睿廟六章列武廟,前躋僖之逆,史志正之。
418
睿廟。迎神,《太和之曲》:
419
於穆神皇,秉徳凝道,仁厚積累,配於穹昊,流慶顯休,萃於眇躬,施於無窮,以似以續,以光紹我皇宗,惟兹氣始,俎豆是供。循厥典禮,式敬式崇,神其至止,以鑒愚衷。
420
初獻,《夀和之曲》:
421
制帛牲牢,庶羞芬膫。玉戚朱干,協於韶簫。清醑在筵,中情纒綿。神之格思,儀形僾然。
422
亞獻,《豫和之曲》:
423
瑤爵再陳,侑以工歌。籥舞蹌蹌,八音諧和。孝思肫肫,感格聖靈。致慤則存,如聞其聲。
424
終獻,《寧和之曲》:
425
儀式弗踰,奠爵維三。樂舞雍容,以雅以南。仰仁源徳澤,岳崇海淵。願啓我子孫,緝熙光明。維兩儀是參,徹饌《雍和之曲》:
426
嘉饌甘只,亦既歆只。登歌迅徹,敬終維始。惟神孔昭賚,永成於孝矣。
427
還宮,《安和之曲》:
428
幽顯莫測,神之無方,祀事既成,神返諸帝鄉,申發休,祥俾按「俾」字史志脫,照㑹典𣷹。䕃嗣蕃昌宜君兮宜王,厯世無彊」。嘉靖十五年,定九廟時祫樂章。
429
孟夏迎神,《太和之曲》:
430
序届!夏首兮風氣薰,禮嚴時祫兮戞擊鐘。鼖迎羣主,來合享交,歆於皇列。聖正南面,以申崇報。皇勲。初獻,《夀和之曲》:
431
瞻曙色,方昕仰。列聖在上,奠金觥而捧幣紋。小孫執盈兮,敢不懼慇。
432
亞獻,《豫和之曲》:
433
思皇祖,仰聖神,來列主,㑹太宸時,祫修循古倫,惟聖鑒歆,愚孫忱、恂。
434
終獻,《寧和之曲》:
435
齊醴清兮麥熟新。籩豆潔兮孝念申。仰祖功兮宗徳,願降祐兮後人。
436
徹饌,《雍和之曲》:
437
樂終兮禮成,告玉振兮訖金聲。徹之弗違,以肅精誠。還宮《安和之曲》:
438
三獻就兮祖宗鑒享,一誠露兮念維長,思弗盡兮思弗忘,深荷徳澤之啟佑,小孫惟願以餘光。神返宮永安,保家國益昌。
439
孟秋。迎神,《太和之曲》:
440
時兮孟秋火西流,感時毖祀兮爽氣回。喜金風兮飄來,仰祖宗兮永慕哉。秋祫是舉兮希鑒歆,小孫恭迓兮捧素裁。
441
初獻,《夀和之曲》:
442
皇祖降筵,列聖靈聫,執事恐蹎,樂舞蹁躚,小孫捧盈兮敢弗䖍。
443
亞獻,《豫和之曲》:
444
再酌兮玉漿,潔浄兮馨香。祖宗垂享兮錫允,昌萬嵗兮此禮行。
445
終獻,《寧和之曲》:
446
進酒三觥,歌舞雍韺,鐘鼓轟錚。皇祖列聖,永享愚誠。徹饌,《雍和之曲》:
447
秋嘗是舉,稌黍豐農。三獻既周,聖靈顯容。小孫時思,恩徳兮惟𢥞。
448
還宮《安和之曲》:
449
仰皇祖兮聖神功,祀典陳兮報莫窮。嘗祫告竣,鸞馭旋宮。皇靈在天主在室,萬陟降何有終?孟冬迎神,《太和之曲》。
450
時兮孟冬,凜以淒,感時毖祀兮氣潛回。遡朔風兮北來,仰祖宗兮永慕哉。冬祫是舉兮希鑒歆,小孫恭迓兮捧素裁。
451
三獻俱同孟秋。
452
徹饌,《雍和之曲》:
453
冬烝是舉,俎豆維豐。三獻既周,聖靈顯容。小孫時思,恩徳兮惟𢥞。
454
還宮同孟秋,但改「嘗祫」為「烝祫」。
455
嘉靖十五年定大祫樂章。
456
迎神,《太和之曲》:
457
仰慶源兮大發祥,惟世徳兮深長。時惟嵗殘大祫,洪張祖宗聖神明明,皇皇遙瞻兮頓首,世徳兮何以忘,初獻夀和之曲。
458
神之格兮慰我思。慰我思兮捧玉巵。捧來前兮慄慄。仰歆納兮是幸已而。
459
亞獻,《豫和之曲》:
460
再舉瑤漿,樂舞羣張。小孫在位,陪助賢良。百工羅從,大禮肅將。惟我祖宗,顯錫恩光。
461
終獻,《寧和之曲》:
462
思祖功兮深長,景宗徳兮馨香。報嵗事之既成兮,典則先王,惟功徳之莫報兮何以量。
463
徹饌,《雍和之曲》:
464
三酌既終,一誠感通。仰聖靈兮居歆。萬禩是舉兮,庶乎酬報之衷。
465
還宮,《安和之曲》:
466
顯兮幽兮,神運無迹,神運無迹兮化無方,靈返天兮主返室。願神功聖徳兮啓佑無終,按:終字於韻,不叶疑誤。元孫拜送兮以謝以祈。
467
嘉靖十年定大禘樂章。
468
迎神,《元和之曲》:
469
於維皇祖,肇創丕基。鍾祥有自,曰本先之。奄有萬方,作之君師。追報宜隆,以申孝思。瞻望稽首,介我休禧。初獻,《夀和之曲》:
470
木有本兮水有源,人本祖兮物本天。思報徳兮禮莫先,仰希鑒兮敢弗䖍。
471
亞獻,《仁和之曲》:
472
中觴載升,於此瑤觥,小孫奉前,願歆其誠。樂舞在列,庶職在庭,祖鑒孔昭,錫祐攸亨,按史志誤作「享」。照,㑹典改。終獻,《徳和之曲》:
473
於維兮先祖,延慶兮深髙。追報兮曷能三進兮香醪徹饌《太和之曲》:
474
芬兮豆𥸅,潔兮黍粢。祖垂歆享,徹乎敢遲。按《史志誤作「違」,照㑹典改。《禮》云:告備以訖,陳詞永裕。後人億世丕而送神,永和》之曲。
475
禘祀兮具張,佳氣兮鬱昂。皇靈錫納兮喜將,一誠通兮萬載昌。祈鑒祐兮天下康,仰源仁浩徳兮曷以量。小孫頓首兮以望,遥瞻冉冉兮。聖靈皇皇嘉靖二年御製改題興獻帝家廟祭告樂章迎神《太和之曲》。
476
秉徳奉藩,仁孝謙恭。委祉沖人,入紹大宗。故國綿邈,新此閟宫。以安明靈,萬世攸崇。祀事孔嚴,精神感通。來格洋洋,風雲景從。
477
初獻,《夀和之曲》。
478
明靈在天,陟降于庭,聲容肅然,顧兹嘗烝,舞以八佾,庶將其誠,於萬斯年,禋祀永按:王圻《續通考》作「承」承亞獻《豫和之曲》。
479
裳衣既設,籩豆更新。惟祭之豐,至養莫伸。再酌清酤,以薦明禋。有秩斯祜,錫我後人。
480
終獻,《寧和之曲》:
481
荷勤勞以生深,恩罔極舉。追崇之典,萬舞有奕。禮以三成,䖍恭無斁。江漢湯湯,延我世澤。
482
徹饌,《雍和之曲》:
483
菲薦具陳,既歆既享。敬徹不遲,顧瞻下上。濯濯厥靈,式慰遐想。嘏告以慈,錫之景貺。
484
還宮,《安和之曲》:
485
倏來忽往,神化無方。風馭雲軿,返於帝鄉。祥光奕奕,旌斾央央。衣冠在廟,孝思不忘。
486
嘉靖五年,御製世廟樂章。
487
迎神,《永和之曲》:
488
初獻,《清和之曲》:
489
亞獻,《康和之曲》:
490
終獻,《沖和之曲》:
491
徹饌,《太和之曲》:
492
送神,《寧和之曲》詞俱闕
493
嘉靖十七年九月,上成祖、睿宗廟號樂章成祖廟。迎神,《太和之曲》:
494
天眷不遲,誕降我皇祖,夙秉文徳,聿昭聖武。攘除姦兇,戢寧寰宇,維典章未備,翳孝孫是補。大號鴻名,卓絶千古。寶冊攸躋,精禋斯舉。將降休兮聖靈騰,爐烟兮燎炬尚來格來,歆以篤天之祜。
495
舉冊寶,《熙和之曲》:
496
於穆文祖,貽我丕基。昊天罔極,永言孝思。爰薦徽稱,以協民彞。勒賁琬琰,昭哉厥詞。以詔於萬世,神其聴之。
497
初獻,《夀和之曲》:
498
制帛孔純,滌牲腯肥。黍稷醴羞,蠲潔芬馡。穆穆孝孫,敬徳淵微。獻享初陳,仰威顔其靡違。
499
亞獻,《豫和之曲》:
500
干戚武成,於昭神功。文治太平,沕穆皇風。樂舞既遷,禮儀肅雍。奠獻載將,致其孚顒。願申佑我孝孫,萬福攸同。
501
終獻,《康和之曲》:
502
三爵既登,禮秩斯成。駿奔就列,虎拜盈庭。匪臣工之䖍,孝孫之徳孔明。錫皇釐於普天,奠邦家兮永寧。徹饌,《永和之曲》:
503
古禮之經,有儀有節,將享既終,登歌以徹,祀事利成,神人胥悅。惟孝孫之衷情,猶纒綿其糾結,送神安和之曲。
504
髙皇謨烈,我祖是成。誕垂裕於後昆,孝孫是徵。稽古酌今恭,薦兹尊稱。奕奕閟宮,嵗事有恒。子子孫孫,百世其承。按㑹典衍之字,照樂《律志》,刪睿宗廟。。迎神,《太和之曲》:
505
於皇烈考,濬發慶源,欽明宣哲,敦徳允元,克昌厥祚,以釐我子孫。筮薦徽稱,惟大徳是尊,惟烈考鑒兹,臨享如存。
506
舉冊寶,《熙和之曲》:
507
月吉兮良辰,薦鴻號兮受命溥將。日星赫奕兮,玊冊輝煌。啓中興兮七葉,頌貞符兮萬方。
508
初獻,《夀和之曲》:
509
載清酤兮,犧尊瑟笙。喤喤兮,鐘鼓於論樂,一奏兮爵一獻。靈來享兮鑒兹熏熏。
510
亞獻,《豫和之曲》:
511
瑤觴濯兮元酒登,懐明徳兮薦椒馨。翳昭考兮陟降在庭,顧孝享兮靈心載寧。
512
終獻,《康和之曲》:
513
三獻畢,陳八音。舉百辟,相予祀事。毖愛敬極兮,揚名始。兾皇考兮,綏孝子。
514
徹饌,《永和之曲》:
515
笙鏞止豆籩徹,禮莫愆,孝靡竭。神具醉兮,以莫不懌。賚我思成兮,純嘏是錫。
516
降座,《安和之曲》。
517
神之來,思天路,修神之去思路寢。幽幽既安,既妥兮靡淹留。奠宗祊兮,永錫洪庥。
518
嘉靖十七年九月,睿宗升祔,九廟合享樂章,迎神《太和之曲》:
519
太室巍巍,九廟肇祀,皇聖居歆,惟昭按:㑹《典》衍《考字》照《樂律志》刪假只昭假維何欣。天倫攸敘,宗祏有嚴。開萬禩伊始初獻,《夀和之曲》:
520
酌彼鬱鬯,玉瓉是將。敬哉捧盈,有飶其香。儼皇祖在上,八聖在旁。合享交欣,天容洋洋。
521
亞獻,《豫和之曲》:
522
樂奏既和,禮嚴再獻。黃流載觴,玉露斯湛。烝畀祖考,式衎以宴。神其醉止,用嘉我明薦。
523
終獻,《寧和之曲》:
524
玉齊維醑,萬舞盈廷。尊祖享親,樂奏禮行。式序式和,祀事孔明。於赫聖靈兮,賚我思成。
525
徹饌,《雍和之曲》:
526
籩豆有踐兮,敬徹不遑。禮儀卒度兮,既敕既匡。神之聴之兮,昭格洋洋。保我子孫兮,惠錫無疆。《送神《安和之曲》:
527
按㑹典作靈照,樂律志改。。輿肅肅兮靈駕歸,閟宫侐兮瞻依我。其夙夜兮敬敢違,願言顧歆兮,俎豆光輝。嘉靖十七年十一月,加上太祖諡號,樂章。迎神,《太和之曲》:
528
繄中夏之遘艱兮,汙羶羣皇。天厭亂兮眷求大君,降錫元命兮挺生聖。神惟我太祖兮,首出人倫一戎衣奄四海兮為帝王真。
529
舉冊寶,《鴻和之曲》:
530
皇祖受命兮闢乾坤,驅逐異物兮復中,原陳常時夏按《樂律志》作「立綱陳紀兮佑元元,克配彼天兮功髙業。尊寅薦册寶兮鑒我曽孫。
531
初獻,《崇和之曲》:
532
苾彼玉瓉兮酌黃流,敬而將之兮冕凝旒。有赫在上兮,右享羊牛。按《樂律志》作「儼圜丘」三字保我子孫兮,永荷鴻庥」。亞獻《豫和之曲》:
533
於皇祖兮,帝中華廓。清氣氛兮,一統為家。除兇雪恥兮,功蔑以加,視湯武兮,徳音不瑕。
534
終獻,《永和之曲》:
535
爵三獻兮㫖酒熏,樂和鳴兮萬舞肅。陳率百辟兮偕駿奔,衎我祖兮神忻忻。
536
徹饌,《彰和之曲》:
537
孝享畢兮禮弗愆,羃牲俎兮徹豆籩。於昭對越兮神在天,益篤皇祜兮萬斯年。
538
還宮,《綏和之曲》:
539
薦鴻號兮大禮成,仰瞻威赫兮陟降在庭。列聖左右兮懽忻合,并鐘鼔響答兮祀事孔明。粤有大徳兮必得其名,天地罔極兮欲執奚能,庶幾鑒享兮寸草微。誠永賴祉福兮用保我後人。
540
嘉靖十八年,獻皇后祔廟樂章。
541
迎神,《太和之曲》:
542
肅肅清廟,駿奔在焉。奉我母慈,升祔告䖍。百禮有壬,八音在宣。惟列聖降靈,臨享一筵。
543
初獻,《夀和之曲》。
544
清酤載酌,筐帛既陳。肴核維旅,有飶其芬。玉瓉初舉,翼翼欽欽。以衎我祖考,庶幾格歆。
545
亞獻,《豫和之曲》:
546
苾彼黃流,酌言至再。以烝以享,必敬必戒。惟九聖在天,景福是介。伊嘏考妣,俾式昌以大。
547
終獻,《寧和之曲》:
548
爵獻既終,鏞鼔有翼。濟濟蹌蹌,率我百辟。於皇聖神,既歆既懌。惠我無疆,保子孫千億。
549
徹饌,《雍和之曲》:
550
享禮既備,豆徹敢違。終事有嚴,敬而將之。肇祀孔明,式永我孝思。
551
送神,《安和之曲》:
552
瞻雲駕兮翩翩,神洋洋兮在天。清廟兮肅肅。奉烝嘗兮,於萬斯年。
553
洪武七年,御製祀歴代帝王樂章。
554
迎神,《雍和之曲》:
555
仰瞻兮聖容,想鑾輿兮景從,降雲衢兮後先,來俯鑒兮微衷,荷聖靈兮蒼生,有崇睠諸帝兮,是臨予頓首兮幸䝉。
556
奠帛,《安和之曲》按《史志作保和,照王圻《續通考樂律志改。秉微誠兮動聖躬,來列坐兮殿庭。予今願兮効勤,奉禮帛兮列酒尊。鑒予情兮忻享,方旋駕兮雲程。初獻《保和之曲》、《武功之舞》
557
酒行兮爵盈,喜氣兮雍雍。重荷蒙兮,載瞻載崇。羣臣忻兮躍從,願覩穆穆兮聖容。
558
亞獻,《中和之曲》,《文徳之舞》:
559
酒斟兮禮明,諸帝熙和兮悅情。百職奔走兮滿庭。陳籩豆兮數重,亞獻兮願成。
560
終獻,《肅和之曲》、《文徳之舞》
561
獻酒兮至終早。整雲鸞兮將還宮。予心眷戀兮神聖。欲攀留兮無從。躡雲衢兮緩行。得遙瞻兮達九重。徹饌《凝和之曲:
562
納殽羞兮領陳。烝民樂兮幸生。將何以兮崇報。惟嵗時兮,載瞻載迎。
563
送神,《夀和之曲》:
564
旛幢繚繞兮導來蹤,鑾輿冉冉兮歸天宮。五雲擁兮祥風從,民歌聖佑兮樂年豐。
565
望燎,《豫和之曲》:
566
神機不測兮造化功,珍羞禮帛兮薦火中。望瘞庭兮稽首,願神鑒兮寸衷。
567
洪武六年定祀先師孔子樂章。
568
明史樂志》曰:「釋奠,孔子初用大成登歌舊樂」。洪武六年,始命詹同、樂韶鳯等更製樂章」。
569
迎神,《咸和之曲》:
570
大哉宣聖,道徳尊崇!維持王化,斯民是宗。典祀有常,精純益隆。神其來格,於昭聖容。
571
奠帛,《寧和之曲》:
572
自生民來,誰底其盛。惟王神明,度越前聖。粢帛具陳,禮容斯稱。黍稷非馨,惟神之聴。
573
初獻,《安和之曲》:
574
大哉聖王,實天生徳。作樂以崇,時祀無斁。清酤惟馨,嘉牲孔碩。薦羞神明,庶幾昭格。
575
亞終獻,《景和之曲》:
576
百王宗師,生民物軌。瞻之洋洋,神其寧止。酌彼金罍,惟清且旨。登獻惟三,於戲成禮。
577
徹饌,《咸和之曲》:
578
犧象在前,豆籩在列。以享以薦,既芬既潔。禮成樂備,人和神悅。祭則受福,率遵無越。
579
送神,《咸和之曲》:
580
有嚴學宫,四方來宗,恪恭祀事,威儀雍雍,歆格惟馨,神馭旋復,明禋斯舉,咸膺百福。按王圻《續通考》、《樂律志》並云望燎同送神㑹,《典史志》俱無之。
581
嘉靖十年,改宣聖曰孔聖,惟王曰惟師聖王曰聖師。等。謹按《明㑹典》所載六曲,與《明史樂志》同。據《樂志》云云,應是詹同等所更製矣。考之《宋元樂志》,則迎神咸和一曲,即元襲宋舊迎神凝安》曲詞奠帛寧和》一曲,即宋元奠帛《明安》曲。詞初獻安和》一曲,即宋元正位酌獻《成安》曲、詞亞終獻景和》一曲,即宋元亞終獻文安》曲詞。徹饌《咸和》一曲,即宋元徹豆《娛安》曲詞。送神《咸和》一曲,即宋元送神《凝安》曲詞。其《迎神》等五曲,皆大晟樂府所撰。而《徹饌》一曲則又《大晟》襲景祐之舊也。然則終明世用《大晟》舊樂,洪武所定嘉靖所改,皆是物也。詹同等所製,竟安在耶?此與元製新曲而不用正同,殊不可解。洪武二年享先農樂章。
582
迎神,《永和之曲》:
583
東風啓蟄,地脈奮然。蒼龍掛角,奕奕天田。民命惟食,創物有先。圜鍾既奏,有降斯筵。
584
奠帛,《永和之曲》按王圻續通考樂律志》俱作「夀和」。帝出乎震,天發農祥。神降於筵,藹藹洋洋。禮神有帛,其色惟蒼。豈伊具物,誠敬之將。
585
進俎,《雍和之曲》按此章㑹典王圻《續通考樂律志》俱闕,未詳所以。制帛既陳,禮嚴奉牲。載之於俎,祀事孔明。簠簋攸列,黍稷惟馨。民力普存,先嗇之靈。
586
初獻,《夀和之曲》按王圻《續通考樂律志》俱作豫和」。九穀未分,庶草攸同。表為嘉種,實在先農。黍稌斯豐,酒醴是供。獻奠之初,以祈感通。
587
配位云,厥初生民,粒食其天,開物惟智,䆳古奚傳思文后稷農官之先,侑神作主,初獻惟蠲。按配位三章,㑹典,王圻續通考》俱無之,豈四年有配位不別奏樂之詔,故減去耶?亞獻《夀和之曲》按王圻《續通考》、《樂律志》俱作「安和」倬彼甫田其隰,其原耒耜云:「載御之間,報本思享,亞獻惟䖍,神其歆之,自古有年。
588
配位云后稷配天,興於有邰。誕降嘉種,有栽有培。俶載南畝,祇事三推。佑神再獻,歆我尊罍。
589
終獻,《夀和之曲》按王圻《續通考》、《樂律志》俱作「寧和」。帝耤之典,享祀是資。潔豐嘉栗,咸仰於斯。時維親耕,享我農師。禮成於三,以訖陳詞。
590
配位云「嘉徳之薦,民和嵗豐,帝命率育,報本之功,陳常時夏,其徳其功。齊明有格,惟獻之終」。
591
徹饌,《永和之曲》按王圻《續通考》、樂律志》俱作雍和。於赫先農,歆此潔脩。於篚於爵,於饌於羞。禮成告徹,神惠敢留。餕及終畝,豐年是求。
592
送神,《永和之曲》按王圻《續通考樂律志》俱作「景和」神無不在、於昭于天,曰迎,曰送於享之筵,冕衣按《㑹典》、王圻《續通考》《樂律志》俱作冠裳。在列金石在懸,往無不之。其佩翩翩,望太和之曲。
593
祝帛牲醴先農,既歆不留。不䙝瘞之,厚深有幽,其有赫其臨。曰禮之常,匪今斯今。
594
嘉靖九年,定享先𧖟樂章。
595
迎神,《貞和之曲》:
596
於穆惟神,肇啓蠶桑。衣我萬民,保我家邦。兹舉曠儀,春日載陽。恭迎霞馭,靈氣洋洋。
597
奠帛,《夀和之曲》:
598
神其臨只,有苾有芬。乃獻玉齍,乃奠文纁。仰祈昭鑒,淑氣氤氲。顧兹𧖟婦,祈祈如雲。
599
初獻,曲同奠帛。
600
亞獻,《順和之曲》:
601
載舉清觴,𧖟事孔明。以格以享,鼔瑟吹笙。隂教用彰,坤儀允貞。神之聴之,鑒此禋誠。
602
終獻,《寧和之曲》:
603
神之格思,桑土是宜。三繅七就,惟此繭絲。獻禮有終,神不我遺。錫我純服,藻繪皇儀。
604
徹饌,《安和之曲》:
605
俎豆具徹,式禮莫愆。既匡既敕,我祀孔䖍。我思古人,葛覃惟賢。明靈歆只,永顧桑阡。
606
送神,《恒和之曲》:
607
神之升矣,日霽霞蒸,相此女紅,杼軸其興,兹返元宮,鸞鳯翔騰,瞻望弗及,永錫嘉徵。
608
望燎,曲同送神。
609
祀海神樂章
610
迎神:
611
金節晃兮繽繙,翥翠華揺兮葳㽔。舉沆瀣兮駕旬始。屏翳驅兮豐隆駛,鞭雷霆兮叱風雨。逆惟怒兮惠惟喜。香芬茀兮景淒靡。羌洋洋兮如誶。語神兮神兮斯戾止。
612
禮神
613
鼓鐘奏兮鏜鏜,簫管揚兮琅琅。帛有元兮玉有璜。羌煜煜兮爛盈廂。黍稷芬兮,有苾其芳。簠簋飾兮,厥文孔章。肅元端兮斂衣裳。儼誠敬兮靡不將。神兮神兮假有光。
614
初獻
615
爵初獻兮誠已萃,鼻欲嚏兮志不悖。衣冠肅兮容體懿。昭對越兮凝念慮。答元功兮靡自媚。瞭予鑒兮饗予意。時雨暘兮醖和,氣蓊穰穰兮育羣類。神兮神兮民所庇。
616
亞獻
617
爵再獻兮誠正精,虛室白兮靈府澄。澄震雷迅兮神靡驚,匕鬯安兮端不傾。犧尊圭瓉兮兩楹,太羮元酒湛且明。民與嘉貺國與禎,千古萬古恒不攖。神兮神兮予爾盟。
618
終獻
619
爵終獻兮誠彌篤,神安娯兮光耀燭。宥災𤯝兮降釐祿。柄予奮兮梮禍福。失恒道兮殃品物。陵為波兮川為陸,稼不登兮人不育。苦墊溺兮慉怨讟,神兮神兮爾之辱。
620
承釐。
621
膳膏芬兮酹酒溫,罍尊彛俎羅繽紛。明禋傑制全本文,既醉既飽神載欣嘉貺蕃釐乃爾分。惕息受命如有聞,錫爾人民錫爾馨。
622
樂神
623
擁靈姬兮侍元女蠵吹笙兮鼉擊鼔,長鯨清歌,老蛟舞河伯行酒御龍脯。百神效順,恩湛溥嘘為清風噀為雨,風雨維時澤下土神兮神兮樂何許,終國家兮萬萬古。
624
送神
625
飈輪展兮雲為衢,羽葆張兮蜺化旗,雷公蹕道俾雨師,電母舉鞭驅封夷,千騎萬騎魚龍隨山為烈兮,川為移去矣。直與元㝠期神不厭兮,民永禧年年嵗嵗春秋祠。
626
等謹按:此與代祀《大濟樂章樂志》不收,《會典》亦未之見。考之《禮志,洪武二年,命官十八人《罪惟録》曰:都督孫遇儛等,祭天下嶽鎮海瀆之神。三年,詔定嶽鎮海瀆神號,遣官以更定神號告祭盡去前代所封名號如四海,直稱某海之神。濟瀆直稱北瀆,大齊之神也。十年,又命官十八人分祀此樂章,不知何時所定。祭海者固可通用,祭瀆者又不知何以惟濟有之也?
627
代祀《大濟樂章》:
628
降神:
629
太行之西兮王屋之東,危巔宻岫兮實神所按王圻《續通考》作「兮」,照《樂律志》改」。「宮發」為「沇兮,注按下有注字,或應作溢,為滎注流顯,伏勢愈雄,出雲致雨兮,灌濟千秋萬嵗兮。報祀同迎神。
630
隂雨颼颼寒景流,神之來兮驂兩虬。蠙珠結佩,琅玕球。湘靈作儐原胥儔先驅欲至妖氛。收䕫魖斂跡,魍魎愁。
631
禮神
632
招揺轉兮,夜未央庭。燎舉兮天有光。象在陛兮,登歌在堂。庶羞盈俎兮醖酒盈觴。神兮神兮爾惟嘗。玉帛煌煌兮誠所將。
633
初獻
634
神兮至止御法宮,縞衣元裳蟠兩龍。元精耿兮貫白虹,休徵應兮來清風。駿奔走兮嚴百工,爵一奠兮誠始通。
635
亞獻
636
綵雲宻疇流蘇敷,錦裀重匝鸚武鋪。明靈妥兮歡且娯,慰我明兮錫以符。和氣暢兮甘霖煦,爵再獻兮誠已孚。
637
終獻
638
馮蠵鼔舞,忻且抃蜿蜒嬉逰隠。無見羣靈,百怪歘變幻。神載歆兮樂昭鑒。福我君兮夀無算,爵終獻兮誠靡間。
639
承釐:
640
天子夀考民物休。降神祉兮,該九州。尊神和氣迎神庥,虎拜稽首誠愈修。神兮神兮,良厥猷。作神羞兮,予爾尤。
641
樂神
642
吹管兮鳴簫,鼔鐘兮伐鼛都盧曼衍騰。神鼇元㝠起舞黔雷跳,神再歡兮何所昭。休嘉砰隠,妖祥消送神。
643
膏鳯輦兮排龍馬蜺,旌羽蓋兮紛布野,赭鞭鞭山兮山為赭,金戈指天兮天亦挎按挎,音枯,持也。又音彄,與摳同於此處音義俱不合,恐是馬韻「撦」,字之誤。撦,裂開也。九垓八埏兮恣上下,雲旗飛兮神去也。
644
洪武七年,定祭祀囬鑾樂歌。
645
《神降祥等曲三十九首,詞闕。
646
王圻續通考》曰:洪武癸丑,按癸丑是六年,與大政記不合。翰林院進回鑾樂歌。先是,帝以祭祀還宮,宜用樂舞生前導,遂命翰林院儒臣撰樂章,以致敬慎戒鑒意諭之曰:「古人詩歌樂曲,皆寓諷諫之意,後世樂章,惟聞頌美,無復古意矣。常聞諷諫,則使人惕然有警,若頌美之詞,使人聞之,意怠而自恃,自恃者日驕,自警者日強。朕意如此,卿等其撰述,毋有所避」。至是,儒臣上所撰神降祥、神貺惠、酣酒、色荒、禽荒諸曲凡三十九章,曰回鑾樂歌,按明樂志云命曰御鑾歌。其詞皆存規諌。其樂舞分為八隊,隊皆八人,上命禮部付樂工肄習之。
647
《明史樂韶鳳傳》曰:「洪武七年,帝以祭祀駕還,應用樂舞前導,命韶鳳等撰詞,因撰《神降祥》、《神貺惠》、《酣酒》、《色荒》《禽荒》諸曲以進。
648
太廟時享回鑾樂歌
649
《敬祖宗之曲》詞闕
650
等謹按此曲,不知何時所定,或與神歡之曲,皆即在三十九首中耶?
651
洪武二十六年定祭祀傳制樂章。
652
《萬嵗樂》與朝賀同
653
典祀之曲:
654
氤氲滿殿香,八音絲竹弄,笙簧金石音韻彰匏。土革木度,鏗鏘,髙捧降明香。吾皇誠念,詣神方,神不妄禍淫福,善理之常。
655
成化元年,視學還宫《導駕《御鑾歌》。
656
神歡之曲
657
臣聞古帝王受天命統,四方宵衣,旰食治道,章一心誠,敬感昊蒼,龍翔鳳舞,神心樂康,臣民讃時皇,萬夀無疆。
658
明㑹典曰:凡大祀天地、祭社稷、山川、幸太學,耕耤田,禮畢,囬鑾教坊樂,俱奏《神歡之曲。
659
駕至奉天門升座,百官行禮,奏《萬嵗樂》、《朝天子》之曲》,還宮,奉萬嵗樂與朝賀同
660
隆慶三年,大閲禮成,回鑾樂章。
661
《武成》之曲》
662
吾皇閲武成,簡戎旅,壯帝京。龍旗照耀虎豹營,六師雲擁甲胄明。威靈廣播,蠻夷震驚。稽首頌昇平,四海澄清。
663
洪武十八年,定王國祭社稷樂章。
664
迎神,《廣清之曲》:
665
初獻,《夀清之曲》,《武功之舞》:
666
亞獻,《豫清之曲》、《文徳之舞》:
667
終獻,《熈清之曲》,《文徳之舞》。
668
徹饌,《雍清之曲》:
669
送神,《安清之曲》:
670
《望時清之曲》詞俱闕
671
祭山川儀與社稷同,但改詣位為燎位及樂歌不同詞亦闕
672
洪武十八年定王國宗廟樂章。
673
迎神,《太清之曲》:
674
仰祖考兮徳容,陳時祝兮奉迎。思眷顧兮一氣感通。神其格兮,鑒此微衷。
675
初獻,《夀清之曲》:
676
胙土於兹兮,宗祀是承。廟奕奕兮安神靈。薦常祀兮以享以寧,禮初獻兮心屏營。
677
亞獻,《豫清之曲》:
678
祖有徳兮垂至今,享恩封兮皇恩深。仰神眷兮酒重斟,嵗烝嘗兮具來歆。
679
終獻,《熙清之曲》:
680
禮三獻兮酒在尊,思形容兮想聲音。頻瞻聴兮若見聞,神其享兮佑兹後人。
681
飲福,徹饌,《雍清之曲》:
682
祀禮兮既終,奏樂兮雍容。𥸅豆兮斯徹,儀物兮匪豐。祥光兮昭煥,神心兮感通。
683
送神、望燎,《安清之曲》:
684
惟祖考兮有靈,植厚徳兮深仁。惠子孫兮世相承,再拜送神兮鑒此衷情。
685
《明實録》曰:𢎞治十三年,命各王府宗廟禮樂,悉遵國初頒降定制。先是,寧王宸濠奏:「本國社稷、山川壇禮樂俱有舊制,惟廟祀禮樂未有定式,乞敕該部查國初曽賜王國宗廟禮樂,則申明施行,倘當時未遑,則創制頒賜,得㫖所司看詳以聞」。禮部以洪武先年學士宋濂等奏,准諸王國祭祀樂章用清字,迎神用太清等,凡六曲,今但有曲名而無曲詞,請下各王府查考。至是,靖江王府長史司具上迎神等六曲云云,禮部覆准頒行各王府一體遵守。
686
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一百十五
URN: ctp:ws927423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