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卷四十二 菜部下品

《卷四十二 菜部下品》[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1
图经衍义本草卷之四十二
2
宋通直郎辨验药材寇宗奭编撰
3
宋太医助教辨验药村许洪校正
4
菜部下品
5
苦瓠
6
味苦,寒,有毒。主大水,面目、四肢浮肿,下水,令人吐。生晋地川泽。
7
《药性论》云:瓠瓤,使。治水浮肿,面目肢节肿胀,下大水气疾。
8
陶隐居云:瓠与冬瓜气类同辈,而有上下之殊,当是为其苦尔。今瓠自忽有苦如胆,不可食,非别生一种也。又有瓠●,亦是瓠类,小者名瓢,食之乃胜瓠。凡此等,皆利水道,所以在夏月食之,大理自不及冬瓜也。●音娄。
9
《唐本》注云:瓠与冬瓜、瓠瓤全非类例,今此论性,都是瓜瓠●尔。陶谓瓠中苦者,大误矣。瓠中苦者,不入药用。冬瓜自依前说,瓠●与瓠,又须辨之。此二物苗叶相似,而实形有异,瓠味皆甜,时有苦者,而似越瓜,长者尺馀,头尾相似。其瓠●,形状大小非一。瓠,夏中便熟,秋末并枯;瓠●,夏末始实,秋中方熟,取其为器,经霜乃堪。瓠与甜瓠●体性相似,但味甘冷,通利水道,止渴消热,无毒,多食令人吐。苦瓠●为疗,一如《经》说,然瓠苦者不堪啖,无所主疗,不入方用。而甜瓠●与瓠子,啖之俱胜冬瓜,陶言不及,乃是未悉。此等元种各别,非甘者变而为苦也。其苦瓠瓤,味苦,冷,有毒。主水肿,石淋,吐,咳嗽,囊结,疰蛊,痰饮。或服过分,令人吐利不止者,宜以黍穰灰汁解。皮又煮汁渍阴,疗小便不通。
10
《日华子》云:瓠,无毒,又云微毒。除烦止渴,治心热,利小肠,润心肺,治石淋,吐蛔虫。
11
孟诜云:瓠,冷。主消渴,恶疮。又,患脚气及虚胀,冷气人不可食之,尤甚。又压热,服丹石人方可食,馀人不可辄食。
12
《外台秘要》云:治卒患肿满。曾有人忽脚跌,肿渐上至膝,足不可践地,主大水,头面遍身大肿胀满。苦瓠白瓤实,捻如大豆粒,以面裹,煮一沸,空心服七枚。至午当出水一斗。三日水自出不止,大瘦乃差。三年内慎口味也。苦瓠须好者,无靥翳,细理,妍净者,不尔有毒,不用。
13
雷公云:味苦有毒。
14
《经验方》:主消渴。
15
《肘后方》:疗中蛊毒,吐血或下血,皆如烂肝者。苦瓠一枚,水二升,煮取一升服,立吐即愈。又方:用苦酒一升,煮令消,服,神效。
16
《伤寒类要方》:治黄疸。苦葫芦瓤,如大枣许大,以童子小便二合,浸之三两食顷。收两酸枣许,分内两鼻中,病人深吸气,及黄水出,良。
17
马齿苋
18
马齿苋
马齿苋:主目盲,白翳,利大小便,去寒热,杀诸虫,止渴,破症结,痈疮。服之长年不白。和梳垢封疔疮。又烧为灰二和多年醋滓,先炙疗肿以封之,即根出。生捣绞汁服,当利下恶物,去白虫。煎为膏,涂白秃。又主三十六种风结疮,以一釜煮,澄清,内蜡三两,重煎成膏,涂疮上,亦服之。
19
《图经》曰:马齿苋,旧不著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虽名苋类,而苗、叶与人苋辈都不相似。又名五行草,以其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也。此有二种,叶大者不堪用,叶小者为胜,云其节叶间有水银,每乾之,十斤中得水银八两至十两者。然至难燥,当以木捶捣碎,向日东作架曝之,三两日即乾,如经年矣。入药则去茎节,大抵能肥肠,令人不思食耳。
20
陈藏器云:破痃癖,止消渴。又主马恶疮虫。此物至难死,燥了致之地犹活。
21
孟诜云:马齿苋,又主马毒疮,以水煮,令服一升,并涂疮上。湿癣、白秃,以马齿膏和灰涂,效。治疳痢除一切风,傅杖疮,良。及煮一碗和盐、醋等,空腹食之,少时当出尽白虫矣。
22
《食疗》云:延年益寿,明目。患湿癣,白秃,取马齿膏涂之。若烧灰傅之,亦良。作膏主三十六种风,可取马齿一硕,水可二硕,蜡三两,煎之成膏。亦治疳痢,一切风。又可细切煮粥,止痢,治腹痛。
23
《圣惠方》:治马咬,毒入心。马齿苋汤食之,差。又方:治反花疮。用一斤烧作灰,细研,猪脂调傅之。
24
外台秘要》:治癧。马齿菜阴乾烧灰,腊月猪脂和。以暖泔清洗疮,拭乾傅之,三日。
25
《千金方》:治诸腋臭。马齿草杵,以蜜和作团,纸裹之,以泥泥纸上,厚半寸,日乾,以火烧熟破,取更以少许蜜和,仍令热,先以生布揩之,以药夹腋下,令极痛难忍,然后以手巾勒两臂,即差。
26
《肘后方》:疗豌豆疮。马齿草烧灰傅疮上,根须臾逐药出。若不出,更傅,良。
27
《食医心镜》云:理脚气,头面浮肿,心腹胀满,小便涩少。马齿苋和少粳米、酱汁煮食之。又方:小儿血痢。取生马齿苋绞汁一合,和蜜一匙匕,空心饮之。
28
《产宝方》:产后血痢,小便不通,脐腹痛。生马齿菜杵汁三合,煎一沸下蜜一合,搅服。
29
《衍义》曰:马齿苋,人多食之,然性寒滑。青黛条中已著。
30
蒜也
31
味辛,温,有毒。主散痈肿,●疮,除风邪,杀毒气。独子者亦佳。归五脏。久食伤人,损目明。五月五日采。
32
《图经》曰:葫,大蒜也。旧不著所出州土,今处处皆有之,人家园圃所莳也。每头六七瓣,初种一瓣,当年便成独子葫,至明年则复其本矣。然其花中有实,亦葫瓣状而极小,亦可种之。五月五日采。谨按《本经》云:主散痈肿。李绛《兵部手集方》疗毒疮肿,号叫卧不得,人不别者。取独头蒜两颗,细捣,以油麻和,厚傅疮上,乾即易之。
33
陶隐居云:今人谓葫为大蒜,谓蒜为小蒜,以其气类相如也。性最熏臭,不可食。俗人作齑以啖脍肉,损性伐命?莫此之甚。此物惟生食,不中煮,以合青鱼鮓食,令人发黄。取其条上子,初种之,成独子葫,明年则复其本也。
34
日华子》云:蒜,健脾,治肾气,止霍乱吐泻,腹痛,除邪,辟瘟,去蛊毒,疗劳疟,冷风,痃癖,瘟疫气,傅风冷痛,蛇虫伤,恶疮疥,溪毒,沙虱,并捣贴之。熟醋浸之,经年者甚良。
35
孟诜云:蒜,久服损眼伤肝。治蛇咬疮,取蒜去皮一升,捣,以小便一升,煮三四沸通人,即入渍损处,从朝至暮。初被咬未肿,速嚼蒜封之,六七易。又,蒜一升去皮,以乳二升,煮使烂。空腹顿服之,随后饭压之,明日依前进服,下一切冷毒风气。又,独头者一枚,和雄黄、杏人研为丸,空腹饮下三丸、静坐少时,患鬼气者当汗出,即差。
36
《外台秘要》:治牙齿疼痛。独头蒜煨之,乘热截,用头以熨痛上,转易之。亦主虫痛。又方:关格胀满,大小便不通。独头蒜烧热去皮,绵裹纳下部,气立通。
37
《千金方》:治暴痢,捣蒜两足下贴之。又方:治血气,逆心烦闷,心痛。生蒜捣汁,服二升则差。
38
《梅师方》:若腹满,不能服药导之方:取独颗蒜,煨令熟去皮,绵裹内下部中,冷即易。又方:治蜈蚣咬人,痛不止。独头蒜摩螫处,痛止。又方:治蛇虺螫人,以独头蒜、酸草,擣绞傅所咬处。
39
《简要济众方》:治鼻血不止,服药不应。宜用蒜一枚,去皮细研如泥,摊一饼子如钱大,厚一豆许,左鼻血出,贴左脚心;右鼻血出,贴右脚心;如两鼻出,即贴两脚下,差。血止,急以温水洗脚心。
40
《衍义》曰:葫,大蒜也,其气极荤,然置臭肉中,掩臭气。中暑毒人,烂嚼三两瓣,以温水送之下咽,即知。仍禁冷水。又患暴下血,以葫五七枚,去梗皮,量多少入豆豉,捣为膏。可丸,即丸梧子大,以米饮下五六十丸,无不愈者。又鼻衄,烂研一颗,涂两足心下,才止便拭去。又将紫皮者,横切作片子,厚一分,初患疮发于背胁间未辨痈疽者,若阳滞于阴,即为痈;阴滞于阳,即为疽。痈即皮光赤,疽则皮肉纹起不泽。并以葫片覆之,用艾灸。如已痛灸至不痛;如不痛,灸至痛初觉,即便灸,无不效者。仍审度正,于中心贴葫灸之。世人往往不悟此疮,初见其疮小,不肯灸,惜哉!
41
42
蒜
:味辛,温,有小毒。归脾、肾。主霍乱,腹中不安,消谷,理胃,温中,除邪痹毒气。五月五日采之。
43
《图经》曰:蒜,小蒜也,旧不著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生田野中,根、苗皆如葫而极细小者是也。五月五日采。谨按《尔雅》:蒚,山蒜。释曰:《说文》云:蒜,荤菜也。一云:菜之美者,云梦之荤。生山中者名蒚。今《本经》谓大蒜为葫,小蒜为蒜。而《尔雅》、《说文》所谓蒜、荤菜者,乃今大蒜也;蒚乃今小蒜也。书传载物之列名不同,如此用药不可不审也。蒚,力的切。
44
《日华子》云:小蒜,热,有毒。下气,止霍乱吐泻,消宿食,治蛊毒,傅蛇虫,沙虱疮。三月不可食。
45
孟诜云:小蒜亦主诸虫毒,疔肿,甚良。不可常食。
46
《食疗》云:主霍乱,消谷,治胃温中,除邪气。五月五日采者上。又,去诸虫毒、疔肿、毒疮。不可常食。
47
《肘后方》:治霍乱,心腹胀满气,未得吐下。小蒜一升●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48
《兵部手集》:治疟,用蒜不拘多少,研极烂,和黄丹少许,以聚为度,丸如鸡头大,候乾。每服一丸,新汲水下,面东服,至妙。
49
《衍义》曰:蒜,小蒜也。又谓之蒚,苗如葱针,根白,大者如乌芋,子兼根煮食之。又谓之宅蒜,华佗用蒜齑,是此物。
50
51
味甘,寒。久冷人不可多食,损人动气,发疮及痼疾。一名落苏。处处有之。根及枯茎、叶,主冻脚疮,可煮作汤渍之,良。苦茄,树小有刺。其子,以醋摩疗痈肿。根亦作浴汤。生岭南。
52
《食疗》云:平。主寒热,五脏劳。不可多食,动气,亦发痼疾。熟者少食之,无畏。患冷人不可食,发痼疾。又,根主冻脚疮,煮汤浸之。
53
《胜金方》:治搕扑损,肌肤青肿方。茄子留花种通黄极大者,切作片如一指厚,新瓦上焙乾为末。欲卧酒调三钱匕,一夜消尽,无痕迹也。
54
《灵苑方》:治肠风下血,久不止。茄蒂烧存性为末,每服食前米饮调三钱匕。
55
《衍义》曰:茄子,新罗国出一种,淡光微紫色,蒂长,味甘。今其子已遍中国蔬圃中,惟此无益,并无所治,止说损人。后人虽有处治之法,然终与《本经》相失。圃人又植于暖处,厚加粪壤,遂于小满前后,求贵价以售。既不以时,损人益多,不时不食,乌可忽也。
56
马芹子
57
味甘、辛,温,无毒。主心腹胀满,下气,消食。调味用之,香似橘皮,而无苦味。
58
《唐本》注云:生水泽傍,苗似鬼针、菾菜等,花青白色,子黄黑色,似防风子。唐本先附。
59
《日华子》云:马芹,嫩时可食。子治卒心气痛,炒食令人得睡。
60
禹锡云:按《蜀本图经》云:花若芹,子如防风子而扁大。
61
《尔雅》云:茭,牛蕲。释曰:似芹,可食菜也。而叶细锐,一名茭,一名牛蕲,一名马芹。子入药用。
62
孟诜云:和酱食,诸味良。根及叶不堪食。卒心痛,子作末,醋服差。
63
芸姜
64
味辛,温,无毒。主风游丹肿,乳痈。
65
《日华子》云:芸薹,凉。治产后血风及瘀血。胡臭人不可食。
66
《别本》注云:破症瘕结血。今俗方病人得吃芸薹,是宜血病。
67
禹锡云:按孟诜云:若先患腰脚,不可多食,必加极。又,极损阳气,发口疮,齿痛。又,能生腹中虫。
68
《衍义》曰:芸薹,不甚香,经冬根不死,辟蠹,于诸菜中,亦不甚佳。
69
菠薐
70
冷,微毒。利五脏,通肠胃热,解酒毒。服丹石人食之佳。北人食肉面即平,南人食鱼鳖水米即冷。不可多食,冷大小肠。久食令人脚弱不能行,发腰痛。不与鳝鱼同食,发霍乱吐泻。
71
刘禹锡《嘉话录》云:菠薐,本西国中有,自彼将其子来,如苜蓿、葡萄,因张骞而至也。本是颇陵国将来,语讹尔,时多不知也。
72
胡葱
73
味辛,温中消谷,下气,杀虫。久食伤神损性,令人多忘,损目明,尤发痼疾。患胡臭人不可食,令转甚。其状似大蒜而小,形圆皮赤,稍长而锐。生蜀郡山谷。五月、六月采。
74
《食疗》云:胡葱,平。主消谷,能食。久食之令人多忘。根,发痼疾。又,食著诸毒肉,吐血不止,痿黄甚者。取子一升,洗煮使破,取汁停冷。服半升,日一服,夜一服,血定止。又,患胡臭、●齿人不可食,转极甚。谨按:利五脏不足气,亦伤绝血脉气,多食损神,此是熏物耳。
75
76
味甘,寒,无毒。主消渴,热痹。
77
陶隐居云:蒓,性寒,又云冷,补,下气,杂鲤鱼作羹,亦逐水。而性滑,服食家不可多啖之也。
78
《唐本》注云:蒓,久食大宜人。合鲋鱼为羹,食之,主胃气弱不下食者,至效。又宜老人,此应在上品中。三四月至七八月,通名丝蒓,味甜,体软;霜降已后至十二月,名瑰蒓,味苦,体涩。取以为羹。
79
晋书》云:张翰每临秋风,思鲈鱼蒓羹,以下气也。
80
水斳
81
味甘,平,无毒。主女子赤沃,止血,养精,保血脉,益气,令人肥健,嗜食。一名水英。生南海池泽。斳音芹。
82
陶隐居云:论斳主疗,合是上品,末解何意,乃在下。其二月、三月作英时,可作菹及熟爚食之。又有渣芹,可为生菜,亦可生啖,俗中皆作芹字。
83
《别本》注云:即芹菜也。芹有两种:荻芹,取根,白色;赤芹,取茎叶,并堪作菹及生菜。味甘,《经》云:平,其性大寒,无毒。
84
《金匮方》:春秋二时,龙带精入芹菜中。人遇食之为病,发时手青,肚满痛不可忍,作蛟龙病。肚硬糖二三升,日二度。吐出如蜥蜴二三,便差。
85
《子母秘录》:主小儿霍乱,吐痢。芹菜细切,煮熟汁饮,任性多少,得止。
86
蘩蒌
87
味酸,平,无毒。主积年恶疮不愈。五月五日日中采,乾用之。
88
图经》曰:蘩蒌,即鸡肠草也。旧不著所出州土,今南中多生于田野间,近京下湿地,亦或有之。叶似荇菜而小,夏秋间生小白黄花,其茎梗作蔓,断之有丝缕,又细而中空似鸡肠,因得此名也。《本经》作两条,而苏恭以为一物二名。谨按《尔雅》:蔜,●蒌与缕同。释曰:蔜,一名●蒌,一名蘩蒌,一名鸡肠草,实一物也。今南北所生,或肥瘠不同,又其名多,人不尽见者,往往疑为二物也。蒌音缕。
89
唐本》注云:此草即是鸡肠也,俱非正经所出。而一处说异,多生湿地坑渠之侧。流俗通谓鸡肠,雅士总名蘩蒌。《尔雅》物重名者,并云一物两名。
90
《衍义》曰:蘩蒌,鸡肠草,一物也。今虽分之为二,其鸡肠草条中,独不言性味,故知一物也。鸡肠草,春开小花如绿豆大,茎、叶如园荽,初生则直,长大即覆地。小户收之为齑,食之乌髭发。
91
鸡肠草
92
主毒肿,止小便利。
93
唐本》注云:此草,即蘩蒌是也,剩出此条,宜除之。
94
今按鸡肠草,元在草部下品。唐注以为剩出一条。详此主疗相似,其一物乎?今移附蘩蒌之下。
95
白苣
96
味苦,寒,一云平。主补筋骨,利五脏,开胸膈拥气,通经脉,止脾气,令人齿白,聪明,少睡。可常食之,患冷气人食,即腹冷,不至苦损人。产后不可食,令人寒中,小腹痛。
97
陈藏器云:白苣如莴苣,叶有白毛。
98
落葵
99
味酸,寒,无毒。主滑中,散热。实,主悦泽人面。一名天葵,一名繁露。
100
陶隐居云:又名承露,人家多种之。叶惟可●鮓,性冷滑,人食之,惟狗所啮作疮者,终身不差。其子紫色,女人以渍粉傅面为佳,多少入药用。
101
102
汁味甘,寒,无毒。主马毒疮,捣汁洗之并服之。菫,菜也。出《小品方》。
103
《万毕方》云:除蛇竭毒及痈肿。
104
《唐本》注云:此菜野生,非人所种。俗谓之菫菜,叶似蕺,花紫色。唐本先附。
105
食疗》云:菫菜,味苦。主寒热,鼠瘻,瘰癧,生疮,结核,聚气,下瘀血。叶主霍乱,与香茙同功。蛇咬,生杵傅之,毒即出矣。又,乾末和油煎成,摩结核上,三五度差。
106
107
味辛,微温。主蠼螋溺疮,多食令人气喘。蕺音戢。蠷音劬。螋音搜。
108
《图经》曰:蕺菜,味辛,微温。主蠷螋溺疮。山谷阴处湿地有之。作蔓生,茎紫赤色。叶如荞麦而肥。山南、江左人好生食之。然不宜多食,令人气喘乏,虚弱,损阳气,消精髓,素有脚弱病尤忌之。一啖令人终身不愈。关中谓之菹菜者是也。古今方家亦鲜用之。
109
《经验方》:主背疮热肿。取汁盖之,至疮上开孔以歇热毒,冷即易之,差。
110
雍菜
111
味甘,平,无毒。主解野葛毒,煮食之。亦生捣服之。岭南种之,蔓生,花白,堪为菜。云南人先食雍菜,后食野葛,二物相伏,自然无苦。又,取汁滴野葛苗,当时菸死,其相杀如此。张司空云:魏武帝啖野葛至一尺。应是先食此菜也。
112
苦蕒
113
冷,无毒。治面目黄,强力,止困,傅蛇虫咬。又,汁傅疔肿,即根出。蚕蛾出时,切不可取拗,令蛾子赤烂。蚕妇亦忌食。野苦蕒五六回拗后,味甘滑于家苦蕒,甚佳。
114
《日华子》云:治面目黄。
115
鹿角菜
116
大寒,无毒、微毒。下热风气,疗小儿骨蒸热劳。丈夫不可久食,发痼疾,损经络血气,令人脚冷痹,损腰肾,少颜色。服石人食之,下石力也。出海州,登、莱、沂、密州并有,生海中。又能解面热。
117
千金方》:下热气。
118
莙薘
119
平,微毒。补中下气,理脾气,去头风,利益五脏。冷气,不可多食,动气。先患腹冷,食必破腹。茎灰淋汁洗衣,白如玉色。
120
东风菜
121
味甘,寒,无毒。主风毒壅热,头疼目眩,肝热眼赤,亦堪入羹臛,煮食甚美。生岭南平泽。茎高二三尺,叶似杏叶而长,极厚软,上有细毛。先春而生,故有东风之号。
URN: ctp:ws929303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