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欽定四庫全書 |
2  | 山西通志卷四十八 |
3  | 兵制 |
4  | 周禮大司馬制軍四時有教治兵重焉山西古稱雄鎮凡召募訓練屯守饟運較他省尤要我 |
5  | 國家威徳覃敷戎兵整戢右衞三關分置節鎮會城復設守尉固已表裏磐固近奉 |
6  | 命簡閲武勇二千號額外營器利材良更足以張右翼衛全晉永鞏億萬年之丕圖是不可以不書也志兵制 |
7  | 國朝康熈元年以柯永盛為山西提督駐平陽府四年移駐省城十三年陳一炳周卜世繼任十四年仍駐平陽後提督奉裁二十二年移太原總兵駐平陽府是為南鎮雍正元年以侍衛袁立相為太原總兵六年改提督節制全省九年袁立相去任奉 |
8  | 特㫖廵撫石麟兼管山西全省提督軍務本年九月任舊未另設提標官兵 |
9  | 太原鎮舊駐省城康熈十一年以林本直為太原總兵官繼之者為郭拱辰周球吉孫略二十二年以王用予為總兵移鎮平陽二十四年吳啟爵二十五年胡戴臣相繼接任周復興毛來鳯韓天伏馬見伯金國正胥駐平陽為總兵雍正元年五月袁立相就鎮六月授提督節制全省八年王緒級抵任仍為總兵九年李如柏署事繼又調李如柏鎮大同以總兵張朝良署理十一年二月張朝良調赴軍營以總兵劉章署太原總兵 |
10  | 大同鎮舊駐大同順治十一年以彭有徳為大同總兵官康熈六年趙良棟任十一年十二年李應魁何傅相繼任十五年以都督同知鮑敬為總兵官二十九年王弼任三十一年康調元任三十六年俞益謨任四十二年張文煥任五十二年張自興任五十八年馬煥任雍正元年馬覿伯任三年王以興任五年祖秉衡任六年張善任七年徐起鳯任九年以太原總兵李如柏署大同總兵 |
11  | 撫標兩營駐防省城康熈二十二年設立左營原設中軍遊擊一員中軍守偹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馬步戰守兵五百名康熈三十五年奉裁步戰兵六十二名雍正九年改遊擊為中軍㕘將復於額兵內添設外委千把協辦差操實在經制官八員馬戰兵五十名步戰兵一百三十八名守兵二百五十名各官自偹馬二十四匹兵丁戰馬五十匹 |
12  | 每嵗額支俸餉銀七千二百三十七兩四錢一分一釐九毫二絲米一千五百七十六石八斗 春冬二季馬料豆三百九十九石六斗草二萬六千六百四十束折銀一百八十六兩四錢八分夏秋二季草乾銀三百九十九兩六錢 |
13  | 右營額設遊擊一員中軍守偹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馬步戰守兵五百名康熈三十五年奉裁步戰兵六十二名實在經制官八員馬戰兵五十名步戰兵一百三十八名守兵二百五十名各官自偹馬二十四匹兵丁戰馬五十匹 |
14  | 每嵗額支俸餉銀七千二百三十七兩四錢一分一釐九毫二絲米一千五百七十六石八斗 春冬二季馬料豆三百九十九石六斗草二萬六千六百四十束折銀一百八十六兩四錢八分夏秋二季草乾銀三百九十九兩六錢 |
15  | 撫標額外兩營雍正九年九月奉㫖設立共兵二千名分為左右二營十月後陸續挑選入伍委太原營㕘將周三竒撫標右營遊擊李思祖兼轄 |
16  | 左營額設經制守偹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兵丁一千名各官自偹馬二十六匹守偹千總把總并外委千把養贍馬戰糧十分步戰糧三十分額兵各給馬戰兵糧餉每嵗額支俸餉銀二萬五千一百一十兩七錢五釐九毫六絲米三千七百四十四石內折色米一千八百七十二石每石折銀七錢共折銀一千三百一十兩四錢 春冬二季馬料豆一百四十石四斗草九千三百六十束折銀六十五兩五錢二分夏秋二季草乾銀一百四十兩四錢 |
17  | 右營額設經制守偹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兵丁一千名各官自偹馬二十六匹守偹千總把總并外委千把養贍馬戰糧十分步戰糧三十分額兵各給馬戰兵糧餉每嵗額支俸餉銀二萬五千一百一十兩七錢五釐九毫六絲米三千七百四十四石內折色米一千八百七十二石每石折銀七錢共折銀一千三百一十四兩 春冬二季馬料豆一百四十石四斗草九千三百六十束折銀六十五兩五錢二分夏秋二季草乾銀一百四十兩四錢 |
18  | 額外兩營營房雍正十年陽曲令盛典奉文於省城東北隅晉舊府基內建共造官署十四座兵房四千間分為左右二翼中為通衢一道延袤南北其左營守偹署在衢之左正中南向西為千總署東為把總署前為大街一道横亘東西街前為營房一座西五百二十間東四百八十間鱗次櫛比營中更闢徑道周以繚垣南北各𥪡欄楯又南為一横街西為千總署東為把總署又南營房一座其東西規制胥同又南為把總署二右營守偹署在衢之右正中南向東為千總署西為把總署與左營守偹署並列前臨大街街之南為營房一座又南之東則千總署西則把總署又南之營房官署胥與左營規制同營四週總築重垣於正南大街東西各設栅門三間以為限制營房四千每千間為一營分而為四晝則重門盡闢左右兩翼臂指聨屬合為一營夜則各扄魚鑰鈴柝間作分為四小營把總㪚布八方千總旁列四輔守偹坐鎮中軍兵各有伍伍各有長朝夕訓練整齊嚴肅罔敢或懈 |
19  | 撫標四營共官三十員兵二千八百七十六名馬二百匹 |
20  | 太原鎮駐劄平陽府統轄蒲州一恊潞澤平垣太原平陽汾州盂夀靖安七營設總兵官一員鎮標分左右兩營 |
21  | 左營額設中軍遊擊一員中軍守偹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馬戰步守兵八百四十六名兼轄代州千總一員塘兵一百九十名康熈三十五年奉裁步戰兵七十一名四十六年將馬戰兵一十五名撥換右營步戰兵一十二名守兵三名雍正六年改遊擊為提標中軍㕘將八年復設遊擊代州官兵陸續裁併靈石潞澤營分實在經制官八員馬戰兵一百五十五名步戰兵四百八十八名守兵一百三十二名各官自偹馬三十八匹兵丁戰馬一百五十五匹 |
22  | 每嵗額支餉銀一萬四千八十八兩米二千七百九十石 春冬二季馬料豆一千四十二石二斗草六萬九千四百八十束夏秋二季草乾銀一千四十二兩二錢 |
23  | 右營額設遊擊一員中軍守偹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原額馬步戰守兵八百五十八名康熈三十五年奉裁步戰兵八十三名四十六年將本營步戰兵一十二名守兵三名撥換左營馬兵一十五名實在經制官八員馬戰兵一百五十五名步戰兵四百八十七名守兵一百三十三名各官自偹馬二十二匹兵丁戰馬一百五十五匹 |
24  | 每嵗額支餉銀一萬四千八十二兩米二千七百九十石 春冬二季馬料豆九百五十五石八斗草六萬三千七百二十束夏秋二季草乾銀九百五十五兩八錢 |
25  | 蒲州協駐防蒲州府原設遊擊一員中軍守偹一員把總二員馬步戰守兵五百三十三名雍正二年改設副將中軍守偹改為都司僉書添設千總一員把總一員馬戰兵二十名步戰兵四十名守兵一百五十七名又分歸運城營把總一員守兵五十二名實在經制副將一員中軍都司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二員馬戰兵七十四名步戰兵二百三十三名守兵三百九十二名各官自偹馬二十二匹兵丁戰馬七十四匹 |
26  | 每嵗額支餉銀一萬六百五十六兩米二千五百一十二石八斗 春冬二季馬料豆五百一十八石四斗草折銀二百四十一兩九錢二分夏秋二季草乾銀五百一十八兩四錢 |
27  | 分汛設防各州縣屬三十二處永濟縣 栲栳鎮髙市鎮呂芝村辛店村匼河村黄龍渡大慶渡風陵渡永樂渡 |
28  | 臨晉縣小水頭樊橋鎮樊橋屯七級鎮孫常鎮吳王渡猗氏縣李漢村油社鎮祁任村 |
29  | 萬泉縣榮河縣裴家營廟底渡去村渡 |
30  | 解州 |
31  | 安邑縣芮城縣條山嶺太安渡大禹渡曲里渡 |
32  | 以上共設馬步戰守兵一百七十二名運城營駐防安邑縣運城雍正七年額設守偹一員把總一員馬步戰守兵一百二十二名十年改守偹為都司僉書實在經制官二員馬戰兵十名步戰兵二十名守兵九十二名各官自偹馬六匹兵丁戰馬十匹 |
33  | 每嵗額支餉銀一千七百四兩米四百三十九石二斗春冬二季馬料豆八十六石四斗草折銀四十兩三錢二分夏秋二季草乾銀八十六兩四錢分汛設防四處 |
34  | 王范村將軍廟北相鎮 泓芝驛以上共設守兵一十二名 |
35  | 潞澤營駐劄潞安府額設㕘將一員中軍守偹一員把總二員馬步戰守兵四百一十八名雍正六年分歸澤州營把總一員步戰兵二十六名守兵六十九名十年又分歸澤州營步戰兵十名本營添設把總一員守兵四十九名實在經制官四員馬戰兵五十四名步戰兵九十三名守兵一百六十五名各官自偹馬一十六匹兵丁戰馬五十六匹 |
36  | 每嵗額支餉銀四千九百五十兩米一千一百二十三石二斗 春冬二季馬料豆三百七十八石草二萬五千二百束夏秋二季草乾銀三百七十八兩分汛設防各縣屬二十二處 |
37  | 長子縣鮑店鎮草坊崇仁舖 |
38  | 屯留縣余吾舖駝坊舖黑塔溝華寨小官道 |
39  | 襄垣縣五攢山褫亭驛 |
40  | 潞城縣神頭潞河黎城縣東陽關魏家坡 |
41  | 壺關縣 |
42  | 平順縣玉峽關以上共設馬步戰守兵一百二十三名澤州營駐防澤州府雍正五年額設守偹一員千總一員馬步戰守兵一百二十名六年撥添把總一員步戰兵二十六名守兵六十九名十年撥添步戰兵十名實在經制官三員馬戰兵十名步戰兵五十六名守兵一百五十九名各官自偹馬八匹兵丁戰馬十匹 |
43  | 每嵗額支餉銀三千一百五十六兩米八百一十石春冬二季馬料豆九十七石二斗草六千四百八十束夏秋二季草乾銀九十七兩二錢 |
44  | 分汛設防各縣屬二十五處 |
45  | 鳳臺縣 攔車鎮二十里舖七嶺店王臺舖巴公鎮官西舖周村鎮茶元店河底鎮天井關草底鎮小口横望鎮 |
46  | 髙平縣南關南城舖喬村驛寺莊鎮長平驛鴉兒溝陽城縣沁渡芹池大峪溝 |
47  | 陵川縣以上共設步戰守兵一百一十五名潞安城守營駐防潞安府額設經制千總一員守兵一百名千總自偹馬一匹 |
48  | 每嵗額支餉銀一千二百兩米三百六十石 春冬二季馬料豆五石四斗草三百六十束夏秋二季草乾銀五兩四錢 |
49  | 分汛設防四處 |
50  | 䕃城鎮西火鎮漳澤村禄村以上共設守兵十二名 |
51  | 東塢嶺營駐劄沁水縣王寨鎮額設經制把總一員馬戰兵四名步戰兵十名守兵七十四名把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四匹 |
52  | 每嵗額支餉銀一千一百六十四兩米三百一十六石八斗 春冬二季馬料豆三十二石四斗草二千一百六十束夏秋二季草乾銀三十二兩四錢分汛設防縣屬六處 |
53  | 沁水縣東塢嶺夫妻嶺林村嶺端氏鎮玉溪村 |
54  | 以上共設步戰守兵二十五名 |
55  | 平垣營駐劄平陸縣茅津鎮額設遊擊一員中軍守偹一員把總二員馬步戰守兵八百名順治十八年後兵丁陸續裁減實在經制官四員馬戰兵四十名步戰兵三十五名守兵二百四十九名各官自偹馬一十四匹兵丁戰馬四十匹 |
56  | 每嵗額支俸餉銀五千八百三十九兩米一千四百九十石四斗 春冬二季馬料豆二百九十一石六斗草折銀一百三十六兩八分夏秋二季草乾銀二百九十一兩六錢 |
57  | 分汛設防各縣屬三十二處夏縣南關水頭鎮義門頭窰子頭裴介鎮 |
58  | 平陸縣張店鎮太陽渡洪陽渡太寛鎮 |
59  | 聞喜縣東關横水鎮梨園問店東鎮馮家莊十里舖宋店小郭店 |
60  | 絳縣沙峪口烟莊汛横嶺關 |
61  | 垣曲縣東灘渡葛伯寨瞽壕汛王茅鎮臯落鎮風山口以上共設馬步戰守兵二百三十名 |
62  | 太原營駐防省城額設㕘將一員中軍守偹一員千總二員把總二員馬戰守兵一千五十九名雍正五年代州營奉裁歸併存營把總一員實在經制官七員馬戰兵七十六名步戰兵一百三十六名守兵八百四十七名各官自偹馬二十二匹兵丁戰馬七十六匹 |
63  | 每嵗額支餉銀一萬四千四百三十六兩米三千八百一十二石四斗 春冬二季馬料豆五百二十九石二斗草折銀二百四十六兩九錢六分夏秋二季草乾銀五百二十九兩二錢 |
64  | 分汛設防各縣屬八十處陽曲縣 澗河口十里舖尹家溝新店鎮皇后園陽曲灣司土窊青嵩嘴黄土寨白井河馬坡頭大盂鎮三和店趙莊村下蘭村凌井驛西小店老軍營親賢村狄村東崗村水西關木橋門石嶺關 |
65  | 太原縣大馬村紅寺兒南小店流澗村北格鎮許丹村鄭村南屯村大佛寺西關晉祠鎮邵城村 |
66  | 榆次縣什貼鎮三叉口堯店鎮傅家窰王湖鎮郭家堡于村永康鎮郝村甎井村鳴謙驛峪頭村白村北關太谷縣北關六門村祁縣左墩舖東陽羽賈令鎮豐子舖西關五里舖十里舖界牌頭白圭鎮團柏舖紫紅鎮盤駝口來遠鎮 |
67  | 徐溝縣西關遼西村髙花同戈村青的舖 |
68  | 凊源縣西關水屯營東峪村髙白鎮堯城鎮西羅村 |
69  | 文水縣南關好義村文星舖徐村 |
70  | 以上共設馬步戰守兵三百七十一名交城營原駐靖安堡康熈十年移駐交城縣西關額設經制把總一員馬戰兵九名步戰兵六名守兵八十二名把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九匹 |
71  | 每嵗額支餉銀一千三百六十一兩四錢米三百四十九石二斗 春冬二季馬料豆五十九石四斗草折銀二十七兩七錢二分夏秋二季草乾銀五十九兩四錢 |
72  | 分汛設防一十一處 |
73  | 東關義望舖安定村東社村水峪灌雙村老鴉溝新房村岔口村關頭村提子頭 |
74  | 以上共設守兵三十三名 |
75  | 平陽營駐防平陽府額設經制㕘將一員中軍守偹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三員馬戰兵七十八名步戰兵二百八十九名守兵四百四名官自偹馬二十匹兵丁戰馬七十八匹 |
76  | 每嵗額支餉銀一萬一千九百二十二兩米二千七百七十五石六斗 春冬二季馬料豆五百二十九石二斗草三萬五千二百八十束夏秋二季草乾銀五百二十九兩二錢 |
77  | 分汛設防各州縣四十七處臨汾縣 岔口大韓髙河髙舖襄陵縣靈柏趙曲荆村 |
78  | 洪洞縣羊獬陽曲南十里北門外北十里曲亭古樂 |
79  | 浮山縣趙城縣楊堡北門外北十里北二十里 |
80  | 太平縣史村閆店岳陽縣堯店朱家窰草峪嶺義棠附城第五村勞耕曲沃縣䝉城辛店髙縣楊村郭馬侯馬史店隘口絳州 |
81  | 河津縣禹門渡葫蘆灘稷山縣 |
82  | 以上共設馬步戰守兵二百八名吉州營駐防吉州額設守偹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一員馬步戰守兵二百二十三名雍正十年改守偹為都司僉書實在經制官三員馬戰兵十名步戰兵二十五名守兵一百八十八名各官自偹馬八匹兵丁戰馬十匹 |
83  | 每嵗額支餉銀二千九百四十六兩米八百二石八斗 春冬二季馬料豆九十七石二斗草六千四百八十束夏秋二季草乾銀九十七兩二錢 |
84  | 分汛設防州縣屬九處 |
85  | 平渡關李兒坡馮家集七郎廟鄉寧縣師家灘船窩鎮郭家坂三官廟 |
86  | 以上共設步戰守兵四十六名隰州營駐防隰州額設守偹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一員馬步戰守兵二百二十三名雍正十年改守偹為都司僉書實在經制官三員馬戰兵十名步戰兵二十五名守兵一百八十八名各官自偹馬八匹兵丁戰馬十匹 |
87  | 每嵗額支餉銀二千九百四十六兩米八百二石八斗 春冬二季馬料豆九十七石二斗草六千四百八十束夏秋二季草乾銀九十七兩二錢 |
88  | 分汛設防州縣屬一十一處 |
89  | 義泉鎮上莊村均莊村石口子辛莊村大麥交回龍鎮蓬門村水隄村仵城鎮 |
90  | 汾西縣 |
91  | 以上共設步戰守兵丁四十名永和營駐劄永和縣額設經制把總二員守兵九十名把總自偹馬四匹存營操馬四匹 |
92  | 每嵗額支餉銀一千八十兩米三百二十四石 春冬二季馬料豆四十三石二斗草二千八百八十束夏秋二季草乾銀四十三兩二錢 |
93  | 分汛設防縣屬五處 |
94  | 永和關劉臺舖雙山嶺佛渡口大寨嶺 |
95  | 以上共設守兵四十四名大寧營駐防大寧縣額設經制把總一員守兵九十名把總自偹馬二匹存營操馬二匹 |
96  | 每嵗額支餉銀一千八十兩米三百二十四石 春冬二季馬料豆二十一石六斗草一千四百四十束夏秋二季草乾銀二十一兩六錢 |
97  | 分汛設防縣屬五處 |
98  | 羅曲村寺落村黒城村房村馬鬬關 |
99  | 以上共設守兵一十七名冷泉關營駐劄靈石縣水頭鎮原設把總一員馬步戰守兵一百九名雍正十年改把總為千總添設馬戰兵一十四名守兵五十四名實在經制官一員馬戰兵二十五名步戰兵一十一名守兵一百四十二名千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二十五匹每嵗額支餉銀二千五百二兩米六百四十石八斗春冬二季馬料豆一百四十五石八斗草九千七百二十束夏秋二季草乾銀一百四十五兩八錢分汛設防各州縣屬一十七處 |
100  | 水頭鎮外桑平峪崔家溝吳家墳張家峪夫妻廟郭家溝仁義鎮逍遥嶺 |
101  | 霍州半升米坡師莊鎮辛置鎮周村鎮十里舖霍州北門外舖鸞鈴舖 |
102  | 以上共設步戰守兵六十八名黑龍闗營駐劄蒲縣黑龍闗額設經制把總一員守兵九十名把總自偹馬二匹存營操馬五匹 |
103  | 每年額支餉銀一千八十兩米三百二十四石 春冬二季馬料豆三十七石八斗草二千五百二十束夏秋二季草乾銀三十七兩八錢 |
104  | 分汛設防四處 |
105  | 惡野嶺義社莊分水嶺蒲縣 |
106  | 以上共設守兵一十九名西塢嶺營駐劄翼城縣吳村鎮額設經制把總一員馬戰兵三名步戰兵九名守兵五十九名把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三匹 |
107  | 每年額支餉銀九百四十二兩米二百五十五石六斗 春冬二季馬料豆二十七石草一千八百束夏秋二季草乾銀二十七兩 |
108  | 分汛設防三處 |
109  | 西塢嶺隘口程公村翼城縣 |
110  | 以上共設步戰守兵一十八名汾州營駐劄汾州府額設㕘將一員中軍守偹一員把總二員馬步戰守兵一千名康熈三十五年奉裁馬戰兵一百四十六名步戰兵一百四十二名守兵二百三十五名實在經制官四員馬戰兵五十四名步戰兵一百五十八名守兵二百六十五名各官自偹馬一十六匹兵丁戰馬五十四匹 |
111  | 每年額支餉銀七千三百二十兩米一千七百一十七石二斗 春冬二季馬料豆三百七十八石草二萬五千二百束夏秋二季草乾銀三百七十八兩分汛設防各州縣屬三十四處 |
112  | 平遥縣洪善村坡底村橋頭村良汝壁五里莊十里舖二十里舖 |
113  | 介休縣義棠鎮張蘭鎮西石門東石門湛泉鎮沙堡村鹽張舖 |
114  | 孝義縣 |
115  | 臨縣三交鎮白文鎮石門塢尅虎寨郭家塔髙家塔永寧州三郊村吳城鎮四皓村王榮莊青龍鎮大武店薛村後河底孟門鎮 |
116  | 以上共設馬步戰守兵一百五十六名石樓營駐防石樓縣原設守偹一員馬步戰守兵三百名康熈三十五年奉裁馬戰兵二十三名步戰兵五十五名守兵五十三名雍正十年改守偹為都司僉書實在經制官一員馬戰兵七名步戰兵六十五名守兵九十七名都司自偹馬八匹兵丁戰馬七匹 |
117  | 每嵗額支餉銀二千五百二兩米六百八石四斗春冬二季馬料豆八十一石草五千四百束夏秋二季草乾銀八十一兩 |
118  | 分汛設防各縣屬八處 |
119  | 關頭圪連村倉兒源黄雲山解莊 |
120  | 寧鄉縣軍舖灣寨裡村以上共設步戰守兵三十五名 |
121  | 汾州城守營駐防汾州府額設經制千總一員守兵一百名千總自偹馬一匹 |
122  | 每嵗額支餉銀一千二百兩米三百六十石 春冬二季馬料豆五石四斗草三百六十束夏秋二季草乾銀五兩四錢 |
123  | 分汛設防三處 |
124  | 向陽鎮嶺底永安鎮以上共設守兵九名 |
125  | 沁州營駐防沁州額設經制千總一員守兵一百一十名千總自偹馬一匹 |
126  | 每嵗額支餉銀一千三百二十兩米三百九十六石春冬二季馬料豆五石四斗草三百六十束夏秋二季草乾銀五兩四錢 |
127  | 分汛設防八處 |
128  | 段柳舖輕程舖新店舖固亦舖交口鎮牛侍舖西湯舖松交村以上共設守兵二十四名 |
129  | 遼州營駐防遼州額設經制千總一員馬戰兵六名步戰兵二十五名守兵三十九名千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六匹 |
130  | 每嵗額支餉銀一千六十二兩米二百五十二石春冬二季馬料豆四十三石二斗草二千八百八十束夏秋二季草乾銀四十三兩二錢 |
131  | 分汛設防州縣屬八處 |
132  | 粟城鎮芹泉鎮羊角村石匣村川口村長城鎮 |
133  | 榆社縣雲卒鎮以上共設步戰守兵三十一名 |
134  | 和順營駐防和順縣額設經制把總一員馬戰兵五名步戰兵二十六名守兵三十八名把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五匹 |
135  | 每嵗額支餉銀一千四百四兩米二百四十八石四斗 春冬二季馬料豆三十七石八斗草二千五百二十束夏秋二季草乾銀三十七兩八錢 |
136  | 分汛設防十處 |
137  | 暖窰溝䕃子溝青家寨党城口石駝坪青城村喂馬村窰底溝松子嶺横榆嶺 |
138  | 以上共設步戰守兵三十四名權店營駐劄武鄉縣權店驛原設防守一員馬步戰守兵一百五十名康熈二年改設把總兵丁陸續裁減實在經制官一員馬戰兵五名步戰兵二十五名守兵六十八名把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五匹每嵗額支餉銀一千三百八十六兩米三百五十二石八斗 春冬二季馬料豆三十七石八斗草二千五百二十束夏秋二季草乾銀三十七兩八錢分汛設防各縣屬十處 |
139  | 武鄉縣後莊嶺南關鎮分水嶺良侯店勲歡鎮故城鎮周家坡 |
140  | 沁源縣王陶村以上共設步戰守兵四十四名 |
141  | 盂夀營駐劄盂縣額設遊擊一員中軍守偹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二員馬步戰守兵七百名康熈十三年後陸續奉裁二百四名四十四年樂平營改歸本營増把總一員馬戰步守兵一百四十名實在經制官五員馬戰兵六十八名步戰兵三百五十三名守兵二百一十五名各官自偹馬十八匹兵丁戰馬六十八匹 |
142  | 每嵗額支餉銀一萬五百六十六兩米二千二百八十九石六斗 春冬二季馬料豆四百六十四石四斗草三萬九千六十束夏秋二季草乾銀四百六十四兩四錢 |
143  | 分汛設防各州縣屬六十一處夀陽縣要樂山太安驛玉强舖清平河大樹岩黄門芹泉驛東張井宋艾鎮解愁萇榆河西可黄嶺頭段王胡家岩 |
144  | 盂縣 中社山西煙鎮宋莊梁家寨忽川口萇池寺底興道村柴莊上社張城堡古石舖木口石家塔車輪下社牽牛鎮莊頭石舊都傾城山底牛村㑹裡仙人村嶺底山北村郭村南管窰裡漢湖 |
145  | 平定州辛店鎮測石村坡頭村辛興鎮賽漁村平潭鎮義井鎮西郊舖石門村橋頭村栢井鎮栢木井槐樹舖故驛舖以上共設馬步戰守兵二百八十一名 |
146  | 樂平營駐防樂平縣原𨽻太原營設外委把總一員馬步戰守兵九十九名康熈十三年改為把總四十四年歸𨽻盂夀營兵丁陸續奉裁二十八名實在經制官一員馬戰兵五名步戰兵二十六名守兵四十名把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五匹 |
147  | 每年額支餉銀一千一百四十一兩八錢米二百五十五石六斗 春冬二季馬料豆三十七石八斗草二千五百二十束夏秋二季草乾銀三十三兩五錢一分六釐 |
148  | 分汛設防縣屬七處 |
149  | 野頭村丁峪口王徳寨圪塔店黑松嶺鳯居川口庫城村 |
150  | 以上共設步戰守兵三十一名 |
151  | 靖安營駐劄交城縣靖安堡額設守偹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一員雍正十年改守偹為都司僉書實在經制官三員馬戰兵六名步戰兵七名守兵二百五十八名各官自偹馬八匹兵丁戰馬六匹每嵗額支餉銀三千三百六十六兩米九百七十五石六斗 春冬二季馬料豆七十五石六斗草五千四十束夏秋二季草乾銀七十五兩六錢 |
152  | 分汛設防一十六處 |
153  | 河莊方山津良莊横泉峪口廟底骨脊溝黄帝廟白家岔戴家莊小岔口田家溝冶子河横嶺村惠家莊鍾圏村以上共設馬步戰守兵六十五名 |
154  | 太原鎮標暨統轄各營共經制官八十五員兵八千四百七十二名馬一千一百四十一匹 |
155  | 大同鎮駐劄大同府統轄殺虎口一協靈邱新平得勝助馬山隂五路北樓東路偏闗平魯朔平寧武老營河保水泉九營設總兵官一員鎮標分中營左營右營前營四營 |
156  | 中營額設中軍遊擊一員中軍守偹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馬步戰守兵七百六十名雍正九年添設馬戰兵四十七名步戰兵二百九名分歸新設前營守兵二十名實在經制官八貟馬戰兵五百四十七名步戰兵三百九十三名守兵六十名各官自偹馬三十八匹兵丁戰馬五百四十七匹 |
157  | 每嵗額支餉銀二萬九百二十三兩五錢米三千六百石折銀二千五百二十兩 春冬二季馬乾銀四千二百一十二兩夏秋二季馬乾銀二千一百六兩左營額設遊擊一員中軍守偹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馬步戰守兵七百六十四名雍正九年添設馬戰兵四十五名步戰兵二百一十一名分歸新設前營守兵二十名實在經制官八員馬戰兵五百四十六名步戰兵三百九十四名守兵六十名各官自偹馬二十二匹兵丁戰馬五百四十六匹 |
158  | 每嵗額支餉銀二萬九百一十五兩五錢米三千六百石折銀二千五百二十兩 春冬二季馬乾銀四千八十九兩五錢三分二釐夏秋二季馬乾銀二千四十四兩七錢六分六釐 |
159  | 右營額設遊擊一員中軍守偹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馬步戰守兵七百六十四名雍正九年添設馬戰兵四十五名步戰兵二百一十一名分歸新設前營守兵二十名實在馬戰兵五百四十六名步戰兵三百九十四名守兵六十名各官自偹馬二十二匹兵丁戰馬五百四十六匹 |
160  | 每嵗額支餉銀二萬九百一十五兩五錢米三千六百石折銀二千五百二十兩 春冬二季馬乾銀四千八十九兩五錢三分二釐夏秋二季馬乾銀二千四十四兩七錢六分六釐 |
161  | 前營雍正九年額設經制遊擊一員中軍守偹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馬戰兵五百四十六名步戰兵三百九十四名又將本標三營守兵每營撥入本營二十名共守兵六十名各官自偹馬二十二匹兵丁戰馬五百四十六匹 |
162  | 每嵗額支餉銀二萬九百一十五兩五錢米三千六百石折銀二千五百二十兩 春冬二季馬乾銀四千八十九兩五錢三分二釐夏秋二季馬乾銀二千四十四兩七錢六分六釐 |
163  | 分汛設防府屬三十三處西十里河舖平旺舖郝家寺舖青圪塔舖韓家嶺舖辛莊子舖秀女村舖 |
164  | 以上中營千總二員專汛共設馬戰兵三十五名八里墩舖蔚州疃舖倍家皂舖方城河舖西坪店舖郜車嶺舖瓜園兒舖十八窊舖 |
165  | 以上左營千總二員専汛共設馬戰兵四十名茶房舖坐虎墩舖青磁窰舖孤店兒舖孤山灣舖七里臺舖園逢兒舖二十里舖三十里舖四十五舖以上右營千總二員專汛共設馬戰兵五十名十里河舖肥村子舖毛家皂舖小鹽房舖寺兒村舖羅家莊舖邢家莊舖常安村舖 |
166  | 以上前營千總二員專汛共設馬戰兵四十名靈邱路駐劄靈邱縣原設守偹一員馬步戰守兵五百名順治十二年守偹奉裁移渾源州㕘將一員及中軍守偹一員千總一員駐防靈邱添設把總二員康熈三年七年陸續奉裁兵丁一百五十八名二十一年分歸撫標及東井集左衛等處兵丁一十一名實在經制官五員馬戰兵五十九名步戰兵二百一十三名守兵五十三名各官自偹馬一十八匹兵丁戰馬五十九匹 |
167  | 每嵗額支俸餉銀六千三百四十兩四分五釐五毫六絲米一千一百七十石 春冬二季馬乾銀五百五十四兩四錢夏秋二季馬乾銀二百七十七兩二錢 |
168  | 分汛設防二十八處 |
169  | 聚羊駝舖白羊舖驛馬嶺廣靈縣馬闗頭泥泉鎮馮家溝塔兒溝直峪口平水城燕子舖海子舖黄家堡石梯嶺沙泉嶺南村堡 |
170  | 東河南村三角舖趙壁峪孤樹兒舖隂崖灣冉家莊王家村豹子舖站上村下闗北舖下闗南舖東長城 |
171  | 以上共設馬步戰守兵一百四十八名渾源城營駐防渾源州原設守偹一員馬步戰兵二百名順治八年守偹奉裁移天城㕘將駐防撥添步戰兵五十名十三年㕘將改駐靈邱復設守偹一員裁減步戰兵五十名康熈年間陸續奉裁步戰兵四十名馬四十匹雍正十年改守偹為都司僉書實在經制官一員馬戰兵二十名步戰兵一百四十名都司自偹馬四匹兵丁戰馬二十匹 |
172  | 每嵗額支俸餉銀三千一百四十一兩三錢九分三釐九毫六絲米五百七十六石折銀四百三兩二錢春冬二季馬乾銀一百七十二兩八錢夏秋二季馬乾銀八十六兩四錢 |
173  | 分汛設防二十五處 |
174  | 沙嶺舖沙圪坨亂嶺闗劉家莊望狐村趙家坪辛莊子西方城寇家塞大磁窰賀家灣淘沙村鎗峯嶺中莊舖龍嘴舖大圪枝王家莊湯頭灣蔡家峪土橋澗二嶺臺三嶺塞圪坨舖賀家峪古定橋 |
175  | 以上共設馬步戰兵六十六名廣昌城營駐防廣昌縣原設守偹一員馬戰守兵八十名康熈四十六年奉裁馬戰兵一名守兵二名雍正十年改守偹為都司僉書實在經制官一員馬戰兵一十五名守兵六十二名都司自偹馬四匹兵丁戰馬一十五匹 |
176  | 每嵗額支俸餉銀一千二百四十五兩三錢九分三釐九毫六絲米二百七十七石二斗 春冬二季馬乾銀一百三十六兩八錢夏秋二季馬乾銀六十八兩四錢 |
177  | 分汛設防八處 |
178  | 石門村上屯村艾河村紅泉村菜村崗窩駝村石片兒伊家舖以上共設馬戰守兵三十二名 |
179  | 新平路駐劄新平堡額設㕘將一員中軍守偹一員馬步戰守兵三百一十二名雍正九年添設把總一員馬戰兵一百一十名步戰兵七十八名本營守兵撥入馬市口堡二十八名實在經制官三員馬戰兵一百六十名步戰兵一百五十名守兵一百五十三名各官自偹馬一十四匹兵丁戰馬一百六十匹 |
180  | 每嵗額支餉銀八千三百七十六兩米一千六百六十六石八斗折銀一千一百四十九兩一錢二分春冬二季馬乾銀一千二百五十二兩八錢夏秋二季馬乾銀六百二十六兩四錢 |
181  | 分汛設防六處 |
182  | 煖泉墩腰溝墩瓦窰溝十里墩土闗墩石塘溝 |
183  | 以上共設守兵二十四名天城營駐防天鎮縣原設㕘將一員中軍守偹一員馬步戰守兵一百二十八名站軍五十五名順治九年㕘將移駐靈邱守偹留駐本城雍正十年改守偹為都司僉書站軍俱歸𨽻天鎮縣實在經制官一員馬戰兵二十五名步戰兵七名守兵九十六名守偹自偹馬四匹兵丁戰馬二十五匹 |
184  | 每嵗額支餉銀一千八百七十八兩米四百六十石八斗折銀三百二十二兩五錢六分 春冬二季馬乾銀二百八兩八錢夏秋二季馬乾銀一百四兩四錢 |
185  | 分汛設防八處 |
186  | 枳兒嶺頭墩二墩舖㳺家店細把溝沙梁坡七里墩二十里墩石佛寺 |
187  | 以上共設守兵三十八名陽和城營駐防陽髙縣原設守偹一員馬步戰守兵一百三十名站軍五十五名雍正十年改守偹為都司僉書站軍歸𨽻陽髙縣實在經制官一員馬戰兵二十五名步戰兵七名守兵九十八名守偹自偹馬四匹兵丁戰馬二十五匹 |
188  | 每嵗額支餉銀一千九百二兩米四百六十八石折銀三百二十七兩六錢 春冬二季馬乾銀二百八兩八錢夏秋二季馬乾銀一百四兩四錢 |
189  | 分汛設防六處 |
190  | 十里墩徐家屯張家莊石墻□白登堡乾莊梁 |
191  | 以上共設守兵二十六名瓦窰口堡原設把總一員馬戰步守兵七十八名康熈五十八年改把總為千總雍正十年添設馬戰兵八名步戰兵十四名實在經制官一員馬戰兵十名步戰兵十四名守兵七十六名千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一十匹 |
192  | 每嵗額支餉銀一千四百四兩米三百六十石折銀二百五十二兩 春冬二季馬乾銀八十六兩四錢夏秋二季馬乾銀四十三兩二錢 |
193  | 分汛設防二處 |
194  | 孤山墩溝內梁底以上共設守兵十名 |
195  | 鎮門堡額設經制把總一員馬戰步守兵八十四名雍正十年添設馬步戰兵二十八名實在馬戰兵十二名步戰兵十八名守兵八十二名把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一十匹 |
196  | 每嵗額支餉銀一千五百九十六兩米四百三十二石折銀二百八十二兩二錢四分 春冬二季馬乾銀一百兩八錢夏秋二季馬乾銀五十兩四錢分汛設防二處 |
197  | 太平堡羅文皂以上共設守兵一十名 |
198  | 守口堡額設經制把總一員馬戰步守兵八十一名雍正十年添設馬步戰兵三十九名實在馬戰兵十五名步戰兵二十六名守兵七十九名把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一十五匹 |
199  | 每嵗額支餉銀一千七百七十六兩米四百三十二石折銀三百二兩四錢 春冬二季馬乾銀一百二十二兩四錢夏秋二季馬乾銀六十一兩二錢分汛設防二處 |
200  | 開山口靖魯堡以上共設守兵一十名 |
201  | 東井集堡原設把總一員馬戰步守兵六十名康熈五十八年改把總為千總實在經制官一員馬戰兵八名守兵五十二名把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八匹每嵗額支餉銀八百一十六兩米一百九十石八斗折銀一百三十三兩五錢六分 春冬二季馬乾銀七十二兩夏秋二季馬乾銀三十六兩 |
202  | 分汛設防五處 |
203  | 段家溝野馬澗神泉橋窰子頭孤山窊 |
204  | 以上共設守兵一十五名得勝路駐劄得勝堡額設㕘將一員中軍守偹一員馬步戰守兵四百名康熈十三年後陸續奉裁兵丁二百八十八名三十六年添設馬戰兵二十六名雍正十年添設千總一員馬戰兵一百一十六名步戰兵七十三名實在經制官三員馬戰兵一百七十五名步戰兵一百四十名守兵一百八十八名各官自偹馬一十四匹兵丁戰馬一百七十五匹 |
205  | 每嵗額支餉銀九千三百六十兩三錢四分米一千八百一十石八斗 馬乾銀二千四十一兩二錢分汛設防六處 |
206  | 老牛坡近圪塔陡溝兒野狐嶺囘囘村營盤溝 |
207  | 以上共設馬步戰守兵三十名拒墻堡額設把總一員馬戰守兵八十名雍正十年添設馬步兵一十六名實在經制官一員馬戰兵六名步戰兵一十二名守兵七十八名把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六匹 |
208  | 每嵗額支餉銀一千三百三十二兩米三百四十五石六斗 馬乾銀八十六兩四錢 |
209  | 分汛設防四處 |
210  | 三墩溝獅子村黒塔坡謝家場以上共設守兵一十二名 |
211  | 鎮川堡額設把總一員馬戰守兵八十一名雍正十年添設馬步戰兵二十九名實在經制官一員馬戰兵十四名步戰兵十七名守兵七十九名把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一十四匹 |
212  | 每嵗額支餉銀一千六百二十六兩米三百九十六石 春冬二季馬乾銀一百一十五兩二錢夏秋二季馬乾銀五十七兩六錢 |
213  | 分汛設防二處 |
214  | 黍地溝青圪塔以上共設守兵六名 |
215  | 聚樂城原設把總一員馬戰守兵八十四名站軍長夫各五十名康熈四十一年於站軍長夫內拔守兵四十五名五十八年改把總為千總雍正七年站軍長夫俱歸𨽻大同縣實在經制官一員馬戰兵二十五名守兵一百四名千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二十五匹 |
216  | 每嵗額支餉銀一千八百八十四兩米四百四十四石四斗 春冬二季馬乾銀一百九十四兩四錢夏秋二季馬乾銀九十七兩二錢 |
217  | 分汛設防四處 |
218  | 吳家窊五里臺牛皮嶺曽家窊以上共設馬守兵二十名 |
219  | 鎮羌堡雍正十年額設經制把總一員馬戰兵十二名步戰兵四十四名把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十二匹 |
220  | 每嵗額支餉銀一千一百一十六兩米二百一十石六斗折銀一百四十一兩一錢二分 春冬二季馬乾銀一百兩八錢夏秋二季馬乾銀五十兩四錢𢎞賜堡雍正七年額設經制把總一員馬戰兵十四名步戰兵五十六名把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十四匹 |
221  | 每嵗額支餉銀一千三百八十兩米二百五十二石折銀一百七十六兩四錢 春冬二季馬乾銀一百一十五兩二錢夏秋二季馬乾銀五十七兩六錢分汛設防一處 |
222  | 十三墩舖 |
223  | 鎮邉堡雍正十年額設經制把總一員馬戰兵十四名步戰兵五十六名把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十四匹 |
224  | 每嵗額支餉銀一千三百八十兩米二百五十二石折銀一百七十六兩四錢 春冬二季馬乾銀一百一十五兩二錢夏秋二季馬乾銀五十七兩六錢分汛設防一處 |
225  | 搶風崖 |
226  | 助馬路駐劄助馬堡額設㕘將一員中軍守偹一員馬步戰守兵三百七十二名康熈三十八年撥入左衛馬戰守兵二十名雍正九年添設千總一員馬戰兵一百一十六名步戰兵九十四名實在經制官三員馬戰兵一百八十二名步戰兵一百五十四名守兵二百二十六名各官自偹馬一十四匹兵丁戰馬一百八十二匹 |
227  | 每嵗額支俸餉銀一萬二百一十三兩四錢一分一釐九毫二絲米折銀九百七十七兩三分三釐 馬乾銀二千一百一十六兩八錢 |
228  | 分汛設防三處 |
229  | 助勝墩三臺子圓臺子以上共設守兵九名 |
230  | 髙山城原設守偹一員馬戰守兵一百二十七名雍正十年改守偹為都司僉書實在經制官一員馬戰兵二十五名守兵一百二名都司自偹馬四匹兵丁戰馬二十五匹 |
231  | 每嵗額支俸餉銀二千一百九十七兩三錢九分三釐九毫二絲月米給贍軍地抵支 馬乾銀三百一十三兩二錢 |
232  | 分汛設防七處 |
233  | 油房溝三道溝响水河野場溝繆家堡石碑交界王家村 |
234  | 以上共設馬戰守兵三十三名 |
235  | 懐仁城營駐防懐仁縣原設守偹一員馬戰守兵一百八十名康熈二十二年後撥入撫標及左衛城守兵八名雍正十年改守偹為都司僉書實在經制官一員馬戰兵二十名守兵一百五十二名都司自偹馬四匹兵丁戰馬二十匹 |
236  | 每嵗額支俸餉銀二千三百四兩米折銀四百五十八兩三錢八分 馬乾銀二百五十九兩二錢分汛設防一十五處 |
237  | 劉晏莊大峪口柳東營里八莊乾溝村南晏莊宋家莊薛家莊尚希莊第三作西安堡黄家莊舊站里小長城灰河梁 |
238  | 以上共設馬戰守兵六十四名 |
239  | 左衛城營駐防左雲縣額設經制千總一員馬戰兵二十四名守兵九十六名千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二十四匹 |
240  | 每嵗額支俸餉銀一千七百二十八兩月米除給贍軍地租抵支外共一百五十四石八斗折銀一百八兩三錢六分 馬乾銀二百八十兩八錢 |
241  | 分汛設防一十一處 |
242  | 十里舖二十里舖南金莊紅溝子沙嶺子水泉兒藏家店土門子吳家窰孫家河啞叭嶺 |
243  | 以上共設馬戰守兵五十五名 |
244  | 威魯堡原設把總一員馬守兵八十二名康熈五十八年改設千總雍正十年添設馬步戰兵十名實在經制官一員馬戰兵六名步戰兵六名守兵八十名千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六匹 |
245  | 每嵗額支俸餉銀一千二百七十二兩米折銀六十七兩六錢二分 馬乾銀八十六兩四錢 |
246  | 分汛設防七處 |
247  | 大樹兒樑黒烟墩平川墩新莊子青圪塔小樹兒樑吳家窰 |
248  | 以上共設守兵二十一名 |
249  | 寧魯堡額設經制把總一員馬戰兵二名守兵六十五名把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二匹 |
250  | 每嵗額支俸餉銀八百二十八兩抵支月米贍軍地租銀四十四兩五錢五分五釐 馬乾銀四十三兩二錢 |
251  | 分汛設防三處 |
252  | 黄家莊四墩子張朝窰以上共設守兵九名 |
253  | 破魯堡額設經制把總一員馬戰兵二名守兵七十七名把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二匹 |
254  | 每嵗額支俸餉銀九百七十二兩月米給贍軍地租抵支 馬乾銀四十三兩二錢 |
255  | 分汛設防三處 |
256  | 東旺莊白土窰暗門墩以上共設守兵九名 |
257  | 破虎堡額設經制把總一員馬戰兵二名守兵六十四名把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二匹 |
258  | 每嵗額支俸餉銀八百七十六兩抵支月米贍軍地租銀五十二兩九錢三分四釐 馬乾銀四十三兩二錢 |
259  | 分汛設防六處 |
260  | 黄家灣青楊林邢家溝大廟山暖泉河林家堡 |
261  | 以上共設守兵一十八名保安堡雍正十年額設經制把總一員馬戰兵二十名步戰兵七十名把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二十匹每嵗額支俸餉銀一千七百四十兩米折銀二百六十四兩五錢七分二釐 馬乾銀一百五十八兩四錢 |
262  | 分汛設防一處 |
263  | 十一樑 |
264  | 拒門堡雍正十年額設經制把總一員馬戰兵二十名步戰兵七十名把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二十匹每嵗額支俸餉銀一千七百四十兩米折銀三百五十一兩五分 馬乾銀一百五十八兩四錢 |
265  | 北樓營原駐北樓口額設㕘將一員中軍守偹一員把總二員馬步戰守兵四百六十六名康熈五十二年移㕘將一員把總二員駐繁峙縣中軍守偹留駐北樓五十八年改把總為千總一員實在經制官三員馬戰兵四十七名步戰兵一百二十四名守兵一百四十五名各官自偹馬一十二匹兵丁戰馬四十七匹 |
266  | 每嵗額支餉銀五千一百兩米一千一百三十七石六斗 春冬二季馬料豆三百一十八石六斗草折銀一百四十八兩六錢八分夏秋二季草乾銀一百七十七兩 |
267  | 分汛設防六處 |
268  | 東留屬聖水頭南峪口東山底野子厰張先生溝 |
269  | 以上共設守兵三十名 |
270  | 北樓口留駐中軍守偹一員馬戰兵一十五名步戰兵六十一名守兵七十四名守偹自偹馬四匹兵丁戰馬一十五匹 |
271  | 每嵗額支餉銀二千三百四十六兩米五百四十石春冬二季馬料豆一百二石六斗草折銀四十七兩八錢八分夏秋二季草乾銀五十七兩 |
272  | 分汛設防二處 |
273  | 下㑹村鷂子溝以上共設守兵八名 |
274  | 平刑關營原設守偹一員馬步戰守兵一百三十五名雍正十年改守偹為都司僉書實在經制官一員馬戰兵一十五名步戰兵五十名守兵七十名都司自偹馬四匹兵丁戰馬一十五匹 |
275  | 每嵗額支餉銀二千一百兩米四百八十六石 春冬二季馬料豆一百二石六斗草折銀四十七兩八錢八分夏秋二季草乾銀五十七兩 |
276  | 分汛設防三處 |
277  | 石橋澗平刑嶺孤山舖以上共設守兵一十五名 |
278  | 茹越口營額設守偹一員把總一員馬步戰守兵一百九十名康熈五十二年後將把總移駐五臺縣竇村鎮帶兵五十名實在留營經制官一員馬戰兵一十四名步戰兵五十四名守兵七十二名守偹自偹馬四匹兵丁戰馬一十四匹 |
279  | 每嵗額支餉銀二千五十二兩米五百四石 春冬二季馬料豆九十七石二斗草折銀四十五兩三錢六分夏秋二季草乾銀五十四兩 |
280  | 分汛設防三處 |
281  | 伏連坊永興鎮鉄角梁以上共設守兵一十五名 |
282  | 竇村鎮移駐平刑營把總一員馬戰兵三名步戰兵七名守兵四十名把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三匹每嵗額攴餉銀六百七十八兩米一百八十石 春冬二季馬料豆二十七石草折銀一十二兩六錢夏秋二季草乾銀一十五兩 |
283  | 分汛設防三處 |
284  | 大栢村伏勝村潘家峪以上共設守兵一十三名 |
285  | 小石口營額設經制守偹一員馬戰兵一十五名步戰兵五十名守兵八十五名守偹自偹馬四匹兵丁戰馬一十五匹 |
286  | 每年額支餉銀二千二百八十兩米五百四十石春冬二季馬料豆一百二石六斗草折銀四十七兩八錢八分夏秋二季草乾銀五十七兩 |
287  | 分汛設防二處 |
288  | 馮家莊沙河堡以上共設守兵十名 |
289  | 金剛庫營原設把總一員馬步戰守兵九十名康熈五十八年改把總為千總實在經制官一員馬戰兵六名步戰兵二十三名守兵六十一名千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九匹 |
290  | 每嵗額支餉銀一千二百九十兩米三百二十四石春冬二季馬料豆五十九石四斗草折銀二十七兩七錢二分夏秋二季草乾銀三十三兩 |
291  | 分汛設防四處 |
292  | 石嘴村盧家莊大插箭白頭庵以上共設守兵一十八名 |
293  | 臺懐鎮營額設經制把總一員馬戰兵一十二名步戰兵三十八名守兵四十名把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一十二匹 |
294  | 每嵗額支餉銀一千四百五十二兩米三百二十四石 春冬二季馬料豆七十五石六斗草折銀三十五兩二錢八分夏秋二季草乾銀四十二兩 |
295  | 分汛設防五處 |
296  | 碧山寺棲賢社金閣嶺大明煙獅子窩 |
297  | 以上共設守兵二十三名車道場口額設經制把總一員守兵三十九名把總自偹馬二匹存營操馬三匹 |
298  | 每嵗額支餉銀四百六十八兩米一百四十石四斗春冬二季馬料豆二十七石草折銀一十二兩六錢夏秋二季草乾銀一十五兩 |
299  | 分汛設防二處 |
300  | 金山舖太安嶺以上共設守兵八名 |
301  | 東路營駐劄代州額設㕘將一員中軍守偹一員把總二員馬步戰守兵六百六十一名康熈五十八年改把總為千總一員添設把總一員實在經制官五員馬戰兵六十九名步戰兵一百二十二名守兵四百七十名各官自偹馬一十八匹兵丁戰馬六十九匹 |
302  | 每嵗額支餉銀一萬二十兩米二千四百五十八石八斗 春冬二季馬料豆四百六十九石八斗草折銀二百一十九兩二錢四分夏秋二季馬乾銀二百六十一兩 |
303  | 分汛設防本州各縣屬三十三處鴈門闗峩口舖棗林堡試刀石窊下田河大東溝口前陽明堡班鎮河王東舖 |
304  | 崞縣崞縣舖白彪河半坡街北賈舖 |
305  | 原平堡板市子界河舖大牛店上陽武沿長命 |
306  | 廣武城新新舖老羊寨左所村萬家莊 |
307  | 横道鎮廻光嶺五臺縣東冶鎮髙洪口耿家莊教場村陡寺兒 |
308  | 以上共設馬步戰守兵三百五十七名忻州營原設守偹一員把總一員馬步戰守兵二百八十七名康熈五十八年改把總為千總雍正十年改守偹為都司僉書實在經制官二員馬戰兵二十六名步戰兵一十七名守兵二百四十四名各官自偹馬六匹兵丁戰馬二十六匹每嵗額支餉銀三千八百五十八兩米一千三百三十二石 春冬二季馬料豆一百七十二石八斗草折銀八十兩六錢四分夏秋二季馬乾銀九十六兩分汛設防州縣屬二十一處 |
309  | 闗城鎮髙舖麻㑹鎮曲家莊十里舖二十里舖泡池舖部落舖淤埿舖金山舖石壑子舖紅崖灣鴉兒坑牛尾莊 |
310  | 定襄縣蔣村舖玉池灣劉暉舖中霍舖上湯頭青石舖 |
311  | 以上共設馬步戰守兵一百五十一名白草口額設經制把總一員守兵四十名把總自偹馬二匹存營操馬四匹 |
312  | 每嵗額支餉銀四百八十兩米一百四十四石 春冬二季馬料豆三十二石四斗草折銀一十五兩一錢二分夏秋二季草乾銀一十八兩 |
313  | 分汛設防四處 |
314  | 南陸家莊西鹽池五圪塔八岔口 |
315  | 以上共設守兵一十四名水峪口額設經制把總一員守兵四十名把總自偹馬二匹存營操馬四匹 |
316  | 每嵗額支餉銀四百八十兩米一百四十四石 春冬二季馬料豆三十二石四斗草折銀一十五兩一錢二分夏秋二季草乾銀一十八兩 |
317  | 分汛設防二處 |
318  | 雙寨子龎家堡以上共設守兵一十名 |
319  | 胡峪口額設經制把總一員守兵四十名把總自備馬二匹存營操馬四匹 |
320  | 每嵗額支餉銀四百八十兩米一百四十四石 春冬二季馬料豆三十二石四斗草折銀一十五兩一錢二分夏秋二季草乾銀一十八兩 |
321  | 分汛設防二處 |
322  | 黒圪塔察罕舖以上共設守兵一十名 |
323  | 偏闗營駐劄偏闗縣額設㕘將一員中軍守偹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二員馬步戰守兵一千名康熈三年後陸續奉裁兵丁二百九十六名三十一年撥入殺虎協千總一員馬步戰兵二十五名三十八年撥入左衞馬戰守兵五名五十八年改把總為千總一員實在經制官四員馬戰兵六十六名步戰兵二百五十名守兵三百六十三名各官自偹馬一十六匹兵丁戰馬六十六匹 |
324  | 每嵗額支餉銀一萬四百四十兩米二千四百四十四石 春冬二季馬料豆四百四十二石八斗草折銀一百六十六兩三錢二分夏秋二季草乾銀一百九十八兩 |
325  | 分汛設防五處 |
326  | 沙坡樊塢閆王鼻張塢沙窊寺 |
327  | 以上共設守兵二十五名樺林營原設守偹一員把總一員馬步戰守兵三百名康熈三年後陸續減裁兵丁一百一十三名三十八年奉裁把總一員雍正十年改守偹為都司僉書添設中軍千總一員馬戰兵四十名步戰兵六十名實在經制官二員馬戰兵五十五名步戰兵一百二十二名守兵一百一十名各官自偹馬六匹兵丁戰馬五十五匹 |
328  | 每年額支餉銀四千八百三十六兩原額兵本色米六百七十三石二斗新設兵米折銀二百五十二兩春冬二季馬料豆三百二十九石四斗草折銀三百七兩四錢四分夏秋二季草乾銀三百六十六兩分汛設防二處 |
329  | 付家坡長尾溝以上共設守兵一十名 |
330  | 鎮西城營駐劄岢嵐州原設守偹一員把總一員守兵四百名康熈三年後陸續奉裁二百一十名三十六年拔守兵為馬戰兵十五名五十八年改把總為千總雍正十年改守偹為都司僉書實在經制官二員馬戰兵一十五名守兵一百七十五名存營操馬四匹兵丁戰馬一十五匹 |
331  | 每嵗額支餉銀二千四百六十兩米六百八十四石春冬二季馬料豆一百二石六斗草折銀四十七兩八錢八分夏秋二季草乾銀五十七兩 |
332  | 分汛設防各縣屬一十七處 |
333  | 嵐縣南門外王堡村界河口黄灘溝風洞口鹿徑嶺八塔窊水口溝 |
334  | 興縣黒峪口界河口二十里舖康寧莊西坪村蔡家崖瓦堂村 |
335  | 以上共設守兵一百七名岢嵐營駐防岢嵐州額設經制把總一員馬戰兵一十名步戰兵三十五名守兵三十六名把總自備馬二匹兵丁戰馬一十匹 |
336  | 每嵗額支餉銀一千三百二兩米二百九十一石六斗 春冬二季馬料豆六十四石八斗草折銀三十兩二錢四分夏秋二季草乾銀三十六兩 |
337  | 分汛設防六處 |
338  | 雞兒塢宋家溝馬舖塔韓王寨深溝子店坪舖 |
339  | 以上共設步戰守兵十八名老牛灣堡額設經制把總一員守兵七十四名把總自偹馬二匹存營操馬四匹 |
340  | 每嵗額支餉銀八百八十八兩米二百六十六石四斗 春冬二季馬料豆二十一石六斗草折銀一十兩八分夏秋二季草乾銀一十二兩 |
341  | 分汛設防二處 |
342  | 䕶水邉樓一座水門洞口以上共設守兵一十八名 |
343  | 樓溝堡額設經制把總一員守兵六十八名把總自備馬二匹存營操馬二匹 |
344  | 每嵗額支餉銀八百一十六兩米二百四十四石八斗 春冬二季馬料豆二十一石六斗草折銀一十兩八分夏秋二季草乾銀一十二兩 |
345  | 分汛設防三處 |
346  | 龍霸山程家塢弓家窊以上共設守兵一十五名 |
347  | 三岔堡額設經制把總一員守兵七十名把總自備馬二匹存營操馬二匹 |
348  | 每嵗額支餉銀八百四十兩米二百五十二石 春冬二季馬料豆二十一石六斗草折銀一十兩八分夏秋二季草乾銀一十二兩 |
349  | 分汛設防四處 |
350  | 東勝村劉家灣大村賀家梁以上共設守兵二十名 |
351  | 五寨堡營駐防五寨縣額設經制把總一員守兵六十八名把總自偹馬二匹存營操馬二匹 |
352  | 每嵗額支餉銀八百一十六兩米二百四十四石八斗 春冬二季馬料豆二十一石六斗草折銀十兩八分夏秋二季草乾銀一十二兩 |
353  | 分汛設防三處 |
354  | 煙洞梁麻子澗石嘴頭以上共設守兵一十五名 |
355  | 山隂路駐劄山隂縣原設守偹一員管屯千總一員馬步戰守兵三百名順治十三年後奉裁千總一員兵丁一百四十一名後因地當衝要守偹改移井坪井坪㕘將改為都司移駐山隂隨帶井坪營馬步戰守兵九十名康熈五年提標奉裁分歸本營千總一員把總一員馬戰兵一十四名步戰兵二十名守兵一十七名二十二年撥入撫標步戰兵四名三十六年將本營步戰兵三十名撥換殺虎協馬戰兵三十名三十八年撥入左衛馬戰守兵三名五十一年移駐岱岳村把總一員隨帶兵丁五十名實在經制官二員馬戰兵四十九名步戰兵三十九名守兵一百五十五名各官自偹馬六匹兵丁戰馬四十九匹 |
356  | 每嵗額支俸餉銀三千九百二十七兩三錢九分米七百九十九石二斗折銀五百九十九兩四錢四分內守兵二十一名每名奉給贍軍地二頃抵支月米馬乾銀五百九十四兩 |
357  | 分汛設防四處 |
358  | 北小湛舖營盤裡舖上河西舖張家堡舖 |
359  | 以上共設馬戰守兵一十二名岱岳村駐防把總一員馬戰兵十名守兵四十名把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十匹 |
360  | 每嵗額支俸餉銀七百五十六兩米一百八十石折銀一百二十六兩 馬乾銀一百二十九兩六錢分汛設防六處 |
361  | 鄭家莊舖周家莊舖辛墩坡安銀子舖河陽堡趙縣村舖 |
362  | 以上共設馬戰守兵二十六名應州營駐防應州額設守偹一員馬戰守兵一百八十名康熈二十一年撥入撫標守兵七名三十六年將本營守兵一十一名撥換殺虎協馬戰兵一十一名三十八年撥入左衛守兵一名實在經制官一員馬戰兵二十名守兵一百五十二名守偹自偹馬四匹兵丁戰馬二十匹 |
363  | 每嵗額支俸餉銀二千三百九十四兩七錢五釐米六百一十九石二斗折銀四百三十三兩四錢四分馬乾銀二百五十九兩二錢 |
364  | 分汛設防一十四處 |
365  | 鎮子梁舖羅家莊官道舖黄巍子舖西交界舖栗家房舖北曹莊東河頭曹娘子舖肖家寨劉霍莊馬家莊楊家莊三門城舖 |
366  | 以上共設守兵四十二名 |
367  | 馬邑營駐防馬邑縣原設守備一員馬戰守兵一百五十名康熈四年將守偹移駐朔州改設把總一員留馬戰兵九名守兵七十七名二十七年撥入東井集馬兵一名二十八年撥入撫標馬戰兵一名三十六年將本營守兵一十三名撥換殺虎協馬戰兵一十三名五十八年改把總為千總實在經制官一員馬戰兵二十名守兵六十四名千總自偹馬二匹兵丁戰馬二十匹 |
368  | 每嵗額支俸餉銀一千二百八十四兩米三百二石四斗折銀二百一十一兩六錢八分 馬乾銀二百三十七兩六錢 |
369  | 分汛設防六處 |
370  | 李磨疃羅家疃新墳村十里舖汴子疃尖圪塔舖 |
371  | 以上共設馬守兵二十二名 |
372  | 山西通志卷四十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