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詩經通論卷九

《詩經通論卷九》[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新安首源姚際恆著
2
小雅
3
大小雅之分,或主政事,或主道德,或主聲音。唯嚴氏主辭體者近之。曰:「二雅之別,先儒皆未有至當之論。竊謂雅之大、小特以其體之不同耳。蓋優柔委曲,意在言外者,風之體也。明白正大,直言其事者,雅之體也。純乎雅之體者,為雅之大。雜乎風之體者,為雅之小。離騷出於國風,而世以『風、騷』並稱,謂其體之多同也。太史公亦曰『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言離騷兼國風、小雅而不言兼大雅,可證。『呦呦鹿鳴』、『文王在上』,則大雅、小雅之氣象自見矣。」其餘言大、小雅之正、變,非是,不錄。何玄子辨之曰:「棫樸、旱麓、靈臺、鳧鷖,非雜乎風者耶何以載於大天保、六月、車攻、吉日,非純乎雅者耶何以載於小」愚按,此其小者,亦論其大段焉耳。
4
集傳云,「雅者,正也」,是已。然又云「正小雅」、「正大雅」若是,則「正小正」、「雅小雅」可通乎故知正、變之說於二雅尤不可用也。
5
鹿鳴
6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本韻。[評]樂。吹笙鼓簧,承、筐、是、將、[評]幣。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本韻。○興也。下同。
7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灑,[評]酒。嘉賓式燕以敖。本韻。
8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評]末章合樂、酒。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灑,以燕樂嘉賓以心。本韻。
9
此燕群臣之詩。小序謂「燕群臣、嘉賓」。按,「嘉賓」,詩之言也;實則「嘉賓」即「群臣」耳。彤弓篇亦云「我有嘉賓」,可證。序必以「嘉賓」連言者,以儀禮燕禮、鄉飲酒禮皆歌此詩,意兼四方之賓及鄉之賓言之。不知燕禮、鄉飲酒禮作於詩後,正謂凡燕賓取此詩而歌之,非此詩之為燕賓而作也。彤弓篇之「嘉賓」,豈亦兼凡賓而言乎序界於兩歧,實贅,然猶可也;集傳則專謂燕賓客而作,益非矣。總之,說詩不可據禮;集傳每蹈此病。
10
一章]「周行」,大路也。毛傳訓「至道」,集傳訓「大道」,皆非。此與大東「行彼周行」之「周行」同,猶云指我途路耳。
11
[二章]「視」,鄭氏謂古「示」字。按上有「示」字,不應又作「視」。蓋「視民」猶「民視」,謂小民視之,不敢習為偷薄之行;而君子則「是則是傚」也。
12
首章言作樂與遺幣;二章言飲酒;三章又合作樂,飲酒而言之。故首章言二事則用「人之好我」二句;二章言一事則用「德音孔昭」三句;三章則更無他句。看他作法。
13
鹿鳴三章,章八句。
14
四牡
15
四牡騑騑;周道倭遲。豈不懷歸王事靡盬,我、心、傷、悲、!本韻。○賦也。[評]一章一義。
16
四牡騑騑;嘽嘽駱馬。豈不懷歸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本韻。○賦也。
17
翩翩者鵻,載飛載下,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遑、將、父、本韻。○興也。
18
翩翩者鵻,載飛載止,集于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將、母、本韻。○興也。
19
駕彼四駱,載驟駸駸。豈不懷歸是、用、作、歌,將。母。來。諗。本韻。○賦也。[評]變。
20
此使臣自之詩,王者採之,後或因以為勞使臣之詩焉。故左襄四年穆叔曰「四牡,君所以勞使臣也」。小序但據左傳,謂「勞使臣」之來。後之解詩者,因作「君探其情而代之言」。試將此詩平心讀去,作使臣極順,作代使臣極不順。解詩何不取順而偏取逆乎若夫儀禮燕禮、鄉飲酒禮皆歌此詩及下皇皇者華,則第因鹿鳴而及之耳。此詩作于使臣,源也;勞使臣,流也;燕禮、鄉飲酒禮歌之,流而又流也。
21
首章「我心傷悲」,所以啟下三章三「不遑」之意;末意道之所以作歌之意;章法井然。
22
二章]「啟」,作也。「處」,息也。言作、息皆匆遽不得暇也。下採薇篇「不遑啟、居」同。舊解以「啟」作「跪」,甚迂。
23
[三章]「將」,奉也,持也,奉持之意。
24
[五章]獨言「將母」,集傳謂因上章之文。然不止此,實有義在。「哀哀父、母,生我劬勞」,上句並言「父」、「母」,下句單言「母」,即此意。
25
四牡五章,章五句。
26
皇皇者華
27
皇皇者華,于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懷、靡、及、本韻。○興也。[評]總上文意思。
28
我馬維駒,六轡如濡。載馳載驅,周爰咨諏。本韻。
29
我馬維騏,六轡如絲。載馳載驅,周爰咨謀。本韻。○賦也。下同。
30
我馬維駱,六轡沃若。載馳載驅,周爰咨度。本韻。
31
我馬維駰,六轡既均。載馳載驅,周爰咨詢。本韻。
32
小序謂「君遣使臣」,是。
33
「諏、謀、度、詢」,春秋內、外傳所解亦有異同,不必盡從。然以為無別,則又不然。大抵「諏」為聚議之意,「謀」為計劃之意,「度」為酌量之意,「詢」為究問之意,則有然耳。
34
皇皇者華五章,章四句
35
棠棣
36
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本韻。○興也。[評]起下四章義。
37
死喪之威,兄弟孔懷。原隰裒矣,兄弟求本韻。矣。賦也。
38
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永歎。本韻。○興而比也。
39
兄弟鬩于牆,外禦其務。左、國俱作「侮」,從之。每有良、朋,烝也無戎。「務」,韻;餘本韻。劉氏謂「戎」疑當作「戍」;戍亦御也,以協「侮」字。未知是否。○賦也。下同。
40
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雖。有。兄。弟。不。如。友。生。本韻。[評]思兄弟也,非是反言,讀之酸鼻。
41
儐爾籩豆,飲酒之飫。兄弟既具,和樂且孺。本韻。
42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湛。本韻。
43
宜爾室家,樂爾妻、孥、是究是圖,亶其然乎!本韻。
44
小序謂「燕兄弟」,大序謂「閔管、蔡之失道」,蓋本左、國為說也。然不言何人作。鄭氏誤解傳,以為周公時召公作,非也。左傳「周襄王以狄伐鄭氏,富辰諫曰:『不可!昔周公弔二叔之不咸,故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召穆公思周德之不類,故糾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詩曰:「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其四章曰「兄弟鬩于墻,外禦其侮」。如是,則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周之有懿德也,猶曰「莫如兄弟」,故封建之。其懷柔天下也,猶懼有所侮;扞禦侮者莫如親親,故以親屏周。召穆公亦云。今周德既衰,于是乎又渝周、召以從諸姦;無乃不可乎』」國語「富辰諫曰:『不可!人有言「兄弟讒鬩,侮人百里」。周文公之詩曰「兄弟鬩于牆,外禦其侮」』」。按國語謂周公之詩。左傳曰「周之有懿德也,猶曰『莫如兄弟』」,又曰「猶懼有所侮」。雖無明文,亦是周公作也。又韋昭云,「召康公之後,穆公虎也,去周公歷九王矣。周公作常棣之篇,以閔管、蔡而親兄弟。其後周室既衰,厲王無道,骨肉恩缺,親親禮廢,宴兄弟之樂絕。故召穆公思周德之不類,而合其宗族于成周,復作棠棣之歌以親之。鄭、唐二君以為穆公所作,失之矣」。按韋說尤明。然鄭本謂召康公,非穆公也。鄭之以為康公者,以鹿鳴至魚麗為文、武時詩也。
45
集傳於首章謂「此燕兄弟之樂歌」,于次章謂「此詩蓋周公既誅管、蔡而作」,分兩義說,甚失注詩之體,蓋于首章切合小序,于次章切合大序也。不知大、小序出于兩人,故屬兩義;今一人之作豈可如此!當併合而云「此周公既誅管、蔡而作,後因以為燕兄弟之樂歌」,如此乃明耳。予故謂遵序者莫若集傳,不誣也。
46
[一章]「鄂」,「萼」同,花苞也。唐明皇以「花萼」名樓,取此。「不」,「跗」同,花蒂也。集傳以「鄂」為「鄂然」,本毛傳之謬。又云「不,猶『豈不』也」,並謬。
47
[二章]「原隰裒」,只說原隰廣野之地,不相值則兄弟必求,故下「脊令」亦用「原」字。「裒」,損少意,易云「裒多益寡」,謂少其人,猶後世詩「遍插茱萸少一人」也。集傳「尸裒聚於原野之間」,令人可畏復可笑也。且「死喪」、「原隰」之下各有「兄弟」字,豈可為蒙上之詞,又不達文義矣。
48
[三章]「況」,恍同,出車篇「況瘁」亦是。毛傳訓「茲」。按,下云「烝也」,烝是實字,此不當作虛字。集傳謂「發語聲「聲」,原作「辭」,據校改。」,益非。
49
[四章]「烝」,眾也;「戎」,兵也。言有外侮,朋雖眾也,無以兵相助矣。此兩章主言兄弟,不得不屈朋友;不必泥。
50
[五章]首章曰,「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三章至此章,皆反複明其「莫如兄弟」之意也。三章、四章言「每有良朋」亦不如兄弟;此章言喪亂既平而安寧矣,乃雖有兄弟反不如友生,何哉蓋此時兄弟已亡,所與周旋者唯友生而已,故為深痛。皆反複明其「莫如兄弟」之意。上「莫如」,此「不如」,正相應。舊解謂安寧之後,乃有視兄弟不如友生者;汎罵世情,殊無謂。觀「喪亂既平」之語,酷似周公當日情事,故主為公作。
51
[六、七、八章]又追思兄弟之宜和樂也。上以「良朋」陪說,此又以「妻子」陪說。然有不同:「良朋」陪說,屈之也;「妻子」陪說,以見一家內外之和樂也。
52
棣八章,章四句。
53
伐木
54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本韻。出。自。幽。谷。遷。于。喬。木。本韻。[評]佳語,似閒非閒。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本韻。○興而比也。
55
伐木許許,釃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父△。寧適不來,微我弗顧本韻。於粲灑掃,陳饋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諸△舅△。寧適不來,微我有咎本韻。○興也。下同。
56
伐木于阪,釃酒有衍。籩豆有踐,兄△弟△無遠。民之失德,乾餱以愆。本韻。有酒湑我。無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評]以「我」字作助字,妙。迨我暇矣,飲此湑本韻。矣。
57
此燕朋友、親戚、兄弟之樂歌。一章言朋友也;二章言諸父,親也;諸舅,戚也;三章言兄弟也。解者唯以朋友為言,非也。下二章言燕饗之事。首章不及者,反複言朋友之義,故不暇及,以下數章互見也。深得前虛後實之妙。篇中曰「八簋」,曰「民之失德」,自是天子之詩。
58
[一章]「伐木」是興,「鳥鳴」是比:蓋以「鳥鳴」比朋友,以「伐木」興「鳥鳴」也。章法奇變。舊解皆以為興,或以「伐木」亦作比朋友義,皆非。鳥以據喬木而嚶鳴相應為樂,若幽谷則不堪,故以「出自幽谷,遷於喬木」二句承上起下;綽有妙致。「神聽」二句又接得出人意外;作盟神矢詞解,自可。
59
[二章、三章]下二章惟以「伐木」為興,則上「鳥鳴」之為比自明。此處「伐木」為興,亦承上來,又不必與下旨有關會也。看詩全要圓通無滯方佳。「寧適不來,微我弗顧」,謂「寧得不來乎,無乃不我肯顧也」「微我有咎」,謂「無乃以我有咎也」自反之意,較前益深。集傳云「謂寧使彼適有故而不來,而無使我思意之有不至也」,迂拙之甚。
60
伐木三章,章十二句。從集傳引劉氏說。
61
天保
62
天保定爾,亦孔之固。俾爾單厚,何福不除。俾爾多益,以莫不庶。本韻。○賦也。下同。
63
天保定爾,俾爾戩穀。罄無不宜,受天百祿。降爾遐福,維日不足。本韻。
64
天保定爾,以莫不興。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評]妙喻。以莫不增。本韻。
65
吉蠲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嘗,於公、先王。君曰卜爾,萬壽無疆。本韻。
66
神之弔矣,詒爾多福。民之質矣,日用飲食。群黎百姓,遍為爾德。本韻。
67
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評]妙喻。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本韻。
68
此臣致祝于君之詞。鄭氏因小序云「下報上」,遂謂「鹿鳴至伐木,皆君所以下臣也;臣亦宜歸美于王,以崇君之尊而福祿之,以答其歌」。如此說詩,固執已甚。季明德曰:「若此則出于有意,而非平時愛君之本心矣。況前五詩者,所用異時;不知為何時之燕而作耶將先作此詩,隨其燕而皆以此答耶蓋有求其說而不得者矣。」
69
篇中多用「爾」字:天爾之;先王爾之也。忠愛之至,故多複辭。「山」、「阜」、「岡」、「陵」無大異。又云「如南山之壽」,皆涉複也。
70
天保六章,章六句。
71
采薇
72
采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本韻。止。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本韻。○賦也。下同。
73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本韻。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本韻。我戍未定,靡使歸聘。本韻。
74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本韻。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本韻。憂心孔疚,我行不來!本韻。
75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本韻。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本韻。
76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本韻。[評]此車戰之法。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獫狁孔棘!本韻。
77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評]全逗後世詩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本韻。
78
此戍役還歸之詩。小序謂「遣戍役」,非。詩明言「曰歸曰歸,歲亦莫止」,「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等語,皆既歸之詞;豈方遣即已逆料其歸時乎!又「一月三捷」,亦言實事,非逆料之詞也。此不知何王之世。大序謂文王,文王無伐獫狁事,辨說已駁之。或謂宣王,然與六月又不同時。或謂季歷,益妄。
79
採薇六章,章八句。
80
出車
81
我出我車,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謂我來矣,召彼僕夫,謂之載矣。王事多難,維其棘「棘」,韻。餘本韻。矣。賦也。下同。
82
我出我車,于彼郊矣。設此旐矣;建彼旄本韻。矣。彼旟、旐斯,胡不旆旆。憂心悄悄,僕夫況瘁。本韻。
83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車彭彭;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獫狁于襄。本韻。
84
昔我往矣,黍、稷方華;今我來思,雨雪載塗。王事多難,不遑啟居。豈。不。懷。歸。畏。此。簡。書。!本韻。
85
喓喓草蟲,趯趯阜螽。未見君子,憂心忡忡;既見君子,我心則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本韻。
86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執訊獲醜,薄言還歸。赫赫南仲,獫狁于夷。本韻。
87
小序謂「勞還率」,非。此與上篇亦同為還歸之作;但二篇似乎同,又不同,難以臆斷。采薇言獫狁,此篇亦言之,似乎同也;采薇不言南仲,不言西戎,而此篇言之,又不同也。采薇「雨雪霏霏」,此篇「雨雪載塗」,似乎同也;而「春日遲遲」諸句又不同也。故曰不敢臆斷。若鄭氏以為文王詩,因文王不為天子,而以天子歸之殷王,殊迂。季明德及偽傳、說皆以為宣王,因常武有「南仲太祖」一語。然正以此語而可知其非宣王也,何嘵嘵為!
88
南仲,史匈奴傳云「在襄王時」;又云「在懿王時」。漢書人表有南中,在厲王時;匈奴傳又引出車之詩,謂宣王命將征伐獫狁,則又在宣王時。史之矛盾如此。若鄭氏謂文王時人,止因以鹿鳴至魚麗為文、武時詩,故以南仲為文王時人,益不足憑。故南仲既不知為何時人,則亦不知此詩為何王矣。據常武為宣王詩,其云「南仲太祖」,則在宣王之上世可知;但不必文王耳。
89
[二章]「況」,與常棣篇「況也」之「況」同義。集傳曰「況,茲也;或曰,常作恍」。於常棣篇又曰「況,發語辭」。一「況」字作三解,何居
90
[四章]「簡書」,天子策命也。毛傳謂「戒命;鄰國有急,以簡書相召,則奔命救之」,此用左傳而誤也。閔元年,狄人伐邢,管敬仲言于齊侯曰:「詩云『豈不懷歸,畏此簡書』。簡書,同惡相恤之謂也。請救邢以從簡書!」此第謂當時天子有此簡書,其中有「同惡相恤」之語,非鄰國之簡書也。其後鄰國有戒命,則亦謂之「簡書」耳。
91
出車六章,章八句。
92
杕杜
93
有杕之杜,有睆其實。王事靡盬,繼嗣我日。本韻。日、月陽止,女心傷止,征夫遑本韻。止。興也。
94
有杕之杜,其葉萋萋。王事靡盬,我心傷悲。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歸本韻。止。興也。
95
陟彼南山,言采其杞。王事靡盬,憂我父母。本韻。檀、車、幝、幝,四、牡、痯、痯,徵、夫、不、遠、本韻。○賦也。下同。[評]想象甚妙。
96
匪載匪來,憂心孔疚。期逝不至,而多為恤。本韻。卜、筮偕止,會言近止,征夫邇本韻。止。
97
此室家思其夫歸之詩。小序謂「勞還役」,亦非。勞之而代其妻思夫,豈不甚迂乎!大抵小序皆謂「勞」者,本于四牡篇,左傳謂「天子所以勞使臣」一語也。然則篇篇皆勞乎鄭氏遂附會之,曰:「遣將率及戍役,同歌;同時,欲其同心也。反而勞之,異歌,異日,殊尊卑也。禮記曰『賜君子、小人不同日』,此其義也。」悉支離之說。
98
杕杜四章,章七句
99
魚麗
100
魚麗于罶,鱨、鯊。君子有酒,隔句。旨且多。本韻。○賦也。下同。
101
魚麗于罶,魴、鱧。君子有酒,多且旨。本韻。
102
魚麗于罶,鰋、鯉。君子有酒,旨且有。本韻。
103
物。其。多。矣。維。其。嘉。本韻。矣。[評]描一層,此畫家渲染法。
104
物。其。旨。矣。維。其。偕。本韻。矣。
105
物。其。有。矣。維。其。時。本韻。矣。
106
此王者燕饗臣工之樂歌。大序謂「文、武始于憂勤,終於逸樂」,贅說失理,前人已辨之。集傳謂「燕、饗通用之樂歌」,謬。彼見燕禮、鄉飲酒禮皆用之,故云;然豈作者預立其程,使上、下通用乎!
107
魚麗六章:三章章四句;三章章二句。
108
南有嘉魚
109
南有嘉魚,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樂。本韻。○賦也。
110
南有嘉魚,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衎。本韻。○賦也。
111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評]興意變。君子有酒,嘉賓式燕綏本韻。之。興也。下同。
112
翩、翩、者、鵻,烝、然、來、思、[評]又變。君子有酒,嘉賓式燕又。本韻。思。[評]用字淡,妙。
113
與前篇同意。
114
南有嘉魚四章,章四句。
115
南山有臺
116
南山有台,北山有萊。樂只君子,邦家之基。樂只君子,萬壽無期。本韻。○興也。下同。
117
南山有桑,北山有楊。樂只君子,邦家之光。樂只君子,萬壽無疆。本韻。
118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樂只君子,德音不已。本韻。
119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樂只君子,遐不眉壽。樂只君子,德音是茂。本韻。
120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樂只君子,遐不黃耇。樂只君子,保艾爾後。本韻。
121
小序謂「樂得賢」。按序以前篇南有嘉魚為「樂與賢」,此篇為「樂得賢」,「與」之與「得」,所差幾何如此說詩,不近稚乎!集傳謂「燕饗通用之樂」,辨見魚麗。
122
此臣工頌天子之詩。
123
南山有臺五章,章六句。
124
蓼蕭
125
蓼彼蕭斯,零露湑兮。既見君子,我心寫兮。燕笑語兮,是以有譽處本韻。兮。興也。下同。
126
蓼彼蕭斯,零露瀼瀼。既見君子,為龍為光。其德不爽,壽考不忘。本韻。
127
蓼彼蕭斯,零露泥泥。既見君子,孔燕豈弟。宜兄宜弟,令德壽豈。本韻
128
蓼彼蕭斯,零露濃濃。既見君子,鞗革沖沖。和、鸞雝雝,萬福攸同。本韻
129
此諸侯朝天子,天子美之之詞。嚴氏謂「諸侯答天子湛露、彤弓之歌」,恐未然。左傳襄二十六年「齊侯賦蓼蕭,叔向命晉侯拜二君曰:『寡君敢拜齊君之安我先君之宗祧也!』」又昭二十六年「宋華定來聘,通嗣君也。享之,為賦蓼蕭;弗知,又弗答賦。昭子曰:『必亡!宴語之不懷,寵光之不宣,令德之不知,同福之不受,將何以在!』」觀此,則非諸侯答天子明矣。
130
蓼蕭四章,章六句。
131
湛露
132
湛湛露斯,匪陽不晞。厭。厭。夜。飲。不。醉。無。歸。本韻。○興也。下同。[評]佳語。
133
湛湛露斯,在彼豐草。厭、厭、夜、飲,在、宗、[評]於古。載、考、本韻。
134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顯允君子,莫不令德。本韻。
135
其桐其椅,其實離離。豈弟君子,莫不令儀。本韻。
136
左傳文四年「衛寧武子來聘;公與之宴,為賦湛露……。不拜;又不答賦。使行人私焉。對曰:『臣以為肄業及之也。昔諸侯朝正于王,王宴樂之,于是乎為賦湛露。則天子當陽,諸侯用命也。』」故小序謂「天子燕諸侯」,是。鄭氏二章「在宗載考」之文,遂謂「宴同姓諸侯」;其解「在宗載考」誤。詳下。左傳統言「諸侯」,不言「同姓」也。且鄭於首章引燕禮「宵則兩階及庭門皆設大燭」,若然,此亦同姓乎!
137
二章]「在宗載考」,宗,宗廟也。大雅鳧鷖亦云「既燕于宗」。若燕禮則在寢。儀禮,後世之書,不可以解詩。古朝、聘、享皆于廟,則燕亦在廟也。「載」,再也。「考」,擊也,擊鐘也。唐風「子有鐘、鼓,弗鼓弗考」。再考鐘,所謂「金奏肆夏」也;入門、客出及燕之時皆用之。毛傳以宗子之法解「不醉無歸」,固已疏矣;又以「宗」為宗室,尤非。「宗室」,宗子之室也。王者亦有宗室乎集傳即依毛傳,謂宗室;又曰「蓋路寢之屬」,益可笑。「路寢」,聽朝之所也。路寢其宗室耶宗室其路寢耶
138
湛露四章,章四句。
139
彤弓
140
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賓,中心貺之。鐘、鼓既設,一朝饗本韻。之。賦也。下同。
141
彤弓弨兮,受言載之。我有嘉賓,中心喜之。鐘、鼓既設,一朝右本韻。之。
142
彤弓弨兮,受言橐之。我有嘉賓,中心好之。鐘、鼓既設,一朝本韻。之。
143
左傳文四年「衛寧武子曰:『古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王于是乎賜之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覺報宴。』」,故小序謂「天子錫有功諸侯」也。
144
[一章]「一朝饗之」,謂既賜彤弓之日即饗之,同在一朝也。毛傳謂「一朝」猶「早朝」,集傳引呂氏說,謂「言其速」,皆非。
145
[二章]「右」,嚴氏曰:「助也。『右』與『宥』、『侑』通,皆助也。左傳言『饗醴命宥』,註云『以幣物助歡也』」。
146
彤弓三章,章六句。
147
菁菁者莪
148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見君子,樂且有儀。本韻。○興也。
149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見君子,我心則喜。本韻。○興也。
150
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既見君子,錫、我、百、朋、本韻。○興也。
151
汎汎楊舟,載沈載浮。既見君子,我心則休。本韻。○比而賦也。
152
小序謂「樂育材」,不切。集傳謂「亦燕飲賓客之詩」,篇中無燕飲字面,尤不切。大抵是人君喜得見賢之詩,其餘則不可以臆斷也。
153
[一章]「既見君子」之下句,嚴氏謂「從來皆承見君子者言」,是「樂且有儀」自言其既樂而且以儀將之也;猶「享多儀」之儀。
154
[三章]「百朋」,兩貝為朋。從來言「朋」是兩偶之義。鄭氏謂「五貝為朋」,謬。漢食貨志「貝有五等:其四等皆兩貝為朋;其一不成貝,不為朋」。鄭必是誤以五等為五貝耳。集傳漫不加考,從之,非也。前人所論如此。
155
菁菁者莪四章,章四句。
156
六月
157
六月棲棲,戎車既飭。四牡騤騤,載是常服。獫狁孔熾,我是用急。王於出征,以匡王國。本韻。○賦也。下同。
158
比物四驪,閑之維則。維此六月,既成我服。本韻。我服既成,於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本韻。
159
四牡修廣,其大有顒。薄伐獫狁,以奏膚公。本韻。有嚴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國。本韻。
160
獫狁匪茹,整居焦、獲,本韻。侵鎬及方,至於涇陽。織文鳥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啟行。本韻。
161
戎車既安,如、輊、如、軒、四牡既佶,既佶且閒。薄伐獫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萬邦為憲。本韻。
162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來歸自鎬,我行永久。飲御諸友,炰 、鯉。侯。誰。在。矣。張。仲。孝。友。[評]如許大篇,結得冷而妙。
163
小序謂「宣王北伐」,是篇中「王于出征」乃王親征;鄭氏以「于」訓「曰」,非也。「以佐天子」,言吉甫佐天子也。但此篇則係吉甫有功而歸,燕飲諸友,詩人美之而作也。若飲至之禮,末章云「吉甫燕喜,既多受祉」,則是前此已行之矣。
164
[一章]「常服」,「常」,旗屬也。「服」,屬也,言常之屬也。毛傳謂戎服,戎服何謂之常服乎!鄭氏謂「韋弁服」,集傳謂「戎事之常服」,並非。且以「服」為衣服,與下章「既成我服」亦複矣。通章三「服」字,凡三義。
165
[二章]「我服」,戎服也。觀上云「維此六月」,其亦夏時之戎服,故曰「既成」與何玄子謂「兩服」之服,與上句不接。
166
[六章]「燕喜」,天子燕之而有喜也,故言「吉甫燕喜,既多受祉」矣。又以來歸自鎬,為日永久,于以「飲御諸友」焉,此道吉甫之意。私燕曰飲;「炰、膾鯉」亦非燕禮所設也。「侯誰在矣張仲孝友」,誇其有賢客也。毛傳云「使文武之臣征伐,與孝友之臣處內」,此亦臆度。安知張仲仕而非隱又安知其仕而在內非外也吁,張仲何人,附吉甫而傳;作者又何人,本以餘意作結,見其章法之妙,而適以傳其人也。
167
六月六章,章八句。
168
169
薄言采,于彼新田,于此菑畝。方叔止,其車三千,本韻。師干之試。方叔率止,本韻。乘其四騏,四騏翼翼。路車有奭,簟笰、魚服,鉤膺、鞗革。本韻。○興也。
170
薄言采,于彼新田,于此中鄉。方叔止,其車三千,見上。旗、旐央央。方叔率止,約軧、錯衡,八鸞瑲瑲。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瑲葱珩。本韻。○興也。
171
鴥彼飛隼,其飛戾天,亦集爰止。方叔止,其車三千,見上。師干之試。方叔率止,見上。鉦人伐鼓,陳師鞠旅。本韻。顯允方叔,伐鼓淵淵,振旅闐闐。本韻。○興也。
172
蠢爾蠻荊,大邦為讎!方。叔。元。老。克。壯。其。猶。[評]「老」、「壯」字並用不覺。方叔止,執訊獲醜。戎、車、嘽、嘽,嘽、嘽、焞、焞,如、霆、如、雷、顯允方叔,征伐獫狁,蠻荊來威。本韻。○賦也。
173
此宣王命方叔南征蠻荊,詩人美之而作;大概作於出師之時。或謂班師時作,非也。篇中「振旅」,只訓軍之入,非班師之謂也。一、二章言軍容之盛;三章言節制之嚴;四章歸功于大將,而謂其北伐之聲靈可以不戰而來服也。
174
[一章]「魚服」,沈無回曰:「此章言車馬,不言器械,不當獨言矢服。左氏云『歸夫人魚軒』,服虔注云『魚,獸名』,則魚皮可以飾車也。」
175
[二章]「服其命服」,三命也。玉藻云「三命赤韍,蔥珩」,本此。
176
[四章]「元老」,尊稱之也。「克壯其猶」,言其尚謀不尚力而勇愈壯,以起下之「執訊獲醜」及「蠻荊來威」也。「老」字「壯」字二句中正對映,用來卻隱而無迹,令人可思,所以為妙。集傳云「言方叔雖老而其謀則壯也」,何其索然。
177
採四章,章十二句。
178
179
我、車、既、攻,我、馬、既、同、四牡龐龐,駕言徂東。本韻。○賦也。下同。[評]先言「東」。
180
田車既好,四牡孔阜。東、有、甫、草,,[評]從「東」出「甫草」。駕言行狩。本韻。
181
之子于苗,選徒囂囂。建旐設旄,搏獸于敖。本韻。
182
駕彼四牡,四牡奕奕。赤芾、金舄,會同有繹。本韻。
183
決、拾既佽,弓、矢既調,射夫既同,助我舉柴。如字,與上「調」通韻。
184
四黃既駕,兩驂不猗。不、失、其、馳,舍、矢、如、破、本韻。
185
蕭。蕭。馬。鳴。悠。悠。旆。、旌。[評]二語神到。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本韻。
186
之子于征,有聞無聲。允、矣、君、子,展、也、大、成、!本韻。[評]結得莊重。
187
大序謂「宣王復會諸侯于東都,因田獵而選車徒焉」,是。
188
[二章]「甫草」,毛傳謂「大芟草以為防」,則「有」字無著落,非也。鄭氏謂「甫草者,甫田之草也;鄭有圃田」。按「甫」,圃同,鄭說是。田必芟草為防,故有取于圃田之草也。集傳直以「甫草」為圃田,謬。
189
[五章]「柴」,今之佳韻,「調」,今之蕭韻,皆無入聲,故為通韻。說文以「柴」作「●」,與首句「佽」協;意以二句「調」與三句「同」協也。不知東、蕭韻不相通,故以「柴」作「●」未然。毛、鄭訓「●」為積,以為「舉積禽」。按下章方言獵事,此不應遽言積禽,亦非。何玄子謂「即毛傳『大芟草以為防,褐纏旃以為門』之意。防限之設必有門,故用柴」,未知然否。
190
[七章]「不驚」不可作反說,則「不盈」亦自宜作正說矣。
191
車攻八章,章四句。
192
吉日
193
吉日維戊,既伯既禱。田車既好,四牡孔阜。升彼大阜,從其群醜。本韻。○賦也。下同。
194
吉日庚午,既差我馬。獸之所同,麀鹿麌麌。漆、沮之從,天子之所。本韻。
195
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儦、儦、俟、俟,或、群、或、友、悉率左右,以燕天子。本韻。
196
既張我弓,既挾我矢。發、彼、小、豝,殪、此、大、兕、[評]互文。以御賓客,且以酌醴。本韻。
197
此宣王獵於西都之詩。舊傳岐陽石鼓為宣王獵碣,或即此時也。詩中「漆、沮」正近岐陽。
198
吉日四章,章六句。
URN: ctp:ws946759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