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七十五

《卷七十五》[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欽定四庫全書
2
湖廣通志巻七十五
3
僊釋志》方伎附
4
長沙府:
5
晉陶淡《晉書》列傳:淡字處靜,太尉侃之孫,幼孤,好導養之術,服食絶榖,不婚娶,終日端拱讀《易》,善卜筮於長沙臨湘山中結廬居之,養一白鹿以自偶。親故有候之者,輒移渡澗水,莫得近之。
6
南北朝張岊、任彥升《述異記》:岊,字巴玉,清河郡人也。齊明帝時,仕至司空,及東昏侯嗣位,攜家去闕,思樂林泉,忽一日,有叟告曰:「瀟湘之南有夀山,山有朱陵洞,可以樂隠」。遂操舟㳂流,上而造焉,聞洞南有麒麟山者,漢代蘓隠真人隠此得道,白日駕麟車,而沖天於是傾家南來,止此修真司空躡足,登雲全家八十餘口,白日沖舉。
7
饒道亨《元虞集》,集茶陵真人,姓饒,名道亨。梁大同中,嘗為吏。性正直,不阿厭吏事,自免去。修行於舍,夢神人自稱老君,告曰:「吾有符章」,盛以玉函在子宅中得之,當詣雲陽山紫薇,真人學之則道成,旦起,掘地數尺,果如夢,即馳詣雲峯,見有寳冠金衣者先在,語之曰:「吾待子乆矣」。遂禮之,授以斗極天心之法,歸行五七年,救人危難,不可數計。一日,空中樂音,雲氣若擁車軿而至者,遂乘之僊去。
8
唐《緱僊姑《列仙傳》:「長沙人,入衡山。修道年八十餘,孑然無侣居,傍南嶽魏夫人仙壇,忽一青鳥飛來,自言:我南嶽夫人使也,以姑修道清苦,命我為伴」。每有人遊山,青鳥必預言其姓名,一日曰:今夕有暴客至,姑無怖」。果有羣僧持火挺刃欲害姑,姑在牀上,僧不得見而出,俱為虎所殺。姑徙居湖南,鳥亦隨之。後隠九疑,莫知所終。
9
沈鱗《列仙傳》:字廷瑞,彬之子也。學道於玉笥山。常衣單褐,風雪不易嗜酒,工詩,時呼為沈道者。
10
彭幼謙,湘隂人,寒暑惟羽褐葺陶淡丹爐,得大藥一粒餌之,年一百四十餘嵗。見《舊通志》。
11
懷素《國史補》長沙僧懷《素學草書》自云得草書三昧,《書苑》懷素與鄔彤為友,嘗從彤受筆法,彤曰:長史私教彤云:孤蓬自振,驚沙坐飛。余自是得奇怪草聖盡於此矣。顔真卿曰:師亦有自得乎?素云:吾觀夏雲多奇峯,嘗師之,又遇折壁之路,一一自然。真卿曰:何如屋溜雨㾗素起握。真卿手曰:得之矣」。
12
景岑祖燈長沙嶽麓第一。世招賢景岑禪師,有秀才,看《千佛名經,問曰:「百千諸佛,但見其名,未審居何國土還化物也?無曰黃鶴樓」。崔灝題詩後秀才還,曽題也,未秀才,曰:「未曽」。曰得閑題,取一篇好」。
13
靈祐指月錄》:潭州溈山靈祐禪師趙氏子十五出家遊參百丈,由是發悟。司馬頭陀見百丈談溈山之勝丈語,衆曰:「若得一語出格,當與住持」。即指浄瓶問曰:「不得,喚作浄瓶,汝喚作甚麽?」師踢倒浄瓶便出。丈笑曰:「第一座輸卻山子也」。師遂往,穪為仰宗焉。
14
善覺祖燈長沙府華林善覺禪師,常持錫杖,夜出林麓間,七步一振,錫一穪觀音名號。觀察使裴休進訪問曰:「還有侍者否?」師曰:「有一兩箇,祗是不可見客」。裴曰:「在甚麽?」處師乃喚,大空小空。時二虎自菴後出,裴驚悸,師語二虎曰:「有客且去」二虎哮吼而去。
15
《證空指月録》,潭州龍牙證空禪師嘗曰:「學道如鑚火,逢烟未可休,直待金星現,歸家始到頭」。又曰:「道者須自悟,去始得」。
16
太乙真君寓居太乙寺,為藥池煉丹。時疫癘大行,家書一符與以藥隨愈,後莫知所之,遺有藥池,龍井尚存。見《舊通志》
17
《齊巳黃山谷集》:齊,已胡氏子,益陽人,居龍興寺,作《渚宮莫問》十五篇以自見。初,捨俗入大溈山,參禪猛利,持律清苦,晚嵗牽情於詩,遂作荊州僧正,以終老。宋邵琥《列仙傳》,湘隂人,少與兄玘弟珪同游太學,遇至人,歸都嶠山,結菴脩煉,元符初蘓,軾自嶺表歸,訪琥留菴旬餘,琥又於西蜀峩眉山,結菴無何遁去,但留詩壁間云:「往往來來三十年,更無踪蹟在西川,功成行滿昇天,去回首山,頭月正圓」。
18
梁野人列仙傳,名戴,長沙人,遊方外兄顔守廬州,戴謁之顔,令換衣冠,戴曰:「山林風致,惟事內觀,何索我於形骸之外!」即出寄旅邸,貽守書曰:「弟野人以烟蘿乆候不果奉辭,惟冀珍重仍遺,所着敝衣,異香襲人,殆非世所嘗聞,乗空而升,不知所往」。
19
麻田僊女,善化,有女姑七人,結廬山頂脩煉,踰年昇去,里人名其山曰僊女嶺《舊通志》
20
元彭祖師,不知何許人,七嵗來,善化為人牧牛,值嵗旱,師以杖掘地,泉水如湧,又禾苦蟲蝗,乃燃一燈於田中,以米篩罩之即止,居民日供飯食,隨以雙箸,挿地自誓云:「我成圓正宗師」。此箸復生,果發生楓樹一株,師乃於此樹下化去見《舊通志》
21
石飛亭仙女,長沙李氏女。生而能言,自云麻姑化。身宅後有飛來石,年十二,遊其下,拾一桃食之,遂不食。人間烟火,搆亭於石上,日坐蒲團,年三十六,仙去,肉身猶存。有商張某過洞庭,遭風覆舟,忽一女子駕小艇救之。張問從何來,曰:「吾家長沙石飛亭,昨來㑹湘君,適見汝溺,故亟援爾」。張心異之,訪至石飛亭,為立廟祀焉見《縣志》
22
皇清,禹峯名智,寧鄉賀氏子。少攻舉子業及冠,祝髪溈山為慧山法嗣。第一人卓錫,新化大梅山,從者甚衆。有虎來法堂,伏地受戒。著有大溈一燈録、詩文若干巻。阿諾名文。惺,湘潭周氏子,祝髪清涼寺參嶽麓彌嵩師。初不曉文字,一旦豁悟,能詩文,法語皆得正詮。開法,南嶽曉霞峯,後繼席嶽麓。所著有南嶽游僊記、嶽麓雜咏若干巻。
23
衡州府:
24
漢成武丁葛洪神仙傳》:桂陽,臨武烏里人也,為縣小吏。少言大度不附人,人謂之癡使。京還,過長沙,二異人與藥二丸,令服之語,曰:「君當得地仙還家,明照萬物,獸聲鳥鳴,悉能解之。縣使送餉府君,府君周昕留在左右,乆之,署為文學主簿。嘗與衆共坐,聞羣雀而笑之,衆問其故,答曰:「市東車翻覆米」。羣雀相呼往食,遣視之,信然也。㑹行酒酒巡徧訖,忽以杯酒向東南噀之曰:「臨武縣火,以此救之」。明日臨武穪,晡時,火大雨,即滅,雨中皆酒氣,衆異之,乃知非常人也。後乘白騾西行僊去。
25
《賣薑翁列仙傳》,未詳姓字,在衡州市,荷擔賣薑三十餘年,顔貌不改,偶遇一道人於茶肆,謂曰:「吾有黃白之術,徧求有常徳者授之」。翁不應,但就擔頭取薑一塊納入口中,吐出即成黃金,道士遂相顧而笑,自是皆不復見。
26
晉南嶽夫人魏華存《列仙傳,字賢安,任城人,司徒文康公舒之女。幼而好道,靜黙恭介,讀老莊、黃庭三《傳》,味正躭,元常欲別居閒處,父母不許二十四,適太保掾劉文生二子,乃離隔齋於別寢,後得道仙去顔真卿魏夫人仙壇碑銘,夫人白日升晨,北詣上清宮玉闕之,下授夫人玉札金文,位為紫虛,元君上真司命南嶽夫人,比秩仙公。陶𢎞景真誥所穪,南真,即夫人也。杜甫詩:「恭聞魏夫人,羣仙夾翺翔」。
27
施存號湖浮先生,居衡嶽石室,或跨白豹而出。永康元年四月昇舉見《舊通志》
28
南北朝徐靈期修道南嶽十五年,作《衡山記》,記其勝異,能制虎豹,役使鬼神,以元徽二年於上清宮昇舉見《舊通志》
29
王靈輿初居五老峯,夜夢神人謂之曰:「得道者當得福地靈墟爾,往居朱陵之上峯,紫蓋之嶙岫,可以沖天矣」。遂遷居南嶽中宫,以天監十二年七月昇舉。見《舊通志》。
30
鄧郁《列仙傳》:「隠居衡山三十餘載,魏夫人乗雲而至,謂郁曰:君有仙分,故來相訪」。天監十四年,忽見二青鳥如鶴大,張翼鳴舞,移晷方歇,郁謂弟子曰:「青鳥既來,期㑹至矣!」乃乗青鳥而去。
31
慧思祖燈,衡州南嶽慧思禪師,武津李氏子,依慧聞受法,放身倚壁,忽悟法華三昧。北齊天寳中領徒南邁後,止光州大蘇山。
32
唐俞靈璝《列仙傳》:河間人入衡山,修道南嶽赤君授,以回風術。元和中,郴州官吏見其談說,異之,即曰:「我偶然爾,非有所知也」。尋入九疑山,絶粒仙去。
33
聶師道《列仙傳》,歙縣人,少學道,得服松脂法,詣南嶽招仙觀,聞蔡道人去不逺,乃辟榖,七日獨往,遇老父,問所從來,因折草與之,師道咀之味,甘自是精健,每入山,虎豹見之,皆馴伏,號問政先生。
34
雙襲祖常居南嶽,求度世之術,刻意誦《黃庭玉篇》,因作黃庭觀。
35
王十八,衡山人。劉晏,好道術耳,有十八名,及刺史嶺南,道過衡山,攜十八往嶺中,晏歸朝,十八,出藥三丸與之,逡巡起,晏再拜,挽留不可,但曰:「藥一丸,可延十嵗」。晏拜相領鹽鐵,坐貶忠州已三十年矣,一日十八復至,以鹽入水令飲,晏吐出前藥三丸,晏有姪在側,攫而吞之,十八熟視,曰:「汝有道氣,吾固知為汝所掠也」。遂去。
36
蕭弓手,耒陽人,役於茶陵領符,往鄉督賦宿逋税者,家聞間壁鵞,作人語云:「明日主人將烹我餉蕭弓手,蕭之作佛作人,在我生死間耳」。蕭異之。明旦,主人將宰鵞蕭索其鵞,歸隠山中,相與說法,乆之,與鵞俱飛去。
37
王錫,桂陽人,為郡衙校,遇異人,得醫術。郡大疫,以藥施之,全活甚衆。咸通間,甘露降於居側,遂仙去,世號為露僊。
38
何尊師,不知何許人。龍朔中居衡嶽,行步如風。常往來蒼梧、五嶺間百餘年,狀貌不改。或問其氏族,但云何時人,因號曰:「何尊師?」每杖藜入林,有羣虎隨之。以上見《舊通志》
39
率子亷,蘇軾率子亷。傳,衡山農夫也,愚樸不遜,衆謂之率牛。晚𨽻南嶽,觀為道士,觀西南七里有紫虛閣,即魏夫人壇也,道士以荒寂不肯居者,惟子亷樂之,端黙而已,莫見其所為,然頗嗜酒,往往醉臥山林間,雖風雨至,不知虎狼過其前,亦莫害也。侍郎王公祐守長沙,奉詔禱南嶽,訪魏夫人壇子亷,方醉不能起,直眎公曰:村道士愛酒,不能常得,得輙徑醉,官人恕之,公察其異,載與俱歸,居月餘,落漠無所言,復送還山,曰:尊師韜光內映,老夫所不測也,當以詩奉贈」。既而忘之,一日晝寢,夢子亷來索詩,乃作二絶句書,版置閣上,衆道士驚曰:率牛何以得此?」太平興國五年,有南臺寺僧守澄,自京師還,見子亷南薫門外,神氣清逸,守澄問何故出山,笑曰:閒遊耳!寄書與山中人,澄歸,乃知其死,騐其書則死日也,發其塜,杖履而已。懷讓指月録南嶽,懷讓禪師詣曹溪見六祖悟,縁既得法,往衡嶽居般若寺入室,弟子有六,曰:汝等同證,吾身各契其一,一人得吾眉善威儀,一人得吾眼,善顧盻一人,得吾耳善聴理,一人得吾鼻,善知氣,一人得吾舌,善譚說,一人得吾心,善古今」。
40
《希遷指月録》:南嶽石頭希遷禪師,夢與六祖同乗一龜,游泳深池,覺曰:「吾與祖同乗靈,智遊性海矣!」天寳初,至衡山南寺,寺之東,有石狀如臺,乃結菴其上,時號石頭和尚,南嶽鬼神,多顯跡,聴法皆與授戒,懶殘祖燈,天寳初,執役衡嶽寺退食,收所餘而食,以性懶食殘,故號懶殘。鄴侯李泌,㣲時在寺讀書,察其所為不凡,一夕,潛往,道名瞻拜師,撥牛糞火中出一芋,以半授泌,泌捧食再拜謝師曰:「慎勿多言領取」。十年,宰相、刺史將祭嶽祠,方修磴道,一夜,風雷大作,隕巨石橫臥,當道修磴者駕十牛,以百夫助輓,毫不可動,師笑曰:「無煩多力」。遂履其石石,盤旋疾下,聲若震雷,路得開人神之寺門外,虎豹羣至,師語衆曰:「為爾盡驅」。衆以箠授師,纔出一虎,遽負師去,師與虎豹俱不知所之。
41
住括,天慶初至衡山,居月餘,忽謂衆曰:「汝頗聞有徐敬業乎?我是也。兵敗入大孤山,修道今來此,吾已證四果矣」。預知卒,期𦵏於衡山。
42
慧海為衡山方廣寺開山祖師,每誦經時,有五白衣長人坐聴,詢其姓名,答曰:「此山龍王也,願獻寺基」。一夕擁沙為平地,遂建刹。以上《舊通志》
43
宋大慧杲《指月録》:徑山大慧杲禪祖,侍郎張九成嘗曰:「某每聞徑山老人所舉,因縁如千門萬戶,不消一蹋而開,或與聮輿接席,登髙山之上,或緩步徐行,入深水之中,非出常情之流,莫知吾二人落處某此瓣香,不敢孤負他也」。紹興辛酉,師毀衣牒,屏居衡陽,凡十年。
44
《守端指月録》:舒州白雲守端禪,師衡州葛氏子,幼事翰墨冠,依茶陵郁師,披削往參,楊岐大悟遊廬山,圓通訥以院事讓師示衆,若端的得一回汗出來也,向一莖草上,便現瓊樓玉殿,若未得端的,一回汗出,縱有玉殿瓊樓,卻被一莖草蓋,卻且道作麽?生汗出良乆,云:「自有一雙窮相手,不曽容易舞三臺」。
45
明何以潤,桂陽州人,宣徳六年過武昌,遇一少年,問曰:君桂陽人,知南門外有呂先生否?為寄一書,尋覔遍,無吕姓者啓書視之,皆硃書龍鳯篆,始知所遇者呂仙也。自是辟榖食菉豆十七年,人號「菉豆公」。正統中,羣鳥集於庭,相迎而去見《舊通志》
46
廖孔說《列朝詩傳》:字傳生,衡州人,從父宦陪京,遂為應天諸生,博學強記,為詩不經意輕儁,自喜漉囊䇿,蹇日游谿山間,山僧道流無不相識,問以京洛貴人,都不記也。每入城,過酒人及好事家,酣飲賦詩,不數日,輙厭去,居山中,不數日,又復來,以此為常,海昌許同生棄官,隠華陽,招孔說,偕隠常往依焉,晚年戒酒持律,臨終持佛號而絶,後人或見之於茅山柏枝,左右以為尸解云。
47
瑞光住衡嶽崱屶峯下穪豆兒佛見舊通志。皇清賀獻嘉禾,人號賀禪師,順治間,示寂至今肉身現存。道焜號大辯,桂陽州人。初,業儒將婚,逸去落髪,終南山,歴參耆宿,得法博山,以戒律為先,築室於衡陽之濠山,徒衆千餘,焜擬效逺公蓮。漏一日入定,至西方,見像寤,即以錫製不差銖黍,晝夜兀坐一龕脇,不親席者三十年,侍者旁睨之頂,際時有光焉。
48
浄訥號且拙,安仁王氏子。初參巾,紫峯無學,次參弁山瑞白於百丈,瑞印以法偈。卓錫常寧大義,山刻有法,華楞、嚴方等諸經註,原宗辨謬。
49
行一順治間,行腳至耒陽竈頭市。有妖假司命為崇。常附人語吉凶事,書「精靈」二字於突。人爭神之行,一以杖擊竈,碎之,喝曰:「精從何來?靈從何去?」妖遂息。後築室於桂陽治南,地多虎,乃為虎說戒虎曳尾去以上《舊通志》
50
増長菴,字異目,南昌人。靈隠和,尚法孫。巡撫周召南請居上封寺,高潔變幻,工於詞翰。侍郎王澤𢎞、給事車萬育暨諸名流俱樂與之酬唱。所著有《語録》,上《封寺志》,詩文若干巻。
51
永州府:
52
唐虞何侯列仙傳》:堯時,隠蒼梧山,慕長生舜南巡狩,止何侯家。夏禹時,五帝以藥一器與何侯,使投酒中,一家三百餘口,飲不竭,以餘酒灑屋宇,拔宅上昇位,為太極僊人。
53
漢屈處靜列仙傳》,祁陽人,楚白公之後,幼而悟道,絶迹人表,凡十二年,一旦,駕鶴而去。
54
張正禮陶隠居真誥:正禮,以漢末在九疑山中,服黃精顔色,壯麗如少年時。
55
晉蕚緑華列仙傳,羅郁號蕚緑華九疑山,得道女也。梁簡文帝時,降黃門郎羊權家贈權詩及火浣布、金玉縧脫各一時,已九百嵗。
56
何僊姑,明一統志,零陵人。幼遇異人,與桃食之,遂不饑,能逆知人禍福。《宋類苑》云:潭州夏鈞過永州,問何曰:「世多言呂先生今安在?」何笑曰:「今日在潭州興化寺設齋」。鈞到潭日,取寺中齋厯視之,其日,有華州回客設供。
57
《魯妙典》《列仙傳》:九疑山,女冠也,遇麓林道士,授大洞黃庭,經入九疑山,十年白日昇天。
58
宋蔣暉,祁陽烏符觀道士。好修煉,紹定已丑,中秋,有黃服異人過訪,題壁而去。後書無上宮主訪蔣暉,暉見壁上墨跡淋,灕知呂仙也,追尋之,亦飄然長往,莫知所之。呂仙筆跡,今刻石上。
59
何大士,道州人。幼讀書,及冠,欲往九疑山學。道中途忽聞人呼回顧無人,但見所踏石上有如觀音,像頓悟,持戒益堅。淳祐中,趺坐而化。
60
坐化佛,道州人,姓何,闕名。初於聖母嶺修煉,得道,歸辭,妻子坐化,今肉身尚存。
61
蔣大士,江華人。性孝友,持齋誦經,豁然頓悟。遂棄家說法,後升姹巖,趺坐而化。
62
明秀峯,零陵人,生正徳間,築菴於黄溪之陽明山,脩行數十年,得曹溪正傳以上舊通志》
63
火化僧《三楚文獻録》,不知何許人,嘗持瓢攜杖遊衡。永九疑間,躭艷冶,愛絲竹,飲啖兼人。每行吟市上,兩腋如風。舉寓寺,荒頽甚老,衲數輩茹藿不飽,而僧即隨例就食。若澹素性成者,手持《金剛經》一巻,誦日夜不休,絶不與人語,雖問弗對。忽有僧深目大鼻面黒繁須跡,踉蹌衣藍縷自穪,從西方來接,引去。
64
寳慶府。
65
秦盧生侯生《列仙傳》:秦始皇遣盧生入海求神仙藥不得,盧與侯生謀隠入邵陵雲山,今山有侯仙跡、盧仙影,秦人古道,煉丹井、飛昇臺,掃壇竹,皆其遺跡。晉文斤《列仙傳》,南昌人,號超然子,咸安中為邵州髙平令,遇異人,授以丹訣,遂棄官。康寧二年,仙去,唐李震號洞明先生,修煉髙霞山,白晝沖舉見《舊通志》
66
《隠山指月録》:潭州龍山和尚洞山,宻師伯行腳,見溪流菜,葉洞曰:「深山無人,莫有道人居否?」乃撥草溪行,忽見師,羸形異貌,洞曰:「和尚得何道?理便住此山?」師曰:「我見兩個泥牛鬬入海,直至於今,絶消息,洞山禮拜」。問:「如何是?」主中賔曰:「青山覆白雲,如何是?」賔中主曰:「長年不出戶?」曰:「賔主相去幾何?」曰:「長江水上波」。曰:「賔主相見,有何言?」說曰:「清風拂白月」。洞山辭退,乃述偈曰:「三間茅屋從來住一道,神光萬境開,莫把是非來,辯我浮生穿鑿不相闗」。又曰:「一池荷葉衣無盡,滿地松花食有餘,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屋入深居,因燒菴,不知所如,故穪隠山和尚。
67
崇哲祖燈開福崇哲禪師,邵州劉氏子上堂拈偈云:「體堂堂觸處彰快,須回首便承當今朝對,衆全分付,莫道儂家有覆藏」。
68
盧慧修煉望雲山,肉身猶存,石洞中生氣凜然見舊通志》
69
曇清祖燈寳慶府,光孝曇清禪師上堂,有解脫法語,洪覺指月録:瑞州清凉洪覺,範禪師一日頓脫,所疑述偈曰:「靈雲一見不再見,紅白枝枝不著花,尀耐釣魚船上客,卻來平地摝魚蝦」。按舊志,師過邵州,歴武岡、新化,故載此。
70
應悅祖燈寳慶府丞熙禪師上堂,《法語》有云:「現成公案已多端,那堪更涉他門戶」。
71
元楊道圓,楊氏女,夙佩道法,三謁太和山,夜禮斗於北辰觀。時郡守有子,兩手拳合醫不能療,道圓以果與之,其手即開後仙去。
72
明冷謙,嘉興人。曉音律,多幻術。洪武初,為協律郎。後遊湖湘,常寓居郡北開元觀,因名冷道觀。
73
顓愚名觀,霸州趙氏子。初依清凉山空印澄法席,遍參諸方,得心印於曹溪、憨山清。萬厯間,仗錫遊邵建五臺菴居之,闡法二十餘年。所著有《紫竹林集》、金剛四依解》。以上舊通志》
74
皇清慧山名智海,為天童五峯禪師法孫,由溈山至邵即龍山古功徳寺,創建禪林,揚法其中,皈依者衆。見《舊通志》。
75
古梅,名定,邵陽人。初為諸生,出家得法於慧山法語、詩文皆有妙諦。住溈山數十年後,演法紫竹林參,學者雲集。
76
岳州府:
77
南北朝陸法和《北史陸法和傳》,不知何許人。侯景遣將任約擊梁湘東王法和,乃詣湘東乞征約,召諸蠻弟子八百人在江津,二日便發,湘東遣胡僧祐千餘人與同行,法和登艦,大笑曰:無量兵馬」。江陵多神祠,人俗恒所祈禱,自法和軍出,無復一騐,人以為神皆從行故也。至赤沙湖,與約相對,法和乘輕船,不介胄,㳂流而下,去約軍一里乃還,謂將士曰:明日當破賊。遂縱火船,而逆風不便,法和執白羽扇,麾風風即反約,衆皆見梁軍步於水上,於是大潰,皆投水。約逃竄不知所之,法和曰:明日午時當得」。及期而未得,人問之,法和曰:吾前於此洲水乾時建一刹,語檀越等,此雖為刹,實是賊標,今何不向標下求賊也?」如其言,果於水中見約,抱刹仰頭纔出鼻,禽之。
78
唐吕巖列仙傳,字洞賔,蒲州人,得雲房之道。隠顯變化,嘗遊湘潭。岳鄂《明一統志嵓留題岳陽樓》詩云:「朝遊北海暮,蒼梧袖有青蛇膽,氣麤三醉,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宋時嘗來謁滕宗諒,自稱華州回道士,宗諒密令畫工傳其像,口占以贈之,曰:「華州回道士,來到岳陽城,別我遊何處?秋空一劍橫,回憮然大笑而別」。
79
杜蘭《香墉城仙録》:岳州有漁父於湘江洞庭之岸,聞兒啼聲,四顧無人,惟三嵗女子在側,漁父憐而舉之十餘嵗,天姿奇偉,容貌姝瑩,殆天人也,忽有青童自空而下,集其家,攜女去,女謂漁父曰:「我仙女杜蘭香也,有過謫人間㑹期有限,今去矣」。其後降於包山張碩家,授以舉形飛仙之術,碩仙去,漁父亦學道不食,後不知所之。
80
樊夫人、上虞令劉綱妻,綱素有道術,樊亦潛修密證,皆白日仙去。唐貞元中,湘潭有一媪䇿杖,曳履可數百里,一日,語人曰:「吾欲往洞庭,救百餘人。湘潭人張珙具舟檝送之,將至洞庭,前一日,有大風濤,撼一巨舟,觸君山島,舟既破,百餘人並出島上,無舟來救,明日,有物如城白如雪,將過島,島上人惶怖呌號,岳陽人亦遥覩駭愕,莫能曉也,媪舟至島,遂飛劍刺之,有聲如霹靂,城遂壞,乃一白鼉,長千餘尺,蜿蜒而斃,劍立其胸,俄有道士來見媪,甚相慰悅,珙詣問媪何人,道士曰:「劉綱,仙公之妻,樊夫人也。見舊通志。
81
湘中老人博異志,賈客呂筠卿,春夜泊舟君山,命酒吹笛,忽見一老人挐舟來於懷,袖間出笛三管,筠卿請吹之,老父曰:「其大者,諸天之樂不可發」。其次對洞庭諸仙合樂而吹其小者,試為子吹之,不知可終一曲否,言畢,抽笛吹三聲,湖上風動,波濤滉瀁,魚龜跳噴,五聲六聲,君山鳥獸呌噪,月色昏昧,舟人大恐,老父遂止,乃歌曰:「湘中老人讀黄老,手援紫藟坐碧草,春至不知湘水深,日暮忘卻巴陵道」。遂棹舟去隠隠,漸沒於波間。
82
江叟《列仙傳》:善吹笛槐,上有神教往荊山求鮑仙叟,如其言,得遇鮑仙,贈以玉笛吹之,龍來迎,去成水仙,周生逸其名,廬於君山,時以道術濟呉楚,後將抵洛,途次廣陵舍佛寺,有三四客來方中,秋霽月澄,瑩有說開元時遊月宮事,周生笑曰:「某能挈月致之懷袖」。因命虛一堂,翳四垣,不使有纎隙,且告客曰:「我將梯取月去,聞呼可來」。觀乃閉戶乆之,忽見天地曛晦,俄聞生呼曰:「某至矣!」客因開其室生曰:「月在某衣中耳!」舉其衣,出月寸許,一堂盡明,寒入肌骨,客拜謝曰:「願收其光」。因開戶其外,尚昏晦,食頃方如初見舊通志。湘中蛟宮姊《湘水記:垂拱中,太學鄭生曉行,渡洛橋,見一女䝉袖,曰:「我孤養於兄,嫂惡常苦,今欲赴水,留哀於此生」。遂同載與居,號曰汜人,數嵗生遊長安,一夕謂生曰:「我湘中蛟宮姊也,謫而從君,兹滿無以乆留,欲為訣耳!」相持泣別,去越十年,生之兄為岳州刺史,上已日生,從兄登岳陽樓,張晏樂酣生愁思,吟之曰:「情無限兮,湯湯懷佳期兮屬三湘,聲未終,有畫艫浮漾而來,中綵樓高百尺,其上施帷帳欄櫳,有一人起舞,含顰淒怨,形類汜人,歌曰:「泝清風兮江之隅,拖湘波兮裊緑裾,荷拳拳兮情未舒,匪同歸兮將焉如。舞畢斂袖,翔然凝望,須㬰風波,遂迷所在。
83
任自信,嘉州人,曽往湖南,常持金剛經,潔白無㸃,嘗汎舟洞庭湖中,有異物如雲冐舟上,俄頃而散,舟中失自信,不知所在,乆之,凌波而出,云至龍宮,謁龍王四五人升殿,念經與珠寳數十事,二僧相送,出宮一僧,曰凴付小信,至衡州觀音臺,紹正師付之,云是汝和,尚送來令傳。金剛經至南嶽,訪僧果見,云:「和尚示寂幾五六年矣?」見舊通志
84
明巖,元元華容人。為文昌宫道士,與邑人王某從張三丰遊,數載無所獲擬。辭去,三丰餞之,痛飲醉臥,嘔吐滿地,二人不及辭。明早,入揖三丰曰:「汝果棄吾耶?餂吾唾,道在是矣。王某不肯餂」。元元餂之,遂悟。三丰術,能運掌心雷,嘗以雷神隨後,客至,亦呼雷行。茶其書,存石首民家。嘉靖中,詔取數册去。
85
寳方住臨湘至源寺,有夙慧,博通經典。神宗召入禁中,賜衣鉢、幡幢、大藏經。晚與袁宏道遊,甚敬禮之。以上舊通志。
86
普實明《一統志》:䕫府人,幼不茹葷,九嵗遇僧話,即如宿契,遂出俗從通禪,師居天寧寺,攜鍚遍歴禪席,嘆曰:「不超三界,非丈夫也!」自此節食毀形,謁石鍾賢,禪師隠楊板山,習定一紀,出遊衡嶽,憇圓通寺,升座說法,天花飛墜,白鶴翔空,長沙大旱,迎師祈之,說偈而往,大雨隨至。一日,告門人曰:「辛未嵗正月朔日,吾當去」。及期,端坐而化。
87
常徳府。
88
漢黃敬葛《洪神仙傳》:字伯嚴,武陵人,少讀誦經書,仕州為部從事,後棄世學道於霍山,八十餘年,復入中嶽,専行服氣斷榖為吞吐之事,胎息內視,召六甲玉女吞隂陽符,又思赤星在洞房前,轉大如火,周身至二百嵗,轉還少壯道士王紫陽數往見之,求要言,敬告紫陽曰:「吾不脩服藥之道,但守自然,蓋地僊耳,何足詰問,聞新野隂君神丹昇天之法,此正大道之極也,子可從之」。紫陽固請不止,敬告紫陽曰:「大闗之中有輔星,想而見之,翕習成,赤童在焉,指朱庭指而摇之,煉身形審能,守之可長,生紫陽受之,得長生之道也」。
89
唐黃洞源列僊傳》:武陵人,大厯中,學道於桃源宮瞿柏庭,至武陵師事之。尋遇一老僧,遂辭洞源,曰:「歸仙洞去」,洞源留之不可。期十八年,再見後洞源之茅山柏庭,忽至計之。正十八年,洞源曰:「吾亦將蹈滄海」。次日,果羽化。
90
《藥山指月録》:藥山惟儼禪師綘州韓氏子,年十七,出家納戒衡嶽博通經論,嚴持戒律,住藥山海,衆四集,乆不升座,一日,院主白云:「大衆乆,思示誨,日打鐘着,纔集,定便下座歸方丈院,主隨問為甚麽,一言不措?」曰:「經有經師,律有律,師争怪得老僧,朗州刺史李翺躬謁,問如何是,道師以手指上下曰:「㑹麽?」曰:「不㑹」。師曰:「雲在青天水在瓶」。李述偈曰:「煉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話,雲在青天水在瓶,師夜登山經行忽雲開見月大嘯一,聲應澧陽東九十里許,李贈詩曰:「選得幽居惬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有時直上孤峯頂,月下披雲嘯一聲」。
91
宋張虛白《廣輿記》:舉進士不第,辟榖遊武陵,崔婆嘗飲以醇酒,後虛白仙去,郡人余安遇於揚州,因寄崔婆詩曰:「武陵溪畔崔婆酒,天上應無地,下有南來道,士飲一斗,醉臥白雲深洞口」。
92
宣鑑》:祖燈常徳府徳山宣》鑑禪師周氏子,常講金剛般若,時號周金剛,住澧陽,避難浮邱山石室。大中初,武陵太守崇徳山,號古徳禪院,堅請居之,宗風大闡,辰州府。
93
隋瞿夫人《列仙傳》:豫章人兄為辰州刺史,有黃元仙者,自豫章來,刺史高其行,以夫人妻之,復薦其才徳以自代,元仙尋棄官,與夫人隠於州西之羅山,貧甚,夫人為人傭織以養其姑,如此者十年。一日,忽謂元仙曰:「昨有帝命,當與汝别矣!」俄化為青氣數丈,騰空而去。
94
唐張果修煉大酉山有煉丹池在,見《舊通志》。按《唐書張果傳》,無煉丹大酉事。
95
瞿柏庭《列仙傳》:辰溪人,幼聰慧,稱為瞿童入武陵,師事黃洞源,已而得道,又云:幼時因戯躍入井中,後自大酉華妙洞中出依善巻祠脩,道功成,越桃源宮仙去,刺史溫造刻石紀其事。
96
宋陳崇政,沅陵人。脩道辰溪大酉洞,能致雷雨。見《舊通志》
97
元火,徳姓陳,沅陵人。落髪為僧,以五千四十八步陟安陽山修道,白日飛去。當時卓錫處成泉,遇旱,禱雨立應。見舊通志》。
98
明鍾萬五辰溪羽士有僧過門,見萬五園中鋤菜足,離地尺許,僧曰:「此子仙」。道巳成上,帝乆,令署北極驅邪院。見舊通志》
99
直𨽻澧州。
100
唐黃明逺,睦州人,居澧州龍潭寺,善誦度人經,每晚,有一叟來聴明逺,俟經畢,問名姓,輙不見,一日,叟跪告曰:「吾橫山潺水洞,白龍也!有過見,謫上帝,藉託宅西小池一年矣,旦夕荷君經功,今得解脫,復歸故洞。明年當大旱,有符篆一道,以酬君徳」。言訖去。明年,果旱,明逺設壇祀禱,持符篆往洞取,水歸,得大雨,是夕,夢叟謂曰:「今嵗天旱,上帝勅閉江河溪洞,吾昨於官陂堰取水以應君求,勿再凟也」。覺視堰果涸,見舊通志。
101
明鐵笛《仙三楚文獻録》,隆慶已已入澧,往來市上操鐵笛,長三尺,負一瓢,夜宿永興寺。與宋海翁一瓢道人同遊澧蘭,以詩唱和。海翁詩工既行於世,鐵笛詩》有「鐵笛醉來吟夜月,不知身在羲皇時」之句,不異作者一瓢道人畫龍亦署紙尾,有「青蛇藏寳劍,鐵笛弄秋風」之句,傳者誤以為一人。
102
張君,不知何許人。石門縣桃花洞硃砂橋有壇,相傳為張君修煉飛昇之所。見《舊通志》
103
荀氏,石門陳文鏊妻。嘉靖中,偕母拾菜觀園山,遇老嫗,食以野草。荀氏吞之,自是不饑。日惟飲水啖果,遂於山頭結菴棲,止不火食者殆三十年。鄉人呼仙娘見《舊通志》
104
直●,郴州。
105
漢蘇躭《葛洪神仙傳》:蘇仙公,桂陽人,文帝時,得道早喪,怙以仁孝聞,家貧,為牛郎,牛徘徊側近,不驅自歸。母食無鮓,往市買便縣,去百二十里遽至,母驚駭,方知其神異,常乗一鹿,持一竹杖,人謂蘓生竹杖,固是龍也。後數嵗,天西北隅,紫氣氤氲有數十,白鶴飛翔降於門,仙公跪白母曰:「某當仙違色,養明年疾疫,庭中井水簷邊橘樹可以代養,井水一升,橘葉一枚,可療一人,兼封一櫃,晉之有所闕乏,扣櫃言之,所須當至,慎勿開也」。言畢,踟蹰聳身,入雲紫雲捧足,羣鶴翺翔而去,來年果有疫,母療之,以水及橘葉,無不愈者,有所闕乏,扣櫃即至三年後,母開之,見雙白鶴飛去,自後扣之,無復有應。母年百餘嵗,無疾終,後有白鶴來止郡樓,人或挾彈彈之,鶴以爪攫樓板,似漆書云:「三百甲子一來歸,吾是蘓君彈何為?」
106
唐廖師列仙傳》,郴州人,懿宗召入行,道術有騐,後乞歸山。
107
劉𥋋《列仙傳》:小字宜哥,家貧好道,無巾,但總角,其兄瞻曰:「神仙遐逺,難求廊廟,咫尺易致」。𥋋不聴,忽一道士至其門,曰:「能相師乎?」𥋋曰:「幸甚!」隨入羅浮山四十年,兄登第拜相,後被謫至潮臺泊舟,𥋋冒雨來見,瞻驚喜不勝,𥋋顔色如童,瞻已皤然衰朽,始謂𥋋曰:「尚可脩否?」𥋋曰:「仙凡殊途矣!」敘闊終夕,忽失所在。唐居士列仙傳,郴州人,闕其名字,土人咸謂已百嵗,有楊隠之者,頗好道,因謁之,乃留隠之,宿及夜,呼其女曰:「可將一下弦月子來」。其女遂帖於壁,如片紙,唐起祝曰:「今夕有客,可賜光明言訖一室,朗若張燭。智儼明一統志:郴之右姓曹氏子在孕,不嗜葷,成童不嗜戯生,九年為僧,抱經笥入岣嶁,從名師執業,曹王臯帥湖南,請為人師,登壇三十八載。
108
全正即無量夀佛程,水鄉人。周姓幼,出家參徑山道。欽禪師之羅浮,遊全州,擇湘山勝地修建浄土,後結菴湘,西覆釡山,號無量主人,大中復還浄土。
109
靜覺六祖髙弟,亦稱七祖,面壁靜坐,六祖謂曰:「汝不結人,縁他日縱然成佛,必定冷淡」。今俗呼為冷淡。佛曹天師,名桂傳,程水鄉人,幼好道術,遇異人,授以符籙,遂通仙術,歸鄉里,屢有應騐,里人神之,號天師上舊通志》
110
直●靖州
111
明無意俗姓,賀修道於後山,知未來事,詔至京師,賜金缽、銀杖,號無意祖師。遺有經文可禦火災。
112
王扆靖州指揮,好道術,百嵗通慧化之日,玉柱垂膝,黃竹修道於綏寧龍烟坡,有道行,白日飛昇,遺有黃石碑以上舊通志
113
方伎
114
長沙府:
115
宋洪藴《宋史列傳》,本姓藍,長沙人。年十二,詣開福寺沙門智巴求出家習方伎之書,以醫術知名。太祖召見,賜號廣利大師。尤工診切。每先嵗時,言人生死無不應。
116
元張康元史列傳:康字汝安,湘潭人。早孤力學,旁通術數隠衡山。至元間,世祖召至上都,親試所學大騐,授著作佐郎。凡召對,禮遇殊厚,遷秘書監丞,卒衡州府。
117
元曾世榮,衡陽人,號盲溪,精於方脈著活幼心書,行世大徳。丙午,市㕓火,延世榮宅,忽焱塵中,聞人喧呼,曽世榮家併力進,水煙止風,收得不焚云見舊通志》。明松,楊道人,不知何許人。萬厯初,雲遊至桂陽,與樵牧雜處。一日遇雨,衣服沾濕,道人趺坐,氣蒸如炊,不移刻而衣燥,衆異而問之。道人曰:「吾體有正火,非薪火所及也」。問:「能療人疾乎?曰:吾療人疾。即取藥於臟腑,非金石草木之比也。有咯血者,延之往視道,人命以舌,餂紅紙視之曰:「脾未絶,可療也」。扶起坐以已。華池水,日飲之病者,神氣漸復。一日,聞鄰有哭聲,問之,則某已屬纊。道人至榻前,以手摩其支體,曰:可活」。以湯灌之,稍甦,再按之旬日漸能步武,後竟愈。授徒十數人,皆為名醫見《舊通志》
118
永州府:
119
唐韓偉逺三洞珠囊九:疑山人韓偉,逺昔師事中岳宋徳元,服靈飛,六甲得道,能逺行。
120
寳慶府。
121
明喻化鵬,豐城人。以醫遊邵陽,治病如臨大敵。稍不中,肯憂形於色。靜夜深思,晨起不櫛沐。赴病家處,方卑藥,不望報,不吝重直,人予之,金即以市奇方祕論,雅尚氣節,能文詞。所著有《醫經翼醫》、《餘詩草》。見《舊通志》。
122
劉興漢,邵陽人。工星術,士大夫多與之遊,然其言必本於修徳造命,嘗識某於貧賤,時後官清要,未嘗有所干請,及敗株累而興漢獨脫然。見《舊通志》
123
岳州府:
124
明李蓬頭,臨湘人。少遇異人,受道術,能預言,人休咎。見《舊通志》
125
常徳府。
126
明三休明闕士琦三客傳》。三休往來之破,衲道人也,嘗居桃源縣靈巖僧室攤書,夜讀不然燈,燭手持一珠照行間」,字光達戶。外僧伺之,時或不見形,惟龍首崚嶒,在几案間雲露滿室,叩之徐笑曰:「草為螢鷹為鳩,人獨不化耶?」不斷酒,出懷中杯三爵而罷。亦稱詩間有逸句,相人應舉,及卜貴賤,夭夀如響。
127
雲石闕士琦《三客傳》,字他山,不入城市,襆被書笈,往來山谷間。性嗜酒善琴,尤精醫術,有長桑君之騐辰州府。
128
明徐仲宇,不知何許人。善針砭,治奇疾,人號太素先生。
129
李六名,沅陵人。善風鑑,以氣色定人吉凶,每談言微中。
130
王二,辰溪人,性嗜酒,日向士大夫家索飲醉中,言未來,事頗騐。
131
卜夢龍,芷水人。善地理,為人卜𦵏,不受謝以上四人見《舊通志》
132
直𨽻澧州。
133
明醉叟《三楚文獻録》,不知何許人遊荊澧間,日乞醉不榖食,惟啖蜈蚣蜘咮癩蝦䗫,及一切蟲蟻之類。或問諸味孰佳,叟曰:蝎味最上,惜南中不可得。蜈蚣次之,蜘蛛小者勝,獨蟻不可多,食多食則悶,人有侮之者,叟漫作數語,多中其隂事,其人駭而反走。公安袁伯修崑仲偕客出遊,道值叟,客言:某年曾登金山。叟笑曰:得非某叅戎置酒,某幕客相從乎?客大驚,詰其故,不答。
134
直●,郴州。
135
唐學成全禪師之弟人有祈嗣者,許男即男,許女即女見《舊通志》
136
湖廣通志巻七十五
URN: ctp:ws947775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