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千頃堂書目·卷一

《千頃堂書目·卷一》[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易類》

1
周易傳義大全》二十四卷,《義例》一卷永樂十二年十一月翰林院學士胡廣侍講楊榮金幼孜等纂修《五經四書大全》,《周易》則取程傳及朱子本義,博採《二程遺書》、《外書》、《朱子語類》、《文集》之論易者,與諸家之說羽翼之,明年九月書成,頒行六部並兩京國子監及天下郡縣學。
2
周易直指》十卷仁宗在東宮時,命楊士奇纂卦爻,朱氏本義要旨為是書,以備觀,賜今名。
3
朱升周易旁注前圖》十二卷
4
鮑恂大易鉤元》三卷字仲孚,嘉興人,領元鄉薦,明初以明經老儒召為文華殿大學士,固辭歸,恂受易於吳草廬。
5
梁寅周易參義》十二卷經文上下二卷,十翼十卷,寅以程朱二家釋經義殊,乃融洽二家,合以為一。
6
周南老易傳集說
7
歐陽貞周易問辯》三十卷分宜人,洪武初以易魁江西省試,官考城主簿,一名易疑。(盧補)
8
葉儀周易集解金華人,明太祖下婺州,與範祖乾等同被徵。(盧補)
9
張洪周易傳義會通》十五卷
10
方孝孺大易枝辭與周禮考次皆逸不傳
11
趙撝謙易學提綱
12
豐寅初古易略說鄞縣人,洪武國子司業建文壬午,棄官歸隱。
13
豐慶古易筮法寅初子,河南布政使
14
張廷芳易經十翼章圖蘊義》十卷晉江人,自號退密翁。
15
王達《易經選注
16
程仲賢周易參微錄婺源人。
17
程汝器周易集傳》十卷名昆,以字行,休寧人,師事趙汸,洪武中舉明經,永樂中官蘄州知州。
18
胡璉易學會通字商用,高安人,博通經史,尤邃於易,明初兵至瑞州,璉說其主將劉左丞奉書降,後以薦為句容教論。
19
劉髦易傳撮要》一卷撮程傳之要,永新人,永樂戊子鄉魁,不仕,大學士劉定之父。
20
江克寬周易程朱傳義音考
21
林大同易原奧義》二卷常熟人,洪武中開封府學訓導。
22
鄭宏味《易餘吟》字以仁,直隸嘉定人,少受易於鮑恂洪武中為禮部郎中
23
王廉周易參疑字熙陽,處州人,與修元史,後官山西布政,蘇州知府況鍾刊行。
24
何英《易經發明》字積中,鄱陽人,學於元儒王松塢,自號梅穀。
25
汪有訓周易句解字得時,休寧人。
26
高暐讀易日錄字汝晦,浙江臨安人,永樂甲申進士,累官四川按察司僉事。
27
林志《周易集說》三卷
28
汪思敬易學象數舉隅》四卷,又《易傳通釋》□卷名敬,以字行,祁門人,工詩文,□□中侍郎楊寧嘗薦之朝。
29
王義朝易論》十二卷,又易說十卷上虞人。
30
劉定之周易圖釋》十二卷
31
李賢讀易記》一卷
32
胡居仁《易通解》
33
吾冔《周易傳義會同》
34
倪複《易繫辭解》餘本嘗師之。
35
傳寬《太極圖說》正統七年寬為東昌府通判進,上謂僻謬悖理,斥之,勿令誤後學,見野獲編。(吳補)
36
劉誠《周易衍辭》專辨焦贛納甲飛伏之非,誠難澤人,天順丁丑進士,湖廣參政。
37
楊守陳《易學私鈔》□卷
38
王恕《石渠玩易意見》二卷正德元年自序,時年九十一。
39
蔡清周易蒙引》十二卷嘉靖八年十月清子直隸松江府推官蔡存遠奏進頒行,,又《河洛私見》一卷
40
羅璟《周易程朱異同》
41
餘本《易經集解》十二卷,又《讀易備忘》□卷
42
楊廉先天後天圖學考証
43
姚綬《大易天人合旨》□卷
44
朱綬《易經精蘊》四卷嘉興人,成化丁未進士,以翰林院檢討侍岐王講讀,歷楚晉二王府長史,一作二十五卷。
45
韓邦奇易學啟蒙意見》四卷,又《易占經緯》四卷
46
羅倫周易說旨》四卷
47
盧璣河圖衍義
48
汪必東易問大旨字希匯,崇陽人,正德辛未進士,官云南參政。(盧補)
49
葉應易卦方位次序圖》一卷,又《易卦圖衍字子明,歸善人,成化戊戌進士,廣西慶遠府知府。
50
王啟周易傳疏黃岩人,成化丁未進士刑部右侍郎
51
鄭伉讀易管見》,又《易義發明》,又《卦贊常山人,受業吳與弼。
52
周易衍義青田人,成化中浮梁知縣。
53
崔銑讀易餘言》五卷嘉靖十九年庚子序。,又易大象說一卷
54
胡世寧讀易私記》四卷
55
唐龍易經大旨》四卷
56
何孟春易疑初筮
57
童品周易翼義
58
左輔《周易本義附說》□卷,又《太極後圖》字弼之,涇縣人,弘治丙辰進士,寧州知州。
59
王云鳳《訂正複古義》十二篇
60
陳鳳梧《集定古易》十卷
61
楊文《周易發微》弘治庚戌進士國子監丞
62
都穆《周易考異》
63
湛若水修複古易經傳訓測》十卷出義文周孔之易,複為上下經,取孔子之翼,為後人所分附者,複合而為十傳,於孔子之傳,則因言求象而為之測,於三聖之經,則合本文,而令門人葛潤等採測義作旁識,而不為之說。
64
為獻夫周易約說》十二卷
65
馬理周易贊義》七卷上下經六卷,繫辭一卷,餘缺。
66
鍾芳學易疑誼》三卷字仲實,瓊州人,正德戊辰進士戶部侍郎,贈右都御史嘉靖二十七年戊申楊愷序。
67
諸葛駿《易經集說》晉江人,成化中永嘉訓導。
68
豐熙《古易傳疑》
69
周積讀易管見字以善,江山人,舉人,官長史,從章懋,蔡清學易。
70
王大用易經安玩錄字時行,興化衛人,弘治乙丑進士,南京刑部右侍郎
71
穆孔暉《讀易錄》
72
陳琛《周易通典》六卷字思獻,晉江人,正德丁丑進士,貴州按察司僉事,學者稱紫峰先生。
73
王緒《易學辨疑》字紹夫,江西樂平人,弘治壬午舉人,四川忠知州。
74
潘葵《易思得錄》□卷,又《卦辨》浮梁人,以講明義理為學,蔡清,李夢陽皆稱之。
75
錢貴易通字元抑,吳郡人,弘治戊午舉人,鴻臚寺丞。
76
沈爚複《古易》十二篇嘉定縣人,正德中以呂東萊訂正古易,刊正今世行本。
77
戚雄易原》二卷字世英,金華人,正德辛未進士,南京監察御史。
78
洪貫《周易解疑》字唯卿,鄞縣人,正德中官知府。
79
劉黼《易經卦變》衡陽人,正德丁丑進士,官御史。
80
呂楠《周易說翼》三卷
81
季本易學四同》八卷嘉靖三十八年己未序。又《圖文餘辨》一卷,又《蓍法別傳》一卷,又《古易辨》一卷字明德,會稽人,別號彭山,正德丁丑進士,長沙知府,於五經皆有箸述。
82
豐坊古易世學》十五卷,又《易辨》一卷本坊一人所為,托言豐稷及曾祖慶父熙所授,故曰世學。
83
王道周易億》四卷
84
顧應祥《讀易愚得》四卷
85
董燧《周易問答》號蓉山,江西人,嘉靖辛卯舉人,刑部郎中。
86
周滿易象義》五卷字謙之,廣漢人。
87
伊伯熊《易學講義》四卷吳縣人,正德丁卯舉人,廣西柳州府同知。
88
黃芹《易圖識漏》一卷龍岩人,從蔡清學易,正德中歲貢生,官海陽縣學訓導。
89
王崇慶周易議卦》一卷
90
劉濂易象解》六卷字浚伯,南宮人,正德辛巳進士,由杞縣知縣擢御史,劾分宜,謝病歸。
91
田汝耒子《周易纂錄》
92
舒芬易箋問》一卷
93
貢珊周易發鑰字廷甫,宣城人,正德辛未進士,唐山知縣。
94
洪鼐《讀易索了隱》字廷器,壽昌人,正德庚午舉人,國子監助教。
95
謝理《周易解》
96
林希元易經存疑》十二卷
97
史於光《周易正蒙》十卷晉江人,正德丁丑進士,選庶吉士,改吏科給事中
98
鄒守《愚易釋義》莆田人,嘉靖丙戌進士
99
熊過周易象旨決錄》七卷字叔仁,四川富順人,嘉靖己丑進士嘉靖三十年辛亥自序。
100
許誥易參》,又《圖書管見》,又《太極論薛甲易象大旨》八卷字應登,號畏齋,江陰人,嘉靖己丑進士,江西副使,乙卯門生太平守任有齡序刻,德安何遷序。
101
李承恩《易大義》字君賜,祥符人,正德十四年舉人
102
孫從龍《周易參疑》十二卷首編二卷,外編十卷,別有內編四卷,佚不傳,化光,吳江人。
103
楊爵周易辨錄四卷
104
叶良佩周易義叢十六卷字敬之,天台人。
105
金賁亨學易記五卷
106
王漸逵讀易記三卷
107
孫承恩易卦通義華亭人,禮部尚書。
108
謝憲周易竹書字汝慎,歸善入,嘉靖中歲貢,常於歸善西湖台畔折竹枝濡赤土注易,葉春及受而錄之,故名。
109
徐㭿周易通解八卷閩縣人,嘉靖中貢士,永寧知縣。
110
陳士元易象鉤解四卷,又易象匯解二卷字心叔,應城人,嘉靖甲辰進士
111
張敔京氏易考
112
劉邦採易蘊二篇字君亮,南昌人,嘉靖戊子舉人,官嘉興府同知,從王陽明學。
113
周聰周易講義二十四卷字敬之,江西樂平人,嘉靖中貢士,英山教諭。
114
沈束周易通解》,又《文言說內外》俱下獄時所著。,又《易圖》
115
劉穩易經折衷訓蒙字朝重,酃縣人,嘉靖丙辰進士,太僕寺少卿。
116
孔綸《圖書考》一卷,又《揲蓍考》一卷,又《易談》一卷字宣甫,汶上人,生而目重瞳子,嘉靖中歲貢,官肅府長史。
117
何維柏《易學義》
118
龐嵩圖書解
119
李文纘易解福建南安人,嘉靖辛酉舉人,岷王府長史。
120
黃中《易經紀蒙》字文卿,處州人,嘉靖中官天津兵備道副使。
121
李舜臣愚谷易解》二卷,又《讀易外編
122
任經《易學歸趣》二卷商州人,成化癸卯舉人,兗州府同知。
123
任慶雲《易略》二卷,又《易圖集覽》一卷經子,正德癸酉舉人,陝州知州。
124
鄧韍《易解》一卷常熟人。
125
盧翰中庵簽易一卷潁上人。
126
洪垣《周易玩詞》婺源人,嘉靖壬辰舉人
127
游震得周易傳義會通婺源人,嘉靖戊戌進士,南京戶部侍郎,總督糧儲。
128
潘恩易經輯說》三卷
129
伊在庭周易筆記字繼美,吳縣人,敏生子,嘉靖乙丑進士,歷官南京兵部員外郎,精於易學。
130
李先芳周易折衷錄五卷
131
林性之易經淺說八卷
132
唐樞易修墨守一卷
133
張四知周易辨疑汝陽人,嘉靖庚戌進士,浙江按察使僉事。
134
梅鷟古易考原三卷
135
徐獻忠大易心印
136
孫應鰲淮海易談四卷
137
顏鯨易學義林十卷
138
洪綬易經從正錄同安人,嘉靖乙丑貢士,官夔州通判。
139
王複春周易疑略字學樂,晉江人,廣西按察使
140
王畿大象義述一卷
141
王樵周易私錄□卷
142
王夢麟北山讀易記十卷字維振,閩縣人,廣西桂林通判。
143
王埜周易衍義嘉靖中隱士,山陰人。
144
鄭守道易說意五卷字用行,懷安縣人,徽州府通判。
145
太極圖說一卷黃光昇讀易私記戴廷槐易學舉隅六卷長泰人,隆慶中貢士。
146
姜寶周易補義補疑十二卷萬歷十四年丙戌序。
147
馬森周易說義十二卷字孔養,懷安人,嘉靖乙未進士,戶部尚書。
148
黃洪憲周易集說三帙
149
吳中立易詮古本一卷字公度,浦城人,隆慶辛未進士,丁父憂,服闋遂不仕,南京禮部尚書袁洪愈,給事中周邦傑,巡按御史楊四知表其修節請爵之,以廉頑立懦詔授禮部儀制司主事,終不起卒。
150
程廷策讀易瑣言字汝揚,休寧人,辰州知府。
151
方太古易經發明金華人,字元素,從學楓山章氏。
152
許孚遠周易述
153
金珤六爻原意一卷字德溫,休寧人,嘉靖辛卯選貢,盧陵丞。
154
李新芳周易大義字天德,潞州人,御史。
155
賀沚圖卦臆言字汝定,盧陵人,隆慶庚午舉人,蘇州府同知。
156
王之士大易圖象參字欲立,藍田人,嘉靖戊午舉人,萬歷中趙用賢及御史汪以道薦之士與鄧元錫劉元卿為海內三逸,同受國子監博士。
157
殷子義易說十篇,又讀易別記字集卿,嘉定縣人,隆慶中貢士,淮安訓導。(盧補)
158
劉元卿大象觀二卷
159
鄧元錫易繹五卷
160
黃正憲周易管見十五卷字仲容,秀水人,萬歷二十四年丙申序。
161
曾朝節易測十卷號植齋,臨武人。
162
鄧伯羔古易詮二十九卷,又今易詮二十四卷
163
徐師曾今文周易演義十二卷師曾本尊古文為之演義,以世咸用經傳相連本,故仍之而名曰今文,隆慶二年戊辰序。
164
章潢周易象義十卷
165
郭子章蠙衣生易解十五卷
166
羅大紘周易古本一卷字匡湖,吉水人,萬歷丙戌進士,官禮部給事中,以建言謫潮陽典。
167
來知德周易集注十六卷知德客萬縣求溪深山中讀易三十年,於序卦離卦中悟錯綜之說,深悟卦變之妙,而為是書,萬歷二十六年戊自序,,又注易圖說略一卷,又河圖洛書論一卷
168
楊士顯周易存言八卷字用晦,奉先人,萬歷二十八年庚子序。
169
徐元氣周易詳解十卷
170
李材見羅義經旨一卷
171
鄭世子載堉先天圖正誤一卷
172
徐即登易說九卷字德峻,別號匡岳,豐城人,李材弟子,萬歷癸未進士,河南按察使司。
173
萬廷言易原四卷萬虞愷子,字以忠,號思默,嘉靖壬戌進士,雲南按察司僉事,萬歷丁亥序。
174
李本固古易彙編十七卷字惟寧,臨清州人,由進士出宰四邑,有異政,歷工部郎中出守歸德,丁內艱以毀卒。
175
楊時喬周易古今文全書二十一卷論例二卷,古文二卷,今文九卷,易學啟蒙五卷,傳易考二卷,卜筮考一卷,萬歷八年庚寅序。
176
張元蒙讀易纂五卷字叔正,萬歷壬午自序。
177
管志道周易六龍解一卷,又六龍剖迷一卷
178
張獻翼讀易紀聞六卷萬歷十年壬午王俸等序。,又讀易韻考七卷萬歷七年己卯王世貞序。,又張氏三易七卷約說三卷,雜說二卷,臆說二卷。
179
蘇浚易經兒說五卷,又生生篇六卷,又冥冥篇五卷
180
張汝霖周易因指五卷一作八卷。
181
李贄九正易因二卷
182
馮時可易說五卷
183
沈一貫易學十二卷
184
吳炯周易繹旨七卷字懷野,華亭人,萬歷三十二年甲辰序。
185
江一麟易說
186
方逢時周易外傳一卷
187
饒伸周易會解進賢人,刑部侍郎。
188
甯威易觀,又易象四編衡陽人,布衣講學,學者稱太虛先生。
189
金隆圖書定則七卷,又圖書易旨一卷
190
屠本畯卦玩二卷阮琳圖書紀愚莆田人,教諭。
191
範守己周易會通十三卷,又參兩通極七卷
192
朱謀㙔易象通八卷萬歷壬寅李維楨序。
193
姚文蔚周易旁注會通十四卷字元素,杭州人,萬歷丁巳序。
194
焦竑易筌六卷
195
李登如庵家藏易解一卷,又易知齋易說一卷
196
陳第伏羲圖贊六卷
197
方學漸易蠡十卷
198
方大鎮易意四卷
199
潘士藻洗心齋讀易述十七卷萬歷丙午焦竑序。
200
鄒德溥易會八卷
201
袁黃周易補傳四卷,又河圖洛書解一卷
202
陶廷奎周易筆意十五卷
203
唐鶴徵周易象義四卷
204
楊庭筠易顯六卷,又易總一卷字淇園,杭州人。
205
魏浚周易古象易通八卷
206
錢一本像象管見七卷萬歷三十二年甲辰序。,又啟新齋易象鈔四卷,又續鈔二卷字國瑞。
207
陳履祥孔易彀一卷
208
鄒元標通易彀一卷
209
姜應麟易會,又周易容光字泰符,號松盤,慈溪人,萬歷十一年癸未進士,由庶吉士戶科給事中,諫加封鄭妃為皇貴妃,謫廣昌典史,光宗立,晉太僕寺少卿。
210
孟化鯉讀易寱言
211
吳桂森周易像象述五卷無錫人,述錢一本之學。
212
徐常吉易解
213
徐曰仁周易翼注永豐人,萬歷辛卯舉人,以孝稱。
214
郝敬周易正解二十卷,又易領四卷,又問易補七卷,又學易支言四卷字仲輿,京山人,萬歷己丑進士,□科給事中
215
姚舜牧易經疑問十二卷
216
傅文兆羲經十一翼六卷其書為古周易二卷,觀象篇一卷,觀變篇一卷,玩辭篇一卷,玩占篇一卷,文兆,金溪人,以孔子傳為十翼,而己,又翼孔子,故謂之十一翼,謂爻辭為文王所作,與周公無涉。
217
曹學佺周易可說七卷,又周易通論六卷
218
高攀龍易簡說三卷,又周易孔義三卷
219
孫慎行周易明洛義纂述六卷明洛義二卷,二義二卷,三義一卷,始於萬歷癸丑,成於天啟丁卯
220
王述古易筌字信南,號鍾嵩,禹州人,萬歷己丑進士,官常州知府,遷山西按察副使,進布政司。
221
陸舜臣芝田漫畫一卷寧波人。
222
楊瞿崍易經疑叢十卷字稚實,晉江人,萬歷甲辰進士,江西提學副使。
223
程汝繼周易宗義十二卷字志初,婺源人,萬歷辛丑進士,江西袁州知府。
224
劉宗周周易古文鈔二卷崇禎癸未序。,又讀易圖說,又易衍
225
程元初周易韻葉二卷
226
程嗣光易經發微六卷
227
楊惟相周易蒙訓字無技,豐城人,萬歷甲午舉人,刑部員外郎。
228
熊尚文周易家訓豐城人,萬歷乙未進士刑部右侍郎
229
王宇周易占林四卷史記事讀易夢覺九卷字義伯,渭南人,萬歷二十三年乙未進士,光祿寺少卿。
230
陸夢龍易略三卷字景鄴,會稽人,萬歷庚戌進士,備兵固原,崇禎七年死寇難,贈太僕寺卿,謚忠烈。
231
喻安性易參五卷
232
萬尚烈易大象測一卷,又易贊測二卷
233
仇二常周易本義翼四卷
234
陳嘉謨周易就正略義五卷
235
姜震陽易象闡庸一百二卷
236
笪繼良鵝湖讀易十二卷繼良為工部郎,董北湖哭魏大中歸襯,坐東林邪黨削籍,身遭黨錮,故於剝,複,遯,臨三致意焉。
237
樊良樞易象二卷字尚默,豫章人,天啟甲子朱謀㙔序。
238
卓爾康易學全書五十卷字去病,仁和人,萬歷壬子舉人,以工部郎中在遷常州檢校,升大同府推官。
239
陸振奇易芬五卷杭州人,舉人(盧補)
240
李奇玉雪園易義四卷曹勛序,字荊陽,嘉善人,天啟壬戌進士,汝寧知府,受易於高忠憲攀龍,授以顯仁藏用之旨,忠憲曰,發吾蘊者子也。
241
申錫三易圖說十卷潼川州人。(盧補)
242
任惟賢周易義訓十卷
243
錢士升易揆十二卷
244
姜玉潔圖學淺見劍州人。
245
董懋策大易床頭私錄字揆仲,玘曾孫,人稱日鑄先生。
246
張惟樞澹然齋易測十二卷字子環,晉江人,萬歷戊戌進士,工部左侍郎。
247
徐世淳易就六卷
248
方孔照周易時論十卷
249
陳仁錫羲經易簡錄十卷一作八卷,萬歷乙卯序。,又大易同患淺言二卷,又繫辭十篇書十卷
250
倪元璐兒易外儀十五卷,又內儀六卷崇禎辛巳序。
251
黃道周易象正十四卷,又三易洞璣十五卷
252
何楷古周易訂詁十六卷別異經傳還田何之舊,仍取夫子二傳附於經文之下,易以彖傳象傳字而為之注,其文言專釋乾坤及上下系說序雜等傳,凡有關於彖象者,亦各隨卦而附列之,崇禎六年癸酉序。
253
黎遂球周易爻物當名二卷,又易史□卷字美周,番陽人,天啟丁卯舉人
254
黃端伯易疏五卷
255
唐大章易經合疏字士一,仙游人,天啟中貢士,謂河圖為象數之原,故以觀象為主。
256
張溥周易注疏大全合纂六十七卷
257
餘樞易贊
258
周夢華易解
259
華從允周易古本通義
260
吳其馴易疏崇禎辛未進士,兵部員外。
261
方以智易餘二卷
262
刁包易酌字蒙吉,伊祁人,崇禎中舉人,學宗濂洛,後為北方純儒,著述甚富。
263
蔡鼎易蔡六卷字無能,晉江人,諸生,精星緯,以布衣入孫承宗幕。
264
吳鍾巒周易卦說
265
成勇程易發
266
張家玉大易纂義
267
尤良周易微旨十卷
268
顧樞西疇易稿六卷字庸庵,顧憲成孫,崇禎己卯舉人(盧補)
269
顏茂猷天皇河圖二卷
270
徐𤊹易旁通一卷
271
趙鳳翔易學指掌四卷依古本以上下經居前,而次以孔子十傳,鳳翔,雄縣人,一作六卷。
272
王化卿風姬易溯
273
方鯤易蕩二卷
274
馬元調易說六卷嘉定人。
275
顧曾唯周易詳蘊十三冊
276
程玉潤周易演旨六十五卷
277
喬中和大易通變四卷
278
歸起先易聞十卷常熟人,崇禎癸未進士,隱居不仕。(盧補)
279
鄭賡唐讀易蒐十二卷字寶水,縉雲人,天啟丁卯舉人
280
汪于沚周易剝義十二卷崇禎中婺源諸生。
281
張鏡心易經增注十卷(盧補)
282
嚴瑴易同顧起經易囈語字元緯,吳縣人,官運使。
283
吳世忠太極圖解
284
揭其大易傳補字思泰,廣昌人,隱居不仕。
285
陳際泰易正義
286
徐守綱易象吉占號觀潤,烏程人。
287
張瑤周易講說一卷朝邑人。
288
來集之讀易隅通二卷,又易圖親見一卷,又卦義一得一卷字元成,蕭山人,崇禎庚辰進士,授安慶府推官,晚而耽玩經史,著述甚多,學者稱倘湖先生。(盧補)
289
秦鏞易序圖說二卷字太音,無錫人,崇禎丁丑進士,河南道御史。(盧補)
290
雷樂周易古經一冊建安人。(吳補)
291
華兆登周易古本一冊無錫人。(吳補)
292
孫慎行周易古本一冊(吳補)
293
塗宗浚易義靈裁八卷(吳補)
294
朱睦㮮讀易識疑一冊(吳補)
295
吳撝謙易象會旨二卷臨川人,陝西布政司理問。(吳補)
296
洪啟初易學管見六冊晉江人。(吳補)
297
章佐聖周易時義注四冊新安人,貢生。(吳補)
298
陸位時羲畫憤參十五卷錢塘人。(吳補)
299
趙世對易學蓍貞四卷(吳補)
300
鄭友元易經小傳二十卷京山人。(吳補)
301
張振淵周易說統十二卷仁和人。(吳補)
302
沈泓易憲四卷華亭人,刑部主事。(吳補)
303
鄭敷教周易廣義四卷吳人。(吳補)
304
李開先讀易辨疑四冊四川人。(吳補)
305
306
△宋
307
朱元升三易備遺十卷元升,字日華,東嘉人,咸淳中以右榜官承節郎,差處州,龍泉,遂昌,慶元縣,建寧府松溪,政和縣巡檢,述其自得之學為河圖洛書一卷,連山備遺三卷,歸藏備遺三卷,周易備遺三卷,咸淳八年浙東提刑家鉉翁奏其書於朝,未幾宋亡,元升亦死,其子士可,次子士立卒成之,元元貞乙未士立乃為刊行。
308
何基周易朱氏本義發揮七卷,又繫辭發揮二卷
309
胡方平周易啟蒙通釋二卷一作四卷。,又外易四卷號玉齋,婺源人。
310
董楷周易程朱傳義附錄十八卷字正叔,臨海人,官吏部郎中。
311
方回讀易析疑一作釋疑。
312
陳普易解二卷寧德人,稱石堂先生。
313
熊禾易學圖傳一卷
314
吳霞舉易管窺六十卷,又筮易七卷字孟陽,休寧人,吳龍翰子,別號默室。
315
任士林中易
316
陳溶清全齋讀易編三卷字子微,吳人,宋亡不仕,篤志著述。
317
王申子大易緝說十卷字巽卿,別號秋山,臨邛人,前邛州兩請進士,寓居慈利州天門山,著是書及春秋類傳,延佑丙辰年常德路推官田澤奏進其書。
318
丘富國周易輯解十卷,又易學說的五篇字行可,建安人,宋進士,官瑞陽簽判,入元不仕。
319
塗溍生易義矜式,又周疑擬題三卷字自昭,宜黃人,贛州濂溪書院山長,入元不仕。
320
何夢桂易衍二卷一作易解。
321
朱鑒文公易說二十三卷文公孫,集凡雜箸及門人所記口授之言。
322
田疇學易溪徑二十卷號與齋,華亭人,嘉定間設講席於國學,六館之士,皆北面事之焉。
323
羅大經易解十卷字景倫,吉水人,寶慶二年進士
324
△金
325
趙秉文易叢說十卷,又象數雜說
326
張特立易集說
327
△元
328
郝經周易外傳八十卷,又太極演二十卷經羈館真州時所作,自孔子以來諸家注釋,核其至精,去其重複,義理象數兼採,巨細不遺,積成八十卷,又旁搜遠紹,創圖立說為太極演二十卷,申明列聖及諸儒餘意,謂之外傳,以孔子為經作傳,後人著作,皆傳外之傳也,故曰外傳,示不敢同於聖人之作雲。
329
許衡讀易私言一卷
330
吳澄易敘錄十二篇,又易纂言十二卷敘錄之作,因東萊呂氏古易,重加修訂,正其文字闕衍謬誤者。
331
齊履謙周易本說六卷初補注繫辭旨略二卷,以敷暢本義之旨,後更為說四卷,專釋卦爻之旨,至於彖象諸傳,夫子所以贊變卦爻,一二疑滯,已具說下,其餘則不全釋。
332
胡一桂周易本義通釋附錄纂疏十四卷,又周易啟蒙翼傳四卷取朱子文集語錄之及於易者,附於本義下,謂之附錄,取諸儒易說之發明本義者,纂之謂之纂疏。
333
胡炳文周易本義通釋十卷自繫辭以下俱佚,取大全所輯一桂說補之。,又周易啟蒙通釋□卷
334
董真卿周易纂注會通十四卷,又歷代因革一卷字季真,鄱陽人。
335
鄭滁孫大易法象通贊七卷,又中天述考一卷,又述衍一卷
336
黎立武周易說約一卷
337
朱祖義周易句解十卷字子由。
338
王結易說一卷
339
何榮祖學易記
340
趙採周易折衷三十三卷字德亮,潼川州人。
341
衛謙讀易管窺三十卷號有山,華亭人,元進士。
342
吳存程朱易傳本意折衷字仲退,鄱陽人,寧國路教授。
343
瞻思奇偶陰陽消息圖一卷
344
何中易類象二卷
345
潘迪周易述解元城人,歷官國子司業,集賢學士。
346
王愷易心三卷台州寧海人。
347
吳迂易學啟蒙字仲迂,浮梁人,從饒雙峰學,皇慶間浮梁知州郭鬱延之為師,以訓學者,人稱西台先生,汪克寬其門人也。
348
保八周易原旨六卷,又繫辭二卷,又易原奧義一卷,又周易尚占三卷前有進呈皇太子箋,稱大中大夫前黃州路總管兼管內勸農事臣保八,其書有方回,牟巘序,稱之為普庵者其號,曰公孟者其字也,居洛陽,一名易體用。
349
吾衍重正卦氣李恕周易旁注四卷,又音訓二卷字省中,廬陵人,與龍麟洲,劉水村同輩行,合程朱二家之說及本義,附錄何氏發揮大易粹言,南軒解義諸書節而一之。
350
熊良輔周易本義集成二卷字任重,南昌人,舉延佑丁巳鄉試,複有易詩集說,不傳。
351
丁易東易傳十一卷一作十四卷。,又大衍索隱三卷號石潭,龍陽人,宋進士,入元不仕,築精舍教授生徒,事聞於朝,授山長,賜額沅陽書院。
352
俞琰大易會要一百卷述諸家易說。,又周易集說四十卷分上下經十翼,今世傳本十卷。,又纂圖二卷,又古占法一卷,又讀易舉要四卷,又周易象辭二卷,又讀易須知□卷,又卦爻象占分類□卷,又易圖合璧連珠說□卷,又周易參同契發揮三卷,又易外別傳一卷字玉吾,吳縣人,生宋寶佑間,以詞賦稱,宋亡,隱居著書,不複仕進,自號石澗。
353
鄧錡大易圖說二十五卷
354
張理易象圖說內篇三卷外篇三卷字仲純,清江人,從學杜本,舉茂材異等為福建儒學提舉,與鄧錡圖說俱錄入道藏中,別有易圖三卷,未知同否。
355
雷思齊易圖通變五卷一作三卷,字齊賢。
356
龍仁夫周易集傳十八卷號麟州,字觀複,永新人,仕元為湖廣儒學提舉,學者稱麟洲先生。
357
惠希孟易象鉤元十卷號秋崖,江陰人。
358
雷杭周易注解字彥舟,建安人,官武平縣尹,與父德潤,兄機,樞皆以易學名,號雷氏易,大全嘗引其說。
359
張志道易傳三十卷字溍夫,金壇人。
360
劉霖易本義童子說,又太極圖解字福人,少從虞伯生學,博通五經。
361
程時登周易啟蒙輯錄字登庸,江西樂平人。
362
熊凱易傳集疏南昌人,精義理之學,以明經開塾,時稱遙溪先生。
363
祝堯大易演義上饒人,延佑中進士,無錫州同知。
364
李公凱李氏周易句解十卷字仲容。
365
趙元輔編大易象數鉤深圖三卷
366
劉肅讀易備忘
367
袁桷易說
368
黃澤易學濫觴十翼舉要
369
張延周易備忘十卷槁城人,真定路教授。
370
唐元易傳義大意十卷字長孺,歙縣人,徽州路儒學教授。
371
倪淵易圖說二十卷,又圖說序例一卷烏程人,從學敖繼公,為湖學教授,泰定元年官當塗主簿,有廉能聲。
372
鮑雲龍筮草研幾一卷字景翔,歙縣人,領元鄉薦,不仕,家居教授。
373
包希魯易九卦衍義字魯伯,進賢人,從學昊澄。
374
史公珽蓬廬學易衍義,又象數發揮字搢叟,鄞縣人。
375
陳廷言易義指歸四卷字君從,寧海人。
376
彭複初易學源流安福人,本朱邵說著是書。
377
繆主一易經精蘊字天德,永嘉人,通易,書,詩三經,大德間郡守廉希憲延為經師。
378
饒宗魯周易輯說輯所聞於平山曾子良者。,又易經庸言字以道,臨川人。
379
邵整六十四卦圖說福州人。
380
盧觀易集圖字彥達,昆山人,盧熊父,隱居教授,門人私謚曰夷孝先生。
381
蕭漢中讀易考原四卷
382
黃鎮成周易通義十卷字元鎮,昭武人,隱居著書,以執政薦授江西路儒學提舉,命下而卒,集賢定號曰貞文處士。
383
鄭玉周易大傳附注以孔子系易之詞為大傳,而附以己之注說。,又程朱易契
384
陳謙周易解詁二卷,又河圖說一卷,又占法一卷謙分卦辭彖象,會萃諸家之說,名曰解詁,謙死於兵,其弟子範文絅僅收得二卷,非全書。
385
丘葵易解義
386
吳夢炎補周易集義歙縣人,後至元中紫陽書院山長。
387
程龍三分易圖
388
程直方觀易堂隨筆俱婺源人。
389
胡震周易衍義八卷
390
林光世水村易鏡一卷
391
陳應潤周易爻變易蘊四卷
392
陳宏易童子問一卷,又易象發揮,又易孟通旨莆田人,宋末徙華亭,以儒業起家,邃於易。
393
黃超然周易通義自號壽云,黃岩人,王柏弟子,卒謚康敏。
394
陳樵易象數新說(盧補)
395
李過西溪易說十二卷字季辨,興化人。
396
錢義方周易圖說一卷字子宜,至正六年丙戌序。
397
朱本太極圖解字致貞,豐城人,至正間為福州路儒學提舉,明初以賢良官送京,固辭,安置和州,賜歸,年九十卒。
398
張應珍周易注十卷以下皆不知時代。
399
許複易衍義二十二卷
400
楊幅周易餘義八卷
401
姚麒易經或問十卷
402
周方學易記三卷
403
詹一麟周易述說一卷
404
黃潛翁讀易備忘四卷
405
程轍浠南易說九卷
406
昝如愚古易便覽一卷
407
周佐補齋口授易說三卷
408
甯欽周易官旨八卷
409
葉山八白易傳十六卷
410
胡經胡子易演十八卷
411
台坊易辨一卷
412
郭澹理數通考二卷
413
李簡學易記九卷
414
家人衍義二卷以下俱無名代。
415
乾坤二卦集解三卷
416
易象龜鑒三卷
417
周易宗孔篇三冊
418
陳櫟東阜老人百一易略一卷
419
康用文易說發揮高安縣尹,吳草廬志其墓。(盧補)
420
易纂言外翼四冊未詳撰人,見文淵閣書目。(盧補)

書類》

1
太祖御注洪範一卷帝嘗命儒臣書洪範揭於御座之右,因自為注,洪武二十年二月成書。
2
仁宗體尚書二卷釋尚書中皋陶,甘誓,盤庚等十六篇,以講解更其原文。
3
宣宗序洪範一篇世宗注書經三要三卷嘉靖四年十一月,帝謂周書無逸一篇與聖祖御注洪範一篇,皆治天下大法,因令輔臣撰序刊布,大學士費宏等言,皇上勵精圖治,真與聖祖同心一德,茲欲刊布,亦宜依御注洪範體式,因經分注,直解肯綮,繕寫成書,以便觀覽,已複有旨,再注伊訓及二書,分為三冊,共為一書,宏等請以洪範居首,次伊訓,次無逸,以洪範雖演於箕子,而原出夏禹,且注出聖祖,序之先後宜然,已乃帝制洪範序略一篇,複將皋陶謨,伊訓,無逸等篇,通加注釋,名曰書經三要。又書傳會選六卷洪武二十七年四月,詔徵儒臣定正蔡氏書傳,帝以蔡傳解日月五星運行,與朱子詩傳不同,及其他注說與鄱陽鄒季友所論,間有未安者,詔徵國子監博士致仕錢宰等,至論以定正書傳之意,命學士劉三吾等總其事,開局翰林院,正定是書,禮遇諸儒甚厚,各賜以綺繒衣被等物,又禦制詩命次韻和進,朝參則班於侍衛之前,宴享則次坐殿中時酒樓,成人賜鈔宴其上,各賦詩謝,上大悅,凡蔡氏傳得者存之,失者正之,又集諸家之說,足其未備,三吾率諸儒上進,賜名書傳會選,命送禮部刊行天下,賜諸儒宴及鈔,俾馳驛而歸。又書傳大全十卷永樂十二年,命儒臣胡廣等纂修。
4
尚書直指六卷仁宗在東宮時,左春坊左贊善天台徐善述纂進,成化二十年甲辰二月錢溥序。
5
梁寅尚書纂義十卷
6
陳謨書經會通
7
朱升尚書旁注六卷,又書傳補正輯注一卷
8
朱右書傳發揮十卷,又禹貢凡例一卷
9
範祖乾讀書記金華人,洪武初中書省諮議。
10
傅淳洪範敷言字伯厚,慈溪人,洪武中徵士。
11
陳雅言尚書卓躍六卷永豐人,洪武中被薦,以病不赴,領本縣教論事,楊士奇云,專為科舉設也。
12
俞深洪範疇解一卷字魯淵,桐廬人,明初建寧府儒學教授,宣德十年乙卯序。
13
陳濟書傳補注一卷字伯載,武進人,以布衣為永樂大典總裁,書成,授春坊贊善。
14
鄭濟書經講解閩縣人,洪武中儋州學正。
15
林遜尚書經義潮州人,洪武乙丑進士,閩縣縣丞。
16
郭元亮尚書該義天台人,郭檟從子,有文名。
17
徐蘭書經體要一卷字與善,開化人,洪武初國子助教,門人歐陽齊進其書於朝。
18
張洪尚書補傳十二卷
19
俞日強尚書補注字伯莊,本福建古田人,居於太倉,明初以博雅稱,自號淵默老叟。
20
徐驥洪範解訂正一卷字尚德,浦城人,永樂中國子生。
21
王源書傳補遺龍岩人,永樂甲申進士,廣東潮州府知府。
22
彭勖書傳通釋六卷字祖期,永豐人,永樂乙未進士,以教授擢御史,督學應天有聲,後官山東副使。
23
郭慶宜禹貢傳注詳節江西廣昌人,從楊景行學,洪武初由廣東按察司僉事改潮州府經歷,與楊士奇善。
24
黃紹烈書經主意臨川人,洪武二十七年進士,瑞安縣知縣。
25
何文淵書義庭訓,又尚書直講
26
章陬書經撮要四卷黃岩人,正統元年進士
27
黃諫書傳集解字廷臣,蘭州人,正統壬戌一甲第三人歷官翰林院學士
28
夏寅禹貢詳節一卷字時正,正統十三年進士,因禹貢山川與今地理不合,考而正之。
29
楊守陳書私鈔一卷
30
黃瑜書經旁通十卷香山人,景泰丙子舉人,長樂知縣,詹事黃佐祖。
31
劉敩尚書句解字於學,安城人,景泰庚午舉人,南京翰林院孔目。
32
張業書經節傳安福人,景泰辛未進士,國子監司業。
33
熊宗立洪範九疇數解八卷建陽人,別字道軒。
34
呂獻書經定說字丕文,新昌人,成化甲辰進士,南京兵部右侍郎。
35
周灝尚書口義二卷字秉純,邵武人,景泰癸酉舉人,松江同知。
36
盧璣洪範集解
37
應璋尚書要略字德夫,永康人,羅源縣儒學教諭,從學章懋。
38
羅輔洪範匯義泰和人,張詡甚稱其書,欲上之朝,不果。
39
潘葵洪範本傳
40
王崇慶書經說略一卷
41
楊廉洪範纂要一卷闢劉向五行傳,增而為六之說。
42
吳世忠洪範考疑一卷
43
韓邦琦洪範圖解一卷正德乙亥序。,又書說一卷,又禹貢詳略一卷
44
王文澤尚書制度圖纂三卷字伯雨,華亭人,訓導。
45
劉誠典謨遺旨取漢,唐,宋詔誥章春天可為訓者。
46
崔銑文苑春秋四卷
47
馬理尚書疏義
48
舒芬書論二十篇一卷
49
豐坊古書世學六卷
50
穆孔暉尚書困學
51
呂楠尚書說要五卷嘉靖十八年己亥門人汪尚庭序。又《尚書因問錄》
52
王道書億四卷
53
霍韜書解
54
汪玉書經存疑錄二卷字汝成,鄞縣人,正德戊辰進士,山東按察使。
55
丁璣洪範正誤一卷丹徒人,成化戊戌進士
56
曾俊洪範圖輯南海人,正德中官知縣。
57
李承恩書經拾蔡二卷
58
李文纘書經大旨福建南安人,岷府長史。
59
劉天民禹貢洪範二解禹貢溯洄洪範辨疑
60
薛騰蛟書傳折衷六卷字時化,渭南人,嘉靖十四年進士,山西布衣政司參議。
61
張孚敬金縢辨疑一卷
62
王大用書經旨略上海人,刑部侍郎。
63
王漸逵讀書記
64
陳言尚書講義六卷字宜易,莆田人,嘉靖丁未進士,南京刑部郎中。
65
游日章洪範釋義字學侗,莆田人,嘉靖己未,廉州府知府。
66
梅鷟尚書譜五卷,又尚書考異旌德人,正德癸酉舉人,南京國子監助教,複官鹽課司提舉,力攻古文之偽。
67
徐獻忠洪範或問一卷
68
金賁亨學書記
69
鄭曉禹貢圖說一卷
70
張居正尚書直解十三卷
71
申時行書經講義會編十二卷萬歷丁丑序。
72
吳文光尚書審是十卷字有明,婺源人,嘉靖中舉人,應山知縣。
73
胡瓚尚書過庭雅言字伯玉,桐城人,萬歷乙未進士,江西布政司參政。
74
黃光昇讀書愚管
75
王樵尚書日記十六卷萬歷乙未序。,又書帷札記四卷
76
袁仁砭蔡篇一卷
77
馬森書傳敷言十卷
78
蔡靉書經便注十卷
79
譚綸書經詳節
80
張元忭讀尚書考
81
張治具尚書會解六卷字明遇,晉江人,嘉靖辛未進士,四川按察司。
82
徐常吉禹貢解一卷,又辨一卷,又注三卷
83
王祖嫡書疏叢鈔一卷
84
鄧元錫書繹二卷
85
章潢書原始
86
張朝瑞禹貢本末海州人,□□進士,鴻臚寺卿。
87
陳第尚書疏衍四卷
88
焦竑禹貢解一卷
89
黃佑書經議一卷江西廣昌人,萬歷中貢士,為國子監典籍。
90
茅瑞徵虞書箋二卷,又禹貢匯疏十三卷遺書目十二卷。
91
劉子誠尚書遺旨二卷字叔貞,延安宜川人,萬歷中廣西橫州知州。
92
黃喬棟讀書管見晉江人,光升子,官臨安知府。
93
錢一本範衍十卷
94
瞿九思洪範衍義五卷字慕川,黃梅人,萬歷□□舉人,以進諸書授翰林院待詔。
95
全天啟禹貢略一卷
96
史記事尚書疑問五卷
97
何喬遠書經釋一卷
98
姚舜牧書經疑問十二卷
99
陳履祥尚書極一卷
100
王肯堂尚書要旨三十六卷
101
郝敬尚書辨解十卷前八卷解今文二十八篇,後二卷皆辨正古文,萬歷乙卯序刊。
102
吳桂森書說
103
張彩尚書因五卷
104
吳從周書疑四卷甌寧人,字世憲,萬歷中海鹽縣訓導。
105
屠本畯尚書別錄六卷字田叔,一字豳叟,侍郎屠大山子,以任子官福建運判,後為辰州知府。
106
徐即登書說四帙
107
曹學佺書傳會衷十卷
108
陳泰交尚書注考一卷字同倩,秀水人。
109
陳臣忠書經集意二卷
110
秦繼宗書經匯解四十六卷
111
徐允祿思勉齋尚書解字汝謙,嘉定人。
112
揭其大尚書世義江西廣昌人,隱居不仕,自樵蘇以養其母。
113
黃道周洪範明義四卷崇禎十年,道周為經筵日講官左春坊左論德掌司經局事時,編纂進呈。
114
艾南英禹貢圖注一卷
115
夏允彞禹貢古今合注五卷
116
何櫆禹貢解一卷
117
周夢華尚書解
118
華從允尚書秘旨
119
吳其馴書疏
120
江旭奇尚書傳翼二卷字舜升,婺源人,太學生,官台州衛經歷。
121
包萬有範數贊辭四卷
122
鄒期禎尚書揆一卷,又洪範經世要說無錫人,崇禎中御史祁彪佳舉方正,不就。
123
張曰炳武成考一卷
124
孫奇逢書經近指
125
朱朝瑛讀書略記二卷
126
羅喻義尚書是正□卷
127
顧起經續汲塚師春
128
馬明衡尚書疑義六卷(吳補)
129
陸鍵尚書傳翼四卷平湖人,建昌府推官。(吳補)
130
許胥臣禹廣覽三卷錢塘人。(吳補)
131
王鑒禹貢山川郡邑考四卷無錫人,太僕卿。(吳補)
132
133
△宋
134
陳大猷書傳會通十一卷,又書集說或問二卷東陽人,其書用朱子釋經法,呂成公讀詩記例,採輯群言,附以己意,宋季其書盛行。
135
薛季宣書古文訓十六卷
136
王應麟集解周書王會篇一卷
137
陳普書傳補遺
138
熊禾尚書口義三十卷
139
毛晃禹貢指南一卷
140
△金
141
王若虛尚書義粹三卷
142
△元
143
金履祥尚書表注十二卷,又尚書雜論一卷
144
許謙讀書叢說六卷子仁及門人俞實叟校正。
145
吳澄尚書纂言四卷澄敘錄分別今古文纂言,則今文二十八篇也。
146
董鼎書經輯錄纂注六卷鼎詳稽朱子遺語,旁採諸家附於蔡傳本條之左,有同有異,俱有所釋,鼎字季亨,鄱陽人,子真卿乞吳澄為序。
147
王天與尚書纂傳四十六卷
148
陳櫟書集傳纂注六卷,又書解折衷字壽翁,休寧人,所居堂名定宇,人稱定宇先生。
149
程直方蔡傳辨疑一卷字道大,婺源州人。
150
齊履謙書傳詳說
151
趙孟俯尚書注
152
韓性書辨疑一卷
153
孟夢恂七政疑解
154
鄒季友書蔡傳音釋六卷字晉昭,鄱陽人,書傳會選採用其書。
155
陳師凱書蔡傳旁通六卷彭蠡人,至治辛酉為此書,凡傳中所引名物度數,必詳究所出,有功蔡傳甚大。
156
何中書傳補遺十卷
157
王充耘讀書管見二卷字與耕,吉水人,元統甲戌進士,授永州同知,以母老棄官歸養,著是書,尚有四書經疑貫通及兩漢詔誥,皆失傳。
158
田澤洪範洛書辨一卷延佑中常德路總管府推官,居延人。
159
餘芑舒讀蔡傳疑一卷饒州德興人。
160
胡一中定正洪範集說一卷字允大,諸暨人,紹興路錄事。
161
馬道貫尚書疏義六卷字德珍,金華東陽人,師許謙,自號一得叟。
162
吾衍尚書要略
163
吳迂書編大目
164
朱祖義尚書句解十三卷字子由,廬陵人。
165
李公凱纂集柯山尚書句解三卷字仲容。
166
俞元夔尚書集傳十卷,又或問二卷字邦亮,建寧人,居於吳,其卒也,虞集銘其墓。
167
韓信同書集解
168
黃鎮成尚書通考十卷字元鎮,昭武人,隱居著書,以執政薦授江西路儒學提舉,命下而卒,集賢定謚曰貞文處士,如堯,舜典,日月歷象,星辰,律度,量衡,五禮,五樂,禹貢,山川,洪範,九疇之類,關涉考究者,會萃鈔撮,其不可曉者,規畫為圖,至眾家之說有所不逮,則述己見以附於下。
169
吳萊尚書標說六卷
170
陳樵洪範傳一卷
171
邵光祖尚書集義六卷字弘道,吳人。
172
倪士毅尚書作義要訣四卷
173
周聞孫尚書一覽吉水人,至正辛巳鄉舉。
174
葛大紀禹貢要略一卷以下不知時代。
175
王蘗穀書經旨略一卷
176
胡士行尚書詳解十三卷
177
尹洪尚書章句訓解十卷
178
趙杞尚書辨疑一卷
179
鄭珤禹貢水譜一卷
180
鄒近仁禹貢集說
181
張國賓書義元會四卷
182
胡誼尚書釋義十卷
183
尚書名數索至十卷不知何人所編,有元方時發序,大約亦通考之類,索至者取揚子雲法言語也。
184
書傳集成
185
尚書原義
186
書經補遺五卷
187
書經講義十三冊
188
福極對義圖五卷
189
張性尚書補傳字伯成,臨川人,鄉貢進士。(吳補)

詩類》

1
詩集傳大全二十卷永樂間命胡廣等四十一人編輯。
2
梁寅詩經演義八卷朱子之傳演其義而申之。,又詩考四卷
3
朱升詩旁注八卷
4
朱善詩解頤四卷字備萬,豐城人,洪武八年授翰林修撰,十七年文淵閣大學士
5
汪克寬詩集傳音義會通三十卷引古今之書凡百餘家,疑者辨之,缺者補之,朱子之欲更定而未及者,從而正之。
6
陳謨詩經演疏
7
何淑詩義權輿
8
範祖乾讀詩記
9
高頤詩集傳解二十卷福安人,洪武中舉孝廉,任海鹽知縣。
10
周是修詩小序,又詩集義,又詩譜三卷
11
鄭旭詩經總旨一卷閩縣人,建文中官儒學訓導。
12
張洪詩正義十五卷
13
曾堅詩疑大鳴錄一卷吳江人,本元禮部員外郎,徐達克元都,堅同學士危素等出謁軍門,太祖命仍原官,後宣德中歷官云南左布政使司。
14
陳濟詩傳通証武進人,永樂中徵修大典,書成,授春坊贊善。
15
瞿佑詩經正葩
16
何英詩經詳釋一作增釋。
17
劉翔詩口義清江人,宣德己酉舉人,翰林院檢討,又有禮記說。
18
孫鼎詩義集說四卷字公宜,廬陵人,永樂舉人,應天提學御史,正統十二年丁卯序。
19
魯穆葩經或問
20
易貴詩經直指十五卷貴州宣慰司籍,吉水人,景泰甲戌進士,辰州府知府。
21
範理詩經集解三卷
22
楊守陳詩私鈔四卷
23
程楷詩經講說二十卷字正之,樂平人,成化丁未會試第一人。
24
豐熙魯詩正說
25
倪複詩傳纂義一卷字汝新,鄞縣人,嘉靖時。
26
李賢讀詩記一卷
27
陳鳳梧毛詩集解取毛傳,鄭箋,孔疏,稽諸朱子之語類參之,以讀詩記,詩緝,楊守陳私鈔而附以自得之見,別著參訂篇什一卷,以定其世次。
28
陸深儼山詩微三卷
29
湛若水詩厘正二十卷
30
舒芬詩稗說三十篇
31
韓邦奇毛詩末喻
32
呂楠毛詩序說六卷
33
王道詩億三卷
34
馬理詩經冊義
35
許誥詩考
36
季本詩說解頤正繹三十卷,又總論二卷,又字說八卷嘉靖丁巳序。
37
楊慎四詩表傳一卷
38
豐坊魯詩世學三十六卷一作十二卷,坊言家有魯詩世學,是書傳自遠祖稷,然實自撰也,又作詩傳讬之子貢,而同時,又有詩說讬之申培者,皆偽書不錄。
39
黃佐詩傳通解二十五卷
40
王漸逵讀詩記因許魯齋訂正二南之圖,竊取朱子之意,複為訂正小雅圖,以救小序之失。
41
歐志學毛詩小見字須靜,莆田人,嘉靖乙酉舉人丙戌進士,知縣。薛騰蛟毛詩附說十卷
42
王崇慶詩經衍義七卷
43
張忠詩辨疑號梅江,任丘人,嘉靖己丑進士,光祿寺卿。
44
薛應旗方山詩說八卷一作六卷。
45
潘恩詩經輯說七卷李淮詩經童訓辨疑字巨川,聞喜人,正德甲戌進士,巡撫延綏,右僉都御史。
46
李先芳毛詩考正以詩注𨚍、墉諸風,多解淫奔,疑而未安,索注疏及呂氏讀詩記,考正其說,先芳,字伯承,濮州人,嘉靖丁未進士,歷官尚寶司丞,左遷亳州同知,升寧國府同知,中計典歸。
47
何宗魯詩辨考証四卷字可言,福清人,嘉靖癸卯舉人,官惠州府同知。
48
陳頤正詩序折衷慈溪人,嘉靖任戌進士,按察使。
49
黃光昇讀詩蠡測
50
王樵詩考
51
劉誠風雅遺音輯楚漢以下詞人之作,得三百篇之旨者。
52
許天贈詩經正義字德夫,黟縣人,嘉靖乙丑進士,山東參政。
53
邵弁詩序解頤一卷字偉元,太倉州人,歲貢士。
54
陸奎章陸詩別傳十二卷武進士,陸簡子,嘉靖戊子舉人,學士。
55
叶朝榮詩經存固八卷一作十卷,字時良,福清人,葉向高父,隆慶元年選貢,養利州知州。
56
袁仁毛詩或問二卷
57
勞堪詩林伐柯四卷凡先儒之說有異聞者,聚而錄之,非全詩也。
58
林兆珂毛詩多識篇七卷字孟鳴,莆田人,萬歷甲戌進士,刑部郎中。
59
黃洪憲學詩多識
60
郭子章詩傳書例四帙泰和人。
61
馮時可詩臆二卷
62
鄧元錫詩繹三卷章潢詩原始
63
陳第毛詩古音考四卷字季立,連江人,為諸生教授,清漳俞大猷一見奇之,召置幕下,勸以武自奮,薦之譚綸,綸亦奇之曰,俞戚流亞也,起家京營,出守古北口,官游擊將軍,居薊鎮,與戚繼光論兵,複相善,其後譚死戚去,第與後來開府者不合,棄官歸,聞修撰焦竑好學,往金陵從之游,離經析疑,叩擊累年,竑以為不如也,第學通五經,而尤長於詩易,古音考一書,發前人未竟之意義,尤為學者所推,萬歷三十四年丙午序。
64
屠本畯毛詩鄭箋二十卷
65
李承恩詩大義
66
瞿九思詩經以俟錄九思謂三百篇皆有所用,因取當世所行典禮,自朝廟以迄里巷,即詩一一配合而歌之,以俟好古君子云,九思所著諸書,皆名以俟錄,不僅此也。
67
胡文煥胡氏詩識三卷朱子集傳,擇其要而類編之,自天文至訓詁,凡三十七類。
68
郝敬毛詩原解三十六卷,又毛詩序說八卷天啟乙丑序。
69
曹學佺詩經質疑六卷
70
喬中和葩經旁意一卷字公致,蓬山人,垣曲令。(別本補)
71
姚舜牧詩經疑問十二卷
72
李鼎編詩經古注十卷
73
朱謀㙔詩故十卷原本小序,按文武周公以來,春秋左國之事而次第其世,考其習俗,論其人而以意通之,萬歷三十七年己酉序。
74
朱統稽詩解頤錄新建奉國中尉。
75
程嗣光詩經講義八卷
76
徐即登詩說五帙
77
蔡毅中詩經輔傳四卷
78
沈守正詩經通說十三卷
79
凌蒙初聖門傳詩嫡塚十六卷萬歷戊午萬尚烈序。
80
徐熙詩說闕疑十五卷
81
林世升毛詩人物志三十四卷禮部尚書林燫子,本王應麟詩傳圖要而作。
82
吳雨毛詩鳥獸草本疏三十卷因陸璣之疏而廣之,閩縣人。
83
趙宦光風雅合詮三卷
84
黃一正詩經埤傳八卷
85
陸曾曄詩學內傳三十二卷,又外傳二十卷字章之,會稽人。
86
馮複京六家詩名物疏五十五卷字嗣宗,常熟人,萬歷乙巳焦竑等序。
87
徐奮鵬詩經毛朱二傳刪補臨川人,以毛詩朱傳繁簡不一,令學者昧比興之旨,乃為是書,人劾其擅改經傳,請治罪,神宗取其書閱之,以其不悖於經傳,有功於朱子,貸之,複著古今治統二十卷,古今道脈二十卷,辨俗十卷,怡偲集十卷,崇禎中督學駱日升,蔡懋德將上其書於朝,不果,學者稱華峒先生。李經綸詩類考字大經,南豐諸生。
88
鄒忠胤詩經闡二十五卷字肇敏,號黍谷居士,武進人,崇禎乙亥自序。
89
徐光啟毛詩六帖六卷字子先,上海人,萬歷甲辰進士,官至太子太保,文淵大學士,六帖者,一翼傳,二存古,三廣義,四攬藻,五博物,六正葉。
90
史記事毛詩序考十卷
91
沈萬鈳詩經類考三十卷字玉台,嘉善鄉貢士,其書為古今論詩考,逸詩考,音均考,國風異同考,二雅三頌考,群書字異考各一卷,天文地理雜考二十二卷,崇禎戊寅自序。
92
王志長毛詩刪翼二卷字平仲,昆山舉人,取序說傳箋正義及宋元明諸儒之說詩者折衷,不盡從集傳。
93
馬元調詩說十卷字巽甫,嘉定縣人,師婁堅,盡得其學。
94
卓爾康詩學全書四十卷
95
黃道周詩晷正
96
何楷毛詩世本古義二十八卷取毛詩序依其世時之次第而先後之,故曰世本,所採先儒之說甚博。
97
黃淳耀詩札二卷取漢宋諸儒之說為兩造,而以己意微加讞決,僅及王風而止,淳耀隨卒,書亦亡,太倉朱汝礪以其意更補焉。
98
毛鳳苞草木蟲魚疏廣要四卷
99
程元初詩經葉韻四卷,又詩經反切音釋一卷
100
殷子義詩經疏解嘉定人,隆慶中貢生,淮安府訓導。
101
國華十五國風論一卷
102
張溥詩經注疏大全合纂三十四卷
103
朱朝瑛讀詩略記二卷
104
唐汝諤毛詩微言二十卷字士雅,松江人。
105
周夢華毛詩解
106
顧起經詩解頤
107
詩贊餘音著夫子刪述本思無邪之旨。
108
元玘詩經匯解(盧補)
109
張次仲詩紀六卷二冊(吳補)
110
鍾惺毛詩解,又詩經圖史合考二十卷(吳補)
111
範王孫詩志二十六卷錢塘人。(吳補)
112
錢澄之田間詩學五卷(吳補)
113
惢泉手學二卷題曰環琉堂石經魯詩正。(吳補)
114
115
△宋
116
段昌武叢桂毛詩集解三十卷,又詩義指南一卷字子武,廬陵人,官朝奉郎,是書為舉業發題作也。
117
李簡詩學備忘二十四卷
118
陳煥詩傳征字時可,豐城人,宋兩與漕薦,入元不仕。
119
陳深清全齋讀詩編
120
趙德詩辨疑七卷一作十卷,附朱倬者其撮要,此則全編也,本宋宗室,入元隱居豫章東湖,自號鐵峰。
121
曹粹中放齋詩說十卷
122
朱鑒詩傳遺說六卷一名朱氏詩說補遺。
123
李樗黃櫄毛詩集解三十六卷樗字若林,閩縣人,師呂本中,領鄉薦,學者稱迂齋先生,櫄字實夫,漳州人,淳熙進士,官宣教郎。(盧補)毛詩纂圖互注重言重意二十卷(吳補)
124
△元
125
許謙詩集傳名物鈔八卷集傳所未備者,旁搜博採,多引魯齋王氏,仁山金氏說而附己見,又以小序及鄭氏,歐陽氏譜世次多舛,一從朱子補定,正音釋考,名物度數,粲然異具,退何彼穠矣甘棠於王風,而削去野有死麕一章,則因魯齋之疑云。
126
胡一桂詩傳纂疏附錄八卷朱子集傳為主,而纂諸儒異同之說,及朱子語錄文集之要語附之。
127
雷光霆詩義指南十七卷分寧人,程鉅夫嘗從受業,至元間遣使徵之,未至卒,學者稱為龍光先生。
128
羅複詩集傳音釋二十卷字中行,廬陵人。(盧補)
129
陳櫟詩大旨,又讀詩記
130
程直方學詩筆記
131
吳迂詩傳眾紀
132
劉瑾詩傳通釋二十卷字公瑾,安城人,博通經史,隱居不仕,其書宗朱子而錄各經傳及諸儒所發要義,並考求其世次源流。
133
俞琰弦歌毛詩譜一卷
134
韓性詩音釋一卷
135
李恕毛詩音訓四卷,又毛詩故訓四卷
136
梁益詩傳旁通十五卷本閩人,隨父家江陰,舉江浙鄉試,書主發明朱子之傳,又有詩緒餘未見。
137
貢師泰詩經補注二十卷
138
夏泰亨詩經音考字叔遠,會稽人,官元翰林修撰。
139
包希魯詩小序解一卷
140
朱公遷詩傳疏義二十卷樂平人,至正鄉舉,處州教授。
141
楊璲詩傳名物類考字元度,餘姚人。
142
盧觀詩集說
143
朱倬詩經疑問七卷進士盱黎朱倬孟章編,自為問答以發朱子集傳之蘊,末附趙德詩辨疑一卷。
144
曹居貞詩義發揮廬陵人。
145
林泉生詩義矜式十二卷字清源,三山人。
146
李公凱毛詩句解二十卷字仲容,宜春人,其書專取呂氏讀詩記而隱括之。
147
翟思忠詩傳旁通十卷以下不知時代。
148
李少南詩解二十卷
149
詩錢氏集傳以下失名氏。
150
逸齋補傳二十二卷按宋史藝文志有範處詩補傳三十卷,經義考謂即此書,而此止二十二卷,不可解,今通志堂刊本亦三十卷。
151
詩纂圖四帙
152
詩圖說
153
直方詩學大成字靜可,建安人,咸淳中薦舉,入元不仕,編詩學大成,見尚友錄。
154
頃堂書目·卷二

三禮類》

1
儀禮逸經十八篇洪武中御史沅州劉有年以辭秩養母,忤旨罰輸站役通州,後於州舊家得其書獻之朝,命付史館有年,建文中起知太平府,成祖靖難,不行迎駕,謫戍雲南,後官交趾按察司僉事卒。
2
汪克寬經禮補逸九卷克寬歿後,是書為人所竊,幾不傳,程敏政使族人啟訪,得手稿乃為刊行,一名儀禮補逸,弘治二年己酉曾魯序。
3
黃潤玉儀禮戴注附注五卷析儀禮為四卷,以禮記比類附之,其不類者載諸卷首末,又以軍禮獨缺,取周官大田禮補之,及禮記載田事者別為一卷,通為箋釋。
4
程敏政儀禮注
5
夏時正士儀禮略十卷朱子家禮為未成之書,而晚年多從儀禮,故從儀禮參定。,又舉要十卷刪前書。
6
何澄刊正儀禮纂疏字應清,歙縣人,有孝行。
7
胡纘宗儀禮鄭注附逸儀禮二十五卷
8
阮琳儀禮經解字廷佩,莆田人,官恩平知縣。
9
王樵校錄古禮
10
郝敬儀禮節解十七卷
11
劉宗周儀禮經傳考次
12
王志長儀禮注疏刪翼十七卷昆山人,舉人
13
儀禮明解八卷失名姓。
14
儀禮節要三冊失名姓。
15
16
△宋
17
方回儀禮考
18
△元
19
吳澄敘次儀禮十七篇至正十四年甲午李浚民序。儀禮傳十五篇與逸經俱入三禮考注中。儀禮逸經八卷澄以小戴記投壺奔喪,大戴記公冠諸侯遷廟釁廟,鄭注之中溜禮,禘於太廟禮,王居明堂禮,皆禮之遺者,取以補之,元集慶路有刊本,今收入三禮考注中。
20
敖繼公儀禮集說十七卷刪鄭注之不合於經者,而存其是者,意見有未足,則取疏記及先儒之說以補之,又未足,則附以己意見,繼公,閩長樂人。
21
顧諒儀禮注字季友,吳江人,王行為作傳。
22
宋濂周禮集說
23
梁寅周禮注梁氏書莊記云,於周禮刪剔其注,使之明暢也。
24
蘇伯衡序官考一卷
25
汪克寬周禮類要
26
王冕仿周禮書
27
方孝孺周禮考次目錄一卷
28
丁禮周禮補注字思敬,丹徒人,永樂中河南南陽府知府。
29
何喬新周禮集注七卷弘治九年丙辰序。周禮明解十二卷每篇首仿鄭本列其目次,則取四家所論定其屬,黜考工記別為卷,不使列諸聖經,參考諸儒,附以臆見,作集注以俟後之君子擇焉。
30
王啟周禮疏義黃岩人,成化進士,刑部侍郎。
31
吳昂周禮音釋號南溪,海鹽人,進士,官福建布政使。
32
餘本周禮考誤
33
張詡周禮互注十二卷
34
何廷矩禮意大全三卷存羊錄十卷字時振,番禺人,陳憲章門人,二書皆本之周禮。
35
桑悅周禮義釋
36
陳鳳梧周禮校正六卷周禮合訓六卷以類相從而參以舒芬所注圖釋及諸家之解,別有周禮合訓,未知與此書同異。
37
舒芬周禮定本十三卷五官序辨五卷,六官圖釋一卷,別編一卷,校訂正經六卷。
38
魏校周禮天官沿革傳六卷官職會通二卷
39
王應電周禮傳十卷嘉靖戊午序。翼傳二卷圖說二卷五官各二卷,翼傳者上卷為冬官補義一,天王會通二,學周禮法三,治地事宜四,下卷握機經傳五,非周禮辨六,經傳正誤七,圖說亦上下二卷,應電,字昭明,號明齋,昆山人,師事莊渠,魏校,善釋經,有五經繹,今不傳。
40
馬理周禮注解
41
季本讀禮疑圖六卷一名禮疑,嘉靖戊申序。
42
李如玉周禮會注十五卷如玉,同安縣儒士,嘉靖十八年令其子詣闕奏進,帝嘉其究心禮書,令給冠帶榮身。
43
應廷育周禮輯說
44
柯尚遷周禮全經釋原十二卷附錄二卷字喬可,長樂人,天官三卷,地官二卷,春官三卷,夏官秋官共三卷,冬官一卷,末附周禮通論,周禮通考續論二卷,嘉靖丙午自序。
45
陳深周禮訓雋十卷周禮訓注十八卷字子淵,長興人,嘉靖乙酉舉人,雷州府推官。考工記句詁一卷
46
金瑤周禮述注六卷字德溫,休寧人,嘉靖中選貢,廣西衛經歷。
47
王樵周官私錄□卷(別本補)
48
王圻續定周禮全經集注十四卷柯尚遷之書而重為更定,凡五官所載有關於工者四十有二則,擷而匯之為冬官上卷,而考工記三十一條,皆造作營繕不系,仍附於冬官之後,列為下卷。
49
袁表周禮直解
50
徐即登周禮說十四卷
51
馬應龍考定古本周禮六卷字伯光,安丘人,萬歷壬辰進士,禮部主事。
52
孫攀古周禮釋評六卷字士龍,宣城人,折衷俞廷椿,王次點,吳澄,柯尚遷諸本,別為考訂。
53
郝敬周禮完解十二卷
54
郭良翰周禮古本訂注六卷字道憲,莆田人,以任子官,好著書,多所論述,萬歷乙卯序。
55
郎兆玉古周禮注釋六卷字完伯,仁和人。
56
施天麟周禮通義二卷崇禎乙亥刊行,王錫袞序。
57
曹津周禮五官五卷嘉善人,貢士,南安府儒學教授,闕考工記不解。
58
王志長周禮注疏刪翼三十卷刪節注疏之繁而附以後儒之論,以為聖經羽翼,志長,字平仲,昆山人,崇禎庚午舉人崇禎己卯序。
59
張採訂周禮注疏十八卷周禮注疏合解十八卷
60
林兆珂考工記述注二卷字孟鳴,萬歷三十一年癸卯序。
61
陳與郊考工輯注二卷
62
張鼎思考工記補圖二卷長洲人,萬歷丁丑進士,福建按察副使。
63
程明哲考工記纂注二卷歙縣人。(吳補)
64
焦竑考工記解一卷
65
徐應曾考工記標義二卷
66
徐昭慶考工記通二卷
67
朱大啟考工記輯注一卷字君與,秀水人,萬歷庚戌進士,除南昌推官,歷吏部郎中,以弟憂去官,崇禎中遷刑部侍郎,贈尚書。
68
樂思忠周禮考疑七卷以下不知時代爵里。
69
鄭宗顏周禮講義二卷
70
周京周禮句解六卷
71
周禮明解十二卷以下失姓氏。
72
周禮詳集一冊自地官司徒至考工記。
73
周禮或問一冊
74
唐樞周禮因論一卷吳補
75
76
△宋
77
葉時禮經會元四卷
78
朱申周禮句解十二卷
79
周禮纂圖互注重言重意十二卷撰人無考,與詩經重言重意皆宋時攻帖括者所為,朱彞尊以為元人,非是,亦見傳是樓宋板書目,予家有此書,乃季滄葦舊藏本,滄葦亦定為宋刻。(吳補)
80
林希逸考工記圖解四卷
81
△金
82
楊雲翼周禮辨一篇
83
△元
84
吳澄周官敘錄六篇
85
吳當周禮纂言當本大父澄之意為是書。
86
毛應龍周禮集傳二十四卷字介石,豫章人,元大德間澧州教授,一作十三卷,或問五卷。
87
臧夢解周官考三卷
88
丘葵周禮全書六卷
89
周禮訂本三卷同安人,刻志篤學,不求人知,馬祖常嘗薦於朝,命未下而卒。
90
湯彌昌周禮解義字師言,吳縣人。
91
周禮集說十二卷不知何人所輯,元吳興陳友仁君複得之於沈則正,因傳之,內地官末卷亡,明關中劉儲秀補注。
92
禮記集說大全三十卷所採諸儒之說,自周子至臨川吳氏,凡四十二家。
93
楊維楨禮經約
94
黃克禮經傳約字紹烈,臨川人,洪武二十七年進士,瑞安知縣。
95
王經禮記纂要於名物度數多所折衷,字孟遠,金溪人,至正中以禮經兩舉鄉試,入明以薦為隴西縣令。
96
董彞二戴辨字宗文,樂平人,元瑞州錄事,入明官國子監學錄。
97
張洪禮記總類考洪自為志銘,無此書。
98
張業禮記節疏安福人,景泰辛未進士,國子監司業。
99
吾翕讀禮類編字廷順,吾冔子,進士,工部主事。
100
鄭節禮傳八十卷字惟儉,貴溪人,進士,正統中南御史。
101
張洪禮記總類考洪自為志銘,無此書。
102
張業禮記節疏安福人,景泰辛未進士,國子監司業。
103
吾翕讀禮類編字廷順,吾冔子,進士,工部主事。
104
鄭節禮傳八十卷字惟儉,貴溪人,進士,正統中南御史。
105
魯穆禮記日鈔
106
何文淵禮記解義
107
本禮記拾遺
108
童品禮記大旨
109
王華禮記大義
110
宋佳禮記節要奉化人,成化癸卯舉人,王府長史。
111
祝萃禮經私錄字惟真,海寧人,成化甲辰進士,廣東右參政。
112
陳塏禮記存疑字山甫,餘姚人,嘉靖壬辰進士,廣東提學副使。
113
王傑禮記集成安仁人,成化庚子舉人,岷府長史。
114
薛敬之禮記集傳
115
羅倫禮記集注
116
張嶽更定禮記
117
劉績禮記正訓江夏人,字用熙,弘治庚戌進士,鎮江府知府。
118
韓邦奇禮記斷章
119
王崇獻禮記擇言字季征,山東曹縣人,弘治丙辰進士,歷官左僉都御史,巡撫寧夏。
120
祝啟同禮記類記十三卷龍游人。
121
李文纘禮記庭說南安縣人,嘉靖辛酉舉人,岷王府長史。
122
黃乾行禮記日錄四十九卷乾行讀戴禮,日有所得,則錄於其端,故曰日錄,初僅三十三卷,此更定本也,乾行,字玉岩,福寧州人,嘉靖癸未進士,四川重慶府知府。
123
張孚敬禮記章句八卷
124
陳褒禮記正蒙福寧州人,號騮山,監察御史,書初名淺說,後更今名。
125
戴冠禮記集說辨疑一卷
126
吳性讀禮備忘二卷宜興人,嘉靖乙未進士,尚寶司丞。
127
何維柏禮經辨
128
漸逵讀禮樂記因草廬纂言,再為訂正,分章類次之。
129
程暾讀禮表微字孟陽,歙縣人。
130
馮子咸讀禮鈔記
131
王崇慶禮記約象一卷
132
丘橓禮記摘訓十卷諸城人,嘉靖庚戌進士,南京吏部尚書,謚簡肅。汪鏜禮記資記十八卷黃洪憲讀禮日鈔
133
柯尚遷曲禮全經十五卷
134
徐師曾禮記纂注四十九卷吳江人,官給事中,是書刪改陳浩集說而參以自得,多所發明,隆慶壬申序。
135
章潢禮記札言
136
鄒元標禮記正義六帙
137
馬翰如禮記中說字抒之,陳留人,萬歷甲戌進士,山西按察司副使。
138
王圻禮記褒言
139
李上林禮記摘汪便覽二十五卷字元芳,萬歷間太學生,一作五卷。
140
靳於中禮記翼宗錄五卷
141
陳榮選禮記集注同安人,字克舉,萬歷丙子鄉貢士,歷知劍儋二州,升廣州府同知,以礦稅事起,棄官歸。
142
姚舜牧禮記疑問十二卷
143
郝敬禮記通解二十二卷
144
徐即登禮記說二卷
145
曹學佺禮記明訓二十七卷
146
唐伯元禮編
147
徐鑒禮經講雋禮經內解字觀甫,豐城人,萬歷辛丑進士,太僕寺卿。
148
王翼明禮記補注三十三卷
149
秦繼宗禮記疏意三十卷蘄水人,萬歷庚戌進士,南戶部郎中。
150
宗周禮記會要六卷號理庵。
151
湯道衡禮記纂注三十卷禮記新義三十卷字平子,丹陽人,萬歷丙辰進士,甘肅巡撫都御史。
152
楊維相禮記管見
153
沈一中禮記課兒述注十八卷字文若,鄞縣人,一貫從弟,萬歷庚辰進士貴州布政使天啟壬戌黃居中序。
154
蔡官治禮記刪繁號正庵,德清人,萬歷己未進士,巡撫陝西都御史,為真定守,護持趙忠毅南星於難者也。
155
趙宦光讀禮問
156
童維岩禮記新裁三十六卷錢塘人。
157
楊鼎熙禮記敬業八卷號緝庵,京山人,崇楨戊辰進士,吉安知府。
158
周維昭禮記講解三十七卷
159
鄧廷曾禮記訂補二十四卷
160
禮記評析二卷
161
倪章禮記講意五卷
162
楊梧禮記說義二十四卷涇陽人。(吳補)
163
李夔禮記義一卷
164
趙佐讀禮三錄四卷
165
鄧元錫曲禮二卷
166
吳桂森曲禮說注釋
167
楊慎檀弓叢訓二卷一名附注。
168
林兆珂檀弓述注二卷
169
陳與郊檀弓輯注二卷
170
徐應曾檀弓標義二卷
171
徐昭慶檀弓記通二卷宣城人。
172
江旭奇檀弓詮釋一卷
173
姚應仁檀弓原二卷新安人。(吳補)
174
朱右深衣考
175
李黼王制考四卷無錫人。(吳補)
176
黃潤玉考定深衣古制
177
岳正深衣纂疏一卷
178
夏時正深衣考一卷
179
楊廉深衣纂要
180
高均深衣考一卷字惟一,侯官人。
181
左贊深衣考正一卷南城人,夭順丁丑進士,官布政使。
182
王廷相深衣圖論一卷
183
夏小正集解一卷
184
許泮古深衣訂詔安人,辰州府同知。
185
汪禔投壺儀節一卷字介夫,祁門人。
186
黃道周月令明義四卷坊記集傳二卷表記集傳二卷儒行集傳二卷緇衣集傳二卷崇禎十一年道周官詹事府少詹事進呈。
187
鄭瓘禮儀纂通深衣圖說字溫卿,蘭溪人,弘治庚戌進士,楚雄府通判。
188
劉駟中庸說一卷字宗道,漳州人,洪武間官都御史。
189
練魯中庸說一卷
190
劉清中庸章句詳說一卷永嘉人,明初隱居不仕。
191
陳雅言中庸類編永豐人,洪武中領本縣教事。
192
景星中庸問政章說一冊字德輝,餘姚人,洪武中杭州府學訓導。
193
張洪中庸解義一卷
194
馬貴中庸講義三原人,永樂間舉明經不起,馬理祖。
195
孔諤中庸補注一卷字貞伯,至聖裔,永樂戊子舉人,會試擢乙榜第一,尋授中允,歷按察司僉事。
196
王仁中庸九經衍義字正己,樂安人,永樂中舉明經,以母老辭。
197
白良輔中庸膚見一卷字堯佐,洛陽人,景泰辛未進士
198
羅倫中庸解一卷
199
夏良勝中庸衍義十七卷江西南城人,正德戊辰進士
200
崔銑中庸凡一卷
201
張邦奇中庸傳一卷
202
湛若水中庸測一卷
203
姚文灝中庸本義一卷字秀夫,貴溪人,成化甲辰進士,湖廣按察司僉事,提督學政。
204
倪複中庸解一卷成化時人,餘本師也。
205
方獻夫中庸原一卷
206
黃綰中庸古今注一卷
207
王漸逵中庸義略有自序,一作中庸釋言。
208
許天錫中庸析義一卷閩縣人,弘治癸丑進士
209
洪鼐中庸通旨一卷壽昌人,正德庚午舉人,國子監助教。
210
夏尚樸中庸說一卷永豐人,師事婁一齋諒官南太僕寺少卿,正德辛未進士
211
許誥中庸本義一卷
212
謝東山中庸集說啟蒙一卷
213
王尊賢中庸衍義閬中人,大學生,嘉靖中上其書於朝。
214
楊爵中庸解一卷
215
許孚遠中庸述一卷
216
管志道中庸測義一卷
217
李栻中庸庸言二卷
218
萬思謙中庸述微一卷字益甫,南昌人,嘉靖丁未進士,萬歷初南京太常寺卿。
219
張瑤中庸要義一卷朝邑人。
220
李穎中庸參一卷
221
李鼎中庸詁一卷
222
李盤中庸臆說一卷
223
吳應賓中庸釋論十二卷字蓉卿,號觀我,桐城人,萬歷丙戌進士詹事府少詹事
224
顧起元中庸外傳三卷
225
林日正中庸古本一卷
226
瞿九思中庸位育圖說
227
陳仁錫中庸淵天紹易測六卷
228
汪于沚中庸剩義一卷
229
姜鴻緒中庸抉微字輝先,臨川人,萬歷中與帥機,湯顯祖並稱。
230
劉迪簡皇王大學通旨舉要一卷洪武初,尚賓館副使,字簡卿,安福人,書凡十章,一章總言三綱領,二三四章釋三綱領注略,五章至十章釋八條目。
231
傅淳大學補略字伯厚,慈溪人,洪武中屢徵不起。
232
劉清大學要旨一卷
233
徐與老大學集義一卷字仲祥,錢唐人,王達常師事之。
234
陳雅言大學管窺一卷
235
張洪大學解義一卷
236
李果大學明解一卷成安人,景泰庚午舉人,濟南府知府。
237
王啟大學稽古衍義
238
葉應大學綱領圖一卷廣東歸善人,成化戊戌進士,慶遠府知府。
239
丁璣大學疑義一卷字玉夫,丹徒人,廣東提學副使。
240
廖紀大學管窺一卷黃梅人,弘治乙丑進士
241
程敏政大學重訂一本一卷
242
丘浚大學衍義補一百六十卷
243
胡世寧大學衍義補膚見二卷一作四卷。
244
楊廉大學衍義節略二十卷廉以德秀是書精當切要,無一言非人君為治之法,無一字非人臣責難之心,恐萬幾之煩,難於遍覽,因節略具表進呈,時官南京禮部尚書
245
湛若水大學格物通一百卷嘉靖四年進呈。古大學測一卷
246
張邦奇大學傳一卷
247
魏校大學指歸一卷,又大學古文一卷
248
崔銑大學全文通釋一卷
249
王守仁大學古本注一卷正德戊寅序。
250
洪鼐大學參義
251
胡爟大學補一卷字仲光,蕪湖人,弘治癸丑進士,官戶部主事,改庶吉士
252
程昌大學古本注釋一卷字時言,祁門人,正德戊辰進士,四川按察使,章懋門人。
253
蔡烈大學格物致知傳一卷字文繼,龍溪人,蔡清門生。
254
陸深校定大學經傳一卷
255
王道大學億一卷釋疑附。大學衍義論斷一卷
256
穆孔暉大學千慮一卷堂邑人,弘治乙丑進士嘉靖己亥張邦教序。
257
趙璜大學管窺一冊安福人,弘治庚戌進士,工部尚書。
258
方獻夫大學原一卷
259
李承恩大學拾朱一卷字君陽,祥符人,正德十四年舉人,下第歸,即究心理學,著書甚多,有中庸拾朱。
260
孟淮大學愚見一卷
261
鄒守益古本大學後語一卷
262
王畿古本大學附錄三卷
263
豐坊石經大學一卷坊所偽托。
264
王漸逵大學義略一卷
265
林希元更正大學經傳定本一卷嘉靖二十八年希元以閒住僉事,奏請刊有所著大學定本,及易經四書存疑,詔焚其書,下希元於巡按,尋褫其職為民。
266
黃訓大學衍義膚見
267
聶豹大學臆說一卷
268
李先芳大學古本一卷濮州人,嘉靖丁未進士
269
史朝富考正大學古本一卷字節之,晉江人,嘉靖癸丑進士,永州知府。
270
蔣信古大學義一卷
271
許孚遠大學述一卷
272
魯邦彥古本大學解一卷睢州人,嘉靖庚戌進士
273
李材《大學約言》三卷,《大學考次》一卷
274
區大倫《大學定本》一卷
275
郎瑛定正《大學格物傳》一卷
276
管志道《石經大學章句輯在》一卷,《測義》三卷,《略義》一卷,《古本大學訂釋》一卷,《辨古本大學》一卷校本云,祖述豐坊,不足取也。
277
羅大紘《校複古本大學》一卷
278
劉元卿大學新編一卷
279
萬思謙大學述古
280
唐伯元石經大學一卷
281
顧起經大學衍義補摘要五卷字玄緯,吳縣人,官運使,(別本補)
282
徐栻大學衍義補纂要六卷
283
吳瑞登續大學衍義三十四卷
284
吳極石經大學疏旨一卷
285
來知德大學古本釋一卷
286
虞淳熙大學繁露演一卷
287
吳應賓古本大學釋論五卷
288
袁黃石經大學補一卷節分句解,補耿定向所未逮。
289
姜鴻緒大學古義
290
鄒光弼大學古本臨川人,萬歷己卯舉人
291
錢一本石經舊本大學一卷
292
吳桂芳大學記一卷新建人,嘉靖甲辰進士
293
顧憲成大學通考一卷大學質言一卷重定大學一卷
294
劉洪謨續大學衍義十八卷字惟複,南昌人,萬歷乙未進士,太僕寺少卿,崇禎二年以其書進呈。
295
劉宗周大學古文參疑一卷
296
張位進呈大學講章一卷南昌人,隆慶戊辰進士,累官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
297
楊文澤大學衍義會補節略四十卷
298
高攀龍古本大學一卷
299
張世則大學初議萬歷二十年,世則為四川僉事,進呈其書,專闢程朱,為行人高攀龍所駁,其書遂廢,見野獲編。(吳補)
300
林日正大學管窺一卷
301
吳鐘變大學衍注武進人,崇禎甲戌進士,禮部主客司主事。
302
李希顏大學中庸心法二卷郟縣人,明初徵入大本堂說經,累官左春坊贊善大夫。
303
張鼒學庸句解二卷字希賢,祥符人,洪武初舉明經,官秦府長史。
304
曾景修大學中庸詳說名生,以字行,莆田人,洪武中安慶府學教授。
305
範祖乾大學中庸發微
306
熊釗學庸私錄二卷
307
黃潤玉學庸通旨一卷
308
葉梃學庸廷訓永嘉人,正統間舉經明行修。
309
童品學庸大義辨疑學庸精義
310
程雲章大學疑中庸疑夜思錄嘉靖八年雲章為太僕寺丞,上此及所著請書,上曰,諸書姑收其學庸疑,夜思錄即毀之,有踵之者,罪不赦。(吳補)
311
吳世忠學庸通旨施儒學庸臆說歸安人,正德辛未進士,廣東副使。
312
王綸學庸要旨字汝言,慈溪人,成化甲辰進士,湖廣巡撫都御史。
313
林士元學庸衍義字舜卿,瓊州人,正德甲戌進士廣西按察使
314
章袞學庸口義字汝明,臨川人,嘉靖癸未進士,陝西按察司副使。
315
朱諫學庸圖說字君佑,樂清人,弘治丙辰進士,吉安府知府。
316
程先民學庸敷言浮梁人。
317
金賁亨學庸議二卷
318
馬森學庸口義三卷
319
游日章學庸釋義莆田人,嘉靖己未進士,廉州知府。
320
萬表學庸志略
321
吳中立學庸大旨字公度,浦城人,隆慶辛未進士,不受官,歸養親,親歿,遂隱退終身。
322
鄒元標鄒子學庸商求二卷
323
鄒德溥學庸宗釋
324
鄒德泳學庸歸旨
325
董應舉學庸略二卷號見龍,閩縣人,萬歷戊戌進土。累官工部右侍郎,
326
姚應仁學庸讀五卷字安之,新安人,萬歷己未自序。
327
王豫學庸識大錄二卷烏程人,萬歷丁丑進士萬歷乙巳序。
328
王養性學庸傳宗參補一卷
329
朱升三禮旁注
330
王廉三禮纂要處州人,以預修元史授澠池縣丞,累官陝西右布政使。
331
夏時正三禮儀略十卷三禮舉要十卷
332
湛若水二禮經傳測六十八卷大指以曲禮儀禮為經,禮記為傳,其王制等二十三篇雜論,不可以分系,而有以相表裏,發明為二禮雜傳通測,又別小戴郊特牲五篇與大戴公符等四篇為儀禮逸經傳,嘉靖十五年若水為南京吏部尚書,以其書進呈。
333
呂楠禮間內外篇二卷,又四禮翼一冊
334
劉績三禮圖二卷江夏人,知府。
335
貢汝成三禮纂注四十九卷字玉甫,宣城人,翰林院待詔,書為周禮六卷,周禮餘二卷,儀禮及附傳十七卷,儀禮逸經四卷,儀禮餘八卷,禮記十二卷。
336
許判禮圖
337
李黼二禮集解十二卷嘉靖間無錫人,合周禮儀禮為一集,諸家之說,間出己見以解之。
338
鄧元錫三禮編繹二十五卷萬歷元年癸酉序。
339
李經綸禮經類編二十八卷字大經,南昌人,一名三禮類編三十卷。
340
袁仁三禮穴法十八卷
341
朱朝瑛讀三禮略記吳補
342
阮鶚禮要樂則桐城人,御史。(吳補)
343
344
△宋
345
朱申禮記詳解十卷
346
鄭樸翁禮記正義一卷
347
陳煥禮記釋字時可,豐城人,宋兩與漕薦,入元不仕。
348
方愨禮記解桐廬人,父死,廬墓喪畢不歸,覃思積年,解禮記,書成,獻之朝,命頒其書於天下。
349
王奎文中庸發明一卷
350
馬端臨大學集傳一卷
351
熊禾大學口義大學廣義三禮考異
352
△金
353
李純甫中庸集解趙秉文中庸說二卷載滏水集中。
354
△元
355
陳浩禮記集說三十卷字可大,號云柱,又號北山叟,都昌人。
356
吳澄禮記纂言三十六卷序次小戴記八卷澄既取投壺奔喪以補逸禮,而複以小戴記中冠義,昏義,聘義,鄉飲酒義,燕義,大射義為儀禮經傳,除大學,中庸二篇所存,凡三十二篇,通禮九,喪禮十二,祭禮十二,聘禮四,通論十二,篇次先後,稍變於舊,就篇之中,科分櫛剔,以類相從,俾其上下文義聯屬,章之大旨,標識於左,澄享年八十有五歲,是年書始成,遂卒。
357
陳櫟禮記集義詳解十卷深衣說
358
韓性禮記說四卷
359
彭絲禮記集說四十九卷字魯初,安福人。
360
程時登禮記補注深衣翼大學本末圖說中庸中和
361
繆主一禮記通考
362
史季敷夏小正經傳考三卷鄞縣人,採儀禮集解,參究同異,附以釋音,複取先儒解經所引語,及事相附近者,綴於傳文之下。
363
鮑雲龍大月令
364
黎立武中庸指歸一卷提綱一卷大德八年甲辰趙秉政序。大學發微一卷本旨一卷字以常,新喻人,宋咸淳進士,為華文閣待制,吳澄其所取士也,入元,屢徵不起,自號所寄翁。
365
齊履謙中庸章句續解一卷大學四傳小注一卷
366
許謙中庸叢說一卷大學叢說一卷明初,謙孫存仁為國子監祭酒,凡何,王,金,許之書,皆所刊布。
367
李思正中庸圖說一卷中庸輯釋一卷江西德興人,生於宋季,入元有勸之仕者,笑而不答。
368
程逢午中庸講義三卷字信叔,休寧人,海鹽州教授。
369
黃鎮成中庸章旨二卷
370
趙若煥中庸講義
371
許衡大學要略一卷大學魯齋詩解一卷每大學一義,賦七言絕句解之。
372
金履祥大學章句疏義一卷
373
胡炳文大學指掌圖一卷
374
李師道大學明解一卷稱高郵月湖李氏,常為通州教授。
375
程複心大學章圖纂釋一卷
376
呂溥大學疑問一卷
377
呂洙大學辨一卷俱永嘉人,從兄弟也,均學於許謙。
378
吳浩大學口義字義夫,休寧人,隱居不仕。
379
袁明善大學中庸日錄臨川人,從吳澄虞集學。
380
秦玉大學中庸標說太倉人,秦約父。
381
鄭奕夫中庸大學章旨
382
蕭𣂏三禮記四卷
383
吳澄三禮者注四十八卷成化九年癸巳羅倫序。
384
葉遇春禮記覺言八卷以下不知時代。
385
連伯聰禮記集注十六卷
386
馮公亮深衣考正一卷
387
陸琪中庸發明要覽二卷
388
劉永澄曲禮刪注一冊
389
蔡季成大學說約一冊
390
周公恕大學總會五卷
391
蔣文質大學通旨一卷

禮樂類》

1
大明集禮五十三卷洪武二年八月,上以國家創業之初,禮制未備,中書省令天下郡縣舉素志高潔,博通古令,練達時宜之士,年四十以上者,禮送至京,參考古今制度,以成一代之典,於是儒士徐一夔,梁寅,劉於,周子諒,胡行簡,劉宗弼,董彞,蔡深,劉公琰等至京,時曾魯以元史方成,共奏留之,與諸儒同纂修,三年九月書成,韶頒行之。
2
存心錄十八卷洪武元年三月己亥,帝以祭祀為國家大事,念慮或怠,則無以接神明,乃命禮官及諸儒臣編集郊社,宗廟,山川等儀,及歷代帝王祭祀,感應祥異,可為監戒者,為書以進,四年七月辛亥朔書成。
3
孝慈錄一卷洪武七年九月庚寅成,穆貴妃孫氏薨,敕禮官定喪服之制,乃敕翰林學士宋濂等考定古制為是書,十一月庚戌書成,上自為序刊行。
4
周南老喪祭禮舉要本周濂溪後,徙家吳,元李為江浙行省理問,明初徵入太常,議郊祀禮,禮成,發臨濠居住,放歸卒,南老端敏好學,尤詳於制度,是書外有易傳集注等書。
5
殷奎家祭儀
6
祝詠葬祭禮式字嗚盛,衡陽人,嘉靖己丑進土,陝西右參政。
7
陳端禮喪祭葬禮儀注解字履中,定海人。
8
徐駿五服集証六卷常熟人,本家禮及孝慈錄,集諸儒之論及己見以証之。
9
姜璉喪禮書字廷器,蘭溪人,天順庚辰進士,永平,贛州二府知府。
10
葉釗服制辨疑字時勉,豐城人,弘治壬戌進士,南京刑部主事。
11
陰秉衡陰氏慎終錄,又昏禮節要字振平,內江人,隱居著書。
12
蔡芳喪禮酌宜大祀志
13
許判慎終集
14
王廷相喪禮備纂二卷
15
甯成為人後者三十六難衡陽人。
16
侯廷訓六禮纂要六卷樂清人,正德辛巳進士,雲南按察司僉事,為進士時,嘗以議大禮被杖。
17
王承裕昏禮用中
18
吳文光祀禮從宜一卷
19
趙宦光祭禮問
20
王漸逵王氏宗禮
21
管志道崇先維俗議七卷
22
季本廟制考義二卷
23
謝理兩生餘議
24
倪複禘袷議
25
周鼐宗廟昭穆辨崇仁人。
26
朱裳宗祠考
27
楊伯珂宗廟考字直甫,淮安大河衛人,萬歷丙戌進士,汾州府同知。
28
趙善鳴上丁禮略字和甫,廬陵人,萬歷辛卯舉人,刑部主事。
29
朱縉射禮集解一卷
30
陳鳳梧射禮集要一卷
31
王廷相鄉射禮圖注一卷
32
張敔飲射輯略
33
林文奎射禮圖注易覽一卷
34
謝少南射禮纂要一卷
35
聞人詮飲射圖解一卷
36
姚坤刪定射禮直指一卷
37
鄉校禮輯十一卷浙江提學副使屠羲英檄,教諭黃議等編。
38
許孚遠鄉飲會通
39
何棟如鄉飲圖考一卷
40
沈鯉文雅社約二卷
41
黎貞家禮舉要四卷新會人,洪武中坐事謫遼東。
42
王源家禮易覽龍溪人,永樂初進士,潮州知府。
43
馮善家禮集說五卷注解文公家禮十二卷字擇賢,無錫人,舉明經,為本縣儒學教諭。
44
夏時正家禮四卷
45
方澥家禮旁附字源深,莆田人。自稱柳東耕老,景泰四年進士,官行人,平生邃禮學,嘗慨文公家禮,雖經諸儒注釋而去取或晦,朝代遷改,冠服不同,乃作是書,首列圖而條析於下。
46
丘浚家禮儀節八卷本之考亭,參以明制,世多遵行之。
47
湯鐸家禮會通十卷
48
豐慶家禮從宜
49
楊子器家禮從宜四卷
50
楊嘉山讀禮錄一卷
51
餘本家禮考異
52
詹陵家禮祭葬纂原
53
彭濱補注文公家禮正衡八卷崇安人。
54
汪禔家禮砭俗
55
陸僑家禮易簡登州衛人,廣平府學訓導。
56
姚翼家規通俗編十二卷
57
黃芹家禮易行
58
鄧元錫家禮銓補十卷
59
李廷機家禮簡要一卷
60
朱天球家禮易簡編一卷
61
方元煥家禮考訂四卷
62
鄒守益諭俗禮要二卷
63
鄭瓘禮儀纂通
64
豐熙禮教儀節
65
王敬臣禮文疏節一卷
66
俞汝楫禮儀志一百卷字汝濟,華亭人,少有文名,與於東林講席,方岳貢謚為清惠先生。
67
周應治至道編六卷
68
劉元卿禮律類要一卷
69
黃佐禮典四十卷
70
泰泉鄉禮七卷
71
楊廉四禮論略一卷
72
丁璣四禮儀注四卷
73
顏木四禮略一措
74
張鯤四禮圖一卷
75
郭盤四禮纂要南海人。
76
宋纁四禮初稿四卷以其出於一時之見,未敢據以為是,故曰初稿。
77
呂坤四禮翼四卷以民間之日用常行淺近鄙俗可以家喻而戶曉者,析為條目俾童而習之,白首而安之,謂之翼者,豫於四禮之先,而繼於四禮之後也,萬歷癸酉序。,又四禮疑六卷取儀禮,禮記及家禮會成儀節所未解者,作四禮疑,共十三篇。
78
包萬有四禮損益四卷
79
種四禮輯要四卷
80
張信民四禮述字孚若,澠池人,萬歷中選貢,懷仁知縣。
81
陳幼學禮樂考字志行,無錫人,萬歷己丑進士,太常寺卿。
82
葉廣禮樂合編三十卷原名伯英,無錫人,崇禎中貢士,安遠知縣。
83
潘潢五宗考義一卷嘉靖甲寅自序。
84
周添瑞孝弟稟承問答圖式一卷正統三年重刊,紀振跋。
85
86
△宋
87
車垓內外服制通釋九卷字經臣,天台人,車清臣從父弟,咸淳末,特恩授迪功郎,調浦城尉,丞相王爚薦其有史才,將征入史館,會宋亡不果,垓精於禮學,是書凡六類,一五服諸圖,二五服喪制名義,三五服提要,四五服圖說,五三殤以次降服,六深衣疑義,男衍編次。
88
△遼
89
耶律庶成蕭韓家奴禮書
90
遼朝雜禮
91
△金
92
大金儀禮明昌六年禮部尚書張暐等進。
93
張行簡禮例纂一百二十卷
94
陳大任遼禮儀制志
95
△元
96
李好文太常集禮五十卷
97
王守誠續編太常集禮三十一冊太常至正集禮二十冊
98
趙孟俯祭器圖二十冊平江路所制祭器,上之大都廟學,以共祭祀者,孟俯繪圖錄于泮宮,以永其傳,平江路文學邵文龍為之序。
99
葉起喪禮會經字振卿,永嘉人,虞集為之跋。
100
張䇓喪服總類釋奠儀注
101
申屠致遠釋奠通禮三卷
102
袁楠郊祀十議一卷
103
戴石玉治親禮書三篇廬陵人,取戴記所謂聖人南面而治天下所宜先者五,一曰治親以名書,雜取爾雅,儀禮鄭氏記及先儒之言成之,凡三篇,一曰釋親,二曰宗服,三曰服制。
104
程榮登翼禮朱子之言行有系於禮者,以羽翼家禮,故名,榮登,字孟敷,休寧人,江浙儒學提舉。
105
馮翼翁士禮考正字子羽,永新人,泰定元年進土,撫州守。
106
趙居信禮經葬制
107
吳霞舉文公葬禮考異新安人。
108
黃澤二禮祭祀述略
109
惠希孟雜禮纂要六卷江陰人。
110
曾巽申致美集三卷
111
張才卿葬祭會要一卷朱子家禮為之。
112
韓諤重定先世祭式一卷盧補
113
吳嶽禮考一卷以下不知時代。
114
丘其仁禮義會略三卷
115
員嶠通禮摘經一冊
116
王皡四禮纂要一卷
117
呂景蒙五禮古圖一卷
118
蔣彬家禮四要一卷
119
嚴本家禮輯略十卷
120
龔端禮五服圖解吳按,錢曾讀書敏求記云一卷,且言端禮於至順閒以布衣上書,則此書當入元人類。
121
家禮會成四冊以下不知時代。
122
禮篇二卷
123
諭俗編二卷
124
禮器說一卷
125
祭禮從宜四卷
126
三代因革祠祀禮八冊
127
湛若水古樂經傳全書二卷
128
韓邦奇律呂新書直解一卷弘治乙丑序。苑洛志樂二十卷門人潼關張大猷編次,邦奇殫精四十年而成是書,刊書之日,有九鶴飛舞於庭。
129
白良輔律呂新書釋義
130
李文利大樂律呂元聲六卷大樂律呂考証四卷文利號兩山,莆田人,官思南府儒學教授,本之劉恕通鑒外紀,長孫無忌隋志,並呂氏春秋,謂黃帝命伶倫取竹制律,斷兩節闊三寸九分而吹之,為黃鍾之宮,曰含少,因而詳加考証,正司馬遷九寸之誤,編□成而作,其兄前廬江知縣李元校補之,嘉靖三年其門人巡撫四川監察御史範承鑾進其書於朝,王廷相,韓邦奇皆精心樂律,不以其說為然。
131
李文察樂記補說二卷四聖圖解二卷律呂新書補住一卷典樂要論三卷嘉靖十七年五月文察以遼州同知進是書,部議以文察所進書於樂理樂聲多前人所未發,且於人聲中考定五音,以為制律候氣之本,法似徑截,深合虞書依永和聲之理,宜令文察與太常知音律者,選能歌舞生百餘人,協同肄習,詔授文察太常寺典簿,協同該寺官肄業。古樂筌遞九卷皇明清宮樂調三卷
132
楊廉律呂纂例圖說因西山之書,有與朱子儀禮經傳正解有不同者,故為之說。
133
周瑛律呂管鑰一卷
134
呂楠詩樂圖譜十八卷嘉靖丙申序。
135
餘本律呂新書解
136
韓佐樂典三十六卷為樂均十二卷,樂義九卷,大司樂義三卷,樂記十一卷,末一卷為詩樂,嘉靖甲寅序。大司樂考十卷
137
何𤨠樂律管見一卷一名律呂管見。
138
張鶚大成樂舞圖譜二卷古樂心談一卷字允薦,臨清州人,善律呂學,先官太僕丞,致仕,嘉靖九年厘正郊祀雅樂,起升太常寺丞,典雅樂,晉正卿。
139
季本樂律纂要一卷律呂別書一卷別書辨律呂新書之誤,及律呂元聲之非。
140
劉濂樂經元義八卷濂謂三百篇之詩,以詞意寓乎聲音,以聲音附之詞意,讀之則為言,歌之則為曲,被之金石管弦則為樂,樂經不缺,三百篇皆樂經也,因擬三百篇為宮商二調,定樂器之品,為宮,商,角,徵,羽,各具六律旋宮之法,為陽生陰成尺量之法,為累黍,容黍,以夷則,無射為二變調,與古今諸儒之說頗異。
141
九代樂章二十三卷盧補
142
鄧文憲律呂解注二卷晉江人。
143
倪複鐘律通考一冊一作樂律通考。
144
黃積慶樂律管見二卷金溪人,正季文利黃鍾三寸九分之非。
145
劉績六樂圖二卷
146
田汝耔律呂會通
147
張敔雅樂發微八卷樂書雜義七卷律呂新書解江西德興人,弘治中舉人,禮部員外郎。
148
任慶雲樂律發明一卷
149
蔡宗兗律同二卷
150
楊繼盛擬補樂經
151
潘巒文廟樂編二卷
152
李璧燕享樂譜字白夫,廣西武緣人,呂楠為序。
153
葛見堯含少論略一卷
154
姚良律呂會元字晉卿,吳縣人。
155
呂懷律呂古義二卷律呂廣義三卷嘉靖己酉序。韻樂補遺二卷
156
孫應鰲律呂分解發明四卷
157
王邦直律呂正聲六十卷字東溟,即墨人,由明經嘉靖中為鹽山丞,上書條奏十事,世宗褒嘉之,有勿以官卑廢言之旨,好研究六律,因著是書,然其說亦本之李文利黃鍾三寸九分之說。
158
張敉舞志十二卷
159
王敕大成樂譜二卷歷城人,國子監祭酒。
160
鄭世子載堉律呂精義內篇十卷律呂精義外篇十卷先是世子父鄭恭王及其舅祖都御史何塘皆善言樂,因述其意而為是書,內篇主聲數者為本,為目十有三,外篇主辨論者為末。律學新說四卷樂學新說一卷算學新說一卷操縵古樂譜一卷旋宮合樂譜一卷鄉飲詩樂譜一卷六代小舞譜一卷小舞鄉樂譜一卷二佾綴兆圖一卷靈星小舞譜一卷成祖道教樂章譜天地壇大祀樂章譜太廟五享樂章譜王府家廟樂章譜王府內壇樂章譜邵公儲古樂義衡府高唐王瑟譜劉銳瑟譜弦歌要旨張助琴譜黃獻琴譜簫鸞琴譜韓岳廣鄉射禮儀集以上總名樂律全書,萬歷□□年進呈。律呂正論四卷瑟譜二卷
161
王述古律筌禹州人,山西右布政使,學者稱中嵩先生。
162
黃汝良皇明樂律志四卷崇禎年進呈。
163
袁昌祚樂律考字茂文,東莞人,萬歷中四川布政司參議。
164
樂和聲大成樂舞圖說一卷載堉撰。
165
何棟如文廟雅樂考二卷
166
程全之律呂叶韻統三卷
167
程明善嘯餘譜十卷新安人,天啟中太學生。
168
王朝璽律呂新書私解一卷
169
王思宗黃鍾元統圖說一卷八音圖注一卷
170
史記事大成禮樂集三卷
171
沈堯中音律啟蒙
172
張曰炳樂苑珠船二卷
173
王正中律書詳注一卷保定人,崇禎丁丑進士,長興知縣。
174
程元初律呂音韻通括十五卷新安人,家累千金,棄而不顧,補被走四方,思以著作垂世,錢謙益為作徽士錄,萬歷己酉序。
175
徐迎慶九官譜松江人。
176
徽莊王見沛和樂餘音十卷
177
胡翰古樂府詩類編四卷
178
楚王《雍熙樂府》二十卷
179
賀賢續古樂章狄道人,永樂壬辰進士,少詹事,查列卿表無此人,一作何賢。
180
徐獻忠《樂府源》十五卷
181
何景明《古樂府》三卷
182
胡纘宗《古樂府》二卷
183
梅鼎祚古樂苑》五十二卷,《衍錄》四卷,《唐樂苑》三十卷
184
楊朝英《太平樂府》九卷
185
梁辰魚《江東白苧》二卷
186
瞿九思聖壽五袠樂章》一冊萬歷四十年八月進,凡二十五首。樂經以俟錄
187
《永樂琴書集成》二十卷莫詳纂集姓氏,首敘琴,次聲律,次琴制,次琴式,次琴徽,次琴弦,次指法,手勢,次彈琴,次歷代彈琴聖賢,次紀載,次雜錄,次詩文,凡有古典籍中涉於琴者,皆備悉之,分前後二集,今有前集二十卷。
188
冷謙《太古正音》一卷
189
寧獻王權神奇秘譜三卷
190
琴阮啟蒙譜一卷
191
鄭瀛琴譜二卷浦江人,宋大理少卿楊公纘最知琴,嘗與其客毛敏仲,徐天民著紫霞洞譜一十三卷,元季何巨濟受業於徐,而瀛,又受業於何,譜分正外二調,各一卷,宋濂有跋。
192
張德潤《琴譜》字良玉,濟寧人,所制九還操一曲備七調,與世所傳一曲止一調者不同,嘉靖中為趙莊王客。
193
李開先發明琴譜一冊
194
夏樹芳琴譜二冊
195
嚴澄松弦館琴譜十卷
196
楊表正正傳對音琴譜六卷
197
徐琪綠綺新聲二卷
198
周履靖綠綺新聲五卷
199
袁均哲太古遺音二卷
200
張鯤風宣玄品十卷
201
黃獻梧岡琴譜十卷字仲賢,廣西平樂人,憲宗時中官,嘉靖丙午陳經敘。
202
徐詵梅雪窩刪潤琴譜寧波人,永樂中官訓導,浙操琴譜所自始。
203
虞汝明古琴疏一卷
204
吳金陵琴譜指甫龍泉人,以生於金陵,故名。
205
胡文煥文會堂琴譜六卷
206
衡府高唐王厚煐瑟譜一卷
207
韋煥雅樂考二十卷常熟人,仙游教諭。(吳補)
208
209
△宋
210
歐陽之秀律通二卷宜春人,凡二十篇。(盧補)
211
楊公纘紫霞洞琴譜十三卷官大理寺少卿,最知音。
212
僧居月琴書類集一卷
213
金汝礪霞外譜十五卷盧補
214
△元
215
餘載皇元中和樂經十卷
216
皇元韶舞九成樂補不知撰人。
217
九宮譜十六卷盧補
218
杜瑛律呂律歷禮樂雜志三十卷
219
趙孟俯樂原琴原
220
胡氏律論一卷熊朋來有序,稱豫章胡先生,不知其名。(盧補)
221
程時登律呂新書贅述
222
劉瑾律呂成書
223
孔思道大元樂書孔子裔孫,字進道,由常州教授歷官太常禮儀院判。
224
彭絲黃鐘律說八篇
225
趙鳳儀釋奠樂器圖一卷汴人,延佑四年守溫州,興創廟學,延名世淑後進,一時文教翕然。
226
吳萊樂府類編一百卷
227
左克明古樂府十卷
228
耶律鑄雙溪醉隱樂府十一冊
229
張炎樂府指迷二卷
230
熊朋來瑟譜
231
俞琰琴譜四十篇
232
樂府混成集一百五冊以下不知撰人。
233
中州元氣十冊
234
△附
235
張益孚羲軒琴經二卷不知時代。
236
丹丘子琴譜二卷以下不知撰人。
237
琴瑟合奏譜二冊
238
太音大全五卷
239
伯牙心法八卷
240
太古遺音八卷盧補

春秋類》

1
春秋書法大旨一卷洪武中國子博士高允憲,助教楊磐奉旨編次,依啖趙纂例,分類刪繁節要,凡二十三則。
2
春秋本末三十卷懿文太子命宮臣傅藻等編,先是洪武十一年夏五月皇太子御文華殿,命侍臣講讀春秋左氏傳,以列國之事,錯見間出,難於考究終始,乃命藻等分列國而類聚之,附以左氏傳,首周王之世,以尊正統,次魯公之年,以仍舊文,列國則先齊晉而後楚吳,以為內外之別,十二年六月書成,太祖聞而嘉之,賜名春秋本末。
3
趙汸春秋師說三卷附錄二卷汸輯其師資中黃澤所著書內春秋諸說,及平日所聞者為是書,凡十有一篇,附錄者錄澤所為文及詩,與己所為澤行狀也。春秋屬詞十五卷離析部居,分別義例,立為八體以布列之,汸以春秋有史氏之舊文,有聖人之特筆,必先明於二者,而後可以讀春秋,殫精畢慮,凡二十年而成是書。春秋左氏補注十卷汸述其師之說云,春秋本原脈絡,盡在左傳,而杜預之注,陳傅良之章旨,最為有依據,因取陳氏之說,附於杜注之下,而補其所不及,其微詞奧義,注有未備者頗採孔氏之說,暢而述之。春秋集傳十五卷始汸至正戊子初作集傳,既複著屬詞,義精例密,集傳所列經義史法,猶有未備,且謂屬詞時推筆削之權,而集傳大明經世之志,必二書相表裏,而後春秋之旨方完,至壬寅複著集傳至昭公二十七年,攖痢遂閣筆,迨洪武己酉冬仿卒,其門人倪尚誼據屬辭義例補成之。
4
汪克寬春秋胡傳附錄纂疏三十卷書撰於順帝后紀,至元中汪澤民,虞集皆有敘,春秋大全多襲用其書。又《春秋提要》,又《左傳分紀》,又《春秋作義要訣》一卷又《春秋尊王發微》八卷
5
張以寧春秋春王正月考一卷辨疑一卷春秋論斷三卷以寧洪武二年己酉夏,使安南著是書,明年春書成,卒於安南寓館,其嗣孫隆宣德元年始輯而刊之,其書以周正為主,本之孔,孟,朱子,徵之經史而下其眾說之不齊者,則因朱子之說以釋其疑,而次於其後。
6
楊維楨春秋胡傳補正春秋大議左氏君子議春秋透天關十二卷春秋定是錄
7
劉基春秋明經四卷春秋制舉之言。
8
梁寅春秋考義十卷病傳之求褒貶或過,乃因朱子之言為論事之得失。
9
胡翰春秋集義
10
朱右春秋傳類編
11
戴良春秋經傳考三十二卷
12
張宣春秋胡氏傳標注字藻仲,江陰人,其書明初與四書點本並刊於江陰邑庠。
13
王廉左氏鉤元
14
熊釗春秋啟魄鑰字伯昭,進賢人,領元鄉薦,洪武中薦入校書會同館。
15
滕克恭春秋要旨字安卿,祥符人,元集賢學士,洪武初徵典鄉試。
16
楊升春秋正義字孟潛,杭州人,洪武中徽州府儒學教授。
17
蔡深春秋纂十卷字淵仲,江西樂平人,元徽州路學教授,明初陶安薦其學行,以老病不赴。
18
徐尊生春秋論一卷字大年,淳安人。
19
包仕登春秋微意發端字文舉,松陽人,洪武中國子助教。
20
王受益春秋集說字子謙,山陰人,洪武中明經,為本邑儒學訓導,取汪氏纂疏,李廉會通,程氏本義裒為一書。
21
石光霽春秋書法鉤元四卷字仲濂,泰州人,從張以寧學春秋,洪武十三年以薦為國子監學正,升春秋博士,一作二十卷。
22
李衡春秋釋例集說三卷洪武間臨川人,一作集說,其說宗吳草廬,而參以會通,纂疏諸說,凡五十餘家。
23
周鳴《春秋纂要》
24
金居敬《春秋五論》字元忠,休寧人,從朱升,趙汸學,凡二家著述,多其校正。
25
春秋集傳大全》三十七卷胡廣楊榮等奉敕纂輯,以胡氏為主。
26
金幼孜春秋直指三十卷春秋要旨三卷幼孜為翰林侍講,侍仁宗於東宮,命合纂十二公事為要旨以進。
27
張洪春秋說約十二卷晚年所著。
28
瞿佑《春秋貫珠》
29
胡直《春秋提綱》字敬方,吉水人,貢入太學中,永樂甲申鄉試,六館多師之,稱西澗先生。
30
李柰《春秋管窺王霸總論》蒙陰人,宣德丁未進士,陝西右參議。
31
劉翔《春秋口義》靖江人,宣德己酉舉人,翰林院檢討。
32
陳嵩《春秋名例》字伯高,寧海人,年十五,縣闢為吏,嵩上書邑令,請為縣庠生,永樂中以太學生纂修文淵閣。
33
馮厚《春秋卑論》字良載,慈溪人,舉明經,官淮府長史,與李伯璵同編,文翰類選大成,學者稱坦庵先生。
34
何喬新左傳擷英》三卷字廷秀。
35
饒秉鑒春秋會傳十五卷提要一卷字憲章,廣昌人,正統甲子舉人,廉州府知府,羅倫序其書。
36
張複春秋中的一卷字明善,淳安人,嚴州府學訓導。
37
熊複《春秋成紀》豐城人,以五經教授鄉里,四方從學者數百人。
38
童品春秋經傳辨疑一卷
39
餘本春秋傳疑一卷
40
郭登春秋左傳直解十二卷
41
胡居仁春秋通解
42
邵寶左觽一卷
43
王鏊春秋詞命》三卷正德十一年序。
44
楊循吉春秋經解摘錄一卷
45
湛若水春秋正傳三十七卷以正諸傳之謬而歸之正,故曰正傳。
46
金賢春秋記愚十卷或問百篇字士希,其先本西域默伽國人,祖以進麒麟至官鴻臚少卿,家於金陵,賢舉弘治壬戌進士,官給事中,忤劉瑾出為大名府知府,再徙延平,請老歸。
47
劉節春秋列傳五卷一作八卷。
48
劉績春秋左傳類解二十卷號蘆泉,江夏人,弘治庚戌進士,鎮江知府,與山陰劉績別為一人。
49
張邦奇春秋說一卷
50
席書元山春秋論一卷
51
包瑜《春秋講義》字希賢,青田人,成化中浮梁教諭。
52
江曉春秋補傳五卷
53
宋佳《春秋膚說》字子美,奉化人,成化癸卯舉人,徽府長史。
54
魏校春秋經世書二卷
55
蔡芳春秋訓義十一卷字茂之,浙江平陽人,弘治戊午舉人,福建鹽運司副使,折衷諸傳而為是書。
56
呂楠春秋說志五卷
57
許誥春秋意見一卷
58
胡世寧春秋志疑十八卷一作八卷。
59
霍韜《春秋解》
60
劉實春秋集錄十五卷
61
鍾芳春秋集要二卷戶部侍郎
62
陸釴春秋輯略鄞縣人,正德辛巳第二人及第。
63
馬理春秋備義
64
舒芬春秋疑義
65
夏時正春秋辨疑未成。
66
楊慎春秋地名考一卷
67
湯虺春秋易簡發明二十卷潼川州人,正德李巳進士,溧陽知縣,父歿廬墓次,遂不仕,一作四卷。
68
季本春秋私考三十六卷於公穀之義例,左氏之事實,皆摧破不遺餘力,而自為之說。
69
豐坊春秋世學三十八卷
70
王崇慶春秋斷義二卷
71
王道春秋億四卷
72
胡纘宗春秋本義十二
73
姜絅春秋曲言十卷字幼章,金華人,正德丁丑進士,工部郎中。
74
鄭佐春秋傳義字時夫,歙縣人,正德甲戌進士,福建右參議。
75
李濂夏周正辨疑會通四卷
76
陸粲左傳附注五卷粲讀左氏注疏,若釋文於訓詁音切可疑者,輒以己見及他書之說可証據者,附注其下。左氏鐫二卷以左氏非左丘明,故為言卑淺不中於道,疑戰國時私淑於孔者所為,因為之鐫以曉示學者。胡傳辨疑二卷嘉靖辛卯序。
77
任桂春秋質疑四卷先之以總義十六條,而後隨經文解之,一曰書法,二曰時月,三曰天王,四曰諸侯大夫,五曰君臣父子,六曰適妾,七曰妾母,八曰五伯,九曰鑒衡,十曰慎獨,十一曰正朔,十二曰閏月,十三曰等第,十四曰朝聘,十五曰經傳考,十六曰複仇論,桂,寶安人,從學湛若水,其為書頗多牽合。
78
王漸逵春秋集傳以周王無建子之制,夏歷為百王之書,而春秋非冠月之訓,立論採諸儒議論之精確者為是書。
79
熊過春秋明志錄十二卷
80
李舜臣春秋左傳考例穀梁三例
81
王崇儉春秋筆意
82
黃佐續春秋明經十二卷春秋傳意常山人,嘉靖丁未進士,江西右參政。
83
石琚左傳敘略三卷字仲芳,益都人,嘉靖甲午舉人
84
林希元春秋質疑
85
王錫爵春秋日錄三十卷左氏釋義評範二十卷萬歷庚寅申時行序。
86
趙恆春秋錄疑十七卷字志貞,晉江人,嘉靖戊戌進士,官信安知府,有耳疾故仕不久,善為古文詞,嘉靖乙巳序。
87
陳深春秋然疑字子淵,長興人,嘉靖乙酉舉人,雷州府推官。
88
王升讀左贅言字士新,宜興人,嘉靖間歲貢,雲南鹽課司提舉。
89
許應元春秋內傳列國語字子春,杭州人,嘉靖壬辰進士,廣西右布政使。
90
魏謙吉春秋大旨十卷春秋大旨備覽四卷柏鄉人,嘉靖戊戌進士,兵部侍郎。
91
詹萊春秋原經十七卷玉山人。
92
林命春秋訂疑十二卷字子順,建安人,嘉靖甲辰進士,廣東按察司副使。
93
吳從周左傳纂四卷,又左傳兵法字宗文,邵武府人,嘉靖中貢士,為浙江慶元縣訓導,有御倭功,升國子監博士。
94
黃乾行春秋日錄字大同,福寧州人,嘉靖癸丑進士,重慶知府。
95
李先芳春秋辨疑辨春王正月諸注之繆,並考獲麟之後,威烈之前經史不傳之緒。
96
徐獻忠春秋稽傳錄
97
左璒春秋旨要
98
謝理春秋解
99
何澄春秋蒙引字應清,舉人,歙松人。
100
梅鷟春秋指要一卷
101
丁鈇春秋疏義字君武,南直通州人,貢士,平谷知縣。
102
姚咨春秋名臣傳十三卷字舜咨,無錫人,先是邑人邵實為是書,未竟,咨因續成之,一作八卷,隆慶辛未序。
103
袁顥春秋傳三十卷
104
袁祥春秋或問八卷
105
袁仁針胡篇一卷吳江人,仁祥之子,顥祥之父也。
106
邵弁春秋尊王發微十卷嘉靖癸丑弁避寇幽居,以經自隨,久之,日有所記札,疏為或問一卷,凡例輯略一卷,屬詞比事八卷,總名之曰春秋尊王發微,他目中有弁春秋通議,不知即此書否。
107
遜春秋左傳屬事二十卷仿建安袁氏通鑒紀事本末為書,更為之注,參互以訂杜預之誤,每一事竟,複論其人,所以得失,萬歷乙酉序,遜,字元凱,嘉定人,師昆山歸有光,其學長於論古今成敗,有光不能屈也。春秋左傳注解辨誤二卷會眾說以折衷杜注之誤,有未經辨議,赤創以己意為之厘革焉,萬歷癸未序。
108
嚴訥春秋國華十七卷萬歷乙亥徐栻陳瓚序。
109
高拱春秋正旨一卷
110
孫應鰲春秋節要
111
姜寶春秋事義全考二十卷本之胡氏而旁引折衷以補其未備,萬歷乙酉序。春秋讀傳解略十二卷疏胡傳之意義,以便於學者。
112
王樵春秋輯傳十五卷凡例三卷一名春秋經世,萬歷乙未序。
113
唐順之左氏始末十二卷分為十五門,曰後,曰宗,曰官,曰幸,曰奸,曰弒,曰逐,曰亂,曰盜,曰鎮,曰戰,曰戍,曰名臣,曰禮樂,曰方技,始末以左氏內傳為主,而纖悉委曲,有逸出於外傳史記者亦入焉。春秋論一卷
114
馬森春秋仲義辨類二十九卷
115
黃光昇春秋本義
116
許孚遠左氏詳節八卷
117
顏鯨春秋貫玉四卷慈溪人,提學副使。
118
汪道昆春秋左傳節文十五卷
119
吳國倫春秋世譜十卷以春秋列國事實見於史記他書者,分國為諸侯世家。慄應麟主選八卷
120
徐學謨春秋億六卷
121
周藩宗正睦桔春秋諸傳辨疑二卷一作四卷。
122
正憲春秋翼附二十卷
123
黃洪憲春秋左傳釋附二十七卷萬歷己亥序。
124
馮時可左氏討二卷左氏論二卷左氏釋二卷
125
李材見羅經旨一卷
126
穆文熙國概六卷
127
餘懋學春秋蠡測四卷一作二卷。
128
凌稚隆左傳測義七十卷烏程人,寓歷中貢士。
129
錢時俊春秋胡傳翼三十卷常熟人,萬歷甲辰進士萬歷辛亥序。
130
沈堯中春秋本義四卷
131
鄧元錫春秋繹通一卷
132
章潢春秋竊義
133
冷逢震周正考一卷雜引古今經史子傳,以正胡傳夏時冠周月之誤,萬歷中四川資縣人。
134
孟化鯉春秋正旨
135
徐即登春秋說十一卷
136
鄒德溥春秋匡解八卷
137
楊伯珂左傳摘疑十卷字孟甫,淮安大河衛人,萬歷丙戌進士,汾州府同知。
138
姚舜牧春秋疑問十二卷
139
郝敬春秋直解十二卷春秋非左二卷
140
魏時應春秋質疑十二卷南昌人,萬歷乙未進士,光祿寺卿。
141
高攀龍春秋孔義十二卷崇禎庚辰刊。
142
鄭良弼春秋或問十四卷存疑一卷續義二卷字宗說,淳安人,萬歷舉人
143
陳許廷春秋左傳典略十二卷
144
張事心春秋左氏人物譜一卷字子靜,福清貢士,海澄訓導。
145
陸增曄編春秋所見所聞所傳聞三卷字章之,會稽人。
146
施仁左粹類纂十二卷字宏濟,長洲舉人
147
陳可言春秋經傳類事三十六卷字以忠,嘉定縣人,以春秋名家好左氏傳,做通鑒紀事本末為是書,凡九十餘條,傳有與經戾者則參之公羊穀梁,歷二十餘年書成。
148
曹宗儒春秋序事本末三十卷逸傳三卷左氏辨一卷字元博,松江人,教諭。
149
徐晨春秋類集大成字鳳鳴,浙江壽昌人,歲貢,官宿州同知。
150
曹學佺春秋闡義十二卷春秋義略三卷春秋傳刪十卷
151
徐鑒左氏始末字觀甫,豐城人,萬歷辛丑進士,太僕寺卿。
152
王世德左氏兵法字長民,永康人,萬歷辛丑進士,巡撫雲南都察御史。
153
龔時憲左傳合注春秋列國世家字行素,太倉州人,為州學生,好著述。
154
錢世揚春秋說十卷
155
焦竑春秋左傳鈔十四卷
156
王衡春秋纂注四卷
157
曾舜漁春秋正意博羅人,萬歷戊戌進士,山東按察司副使。
158
唐大章春秋十二公明辨字士一,仙游人,天啟中貢士,以經為主,不規規於三傳。
159
潘曾紘春秋確字昭度,烏程人,萬歷丙辰進士,兵部侍郎。
160
潘曾縉榷書止觀八卷
161
魏靖國三傳異同三十卷字伯饒,東鄉人。
162
羅喻義春秋是正
163
卓爾康春秋辨義四十卷一作三十卷,崇禎辛未序。
164
舜胤春秋解字明祚,餘干人,萬歷□□進士禮部郎中
165
舒邦儒春秋世業餘干人,萬歷甲戌進士,南京刑部主事。
166
吳從周春秋心印字文卿,婺源人,萬歷中貢士,杭州府通判。
167
馮伯禮春秋羅纂十二卷字讓伯,平湖人,萬歷間太學生,父為參政,敏功以勞卒於官,伯禮卻同官之賻,卒而沈思孝謚之曰貞孝先生。
168
張國經春秋比事七卷漳浦人,天啟壬戌進士,四川布政司參政。
169
華允誠春秋說長洲籍,無錫人,天啟壬戌進士,吏部主事。
170
林胤昌春秋易義十二卷以易証春秋之義,故曰易義,胤昌,字為磐,晉江人,天啟壬戌進士,歷官吏部文選司郎中。
171
錢應奎左記十一卷
172
張銓春秋補傳十二卷
173
耿汝忞春秋愍渡十五卷字克勵,黃安人,耿定向子。
174
顧懋樊春秋義三十卷
175
王震春秋左翼四十三卷
176
徐允祿春秋愚謂四卷字汝廉,嘉定縣人,取左,公,穀,胡四傳,撮其大旨於前,而折衷以己意,有四傳俱無當者,更出己見斷之。
177
馮夢龍春秋衡庫三十卷前後附錄二卷前後附錄者,紀春秋以前,國語所載及獲麟以後續傳也。
178
賀仲軾春秋歸義三十二卷總序雜說一卷便考十卷字景瞻,獲嘉人,為武德兵備副使,家居值甲申之變,衣冠北向,題字幾上自縊死,臨死顏色不變,陽陽如平生,妻妾四五人,皆感其義,同死,其書有駁夏時冠周月之失,博辨拘例,說經者之非。
179
虞宋瑤春秋提要二卷字仲皓,錢唐人,胡傳之前,舊有提要分春秋所書事而類之,然僅有編目未備全旨,□書每條下各撮胡傳大全大旨以釋之。
180
朱㷆左瘤史二卷字惟盛,邵武府人,稱志庵先生。
181
黃道周春秋表正,又春秋揆一冊
182
張溥春秋三書三十一卷字天如,太倉州人,崇禎辛未進士,翰林院庶吉士,學者稱西銘先生。
183
劉城春秋左傳地名錄二卷字伯宗,貴池人,貢士,崇禎中江西布政使,張秉文保舉堪任州牧,辭不就。
184
方孔照春秋竊論
185
餘颺春秋存俟十二卷字賡之,莆田人,崇禎丁丑進士,宣城知縣,吏部主事。
186
孫範左傳紀事本末二十二卷字匡儀,錢唐人,舉人崇禎戊寅序。
187
來集之春秋志在十二卷四傳權衡一卷
188
顧起經三傳鳧乙集
189
林嗣昌春秋易義十二卷晉江人,天啟壬戌進士,吏部文選郎中。(盧補)
190
唐樞春秋讀意一卷吳補
191
秦淪春秋類編三十二卷無錫人。(吳補)
192
梅之熉春秋因是三十卷宣城人。(吳補)
193
陳士芳春秋四傳通解十二卷海寧人。(吳補)
194
鄧來鸞春秋實錄十二卷字繡青,宜黃人,天啟壬戌進士,武昌知府。(吳補)
195
章大吉左記十二卷字惠伯,山陰人。(吳補)
196
夏元彬麟傳紀宗十二卷吳補
197
俞汝言春秋平義十二卷,又春秋四傳糾謬正一卷秀水人,諸生。(吳補)
198
施達春秋三傳衷考十二卷長興人。(吳補)
199
陳於鼎麟旨八冊宜興人。(吳補)
200
俞敷中春秋鱗寶六十三卷姑蔑人。(吳補)
201
曾益左略一卷會稽人。(吳補)
202
朱朝瑛讀春秋略記吳補
203
嚴啟隆春秋傳注三十六卷烏程人。(吳補)
204
顧宗瑋春秋左傳事類年表字連叔,吳江人,遺書目作松江,誤。(吳補)
205
206
△宋
207
趙鵬飛木訥先生春秋經筌十六卷字企明,左綿人,尚著有詩故,失傳。
208
家鉉翁春秋集傳詳說三十卷綱領一卷鉉翁北遷時居河間所作,因答問以述己意,綱領凡六類,首原春秋托始,次原夏正,次明五始,次明三傳,次明伯,次明凡例,共十篇。
209
陳則通鐵山先生春秋提綱十卷胡光世為序。
210
丘葵春秋正義
211
陳深清全齋讀春秋編十二卷
212
王申子春秋類傳
213
林堯叟春秋左傳句解七十卷字唐翁。(盧補)
214
程公說左氏始終三十卷春秋比事十卷
215
晏兼善春秋透天關十二
216
吳思齊左傳缺疑
217
熊禾春秋通解
218
朱申春秋左傳節解三十五卷
219
呂大圭春秋五論一卷同安人,號樸卿先生,淳熙進士,知漳州軍,蒲壽庚降元,脅署降表,不從,見殺。
220
句龍傳春秋三傳分國紀事本末字明甫,嘉定州人,後溪劉光祖為之序,稱其嗜古尊經,確乎自信云。
221
徐晉卿春秋經傳類對賦一卷晉卿皇佑中為將仕郎,試秘書省校書郎。(盧補)
222
△元
223
郝經春秋外傳八十一卷經使宋時拘館真州所作也,為章句音義八卷,春秋制作本原十卷,凡三十一篇,比類條目十二卷,凡一百三十篇,三傳折衷五十卷,三傳序論列國序論一卷,總名曰春秋外傳。
224
敬鉉春秋備忘十卷續備忘道說三十卷大寧先生續明三傳例說略八卷集春秋諸儒之說而折衷之。大寧先生續屏山杜氏遺說八卷鉉從孫敬儼編鉉續屏山杜氏說為左設也。
225
杜瑛春秋地裏源委十卷
226
吳澄春秋纂言十二卷總例三卷
227
許謙春秋溫故管窺春秋三傳義疏
228
張樞春秋三傳歸一義三十卷樞言學春秋者必始於三傳,而其義例互有不同,乃辨析其是非,會通其歸趣,參以先儒之說,裁以至當之理,編為是書。春秋三傳朱墨本唐陸淳纂春秋微旨,以朱墨別三傳之當否,歲久漫滅,寢失其真,乃重加考正,言有未周,意有未暢,則出新義以補焉。
229
李昶春秋左氏遺意二十卷昶父世弼,從外家受孫明複春秋,得其宗旨,昶承家學,集諸家之說而折衷之,東平,須城人,累官翰林侍讀學士,吏部尚書。
230
齊履謙春秋諸國統紀六卷經自周魯而外,書其君之卒者十有八國,乃分匯諸國之統紀凡二十,己所特見,各著於經,書成於延佑四年。
231
臧夢解春秋發微一卷
232
袁桷春秋說
233
虞盤非非國語
234
吳師道春秋胡傳補說十二卷一作春秋胡傳附辨。
235
黃澤春秋旨要三傳義例考筆削本旨
236
程端學春秋本義三十卷三傳辨疑二十卷或問十卷綱領一卷端學慨春秋一經,未有歸一之說,遍索前代說春秋集,凡百三十家,折衷異同,湛思二十餘年,作本義以發聖人之經旨,複作辨疑以討三傳之疑似,作或問以校諸儒之異同,在元泰定間綱領一卷,明著作之意也。
237
劉聞春秋通旨字文庭,安福人,天歷進士,知沔陽州。
238
俞皋春秋集傳釋義大成十二卷字心遠,新安人,泰定間人,師事宋進士趙良鈞,良鈞與皋皆新安人,良鈞在宋為廣德軍教授,宋亡不仕,以春秋教授,皋因師授取左,胡,公,穀,及程,朱二子啖趙,孫,劉,陳,項,呂,張諸儒之長,而附以所聞於父師者,以發明經旨,分別三傳是否,而補胡氏之所未及。
239
程直方春秋諸傳考正春秋會通字道夫,號前村,婺源人。
240
陳櫟三傳節注
241
於文傳春秋讞義十二卷
242
吳迂左傳義例左傳分紀春秋紀聞
243
鄭杓春秋解義春秋表義字子桱,莆田人。
244
方道壑春秋集傳十卷字以愚,號愚泉,方逢辰曾孫,淳安人,至順二年進士,江西行省員外郎,洪武初被召不起。
245
黃清老春秋經旨字子肅,邵武人,泰定四年進士,湖廣儒學提舉。
246
潘迪春秋述解
247
馮翼翁春秋集解春秋大義字子羽,奉新人,泰定元年進士,撫州知州。王惟賢春秋旨要十二卷字思齊,鄞縣人,與弟惟義俱以儒名。
248
梅致春秋編類二十卷宣城人,宋濂有序。
249
吳萊春秋世變圖二卷春秋傳授譜一卷別著春秋經說,胡氏傳考誤,皆未成編。
250
林泉生春秋論斷字清源,福州永福人,邃於春秋,官翰林直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
251
王元傑春秋讞義十卷字子英,吳江人,至正間領鄉薦,值兵興不複仕,教授於鄉,有文曰貞白英華集,及詩水雲清嘯集,皆進於朝。
252
王應奎春秋管見德興人,隱居自適,不畜妻子。
253
王嘉春秋類義德興人。
254
徐嘉善春秋原旨三傳辨疑字尚友,德興人。
255
魯淵春秋節傳字道源,淳安人,至正辛卯進士,為華亭丞,入明聘不起。
256
俞漢春秋傳三十卷字仲云,諸暨人,所篆書元時命禮部下江浙儒學刊板,授書院山長,不赴。
257
陳植春秋玉鑰匙永豐人,李齊榜進士,翰林特制。
258
吾衍春秋說
259
黃景昌春秋舉傳論按舉傳有序,或作黃澤。
260
周正如傳考浦江人。
261
章樵補春秋繁露
262
許瑾春秋經傳十卷字子瑜,紹興人。
263
陳大倫春秋手鏡字彥理,諸暨人。
264
劉希賢春秋比事字仲愚,鄞縣人,江浙儒學副提舉
265
郭鏜春秋傳論十卷
266
楊如山春秋旨要十卷
267
李廉春秋諸傳會通二十四卷字行簡,安福人,元至正壬午以是經舉三甲進士,官至贛州路信豐縣尹,遇寇亂戰敗守節死,其論先左氏,次公穀,次杜,何,範三注及正義,總之以胡氏為主,而陳氏之後傳,張氏之集注,皆並列之。
268
彭絲春秋辨疑
269
鄭玉春秋經傳闕疑三十卷集群儒之說而參以己意,一作八卷。
270
吳儀春秋裨傳春秋類編五傳論辨字明善,金溪人,從學虞集,至正丙申舉鄉試,吳伯宗父,時稱為東吳先生。
271
錢仲咸春秋纂例永康人,許謙弟子。
272
馬駢春秋微十四卷以下皆不知時代。
273
楊時秀春秋集傳三十卷
274
彭飛春秋啟鑰龍虎正印五卷
275
葉紹鳳左氏聯璧八卷
276
莊谷春秋十三伯論一卷
277
吳鵬舉春秋繁露節解十卷
278
春秋金鑰匙一卷以下失名氏。
279
靜庵春秋志疑九帙
280
春秋翼義一卷
281
春秋通天竅一卷
282
左傳杜林合注五十卷合杜預,林堯叟解注為一書。
283
春秋集傳約記一冊
284
春秋紀事類編一卷
285
春秋年考吳補
286
春秋圖說吳補
URN: ctp:ws989835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