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874681"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弘光實錄鈔
條件: 提到「刑部尚書
Total 7

卷二

88
辛丑,補諡遜國文臣七十五人。翰林侍講方孝孺文正、翰林脩撰王叔英文忠、修撰土艮文節、戶部侍郎卓敬忠貞、禮部尚書陳迪忠烈、兵部尚書鐵鉉忠襄、刑部尚書暴昭剛烈,禮部侍郎黃觀文貞、戶部待郎盧迥貞達、郭任清毅、刑部侍郎胡子昭介愍、都御史茅大芳忠愍,御史茅大夫練子甯忠貞、景清忠烈、都御史陳性善忠節、僉都御史周璇肅愍、右拾遺戴德彞毅直、大理寺少卿胡閏忠烈、寺丞鄒瑾貞愍、太常寺卿黃子澄節愍、少卿盧原質節愍、廖升文節、刑部尚書侯泰勤貞、侍郎金有聲貞愍、張仲節愍、主事徐子權貞確、兵部尚書齊泰節愍、侍郎邊升果愍、郎中譚翌貞愍、主事樊士信莊愍、刑科給事中黃鋮忠獻、葉福節愍、戶科都給事中陳繼之莊景、韓永莊介、御史曾鳳韶忠毅、魏冕毅直、高翔忠愍、甘霖貞定、王彬忠莊、王度襄愍、謝昇貞勤、丁志芳貞定、春坊大學士林右貞穆、編修陳忠文愍、戶部主事臣敬毅直、宗人府經歷宋征直愍、太子贊善連楹剛烈、御史林英毅節、浙江按察使王良貞毅、江西副使程本立忠介、陝西僉事林嘉猷穆愍、徽州知府陳彥回惠節、蘇州知府姚善思惠、松江同知繼瑜莊節、知沛縣顏伯瑋忠惠、子有為孝節、知樂平縣張彥芳莊愍、知蕭縣鄭恕惠節、知獻縣向樸惠莊、沛縣主簿唐子清節義、典史黃謙果義、東平州吏目鄭華貞莊、漳州教授陳思賢貞愍、濟陽教諭王省貞烈、子夔州通判王禎孝節、谷府長史劉璟剛節、衡府紀善周是脩貞毅、燕府長史葛誠果愍、寧府長史石撰貞愍、猷府長史龍鐔忠愍、遼府長史程通端直、燕府伴讀俞逢辰忠愍、參軍斷事高巍忠毅、杜奇貞直。武臣十七人。魏國公徐輝祖忠貞、越嶲侯俞通淵襄烈、都指揮楊松壯愍、謝貴勇愍、彭二武壯、馬宣貞壯、朱監壯烈、瞿能襄烈、宋忠壯愍、孫參勇愍、莊得勇愍、張皂旗英烈、俞琪翼愍、指揮宋瑄果節、張倫貞勇、崇剛壯愍、燕山衛卒儲福貞義。女子六人。方孝孺妻李氏貞愍、王艮妻貞烈、儲福妻范氏孝節。文臣脩撰吳成學,尚書張紞,徐貞、侍郎毛太、黃魁、徐垕、侍讀樓璉、僉都御史司郎中柳一景、張安國、主事劉原弼、巡撫黃清、御史程公智、王玭、韓郁、大理丞彭與明、劉端、王高、中書何申、高遜志、博士黃彥清、監副劉伯完、參政鄭居貞、陳周、按使李文敏、黃直、僉事胡子義、知府黃希范、孫鎮、王璡、楊任、葉惠仲,同知石允、顧嘗、典史周縉、知州蔡運、教諭劉固、豐寅初、訓導林大同、鄭士達、斷事錢芹、長史鄒樸、舉人劉政、諸生高賢甯、王志、伍性原、陳應周、林玨、鄒君默、曾廷瑞、呂賢、布衣俞貞木、王梌、王賓、楊福、袁杞山、劉國、譚仕謹等。武臣長興侯耿炳文歷城侯盛庸、灤城侯李賢、駙馬都尉梅殷、耿璇、胡觀、李祺。都督同知陳質、都督廖鏞、廖銘、平安、孫岳、耿巘、甯忠、陳暉、潘忠、徐凱。都指揮彭聚、卜萬、楚智。指揮盧振、滕聚、趙諒。鎮撫楊本、徐讓、衛健、小馬、王曾濬、周拱元。千戶倪諒。戍卒龔翊、瓦刺耀等。內臣胡伯顏、官職無考。盧振、梁良用、郭良、馬坤、朱進、王墀、陳子方。河西佣補鍋匠馮翁、王公。東湖、樂清、耶溪三樵夫。雲門僧洞庭居士、雪庵和尚等。從亡諸臣翰林史彬、程濟、趙天泰、鄭洽。侍郎廖平、金焦。郎中梁玉田。司務馮㴶。御史葉希賢。中書梁良玉、梁中節、宋和、郭節。監正王之臣。

卷三

4
庚申,起解學龍刑部尚書
76
用保朱國公國弼言,以從賊案不結,革刑部尚書解學龍職。
103
己未,以高倬刑部尚書

卷四

7
丙申,會審太子真偽。先是正月內,鴻臚寺少卿高夢箕一奴穆虎自北至,同一少年,密謂夢箕曰:『此先帝東宮也』。夢箕留之不肯,即令虎伴之至浙。頃之夢箕以聞于帝,帝使閹人馬進朝追之,得于湯溪。上召國公朱國弼、侯柳昌祚、鄧文虎、劉孔昭、伯趙之龍、焦夢熊、常應俊、附馬都尉齊贊元、閣臣馬士英、王鐸、蔡奕琛、翰林劉正宗、李景濂、張居、中書吳國鼎至武英殿,謂曰:『有稚子自稱皇太子,內臣李承芳、盧九德審視回奏,皆云面貌不對,語言閃爍。卿等會同府部大小九卿科道講讀官,前去辨其真偽』。士英奏:『原任翰林方拱乾辦事東宮,臣召而問之。據供乾所稱東宮睿質穎秀,口闊面方,目大而圓,身不甚高,最為認識。又司業李景濂、翰林劉正宗,皆係講官。如真,則不惟三臣識東宮,東宮亦識三臣。否則,兩不相認矣。趙之龍、朱國弼,皆云曾見東宮』。已而拱乾、景濂、宗正、之龍、國弼回奏,皆曰偽。而大學士王鐸自云在東宮侍班三載,識認極真;尤言其偽。上特稱之云:『具見忠誠大節』。于是下法司錦衣衛研究造謀根底,並收高夢箕、穆虎。又出太子伴讀太監邱志忠認之,痛哭而証其非是。于是刑部尚書高倬、錦衣衛馮可宗,皆上爰書云:『審得王之明供稱年十八歲,三月十六日生。保定高陽縣人,伯祖王昺,尚延慶公主;祖王晟,父王元純,嫡母劉氏,生母徐氏,父母皆故,止有一妹,嫁與舉人張廷錄子問成。齊駙馬之叔行四者,同陳洪範自南而北,故住之明之屋,語以南方樂土,之明買驢一頭,隨一僕王元出走。行至山東,王元逃失,邂逅穆虎及長班張應達、生員劉承裕,遂結伴同行。穆虎、張應達脅之明冒稱皇太子。至南京,留夢箕家四日,隨送湯溪潛住。又供武公名下一小內豎教之明皇后是周,東宮是田,西宮是袁;又與一單,細註歷代祖宗各省藩府,令之明牢記。又訊:「方講官汝何故識之」?之明供:有人語我:多髯而方冠者,方拱乾也」。臣等會看得王之明即「漢史」所云夏陽男子假冒衛太子之故智也。又傳各省提塘官、應天士民共入審視,即以審詞刊刻頒行天下。然天下之人無不愈疑,即閭巷小民亦至泣下。欲生食王鐸、方拱乾之肉』。靖南侯黃得功奏:『是非真假,日久自明。此時惟以多方保護,庶幾天下共見其無他。萬一稍有瞻顧之心,卒逢霧露病死,即真奸偽,天下亦疑為真東宮矣。蓋原在東宮諸臣,即明白認識者,亦不敢矢口自取殺身之禍,則東宮諸臣之言,其不足取信於天下亦明矣』。湖廣總督何騰蛟、應安江楚總督袁繼咸寧南侯左良玉,皆上疏與廷議相抗,而騰蛟、良玉疏內傳聞自吳三桂、史可法送來。于是士英逼可法出疏,用釋天下之疑。可法奏:『先是傳言太子為賊所害,至今二月初五日,使臣左懋第、馬紹愉,抄傳攝政王告示一紙云:「有妄人自稱明朝太子,徑造皇親周奎家,探問懷宗公主。遠望未詳,蒙面而哭;及詳審面貌,全然不是。袁貴妃及宮女秦柏壽等皆不相認。據假太子口稱從未落賊手,流亡在外,至今方出。有禮部郎中黃熙胤、朱國詔曾與皇太子同出,亦不相認。故將周奎發刑部審問,養魚太監常進節、羽林前衛指揮李時印,說太子是真。典樂太監□應庚,說太子是假。應庚遂犯眾怒,聚而毆之。太監孫雄不敢言假,然而實非真也。為此合行曉諭。若太子避跡民間,即來投見,以便恩養等因」。隨將妄人下之刑部。此左懋第等書可據也。三月中自北來者云,攝政將認太子諸人皆殺死,百姓不平,集內院之前而噪;攝政又將謝陞殺死,以謝百姓。其在刑部之假太子,已勒死矣。都人言及,無不哀慟。夫虜即待太子至優,亦不過假以空名,給以廩食耳。況貴妃、公主見在,一時相隨之諸璫環列,以此而假冒,雖至愚者不為。況周奎、公主一見,即相抱而哭;後有怵以利害者,乃不敢認,京城百姓環聚其門而辱詈之。各官出認太子者,多被殺而不悔。由此觀之,是皇太子不死于賊,誠死于虜矣。北方之太子方殺,而南方之太子又來,此與理事之必無者也』。然天下之疑,終不可解,而中朝亦有所忌憚,不敢加害;左良玉遂以興晉陽之甲。及帝出走,南中士民相聚而之于獄,即位一日,北兵乃入。
61
丁酉,趙之龍等迎北兵入南都,刑部尚書高倬、禮部儀制司郎中黃端伯、欽天監博士陳仲弓、太學生吳可基、諸生潘履素、武舉黃金璽死之。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